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挫能力的培养

2024-06-23

耐挫能力的培养(共6篇)

耐挫能力的培养 篇1

怎样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

怎样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

河南郸城县 钱超

挫折,既可把人压得粉碎,也可让人百炼成钢。因为自身的缺陷或者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或者评价,将会激发一个人产生自强不息的内在动力,而这种动力的着力点将很稳定地集中到一个方向上来,即通过改变并创造条件实现最佳效果。

我们都知道张海迪、海伦-凯勒以及保尔的故事,他们拥有不屈的精神和坚苦卓绝的意志,克服无数常人无法理解的困难,最终成为一个成功者。事实上所有的成功者,都须经历孤独、屈辱、失败,这一切在考验着他们的耐挫能力,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

那么所谓耐挫力是什么?耐挫力是指当个体遇到挫折时,能积极自主地摆脱困境并使其心理和行为免于失常的能力。

孩子心理耐挫力的高低关系到他将来的成就与发展,就此有人曾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他们中间有50%以上的人都有过坎坷不幸的童年。

爱迪生曾经说过:“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任何改变,而最终克服障碍以达到期望的目的。”

如今孩子耐挫能力不断下滑!究其原因是: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因为是独生子女,所以家长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总想把世上的一切幸福都奉献给孩子,把一切不幸和痛苦都留给自己,为孩子铺设好了一条条鲜花盛开、绿树成荫的阳光大道,让他们看不到失败,不知道烦恼、苦难为何物,结果孩一子在家长的精心保护下丧失了经历风雨的机会。在家里孩子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看不到世事艰难,也不会去照顾他人的感受。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每每遇到一点点的困难,孩子就会等待家长来帮助。孩子没有经历挫折的体验,就会出现人格缺陷,甚至成为知识的勇者,人格的懦夫。最后,经不起生活的检验和摔打而成为彻底的弱者,彻底的失败者。

巴西有一个小孩叫桑托斯,他和巴西的其他小孩一样,从小酷爱足球。不幸的是他得了小儿麻痹症,6次手术之后,虽然免于一死,但却留下了终身残疾,他的左膝盖骨变形,脚尖向外撇,肌肉发育不全,右腿也是严重的崎形,他不能站立,只能坐在轮持上行动。

他看到街上的小伙伴们踢球,真是羡慕极了,有时候看得入迷,自己的.脚步也不由自主地动了起来,可是当他的脚碰到轮持上的档板而疼痛难忍时,他又回到了残酷的现实。

正是依赖心中美好的愿望,他经常去顽强地锻炼,后来竟奇迹般地站了起来,丢开轮待,能跑能跳,学会了踢球,而且成为国家连获两届冠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个桑托斯,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加查林。加查林是火箭鸟的意思,由于他比赛时满场飞快地奔跑,使人想起巴西最常见的飞得最快的火箭鸟。加查林创造的奇迹,首先在于他克制了自己的痛苦,他没有坐在轮椅上向隅而泣,而是积极行动,积极地进行顽强的锻炼。其次,在于他看清楚了问题。他看出失败并未成为定局,只要努力,还有胜利的希望,身体的残缺都不算什么。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他利用自己一只脚长一只脚短的特点,练出了在快速奔跑中灵活地突然转身变向的绝招,同时,利用左脚外撇的缺陷来做假动作,快速转身切入,成为世界足球史上的奇迹。

这是一件孩子在挫折中发奋的经典案例。当孩子受到挫折或者愤愤不平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安慰,也不是等待着孩子自己去领会,然后去发奋,最好是与孩子共同分析,挫折的真正原因通常是准备不足,不是天赋或者人情世故。要孩子明白,努力去创造条件、改变条件;争取胜利要有理由,要有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改变条件达到最佳效果,这是发奋的核心。

告诉孩子要忍受孤独,因为上帝只帮助那些能帮助自己的人,人要有出息,必须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孤独与寂寞,在孤独与寂寞中才能卓尔不群。

告诉孩子要忍受屈辱,因为暂时的屈辱与苦难是能磨砺一个人的意志的,只要心中有梦想,就可以坦然应对出现在面前的不幸,关键是我们做好自己手头上的事情。告诉孩子要忍受失败,因为机会的发生都存在于对失败的清醒认识之中,最重要的是我们立即去做。这些都是发奋的思想前提,简而言之,就是自强不息,艰苦奋斗。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霜寒的蔬果不甜。”生命只有在不断经受挫折训练,不断经历挫折打击,才能使失败成为进身之阶、成为无价之宝、成为成功之母。

耐挫能力的培养 篇2

一、什么是耐挫力

所谓耐挫力,是指个体遭受挫折后,能够忍受和排解挫折的程度,即个人适应挫折、抗御和对付挫折的一种能力。一般来说,耐挫力强的人,能够经受重大的挫折,并以理智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对待之,在挫折面前能够保证正常的行为能力。幼儿的这种耐挫力是在成长过程和各种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他们耐挫力的形成与提高是一个由低到高、从非自觉到自觉的过程。

二、什么是挫折教育

所谓幼儿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下,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和创设某种情景条件,提出某种难题,启发和促进幼儿动脑、动手来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勇于经受挫折的习惯,从而引导幼儿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三、如何培养幼儿的耐挫力

从小培养孩子的耐挫力,当然不是要孩子一味接受挫折教育,这样会导致孩子“斜视”世界,对一切缺乏信心,甚至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我们既要让孩子有成功的快乐体验,也要结合所遇的挫折与困难进行教育,两者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培养起孩子良好的耐挫力与正确对待一切事物的态度。培养幼儿的耐挫力,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引导幼儿正确认识挫折。

挫折认知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人遭遇挫折时的情感和行为。因此,培养和提高幼儿对挫折的正确认知可以说是提高幼儿耐挫力的关键,是我们进行挫折教育的第一步。如果幼儿对挫折没有正确的认识,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遇到挫折他们就会惊慌失措,痛苦失望;如果有了正确的挫折观,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认识到了挫折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并且敢于正视面临的挫折,不灰心、不低头、不后退、坚韧不拔,敢于向挫折挑战,就能把挫折当做进步的阶石、成功的起点,从而不断取得进步。老师和家长应帮助孩子获得勇气,去做新的尝试,从而得到成功的体验,并有意识地增强孩子的竞争意识,鼓励他们正确对待竞争中的失败,以及如何在失败中把握自己的心态,这一点至关重要。要让他们知道:人生中有胜利、高与教育工作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各个要素的积极配合。

因此,在整体优化这一系统观念的指导下,实现集团科学化管理要求管理者全面规划,统筹安排,既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重个别,不重整体,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又不能只重整体,不重个别,只满足于“高屋建瓴”,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罗珉.组织管理学[M].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成功的日子,也有挫折、失败的时候。

