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

2024-10-26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精选9篇)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 篇1

结合改革开放以来自己家乡环境变化论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

谈一个国家的发展,自然是经济为主导。而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处于一个很重要的角色。而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诸多问题,怎么样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加速乡镇企业的发展,成了中国必须面对的问题。目前,中国有八亿农民,这些人的发展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在我国农业的发展已进入到农产品供求相对过剩的新阶段的情况下,农村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是阻碍农业进一步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因此通过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来促进农业的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个迫切而重大的课题。而他们的收入往往很低,这与很多原因有关,我们这里谈一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在国家的大政策下,农村经济的发展得到一定的支持。其中在十五届十五届五中全会上,就提出了“十五攻关计划具体目标”之一: 重点攻克一批对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显著推动作用的重大关键技术,到 2005年使我国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缩短5年,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这样的目标下,以农产品深度加工为切入点,攻克一批农业持续发展急需的关键技术和产品,提高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水平,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及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开发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农林业生物资源高效利用与产业化技术研究。等等,这些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可谓竭尽全力,但是收效甚微。为什么?下面请看一组数据。

【2001年,我国三大产业GDP构成比例为15.23%、51.15%、33.62%,呈现“二三一”的结构类型,第一产业即农业比重位居第三;三大产业从业人员构成比例为50.0%、22.5%、27.5%,呈现“一三二”的结构类型,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位居第一。我国农村现已有31.62%的从业人员从事非农业劳动。2001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农业GDP占全国GDP的比重下降了12.87%;2000年与1978年相比,农业从业人员占全国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了20.5%。】

这是中国农村劳动力市场的一个现状,大量的农民外出务工,其中劳务输出大省的江西务农的农村户口比例很少。从三分之一的从业人员从事非农业劳动来看,大量的人才外流,导致农村经济的发展滞后这就是现状。

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的方向发展,都必须在转发展经济方式的情况下进行。由于产业结构转换严重滞后,使我国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成为我国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小规模经营,机械化生产程度不高。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产品在总量上供求虽已基本平衡,但在行业结构和产品品种、品质结构上不够合理和优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相对不高,农民收入和收支结构水平仍不高,近几年收入增幅减缓;农业信息化、产业化程度低,农户生产规模偏小,农业区域布局存在着“小而全”、“大而全”的现象,区域特色突出不够,大型农业产业带建设不够,各种专业化组织发展以及农村流通、信息组织与网络建设不健全,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乏力,农产品加工深度不够;农业东、中、西部区域差别扩大;绿色农业尚待进一步发展和基础设施不强等。

针对这样的现状,我认为在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上,确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即在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需求制约为主的阶段的情况下,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不仅要加强对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规模经济结构、人才结构和外向度结构的调整,使农产品达到高产优质高效,而且还要加强对整个农村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的调整;不仅使农民的农业收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而且使农民的非农业收入得到更加快速的提高,扩大非农收入在农民收支结构中的比重,以达到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加快农业发展的目的。

农业历来在我国的发展中占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性,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重视农民的生活水平发展,是国情与时代发展的需要。面对诸多的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我们政府需要支持,科学力量需要支持,人才与信息资源需要落实,当然也离不开农民兄弟的辛苦劳动。转变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式,集大成改小规模,加速东西部信息资源的调整,改变产业结构,人才结构。这样农业发展的大计,才得以在我们的经济建设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 篇2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出现了一批像华为、中兴、海尔、奇瑞这样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但从整体上来看,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1995年,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 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数所占比重为56.9%, 2008年下降为37.1%。有科技机构的企业数所占比重为39.8%, 到2008年下降为24.7%。也就是说, 有近2/3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没有科技活动, 有3/4的企业没有设立科研机构, 企业科技活动整体呈现一定的下降态势。而且, 企业引进消化吸收经费比例过低。2008年, 我国企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费用与技术引进费用相比仅为0.24∶1。从国外经验来看, 日本、韩国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费用高达引进费用的3到10倍。上述数据表明, 我国绝大部分企业的发展仍不是主要依靠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如果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的发展方式不转变, 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方式就很难根本改变。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关系我国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 也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

创新成果产业化水平较低, 也制约了创新效率的提高。近年来, 我国出台和颁布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加速重大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下,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特别是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极大促进作用。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仍然有很大的改进余地。教育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 我国高校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在6000—8000项之间, 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却不到1/10。我国目前有科研人员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达3万多项, 并且拥有上万项省部级科研成果, 2万项以上专利, 科技成果推广率约为15%, 真正大面积应用并获得可观经济效益的很少。应用型科技成果不能转化成工程化技术、产品或产业, 其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就无法发挥, 同时也就不能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 则阻碍着我国产业链的进一步提升。经过多年发展, 我国技术依存度虽然有所下降, 但许多关键产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一方面, 我国产业技术中自主知识产权少, 导致许多产业的关键技术严重依赖国外, 成为产业进一步发展和进入国际市场的瓶颈。另一方面, 我国生产装备特别是技术装备水平还比较差, 大量技术装备, 特别是高端产品主要依赖于进口。装备制造业虽然规模较大, 但真正体现行业竞争力的高精尖加工工艺和重大技术装备仍然比较薄弱, 市场急需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技术装备和产品严重短缺。如果在关键技术领域不能有效突破, 且又不能从国外获取这些关键技术, 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会比较缓慢。

当前, 我国科技资源布局不均衡, 也对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提出了巨大挑战。我国科技资源的空间布局呈现差异化发展态势, 区域科技资源大体呈东中西地带性分布的格局。从区域R&D总经费的省区排序分布来看, 排名第一位和最后一位省份相差447倍, 并且这种差异还在扩大。我国科技资源配置格局和配置效率的差异导致不同区域创新能力的差异, 这也决定了不同区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应有所不同。反过来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不同区域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

