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创新教育

2024-09-29

小学美术创新教育(精选12篇)

小学美术创新教育 篇1

创新思维能力是国家新课程改革比较重视的一项能力, 也是21世纪国际社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 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 使得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更严格的要求。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不断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提高人才竞争力的关键, 也是不断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强调国家实施素质教育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从这里可以看出,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国家素质教育的核心和重点。 小学美术正是国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科目。 小学美术是集合了心智和实践操作技能于一体的科目, 优秀的美术作品是学生心灵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所以在小学美术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现状

1.美术学科被边缘化

近年来, 虽然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 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应试教育的思潮依然存在。 在小学学科教学过程中, 必考科目和非必考科目受到的待遇是不一样的。 小学美术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副科, 往往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 这种被边缘化, 主要体现在学校及教师对美术学科不重视, 学科课时较少, 学生及家长不重视。 美术学科的地位, 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难以真正学习到美术知识的精髓, 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使得美术难以发挥其在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真正作用。

2.教学评价流于形式

小学美术教学评价是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式的重要途径。 但是, 在目前的小学美术教学评价中, 评价往往流于形式。 教学评价只注重结果, 不注重过程;只强调共性, 而忽视个性。 这些教学评价, 都不利于小学美术学科的健康持续发展, 也不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及时改进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很多,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实际的课堂教学现状, 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 阐述在小学美术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

1.完善教学设计, 做好充分准备。

一堂完美的课, 是以完善的教学设计为基础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 没有完善的教学设计, 就凭自己的心血来潮, 胡乱讲解一通, 就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 教师要让自己在台上的一分钟显得有意义, 就必须下足工夫做好教学设计。 例如, 本堂课要讲解的内容, 采用什么样的方式, 进行什么样的提问等都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准备和设计, 并在课堂教学中, 利用风趣幽默的讲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达到有效课堂教学的目的。

2.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目前, 国家新课程改革一直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 教师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因为美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忽视美术的实践性, 只给学生讲解空泛的理论知识, 难以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审美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并且在操作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和欣赏水平。因此, 强调学生在美术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势在必行。 学生在美术教学中主体地位的提高, 有助于其实践能力的提高, 实践能力的提高会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这是一个良性互动的过程。

3.适时激励,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小学阶段是学生想象力比较丰富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学生, 具有好动、好胜的特点。 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当善于抓住小学生的个性特点, 予以适当的鼓励和表扬,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对于学生的不同思路、不同观点, 教师不应当予以反对或者批评, 而应当包容学生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 并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和联想, 不断树立学生创新的勇气和信息, 充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此外, 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当学会放手, 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让学生在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 不断提高审美水平和美术能力。

4.重视教学评价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任何一门学科, 教学评价都是必不可少的。 很多教师认为教学评价系画蛇添足, 其实不然, 教学评价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良好的教学评价, 对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 自身教学存在的问题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此, 教师要重视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 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就应当重视教学评价的作用。 例如, 教师对学生作品的评价, 不应当为几个简单的评语, 而应当结合学生作品的特点, 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并予以鼓励, 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力, 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 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美术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阵地, 美术教师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是国家素质教育的需要, 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立军.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培养探讨[J].新课程学习, 2011 (12) .

[2]金彩凤.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J].新课程, 2012 (03) .

[3]甄西亚.关于小学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实施[J].小学时代, 2011 (02) .

小学美术创新教育 篇2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小学生的创新教育再一次被提上日程。其中,小学美术课的创新教育是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应运而生的,因此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对此,小学美术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道德素养,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教学中注重创新和探索,给小学生提供更加开阔的学习环境。下面,笔者将根据自己的小学美术教学经验,具体谈谈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应用创新教育。

一、多渠道获取教学信息,触发创新灵感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各种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在传播。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很多新技术、新成果都在逐步出现,这也使信息收集更加方便。小学美术教师要准确、及时地获取与教学有关的信息,更新自己的观念,使美术教学更加具有实效性。美术教师也只有不断地储备各种有价值的信息,才能够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才能够在教学中触发新的灵感,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比如互联网、图书馆、电视、报纸、杂质、书店等。对此,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身边可以利用的资源,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小学生去收集一些有用的信息。比如小学生喜欢看电视,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在回家以后观看一些趣味绘画或者手工制作方面的节目。这样既满足了小学生看电视的需求,又能够使小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收获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促进小学生自身的成长。其实,创新教育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不断完善体验过程的前提卜,实现高效课堂和创新课堂的目标。

