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校园文化

2024-09-18

核心校园文化(通用9篇)

核心校园文化 篇1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精神”

校园文化谈了许多年,不少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仍然停留在文化表层上,有的学校不惜重金,以物质的形态呈现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现象。例如制作一些精美的名人名言或名人肖像满校园张贴,花花绿绿的,让人眼花缭乱,以为这就是校园文化建设。有的学校以为有几条校训、有一首校歌,有一面校旗,就构成了校园文化的全部。有的学校以为搞一个艺术节,便能凸显校园文化建设。等等。这些,都是一些文化表象,似乎有“做秀”的嫌疑。校园文化建设并不是写什么名言就能形成什么文化,虽然名人名言、校训等能够在师生中起到一定的教育启发作用,但这不是校园文化的真谛。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什么?——是校园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学校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上。学校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是学校办学过程中为使学校获得成功而形成的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它集中反映在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上,是一所学校育人素质的综合体现。如果全校师生上上下下形成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就会凝聚成一股强大的文化力量支撑着学校的发展方向。这种文化力量就是校园精神。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能促进师生的认同感、成就感、归属感,能提升学校的凝聚力、文化力和创造力。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性格,一所学校有一所学校的“性格”。学校的“性格”就是校园精神。诚然,校园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首先,要有一个慧智校长的引领。其次,要有一个慧智团队的不懈努力。也就是说,校园精神是学校全体师生在长期的经营中形成、积淀、倡导的作风、行为方式及价值观念。它基于学校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校园文化的积累和提升。

校园精神具有导向性、自觉性、文化性等特殊功能。它能够引导置身其中的师生形成预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因而,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学校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引导师生自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一个文明古国的快速崛起,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个行业的夺目光芒,一所学校的和谐发展,归根到底都源于文化的力量。如果说一个国家的强盛要靠一种民族精神支撑,那么,一所学校的兴旺发展就必须要有一种校园精神支撑。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建构的是一种校园精神,而不是一种文化表象。

核心校园文化 篇2

核心价值观:以文化心以文化人以文育人W客统计-读《核心价值引领文化育人》有感·黄晖拿到UI东省委原高校工委副书id II!建国及核心价值引领文化育人, 在大学推进文化向觉和:<_3»年《·>田原、李晶所著的《核心价值引领文化育人》一书文化内信道路上, ?丨:聚陴大的精沖力丨jl:、深刻的是在2014年暑假。反复地阅读与思考, 也是反复道德力發、巨大的感召力iii�, 育人树人与作荇对活、h身逐渐成氏的过程。每次阅读.都"把发展人作为根本前提.把啓重人作为根觉得是新的开始、新的旅程。本准则, 把依靠人作为根本途径, 把为r人作为这是一本关于文化育人特征、理念, 加强核根本目的。”书中这段对于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的心价值引导、教育, 把握意识形态导向、转变教育解读, 尤其引起了笔者的共鸣。科学发展观的本文化观念, 以及实现大学德育科学化、全面实施质就是以人为本, 高等教竹之根本任务在于立德素质教育、健全完善人格的书。该书特别对大学树人。如何坚持育人为首, 学生为中心、为主体, 课堂通告规章制度建立、构筑学科创新机制、幵展创新教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 实现自觉自中寄在後文化·阅读学, 坚持协同创新方向, 打造人才创新絮质、训练信成长成才, 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 是高校拓坧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思维和发展创新个性、提升人才创新能力, 展科技创新、服务社会、传播文化等功能的基础中囷名家敢文格选弘扬创新粘神.让设创新W队、推进特色名校建和前提而核心价值就是要解决育德育魂的问敢文在线设等方面做r详尽阐述阅读此朽, 如沐春风, 更题.解决“未来人”, 即中闻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荇‘共筑中®梦·专栏网沁人心脾。和接班人学思悟行果的问题, 是人才培养的崇高近期与其说这是一本书, 不如说, 这是一个以文G笆目标和根本引导竹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明化心、以义化人、以义育人的课堂, 主讲荇将对大确历史使命, 张持政治方叫, 明内做人道现, 学会所有文档学教疗的热爱和忠诚, 对核心价衍观的领悟和解生活I:作, 丨‘丨觉成k成才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读, 对未来发展的唂定和深意通过桁炼规整的义主义核心价值观, 丨"丨答“培育什么样的人, 怎样培字载道而写, 化人Ifu作与其说, 这是一本丨5, 不育人”问题的要旨。t5中提出通过中国梦教育、科如说, 这是一种传承文化、创新文化、研究文化、学发展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行、做人修养教育M发展文化的有益践行, 在精神上、氛围上、行动上会责任教育、现代公民教竹和民族精神教疗的论给人以点拨和赘醒, 给大学教丨:作荇以厚望和述, 为我们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丁.作提供r力M读俺这本15, 也就读愦了, 在建设社会主义理论依据和实施方略文化强国、增强N1家软实力,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15中关于履行高校职责, 深化内涵建设, 提文化方向, 培养高度文化卩丨觉及丨‘丨信的路径和方高教育质量, 推进特色名校建设.为国家现代化法;也就读惮丫, 在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已经成建设培养优秀创新人才的闸述, 史是让笔荇醍醐为高校的重要职能和全_掀起文化建设高潮的灌顶。名校, 应该匹配名师、名楼、名家、名学生背景下,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追如何让一所学校具荷自己的生命力和驱动力, 在求文化信念、把握文化育人内在规律的脉搏, 读亍如何为青年大学生提供+可替代的成长盛石懂了大学教育如何树立正确的宵人观念, 加强对和生长养分正如15中所说.每个大学都有1'1己学生道德、索质、做人等方而的教育, 培养德才旅的历史、传统、文化个性, 都有卩|d独特的优势备人才的方法;读懂了重视大学文化育人功能, 突出特色, 就是要选择方卩>1, 贲点突破, 强化优势发挥文化育人巨大力量, 促进学校文化育人和文 (巩固传统优势, 强化比校优势, 谋求新的优势) 。化传承与创新健康发展的不二法门。谈及此, 作为一名辅导员、一名高校德育T.作者, 大学的文化建设既要有世界眼光、闰际意转变教育文化观念, 训练创造性思维, 发展创造识, 又要有民族自信心。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个性, 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辅导员W队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荇和接班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會Ml队应该是一个新的奋人。培养人才, 不能只注觅知识的传授, 更应该强斗旅程立德树人路h, 我们需要更加深人研读调人的内在素质的提升要将科学知识、科学思和践行核心价值, 弓I领文化育人, 以义化心, 以文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内化为信念和行为, 这是化人。·《核心价值引领文化育人》一书选题之根本, 要以 (作者单位:赣南师芑学院) 责编:晓成

责任——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 篇3

广大教师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忘我拼搏的工作作风,刻苦钻研的科学态度,敢为人先、永争第一的气概,是一种氛围,更是一种正气。实践证明,这种从教师群体中焕发出来的强烈责任感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是学校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动力所在。近几年来围绕教师责任感的培育,我们进行了大胆的实践与创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一、在对责任的理解中培养教师责任感

