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市场营销

2024-06-30

高职教育市场营销(精选12篇)

高职教育市场营销 篇1

陈鹤琴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儿童教育专家, 被誉为“幼教之父”。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探索中, 提出了著名的“活教育”理论, 活教育反对传统的“死教育”, 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树立起先进的、自动的、有生气的教育理念。“活教育”理论可分为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三个部分, 这些教育思想不仅是当时陈鹤琴进行幼儿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 而且对当今高职学生的教育以及专业课程的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众所周知, 我们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都是高考中失利的学生, 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与心中向往的本科院校失之交臂。通过近几年的教学, 我发现虽然他们缺点很多, 但是同样也有自己的优势。如何让这些学生能在高职院校更好的成才, 对于我们从事职业教育的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应天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厚德强能”。“厚德”, 即品德好, 这是综合素质的核心, 是学生成人的标志。我院在培养学生过程中一贯把立德、树人列为首要任务。“强能”, 即技能强, 这是培养目标的主旨, 是学生成才的特征。我院在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都把培养学生的技能作为主线, 放在突出地位。我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说是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的实践应用。因此作为应天学院营销专业的老师在教学中应注重从以下方面:

一、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做人目标

陈鹤琴“做人, 做中国人, 做现代中国人”的目的论是活教育的根本问题。他认为国家与人、人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只有通过教育提高素质, 民族才有振兴的希望。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如何“做人”。其次, 他认为教育需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要适合中国的国情, 体现了教育的民族性。最后, 他认为教育目标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 体现了教育的时代性与世界性。

(一) 学会做人

俗话说, 成功之路始于学会做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在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进行教育时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 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 特别是道德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已经成为各大高校的公共课, 为了将理论付诸实践, 我们会要求班级组织学生去参加一些公益性活动, 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其次, 从小事抓起, 班级中会有专门人员监督一些同学的不良习惯, 制定奖罚制度;最后, 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的精神, 要求每位同学不迟到早退, 积极参加义务劳动。这些活动的开展, 我们惊喜发现学生的风貌有了极大的改善。

(二) 做中国人

陈鹤琴的“做中国人”的教育思想其实就是主张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育大学生做坚定的社会主义爱国者。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注意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要有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市场营销091班杜月笙同学在听闻玉树地震之后, 自发组织同学们捐款, 对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思想的正确引导, 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 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使学生对祖国统一有个更确切的、更深刻的认识。

二、制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计划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是陈鹤琴活教育的课程论。他认为教育不应该把书本作为唯一的教材, 而应该以儿童的生活环境“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去组织课程。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来讲, 社会、企业就是我们的“活教材”。为了实践陈鹤琴活教育的课程论, 我们专业全体教师, 深入社会进行市场调研, 不定时对已经毕业的学生进行回访, 通过沟通了解学生在工作中需要的营销知识以及企业对营销人才的要求。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学以致用, 市场营销专业教师经过讨论, 对现行的教学计划进行了及时调整。主要表现在:

教学模式的改革。为了贯彻《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加强学生实践环节、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精神, 落实学2.25+0.75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 我们在07级试点, 08级正式实施的教学模式改革受到学生的欢迎, 使学生提前适应了从学习环境到工作环境、从学生角色到职员角色的转变。把企业环境作为“活教材”, 在实践中学习到书本上没有知识。为了使教学模式改革的顺利开展, 在专业带头人的领导下, 我们对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 增加了一些实用性课程, 删减了纯理论的边缘课程, 配合教学模式的改革。为了培养能够跟企业需求相适应的毕业生, 我们在修订教学计划时按照岗位定课程, 按照能力定课程。

三、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陈鹤琴“活教育”的教学方法是“做中教, 做中学, 做中求进步”。他认为学生是做的主体, 学生在做中学, 教师在做中教, 进行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地思考和发现, 激发学生的兴趣, 启发思想, 培养动手操作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在其中只起引导作用。陈鹤琴的教学方法论, 要求我们教师需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整个教学要以学生为主导,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激发学习兴趣。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具有思维较灵活、不爱听理论、动手能力强等特点, 结合这样的特点, 我们全体教师为了因材施教, 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笔者通过平时的交流及相互听课, 总结了比较适合本专业学生教学方法为:启发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模式, 形成课堂互动, 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启发学生去积极思考问题, 将所学知识前后有机纵向结合, 将相关学科知识与本课程知识横向贯穿, 同时, 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虽然, 陈鹤琴先生是儿童教育学家, 但是在拜读过陈鹤琴先生的教育理论, 发现对高职教育也有很深的指导意义, 陈鹤琴“活教育”的教育思想体系也指导了当下不断的深入和创新高职教育改革, 对于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教育还在不断的探索与完善中, 我们今后应该始终把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教育定会迈向新的台阶。

摘要:陈鹤琴“活教育”的三大纲领是“做人, 做中国人, 做现代中国人”的目的论;“大自然, 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课程论;“做中教, 做中学, 做中求进步”的方法论。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对高职教育有着很深的指导意义, 本文结合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特点, 谈谈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陈鹤琴,“活教育”,市场营销,做人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方法

高职教育市场营销 篇2

高职教育如何依托市场经济提高创新能力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要求高职院校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要担负起这个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办好职业教育,就要抓住创新这一时代发展赋予的我国职业教育的精髓.

作 者:武军 作者单位: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14刊 名:丝绸之路英文刊名:SILK ROAD年,卷(期):“”(12)分类号:G712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创新能力 市场经济

高职教育市场营销 篇3

关键词:职业生涯;营销专业;教育实践

高等职业学校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社会经济变革和高等职业教育本质任务的迫切要求。该院为适应社会经济改革,高度重视、大胆创新,加强对高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将该院市场营销专业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介绍如下:

1 从思想上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1.1 重视职业生涯教育 从观念上要走出把就业指导等同于就业安置的误区,转变思路,充实内涵,把就业指导的重点转向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我院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配备资深教师。主要教学目标是教育和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意向、职业潜能、职业素质,尽早确立学生的职业道路和职业目标。

1.2 建立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制 该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机制,针对不同学年,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第一学期,重点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帮助他们领会职业理想和职业生涯概念,初步拟定三年后的职业规划;第二学期,重点抓好其应用文、计算机、普通话等基础知识的学习;第三学期,加强专业学习和实践,并通过营销师、电子商务师等技能型证书考试;第四学期,针对即将就业实习的学生,则围绕就业工作,以“就业率”、“就业力”、“就业质量”为重点,抓好就业实习、创业和就业指导服务等工作。

2 对营销专业在课堂教育中实施职业生涯教育

2.1 专业课程设置紧密结合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来实施 在专业课程设置与按排上,要以学生岗位能力的形成为中心,充分考虑到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

第一学期开设基础课程,如果计算机基础、商务英语口语、语言艺术、公关礼仪、市场营销等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语言行为礼仪,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第二学期开设基础课与专业课过度课程。主要有营销应用文写作、消费心理学、市场营销实训一、普通话、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基础、商品学等与专业课相关的课程,便于学生思想上的衔接。第三学期开设专业课。主要有商务谈判、广告实务、推销实务、物流管理、网络营销、营销与管理基础、创新基础等课程。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营销师、电子商务师、营业员初级资格等相关技术资格考试,并掌握基本的理论,了解营销专业的内涵,为实习实践打下基础。第四学期开设专业课与实践实习课程。主要有营业员实务、商务谈判实习、市场营销实训二、超市管理与运用实务、创业与就业实务、经济法实务、推销售实务等实务实习课程。主要目的与就业岗位接轨,在实习实践中增加岗位责任训练,增强学生岗位责任能力。

2.2 课程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岗位能力为中心开展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方式,通过探索,我们专业基本形成了单项训练、项目综合训练、课程训练、课外实习的模式,在模式中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

