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营销的必要性论文

2024-10-17

高职教育营销的必要性论文(精选8篇)

高职教育营销的必要性论文 篇1

摘要:

高职教育发展的基础是市场经济对高层次技能人才的需求,源于市场且贴近市场。但各高职学院的发展重点和特色以及适应的人群是不一样的,所以各高职学院必须根据自己的发展要求选拔考生。一方面,教育作为一项特殊服务,有着时间长、变更难、影响广的特性,高考学生在择校时需要专业的教育营销人员的指导;另一方面,由于教育营销的产品涉及面广、多专业、变化大、更新快,作为传统的营销人员很难胜任工作,这就是说:各高职学院应该对高职招生工作人员和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进行教育营销知识的培训,专门培养相应的教育营销人才,既服务于教育行业,也同时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

高职教育营销的必要性论文 篇2

一、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亟待引进图书馆营销理念

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肩负着知识的传递、与读者进行交流和教育读者的重要使命。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各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越来越丰富,文献载体的形式越来越多。面对丰富的文献资源,图书馆存在的较明显的弊端是知识积压、等读者上门,在向用户推广、宣传图书馆、提高图书馆利用率方面还存在较大距离。建立和运用图书馆营销策略,创建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服务方式是非常必要的。建立和运用营销策略不仅可以使用户更好地了解图书馆、认同图书馆,而且可以以营销手段向用户推广图书馆的功用,让用户有效地利用图书馆的知识资源,提高用户的个人素质,以及自我竞争力,为高等教育事业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提高图书馆的“产品”质量

在市场营销理论中,产品质量是很重要的。首先要有过硬的质量,质量不过硬的产品是不会有市场的;同样的道理,如果图书馆没有好的“产品”,即好的服务机制和服务态度,就不会有广大的读者光临,图书馆就是一个名存实亡的躯壳或是一个有将无兵的光杆司令。因此,图书馆要想把“质量”做好,就必须“苦练内功”,加强内部建设,如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制定行之有效的服务公约,因地制宜地增加图书、报刊的数量,提高存书质量。优美的环境和浓郁的文化是大学图书馆的重要特征,图书馆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和环境优势。优雅的阅览环境,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温馨的人性化管理,热情周到的读者服务都为构建和谐创新图书馆提供了环境和文化支持。为了给读者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在走廊、楼梯拐角、大厅及其他适当地方摆设盆景、盆花或手工艺术品,在墙上布置一些壁画或励志名言警句,等等,给读者以文雅、舒适、静谧之感,激发读者的学习阅读情趣。实践证明,优美的馆舍环境也是高校图书馆发挥其社会功能、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策略之一。热情为读者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做到借书还书都让读者有方便、快捷的感觉,树立读者就是上帝的思想观念,这是把图书馆“推销”出去的首要条件。缺乏这些条件,图书馆就不会受到读者的欢迎,就会失去读者。

三、尽力搞好图书馆的广告宣传

市场营销中的广告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酒香也怕巷子深,茅台也要做广告”。广告的最终目的是告知消费者社会上已有了这种产品,还要让消费者明白这种产品的功能。如果没有广告宣传,就没有人或者说很少有人了解有这种产品,当然也不可能有人明白这种产品的功能,这样,又怎么谈得上有人来购买这种产品呢?一些高职院校图书馆图书少,读者更少,完全失去了传播先进知识文化前沿阵地的作用。读者少,这并不是人们对书、对知识没有需求,而是图书馆对自己的职能缺乏应有的广告宣传,因而,图书馆的这个名称群众很少知道,图书馆的意义和作用在人们心中更是模糊不清,甚至是销声匿迹。由于读者少,图书馆在学院的地位影响也就日益减弱。试想,学院投入了那么多经费建设图书馆,购置图书和各种设备,如果不能起到服务师生的目的,那这些投入就浪费了。买书的目的不是储存在那里装点门面,而是给师生学习,供师生使用的。如果师生不学习,图书再多,摆放得再整齐,分类得再科学,设备再先进,也是没有意义的。因此,高校图书馆应适当为自己做些广告宣传,借鉴市场营销手段来推广图书工作,让读者了解、熟悉图书馆的使用程序,以及它的公益性和便利性,从而吸引读者,让图书资源最大限度地被师生利用,防止资源浪费,让图书或知识创造更大的科研效益。

有人提出,图书馆是个清贫单位,购书经费都困难,哪来的广告经费呢?我认为,做广告,要量力而行。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思想上要有宣传自我的意识,尽可能多地通过各种途径让社会知道、了解图书馆的作用和意义。比如在学校悬挂图书宣传条幅,在图书馆门口做些宣传活动、图片展览,争取学校各部门的支持,这也是一种广告的形式。只要思想重视,坚持不懈,就会产生良好的广告效益。

四、提高图书馆员的专业素养是推广图书馆的基础

既作为管理者又作为被管理者的馆员,在图书馆的经营管理中应发挥其主体作用。馆员素质是图书馆朝向文献情报和教育学习中心发展的保证。随着信息化、网络化图书馆建设的需要,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的组成、技术水平、专业技能和文化素质等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而事实上,许多高职院校图书馆面临着人才匮乏的危机。尽管随着国家对高校投入的加大,高校图书馆开始迈向现代化,但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的提高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你认为图书馆是否有必要引入专业的图书管理员”的调查,回答需要的占85%,足见专业馆员的缺乏和读者对其强烈的需求。随着图书馆的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现行的管理观念和人才体制根本不能适应新环境的需要。图书馆以读者为服务中心,是高校信息资源的窗口和基地,应更科学地构建图书馆的人力资源。首先,学校可通过薪酬改革,建立激励机制,注重引进有图书管理专业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为在职馆员提供教育培训的机会和条件,使其掌握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更新知识、转变观念,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其次,对那些专业要求不强的岗位,可吸收高年级学生勤工俭学,以弥补高素质人员的匮乏。