二、教师应具备创新精神,适应时代发展

要想在教学中创新,要想使小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美术教师必须要有创新精神,这样才能够在教学时向学生传达新颖的学习方法和技能,促进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许多小学美术教师具备过硬的绘画技术,但是在教学上却思想落后,教学单一枯燥,使小学生不愿意在美术课堂上发挥优势,主动学习。新形势下,小学美术教师应该意识到传统教学已经不适合现代化的社会了,必须大胆创新教学过程,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小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教师的言谈举止和道德素养,所以,美术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运用情感激励的方式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给小学生树立榜样。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美术教师要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卜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随着现代化教学技术的普遍应用,给小学美术教学提供了便利。因此,美术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使课堂更加活跃和生动,让小学生思维更加活跃。

三、美术教学要联系实际,提高创新能力

“艺术来源于生活”,所以,美术教学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时增加生活化的互动与实践,促进小学生形成创新能力。通常,小学美术教学都是由美术教师先画出范画,然后学生进行模仿绘画,最终学生画出来的作品都是相似的,毫无创新可言。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适当增加生活中的例子,吸弓}小学生的兴趣。比如要教学生画小狗的时候,我会让小学生提前观察自己家里或者邻居家里的小狗,对小狗的外形有个感性的了解,然后在课堂上让小学生凭借自己的印象先去绘画。因为学生观察的小狗各不相同,如有的学生观察的是沙皮犬,有的学生观察的是藏葵,有的学生观察的是普通的`柴犬,所以学生画出来的小狗也是千差万别的。当学生绘画出现困难的时候再由美术教师进行详细的逐一指导,这样学生画出来的小狗就会非常具有个性化和差异化,符合现代化美术教学的要求,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生活中还有许多对小学美术教学有帮助的资源,需要美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选择。

四、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训练创新思维

美术创新教育需要积极的课堂氛围,小学生要勇于探索,教师要注重引导。一堂高效的美术课并不是教师教授了多少知识,而是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小学生的天性决定了他们活泼爱动,喜欢新鲜事物,所以,我在教学中经常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让小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美术,提高对美术的重视程度。同时,班级的整体学习氛围也是值得关注的。如果大多数学生不喜欢美术课,那么这堂美术课就没办法发挥真正的作用。美术教师应该经常与小学生互动交流,在教学时面向全体学生,不出现差别对待的现象,给予小学生公平的待遇。美术教师还应该积极地训练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实现创新教育做铺垫。创新思维的训练方式有很多,在教学中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只要是对美术教学有帮助的策略都是值得推广的。我经常运用的方法是游戏教学法。比如教学生画人物表情的时候,我会先让四名学生站在讲台上,分别做出喜、怒、哀、乐的表情。然后,我让小学生根据刚才观察到的各种表情,画出自己认为正确的人物表情。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归纳。

五、转变传统教育观念,重新进行目标定位

传统教育观念认为学生学习的目标就是为了考试得到好成绩,所以很多教师和家长都着重地抓小学生的成绩,对于美术课并不重视,使得美术课无法正常开展。其实,小学美术课是对小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课程,也是培养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备课程,通过美术学习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小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优化。其实,小学美术教学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目标定位错误,不符合小学生的发展规律和成长阶段。因此,学校要对美术课提高重视,增强软硬件设施,进行校园宣传,使学生家长和全体教师能够重新认识美术课。同时,美术教师需要对小学生重新进行目标定位,课堂教学以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积极建立新型教学目标和教学关系,满足创新课堂的要求。

关于小学美术课堂创新教育的探索 篇3

关键词:小学美术;贴近生活;多媒体

美术是儿童天生喜爱的活动之一,进入学校以后,美术课也是小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然而,当前中国小学美术课堂教育却由于应试教育模式的局限丧失了应有的活力和乐趣。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也使美术课寓教于乐,使学生从小接受美学教育、提高审美修养的教学初衷难以实现。

一、小学美术课堂教育现状

首先,当前小学美术课堂教育的问题之一就是过分强调“德育”而相对忽略了美育,很多时候没有考虑到小学生生理与心理发育的特点并开展适应性美术教育,而是一味强调美术学科的道德教化功能,导致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丧失了应有的趣味性和教学活力。其次,应试教育模式将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局限在单一的反复临摹练习,而且临摹对象均是绘画大师的作品。虽然反复临摹大师的画作的确可以提高学生的绘画基本功,然而小学生毕竟是小学生,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美术形象更多的是不同类型的动漫人物或动物。虽然这些动漫形象的艺术价值无法与绘画大师的创作相提并论,然而对小学生却更加富有吸引力。

