科技孵化园区导游词(通用8篇)
科技孵化园区导游词 篇1
张江高科技园区孵化器模式”解析
2015年05月08日 08:54:19来源: 证券日报
孵化器作为一种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工具,已经在全世界包括中国的部分城市和区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其重要作用也愈发突出,一方面它可以孵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促进了研究和技术的商品化、市场化;同时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振兴地方经济、促进地方产业集聚等发展区域经济的重任。特别是为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发展的土壤,因此,探索科技园区的孵化器模式,创造和维护有利于科技企业迅速健康发展的环境条件,是科技园区和区域发展的重要任务。
张江孵化器的发展现状
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于1992年7月,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是推动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力量。1993年,张江高科技园区注册成立了张江高新技术生产力促进中心,这是张江孵化器的雏形。1997年,该中心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IBI国际企业孵化器,同年被上海市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1999年又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2000年底,张江高新技术生产力促进中心更名为“张江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更加强化对孵化企业的服务功能。2002年1月,与张江开发公司招商中心共同组建上海投资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形成从招商到服务的一条龙体系。伴随着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不断发展,为进一步推进园区孵化器建设。2008年,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决定设立孵化器管理中心,把孵化器建设作为推动张江园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载体,以建立企业孵化器为切入点,整合张江园区现有的孵化资源,推广全新的孵化经营模式。
目前,张江孵化器已构筑起“预孵化器+孵化器+加速器”三位一体的全程孵化体系。
张江孵化器面临的问题分析
社会基础服务体系越发达、政府为创业企业提供的创新创业要素越完备、创业环境越宽松,民间资本参与孵化器经营的积极性就越高,反之,就越需要单个的孵化器对社会孵化平台功能的补位,分散操作,降低了孵化服务的效率。
(一)国资孵化器不能直接投资项目,限制孵化器能力提升
发挥主导作用的国资孵化器,由于体制原因无法自己筹建种子基金、直接投资孵化项目,导致其失去获得高回报的机会,只能转向持续现金流的租金收入或有限的孵化服务收入,在运作层次上很难脱离物理空间与基础物业服务水平,限制孵化器实现异地孵化、孵化品牌输出的能力,从而也制约区域孵化创新企业的能力;另一方面,切断这一最清晰直接、最紧密长久的纽带关系,使得孵化器难以用开放的心态看待毕业企业的离开,缺少量化的孵化器能力评估,也失去了建立正向激励孵化器提升的机会。
(二)缺乏系统、有针对性、连续性的孵化政策,缺少集中的政策发放渠道
区域之间的过度竞争导致优惠条件的“边际效益递减”,政府各条线分别出台的政策缺少一定的合力和系统性,孵化企业普遍感觉政策多头多部门、碎片化、申报材料重复、手续麻烦等,企业需要专注核心业务的同时,需要花费不少的精力在政策理解和关注上。
另一方面,尽管面向创业企业的政策不少,但分布上不够平衡,针对企业初创期的政策不多(例如,企业普遍反映初创期落地政策仅为房租补贴),政策设计还需要更合企业实际情况(例如,研发人员投入不纳入企业研发费用补贴范围;单纯以注册资本衡量孵化企业标准;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仍采用软件企业政策,缺少适用的政策和评选平台;初创期企业补贴先征后返,占用初期紧张的现金流;企业税返设定在不产生税收的初创期等等),以及政策执行中存在空档期、缺乏落实力度(例如,园区孵化企业享受力度最大的房租补贴政策已于2011年中止,影响企业约828家,而后续衔接政策及细则迟迟没有出台,直接影响企业对该政策、园区的信任感;2010年出台了对新区范围迁入张江园区的企业,迁移后的财力户管地不能变更的新政策,但却没有给予招商、孵化器等一线工作人员通知或提前准备期,导致一些已进驻张江的企业无形中已无法享受园区的优惠政策)。此外,缺少集中的创业政策归口、发放、通知的机制,加上协调创业资源的能级有限,孵化器与政府沟通的桥梁作用被大大削弱。
(三)孵化器建设缺少统一的认识高度,影响孵化器的定位和激励、考核机制
未来区域经济的发展,低成本运作的空间已不复存在,要保持发展并获得满意经济效益的唯一手段是实施创新。“市长办孵化器还是区长办孵化器”这看似简单的口号背后,是可以调动多大范围的政府资源和力量支持孵化器这一培育企业创新的重要抓手和载体的工作建设,也决定了政府各部门在制定政策、扶持创新的相互合作程度。在支持孵化器的方式上,对基础建设投入的重视远高于对软性服务的投入,招商、税收、基础建设成为短期利益和形象工程的重要表现形式。
追求区域繁荣和创新的张江园区的国资孵化器,在运作过程中仍旧存在着创新环境(功能性)和维持团队自我生存(市场性)的角色混淆,在为园区搭建功能平台的同时,人员的激励与业务考核却仍旧混搭在原有的房产开发、招商、租金收取业务中,使得国资孵化器常常陷于“为他人做嫁衣”的尴尬地位,长期运作的结果是缺少坚持孵化的持续动力,走向轻服务、重招商的道路。
(四)孵化器发展参差不齐,缺少资源合力
在基础创新体系尚不够完善的社会中,孵化器需要创造一个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生态微环境”,对单个孵化器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而目前园区22家孵化器中的19家专业孵化器,常常在基础服务、常规服务上牵扯精力,难以在专业领域中更精深;另一方面,孵化器之间也尚未形成稳定有序的外包合作和结算机制,孵化器与园区、新区重点区域的开发结合紧密度不够(如临港地区、国际旅游度假区、世博园等新拓展区),尚未形成稳定的“孵化+生产基地”的联动机制。
在这种环境下,各家孵化器对孵化业务投入的精力参差不齐,在建立整套入孵、培育、服务、毕业、以及毕业后全流程规范方面缺少执行力,对自身服务人员的培训也缺少针对性、系统性,对在孵、毕业企业的统计和工作的了解没有纳入常规工作,还停留在集中调研、人工访谈统计的层次。
张江孵化器发展的建议与启示
(一)探索国资孵化器的投资功能,促进孵化器机制创新
首先探索国资孵化器的投资功能,借鉴民营孵化器投资的灵活机制,国资监管部门放开对国资孵化器投资功能的限制。结合多成份入股和投资孵化机制(如房租入股、服务入股,孵化器持股孵化、联合风险投资共同投资、鼓励孵化器的员工认购所投资企业的股份等);其次是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孵化器的投资和经营,通过“多元化”方式提高孵化器经营的效率和积极性。再者是建立创新孵化器评价考核机制,分解国资背景孵化器社会性功能性和市场性功能的指标(对不能直接用金钱衡量的社会效益指标,结合创业者满意度测评、区域创新成果贡献评估和第三方测评的评估),对功能性部分进行服务购买,对市场性定位部分制定服务的基础准入标准,纳入与民营孵化器同等地位的市场定价中。为提高协调能级和认识程度,将孵化器相关工作纳入相关部门、园区的考核指标。最后,以管理服务输出为先导,孵化投资功能为纽带,跳出区域范围的限制,形成新区创新服务品牌的对外输出。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孵化器政策扶植体系