五、图书馆营销研究的问题和不足

国外图书馆员已了解了营销对图书馆经营的重要性,然而“图书馆员的营销”一直是图书馆营销研究中最弱的一个环节。国外图书馆界一向努力于营销其理念、服务,以提升图书馆的正面形象,但却很少有计划地研究图书管理人员的营销。近三十年来图书馆营销的相关文献论及图书管理人员营销的寥寥无几,这样的“真空现象”对图书馆营销是很不利的。试想:如果社会大众对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不信任,对图书馆员抱有负面的印象,那他们如何会乐于使用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因此图书信息界应对此领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

六、图书馆营销的研究趋势

为了解图书馆营销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我浏览了LISA所收录的2000年之后出版的相关文献篇名,发现图书馆营销的文献已由上世纪90年代介绍一般性营销概念在图书馆的应用,转变为如何运用某种营销技巧来营销某种专门类型的图书馆,如医院图书馆、个人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等。这种专门化图书馆营销的研究说明了图书信息界已普遍接受营销概念应用在图书馆的作法,并且已懂得灵活运用各种营销技巧在各种特殊的情况之中。因此,相信专门化的图书馆营销将成为未来图书馆营销研究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张建华, 张旺玉.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图书馆营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企业技术开发, 2009, (2) .

[2]于东君.关于高校图书馆营销的思考——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为例.中国电力教育, 2010, (31) .

高职教育营销的必要性论文 篇3

【关键词】习近平;高职院校;历史教育;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在这一系列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历史。他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1]。中共中央历来十分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 年)明确指出:“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提出:“开展中国近代史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两个文件充分反映了历史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教育不可忽视,而高职院校历史教育尤应加强。

一、历史教育及其重要性

历史教育指的是通过各种渠道采用不同的方式向社会普及历史知识和历史观念的过程,以提高全社会成员的历史素养和基本素质。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重视历史及历史教育的国家。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数以百千计的大小诸侯国,都设有专职的史官。中国历代形成的史书、史料之多,是世界之最。历史学的教育和启迪作用也受到历代思想家教育家的重视。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指出:“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民)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历史在增强民族自信心、激发爱国热忱、传承文化、提升道德等方面的作用,思想家们说得更多,清代龚自珍提倡国人“当以良史之忧忧天下”,号召增强民族的忧患意识。

国外也十分重视历史教育的作用。通行于西方高校的通识教育思想认为,历史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领域,如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体系就强调学生要研究如何掌握被视为当代不可缺乏的七个领域的知识的方法,这七个领域是:外国文化、历史学、文学与艺术、伦理研究、数学分析、自然科学和社会分析。

历届党的领导人也都十分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借鉴。邓小平认为“要学点历史”,尤其要改变“青年人不知道我们的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的状况。[2]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2周年前夕,习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 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今天,加强对大学生的历史教育,全面提高大學生文化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职院校历史教育现状

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现行教学实践中,存在现有课程体系不完善、人才培养功利化取向和教育主体知识缺陷等状况,历史教育存在弱化、边缘化的倾向。

(一)未专门开设历史课程,历史教育课程体系缺失

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缺少专门历史课程。目前在全国高职院校中,除历史类专业外,绝大多数高职类专业均未开设专门的历史课程。而在思政类公共必修科目中,根据教育部最新05方案,高职高专类院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和《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与本科院校相比,减去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

虽然从内容上来说,《纲要》课和《概论》课有很多交叉,但两者的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是不一样的。前者重在阐述近现代以来的历史背景,用事实去说明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理论观点;后者重在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及其对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所产生的重要指导作用,侧重于理论体系本身。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在接受普遍的历史教育方面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缺少了一个最基本的课程平台。

(二)高职类院校学生本身历史教育基础较弱

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学生在实际操作能力及实用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不可否认的是,生源整体文化素质基础较差,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历史基础知识不足、历史意识淡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代社会处于急速发展期和转型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潮流盛行,社会整体表现出浮躁情绪,青年学生们受多元文化的影响,易出现民族自卑和民族虚无感,易受某些社会流行文化影响,喜欢歪评历史,追新求异,薄古厚今;对历史认识不科学,不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社会进行观察和思考。再加上现代传媒手段的不断发展以及个人兴趣方面的原因,高职生在摄取历史知识上,多来自于影视及网络作品,如果把握不好的话,就会导致对历史的误读、娱乐化甚至扭曲,不利于培养正确的历史观。

(三)高职院校“实用性”的特点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历史教育的开展

作为高等学校的一种类型,高职院校的本质属性表现为职业导向性,以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专业设置上主要满足职业岗位(群)和技术领域需要,并根据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和进行课程设置。历史学属于人文学科领域,与实用性学科有较大不同,因此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往往得不到学校和学生的重视。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历史学科的功能主要是价值理性而非工具理性,体现的是对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而不是直接的工具性的功利价值。[3]历史是教人做人的一门学科。通过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世界,给人一种道德判断、一种价值取向、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内在的精神、一种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它教育当代大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认识自我价值,怎样与人合作,怎样思考,怎样判断,怎样面对人生、面对社会等。然而正是历史学的这种非功利性的价值,在实用性的高职院校里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发展。

