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研究与利用

2024-11-13

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研究与利用(通用11篇)

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研究与利用 篇1

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研究与利用

课程资源的有效研究与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保证,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教育实际,课程改革的美好愿景也将难以实现。

一、对地方课程资源研究的认识

地方课程资源是有着很强的地域性和地方特色的现实课程资源,它的宝贵与丰富,是因为它的真实、易取、有价值、可信度高和生命力强,所以应该充分挖掘,让可以利用的地方资源“活”起来、“亮”起来。

从学生生活出发,回归生活,使课堂与学生的生活和现实社会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又使实践和生活成为学生个人发展的活的源头,这样的教学无疑是最真实有效的。

作为教师,要深刻认识和领悟课程资源的研究与利用对于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及提高教育教学有效性的重大意义,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时从中挖掘出更加丰富的内容,并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组合、改造与创造性加工,从而使地方课程资源的研究与利用落实到教学的层面上,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内化,指导实践,使学生从中受到相应的教育,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二、地方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过去把教材作为惟一的教学蓝本,即“教教材”;而现在就应该把教材看作是课程资源之一。但如果教育教学活动仅仅局限于教材这一课程资源,就很容易陷入单一的讲授――被动接受的教育教学模式,不利于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既然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出来了,教师又该如何将其充分而有效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呢?下面我就几个实例来讲述一下地方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实例一:

记得去年我第一次讲到“热爱祖国,要从热爱自己的家乡开始”这一知识点时,有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我的家乡是个农村,没有城市的繁华热闹,出行又不方便,双休日想上街去买本书都不方便,有什么好的?”听到学生的这番话我不由一惊诧,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怎么会有学生嫌弃养自己的这方水土的呢?肯定是他对自己的家乡不够了解或了解得不够全面。幸亏在上这堂课之前,我了解四川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并且在网上查找了一些图片资料,以备课上能够让学生全面地认识生我养我的这方土地,激发他们对自己身为四川人的自豪感,方才扭转了个别学生的这种想法,从而能够由衷的,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出发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祖国。

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正是由于用好了“可爱的四川”这一地方课程资源,才得以在加强学生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真正达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统一。

实例二:

在七年级讲到保护环境这一教学内容时,当时适逢四川在进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活动搞得轰轰烈烈。借着这个时机,我想到了与其讲那些大道理,不如让学生去进行一番调查,调查一下我们广安区进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展情况?全区上下又是如何做的?根据班级中学生来自不同村和居委会的情况,于是就按照学生所属村和居委会来分组展开调查。没想到任务一布置下去,学生们都表现非常积极,当时就开始推选组长,着手进行分工。一个星期下来,每个小组都拿来了他们的调查报告,大到村委小到家家户户,怎么进行环境整治、改造,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做到更好地保护环境的,有的小组还以自己小组成员的家庭为实例,写得非常详细,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过:“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实行。”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我想通过这样的调查活动,通过对地方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学生对于为什么要保护环境?在日常生活中怎样保护环境?这些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比起讲道理来得更具有教育意义。

像这样在教学中改变原来那种只重结论而不重过程的做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探究活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放手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主动求知、快乐求知,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自觉地把间接的理论知识与直接的感受和体验结合起来,这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激发其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一点体会

1.来源于生活的课程资源才是有效的课程资源。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课程资源原本就应该是为教学服务的,如果对课程资源的处理着眼于学生认知、情感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切实提高资源利用的实效性,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而将生活中学生较为熟悉的地方课程资源与书本知识两者相互融通起来,学生对于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以及自己学习的责任和价值将会感受更深,意识更强,也有助于增强自己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2.有效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让课堂“活”了起来。

叶澜教授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在教师的引导与点拨下,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所获得的地方课程资源,并将其以探究成果的方式在课堂上呈现出来,这样做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乐学了,爱学了,好学了,课堂气氛也因此活跃了起来。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能力。

在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教师从原先的传授者变成了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学生则由被动接受式,转变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师为学生搭建平台,作好服务,帮助学生树立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和行为习惯,指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这种开放性课堂教学,给了学生以更多的空间,使课堂变得更大、更活、更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研究与利用 篇2

关键词:有效教学,学生资源,教学策略

一、有效教学的内涵

到底何为有效教学?国外以美国默塞尔为代表的描述式定义, 认为能够产生有效学习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 这种观点关注是教学的结果, 强调教学结果的持久性。国内目前较为流行且使用范围较广的是用经济学的概念来解释有效教学, 以学者姚利民与余文森为代表。认为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是有效教学的三个维度, 只有满足这三个要求的教学才是所谓的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应该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界定。教育的本质是学习, 从这种观点出发, 笔者认为有效教学是教师在教学目的的指导下, 遵循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 运用个人的教学智慧和教学哲学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达到知学、善学和乐学的教学活动。

二、学生资源的内涵

不少学者认为学生资源就是课程资源, 或者是课程资源的一种。也有学者将学生资源局限于课堂教学活动内, 认为学生资源是在课堂内互动生成的资源。从已有研究来看, 本论文认为学生资源是指来源于学生, 能被教师利用和开发以辅助教学顺利展开的一切信息资源, 它具有生成型与动态、丰富性与多样性、持久性和短暂性和阶段性与规律性。学生资源、教学资源和课程资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资源、教学资源和课程资源都是教育资源的内容, 都是为实现特定的教育目的服务。但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源还包括出学生资源之外的其他资源类型, 如教师资源, 是教学资源和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有效教学视域下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

(一) 计划性与目的性是前提条件

意识指导行为, 只有先有了相关的意识, 才会有相应的行为。要具备有效教学和学生资源的意识, 教师必须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 对有效教学和学生资源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教师更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生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保证。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水平, 更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 思维特点以及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生之间的交往关系等, 班与班之间看似类似, 其实具体到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很不一样, 一样的教学方案, 换了一个班级, 或换了一群学生也许就行不通了。学生能不能成为一项有用的资源或者是在多大程度上能被教师开发, 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把握。对学生的了解与研究越充足, 越有利于教师多角度、多方式并且高效率的对其进行开发与利用, 以帮助和促进教师实施有效的教学。