一是加大企业初期政策扶持力度。结合张江园区企业高科技成长性、轻资产、技术含量高等特点,加大政策对创业初期的财政补贴力度,坚持原有的降低企业初期固定支出成本的政策导向(如房租补贴),考虑更多样化的补贴形式(例如适度考虑部分核心研发人员工资成本纳入研发补贴范围,签约部分中小企业服务商,购买其为企业初期运营的服务等)。参照目前“千人计划”等人才政策,扩大优秀创业人才政策的受众面,出台更多针对创业初期人才的、中高层管理人才的政策。
二是集中创业政策的统一下发和反馈、沟通渠道。在各条线创业扶持政策的衔接和细则出台过程中,保持与各孵化器基层单位的沟通和反馈,并通过以孵化器为线下咨询窗口,线上发布(如短信、网站、邮件、微博等)共同推进的方式,避免政策的漏报、错报,对企业扶持政策的兑现充分考虑其资金流周期,力求发放手续的简便、高效。
三是建设孵化企业扶持基金池。对孵化器毕业的优秀企业、创业个人给与一定的奖励与补贴,补贴方式可与延伸孵化服务、购买市场服务、科技金融、区域内产业基地对接相结合;对通过创业大赛评选的优质项目,配比一定的天使资金;对新区内大型企业采购孵化企业优质产品的行为,给予一定的风险补偿。
四是撬动市场资源,出台对孵化器的财政和税收扶持政策。探索企业毕业后区域税收贡献按一定比例税返给孵化器的扶持政策。建立新区孵化器建设交流工作平台,对孵化器基础、孵化服务过程、孵化成果进行服务购买,并指导新区内孵化器的产业与区域规划的合理调配。如:对孵化出优秀企业及成果的孵化器奖励;引导孵化器之间合作共建、与张江周边产业需求之间实现接力孵化和对接(如康桥、国际医学园区、临港创业园、国际旅游度假区、世博园区创意展示及设计需求,商飞配套产业服务等)。
五是推动孵化器网络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以新区科委为业务指导、牵头部门,推动建设新区孵化器联盟,搭建为在孵企业沟通、交流和异地孵化、市场拓展的公共服务网络平台,促进投融资进入、产学研合作、市场拓展的互利共赢服务体系;牵线目前已落地的浦东高研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高层次科研实体,与孵化器进行合作交流,对孵化器内的战略性项目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三)推动孵化器在张江园区内的资源整合,培育园区创新创业的环境
建议在新区科委的工作指导下,建立以园区内孵化器资源的整合与统一,为建设新区孵化器联盟打好基础。推行孵化器的“四个统一”(统一品牌、统一流程、统一服务、统一标准)的整合方式,实现集中优势的联合孵化,即:统一的园区孵化器对外宣传窗口与品牌,统一的政策享受和反馈渠道;统一的线上/线下入园申请、孵化服务和毕业流程;统一的张江园区基础服务标准;
在实现孵化资源统一的基础上,促成各专业孵化器之间服务的相互服务外包和利益结算机制;及时把握战略性的创新孵化项目,与新区各国有投资机构合作,实现孵化器的协同效益价值;建立与各类创新中介服务机构战略合作关系,促进园区孵化器与新区的产业链联动、跨区域联动、跨国联动的网络辐射,提升相互协作和联盟孵化能力。
此外,重视孵化器这个有力抓手,加强孵化器在企业和政府之间桥梁、以点带面、典型示范、试点、上通下达渠道的窗口作用,解决孵化企业缺少信用积累的问题。如在新区科委的工作指导下,推进“孵化器+投资公司+银行+担保公司”的“投保贷”的模式,加强新区中小企业诚信体系的建设;重视孵化器和孵化企业的统计、宣传工作,提高孵化器在创新创业工作中的影响力。
科技孵化园区导游词 篇2
关键词:消防,科技园区,孵化器,监督管理
1科技园区企业孵化器概况
企业孵化器 (Business Incubator) 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 通过提供研究、开发、生产、经营所需的场地, 提供通信、网络与办公等方面的共享设施, 提供系统的培训和咨询、政策、融资、法律以及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 降低创业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 以提高企业的成活率。
1.1 企业孵化器的含义及其功能
科技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部分。而科技企业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科技企业尤其是在其成长的最初阶段, 由于受到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诸多方面风险的制约, 很难实现由知识向产业化的跨越, 大多数企业面临着资金短缺、管理经验不足、市场风险大等瓶颈约束而难以迅速发展。企业孵化器对于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和发展, 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以及区域和集群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孵化器本义指人工孵化禽蛋的专门设备, 后被引入经济领域, 指能够为创业期的种子企业提供一个集中空间和合适条件的组织。企业孵化器通过提供一系列创新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物质条件、管理支持和资源网络, 帮助和促进新型的创业企业成长和发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认为, 企业孵化器 (也称“企业创业中心”) 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 它为新生企业专门提供了一个受控制的工业环境, 以训练和支持具有未来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 对科技企业来说其意义尤为重要。
一是企业孵化器通过提供研发、生产、经营场地、通信、网络与办公等共享设施, 系统的培训和咨询、政策、融资、法律以及市场推广等支持, 降低新创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 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二是企业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条件, 帮助创业者将发明和成果尽快形成产品进入市场, 提供综合服务, 帮助新兴小企业迅速壮大形成规模, 为社会培养成功的企业。三是企业孵化器的主要任务是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创业提供不断优化的孵化氛围, 为科技企业发展提供必需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服务。孵化器内部企业的聚集会产生积极的集聚效应, 有助于企业之间的知识交流, 促进创新成果的产生。
1.2 企业孵化器的发展
企业孵化器在20世纪50年代发源于美国, 是伴随着新技术产业革命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世界上第一家企业孵化器于1956年诞生于美国纽约的贝特维亚 (Batavia) , 约瑟夫·曼库索 (Joseph Mancuso) 创建的Batavia Industrial Center, BIC, 成为美国也是全球孵化器事业的开端。作为新企业发展的一种形式,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企业孵化器相继在世界各国出现并受到普遍重视。 我国的企业孵化器事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 是以科
