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实践思考

2024-11-25

小学美术教育实践思考(精选7篇)

小学美术教育实践思考 篇1

1. 开设规则教育课程是小学普法教育发展的需求

以往,学校通常是通过组织几次专题讲座或参观实践活动来开展普法教育,或者是结合“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现有的教学内容零星分散地对学生开展普法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法制教育如果只是这样零敲碎打地开展,效果并不理想。与其它学科教育一样,普法教育具有其自身的认知规律和结构体系,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法律知识的掌握需要通过相应的课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才能起到效果。《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对小学法制教育的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了解社会生活中有规则,法律是社会生活中人人都要遵守的具有强制性的规则。法律规定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各种特定条件下能够做什么、必须做什么或禁止做什么”。根据这一要求,遵循小学生的认知与心理发展规律,学校通过课程建设的方式,将规则教育列入学校整体课程计划中,不仅保证教育课时,而且明确和规范教育内容,从而使学校的普法教育更具系统性和针对性。

2. 开设规则教育课程符合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发展期,如果普法教育仅仅停留在抽象地向学生宣传法律法规条文,那么学生对于遵法守法的理解也只能流于口头,很难产生真正的意识认同,更不要说是形成自觉行为。其实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并不是不知道要遵守规则这个道理,问题是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到自律。通过规则教育课程,可以让学生做到心中有规则,心中有纪律,心中有法律,并能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落实到行动。

二、规则教育课程的具体实施

1. 构建分层推进的规则教育课程框架

规则渗透在小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由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思维水平、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发展需要有着很大的差异,人们对于规则的约束,也往往是从自我需求发展到集体生活需求再发展到社会需求。因此对五个年级的学生都进行整齐划一的普法教育,不仅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也不符合普法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的工作原则。因而,学校在推进规则教育课程时,着眼于整体,立足于分层,进行了分层递进的整体框架设计。在内容设置上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各年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将规则教育内容分成五个维度,即:一年级侧重于自理规则,二年级侧重于班级规则,三年级侧重于学校规则,四年级侧重于家庭规则,五年级侧重于社会规则。每个年级一个维度分两个学期落实,每个维度的内容都予以明确,设置“广灵路小学规则教育课程大纲”,内容涉及到交通安全宣传、伤害事故预防、应急避险、环境保护、动物保护、未成年人权利义务等,共110个专题。分层递进的规则教育整体框架的设置,遵循了学生的生活特点和认知规律,为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教育奠定了基础,学生从严格自律到遵守集体规则,再到遵守公共秩序,分段达标,对“生活中守规则”有了深刻的感悟。

2. 形成“引导生成”的规则教育课实践模式

规则从何而来,特别是和学生息息相关的学习生活规则、集体生活规则和游戏活动规则是怎样出台的呢?以往这些规则都是由教师制定的或者干脆就是学校统一规定的。但在实践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规则与学生的实际能力和需要不适应,导致学生出现违反或破坏规则的现象,而如果教师因此随意改变规则,又会导致学生不尊重规则。

其实,孩子们在开展游戏活动的时候,都会制定游戏规则。几个孩子在“打王牌”,谁先打、怎么打,能怎么打、不能怎么打,都有约定的规则。这么懂得“游戏规则”的孩子,为什么就不遵守校纪校规呢?原因很简单,孩子的“游戏规则”是孩子们自己制定的,由于自己就是规则的制定者,所以,他们认同自己的规则,从而会自觉遵守。规则制定的过程体现了孩子的参与感,从本质上体现了规则的公平性与平等性。既然是规则,就要有一定的约束力,规则的约束力表现在其具有一定的惩罚性。孩子们都非常清楚,如果不按规则玩游戏,就会被淘汰出局,而多次被淘汰出局,以后就没有人愿意跟他玩了。对于一个孩子来讲,“没有人跟我玩”就是一种非常严厉的惩罚。

“规则的制定者,注定是规则的受益者。”故而,学校在开展规则教育课时,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来制定规则,编写规则教育儿歌,形成“引导生成”的规则教育模式。

小王老师虽说入职才一年,但她从“引导生成”模式入手,就如何上好规则教育课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尝试。她在执教“午餐规则”一课中,首先通过播放学生平日午餐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找找视频中学生在用餐时哪些行为做得好,哪些行为是需要改进的,并根据学生的观察所得进行板书;然后,让学生充分讨论在用餐前该做哪些准备工作、用餐中要做到哪些要求、用餐后应该怎么做?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还在教师指引下进行了领取餐盒和归还餐盒的实践操练,并进行自我点评。通过情境创设和具体的行为指导,学生在体验感悟中明确了午餐的规则要求。最后,学生们集思广益创编规则儿歌——“洗净双手铺餐垫,依次领取餐具盒。安静就餐不说话,尽量吃完不挑食。爱护餐具轻轻还,收好餐垫擦桌面”。这一规则儿歌不仅朗朗上口的,而且把具体的用餐规则落实到每个细节。“引导生成”的规则教育模式摒弃了以往只对学生讲大道理的普法教育方法,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明白在生活中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并能按规则办事,从而培养学生知法守法的良好法律意识。

3. 形成“规范细节,反复体验”的规则教育操作方法

规则的制定仅仅是规则教育开展的第一步,把这些规则落于实处更为重要,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依规而行呢?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我们找到了进行规则教育最有效的方法,即从小处着眼实抓细节教育,在反复体验中巩固内化。