二、小学美术课堂创新教育的举措

1.从贴近生活的临摹入手逐渐提高学习层次

小学生的心智发育还处于极不完善的阶段,对他们开展学校教育的前提应该是以培养学习的兴趣为主。美术课调动儿童的兴趣这一优势,先以贴近生活现实的绘画对象入手开展临摹练习比直接让小学生面对大师的作品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深受小学生喜爱的各种动漫形象就是很好的临摹对象,教师可以利用影视材料中的动漫人物从易到难训练小学生绘画的基本功,可以先从各种动物着手。小丑鱼“尼莫”的形象就是一、二年级小学生临摹的较好对象,而《功夫熊猫》中各种动物形象可以作为三、四年级小学生临摹的对象,五、六年级小学生由于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可以让他们尝试练习人物和更复杂物体的临摹,比如白雪公主或者灰姑娘一类的人物形象等。当以临摹动漫形象充分调动起小学生绘画的积极性之后,教师可以穿插讲解绘画大师的作品并让学生尝试临摹其中的片段,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有效避免直接让学生临摹大师作品而产生的厌烦情绪,取得相对良好的教学效果。

2.充分开展多媒体绘画教学

相比于平面的教材展示,多媒体教学手段因集音频、视频、照片、图像等于一体,可以更好地实现小学美术“寓教于乐”的教学宗旨。

比如,教师可以在临摹开始前播放动画片《海底总动员》,片中海洋世界里各种鱼类、海草、珊瑚等生物与景物五彩斑斓,学生观看一部影片就能获得大量丰富的绘画临摹素材。影片中不仅有生物线条的轮廓,而且色彩鲜明,学生既能进行素描练习,也可以进行色彩练习,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自由发挥,在相对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开展美术教学,能够相对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3.鼓励学生开展创新绘画

小学生的绘画更多时候仅是凭借本能,尽管其绘画技能相对匮乏并幼稚,但小学阶段是学生创造性思维飞速发展的时期,一些未来极具潜力的绘画天才因素正是在这一时期得以培养和发掘。因此,教师应努力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绘画思维能力。

比如,不限制题材的自主绘画创作,让学生按照心中想象的形象绘画出身边的自然环境、景物、人物、事物等,或者自己编制“剧本”,用画笔将故事绘制成连环画或者漫画,甚至可以鼓励学生画出心中想象的外星人的形象。创造性是美术这一艺术范畴最可贵的本质属性之一,伟大的画家必定具备足够的创造性,小学阶段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在绘画方面的创新与创造能力,教师应当注意培养并呵护学生天性中创造性绘画的宝贵天赋。

4.多鼓励,少批评

美术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鉴赏能力的途径之一,与其他文化课有较大差异。美术的自主性和个性化程度比语文、数学等理性学科所占比例更多。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时应多鼓励、少批评,鼓励学生大胆绘画和自由绘画,让学生了解美术并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重要的是用绘画表达想法或情绪,美术的创造性重于规律性、感性重于理性。教师应注意避免从自身角度出发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而应让学生充分展示个人天性,在绘画过程中感受创作的乐趣,让绘画成为学生表达思想与感情的不发声的“语言”,在学生的绘画作品中努力发现思想的闪光点。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素质与修养的起始点。小学美术作为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与鉴赏能力的重要课程应注意挖掘学生的创作潜能,通过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张武升.教育创新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浅谈小学美术创新教育 篇4

在当前学校所设的学科中, 拿美术课来说, 开发智力, 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已被教育界所公认。创造性是美术学科最显著特征之一。美术创作不同于数学, 没有固定公式。因此, 儿童的艺术创造产物都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儿童在美术制作中既可以体会到自己劳动的价值, 又可增强创造的自信心与创造活动的兴趣。美术最忌模式先行, 科学的预测恰好反对模式。美术教学提倡打破常规模式, 突破模式的桎梏, 让学生从小打下创造性观念的心理基础, 形成从事创造性劳动的理想与信念。

美术教学强调从整体出发的观察方法与表现方法, 是知觉心理学的整体认知方法, 可促使学生掌握系统论、科学方法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萌芽, 这是创造能力的基础。

