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避免性

2024-05-30

不可避免性(精选12篇)

不可避免性 篇1

《五灯会元卷一·佛祖》中描绘这样一幅画面:“世尊在灵山会上, 拈花示众, 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 涅槃妙心, 实相无相, 微妙法门, 不立文字, 教外别传, 付瞩摩诃迦叶。”这幅画面中, 有清水灵灵的山, 鲜翠郁郁的花, 静默然然的人, 崇高巍巍的佛, 心诚悠悠的笑, 禅悟浓浓的言。山、花、人、佛、笑、言, 大自然的烘托、人心境的淡远, 伴随着禅道心传的, 是一种与大自然浑为一体的审美愉悦。而在这幅画里, 有人给它做的评价是“此时无声则胜有声, 此处有声则胜无声”, 而此评价者大概就是认为这里所具有的意境美与自然美是不用言说的, 或不可言说的吧。

一、中西方对美的认识

柏拉图在他的《文艺对话集·大希庇阿斯篇》中得出的结论是美是难的, 虽然这个结论不能令读者满意,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想要轻易地解决美的本质这一问题也是不可能的。美是什么?用常规思维方式来说美只是审美符号所象征的东西。在审美的活动中, 我们会忘却一切现实的高兴与烦恼, 沉迷于审美的快感之中。而将审美活动应用于文学创作上, 刘勰认为, 美的文学不仅要努力达到“情真”, 而且还要达到“事信”。而问题正是出在这个地方:文学创作是形象思维, 离不开虚拟和夸张的特点, 而审美活动中我们的审美的对象是鲜活的实体愉悦了审美主体, 只是这种实体如鲍姆嘉登所说, 是同感性——人的知觉、情感、想象联系起来了, 虽然说我们自认为是采取了一种很理智的态度去对“美”的事物做出了完美的诠释和对美做出了解释, 但这种解释, 只能帮助我们解释美, 而不能替代我们对美的享受。因此言说“美”很难准确表达“美”。

二、美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美”是一个足以让人浮想联翩的字眼, 春花、秋月、夏云、冬雪, 明媚的晨曦、苍茫的暮色, 千丈危崖、万顷碧波, 无边无际的天空和原野等等, 都可以被列入“美”的范畴。其间, 美表现为线条、声音, 色彩、形状, 动作等各种可感知的具体的、充分且实在的, 但是正是在这种具体形式的表现下, 却隐藏着难以捉摸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从而又给我们的文学艺术创作带来困难之处, 因为我们的文学创作使用的语言是用词语勾勒渲染的, 而这些词语又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概括性, 只能大致指称某一范畴的一般性质, 比如表示人的情感的词语“喜”、“怒”、“哀”、“乐”等。用词语来描述感性体验, 显然是很抽象的, 而且描述的也只是对具体复杂的心理现象的概括, 当然概括“美”这一概念语词也是很难胜任的。

三、我国古代对美不可言说性的论断

在我国古代美学思想观中, 《老子》提出“道可道, 非常道”的观点, 主张人的思维中存在着“不可说的”东西。在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 有些诗歌善用意象的组合, 比如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里就是用一些群组生动活泼的意象群组合, 营造出了一种特殊意境, 在这些意象的联想、想象和意象暗喻之下, 使人获得一种“不可言”之言, 不可思议之思议, 甚至是意外之意、象外之象, 从而把握逻辑性思维所不可能把握的不可思议、不可名状的东西。这里多一字累赘, 少一字欠缺, 然而却达到了美的境界。这也是一种不可言说性, 是在意境审美过程中的不可言说。除此之外, 关于蕴含“不可言说性”观点的也屡见不鲜, 如《庄子》中说“可以言论者, 物之粗也”;《庄子·外物篇》云“言者所以在意, 得意而忘言”;玄学家王弼提出“言者所以明象, 得像而忘言”;陶渊明《归园田居》“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等等, 由此可以看出, 语言所能解释的世界, 仍然是一个非常有限的世界, 只有超越有限 (即言) , 才能体验和把握无限 (美感) 。对此, 不妨说审美主体在面对吸引他的审美客体时, 已经完全被陶醉在其中, 都来不及或者都不能用语言来表达那种暂得于己的欣喜和惊愕了。因此, 美的现象或事物, 并不是语言所能穷尽的, 也并非语言所能解释清楚地。

四、美是一种精神享受状态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曾提到“在之中的领会”这种观点, 认为审美是因为它一开始就观察着由美激发出来的感受状态, 而这种状态使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活动中始终处于愉悦状态, 同时这种状态也是最真实的状态。与此观点一致的还有朱光潜的观点, 他认为美不在我, 也不在物, 而在我物的关系中, 也就是在美感经验中。他说美感经验是一种聚精会神的感受, 只以一部分自“我”——直觉活动——对物, 不用抽象思考, 不起意志和意念, 物也只一部分, 它的意义和效用都暂时退避到意识之外, 只是聚精会神地观赏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 不问它和其他事物如何。这里朱光潜先生是对当时处在审美状态中达到的那种忘乎所以的境界, 是一种不管他物, 只享受于那种境界当中去, 当然更不可能去想好言词准备把他所看到的美给表达出来的。以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例, 里面提到“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 对于眼前众多的美景, 仅用了这么一句话就给概括了, 留给读者以更多的遐想空间, 这又是一种“不言说”的表现。

五、无言之美意蕴深远

前面都是在文学的审美境界里具有的不可言说之美, 在除文学以外的审美活动里, 不可言说之美仍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 在音乐的世界里我们或许有这样一种感觉, 当音调从洪壮急促变为低沉细微以至于无声时, 我们精神上就有一种肃穆和平愉悦的景象。白居易在《琵琶行》里有这样一句:“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忧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由此我们从这种音乐中深深地体会无言之美的滋味。更多的时候, 无言之美表现的是种含蓄无穷, 有这样一句话“言有尽而意无穷”, 也许是对这种无言之美的最佳诠释, 无穷之意以有尽之言, 所以有许多意, 对此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六、美的不可言说性与言说

不可言说之美并不等于不能言说之美, “不可说”是在满足审美愉悦的前提下, 只是为了保持那份自然和遐想的空间, 体现含蓄和内敛而又不忽视旷达之美, 尽量不去言说, 留给其他人更多的想象, 同时也留给审美一种真实感。既然如此, 在审美活动中, 我们还是可以言说的, 但是必须做到这些:要学会使用眼睛, 表达出完全的自由或天真, 也要尽量避开世俗的成见、各种流行的观念、现成的法则和顽固的习惯, 以超脱自然的态度, 摒弃各种杂念的纷扰, 挣脱各种公式和法则的束缚, 用童心细心观察和品味各种具体的感性特质, 从中提炼出具有美的意味的形象。总之, 即便是言说也是难的。

摘要:美是多种多样的, 是同个人感受联系在一起的, 因而在审美活动中很难用语言来概括出具体的美。美具有不可言说性, 主要体现在为了保持意境之美, 体现含蓄之美, 语词或其它艺术形式不可能清晰地将处于愉悦之中的审美主体的状态以及审美结果描绘出来。同时不可言说性并不意味着不能言说。

关键词:不可言说性,审美活动,美,愉悦

不可避免性 篇2

库恩是二战后最具影响力的一位科学哲学家,他从科学史视角探讨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的本质,第一次提出了“范式”(paradigm)理论以及“不可通约性”等概念,提出了“革命是世界观的转变”的观点,深刻揭示了科学革命的结构,开创了科学哲学的新时期。本文以“不可通约性”概念为主线,通过分析“不可通约性”的概念以及其与范式、科学发展的关系和其使用范围,来重新认识库恩“不可通约性”观点在整个科学哲学中所占的重要位置。