(1)在细节操练中规范言行

对于刚踏入校门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学校的一切规则都是陌生的,必须从头培养起来。班主任要特别关注规则教育的每一个细节,引导学生做好身边任何一件能够做好的小事,尽可能做到细心、细行和细德。一年级组的全体班主任老师对此进行了有效的实践与摸索。就以学生每日的进校礼仪来说,怎样把“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这一简单的规则落实到位,班主任在指导学生行为时就十分注重细节操练,对学生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眼睛要看着对方的双眼,做到四目相对,也就是眼神要有交流;脸上要有微笑,把自己愉快的心情带给对方,让对方也感受快乐;问候的声音要让对方能听清楚,这是礼貌;更好的是能做到弯腰鞠躬,这是对老师的尊重。同样,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仅仅要求他们知道桌肚整理和橱柜整理的规则是不够的,教师要从每个细节予以落实,如:学习用品摆在桌肚右侧,而且书本要按课表的顺序叠放整齐,生活用品放左侧,依次是餐垫、小型纸巾盒、小废物盒。再如橱柜,两个孩子一个橱,按男女生学号进行安排。橱柜中左侧摆书,书本直立起来,面朝外,右侧两个美术工具盒上下叠放。这样一来,橱柜内收拾得整整齐齐。召开家长会时,家长们也都饶有兴趣地查看孩子们的桌肚和橱柜,无不感叹孩子们真的长大了。

(2)在反复体验中规范言行

要想通过一节规则教育课就改变学生的行为是不可能的。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因此,教师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时时处处渗透这一教育,从而改变学生的行为。以爱护教室环境规则为例,教师要反复提醒学生课间不能在教室里奔跑,这样会把排好的桌椅弄歪;坐在里面的同学出来时,外侧同学要主动站立避让,如果强行挤出来的话桌椅会弄歪;每个人看见桌椅歪了,都有责任主动排整齐。每天中午吃完午餐,每个学生用餐巾纸先擦嘴,再擦桌面,最后蹲下身来擦自己的桌椅底下,靠近走道的同学一并把走道也擦一擦。教师先进行示范,然后让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做一做。教师经常提醒,学生反复练习。如果一天有8次两分钟预备铃的规则教育,那么一周至少有30次练习机会。一般情况下,一种行为能连续坚持21天,就能成为一种习惯。行贵于恒,任何一种规则,只要坚持不懈地去执行,就能形成一种习惯。

4. 完善“三重联奏”的规则教育保障体系

第一,重队伍,提升普法教师队伍的素养。

教师是普法工作的具体实施者,要让学校的规则教育课程落到实处,具有一支高素质的普法教育教师队伍是基础。学校十分重视普法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了教师法律培训制度,从全员培训到骨干培训(班主任队伍),两个层面相结合,有效提升普法教师队伍的素养。

学校每学期都会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普法教育。组织教师系统学习,掌握基本的法律原则和各种必要的法律规范以及教育专业法律知识,切实增强教师依法教书育人的自觉性,让全校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能成为遵纪守法的楷模。学校还专题组织了以“尊重学生的权利”为主题的系列校本研修。通过讲座宣传、片段观摩、案例剖析、情景模拟、体验感悟、讨论互动等授课方式,引导每一位教职工参与其中,提出了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准则,规定教师的权利界限,促进广大教师依法尊重学生身体健康权、表达自由权、课程选择权、个人隐私权等的自觉性;让教师明白,师德的基础是建立在尊重和保障学生权利之上的,从而树立师生权利平等的观念,增强学生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的意识。

班主任是规则教育课程的具体实施者,为了提升班主任执教规则教育课的意识与技巧,学校开设了专题讲座,让每个班主任都能明确规则教育的必要性;组织规则教育实践研讨课,提高授课艺术,目前学校已开展了12次规则研讨课活动,通过集体备课、观摩课堂、评课反思等方法,形成了学校开展规则教育课的实施要点,即:情境创设重从学生日常生活中选取,规则形成重从学生需求中归纳,遵守规则重从细节上实践操练。在规则教育课中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重评价,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

要让规则教育落到实处,评价不可或缺。学校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检测和规范学生的表现。每个年级根据各年级规则教育的要点设置观测表,每一个规则就是一个观测点,从而来记录学生的日常表现,对于学生表现出来的亮点发放快乐币予以奖励,并在成长记录册上记录其事迹。期末汇总时看看每个学生能达到几条规则要求。在学期末,学校尝试结合绿色指标的要求分年级出试卷,对学生规则的认知及操作进行考核。

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能一蹴而就,学生的行为会有反复,而建立完善的评价制度,通过奖惩的方式,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法制意识,督促学生按规则办事。

第三,重维权,提升学生自我维权的能力。

通过规则教育课程的推进,学生的法律素养得到了提升,自我维权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一次升旗仪式上,轮值的“小校长”对全校教师发出呼吁,希望教师能够准时下课,把课间休息权还给学生。在与这位“小校长”的沟通中,我们了解到近期他正好上了一节“课间游戏规则”的规则教育课,学习了规则儿歌“课间休息不吵闹,喝水放松别忘掉。操场上跳绳踢毽,文明游戏不追跑。帮助调节休息好,课间活动很重要”。班主任反复强调课间的重要性,还带领大家操练了如何文明开展课间游戏。于是,“小校长”就把督促学生课间文明休息作为一周工作的重点。但是,在课间巡视中他却发现,部分班级教师有拖堂现象,学生根本没机会开展课间游戏。虽然他也明白老师拖堂本意是想让学生学得更多更好。但是,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要让每个学生都明白课间休息的重要性,那么教师首先要做到准时下课,保障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因而,他把教师下课拖堂这种违反规则的现象写入了“小校长”小结之中,并通过升旗仪式向全校教师发出准时下课不拖堂的呼吁。“小校长”的建议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还根据学生们的提议,成立了学生的“灵灵维权团”,对于维护学生权利做得好的教师,学生们会发出维权表扬单;对于教师下课拖堂、作业布置过量等行为,学生会发出维权警告单。在规则教育中,学生懂得了每个人都要遵守规则,并能勇于制止破坏规则的行为。学生在学会通过正确的渠道、运用正当的方法维护自己权益的同时,也进一步认识到在规则面前没有特权,规则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