关于责任一词的含义,大体可以用“三个应当”来概括:即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责任感是衡量一个人精神道德素质的重要指标。有了这“三个应当”和一个“重要指标”,我们对责任一词的具体涵义就了然于胸了。有师曰:“位不在高,爱岗则名;资不在深,敬业就行;斯是教师,惟勤耕耘。”这是教师爱岗敬业精神的自然流露。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表现为对学生、对事业的责任心。责任心促使教师热忱地、自觉地投入工作。具有责任心的教师不需强制,不需责难,甚至不需监督。他们将教书育人内化为自身需要,把职业的责任升华为博大的爱心,于细微中发现丰富,于琐碎中寻找欢乐,于平凡中创造奇迹。学校始终关注着建设以“责任”为核心的校园精神文化,我们通过让教师阅读《责任=机会》、《工作就是责任》、《责任胜于能力》等书籍并开展学习心得体会交流活动,让教师明白:责任,是一种使命,责任心,是一种使命感,教师的责任心主要表现在教书育人上。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只有爱心还不够,必须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爱心是基础,而责任心则是驱使我们干好工作的动力。敬业,是责任心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敬业,是承担责任的最基本的表现方式。在任何时候,每一位教师应该记住:敬业的最大受益者就是我们自己。

二、在教研组建设中培养教师责任感

教研组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教研组的战斗力,而教研组的战斗力是由教研组凝聚组内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而形成的。其中,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构成教研组战斗力的硬件,而教师责任感是构成教研组战斗力的软件,软硬件相互依存,离开任何一方就会失去另一方存在的意义。因此,学校始终坚持以两手抓教研组建设,即一手抓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的提高,一手抓教师的责任感培养,把责任感培养渗透到了教研组建设的各个方面。

1.把责任感培养和优秀教研组评比有机结合起来

从一定意义上说,评价是行为的指挥棒。评价的内容和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续行为的方向和深度。为了促进教研组建设,学校充分利用了评价机制的促进功能,制定了优秀教研组评比条例。把组员的责任感,以及组内成员间的团结互助、教研组的集体战斗力等明确作为重要的考核项目。由于评比是以集体的综合表现为依据的,教师的个人能力只有转化为教研组集体的合力,才能获得满意的评价结果,有效地促进教师责任感的形成和教研组集体战斗力的增强。

2.在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中培养教师责任感

为探讨新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校每学期都要进行全校性的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并把责任感培养引入活动之中。我们一是有意识地把研究活动与教师的评优、评先结合在一起,这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研究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了教师参与研究的责任意识;二是在活动过程中,学校搭台,教师唱戏,使全体教师都能以积极地心态参与到活动中来,这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师的责任意识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3.在教学常规的落实中培养教师责任感

根据学校实际,我们制定了符合我校实际的教学常规,把教师的教学常规落实,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思想高度来贯彻,把培养教师责任感渗透到落实常规的各个方面,从责任感的高度来看待常规的落实,同时辅之于一些切实可行的操作细则,以此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中,我们一是贯彻好常规,因为常规实际上是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每一个环节提出的工作规范和质量要求。二是采取听课、评课、检查、交流等各种手段,检查、督促教学过程每一环节落实和到位,从而保证了整个过程和每一阶段的工作质量。备课、上课、听课、批改、辅导、考试等进一步得到了规范;竞赛辅导、课外活动等得到了明显地加强。伴随教师责任感的提高、教师素质的提高,以及教学常规的落实,学校常规教学以及提优补差工作都取得了显著地进步。近几年来,在各级学科、体艺、科技等学生比赛中,我校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三、以责任感培养为重点,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未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已成为我校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以责任感培养为重点,把培养青年教师,优化教师队伍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1.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

高素质的教师首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即“师德”。一个教师的道德修养,给予学生心灵上的影响,都将是终生难以磨灭的。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必定会在有意无意之间,以一种崇高的人格风范来昭示和影响自己的学生,在这样的教师手里没有也不可能有教不好的学生。教师的师德素养是在长期的工作中锻炼和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出来。离开了日常的教学工作,就无从谈师德。教师的师德是在个人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升的,只有组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教师才能不断加强个人修养,陶冶个人情操,提高师德水平。学校结合实际开展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主题的“爱学生、爱岗位、爱学校”的“三爱”活动,“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的“三满意”活动,做一个有“爱心、责任心、上进心、平常心”的优秀教师活动,对学生教育要有“热心、诚心、耐心、细心”的“四心”活动。具体还开展了以下活动:一是开展“与学生交朋友”为主题的结对帮扶(学困生或贫困生)活动;二是签订师德承诺书,教师要承诺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三是开展以“我谈师德建设”、“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为主题的师德征文、“我身边的优秀负责任老师”师德演讲系列活动;四是开展“学生评教、家长评校”的“双评”活动;五是开展师德优秀教师的评比、表彰和交流活动;六是开展“百名教师进社区、进家庭”的家访活动;七是开展“责任瞬间”摄影展,教职工们用照片记录并展现身边人的负责任行为;八是开展学期师德师风个人考评活动,并把考评结果记入教师师德档案。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和系统的工程,它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中之重点,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只有不斷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才能促进师德水平不断提高和教育和谐发展。

2.抓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我们一是通过请部分骨干教师在全校上公开课、示范课,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请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给青年教师现身说法,介绍经验;二是要求青年教师掌握现代化教育的手段,在青年教师中开展课件制作、网页设计等一系列旨在提高青年教师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比赛;三是要求青年教师摆正学历与学力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把教师业务学习列入工作评价考核内容,在青年教师中开展了命制试卷比赛、解题能力比赛、说课比赛、板书设计比赛、青年教师专业知识竞赛,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评比;四是学校每年举行一次青年教师论坛,让青年教师有机会总结交流自己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帮助青年教师探索教书育人的途径和规律,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提高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与科研能力。

3.抓青年教师的工作态度

陶行知曾提出“爱满天下”,因此他才能为教育做到“捧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工作态度是贯穿于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的一环,也是青年教师责任感的具体体现,它是衡量青年教师是否自觉投身于教育事业的重要标志。为了提高青年教师队伍的素质,我们通过组织一批优秀骨干教师作为青年教师导师,与他们一起谈人生、谈理想和为办好学校的献计献策活动,使他们认识到教师的职业是一个神圣而光荣的职业,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提高民族素质,培养下一代的重任。在新的历史时期,教师更要树立起强烈的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核心企业文化 篇4

上赢释义:上诚立信仁者共赢至上者赢

上赢核心价值观:自尊自重人格完善自立自强追求卓越

上赢经营理念:专注于解决市场资金流通问题,为客户创值服务,与

员工共创辉煌,团结 实效 诚信 创新 责任 激情

上赢企业精神:梦想成就伟大 学习改变命运 行动决定成功学习型组织 创业型团队 开放型文化

学习的速度决定发展的速度思想的高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上赢经营宗旨:为客户提供最好的金融理财服务成为中国金融投资