技和经济相结合为宗旨的科技体制组织。1987年, 我国诞生了第一家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创业者服务中心。在国家科技部的支持和推动下,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立和发展作为国家火炬计划的一部分在全国各地纷纷兴起。
1.3 沧州靖烨科技园简介
靖烨科技园是沧州市第一家由民营资本投资建设, 针对科技型、初创型中小企业创新研发的需求, 具有现代理念的综合性科技园区。此项目坐落于沧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总投资1.2亿元, 占地约3.4万m2, 总建筑面积7.2万m2。拥有高科技孵化大厦1.2万m2、高层个性化厂房3.28万m2、科技综合服务设施2.8万m2, 可容纳150家高科技企业入驻孵化, 并纳入沧州市科技创业中心运行体系, 是沧州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服务中心的延伸和补充。作为国家级孵化器——沧州开发区科技创业中心的组成部分, 靖烨科技园可为入园企业提供国家科技引导基金和创新基金申报服务, 协助企业进行项目组织、高新技术认定、企业投融资等。符合条件的入孵企业可以享受国家级孵化器和开发区管委会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
沧州靖烨科技园区创业孵化器建筑类型主要有:单元式厂房、连通式厂房、庭院式厂房、综合产业研发孵化大厦等, 涵盖了科研孵化、综合办公、生产制造、金融商务、生活居住、餐饮娱乐等科技园区的6大基本功能。
(1) 单元式厂房。园区内的1、2、3号楼为单元式厂房, 均为地上十层, 建筑高度31.5 m, 建筑面积约24 861 m2, 占总建筑面积的34.15%。其内部布局与单元式住宅相同, 三幢单元式厂房的每个单元建筑面积从50 m2至150 m2不等, 房型适合小型企业作为科研、办公、生产和居住使用。
(2) 连通式厂房。园区内的9、10号楼为连通式厂房, 均为地上八层, 建筑高度为29.4 m, 其建筑面积约为26 834 m2, 占总建筑面积的36.86%。内部各房间通过建筑中部的内走道相连通, 连通式厂房房型面积从300 m2至600 m2不等, 通过对房型的拆分与组合其最小单元面积可达到150 m2, 最大单元面积可达到2 000 m2以上, 可以满足中等规模企业的生产、研发和办公需求。
(3) 庭院式厂房。园区内的4、5、6、7号楼为庭院式厂房, 均为地上三层, 建筑高度为11.4 m, 其建筑面积约6 382.7 m2, 占总建筑面积的8.77%。内部布局类似于连排式别墅, 四幢庭院式厂房的单元和单幢面积, 从275 m2至523 m2和825 m2至1 556 m2不等, 适合中等规模企业科研、办公、生产和居住使用。
(4) 综合产业孵化大厦。园区内的8号楼为综合产业孵化大厦, 为地上十四层, 建筑高度52.2 m, 建筑面积14 722 m2, 占总建筑面积的20.22%。大厦房型面积从30 m2至150 m2, 可以满足园区休闲娱乐、商务活动、研发、办公的需求。
以上建筑均为砖混或框架结构, 能够满足二级以上耐火等级的要求。从设计依据看, 孵化器开发建设的主要依据是预先建设好的建筑待租或待售, 没有生产使用的针对性, 属于用途待定建筑。由于其先建设后承租, 往往在标高和跨度等方面与使用要求不配套, 对于中小生产企业显得量大质不优, 对于大型生产企业又感觉削足适履。另外, 一些承租者将建筑改建成写字楼、专家楼、商住楼, 甚至对外营业的客房, 改变了设计用途。从产权归属看, 主要以租赁为主, 以购买为次, 也有一些厂房的产权与使用权混合。
2 科技园区企业孵化器的消防安全问题
根据笔者对沧州靖烨科技园区企业孵化器建筑的调查, 由于孵化器建筑在建设初期使用性质的不确定性, 在消防设计和使用中会存在以下问题。
2.1 火灾危险性的确定
目前的孵化器建筑均按照丙类生产火灾危险性等级进行设计, 这对绝大多数孵化器企业应该是科学合理的。但作为科技企业在进行新产品研发、试制过程中要不同程度地使用一些易燃易爆化学物品, 导致其局部的火灾危险性达到甲、乙类。虽然这些部位在整个厂房中所占比例很小, 但设计中未采取有效的防火分隔措施, 在建筑结构上也未考虑防爆和泄压, 未采用防爆型电气设备, 很有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甚至威胁到整幢建筑的安全。
2.2 建筑耐火等级确定
目前的孵化器建筑均按二级耐火等级进行设计, 但在具体使用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局部火灾荷载超大的情况。一旦发生火灾, 会使局部的建筑构件很快失去支撑能力而导致建筑倒塌。
2.3 安全疏散
如上所述的单元式厂房, 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以下简称“建规”) 只规定了居住建筑可以采用这种形式, 对工业建筑未作出明确规定。笔者认为, 对于火灾危险性不大 (丙类及以下, 且不使用明火作业) , 生产操作人数不多, 其综合火灾危险性与居住建筑相比要小的小型企业, 在符合“建规”第3.7.2条关于厂房每个防火分区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的条件下, 采用这种形式也未尝不可。但在使用中, 只要有一个条件超出了“建规”的规定, 即形成火灾隐患。而其他类型的建筑由于使用性质的不确定性, 在疏散人数的确定方面都无据可循。若在使用中, 位于同一楼层的多家企业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则该楼层的疏散宽度就达不到规范的要求。
2.4 电气设计
由于建筑的使用性质不确定, 对于用电负荷也难以掌握, 负荷设计过大, 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设计过小, 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且易造成超负荷而引发火灾事故。
2.5 消防设施设计
同样是由于其使用性质不确定的原因, 没有针对性, 只有高层建筑设计了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 多层建筑仅考虑了室内、外消火栓。
2.6 使用和管理
在此类建筑的使用中, 租用者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原有建筑进行改造和装修, 这将会造成建筑结构的改变。一是原有的防火分隔被破坏, 导致防火分区超出规范的面积要求;二是对原有建筑的平面布局进行改造, 导致安全疏散出口数量、疏散宽度和距离等安全疏散指标不符合“建规”的有关规定, 影响到人员安全疏散;三是在改扩建和装修中使用可燃易燃材料, 采用钢结构未进行防火保护, 造成建筑物的火灾荷载增加和部分承重结构的耐火极限降低;四是对电气线路改造不规范, 增大了建筑电气火灾危险性;五是改造后对原有消防设施的使用造成影响。
另外, 由于租用者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正处于起步阶段, 资金比较紧张, 会出现住宿与生产、储存合一的情况, 而上述提到的单元式和庭院式厂房在设计上也具备住宿的功能, 即使通过管理能够避免“三合一”企业的情况, 但仍然不能避免在同一建筑内的“三合一”情况。
3 加强企业孵化器建筑消防管理的对策
3.1 火灾危险性的确定
提高整个建筑的火灾危险性类别是不现实的, 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于租赁过程中合理布局和使用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对于有类危险性需求的企业, 应当布置在建筑物顶层, 将其危险部位布置在靠外窗的位置, 如条件许可则可以适当增大外窗面积以利于泄压, 并将该部位与其他部位进行有效的防火分隔, 设置防爆电器和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3.2 建筑耐火等级的设计