2. 引导幼儿及时疏导受挫情绪

挫折和失败会破坏幼儿的心理平衡。人的内在心理具有一种摆脱痛苦、减轻不安、恢复情绪稳定、达到心理平衡的适应性倾向,其目的是避免精神上的焦虑和痛苦,维持心理平衡以适应挫折。学前儿童由于年龄小,自我意识刚刚开始发展,遇到挫折不会自觉地运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需要家长和老师提供一些方法上的帮助。利用一定的方法排解由于受挫后的不良情绪,虽然不能改变挫折情境,但却能改变幼儿对挫折的认识和理解,在缓冲心理危机、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等方面具有很大作用。

3. 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挫折

幼儿期是爱模仿、爱表现的时期,所以成人的榜样作用非常重要。成人在遇到挫折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以及处理挫折困难的手段、方式都会影响幼儿面对挫折困难的行为态度。要让孩子有良好的耐挫力,做父母的就首先得以自己坚强的耐挫力熏陶孩子。挫折教育首先要教育幼儿正视挫折,消除幼儿对成人的依赖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幼儿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同时,老师应当注意观察班级内的孩子,将面对挫折的做法介绍给幼儿,让他们正确面对挫折。

4. 增强真实情境磨炼,提高幼儿耐挫能力

面对挫折、正确处理挫折的能力与其处理挫折和危机的经验有关,而这些经验是需要在不断的挫折和失败中逐渐累积的。因此,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必须要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让幼儿在挫折中亲身体验、感受、理解,积累必要的耐挫经验,为他们今后在遭遇困难和挫折时,能够正确面对,冷静处理,不气馁,不放弃提供心理准备和经验基础。例如:生活小事不能自理、摔跤流血、与父母失散、和小朋友有了矛盾,等等。这些挫折具有自然性和真实性,身为一名幼儿老师,应当恰当把握时机,在这些幼儿身边自然发生的小事中引导幼儿自己总结问题,学习耐挫、解决问题的相关经验,培养他们正确认识挫折和处理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5. 三位一体,共同培养幼儿耐挫能力

幼儿挫折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的工作,也是家庭、社会的工作,幼儿园展开多种活动,帮助幼儿体验受挫,提高耐挫能力,但如果得不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则依旧是徒劳无功,因此,要想让耐挫教具取得好的效果,必须让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培养幼儿的耐挫能力,三方面达成共识,而家长更应高度重视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特别是爷爷奶奶等隔代的长辈,更要更新教育观念,不仅要积极配合教育机构对幼儿进行耐挫力的培养,而且还要在家里创造和利用一切有利时机来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而社会的舆论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通过社区、社会的一些耐挫知识经验的宣传,帮助某些家长和老师正确认识挫折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挫折,能使人从中吸取经验教

[2]董秀华.国外教育集团发展与运行简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2(2).

[3]高耀明,魏志春.论我国教育集团发展的现状和趋势[J].高等教育研究,2006(6).

[4][英]托尼·布什.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36.

[5]李战平,张丰.论教育股份制的运行及其机制[J].江西教育科研,2010(1).

让老师成为幼儿游戏的好伙伴

(淮安市新星幼儿园,江苏淮安

区域活动是以个别化的教育形式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满足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幼儿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师对区域游戏的指导是幼儿能否在区域活动中得到较好发展的关键,而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成为他们游戏的伙伴,则是教师指导区域游戏的较好方法,因为教师只有参与到游戏中,才能真正了解:现在幼儿需要什么?班级游戏是否合理?什么时候介入游戏最适宜?如何使得游戏的开展更具有趣味性及教育意义……教师科学地有目的地指导分别渗透于区域游戏的各个阶段,包括:游戏前的准备、游戏进行时的指导与游戏后的评价,也就是说:无论是游戏的准备,还是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与孩子共同参与,是非常重要且意义深远的。

一、游戏前的准备

游戏前的指导是相对于整个游戏过程而言的。主要包括:

1.玩什么

主要是确定游戏的主题,对于我们而言,是根据现有的主题内容,从而在原有的区域游戏中增设相关的游戏。因此,每一个新主题开始时,我们都要做一个主题游戏计划表,从而明确本主题中将要渗透哪些游戏,有计划地进行丰富。

2.怎么玩

包括玩具材料的投放和游戏规则的制定。

1)体现不同年龄段的目标。根据小中大不同的年龄层次,其教育目目标不同,可根据不同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游戏的目标。我们应该将区域游戏作为主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延伸手段。

2)体现孩子发展的个体差异。孩子的发展有其规律性,但每个孩子的发展都是存在差异的,因此,班级游戏的设计要确保多样化、多元化,无论是游戏的形式还是难易程度,都要考虑到每一个孩子。

3)让孩子自己做主。幼儿在不同的游戏中的游戏需要是不同的,教师要及时观察和了解幼儿在当前游戏的需要,及时调整和投放适宜的玩具材料。

3.玩得好

生活经验是幼儿游戏的基础,当游戏主题确定以后,就应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机会丰富有关相关经验,这样才能保证孩子能玩起来。丰富经验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1)经验回顾。带幼儿一起回顾和家长一起去超市买东西的过程、去医院治病的经历、去图书馆阅读的宁静、去小吃店的享受……为孩子的游戏做好准备。

2)现场总结:通过观看其他小朋友游戏的录像、照片,进行经验介绍等,巩固游戏区域的游戏规则,促进游戏的顺利开展。

3)同伴之间的相互学习是幼儿习得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伴的榜样示范,往往比干瘪的说教、抽象的要求更能吸引孩子、更具说服力。

二、游戏过程中的指导

教师的现场指导在幼儿游戏的开展中显得十分重要,直接决定班级游戏的顺利开展和游戏水平。游戏中教师要扮演好观察者与指导者的角色。

1.观察什么

观察孩子们的游戏分配、游戏状态、游戏水平、存在问题等。训,学会分析和处理问题,真正地“长大”。从小到大,孩子不可避免地会碰到数不清的挫折。面对挫折采取不同的态度,会对孩子个性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孩子在受挫折后如果得不到合适的引导常会失去自信,产生退缩感,甚至变得越来越软

2.适时指导:

指导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之上,同时要抓住机会适时而为,此时老师就是孩子们的救星、英雄和崇拜者。

1)选择区域发生矛盾时。这种情况在托、小班比较常见,由于幼儿年龄较小,没有太强的自我意识,往往别人玩什么就都跟着玩什么,加上对游戏的规则没有吃透,导致疯抢、耍赖等行为,更有可能为此而发生“暴力行为”,这种情况老师首先要拉开幼儿,疏导幼儿重新分配,根治的办法是:设立区角人数限定制,通过插卡、摆名片、盖章等方式限定人数和提醒他人。

