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不可而为之议论文

2024-05-10

知其不可而为之议论文(精选5篇)

知其不可而为之议论文 篇1

《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

一、知识与技能: 从隐士和孔子的言行中发现当时的社会状况、体会孔子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品味语言,朗读体会,分析研讨,史料求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孔子孤独、寂寞于乱世,却锲而不舍地去追求理想的品德。 课前预习一、读课文、注解、译文两遍 1、理解重点字、词、句式(省略句、倒装句) 每一章都先将课文、注解、译文读一遍、再完成第1点内容,最后再读一遍课文。 二、第三次读课文 1、划出文中他人对孔子的评价和劝告(用横线) 2、划出文中孔子及其学生的的相应看法(用波浪线) (注意:抓住每个对话语段中最关键的词语或句子) 三、字词巩固练习做好,带着疑问上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近几年,《论语》很火。孔子很热,我们在读《论语》,北大也在开《论语》课,北大的李零教授将自己的讲稿整理成书,其中有这么一段对孔子的评价: “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惶,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 这段评价让你最有感触的是哪句? 孔子五十五岁离开鲁国,带了十多个弟子行行住住,西北至古黄河,南至江淮楚界,足迹数千里,历时,遇到了十多位诸侯国君,虽有礼遇咨询,却没有人能用他为政。惶惶无主可依,茫茫无所之,被旁观的看客形容为“丧家狗”,而孔子也承认了这个评价。 如今,“丧家狗”一般是被用作贬义的,而李零对“丧家狗”的解释是:(课件3)“ 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 ” 即使不是贬义,这样的评价与我们一贯认为的孔子是“圣人”这样的说法也截然不同。那么,孔子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该怎么来看待孔子? 一起来看看今天这篇课文能否给我们答案。 二、释题 今天要学的课文是“”(标题板书) 我想请位同学帮我解释一下这个标题 (“其”指的是孔子的政治理想:仁政、礼治) (副板书)1、为什么不可为(做) 2、为什么要为(做) 3、为(做)了什么 (到此5分钟) 三、文本研习1、为什么孔子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自由朗读课文3分钟,思考这个问题 (1)从文中看出当时是怎样的世道? ――群雄争霸、礼崩乐坏的乱世,社会秩序混乱,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适当补充):司马迁:“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2)在这样的乱世中,大多数人的选择是怎样的?他们是怎么看待孔子的? ――众多知识分子选择沉默,行道的力量不足。 文中不支持的声音,有哪些? (每一生读出语段中的关键句子,说出自己的理解,教师适当提醒重点文言知识,便于学生理解文意) ①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 ――这里有对孔子的讥讽和嘲笑 (若学生认为是夸奖,则评价他“可以保留自己的一家之言”,问问其他学生是否赞同,引入其他隐士的较为一致的立场) ②接舆: 楚狂的话该怎么读? ――读出尊重、惋惜、关心、劝阻(一学生读,自评,师范读突出重音,众学生读)高声,低缓,高声 A在你心目中,凤是怎样的鸟? “凤兮”――在人格和学识上对孔子的.尊重 B 既然如此,又为什么说“品德衰微”? ――无道则隐――乱世――“殆而”――对孔子的选择不认同 C为什么要故意地“歌而过”?