推动自主创新必须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工夫

推动自主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 同时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 但对政府的行为必须要有所规制。与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政府部门显然拥有更多权力, 这种权力如果不被恰当地运用, 就可能成为阻碍自主创新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因此,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需要转变政府的管理方式。一是规范政府权力。政府的职权应该界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如果政府越权就会侵入到市场的领地并导致市场机制的扭曲。随着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 政府职权有日益扩张的趋势。这种现象必须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遏制, 否则将会导致经济体制向计划体制的回归。二是突出政府管理的重点。政府的管理应强调宏观管理和间接管理, 微观管理和直接管理的权力尽可能交给中介机构。这样, 既可有助于培育一大批中介机构, 建立和完善中介服务体系, 也有助于缓解政府工作负担, 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战略、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检查评估等方面。三是加强政府监管职能。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扮演着监管者的角色。当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违反规则时, 政府应加以处理,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四是转变政府绩效考核方式。绩效考核方式是政府行为的指挥棒, 转变政府绩效考核方式就是从过去过于注重经济增长转变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重, 并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硬约束指标。

科技成果转化仍是我国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顽症, 应建立和强化鼓励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的激励机制。近几年, 我国研发投入以平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 其中大部分经费投向了高校和科研机构。高校和科研机构本质上是以知识生产和人才培养为主要宗旨的机构, 必须建立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其把有市场前景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和产业。一是改变单纯的学术评价导向, 对于从事科研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按照科研成果转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考核。二是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把开发的科研成果自行转化, 在大学科技园或高新区进行创新创业。对于技术含量高、企业无法承接的科研成果, 科研人员可自行转化和创业, 高校和科研机构应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和配套设施支持。三是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把科研成果向企业进行转移。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必须长期坚持, 但我国目前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还不高, 主要表现在出口产品竞争力不强、熟悉国际谈判和贸易规则的人才不多、对一些重要资源缺乏国际定价权、引进国外高技术不够等。在后金融危机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形势下, 要依靠自主创新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通过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实施科技发展的国际战略, 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逐步改变和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引导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低端化向高端化转移。

推动自主创新关键在加强企业创新和产业创新

企业是经济社会活动的基本单元和微观细胞, 理应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主体。企业的主体地位并不排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主体地位, 创新资源向企业积聚也不意味着把财政科研经费主要投向企业, 而是说企业要和高校和科研机构一样主动承担主体责任。具体说来, 企业应把创新作为发展的基本动力;产学研合作要面向企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政府要重视从市场需求拉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尽管有的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政府采购政策乃至自主创新政策提出质疑甚至攻击, 但自主创新是我们的国家战略, 涉及国家的核心利益, 因此, 自主创新战略和政策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

提高产业创新能力, 除了改造振兴传统重点产业之外, 必须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这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在客观分析和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 明确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战略重点和政策保障措施, 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区域规划, 指导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要选择一些市场需求广阔、对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大、对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效果明显、有利于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重点扶持,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向绿色、低碳、环保方向转型。三是依靠自主创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在具备基础条件和技术优势的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推进产学研用结合, 加强科技联合攻关, 掌握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 篇3

中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纲领性的意义。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①本文主要讨论与“转变发展方式”有关的三个重点问题及政策选择。

一、以自主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是发展战略的主题

(一)中国工业仍处于后进追赶阶段

中国工业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但仍是个“大而不强”的结构。产业组织“小散弱”,行业集中度普遍偏低,企业多而规模小,组织协同差。多数企业局限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竞争,总体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自主研发能力和动力不足。各地画地为牢、争项目争引资,面对跨国公司的竞争和产权侵蚀,缺少应对的手段。

地方与部门利益多元化,以及工业管理职能持续削弱(削减政府行业管理职能具有改革的意义,过于削弱则有副作用),行业的协调、监管与产业政策实施困难。如高耗能行业的技术研发及成果推广缺乏手段,节能治污进展缓慢;面对外部的强势竞争,比如国际铁矿巨头无理提价、战略性稀土金属行业的杀价竞争,皆因行业协调不力造成惨重损失。

(二)过分“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压抑自主创新能力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对提高工业生产水平与消费水平有很大帮助。但长期片面强调引进的另一面,是形成对引进的过分依赖,助长企业急功近利心理,躲避艰苦的自主技术学习消化与创新。

行业管理职能的缺失,片面强调国内竞争,不利于企业间的协同技术攻关。其结果是,在西方优势技术竞争面前,国内高端工业品市场被压缩,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困难。身处不利于自主技术进步的环境,企业自然“重引进轻消化、重生产轻研发”,引进—落后—再引进,亦步亦趋。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60%、出口的近90%由外资企业完成,其中相当一部分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

所有后进国家发展新兴产业,都面临国外成熟产品进口的冲击。政府采购是各国通行的支持本国新兴现代产业的政策手段。但是我们的政府采购政策受到外界的干扰,目前很难承担起应有的政策功能。

(三)外资的扩张及其对行业主导权的争夺

30年来,我国累计吸收FDI超过1万亿美元。外资企业在中国各领域的影响力不断伸展扩张,在少数领域占据了主导或垄断地位。某些重要工业部门被分解“整合”进各跨国公司的全球体系。如家用汽车产能的80%以上是合资企业,基本被外方控制(外资名义参股,但占有技术优势)。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骨干企业轻易对外出售控股权,危及国家的经济安全。

(四)中国工业处于全球分工体系的中低层位置

中国工业在劳动、资源密集产业高度依赖出口的同时,高端工业产品(关键部件、材料、核心技术)高度依赖进口,或依赖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

沿海出口加工业多年高速成长,其市场开拓主要靠“借船出海”,本国企业很少成长为具备跨国营销与物流组织能力的大企业。

全球化使得西方国家的工业细分和外移,形成国际产业分工—价值链“微笑曲线”,其中附加值最高的左右两端——研发设计、订单管理、产品储运、跨国营销、金融服务等环节,多数由跨国公司掌握。第三世界的加工厂商只能得到曲线底部的微薄加工费。各方面信息表明,OEM贴牌生产的总收益,仅占产品全球价值链的不足20%。中国沿海工业带的崛起,与西方经济中服务业比重同步提高,绝非偶然。

(五)外向型加工业发展道路已近极限,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经济全球化导致西方经济的空洞化与泡沫化,金融危机迫使西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能源资源的寡头操纵倾向。另外,发展中国家间在出口加工领域竞争加剧。中国有7亿劳动力,是工业化国家劳动力总和的1.5倍。中国的轻工类制品在国际市场中份额之大,令全世界瞩目。到了提问“还有多大扩张空间”的时候了。