2)当孩子操作发生困难时。孩子在游戏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时教师适时出现,一句看似随意的询问:需要帮忙吗?一定会让孩子如遇救星,此时老师所提供的一些帮助,会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浓浓关爱、渊博的知识,会让孩子记忆犹新。

3)当孩子不知所为时。一次,当老师看到娃娃家的孩子无所事事时,老师马上以“客人”的身份进入到娃娃家,老师说:今天医院有免费幼儿体检,小舞台有一场非常精彩的表演,幼儿园还有亲子游戏,你看这么丰富的活动,你打算参加哪种呢?于是孩子们就忙着抱好娃娃先去幼儿园上亲子园,然后去车站坐车到剧院看表演了,看完表演后,又到超市里买食品与零食,这样游戏的内容丰富了,老师适当指导,不仅促进了游戏的开展,还加强了与其他游戏区域的联系。

4)当孩子无所事事时。我们可以尝试让孩子进行存折余额的核算,或在银行职员的桌上摆上一本书,在银行职员工作之余,可以进行阅读;在医生的诊所里,放入量杯,进行液体等量守恒实验,放上三原色的水,进行配色游戏等;让孩子有事可做,做得愉快。

5)当突发状况发生时。如有这样一个例子,笑笑在不小心碰坏了小朋友搭的动物园的时候,孩子们有的埋怨笑笑,有的以暴力攻击笑笑,整个教室热闹非凡,教师马上说:动物园是不是“地震”了,我们赶快抢救动物,把动物园修好。氛围变了,于是孩子们又重新投入到了新游戏当中,巧妙地化解了一次即将发生的纠纷。

6)当幼儿出现智慧的火花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发现与鼓励和延伸推广。

7)当孩子忘记整理玩具时。此时老师的语言艺术尤为突出,切忌指责。

三、注重评价方法:以鼓励、肯定、表扬为主

对于托小班幼儿,评价为了调动幼儿积极性,不管成功是否都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只要幼儿是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那么不管结果如何,都给予表扬与鼓励。否则能力弱的孩子总是失败,会产生畏惧情绪和自卑感,最后将对整个游戏失去兴趣。对于中大班的幼儿在肯定的基础上,要确保客观、公正,若一味说“好”就会让孩子失去努力的动力与方向,以及对老师评价的重视程度,毕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评判能力了。

区域游戏充满快乐,属于孩子,因此我们就要将游戏放归孩子,以孩子们的需要为标准、以孩子们的水平为参照、以孩子们的收获为动力,仔细观察,认真记录,适时指导,真正将游戏做到:一切源于孩子,一切为了孩子。

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 篇3

挫折,既可把人压得粉碎,也可让人百炼成钢。我们都知道张海迪、海伦·凯勒以及保尔的故事,他们拥有不屈的精神和坚苦卓绝的意志,克服无数常人无法理解的困难,最终成为一个成功者。事实上所有的成功者,都须经历孤独、屈辱、失败,这一切在考验着他们的耐挫能力,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

那么所谓耐挫力是什么?耐挫力是指当个体遇到挫折时,能积极自主地摆脱困境并使其心理和行为免于失常的能力。

孩子心理耐挫力的高低关系到他将来的成就与发展,就此有人曾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他们中间有50%以上的人都有过坎坷不幸的童年。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呢?

专家支招:

如今孩子耐挫能力不断下滑!究其原因是: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因为是独生子女,所以家长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总想把世上的一切幸福都奉献给孩子,把一切不幸和痛苦都留给自己,为孩子铺设好了一条条鲜花盛开、绿树成荫的阳光大道,让他们看不到失败,不知道烦恼、苦难为何物,结果孩子在家长的精心保护下丧失了经历风雨的机会。在家里孩子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看不到世事艰难,也不会去照顾他人的感受。

当孩子受到挫折或者愤愤不平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安慰,也不是等待着孩子自己去领会,然后去发奋,最好是与孩子共同分析,挫折的真正原因通常是准备不足,不是天赋或者人情世故。要孩子明白,努力去创造条件、改变条件;争取胜利要有理由,要有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改变条件达到最佳效果,这是发奋的核心。

告诉孩子要忍受孤独,因为上帝只帮助那些能帮助自己的人,人要有出息,必须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孤独与寂寞,在孤独与寂寞中才能卓尔不群。告诉孩子要忍受屈辱,因为暂时的屈辱与苦难是能磨砺一个人的意志的,只要心中有梦想,就可以坦然应对出现在面前的不幸,关键是我们做好自己手头上的事情。告诉孩子要忍受失败,因为机会的发生都存在于对失败的清醒认识之中,最重要的是我们立即去做。这些都是发奋的思想前提,简而言之,就是自强不息,艰苦奋斗。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生命只有在不断经受挫折训练,不断经历挫折打击,才能使失败成为进身之阶、成为无价之宝、成为成功之母。

河南郸城县教体局基础教研室

耐挫能力的培养 篇4

内容摘要:从许多的新闻媒体上,我们时常能看到令人惊愕叹息的事件发生,常有报道学生跳楼,伤害幼小或做出其它过激行为的事件发生。这就是学生受挫折能力下降的表现,本文将从家庭、学校教育,社会影响及小学生自身的内在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培养提升小学生的耐挫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挫折,耐挫力,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俗话说“人生逆境十有八九”,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人生挫折是难免的。现代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长辈们往往对他们关怀备至,有求必应,使他们从小就很少尝到困难、挫折的滋味,容易养成怯懦,吃不得苦,经不起挫折,依赖性强等不良品性。另外,由于小学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而且缺乏克服困难和忍受挫折的锻炼,往往经不起挫折的打击,在日常生活中一旦遭受挫折,便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常常表现为急躁焦虑,精神沮丧,对人冷漠,失意自卑,情绪抵触,固执己见,悲观厌世等,这些消极情绪势必会对他们人格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如果稍作留意,就经常会看到有关学生自杀事件的报道。是什么,使得这些孩子对生活如此绝望?有的是因为受不了父母的打骂、老师的批评,有的是因为一次考试考砸了,有的是因为受到学生的一阵哄笑„„仅仅是这些,就让他们承受不了,无法面对,作出了极端的选择,留给父母、老师多少伤心、无奈、感慨。这说明,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其耐挫能力,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已势在必行。而目前学生的耐挫能力却又令人忧心冲冲。不少学生难以经受学习或生活上的种种挫折和困难,尤其在遭遇到严重考验或打击时,其抗挫的心理能力普遍低下。一旦挫折摆在他们面前,有些学生便会茫然无措,或是惊恐万状,产生萎靡不振、退缩、冷淡、压抑等悲观消极的情绪,甚至会演变成违法犯罪或轻生等过激行为。这些年,因学生耐挫力匮乏而导致悲剧发生的事件频频见诸于报端或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甚至就在我们自己工作的学校,如四川广元市旺苍县的8名小学生因无法接受老师的批评而集体服毒自杀;某地小学生因不满父母的高期望严要求而刀刃双亲;某中学两学生因口角摩擦而引发捅刀事件;某高中一男生不满老师没收其手机,当场将老师捅死等等。如今,我国的中小学生因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或情感等方面无法承受压力和挫折而衍生出来的问题层出不穷。

