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教案(史前时代、传说时代、先秦时代)

2025-01-20

中国历史文化教案(史前时代、传说时代、先秦时代)(精选3篇)

中国历史文化教案(史前时代、传说时代、先秦时代) 篇1

中国历史歌

 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争不休。 秦并六国始统一,两汉三国竞风流。 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又。 宋元明清帝王尽,中华民族史悠悠。

第一节 史前时代 传说时代

一、史前时代

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高等灵长类中华曙猿在约4500万年前生活在中国 江南一带。考古证据显示224万年至25万年前,中国就有直立人居住,目前考古发现的有元谋人、巫山人、蓝田人、南京直立人、北京直立人等。这些都是目前所知较早的原始人类踪迹。(一)中华曙猿

图片欣赏:江苏常州中华曙猿馆(二)旧石器时代早中期

距今约50至40多万年前,直立猿人(三)旧石器时代中晚期

距今约在20至10余万年前,山顶洞人(四)新石器时代早期

裴李岗文化,这一时期属于母系氏族社会,社会尚无明显分层。

补充小知识:母系氏族

始终以母系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外婚制,夫妻分居在各自的母系氏族中,婚姻生活采取丈夫走访妻子的形式,子女从母居,属母方氏族,世系和财产继承从母系计。

(五)新石器时代中期

仰韶文化,这一时期,社会性质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社会 贫富分化逐渐加深,同时生产力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具备使用红陶、彩陶以及食用粟和畜养家畜的特质。

大约在同一时间,尚有 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六)新石器时代晚期

龙山文化,大约出现在4900年至4100年前间,目前考古工作已经在长江、黄河流域发现了数个属于这一时期的城址群,如中原城址群、江汉城址群、海岱城址群等。

(七)青铜器时代

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四川成都三星堆遗址

二、传说时代

华夏文明形成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早期的历史,口口相传。神话中有盘古 开天地、女娲造人的说法。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是夏朝以前数千年杰出首领的代表,具体而言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三皇是燧人、伏羲、神农以及女娲、祝融中的三人,五帝一般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自三皇至五帝,历年无确数,最少当不下数千年。

1、燧人氏,又称“燧人”,三皇之首,河南商丘人,他 钻木取火,教人熟食,是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商丘因此被誉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燧人氏的神话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从利用自然火,进化到人工取火的情况。

2、伏羲

与女娲同被尊为人类始祖,在中国神话传说中,与女娲一样,龙身人首或蛇 身人首。伏羲和女娲兄妹成婚、繁衍后代。他为人民作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情,如带领人们用兽皮缝制衣服,抵御寒冷,结网打鱼,投矛狩猎,而狩猎活动的展开又使得动物类食物日益增加,另外发明了瑟,创作了《驾辨》曲子,他的活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当时的人们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

3、女娲

中华上古创世女神,人首蛇身,为伏羲之妹。起初以泥土造人,创造人类社 会并建立婚姻制度。而后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大打出手,最后祝融打败了共工,共工羞愤的朝西方的不周山撞去, 不周山是撑天的柱子,于是天塌地陷,女娲熔彩石以补天,斩千年龟足以撑天。

4、神农氏

即炎帝,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传说炎帝神农,人身牛首,三岁知稼穑,长 成后,身高八尺七寸,龙颜大唇。

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发明农具,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功绩显赫,被后世尊为农业之神。

神农氏又曾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以救夭伤之命,后因误食“火焰子”肠断而死。《神农本草经》即是依托他的著作。

5、祝融

本名重黎,中国上古神话人物,号赤帝,后人尊为火神。自燧人氏发明的钻 木取火,但有了火种不会保留和使用,后由祝融发明了使用火和留火种的方法(击石取火)后,黄帝封了他为主管火的正火官。后因祝融对南方的情况比较熟悉,又派了他来到衡山附近做司徒,死后葬于衡山,故南岳衡山就是祝融的道场。现衡山的最高峰叫祝融峰,山顶还有一座祝融殿。

6、五帝

一般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黄帝原系炎帝部落的一个分支的首领,强大之后击败炎帝,成为新首领,之后又与东南方的蚩尤部落发生冲突,在涿(zhuō)鹿之战中彻底击败对手,树立了霸主地位。

后来黄帝的孙子颛顼和玄孙帝喾继续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帝喾的儿子尧继位,他是一名贤君,创立了禅让制,传位给了舜。在舜时期,洪水泛滥,鲧采用堵塞的方法,结果洪水更厉害了,鲧(gǔn)被处决,他的儿子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成功治理了洪水,因此被推举为首领。然而他的儿子启破坏了禅让制方式,自立为王建立了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持续了400多年。

第二节 夏朝

夏朝,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就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大禹治水成功后,将天下分作冀、兖(yǎn)、青、徐、豫、扬、荆、梁、雍九州,又从九州攫取金属石矿,铸造九鼎作为国家权利的象征,因此九州成为中国国家的代名词。

一、简介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禹 死后,他的儿子启夺 得王位,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王位之先河。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夏朝作为中国传统历史的第一个王朝,拥有较高的历史地位,后人常以华夏自称。

二、夏王朝的末代君主

夏桀,谥号桀(凶猛)。桀是夏朝第16代君 主之子,在位52年(前1818— 前1766)。他文才出众,武艺超群;赤手空拳可以格杀 虎豹,能把铁钩象拉面条一样随意弯曲拉直。遗憾的是:夏桀把所有的聪明才智都用在暴虐、享乐和瞎折腾上。

据记载,他“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还从各地搜寻美女,藏于后宫,日夜与妺喜及宫女饮酒作乐。据说酒池修造得很大,可以航船,醉而溺死的事情时常发生,荒唐无稽之事,常使妹喜欢笑不已。