30年前,中国人均收入仅200美元,依托低工资优势进入“国际大循环”是正确的发展战略。现在中国人均收入超过5000美元,劳动市场的供需形势出现根本性变化,工资呈上涨趋势。加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持续20年的依托加工出口的发展道路已接近极限。超越这一发展路径,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是在新阶段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所必需的战略选择和重大挑战。这应该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意义所在。

如果继续惯性的思维,将产业升级的希望寄托于招商引资,其结果还是使自己压抑在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制造环节。要保持经济的继续发展、同时提高人均收入,必须调整发展的战略思维,使中国工业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制造环节,向两端(研发设计与知识产权、国际营销与服务)伸展。这只能靠中国的企业组织自己的高素质人才,参与国际产业链的高层次竞争,以获取更多的附加值。我们不仅要GDP,更要提升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满足于被动接受西方的“产业转移”和“短平快”的GDP增长,其代价将是永久失去国内高端产业的控制权和本土市场,即未来的发展空间。这正是一些发展中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教训。相比之下,日本韩国的自主型“技术立国”发展模式值得借鉴。

转变“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发展模式、促进节能降耗和提高环保水平,关键的因素还是技术进步。只有采用广大企业与家庭承担得起的新技术,才能实质性地推进“两型社会”建设;而只有当中国自己的企业掌握了核心技术能力与知识产权,才能降低新技术新产品的价格,才有条件推广。

优化结构、扩大内需,要求大力发展三产。城镇化有助于三产的发展,已为各国经验所证明。但当今西方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除城市化之外还有更重要的贡献因素:本国原有产业链被细分,其中低附加值的加工环节外移,国内保留高附加值环节。在全球化条件下,西方“高端服务业”的兴起和发展中国家出口加工业的成长,是同一过程的两方面。我们要想在全球“微笑曲线”中占领较高端部分,必须经过艰苦的产业升级努力。况且“三产”中有很大一部分已高度市场化,不是靠规划和命令发展起来的。

中国60年的建设,通过本国人民的辛勤积累,建立起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工业—科技体系(它的核心部分仍为国有经济)。这是后进追赶型的工业得以在国际竞争中保持独立性的支柱,也是未来自主型产业升级必须依托的基础。要爱护和培育它,使它不断完善和提高。

二、贫富差距扩大问题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贫富差距显著扩大,广大居民收入的增长跟不上经济的增长,导致国内消费不足,已成为共识。

有人把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主要归结为官员腐败(灰色收入)和国企垄断。但如果客观地、不带偏见地看问题,导致贫富分化的主要因素至少包括:体制转轨中的腐败;企业制度变革、职工谈判地位下降;城市失业率上升、大量农民进城就业;国际资本大量进入、中国工业高度外向化的特点。

正式统计的7300万工业就业人员中,国企职工仅占1/4;全部非国有企业的职工年工资约1.5万元,是国企职工的一半(国家统计局公报2010)。很显然,中国的工资水平是在外向化的市场环境下,以亿万农民工的工资为基准,即“蓝领向农民工看齐,高管向跨国公司看齐”。内外差距、城乡差距的双重“二元结构”,形成资本与劳动的地位极不对等的“要素市场”。所有制格局决定分配格局,这是基本的经济规律。

中国的低工资是支持出口加工业的主要竞争优势。初次分配不公平导致国内消费不振,但工资上升又影响出口加工业。

由于国内消费需求长期跟不上经济增长,国民收入自然要向投资倾斜。于是房地产、基础设施和各地方大兴土木的楼堂馆所,成为巨大的重化工产能的重要出口。但基础设施投资回收期过长,住房也最终要成为居民的消费资料。长期过量的投资,隐含着愈益增长的金融风险。

根据再生产理论,产业结构与分配结构必须相互适应,这是社会产品实现的必要条件。这种适应关系是在特定的经济运行机制下,长期磨合形成的。产业结构的扭曲与分配结构的扭曲,两者是互为因果的。

这一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市场化过程遇到了社会经济高度不平衡、不同质的环境;另一方面则是过深地卷入了全球分工体系。要在现有利益格局之下遏制两极分化,以及缩小区域间、城乡间的差距,只能通过政策提高低收入一方的收入。目前可做的文章主要是在二次分配方面。

大力推进产业升级,提高本国企业在高附加值环节的比重,将同时增加本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收入与本国白领职工的工资水平,将有助于提高国民收入一次分配中的中间层收入水平(将“图钉型”分配格局改为“金字塔型”格局),此为缩小收入差距的一条根本之策。

从全国范围看,鉴于我国地域广大、情况复杂,中央坚持现有的财政汲取水平、有效地实行二次分配政策是必要的。当然,这对政府的廉洁、效率与执行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三、“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

中国今日的“三农”问题,是在工业化加速、城乡关系深刻变革的阶段出现的新问题。

近十几年,城乡收入差距再度扩大,其根本原因是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小农的比较收益恶化。“二元体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中国人多耕地少、小农生产的潜力已基本挖尽,分散经营使农民在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乡村治理流于缺失(其部分原因是内地乡级财政枯竭),基本医疗服务的缺失、医疗教育费用提高、正规金融服务的弱化等等,抬高了农民开支。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的小农经济,在农地经营规模和收益方面,无法与欧美大农业竞争。农产品涨价的空间是有限的。由于国内工农业劳动的收益差别,农民向城市的流动趋势还将继续进行,农业的“副业化”不可逆转。目前,至少在中部农村已普遍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但由于中国有很大一部分耕地不适宜大型机械耕作,如何提高这些农区的务农收入,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将成为重要问题。

中国小农经济的出路:如果靠资本下乡“公司+农户”,将固定小农的低收入状态;发展新型合作组织,则当前农民自组织能力稀缺,亟待加强乡村基层组织的治理能力。“村民自治”的尝试,效果如何是值得怀疑的。