一、“不可通约性”的含义

“不可通约性”观点是库恩在其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来的,在1969年为本书(《结构》)写的后记中以专节出现题名“范例、不可通约性与革命”,其文一开头就讲到他要澄清本书的一个重要基础,即不可通约性及其在科学家关于理论选择的辩论中的重要性的评论。

库恩认为科学革命的实质就是世界观的改变,科学革命之前科学共同体的研究领域、信念和革命之后有本质的差别,范式一旦改变,世界也随之改变了。库恩说“革命之前科学家世界中的鸭子到了革命之后就成了兔子”“不可通约性”的论点详细地体现在库恩分析科学革命的过程中,库恩关于一门科学如何进步可以概括为下列开放的图式“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革命——新的常规科学——新的危机”库恩认为在一门科学形成之前必然要经历一段杂乱无章的前科学时期,直到某一规范得到某一科学团体坚持,并将其发扬广大,得到社会认可时才进入到一个常规科学时期,库恩认为常规科学即是解秘,科学共同体的主要任务是扩大范式的范围和精确性,他们通过各种观察和试验来验证和发展常规科学确立的规范。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困难,遇到明显的证伪,如果对一些困难他们失去了控制,常规科学就会出现危机,这时科学共同体会运用各种方法来修补危机对常规科学带来的冲击,但是,随着危机不断增多,当危机达到科学家不能修补之时,就会产生科学革命,确立新的科学规范,最终形成新的常规科学。在新的规范的指引下,科学家从事一种崭新的科学活动,直到它重新陷入危机,爆发科学革命。

整个科学的发展就是沿着这样一条道路发展的,库恩认为竞争者的范式之间,在观点上总难有完全的沟通,主要原因是革命之前与革命之后的常规科学传统间的不可通约性。库恩认为不可通约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⑴竞争着的范式的支持者对于候补范式所应解决问题的清单看法不同。正如库恩所说“运动理论是否必须说明物质粒子之间的引力的原因,或者它可以只注意到这种力的存在呢?牛顿力学被普遍抛弃是因为不像亚里士多德和笛卡儿的理论,它暗示了后者对这问题的回答。当牛顿的理论已被接受时,一个问题因此就从科学中排除了。可是,那个问题是广义相对论可以骄傲地声称已经解决了的一个问题。”(2)在旧范式转变为新范式之后,它们通常收编了许多传统范式以前使用过的词语和仪器,既有概念上的也有操作上的。在新范式中老的词语、概念和试验彼此之间有一种新的关系,其不可避免地导致两个学派之间存在误解。例如“那些因为空间不能‘弯曲的’而嘲笑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外行人,并不简单是不正确或弄错了。同样,那些试图发展起欧几里得框架中的爱因斯坦理论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也是如此。”(3)竞争着的范式的支持者在不同的世界中从事他们的事业。库恩说“一个世界包含了缓慢下降的受制约的石头,而另一个则包含重复自身运动的单摆。在一个世界中溶液是化合物,在另一个世界则是混合物。在一个世界嵌置于平直空间模型中,另一个则在弯曲空间模型中。”

二、“不可通约性”作为范式理论的逻辑起点

《结构》一书是以范式为中心展开的。库恩在此书《序言》中就提到,他一旦找到了范式的概念,长期困扰他的疑难顿时冰释了,《结构》一书的草稿就不费力地完成了。库恩认为我们的基本观点已经被教科书误导了,真实的历史被教科书掩盖了,如果想还原真实的历史,必须打破常规,以一种新的科学观去研究历史。科学家群体普遍认为科学发展是一种累积的过程,后来者要比前科学完善、先进,科学发展是由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各种科学理论之间虽然具体研究的对象不同,但作为一种科学观,它们有类似的研究规则,依据此规则人们可以判别一种科学理论、科学命题是否正确。按照这种理解,科学理论之间是可以通约的。但是,库恩认为这种观点导致了科学家团体没能正确认识历史,他说“科学如果只是一堆现行课本中的事实、理论和方法的总汇,那么科学家不管有没有成就,也只能努力对这个总汇贡献一二而已。科学的发展成了一点一滴的进步,各种货色一件一件地或者一批一批地添加到那个不断加大的科学技术知识的货堆上。科学史成了这样一门学科:它既要记载这个连续不断的积累过程,也要记载阻止这一进程的障碍。”库恩认为科学家运用编年史的方法去记录历史,去解读历史,会出现许多他们难以完成的任务。例如“氧是何时被发现的?能量守恒是谁先想到的?”逐渐地有些科学家这类问题的提法简直就是错误的,或许科学科学并非是通过个别发现和发明的累积而发展的。库恩把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科学学派,每个学派都有自我的特征和信仰,都依据本学派的规则去认识世界,库恩说“大多数科学的早期发展阶段,是以许多不同的自然观不断竞争为特征的,每一种自然观都部分地来自于科学观察和科学方法的要求,并且全都与科学观察和科学方法的要求大致相容。这些学派之间的差别,不在于方法的这个或那个的失效——这些学派全都是‘科学的’——差别在于我们将称之为看待世界和其中实践科学的不可通约的方式(incommensurableways)。”库恩所理解的科学学派之间的差别不在于哪个正确,而是彼此之间有一种“不可通约”的方式。

库恩在1969年为《结构》所作的后记中对“范式”一词重新作了解读,他认为“‘范式’一词有两种意义不同的使用方式。一方面,它代表着一个特定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等构成的整体。另一方面,它指谓着那个整体的一种元素,即具体的谜题解答;把它当作模型和范例,可以取代明确的规则以作为常规科学中其他谜题解答的基础。”库恩界定的“范式”概念,包括了科学共同体所共有的信仰、价值、技术构成等,这种独特的构成正是一个共同体区别于另一科学共同体的核心内容,在阐述这个概念之前,库恩运用历史的方法,论述了科学发展的历程,整个科学发展是沿着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革命——新的常规科学——新的危机这样一种模式发展的,前科学、常规科学以及新常规科学之间没有一个共同的衡量标准,它们彼此不可通约,构成了独特的科学范式。所以,可以说,库恩范式理论的提出,是以“不可通约性”观点为逻辑前提,没有“不可通约性”的观点,就不可能形成范式理论。

三、“不可通约性”与科学发展

科学是在发展的,这对于广大学者来说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科学发展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的,这个问题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科学界对此争论也比较多。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归纳主义、证伪主义、历史主义等。在阐述“不可通约性”与科学之前,有必要对历史上一些重要的学派对科学发展的观点做一些阐述。

1.归纳主义:这是科学界对科学发展的一个普遍的认识,这种观点认为科学理论是严格的从观察和试验中推导出来的,科学是被证明为正确的知识,离开了观察和证明就无所谓科学的产生。科学发展基于归纳原理,这个原理可以归纳为“如果大量的a在各种各样的条件下被观察到,而且如果所有这些被观察到的a都无例外地具有b性质,那么,所有a都具有b性质”所以,按照归纳主义的观点,科学的发展基于观察,随着观察次数次数的增多,科学就会一步步走向精确,科学发展是连续、累积的过程。但这种观点存在一个逻辑上的矛盾,即从单称命题如何能推导出全称命题这是归纳主义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整个科学界最难解决的逻辑矛盾。大卫·休谟在十八世纪中期就指出了归纳论证的形式:

“归纳原理在x1场合成功地起作用。

归纳原理在x2场合成功地起作用,等等

归纳原理总是起作用”

证明归纳原理正确性的全称陈述是从记录这个原理过去成功运用的单称命题中推导出来的,这是个循环论证的方法,不能证明归纳原理的正确性。

2.证伪主义:证伪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波普尔。证伪主义提供了一种研究科学发展的新方式,他们认为既然科学不能从归纳中总结出来,那么就应换个角度去验证科学的正确性,即科学发展要通过证伪的方式,通过试错法,在推测和反驳中不断进步。证伪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全称陈述的谬误能够从适当的单称陈述中推论出来”。例如,“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观察到一只乌鸦不是黑的”,那么就可以证明:“所有乌鸦都是黑的”是错的。但是,证伪主义也有其局限性,证伪主义需要观察,而观察又依赖于一定的理论,如果观察依赖的理论不能得到证明,那么,证伪就可能出现错误。“如果形成某种理论或某种理论组成部分的某一或一组全称陈述和某种观察陈述相抵触时,错误的也可能是观察陈述。当理论和观察发生冲突时,并没有这样的逻辑规定:应该摒弃的一定是理论。很可能被摒弃的是易谬的观察,而被保留的倒是与观察相抵触的易谬的理论”。