三、妺喜

妺喜原是有施氏敬献的美女,夏桀对其宠爱无比,觉得原来的那些宫室都不配给妺喜居住,于是就下令为妺喜重新造一座华丽的高大的宫殿,远远望去,宫殿耸入云天,浮云游动,好像宫殿要倾倒一样,因此就被称之为倾宫,宫内有琼室瑶台,象牙嵌的走廊,白玉雕的床榻,一切都奢华无比。夏桀每日陪着妺喜登倾宫,观风光,尽情享乐。

妺喜原是有施国败降的贡品,专为倾覆夏王朝而来的,因此她变着花样来 使夏桀浪费民力财力,使民怒沸腾。但夏桀对她的要求百依百顺,样样照办。

四、夏朝灭亡

桀日益失去人心,弄得众叛亲离。这时候,商部落在其首领汤的领导下,日 益强大起来。商汤实行仁政,励精图治,使商国人口日益增多,粮食充足,国势强大起来。夏桀担心商汤会危及自己,借故的把他囚禁在夏台。不久,商汤设计使夏桀释放了自己。

商汤看到夏王朝的腐败统治,坚定了他推翻夏桀,取而代之的信心,加快了灭夏的步伐。不久,商汤 起兵伐桀。双方军队会战鸣条,夏军将士原来就不愿为桀卖命,乘机纷纷逃散。夏桀惨败逃走,带着妹喜和珍宝,渡江逃到南巢。至此夏王朝灭亡。

第三节 商朝 西周、东周

一、商朝

商朝,国都为殷,又称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第二个王朝,从公 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经历17代31王。商朝建立以后,为了抵御自然灾害,屡次迁都,经济水平十分低下。商汤 广施仁政,深得民心,商朝政权得到了初步巩固。商朝的农业、手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和桑、麻、瓜果等经济作物,经济发展加快,私有制度进一步完成,商朝走向了奴隶制度占主要地位的时代。

补充知识:人殉制度

商朝是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奴隶主对奴隶既可以买卖,也可以随意杀死;奴隶主死后还要由奴隶殉葬。

1、商纣王

帝辛,名受,后世人称殷纣王。帝辛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用手托房梁,更换房柱。形容人力大无穷)之力。

帝辛继位后,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力强盛。对东夷用兵,打退了东夷向中原扩张,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帝辛在位30年,后世评价褒贬不一。

2、商朝灭亡

帝辛在位后期,居功自傲,耗巨资建鹿台,造酒池,悬肉为林,修建豪华的宫殿园林,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使国库空虚。他刚愎自用,听不进正确意见,在上层形成反对派,使用炮烙(luò)等酷刑,镇压人民。杀比干,囚箕子,年年征战,失去人心。

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西方11个小国会师孟津,乘机对商朝发起进攻,牧野之战,大批俘虏倒戈,周兵攻下朝歌。帝辛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焚于火而死”。商亡。

3、妲己

商纣王王征服有苏氏,有苏氏献出美女妲己。纣王迷于妲己的美色,对她言听计从。妲己喜欢歌舞,纣王令乐师 创作靡靡的音乐,下流的健蹈,在宫中朝夕欢歌。于是纣王荒理朝政,日夜宴游。纣王还在卫州 “酒池”,悬肉于树为“肉林”,每宴饮者多至三千人,令男女裸体追逐其间,不堪入目。九侯有一位女儿长得十分美丽,应召入宫,因看不惯妲己的淫荡被杀,九侯也遭醢(hǎi)刑,剁成肉酱分给诸侯。

妲己喜观”炮烙之刑”,将铜柱涂油,燃以火炭,令犯人行其上,跌落火红的炭中。妲已听到犯人的惨叫,就像听到刺激感官的音乐一样发笑。纣王为了博得妲己一笑,滥用重刑。有一年严冬,妲己看见有人赤脚走在冰上,认为其生理构造特殊,和常人的不同,叫纣王命人将他双脚砍下来,研究那两只脚不怕寒冻的原因。有一回,妲己看见一个大腹便便的孕妇,为了好奇,不惜叫纣王命人剖开孕妇肚皮,看看腹内究竟,白白送了母子的性命。妲己怂恿纣王杀死一个叫比干的忠臣,还残忍地剖腹挖心,以印证传说中的“圣人之心有七窍”的说法。种种传说,已家喻户晓。

妲己这个女人是随着《封神榜》的流传而为人所熟知的。《封神榜》上说她艳如桃花,妖媚动人,美丽多姿,是千年狐狸精幻化成人,蛊惑纣王纵情女色,荒淫误国,不务正事,使商朝灭亡。当周人灭商后,在杀妲己时,连刽子手都被其美色迷住,不忍下手,愿替其死。

4、小结

夏桀和殷纣都是能力卓越才干超群的帝王,本应该成为造福天下普济苍生的英雄人物,没想到在成为帝王之后竟成为天下的公害,为人民也为自己带来巨大的灾难。

值得注意的是:夏桀和殷纣的所作所为就象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二人的结局也大同小异。两人都过不了美人关,并最终在美人的怀抱里跌得国破,这不得不说是贪图女色的历史教训。成语桀骜不驯中“桀”便是指夏桀。后世还有“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的警句。

视频欣赏:

1、商朝青铜器

2、走进殷墟

二、西周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是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后所建立,定都于镐(hào)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部)。由于周朝后来将都城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称东周,所以称这一时期的周朝为西周。西周从武王伐纣起至周幽王被杀为止,共传12王,历时275年。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国历史进入了周王朝时代,周朝是中国远古社会的鼎盛时期。从周朝开始,进行境内各个民族与部落不断融合的过程,在这期间,华夏族的逐步形成,成为现代汉民族的前身,其它还有夷、蛮、越、戎狄、肃慎、东胡等诸多少数民族。