若学生不能直面现实,不能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中的挫折和困境,那今后又怎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诚然,耐挫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这主要取决于环境的影响和后天教育的培养。因此,面对学生出现的耐挫能力低下等心理问题,如何提高他们对挫折的容忍力和承受力,已成为一个严肃的课题,被提到了当前课改前沿的高度,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所亟待探讨、研究的问题。

二、概念的界定

挫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可以理解为:人们所从事的事情不顺利或失败、失利,没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心理学上认为,挫折指个体在某种动机的驱使下,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因主观或客观因素而遇到阻碍或干扰,动机不能实现,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所引起内心剧烈冲突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也称为挫折感。挫折易引发人的负性情绪,如损伤自尊心,丧失自信心,产生孤独感和愧疚感,具体表现为:紧张不安、焦急忧虑、失望痛苦、沮丧颓废等多种感受交织而成的消极情绪体验。

所谓耐挫力是人们抵御心理挫折的一种能力,指个体遭遇困境或阻碍时能积极应对,自主抵抗,让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免于失常的能力。而耐挫教育是依靠青少年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制定相应的具体目标,贯彻到一定的教育教学环节中,有计划、有步骤、有层次地实现目标。其实质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三、小学生耐挫力低下的归因分析

通过文献查阅、教育调查及私下访谈等形式,我发现:小学生耐挫力低下主要是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一)家庭教育中缺乏孩子耐挫力成长的教育

当前绝大部分的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诱导不足,姑息迁就有余。一切以金钱开道,当学生完成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或做对一道习题时,家长便以金钱奖赏。家长费劲心机地为孩子创设“温室”,千方百计地为孩子抵挡一切风吹雨打,处处为孩子包揽一切。物质生活的舒适安逸及家长的过度保护导致孩子缺乏体验现实生活的机会,而养成对家长的严重依赖性。久而久之便滋生了孩子目中无人、惟我独尊、养尊处优的不良性格,对社会和他人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这种保姆式的家庭教育,从一开始就淡化了孩子独立生活的意识,剥夺了他们进行生存锻炼、克服困难及人际交往的机会,从而造成社会适应性障碍,无法承受身心挫折及社会责任。同时孩子从小就在赞扬声中成长,早已滋生出一些虚荣心,心里已容不下任何挫折。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不断升高,一味地注重对孩子进行文化知识方面的教育,因此做出诸多的“忘我奉献”。而有些性急的父母却在“恨铁不成钢”的无奈之下,对暂时没达到自己要求的孩子进行“心灵施暴”。比如当子女成绩不理想或犯错时,一些家长便会横加指责,骂声开道,甚至拳脚相踢,罚其面壁思过,使得孩子不敢直面挫折。孩子所受的身心创伤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心理阴影,从而产生一种自私、冷漠、无情的冷血性格。

还有一些家庭,尤其是像我们这样地处农村的学校,因为家长双双外出打工,孩子从小不得不被寄放在爷爷奶奶家。长辈对子孙总是百依百顺,诸事代劳,替他们抵御各种本应由孩子自己面对的困难与挫折。这样孩子丧失了从挫折学习经验的机会,更不用说如何从挫折中体验成功,品尝喜悦了。同时这也阻碍了学生人格的发展和完善。

(二)学校教育的引导有所偏差

1、教师因素。教师的权威地位决定着学生对教师评价的重视。即使在今天,传统的“师道尊严”仍占据着一定的地位,教师处心积虑地为学生安排了一切,而学生也习惯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事。当学生在学习上或生活上遭遇到挫折或困难时,不愿自己独自面对,而首先想到去寻求老师的帮助。久而久之,学生的心里就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每次碰到问题时,都不会自己去解决而是向别人求教。因而,当学生面对困难时,便会产生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的感觉。

2、学校因素。受中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少学校仍在走应试教育的老路,片面追求升学率。因而,学校过多地关注学生的语数等文化课成绩,将主要精力放在对他们的智力培养方面,抓理论教学和考试技能训练,而疏于对学生情感、意志、性格、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训练。挫折教育未被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咨询室,但形同虚设,当学生遇到挫折时会“授之鱼”,而非“授之渔”,学生不知如何自主解决。有效心理疏导的缺乏和教育导向的错位,学生在封闭的学习环境内,一旦面临挫折就会惊慌失措,束手无策。因而他们就难以适应事情的瞬息万变,对突如其来的困难也缺乏应对的能力。

过于繁重的学业负担,致使学生根本腾不出时间去实现自我心理素质的自我培养和提高。面对繁忙紧张的课业和老师家长的殷切期望,学生经常紧绷着神经辗转于各类考试中。一旦考砸,便会引来同学的议论,老师的不解和家长的指责,心理承受能力薄弱的学生便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时间一长,原本就脆弱的自尊心就会受到挫伤,个性遭到抑制,从而造成心理的失衡。

(三)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

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环境,在某种程度上也会促使学生的心理发展朝不良趋势前进。如当前社会上粗烂庸俗的文化传播,会使学生产生认识偏激,产变成心胸狭隘,缺乏信仰的人,导致出现行为偏差。不正之风和错误的舆论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走入心理误区:一些夸大其辞,言过其实的赞美之词易让学生形成自负性格,自我意识强烈;过度的物质生活享受,往往会让他们对周围事物缺乏冷静的思考和分辨,诱发心理障碍。

(四)小学生内在因素的影响

家庭、学校教育及社会环境等外因的影响会导致孩子的挫折进行程度,但起着决定作用的还是孩子自身的内在因素。一般来说,胆小内向的人感情脆弱,意志薄弱,易受周围事物的左右,难以承受困难的考验。而后天的发展,主要是人的主观心理素质,如知识、能力、修养、个性心理品质等引导着人抗挫折能力的发展。有些小学生自我意识强烈,个性刚烈,无法正确估计和评价自己,对周围的事情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导致走向极端。