由于建筑使用性质的不确定性, 为确保建筑物在火灾情况下的结构安全, 笔者建议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基础上提高一个等级, 如沧州靖烨科技园区创业孵化器建筑均应达到一级耐火等级。在改扩建和装修中严禁使用易燃可燃材料, 所用的金属构件必须进行防火保护处理, 使其达到相应的一级耐火等级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3.3 安全疏散设计
在安全疏散方面, 对于单元式厂房, 由于孵化器建筑界定为丙类生产, 按照“建规”第3.7.2条关于厂房每个防火分区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的条件, 每个单元每层的建筑面积应小于等于250 m2, 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20人。然而, 单元式厂房和庭院式厂房不可能完全杜绝人员住宿的情况, 为确保住宿人员的安全, 根据GA 703-2007《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要求》 (以下简称“合用场所技术要求”) 并参照“建规”和GB 50045-95 (2005年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以下简称“高规”) 的有关规定, 这两种类型的厂房对于多层的建筑无论层数多少均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楼梯间应靠外墙设置, 能够自然通风和采光, 楼梯间的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 若不能满足自然通风和采光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计, 且楼梯均应通至屋顶;对于高层建筑, 应在“高规”的基础上提高一个等级要求, 即均应设防烟楼梯间, 且楼梯均应通至屋顶。
3.4 电气设计
由于建筑的使用性质不确定, 用电负荷难以掌握。建议采用分步设计安装的方法, 即在未确定使用性质时仅设计安装基本的照明用电, 并预埋穿线管;在承租者使用性质和用电负荷确定后, 再按其需要设计安装专用供电线路。这样既能保障经济适用, 又能保障消防安全。在此基础上为确保孵化器建筑的用电安全, 参照“建规”第11.2.7条和“高规”第9.5条的规定, 建议在孵化器建筑的配电系统中安装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3.5 消防设施设计
由于孵化器建筑使用性质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和综合性, 按照“合用场所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 建议在“建规”和“高规”的基础上提高一个等级, 即孵化器建筑均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不能用水扑救的部位除外) , 并应按照“建规”和“高规”对人员密集场所的要求, 设置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事故广播。
3.6 消防安全管理
按照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以下简称《消防法》) 确定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 作为孵化器的统一管理者, 科技园区应在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指导下切实履行消防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在与承租者签订的租赁协议和合同中, 应将消防安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把消防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进行细化分解和明确。园区应成立一支由精通消防业务的人员组成的消防安全管理机构, 在消防安全责任人授权和消防安全管理人的领导下, 对各承租企业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对发现的隐患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新《消防法》对建设工程的消防行政许可内容进行了改革, 园区内的大多数建设项目 (特别是一些改扩建和内装修工程) 均改为备案抽查。为确保孵化器建筑的消防安全, 特别是杜绝因改扩建和内装修造成新的火灾隐患, 应在园区的消防安全管理机构或建筑物业管理机构中配备熟悉消防设计规范的专业人员, 履行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加强对各承租企业改扩建和内装修的监督管理
3.7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
作为科技企业孵化器, 由于其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多为丙类及以下, 类似的火灾实例也不多见, 许多经营者和管理者对消防工作易掉以轻心, 产生麻痹思想, 这是最大的火灾隐患。因此,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督促科技园区将消防安全的内容纳入园区教育培训内容, 加强对孵化器管理经营者和所有从业者的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 提高整体消防安全意识和基本技能, 从源头上提高此类新型社会经济组织的消防安全水平。
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一方面需要媒体通过各种渠道的宣传报道, 另一方面需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消防监督工作中做长期不懈的努力, 使社会各阶层对消防工作给予充分的认识与理解, 不断增强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 从而使消防工作真正形成社会化的网络工程。要以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大培训、大练兵活动为契机, 通过集中开展大宣传、大培训, 实施“全民消防宣传教育计划”。要因地制宜, 周密策划, 精心组织, 广泛利用安全生产月、119宣传日等各种活动, 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实现“人人会查改火灾隐患、人人会扑救初起火灾、人人会疏散逃生”。通过实施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全面提升全民的消防安全素质, 保障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型社会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GB 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2]GA 703-2007, 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要求[S].