补充知识:烽火戏诸侯

前781年,周幽王继位,任用好利的虢石父执政,朝政腐败激起国人怨

恨; 天灾频仍,周朝统治内外交困。幽王,宠爱褒姒,幽王废掉正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jiù),改以褒姒为后,其子伯服 为太子。宜臼逃奔申国,宜臼的母亲是申侯的女儿。申侯联合缯国和西方的犬戎进攻幽王。杀幽王于骊(lí)山之下,犬戎乘机掠走大量财宝。西周就此灭亡。宜臼靠诸侯的帮助,登上王位,是为平王,翌年迁都洛邑,从此,历史进入东周时期。前771年,西周覆亡。

三、东周

东周(前770年-前256年)是指周朝的后半段。周王室东迁洛邑以后到灭亡这段时间,历史上称为东周,以别于在这以前国都在镐京时期的西周。东周首位君王为周平王(宜臼),共传25王,历时515年,最后为秦所灭。东周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持续了二百多年,称为“春秋时代”;后半期,剩下的诸侯大国继续互相征战,称为“战国时代”。据《左传》记载,春秋时共有140多诸侯国。其中比较出名是春秋五霸 和 战国七雄。

那时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以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战胜了,就召开诸侯国会议,强迫大家公认他的“霸主”地位。先后起来争当霸主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把他们称为“春秋五霸”。

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国的战国时期。社会文明程度的加深,使统治者对物质享受的贪欲急遽膨胀。增加剥削量的最直接的办法,是掠夺更多的土地,而掠夺土地的最便捷的途径是战争。所以,这个时期战争频繁。经过春秋长期激烈的争霸战争,到战国开始,主要的诸侯国有齐、楚、燕、韩、赵、魏、秦等七国,历史上称之为“战国七雄”。

至公元前221年秦先后灭韩、魏、赵、楚、燕、齐六国,自以为统一天下。至公元前194年,西汉燕国卫满于平壤一带灭周代最后一个诸侯国朝鲜,周朝完全灭亡。

小结: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比较自由,史称百家争鸣。出现了多位对 中 国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家(诸子百家),例如老子、孔子、墨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等人。出现了很多学术流派,较出名的有十大家,即道家(自然)、儒家(伦理)、阴阳家(星象占卜)、法家(法治)等。文化上则出现了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诗人屈原,他著有《楚辞》、《离骚》等文学作品。孔子编成了《诗经》。战争史上出现了杰出的兵法家孙武、孙膑、吴起等等。科技史上出现了墨子,建筑史上有鲁班,能制造精良的战车与骑兵,能制造精良的铁器,在农业上出现了各种灌溉机械,大大提高了生产率,从而为以后人口大大膨胀奠定了基础。历史上出现了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中华文化的源头基本上都可以在这一时期找到。

中国历史文化教案(史前时代、传说时代、先秦时代) 篇2

炎黄时代处于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是我国早期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有关炎黄的各种传说, 囿于文字、族群、地域等不同的因素, 在春秋战国时期才开始大量出现, 并且成为诸子百家实现政治观点的托古对象而受到极大推崇和敬仰。秦汉以后, 随着华夏民族的形成、民族意识的产生及国家的统一, 统一民族认同和祖先崇拜慢慢形成。尤其是到了汉代, 生活在大一统时代的司马迁等史学家, 将原本分散的材料和不同系统的部族领袖人物或部族神, 经过取舍、加工、合并、改造, 或是安排构筑在一个朝廷里同朝任职, 或是描写成具有直接或间接血亲关系的亲属, 为各地各族群长期流传的祖先圣王安排了全新的家谱世系, 炎黄列入三皇五帝之列, 并在后世不断被神化, 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始祖神。这种现象, 既是大一统历史观整合神话传说的产物,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远古时期诸族团逐渐融合为华夏族的过程中, “祖先认同”由互异而日渐趋同、由分散而趋于集中, 最后走向一元化的历史真相[1]。

虽说炎黄传说文字记载的时间出现较晚, 但炎黄作为早期部族首领, 为人类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事实却是一个真实的存在, 并经不断的口耳相传长期流传, 是春秋战国时期炎黄传说兴盛的史实依据, 这在当今考古资料中也得到了证实。炎黄传说中有关炎黄贡献和社会发展的一些内容, 体现着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早期人类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与考古学中炎黄时代不同考古学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相互印证, 反映出新石器时代人类的文化交流方式和特点, 有助于深入研究人类早期文明的发展历程。

一 、炎黄传说显示的早期人类文化传播与融合

炎黄传说, 有着不同的流变过程和体系, 但其中有一些共同的内容, 如:作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 作为早期族群首领, 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炎黄联盟成为当时的强大族群对周边族群产生重要影响等。这些共性内容的传说, 反映着古代历史发展的真相:即炎黄成为各族群的共同始祖并在多地流传发生, 是早期族群融合和文化传播的记忆残留;炎黄传说的整合及共为华夏民族始祖, 是春秋战国以后华夏民族形成后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发展的直接结果。这里以炎黄传说的具体内容为例, 探讨其中所蕴含的早期人类文化的传播与融合。

有关炎黄的诸种传说, 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大量出现。春秋时期, 有关炎黄的传说侧重于其人性的方面, 即炎黄二帝的出生、族氏、贡献、政绩等, 对当时人类社会生活有一定的反映;到战国尤其是秦汉间, 在神话、道家出世思想及巫术的基础上, 以追求长生不死、飞升成仙为主题的仙话开始流行起来, 炎黄的传说开始日趋神化和细节化[2]。因此, 对于炎黄传说的认识, 既要看到其所蕴含的历史真实, 又需充分认识后世的附会和叠加。炎黄传说的相关内容, 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类为其生地、居地等信息类内容;另一类是其政绩、功绩类, 突出其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第三类是其宗教领袖的神圣性方面。其中, 与早期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 应该是炎黄的功绩和对早期人类社会的贡献方面的内容, 应该是当时人们的记忆长期口耳相传的产物。