三、规则教育课程的成效

小学阶段是培育学生法治信仰、提升学生法治意识的关键阶段。规则教育课程的开设适应了小学普法教育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整个规则教育课程的实施都以学生发展需求为着眼点,形成“引导生成”模式,让规则的形成源于学生;提倡“规范细节,反复体验”方法,让规则教育落于实处。通过规则教育的不断推进,学校的每个孩子都深深感悟到,只有遵守规则,才能保证我们的学习和活动顺利进行,只有人人都遵守规则,才能保证社会公共生活的有序、安全、和谐和文明。学生从遵守规则做起,知法、懂法、守法,初步树立了正确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小学美术教育实践思考 篇2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会生活之美

在美术学习当中,除了掌握基本的绘画知识之外,还需要学生拥有大量的绘画素材,这些素材可以来源于经验积累,但是大部分的素材还要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包含的事物有很多种,只要善于观察就能够发现生活之美。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和提升的就是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学生与这个世界产生联系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学会观察生活才能够从中发现绘画的素材。增加学生的素材积累才能够在今后的美术创作的过程中自由的运用,将这些生活素材进行系统的整理分类,当进行美术创作的时候学生就不会感觉到手足无措,逐渐的积累绘画经验。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眼睛来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间,认真的观察,加上小学生正是处于想象力比较丰富的阶段,对观察到的现象或是事物进行想象,这样才能够进行艺术创作。

二、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地按照教材上的要求来教学,会让学生感觉比较枯燥,小学生的好奇心是比较强的,对于新鲜好玩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选择比较有趣的教学方式,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近年来,环境问题是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资源的严重匮乏给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此保护资源成为人类共同的责任。在生活当中有很多可利用的材料,比如喝过的矿泉水瓶、纸盒等,这些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废弃材料来进行美术创作,首先利用这些废弃的材料进行手工制作,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利用这些废弃材料制作一些简单实用的东西,可以利用矿泉水瓶制作笔筒,但是做好之后这样的笔筒并不是很好看,这就需要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可以在笔筒的周围画上自己喜欢的图画,通过拼接或者是剪贴可以制作一些比较有创意的作品,之后在这些作品上进行绘画,根据自己的想象将自己喜欢的图画画在上面。教师组织开展学生进行手工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剪贴或者是粘贴,制作成自己喜欢的可利用的东西,当一件件的废弃物品变废为宝的时候,学生也会获得很大的成就感,这样新颖的方式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积极地参与到美术创作中来,活跃课堂的气氛。

三、联系生活,开展实践运用

美术素材来源于生活,同时美术作品也展现着生活之美,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运用到了美术作品,这些作品能够以其鲜艳的色彩以及独特的艺术创作来吸引人们的眼球,所以说小学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以致用,能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去。教师应该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中多观察一些美术作品的应用,一些广告形象化或者是杂志封面等,这些都是美术在生活当中的实际运用,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教师可以适当的给学生布置一些开放性的、具有实践价值的任务,让学生能够展现自己的美术天赋,将自身的想法以及创意表达出来,学会在生活当中进行美术创作。

比如,学生平时都会有写日记的任务,每个学生都会有一个日记本,为了体现每个学生的个性,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设计日记本封面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自己喜欢的日记本封面,然后将最终的作品展示给同学们看,并且对这样的美术创作想法进行分享。还有就是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板报比赛,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展现出来,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文字的需要配上一两副图画,班级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行板报的评选,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以及创作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还能够将学到的美术知识实际的运用到生活当中去,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自己的作品。

小学美术教育实践思考 篇3

在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老师反映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对实践活动课的认识问题。如有的认为,数学实践活动就是以往学校开展的数学课外活动;有的认为,数学教学中的直观性教学活动,如实验、演示、操作、测量等就是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这实质是对什么是数学实践活动课,它与数学课及其它数学活动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认识不清楚。

数学实践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的主动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实践特长为主的课程。数学实践活动与数学课的联系与区别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1.从课程设置地位看,数学课处于主导地位,数学实践活动课则处于辅助地位。

2.从教学目标看,数学课有教学大纲的统一要求,其具体教学目标统一且稳定,要求绝大多数学生达标。而数学实践活动不对学生个体作统一的要求,一般不要求人人都懂,个个都会,只要求积极参与,尽情投入。因而,数学实践活动的考核评定不像数学课那样严密和定量化,主要是让学生的自我和相互评价,引导学生关注和认识自己及他人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

3.从教学内容看,学科课有较稳定的教学内容,教材有严密的、科学的编排体系。而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知识体系要求不很严密,活动内容主要是以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发展数学、掌握数学。

4.从活动的空间来看,数学课主要采用班级授课制,以课堂教学为主,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实践活动一般不受课堂限制,可以灵活选择,既可以选择在课堂内或课堂外进行,也可以在社区或大自然中进行。