美术教育重视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发挥主体的创造性, 将艺术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创造意识, 开发创造性人才的资源。艺术表现是由主体、客体和艺术形式三个方面构成的。现代艺术理论突出艺术创造中主体的主导地位, 艺术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密切联系, 使艺术成为人类精神和文化领域中典型的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创造性教育作为艺术教育思想之一, 不仅如此, 还强调能力的培养。能力教育是当代世界经济和科技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 能力教育强调通过美术操作实践和美术欣赏等活动来培养人的实践能力。

美术课除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外,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而学生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 关键在于教师对美术创作的观点、态度和采用的科学方法。

从宏观角度来看, 在知识经济时代, 创新能力往往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 没有创新的民族是难以自强、自立, 稳固发展的。

从微观角度来看, 创新教育对于个人良好素质和人格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不论从国家民族, 还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 实施创新教育, 已日益迫切。那在知识经济时代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要实施创新教育又需要哪些条件呢?

一、对创新教育内容的认识

创新不同于“无中生有”的创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 创新一词的意义也在不断深化。从字面上看, 创新既包括事物发展的过程, 又包括事物发展的结果, 包括新的发现发明、新的思想和理念、新的学说与技术, 以及新的方法等一切新事物。简单说来, 创新既包括“无中生有”, 又包括“有中求新”。创新教育也就是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 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1. 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内容之一。人人都有创造能力, 只是开发培养与否。在美术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首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 并给予学生充分发挥个性的自由。

2. 创新思维

创新教育的第二方面内容是创新思维的培养, 它是指发明和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 它要求重新组织观念, 以便产生某种新的产品。培养创新思维就是要使思维具有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力、独特的知识结构, 以及活跃的灵感五个特征。具有这五个特征的创新思维能使学生更顺利地解决对他们来说的新问题, 能更深入地掌握知识, 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地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 使学习活动更轻松、更顺利。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中, 培养创新思维可以说是构建整个创新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 是创新力的核心。

3. 创新技能

创新教育的第三方面内容是创新技能的培养, 它是实践能力的体现, 是在创新智能的控制和约束下形成的, 属于创新性活动的工作机制。仅就小学阶段美术教育而言, 要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 获得亲身体验, 逐步形成一种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还应培养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设想能力, 收集资料的能力, 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的能力, 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4. 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创新教育的第四方面的内容是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 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 比如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强烈的创新激情等因素。在智力和创新情感的双重因素作用下, 学生的创新才能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学生具有优越的创新情感和良好的个性特征是形成和发挥创新能力的底蕴。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有的要素

1. 教师更新观念很重要

在新课程标准的实验和实施过程中, 教师既是课改的实践者, 又是课改的主体。能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的理念、新的教材以及新的学生观融入教师的实际工作中, 成为课改工作能否继续深入发展的关键所在, 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合理实施。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 是课程改革的前提。教师要从观念上改变教师独占讲台满堂灌的做法, 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创设活泼的课堂气氛, 创造民主开放的教学局面, 将教学过程视为师生共享经验的过程。同时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 多研究、多讨论、多交流。甚至是有机会时多合作, 只有如此, 教师这个组织者, 促进者才能在新课改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用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等积极因素去感染、带动学生意识的形成, 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教师的素质很重要

教师自身素质非常重要, 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水平的高低。现在学生在学校中, 接受知识最直接的地方就是课堂。课堂教学不应是教师单方面的灌输, 它是一个响应的过程, 作为教师不但要观察每个学生的响应, 同时要予以反馈。这个过程非常快而且每次都有所不同, 其实这个过程就是检验教师素质的过程。

有良好素质的教师, 知识面广、专业知识扎实,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对自如。作为一名高素质的教师要像一台钻井机一样去挖掘学生的潜能, 学生的潜能非常大, 取之不尽。同时, 教师的素质也是可以不断提高的, 这就要求我们像学生一样不断地去学习, 去多接触新鲜的事物, 不断去充实自己, 俗话说艺不压身, 你有一瓶水才能给学生半瓶。所以教师的素质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3. 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学习氛围密切相关

和谐的学习气氛可以减少学生的压力。把愉快教育融入贯穿课堂, 学生学有兴趣, 在一种轻松乐学的气氛下学习知识会掌握得格外牢固。愉快并不是美育教育的目的, 目的是培养其创作能力、绘画表现力、审美能力等, 最终是为了培养人。