炎黄传说中, 炎黄二帝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 反映了先进生产技术在早期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及在早期人类文化交流传播中的作用。以黄帝为例, 有关黄帝功绩传说中黄帝对当时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黄帝时代早期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如:黄帝重视发展农业经济, 《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为击败蚩尤与炎帝, 做了各种准备, 其中就包括发展农业经济, 即“艺五种”[3]。另外 , 为发展农业经济, 黄帝还推动了天文历法的进步。如《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能“时播百谷草木”[4], 能够做到顺四时之宜, 必然是以制定更为精确的历法为前提;《史记·五帝本纪》中还有所谓“顺天地之纪”、“旁罗日月星辰”及“迎日推策”[5], 等等。历来 注家解释不一 , 但都应与大规模的天文观测与历法制定有关。 此外, 黄帝还积极发展养殖业, 奠定农业经济的优良发展模式。《史记·五帝本纪》有黄帝“淳化鸟兽虫蛾”[6], 能够“节用水火材物”[7]。张守节正义云: “节, 时节也。……言黄帝教民, 江湖陂泽山林原隰皆收采禁捕以时, 用之有节, 令得其利也。”[8]这说明黄帝已经在历法进步的基础上建立起符合环境要求的经济发展模式[9]。《史记·五帝本纪》中, 作者融合先秦黄帝传说, 概括了黄帝在农业科技方面所做的贡献。黄帝及黄帝部族发展农业经济的诸多措施, 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使黄帝族群成为当时先进生产力的重要代表, 成为先进文化和生产方式的输出者和传播者, 同时成为部落联盟中实力最强大的族群, 成就了其政治上的主导和“统一”。

在有关炎帝的传说中, 早期的炎帝传说记载非常简单, 主要涉及其族源、居地、图腾崇拜等, 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映出炎帝族群与火和熟食发明之间的关系, 在炎帝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方面则涉及不多。直到汉代以后, 炎帝与神农氏合为一体, 才开始有炎帝神农氏对人类早期社会贡献的大量记载, 如:炎帝神农氏制造耒耜教民耕种, 织麻为布、制作衣裳, 遍尝百草、发明医药, 开辟市场、发展商业 , 台榭高地 建屋、烧陶 为器 ,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制作武器, 等等[10]。这应该是一种后世对早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叠加造成的, 并不一定是炎帝及其部族的事迹。

整体来看, 炎黄传说中有关炎黄贡献的记载, 反映出先进生产技术对当时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正是由于炎黄族群掌握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才能使自己族群的力量得以迅速壮大, 占据当时的领导地位, 在早期人类文化的交流传播融合过程中占据优势和主导。

另外, 炎黄传说中族群间的战争, 反映了早期人类文化交流传播与融合的重要途径。黄帝曾与炎帝大战于阪泉之野, 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 都取得了胜利, 并擒杀了蚩尤。两大战事不仅见之于《左传》、《逸周书》、《管子》、《山海经》、《史记》、《大戴礼记》、《淮南子》等书, 而且也见之于出土文献长沙马王堆帛书《十六经》, 临沂银雀山竹简《孙子兵法》、《孙膑兵法》, 江陵王家台秦简《归藏》, 参互印证, 有较大的真实性, 也符合氏族社会后期人们以战争为“经常性职业”的时代特征[11]。这一传说, 应是炎黄族群之间、炎黄族群与周边族群之间冲突融合的真实历史记忆, 是早期族群交流融合事实的记忆残留, 反映了早期族群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二、 炎黄时代考古资料显示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从炎黄传说中反映的早期人类社会发展状况来看, 炎黄时代的社会发展特征为:农耕社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 已经确立了父权家长制, 有了父系的部族首领;公共权力有了较大发展, 出现了部落联盟, 甚至出现了早期的古国;社会出现分层和等级, 即出现了权力阶层和贵族阶层等。这些社会发展状况, 与典型中心聚落时期和早期古国建立初期的社会特征基本符合, 即处于早期邦国出现前后。结合文献记载的炎黄族群的活动区域为黄河流域中上游, 基本可以认定, 炎黄时期对应的大范围的考古学文化, 应是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中晚期阶段和龙山文化早期。

炎黄族群在当时已经发展到了部落联盟阶段, 甚至早期古国阶段, 包含着不同的部族和族群。因此, 与考古学文化对应的是大范围的, 而无法具体到某种类型的仰韶文化或龙山文化, 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都是由许多不同的地方类型构成, 他们在大的文化特征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如都处于农耕社会, 使用彩陶, 陶器器型类似等。而在细节上则有所不同, 如特殊陶器的型制、特殊的花纹等, 应该是不同的族群或部族。然而因为大的文化特征上的相似, 同属于仰韶文化或龙山文化, 因此应该同属于一个较大的部落联盟, 相互之间联系密切。这些特征, 也正与文献记载的炎黄部落联盟由多个部族、氏族共同组成的实际情况符合。再加上黄河流域中游的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一脉相承, 中间并无缺环, 因此黄河流域中游的仰韶文化中晚期至龙山文化对应的应是五帝时期, 即炎黄和尧舜禹时代。考古资料显示, 这一阶段黄河流域中游族群创造的文化即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强大影响, 其文化穿透力极强, 影响的范围非常广泛。这也与文献记载的炎黄族群和继任的尧舜禹族群在当时占据主导地位基本符合。因此, 考察黄河流域中上游仰韶文化中晚期和龙山文化早期时的考古学文化与周边考古学文化的交流状况, 便可大致看出, 炎黄时代早期人类文化传播交流融合的具体情况。