5.从学生所处的状态和地位来看,实践活动表现为学生的亲身实践,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学生始终处于动态的活动之中,居于主体地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数学学科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对学生理解、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升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发挥学生主体性这一思想,包含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来设计活动,同时要保证教师的指导地位,忌放任自流。它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研究性、参与性、生活性和开放性等特点。

它们内容相辅相成。数学课就为数学实践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基础和一定的内容来源;反过来,数学实践活动的内容又会受到数学课内容和教学进程的制约。

在育人功能上相互补充,使学生个性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又有特色发展。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内容,在教学目标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在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要注意处理好与数学课两者之间的关系,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紧密配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原则

1.自主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自我活动。

2.实践性原则:根据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年龄特点,充分体现探索的过程、尝试的过程和创造的过程。让他们在活动中多动手实践,多动脑思考和多动口表达。在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

3.趣味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原则是数学实践活动的灵魂。以激发儿童的学习、钻研的兴趣为着眼点,目标设计、题目拟定、内容安排、形式选择、情境创设、效果评价等都应体现趣味性,使学生乐意参与,达到寓教于乐、启智于动的目的,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4.异步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起步上不同,效果有异,在发展上不受限制,做到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因材施教,个别指导,要在不加重学生负担前提下,适量适度地开展,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各显其长,各尽所能。

5.开放性原则:在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可以充分自由,有广阔的活动空间和灵活的活动时间。解决问题的思路、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活动成果的呈现,教师基本不加限制,学生可以充分自主、自由开动脑筋,大胆想象,积极创新。

三、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过程

数学实践活动不同于数学课,但它也存在着一个教与学的问题,也有一个教学过程的问题。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是教师的指导和学生自主活动紧密结合的过程。该过程是围绕各个活动课题(或活动主题)的主要任务而展开的,一般地说实践活动的基本教学过程是:选择确定课题──制定活动方案──收集信息(或准备材料)──动手实验(或其他实践活动)──观察记录──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陈述──总结评价。这里,选择确定课题实质上是对实践活动进行定向,包括激发实践活动意向、确定实践活动主题;制定活动方案包括明确实践活动目的、协定实践活动程序等;表达陈述是指将实践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成果用语言、文字符号、图表、模型、展览等形式表示出来,并作出相应的解释。一般是撰写活动报告或活动体会。实践活动的总结包括过程总结、结果分析、交流甚至答辩等活动。对实践过程的总结,侧重在学生反思探究、实践中的得失,如。我懂得了什么、我掌握了什么方法、我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得失、我打算如何改进等。

但在数学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不一定要局限于这几个步骤。有人把数学实践活动确定为五个步骤:材料准备、教师示范、学生实践、成果展示和总结评价。可见,在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其步骤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四、重在培养学生的参与、运用和创新意识

1.在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自主参与

教育观念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强调给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是给学生一个研究、探索,展示智慧的空间,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体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数学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着眼于促进学生个体自主和谐发展。可以说,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活动,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或与同伴一起参与完成活动的目标是衡量一节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的重要标准。因此,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内容时,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数学活动自身的特点,精心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便形成渴望学习的内部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例如,一年级数学乐园实践活动课中,用虎口脱险的游戏,将学生带进愉悦的童话世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不再枯燥无味。课前老师在操场上画上地画。一只老虎蹲在小白兔下山的出口处,准备吃了它,小白兔必须按1到9的顺序下山,才能脱离危险,教师请同学们都来当一回小白兔,亲自走一走。再如,学习认识图形知识后,进行实践活动,首先要征求学生的意见,民主讨论,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决定活动课的内容和形式;然后,同学间相互设计活动游戏,可以用七巧板拼成各种各样的图形,也可以找出变形金刚、忍者神龟、小步枪等玩具中的几何图形,让学生布置活动场地,自备活动道具,最后,由学生总结活动的收获,评选最佳活动选手。各程序的组织完全由学生自主安排决定,这就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实践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运用意识

数学课是以教学系统的理论知识为主,而数学实践活动课则好比是在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搭起的桥梁,是以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拓宽知识范围,并观察和体会所学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所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环境中的人和事,适时创设环境,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在身边,生活中充满数学,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重新创造知识,在创造的过程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增强数学意识和应用意识。

在学习统计后,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家禽和调查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等实例活动,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习画的方法记录调查获得的信息,学习用方块表示统计的对象和结果,通过从图里你知道些什么?你还发现什么?等问题,让学生感知怎样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从而做出判断。这样,学生在经历简单统计的过程中,既能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又能巩固知识,发展学生思维。又如教学归一问题的应用题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调查,有的深入到工厂,了解一周内全车间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有的深入到商店,了解商品的价格等。当课堂上出示学生自己收集的素材编成的题目时,学生觉得十分亲切,并且学生在掌握归一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之后,还能根据自己调查来的数据与事例编成归一应用题。这样,就促使学生进一步发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观点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生产、生活等方面都存在着大量的数学问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收集具体素材,将实际问题经过综合、概括、抽象之后,设计成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素材,提炼出适合学生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服务于现实生活,就能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造学认为人的创新意识不存在于现成的认识成果中,而活跃在形成结论成果的探索过程中,只有认知发展的积极活动,才能释放创造潜能,驱动着发现真理。教育家皮亚杰说: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把活动原则落实于教学过程,就应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探索发现。而动手实践是最易于激发儿童的思维和想象的一种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一旦被激发,学生的思维就会有创新的火花闪动。教师恰当地利用这种状态,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在观察物体中关于平面对称现象学习后,开展平面对称现象的探索活动,在动手实践的探索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数学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索的欲望,产生对现实世界各种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地探索未知,进而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这也正是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思维所必需的过程。再如,让学生查找资料:湖南电视塔有多高?武冈电视塔有多高?他们的高度相当于几层教室的高度,他们的高度相当于多少个学生手拉手的长度,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形象地描述电视塔的高度?查资料的方法可谓多样:可以网上查找,可以看书,可以打电话查询,可以问大人等,甚至可以实地观察。这样的设计不正是体现了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这样的实践活动,把学生的外部操作与内部的数学思维紧密结合起来,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学生在动手中获得了知识,培养了大胆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