人们希望,通过加快工业化、鼓励农民进城,减轻农村的人地紧张关系,从而提高务农收入。为此,改革城乡户籍分管体制是必要的。但城乡户籍分管的背后,是两类居民不同的保障制度——城市居民享有养老医疗等社保权益和子女教育的便利,农民则有耕地和宅基地使用权。一些有条件的大城市动用自身财力,为辖区内农民“转市民”提供相应的权益,同时置换出相应的农地。但农民的跨省区迁徙定居(如四川农民到珠三角落户),则因沿海和内地省份财力的差异,难以实行。

国际市场的波动风险,影响进城打工农民的就业前景。他们在家乡的耕地承包权和自有住宅,在较长时期内还是他们的保障和退路,这是社会矛盾的缓冲器。“统分结合”的集体经济制度,是经过历史的探索和锤炼所形成,是适应现阶段基本国情的。

中国是人口大国,是工业化的后进者,在发展中遇到的特有问题,靠照抄西方先行者的经验是不够的。受制于基本的社会经济条件,考虑到兼顾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要求,从小农社会走向现代工业城市社会,需要一个历史过程,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因此,在现阶段国家实施“工业反哺农业”为主旨的“统筹城乡发展”政策,是正确和必要的。

城郊农地的增值潜力,刺激各地城市政府积极投入房地产开发、搞“土地财政”。目前中国人均耕地仅1.5亩,确保基本耕地是维持14亿人吃饭的大问题。

围绕农地制度问题不同意见各自亮相。“以社保和城市住房换取土地流转集中”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意见。但是在6亿人的现代部门和7亿人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今天,想在全国推行这一主张,显然是超前的。

统筹城乡发展,需要明确中国目前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和制约条件,统筹兼顾以下重要目标:工业化城镇化健康发展与布局合理化;确保基本耕地和粮食安全;为农民有序进城就业定居创造适宜条件;向农业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援,加强农村治理和社会事业建设。

注:

①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 篇4

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共成都市委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见> 重要举措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区(市)县委和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

《关于贯彻落实(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 加快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见)重要举措的 实施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密切协作 配合,共同抓好工作落实。各牵头责任单位要按照实施方 案确定的重点工作,研究提出贯彻实施的具体措施和工作 方案,明确阶段性时间进度安排;相关责任单位要积极配 合,共同完成好所承担的任务。重点工作任务属于体制机 制创新的,要抓紧研究,于2011年11月底前提出具体工作 方案;属于政策创新的,要抓紧制定并尽快出台;已形成制 度和工作机制的,要进一步深化完善。

中共成都市委办公厅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1年10月26日

关于贯彻落实《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

意见》重要举措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见》(成委发(2011)19号)各项部署,着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大力营造自主创新环境,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列在责任单位首位的为牵头责任单位,其他责任单位为主要参加单位。

一、推动科技体制机制创新

(一)探索建设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市级战略功能区为主体,在新能源、新材料、汽车(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与云计算、现代金融服务、创意设计等重点领域,开展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试点。相关区(市)县按不低于3:1的比例与市级投入配套,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探索完善产业(技术)研究院运行方式,建立完善研究院内生动力和激励机制,培育和提升聚集研发机构、促进技术成果转移的功能。(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成都高新区、相关区(市)县)

(二)组建技术转移集团。立足现有基础,整合政府科技服务资源,探索组建成都技术转移服务(集团)公司,形成涵盖技术成果转化的“发现、筛选、撮合、投入”的专业化服务体系。建立有利于成都技术转移服务(集团)公司运行的国有资产投入、退出、核销管理机制。鼓励成都技术转移服务(集团)公司通过早期投资、知识产权融资、专利收储等方式,跟踪高校、科研院所具备产业化前景的在研项目,并促进在我市实现技术转移和技术合作;支持其通过参(控)股、服务委托等方式,与产业(技术)研究院、社会科技中介机构和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中心等形成技术转移服务网络。(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国资委)

(三)完善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机制。建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与在蓉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制度,每半年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建立市科技局牵头,相关部门和区(市)县参与的日常工作协调机制,及时通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重大信息,围绕高校、科研院所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大项目开展专题对接。对内与本市企业实现技术转移和技术合作成效显著的在蓉高校、科研院所按技术交易额的2%给予支持。(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农委、市教育局)

(四)建立招商项目技术先进性评估制度。定期发布产业技术招商引资项目指导目录,建立招商项目技术评估指标体系,开展技术链和产业链招商,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技术水平。(责任单位:市投促委、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

(五)完善创业投资体系。发挥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引导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及各类母基金组建专业化子基金,参与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鼓励创业投资机构落户我市,对投资我市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的创业投资机构发生投资损失的,按实际投资损失的一定比例给予最高300万元的风险补助。推动市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协会建设,健全行业自律监管机制;建立成都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服务机构,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金融办)

(六)支持科技银行发展。鼓励成都银行、成都农商银行进一步拓展有利于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的业务模式,探索完善有利于科技银行业务发展的考核激励制度和风险管控机制。市、区(市)县两级金融发展资金给予一定额度的风险补助。(责任单位:市金融办、市科技局、市财政局、成都高新区、各区(市)县)

(七)深化科技保险。完善科技保险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开展知识产权责任、技术交易、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险种的补助试点,引导保险机构做大融资性保险业务规模。(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

(八)构建大孵化体系。推广成都高新区大孵化模式,在市级战略功能区、重点产业园区构建以政府建设孵化器为示范、社会力量建设孵化器为主体、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中介服务有效结合的孵化网络体系。到2015年,成都高新区新增孵化面积l00万平方米以上,各区(市)县重点产业园区分别新增10万平方米以上,全市在孵企业达到10000家以上。对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自认定之日起3年内其营业税、所得税、房产税和城镇土地税的地方留存部分,由市、区(市)县两级财政予以全额补贴。对在孵化器内新建公共服务平台的,经认定,按建设投入的10%给予最高100万元的一次性资金补助。(责任单位:成都高新区、各区(市)县、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

二、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

(九)优化财政投入。市和区(市)县要逐步提高财政科技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新设立市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项目在本地转移转化,首期投入5亿元,2011年、2012年市级财政分别安排2亿元、3亿元,以后每年市本级应用技术与研究开发资金新增部分的80%纳入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各区(市)县相应设立专项配套资金。(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科技局、成都高新区、各区(市)县)