单项训练是知识能力开展的基础,项目实训是通过各单项目的学习后以一个综合的实训来把单项训练中的点串联起来,进行综合的考虑和设计,用来作为项目实训。所以学生在项目实训中能充分培养今后从事本岗位的专业能力。课外实习是课程授完后,教师提出要求,由教师推荐或学生自己联系与课程相关的岗位进行实习。

2.3 以岗位需求为依据,拓展岗位能力培养 如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毕业生为高职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根本落脚点。该院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实施顶岗实习制度,实行多种教学模式。

在校学习期间主要以理论教学、单项训练、综合训练、校内实习等形式进行。顶岗实习培养了学生岗位综合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就业能力的直接训练,二是课堂教学综合实践中的一种体现,三是如何使学生从学生角色转变为公司职员的能力培养,跨越学习与社会实践的鸿沟,四是学生职业能力综合训练最为有效的方法。

3 在营销专业开展多种多样的生涯教育活动

3.1 生涯教育日常化 为提升生涯教育在学生工作中的地位,该院配备了职业生涯教育专业人员,取消了“就业指导中心”,组建了“学生职业发展中心”职能包括职业辅导与咨询,职业信息收集发布,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社团等。

该院把职业生涯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列入教学计划。由专职教师负责,从低年级到毕业班,分阶段在学生中展开有针对性、系统性、连续性的职业生涯教育。不同阶段教育目标不同。第一学年教学目标是“自我认识、树立目标、增强素质、制计划”;第二学年教学目标是“树立信心、抓住机遇”;第三学年的教学目标是“知已知彼、人才匹配”。

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和素质拓展计划,该院每年11月份组织市场营销技能运动会,比知识,竞技能,展风采,是以综合能力比赛的活动。12月份组织营销独立经营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综合管理能力、问题处理能力、决策能力的平台。

3.2 成功人士进校园 为了弥补校园内职业指导人员数量、质量上的不足,特邀社会知名人士到该院现身说法。他们从行业的角度分析对职业生涯教育的理解,考虑合理的学校和社会的资源置换,给予指导教师和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

3.3 与社会亲密接触 学校鼓励、帮助、指导学生走向社会,利用闲时、寒暑假接触工作岗位。寒暑假期间学校与企业联系帮助学生实际参与社会岗位锻炼。并与校外专业机构联系,组织学生到就业服务机构调查强化个人职业生涯教育效果。

4 职业生涯教育还需外界力量的支持

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该院的职业生涯教育仍在摸索进行,还希望人力资源人力行政部门对该院的职业生涯教育多给予指导,并希望社会机构为学生的各种社会实践多提供指导、帮助和支持。

高职教育市场营销 篇4

关键词:高职,市场营销,礼仪

一、前言

在社会文化中, 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礼仪, 同时礼仪也是我们社会在逐步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结晶与积累。广义上说, 礼仪能够反映出不同国家所具有的文明性以及该国居民的自身素养。而从狭义上讲, 礼仪能够反映出个人所具有的综合素养。而对于企业来说, 营销人员直接地代表了企业自身的对外形象, 而和顾客进行的任何交流与联系均代表了自己所在的企业。所以, 就要求相关的营销人员应当拥有相对好的礼仪以及素养, 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表达出对于客户的友善以及敬重之意, 达到和客户相互理解、信任以及和谐的交流, 以至于使客户心中培养出一个较为良好的企业对外形象。所以, 对于高职学校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来说, 学习礼仪教育具有很大的意义。

二、市场营销专业礼仪教育体系的建立

在高职的市场营销专业中, 关于礼仪相关课程的设置应当依照其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 以增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整体能力为出发点, 以实现学生可以获取实践技能为目标, 在遵循“学之所须, 用之所学”的原则上, 来建立相应的礼仪教育体系。

(一) 个人形象礼仪

对于企业来说, 其直接形象代言人就是公司的相关销售人员, 关乎到企业对外的整体形象。同时, 销售人员的自身形象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自我的整体素养好坏。通过在礼仪教育体系中设置个人形象礼仪教学内容, 可以使学生了解对于自我仪容的一些要求和相关的礼仪、提升仪容形象的技巧, 掌握接洽客户时的个人穿戴知识以及职业着装相关要求等。同时, 也可以让学生学习自身仪态的相关内容。

(二) 日常交际礼仪

由于营销人员具有自身独特的职业特点, 使得营销工作一直都位于人际交往的前沿。而营销人员的一些日常行为最能表达出自我的素养高低。通过在礼仪教育体系中设置日常交际礼仪教学内容, 可以使学生了解交际中对于不同客户的称谓, 与客户握手以及递交和接受名片时应具备的相关礼仪, 了解在电话交流及面对面交流中的相关礼仪, 掌握宴请客户及向对方赠送礼品的相关礼仪内容, 同时具备访友待客的礼仪知识。使营销人员可以充分的应对不同场合、不同客户的日常交际活动。

(三) 商务文书及活动礼仪

对于营销人员来说, 其工作中的很多部分会涉及到不同的商业活动和相关的文件来往。而对于一些商务文件及活动来说具有非常多的格式和要求。通过在礼仪教育体系中设置商务文书及活动礼仪教学内容, 可以使学生了解不同文书所应有的相关格式及相关要求, 掌握不同活动中应当遵循的相关程序以及要求。

(四) 民俗文化礼仪

对于营销人员来说, 其所面对的客户涉及到各个区域与民族, 这些人可能拥有各自的宗教信仰及文化背景。要是销售人员不能了解所面对客户的文化背景及宗教信仰, 就可能在交往中触犯到客户, 从而使双方产生一定的误解。通过在礼仪教育体系中设置民俗文化礼仪教学内容, 使学生了解世界上不同地域的人们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国内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了解世界上不同宗教之间的文化差异及相关禁忌。

三、礼仪教育的实践教学

在职高院校的礼仪教育中, 所涉及的深度相对简单, 具有相对强的实践操作性能。因此, 要求进行礼仪课程教学时, 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 以增强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主动性, 达到提升礼仪课程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 示范教学法

采取在课堂上老师进行示范, 让学生进行相应的模仿的方式, 可以更加的让学生投入到课程学习中, 使学习的氛围更加活跃。同时, 也可以使学生充分地了解相关礼仪的知识和技能, 把其和实践应用相融合。尤其是当学习仪态及接待相关礼仪知识时, 能够通过示范教学法, 以改善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 模拟演练教学法

通过设定一定的情景, 让学生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以亲身的感受和体验来充分的了解与掌握相关的礼仪知识及技巧。当讲解关于握手、交换名片等相关礼仪知识时, 能够借助于教室或者实训基地等设施, 来模拟相关的情境, 并安排相应的角色与环境, 使学生通过对真实情况的模拟, 来掌握有关礼仪的一些知识与技能。

(三) 多媒体教学法

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教学, 在课堂上放映一些和礼仪教学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 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礼仪知识, 利于学生对于礼仪知识的掌握, 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相关教学资源与设备。并且, 采用多媒体教学, 能使课堂的学习变得更为轻松与活跃, 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通过让学生观看不同地区的文化与宗教知识视频以及不同民族人们习俗的图片等, 能加深学生对于相关礼仪知识的掌握与理解。

(四) 参观教学法

我们平时的社会活动中, 商务礼仪的应用很多且经常能看到。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去一些超市、大型商场等地方去参观与学习。同时, 也应当多鼓励学生在闲暇之余去亲身的体会, 在参观与体会中总结经验, 获取礼仪知识与技能。并且, 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使学生对于课堂所学的知识有更为深刻的了解与掌握。

四、结语

对于高职院校营销专业中的礼仪教育来说, 其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该专业的自身特征, 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设置相关课程, 同时应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模式, 使学生拥有学习的能动性与热情。多关注于学生自身礼仪的培养, 以及对于相关礼仪知识的实践技能掌握, 让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用在实际工作中。

参考文献

[1]王微, 刘中辉.市场营销专业礼仪课的中高职对接方法[J].科技展望, 2016 (07) .