小学美术教育实践思考 篇4

余益兵

(亳州广播电视大学236800)

摘要:结合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与管理的实践,总结我校面向农村地区举办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模

式改革的基本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教育 教学模式改革 农村地区

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是为落实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而开展的一项研究课题,是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该项目重点是“面向地方、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培养各级各类应用型专门人才”。作为不发达地区的试点电大,亳州分校始终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举办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并已取得初步的成果。本文拟结合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与管理谈几点做法,与广大开放教育同仁商榷,并请斧正。

一、深刻认识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性,确立全新的开放教育教学观。

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教学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和审美情趣的最基本的一种教育活动。因此,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下的教与学双边互动的统一活动。而教学模式就是在这种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形成的比较稳定教学过程各要素的组合方式及实施过程。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作为“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关键词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是自主化学习模式的建立。”因此,深刻认识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性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的定位,即: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观念的转换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学习习惯的培养者、学习动机的维持者、学习潜能的开发者和学生学习的信息源”;③② 学生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获得者。在试点工作中,我们始终将“服务意识”与“激励意识”贯穿于教学始终和管理的全程。所谓“服务”,就是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高度,重新认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课程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教学观,确立以学生为中心、学习为中心、学员的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新型教学观,发挥教师在学法指导、课程辅导、学习支持等方面的作用;所谓“激励”,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充当学员学习的指导者,还是学员心理的激励师;不仅是学员学习挫折的调节者、还是学习成功的设计师。在这里,服务,不是无原则的迁就,激励也不是无边际的奉承;相反,服务是为更好的学习,激励是为更快的适应。

二、上好课程导学第一课,走好开放教育第一步

许多老师认为,小学教育学员风尘仆仆,接受一次面授辅导不容易,往往开门见山,满堂灌输,结

果学员一开始就对学习产生畏惧情绪,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举步唯艰。在小学教育专业《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导学中,针对我校小学教育学员中农村教师比重大,基础知识水平不平衡,对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精神缺乏了解的实际情况,我们结合小学教育专业特点向学员全面介绍开放教育这一新型教学模式:从电大的系统优势谈到电大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地位;从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谈到这门学科的教学要求;从教学大纲的修订谈到教材编写的体例与意图;从教学模式改革谈到该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从教学方式的改革谈到学习方式的转变。我认为这些内容并不是入学教育的简单重复,更不显多余。因为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是的教学方式的改革。导好课程第一课,不仅为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铺平了道路,更为后续课程的教学改革作好思想上和学习方式上的准备。

三、提高面授课质量,强化实践性环节;

对于面授辅导,实践上存在两种倾向:在试点初期,面授辅导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以本为本,全面灌输,面授课成为教师的一言堂,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混淆了开放教育与传统普通教育的差别;另一种倾向是由于对压缩面授辅导课的片面理解,面授辅导课又成为“划重点课”,教材被肢解的“四分五裂”,丰富的教材内容变成一条条毫无联系的知识点。我们认为,改革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式的改变,压缩面授课时,并不意味着否认面授课,甚至完全取消面授课;相反,它更要求在打破传统的以单一的文字教材为媒体的课堂教学局面,实现多种媒体辅助教学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面授课的教学质量,把学生从冗余而机械的教学中解脱出来,适应学员的不同需要,给学员创造更多的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在面授辅导中,我们本着“以纲为本、突出重点、解析难点、建构体系”的原则,以教学大纲及实施细则为指导,以重、难点知识的辅导为主,但不放弃一般性知识点的点拨,着力为学生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教会学员基本的学习策略,提高学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与压缩面授辅导课时,提高面授辅导课质量的同时,我们大力抓好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以《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为例,在学期初的课程导学第一课上,我们公布了形成性成绩考核的具体实施办法,将多种媒体自主学习、期中考核和平时作业作为形成性考核成绩的三大依据并分配权重。实践证明,学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三项指标”的完成程度呈显著相关。同时我们还结合小学教师的特点,以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能力为重点开展多种教学实践活动。在小学教育专业,我们开展“教育教学问题百问百答”的教学实践活动,要求学员针对自身教学中出现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结合教材中的若干理论观点写出短小精悍、观点明确、立意新颖的教学调查报告或学习体会。实践证明,这样的活动,不仅使学员克服了单纯“追求过关拿文凭”的应试教育思想,还使学员学会了知识,学活了知识。

四、利用三类资源,发挥小组功能,实施自主学习。

如前所述,压缩面授课只是一个手段,要真正实现学员的自主学习,电大教师必须提供给学员足以自主学习的资源,这是前提和保证;否则,一切自主学习便无从谈起。以小学教育专业为例,电大系统可提供的资源大致可分为三类:传统资源(包括文字主教材及其辅助教材、教学大纲、课程实施细则、同步自测题等)、网络资源(包括各级电大网站资源、电视直播课堂资源、VBI数据以及网络资源的变式,如光盘、磁盘、录相带等)、名师资源(电大主持教师、责任教师、辅导教师等)。但就目前而言,这些