3.历史主义:代表人物是库恩,他认为不论是归纳主义还是证伪主义都经不起历史证据的比较,研究科学的发展依据科学史的发展。库恩把整个科学发展分为了六个阶段,即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革命、新的常规科学、新的危机,他认为各个阶段中的许多科学共同体都拥有一个区别于其他共同体的范式,范式之间是不可通约的。库恩认为科学的发展,就像达尔文所说的生物进化一样,没有一个固定的方向,但是总体是朝好的方向发展的。笔者认为,库恩提出的“不可通约性”论点在解释科学发展上起到了两方面作用:一方面是在常规科学时期,科学共同体的任务就是解秘,不断扩大常规科学应用的范围和精确性。库恩认为“在常规科学时期,一些巨大的科学成就会空前地吸引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同时,这些成就又足以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不可通约性”就保证了各个科学团体在常规科学时期,能集中主要精力研究范式中出现的问题,推动范式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在科学革命时期,当常规科学中产生的问题超出了科学家解决的范围就会酿成科学革命,经过科学革命后科学共同体建立了新的范式,这个范式与革命之前的范式是“不可通约性”的。因此,在“不可通约”的前提下,科学家才可能建立新的范式,并推动科学发展。

四、“不可通约性”的使用范围

库恩在提出“不可通约性”论点后,在科学界引起了很大争议。“不可通约性”的信奉者认为不同范式下的科学团体在不同的世界工作,他们看到是不同的东西。库恩也指出,不同范式之间没有优越之分,只有信仰不同,这就等于承认了不同范式下的科学团体从事的理论研究都是正确的,没有正误之分。这种观点遭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反对,他们认为库恩提出的“不可通约性”论点是一种相对主义的观点。“事实上,许多人都指责库恩是相对主义者。例如,美国马里兰大学科学哲学研究中心,著名科学哲学家夏皮尔就尖锐地批评库恩‘走向了彻底的相对主义,否认了科学进步,因而同样背离了实际科学,并使科学哲学走进了死相同’。”[3]国内许多学者对库恩的论点提出了批评,他们认为科学就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各个理论可能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的程度不同,但是他们之间是彼此联系的,承认“不可通约性”就相当于承认理论是一种封闭的体系,没有与其他理论的相融性。

“性嫉妒”可疏不可堵等 篇3

一位32岁的妇女在证实丈夫有外遇后便开始失眠、抑郁,无法继续工作。医生按照她的要求给她开了病假条、安眠药,但都无济于事,她感到了深深的伤害。出轨的丈夫没有消极地等待着妻子的原谅,他主动联系妻子单独参加的和夫妻俩共同参加的心理治疗。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妻子才渐渐从这次精神打击中恢复过来。婚姻关系终于没有恶化。

在婚姻生活中,每个人都明确倾向于性的专一性,当一方超越了这种专一性的界限后,另一方就会产生“性嫉妒”。无论一个人的个性如何,无论夫妻彼此的爱情有多深,“性嫉妒”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婚外恋暴露导致“性嫉妒”时,意味着某一方对婚姻的严重背叛,从而使婚姻面临最严重的威胁。

除去对婚姻的破坏性影响,“性嫉妒”还直接导致身体伤害。“嫉妒者所受的痛苦比任何人都要大,他(她)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使他(她)痛苦万分。”这种抑郁心理对人的皮质下中枢产生劣质刺激,必然导致内脏器官的病态反应,表现为肠胃、心血管、神经系统的疾病,同时伴有精神萎蘼和失眠等症状。这些器官的功能障碍又通过反馈机制干扰了中枢神经系统,形成恶性循环。

光对产生“性嫉妒”的一方说“他(她)最终会回到你身边”或“你们的关系将因此而更稳固”这类安慰话不会减轻其“嫉妒”。重要的是首先承认“性嫉妒”是合理的,是建立在他或她内心世界的自身价值基础上的。由于这时受伤害的一方往往感到孤独和失败,所以要给他或她充分的时间来表达其痛苦和愤怒。“嫉妒”可能是一种道德优势,但同时也压抑了自己的性感受。要想使嫉妒方恢复对伴侣的亲密感受决非朝夕之功,必须做出长期的努力。出轨的一方不能消极等待对方的“宽恕”,应像文章开头的那位丈夫一样,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被伤害一方也应考虑婚姻潜在的危机以及今后如何保持感情主渠道的畅通无阻。

(据《家庭医生报》)

感情是最好的壮阳药

一位有过外遇的男子几次来到诊室。诉说他与妻子间性生活的不和谐,经常要用男宝和男性理疗环等为性生活做准备。他还要求我介绍更好的药物和药具。

我仔细询问了病情的来龙去脉,这位男子的移情别恋,是其性机能衰落的真正原因。一个人的性功能的强弱除了每个人必有的生理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情感的强弱所致。说到底,人的生殖系统就是人的精神、心灵、情绪、感情的代言者。然而,现代生活中一部分人似乎更关注滋补壮阳药和新兴的健阳器具,却很少关注自身情感上的“病灶”,只懂治标不治本。仅仅靠男宝、甲鱼汤、理疗器具等来维系的性生活是不可取的。唯有感情的浓醇才能推动性机能的强壮,只有感情忠诚于妻子的男人才能拥有和谐的性生活,才能真正得到幸福。

亚洲性学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大学社会学专家刘达临教授说:心理因素对性功能的影响是很大的,我认为感情是最好的“壮阳药”,它能改善性功能,提高夫妻生活质量,因此,要多进行情感交流。

(据《家庭医生报》)

男人性过敏可治愈

夫妻间性生活造成的过敏反应,大多数是女性对男性的精液过敏,殊不知男性也会有性过敏。

男性性生活后发生过敏症状时,要注意原来是否患过过敏性疾病。有些过敏体质的患者对妻子使用的香水、化妆品敏感,而激惹哮喘发作。甚至妻子月经前2~3天皮肤的气味变化,也可诱发哮喘。丈夫应注意妻子是否使用某些化妆品、服用某些药物和某些食品。

有些丈夫对妻子阴道分泌物过敏,这种反应如同妇女对精液过敏一样,使用避孕套可以避免。夫妇性生活过敏还应注意是否由于新房内油漆、杀虫剂或某种床上用品所引起。有的性伴侣因注射青霉素使对方过敏,甚至因为接触性伴侣汗液、毛发而过敏,出现“狗风疙瘩”。

如果怀疑过敏,首先应用避孕套,如果依然过敏,应考虑多方面因素,逐项检查试验,查出原因,避免诱因,治疗原发病和对症处理,男性性过敏也是可以治愈的。

新闻图片的不可或缺性 篇4

所谓视觉冲击力,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是指画面形象对受众视觉的刺激和心理的震撼能力。新闻图片之所以能抓住受众的眼睛, 引起受众的注意, 激起受众的阅读愿望, 就是其视觉冲击力的作用。它不同于语言和文字的抽象, 而是将新闻自身的形象瞬间定格在一幅画面上, 求新、求真、求活、求情、求意, 再配以文字说明, 给受众更直观、更逼真、更形象的感觉。新闻图片以线、形、色、质为语言, 具象、有可视的实体, 使新闻照片能够跨越语言文字的障碍, 将事物的形象“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受众的面前, 省却了人们需要想象才能弥补的过程, 缩短了受众与新闻对象之间的距离, 另外有些东西根本无法用语言描绘, 如感动、惜别、愤怒等牵涉到感情的东西, 永远是超越你能想到的文字。