[2]周建龙.浅谈中职市场营销教学中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J].市场观察, 2015 (S1) .

高职教育市场营销 篇5

目前高校商务英语市场营销实践专业课程仍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实践教学少,内容单调。为改变这一现状,部分专家和教师分析了当前市场营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郭肖星,;杜丽岩,),并指出了实践教学对市场营销课程及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有些教师对市场营销课程实践体系构建提出了一些见解,基本采用团队协作和角色扮演的方法进行专业实践(朱龙福,;姜锦屏,)。

通过CNKI数据库检索,“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相关论文共18753篇文章,其中涵盖教学体系、教学特点、教学模式等多种议题,但是其中绝大部分议题是围绕普通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或高职高专学校相关专业课程进行的。经检索,关键词为“商务英语”和“市场营销教学”论文数量为16篇,主要讨论市场营销双语教学模式。关键词为“商务英语”和“市场营销实践教学”论文数量为0篇。

综上所述,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将填补省内乃至国内的研究空白,对市场营销课程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1.研究式学习与任务教学法

市场营销作为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需要重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整体性、功能性和交际性,强调通过使用语言的功能来学习语言,以言行事。学习者占据教学中心地位,参与课程内容、任务设计及评价活动。重视需求分析在课程设计中的作用,设定科学的评价参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探究式学习。探索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的新途径,注重学生市场营销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离不开实践,市场营销本身就是一门实战性很强的学科,更需要实践教学为支撑。?通过学生参与市场营销活动一线工作的实践。教师不再是一个演讲者,而必须是操作示范者、建议者、指导者、考评员。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明确职业目标,为学生能力培养提供指导,并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不断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之一便是通过有趣的课堂交际活动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因此,在任务设计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考虑任务的趣味性。机械的、反复重复的任务类型可使学生失去参与任务的兴趣,因而任务的形式应多样化。需要注意的是,任务的趣味性除了来自任务本身之外,还可来自多个方面,如多人的参与、多向的交流和互动,任务履行中的人际交往、情感交流,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后的兴奋感、成就感等。

2.“理论概念--实践方法--研究工具”教学内容体系

目前商务英语专业的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中,缺乏与自成体系的与现行教育相适应的教学理念。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是课程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一直由于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实施的困难较多,难度较大等原因,导致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多安排理论课教学时数,多讲纯理论知识,少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和教学时数。

探索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的新途径,注重学生市场营销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离不开实践,市场营销本身就是一门实战性很强的学科,更需要实践教学为支撑。?通过学生参与市场营销活动一线工作的实践,首先使学生把握市场营销的工作方式与方法,为学生储备今后胜任职业工作的核心本领;其次,通过学生的角色转变,使学生形成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的能力,使他们在给定工作任务后,能独立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把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的实践中去;第三,能够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工作和生活的能力,从而积极应对变化的未来世界。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市场营销实践活动,构建师生一体的职业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在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换。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相对独立地学习,教师从昔日的给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治理者,由于主要的教学目标变成了为学生开发今后工作中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师不再是一个演讲者,而必须是操作示范者、建议者、指导者、考评员。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明确职业目标,为学生能力培养提供指导,并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不断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整个体系需要,讲授市场营销基本理论和概念,介绍基本研究方法,指导具体实践,构建“理论概念—实践方法—研究工具”三位一体的市场营销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设定市场营销调查和市场营销计划设计这两个核心实践项目,通过角色扮演和任务型教学,指导学生完成实践任务,了解相关商务体裁特征和商务规约,掌握基本调查和研究方法。

3.虚拟运作与教学平台

编写适合营销实践教学的专业教材,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营销体裁为载体,以实践任务为路线,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指导;探索建立课程案例库和试题库辅助教学;并搭建市场营销实践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虚拟实践场景。

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具体实践过程也一样重要,理论教学完成后,安排一周甚至两周的集中实践教学时间,让学生通过模拟实践,真正地把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实际操作当中。要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市场营销的实务操作过程,小组进行采购产品、选择渠道、促销手段的选择时,需要一定的费用,可按照统一标准,例如,为每个小组提供所需经费当然要考虑在实践过程当中的风险,在提供经费的同时,给各小组一定的压力,要求每个小组在课程实践结束后交回一定百分比的经费。如果小组的营销方案效果明显,那么该组除了把额定经费上交外,还可以有一定的“余额”。这样既能降低学院教学成本,又能刺激学生们的积极性。另外,相关政策规定,每个小组要在“学校”这个市场上进行课程实践,就必须要得到学校的一些政策支持,允许学生们在学校进行经营活动。

采用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突出过程性评价;突破传统期末考试形式,积极探索阶段性考评,允许以调查报告、营销计划书、项目建议书作为课程考核形式。重新设计课程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客观反映学生语言水平和专业能力。

4.小结

综上所述,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将填补省内乃至国内的研究空白,对市场营销课程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我们的日后努力可以达到以下几点目标:

(1)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提倡学生为实践教学主体,教师应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并在实际教学中贯彻该理念;

(2)构建商务英语专业市场营销课程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体系;

(3)构建“理论概念—实践方法—研究工具”三位一体的市场营销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4)整合项目管理、任务型教学、案例教学和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设计出适合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

(5)构建市场营销课程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准确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

(6)编写适合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的专业教材和辅导资料,并积极搭建市场营销实践网络平台。

高职教育市场营销 篇6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育  问题  市场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出台政策扶持,加大投入保障,推动各类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使我国的职业教育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以高职英语教育为例,我国的职业教育还存在着缺陷和不足。

1 目前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目的重考证、轻应用 高职英语三、四级统考一直是衡量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尺度,教师和学生都把这种考试作为英语教学和学习的最终目的,这对英语教学和学生的总体英语水平的提高确实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似乎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它毕竟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不能检验学生真正应用英语的能力,更不能适应社会实践的需求。

1.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落后性 高职英语教学中还存在重词汇质量、轻数量,重精读、轻泛读,重知识传授、轻技能训练,重应试教学、轻素质培养等现象。此外,教学手段落后,大多数高职英语教学还是以“教师-黑板-教材-录音机”为主,外语教学严重滞后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缺乏良好的英语教学的硬件环境。

1.3 考核手段的单一性 目前高职院校衡量学生英语教学质量的手段往往是书面的考试,卷面成绩就是学生水平的惟一检验标准。这种考核手段往往导致学生的英语学习基本上仍是以模仿、重复和死记硬背为主。

1.4 不注意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目前高职院校,不注意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除了在英语课堂上有些英语气氛外,其他时间全部是汉语环境。由于缺乏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加上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学习的兴趣不高,所以高职英语学习效果始终差强人意。

2 我国高职英语教育如何面向市场

2.1 改革英语教学模式 最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全球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但我国人民的英语能力却无法适应国际化的要求。根据调查显示,在行业方面,中国公司员工的英语水平低于全世界平均水平,如在IT领域,中国员工英语水平(46)远低于越南(62)、中国台湾(58)、韩国(55)和日本(54),同样,金融、制造业等领域的员工英语水平也低于全世界平均水平。为此高职院校要重视英语的教育工作。英语是一门技能,必须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应转变传统难破、习惯难改的定型论观念,树立标新立异的创新观念;把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课堂内外多采用启发式,通过机械和模仿的语言技能训练来启发和引导学生;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还可以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如游戏式、小组讨论、报告会、演讲、竞赛、辩论以及角色扮演、模拟对话等等,把教与学弄得生动有趣,提升学生们的兴趣,激发大家以开拓性思维自己解决问题,丰富知识点的深度广度,现使学生接受多元文化,参与实践课程,实现学以致用,为学生提供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培养和提高应用语言的能力。英语教学要走出“纯语法”的教学误区,在阅读能力和语感心理方面加大教学力度。