四、提升小学生耐挫力的教育对策

(一)家里应创设适当的挫折情境,并注重加强对孩子的意志品质训练 有些家长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仅仅流于表浅层次,认为素质教育无非就是提高孩子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于是每到周末我们常常会在大街上见到一批批行色匆匆的家长,他们马不停蹄地将孩子接送到各类培训学校,不厌其烦的。其实,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让孩子学会如何做人,让孩子同时拥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智、良好的道德、广泛的兴趣、自由的个性及坚毅的性格,真正做一个健全的人。孩子的人格、情感、意志等品质得到了健康和谐地发展,便自然而然会感觉到做人的尊严和生命的可贵。所以家长切不可处处迎合孩子的要求,应适时创设一些挫折情境,使学生有机会去经受挫折。例如:对孩子的某些不合理要求坚决拒绝不迁就;提供一些锻炼机会,让孩子下乡参加干农活的行列,亲身体验生活的艰辛与幸福的来之不易,从中学会关爱他人,学会感恩;让孩子明白自己需要的东西必须经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这样才更加珍贵;当孩子遭遇一些困难和阻挠时,大胆地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和处理;让孩子在亲历解决困难的过程中,体会到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一波三折,会发生很多不尽人意的事情,给人留下痛苦和悲伤„„

家长可有意识地加强对孩子的意志训练,制造适当的吃苦机会,如:让学生当一天家,让孩子参与解决家庭生活问题的行列中来。尽量少奉承孩子,必要时可辅以一定的惩罚手段。当孩子犯错时,家长应公正客观地评价孩子的行为,不帮忙寻求推脱责任的借口,而是让孩子尝试着自己去承担相应的义务。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让孩子从小就正视自己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在错误中反思,在挫折中成长。

家长还可帮助孩子及时排解心理压力,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当孩子考试考砸,成绩不良或遭遇威胁时,家长不可消极退避或严加指责,而应对其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首先让孩子意识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积极应对挫折,勇于挑战挫折,将挫折当成进步的阶梯和成功的起点。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归因,让孩子习惯把学习或生活的成败归因于自身的努力与能力,而非任务难或运气差等外在因素,从而提高争取成功的积极性。另外,还可让孩子换个角度看挫折,说不定会有惊喜发现。

(二)学校方面应加强重视对学生的耐挫教育。

1、树立榜样,提高耐挫能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首先教育学生以从小就能立下远大志向的杰出人物为榜样,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等,从而教育学生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使“伟大的目的产生伟大的毅力。”其次,我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勇于战胜挫折的榜样。如:忍辱不屈、发愤著史的司马迁;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张海迪;虽处境维艰但倔然自强的达尔文、曹雪芹;自造逆境、锤炼自己的赖宁;用七岁稚嫩双肩支撑着一个残破家庭的边荣唐;还有用学校或班级里战胜挫折的同学榜样对学生进行教育。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会从这些闪光的形象中获取勇气和力量,勇敢地迎接挑战。例如,学生小波平时考试成绩是非常优秀的,选为了语文课代表,但一次只考了七十多分,他沮丧极了,哭了起来。此时我没有批评他没考好,而是静下心来帮他讲了海伦•凯勒的故事,他没有说什么,但从他后来的言行中可看到他的那份坚韧与努力,我想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2、通过实践磨炼,提高耐挫能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必须让孩子知道生活里有一个“困难”字眼,这个字眼是跟劳动、流汗、手上磨出老茧分不开的。这样,他们长大后就会大大缩短社会适应期,提高挫折耐力。为此,日本东京一家小学为三年级小学生设置了一种新课,要他们用洗衣板洗衣服,用扁担挑水,用煤炉生火,用石磨磨大豆,并告诉他们几十年前绝大多数日本人就是这样生活的,许多家长也被告知,要培养孩子的竞争能力,首先要克服孩子“输不起”的心理障碍,能谦让,能合作,能吃亏,然后才能竞争。美国汽车大王福特尽管身为亿万富翁,但却要求子女自己去擦皮鞋,打工挣钱;印度也规定了小孩的“饥饿日”以饿其体肤,苦其心志等。这些国家的做法,无疑拓宽了我们的视野,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

为此,教师可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为学生创设受挫情境。这类活动形式颇多,如远足、野营、登山、田径比赛、学工、军训等对抗性、竞技性较强的活动,通过各项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耐挫力,在“吃苦活动”中自讨苦吃。例如:每年开展清明扫墓暨远足活动、暑假军训活动、寒假练太极活动等实践操作活动。活动中不少学生喊累,不时地向老师抱怨,并说坚持不了了。老师就给他们讲起红军长征的故事以及解放军苦练的事情。后来,不少同学在作文中纷纷写道:这是有意义的活动,它使我们经历了一次考验,战胜了一次挫折,增添了一份自它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我们生存能力、自理能力。

我校每学年还召开一次田径运动会和冬季三锻运动会,鼓励学生积极锻炼,人人参加。除了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之外,还与挫折教育结合,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提高抗挫折的能力。

3、开展主题活动,深化耐挫教育

对小学生来说,用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巧妙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蕴含其中,才能使他们在玩与乐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和熏陶,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卫生习惯,因而,少先队活动是深化耐挫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少先队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可利用晨会课开展专题讨论,如说说你心中的名人,谈谈考试不理想怎么办?可利用班会课开展主题队会,如“今天我落选了”、“认识我自己”等,利用假日开展实践活动,如上街劳动,远足等,各班主题活动可让学生自己围绕主题设计、准备,主持,学生都是主角,他们踊跃的参与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受到触动,真正地理解并体会到了挫折教育的内涵,许多同学改掉娇气和骄气,更加踏实勤奋了,处理问题也变得老练,沉着了。

4、培养坚强意志,提升挫折教育。

当学生遇到挫折时,若意志坚强,耐挫力就较强。反之,则较弱,意志、勇敢、目的性的培养问题,是具有头等意义的问题。我班的一位学生,从小跟着奶奶过,对奶奶依靠性很强。上学期因奶奶得病去世而每日悲伤异常,上课常迟到早退。我了解情况后,找他谈话。劝他如果他奶奶还活着,决不会希望孙子这样对待学习。奶奶去世,确实是个很大的打击,但只有以化悲痛为力量的坚强意志对付这打击,才对得起奶奶。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开导,这位同学很快克服挫折,摆脱了影响,得到较好的效果。当然学生受到挫折后,要对症下药,克服挫折。如五年级时我班的班长在班干部选举中落选了,哭得很伤心。我就和他一起找原因:平时只顾自己的学习,对同学帮助不够;有时不能以身作则;与同学相处时常有居高临下的骄傲感等。通过自我分析,该生明白了落选的原因,挫折也就迎刃而解,而且知道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以后他不因为此次落选而自暴自弃,反而要在生活、学习中比其他人做得更出色。

我想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耐挫能力,培养健康的心理,去战胜一切身心障碍挫折,去夺取生活和学习的成功,才能把自己培养成各方面不断发展的新一代小学生!