(二) 促进学生“知学”和“善学”是关键

学生接受与学习新的知识需要一个过程, 大部分学生都要经过一个从不懂到看懂, 从看懂到会运用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的正确资源与错误资源的合理利用, 这对促进学生的“知学”和“善学”是起着重要作用。对大部分学生来说, 正确的学生资源具有示范性的作用, 学生能从这些正确的资源中领会要点, 按照正确的资源对自己的认知结构进行新的建构, 学会理清思路, 找到解题的关键与步骤。此外,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处于不断的建构过程中, 心理学家皮亚杰用“同化”和“顺应”来解释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学生的学习中, 错误资源也是一笔重要的财富, 学生有了错误, 才能引起认知冲突, 才会通过同化和顺来解决认知冲突, 引起学习。赫尔巴特的形式阶段教学理论中提出教学的四个阶段:明了、联合、系统和方法。因此, 错误资源在学习过程与阶段中有着重要价值。教师对这些资源的正确处理与使用, 在很多时候也能帮助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

(三) 促进学生“乐学”是核心

“资源不会凭空产生, 它需要‘温床’的培育”。良好学习环境的建构更能调动学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首先, 教师要提供一种令人愉快的环境氛围, 重视学生的情感世界, 教师的传递给学生的爱、信任关心与鼓励会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期待, 以一种饱满的热情与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其次, 教师在开发学生资源时, 要注意从学生的原有经验出发, 教育家杜威也特别强调儿童的直接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更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最后, 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创设出不同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的这些差异充分的表现出来。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 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表扬, 尤其是小学生, 渴望得到关注与正面鼓励的情感更加强烈, 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 维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态度, 这对于培养学生“乐学”的精神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三大内涵及其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12, (5) .

[2]姚利民.有效教学涵义初探[J].现代大学教育.2004, (5) .

[3]许丽英.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权利失范及其规则[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黄晓玲.课程资源:界定、特点、状态、类型[J].中国教育学刊.2004, (4) .

课堂教学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研究 篇3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错误资源;利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180-01

新课程改革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教学过程本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由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人格尚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说错话、做错事是正常的。动态生成式教学追求真实自然,应该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课堂再现的应该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然而在现实的课堂实践中,我们往往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课堂出现的错误,常常被忽略了。有些是由于教师对正确答案的过分期待使他对错误“视而不见”;有些是由于教师认为个别学生的错误,在课堂上用宝贵的时间来处理,对其他学生而言是个浪费;还有些是由于对学生出其不意的发言,教师常常不能做出准确及时地判断而不知所措……种种原因导致大量的、有价值的错误资源最后未作处理,被遗忘掉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告诉,更需要经历。真正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就要有效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教师要勇于并乐于向学生提供充分研究的机会,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一、深刻理解错误资源的含义

所谓的错误资源,就是指师生在认知过程中学生发生偏差或失误,并通过双边互动,在集体“识错”、“思错”和“纠错”过程中生成的课程资源。教学中的错误资源是指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违反教学结论或数学方法的现象。教师应善于课前预设错误资源,课中捕捉错误资源,课后反思错误资源,将学生的学习错误当作一种教育资源,有效.合理地加以利用。根据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而学生犯错的过程就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

二、利用错误资源的策略

1、利用错误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中产生的错误,它来自学生,贴近学生,教学时又回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就也能较好地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具有特殊的作用。由于学生受生理、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的限制,出错是不可避免的。作为教师,应尊重、理解、宽容出错的学生,不斥责、挖苦学生。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会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而心情舒畅,情绪饱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最强。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学习,拥有快乐、宽松、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认知和创造具有极佳的激励作用。因此,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我在课堂上提倡几个允许: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答错题被老师斥责的忧虑,更没有被同学耻笑的苦恼,他们在宽松的气氛中学习,思维活跃,敢说、敢做,敢问。面对学生已出现的错误,教师应换位思考,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替学生想想,想想学生此时的心理状况和情绪。因此,在教学中,我不断引导学生在反思中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找出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及鼓励下,敢于正视错误,增强战胜困难、学好语文的信心。

2、讲错就错,明辨是非。一个人要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往往要经历一个曲折的内省过程。教师不要急于用自己的思想去同化学生的错误观点、错误认知,而应站在学生的立场去顺应学生的错误认识,掌握其错误思想的轨迹,摸清错误源头,采取适切的教学方法,让其暴露错误,并把错误抛还给学生,将错就错,“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引导学生在思考、反省中明辨正误是非。面对两位同学的观点,我没有立刻下结论,而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在互相争论中认识到自己在思考问题中的不足,深化了对知识的认识,而且使思维方法得到了改进。教师采取适当的方法,把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引导他们从正反两个方面去修正错误,给他们一些研究、探讨、争论的时间和空间,在争论中明理,在争论中内化知识,不仅能使学生提高认识、改正错误,而且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政治课的教学信度,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3、在错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思维是一种用灵活、新颖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探索求知的思维活动。利用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鼓励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审视自己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突破原有条件、问题锁定的条条框框,合理分析推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而学生犯错的过程就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教师只有具备“主动应对”的新理念,变学习错误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契机,让其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才会看到错误背后的成功,折射出灿烂的光芒。

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研究与利用 篇4

一、问题的提出:

(1)课题的延续。我校在“九五”“十五”期间,一直从事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成效显著。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其实就是课堂教学资源的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我们拟定将课堂教学资源研究泛化深化,所以将课题定为:课堂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2)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了课堂教学新的价值取向,即由统一和求同指向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由预定性和封闭性指向生成性和开放性,由知识本位指向学生发展本位。这一切,都需要教师更新资源观念,增强资源意识。

(3)解决存在的问题:

A、有认识,缺意识。各门学科都有着广泛的可待开发和利用的教学资源。多年课题研究的实践和新课程改革的培训,涤清了我校部分教师陈旧的教育观念,使他们对课堂教学资源有了一定的新认识。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带有共性的问题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资源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资源意识较为淡薄。不少教师仍将教科书视为教学资源的全部,近而把教学过程窄化为“教教材、学教材、考教材”。这不符合学习的规律,也阻碍着着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掩埋着课堂中生命的灵性。也是由于资源意识淡漠,一些很好的课堂教学资源被闲置、浪费,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例如,课堂中学生偏离教师“预设轨道”的个性化发言,课堂中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等,这些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然而,他们被漠视的现象比比皆是。缺乏发现教学资源的“慧眼”,当然也就没有利用教学资源的“慧心”了。