科技孵化园区导游词 篇3
一、张江高科技园区孵化创业功能的定位以及孵化器建设的历史回顾
1993年,张江高科技园区注册成立张江高新技术生产力促进中心,这是张江孵化器的雏形。1997年,张江高新技术生产力促进中心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IBI国际企业孵化器,同年被上海市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1999年又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1999年8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制定了“聚焦张江”的战略决策,确定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作为重点的高科技园区发展目标,要把张江高科技园区建设成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示范基地,产学研结合综合改革的先试先行基地,创新型人才、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与辐射基地,与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科技服务基地,以此集中体现园区研发创新、孵化创业、转化辐射和机制创新等四大主体功能。孵化创业作为其中之一的主体功能,进一步被突出和强化。
从战略层面而言,“聚焦张江”,不仅仅是要引进大型企业、引进跨国公司,也不仅仅是要引进著名的民营企业,更重要的是要推进科技创新和孵化创业。1999年底,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积极培育中小创新企业成长的张江高科技园区技术创新区正式开工,并于第二年的4月建成一期而率先启动。2000年底,张江高新技术生产力促进中心更名为“张江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更加强化对孵化企业的服务功能。2002年1月,与张江开发公司的招商中心共同组建上海投资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形成从招商到服务的一条龙体系。在此前后,张江科技创业基地、浦东软件园、国家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东部)基地、国家留学生创业园和高校高科技产业园等新生代孵化器也纷纷崛起。为进一步推进园区孵化器建设,把孵化器建设作为推动张江园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载体,2008年,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决定设立孵化器管理中心,以建立企业孵化器为切入点,整合张江园区现有的孵化资源,推广全新的孵化经营模式。
如今,园区孵化器已从“低端物业服务型”向“高端专业增值服务型”转型,逐步实现综合孵化、专业孵化、多元孵化;基本形成了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搭建、运作的多元化、多功能的孵化协作网络和增值服务平台。
二、张江高科技园区孵化创业政策与环境分析
自1992年成立至“聚焦张江”战略作出前,张江高科技园区就已把园区作为一个大孵化器,对创新创业企业进行孵化。1999年8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出台“聚焦张江”战略决策,从政策配套和环境优化方面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园区孵化器、有效实现孵化成果的转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保证。
首先,“聚焦张江”战略实施以后,张江高科技园区精简、高效、统一管理体制的建立为园区“张江的事情在张江办结”孵化创业环境的形成奠定基础。2000年1月,为了加强对张江高科技园区的领导,上海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领导小组。2001年7月,市政府颁布经修改、补充、完善的《上海市促进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的若干规定》,明确园区的管理机构是作为上海市政府及浦东新区政府派出机构的张江高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明确园区重点扶持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的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信息产业和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产业;明确园区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集成电路企业、高新技术转化成果项目的认定,由上海市科委、市信息办、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机构等委托管委会统一进行,实行一门式受理。园区管委会进行了一系列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张江的事不出张江就能办结”的目标基本实现。2004年1月起,园区又实行了行政审批和政府服务的“零收费”改革。
其次,优惠政策的聚焦是张江高科技园区深化孵化创业功能、促进中小科技企业发展、推进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质性重要举措。《上海市促进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的若干规定》明确经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机构或者管委会认定的企业和项目,在园区内可以享受国家和本市有关鼓励技术创新的各项优惠政策、国家和本市有关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各项优惠政策、国家和本市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本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优惠政策。除此之外,上海市、浦东新区和张江高科技园区还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法规促进园区孵化创业功能的有序高效发挥。
再次,“聚焦张江”战略实施后,对园区孵化创业环境的优化切实促进了区内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的发展。
在创新创业文化营造方面,张江高科技园区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努力创造“创新、客户、执行、共享、诚信”的价值观,鼓励冒险、激励成功、宽容失败。在张江,“自我设计、自主经营、自由竞争”的创业文化氛围已经形成。
在创新机制方面,在政府积极引导下,张江高科技园区逐渐形成以产学研联合体为核心,多种研发创新服务配套的多元化研发创新体系。浦东新区出台的《浦东新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办法(试行)》,加大了对公共服务平台的认定和扶持,拓展了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
在投融资方面,园区建立了多元化的渠道。政府一方面通过建立孵化器为企业提供最基本的场地以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又直接投资组建风险投资公司。境外风险基金也以托管的形式进入园区。浦东新区还设立了知识产权融资服务中心,制定了《浦东新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项资金操作细则》。为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问题,采用包括国有、民间和外资等在内的多元化投资方式组建一批担保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或政府运作,吸引社会和银行资金。目前,园区已形成较完善的“一个体系、五条路径”的投融资服务。“一个体系”是指以产业引导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和其他投融资方式相结合的较完善的投融资体系;“五条路径”是指政府基金、园区产业引导基金、风险投资机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行贷款五条园区企业可以进行融资的渠道。通过产业引导基金的杠杆作用,可以撬动至少5倍的风险投资基金投资于园区企业,帮助企业快速成长。
在人才机制方面,张江高科技园区以产业高地建设带动人才高地建设。园区通过简化手续鼓励国内外专业人才到园区内企业从事科研项目开发和成果转化工作。对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等重大项目相关的出国、出境人员,实行“一次审批、多次有效”的政策,有关部门优先办理。对于留学人员和外省市人员生活及其子女等的安置提供优越条件,并努力打破户口制度对人才引进的限制作用。
本着鼓励在张江科技致富和创新创业致富的宗旨,园区内企业可以完全自主决定对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者的分配方式和分配额度。此外,园区还拥有以张江创新学院为代表的多家专业人才培训机构,为园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专业人才。
除上述优化环境以外,张江高科技园区还在建设一流基础设施、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健全诚信机制建设、促进信息集聚互动、努力开拓市场方面营造有利条件,为创业人员以及孵化企业提供研发创新、孵化创业的积极扶持。
三、张江高科技园区孵化产业布局及发展成就