4. 利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可以保护学生的创作激情

没有评价就无法客观、公证地判断课标是否达成, 就不能有目的地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本着素质教育的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把评价核心放在建议性指导学生, 鼓励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动手能力等多方面能力上。学生的自我评价也非常重要, 它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并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三、对如何实施创新教学的体会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能否顺利地实施创新教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启发、引导和学生对美术和其他各学科各类知识的拥有量。因为知识是创新活动的阶梯, 知识贫乏、头脑中只有零星的低级的自然状态信息堆积, 而没有系统的知识体系的储存, 就不可能占在人类已有的成果基础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进而创新知识。

创新能力离不开人的智力因素, 但是高智力并不直接等同于高创新能力。因为创新能力还决定于人的心理素质。教师要培养学生有的洞察力、预感力, 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小学作为学生直接接受教育的场所, 它的创新教育环境和氛围, 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创新技能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仅就美术学科而言, 它在小学阶段的教育目标、教育环境和美术教师等是否具有创新性, 将直接导致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能否成功地实施创新教育。

1. 师生互动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应有创新型的美术教师。这主要是因为:首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同时肩负着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培养美术能力的双重责任, 其教学理念、采用的教学方法、营造的课堂气氛、评价学生的标准等, 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形成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其次, 教师本人的创新性品质对学生创新性品质的培养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较强, 如果教师很有创新意识, 不断地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创新倾向, 就会在无形中激发和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目前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在课堂教学中, 应强调师生互动、平等参与。

2. 相互合作, 积极参与

新课程强调教学的组织形式应由原由的灌输学习逐步转变为师生交往的互动过程, 共同发展。教师应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调动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和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多样化, 使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成为教学过程中的新气象。师生关系的和谐可使学生更乐于积极参与学习, 使课堂更具有生气。

小学美术创新教育 篇5

解析创新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蔡娟

摘 要:创新教育在小学美术的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般而言,美术课创新可以从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鼓励学生创新、提高创新意识等几个方面入手,突出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教育;学习兴趣

一、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存在注意力不稳定、无法与兴趣保持长久的密切。而兴趣又是引起注意力的关键因素所在。比如在学习“重复构成”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视频,视频中有很多美丽的图案,并以图案是由简单图形构成而导入新课,告诉学生此节课的内容就是用简单的图形来创作图案,并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重复组成的方式,让学生大胆想象。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可以通过想象自己去设计并创造出独特的图案。

二、鼓励学生创新

美术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在能力,并在学生创作绘画的时候多用鼓励性的话语,比如:“你的设计真独到,有创意”“你的想法真不错”等等,通过语言上的鼓励,激发起学生对创新的潜在能力的发挥。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不应该以自身的示范作为例子当成学生模仿的对象,因为孩子都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如果只要求学生去模仿课堂中的示范画,学生容易丢失自己的个性和想象力。

三、打造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情境教学是通过周围的环境和学生的心理状态有机结合而产生共鸣的,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潜在能力,并推动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会经常为了研究而忘记时间,而且还可以从完全没有关系的事物中找到相互之间的联系。这所有的一切都说明了孩子天生具有创造的能力。情境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亲和力,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带领学生到外面的世界去仔细观察,打造出一种和谐、自由的气氛,让学生可以充分地活跃起来。并且还可以通过音乐、实物演示、生活情境展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可以在美术的教育中感觉美并领悟其中的内涵,为激活美术创新意识提供良好的条件。

总而言之,在美术教育中,创新是美术教育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一种最重要的方法,当代美术教育是复杂的、高层次的创造活动,任何的教学方法都无法无条件适应所有的课堂教学,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改进、完善新世纪的美术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小学美术创新教育 篇6

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创新思维意识

1.1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创新素质培养的前提,创新素质表现为善于发现问题、求新求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应强化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自己看到现象,比较异同,找到联系,认识关系,总结规律,想出办法。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去看、去想、去做,只把现成的知识和技法生硬地塞给他们,让他们不用自己的眼睛去审视,不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只会机械地照描照抹。对美的存在视而不见、头脑失去独立思考的功能,是不会有创造意识的。

1.2经常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发散思维是一种无规则、无限制、无定向的思维,具有灵活性、流畅性、多变性、新颖性和相对性等特点。许多美术教学目标的达成,必须通过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启迪学生的创造想象和创作构思才可实现。如绘画构图既可启发学生遵循法则、但要从多角度、多方位去处理,也可鼓励学生打破常规,采用独特新颖的构图形式去处理。像儿童画构图并不依照成人法则,随心所欲,看似悖理,但其效果极其生动,趣味无穷。