三、加强历史教育的必要性

(一)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过多次重大历史纪念活动,参观过多项大型历史展览,曾先后到河北阜平西柏坡、山东临沂、福建古田、陜西延安铜川、贵州遵义等革命老区考察,而他在不同场合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也多次提到历史,多次要求全党干部、广大青少年要尊重历史、学习历史,这些都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的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蕴含着科学的历史观。历史观是指人们对社会历史总的、根本的看法,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历史观,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分析、研究各种历史问题和现象。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讲话指出: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习近平还指出:“我们学习历史,就要学习和吸取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宝贵思想财富,从中获得精神鼓舞,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优良品格,培养浩然正气”。[4]

因此,高等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历史教育,培养大学生科学的历史观,是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途径。

(二)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历史教育因其丰富的内容和生动形象的特点,一直以来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历史教育同时也是了解中国国情,学习优秀传统,激发爱国和革命精神的重要途径。历史教育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深化学生对爱国主义、传统美德、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认识,既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实现了从历史教育角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又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的育人效果。对大学生进行历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讲授历史知识,揭示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思想理论修养,更好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以史为鉴、以史育人,历史知识的教育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目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是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而这种理想信念的确立必须以正确的历史观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基础。

(三)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综合素质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各种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以及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需要。目前,我国大学中普遍存在的浮躁的学习风气以及重理轻文,重技术轻人文的偏向观念,导致不少大学生忽视自身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的提高,由此造成大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薄弱,知识面狭窄,文理分割严重,缺少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修养,片面重视外语、计算机等实用技术性知识,热衷于“考证过级”现象。这种有失偏颇的知识结构必然导致大学生素质发展不平衡,缺乏创新活力,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带来不利影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下,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全面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和创新及适应能力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中包含的丰富的知识和广阔的内容决定了历史教育在培养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地位。马克思曾经说过:“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包括自然史和人类史两部分。”[5]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历史是前人的实践和智慧之书。”“要学习中国历史,了解和懂得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创造的灿烂历史文化,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6]历史学科中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决定其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在高等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中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历史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参见2014年3月28日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2014年7月7日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2015年8月23日习近平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等。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99页。

[3]郑琪《论历史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教育与职业》2005年第27期。

[4]2011年9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高职教育营销的必要性论文 篇4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王宜宾

摘要:我国高职院校以为社会和经济建设第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因此,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更应突出职业道德教育。本文从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相关的基础性工作环节探讨了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 职业道德 职业理想

一.职业道德及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具有行业特色的道德要求,是从业人员在履行本职工作职责中所应遵循的与本行业相一致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1.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促进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需要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市场经济体制下适当的个人利益机制的引入,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只注重集体利益、要求个人绝对服从集体、抹杀个人利益合法性的道德基础,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正确的道德基础又尚未完善,这就容易引发社会职业道德的混乱,进而会使市场经济的发展失去道德支撑。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大力培养学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职业道德,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能有先进的职业伦理精神作为支撑。

2.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是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是适应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自我意识普遍较强,注重个人理想和个人奋斗,有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发展的欲望,但是他们在美好的人生目标背后,又隐藏着对未来职业的困惑。只有强化职业道德教育,自觉认识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才能更好地明确自己的职业地位,进而使自己在适当的职业中得到发展。

二.高职院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因社会制度和行业背景的不同而各有差异,我们在学生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既要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有针对性地安排合适的内容,又要把握职业道德的内在规律性,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1.职业理想教育

所谓职业理想,是指从业者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在职业上确定的未来的奋斗目标,是个人渴望实现的境界,即对未来工作部门、工作种类或专业以及事业成就大小的向往和追求。职业理想是一定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职业道德规范在一定的职业和从业者人格上的充分体现,崇高的职业理想的实现,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作保证。因此,职业理想教育首先要考虑社会的、公众的需要,要求每个学生从国家和民族的大局出发来选择自己的职业,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2.法律法规教育

法律法规是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一个连法律也不遵守的人,是不可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的。所以,我们对学生实施职业道德教育,首先就必须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意识、义务和责任意识。只有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才能培养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另外,还要使学生树立起全面履行法律法规的义务意识。

3.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职业道德规范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道德行为准则,体现了职业道德对劳动者的具体要求。尽管每一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在内容上各有异同,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职业道德仍具有一定的共同特点,它适用于各行各业,是对各种职业道德的共同要求,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当前我们

除了要对高职学生加强这五个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外,还要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进行相关专业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使学生走向社会之后,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

三、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在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上,高职院校应坚持以“两课”为主渠道,以实习、实践为主阵地,以“两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以及政治辅导员为主要力量,多渠道、多途径全方位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切实做好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主渠道。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和深入,大学生在思想领域大解放的同时,也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倾向,严重影响了我国在职业道德教育领域一直倡导的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主旋律。我们只有加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力度,并针对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感,最终实现对职业道德认识的内化和产生实际行动。

2.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内容

职业道德教育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又是专业技能教育的组成部分。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岗位对应不同的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专业技能的习得与提高。因此,职业道德教育要与专业课程的学习相结合,尤其是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掌握与专业技能课教学和实践联系密切,因此,在专业技能课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将职业道德教育潜移默化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中。