2.2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要明确职业英语教育的培养目标,用职业技能武装学生,以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把培养拥有先进理念、富有时代责任、掌握专业英语知识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作为高职英语教育培育目标,促进人人成才。学校要成立由语言学专家、课程学专家及国际交流组织专家等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指导专业发展和师资团队建设,研订商务英语项目课程标准,开发贴近岗位的课程和教材,培养符合外资企业需求的人才。加强“双师型”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培养和培训,选派优秀的英语教师参加了国家和省市级培训,使“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的比例达80%以上。深入剖析专业英语职业岗位专业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突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实行全程教育。高职院校要健全教学管理制度,细化教学常规管理,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推进学校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开展名师送教、课例研讨、小组合作教学等活动,引领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不断推动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

2.3 加强就业指导教育 在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的背景下,高校在设置专业时应适应市场的需求,大学里也应重视就业指导课并加强创业教育。高校要把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并开设必修课程,高校教务、学工、就业等部门要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就业指导课程。高校要充分重视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掌握科学就业能力,要加强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建设,做好就业指导教师培训,提高就业指导水平。辅导员要从思想上尊重学生,从感情上贴近学生,在行动上深入学生,在生活上帮助学生,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不管学生成绩如何,都要平等关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很重要;开展职业人生教育,树立学生的人生目标;开展艺术节、体育节,让学生充分展示才能,树立“我也行、我能行”的信念,主动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学习向导、生活辅导、行为督导、就业指导等工作,为学生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高校要紧密结合国家政策、学校专业特色、行业发展趋势、学生实际需求,切实增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要积极将最新的就业政策、就业形式、就业需求等信息融入实践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形式,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的能力和水平。

2.4 深化校企合作,搭建校企对接平台,推进校企合作办学 职业英语教育应该实现“高素质”养成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技能过硬,技术扎实,这只是培养学生的一个方面。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还要教导学生如何做人,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所需要的员工不仅仅要有技术,有团队合作能力、有企业归属感、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因此高校要加强同用人单位间的联系,实施英语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对接,组织学生进入用人单位实习,培养学生借助英语完成目标岗位工作的能力,实现“学院就是公司,实训就是工作”的职业教育新模式。高职院校要重视教学过程和实训评价,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加强校企的深度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互利发展。与学院合作的企业在真实的英语运用的环境下,由有多年经验的专家按照公司的流程,对学生在英语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培训。企业每月按照公司正式员工的薪酬为学生发放工资,真实的工作环境,正式的奖励制度帮助企业筛选培养了合适的员工,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职业生涯适应期,切实解决了学校和企业双方的需求。高职院校要采取市场竞争机制,设定入驻企业标准,引企入校,校企共同制定和实施培养方案,实施做、训、学一体教学模式,促进校企在专业建设、课程开设、人才培养、实习就业、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企业技术骨干到学校兼职等方面开展合作。推行顶岗实习,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综合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实现校企联合培养的全程化、全方位无缝对接。校企双方紧密合作,提升了高职院校的办学能力,促进了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总之,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准确把握现代职业教育的脉搏,高校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探索多种合作办学模式,坚持开放办学,广纳社会资源开展合作,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促进高职英语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水银.高职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2).

[2]高查清.高职英语教学应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08(09).

[3]姚萍,赵永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走向——基于高等教育市场化问题[J].文史博览(理论),2013(03).

浅谈高职教育的市场化问题 篇7

关键词:差异化,生师比,双师型教师,工学结合

一高职教育发展前瞻

2012年全国高考人数出现了自1999年扩招以来的连续四年下降, 四年间高考人数减少了约150万。根据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 1990年国内新生儿数量为2408万, 而到了2007年国内新生儿数量已减至1599万, 不过从2008年开始进入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四次生育高峰, 新生儿数量开始回升。可以预计, 今后十几年全国高考人数都将呈现递减趋势。另外, 还有一组数据显示, 最近几年出国留学的高中生大概按每年20%的速度逐年递增。高职院校在13年的扩招中得到空前的发展。面对生源减少的客观因素, 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将是保住现有规模, 做好精品建设, 而高职学院将面临一场优胜劣汰的市场化竞争。谁能够跟随市场经济的步伐走在前沿, 谁就是最大的赢家。

二同行业竞争加剧, 高职教育要脱颖而出需依靠办学特色

根据教育部2011年公布的全国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职院校共有1228所, 平均每个省 (区) 有30多所高职院校, 除了每年都有新学校获批外, 各高职院校开设的招生专业大同小异, 在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背景下, 同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

纵观每年的高考录取, 总有一小部分高职院校凭借自身的办学特色, 吸引了大量考生踊跃报考, 生源火爆。其实这是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发展大概经过两个阶段, 一是规模扩大期。到处申请立项拿资金, 搞基建, 购置设备, 多招学生。二是创立办学特色品牌期。把学校做精, 以市场为发展导向, 严把教学质量关。办学特色就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独特的个性风貌, 包括独到的办学理念, 以及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特色, 办学特色是院校发展的立足之本, 更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办学特色一旦形成就会表现出鲜明的品牌效应, 具有唯一性、涵盖性、排他性的特点。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作为广东第一批立项成立的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在美术类教学方面, 多年来获取了多项国内美术竞赛大奖, 如第八届中国广告学院奖金奖、2010年中国晚礼服设计大奖赛金奖、2009年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金奖、首届中国年轻人跨界创意大奖赛最高奖项——“全场创意之星”奖。而该学院各个类别的录取分数线每年都在广东省内的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 录取分数线基本在第二批本科B类资格线上, 生源非常火爆。

三专业设置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 合理安排专业方向

目前,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大多沿袭了普通本科的教学模式, 从专业名称到专业方向, 再到培养目标, 都没有太大的区别。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 分设动漫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工业设计、数码影像设计、游戏设计、珠宝设计、计算机设计、工艺与绘画等多个方向。本科院校有的专业方向, 高职院校一样有, 本科院校没有的, 高职院校也不会有。对一所高职院校来说, 一个大专业细分成多个不同领域的专业方向, 在师资和教学设备投入方面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也给教学和行政归口管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也体现不了院校自身的教学优势。对于高职教育比较好的做法, 还是按大专业招生, 例如, 艺术设计, 大学一年级开展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 二年级开始按学生的意愿和技能按专业方向进行分班教学, 同时把专业方向个数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比如最多三个, 这样更有利于教学管理和资源的调配与整合。

在专业设置过程中, 大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深入研究国家在市场经济发展方面的大政策方针, 对市场的研究也仅仅是一种现时性的结论, 如看到某院校某个新专业招生情况不错, 实地走访一下也跟着马上申请开设新专业, 没有综合考虑人才培养周期以及生源因素。甚至有些新开设的专业, 只是因为原有专业面临被招生市场淘汰的危机, 就把专业名称和主干课程换个名字继续招生, 师资、教学设施和教学内容都没有发生质变, 只是想通过改专业名字多招几个学生, 多拿点教学经费。高校开设专业不仅要考虑目前社会的需要, 还要考虑社会长远发展需求。西方战略管理理论及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差异化是竞争求存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因此, 在专业设置方面要形成较鲜明的市场优势, 否则必将导致毕业生就业率受限, 最终引发报考率下降, 形成恶性循环, 制约高职院校的发展。

四专业培养目标必须与课程体系相配套, 课程市场化

对于本科教学现有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一直在沿用, 对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没有做太多的修改。三年制高职教学类似于四年制本科教学的精华浓缩版, 在培养模式上没有充分体现高职技能教育的特色。对于一些社会新兴的前沿专业, 如新媒介设计、会展设计等, 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并没有相应的课程体系相支撑, 目标与过程缺乏相应的链接。教学大纲、课程体系对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针对性、课程结构之间的关联性与互补性缺乏有效的互动支撑。培养目标没有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 实际教学也只是与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有一定区别而已。