2 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情景

2.1创设开放的学习与探究氛围

创设的前提是自由。没有自由,就没有想象,没有大胆的假设。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精神饱满的情况下,注意力、想象力等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容易产生思想的火花。为此,教师要求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富有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接纳、支持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娱乐,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这样才有利于做出大胆的设想,萌发创新性思维。比如,在教学《神气的小厨师》一课中,教师可营造厨师班的学习氛围,学生们戴着厨师帽,穿着厨师衣,给小组起自己喜欢的饭店名称,把各种材料制成的“食物”送发给每组,让学生大胆拆,大胆常识尝试组合,体会这些“食物”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怎么做的?并请孩子们体验之后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孩子们不仅自己得到锻炼,也在发言中得到了交流,学到新的、不同的方法,开拓了创新性思维。学生在这种民主、温馨、和谐、平等的环境下,将非常有利于创造意识的培养,为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完善其个性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2丰富想象,拓宽学生创新性思维

黑格尔说“说到本领,我认为最重要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想象,从本质上说,就是把通过感受把握完整形式或大脑中储存的现成图形加以改造、组合、冶炼,重新铸成全新的意象的过程。心理学告诉我们,想象与创造性思维有密切联系,它是人类创造活动中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小学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引导孩子们的想象力,孩子们最大的乐趣也是在于幻想,每个孩子的心都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想象的神奇世界,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童心的释放,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从而带动创造思维的发展,如在《画汽车》教学中,学生通过欣赏、同学介绍了解汽车的功能特点并说出自己喜欢的汽车,有一个学生迸发出未来汽车是怎样的设想,教师可抓住这个契机创造条件让学生大胆中闪烁出求新求异的思维火花,鼓励了学生大胆想象,学生的想象就会像鸟儿一样展开翅膀在联想的天空中无拘无束地翱翔。

3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1对学生的评价要科学合理性

对学生的评价科学合理,可以促使和提高创新性思维。教师应摒弃一切旧的,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評估标准,淡化评估模式的单一性、支配性、权威性。评价的方面有很多,如:积极性、灵活性、动手能力、合作性、独立性等,评价的方式也可多样,如:语言、文字、数据;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间互评等。评价要鼓励探索与创新,杜绝平淡与重复,重视个性的培养。“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在自己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取消只有一个标准,一个答案只求共性,忽视个性的评价方法”。

3.2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展现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美术课上,我常常将有创新思维,表现形式有创新的学生及作品,请到前面展示给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他们在美术课上选同桌学习的一次机会,作为奖励,并激励到:“还有哪位同学的作品更有创新思维的,老师还会请你到前面介绍自己作品,咱们来个小组比赛,看看哪个组想象丰富,表现的有新意”。以激励其他学生积极思考,激活创新思维。

总之,现代教育给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创新,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掌握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并善于向学生学习儿童身上潜藏着巨大的创造力,在教学中真正树立创新的意识,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以培养,创新思维才能得到不断弘扬。

参考文献:

[1]刘生.创造教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丁宁.美术心理学[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5

[3]魏传义.艺术教育学[M].重庆出版社.2006

[4]曾雪媚.小学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J].基础教育研究.2006 (11)48-49.

小学美术创新教育 篇7

一、情境学习,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基础美术教育以促进小学生思维拓展以及多种能力为主要手段, 如今已得到社会及家长的广泛重视, 许多家长在课外早早就为学生报了美术班、国画班, 为的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倘其无思, 即无美术”, 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特殊的作用, 但是在传统的教法中, 教师往往倾向于技能的教学, 学生情感的释放与思维的拓展却被忽视了, 小学阶段是打开学生思维想象之门的黄金阶段, 这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 引入情境教学, 组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美术教学活动, 以学生生活体验为基础创设生活情境,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 (下册) 第18课《我造的小房子》中, 由于房子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学生再熟悉不过, 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带领学生欣赏不同民族, 不同国家的建筑, 在欣赏风格迥异的房子后, 以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假如你现在是一名城市建筑师, 你的第一栋房子该是什么样子呢?请同学们现在发挥想象, 设计出自己专属的小房子吧!类似开放性的问题总是可以收获许许多多有趣的答案, 有一名学生回答道:“如果我是一名建筑师, 我就要设计一座太阳能别墅, 如果成功了就让家家户户都能住上这样的房子, 这样就解决了能源的问题啦!”简单的回答可以看出孩子美好的心灵, 最后再让学生们通过绘画或者手工制作, 组间交流的方式, 把自己的小房子设计出来, 从而通过动手动脑, 合作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实践操作能力。