3.开设职业道德选修课或相关专题系列讲座

职业道德选修课或相关专题系列讲座是实施职业道德的又一重要途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及时的职业道德教育,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职业道德选修课或相关专题系列讲座涉及的内容很广,如《行业职业道德》类讲座,可以针对不同的行业,讲授具体职业道德内容,强化行业职业道德教育。另外,还可将敬业奉献、诚实守信等内容纳入专题讲座,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需要,将行业职业道德作为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开设,强化学生的行业职业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陶学忠.培育职业道德情感促进职业能力提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

[2]黄子兴.高职教育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J].中国冶金教育,2005

[3]施祖军.论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5

高职教育营销的必要性论文 篇5

口碑,在辞海中被解释为“比喻众人口头上的称颂”。传统意义上的口碑主要是指非商业的相关个人间关于产品和公司的面对面的交流,而电子商务中的口碑互动营销,则是指消费者与商家的互动交流。,在现代商业营销中,口碑互动营销,当之无愧的成为电子商务中的重头戏。

口碑互动营销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的过程。无论是口碑营销,还是口碑互动,或者是网络推广、危机公关等等,都是口碑互动营销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

上海网络推广,近年来有关于口碑营销互动类的业务员交易量呈井喷式发展,这不仅是因为上海这座国际金融城市的重要地位,更重要的是,上海及江浙一带,是中国电子商务的发源地。一批较早投入互联网创业,如今已经功成名就的IT精英,充分认识到口碑营销、口碑互动及网络推广在互联网营销中的重要作用,有地放矢,举一反三,有效的利用了互联网的作用,使不同的商家或产品得到最完全的体现。表现突出的口碑互动营销公司,如211sky网络营销成为首选。

有的商家存在一种误区,认为在传统营销领域中,某些品牌已经取得一定的业绩,不需要在互联网内,继续进行口碑互动营销及危机公关,可事实如何呢?最典型的案例,如2011年的郭美美与红十字会事件,2010年的双汇火腿肠,还有至今**未息的达芬奇家具,都是很有代表性的案例。事件的源起,往往是一个点,最终由于企业的过于自信或者是种种原因,没有及时进行危机公关,导致事件被扩大化,公开化,向无法控制的方向发展,最终导致颠覆性的毁灭。

与此同时,一个精心策划或者是包装的焦点事件和人物,也的确体现出,能够不断的提高企业或者产品的知名度,起到网络推广、网络营销的作用。而如何合理利用这引动资源,有效利用口碑营销互动达到宣传推广产品的作用,上海网络推广的成功经验比比皆是。以211sky网络营销最经典的某成功案例为例,就通过一个很平凡却很普遍的家庭争端,将某女主角炒成了焦点人物,同时在网民热衷于其家务纠纷时,不断出现其所就职公司的名字,提升了产品及企业的知名度和曝光率,同时通过适当的引导,使消费者对这个公司品牌产生信任及好感,并适当的植入公司产品,最终达到网络推广的目的。

酒店开展网络营销必要性 篇6

作者:郭利君 旅游管理01班 1102070116 1.酒店开展网络营销必要性

网络营销就是对未来客源市场的战略考虑,是酒店进行市场竞争、实现酒店可持续性发展和建立酒店品牌意识的需要。它以数据库为基础,面向网络中每一个终端,它的销售空间随网络体系的延伸而延伸,没有地理障碍和时间限制,通过网络,酒店可以利用网上多媒体的性能,全方位展示产品和服务的外观、性能和品质,有助于消费者完全地了解商品,从而产生消费行为,同时也是挖掘潜在顾客的最佳渠道,而客户可以查询到任何目的地酒店经营信息和客房价格,酒店经营设施、客房价格都是透明的,能使酒店建立诚信经营机制和更高的沟通平台,扩大知名度、开辟新的市场,促进营销。另外网络营销减少了营销方式中的组织层次,使分销渠道大大缩短,从而可以降低交易成对于旅游饭店来说,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络的优势,以最少的资本投入将市场拓展到最广的空间,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成本并提高市场与销售信息的获取能力和处理。

上海月湖会馆抓住了网络营销这个契机,将自己打入顾客的网络需求市场,为酒店的运营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上海月湖会馆的网络营销优势

(1)借助搜索引擎的威力。利用网络引擎将更多的网络浏览者转变为预订客,即提高“转化率”,同时提高酒店网站在主要搜索引擎上的搜索排名。月湖会馆在推广自己的官方网站,的同时借助携程,去哪儿网,艺龙网等将自己的营销信息在这些网站上注册,并设计了相关链接。提高了酒店网站的访问量,使酒店的网上直销得以充分实现(2)链接结构及战略。月湖会馆在网站上设立链接对于网站搜索来讲会有显著的提高。这种有意识的开发链接战略可以改进网站的可视度,这是其它方法难以实现的。(3)创建可搜索的照片库。没有文字标注的酒店图片在搜索引擎中是不能被发

现的,搜索引擎在进行搜索时只读取文本而忽略图片,所以备有描述性文字的照片库会成为一个可搜索的网页。月湖会馆在网站上提供了大量有有关客房设施、餐饮、康乐的硬件设施,和部分特色的管家式服务的照片,方便了潜在或现有的顾客对月湖会馆的了解。