考古学资料中显示的不同族群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首先能在各地流行的陶器中找到痕迹, 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的仰韶文化, 对黄河上游和下游地区及至南北邻近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产生了广泛影响。在仰韶文化早期时, 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就深受其彩陶文化影响, 红山文化陶器中的红顶钵和彩陶中的红彩, 都被认为是仰韶文化因素的表现。在仰韶文化中期, 庙底沟文化对周围的辐射影响更加明显。庙底沟文化最富特点的以弧边三角为主要构图的花瓣图案彩陶, 在黄河下游地区的大汶口文化、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中, 都有类似的发现[12]。庙底沟文化的影响, 向西远及青海地区, 向北越过河套地区, 在这两个区域内都发现了具有浓郁庙底沟文化色彩的遗存。仰韶文化与东方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之间, 有着比较密切的交往。两个文化中, 都有特征相同的陶器, 如红顶钵、大口斜腹盆、小口双耳罐等, 这是它们相互影响的证据。在仰韶文化晚期, 吸收了来自外围文化的许多因素。西王村文化和大河村文化, 都吸收了东方大汶口文化和南方屈家岭文化的一些因素, 鼎和豆等陶器的使用便是明证, 反映了不同族团在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历史信息。仰韶文化的不同时期, 给予周围诸文化以强烈影响, 也吸收了周围诸文化的许多因素, 它与这些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13]。

考古资料显示, 到龙山文化时期, 炎黄族群出现更大范围的交流融合, 不仅有文化上的交流融合, 更有族群上的融合。具体表现为考古学文化形态上龙山文化的全面扩张, 整个黄河流域中下游的考古学文化均为龙山文化, 虽然有具体的不同类型之分, 但大的文化形态是一致的, 与文献记载的炎黄尧舜禹时期统一的族群联盟格局基本吻合。整个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炎黄族群所在的区域, 呈现出鲜明的族群融合和文化交流趋势。

三、 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传播融合的途径与特点

从上述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的传播交流和族群融合状况可以看出, 早期人类文化传播融合的途径与方式有比较鲜明的时代特色, 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传播与融合的主要方式为战争和部族迁徙。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进入中心聚落时代以后, 父权制家庭确立, 出现了财产的私有和社会分层, 导致社会不平等的存在, 军事权力和经济权力的集中促使公共权力得以迅速发展, 为战争的发动提供了条件。为了寻找更好的生存环境和居住地, 或是为了寻求有限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不同的族群之间常常会发生战争, 以战争的胜负来决定对领土、资源、人力的主导权, 这正是炎黄之间发生战争及炎黄和蚩尤之间发生战争的时代背景, 也是后世战争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战争的直接结果, 是族群的融合及部族的迁徙, 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战争使不同迁徙的族群得以融合成为一个新的族群, 另外, 也会造成战败族群远离居地, 四散。在迁徙的同时, 会带着自己原有族群的生产技术、意识形态、英雄记忆等在新的聚集地流传延续下来。全国各地流传的炎黄传说, 虽然有很多是后世的附会, 但并不能完全排除早期族群迁徙和族群融合造成的口耳相传的记忆残留。当然, 早期族群的迁徙除了战争造成的后果外, 更多的是一种自然迁徙, 即早期族群为寻求更好的生存条件和自然资源而自发产生的一种迁徙行为。这种自然迁徙, 会使迁徙族群与当地原住民之间的文化不断交流融合形成新的族群文化。

早期人类文化传播融合的特点, 可以概括为物质和精神并行, 即以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交流为主, 表现为陶器制造技术的传播;以先进意识形态的传播交流为主, 表现为器物蕴含的古礼的巨大影响力。

早期人类文化的传播与融合, 主要是以先进生产技术的交流传播为主, 生产技术的先进与否决定了各族群的力量与地位。在炎黄传说中, 炎黄二帝及其族群为早期人类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发明制陶技术、创造历法、制造武器、发展农耕技术和养殖业、发现中草药, 等等。这些都是当时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 先进的生产技术使炎黄族群的力量迅速发展, 成为黄河流域的主导族群, 也使得当时的文化交流呈现一种对外输出为主导的方式。制陶技术的发展和彩陶在各地各族群的出现, 充分证明了这种以输出为主导的文化交流方式。当然, 炎黄族群的先进生产技术在被周边族群效仿学习的同时, 周边族群的一些文化因素也会被炎黄族群所吸收, 炎黄族群所在的考古学文化中东方和南方外来因素的出现, 正是这种反向吸收的证据。从现有考古资料来看, 结合文献记载, 炎黄时期早期人类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是以黄河流域先进技术对外输出为主。

除了先进生产技术的交流传播外, 早期人类意识形态的交流与传播也是当时文化交流传播的主要内容之一。炎黄时期, 因为社会等级和分层的出现, 公共权力的发展, 维护这种社会等级和权力的古礼在此时已经形成, 礼器也已经出现。这种古礼, 随着不同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 影响力逐渐增强, 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同, 是后世华夏民族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形成的重要基础。以炎黄时代对应的仰韶文化庙底沟期的彩陶为例, 仰韶文化庙底沟期的彩陶, 器型规整、图案规范、标识性强, 影响极其广泛, 文化穿透力极强。彩陶作为黄河流域这一时期的代表性礼器, 发挥其强大的引领作用, 以抽象或写实的鸟纹为图案, 图案规整, 特征鲜明, 在西到青海、东抵山东、北到内蒙古中部、南到长江的广大地区都有彩陶的踪迹。它对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的影响, 在考古学上都能得到认证。彩陶普及的同时, 其所蕴含的特殊礼制意义也随之传播, 充分反映出上升为一种制度后古礼的强大影响力和引领力[14]。另外, 这一时期黄河流域在以彩陶为主导礼器的同时, 个别地区和遗址也存在玉礼器的踪迹。如:河南灵宝西坡村仰韶文化庙底沟期遗址墓葬中, 有一座四岁的小孩墓, 墓中除随葬有大量陶器外, 还有3件玉钺。有象征着特权的玉钺, 标志着小孩的特殊身份和阶层, 明显是一种礼器。玉礼器的出现, 应是受到东方大汶口文化和南方同时期玉器文化的影响。到龙山文化时期, 古礼更是随着族群间的交流融合呈现出大范围的融合趋势, 即整个黄河流域的古礼一体化, 盛行的是原出现于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时期产生的酒礼等级制度, 礼器则是兼容并蓄, 陶玉礼器并行辉煌。此时古礼中蕴含等级制度等意识内涵, 是当时社会进步的反映, 随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在黄河、长江流域等大范围地区的族群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规范作用, 为当时的社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15]。由上可知, 意识形态领域的交流与传播, 在早期人类文化交流传播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产生着重要影响, 是后世能够实现统一, 形成统一的民族认同和民族意识的重要精神层面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

[2]赵世超.拨不开的迷雾——炎帝黄帝与炎黄文化的南迁[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2) .