(“而”的理解) ――关心,劝阻 “往者”“来者”“谏”“追” D第二段“孔子下”的内容在此处做理解 ③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与其”“岂若”“ 辟人之士”“ 辟世之士” 言外之意是什么? ――同是逃避,何不更为彻底地“辟世”? 世道如此昏乱,明哲保身,洁身自好才是上策 说给子路听,其实就是说给孔子听 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对孔子率徒奔走表示不满 ⑤莫知己,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 深浅指的是什么? 以水来比喻世道的句子,我们以前接触过――“沧浪之水……” ――世道太黑暗,改变太困难,与世道浮沉,保全自我吧 虽然不支持孔子的选择,但是却敬重他的学识和修养。重点谈楚狂言 (到此20分钟) 2、面对这些劝告、担忧、质疑、嘲讽,孔子和他的弟子有什么反应? (文中关键字词一两处) 当我们在追求自己的理想,身边几乎所有人都对我们说“这样是行不通的,放弃吧!”这时绝大多数人都会怎么选择? 隐士们明知不可为,也为不了,就不为了。 孔子也明知不可为,却仍要为,为什么? 文中孔子师生有没有说出他们“知其不可而为之”理由? (生读原句,说出自己的领悟,师补充资料深化学生的理解) (1)、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天下无道,吾得与易。天下将亡,力挽狂澜乃士之职责 (2)、不仕无义……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成就了君臣大义 借荷丈人“隐而不仕”的态度指出积极从政才符合“君臣之义”的道理。 子路的话就是孔子伦理思想的反映。 (小问题) 孔子说他为什么要去做? 他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如果孔子最终选择了隐居山林,你觉得他会快乐吗? 课件出示4:“盖天生圣贤本为世道计,故古之圣人,民饥则曰己饥,民溺则曰己溺。其忧时悯世,非但其心之不容己,亦其责之不可辞耳,使如沮、溺之言,则安危理乱邈不相关,生民将何所托命平?有世道之责者,宜加意焉。 张居正《论语别裁》 (到此30分钟) 3、这种精神,在课文中是怎样体现的?最明显的体现在哪件事情上? 研读第一章 A请一生读第一章孔子言, B课件5(他人评价),再请学生自己点评。 评语: 是时孔子致仕居鲁,沐浴齐戒以告君,重其事而不敢忽也。臣s其君,人伦之大变,天理所不容,人人得而诛之,况邻国乎?故夫子虽已告老,而犹请哀公讨之。 孔子出而自言如此。意谓s君之贼,法所必讨。大夫谋国,义所当告。君乃不能自命三子,而使我告之邪? 以君命往告,而三子鲁之强臣,素有无君之心,实与陈氏声势相倚,故沮其 谋。而夫子复以此应之,其所以警之者深矣。 ――朱熹 《论语集注》 (到此35分钟) 四、小结及延伸 我们从这篇文章中看到了孔子的孤独,也看到了他的坚定,看到了他的内心的悲凉,也看到了他追求政治理想的执着。纵观历史,这种“”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历朝历代多少仁人志士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谱写了一首首浩然正气之歌。 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吗?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南宋文天祥之死,是以名相能为烈士。 在康有为之前,从来没有一个思想家敢于像康有为那样把他们改革中国政治体制的建议和设想反复向皇帝提出。在我国历史上,他首次倡导了政治体制上的中西结合。 百年前旧中国,封建礼教思想的黑暗统治是那样顽固。她作为一个弱女子,敢于如此冲破思想牢笼,打碎封建精神枷锁,去崇仰真理,追求光明,主张共和,坚持男女平等。这种敢于把自己从旧思想、旧习惯中解脱出来,是一种大胆革新的思想解放运动 “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何为不可?大多数人认为不可就是不可?现在不可就是不可?天下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努力的人多了,不可也能变为可。 板书: 知其不可而为之 隐 仕 副板书(问题) 洁身自好 义不容辞