(4)发展与酒店电子商务咨询公司的伙伴关系。同专门从事酒店业电子商务咨询服务的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可以使酒店更好地利用各种网络工具,以最低的成本在网上实现对最终顾客的尽可能大的直接销售量。3.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分析(1)把酒店信息在这些网站上发布客房的预订、客房设施的展示、简单的酒店介绍等酒店信息,顾客自然而然就会上门。然而,在网络上发布信息仅仅是网络营销很小的一个方面,网络营销的本质是营销,而不仅仅是信息发布。所谓营销,就是要把酒店的亮点挖掘出来,展示给顾客看,让顾客真正了解酒店给顾客带来的利益和好处。如果仅把简单的酒店信息在这些网站发布,而且每个酒店发布的信息基本相同,没有亮点,就难以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2)星级酒店只销不营,等客上门 星级酒店网站只是停留在网上住店信息和网络预订的发布和建一个象征性的网站,没有网站维护,也没能网站推广,尽管有的网站有“宾客留言”导航,但没有和客户真正的互动沟通(这方面相对做的好些,月湖会馆对宾客的留言多少有些回复和交待,尽管是站在酒店利益上的),只能说明星级酒店停留在只销不营阶段。这种等客上门的网络营销,难以营造星级酒店优越的住店氛围,难以树立酒店的形象,难以赢得顾客的好感。

高职教育营销的必要性论文 篇7

一、加强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由于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成本核算不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还处在摸索和探讨阶段, 因此加强高职院校教育成本的核算和管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具体表现在:

(一) 加强教育成本核算是提高高职教育投资效益的必然要求

高职教育投资过程的始端是对高职教育的投入, 具体表现为人力、财力、物力的使用;终端是所培养的各类技能型应用性人才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核算高职教育成本就是要对高职院校培养合格人才过程中所发生的耗费予以正确的反映和有效的控制, 以求通过降低耗费, 不断提高高职教育投资的效益。因此, 从提高高职教育投资效益出发, 必须对高职院校教育进行成本核算。高职院校在办学机制上,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促进了高职高专教育的开放性和多样化。培训考证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中表现尤为明显, 因此应充分发挥高职高专院校在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的作用, 积极推进在校生职业资格认证工作。

(二) 建立高职教育成本核算制度有利于高职院校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办学效益

把成本引入教育领域, 形成教育成本, 其基本假没就是教育过程是一种培养人的特殊“生产过程”。从事这种特殊生产过程与从事其他生产过程一样, 都要消耗稀缺的经济资源, 或者说需要消耗物化劳动和活劳动, 这就要求尽量节约教育资源, 而教育资源的节约途径只能是:以尽可能小的消耗获取最大可能的效用。教育资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资源, 为了解决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与供给短缺的矛盾, 我们应尽可能降低教育成本, 提高办学效益, 以较少的耗费, 实现较多的教育成果。随着高职院校在办学方式、发展规模、招生分配等领域与市场接轨, 高职院校的整合机制的建立、人才培养成本的高低是衡量办学效益的重要标准, 建立科学的高职教育成本核算制度将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竞争力, 促进其可持续性发展, 缓解在经费的投入上的办学成本高与实际投入不足的矛盾。职业教育是花钱的教育, 教学设施、实验设备、培养教师等等, 都需要充足的资金投入。但在我国“学校本位”的办学模式下, 难以满足上述要求, 必然需要政府的大规模投入。但在实际操作上, 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不可能保证高职教育办学基本条件, 经费不足已经成为发展高职教育的瓶颈。

(三) 加强教育成本核算是正确地制定学生收费标准的前提条件

高职院校办学体制已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 资金来源多渠道。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表示, 高等教育收费是对政府投入不足的经费补充。总的原则是:收费政策改革要坚持, 收费政策要稳定, 收费标准不能定得太高。如果不加强自身成本核算, 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就会受到投入不足的严重制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根据在校学生人均年培养成本, 规定高等学校年经费开支标准和筹措的基本原则。可见, 高等教育成本核算指标是合理确定收费标准的重要依据。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 学生缴费收入在高职院校收入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但目前的实际情况却是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物价主管部门联合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各个高职院校应该可以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及其在教育市场的地位, 在不违反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制定各自的收费标准,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科学的核算高等教育成本。许多高职院校特别是近年来批准设立的院校基本没有新的财政投入, 主要靠收取较高的学费运转, 资金来源单一, 数量有限, 缺口较大。而职业院校特别是工科类院校注重实践性教学, 要求的实验实习设施和设备投入大、更新快, 培养成本相对较高, 经费紧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培养质量。普通科研本科院校在教学经费来源上相比高职院校而言, 则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 资金来源多渠道, 且政府会优先考虑本科院校的投资方向。如表1所示, 根据国家普通高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 本科与高职要求差距逐渐缩小, 五项指标中已有两项要求一致。

学费收入方面, 目前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收费已基本相同, 在申请专项经费拨款、教育费附加拨款上, 各级政府在资金安排时, 对本科院校要比高职院校优先考虑。高职院校大部分处于学校建设阶段, 基建任务重、设备投资大, 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与财政投入不相匹配, 有限的经费投入己使许多高职院校处于紧张运营状态。尽管各校都使出各种招数筹集资金, 但对照国家标准, 从预警的角度看高职院校达标情况很不理想。从教育收费方面来看, 2003年, 全国高校教育收费400多亿元, 而国家对高校的财政投入为700多亿元。按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1108.56万人计算, 生均学费为3608.28元, 学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为36.36%, 比国家规定的学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25%高出11个百分点。2003年全国高等学校多收学费为125亿元, 2003年全国高等学校多收每个学生学费平均为1127.59元。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 更具有产业特性, 这是由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的内涵所决定。普通本科教育主要是提供理论科学知识基本素质的教育, 相比较而言, 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结合更为紧密。