[3][4][5][6][7][8]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M].

[9]许兆昌, 杨龙.黄帝形象的知识考古[J].史学集刊, 2012, (5) .

[10]龚维英.“炎帝神农氏”形成过程探索[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84, (2) .

[11]高强、田延峰.“重黄轻炎”现象及其文化透视[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9, (1) .

[12]王仁湘.中国新石器时代花瓣纹彩陶图案研究[J].考古与文物, 1989, (1) .

[1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青铜时代的传说和历史 篇3

图1 考古学家李伯谦

主持人: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但是假如今天我们翻开一份由西方国家编写的世界历史年表,我们总会发现在公元前841年之前的大约300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位置上始终是一片空白。这段中国历史充满的迷雾,对于一位专业的杰出考古工作者来说,是他心头的一个痛。

2000年11月9日,对于“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来说,是个重要的日子。那天公布了一份《夏商周年表》,把中国的历史纪年由公元前841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弥补了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的一大缺憾。而这份年表的背后却包含了中国几代考古工作者的智慧和辛劳。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真正有传世文献支持的“信史”却只到公元前841年,从此上溯的历史是模糊不清的。甚至中国的第一王朝——夏,因为没有明确的文字,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得不到证实:夏朝是否存在?它的都城又在哪里呢?

1959年,河南偃师市西南约9公里处,一支考古队在一个叫二里头的地方有惊人的发现。这处遗址的建筑面积比现在的故宫还大好几倍,在二里头先后发掘出宫殿建筑基址、作坊遗址、居住区、陶窑和墓葬等,并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一切证据表明,这里曾经是一个都城,建造的时间距今大约3500年~4000年,而这正是文献记载的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的存在时期。二里头到底是哪个王的都城呢?

李伯谦:这个发现使很多考古学家都改变了自己原来的观点,把二里头文化都看成是夏时期的文化了。

主持人:在这个过程当中您的思路是怎么样的?

李伯谦:我是1963年才带学生到二里头遗址学习的。二里头文化分了三期,当时我比较同意我的老师邹衡教授的观点。

在此后的发掘中,二里头文化被分为四期,被誉为“夏商周考古第一人”的北大教授邹衡认为,这四期都是夏文化,覆盖了整个夏朝的历史。

李伯谦:当时我们都是同意这个观点的。后来测定结果二里头文化当时认为是公元前1900年到公元前的1600多年,二百八九十年的时间。我觉得司马迁的《史记》有一篇夏本记,就记载夏朝有十四代,十七个王,而且对夏朝的年代他说是471年,那我们这个三百年还不到,那一百多年怎么办呢?

李伯谦对老师邹衡的观点产生了怀疑,他感觉二里头文化可能不是最早的夏文化,应该属于中晚期的夏文化。

主持人:因为《史记》的记载如果没有考古上明确证明的话可能我们也不太敢认定。

李伯谦:我有这个想法以后,就觉得要找出一个说法,我就从二里头开始发掘的第一篇简报一直到历次的简报,反复阅读琢磨,我发现二里头文化的内涵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山东、河南东部的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地,距今约4350年~3950年,比二里头文化要早。1928年,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发现了一种带黑色光泽的陶片,考古学家把这种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龙山文化”(图2)。

图2 “龙山文化”以黑陶为主要特征

李伯谦:在二里头文化当中常见的一种器物叫“三足盘”,就是一个平底的盘,下面带三个瓦足。这个东西追它的源头就是在山东、河南东部龙山文化当中流行的东西。当时发现的不仅是这一种器物,有五六种器物都和山东龙山文化有关系,但是这种密切关系是怎么来的?

主持人:您下一步的思路应该就是分析这个因素为什么会从那边来?那您找到的线索是什么呢?

李伯谦:我1986年写文章说,造成这种结果,可能和文献记载的后羿代夏这个政治事件有密切关系。

这是一个大胆的推测,后羿,又称“夷羿”,相传是夏朝时期东夷部落的首领,善于射箭。神话传说,后羿曾经射下九个太阳,使大地气候适宜,万物得以生长。他领导的部族就分布在山东龙山文化所在的区域,那时正是夏朝的第三个王太康的统治时期,他们之间曾经展开过一场生死大战(图3)。

图3 郑州出土的商代青铜器

李伯谦:第三代的王喜欢喝酒、喜欢打猎,不太问政事,结果东方的夷人,他们的首领叫作后羿,他利用商朝老百姓对这个王的不满意,就进攻过来把夏朝这个王推翻了。这个在司马迁的《夏本记》当中就叫作后羿代夏,过来后他的文化也带来了。我认为二里头文化发现的和东方的、山东龙山文化有关的这些因素和这个政治事件密切相关。

史书上记载,后羿当政后,以善射自居,也四出游猎,不管民众疾苦,不久便被自己的手下所杀。夏王的后人在多年后又重新夺取了政权,后羿引发的这场夏王朝的政权变故持续了100多年。

主持人:后羿这个人,在一般人的观念里只是一个神话人物,很难跟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作一个结合。我不知道作为一个专业的考古学家怎么去思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他到底是一个神话人物还是一个真实的人物?