从人的感官角度分析, 在人类具有的看、听、闻、触几大感觉功能中, 注视是第一重要的信息接收功能, 每天一睁眼人们要看能见到的所有景象, 不过这些只是消极被动的“见”而已, 一般不进入深层记忆和思维程序。但当出现与常态有差异的现象, 如“最大”、“最小”、“最高”、“最低”、“最强”、“最弱”、“最美”、“最丑”等, 人们会自觉关注, 积极注视, 会用心去看, 去研究。新闻图片恰恰表现出新鲜而独特的画面形象, 从而抓住受众的眼睛, 引起受众的注意, 激起受众的阅读愿望, 同时新闻图片的现场规律的制约决定了它只能在新闻事件的现场拍摄, 这更便于让人们了解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环境条件, 给人以亲临其境之感, 具有浓烈的现场气氛。

二、新闻图片典型瞬间的抓取

相对于电视新闻, 从传播新闻的角度看新闻摄影总体处于弱势地位。前者是“动”的, 后者是“静”的;前者是有声的, 后者是无声的;前者可在新闻正在发生时同步传送报道, 后者总会有一定的滞后才能与受众见面等等。面对这种弱势, 新闻图片还有没有优势呢?回答是肯定的。新闻图片的优势在于对新闻对象的典型瞬间的抓取, 在于对新闻瞬间精华的定格, 以使受众可以细细品味。

在当下时代, 独家新闻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视觉新闻报道比拼的将是谁对事件的报道更加富有特色。那种记者只要到了新闻现场就已经成功的时代将一去不再复返。这一点, 在大众媒介广泛关注的热点事件报道中将会更加突出。在大众媒介重炮轰炸的事件中, 电视报道一般会以连续的形象性画面以及现场的评述而胜出。而新闻图片则以其不可替代的本性——典型的瞬间特点独步天下, 来与其抗衡胜出, 减少对事件的全景式扫描, 加强对于事件局部和细节的关注。不仅把新闻事件直观再现, 而且在直观中要包纳新闻事件的丰富内涵。即使在作为配角的“插图”中, 新闻图片也会最大限度地挖掘拍摄对象典型独特的瞬间加以表现, 以彰显图像自身的特色。虽然电视新闻给新闻图片带来了冲击, 但新闻图片提供的凝固的瞬间形象远比一闪即逝的动态图像能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三、新闻图片画面形象的真情实感

新闻图片除了新闻事实本身的内容和意义外,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画面中人物的情感表现出来, 这也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新闻摄影发展的一大趋势。在具体的新闻事件过程中,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情感动作、心理活动, 捕捉事件过程中人物内心流露的情感情态, 让新闻照片中的人物形象活起来, 画面活起来, 使受众可信而产生共鸣。

在捕捉新闻事件典型性瞬间的同时, 摄影记者常常通过拍摄角度、形象瞬间的选取, 把事件中最深刻、最具有象征性的一角、一部分凸现出来, 让人窥一斑而知全貌, 使新闻图片的画面形象表露出某种若明若暗的寓意, 喻示着某种画外之间的内涵, 更多地渗透着摄影记者的主观认识和思想情感。这种瞬间形象把信息直观地、清楚地表现在画面上, 而且在较大程度上依靠调动受众的“再创造”、引起受众深层次的思索补充完成, 让图片不仅仅传递的是一种信息, 更是传播者的思想, 起到舆论导向作用, 使图片的信息容量更大, 新闻价值更高, 视觉冲击力更强, 也更富有新意。

四、新闻图片的版面价值

纸质媒介中, 新闻图片是版面有机结合的部分, 是形成版面特色的重要手段。新闻图片与版面中其他语言:色块、线框、文字的长短, 甚至是广告的色彩相结合, 形成整个版面独特的风格, 是传播媒介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的强力武器。当下, 以图片为中心的版面设计理念得到普遍认可, 对图片的处理不仅有据可依, 而且有专业编辑把关。不同的版面位置体现着不同的编辑意图, 同时也能给受众以阅读引导和暗示。

随着社会的发展, 报纸板着面孔单向灌输的时代已经结束, 简单的说教式宣传早已过时。一些长文章、呆文章, 黑黑一片充斥在版面上, 让人看不到色彩的版面处理, 很难引起受众的兴趣。新闻图片以色块形式出现在版面上, 打破文字排列的灰白秩序, 改变报纸的呆板“面孔”, 以独特的画面和形象, 为报纸版面平添色彩感、质感和动感, 从而使报纸的魅力大大增强。所以, 用图片形成视觉中心, 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如此一来, 一张平面的版面, 在阅读上就有了立体感, 受众的视线理所当然地落到阅读顺序的最上层——视觉中心上, 获得最为快捷的信息。然后, 受众的阅读会向下一层挺进, 按照视觉编排上的轻重, 层层阅读其他信息。

不可避免性 篇5

缘是事物间的和合关系,因为有了各种和合关系,才有了各种组合事物:万物都是组合而成的,这是因缘而生的道理,是缘起的道理。

譬如电灯,是由发电机,电线,电灯,开关等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而成的。电灯发光这一现象,缺乏其中某个因缘,就不会发生。我们通常关注的是灯光,以为灯光是一独立的事物,他是夜色的组成部分。其实灯光也是合成的。把灯光背后的因缘去掉,灯光就消失了。灯光就是因缘。

同理,万物都是因缘。

譬如意识。意识是肉身感官与感知物合成的一种现象。我们以为意识是真实存在的,或者说人死后,有一个叫灵魂的东西可以脱离肉身而存在。其实不是。当构成意识的因缘——譬如肉身——消失了,意识也就随之消失了——灯关了,灯光也就消失了——所以譬喻说人死如灯灭。

譬如我们手上的手机,是由存储器,芯片,电池,音效设备,摄影设备,传感器,电子屏幕,操作系统等事物构成的,这些事物就是手机的因缘。在这些背后,还有设计师,科学家,投资人,加工厂,渠道商,广告商等。这些也是手机的因缘。进一步看,APP开发者,软件运营者,互联网行业各类从业者,也都是手机的因缘。说智能手机开启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说的就是他接纳了各种各样的缘法。由此进一步推论,手机这一微小事物,与整个宇宙的存续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具体说是:宇宙合力构成了手机,手机是宇宙的有机动态组成部分。

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的因缘,任何事物都关系到整个宇宙。厕所里的一块石头,石头上的病菌,我们刚刚兴起的一个念头。这些事物都与宇宙息息相关。宇宙现出当下的相,是构成宇宙所有事物因缘和合的结果。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宇宙的造作的一部分。

仅仅看缘起法,就是看因果法。我们想要造作某件事,只要理解了这件事的因缘,然后结合这些缘,这事就造作出来了。

譬如我想要一部手机,我们只需要知道一部手机卖多少钱,凑够这些钱,就可以通过交易获得一部手机了。所以你想做的事,只要你掌握了背后的因缘,把因缘构成了,就能做成。这样想,我们似乎是可以无所不能的,是完全能心想事成的。

我们想要创业,有一个目标,有一个战略构想。我们的资源不够,但是我们知道构成整件事的因缘,也懂得整合因缘的方法,我们只要持续去做,把因缘结合齐了,这事也就成了。

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消息!