(四) 高职院校生均教育成本普遍较高

教育成本是确定学费标准的重要依据, 学费应考虑教育的直接成本, 不应考虑机会成本。教育成本应包括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教职工人员经费等正常办学费用支出, 不应把高校的所有支出都计入教育成本, 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后勤和部分科研支出等计入到直接成本中。存在这种问题的关键是我国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 另外, 考虑到社会稳定, 高职院校很难对臃肿的机构和多余的人员进行裁减, 这是社会成本, 是为政府分忧, 其中的一部分转嫁到学生身上。随着科技进步, 高职学院新增固定资产价值不断增加;人员经费增长;人们对职业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知识密集型产业人员工资待遇的提高;物价上涨, 导致高职教育成本持续上升。此外高职教育成本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专业特点、生源质量、教学方法、管理制度、教师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等。依据教育部合格评估中的要求, 对生均成本进行模拟标准成本的测算结果显示普遍偏高。《200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3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1900多万人, 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1108.56万人。生均成本为12147元, 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为8124.94元。

中国高职院校总体规模在80—90年代走的是“外延式”的发展道路, 对现有资源的利用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我国高校适度规模为4000人左右。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 (不含独立学院和分校点) 本科、高职 (专科) 全日制在校生平均规模提高到8148人。这个规模已超过适度规模的一倍, 接近于高校经济规模的极值。以适量的教育产业资本, 培养数量较多、质量合格专门人才, 在“最少化成本”的驱动下, 往往容易带来职业教育质量的丧失和教育目标的偏离, 导致职业教育个别目标与其社会职责相悖现象, 进而为整个社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同时, 还要注意到, 随着时间的推移, 职业教育成本是不断上升的。

(五) 政府对高职院校经费投入存在着明显不足

美国大学的经费主要来自财政拨款、学费、公司和企业捐赠、课题经费等。美国的企业和公司对大学提供的经费越来越多, 大学的市场能力在增强, 而中国目前的企业和公司还在初期规模发展阶段, 对教学科研的捐赠规模还不大。国家实施的“财政拨款+学费收入”的经费难以维持高职院校生均教育成本支出, 学校一方面要争取经费, 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学条件, 另一方面又要维持正常的教学需要, 有限的教育投入使得学校发展处于“两难”状态。“九五”期间, 职业院校经费所占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比例明显下降, 从1996年的11.90%下降到2000年的8.45%, 从而限制了职业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高职院校加强教育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对策

(一) 政府和高职院校应充分足够重视教育成本核算与管理

目前普通高职院校总感到教育经费不足。为什么不足?不足在哪里?培养一个学生究竟需要多大的成本, 没有成本核算为前提, 上述问题无法讨论清楚。大家都意识到要加大高职教育改革的力度, 但没有意识到进行教学成本核算是改革的基础。管理出效益, 不进行成本核算, 无法准确得知教育经费不足, 无法得知办学也能产生效益, 也不能科学的评价管理水平。因此, 政府和高职院校应充分足够重视教育成本核算与管理, 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加强高职院校的成本核算和管理;高职院校管理者心中要有数, 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高职院校内部管理水平应上一个新台阶, 挖潜革新提高办学竞争力。

(二) 建立一套适合高职院校的科学的教育成本核算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的财务核算体系仍使用高校预算会计的核算体系, 己经不适应高职院校发展的要求, 其收支不配比, 成本计量不真实, 我认为高职院校会计制度应向企业会计制度过渡, 其核算方法应改用权责发生制。首先, 建立高职教育成本核算会计科目体系。高职教育成本核算主要涉及支出类会计科目, 借鉴企业成本核算科目设置的原理, 高职教育支出类会计科目主要应设置“教育成本”、“间接教育费用”、“科研事业支出”、“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累计折旧”等科目, 实现既按收付实现制核算, 又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教育成本。其次, 设计科学合理的高职教育成本核算流程。目前应采用双轨制设计, 在涉及高职教育成本的核算时, 总账及明细账都采用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双轨制, 其余业务的核算仍按收付实现制核算。因为, 这一设计一方面按目前高等教育会计制度的要求, 与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保持一定的对应关系, 在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进行收支核算, 以满足国家宏观管理对高等教育会计信息的需要:另一方面, 按高职教育成本核算的要求在权责发生制的原则下, 正确计算教育成本以满足高等教育微观管理的需要。

(三) 建立健全适合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本核算的会计准则

现代教育会计准则的建立既要有利于改革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 取消学校预算内、预算外两个资金账户, 使学校资金一元化, 增强学校经费使用透明度与对社会、学生 (或家长) 服务消费的责任, 树立学校在社会和个人教育投资中的积极性, 拓宽学校经费筹措渠道;又要便于教育单位财产核算、管理和“保全”, 以及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使费用便于核算、分析和考核教育单位经济效益和办事效果。我国《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由于会计核算是按公历年度, 培养学生是按照学年安排计划, 即一个成本计算期就是当年8月至下一年度8月底开学前, 由于我国法定的会计年度是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此会计年度在暂时无法因高职院校核算的特殊性而单独改变的情况下, 如果按照学年进行成本核算, 就必须进行跨年度的数据分析, 数据在分解过程中会造成误差, 因此对于高职院校一个专业可以采用每年确定成本的办法。如一个专业有三个年级, 上半年包括了一至三年级下学期的开支, 下半年有一至三年级上学期的支出, 一年的预算之内就可以近似包括了一个培养周期的经费。