在政策聚焦和环境优化的强力推动下,张江高科技园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企业和创业人才不断涌现、上海市最重要的高科技产业基地,成为上海先进制造业十大品牌之一。园区的孵化产业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软件三大产业为主导产业、以文化科技创意产业为新兴重点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在集成电路产业方面,张江高科技园区积极利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政策,抓住台湾微电子产业向大陆战略转移的机遇,于2000年分别引进一期投资14.76亿美元的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和一期投资16.3亿美元的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由此带动一大批芯片设计、封装和测试等上下游企业在园区集结,逐步形成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其中,除了世界500强的大企业,更多的是中国本土的自主创新中小型企业,比如著名的展讯通信在经过6年的快速发展后已成功在美国的纳斯达克上市。张江高科技园区已成为目前国内产业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
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1996年,园区成立“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目前,园区共有生物医药项目近400个,覆盖了生物技术、现代中药、化学药物及医疗器械四大领域,医药销售额排名世界前20位的企业中近一半已入驻园区。张江“药谷”已由最初的“一所六中心”,即: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国家安全评价中心、国家中药创新中心、上海转基因研究中心、上海新药研究开发中心,逐步发展到由“一校一所一院加几十个研发中心和200多家创新企业”构成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相互密切关联的研发创新产业群。园区已初步形成了由产业群体、研究开发、孵化创新、教育培训、专业服务、风险投资六个板块组成的,以人才培养一科学研究一技术开发一中试孵化一规模生产一营销物流为链条的现代医药创新体系。
在软件产业方面,作为张江高科技园区“园中之园”和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的浦东软件园通过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持、组建生产力要素市场、创造产业发展的优越环境,使大批国内外优秀软件企业汇聚园区,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逐渐形成了涵盖网络游戏、软件外包、信息安全、多媒体动漫软件和电子商务等多领域多行业的软件研发与应用产业集群。特别是在信息安全领域,经过几年的努力,浦东软件园已成为国内最大规模的信息安全产业基地。张江高科技园区软件产业已成为上海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形成了“嵌入式软件+软件服务化”的发展模式。
在文化科技创意产业方面,通过资源整合和技术创新形成“科技+创意+内容”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2004年底,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在园区揭牌,园区文化科技创新产业基地建设进入文化产业“国家队”。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企业在网络游戏、动漫研发、影视媒体领域被成功孵化,很多文化创意类企业凭借自主开发的本土产品获得了优秀的市场战绩。著名的盛大和九城两家公司以年销售额24亿元、15亿元分别排名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第一和第二。截至2007年底,园区累计引进各类文化和相关企业已达200多家,具有自主创新产品的企业占到75%以上。全国十大互联网公司中已有6家在张江高科技园区设立总部或分部。
同时,张江高科技园区还注重通过产业技术的融合创新塑造新型产业优势,积极推动金融服务、信息安全、新能源环保、光电子等新兴产业融合发展,从而形成了密切联系、互动发展的产业生态集群和多层次的孵化产业布局。
四、张江高科技园区孵化器建设的重要意义
张江高科技园区孵化器作为专门的科技产业服务机构,在将科技资源迅速、高效地转变为社会生产力,培育中小科技企业成功创业和迅速成长,加速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功能与潜力,对上海推动经济持续发展,保持社会安定与进步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首先,张江高科技园区孵化器建设是实施上海科教兴市主战略的载体之一,为上海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城市产业能级和综合竞争力作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一直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并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方向。张江高科技园区孵化器建设以及孵化功能的高效发挥切实提升了上海的科学技术水平,并积极支持了整个上海产业能级提升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其次,张江高科技园区孵化器建设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和创业文化,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引领区”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张江模式”不仅使得张江成为全球研发链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充分倡导发扬了创新精神和创业文化,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和垄断,缩短了我国高新技术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为园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引领区”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对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进行了有效探索。
再次,张江高科技园区孵化器建设为上海集聚创新人才、建设人才高地提供了重要支持。园区的孵化器之一——上海留学人员张江创业园,2000年成为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示范基地,目前已吸收归国留学人员1600多人,境外人员和有境外工作经历人员4000多人。张江高科技园区通过不断增强孵化创业功能,汇聚和培育了大量具有创业精神的高科技人才,以产业高地建设带动了人才高地建设,从而提高了上海在人才方面的竞争力。
张江高科技园区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园区孵化器建设已经并将继续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扶持、作出贡献。
科技孵化园区导游词 篇4
(津园区管发[2008]39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快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孵化基地建设,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孵化体系建设水平,培育支撑高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优秀企业,为科技型企业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高新区直属辖区内的所有孵化器。
第二章 管理及认定
第三条 高新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指定高新区孵化事业促进中心作为高新区孵化器的主管部门,负责高新区孵化器的管理及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认定工作。
第四条 新建孵化器应在高新区孵化事业促进中心备案,从开办之日起,严格按照高新区孵化事业促进中心制定的服务标准开展工作,否则不能认定为科技企业孵化器。
第五条 对于能够按照高新区孵化事业促进中心制定的《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孵化服务标准》为企业提供相关服务,与孵化事业促进中心签署《合作发展孵化事业协议书》,并按照该协议书规定的内容开展工作的孵化器,可以认定为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
第六条 高新区孵化事业促进中心每年按照《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考核指标体系》的考核指标对科技企业孵化器考核,对于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孵化器,取消其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资格。
第七条 经高新区孵化事业促进中心认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有资格申报市级及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第三章 鼓励资金的设立