但是别急。事情没那么简单。

当我们意识到缘起的时候,我们还要意识到,缘起的性质是空的。

什么意思?缘起性空的意思是:一切因缘和合的事物,都是无常的。无常的意思是:事物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运动的,没有恒常的和合物。

譬如电灯,事物构成的那一刹那,事物就变了。灯光刚亮,灯丝就消耗,电线就消耗,开关就开始老化。构成电灯的因缘已经不是原来的因缘了,事物当然也不是原来的事物了。

当我们说某样东西的时候,这样东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有一个恒定的因缘。实际上,没有这个恒定的因缘。我们在大脑里构想了一个概念,事物已经变化了,这个概念还没有变化。我们长久地停留在大脑构建的概念里。我们的意识跟不上事物的变化发展——倘若要跟上,唯一的办法是不要有意识,不要起分别心,不要有概念。事物刹那生灭,你一旦生起生灭的观念,你的意识就已经落空了,你陷入了谬误。

知见是一种障碍。

万事万物都在变化。当一个人从小孩子长大成大人进而又长成了老人,请问:(1)孩子变成大人的时候,孩子去哪里了?大人变成老人的时候,大人去哪里了?(2)如果一个人的孩子状态,大人状态,老人状态同时展开,他们不管是肉身还是心识都不一样,那么我们凭什么说这是同一个人?(3)接第二点,如果他们不是同一个人,我们经常说的自我是否真实存在?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时间是错觉,不存在过去,现在,未来。宇宙的开始就是结束,刹那生灭的刹那是不存在的。事物变成当下的时候,过去就消失了,这是没有过去;当下的事物没有常态,瞬间又变成了别的事物,这个瞬间是错误的说法,事物连瞬间的恒常状态都没有,直接就变成了将来的样子,这是没有当下;我们知道,将来的还没来,这是没有未来:所以总结,时间是种错觉——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这三个人当然不是同一个人,构成三个人的因缘都不一样,怎么会是同一个人呢?交臂非故,每一刻的我们都和上一刻不同,每一刻的我们都是不同的人。

所以,第三个问题:自我是一种因缘聚合物,是人的主观概念——世界并没有一个恒常的自我。所以佛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以上一切,旨在说明:和合事物是无常的,性质是空的。既然是空的,是无常的,是缘起缘灭的,是生住异灭刹那发生的,那么我们造作的事物,就是错觉,或者是妄想。我们得不到一个恒常的叫做成功的东西,我们的事业可能因为其他因缘而功败垂成,或者就算侥幸成了,刹那间我们又会生出其他欲望。所以谋求在人世造作,是猴子捞月,是愚蠢的行为,是轮回。

人不能执迷于各种和合物,也就是不能执迷于相。不执迷于相,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做,因为你什么事情都不做,你其实也是在执迷于“什么都不做”的相。你要做,但不要有分别心,不要被概念、名相、标签绑架,要清除掉这些事物,这是戒的本意。做什么?持续修行,追求证悟——但你同时要去除你在修行的和你在证悟的概念。

缘起性空四个字有不可思议的力量,道尽了人世真谛。它明确指出了,除了证悟,别无大事。也提供了一些我们看待世界的办法,我们行为做事的方法。我相信懂了这个道理的人,会活得更从容智慧。

生成性课堂不可走得太远 篇6

有一位企业家朋友要在客厅钉一幅画,请一位邻居来帮忙。画已经在墙上扶好,正准备砸钉子,邻居说:“最好钉两个木块,把画挂在上面。”朋友听从了他的意见,让他去找所需的木块。邻居是个热心人,很快将木块找来了。正要钉的时候,他又说:“木块有点大,锯掉点就好了。”于是他又回去找锯子。锯子找来了,没锯几下,他便停了下来:“哎,这锯子太钝了,得锉一锉。”他将锯子扔在一旁,返回家找了把锉刀。遗隧的是锉刀没有把,他想得给锉刀安个把才能使用。他找到一棵树,想砍掉树的一根旁枝,可他发现找的那把斧子太锈了,必须磨一下才行。磨刀石找来后,他又发现,要磨出效果,必须将磨刀石固定才好。为了固定磨刀石,必须做几根木条。这时,邻居突然想起外单位的一个木匠那里有现成的木条。邻居走了,可到吃午饭也没有回来。企业家朋友说,下午他才见到邻居,是在街上,当时他正帮木匠架一台笨重的电锯。至于那幅画,最终是企业家朋友一边一个钉子将其挂在了墙上。

在某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引领,动态生成”专题课研活动中目睹了这样一幕:执教的课文是辛弃疾的《村居》。教师带领孩子通过图文阅读理解诗意——仔细观察文中的插图,说说通过图中的内容,你理解了哪句诗。

生:图上有一个人在田里劳动,我理解了大儿锄豆溪东。

生:我看到有一个小孩躺在河边剥莲蓬,我知道了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生:图上有一座草房子。我理解了茅檐低小。

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诗中的老人这样老了,他们怎么还能生出这么多孩子?他们为什么生这么多孩子?

(听课的老师们都笑了)

师:(愣了一下,笑笑)是啊,这个问题怎么解释呢?

生:是因为这对老夫妻觉得生活没有多少意思,所以生些孩子玩玩。

生:那时候是允许生很多孩子的,我的曾祖母就生了12个孩子。

生:那是在一千多年前,那时没有计划生育,法律允许生很多孩子的。

师:这个同学还知道用法律来说话,真不简单!我们现在人口很多,所以要计划生育,以前人少,没有计划生育。要是以后人口不像现在这样多了,你们也许也可以生好多孩子的。

《村居》一文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既有优美如画的农村风光,又有恬静闲适的农家生活情趣,清新舒徐的字里行间,真切地赞美了农家的勤劳、淳朴、和乐,可供开发的文本资源非常丰富,这样的一首词,引领孩子去体陪农家的和乐、勤劳应该是首要的目标,若被孩子牵引,谈论起计划生育问题是否逸出过远?笔者顿时有了“邻居”为挂一幅画而去架电锯的担忧。

课堂上随时会出现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这些资源稍纵即逝,如何智慧地把握时机,利用好这样的资源,是对教师教育机智的挑战,是对教师教材钻研深度、学生了解程度的检验。提倡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的课堂必然会屡屡遭遇“逸出”,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生出新的学习需要,犹如“邻居”在帮忙的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建议,以当时情境看来都有其合理性,但若无限制地顺其发展,结果是背离了“挂一幅画”的初衷,兴致勃勃地费时费力而不见成效。

分析本课中学生提出的疑问“诗中的老人这样老了,他们怎么还能生出这么多孩子?他们为什么生这么多孩子”,可以看出,前一问是基于学生的好奇以及生活经验尚未充分;后一问才是真正指向文本的理解。笔者认为,教者应该抓住后一问,展开讨论。事实上,学生的讨论中,有一个孩子提到农村生活没有意思,养些孩子来玩,也正是可以抓住展开的问题。如果教师这样一问:“这些孩子给老夫妻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就可以很自然地把孩子的注意力导向重点诗段,即儿子们辛勤劳作,农家生活和和美美,这样也就避免了古诗文学习的课堂出现讨划生育的讨论了。

也许,生成性的课堂需要教师作更充分的课前准备,明了教学活动的目的,优选生成性资源,捕捉一条达成效益最大化的路径。

不可避免性 篇7

我于1990年因患高血压而潜心研发了离子水瓶,产品经三家三甲医院做临床,经医学专家鉴定,1999年获中国发明专利权,注册为准字号医疗器械。2000年进市场后让心脑血管病患者使用。我通过承诺无效退款和《产品质量跟踪调查书》,经过15年实践和后续跟踪,不断得到广大用户反馈,表明饮用微小分子团水可普遍祛除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与衰弱器官并发症等缺水性病症。

该品处理出经核磁共振检验值55.82赫兹的微小分子团水,水中富含4-6个水分子缔合的小簇团,直径小于1.7纳米,容易进入细胞膜上2纳米的水通道,饮用后让缺水的细胞喝够水,细胞代谢正常则可增殖,逐渐修复衰弱器官。