资源的建设明显不能适应开放教育发展的需要;再加上我校农村学员多、经济条件差、现代资源利用率低等客观因素,使得自主学习的实现阻力重重。对此,我们并不是简单地观望和等待,而是跳出思维的圈子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地利用三类资源:(1)用好传统资源。教学大纲是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文件,是教学和考核的依据;主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最基本的文字教材。在教学中,我们仔细研究教学大纲及课程实施细则,横向比较历年教学大纲的修改情况,牢牢把握模式改革对课程教学提出的最新要求,从而挖掘教材中的知识价值和素质价值。(2)用足网络资源。鉴于电大网络资源在建设和使用中的局限性,我们适时地对网络资源进行优化、重组、筛选和补充,相继编成课程学习指南、形成性自测题、复习提要和总复习模拟等自主学习材料,供条件不成熟的边远农村学员使用;同时利用亳州电大网站不定期发布课程导学材料,鼓励市区学员上网自学,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3)用活名师资源。尽管亳州分校近年引进大学本科教师20多人,全校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达87%,但由于亳州地处偏远、经济和社会发展刚刚起步,使得电大内无高校教师可依托,外无名师愿受聘,师资建设一直是制约开放教育的“瓶颈”。为走出困境,一方面,我们通过在线观看、下载、刻录等适时与非适时的方法充分发挥电大系统的名师优势;另一方面,“聘请不到名师我们自己就成为名师”!在这种思维指导下,我们自觉加强学习、勤于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力争成为学员学习的导师、心理发展的咨询师、困难学员的激励师和上进学员的前途设计师,真正把一线普通教师的工作热情转变成实施开放教育人才模式改革的巨大教师资源优势。

小组活动是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形式,也是试点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落实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精神,实现自主学习,必须发挥学习小组在信息传达、物资配送、团体激励和协同学习等方面的功能。但就目前而言,学习小组的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往往带有点缀和应付的性质,往往只注重学习小组的建立,而忽视小组活动结构的优化,对小组活动缺乏应有的指导,学习小组功能发挥的条件没有制度化的保证。在这方面而言我们从创造小组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运行机制入手,转变面授辅导的观念,提倡“不苛求学员满堂,要有所学;不苛求人人到校,要每组有人”,主张“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就是通过多种形式,包括学习小组功能的发挥,使学员“有所学”,“有所得”;有所“不为”,就是不苛求统一面授、不苛求统一步调、不苛求统一学习时间和地点、完全根据学员的个别特点,因人、因地、因时而异。

当然,试点的过程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试点的过程也是实事求是不断发现不足,纠正偏差的过程。小学教育专业在试点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一、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确立正确的办学服务方向。

二、结合不同区域的发展特点,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

三、完善学习小组的建立、管理、评价和监控体系,使小组活动制度化、经常化。

参考文献:

1、于云秀主编,《开放教育入学指南百问》,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4版

2、方向明,《狠抓观念转变 突破项目难点》,《安徽电大报》,2002年,第186期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 篇5

小学语文是对学生语文素养及交流能力的培养,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与颂扬。对现有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创新,就是对我国内在语言文化的一种独特见解,就是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的一种满足。创新小学语文教学,就要以全新的思维模式统筹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就要充分借助新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科学理念与有效方法进行常规性教学模式的优化,就要在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新理念、新方法等的全新构建,以此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宏伟蓝图。

一、创新语文教学目标,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试教育模式是教学的主导,优异的成绩是教学所追求的最终目标。而面对新课程改革的主潮流,素质教育逐渐取缔了应试教育的落后地位,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也应自觉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趋势而进行相应的转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应当认真剖析和钻研新版教材中的编排意图,应当深入挖掘学生主体的内在差异特点,并在知识与学生双方面基础上进行教学目标的具体设定,在语文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实现学生主体语文素养、语言技能等内在的全面发展。

二、创新语文教学内容,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深化改革,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教材,全新的教材知识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教学内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正视教材的改版与整编,应当深入分析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连带关系,应当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并以生活素材为纽带为学生带来全新的教学内容,将语文知识寓于生活情境之中进行形象展现,让学生在生活再现情境中感知语言与文字的独特魅力,让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感悟生活的真谛。

三、创新语文教学工具,立足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中,开放性与科技性是其中所倡导的重要原则,强调科技的力量在教学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仅仅依赖于书本、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要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转换,借助信息技术中可听、可视的特性为小学语文教学增添特效,借助信息技术中的网络形式进行语文教学资源的延伸与拓展,让小学语文的教学形式与内容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能够日渐丰富,让学生主体在信息技术多样形式的刺激下能够进行自主探究、自我吸收。

总之,创新语文教学,就要自觉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就要立足于新版教材知识,着眼于学生主体的内在发展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无限创新。

参考文献:

小学美术教育实践思考 篇6

美术教学方法的应用, 对于大多学生来说, 美术的学习更加侧重于学习方法的学习。掌握一门或掌握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 对于美术学习者来说, 极为重要。美术学习所遇到的问题将通过各种方法较快的解决。在美术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主要任务除了进行美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介绍外, 更加应该侧重与美术方法的介绍。正如专家所说的注意到的美术方法的重要性在学生美术学习的过程中, 随着信息化能力加强, 越加重要。尤其是在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以后, 对知识的运用和理解更加需要有效果的学习方法。所以, 就是在进行美术教学的功能中应该对学生的美术方法和学习方法给予一定的重视或者单独提出, 或者单独进行课堂介绍, 以巩固和提高学生对美术方法的理解和美术方法重要性的认知。可以看到美术学习较好的同学, 通常是能够进行美术方法和思维的正确应用和理解。