核心校园文化 篇5

校园文化是熔铸历史传统、时代精神气质的有机体,是学校的灵魂和精神所在,也是一个彰显智慧光芒、青春活力、人文关怀的集合体。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渗透着多元的社会意识形态,校园文化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校园是孕育新思想的土壤,文明传播的窗口,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阵地。为此,我们必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校园文化是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称,它是校园里长期存在的管理制度、教育思想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党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的战略任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对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搞好社会主义两大文明的建设、提升国家民族的素质具有较深远的战略意义。校园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是学校的精神、学术及文化载体。而大学生是祖国未来接班人,他们在走向社会以后,不仅要承担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的责任,还要承担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因此,我们必需把搞好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工作提升到为中华民族繁荣兴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高度来,并且下大力气搞好它。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促进学校科学研究,为社会进步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搞好科学研究,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促进教师和学生努力学习,是校园文化传承和创新进步的最主要途径。因此,必需把学术理念创新、人文环境优化作为校园得以提升的灵魂和精华。利用校园文化的教育引导功能、激励功能和协调功能,树立有力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合理的配置各种教育资源,不断推进教育科技的发展,从而为社会的进步提供科技创新服务、在精神动力上引导良好的社会风气。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创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校园都处于教育发展最前沿,校园文化建设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学校和社会的发展与建设。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一步步从个别化转变为普及化、精英化转变为大众化,高校内部的利益相应地也慢慢地出现了分化,校园的教学质量、发展规模、师资的素质等协调发展问题日渐凸显。校园是祖国未来知识分子集中的场所,它的稳定对社会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正确的引导和解决校园教育发展中的这些矛盾,促进不同的利益群体之间的相互协调和良性互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平正义、平等友爱、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二、目前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校园硬件发展与软件发展特别是文化发展不均衡

伴随着校园体制的改革,出现校园大规模迁移至郊区扩建大规模的现代高楼,很多新兴的高校拔地而起,一些实验场馆也配备完善,校园硬件建设呈现出超前发展趋势。不过在追求大规模扩建的同时也导致了新校区建设与老校区文化沉淀相的脱节。同时也有很多学校在评价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就时,过分的偏向于物质文化建设,而忽视了精神文化建设。从而造成大学文化魅力和个性文化的缺失,也就失去了固有的特色文化和自身的竞争力。

2.受文化多元化影响,主流价值观不够突出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及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悬殊等等使得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日益激化,这种变化必定会在人们的价值取向上有所表现。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学生中能够完整的说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不超过50%,对于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如何认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往往闪烁其词,无法理直气壮,师生员工中也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享受主义等现象,校园文化建设中主流价值不明显,严重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

3.校园文化建设不适应校园发展规模

校园规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校园文化核心内容是校园文化精神。不过,大学里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往往只是做作形式,据调查显示,很多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交给学生管理部门负责,形式大都是课外活动,一般通过一些艺术节、文学讲座、游园活动等方式展开,而没有把校园文化提升到学校的培养目标、办学理念和彰显大学精神的高度来实施。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凸显大学校园文化的思想引导力

我们正处在价值观念深刻变革的时代,健康文化、腐朽文化、先进文化、落后文化同时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学校要建设有助于人才培养的和谐校园文化,其根本便在于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离开了这个根本点,校园文化的发展便会误入歧途。事实上,受到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影响,有少数人主张文化中立或者文化西化,并且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也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种思想多多少少在校园也有所反映。假如我们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各种腐朽的思想和文化必然会充斥大学校园,在这样的文化背景条件下,大学生不可能会得到健康发展,学校也不可能培养出合格优秀的人才。为此,我们必需旗帜鲜明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武装师生、教育师生,使得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及价值观真正成为广大师生的主导意识和精神支柱,从而引导广大师生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自觉的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

2.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彰显大学校园文化的理想感召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是培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教育和引导校园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即广大师生员工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因此,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并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去教育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激发广大师生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发向上的热情,努力用共同理想感召广大师生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融入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3.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提升大学校园文化的精神凝聚力

历史表明,大学总是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是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因此,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培养作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实践中,通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树立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坚定的民族自信心,自觉坚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形成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和高尚情感;通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培养,切实引导广大师生主动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和实践者。要让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深刻地体会到,只有在追求繁荣富强的大“我”中才能真正体现小“我”的人生价值;只有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才能真正使自己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4.培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发挥大学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大学要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加强 理论创新,提升校园文化的整体水平。面对新形势、新环境,大学应该组织专门的队伍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大学应该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途径、新载体、新路子,最大限度地挖掘校园文化的思想性、知识性以及社会价值,不断提升校园文化的品质品味,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作用。

(二)把树立创新精神、提高创新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作为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校园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李岚清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中强调:不要只精于科学而荒于人文。也就是说,在科技高度发达、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不但要精于科技本身,还要精于同人精神世界直接相关的人文。美国白宫“研究和发展专题小组”在一份报告中说,“杰出的科学家不是局限在个人专业领域内,通晓和熟悉人文 艺术 学科,能促进优秀科学家变得更加敏锐,视野更加开阔。”爱因斯坦则早就认识到:“从艺术使我比从物理那里获得了更多的东西,从艺术中获得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进步,而且是知识的源泉。” 优秀的文艺作品,高雅的文艺演出,厚重的 历史 展览,催人奋进的刊物,以及精心设计的景点、装饰,这其中都蕴含着极为珍贵的人文精神,因此,高校在引导学生重视 自然 科学、技术、工程的同时,还要举办一些有关哲、史、美、文、艺等内容的活动,营造能促进学生文理交融、全面发展的人文环境。

(三)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通过创新发挥其强大的育人功能。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一些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 政治、学术科技、文娱 体育 等校园文化活动,创造一些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表现形式。比如说,可以成立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中国 传统文化研究会、当代世界形势研究会,并定期举办相关活动,使之成为对学生进行理论熏陶和文化 教育 的重要组织形式;可以定期举行大规模读书会,由学校组织教师选出一批最畅销书刊或中外名著,把优秀的精神食粮推荐给学生;可以定期举办座谈讨论,开展文艺批评,调动每位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积极性;可以举办学术论坛、成立科研社团、科研小组,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数模竞赛及校内外的学术研讨活动,开展一些学生学术论文、科研成果的评奖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热情,让广大学生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

5.牢固树立和认真实践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大学校园文化的道德约束力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反映,它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 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这就为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提供了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为引领转型时期的社会风尚树立了道德标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了道德标准。大学师生不仅应是社会先进文化的倡导者,而且应是社会公德的践行者,更应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者。因此,高校应举办一些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例如,开展专题党团组织生活,举办主题班会、举办专题报告和讲座、传唱“八荣八耻”歌曲、举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征文赛、演讲赛、辩论赛等,丰富多彩的教育引导活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师生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同时通过校刊、广播、校园网、宣传栏大力宣传“八荣八耻”,加深师生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解,营造“人人知晓荣辱观、人人践行荣辱观”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和认真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强化道德责任意识,不断提升道德素质,养成良好品行,努力构筑起抵御不良风气的思想道德防线。

建设和谐大学校园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客观要求,也是校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是这一体系的灵魂;树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始终是这一体系的主题;爱国、创新始终是这一体系的精髓;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始终是这一体系的道德基础。校园只要能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校园就能够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的可靠之地、社会文明的辐射之源、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持。