15年来很多用户反馈 :高血压患者饮用2至5个月内,使动脉平滑肌 和内皮细胞得到微小分子团水,软化血管,恢复“胞吐” ,逆转至消除动脉粥样硬化,症状消失,停服药物,血压正常;冠心病人饮用3~5个月,消除心绞痛、房颤等症状,动脉内斑块逐渐消失,饮用1年左右心电图正常,经冠脉造影扫描无明显狭窄,表明冠心病痊愈;糖尿病人饮用3-10个月,因胰岛细胞康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逐渐由减药至停药,使2型糖尿病痊愈。并逐渐修复其它衰弱器官,让前列腺增生、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矽肺病、慢性胃肠炎、胆囊炎、胰腺炎、肾炎、肾衰、膀胱炎和湿疹皮炎等不药而愈。这种医疗模式花钱少,真正治好病,人可健康地长寿,全家共用受益,深得人心,很受赞美,被誉为真科学。由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5年来的实践证明饮用微小分子团水能祛除以上长期吃药或终身服药也不能治疗的病。这是人类的宝贵发现,展示出新的病理和医理,可使广大心脑血管病人轻松地消除病痛,惠民利国,必将世代传承。

人们从15年来的实践可领悟:几千年来吃药没有治到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病根。病根是衰弱器官的细胞内缺水,所以吃药不治本、不科学,人不应当“终生服药”。许多老人临终前,因多器官细胞内严重缺水,发生多器官衰竭,医生对此回天无力。目前医院输液均用普通生理盐水,如同人喝普通水一样,含有7个以上水分子缔合的大簇团,不能进入细胞,能进入细胞膜的只是小部分4-6个水分子缔合的小簇团,所以临时输夜喝水难以救命。而喝微小分子团水不仅治疗上述缺水性病症,并且保护各器官,以免衰弱萎缩至衰竭,故可延长寿命。

(详见:www.nnzk.com)

不可避免性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通过社区中心的对社区内育龄妇女的实际统计, 统计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社区中进行进行人流手术患者共计200例, 其中患者均在我院进行人流, 并且对患者进行体检身体并无其他重要病症, 符合该次临床试验要求, 患者进行人流术的次数均为一次, 患者的平均年龄 (25.7±1.5) 岁, 并且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临床试验。

1.2 方法

在该次临床试验中, 结合社区的工作实质, 将统计的200例进行人流术后的患者随机分配, 其中观察组患者100例, 对照组患者100例。观察组患者在人流术结束后, 经常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 并且对患者进行健康干预, 普及患者相关知识, 提高患者对炎性盆腔炎的认识, 且患者人流术后2周内禁止性生活、禁止坐浴, 并注意阴部的清洗, 保持外阴清爽干燥。另外, 要告知患者定期来社区中心复诊, 复诊患者出现情况, 对加强患者病原菌检测, 对出现异常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诊断、治疗。对照组患者常规手术后不进行过多的干涉, 在手术后对患者只作常规的术后要求, 随后按时对患者的身体进行电话访问, 并对患者的身体开展定期性的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该研究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采用率 (%) 表示, 计量资料行t检验, 采用±s表示,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 对患者进行最终的诊断, 其中诊断的在对照组患者中共计诊断出患有炎症性不孕患者共计5例, 发病率为5%, 但是在观察组患者中出现炎症性不孕患者共计30例, 发病率为30%。

3 讨论

该研究对手术后的患者进行回访与必要的健康干预, 是避免患者在人流手术后, 出现炎症性不孕的根本方法, 并且能有效降低因对临床医学知识的不足, 从而导致患者的发病率增高[3]。积极开展必要的健康干预是社区中心的工作范围之内的事情, 社区中心的工作不仅仅对社区患者进行治疗, 也要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关心。

在社区进行实际统计时结合相关数据资料调查显示: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女性流产发生率较高, 患者人流术后炎症发生率也较高, 对育龄女性造成很大的伤害, 部分患者由于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 使得术后盆腔炎发生率较高。因此, 对于人流手术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社区患者的随访, 能够提高对育龄女性健康教育意识, 帮助患者能够早期诊断、治疗, 降低炎症性不孕发生率。

继发性盆腔炎症性不孕的原因多种, 其中主要有解脲支原体与继发不孕、眼衣原体感染与继发不孕等。解脲支原体是继发性不孕的主要原因, 该病菌主要寄生在人体泌尿系统中, 属于发生率较高的性疾病传播病原体。患者感染后, 会引起泌尿生殖道黏膜发生炎症, 从而引起机体内环境发生变化, 最终引起不孕不育。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女性发生感染解脲支原体, 不但会造成女性的盆腔后患者输卵管容易发生慢性炎症, 从而造成输卵管管腔内粘连、闭塞等, 导致患者不孕[4]。沙眼衣原体感染与继发不孕主要是由沙眼衣原体这种大小为350 nm左右的细胞寄生虫所致, 沙眼衣原体属于自然宿主, 主要寄生在人体的黏膜上皮的细胞中, 我国的育龄期女性的支原体感染率较高, 当患者在进行宫腔人流术时, 由于术前的消毒处理不规范等原因使患者感染衣原体, 从而使患者隐蔽性感染, 造成患者的机体受到实质性的伤害。根据相关数据显示, 对于人流患者而言沙眼衣原体感染比例达到15%以上, 患者术后如果未得到有效治疗感染率能够高达30%, 影响女性正常生活。

综上所述, 通过对社区内实行人流手术的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 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后回访与健康干预, 能有效避免社区中女性患者出现炎症性不孕现象, 保障患者正常的生活, 并且随着社区中女性进行人流的女性越来越多, 手术后知识的普及有助于女性健康、科学的生活。

摘要:目的 探讨人流术对我社区的患者术后产生炎症性不孕。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社区中进行人流手术的200例患者, 根据所选例数的临床资料统计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者100例, 观察组患者100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回访, 不采取任何措施, 观察组患者除进行一般回访以外,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 观察两组患者中出现炎症性不孕的发生率。结果 在两组患者中均有出现炎症性不孕患者, 其中观察组共计出现5例, 对照组出现30例 (P<0.05) 。结论 通过临床试验研究表明, 在患者进行人流手术后, 对社区患者进行早期的健康教育与随机回访, 为患者提供相关炎症疾病的诊治预防, 能有效的避免人流手术后患者出现炎症性不孕现象。

关键词:人流手术,炎症性不孕,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建芳.人流术后乡镇随访减少炎症性不孕的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18:87-88.

[2]常玉慧.腹腔镜配合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3]刘瑾.罗氏内异方对内异症性不孕临床疗效观察及对MMP-9、VEGF和HGF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

不可避免性 篇9

一、教师掌握着探究的支配权,学生有探究的时间却无自主的空间

在探究式教学的课堂上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学生按照教师的意图经历整个探究的环节,遵循教师制订的探究方案,得出教师想要的结论,教师掌握着探究的支配权,学生自主的空间非常狭小。这是一种教师全指导,学生伪探究的探究学习。

【案例一】在“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一个实验记录表格,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表格,进行磁铁的N极向下和向上,S极向下和向上四种情况下的实验,并填入对应的实验内容,再从表格记录结果分析、规纳,得到实验结论:增反减同,从而使学生总结出楞次定律。

实验结束后,有学生问:“老师你怎么事先就知道要记录B感的方向?怎么事先就知道要比较B原与B感在方向上的关系?”教师无言以答,因为教材是这样设计的。这说明这个实验表格的设计的前四项是正常的,符合学生的体验和适度探究,后两项的设计很突然,学生感到疑惑,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如果在设计前,分析并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就可以给学生留下这样的自主空间:表格只设计能记录到实验结果的前四项,在记录结果的后面设计提问:“你能否找到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学生必定难以回答,然后教师启发学生为何要引入B感的方向并比较B原与B感在方向上的关系这两个记录内容。这样的设计临近学生的已有发展水平,能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情景支架,帮助学生实现有序、有效的体验,既对学生提出挑战,又表示对他们有适当的高期望,从而帮助学生穿越“最近发展区”。

二、教师忽视实验的过程,学生没有探究的时间及空间

【案例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师先请学生做实验,告诉学生要用控制变量法得出a与F和m的关系。学生按要求摆放好器材,开始实验。过了十几分钟,教师命令学生停下来,并象征性地问学生:“你们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然后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大家由刚才的实验知道,当m不变时,a与F成正比;当F不变时,a与m成反比。”从而得出F=ma的关系。接着教师让学生进入应用解题。而实际上许多学生还没尝到成功的滋味,有的才平衡好摩擦力,有的还在做“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改变F,测小车的相应加速度a”的实验……学生还没有体验到实验的过程,怎么能达到实验的目的,得到情趣的满足?