2. 美术教学方法的实践性观察

教师在教学方法中的作用在学生进行美术知识的学习的过程中, 通常情况下, 是具有引导和启发性作用。教师起到引导作用这一点, 是毫无争议的。那么, 在现实教学过程中, 可以看到大多数教师更加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教学以及应用外, 二者忽视了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具体介绍, 因此, 在现实教学过程中, 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校教学方法给予一定程度上的梳理,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学生是一个形象思维较强的群体, 对抽象性思维理解相对较差, 但是, 神经系统活跃性较强, 接受能力较快强, 所以,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给予短时间快速地进行教学而不断地进行巩固, 进行温习与巩固结合。通过具体的不断地重复新的教学, 使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重新认知与掌握从而, 使学生的知识巩固知识, 可以看到学生在进行形象, 以及学习的过程中温习和对原有知识和新知识的结合, 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大多美术生来说, 温习就只是学习新知识是一个不可避免或者说无法绕开的过程。

通过对全国大多数小学生教材的研究发现, 现行教材基础知识省较强, 而介绍方法的教材相对较少。体现教学性较强二趣味性较强的教材较多, 但是, 从方法的角度上来看部分教材淡化教学方法, 而处于知识性的介绍较多, 然而, 我们应该注意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知识的巩固与提高在现实教学的过程中的功用。通过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规律和基础知识的特点以方法的形式进行知识的, 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控去和个体能动性的自我发挥, 可以看到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现形小学美术教学实践性性思考

从当前教学的方法上来看,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主要应用的是示范教学法、讲解教学法、体验教学法、欣赏教学法等, 然而, 在教学方法选择和应用上要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教学内容、学生的兴趣和学生的接受能力, 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师教材教法进行整合性的思考。由于不是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应用和能够进行教学应用,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具体教材和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 教师的的实践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教学方法概念。在对中小学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应采取形象性方法或者形象性的能力较强的方法, 对学生进行教学实践应用, 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给学生正确的指导和或者具体现实生活的生活事物的讲解和学习。可以看到在对小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更加要强调形象性知识和教学方法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 采用兴趣教学法和参与观察法, 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 对高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可以更多的采取讲解法与示范法相结合。

众所周知,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因此,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是较为重要的, 尤其针对美术学科来说, 培养学生思维, 要加强美术方法的学习, 其过程是相对较长的。那么, 实现良好的教学应该考虑到适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 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利于教师教学任务地完成, 增强教材与现实情况的紧密结合, 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一定的可参考的, 具体能够在现实教学与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应用的美术方法, 这种方法有可能使学生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或者能够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4. 教学整体性思考中美术教学所要考虑的问题

从教学形式上来看, 教学过程中教学氛围、教学目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多个步骤,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美术教学过程中, 发现教学的目的是使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较好的接受教美术的基础性知识, 能够学会美术思维的运用, 教学的内容往往是围绕着教学目的展开的。然而, 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最佳结合教学方法, 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是外在的教学知识能够较快的转化成学生内在的所需要的具体知识, 也就是说能够使学生的形象化思维转化为图像, 具体的事物被层次性和抽象的事物所代替, 在记忆的大脑的品种中存在着一定的空间位置, 给神经进行一系列的整合, 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的灵活性增强、记忆的快速性提高。

参考文献

[1]乔晓光.作为非物质文化的民间美术分类[J].天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02) .

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实践思考 篇7

在新的世纪,道德教育应当走出自设的围城,因为一味地按照教育所设计理想状态下的道德人的形象塑造学生,无视学生的道德理性与情感和谐统一,无视学生在道德生活中的自由与自主,道德教育与学生当下的现实生活的疏离,把学生源于真实生活的自主道德发展引向伪装的道德行为,会导致学生道德发展上的双重人格和道德品质的丢失。当前道德教育面临着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文化撞击三者同时发生,这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因此,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实践,可考虑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与现实生活接轨,开设道德理性课程

学校的道德教育应不拘一格,更多地体现现实生活。因为道德及道德教育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构成了道德生活的现实性来源,没有生活的实践和参与,学生道德价值的确立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外,道德知识可以是确定的,也可以是不确定的、开放的,从而引起学生的焦虑、思考,促进学生道德思维水平的提高。要使道德教育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并试图回答学生所关心的社会问题及其自身所面临的实际冲突,不但不应阻止学生提出问题而且还要提供建议。不但不能把过于简单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而且应该基于从事实中寻求真理的态度,与学生站在同一水平线上讨论这些问题。应该允许那些还没有明白的学生对这些问题仔细思考,并且,只要他们的言论和行为没有违反国家的法律,就应该耐心地等待他们整理出他们自己的观点。

开设有关道德理性的课程。这一课程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创造性品质。真正的道德行为是人自主与自觉的统一,自主具有理性的品格,自觉具有意志的品格。根据理性认识来判断是非黑白,在实践中坚持这种认识,日积月累,就能积善成德。