(十)建立落实税收激励政策.的协调机制。加快制定落实激励自主创新税收政策的具体措施,协调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技术转让所得税减免、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所得税减免等税收扶持政策。(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

(十一)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对新获批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一次性给予100万元资金支持。支持大中型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一次性给予20万元资金支持。对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项目的本市企业,按实际到位经费的10%、最高200万元给予配套支持。(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委、市发改委)

(十二)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制定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培育计划,每年新增重点培育拟上市企业20家以上,到2015年,全市上市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比例达到60%以上。推动科技资源面向中小企业开放共享,对资源提供方和使用方按服务合同金额分别给予10%、15 %的资金资助。(责任单位:市金融办、市经信委、市科技局)

(十三)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培育计划。对入选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专项资金给予100万元补助,对其承担的重点项目提供不低于100平方米的工作场所;市种子资金可给予其创业企业最高300万元的股权直接投资,在3年内实现年销售收入超1亿元的可给予100万元的后续研发资助。建立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可享受现有人才优惠政策。(责 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科技局、成都高新区)

(十四)建设人才特区。成都高新区率先推进、成都经 开区积极探索人才特区建设。支持先行先试,探索完善在全市具有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的人才政策体系。完善创新创业平台,培育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化水平的孵化器、中试基地。建设国际社区,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教育、医疗、生活服务等配套设施。(责任单位:成都高新区、成都经开区、市委组织部)

(十五)鼓励青年创新创业。各区(市)县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建立青年创业快速服务通道,为青年创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对新办科技型企业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下的实施注册资本“零首付”,放宽科技型企业市场准入条件,在企业核名、出资方式和比例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为青年创业提,供一对一帮扶。推进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建设,支持:企业提供研发助理岗位,培育青年创新创业后备人才。(责任单位:团市委、市委组织部、市工商局、市人社局、市科技局、成都高新区、各区(市)县)

(十六)完善科技奖励和成果评价。在市科技奖励中增设科技成果转化组织推进奖,对在促进技术转移、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中介组织给予表彰奖励。围绕加速科技成果的商品化、资本化、产业化,开展技术鉴定、奖励评价、成果发布的专业化、市场化改革,推动责任追究和诚信体系建设。(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三、加强组织保障

(十七)建立组织协调体系。进一步完善市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机制,统筹部署科技创新工作,加强重大事项的会商和协调,做好重大任务的分解和落实。各区(市)县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制定出台本地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责任单位: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科技局、成都高新区、各区(市)县)

(十八)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健全和完善区(市)县科技创新创业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和重点任务督查机制,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实施。定期开展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及时调整优化相关政策。(责任单位:市委目督办、市政府目督办、市科技局)

(十九)完善统计分析体系。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统计、监测评估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建立科技发展、知识产权发展白皮书制度和重大科技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分析预测定期发布制度o(责任单位:市统计局、市科技局)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 篇5

卫东区环境保护局副局长

陈辉

这段时间,我们认真学习了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及《河南日报》系列文章“何平九论”。文章言语质朴,从“机遇”、“忧患”、“规律”、“大局”、“创新”、“责任”、“求实”、“为民”九个方面深刻阐述了卢书记文章的内涵,思想深远,论述全面,对于各级干部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一个月来,我认真研究学习了系列文章,我感到这一系列文章已经从理论上解决了为什么干、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对于基层领导干部来说重要的就是落实,重要的是将理论文章的思路、方法应用的实际工作中来,下面结合我所从事的环保工作谈一点肤浅的体会:

一是转变思想观念,提升领导站位。

环境问题是在发展中产生的,也要在发展中解决。既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暂时的发展,也不能停止发展来保护环境。因此,我们在环保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

(1)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要正确处理好这个关系必须坚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与环保协调统一起来,坚持科学发展、优化发展,坚持在保护环境中寻求发展,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环境,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要努力用最小的环境成本获得最大的发展效益,实现经济持续发展、污染持续下降、生态持续改善,努力探索一条代价小、排放少、效益好、可持续的环保新道路。

(2)要正确处理环境监管与服务的关系。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把环保服务与日常监管有机结合起来,创新管理模式,为企业治理污染提供决策、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信息、帮助企业更准确地履行污染治理义务,主动、及时、准确、全面地将环保政策向企业解释透彻,增强环保政策的透明度。在日常环保审批和执法检查中切实增强环境监管责任意识,做到严格审批、严厉查处、严肃追究。要强化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管,深化环境执法后督察。

二是改进领导作风,提升领导能力。

要按照赵顷霖书记提出的“学先进、比创新、看实效”的要求,切实转变作风,提升行政效能,抓好工作落实。要提升自身素质,加强党性修养和职业道德自我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和执行能力,努力实现局党组提出的 “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的“三个一流”目标。坚决杜绝推诿扯皮、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夯实环境基础。

(1)要有一种求实精神。作为基层领导,在工作中要勇于应用“领导在一线垂范、决策在一线落实、队伍在一线锻炼、问题在一线解决、威信在一线树立、成效在一线检验”为主要内容的“一线工作法”。“一线工作法”是一种求实精神。在工作中只有重心下移,管理前移,扑下身子抓工作,少说空话,多干实事,迈开双脚,亲临一线,去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能发现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具体问题、污染减排工作的紧迫问题、环保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等。

(2)要提高能力素质。我们要按照“创先争优”活动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坚持“中心工作跟得上、改善民生办实事、加快发展真爬坡、重大事情拿得下”的干部实绩衡量标准,切实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等“五位一体”建设,努力打造学习型、团结型、创新型、务实型、廉洁型“五型班子”。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工作,把学习作为终身建设的任务。要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自觉增强责任意识,使全体人员履行职责水平和能力进一步提高;努力打造一支精业务、善管理、肯干事、会干事的环保队伍。

(3)要提高执行力水平。重点是在服务项目、服务企业上下功夫。要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审批效率,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搞好服务,提前介入,主动服务,限时办结,确保重点项目扎实顺利推进。