这位教师之所以快速带过实验,其原因就在于他更看重的是“传授知识,强调结果”。他对这节课的教学思想是:不管如何探究,F=ma实际上只是一个运用性问题,只要学生会解题就行了,无需知道知识的建立过程。他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没有让学生充分体验实验过程的快乐。然而学生的旨趣不是先在于结果,而是先在于过程之中,这种只强调结果的思想,在将来的问题解决中,会使学生的能力逐渐地磨灭和缺失。对于学生来讲,只有建立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唤起主动学习的愿望,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将曾经放慢的脚步补偿过来。相反,如果教师忽略学生的学习过程体验,即使是再重要的知识,学生也会因为缺少学习的动力而懈怠。理解了这个意图,教师就会尊重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的权利,放慢教学脚步。

三、教师放任,学生课堂热闹而探究没有成效

这种教学情景是:从问题提出、方案设计和实施、数据收集到解释的形成、检验和结论的得出等,全部都由学生自主发现,教师在此过程中不加任何指导。

【案例三】“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教学片段。师生共同学习了共点力及合力的概念后,教师提问:“如何求出与原来的两个力完全等效的合力呢?”然后介绍共点力合成的平等四边形定则。在此基础上,教师就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来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许多学生实验时先用两把弹簧秤同时拉橡皮筋,沿两根细线的方向画出两条直线来表示分力F1、F2的方向,直线的长和细线一样长,表示分力F1、F2的大小(有的学生记下了两分力的大小,但后来都没有用上),然后换成一把弹簧秤拉橡皮筋,沿细线的方向画直线表示合力F的方向,直线和细线等长以表示F的大小,再用表示两分力F1、F2的直线作为两邻边,表示合力F的直线作为对角线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热闹的氛围中、在充分的自由中,学生非常忙碌地完成了他们的实验……到分析实验结论的时候,学生还没有弄明白到底是要验证谁和谁的关系,自然就得不出什么实质性的结论。

四、教师滥用多媒体,学生没有思维空间

教师在上课时使用多媒体,对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学习兴趣大有好处。但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一节课过多地使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教学效果不一定好。

【案例四】“振动的描述”教学片段。这是在某校开放周教学活动中的一位年轻教师的公开课。在这节课里教师采取了探究性的教学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电脑进行合作交流。教师授课的内容在学生的电脑上是同步播放的。师生学习了振幅、周期和频率的概念后,进行了简谐运动的图像探究。教师先用沙漏来演示振动的图像,然后各组用电脑探究振动的图像:用竖直的弹簧振子结合一个位移传感器,将振子的位移图像用电脑展示出来,其结果跟教师的演示结果是一样的。本课程没有任何探究效果,而学生除了视觉疲劳,没有得到动手动脑的机会,更不用说合作交流,完全是一种形式上的探究活动。由此看来,教师要根据教学材料,科学、适度地使用多媒体。

不可避免性 篇10

对待犯错的学生, 韩国教师如何处理呢?首先, 除了正常的批评、警告、写检查外, 韩国教育法律规定, 教师有权使用直径在1厘米左右, 长度为50厘米的棍子来惩罚学生;可以打手、屁股等脂肪丰富的地方, 并有专门的教具公司制作配发给每个教师, 就像警察配备警棍一样。这个我们在很多韩国的电视剧里都可以看到。同时, 教师还可以采用其他只要不对学生肉体产生伤害的惩罚措施, 比如罚站、罚跪等。

再来看看我们国家的教育, 几千年的封建教育体制下, 我们的先生一上课手里就得拿个戒尺, 来惩罚那些不听话不受教的弟子, 截止义务教育法出台前, 我们的国家也没有明确提出教师不得体罚学生, 大家都觉得教师惩罚或是体罚学生都是天经地义的, 当然除了那些有悖师德、侮辱学生人格的体罚, 没有人会对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出于善意而采取的体罚行为质疑。当时有些学生家长都觉得管不了了, 教师照样惩罚, 社会上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也就是偶尔听到罢了, 不像现在这样, 拒不完全统计, 青少年犯罪都上升到整个社会犯罪的70%了, 真是骇人听闻!这不得不让我们政府、家庭、学校深刻反思, 是家庭娇生惯养了?是社会治安太乱了?还是学校教育缺失了?家庭娇生惯养的因素是有的, 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养尊处优, 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国家法治越来越健全, 社会治安总体情况良好, 但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和家里, 受社会影响的因素不是很大。再来看看我们的学校教育吧, 由于《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 多部法律明确规定:“教师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这就是说, 只要教师体罚了学生, 不管出于何种目的, 也不管是不是善意的, 就违法了。如果师生对簿公堂, 教师是输定了, 就是随便给学校领导或是教育主管部门打个电话, 轻则被通报批评, 重则处分下岗, 若是让新闻媒体知道了, 还不被炒得焦头烂额才怪呢。就是个再负责任的好教师, 也不敢以身试法。想想, 就不要说师道尊严了, 这些年各地发生的学生侵犯教师合法权益、甚至对教师大打出手的大有人在。许多学生在学校里变得有恃无恐, 胆大妄为, 上课不遵守纪律者有, 不服从说教者有, 随意逃课者有, 不交作业者有, 给教师起绰号者有, 随意欺负同学者有, 肆意破坏公物者有。好像学生在学校犯了错误, 教师除了苦口婆心地说教奉劝外, 是没有任何其他行之有效的办法了, 学生对纪律和师长没了敬畏感, 走到社会上还怕谁呢?笔者作为家长和教师的一个结合体, 从几十年的教育历程来看, 学校教育是不能没有惩罚的, 但这得有个时机和尺度。

一是注意惩罚的时机。学生在学校犯了错误, 教师要及时讲清楚他违反了学校或班级的什么规章制度, 按规定应该受到什么样的处理, 并要通过沟通让学生明白犯了错误就要勇于承担错误, 让他心服口服地接受处罚。当然这也要给学生一些时间, 让他慢慢认识并接受, 教师在处理时既不能太急, 不问青红皂白就雷电相加, 也不能放到黄花菜都凉了才来慢条斯理地处理, 只有根据情况适时而及时地进行惩处, 才会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是不能把惩罚和体罚画上等号。有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惩罚是教育不可缺失的一种手段。”再者惩罚与不惩罚只是方法, 而不是教育目的。对待犯了错误的学生不惩罚, 不仅对这个学生, 更是对所有学生的价值观判断的一个误导。中国有句古话, “玉不琢, 不成器”, 不经过打磨的人是不可能成大器的。有时候, 朴素的传统哲理比经过精美包装的现代教育理念要强。但是教师在具体实践中往往会容易把惩罚和体罚画上等号,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也惩罚学生, 但他是通过让学生写日记, 或是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活动来罚学生, 而不是嘴巴加大棒的方式, 前者对达到教育目的来说是有益的, 后者就成了一种粗野的违法行为, 是万不可取的。

三是掌握好分寸, 善于用惩罚来教育学生。首先, 教师应该做到在惩罚学生时不能侮辱学生, 不能伤害学生人格和自尊心;其次, 我们可以用合理的方式惩罚学生, 但绝不能歧视受惩罚的学生;三是切忌一棍子敲死, 对犯了错误的学生, 罚过了就完了, 不要经常提起, 或把它作为学生今后的污点揪住不放, 这样的惩罚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而且会激起学生的仇视或逆反心理, 甚至会自暴自弃, 和教师对着干。