二、激发兴趣, 引诱学生积极参与

由于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受感情支配较为明显, 所以积极的情感可以帮助学生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持续表现出不灭的激情以及不怕困难的决心, 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但同样, 如果在学习中, 如果有坏的情绪和消极的想法也会让他们感到反感、退避, 即使勉强参加了活动, 所得到的收获也甚微。所以, 让学生对美术教学活动燃起兴趣, 教师必须潜心研究学生的特质, 帮助他们在各种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

除此以外, 丰富的想象还需要以生活经验为基础, 在此次的绘画活动中学生们表现无比的热情让我惊讶, 也让人欣慰, 这样创新的教育方式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感受能力与观察能力的发展。

三、积极评价, 为学生树立自信

评价作为学习系统中的反馈调节机制, 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 教师应当尽量保持一颗童心, 不能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 要从理解的角度出发, 不谈“像”与“不像”或是好不好看, 这样只会影响学生对待美术教学活动的积极程度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之间充分的交流, 以画展等形式, 让学生相互审视、发表自己的见解, 并对待小伙伴的提问, 谈谈自己为什么这样画?这样画的好处在哪?寻找自己的作品与他人的区别, 以观察对比的方式, 让学生悟出道理, 发现自己的不足与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有利于今后绘画的不断改进与提高, 与此同时, 教师应该在此基础上做出总结, 鼓励学生跳出思维圈, 敢于异想天开, 学生的独特想法要加以支持, 最终达到树立信心, 燃起创作激情与创新积极性的目的。

在创新式美术教学活动中, 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完全是可以得到培养、发展和提高的。作为教师, 在组织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要注重谁是教育的“主体”, 谁是教育的“主导”, 并做好积极的引导工作, 在学生遇到思维障碍时及时帮助疏通, 点燃对美术活动的好奇心, 充分挖掘他们创造性思维的潜力, 并搭建艺术经验与日常生活经验的对话桥梁。

摘要:强化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大趋势, 一直以来, 我国在基础美术教育方面为了与国际接轨做出了很多努力, 创新教育的地位也被逐渐提升。由于小学阶段进行美术教育是一个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观察力以及创造力的好机会, 同时又对审美情趣的培养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所以, 本文着重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安排与教学策略将创新教育融入教学中,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美术,创新教育,策略

参考文献

[1]杨海燕.浅析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现代交际, 2011 (06) .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与创新教育 篇8

研究教材深钻教材, 是上好美术课的前提, 一味注重传授知识技能, 以灌输为主, 是难以实现美术教学大纲要求的。只有以学生发展为本, 重视人文教育, “以人为本”, 才是美育教学所追求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要尊重和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和权利, 发展学生的个性, 开发学生潜能, 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我们要充分吃透教材的内涵和精神, 充分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 这是美术教师上好美术课的前提。

二、明确教学目标, 重视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的方向取决于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定对于设计教学的步骤和方式方法起制约和决定作用。美术课应该有美术课的特点, 教师应该认真设计好每一个环节, 让学生在每一个环节中真正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 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控制, 有利于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价值性。在教学备课中, 不但要注重学生的兴趣, 更要制定好设计的每一个环节的目标。

小学美术第五册《留住秋天》一课, 教师不能只引用一些新奇、刺激的游戏吸引学生, 过于强调秋天的景色如何美, 大量引用视频、图片, 让学生看得眼花缭乱, 却没有实现教学目标, 浪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这种方法与目标相背离的教学, 其效果必然不佳。

我在教学本课时,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充分放手让学生动眼、动脑、动手, 激发学生的动手制作热情, 鼓励学生协同合作, 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基础教学, 凸显美术课的学科特点

各学科各有特点, 美术学科也不例外。我们应该扬长避短, 重新开辟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不能瞎碰乱撞,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的美术教学过于强调知识与技能的习得, 忽视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强调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是美术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教师片面理解, 认为美术教学要重在发展学生的个性, 认为如果讲究技能技法就会约束学生的想象力, 这是一种不良的态势, 作品不论好坏, 都一律倍加赞赏, 甚至到了高年级也疏于对基本功的指导。试想不学技能和技法, 孩子再有灵感和想象力也很难将它表现出来。本学期我在教学生画荷叶时, 问:同学们, 荷叶还有哪些形状和姿态?很多学生愣住了, 更有学生站起来说:荷叶不就是这样吗?可见, 艺术来源于生活, 美术是艺术, 没有生活的体验, 没有直接的观察, 是不可能创作出成功的美术艺术作品的。我让学生回家在不同的天气, 不同的环境, 不同的时段仔细观察荷叶, 看看它们的颜色、姿态、形状等, 用画笔画下来。他们的作品千姿百态, 富有个性。