(四) 建立一个与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制度相配套的管理体系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相匹配的管理体系, 应包括教育成本预算中心、教育成本核算中心和教育成本监督管理中心。

教育成本预算中心的职责主要是编制成本预算, 确定目标成本。编制成本预算, 制定目标成本的原则应是根据财务预算量入为出, 保证教学、科研兼顾生活、服务。编制依据是高职院校的招生计划、人事计划、教学计划、物资计划、后勤服务计划等, 参照以前年度的实际支出水平, 确定目标成本, 一是科学先进, 切实可行, 经努力能实现:二是预测客观因素可能影响的程度:三是部分单位的成本要有弹性, 如有收入的部门要将其收入纳入计划, 抵减应负担的成本预算额, 对一些无收入的教学部门成本预算要适当放宽尺度。

教育成本核算中心的职责主要做好教育成本的核算, 并要求把以货币资金为中心的传统核算模式, 转移到以资产为中心的核算模式上来, 实现立体管理。必须注意的是, 高职院校教育经费支出并非都属于教育成本核算的范畴。

教育成本监督管理中心的职责主要是加强对教育成本核算的监督和控制, 定期向政府、学校和社会公布教育成本核算情况, 及时收集各界的反馈意见, 为政府、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投资决策, 为高职院校加强财务管理提供准确信息, 对各项学杂费和计划进行及时调整、修订。制定责任成本的考核指标, 建立考核制度, 是保证成本机制正常运转的有力措施。考核指标可以是实际完成的绝对数与预算相比较, 也可以建立平均数指标, 如每生平均经费支出、每生分摊的工资额平均数、每生分摊的设备费平均数等。高职院校在客观管理指标方面可设置经费比重指标, 如人员经费比重、公用经费比重、业务经费与公用经费的比重等。这些指标可以与历史水平比较, 也可以与国家先进示范性高职院校相比或与全国高职院校整体平均水平相比较。

(五) 实行固定资产有偿使用的原则, 按使用部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长期以来, 国家对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实行无偿占用制, 高职院校对国家一般不负经济责任, 造成固定资产的占用、配置不尽合理, 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经济职责二者脱节, 导致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的浪费。实行同定资产有偿使用原则, 按使用部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这既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又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使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促进高职院校加强办学成本核算, 最大限度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 减少办学资源的闲置或浪费。

参考文献

[1]、丁小浩.中国高职院校规模效益的实证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

[2]、胡世明.关于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本与投资多元化的讨论

[3]、教育部.1993-2004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晴况统计公告

[4]、教育部.1990-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5]、徐晓辉、王光宇.高等教育成本补偿问题初探.中国论文下载中心.[07-02-2210:39:00]

分层式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必要性 篇8

【关键词】高职教育 分层式教学 必要性

在2014年6月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国两位最高領导人少有地就职业教育问题发表了言论,并力促对中国落后的职业学校进行重大改革。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强调了这一点,他说中国需要“千千万万拥有较强动手和服务能力的人才”,使“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从这可以看出国家领导人对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比较忧虑,这是因为处在较低层次的职业学校的质量可能会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国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职业教育的相应发展;然而另一方面,作为职业教育主体的高职教育发展严重滞后。高职教育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尤为严重的是人才培养质量低下。

一、高职教育的现状分析

受“学而优则仕”、“唯有读书高”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长、学生甚至社会上绝大多数人不认可职业技术教育,不认同学技术、从基层干起的发展之路。学生选择就读高职是高考失败的无奈之举,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当前的高职学生不爱学习,在校期间抱着混日子的态度,等着毕业拿文凭。课余时间不学习,做作业抄袭,上课玩手机,男生玩游戏,女生看电视,迟到、早退、旷课,一部分学生甚至上课除了带只“机”,连书都没有一本。越临近毕业,越变得散漫。不仅是学生,就连一部分高职院校的老师也开始迷失了。整个高职教育似乎陷入一种泥淖,无法自拔。

多年来,为了改变高职教育的糟糕状况,政府都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高职院校也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如改革教学方法、简化教学内容。考虑到高职生的接受能力跟本科生相比要差,高职院校的很多专业课程在内容上已经做了简化,体现在教材上尤为明显,仅仅保留一些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同时,为了体现高职特色,增加实践课时,缩减理论课时。然而高职学生根本不愿意动脑筋,自主学习、思考、理解能力极差。与本科生相比,高职生不光在学习能力方面较差,而且在精神意志、心理素质、品德修养等方面显现出全方位的差距,无论老师对学生如何做思想工作,鼓励、引导、训诫还是处罚,效果都不明显。