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因此,只有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理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贯彻到校园文化中,我们为之努力的高校校园文化才能健康与和谐。而作为一名大学生,校园文化与我们息

息相关,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我们校园文化的建设献上微薄之力。为此,我们应该身体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到:

1、通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活力优势,推动“八荣八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普及和升华。

2、宣传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坚持和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坚持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5、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反对利已主义的人生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反对享乐主义的人生观,树立奋斗拼搏的人生观;反对游戏人生的人生观,树立郑重对待人生的人生观;反对消极颓废的人生观,树立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中华核心传统文化 篇6

(一)(主要进行文字表述的修改,多

增加实例)

中华传统文化概说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多元性、内涵复杂性,但在长期

地发展筛选中逐步形成了以儒家为主干,佛、道为两翼的中国传统文化主体。在千岩竞

争、万壑争流的中华文化精神的流变中,儒、道、佛文化以其对峙却互补、互渗但独立的品格,创造出蕴含巨大张力的文化效应。儒家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济民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强烈的关切现实

之心和历史使命感,关注人生、关注社会。道家以超脱的心态获取内心的平静,顺应自

然,消极自保。佛教则是观察、反思自身痛苦,用修持的方法解脱人生的痛苦,以超脱

世俗,进入涅槃境界。儒家重人事,重现实;道家重养生,重超脱;佛教重解脱,重出

离。儒家功在道德伦理,道家功在超脱养生;佛教功在精神抚慰。士人往往在得意时信

奉儒家,失意时信奉道家,痛苦时信奉佛教。顺境时从儒学吸取勇进的力量,逆境时从

道家寻找安抚心灵的妙药、从佛教的破执中寻求解脱的灵丹,所以以儒守常治世,以道二

达变,以佛治心。

儒家——“内圣外王”的执着追求

中国文化持续数千年,必然

有其不断发展的精神支柱,即文化发展的内在源泉。形成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和“

共同心理”的核心便是儒家思想。儒家是春秋战国时崇奉孔子学说的一个学派,因孔子

曾做过为贵族相礼司仪的“儒”而得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

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了浓厚的人文性格而为世人瞩目,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

最强大的精神支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

愤忘食,乐以忘忧”,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

能屈”的“大丈夫”崇高人格标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是儒家思想的发挥;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慷慨就义,是实践

了孔子的“杀身成仁”和孟子的“舍生取义”信条„„可以说,没有儒家经典就撑不起

中国古代文化的大厦;没有儒家思想就无法建构中华民族文化体系;没有儒家哲学中国

哲学就缺乏鲜明的民族特征。半部《论语》知天下,儒家贤哲的先圣和睿智,已深深植

根于中华土壤中,哺育了我们民族的心灵,不仅与中国的封建社会相始终,还一直影响

到现在,甚或还要影响将来;不仅成为中华民族所遵奉的圭臬,还被西方社会引为成功的“黄金法则”。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伏尔泰极力推崇孔子,认为中国儒学是《

圣经》以前,《圣经》以外的文化,更有西方学者主张以儒家道德代替基督教。

在当

代,儒家的传统文化精神,对于克服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伴生的人的“异化”或“物化”

弊端,消除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纵欲主义的现象,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情

操,培养中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信念,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儒家(精神一:直面现实,无限宽广的仁爱胸怀

“关注现实,直面现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儒家源远流长,中学语文教材中从《诗经》中的《采薇》《硕鼠》、《古诗十九首》中的《十五从军征》《观刈麦》,到杜甫的《三吏》、《三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

死骨”;从高适“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到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从《捕蛇者说》到《马说》我们都能听到儒家士人“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的感叹,都能看到儒家人的仁爱之心和悲悯情怀。我们不妨走进他们无限

宽广的仁爱世界。

“贵仁尚和”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特征。以伦理政治为主要内容,以

道德理想主义为基本特色的儒学,强调人与人之间要有同情心,要相互关心、相互尊重、以礼相待。《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了 109 次。孔子的“仁”既是处理人

与人之间关系的最高道德标准,又是决定社会生活的普遍原则。孔子的“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有“老吾老以及人

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由此形成了“四海之内皆兄弟

”这样具有浓烈人情味的中华大家庭。而“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约定

俗成而程式化了的社会行为规范,是“仁”的外在表现,《论语》便是“仁”与“礼”的哲学。“中国这个古老的帝国以普遍讲究温文有礼而知名于世,这是他们最为重视的五大美德之一,他们的著作中有着详尽的论述。对于他们来说,办事要体谅,尊重和恭

敬别人,这构成温文有礼的基础”。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礼让谦和的典范,如选入中学语

文教材的将相和,刘备三顾茅庐。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人与

人之间的和谐,以和谐为最高原则。所以中国人民有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这种“贵和

核心校园文化 篇7

1.校园文化特征。从无形特征方面来看,校园文化主要特征在于:1.开放性。校园文化与外界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具有开放性。但是这种开放性是有限的,要在合理的范围内选择适合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文化对校园文化进行构建。2.时代性。校园文化也是时代文化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的时代特征。学校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场所,在特定的校园文化形成过程中,会沿着适合社会文化背景的趋向来发展,这种鲜明的时代特征给予校园文化新的活力,使得校园文化不仅具备基本的核心价值观,更加强化了把握未来的信心。

而从有形的特征来看,校园文化主要特征在于:1.规范性。校园文化具有明确的、优越的、规范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其规范性的核心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的接班人”。[1]因此,在校园文化的构建中,要以核心价值为最终取向来对社会文化进行优选,用最优的社会文化精华来建设校园文化。2.系统性。校园文化有着严密的系统性,在汲取社会文化发展自身的同时,对校园文化进行了系统的规范,严密的、系统的校园文化才能为学校的管理带来治理上的良性循环。3.自主性。校园文化是以师生自身为主体而建立起来的文化,在日常的教学以及各种活动中,学生的创造力、教师的引导力以及学习的氛围,都构成了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校园文化具有自主性。

2.校园文化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校园文化是一种软性文化,在学校治理中,校园文化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首先,校园文化具有凝聚作用。校园文化能够整合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取向和整体信念,使得全校师生凝聚成一体,将责任感和使命感赋予每一个学校成员。[2]其次,校园文化具有激励作用。校园文化是一种以学校价值导向为方向的精神财富,不论在物质形态上还是精神形态上都对师生的行为和思想有一定的激发作用,通过设立奖惩制度以及树立模范典型的办法,可以起到有效激励师生的作用。最后,校园文化具有导向作用。青少年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时期,辨别力差,这使得他们容易盲目跟从,从而误入歧途走上不正确的道路。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教育能够使青少年学生接受正确的思想引导,影响他们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因此,校园文化具有引导作用。