其实, 高校应根据生源市场、人才市场、社会服务市场的需求决定专业设置以及培养目标和计划, 有需求才有存在价值;切实根据培养目标推动课程改革, 主动面向市场, 有效地满足社会和个人对高职教育的需求。

五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做好师资配备, 做到教师技师化

经过13年的扩招, 高职在校生规模至少比扩招前增加了10倍, 但教师规模的增长速度却追不上在校生规模的增长速度。由于人事制度制约和历史客观原因所限, 目前各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普遍存在上有少量老教师, 下有大量年轻教师, 而中年教师奇缺的现象。由于年轻教师多为本科或研究生毕业, 职称偏低且缺乏教学经验, 作为教学活动中坚力量的中年教师奇缺, 带来了师资结构上的不合理, 也直接影响到了教学质量。

面对困境, 其中一个解决办法是从社会引进部分非高教系列的专业人才, 但由于人事制度对高校引进的人才, 有学历、职称以及年龄、户籍等多重限制, 编制内引进人才, 难度还是较大, 而作为师资队伍的有效补充, 聘用教师也没有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 且缺乏监控与管理。此外, 教育部的高校评估体系对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高学历、高职称的要求, 还对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明确了生师比和双师型教师的具体比例。

目前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加大校内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力度, 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 定期安排教师到一线行业从事生产管理实践工作, 争取用5~8年的时间, 培养一批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第一线工作经验以及较强的应用开发能力, 具有硕士学历的双师型讲师。

六工学合作, 适当地从市场引入资金发展高等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很快, 但各级政府的教育投入却未能同步增长, 各高职院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资金缺口。为了解决实训场所及校舍的建设, 教学设备、设施的购置与更新, 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与教学质量, 以及教职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 开展合作办学, 从市场引资是高职教育市场化的必由之路。对于不同的合作主体应施行不同的投资方式, 如公私融资、民间资本投资、社会捐赠、出租合同等。工学结合是目前高职教育发展市场化的一种形式, 由高校结合企业市场化的要求, 为企业量身订造人才培养方案, 开展订单式技能型人才培养, 双方共同分担教学成本。目前比较多院校采用的教学模式是“1.5+1.0+0.5”, 三年制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一年半 (1.5) , 一年在企业工作 (1.0) , 半年完成毕业设计 (0.5) , 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提升为1∶1, 充分体现职业技能化教育的特色。

高职教育市场营销 篇8

一、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概述

高职院校本身承担着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重任, 尤其对于市场营销专业而言, 需切实掌握营销相关专业知识, 并不断提高自身对于企业产品等方面营销能力, 这样才能充分满足社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然而, 目前很多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 并没有充分得到社会认可, 毕业生质量难以保障。究其原因, 与现阶段高职院校教育方面具有密切的关系, 特别是在课程设置方面, 没有形成自身的一套完整理论体系。近些年来,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普及推广, 对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越来越高,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不单单应注重专业知识方面的不断提高, 更应增强自身的道德及文化修养, 培养自身良好的思维方式, 并在实际产品营销过程中注重自身的言谈举止。高职院校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 主要面向社会进行实用性人才方面的培养。为切实体现市场营销专业实用性, 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 应树立正确素质教育价值观念, 并切实遵循科学理论指导, 注重营销知识和实际的联系, 这样才能使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具备相应的营销技巧, 养成爱岗敬业、不怕吃苦的优秀品质, 进而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

二、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

在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应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 注重凸显人性化教育。所谓人性化教育是指, 应从学生角度多加考虑, 注重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 而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定营销知识。高职院校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 不单单需要考虑到满足社会及市场方面的需求, 还应切实考虑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学习能力的提高等全方面发展的需求。为此, 在实际开展教学过程中, 不单单让学生具备一定专业技能, 更应该让学生通过学校教育, 使自身职业素养等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由此可见, 高职院校的教育, 应注重对人的个性化培养, 这样才能切实达到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要求。

2、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对于高职教育而言, 在市场营销专业开课过程中, 通常选取课程都是直接和就业息息相关, 课程具备一定的针对性, 使就业方向相对更加明确, 也有利于学生职业化培养。然而, 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单单掌握一定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为此, 市场营销课程更应该面对市场, 面对社会, 这样才能与当今时代进行有机结合, 充分满足新时代对于人才的需求。在市场营销专业化培养过程中, 不但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更要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提升学生文化思想, 同时应确保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3、以综合开发作为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

在市场营销专业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 应注重加强多层次课程体系的构建, 并加强课程内容的拓展, 将综合开发作为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的理论指导, 遵循综合开展战略进行。在综合开发过程中, 还需按照市场营销专业的实际特点, 科学合理安排专业课程, 并注重加强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中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应加强不同模块之间有效过渡, 使课程内容进行充分衔接, 并最终成为有机整体。与此同时, 在课程内容确定的过程中, 应充分与当前现实有机结合, 并分析当前市场营销课程特点, 做到课程内容精简得当, 这样才能使课程更符合实际, 更有利于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

三、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方面不够系统, 缺乏高职特色

通常来说, 对于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而言, 在实际课程设置的过程中, 应从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是设置显性课程, 另一方面应加强隐性课程的设置。在显性课程设置过程中, 缺乏对于选修课的重视, 使选修课设置方面出现诸多问题, 不具备一定针对性及系统性。为此,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的过程中, 不仅要做好必修课方面的设置, 同时也应注重加强选修课内容的合理编排, 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除此之外, 还需注重隐性课程方面的设置。所谓隐性课程, 通常涵盖除市场营销课程专业课之外的专业实践、学术讲坛等, 然而很多高职院校缺乏隐性课程方面的安排, 不利于学术综合素养方面的全面提升。部分高校虽然开展隐性课程安排, 但是不能有效凸显自身学校的特色, 缺乏实效性。

2、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缺乏整合性

目前, 对于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来说, 部分高职院校尽管开始注重新兴课程引入, 使课程内容方面相对更加丰富, 但是却不具备相应的整合性, 课程设置相对零散, 不能进行有机衔接。例如, 目前针对市场营销专业, 除进行营销学、管理学等必要学科知识外, 还开设了各种学术专题讲座、艺术鉴赏等方面的课程。但是, 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 课程内容之间的层次性等方面其实是比较松散和凌乱的, 致使不同课程之间相互受到制约和影响, 甚至会出现内容互不关联的现象, 非常不利于知识的整合性及系统性。如果课程内容存在这些弊端, 反而会对教学起到十分不利的作用。

3、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不具备实效性

针对现阶段高职院校素质教育, 只有不断加强素质教育课程所占比重, 提高课程实效性, 才能使素质教育得以充分贯彻落实实施。然而, 目前关于人文素质教育方面, 在课程设置相对较为欠缺, 也难以充分发挥课程实效性。概括来说, 主要存在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 部分高职院校本身缺乏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在课程设置方面, 过于注重形式主义, 而没有使素质教育真正发挥应有实效。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 单单注重知识方面传授, 而没有进行人文素养方面培养。第二, 在素质教育课程开展过程中, 学生学习目的性出现错误, 人文素质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而不是单单获得学分, 也不应具备一定功利性。第三, 在校本教材设置及安排方面, 不能与高校实际情况相符, 定位不够吻合, 难以起到应有实际教学效果。