B、有认识,缺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校教师的资源意识有所觉醒,但是课堂上却存在着课堂教学资源利用不当的现状。以利用动态教学资源为例,我们对学校教师的100余节课进行了分析,发现了以下诸多现象:如赶时髦,形式化的盲从性生成;教师课前不认真备课,在课堂上随意发挥的随意性生成;一味迎合学生,游离于主题的无效性生成;甚至还有教师为“生成”而“生成”,放弃了正常的教学内容而产生的乱生成等等,这些做法,不仅没有使教学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反而使教学功能得不到很好发挥,甚至对学生发展起到不良影响和消极作用。

因此,增强教师的资源意识,研究如何充分合理的利用课堂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要达到以下目标:

1、帮助教师认清我校资源浪费的现状,增强合理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的意识。

2、更新教师的资源理念,使他们对现有课堂教学资源进行再认识。

3、立足课堂,对课堂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并研究合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的策略。

4、开发出具有借鉴意义的典型案例。

三、研究内容与重点:

1、概念的界定: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教科书、参考书、以及音像资料这些物质资源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堂教学资源;少数学科专家不是独一无二的资源开发者;课堂教学资源的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某一学科知识。只要是能在课堂实践中激发学生潜能、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一切物力与人力因素,都属于课堂教学资源的范畴。

2、研究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资源是基础,是条件。没有教学资源,就不可能有教学。我们认为,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教学资源具有广泛性、丰富性、多样性的特点。除了已为教师所接受的教科书、挂图、卡片、多媒体等资源外,还有许多有待认识和开发的资源。所以本次课题研究,我们拟定以课堂教学资源为切入口,关注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研究三个问题:

(1)黄陂路小学课堂教学资源利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新课程赋予课堂教学资源丰富、广泛、开放的特点。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对课堂教学资源有着决定权,主导着课堂教学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同时教师还担负着引导学生利用课堂教学资源的职责。教师必须具备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开发与选择课堂教学资源的能力,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鉴于我校教师在资源意识和资源利用上的盲目和不足,我们首先将深入调查学校教师资源利用的现状,并深入分析:教师的资源意识如何?哪些课堂教学资源已被合理利用?造成资源利用不当的原因有哪些?深入全面的调查和必要的归因分析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

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就是要解决“有什么”的问题。我们将已认识的课堂教学资源进行了如下分类:

1、教师资源。

教师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是教学中最重要的资源。首先它是一种条件性资源,没有教师,不可能有教育教学活动,它构成了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条件。其次,它也是一种素材性资源,它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直接的素材来源,是构成课程的最基本的内容要素。教师资源的内容包括:(1)教师的教育观念。(2)教师的道德水平。(3)教师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4)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素养。(5)教师的经历和经验。

2、学生资源。

把学生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其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作为个体的资源种类。学生作为个体,其资源的内容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二是学生的经历和经验。三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此外,作为学生个体的性格特征、心理特点等也都是学生资源的组成部分,它们也是一种条件性资源。

(2)作为学生群体的资源种类。作为学生群体的资源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群体关系。二是学生群体风气。三是学生群体差异。

3、课堂环境资源。

这里的课堂环境是一种狭义的课堂环境。主要指指构成课堂各要素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在相互作用下所形成的相互关系和由此而产生的课堂氛围。课堂环境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室环境,如班额的大小、座位的排列、教室内外的布置等;制度环境,即课堂教学规范等;人际环境,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等;心理环境,如学生的情绪、情感、兴趣、动机、态度等。在这四个方面的内容中,教室环境、制度环境的营造和人际环境的调节,最终都要落脚到学生的心理环境的营造上,也可以这样说,教室环境、制度环境和人际环境的营造都是为了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环境。

4、教材资源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这一点已被广大教师深刻认识。读透教材、研透教材是教师教学活动永恒的主题。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教材走进了小学课堂,在理念、体系、形式和内容等方面,新教材和旧教材相比都有了巨大的转变,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宗旨。教师更应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用心钻研新教材,看活教材,备活教材,用活教材。

5、辅助工具资源

多媒体、挂图、教具等都是课堂教学中经常用到的辅助工具资源。其中,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较好地处理好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局部与整体间的关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想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帮助学生理解、识记,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说,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推广和使用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我们要通过研究,帮助教师建构新的课堂资源观,重新审视曾经被我们忽视的那部分课堂教学资源,挖掘出能被课堂所用的新的教学资源,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

(3)课堂教学资源的利用。开发是为了更好的利用。课堂教学资源的利用,我们要解决的是“怎么用”的问题。面对广泛而丰富的课堂教学资源,如何充分、合理、有效的利用,让他们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为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服务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我们将从以上五类课堂教学资源入手,开展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的策略研究。

3、研究重点:课堂上教师资源、学生资源、环境资源、教材资源、辅助工具资源的利用策略研究。

4、子课题:

(1)黄陂路小学课堂教学资源利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2)教师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效果评测研究

(3)学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效果评测研究

(4)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效果评测研究

(5)教材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效果评测研究

(6)辅助工具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效果评测研究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1)从调查入手,了解教学资源浪费现状,对教学资源进行重新定位和认识。

(2)分学科进行研究。根据课堂教学资源的分类,拟定子课题,做到整体与部分相结合。

(3)探索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规律和策略,注重各种资源研究的整合。

2、方法与途径:

(1)行动研究法。

(2)案例研究法。

(3)个案研究法。

(4)调查法。

五、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06、10——2007、2)

主要任务:加强理论学习,了解课题内涵;组建研究队伍,调查课堂现状,制订实施方案

具体工作:

1、借助校本培训平台,全面开展与课题内容相关的理论学习,透彻了解课题研究内涵,明确研究方向。

2、组建课题研究队伍。课题组成员深入课堂,调查教师的资源意识、课堂教学中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等方式收集素材,形成调查报告。