二、校园文化管理模式的构建

1.校园文化的构建。校园文化的综合性,使得校园文化的构建要从多方面来进行,简单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1.精神方面。精神文化建设要关注其内涵价值以及实质的核心精神。校园文化关系到全校整体的思想观念以及素质素养,因此在建设精神文化方面时,要以发展的、全面的、现代化的眼光来定位校园文化的精神层面,要将整体的校风和学风建立在浓厚的文化范围之上,纠正不良学风和不严教风,使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往良好的方向发展。2.制度方面。制度即是校园文化的一方面,也是学校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校园文化层面上,制度的建设主要体现在制度文化的构建上。制度具有规范性和确定性的硬性指标,同时也具有灵活性和导向性的软性特征,在制度文化的建设上,要以健康向上、团结进取、和谐友爱为导向,修订学校旧有的、不成熟的制度文化,建立与时俱进的新的制度文化,并且定期更新,为制度文化不断注入新的血液。具体来说,充分征求教师的意见和学生的建议是基础,坚持以人为本是原则,相关法律规定是依据,通过建立完备的制度来治理学校,这不仅体现了制度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也突出了学校管理的人文性和时代性。3.行为方面。行为通常受思想的支配,建立一个正确的行为规范准则是行为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行为文化的建设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对于学生要以忍耐、耐心、宽容以及理解的态度进行正确的行为思想教育,不仅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公正处理学生的各种违规行为,也要站在学校的立场,对学生的行为做总结归纳来指导行为文化的建设。[3]4.人际方面。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文化,对校园的和谐气氛是至关重要的。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秉着公平正义、无私奉献的精神对学校进行管理,充分听取教师们的意见;作为教师,要细心了解学生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心理状态,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做好人际文化的建设。

2.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建设有“校园文化”这一核心文化的学校治理模式,必须以发挥学校领导者与管理者的特殊作用作为起点。要想发挥好校领导的作用,就要求校领导有强烈的责任心,不断学习、不断深化自身素质,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引导学生。其次,是要发挥教师的主人翁精神以及主导作用。教师是教学中的关键因素,教师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信念对学生的影响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将校园文化的精髓贯穿到实践中,做一个有使命感的教师。最后,要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校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4]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熏陶下,逐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以校园文化为核心,关注学生们的主体地位,有效发挥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和引导力,将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出来,做好学校教育。

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学校治理模式并不是一个生硬的、具有约束性的管理模式,而是软性的、具有弹性的学校治理方式。因此,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以及教师要充分发挥利用自己的引导力和影响力,在校园文化的助力下引导学生,更要给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性的空间,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波.在学校管理中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3).

[2]方瑜.试论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工作的结合[J].中国市场,2013,(17).

[3]李剑锋.探索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学校管理模式[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1.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 篇8

关键词:文化:精神文化;学校文化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3-0035-02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本义和主旨是学校全体师生共同追求的价值观、生活与生存方式和未来发展方向,也就是“教书育人”的育人取向文化。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建议的主要论点。

一、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

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学校全体师生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共同心理、学校个性和生存、生活方式。其內核是办学理念、价值体系、群体心理特征、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等,具体体现在学校校风、校训、教风、学风和行为之中。制约着学校文化的趋向和特质。精神文化是学校的灵魂、航标、旗帜和行动的纲领。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学生成才发展服务。那么。追寻其终极意义是什么?通过学校的教育活动。给予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打下终生受益的基础和财富。那就是让学生健康、幸福和具有魅力。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学校要把“健康就是金子一样的东西”给予学生。

“幸福”是学生内心体验和感受到快乐和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对学校和将来生存和生活方式满意。让学生生活得幸福快乐,应该是“自信”

(对学习对人生具有成功的把握,活得有尊严);“自在”(把学校当成乐园、家园、学园的自然自在。自律自为);“自由”(即在学校生活中,以精神为神圣。学习中敢于异想天开、标新立异,不受到压抑和束缚,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

“魅力”是让人欣赏,吸引人的力量。是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其核心魅力则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突破自我。

让学生产生对智慧的欣赏,对艺术和自然的珍爱,对精神价值和境界的关怀,对自我完美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应该是对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认识和教育实践的追求。

二、精神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首先“精神生活哲学”强调精神文化建设是人的生命的“心灵化”。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极力主张把“心灵化”作为教育的基本取向。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首先是教师跟孩子精神上的接触。用丰富的生活内容与学生心灵沟通”。心灵是精神活动的场所,心灵的本质就是精神。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心灵活动得到教育的真诚关怀是最为重要的。因此。精神文化从学生心灵活动开始,学生从中获得文化体验,感受人生价值的快乐和意义。教育只有把通向心灵之路引人学校生活,才能达成生命教育的精神境界,这也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其次“文化陶冶论”认为教育的本质与传统教育“文化传递论”有本质区别。德国教育家李特认为“陶冶犹如人们从天底的存在深渊之不可言状的迷惑中挣脱出来,而达到广阔的平原之上,心胸顿时开朗,感到宇宙万物。天地人生都在我胸中,和我的心灵产生共鸣。形成一种水乳交融,天人合一的关系。”

笔者认为“文化陶冶论”和“文化传递论”都是从某一个方面强调其文化建设的本质特征,但在教育实践中两者只有协调与融合,共同发挥其功能,才能彰显精神文化的魅力。

三是制度文化理性论,认为精神文化建设必须与整个学校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从制度文化上保证学生生命本体的价值观,保证办学理念的实施。学生素质发展的价值观念的确立,首先需要依赖于作为制度资源的“政治”力量的约束,然后才有可能影响到教师个人的教育行为。如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的形成,必须有全体师生的共识、认同和参与,同时还需要制度文化的建立与保障。因为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制度意志”的延伸和教师职业的自觉的结果。在教师个人情感与制度需要冲突时,个人的教育热情必然让位于制度文化和社会习俗的压力、家长的期望和升学的需要,必然成为支配教师个人行为的根本动力。如当前的升学、高考制度以及择校热等等。都体现着精神传统作为一种隐性的力量,制约着学校的文化气质和教育风格。所以,制度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同步。为精神文化建设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三、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学校一切活动、一切生活都可以理解为精神文化的活动范畴。活动是师生展示个人能量和才华的舞台,活动是师生成长与发展的途径,活动是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形式。

(一)学校文化活动注入精神文化的内涵

在开展学校文化活动时。力求贯穿一条主线,为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和成熟。为未来进入社会打下基础和准备。

我们学校活动主要有如下形式:(1)文化学术类:有科技小组、小记者团、书法、知识竞赛、文化沙龙、绘画展览等;(2)文体娱乐类:运动会、节日联欢、艺术节等;(3)社会实践类:走进社区、参观实验基地、家长接待日、各种授奖仪式等;(4)在活动中体现一个理念:自我教育或自主教育。在教师指导下尽量让学生参与、组织,有时让学生自主活动,培养学生自立、自主、自律:自强的个性品质和未来立身的本领。

学生们在各级各类比赛活动中,只要在某一方面有进步或成绩突出,及时进行赏识和鼓励,进步者与突出者同样重要,形成典型带动进步,进步带动同伴的氛围。

(二)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是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人自身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学校积极创设领导与教职工、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认识上的统一。情感上融合的和谐氛围。我们提倡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友爱、宽容、互动、热情;师生之间要民主、平等、激励、指导;教师与教师应合作、互助、包容、尊重;领导与师生之间应平等、民主、坦诚、开放。使学校人际关系处于其乐融融、和谐共处、共享进步的心理状态和积极取之中。

(三)课堂教学是精神文化建设的主渠道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重点抓四个方面:

一是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启迪智慧。引导学生勤学好问,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探究精神。

二是注重学法指导,提高学习能力。“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学习策略。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三是因材施教,多把尺子评价学生。教师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多元教学目标,在保证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兼顾学生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分层要求,发掘潜能,发挥个性特长,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多出一批人才。落实“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挖掘潜能、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四是落实新课程改革,课程多维目标整体提升。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结构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效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是三维目标的和谐互动、相互促进,整体提升。使每个学生在掌握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掌握学习过程的方法和策略,最终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培养品德高尚、具有获得新知识能力的人。

(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一是为教师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给予优秀教师充分的鼓励,为优秀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让教师有能力维护自己的精神家园。培育教师的人文精神。

二是加强教师的专业实践的参与式培训、有效开展校本研究,让教师在具体化情境中提高教师追求事业的精神和能力,使其自觉研究教学行为规范等。

三是倡导教师新的专业生活方式。如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不断丰富教师的文化积淀,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也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引导教师针对事业特点和职业需求。研读先进的教育理论及专业类书籍。做学习型、专家型教师;读教育经典著作,与智者对话,做智慧型教师等等,教师在读书时积累了大量的读书心得体会。并定期在校园内交流。“生命因读书而精彩,事业因读书而成功”,在读书活动中,教师不断追求新知。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自身的人格素养。