三是加强环境管理,提升发展水平。

要充分发挥环保部门的管理职能,通过污染减排、环境准入、清洁生产等工作,严格限制“两高一资”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新增量,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强力推进污染减排。要在完成环境容量测算、污染源普查数据动态更新调查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十二五”污染减排基数和总量控制目标,围绕完成“十二五”期间的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减排指标,落实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监管减排措施。同时要加强督查考核,完善污染减排统计体系、考核体系及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继续实行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一票否决”制。

(2)严格环境准入。要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坚决杜绝高耗能、重污染项目入驻我市,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腾出更多的环境容量支持产业集聚区发展,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支持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等新兴战略产业发展。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 篇6

云南省威信县委老干部局肖泽波

农业是贫困山区的主导产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贫困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是贫困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根本要求和面临的首要任务。

一、贫困山区农业发展方式的现状

农村实行改革发展以来,虽然贫困山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进一步发展农业的基础设施还不牢靠;农业的机械化水平有所提高,但农业生产的很多环节依赖人力和畜力的局面还未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科技得到普及和推广,科技农业的效益开始显现,但在农户中看天作业、靠习惯和经验生产的问题依然存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不断显现,农产品加工和流通规模扩大,但农业整体上生产出售初级产品的现状没有改变,龙头企业和千家万户互惠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了一定发展,合作社在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环节的功能、作用有所发挥,但体系的松散性、手段的脆弱性、经营和分配的随意性还很突出。总之,贫困山区农业远没有走出靠资源和劳动投入、靠产品数量增加、靠政策保护和价格上涨的单纯增长性的发展道路。因而,加快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

二、贫困山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性

加快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发展方式,首先要提高对加快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发展

方式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引导贫困山区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理念的转变,加快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由数量型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生产经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产业发展由单一生产向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农业功能由单一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向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转变,农业效益由只追求经济效益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转变。农村实行改革发展以来,虽然贫困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总体很好,但也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村发展依然滞后,农民稳定增收依然困难,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差距拉大的基本态势尚未根本改变,农业仍然是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同时,我们还要特别看到,在农村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要继续发挥农业对贫困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只有加快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发展方式,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发展,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开发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问题。从而加快推进贫困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的实现。

三、贫困山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路

加快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农业优质高效安全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和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为目标,加快农业发展由单纯依靠资源投入转到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上来,由主要依靠资金、劳动力的投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创新经营管理上来,由单纯的数量扩张转到质量效益并重上来。总之,加快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发展方式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

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就是要走经营集约化、功能多元化、发展可持续、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即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一是走科技兴农之路,从主要依靠传统技术向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转变。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运用农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农业基础设施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条件,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中低产田地改造,指导农民开展土壤改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保护性耕作,提高耕地质量,大幅度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要切实抓好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天然林保护工程、长治工程、水保科技综合示范区项目建设,提高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同时,要积极创新投资机制,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和支持农民广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小流域科技综合治理,增强农业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以提高农业科研开发能力、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农民应用科技能力为重点,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要建立农业科技多元化、市场化投入机制,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强化新型农民的科技培训,扩大先进适用技术应用面,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化。要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二是走土地规模化经营和组织创新之路,从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向土地规模经营转变,从单一主体参与竞争向联合起来创市场转变。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土地流转和集中,不断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促进土地从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转变。同时,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大户、批发市场等适应产业化要求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

主体,创新组织形式,形成一头连接市场,一头连接农户的“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培育畜牧、蚕桑、果蔬、山嵛菜、竹、核桃等绿色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要切实强化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服务职能,进一步扩大服务领域,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要不断拓宽合作社经营发展领域,积极探索建立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切实突破耕地等资源“瓶颈”。要积极引导鼓励建立农作物保护服务等公益性合作社,以先进的植保技术和植保机械为依托,扶持和发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合作社,开展社会化服务,进一步促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体系全覆盖。要指导有区域特色的经济作物种植、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观光休闲等经营法人进行联合,进一步创新利益联结发展机制,拓宽农村经济发展路径。

三是走拓展农业功能之路,从简单的食品保障功能向多功能转变,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增收机会。重视农业的劳动力吸纳功能。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产业化经营等方式扩大农业内部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农业的增收功能。通过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泛开发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发展“一村一品”、“多村一业”的特色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拓展农业的观光休闲功能。充分运用资本、基地、设施、文化和地理等优势,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农事体验农业等,提升农业的综合发展水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四是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从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型的传统生产方式向实施可持续发展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实行资源良性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的经济化,突出农业的生态环境维护功能,促进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高效生态的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 篇7

这一重要论断, 指明我国将继续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 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切实走上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意义深远的关键决策

进入新世纪, 我国作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重大决策, 并配合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这是我国在发展方式上迈出的意义深远的关键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航船一路高歌猛进。但无法回避的是, 为实现这一发展, 我国付出了很大的资源能源消耗。以“十五”末期为例, 我国单位GDP能耗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除资源能源的过量消耗外, 粗放的发展方式还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在发展的关键阶段, 党中央在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时明确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建议。2006年3月,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大战略任务, 并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作为约束性的硬指标。

五年来, 根据中央的决策部署, 有关方面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 切实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加大节能环保领域投资力度。“十一五”期间仅中央财政就投入2000多亿元, 支持兴建了一批重大的节能环保工程;

向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说“不”。“十一五”前四年, 累计分别淘汰炼铁、炼钢、焦炭、水泥和造纸等落后产能2110万吨、1640万吨、1809万吨、7416万吨和150万吨;

不断完善政策法规措施。制定修改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 对废物综合利用的企业实行免税、减税政策, 大力开展循环经济示范;

积极进行试点探索。批准在湖北武汉城市圈和湖南长株潭城市群设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批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鼓励各地区积极探索有利于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新路……

综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可以看出, 力度空前的政策措施, 让中国正在全力突破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瓶颈, 不断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步伐。

来之不易的“两个扭转”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十一五”前四年我国不断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措施力度, 成功扭转了“十五”后期由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出现的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上升的趋势;今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成功扭转了一季度较大幅度上升的趋势。

这两个“扭转”反映了我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不懈努力, 反映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的重要成效。

“扭转”来之不易, “扭转”凸显进步。这是我国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交出的一份“成绩单”———