3、课题组成员共同商议,完成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7、3——2009、9)

主要任务:深入课堂收集事实材料,组织成员整理、分析、处理事实材料,进行研究,得出结论。

具体工作:

本课题的研究实施阶段,拟定分这样几步完成:

第一步:(2007、3——2008、2)

1、教材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效果评测研究。

2、辅助工具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效果评测研究。

3、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效果评测研究

第二步:(2008、3——2009、9)

1、教师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效果评测研究。

2、学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效果评测研究。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9、9——2009、12)

主要任务:整理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具体工作:

1、撰写研究报告。

2、整理过程资料。

3、组织安排结题事宜。

六、预期成果:

1、《黄陂路小学课堂教学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报告》

2、《课堂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报告》

3、《课堂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案例集锦》

4、、《课堂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集》

七、保障机制:

1、领导保障:我校领导亲自任课题负责人,区教育局的有关领导和专家也十分重视,积极给予我校的实验研究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并愿意提供可靠的政策、经费及物质保障。同时我们还聘请湖北大学吕渭源教授,市教育局巡视员陆树林局长、市教科院柯尊信院长作特别顾问,市教研室特级教师黄建业主任作定期指导。

2、人员保障:我校课题负责人秦莲美校长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资格,先后参加了“九五”“十五”市重点课题研究并担任负责人。我校“九五”课题研究成果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专家鉴定为我市同类研究领先水平。“十五”课题已顺利结题,该课题研究极大的推动了我区、我市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十一五”期间,我校课题主要成员大部分是参加过“九五”“十五”课题研究,有相当研究经验和研究能力的骨干教师,课题组成员年龄结构合理,学科覆盖面广,是一支具有敬业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科研生力军。

3、制度保障:学校制定了《课题管理制度》、《教科研工作制度》、《教科研工作评价条例》等,并结合《教学管理规程》制定了相应的校本量化测评表,每月进行检查、反馈,保证课题研究规范、有序地进行。

4、经费及其它保障:学校在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等方面对课题研究给予充分支持。课题领导小组负责提供完成课题所需的时间及必要条件,代管课题经费并提供足够经费,培训实验人员,解决实验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组织成果鉴定,宣传推广成果。

本课题拟定完成时间为2009、12,其间研究资料由专人负责整理保管。该同志已有多年资料保管经验,曾担任过“十五”课题资料保管员。学校为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提供一切必要设备,如电脑,保证课题组主要成员人手一机,随时上网,可及时与校内外专家教师进行互动研究。

八、人员分工:

课题组长:秦莲美

课题副组长:陈超、潘莹、胡艳玲

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 篇5

“有效”首先要明确对什么有效,所谓“有效”是指对完成教学目标而言。我们对教学目标一定要清晰,一切都要围绕教学目标去思考、去取舍。教学资源能帮助学生达成教学目标就是有效,比如在提高道德认识;发展道德思维能力;陶冶道德情感;注重榜样示范;强化道德实践,指导道德行为能起到一方面或更多方面作用都是有效。另外,就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认知程度,了解学生的有效需求。

有效利用教学资源,第一,要找到资源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运用资源的目的要清楚;第二,要依托教学资源,朝着教学目标精心设问;第三,基于对资源分析,提升基本观点和方法。

筛选资源是否可以把握三点:课标要求、教学内容、学生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所以在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时候,在含义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能用近的就不用远的,能用新的就不用旧的,能用自己的就不用别人的。尽可能做到有疑、有趣。

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进行备课 篇6

正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当前小学数学教师走出自我,向他人学习的渴望越来越强烈,相互交流、共同研究、分享资源的心情也越来越迫切,传统的校本教研方式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等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单一性,不能满足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运用网络搭建研修新平台,是促进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如何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备课。

我认为只有既符合新课程标准,又切合学生实际的教案,才是好的教案,好的教学设计,一定要体现“三为主原则”,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因此,我们在进行教案设计时,既要考虑到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知识准备和最近发展区两方面),考虑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因为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就是要我们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同时,我们的教案设计,也一定要有创新性。别人的优秀教学设计,不是不可以用,而是应该知道和注意如何用。并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一定要在借鉴别人好的东西的基础上,创新地发展自己的东西,什么叫优质教案?我个人觉得,就是既借鉴了他人的成功经验,又提出了自己创新的设计——当然这种创新必需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实际,才是优质教案(建议备课时多参考几篇别人的优质教案,我觉得,不同的教案,有不同的独特之处,我们自己在斟酌的基础上,选择性地吸收,创造性地发展)。因此,建立自己教案的电子资源库,在教学生成之后,进行反思,进行交流,再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这样,对自己教学的提高,非常有用。在教学设计过程当中,有一环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训练的设计。训练的设计,广义的训练,包括很多,如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等,下面,我跟大家交流的,主要是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既通常所说的,解题能力的训练。学生的习题设计,主要包括下列几方面: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考试或测试习题。

论教本资源利用与写作有效教学 篇7

一、一味“求远”,收效甚微

学生写作犯难之中,很大的困惑就是写作素材的积累不够,一到写作的时候搜肠刮肚“挤牙膏”。为了解决学生“肚里没货”的问题,老师们花费了不少心思,让学生读报,摘抄精美片段名言警句,苦口婆心让学生多多留心自己身边的人事并写进周记。可结果呢?不少学生因书写不佳或时间不够,只摘抄而不记或记了也印象不深,只能流于形式;周记因随意性很大,也是流水账的多。

摘抄本是一个很好的读书习惯,对写作肯定有帮助。阅读课外报纸书刊,摘抄多种素材,对学生拓展视野,提高文学素养和积累写作的素材都有好处。这是提高写作远方法的途径之一。但是,这只能称为远方法,因为它是课外的,不是课堂上的,是需要学生自己挤时间自己选择读物的。既然是远方法那么它的路线是长的,是要坚持不懈的,付出的时间精力也会很大。而事实是学生的学习科目多、压力大,一味的长远战略,耗时耗力,看不到短期的效果,老师布置的任务就会遭轻视,学生完成流于表面。就算教师一再强调坚持并不断检查,也只能双方消耗人力物力,结果收效甚微。