四是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给教师创造机会,增加机遇。让其才能得以展示。

学校文化的核心精神 篇9

学校文化的核心精神

学校文化的核心精神刘良华 有关学校文化的讨论已经积累了多种意见,大量的意见都集中在“看得见”的校园环境与学校特色以及相关的技巧与技术。“看得见”的校园环境与学校特色当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问题可能在另外的“看不见”或不容易看见的地方:第一是自由;第二是与自由相关的平等。自由与平等不必成为“学校特色”,它原本是所有进步的学校的无例外的核心精神。校长不必以“教育花招”作为可以炫耀的“学校特色”,真正值得炫耀的乃是:没有特色,只有进步。没有小技巧,却有大精神。一、自由:学校文化的立足点很多人都在发表有关教育的书或文章。凡是写书或文章的人都会遇到一个问题:书或文章的“开头”怎么写?这个问题之所以需要认真地提交出来,是因为它实际上牵涉一个很重要的谈论学校教育以及学校文化的路线:人们在谈论学校文化的时候,究竟应该从哪里谈起?从哪里出发?19,杜威先生发表了《民主主义与教育》。这本书后来被推举为20世纪最重要的教育名著。它的开篇很奇特,它看起来像是要给读者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容易使人想到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或法布尔的《昆虫记》。我们可以看看杜威先生是怎样“开始”的:[[1]]P2生物和无生物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前者以更新维持自己。石块受击,它抵抗。如果石块的抵抗大于打击的力量,它外表保持不变。否则,石块被砸碎。石块决不会对打击做出反应,使它得以保持自己,更不会使打击成为有助于自己继续活动的因素。虽然生物容易被优势力量所压倒,它仍然设法使作用于它的力量,变为它自己进一步生存的手段。如果它不能这样做,它不只是被砸得粉碎(至少在高等生物是这样),而且不成其为生物。只要生物能忍受,它就努力为它自己利用周围的力量。它利用光线、空气、水分和土壤。所谓利用它们,就是说把它们变为保护它自己的手段。只要生物不断地生长,它在利用环境时所花费的力量,得大于失:它生长着。在这个意义上理解“控制”这个词,我们可以说,生物为它自己的继续活动而征服并控制各种力量,如果不控制这些力量,就会耗尽自己。生活就是通过对环境的行动的自我更新过程。这是一个奇特却并不奇怪的开篇。这个故事看起来轻描淡写,它却举重若轻地开启了那么一部厚重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这个故事可以作为理解杜威教育理论的一个机关和按钮。这个开头究竟提出了什么?这里面究竟有什么玄机?杜威的故事显示:生物的本性是主动追求和主动生长。作为高级生物,人通过对环境的主动行动来促进自我更新。所有生物(尤其是像“人”这样的生物)都有主动发展、自我更新的本性和潜能。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有关人性和人权(主要人“人权”)的“第一组教育假设”。与“人性”相关的假设是:凡人都有主动生长、主动发展的本能。与“人权”相关的假设是:凡人都有主动做事的自由,这是天赋的自由,任何人都不能取消他人主动做事的自由。与“教育”相关的假设是:好的教育总是为儿童创设有利于主动生长、主动发展的环境。坏的教育总是不相信并由此而压制、剥夺儿童的主动生长和主动发展的自由。这条结论对中国当下的学校教育提出的疑问是:我们的学校教育究竟在为儿童主动生长、主动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呢?还是在有意无意地控制、取消儿童主动生长、主动发展的权利?实际上,早在两百多年前,卢梭已经用他方式提出了这个问题。1762年,卢梭以教育小说的格式发表《爱弥儿》,这本书从公开发表的那一天起就受到世人的热情关注,这种阅读的热情一直延续到今天。就在同一年,卢梭发表了《社会契约论》。该书问世后立即遭到禁止,后来却成为持久地发生影响的政治哲学经典文献,据说法国国家格言“自由、平等、博爱”便来自《社会契约论》)。我们可以看看在这两本“旷世奇书”中,卢梭是怎么写他的“开头”的?《爱弥儿》开篇就说:[[2]]P5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较好的翻译是:“上帝造人,一切皆善;一经人手,便成为恶。”)卢梭的这句话至今依然是教育界的经典名言。但是,卢梭提出的更经典更有影响的名言不是出自《爱弥儿》,而出自他的与《爱弥儿》同年发表的作品《社会契约论》中。《社会契约论》开篇第一句便是:[[3]]P4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较好的翻译是:“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与之相关的解释是:“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就是放弃人类的权利,甚至就是放弃自己的义务。”[[4]]P17由此可以清理出一条基本的人权假设:人有天赋的自由权。但是,总有人因懒惰与怯懦而倾向于放弃自己的自由。针对这个难题,康德专门写《什么是启蒙运动》,为“启蒙运动”辩护和呐喊。他所理解的“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大量的人因“懒惰和怯懦”而宁愿放弃自己的自由。因此,“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5]《民主主义与教育》的开篇可以看作是对这个难题的正面回应与解释。有关“自由”的经典议论对学校文化的提示是:好的学校文化总是尊重人的本性、维护人的自由,并催促人承担自由的责任;坏的学校文化总是破坏人的本性、压制人的自由或听任人因懒惰与怯懦而放弃自己的自由。二、平等:学校文化的底线“自由”是人的天赋权利,但是,“自由”会隐藏两个危险:一是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干扰另一个人的自由;自由必然到导致竞争与冲突,在竞争与冲突中,总有人希望压制、控制他人。可是,按照“人生而自由”的天赋权利这条原则,每个人都有自由行动的权利,或者说,每个人都享有不受他人压制、控制的自由。可见,自由实际上包含了两种原则:第一个原则是“任由我自己”、“自己做主”,可简称为“自由原则”,即每个人都有自由行动、自由做事的自由;第二个原则是“自由面前人人平等”,可简称为“平等原则”:每个人既享有“自己做主”的平等权利,也享有“免受他人压制”的平等权利。当人与人之间的自由行动发生冲突时,“免受他人压制”的“平等原则”就派上用场。显然,平等原则是自由原则的前提和底线。如果越过来这个“底线”(即“平等”原则),人类就会因为彼此无限制地追求自由而陷入混乱、争执、战争。“自由”更多地显示为“私人追求”,“平等”更多地显示为“公共交往”。在私人领域,每个人都可以任意选择和充分自由地行动,但是,一旦个人的行动与他人的生活发生关联,个人行为就进入了“公共领域”。而在“公共领域”,每个人的自由行动必须以“不影响他人”的自由为基本前提(或底线),也可以说,在公共领域,每个人的“自由”必须以“平等”前提或底线。“平等”原则要求为任何人都不可以凭借自己的出身、智力、职业、身体、性别等差异而享有特权;可是,在现实的公共生活领域中,总是有人希望凭借自己的出身、智力、职业、身体、性别等差异而享有特权。即便康德那样的人,也曾经相信智慧的人可以蔑视无知的.群众,直到读了卢梭的作品后,康德才纠正这个倾向:“我渴望知识,不断地要前进,有所发明才快乐。曾经有一个时期,我相信这就是使人生命有其尊严。我轻视无知的大众。卢梭纠正了我。我意想的优越消失了,我学会了尊重人,认为自己远不如寻常劳动者那样有用,除非我相信我的哲学能替一切人恢复其为人的共有的权利。”[[6]]P44-45当然,在阅读了卢梭的书之后,康德本人是否真的纠正了“鄙视”大众的偏见,也难说。我们无法猜想康德本人究竟纠正什么程度,但我们知道:作为“知识分子”,他因为拥有知识而探求知识的特殊生活,很容易鄙视、轻视“无知”的或“少知”的大众。这也正是学校教育中常见的危机:做教师的人,他很可能因为自己“闻道有先后”而鄙视学生的“无知”与“少知”;教师很容易因为学生的频繁出错而取消学生亲自探究知识的权利,以教师讲授取代学生的自学;教师很容易因为学生的“慢速度”的求知活动而直接告诉学生相关知识的答案。如果教师取消了学生“犯错”或“试错”的自由,那么,这个教师本人就犯了两个的错误:他犯的第一个错误是,他剥夺了学生“自由”求知的权利,紧接着,他犯的第二个错误是,他取消了学生所应该享有的师生之间的“平等”权利。“平等”除了任何精英不得“鄙视”大众之外,还意味着任何精英不得“奴役”大众。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免除“奴役”现象的发生是困难的。“奴役”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当某些人的自由行动与另外一些人的自由行动发生冲突时,需要选举某些“精英”作为“管理者”来维护、协调人的自由权。这些作为管理者的“精英”是由大众选举产生的,因而这些他们必须对大众(选民)的利益负责。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人们把这种管理状态称为“民主”。但是,“民主”总是困难的。原因是,“精英”一旦被选举为管理者,他们就容易以“超凡脱俗”、“惟我独尊”的权威自居。这些“精英”总希望动用自己的出身、智力、职业、身体、性别等差异来享有“专制”和“独裁”的特权。“专制”、“独裁”是“民主”形式的异化。民众原本希望从自己的群体中选举几个人来代理自己的利益纷争,没想到选出自己的“代理人”之后,这些“代理人”竟然“鄙视”大众进而“不为民做主”,更可怕的是,那些“不为民做主”的“代理人”一旦成为管理者,他们容易迅速积聚权利而压制、控制大众的选择权利,让自己长期的“专制者”(专门的统治者)。在专制状态中,也还是有自由的:统治者一个人有自由,被统治者失去自由。看来,如果自由没有“平等”作为底线和前提,将导致可怕的“独裁”与“专制”。如果追求“民主”的正常状态,“自由”必须以“平等”作为底线和前提。在考虑“自由”、“平等”、“民主”三者之间的关系时,人们可以发现,“自由”与“平等”是一对可以并列的概念,而“民主”不过是“自由”与“平等”的派生物而已。有“自由精神”(“自由精神”与“个人主义”几乎是相同的词语)的人必重视“自我”的权利而保持自由的、热情洋溢的、豪情满怀的竞争状态。有“平等”意识的人必重视“他者”的自由权利而使自己和别人免除“等级”、“独裁”与“专制”的痛苦。也就是说,人一旦拥有了强大而豪迈的“自由”精神与“平等”意识,他将自然而然地反对等级与专制而为自己争取“民主”的权利(这样看来,法国人提出“自由、平等、博爱”而没有提出“自由、平等、民主”看来是有意义的)。由此,我们可以整理和归纳出有关人性与人权的“第二组教育假设”:与“人性”相关的假设是:人生而自由,而且,人生而平等。与“人权”相关的假设是:在自由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平等的自由竞争的权利,或者说,每个人都有使自己免除受他人的压制、强制、侵扰的平等权利。