在道德理性的课上,所涉猎的问题不仅有道德方面的,也可能有美学的、经济的、政治的、环境的、宗教的,等等,对每一类价值观的关注都可能有助于道德水平的提高。这一课程也不同于以往简单的逻辑课,而是要面对并着眼于解决各种各样的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带有模糊性、冲突性的问题。冲突乃是提升道德思维、促进理性发展和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是最需要教育介入的时刻。它要致力于探究事物是“怎么知道的”,力图摆脱他人的结论、宗教、习俗和迷信的影响,力图使人们发现自己的本意,力图有效地克服个人中心主义和种种的社会偏见,力图使学生学会学习,由此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理性,进而推动学生的道德发展走向全面的进步。

二、明确中小学道德教育价值取向——保持社会道德教育目标与学生个体道德观念之间的合理张力

道德,一种是带有先验性、超越性的美德;另一种是受一定环境、条件和时空影响的带有功利色彩的社会性道德。道德本身的层次性,决定学校的道德教育也必然要分清层次,道德教育的起始点应以注重日常生活品德、态度、情感、行为的塑造,不能以终极性的道德标准介入和评判生活,否则势必将目标当成起点,而不顾学生的现实需要和发展水平,造成假大空的局面。学校道德教育要把终极性的道德和学生的现实发展需要的带有功利性色彩的社会性道德结合起来,既有超越也有适应,对现实生活的适应是学生道德超越的基础,学校的道德教育不能脱离于现实的生活这个基础。

任何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不能脱离自己特有的民族的、历史的、文化的基础。学校担负文化的传递、创造的作用,道德教育在培养新人的时候,不能失去自己特有的文化底蕴。所以道德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例如勤劳、勇敢、正直、有爱心等),还要培养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公民意识:人格独立、平等、公正、诚实守信、正义感等,而且要注重提高学生自主选择和道德自律的能力。任何社会都力图按着自己的设计目标去培养和造就下一代,而开放的现代社会本身却又为自己设计的目标的在下一代实现,创造了自身难以逾越的障碍,这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悖论,也是社会得以发展的契机。因此,中小学道德教育目标的设定,本身必须充分蕴涵学生个人选择的余地,在学生个体的道德观念与社会总体道德教育目标之间保持一种合理的张力,这种张力并没有消解道德教育的作用,而是把道德教育的重点由告诉学生“做什么”转向到引导学生认识“为什么”和“怎么样”,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认知能力,使学生在改革的时代和市场经济的双重条件下,增强对外部纷繁复杂社会的选择、自主适应的能力。

三、加强当前中小学道德教育内容的现实选择

一些学校的德育强调政治而轻道德,德育主要是“育政”,而非“育德”,多数人还以政治尺度来度量学生的道德品质,抹杀了政治与道德之间的界限和作用,践踏了学生的道德尊严。因此,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在内容的现实选择上应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

1. 自律教育。马克思认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道德的自律不是别的,是个体在内化社会道德律令基础上自己立法的结果。中国人素来重视道德实践,强调道德自律。孔子的“克己复礼”,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等,都强调克制自己的私欲,用内心的心性之理排除个人欲念的干扰,从而达到道德上的自律。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道德上的自律越来越重要,学校道德教育也将走向以培养学生自律为主,这是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方面。《学会生存》也同样指出:“未来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

自律是学生以理性、内心的自省、自觉,调节自己并发展完善自己的道德行为。自律教育,要求教师具有民主的精神和作风,平等相待,相互尊重。教师理解、容纳学生的道德选择。在隐性与显性相结合的学校道德教育环境中,既包括对学生积极的引导,也包含对学生潜在的氛围等作到“润物细无声”。

2. 学会负责的教育。有序的自由是责任的基础。学校道德教育要经过对学生道德理性的培养,使其具备有序自由的观念。自由本身所具有的道德性质,必然要求学生在实现自由的时候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学生作为道德的主体应是自由的,学生不应该迫于外力或外在的强制,而是自觉自愿地选择这一道德行为。学生的道德行为必须出乎学生的意志自由,只有学生享有运用自己的意志行动时,才会对自己选择的行为负责。培养学生学会负责,是道德教育中学生培养的内在要求。

在当前的条件下,学生运用学校传递的道德规范不能妥善解决所有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新的道德问题,他们日趋表达自主选择的愿望。学校中要加强对学生自己的选择要负责任的锻炼,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学会负责。学会,是指主动积极地去获得;负责,是指经过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之后,承担自己做出的选择。在做到满足自己需要和愿望时,对自己、他人和社会以及生态环境负责。

3. 创造精神的教育。当今社会,由于社会竞争和社会产业结构急剧变革,人的职业流动性增大。同时,知识经济业已初露端倪,知识经济需要的是有创造精神的人。学校所要培养具有主体性的学生的创新精神,这种创新不只体现在“知性的创新”,而且还要体现在“德性的创新”上。道德教育中要承担“德性的创新”的重担,因为学生具有超越和创新的特点。

四、建立开放的道德教育策略

课堂的德道德教育为一种形式和途径,对于培养学生依然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每个学生的经验、视野和理性是有限的、片面的,知识具有的抽象性和全面性能够帮助人克服自身的局限性,引导人对道德行为做出合理的选择和符合理性的超越。但是,道德教育中学生的培养决不能局限于课堂,否则会使道德教育缺乏生命力,因此必须建立开放的道德教育策略。

可以建立学校、社区和家庭和谐互动机制,共同发挥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功能;建立学生、教师和家长的伙伴合作关系,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培养氛围。此外,还要重视学生在道德生活中的亲身体验和积极的反思,注意学生同伴团体(The Peer Group)的养成,引导同伴团体的积极健康的发展。

上一篇:食品药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图下一篇:作风整顿建设自查自纠阶段动员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