4、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较为欠缺

当前高职院校在开展素质教育课程建设过程中, 教学师资力量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对市场营销专业而言, 除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之外, 专门从事素质教育方面的教师较为欠缺。特别是既有专业能力又能进行素质教育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高校主要依赖思政教师进行思政教育、德育教育, 专业针对性不强, 不能和市场营销专业的岗位需求有机结合。究其原因, 这固然与高职院校办学层次具有一定关系, 但也与高校对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缺乏重视有关。通常而言, 高校将大量经费用于专业技能教学方面, 但是普遍缺乏素质教育相关重视, 因而造成专业教师欠缺的现状。除此之外, 在教学管理、教师培训以及资金设备等方面, 都存在一定欠缺, 使当前市场营销专业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存在诸多方面不足。

四、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相应对策

1、注重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

对于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而言,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 不仅应注重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设置, 更应加强素质教育课程方面的设置, 使二者之间相互协调, 这样才能使课程设置更具有系统性及针对性。对于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而言, 应加强对人文素质课程方面重视, 使其始终处于基础性课程地位, 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该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全方面提升。与此同时, 应避免空喊口号、形式主义, 真正将素质教育得以贯彻落实实施。只有这样, 才能使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得以不断调整, 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思维得到拓展, 综合素质也能相应提升。

2、注重加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之间的有机集合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目前教学现状, 由于人文素质教育相对较为缺失, 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 也容易受到教学空间方面的束缚, 因此应根据高职院校本身的实际特点, 拓宽教育渠道, 并注重不同课程内容之间的有效整合与衔接。在注重加强显性课程的同时, 也应大力开展隐性课程方面的设置, 这样才能使人文素质教育真正得以贯彻落实实施。对于显性课程设置, 还应从两方面着手, 必修课一定要精而简, 选修课也应注意加强与必修课之间的密切配合。在隐性课程设置方面, 也将隐性课程贯穿于各大环节, 使学生时刻受到隐性课程带来的影响。从素质教育的核心本质来说, 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因而应时刻贯穿于市场营销课程的各个阶段。

3、重点突出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

对于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而言, 为切实促进其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应充分体现素质教育课程应有作用, 使其实效性得以充分发挥。为此, 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做起:第一, 加强校本课程的编制。通常来说, 素质教育课程应充分反映高职院校本身实际特征, 因而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实际特点, 精选教材内容, 力求内容方面进行良好整合和编排。第二, 在学校选课制度方面加以调整, 一方面适当增加选修课内容, 另一方面注重加强选修课实践性, 提高课程质量。第三, 应根据课程体系建设实际特点, 通过合理有效评价方法, 不断完善课程评价, 形成完善配套课程评价体系。

4、不断加强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建设

为促进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还应从师资力量方面着手, 通过雄厚师资力量, 使素质教育切实得以贯彻落实实施, 使教学效果得以不断提升。为此, 高职院校领导应予以重视, 不断加强优秀教师人才引入, 并重点加强教师人员培训, 使教师队伍符合当前课程体系建设实际需求。除此之外, 高职院校需增强这方面经费投入, 并积极引入先进教学设备, 例如计算机多媒体设备等。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将素质教育工作得以落实, 促进市场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五、结束语

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素质教育时代背景下, 当前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面临实际问题, 并以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为例, 提出了课程体系建设的相应措施。对高职院校而言, 目前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 仍然面临多方面的问题, 例如普遍不能对素质教育课程予以重视, 课程设置过程中缺乏相应衔接等。只有着眼于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本身实际特点, 加强课程内容的科学编制, 使素质教育课程充分发挥应有实效, 并注重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这样才能使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 充分满足当前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李佳芳.浅论高职责任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J].职教通讯, 2013, (15) :10-11.

[2]韩秀婷.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时空, 2014, (11) :36-37.

高职教育市场营销 篇9

平面设计是图形、字体、文字、插图及标志色彩组合起来的符号或图像, 具有视觉感染与艺术感染力的印刷品。现今, 平面设计已发展成为数字化的平面设计, 这是信息化发展的时代产物。但无论时代怎样变化, 平面技术的核心概念不会变, 不管通过怎样的媒介传播作品, 它的设计理念与初衷是永恒的。

1. 高职教育在平面设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校的招生计划影响

高职院校面临着招生难的问题, 导致在学校的扩招计划中, 录取了大部分没有任何美术基础的学生, 导致学生进入学校后, 基础薄弱, 跟不上课程。

1.2 教育观念落后

大部分院校沿袭传统的教育模式, 教育观念相对较落后, 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很多学生在学习平面设计的时候, 只是被动学习, 学习的目的只在于考试, 在学校几年, 没有任何收获, 这都源于高职院校落后的教育制度和教育观念。学校应注重对人的培养, 而不是机械式似的对待学生。教育应以平时为主, 不能以考试成绩的好坏去判定学生的能力。

2. 关于高职平面设计教育如何适应市场需求的措施

2.1 教育制度改革

教育应“人”为本, 注重对人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自己教什么, 学生学什么的模式。教育体制应充满人性化的设计, 因为“设计”是有灵魂和生命的, 它需要学生在更加灵活的教育制度下成长。特别是对考试制度, 应打破以“分数”论人的传统。实际上, 在学校里出色的人, 在社会上不一定能展现自己的优势。他们往往面临着诸多困境, 导致这一困境源头就是教育制度的落后。

2.2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第一, 高职院校在课程开设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学生的美术基础薄弱, 审美能力不足。学校应注重培养这些学生的审美能力, 加强有关于审美方面的训练。 (2) 不能只开设本专业的课程。适当开设一些例如:哲学、文学等相关的课程。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的里, 扩宽自己的视野, 丰富自己的心灵。 (3) 开设有关于市场学的课程, 让学生了解市场的需求, 甚至鼓励学生走出去寻找跟市场需求有关的设计课题。

第二, 学校应在教育方法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通过发散式的教育, 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使学生思维不禁锢于眼前的实物中。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部分学生动手能力较弱, 在学习过程中总是被动接受, 没有主动去学习。学校应多安排学生进入社会实践, 了解市场的需求以及人们的喜好。当然, 不能一味的迎合市场而忘记了根本。我们在了解市场的过程中, 应坚持自己的设计理念, 做到既符合社会需求, 又能保持自己的独特性。

2.3 职业能力的培养

平面设计在高职教育中, 往往存在着与社会脱节的情况。一部分学生出来后, 什么都不会, 最后被迫转行。一部分学生, 缺乏社会抗压能力, 在职业生涯中面临挑战。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不仅仅只是专注于设计课程, 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抗压能力, 接受能力。多安排一些时间, 进行就业指导, 对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进行摸底, 提供针对性的培训。

2.4 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意、灵感源自于自身及社会环境。灵活的教育方法, 人性化的教育制度, 能解开学生的思想的束缚, 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我们应多多鼓励学生多去做, 多去思考。每个学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 比如说:思想差异、审美差异、成长背景等。面对这些差异, 我们要因材施教。只要是社会道德所能容忍的差异,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有时候, 差异教学是培养学生独特性的方法之一,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之一。

2.5 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平面设计教育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原因之一, 是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加强校企合作, 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让学生多去参与社会实践, 积累实践经验, 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事实证明,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提高学生专业的能力的最佳途径。学校应大力发展校企合作模式, 让平面设计教育与社会接轨, 与市场发展接轨。

结束语

高职平面设计教育只有经历改革, 打破传统教学方式, 才能浴火重生。高速发展的经济, 信息化的今天, 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我们要打破传统,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职业能力。大力加强校企合作的模式, 促进高职平面设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晓东.民国商业广告设计教育对高职平面设计教学的启示[J].创意设计源, 2012, 05:30-33.

[2]韩晓莉.推进高职平面设计专业教育改革[J].教育与职业, 2013, 08:107-108.

[3]夏燕靖.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07.