二、有效用“近”,激发兴趣

最好的办法应该是课外素材摘抄本的远方法结合课本写作素材的近方法,两种方法结合得好,学生的素材会相当丰富。而两种方法,课本写作素材的挖掘是放在第一位。

语文课本是许多语文学科专家们投注极大的努力、苦心孤诣了几年的成果,文章内容又有着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涉及的是社会、生活、人文、科学、为人、处世等方方面面;选取的是各种各样的文学样式,是作文教学中最好的蓝本,放弃了书本,实在是对语文教学极大的讽刺。我们始终有着这样一种感受:“课本,语文课本,它是一座富矿;它是一口深井;它是提高学生创作兴趣的源泉。用足语文课本,开动脑筋,灵活处理好这一阅读材料,学生的写作兴趣就会被自然地激发。”

相反,语文课本一旦不能被有效利用,不管你把课文分析得多么精彩,不管学生讨论得多么激励,学生都会失落、怀疑:难道我们记忆背诵的结果就是应付几题字音、默写题吗?一样东西要是对方觉得没用,那么他去接受这样东西就会很勉强很压抑,长期下去就会排斥,最后放弃,如此,语文课堂则陷入无用论的困境。要想让课本充分利用,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课本变为生活的蓝本,变成写作的养料。比如我以前教《沁园春·长沙》,注重字词的疏通和诗歌鉴赏技巧的分析讲解,结果学生对这一课的兴趣并不太浓。而当我把它与生活联系起来,作为写作素材积累来教,学生的感觉就不一样了。在欣赏了湘江的秋景之美和同学少年的精神焕发之后,我问学生:毛泽东在这首词中抒发的情怀与他后来成为一代伟人有无关系?学生说:有。正因为毛主席青年时就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所以才会带领共产党建立新中国,成为一代领袖。我趁机引导:能再举一些例子吗?学生说:周总理在沈阳读中学时就立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誓言。鲁迅赴日本学医,寻求救国之路,19岁就写下“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诗句,立志献身祖国。司马迁在青少年时就立志写《史记》,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还有孙文、陈景润……所以说青年应树立远大理想,这样才能意气风发,才能关心社会,热心身边,才能不屈不挠,有所建树。我说:很好,都明白道理了,那你们能告诉老师,为什么我们有些同学正值青春大好年华的,却早读课一来就趴在桌子上睡觉呢?学生笑。青年人就应该有着怎样的精神风貌?学生齐背: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我趁热打铁:同学们,你们迈进高中,学的第一篇课文便是“向青春举杯”专题中的《沁园春·长沙》,你们知道编者的意图吗?学生:知道,它是我们高中阶段的人生航标。同样,我还用这样的思路教食指的《相信未来》及其他课文,并在讲完“向青春举杯”专题后,让学生收集有关青春话题的名人名句或优美语段。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都比较积极。

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启示我们:为什么不有效利用教本资源,让学生觉得我每堂语文课学到的内容都与我的生活有关,它指导人生,给人启示,并能自觉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教学当中,学生深觉学有所得。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写作水平的提高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三、多方挖掘,讲求方法

当然,文学教本的充分利用并非简单容易之事,需要教师精心备课,针对各个专题的不同特点,多方挖掘,精心设计。常见的思路与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解构教材课例,借鉴写作方法。

比如教《想北平》,先让学生整体感知:本文紧扣“想”展开思路,主要写北平什么地方让人想,“我”是怎么想北平的。然后让学生欣赏老舍朴素语言背后对北平的的真挚情感。在教完之后,我就问学生:我让大家写一篇《想家》的文章,大家会怎么写?大家七嘴八舌说开了。有一点,大家共同认可:就是“家”什么地方让人想,怎么去想的,想到什么程度,这些一定要写;必须有对“家”的细节或场景的生动描写,抒情首先得有真情,自己都不敢动岂能感动别人?可适当运用比较法。我想学生能明白了这些,还是得力于对《想北平》这篇文章写作方法的借鉴。然后,我又进一步拓展,布置一篇有一定审题难度的命题作文:“触动心灵”,让学生构思写作。学生很快明白写作重心在“触动”,怎么触动,为什么能触动,以细节感人,感情要真挚,必须是生活的再现,才能打动读者。

(二)整理佳句美段,内化文化积淀。《沁园春·长沙》

写秋天景色:“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潜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写青春朝气理想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三)提炼教材,整合写作素材。

1. 主题归类,巩固记忆。

利用课本素材,就是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主题对课文进行分类,分析哪一篇文章可以用于哪一个主题。这样,让每一篇文章都找到合适的位置,写作时就会得心应手了。以苏教版为例,教材是按专题编排的,因此,积累素材也可以集中进行,如必修四的“我有一个梦想”专题,讲了孔子、孟子、马克思、马丁·路德·金、孙文等人的理想,可以将他们结合起来积累;有些课文中可积累的素材很多,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大量的典故;有些素材可以联系积累,比如《〈史记〉选读》中鲍叔牙、韩信、李广等人物的性格等,可以放在一起比照分析。

2. 纵深挖掘,多向联系。

对于一些重点课文,要重点作一些“钻探”,这样既有助于理解课文,又有助于积累课本素材。如《谏太宗十思疏》一文,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挖掘:一是敢于直谏,是一种执著,一种操守,居其位,必谋其政;二是从善如流,勇于纳谏,是人们对统治者、领导者的期待;三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不能为民谋福利,一个政党如果不能执政为民,那么,它就会走到人民的反面;四是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样,碰到类似的作文话题就可以运用自如了。再如《拿来主义》,可从文化遗产的角度联系“创新”“与世界接轨”等话题,也可从精华与糟粕的角度联系“选择”“美与丑”等话题,还可从交往交流的角度联系“开放”“封闭”等话题。

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研究与利用 篇8

[关键词]数学课堂; 教学; 错误资源; 有效利用

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错误的资源时常出现。他们有的来自于老师,有的来自学生。如果老师不能够利用好这样资源,就会造成时间和资源的浪费。有时候,老师回避错误资源还会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产生误解。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正视错误资源,并对错误资源加以利用,让学生在出错、认错、改错中感悟知识的奥妙,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关于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来源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方面,来自于老师的错误资源和来自与学生的错误资源。下文,笔者将结合错误资源展开探讨,以提出一些错误资源的利用策略,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心容错误,调整教学心态