不可避免性 篇11

题目一个可看成质点的小球自倾角为θ的斜面顶端O点以水平速度v0抛出,若不计空气阻力,刚好落在斜面的底端,如图1所示,求小球自斜面顶端O点抛出后离开斜面的最大距离。

方法一:将小球的平抛运动看成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和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作出其位移的矢量合成图,如图2所示。水平位移Sx=OA,竖直位移Sy=AE,延长AE交斜面于D,过A作AB垂直于斜面,过E作EC垂直于斜面,则小球离斜面的距离h=EC,由平抛运动的位移公式有

方法三本题若是将小球的平抛运动分解成垂直于斜面方向的类竖直上抛运动和平行于斜面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这种方法将O点处的初速v0分解为垂直于斜面的分速度v1和平行于斜面的分速度v2,将重力加速度g分解为垂直于斜面的分加速度g1和平行于斜面的分加速度g2,在垂直于斜面的方向上运用类似竖直上抛运动的结论,可以知道,当小球垂直于斜面的速度变为零时,小球离斜面最远,可以得到小球离斜面的最大距离H=v212g=v20sin2θ2gcosθ。

此法,减少了繁琐的数学运算,使思维清晰明确,不仅可迅速获得答案,还大大降低了前述二法中复杂运算过程中引出的错误。

不可避免性 篇12

一、关于“教什么”

热热闹闹的公开课, 往往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技巧、艺术、风采, 讲究的是上课如何精致、精彩, 当课堂的喧嚣退去冷静而思考时, 才发现所欠缺的是真正立足于文本思考课堂教学内容。为避免无效教学, 我们可以着眼于以下几点:

1.注重听说读写的规范要求

语文课程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有规范可循的, 教师要考虑教学内容与听说读写的规范之间的对应关系。如, 教学中切勿淡化整体:如《杜十娘》《杜丽娘》等小说、戏剧的教学, 很多教师喜欢单纯把对主人公的语言、行动描写的语段挑出来, 作静态分析, 而不是从整体出发, 从人物间的复杂关系出发去把握人物的性格、命运, 作综合分析。这样便与读写的整体性原则相违背, 仅仅是在做拆分文字组合的游戏。再如, 教学中应少提结论性的问题。一位老师执教袁宏道的《西湖》, 提问:“作者的游踪是怎样的?写了西湖的什么?”学生归纳:武林门→保叔塔→昭庆寺→西湖, 写了西湖的山、花、风、波, 分析到此就结束了。可这样的教学内容与听说读写的常态一致吗?不妨提问:“读这一段你眼前浮现出西湖什么样的景致?”或许如此对学生感悟文本学习语言会更有益。

2.注重学生的实际情感体验

时代在发展, 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古人不同, 如何落到实处甚为重要。执教郑燮《沁园春 恨》一课时, 笔者苦心经营, 很想让学生理解“荥阳郑, 有慕歌家世, 乞食风情”所蕴含的情感, 但学生经历着一个个思想与语言的踉跄就是到达不了理想的高峰, 课后反思, 这一设计本身就注定是无效的, 学生没有遭遇这样的生活窘境, 感受由何而来呢?所以教师应与学生一起思考, 在补充作者生活经历、思想的同时, 谈出自己读书的心得感受, 认认真真地与学生交流分享, 从而引导学生调动并不丰富的生活经历慢慢走近作品, 把握住每一次学生情感跃动的火花, 慢慢积淀, 或许日后的某段生活际遇会令他们会感悟到作者心中的那份凄清。这也就是叶圣陶所提出的“何以为教?贵穷本然”。

二、关于“怎么教”

教学方法, 即“怎么教”, 所要争取的就是避免实际教学的无效, 我们应谨慎思考、合理运用, 具体表现为:

1.慎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的确能辅助语文教学, 但过多使用却抹杀了学科特色, 教师蜕变为幻灯片解说员, 放弃探寻语文思维规律, 完全背离了学科教学。有位教师执教《声声慢》时, 放映了大量图画、音频让学生欣赏, 作者传奇盖过文本解读, 边缘知识挤垮了语文知识, 忽视了语言文字的魅力, 忽视了去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如此抛砖引玉可以, 但更应让学生多诵读这首长调, 思考作者为什么将这首词调从平声韵改为入声韵, 为什么用了大量的叠音双声舌音齿音字, 体会文字背后的辛酸和无奈。因此, 要突出教师与学生、文本三者间的交流, 把握住语文的特色, 语言文字、口语对话始终是语文课堂互动的工具和手段。

2.慎用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旨在鼓励学生作为主体参与知识生成过程, 其有效性, 要求教师在整理学生所提出的有关文本解读的问题时, 必须处理好问题的针对性和梯度, 同时, 要给予充足的时间以保证人人都能参与具体知识的生成过程。《中国文学》第四册里有篇李贽的《童心说》, 传统的讲解难以讲深讲透。笔者尝试着使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学生用一节课预习, 提出困惑的问题, 然后教师筛选整理, 保留四个问题: (1) “童心”的内涵是什么? (2) 丧失“童心”的原因是什么? (3) 丧失“童心”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4) 作者对传统儒家经典持什么态度?前两个问题难度较小, 可由基础较薄弱的两组同学承担;问题 (3) 探讨的是“童心”的影响, 有一定难度, 应把它分配给较有学习基础的小组;问题 (4) 是探讨作者的最终观点问题, 应该注意:李贽的反潮流与后世西方的无政府主义的否定一切是不同的。他批判孔子的僵化保守, 却并没完全否定孔子。他说:“人皆以为孔子为大圣, 吾亦以为大圣。” (《焚书·卷四》) , 还称赞孔子的知才和惜才, 同时还不厌其详地论证过育才和用才之道。可见, 他要人保持的不是真如孩子的天真幼稚的童心, 而是一颗充满了真知灼见的、成熟的真心。这是整堂课的重心, 应由基础较好的学习小组承担。小组内也要有具体分工。教师要不断巡视、督促, 才能保证后面的交流共享落到实处, 还要明确地予以小结, 绝不能让探究成果淹没于过程形式之中, 切实避免无效教学。

3.慎用自主学习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学生从已取得的生活经验、语文知识出发, 参与知识的生成, 教师应及时纠正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偏差。一位老师执教《杜十娘》, 让学生补写:“杜十娘的人生选择……”学生的续写可谓精彩:回到最熟悉的地方;隐瞒出身, 再世为人;创立自己的企业;悟彻人生, 堕入空门等等, 女主人公的的性格和思想自然主宰她今后的命运, 到底哪一种更为合理呢, 学生期待着老师的点评, 可老师仅仅说:“同学们的续写都很精彩, 这说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便草草了事。虽然“有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再丰富也都必须是哈姆雷特。所以把握好自主学习的“度”是教师必须做到的。

总之, 如何保证古代文学教学的效率, 还是应该从“教什么”与“怎么教”这两个基础层面入手。徐江先生认为从“无效”到“有效”的关键是要“改造解读思维”, “每个语文教师要真正搞好继续学习的问题, 有效地解决自身专业发展的问题”。让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回归文本, 从基础做起, 从反求诸己入手, 便纵有风雨云雾, 亦能妙手解连环。

摘要: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两个角度反思师范古代文学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无效性教学现象。文章认为, 注重听说读写的规范要求、学生的实际情感体验, 慎用多媒体、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 切实立足文本都可以有效地避免无效性教学。

关键词:无效性教学,回归文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徐江.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人民教育, 2005, 9.

[2]陈日亮.得法养习, 历练通文.课程·教材·教法, 1996, 1.

上一篇:广播电视覆盖工程下一篇:民办高校服务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