知其不可而为之议论文 篇2

“何为文学翻译?矛盾说:“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

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因为其本质是主观的。朱振武在给研究生开设的翻译课上曾总结过“译事十诫”对文学翻译对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天赋等各方面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严复在《天演论》中说翻译作品内容忠实于原文谓信,文辞畅达谓达,有文采谓雅。

何谓“信”“达”“雅”它是由我清末新兴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的,他在《天演论》中的“译例言”讲到:“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信”指意义不背原文,即是译文要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

一、“信”要把握原文的神韵

有类译文的特点是不注重原文的“神韵”,成了死译、硬译,结果是译文不可啐读,比如I write this note today because your going away is much upon my mind,and because I want you to have a few parting words from me to think of now and then at quiet times.I need no tell you that I love you dearly,and am very,very sorry in my heart to parwith you.

译文1:今天我写这封短笺,一方面是因为你得离去萦绕我心,另一方面是因为要给你只字片语,供你在宁静的时刻,时而思量。我毋须告诉你,我爱你有多深,与你分离,我心中愁肠百结。

译文2:今天我写这封短笺,一方面是因为你得离去萦绕我心,另一方面是因为要给你只字片语,供你在宁静的时刻,时而思量。我毋须告诉你,我爱你有多深,与你分离,我心惆怅不已。

译文1用“愁肠百结”来体现very very sorry in my heart的意思显得有点过分,原文并没有那么严重的伤感情调,所以并不符合原文的想要表达的意思,惆怅不已与愁肠百结是近义词,都表示情感忧愁,只不过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惆怅不已”表示伤感,愁闷,已足够表达原文中的父子离别之情。要做到“信”就要把握作品的写作和艺术风格,重视作品想要表达的意义,这比表达的意义本身还要重要。

二、“达”要深刻理解原作

秭佩先生翻译了奥斯丁,毛姆,泰罗等人的作品300多万字。其译作规范畅达,译笔传神。他翻译的《傲慢与偏见》中,原文有这样一个段落:

About thirty years ago,Miss Maria Ward of Huntingdon,with only seven thousand pounds,had the good luck to captivate Sir Thomas Bertram,of Mansfield Park,in the county of Northampton,and to be thereby raised to the rank of a baronet’s lady,with all the comforts and consequences of an handsome house and large income.All Huntingdon exclaimed on the greatness of the match,and her uncle,the lawyer,himself allowed her be at least three thousand pounds short of any equitable claim to it.

在翻译中,如果把seven thousand pounds,three thousand pounds分别按字面译出来,读者就会不知所云。秭佩先生从把握段落的整体意义出发,推理这两个短语指的是为了the match准备的嫁妆,所以把seven thousand pounds翻译成了7,000磅的陪嫁,实现了译文的连贯和畅达,可见译者想要传神地译出文学作品,首先要对它有深刻透彻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用另一种语言进行再创造。

三、“雅”要熟悉双语的文化和素养

英汉、汉英翻译,涉及到英语和汉语两门完全不同的语言,因此在做翻译之前,译者需要对两种语言都非常熟悉精通。精通了语言还不够,还需要对翻译材料所涉及的专业具有十分渊博的知识,这样才能在做翻译的过程中游刃有余。同时,在透彻理解了翻译材料后,译文才能做到“雅”。

总之,文学翻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文学作品并非“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很多文学翻译上的成功译例都是译者前进的启明灯。

摘要:翻译界中存在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的争论,但是,文学翻译却永远是一门艺术。而且还是艺术的高级形式,本文就文学艺术的难点及如何做好文学翻译做了阐述。

关键词:文学翻译

参考文献

[1]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知其不可而为之 篇3

世界上有大道理,有小道理;有讲给君子听的道理,有讲给小人听的道理。《庄子》、《老子》,是大道理,是出世的,是越出物质世界之外的;《孔子》、《孟子》是小道理,是入世的,是见诸日用常行的。但这大道理小道理,也还是讲给君子听的。出世的不说,即入世的所谓“悒悒”、“惮惮”、“勿勿”、“战战”,能够终身守之的,不只能是君子吗。杨恽报孙宗会书引董仲舒之言;”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意也;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是很透彻的见解。

但君子人者,似乎看不破这个道理,故每当世风日下之际,便以为须从道德上用力。王荆公论末世风俗云:“贤者不得行于道,不肖者行无道,贱者不得行礼,贵者得行无礼。”荆公是政治家,且是有才干的政治家,而犹有此论,无怪乎他之行改革而必以周公为号召。制度行久而弊出,无法适应发展了的社会实际,不肖者因乐得借道之不行而行无道,贤者则力求以道德的力量去除积弊。但靠教化,靠道德,果然就能建立起一个“好社会”么?即令仍有“举世滔滔,独守其道”的二三君子,但“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孟子·滕文公下》)也是孟子所说,要推广仲子的所作所为,那只有把人变成蚯蚓之后才能办到。道德,原与法律、制度相适应,且互为作用。没有相应的法律制度做保证,道德是无法显示其力量的,或者说,只能是虚伪的——以道德的语言掩盖不道德的行为。

知其不可而为之议论文 篇4

一、解题导入

知其不可而为之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文章,一起来读读这个题目。(学生读)

什么叫“知其不可而为之”呢?

明确:明知行不通却还要去做,追问:“而”是什么意思?(却,表转折)

这句话在文中也曾出现过?请同学们快速找出。

学生找,读,翻译。

师:这句话是谁说的?生:晨门

师:他会以怎样的语气说这句话呢?请同学说说并读读。

请一学生回答

(指导“是”,这,要重读。“者与?”疑问,读出不以为然语气)

再读体会

一种语气,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孔子和晨门两种人不同的人生观。那么,这篇文章中还有哪些人类似于晨门不同于孔子的人生观?