二、高职教育路在何方

高职教育的问题根源在于职业教育不被社会认可。纵观人类历史发展长河,制度创新推动了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在2014年6月22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这表示未来的职业教育将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人人可以成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当前的高职教育就处于一个让人们转换观念的初步阶段。为了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新时期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基于高职教育的现状,必须培养一批优秀的高职毕业尖子生输送到社会,打造高职教育的亮点,改变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态度,以此走出高职教育的泥淖。而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决定了厌学情绪会相互传染,一部分有理想、爱学习的学生也会受到影响,仅凭有限的教学资源要想在高职生中培养出精英实在太难了,所以只能实行分层式教学,集中培养有理想、勤奋的学生。

三、分层式教学是培养优秀毕业生的最佳方式

(一)分层式教学在中学阶段的体现

中学教育中的“快慢班”就是分层式教学的显著模式,由于利弊共存,一直以来都存在很大的争论。以笔者所在的武汉市为例,2015年2月出台的《武汉市义务教育学校管理规程(试行)》中明确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对举行或变相举行与入学、编班挂钩测试,分快慢班的情形进行问责。很显然,在义务教育阶段禁止分快慢班就是为了保护幼小的心灵。但是在高中阶段,分快慢班是合法的。武汉的知名重点高中无一例外地都分有快慢班,甚至分得很细,如国际班、实验班、重点班、理科重点班等。这些重点中学的教育工作者们已经无数次证明了分层式教学是提高升学率、培养尖子生的唯一途径。

美国中学也有实行分层教育,即一门课程可以按难度不同,比如分成A、B、C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由选择。

(二)分层式教学在大学教育阶段的试点效果

分层式教学在大学阶段的出现,主要是在英语教学上。2010年3月30日的《楚天都市报》报道过,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选取了2个专业实行英语分级试点教学,即根据学生英语高考成绩和入学后摸底英语考试成绩,将学生按编入不同的班级,实行快慢班分级教学,结果2个快班的英语四级通过率分别为88.2%和62.9%,慢班的通过率为20%,总的通过率是47%。而试点前,该校一个班英语四级通过率最高只能达到40%。而在次年,也就是2011年3月5日的《楚天金报》也报道过,同样是这所大学的这2个专业,提高班(换了个名字)英语四级平均通过率接近90%,基础班平均过级率也提高到了41%。不仅仅是这所高校,在2013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对该校新生开设了英语提高班,入选的条件是高考英语120分以上,通过校方组织的笔试和口试。英语提高班的同学由外教授课,运用更多资源来满足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的需求。以上两所大学都属三本高校,我们不难想到,三本高校和“985大学”相比,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得已而为之。由此可见,比三本生源质量差不多甚至更差的高职院校更需要分层式教学。

四、分层式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可行性分析

以上所述的“快慢班”就是最彻底的分层式教学,利弊非常明显:最大的利就是能够集中优势资源,为勤奋的学生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能够培养出更多的精英;最大的弊端就是把学生分“三教九流”,伤害了一些学生的自尊,不利于差生的身心健康。

事实上,最近几年,很多企业为了储备人才,在新生刚入学不久后便和高职院校签订了各类“订单班”。有些专业比较火爆,不到二年级,很多学生已经被“抢购一空”。被“订购”的学生按专业或就业单位编班,那些被剩下的学生就组成了“慢班”。尤其是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允许学生转专业,并设置了转专业的门槛,一般是所有考试科目必须及格,那么那些冷门专业没转走的学生也组成了“慢班”。订单班的学生因为害怕考试不及格而被踢出订单班,失去就业机会,各方面表现都会好些,老师上课也会对订单班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慢班”的学生无论是在纪律性还是学习积极性方面,都要差得多,在对这些“慢班”的学生进行教学时,老师往往会改变教学方式,简化教学内容。由此可见,分层式教学在高职教育中已经不知不觉地存在。

既然有一些三本院校、高职院校在英语上实行分班教学已取得明显的效果,分层式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已经隐晦地存在,剩下的问题就是能否推广到整个高职的专业教学中,大张旗鼓地进行。

五、分层式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施方式

在大学阶段,分快慢班教学必会引来巨大的反响,上述武汉媒体曝光就证明这个问题有多么的敏感。虽然大学生的心理要比中学生成熟得多,但是个性更强,有歧视性表象的分班必会在部分大学生中引起激烈反应。由此可见,大张旗鼓地按学生素质高低分班教学是行不通的。我们只能考虑按照学生的意愿,回避那种高中按成绩分快慢班的简单方式,用灵活性的方式实施分层式教学。

一个专业如果学生足够多,可以分成提高班和普通班,学生自愿报名到哪个班学习。提高班规定严格的学习纪律,不允许抄作业,不允许旷课、迟到、早退,违反以上规定超过一定的次数就被踢出班级到普通班学习。普通班的学生可随时申请到提高班,到了提高班就必须服从提高班的规定。对于那些人数较少的专业,可让学生自愿报名到其他相关专业提高班。组建提高班的目的就是为了把遵守纪律、要求上进的学生集中到一起,形成爱学习的氛围。提高班和普通班在教学内容上要有所区别,同一个专业、同样的专业课程,普通班的学生应该学习的内容更少、更简单,要增加一些学生喜欢的实践课。在压缩专业课课时的同时,普通班应增加一些学生喜欢的心理健康、体育、就业指导等公共课。总之,要让能够沉下心来学习的学生尽可能多地学到更多知识和技能,使学习积极性差的学生也有其他收获。要灵活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辅之以相应的管理制度,保障这种分层式教学的执行。

六、小结

上一篇:托福口语task5怎么破下一篇:幼儿园篮球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