在教学的过程中,错误资源的出现时常会让老师手忙脚乱。有的老师害怕由于自己讲错了而给学生造成不好的印象,有些老师直接对错误的内容不管不顾。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不利于老师教学质量的提升,而且会对学生造成误導,阻碍学生的健康发展。

为了能够避免上述内容发生,笔者认为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心容错误。在教学的时候如果老师发现自己出现错误或者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都要积极地进行引导,结合错误内容来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果是老师在教学中出现错误,要积极的面对这一问题。尽量通过较为幽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刚才出现错误的原因,以避免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再在这一问题中出错。如果是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出现错误,老师一定要避免一开始就批评学生。为了能够缓解学生的心态,老师要以积极的态度引导学生,让学生找到错误原因,引导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积极的思考,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发现错误并加以改正。在这样的引导之下,学生会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印象,找到自己容易出错的一些原因,促进学生整体数字的提升。

二、巧用错误,培养学生思维

学生的错误资源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发现错误,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整体的发展。通过学生的错误,老师可以将错就错的引导,诱发其它学生在学习中积极的思考,找到错误学生出错的理由,让他们在学习的同时掌握更多的知识。此外,老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错误设立一些与错误相关的习题,引导学生的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在联系中体会到数学的奥妙。

三、将错就错,强化学生基础水平

人无完人,谁都难免会出错。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只要老师能够积极的处理,就可以提升错误资源的价值。在教学中,如果发现老师出现错误,可以分层次引导学生,以强化学生的基础水平。

首先,老师要结合学生的情况,帮助学生找到出现错误的基本原因。在发现学生出错后,老师要对出错的学生进行分类,是属于基础不扎实型、审题不认真型还是属于思维不敏捷型,然后结合学生的基本类型,结合学生错误的内容,找出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改善。其次,老师要分析学生出现的错误。通过分析错误,找到学生回答问题时候的可取点,给与学生鼓励。在之后,给学生讲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解题的知识,让学生在自主分析的过程中改正错误。此外,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形成总结反思的习惯,在分析之后,让学生将错误的内容加以反思,避免以后再犯下类似的错误。再次,老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学会多问几个为什么,在不懂得时候可以找老师解决。通过眨眼那个的房还是,可以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

四、故意引导错误,加强学生学习注意力

有时候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会故意引导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出现错误。也许有的教育工作者会对笔者这样的做法提出反对意见,但是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比较好的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注意力的方法。在训练中,老师老师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陷阱,才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找到合适的方式去学习知识,为学生建立一个较为明晰的学习思路。

老师在引导学生出错之后,要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展开研究,找到合适的方法去纠正学生的错误,并引导学生提高学习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此外,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设立错题本。通过复习错题本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创建错误,弥补学生的思维漏洞,强化学生的思维方式,巩固学习中的基础知识。

五、创设错误,培养学生发现眼光

在教学的时候,老师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会故意创设错误,以培养学生的发现眼光。老师在授课的时候将错误的方法和正确的方法都告诉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发信错误的内容,更加充分的理解老师教学的知识,在今后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尽量避开错误的思维方式。

老师在可上可以结合同一个题写出两种得数不同的解法。铜鼓哦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找出错误的一种解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发现错误的过程。老师如果能够在教学中对内容进行恰当的引导,就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发现眼光。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运用自己的慧眼,不断地找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并用细心与爱心帮助他们,引导他们。此外,老师还要让学生认识到出错是一种好事,在错误中学生才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在教学中,老师要不断地发散自己的思维,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引导学生认识到错误资源的重要性,并结合错误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错误资源在老师的恰当运用下开结出可口的果实。

参考文献:

[1]麦楚文.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策略.《高中数学教与学》,2011(16).

[2]孙立红.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小学教学参考》,2012(15).

[3]祁瑞芸.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利用的实践与探索.《甘肃教育》,2014(14).

备注:总课题: 全国教育科学教育部规划课题《未成年人生命与安全教育系统工程的科学构建》.

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研究与利用 篇9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随机生成的过程,期间学生表现出来的许多新的想法、新的问题是我们无法预料的,而这些无法预料的新想法往往就是课堂的教学契机,乃至整节课的一个精彩亮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善于把握教学动态,用心捕捉、及时搜集、有效筛选学习活动中瞬间生成的有利于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鲜活的课程资源,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使课堂走向动态生成,引向深入,推至高潮。

一、充分的预设是生成精彩的前提

“‘生成’只青睐有准备的课堂。”那么教师在这“无法预约的美丽”到来之前可以有哪些作为呢?首先我觉得应该弄清楚课堂上哪些时候、哪些地方是知识的生成点,知道了这些,我们就有可能避免在生成出现时因毫无准备而束手无策,白白浪费掉极好的教育资源。一般来说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部分是知识的生成点,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多花一点功夫,多想一些意外,课堂上就不会手忙脚乱。其次,我们应努力创造有利于生成的外部环境,这外部环境主要指互动对话的氛围和动态开放的时空。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创设宽松的氛围,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这样才能充分暴露学生原生态的思维,才有利于生成。

二、善于捕捉课堂中的生成资源,生成精彩

最近,我出了一些题目给学生练习,其中有这样一道题:“小红今年7岁,妈妈今年35岁,小红几岁时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3倍?”上课前我想了很久,对于三年级的孩子用什么方法教比较好呢?对付这种题目用常规解法不行,我的法宝是画图、列举甚至猜……

上课时我用列举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了答案。

小红 8岁 9岁 10岁 11岁 12岁 13岁 14岁 ……

妈妈 36岁 37岁 38岁 39岁 40岁 41岁 42岁 ……

42÷14=3(倍),小红14岁时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3倍。

当我刚准备结束这道题的讲解时,我班的“机灵鬼”李明抢着说:“老师,28÷2也等于14。”我一愣,李明的回答是巧合还是有道理?经过我仔细的思考,找到了他解法的道理:当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3倍的那一年,母女俩的年龄差仍然是不变的。如右图:

35-7=28(岁);28÷2=14(岁)。

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学生的一个回答,一个提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灵感,倾听学生的想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同时,在倾听中要学会捕捉,课堂中学生呈现出来的一些思维亮点,是教学中稍纵即逝的宝贵资源,如果不及时捕捉,就会与重要的“动态生成点”擦肩而过,就会在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痛失良机。

三、直面课堂意外,生成精彩

下面是某位老师设计的两次摸球实验:

第一次实验:盒子里放9个白球和1个黄球,每组5个同学,每人摸4次,小组长做记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得到下面一组数据: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白球 19 19 18 18 17 17

黄球 1 1 2 2 3 3

师:你们发现摸到什么球的可能性大?为什么?由于两种颜色的球个数差别较大,学生没有任何悬念就得到了结论: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因为盒子里放的白球多。 第二次实验:盒子里放8个白球、4个黄球、2个红球;每人只摸一次,每次只能摸一个,然后放回盒里;每个同学在摸之前,要先晃一晃再摸;小组长做记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又得到下面一组数据: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合计

白球 3 4 3 2 2 3

黄球 2 1 1 2 2 1

红球 0 0 1 1 1 1

(教师边提问边填表)

师:一共摸到几次白球?

生1:17次。

师:一共摸到几次黄球?

生2:9次。

师:一共摸到几次红球?

生3:4次。

师: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4: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最小;因为盒子里放的白球最多,放的红球最少。

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摸球实验探究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以第二次摸球第三组为例:盒子里放有8个白球、4个黄球、2个红球。盒子里放的黄球比红球多,理论上摸到黄球比红球的可能性大,但是实验结果黄球和红球各摸到一次!原因是什么呢?这正是体会“可能性是不确定的”的最佳时机,遗憾的是教师没有抓住这个契机展开教学,而是牵着学生的鼻子回到了她的预设教案,没有让学生经历困惑、反思与感悟的过程。体会只有试验次数足够多的时候,可能性的大小才能更加充分。理论上讲:哪种颜色的球多,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就大,但是实际摸到的次数不一定就多,反之也成立。

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研究与利用 篇10

所谓“错误资源”是指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偏差或失误,并通过师生双边互动,在“识错、思错、纠错”过程中生成的课程资源。认知心理学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我们要有效利用好教学中的错误资源,让学生在错误中学会成长。在平时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充分利用“错误”这一教学资源,进行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益。现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经历,对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策略浅谈如下:

一、转变观念,正视“错误”。

作为教师,我们不要害怕学生出错,更不应该回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作为教师和学生都要充分认识到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教师要尊重、理解、宽容甚至是激励出错的学生,不斥责、挖苦与嘲笑学生;作为学生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让自己的思维活动充分展示出来,千万不要有怕出错的念头。

1、营造氛围,让错误不再可怕。

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力求营造宽容、支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真实地、自主地展现自己的学习过程。作为教师,要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于暴露自己的思维,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堂上,我实施用开“绿灯”的措施来对待学生的错误,答错了允许坐下再思考;答得不完整允许补充;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等。这盏“绿灯”,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人格得到了充分的尊重。这样,学生没有因答错题而被老师斥责的忧虑,没有被同学耻笑的苦恼,他们在民主的气氛中学习,思维活跃,敢说、敢做,敢问,勇于大胆创新,以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投入学习,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且师生的关系也非常融洽。

2、欣赏学生,让“错误”变废为宝。

作为教师,要赏识学生,要善于倾听。只有专注、耐心地听别人讲话,才能认真思考,并作出判断;只有赏识学生,接近学生,参与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交流,善于发现错误,善于引导学生在 错误中发现真理,让错误不再可怕,让错误变废为宝,从而成为一种可贵的资源。

教师不仅要善于赏识、倾听,而且更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学会赏识、学会倾听。教师要教育学生对于同学的错误能够正确的对待;让学生学会赏识,懂得错误能为我们提供宝贵的探究资源;指导学生学会倾听,掌握正确的方法,能边听边想,即时抓住错误,并在错误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二、善于捕捉、收集“错误资源”。

1、倾听中发现。

随着课程改革和课堂的开放,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中,质疑、争论、反驳的机会大大增强,随之出现的信息量也大增,其中既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这就需要教师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首先我们要学会倾听学生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要在倾听中捕捉好学生的错误信息,把学生的错误信息也看作是学生的思维火化。其次教师在倾听过程中要通过错误资源判断出学生困难的焦点,努力从学生发生错误的角度去解读学生,了解学生错误背后的学习障碍和蕴含的思维方式。

2、比较中选择。

在课堂上,信息的存在是多样的,其容量是丰富的。而错误信息本身也存在着重要和次要、有用和无用之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众多的错误信息中通过比较、判断、选择出有价值的的信息作为教学的资源。在课堂信息的选择过程中,我们要有敏锐地判断能力,特别关注那些典型错误资源,抓住时机推动课堂教学动态生成。

在课堂上,有时候学生的错误出现时,作为老师就需要马上判断出哪些是有用的错误,对课堂生成有促进作用;哪些是低级错误,可以马上忽略。正确、快速的选择典型、有用的错误资源能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兴趣盎然,学生的错误资源有效地诱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3、批改中收集。

教师做好每次数学作业批改的记录,可以准备一个“作业批改记录本”,也可以准备一本“错题集”,记录学生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情况,收集错题并加以整理、分析出哪些是个别学生出现的错误,哪些是普遍性存在的错误,哪些是一般性错误,哪些是典型的错误等。

三、利用“错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知识可以被遗忘,但习惯却不会被遗忘,良好的习惯将影响着人的一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遇到学生一错再错的现象,这是因为学生不认真倾听和对错误没有学会反思,从而使数学知识没有得到内化。因此,要促使学生的发展必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小学生具有好动的特点,造成在课堂中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听力易于分散。同时,有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爱表现自我,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造成自己做错了也不知道。因此,加强对学生倾听训练,是小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习惯的方法有多种,我通常采用“复述法”。如在课堂上,我提问题后,请学生复述我刚才提的是什么问题,防止学生因没认真听讲而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一个学生回答完问题后请另外的学生来复述刚才同学的答案等。通过培养学生的认真倾听习惯,这样使学生学会和养成上课专心听讲,并在听讲中学会尊重别人,学会与人交流,汲取有价值的教学信息,从而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2、培养学生学会反思的习惯。