学生找并明确

PPT2

接舆、长沮、桀溺、丈人、荷蒉者

二、学习18.618.7(通过隐士对孔子做法的不赞同,体现孔子所为之事的“不可为”)

PPT3

学习18.618.7章,

思考哪些语句体现长沮、桀溺、丈人对孔子的反对,并谈谈理由

1、刚才我们通过晨门的话,知道他对孔子的反对,这些人也同样对孔子持反对的态度,今天我们选取18.6和18.7两章来学习,请同学们读读长沮、桀溺、丈人所说的话,把这些话翻译给同桌听。

2、学生自由读,翻译

3、思考哪些语句体现长沮、桀溺、丈人对孔子的反对,并谈谈理由

学生回答

预设1:长沮

①曰:“是知津矣。”

请学生翻译“是知津矣”

明确:是,这;津,渡口整句解释为“这个人是知道渡口的。

师追问:长沮的这句话隐含着怎样的意思呢?

学生回答:认识渡口,犹言识途。问渡口却不告诉他渡口到底在哪里,而说“他该知道渡口在哪里”,潜台词就是孔子既然周游列国,无处不到,应该很熟悉道路情况,何需问津。

②问津即打听渡口,也可引申为探求途径,而孔子周游列国真的找到了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了吗?语气之中分明夹杂着一种讽刺和挖苦之意。

预设2:桀溺

①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②请学生用现代汉语说说桀溺的话

明确:像滚滚滔滔四处泛滥的洪水,天下到处都是这样地**不安,能跟谁一起来改革这种状况呢?并且你与其跟随避开恶人的志士,哪里比得上跟随避开世人的隐士呢?

③落实重点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滔滔”形容大水奔流貌,这里比喻社会**。

“而谁以易之”,是以谁易之的倒装,意思是“能和谁一起改变呢”,桀溺此言意为社会像洪水泛滥一样动荡不安,根本没有人能够改变社会

辟同“避”

岂,表示反诘,师问:把“岂”改为“不”行不?

学生答:(不行)体会其反问语气。从这种反问语气中,我们可以窥见他们对孔子的作法是坚决否定的。

i(yōu)而不辍。

继续干活,对子路不再予以理睬

预设3:丈人

A、“四体不勤…”读出丈人的批判厌恶之情。(对不做实事,尽做那些无法做到的事而厌恶)

B、其实丈人的反对不仅仅表现在言语上,更重要的还表现在他的行为上。举例说明。

“植其杖而芸”不理不睬,足见其生气。

“止子路宿…”(落实:止,食,见)展示他田园生活的美好,侧面反映出他对孔子的不赞同。

有声的语言,无声的`行动,都在折射丈人的立场,都在彰显丈人的鲜明的态度。

小结:

他们都是一些什么人?(隐士)板书:隐士

追问:这些隐士有什么特点呢?

他们有看清天下时势的睿智,有较强的能力,他们都选择归隐,韬光养晦,修身养性。他们是忧国忧民而又无可奈何的隐士。板书:不为

在深知无力挽狂澜于既倒时,他们都放弃了,归隐了。他们嘲讽孔子,指责孔子,劝戒孔子,由此我们知道孔子要走自己的路确实有点难。

三、探究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板书:孔子

1、那么,在这一片反对声中,孔子有没有改变自己的志向呢?

没有,孔子依然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2、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学生讨论,明确:

A、“长沮,桀溺”部分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wǔ)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①“怃(wǔ)然”是什么意思

怅然失意的样子,可见孔子十分失望

②师:孔子的这句话表明了什么?

表明孔子要与人一起,要从事改革,让天下有道的决心

追问:这个从事改革,让天下有道的决心强不强

生:强

师,体现在哪些词上?

生答:“不可”“非”“而”以及倒装句式

表明自己澄清天下,始终不渝的心迹。正因为天下无道,所以孔子才要参与改革啊!纵使举世皆非,孔子也不加沮,要以一己之力去为之。虽失意怅惘,但不灰心失望,这就是孔子。板书:为之

学生再读,体会。

B、“丈人”部分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落实

①“如之何”是固定结构,相当于“怎么”。“其”是副词,加强发问语气。“废之”的“之”,复指主语“君臣之义”。译做:君臣之间的关系,又怎么能废弃它呢?