高职教育市场营销 篇10

2010年本课题组从文学知识、历史知识、哲学知识、艺术知识、思想道德等方面对高职营销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人文素质缺乏, 人文素质普遍偏低。这样就导致一些学生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 他们没有远大理想, 意志薄弱、缺乏爱心、缺乏审美情趣, 在学习和工作中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

2 高职营销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偏低的原因

2.1 高职院校的快速成长导致人文教育欠缺

高职院校的快速成长导致人文教育欠缺其原因, 一是高职院校办学时间短, 且大部分是由中职升读而来, 专科居多;二是高职培养的是适应营销职业岗位工作需要的高等应用技术型人才, 围绕此目标, 高职教育凸显的是技能型、应用型、实用型、实践型、职业型教育, 实训、实习、实践较长, 虽然学制三年, 但在校时间加起来最多两年, 理论教学时间比本科院校短得多, 这就使得人文素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首先存在着时间的矛盾。但是问题的本质并不在于此, 而在于高职教育理念在理解上存在着诸多的误区, 这是制约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层原因, 没有把高职教育看成是人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素质培养的教育。

2.2 实用主义的培养目标

以能力为本位, 以技术为中心的原则在职业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种教育扼杀了营销专业学生的创造性、个体人格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尽管这些年, 职业教育在努力调整自己的姿态, 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但在此思想指导下, 就连最充满人文灵性的“语文”, 在许多高职院校也被改成了“实用语文”, 注重可操作训练, 忽视文化和情感的熏陶, 导致学生只在“实用”和“功利”层面上去思考问题, 使学生变成了工作机器, 而缺乏人文情怀。

2.3 市场经济的影响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 营销专业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科学的价值观、科学的精神等排除在专业知识专业教育之外。以此教育观为指导的专业教育只限于传授科学知识、技术和能力等层面, 抹杀了它的内在精神层面。更甚者, 近几年, 受招生和就业的误导, 一切围着市场转。在就业人才市场上, 用人单位往往注重学生的种种证书。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 高职教育的水平更向技术、证书倾斜。学校崇尚实务, 学生重现实务。

3 高职营销专业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的对策

3.1 转变观念, 解决认识问题

很多人认为, 高职营销教育主要是传授专业知识, 培养专业技能, 是一种技术教育。实际上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它忽视了教育的本质。高职教育应以人为本, 既要崇尚科学, 更要弘扬人文。对于营销高职生来说, 专业知识是立足之基, 只有懂得专业知识, 掌握专业技能, 才能更好地做事, 而人文教育为立人之本, 只有拥有人文知识, 领悟人文内涵, 培养人文精神, 才能更好地做人。

人文教育与营销专业教学的融合是社会市场发展的需要, 是培养合格人才的保证, 是人类寻求进步、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 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无论从学生的成长出发, 还是从社会对营销人才的期望出发, 高职教育者必须转变观念。

3.2 科学课程设置, 完善教学方法

教师从事人文教学应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有特色和个性, 不能照本宣科, 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提倡启发式、讨论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增强人文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教学中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 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 平等精神和创新精神。因此要改变授与受的教学方法, 构建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方法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以帮助他们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主要方法包括:

(1) 讲演法。教师对人文素材的直接讲解与演示, 极具感染力, 是丰富学生人文知识, 激发学生的心灵成长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方面尽量选择容易给学生带来感动、震动、触动的经典的人文事例, 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

(2) 交流法。这是一种个体与个体之间互动的方法, 常常表现为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 借助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或现代技术手段, 实现彼此的思想传达和情感沟通。

(3) 体验法。一般指个体在亲身经历过程中通过观察、感受、实践、形成某些观念、情感、态度及心理调整的过程, 通过观察或参与, 以及背景调查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 培养社会责任感。

3.3 在营销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渗透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课程的教学占据的学生比例越来越大, 也最受学生重视。如果教师能在专业知识的传授的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 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好教师讲授一门专业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高超的技艺和敬业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多传多教;在专业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贯穿职业道德教育, 增加学生的岗位责任感、工作责任心;在专业技能的训练过程中贯穿以人为本的思想, 引导学生去关心“人”。长期受到这样熏陶的学生一定会具有强烈的人文意识, 拥有厚实的人文精神。

3.4 全面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有了系统, 科学的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还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去实施。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一要宣传引导, 提高教师对加强人文教育必要性的认识;二要靠政策激励, 调动教师的从事人文教育的积极性;三要靠管理督促, 对老师的行为进行管理和约束, 增强其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四要靠进修培训, 为教师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真正高素质的人才, 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3.5 加强隐形课程设置

(1) 注意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马克思说:

“人创造环境, 同样环境也制约人”。因此, 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非常重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可以通过举办一系列人文学科讲座, 帮助学生提高自身人文素质;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 通过举办艺术节, 开展社会活动等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营造生动健康的人文氛围,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

(2) 充分利用影视艺术手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充分利用影视艺术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其人文精神, 是切实可用并用之有效的方法。影视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 综合了戏剧、文学、绘画、雕塑、音乐、建筑、摄影、舞蹈等多种艺术元素。观赏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 无形中相当于对营销专业学生进行了一次全方面的人文素质教育。同时, 由于影视艺术形象生动, 通俗易懂, 受到大学生的普遍青睐。因此投其所好, 积极引导。利用影视艺术形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将会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

总之,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 完整的人的培养必须通过完整的教育来实现。作为高职高专教师, 除了要教授基本的课堂知识之外, 还有更高层次的教育目的就是博雅教育。要培养具备广泛人文知识、营销专业技能和优雅气质的大学生。适应人文素质教育, 培养有责任感的合格高职营销人才。

摘要:我国的高职营销职业教育以培养应用型营销人才为目标, 虽然要强调教育的技能性和实用性, 还应注重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要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营销专业课程教学当中, 这样才能提升高职高专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高职教育市场营销 篇11

截止2014年,全国高职高专在校生人数达1000余万,占据着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这些90后新鲜人深深地烙印着时代的特点,群体的优势和劣势十分鲜明。因此,如何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融入高职院校的环境,进而一步步地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成为了当今高职院校进行新生教育时的重中之重。

一、高等职业院校新生的特点

(一)高职新生思想和行为方面的特点

由于高校持续扩招和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90后享受高等教育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作为高考录取的最低层次,高职新生的入学成绩差别很大,分别在500多分到100多分的区间之内。但是他们普遍存在着挫折感和自卑感,要么就是从小就是所谓的“差生”,在应试教育的培养模式之下,十几年来生活在“好学生”的阴影之中,很少得到学校和家庭的认同和鼓励,对大学生活和职业规划缺乏信心和憧憬。要么就是在高考中发挥失常,掉入到了专科分数段,以前为自己描绘的美好的前景忽然间破灭,陷入深深地懊恼之中不可自拔。

因此,新生便出现了两种极端的行为模式。一种就是“把大一当高四”,以“升学”作为最终目标,自觉延续高中学习生活,只认课本知识,依然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夜以继日的保持“学习热情”,追求各门“好成绩”,成为所谓的“书呆子”。另外一种就是“放任自流”型,本身就缺乏对学习的热情,进入大学,发现不再有老师的逼迫、家长的唠叨,加之手头有了“生活费”,开始大胆地尝试“新鲜事物”,逃课、网游、抽烟、喝酒……成为“除了学习什么都干”的“挂科”一族。

(二)高职新生学习能力方面的特点

高职新生往往不属于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强的“聪明学生”,他们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而自控能力差,加之从小就上网,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强,但分析和辨别事物能力较弱。因此,他们往往习惯于被动接受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自主拓展全方位技能、素质的意识和动力。在高职教育中,扮演着“等、靠、要”的角色,根本谈不上学习的主观性、能动性。

(三)高职新生职业规划方面的特点

高职教育应该按照企业的标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新生往往不了解社会和行业的现状与运作模式,加之对自身特点适合什么样的岗位缺乏认识,在报志愿的时候,一般是由家长代劳。进入大学后,在接触专业知识时,才发现不喜欢、不好学,产生畏难心理,从而把“考过”当做唯一的目标,更谈不上建立自身的学习和职业规划,为符合企业的要求量身打造自身的职业素养了。