与“教育”相关的假设是:好的教育不只是让儿童自由生长和自由发展,而且为儿童的自由生长和自由发展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坏的教育常常为儿童的生长与发展制造不平等的竞争环境。无论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还是在学校教育内部,比较充分的“民主”状态从来都是一个难题。这个难题在学校教育中既可能显示为“学生会”内部的不民主,也可能显示为“学校领导者”内部的不民主。而这种“不民主”的存在,既可能因为具体的个人放弃了自己的“自由”追求,也可能因为具体的个人缺乏足够的“平等”意识而不尊重他人的自由。一般而言,人们可能因为懒惰和怯懦而放弃“自由”,却人们不会轻易放弃对“平等”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人本能地对“平等”问题有一种敏感和激情。托克维尔的说法是:“他们追求平等的激情更为热烈,没有止境,更为持久,难以遏止。他们希望在自由之中享受平等,在不能如此的时候,也愿意在奴役之中享用平等。他们可以容忍贫困、隶属和野蛮,但不能忍受贵族制度。”[[7]]P622-624但是,就学校教育而言,“平等”问题较之“自由”问题显得更艰难而紧迫。这里面的难度在于:学校教育中不仅显示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可能的“不平等”问题,更频繁地显示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可能的“不平等”问题。学生不会轻易容忍“同学”之间的不平等,但学生对“师生”之间的不平等可能默认、顺从而无动于衷。而且,教师会认可甚至扩展这种“师生”之间的不平等。教师会凭借自己的知识优势而取消学生平等参与教学的权利,以至于学生成为教师的服从者、成为丧失了思考力的“随从”。这样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因认可师生之间的“不平等”(教师是权威而学生是随从)而放弃自己自由思考、主动探究的权利。或者说,“师生”之间的“不平等”将直接导致学生的自由精神的萎缩甚至枯萎。由此看来,中国学校教育虽然需要为儿童提供更多更大的主动发展的“自由”空间,但更需要为儿童提供更多更大的“平等”对话的机会。相对而言,后者的努力将显得更为艰难一些。在“不太信任儿童”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学校教育究竟可以为儿童提供何种程度的“平等”机会?这实在不是一个容易切换的难题。人们可能承认某些成人享受“自由”选择、“平等”分配、“民主”管理的权利,却不愿意承认“儿童”也享有同等的“自由”选择、“平等”分配、“民主”管理的权利。不信任儿童的后果是:教育者会因为儿童的暂时的知识“欠发达”而不相信儿童具有平等的“对话”、“探索”的权利。教育者会因为儿童频繁出错而取消他们自由言论、自由探索的权利。“自由言论”的权利一旦被剥夺,学校里的儿童就不得不“认真听老师讲课”;“自由探索”的权利一旦被取消,学校里的儿童就只剩下“接受”、“记忆”知识,没有了游戏和创造的欢乐。学校文化的危机,常与此相关。三、改造课堂文化和班级文化学校文化具体的显示为课堂文化与班级文化。让自由与平等成为学校文化的核心精神,这是一个美好的想象。这个想象若不兑现为具体的课堂文化与班级文化,所谓“学校文化的核心精神”,依然只是一张没有印章的空头的支票。(一)改造课堂文化,让学生自由学习相对传统的课堂文化而言,自由而平等的课堂文化意味着“主动学习”以及相应的“对话教学”。1.主动学习:把犯错的权利还给学生在理论上,几乎每个教师都愿意让学生主动学习,但在现实的教学行为中,较少有教师真正让学生主动学习。那些取消学生主动学习权利的教师,往往心怀“善意”;他们“好为人师”,但他们迫于“无奈”。他们有足够的理由来解释他们的“善意”与“无奈”:我可以让学生主动学习,但学生什么都不知道,学生出了那么多错误,所以,我不能不“管”,我不得不“告诉”他们。由此看来,教师是否愿意让学生主动学习,需要克服一个普遍的“心理障碍”:一般成人总是无法容忍儿童的错误,教师总是不能眼睁睁看着学生出错。如果禁止了学生犯错的权利,学生的主动学习就永远不可能发生。反过来说,所谓主动学习,其实是把犯错的权利还给学生。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权利,我们不能因为某人做的事是错误的,就剥夺他做事的权利;我们更不能因为某人说的话是错误的,就取消他说话的权利;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某人思考的结论是错误的,就禁止他思考的权利。教师之所以需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说话、做事,不是仅仅因为他们是儿童,教师应该容忍儿童的犯错。更重要的原因是:任何人都不可能永远正确地思考、说话、做事。让学生自由地思考、说话、做事,那是学生做人的权利。在这点上,我们需要思考的首先还不是“儿童权利公约”之类的解释,更紧要的是把学生当作一个“常人”去看待,学生作为“常人”,他们拥有“常人”所拥有的一切权利。就学习而言,有效的学习总是亲自体验、亲自尝试。无论知识还是道德,更不用说情感,都不是告诉与被告诉的事情,更不是把一块砖从一个人手里传递到另外一个人手里的事情。真实的学习意味着“尝试错误”,在尝试中试探、积累和领会。在新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提醒自己:“尝试错误是学习的别名”。2.对话教学:教师和学生同时在场学生一旦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教师的教学自然会转向具有现场感的“对话教学”。在“对话”的现场,教师既可能不断“提问”也可能在某个时候口若悬河地“讲解”,但他的心里和眼中必须时时“牵挂”他的学生。教师心里是否“牵挂”他的学生,关键不在于这个教师采用了“提问”还是“讲授”的形式,而在于教师“讲授”或“提问”时,他是否考虑了学生的需要并随时从学生那里获得“继续讲授”或“继续提问”的资源。或者说,对话教学的关键在于这个教师是否在推动学生主动思考、言说、做事,并在学生思考、言说、做事的过程中捕捉并利用有意义的“学生资源”。并非每个学生都愿意与教师对话,这是一个事实。但是,教师恰恰不能以此为借口而放弃对学生的关注与牵挂。因为,与之相关的另外一个更重要的事实是: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对话的“潜在性”,每个学生都是潜在的“教学资源”,那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库”。优秀的教师,是那些善于激励与开启学生智慧与情感的教师。学生的智慧与情感资源一旦被激发与开启,教学过程将显示出美好的对话状态。这种双向的、互动的对话教学除了显示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交谈之外,它也可能显示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课本或相关资源)之间的相互提问、倾听与回应。也因此可以说,对话的标识不是“声音”,它恰恰可能沉默不语、大音稀声。当学生面对教材(课本)静静地阅读、思索、质疑时,那里有对话教学的发生;恰恰在教师简单地追问而学生不假思索地回应的“压迫式问答”中,对话教学已经远离了课堂。(二)改造班级文化,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班级文化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在群体中,学生如何既保持自己的自由精神、独立个性,又在群体中尊重他人的意见?班级文化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培育影响学生生活方式的“班级文化”?1.如何让学生过自由而平等的“班级生活”?传统意义上的“班级生活”隐含的危险是:“班级生活”被降格为教师对班级的“监视”和“控制”,在教师的“监视”和“控制”之中,学生的“生活”成为受到提防和警惕的对象。新的班级生活将由教师控制转换为“学生自治”。“学生自治”并不简单,至少可以考虑一些具体的原理与策略:比如“自愿报名,竞选班长”、“学生投票,公开验票”、制定“班级契约”,限制班长的权限与任期,抵制“终身制”以及“特权”现象,等等。2.如何培育自由而平等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实际上是一个班级所有学生的群体生活方式。也可以说,班级群体生活方式所显示出来的整体精神与群体个性,构成了班级文化。班级群体的生活方式既可能显示为看得见的教室环境与各个学生的精神长相,也可能显示为看不见的班级风气、班级风尚,但除此之外,更常见的班级文化,总是隐含了各类班级活动与班级习惯中。有什么样的班级活动与班级习惯,就显示出什么样的班级文化。由此,班级文化需要考虑的具体原理与策略包括:第一,让教室里的每一个器物都成为班级文化的符号。改变之后的教室将成为学生成长的见证者,并留下成长的痕迹:班级墙壁上尽可能展示学生自己的作品、学生自己制定的班级契约(班级制度)、学生自己办的班级简报、学生最喜欢的书、学生最关心的世界新闻,等等。第二,让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新生活”习惯。“新生活”意味着既符合学生的天性又关怀国际先进文化的生活形式。比如,把读书当作生活的习惯;把锻造身体当成头等大事;为有困难的人提供帮助;宽容他人的生活习惯,尊重文化多样性;过环保的生活,尊重生物多样性,等等。第三,让学生享受丰富的“主题活动”,这些主题活动包括:人与自然的相关活动、人与社会的相关活动、人与自我的相关活动。这些活动将呈现出“整体”的、“综合”的状态,而不再显示为分离的学科课程;这些活动将呈现出“游戏化”的、“艺术化”的创造状态,而不再显示为静态的知识体系。教室的器物文化、学生的生活习惯、群体的主题活动,一起构成整体的班级文化。注释:[1][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法]卢梭.爱弥儿――论教育[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5][德]康德.什么是启蒙运动.载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G].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6]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7][美]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来源:《全球教育展望》第5期

上一篇:青春无悔成长有迹下一篇:幼儿园圣诞活动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