节能减排取得重要进展。五年来, 全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 节能约4.9亿吨标准煤;国家重点控制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9.66%, 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3.14%。

循环经济取得重大突破。五年来循环经济不仅上升为国家战略, 也逐步深入人心;资源产出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明显提高;钢、有色金属、纸浆等产品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原料来自再生资源。

资源节约成效明显。与2005年相比, 2008年全国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0%,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增加到0.5, 海水年直接利用能力达到1000亿立方米, 土地整治补充耕地4136万亩, 坚守住了18亿亩耕地红线。

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仅“十一五”前三年, 全国地表水达三类水质标准的断面从41%增加到55%, 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比例从40.7%提高到57.5%;与“十五”末相比, 2009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分别增长12%和10%, 沙化土地面积也开始缩减。

尤其值得称赞的是, 有关方面开始通过经济杠杆和政策手段, 鼓励和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绿色经济模式和消费方式。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支持节能灯具进社区、立法限制过度包装、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积极研究制定居民阶梯电价制度……这些具体、精巧的政策安排和制度设计, 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口号宣传逐渐变为百姓的实际行动。

必须坚持的“重要着力点”

成绩催人奋进, 挑战让人警醒。一组组数据和事实, 让我们对面临的形势、肩负的任务有着更加清醒的认识———

全国煤炭采掘和消费量不断攀升, 去年首次出现净进口;

今年全国原油表观消费量将达到4亿吨, 其中进口量将达2.1亿吨, 相对于去年1.99亿吨的原油进口量进一步增加;

面对中国海量的铁矿石需求, 国际矿业巨头一次次坐地涨价, 攫取超额的垄断利益;

一些城市无序扩张, 征地违法违规, 让18亿亩耕地红线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不时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 一次次给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敲响警钟……

可以说, 虽然我们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开局良好, 但距离党和国家提出的既定目标, 距离百姓的热切期待, 距离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还有相当的距离。

怀忧患以自醒, 知不足而前行。“十二五”期间, 必须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继续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更有效地利用资源, 更有效地保护环境, 从根本上转变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盲目追求GDP指标的情况下, 要加快建立并完善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内在要求的领导干部考核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使清洁发展、集约和节约发展、循环利用资源成为各级政府、各个地方的自觉追求;

尽管“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目标有望实现, 但必须继续努力, 确保实现“十二五”提出的节能减排新目标, 确保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减排40%-45%的目标;

要加快构建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技术支撑体系,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要针对过度消费、豪华包装等倾向, 不断提高全社会的节约意识和生态意识, 以经济杠杆和宣传教育相结合, 大力倡导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 倡导绿色消费等现代消费方式……

“世界各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共同的方向。”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家铮指出, “这一点对于中国显得尤其重要和紧迫。”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 篇8

德育教育人本化方式新局面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繁重的学习压力,这使得他们无暇顾及德育教育,对德育教育漠不关心。学校要想搞好德育教育,必须要了解高中生的特点,要转变过去德育走过场、德育重教轻学的旧观念,要转变德育教育理论说教的旧方式,要坚持人本化德育理念的指导,采用重实效的德育教育方式,从而实德育教育的突破,开创中学德育教育的新局面。

一、树立人本化教育理念,倾心关注学生发展

1.德育教育要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人性化理念最根本的内涵就是尊重和爱护学生,高中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也必须要坚持这个立足点。在德育工作中要尊重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独立思想,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要尊重学生的思考权、发言权,保证学生的精神自由,要允许学生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同时,要关爱学生,把学生当作需要帮助的孩子对待,用爱浇灌德育之花。

2.德育教育体现对学生的引导价值。人本化理念归根结底就是以学生为本,要认识到德育教育对学生将来发展的重要引导作用,要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目标。在日常的行为规范中发挥德育教育的引导作用,在学生的思想品德建设中发挥德育教育的引导作用,逐步让高中生生养成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导他们学会自我反省,引导他们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

3.德育教育要体现对学生的帮扶价值。德育教育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那么要体现其对学生的帮扶作用,必须要坚持人本化理念的指导。要针对高中生的需要建立起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德育教育机制,要关心高中生的日常困扰,关心学生的德育现状,关心学生的志愿和报考,真正发挥德育服务学生的作用。

二、注重内容和方式创新,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

(一)开发校本课程,为德育教育培土

校本课程是在尊重本校实际基础上,利用本校的教师资源和其他资源开发而来的,能够为中学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扎实的理论课程体系指导。在开发校本课程时,要做好以下工作:

1.要充分了解该校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从中发现普遍性问题和特殊性问题。在开发校本课程时针对这种普遍性和特殊性体现德育教育的适用性,从而更好的解决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

2.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即通过德育理论知识学习,能够初步掌握马哲和政治法律及社会道德等基本知识,并适当的拓展对学生有益的人际交往知识。还包括能力目标,即通过德育学习让学生具备能够利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制定情感和态度目标,通过德育教育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和道德观,能够树立为社会服务、为国家献力的奋斗目标,并自愿遵守社会公德,自愿传承传统美德。

(二)搭建生活平台,为德育教育助力

中学德育教育不应该剥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坚持德育走入生活、生活中进行德育,只有实现二者的融合和互动,才能确保德育教育实效性的发挥。中学德育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轨迹、思想动态。要围绕他们生活中面临的现实的压力、烦恼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他们疏导心理问题,培育他们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要围绕他们的政治困惑和对社会及当前政治局势各种问题的迷茫开展政治教育和法律教育,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正让他们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的新世纪公民;要围绕他们关心的高考、专业报考和志愿填报等问题开展教育,让学生能够提前做好高考前的思想和心理准备,能够从容的应对高考和专业选报。

(三)采用多种形式,让德育教育开花结果

有了校本课程做依托,有了生活化的教育助力,如果能够创新德育教育形式,必将促成德育教育开花结果,最终实现实效性。具体可以开展以下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动:

1.利用各种载体实施德育教育。新时代网络媒体的出现给德育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在德育教育中,中学要善于利用当前的各种网络资源,包括学校网站、学校论坛、校友QQ群、班级QQ群等,包括微信、微博、博客等互动平台,包括微电影等资源。要将德育教育内容通过这些平台进行传播,提高传播的时效性,提高传播的影响力。