(三)社会媒体可多开展有利于学生接受耐挫教育的节目

社会媒体方面方面可多开发一些适宜培养学生耐挫能力的节目,多方面宣传对小学生耐挫教育的重要性。如举办类似“今日我当家”、郊游、军训等节目或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生存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他们的敢吃苦、能吃苦的意志品质。电视或网络等,可多开发一些在地震或火灾中学生逃生或自救的知识性节目,使学生形象生动地学到一些如何处理身边突发事件的方法。

综上所述,想要提升学生的耐挫能力,首先要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实际。耐挫教育要根据学生的客观实际及早做出合理判断,防微杜渐,并因人而异,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多途径多方式地观察、了解学生的个人气质、性格特点、教育环境、能力发展及挫折范围,从而有针对性,有的方矢地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同时教师要营造良好轻松的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主动接近老师,在安全、民主、宽松的氛围下,以愉悦的心情迎接各类挑战,以良好的心态去克服困难。

浅谈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 篇5

关键词:耐挫能力,心理,情绪,学生

孟子有句古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增益其所不能。”由此可见, 耐挫能力对个人成长和培养的重要性。挫折, 它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近年来, 一些青少年因心理原因而导致的社会或家庭悲剧, 越来越集中地体现在学生这个群体当中。因为家长一句呵斥而愤然出走者不少, 因为老师一句批评而夺门而出者不少, 因为得不到满足而沉溺网吧彻夜不归的不少……为什么身边时刻发生的颇不起眼的摩擦和不经意的一句话都可以引起难以预料的结果呢?要找到答案, 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概念:耐挫能力。

一、耐挫折能力的概念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 挫折是指在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 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造成挫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客观上的, 如人为的因素、外在的因素等;二是主观上的, 如主体的各方面条件和情绪、思想影响等。挫折可分为:①需求挫折, 即不能满足需要时引起的;②行动挫折, 行动不能实现时引起的;③目标挫折, 达不到既定目标时引起的;④损失挫折, 失去个人所有时引起的。人的一生都要持续面对挫折, 只要正确地对待并进行实事求是地分析, 让个体创造性的认识和理解挫折, 就能提高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挫折无时无刻存在和发生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交际和其他活动中, 从而导致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 甚者导致不良的行为出现, 严重地造成生理和心理的不平衡, 影响生理和心理健康。这就突显了为青少年减轻挫折所造成心理压力的重要性, 减少焦虑和不安, 摆脱痛苦和艰辛, 以便及时恢复心理平衡, 提高学生耐受挫折的能力, 这就是所谓的挫折教育。耐受挫折的能力也可称为挫折承受力, 是指个体在遭受挫折后, 能够经受压力、摆脱困境和避免行为失常的心理调节能力, 即个体适应挫折、抵御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二、产生挫折的原因及其表现

1.挫折感产生的原因

青少年成长发育期间, 主要任务是学习, 主体生活是生活在学生群体中, 因此, 从总的情况看, 青少年挫折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1) 个人成长经历不够“丰富多彩”。当今学生的成长经历大多是“一条直线”:幼儿园、学前班、小学、初中、高中或职高等, 而生活中所接触群体无非是父母、亲友和师生, 再加上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久而久之, 在“和风细雨”的亲情照顾下, 在“品学兼优”的评价光环下, 在“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中, 无形助长了学生的骄横思想, 使他们产生了莫名的优越感, 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力变得十分脆弱。

(2) 家庭教育引导缺乏“严慈相济”。现在的独生子女问题早已凸显, 父母和四位老人围着“小宝贝”转, 再加上攀比心理的作祟, 使得家长一味追求实现小孩物质上的满足和弱小心灵的慰藉。而且, 因为子女学业繁重, 家长更“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为孩子创造绝对安全、稳定和一成不变的学习环境中, 管它狂风暴雨还是磨难挫折, 统统都越俎代庖的挡之于外。更有甚者, 将子女的错误一味包容, 决不舍得批评和严厉对待孩子, 从而使得子女是非观念混淆, 认知能力弱化, 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变得“不堪一击”。

(3) 生理心理影响导致“轻重失衡”。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动荡和成熟期, 情感稳定性较差, “率性而为”, 理性控制力不强, 会将一些“若有似无”“旁敲侧击”的事件和话语不加过滤地纳入自己的情感范畴, 情感触觉过于敏锐, 导致心理失衡, 触发过激事件。而生理上的成熟更将他们的心理状况表露无遗, 爱出风头, 喜欢表现, 渴望认同, 都让他们高姿态地、高频率地曝光于大众目光之下, 随之而来的就是处于“风口浪尖”的学子们需要面对更加突变的环境。

(4) 情绪不稳定。青少年是一个情绪发展相对不稳定的时期, 表现为情绪的可变性和情绪的固执性之间的矛盾, 在这个时期, 还经常会出现不良的情绪, 比如焦虑、抑郁、恐怖等, 这些情绪状态很容易导致学生的挫折感。

(5) 对他人评价关注度的增强。青少年时期, 学生的自我认知意识迅速增强, 不善于也不愿意听取他人意见。但与此同时, 学生又高度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对别人的意见过度敏感和在意, 这种矛盾导致青少年容易产生挫折感。

2.挫折的表现

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遭受挫折是难免的, 在遭受挫折后, 由于耐受挫折能力水平不同, 加上性格的差异, 从而导致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1) 攻击行为:

有的学生遭受严重挫折后, 往往会激发强烈的情绪反应, 出现攻击行为。所针对的对象可能包括批评他的老师、嘲笑他的同学, 甚至是叮嘱他的亲人。如果刺激对象过于强大, 有时候攻击对象就会转移到其他方面, 比如考试失败时撕碎试卷、打球失败时怒摔球拍, 等等, 也有的时候将攻击转向自身, 以伤害自己身体的方式表达情绪。

(2) 逃避行为:

有的学生在遭受挫折后会采用隐瞒真相的行为来避免受到惩罚。

(3) 冷漠和抑郁行为:

有的学生在遭受长期的挫折后或者感到摆脱挫折没有希望时, 往往表现为冷漠和排外, 对老师、同学和集体活动漠不关心, 意志消沉甚至表现出悲观、沮丧的情绪。

(4) 固执行为:

有的学生在遭受挫折后, 对老师、同学的意见置之不理, 依然自行其是, 固执己见, 我行我素, 即使遭到再次挫折明知错误也不改变, 导致挫折感愈演愈烈。

(5) 极端或者狂躁行为:

有些性格孤僻、不善于交流的学生, 在遭受强烈挫折后, 往往会产生行为失控的问题, 表现出极端或狂躁行为, 比如离家出走、自我伤害、暴躁、狂怒等。

要特别指出的是, 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挫折不可避免。它可能会造成人的失望、痛苦、烦恼甚至愤怒, 但对于人的心理发展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可以使人增长阅历、磨砺意志。也有一部分学生在受到挫折时能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 在挫折中奋发图强、不断进取。