反思是人们对客体认识操作的内化过程,是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和检验的过程,是思维的高级形式,是一种良好的自我教育。反思不但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而且还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和学习方法,因此,教会学生对错误进行反思是促使学生发展的一条途径。对于学生的错误,主要让学生从“为什么错”、“错在哪里”、“如何解决”等方面进行反思。

在这次的六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中,有三道题出现的错误率较高,第一道:判断“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括号里划了勾。第二道:选择“一堆稻谷,吃掉了5分之2,剩下5分之3吨,()

A、剩下的多

B、吃掉的多

C、无法比较”。全班67个学生只有两个学生选A,绝大部分选的是C。第三道:“已知一个半圆的直径是4厘米,求它的周长和面积”,有百分之六十多的学生做错了。在评讲试卷时,首先给学生几分钟时间对 3 错题进行反思:“为什么错”、“错在哪里”、“现在能解决了吗”等。

学生反思后进行讲评,如上面的第一道题,请学生说说反思后的结果,教师适当补充,让学生动手画两个圆,其中一个圆的直径是2厘米,另一个圆的半径是3厘米。试问:2厘米是3厘米的2倍吗?让学生分析比较从而更清楚的认识到错误的原因。第二道,请学生看书六年级(上)第15页的思考题:有两堆同样重的稻谷,第一堆运走4分之3吨,第二堆运走4分之3。两堆稻谷剩下的同样重吗?为什么?在学生反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这两道题型,分析错在哪里,是什么原因导致选错了。这样学生在找错的过程中,反思错误的根源,不断总结经验,从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反思中不断地成长和提高。

四、保存“错误”,帮助学生积累财富。

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错题本”,指导他们将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和错误原因进行整理、记录,记录时既要记下是怎么错的,也要记下是怎么改错的,让学生定期阅读“错题本”,让曾经出现过的错误不再重现,同时也教育学生在错误面前要敢于正视错误,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逐渐形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敢于克服困难的坚毅性格,以及良好的学习品质。

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研究与利用 篇11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学  学生资源  利用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92-01

学生资源,指的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来自学生的,包含其已经学到的知识、相关的生活经验、自身情感以及动作等,经过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后产生的有助于教学的一种资源,它是课程资源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指出了学生在课堂当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学生们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课堂当中会有各不相同的表现,例如学生的言语、在教学中产生的情绪和具备教学意义的环境、信息等,择其有利的部分并将之应用于教学当中,便能实现教学的更好效果并且促进学生知识的提升。

然而,当下很多教师在初中英语的教学当中,常常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来按照事先备好的教案来按部就班地讲解课程内容,忽视当中的可以利用的学生资源,不能对教学当中出现的新信息做出及时的捕捉和处理,因而不能根据课堂情况对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一、实现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资源有效利用的方法

学生资源的开发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依据。一方面,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在教学时学生是否能积极地参与主要取决于老师的引导;另一方面,在建构主义中指出学生在进入课堂时已经带有自己以往的相关知识经验,教师重视起这些经验并进行有效的构建。

(一)学生个体资源的有效利用

1.善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学生在升入初中之前已经累积了一些英语方面的知识。在计划教学备案的时候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本身已具备的知识,及时准确地发掘其已有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合理地利用起来,在与学生的互动当中转化为有效的学生资源,从而在学生在对以往学习的英语知识进行回忆、温习的同时也为新的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切入点,并且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

2.留意学生的错误。在实际的教学进行过程中,很多英语老师一味地去追求学习信息的准确,不懂得去发现并利用学生学习过程当中发生的错误。然而,往往错误的信息会比准确的信息更具有利用的价值,学生的错误很有可能是更好的教学资源。作为初中英语老师,应当在学生犯错误时给予其引导,让他们在独立思考当中自主地去发现并纠正自己的错误,合理地利用错误带来的教学资源,从而使学生对纠正后的知识印象更加深刻。

3.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一个学生都是存在差异的,他们的兴趣、生活经验等等各方面都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要重视这些差异,并创造机会将其合理转变为有效的学生资源。例如,可以让英语口语比较优秀的学生来领读文章,让成绩优异的学生当小组长等等,通过这些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在差异当中找到了自己的乐趣,在学生自身得到知识拓展的同时也会对英语学习产生极大的积极性,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高效。

4.注重学生的情感。英语教学在传递知识的同时也在与学生之间进行情感的一种交流,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资源,尽量将英语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融合,从而引发其情感上的共鸣,提高其学习英语知识的积极性。

(二)群体资源的有效利用

除此之外,对于学生的群体性资源的有效利用,例如,在英语课上,教师可以把学生进行分组,让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相互的探讨、调查等等,更好地完成学习的目标。

二、如何更好地利用英语课堂教学当中的学生资源

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资源的有效利用,是每个英语教师都迫切关注的问题。首先,我们应当强化教师对于学生资源的重视度,在初中英语的教学当中,学生的发言等等都有可能成为有效的资源,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具备良好的学生资源理念,善于发现并利用这些资源。其次,教师要创设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在传统的英语教学当中,利用的是单一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很少能进行自主的讨论或发言,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进行教学时把更多的主动性交还给学生,做到尊重学生、善于倾听,只有在平等民主的氛围当中,才能使学生资源得到更好的展现与利用。最后,教师要结合对学生的深入的了解来做好充分的预设,给学生参与英语教学留出更好的空间,由于教学过程中的突发状况是难以预测的,因此教师必须重视预设的弹性,从而在出现特殊情况时能够灵活、及时地进行掌控。

三、总结

综上所述,学生资源作为教学资源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动态性、生成性、多样性、待开发性、难以复制性等诸多特点。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务必加强自身的资源意识,把握好时机,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在课堂教学当中发现并合理地去利用学生资源,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更好完成。

参考文献:

上一篇:让HR对你过目不忘的英语简历下一篇:三查三保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