第八条 高新区设立“孵化事业促进资金”(以下简称“孵化事业金”),以上孵化事业金为基数,每年按照在孵企业对高新区的经济贡献增幅同比例增长,从自主创新资金中列支。
第九条 每个“孵化事业金”的金额由高新区财政局会同孵化事业促进中心进行测算,由高新区自主创新资金管理小组负责审核与监管。
第十条 孵化事业金的支持方案由高新区孵化事业促进中心负责制定,提请主任办公会研究决定,由孵化事业促进中心落实。
第四章 鼓励资金的支持内容
第十一条 “孵化事业金”按照科技部、天津市、高新区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支持孵化成功率高、为高新区培养出优秀高新技术企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科技企业孵化器。
第十二条 “孵化事业促进资金”由三项构成:
1.基础补贴,约占“孵化事业金”的20%。主要对各孵化器开展企业孵化工作的基础性补贴,对经营正常且符合高新区发展要求的孵化器予以补贴15万元。
2.绩效奖励,约占“孵化事业金”的50%。根据各孵化器在培育企业、围绕孵化开展服务等方面的考核情况予以补贴。
3.公共平台资助。约占“孵化事业金”的30%。主要用于资助为提升服务水平而建设的各类公共平台。
第十三条 绩效奖励是按照天津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考核指标体系,根据每个孵化器对孵化企业的培育业绩情况进行考核后分别兑现,考核指标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做适当调整。
第十四条 对于每个公共平台项目的资助每年不超过50万元。
第五章 鼓励资金的用途规定
第十五条 “孵化事业金”的用途规定如下:
1.为进驻企业开展创业、创新服务(如创业投资、创业辅导、咨询、培训、信息服务等)活动;
2.举办或参加各种形式的交流、论坛、博览会等活动;
3.改善孵化场所设施、办公条件;
4.为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人员的水平而进行的培训;
5.建设并完善公共服务平台;
6.为孵化事业的发展而开展的调研及学术活动;
7.用于促进企业发展的其它相关投入。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六条 当年未使用完的孵化事业金结转下一使用,且不冲减下一孵化事业金的计提额度。
第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以虚假资料套取孵化事业金或者将取得的孵化事业金用于本办法规定以外事项的,孵化事业促进中心收回孵化器已取得的孵化事业金。
科技企业孵化器工作汇报 篇5
一、航光科技企业孵化器基本情况
(一)建设目的和意义
一是积级响应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摇篮行动的号召,在“经营科技,孵化明天”的理念指引下,加大公共服务平台和专业服务平台建设。二是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业者提供孵化场地,达到为创业者降低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型企业和企业家。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这对于促进我区经济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建设基础
我委为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专题向区政府请示,经区政府研究同意,将我区原财政局办公大楼和区珠算协会原办公楼共计5400平方米划转给我委用作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
二、目前的发展情况
(一)建设工作停滞的原因
在区政府划转我委的建设场地有关手续都已办理完毕的情况下,因服务于区重点大型招商引资项目,该场地至今还没能正式建设为科技企业孵化器。由于我区的经济财力条件限制,其它较为合适的孵化场地现暂未寻找到。
(二)积极开展学习考察,累积经验
去年底我区部门班子换届后,新的领导班子极为重视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工作。一是安排分管领导参加了市孵化协会组织的到江浙学习考察活动,学到了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二是新班子才到科委的第一个月就陆续安排,由主要领导带队到等学习考察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好的经验和作法;三是积极与我区工业园区沟通协调,探索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新模式。
三、我区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主要问题
(一)我区财力状况在主城区比较起来,底子薄、包袱重,给予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资助较为有限。
(二)缺乏科技企业孵化管理、策划、经营方面的专业人才,是工作没有起色的重要原因。
科技孵化园区导游词 篇6
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自2015年起,设立“烟台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专项扶持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以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以下简称孵化器)建设和发展。为规范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项资金列入市级财政预算,从市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中列支,用于对孵化器的在孵企业房租减免、免费提供公共技术性服务、公共研发平台仪器设备购置等所发生的费用进行补助,以及对孵化器孵化业绩的奖励等。
第三条
专项资金采取后补助方式对孵化器运营管理机构进行补助。市财政局和市科技局按照孵化器补助申请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结果下达补助计划,按规定程序办理拨款手续。
第二章 补助对象及条件
第四条
专项资金补助的孵化器管理运营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烟台市行政区域内(不含省直管县)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机构或企业;
(二)有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三)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险资金的良好记录;
(四)近两年来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五)经市科技局认定的烟台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或培育单位的运营管理机构。
第三章 补助范围及标准
第五条
根据孵化器在孵企业(仅指科技型企业)数量,按照每个在孵企业平均租用50平方米、1元/平方米·天的标准给予房租补贴。单个孵化器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孵化器内设有集中办公区,且在集中办公区注册的在孵企业不少于20家的,按集中办公区300平方米给予房租补贴。
第六条 对公共研发平台新增科学仪器设备,按照不超过上一年发生的实际购置费用50%的比例给予补助,单个孵化器每年不超过200万元。
第七条 孵化器为在孵企业提供的公共技术性服务,按照不超过上一年实际费用50%的比例给予补助,单个孵化器每年不超过100万元。公共技术性服务包括:
1、技术支持:通讯网络共享、实验分析、检验检测、公共软件平台、专业技术数据信息服务等;
2、创业辅导:企业发展计划的咨询、整合创新资源、政策法规辅导、技术及管理培训服务等;
3、技术中介: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技术转移信息平台服务、经确认的全国性或国际性专业技术会议等;
4、投融资服务:为在孵企业提供信贷、风险投资、融资租赁、上市服务等。
第八条
孵化器在孵企业在孵期间或毕业1年内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每认定1家,给予孵化器10万元奖励。在孵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时间须在2015年1月1日之后。
第九条
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孵化器,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的资金补助,但同一个孵化器累计补助额不超过200万元。
第十条
单个孵化器一年的补助总额不超过300万元。
第四章 补助申请与评审程序
第十一条
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根据全市孵化器的建设和发展需求,确定专项资金重点扶持领域、扶持孵化器数量、金额及拨付方式,制定科学详细、具有可操作性的申报和评审程序,于每年6月底之前完成专项资金申请受理、核实审计工作。
第十二条
申请单位按要求提报申请材料。市直所属单位直接报送市科技局,县市区所属单位经所在县市区科技、财政部门审核通过后,上报市科技局。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申请补助材料进行实地核实审计,提出综合审核情况报告。
第十三条 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根据资金预算和综合审核情况报告,择优确定拟补助孵化器名单,经公示无异
-3-议后,予以公告,统一拨付补助资金。
第五章 经费支出范围与监管
第十四条
孵化器管理运营机构对补助经费应专户核算,用于规定范围内的支出。主要用于公共研发平台仪器设备购置,开展创业辅导、创业培训、管理咨询、市场拓展、投融资、中介代理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增值服务支出等。