三、学校培养学生耐挫能力的方法路子

1.提示学生在认同挫折存在的同时, 辩证看待挫折

没有人是一辈子一帆风顺, 毫无风浪的。人在追求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主观或客观上的错误, 这样必然就会遇到挫折或困苦。挫折固然会给人带来痛苦、悲伤和打击, 但也能使人在困苦中奋起、在磨难中成熟, 变得坚强起来。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 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 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一样的挫折对于不同的人所产生的效应是不同的。当乌云布满天空之时, 悲观的人看到的是“黑云压城城欲摧”, 乐观的人看到的是“甲光向日金鳞开”。如著名的“屡败屡战”典故, 就是换个角度来看自己的挫折。乔纳斯说:“我这一生中从来没有经历过200次失败, 实际上是我做了201次发现, 没有前200次的学习, 我不可能得到这样的结果。”人生在世, 拥有积极向前的心态非常重要, 对挫折的心态也应是乐观向上的。

一位成功者说过:“百分之九十的失败者其实不是被打败, 而是自己放弃了成功的希望。”但就是这一点差别, 使得对待挫折的态度完全不同:在挫折面前究竟是积极进取还是消极退缩。从这个意义来说, 成功其实很简单, 那就是始终能以积极的心态驾驭挫折。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承认现实

人贵有自知之明。就是说自己对自己应该全面的、客观的认识自己, 有哪些优点、缺点, 应当心中有数, 明白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这样才能扬长避短, 量力而行, 切不可拿己之不足来比人之长, 不要事事尽求完美。比如有的同学为考试做了充分的准备, 但一碰到考题偏难或发挥不好便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不行, 甚至承认失败、失去信心, 或者产生自卑自弃的心理行为, 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承认接受现实中的自我, 要帮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多层次的思考问题, 确定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要把目标定在“跳一跳, 够得着”的水平上, 如果目标不合适就要加以调整, 使之与自己的实际能力及客观条件相符合。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自豪感, 在一个个成功的经历中树立起自信。再如:同一个宿舍的学生, 有的来自农村, 有的来自城市, 有的贫穷, 有的富有, 有的成绩好些, 有的成绩差些, 在某些方面, 有的学生很有可能通过对比会产生自卑感, 针对这些现象, 教师要告诉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但只要以积极的心态去正确面对, 那将会是“风雨过后见彩虹”。青年要把挫折当作检验自己的试金石, 把困难当作走向成功的阶梯。

3.开展耐挫训练, 增强学生耐挫力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通过课堂、班会和个别谈话, 及时、适当地渗透挫折教育, 或者有意设置挫折情境, 有针对性地进行耐挫力的培养和训练。如:班级有计划地开展行为训练, 学习磨炼, 锻炼体质和意志, 组织学生登山野炊、郊游野营, 社会实践活动等, 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从室内的“坐而改道”扩展到室外的“起而立行”, 让学生在一些困难、脏乱、无助的环境中自讨苦吃、碰钉子, 以磨砺其志, 增强学生知难而进、百折不挠的意志。并且经过集体活动, 还可以增长学生集体观念、群体意识、主人公意识。再者, 各课教师都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耐挫力的培养。例如:数学老师多让学生做一些一题多解的题目, 语文老师多布置几篇自主创新的作文, 体育老师多组织几次拔河比赛……这样既学到了知识又磨炼了学生的意志。

4.创设受挫情境, 体验挫折

实践证明, 越是成功人士, 遭遇挫折和失败就越多, 对待挫折的心态就越平和、冷静, 思考就越合理。教师要通过创设受挫情境,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挫折, 达到培养学生耐挫力的目的。

一句名言说得好:“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腾, 不遇着岛屿和暗礁, 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因此,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各种挫折转化成自己锻炼成长的肥料和催化剂的观点。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创造各种各样的艰苦和不平等的条件, 对学生实施耐挫教育。比如有名学生一贯自以为演讲水平很高, 可是参加普通话演讲却名落孙山, 可抓住这件事, 开展主题活动, 使大家明白动机与目标、能力与期望永远存在差距, 任何时候既要想到“过五关”, 也要准备“败走麦城”。这样日积月累, 挫折耐力就会渐次提高, 从而做到宠辱不惊, 将胜利、失利都作为零的起点。

5.耐心疏导, 教会学生释放情绪

由于挫折常常会给人带来负面的反应, 或精神消沉不振, 或行为易带攻击性。这些反应会带来许多问题, 对这些问题处理得当与否, 往往会影响受挫者转变方向和群体功能的发挥, 所以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及时处理。因为学生受挫后, 心里充满委屈, 总想找个机会一吐为快, 找个对象发泄出来。只有委屈得到发泄, 才能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恢复理智的状态。如果长期闷在心里, 会造成心理上的创伤, 易产生意想不到的恶果, 所以问题一出现, 及时找出原因, 尽快解决。教师要引导学生适度发泄, 如可以把自己作为受挫学生的朋友, 静听其言, 让学生倾吐自己的委屈, 把牢骚、委屈全部倒出;也可以让受挫者大哭一场, 宣泄内心的苦闷;或者举办各种文体活动, 引导受挫者积极参与, 使他们的情绪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释放, 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又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另外, 还可以开设心理窗口, 让学生随时倾吐心中的不快, 直至情绪恢复到常态, 让学生学会转移坏情绪。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挫折暂时搁置, 忘掉不愉快事, 远离所厌烦的情境, 让时间抚平不平静的心, 把思想感情移到其他的内容上, “忘我”地热衷于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比如绘画、写作、打球等。另外还要教育学生对别人要宽容大度, 不要让别人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不为小事而斤斤计较, 凡事拿得起, 放得下, 钻得进, 出得来, 放得开, 收得拢。除此之外, 自我调节的方法还有幽默、抑制、补偿等, 这些方法都可以弱化挫折的强度, 以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战胜挫折的能力。

6.体验成功, 增强自信

教学中, 如能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 就能使他们不断增强成功的渴望, 增强自信, 即使遭到失败也不会被压倒, 相反还会从挫败中吸取教训, 但是个体都有自己的承受限度, 如果屡次失败, 又受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家长的责备, 学生就会产生消极情绪, 以致对学习、学校和教师产生极度的反感和对抗, 最终导致无法挽回的恶果。

因此, 教师提出的学习要求要合理, 不能过高亦不能过低, 应有点高度, 即“跳跳能摘到果子”, 但又要因人而异, 不能强求一律。同时要强调素质教育, 不以分数论成败,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拿捏好批评的技巧和分寸, 善用“糖衣良药”, 少用“苦口良药”, 让学生感到自己的成功之处。同时也可用“优点轰炸”的训练, 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认识同伴, 为自己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 当今社会, 时时处处充满竞争、挑战,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中职生, 没有适应时代的能力, 没有不怕挫折的意志, 很难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站稳脚跟, 成为强者, 所以对中职生进行挫折教育, 培养他们正确认识和驾驭对挫折的能力, 为自己明天的幸福生活创造好条件, 这也是时代、社会的需要, 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所以学生的耐挫力, 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 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 (美) A.班尼.教育社会心理学[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1986.