二、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缺陷

(一)新生教育“快餐化”

现在的高职院校往往采用“2+1”模式,要在四个学期内完成所有的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根据上级要求,公共课部分比以前大大扩充,“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廉洁教育”等成为必修课。而专业课又要求大大增强实训和实验环节,直接造成了从入校开始,高职生的课时非常紧张,周一至周五一天八节课成为常态,甚至周末也被占用。因此,各院校不得不进行“快餐化”的新生教育,在军训的同时,用最短的时间内将校规校纪、学生守则、专业剖析等内容集中灌输,以求尽早“开课”。在如此紧迫的状态下,学生只能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很快就抛置于脑后,根本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新生教育“公式化”

在新生教育的形式上,一般流行的是院校大会动员、系部开会专业剖析、班级小会学习的“会连会”的公式化模式。辅导员往往同时接手多个新生班,入学组织工作本身就已经琐碎、复杂,没有精力深入了解每个新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从而进行一对一的专项辅导,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只需要准备一两场报告即可,而广大的专业教师都与新生教育无关。这种模式,使得新生只能被动地奔波于会场之间,难免产生单调、枯燥的感觉,根本谈不上理解和消化。

(三)新生教育“短视化”

因为高职院校的入学教育往往只持续一周左右的时间,而后就是繁琐的日常教学管理,校方只把这段时间作为过渡期,认为不出大乱子,迅速通过就好。既没有打响第一炮的准备和足够的重视,也没有设计好新生教育和教学工作良好的衔接,造成生硬的过渡。而新生对于学校和大学教育模式知之甚少,绝大部分同学是第一次离开家长的管束和呵护,在彷徨和小心翼翼的行为模式下,还没有暴露自身的特点,也提不出相应的问题和要求。如此下来,双方都存在着“短视化”“表面化”的毛病,使得新生教育很难在深层次取得效果,达不到其应有的真正目的。

三、为适应时代发展,必须加强的新生教育的要点

(一)明确告知新生大学与高中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别和原因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的“供应商”是高中,但现今的教育模式,大学不是直接到高中招生,学生也不可以自主申请高校入学资格,而是通过高考分数层层筛选、录取。按照“需求”决定“供给”的市场经济原则,要求高中的“产品”就是会考试的学生,成绩和升学率也就成为评定“名校”“名师”“好班”“优秀学生”的必然标准。在这种应试教育模式下,高中学生必须把“提升分数”作为唯一的学习目标,概念、原理、公式的强记,辅以做大量的模拟试题成为主要的学习方法。

由此引申,大学教育的出口是社会,尤其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产品”主要是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当然不是需要只会考试的“书呆子”,而是拥有“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中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不只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更注意在校生的“岗位实践能力”“社会生存技能”“综合人文素质”的全方位提升。在入学教育过程中,必须使得新生充分的理解迎接他们的新生活与之前的巨大差别,初步建立锻炼全方位能力的目标和信心。

(二)详细讲解本专业对应就业岗位的人才需求

高职新生一直生活在学校环境中,与社会和今后要从事的职业严重脱节,根本没有成为社会新鲜人的任何能力和心理上的准备。因此,在入学教育中,一定要重点介绍现今人力资源市场和本行业人才供需状况,明确阐述本专业毕业生将要从事的初始岗位群和发展岗位群,从而引出这些岗位所需的职业核心能力和所要考取和建议取得的相应职业资格或等级证书。只有这样才能使新生从思想上彻底接受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三)充分解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于提升在校生综合能力的步骤和方法

1.知识目标

要使得新生了解知识目标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这部分内容是要靠传统的课堂教学完成,包括公共课教学和专业课教学,特别要强调如果新生有下一步升学的理想的话,要特别注重知识目标的达成。

2.能力目标

这部分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指的是下一步从事相应初始岗位所必须拥有的实践、动手能力。方法能力包括逻辑感知能力、创新意识与能力;具有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策略设计能力;制定工作计划能力等。社会能力是指具有责任意识、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的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职业道德意识,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能力;诚实守信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等。这些目标的达成主要是靠大量的实验、实训环节和综合项目实现。

3.素质目标

素质目标是指学生毕业后拥有在社会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基本素质。包括高尚的道德品质、优良的科学人文素养、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职业道德、职业行为等。这些素质的提高,学校主要会采取专项培训、专题报告、社团活动等方法进行培养,并鼓励新生利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图书,关注各方面新闻报道,参加社会实践,提升口才和社交能力,努力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姬彦巧.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柔性制造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探讨 [J]. 职业·下旬,2012,(1).

[2] 向文欣. 订单模式下如何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J]. 中国科技纵横,2011,(1).

高职教育市场营销 篇12

一、当前我国高职旅游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不注重技能和能力的培养

目前我国很多高职旅游教育课程体系在设置上面都存在很多弊端,例如:重视岗位技能、轻视对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等等。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教学内容比较片面化,培养出的学生与市场发展严重脱轨,要想满足市场需求就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技能。

(二)高职旅游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因为高职旅游教育培养方向和目标不够明确,所以一些旅游课程体系是由技术类和饭店类等课程相互融合而成的,课程体系很不合理,并且突出不了重点,重复的内容也比较多。再加上有些公开课总课时占所有课程的比重非常高,因此不能满足高职旅游教育培养的方向,在教育的过程中缺少对操作性和实践性的培训。一部分高职旅游教育课程的内容比较陈旧,教学内容根本满足不了社会的发展、市场的需求,与市场严重脱轨,因此要不断的完善高职旅游教育课程体系。

(三)对旅游行业职业意识的训练课程比较少

目前我国旅游行业职业特色比较明显,并且突发事件也比较多,游客需求日渐多变,因此从业人员只有简单的操作技能是不够的,根本没有办法提供令游客满意的服务。因此,必须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同时要针对旅游行业的需求开设职业意识的培训课程。

(四)教学实践环节不够突出

在教学计划中,很多高职旅游教育课程中会设置一些实践教学课时,但是这些实践教学课时是完全不够的,同时课时开设的目的也不够明确,实践课的教师缺少实践经验,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实践教学质量难以被保证。

二、基于市场需求的高职旅游教育课程的改革

(一)完善高职旅游教育课程体系

在对高职旅游教育课程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要改变过去的课程体系结构,要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及人才市场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并且要以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以及爱岗敬业精神为基础,建立满足市场需求的专业领域课程;以培养学生岗位迁移的能力为目标,建立能够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拓展领域课程;以培养学生职业通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方向,建立基础领域课程。其中要以专业领域课程和基础领域课程为主,并且要结合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素质教育。

(二)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

培养旅游行业的高技能人才是旅游教育的主要目的,因此应该把课程定向于旅游管理这个职业。课程计划必须具有实际性和技术性,在旅游教育课程中,一定要具备技术知识体系以及实践体系,并且这些都必须以应用为主旨,把能力培养作为核心,同时要以比较完整的职业技能培养为终极目标,让学生知道怎么去做,同时作为高职教育决不能重复中等教育的技术。作为高职旅游教育要更注重新兴技术、复杂技术以及高级技术的整合,要把握人才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具体要求,从而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注重特色课程的开发

高职旅游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为了区域经济服务的,同时旅游课程体系的特色一般体现在区域经济的结合上。由于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的不同,对人才的类型要求以及专业要求是不同的,因此要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开发特色的课程,从而构建产学结合的课程模式。

三、结语:

基于市场需求的高职旅游教育课程的改革,打破了以往的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对实践型以及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同时要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从而满足新时期旅游行业发展的需求,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

上一篇:地理信息Web服务论文下一篇:曲线连续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