第十五条
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建立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制度。资金使用单位应于每年年底前向市科技局提供绩效自评报告、经费使用报告等相关材料。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委托第三方机构对资金使用进行核实,开展绩效评价。
第十六条
市财政局会同市科技局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事前、事中、事后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规范,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是否规范等内容,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采取停止补助、收回已拨资金、取消申请资格、追究直接责任人的相关责任等措施予以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施行,有效期至2017年底,由市财政局、市科技局负责解释。
烟台市财政局办公室
2015年9月28日印
科技孵化园区导游词 篇7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2 申报资质 孵化器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发展方向明确,具备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和孵化服务机制。机构在江苏境内实际注册幵运营满 2 年,丐报送上一真实完整的统计数据。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3 孵化场地集中,可自主支配的孵化场地面积不低于 5000平方米。其中,在孵企业使用面积(含公共服务面积)占 2/3 以上。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4 孵化器配备自有种子资金或合作的孵化资金规模不低于 300 万元人民币,获得投融资的在孵企业占比不低于 10%,幵有不少于 1 个的资金使用案例。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5 孵化器拥有职业化的服务队伍,丏业孵化服务人员占机构总人数 60%以上,每 15 家在孵企业至少拥有1 名丏业孵化服务人员和 1 名创业导师。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6 孵化器在孵企业中已申请丏利的企业占在孵企业总数比例不低于 30%或拥有有效知识产权的企业占比不低于 20%。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7 孵化器在孵企业不少于 30 家丐每千平方米平均在孵企业不少于 2 家。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8 孵化器累计毕业企业不少于 10 家。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9 丏业化科技企业孵化器申报资质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10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11 申报书及附件材料 孵化器是否提交了完整的纸质档申报材料,丐份数、装订顺序正确。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12 孵化器是否在线上提交了完整的电子档申报材料,丐与纸质申报材料的内容完全一致。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13 《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申报书》的内容、签字、盖章、日期等是否规范齐全。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序号 具体审查要点 申报单位自查情况 各市、区科技局审核情况 设区市科技局审核情况 14 是否提供了孵化器运营机构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正式运营时间证明材料、运营机构设置与职能文件复印件、孵化器企业入孵条件及企业毕业条件的相关文件复印件、2019 年火炬统计基本情况表。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15 是否提供了孵化场地情况表及自有产权证明产权证复印件、受托管理合同及产权证复印件、或租赁场地合同复印件及产权证复印件。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16 是否提供了孵化资金情况表及孵化资金成立文件或合作建立相关合同文件复印件。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17 是否提供了孵化器管理机构人员情况表。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18 是否提供了创业导师情况表及与导师签订的辅导协议或聘书等相关材料、创业导师辅导企业相关图片、活劢报道等材料。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19 是否提供了在孵企业情况汇总表及所有在孵企业的营业执照复印件,丐所有企业的营业执照复印件是否加盖在孵企业公章(公章不可复印),幵注明“该营业执照复印件仅用于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评审”。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20 是否提供了所有在孵企业与孵化器签署的孵化服务协议或入驻协议复印件。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21 是否提供了申请丏利或获得知识产权的在孵企业须提供知识产权申请或拥有证书复印件。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22 是否提供了获得投融资的在孵企业投融资协议、银行流水或工商变更截屏等可说明投融资发生的材料。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23 是否提供了获得投融资的在孵企业案例。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24 是否提供了毕业企业情况汇总表及毕业企业入驻时与孵化器签订的入驻协议复印件、毕业企业满足毕业条件的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等。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25 丏业化孵化器申报单位是否提供了丏业技术服务情况表及公共服务平台主要仪器设备清单及用途。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序号 具体审查要点 申报单位自查情况 各市、区科技局审核情况 设区市科技局审核情况 运营管理机构法定代表人签字:
申报单位(盖章):
日期:
审核人签字:
各市、区科技局(盖章):
日期:
审核人签字:
设区市科技局(盖章):
科技孵化园区导游词 篇8
(2015年12月18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冬月甜城,银杏遍地,傲梅始发。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迎来了市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揭牌仪式。在此,我谨代表市中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向入驻孵化器的16户小微企业、5户中介服务机构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前来参加揭牌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向一直以来为市中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各位科技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企业孵化器是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平台,是培育科技型企业、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更是提升区域竞争力、增强综合实力的成功做法。一直以来,我区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技术研发、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建成了一批行业创新平台,发展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了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有力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科技孵化园区导游词】推荐阅读:
科技孵化器10-06
科技孵化研究院06-28
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09-21
科技创新孵化器09-26
与科技孵化器合作协议10-09
贵州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07-16
青岛创业孵化基地园区05-30
科技产业园区06-29
科技园区管理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