耐挫能力的培养 篇6

一、造成青少年心理脆弱的原因

造成青少年心理脆弱的问题,主要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1.问题源于家长

家长辛辛苦苦把孩子养大,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特别是父辈没得到很好发展的家庭,更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他们只求孩子学习成绩好,一切事情都替孩子做出选择,为孩子创设了过于舒适的生活环境,提供种种优越条件,让他们免受一切挫折,以致使孩子缺乏生活的锻炼,养成依赖心理和养尊处优的不良品格,交往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极差,一旦面临挫折,就会惊恐万状、茫然无措,甚至因绝望而产生轻生念头。

2.问题源于教师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教师自身素质的差异,有些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只会教书不会育人,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不重视方法能力的培养,只压制不疏导,只批评不鼓励,重文化素质轻心理素质,一切为了升学率,不顾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不注重学生意志力和耐挫力的培养,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这一切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导致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

3.问题源于自我

中学生面临升学的压力,把学习成绩看得很重。在群体中考试成绩总是不平衡的,有些学生由于基础知识、学习方法、能力等原因造成学习成绩相对较差,还有些随着考试次数的增加,自卑感越来越重,承受失败的能力越来越差;而优秀生,基本上从小学开始,他们的成长就伴随着老师、家长的赞誉,同学的羡慕,优越感很强,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长期的顺境使得他们在实现其目标过程中,对失败的因素以及可能带来的负效应一般考虑很少,所以一旦遇到挫折和失败,心理承受能力极差,有的学生甚至没有勇气面对暂时的失败。

二、健康心理素质的几个要求

那么如何矫治这种心理脆弱症呢?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承受挫折能力的强弱跟很多因素有关,其中最重要因素之一是个人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包括以下方面:

1.敢于面对事实

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困难和挫折总会不期而至。这时,有些人意志消沉,一蹶不振;而另一些人,由于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正确对待,不但没有被吓倒,反而奋发图强,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由此看来,如何面对挫折,对每一个人都是一种考验,能经受住考验,便会在“山重水复”的境地发现“柳暗花明”,绝处逢生。

2.具有自救意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许多生活实践证实:战胜厄运和不幸,主要靠自己。主宰个人命运的上帝是自己,不能有依赖他人的心理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挫折面前沉着思考,以便找到走出困境的途径。大音乐家贝多芬,在完全失去听力的时候,却能和命运抗争,扼住命运的喉咙,写出让世界感动的音乐;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在目盲和足疾的情况下,却写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柳如是别传》。他们能在厄运加身之时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是他们具有自救意识,自立自强,不懈奋斗。

3.拥有钢铁意志

心理学告诉我们,对挫折的耐受力是意志坚强的主要表现。因为,并非所有困难和挫折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被克服,这就要求我们,在人生的征途上跋涉,要有锲而不舍的恒心,要具备百折不挠的意志,只有这样,才能顽强拼搏,不断进取。试看古今中外哪位成功者不是凭着坚强的意志,在一次次的挫折面前不退缩、不气馁,自强不息而实现目标的?

4.懂得适当宣泄

面对挫折,人们的情绪往往跌入低谷,焦虑、烦躁、苦恼、自责、抑郁、失望、紧张、气愤、逆反乃至悲观、绝望种种消极心态纷至沓来。此时不要压抑这些情绪,要学会释放。英国心理学家柯利切尔所提倡的自我宣泄法很值得借鉴,他认为积贮的忧伤绝望情绪若不释放出来,必定在内心世界造成一定破坏,如能及时用倾诉的方法取得内心感情和外界刺激的平衡,则可消除隐患。因此,当有委屈、不快等情绪时,要向自己所敬重信任的师长、家属、同学及好友等倾吐出来,争取他们的同情和安慰,请他们出主意想办法,给予指点和帮助,使内心的痛苦得以释放,摆脱消极压抑状态,从而冷静下来,恢复理智。

5.抱有积极心态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自我暗示,指的是人可以通过语言、形象、想象等方式对自身施加影响,使自身的心情、情绪、意志、兴趣甚至生理状态,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持有积极心态的人就能运用这种功能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因素,最大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遇到障碍非但不回避退缩,而且还迎难而上,奋勇向前。因为在这些乐观者看来,道路虽然曲折,但前途终究是光明的,无限风光总在险峰,只要不懈努力,定能登上光辉的顶点。

三、如何培养青少年的心理素质

以上是健康心理素质的五个具体表现。一个人如果具有以上这些心理素质,就可以说是具备了良好的耐挫能力。那么如何培养青少年的这些心理素质呢?

1.通过开展班会活动、组织社会调查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通过这些活动,让他们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充分认识到未来的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以此激励他们在校时有意识地磨练意志,锻炼承受挫折所需的各种心理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2.利用名人效应,对学生进行战胜挫折的榜样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充分利用卓越杰出者不向厄运低头、敢于战胜困难的英勇事迹,对他们进行感召教育,从而激励他们在人生的征程上不怕挫折,勇于前进。

3.运用个别谈话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做好脆弱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引导他们正确分析、客观对待眼前遇到的挫折和困难,帮助他们仔细分析、查找失败原因,从中找出症结所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跟这些脆弱的学生谈话,教师要格外谨慎,既要温和地规劝他们把问题想开些,把眼光放远些,又要中肯地告诫他们,弱不禁风的娇花是结不出硕果的。谈话时既要注意措辞的分寸,又要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缺陷。使他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真正合格的人才应该是立场坚定、性格坚强、情感坚实、不屈不挠的战士,像海燕那样去迎接暴风雨,才可能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4.多方协调配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青少年进行逆境尝试教育

“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耐挫力,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各方面的密切配合,从小抓起,由点滴做起,有计划地给他们创设一些“逆境”,让他们在艰苦的环境和困难中想办法与困难抗争,使之从小就积累一些抗挫折的经验,掌握抗挫折的方法。正如马克思所说:“人要学会走路,就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才能学会走路。”

美洲有一则谚语:“谁不经失败和挫折,谁就找不到真理。”失败和挫折是人生的学校,它能折磨人,更能考验人、教育人、锻炼人,使人学到许多终生有益的东西。为使青少年将来健壮地立足于社会,使中华民族稳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整个社会应当齐心共创“劳其筋骨”“苦其心志”的教育环境,让我们的青少年经受挫折教育,磨练成长为21世纪的一代强者。

上一篇:小升初数学真题解析下一篇:很重要微笑答案阅读训练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