②前文丈人款待子路,又“见其二子”,可见丈人是讲求长幼之节的。人之大伦有五――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者自然都不可废弃,丈人守“长幼之节”却“废君臣之义”因此子路说丈人“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③子路说的铿锵有力,天下形势我是明白的,自己的主张行不通我也知道,但“君子之仕”是“行其义”,是无可推脱的责任。

④“无”“不可”“如之何”等词体现了子路行其道的决心。

学生读,体会!板书:行其义

在隐士和孔子犹如打太极般的一来一回中,他们的思想政见进行了多次的碰撞与交锋。但他们相互谁也没有说服谁,大家还都是坚持着自己的态度与选择。同样面对乱世,隐者选择了“不为”,而孔子选择了“为之”。

教师补充

PPT5

孔子一生(前551―前479年)

◆55岁之前

仕于鲁国====努力恢复鲁国的君臣之礼

◆55―68岁

周游列国====努力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

◆68岁以后

返回鲁国====退居讲学、传播礼乐文化

孔子五十一岁被任命为鲁国中都宰,努力恢复鲁国的君臣之礼,但鲁君昏庸腐败,又与三卿(季孙、叔孙、孟孙)的政治主张不合,孔子离开了鲁国,希望于他国实现政治主张和理想。孔子五十五岁时,开始了他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流离生活,向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虽然几经挫折,但孔子依然劳劳车马,奔走在诸侯间,企图扭转社会的**局面。“累累如丧家之犬”而精神不改,晚年退居讲学,仍然以礼乐文化为核心内容,为推行“仁道”而贡献力量。

正如曾子所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正是这一精神,突现了儒家积极入世的特征。

四、评价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PPT

孔子的周游列国,循礼卫道,是一种“替天行道”的社会责任感,是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人生追求,是从政的强烈自信,是道德勇气,是担当情怀,具有积极意义,成为后世许多知识分子的楷模。

知其不可而为之议论文 篇5

关键词:孔子思想;儒家;精髓;知其不可而为之

两千四百多千年,一位平凡的老师溘然长逝,在那个诸侯忙于争霸的年代没有闹起一点点风雨,走得平静而安详。命运没有给予他光华和荣耀,他的从政和游说处处碰壁,然而这位孤苦的老师却活得出乎当年寻常的长寿,在他七十三年的岁月里没有什么大的波澜,“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一切随着众生皆定的命运生长。而在他的身后,恭恭敬敬侍立着一帮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子贡、颜回、有若、子夏……他们各有所长,其中一些人把老师平日里的言行以及同门间相互切磋的话语记录下来,论次编定,遂成一部《论语》,由孔门弟子代代相传,谁能料到这部语录竟在日后得以“独尊”,绵延不绝至今。

一、孔子思想的内涵

孔子是一位老师,他带领学生们在乱世宣扬一种叫做“儒”的学说。他把他的思想通过一言一行教导给当时人,他的言行取舍就成了儒家思想最初的积淀。可以说,儒学、儒家以及孔子是三位一体的概念,这个概念几千年前来不能彼此分离,亦无需分离。探讨儒家正源思想,绝大部分意义上就是探讨孔子的思想,孟子、朱熹等儒学后代的思想观念是补充完善。

关于孔子思想的内涵,历来不乏研究,注疏、义解、新解《论语》者数不胜数,而他们的中心却始终围绕着“仁”这一概念,“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孔子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其次是“礼”,“礼”是一种秩序和规范,推行和应用“礼”以达到和谐的状态,懂得“仁”和“礼”,便能够让人们“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再次是“中庸”,中庸讲究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它作为一种道德评价也成为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仁”、“礼”、“中庸”其实都是按孔子思想在道德层面上的表现而析分出来的。而使孔子遵循这种“仁”、“礼”、“中庸”的内心驱使,是他的“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孔子思想真正的精髓。