李伯谦:从历史记载来讲,成文的历史,就是用文字来记载的历史是比较晚的,用成文记载历史我们叫作“信史”,就是可以相信的历史。在这之前一个阶段是不是没有历史呢?还是有历史的,只不过这个历史是经过口耳相传,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口头传说,所以叫作“传说史学”、“传说历史”。比如后羿,就是传说,当时没有很明确的文字记载,只是传说下来了。

主持人:您的意思就是说这个真实的影子是有的,但是因为传说,人们口口相传总会把它夸大,最后就变成了一个神话人物了。

李伯谦:对。是不是有这么个人我觉得倒并不重要,但是我们知道他是东方这个部族的代表人物,这个是可以相信的。

司马迁的《史记》中这样描述后羿:东方夷人的首领,具有非常高的射箭本领,他带领东方的夷人打败了中原地区的夏人,夺取了夏的政权。

主持人:如果没有考古发现,恐怕很多历史学者对司马迁后羿的这段历史,或者说后羿代夏这段历史也是将信将疑的。

李伯谦:那当然是,没有得到考古学的证实。

李伯谦指出二里头文化应该属于夏朝的中晚期,也就是说二里头是后羿代夏事件之后,夏的都城所在地。

李伯谦:有赞成的,但是也有不同意的。不同意的觉得您举那些和山东有关系的东西可能是比较早的东西,他也承认是跟东方有关系,但是不是同时的。认为它是比山东龙山文化要早一个时期的大汶口文化的东西,比较早的时候就传到中原了。二里头又继承了中原很早传过来的东西,所以不见得是和后羿代夏有关系。

主持人:这种分析你们怎么回答他呢?

李伯谦:因为山东龙山文化是继承山东大汶口文化发展起来的,所以我们根据比较来讲,它和大汶口文化还是有距离,更接近的还是山东龙山文化。

既然二里头是夏中晚期的都城,那么夏王朝最早的都城又在哪里呢?这也促使了李伯谦对夏早期文化进行研究。1998年,李伯谦完成了对中国青铜文化体系的构建,对夏商周考古研究产生了影响。

大约公元前1600年,夏朝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商,商经历了近六百年,但是商的第一个都城在哪里?却一直是个谜。文献记载,商由于战乱曾多次迁都,加上年代久远,给寻找商的都城带来了困难。

1950年,郑州市一名小学老师在郑州市的一次意外发现,使商的第一个都城的寻找工作有了转机。在此后长达几十年的发掘中,郑州陆续发掘出祭祀坑,制陶作坊,城墙等遗迹以及一些商代大型青铜器,遗址位于郑州市区,面积达25平方公里,这里是商哪位王的都城呢(图3)?

李伯谦:组织发掘的安金槐先生说这个王可能是仲丁,就是商汤之后的第六个王,是他建的城,叫作隞都。最初大家都觉得也没有太多的疑问,后来我的老师,北京大学教授邹衡先生提出来说郑州商城不是傲都,应该是商汤所建的亳都。

也就在考古界倾向于郑州商城是商的第一个王——汤的都城亳都时,在距郑州市约80公里的偃师市也发现了一座商代都城(图4)。

图4 偃师市发掘的商代都城遗址

李伯谦:你说郑州商城是亳都,我这也发现一个跟它时间基本差不多的一个城,规模比它小一点。

主持人:那确定都的因素是什么呢?

李伯谦:一个是它的规模,它的规模也很大,而且出的有青铜器,后来还发现有宫殿遗址,所以它是个都没问题。但是究竟哪个是真正的亳都?两方面意见相持不下,邹衡先生说郑州商城就是亳都,你那个是桐宫。什么叫桐宫呢?就是商汤为他孙子太甲在那里建的一个宫。

主持人:这也是有历史记载的?

李伯谦:有历史记载的。但是人家说那不行,我们偃师商城这么大的地方怎么是个桐宫呢?而且班固就讲过,商汤在西亳呆过,那也是商汤时候建的都。

郑州商城被埋在一座繁华的现代城市的地下,给考古挖掘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但李伯谦还是从中发现了一些新的线索。

李伯谦:发现有一百多米的城墙,这个城墙比我们现在认为郑州商城建立的时候,它比那个早,比郑州商城大城建立的时候要早。第二,郑州发现一个铜器墓,随葬青铜器的墓葬,有两件青铜器还有陶器,这个墓葬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在郑州发现的商文化系统当中最早的一个墓葬。还有就是在比郑州商城早的所谓罗大庙文化当中发现有大型的建筑基址,它的规模和后来发现的商朝的宫殿基址是不相上下的,这三个东西都比郑州商城那个大城要早。

李伯谦认为,郑州商城,也就是史书上称的商的亳都,可能有两次建造过程,在大城建立之前,那里就曾有过一个小城,这是为何呢?上世纪90年代的一次发掘,引起了李伯谦的注意。

李伯谦:在郑州商城的西北方向四十华里一个地方叫大师姑,在大师姑这个村子发现一个城,这个城是二里头文化时期的城,是二里头文化的二期开始到四期结束的一个城。

李伯谦认为,郑州在商代先有一个小城,后来又原地扩建了一座大城。而二里头是夏朝最后一个王桀的都城,在距它6公里的地方就是偃师商城,大师姑商城在偃师商城和郑州商城的中间。经过测年,偃师商城和郑州商城建立的时间在同一时代,只是具体时间上略有先后,李伯谦推测,这些城池的分布和建立与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有关,那就是商的第一个王汤征伐夏的战争(图5)。

图5 商汤征夏城池分布图

李伯谦:商人的起源是在豫北冀南,安阳、邯郸、漳河流域,它本身是受夏人控制的一个部族,但是它慢慢慢慢壮大了,起来以后它想灭夏了。

公元前1600年,商汤带领一支强大的军队开始了征伐夏的战争。

李伯谦:商汤的军队一直到了开封地区,现在开封市的杞县。那年郑州大学在那里发现一个遗址非常重要,叫路台岗,在这里发现了很典型的一个灰坑,出土的全跟豫北冀南的文物相似,我们认为与先商文化的那些遗存完全一样,那就是典型的先商文化。