2.利用各种活动提高德育成效。

(1)开展德育之星评选活动。在学校内部营造一种浓郁的追星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以成为德育之星为目标,自觉地进行自我反思,自觉的规范自己的日常言行,自觉的遵守校规校纪和社会公德,主动的办好事、做好人,营造出一种争当道德标兵的氛围。

(2)开展德育教育宣传月活动。在德育教育宣传月,可以以德育为主题举办征文比赛、举办演讲活动、举办各种联欢活动。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强烈德育意识,让他们自觉地将德育学习与日常的专业学习和其他学习结合起来,深化德育教育效果。

中学德育教育实施中一直坚持的都是师本化的理念,这种理念下课堂的主体是教师,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走,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的各种德育理论和德育知识。这种理念下的德育课堂必然是僵硬的,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也无法让学生学有所得。而人本化的教育理念下,德育是围绕学生的发展这个核心开展的,坚持实效性为目标转变德育教育方式,能够提高实效性,能够充分发挥德育对高中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毕晓媛.论在新时期如何开展学校德育教育工作[J].科技创业家,2012,(24).

[2]邹鑫.浅析中职“德育行为异化生”转化的实践策略[J].中等职业教育,2011,(14).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 篇9

市科协党组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这一主题,突出发展优势产业、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平台和建立科技推广新网络三大主体建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

成效与特点

一是走出了以畜为主导、果为特色、粮为基础的优势产业板块突破发展的新路子。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存栏奶牛18.2万头、肉牛16.2万头、猪80.4万头、羊50.2万只、家禽770万只,肉、奶、蛋产量分别达到6.6万吨、28.2万吨和3.32万吨,畜牧业产值31.3亿元;果品总面积达到134.4万亩,其中苹果83.6万亩,猕猴桃37.2万亩,时令杂果13.6万亩;预计全年粮食总产169.23万吨,较去年增产2.22%,实现了连续八年丰收。

二是构建了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壮大产业规模、以龙头企业推进产业经营、以科技示范园区提升产业水平的发展现代农业新平台。止目前,全市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832个,全市民政部门注册登记农村专业技术协会137个;市、县科协组织命名农村科普示范基地207个,农村科普带头人579人。全市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0多个,其中市级136个、省级24个、国家级5个,实现年销售收入71.69亿元。与杨凌示范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2个,成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的亮点。

三是形成了以专家教授、科技人员、乡土人才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技推广新网络。目前,建立健全了宝鸡、杨凌、西农三方咨询会商制度,全市621名农业科技特派员深入农业科技示范园、一村一品示范村广泛开展技术服务。深入开展农民科技文化教育培训,培训农民100.28万人次,培养乡土人才l万余名。建成村级信息服务站320个,发展稳定用户23.4万户,有力地提升了农民增收能力,拓展了农民增收空间。

困难与问题

虽然我市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农业标准化水平不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比较粗放,市场竞争力不强。虽然这些年来,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稳定较快发展,但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主要农产品效益低、农民收入水平不高的问题还很突出。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亟需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

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产业链条短,知名品牌少,竞争力和带动能力不强。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将成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三是农业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我市是个农业大市,但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承载能力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土地资源、水资源更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节约农业集约农业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

四是土地经营规模化程度低,土地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农产品生产分散、规模小、随意性大、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民科技水平差异大,应对市场和自然风险能力较弱,大规模、统筹化经营举步维艰,极大地制约了我市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据统计,全市土地流转只有10.5万亩,仅占总承包地面积的2.4﹪。

建议与对策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加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以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建设、城镇用水供给为重点,把水源工程与“五小水利”工程建设相结合,加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二是推进中低产田地改造。整合土地整理、一村一品、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项目和资金,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实施。三是抓好水源林建设。围绕生态环境改善,加大对水源林的建设和保护力度,不断增强土壤肥力和涵养水源的能力。四是加强灌区配套渠系建设。加强灌区节水改造,实现设施设备升级换代,进一步提高农田灌排标准,不断扩大有效灌溉面积。

2、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一是抓畜牧产业。以品种改良和规模化养殖为重点,以建设千头、万头奶牛场和百万头生猪大县为抓手,大力发展奶牛、肉牛和生猪生产,做强做大畜牧产业;二是抓林果产业。抓好渭北塬区100万亩苹果和秦岭北麓60万亩猕猴桃、西部北部山区百万亩核桃、花椒产业带建设,在规模发展、优化布局、提质优果上迈出新步伐。三是抓蔬菜产业。以蔬菜工厂化育苗、设施蔬菜、绿色、有机蔬菜基地建设为重点,坚定不移地推进100万亩蔬菜基地建设;四是抓优质粮产业。大力推广优质良种、配方施肥、免耕栽培、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等节本增产技术,走粮食生产优质化、专用化之路。

3、推进农业科技发展和应用,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一是开展产业开发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品创新研究,为产业基地建设提供良种、良法、收储、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的技术支撑。二是以节地、节水、节肥、节种、节能和农业机械化为重点,加强农业节本增效技术和农机新技术推广运用,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三是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培育一批懂科学、会管理的复合式农民。四是发挥农技协及科普示范基地的辐射示范作用,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4、大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集约化生产。一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培育和发展农村流通合作组织,支持农民跨区域成立农产品产销合作机构。二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鼓励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三是按照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要求,以发展设施农业为重点,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园区。把农业园区建设成为科技示范平台、种子、种苗生产基地、产业带动载体,发挥其对现代农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5、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建立生态农业发展创新机制,重点抓好宣传、管理和运行、监督和评估、规划和投入机制建设,确保生态农业建设顺利实施。二是推广生态农业生产技术、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和农牧结合技术,进一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三是加大测土配方施肥力度,推广使用有机肥、缓释肥,扩大绿肥种植面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四是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实施规模畜禽场沼气运用工程,推广高效种养生态循环模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方针,继续抓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沼气池四大工程建设,增强农业生态屏障保护能力。

上一篇:痛苦需要快乐来掩埋作文下一篇:五年级下册《呼兰河传》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