二、“知其不可而为之”意蕴

“知其不可而为之”出自《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朱熹《集注》引胡氏曰“晨门知世之不可而不为,故以是讥孔子。然不知圣人之视天下,无不可为之时也”[1],认为这是一种通达;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引《康注》曰:“晨门知世之不可而不为者。孔子斯人,是与万物一体,饥溺犹己,悲悯为怀,……仁人之心,不忍若是,恝此所以为圣人也。知不可而为,晨门乃真知圣人者,不然齐景、卫灵公之昏庸,佛肸、公山之反叛,陈蔡之微弱衰乱,此庸人之所讥,圣人岂不深知?而恋恋徘徊,其愚何为若是载”,他对此评价道“儒学骨干仍然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可称悲壮。此语之流传千古,岂不因是?”[2]认为这是一种悲壮的道德;钱穆认为“此门者盖一隐士,知世之不可为,而以讥孔子;不知孔子之知其不可而为,正是一种知命之学。世不可为是天意,而我之不可为则仍是天意。道之行不行属命,而人之无行而不可于道亦是命。孔子下学上达,下学,即行道;上达,斯知命矣。然晨门一言而圣心一生若揭,封人一言而天心千古不爽,斯其知皆不可及”[3],在这里钱穆将晨门、封人与孔子于乱世“为”与“不为”的思想作出比较,封人出自《论语·八佾》“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晨门和封人都认为在天下无道的社会中不应有所作为,这是顺应天命,而钱穆认为恰恰相反,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正是一种知命之学,因三人言论的对比才烘托出孔子可称圣人。李零读懂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专门著书并大胆定名为《丧家狗——我读论语》。台湾历史学家王健文撰有一部关于“寻找红气球”的小书,“寻找红气球”就是寻找梦想,小书名为《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后二十年》,“为之”的梦想与“不可”的现实互为映照,“让他一生的故事更增添了无可排遣的悲剧意味,对孔子来说,这不是他想要的人生结局,但是幸而如此,才成就了历史上永恒的圣者图像。”[4]如此而言,“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意蕴就大抵能显现了,“知其不可”并非是时代难容的事,而是不可以在混乱的时代迷失自己的精神与生存状态,是孔子在心中追求的一种道义,虽然它不可能为当时人们所接受,他依旧不离不弃,终于踏上一条悲壮的路。这条路上,他不断宣扬自己的主张,鼓励沉沦和逃避的人们起来有所作为,同时也为自己强注底气。

三、孔子思想精髓为“知其不可而为之”

虽然“知其不可而为之”在《论语》全文只提到过一次,比不上“仁”、“礼”、“孝悌”等反反复复涉及,但“知其不可而为之”这种精神,这种道德力量的运用却超越了政治观、鬼神观、学习观等诸多领域的限制,超越“私德”与“社会公德”[2]的分合,成为贯穿孔子一生并能概括孔子思想的一个概念。“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是孔门在贫富贵贱上的取舍,“贫且乐也”的生活年代早已过去,而孔门依然守着远古的风气;“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孔门在人生使命上的坚持,任重道远可以使多少人放弃,而孔门以“士”的品格告诫自己不可以不弘毅;“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中有许多章节对君子和小人的作为进行了比较,为人们定义了什么样的人是君子,什么样的人是小人,使“仁”、“义”、“和”等君子之风得到最直接的宣扬,而君子所厌恶的一切,小人固有的陋习,恰恰是社会普遍现象,君子少之又少,小人充斥人间,那么孔门的“知其不可而为之”依然不厌其烦地宣扬着君子的品格,一遍又一遍,唯恐说得不够明白和详细。

当然,他也曾想过是否总有一日自己也会哀怨,会放弃,心中道义久久不能实现,也许他没有怀疑自己的坚持,却已经怀疑他的坚持能否会有好的结局。“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老师孤苦,终于在他七十三岁的时候结束了悲壮的一生,而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心念却未随着老师的撒手人寰而消散,就如他曾说过的话,“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三军如何能夺我的志,匡人如何能易我的志,孔子思想将代代相传,终于等到西汉董仲舒上书“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5]那一刻风光,成为一千三百年古代文化的典范,正是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使得中华文化在面临一次次大的进攻和摧残时总有一批士人凛然坚持,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上唯一源远流长不尝间断的文明,不少西方人以为孔子就是儒家,儒家就是中国,何尝是无所依据的。因而,“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贯穿一切“仁”、“礼”、“中庸”、“孝悌”、“信”等士子美好的概念,是孔子思想最为精髓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集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

[2]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3]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

[4]王健文.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后二十年[M]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上一篇:说梦想作文下一篇:小学生近视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