主持人:说明那个时代他们曾经到过这个地方来。

李伯谦:到过杞县来。

郑州西北方向的大师姑城,阻挡了商汤军队前进的步伐,那里是夏朝一个重要据点,守备的军队非常强大。

李伯谦:就是要防东边的,所以建了这个城。你商人不是要灭夏吗?你到这个地方人家的大军在这驻扎着呢,所以它必然在这里停下来,慢慢整合自己的力量,这个地方必然有它的遗迹留下来。

经过艰难战斗,商汤攻下了夏的都城二里头,但不久,他决定在二里头夏都的旁边建一个规模很大的城池,这就是堰师商城,历史上称为西亳。

主持人:这个偃师商城离二里头多远?

李伯谦:十几华里。监督夏遗民的,尽管表面上把夏灭掉了,但是你还可以祭祀你的祖先、宗庙,你们敢造反我就武力对待。文献记载是这样的,商汤灭了夏桀以后它又回到郑州的亳。所以我们说郑州商城为什么在先商时期还没有灭夏以前就设个据点了,它回来以后肯定是把它扩大成为郑州商城大的都城,但是同时为了监视夏遗民,就在十几里外建了一个城——西亳。所以我说郑州商城、偃师商城是基本同时的,这大家都同意,按照我的排法,郑州商城,那个小城为代表的,要早一些,这就圆满了,我们承认都是都城,但还是有一个主的有一个辅的,两京制。所以我想如果重新来看待郑州商城,把邹衡先生的观点补充上一点我认为比较圆满。

公元前1046年,居住于陕西地区的周族势力推翻了商的政权,中国历史进入了第三个王朝—周,周控制了商朝原来统治的地区,又征服了四周的许多小国,为了控制东方的大片领土,周王把同姓宗亲和功臣谋士分封各地,建立诸侯国。周朝的第二个王周成王在镇压了山西南部的唐国叛乱后,把自己的的弟弟分封在那里,一个日后称霸了160多年的诸侯国——晋由此诞生(图6)。

图6 周朝推翻商建立诸侯国晋

李伯谦:晋侯这个称呼,是从第二代才叫的。因为叔虞封唐,晋的始祖叫叔虞,是周成王的弟弟。

他封到的是唐,所以他不能叫晋,到他的儿子燮父把国号改成晋了,所以他才叫晋。

公元前453年,晋国被三位大臣瓜分,史称“三国分晋”,七百多年历史的晋国从此消失,曾经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甚至连它的始封地和都城所在地都成了悬而未决的问题。直到1992年,山西南部一个叫天马曲村的地方,发生了一次严重的盗墓事件,才为揭开这个千古之谜找到了线索。李伯谦来到这里。

李伯谦:从1992年一直到2000年,我们在这里一共发现了9组墓,一共是19个墓,其中有一位晋侯旁边埋了两个夫人的墓(图7)。

图7 山西天马曲村挖掘的晋侯陵寝

挖出来以后怎么来认定它,这个晋侯墓是哪一位晋侯,和史记记载的晋世家记载的时期能不能对应上,这是最大的问题。

史书记载,从有晋以来,历经六百多年,自叔虞封唐开始,止于晋静公,共有36代晋侯、晋公。在天马曲村遗址仅发现9座晋侯陵寝,这九个晋侯到底都是谁呢?

1993年,在一座几乎被盗光的晋侯墓中,考古队发现了重要的线索。

李伯谦:尽管这个墓被盗了,但还是留了很多东西没盗走,其中有一个青铜器是什么呢?16枚编钟大小排下来两套,这个墓14个钟被盗墓贼盗走了,后来流到香港,被上海博物馆马承源先生把它买了回来,但是这个墓坑还剩了两个,剩了两个是最后的两个,这个钟谁做的呢?晋候稣。这个晋候名字叫穌。

晋侯墓经过六次挖掘,出土了许多珍贵的器物,其中最多的是青铜器,包括盗墓流失在内,晋侯墓青铜器共400余件,其中,礼乐之器占绝大部分,这些器物上的铭文成为了剖析墓主身份和名字最直接的证据(图8)。

图8 晋侯墓出土文物上铭文清晰可见

晋侯墓地位于山西省翼城县和曲沃县交界处的天马曲村。每个晋侯墓都有一个陪葬的车马坑以及一或两个夫人墓,各个墓位的安排十分严格,他们的分布规律也成为推断晋侯身份的重要线索。

李伯谦:9个排次序是一环扣一环的了,他是不是父子相继呢?晋是父传子还是哥哥传给弟弟呢?91、92号墓这一组出了一个铭文,是晋侯喜父文考,文考就是父亲去世以后的尊称。根据记载我们就知道了,这个墓地是父子相继这么一个排列的顺序。

在晋侯墓地最后一次发掘中,意外地发现了一件晋的第一代,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的文物(图9)。

图9 周成王弟弟唐叔虞的文物

李伯谦:还出了一件方鼎,方鼎现在我们还没有把它修复起来,但是它有长篇铭文,这个长篇铭文记载了周王举行的祭祀大典。这件铜器是现在我们找到的唐叔虞唯一的一件铜器,在他的儿子墓葬中发现的。这样就把9座墓从第二代晋侯燮父,一直到最后一组晋文侯时期,9座墓把它排序出来。我们还对每座墓葬进行了测年,这就为构建西周时代的年表做出了很重要的证据。

除了晋的第一个侯叔虞的墓没有发现之外,九个晋侯墓的身份都得到了证实。

上一篇:学校激发个人潜能的演讲稿下一篇:国培计划教师网络研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