四、重视学生的个性思维, 培养团队意识

积极的群体的兴趣调动是小学生积极学习的有效途径。没有兴趣的学习是被动学习, 将直接影响教育效果。美术课的一大问题就是缺乏相关教材资料, 学生难以感悟到美感,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十分重要。充分利用视频、图像、音乐刺激学生的感官,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是实现有效学习的最佳途径。

学生要搜集资料, 积累知识, 见多识广, 提高艺术创造能力, 培养团队意识。合作意识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尽管注重构建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但对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还没有上升到理论研究。一次, 我让学生认识“色彩的冷暖”, 为了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感悟, 我通过“五光十色, 红艳艳, 金灿灿”等词语引发学生联想, 为导入新课埋下伏笔。继而让学生欣赏有关色彩冷暖的作品, 借用人类社会文化资源, 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体验, 再通过品尝酸、甜、辣等滋味, 颜色表现出来, 要求学生大胆地联想, 充分地感受, 细腻地体会, 加深对色彩冷暖的深层理解, 感悟到色彩的魅力。

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树立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内容之一。人人都有创造能力, 只是开发培养与否。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师要积极创造有利于树立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 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 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 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 开展探究性的学习, 发表见解。创造能力的培养与个性密切相关。千万不要限制孩子的才能。在美术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首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 并给予学生充分发挥个性的自由。创新活动要在宽松、无拘无束的氛围中进行, 让学生敢说、敢做、敢干。教师的宽容、期待、激励是学生创新至关重要的法宝。最重要的艺术本领是想象。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力, 孩子们最大的乐趣就是幻想, 每一个孩子的心都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想象的神奇世界。丰富多彩的手工制作, 对校园、班级、家庭、书房的美化活动都会激发学生无穷的想象。

关于小学美术课堂创新教育的探索 篇9

一、小学美术课堂教育现状

首先,当前小学美术课堂教育的问题之一就是过分强调“德育”而相对忽略了美育,很多时候没有考虑到小学生生理与心理发育的特点并开展适应性美术教育,而是一味强调美术学科的道德教化功能,导致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丧失了应有的趣味性和教学活力。其次,应试教育模式将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局限在单一的反复临摹练习,而且临摹对象均是绘画大师的作品。虽然反复临摹大师的画作的确可以提高学生的绘画基本功,然而小学生毕竟是小学生, 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美术形象更多的是不同类型的动漫人物或动物。虽然这些动漫形象的艺术价值无法与绘画大师的创作相提并论,然而对小学生却更加富有吸引力。

二、小学美术课堂创新教育的举措

1.从贴近生活的临摹入手逐渐提高学习层次

小学生的心智发育还处于极不完善的阶段,对他们开展学校教育的前提应该是以培养学习的兴趣为主。美术课调动儿童的兴趣这一优势,先以贴近生活现实的绘画对象入手开展临摹练习比直接让小学生面对大师的作品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深受小学生喜爱的各种动漫形象就是很好的临摹对象, 教师可以利用影视材料中的动漫人物从易到难训练小学生绘画的基本功,可以先从各种动物着手。小丑鱼“尼莫”的形象就是一、二年级小学生临摹的较好对象,而《功夫熊猫》中各种动物形象可以作为三、四年级小学生临摹的对象,五、六年级小学生由于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可以让他们尝试练习人物和更复杂物体的临摹,比如白雪公主或者灰姑娘一类的人物形象等。当以临摹动漫形象充分调动起小学生绘画的积极性之后,教师可以穿插讲解绘画大师的作品并让学生尝试临摹其中的片段,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有效避免直接让学生临摹大师作品而产生的厌烦情绪,取得相对良好的教学效果。

2.充分开展多媒体绘画教学

相比于平面的教材展示,多媒体教学手段因集音频、视频、照片、图像等于一体,可以更好地实现小学美术“寓教于乐”的教学宗旨。

比如,教师可以在临摹开始前播放动画片《海底总动员》,片中海洋世界里各种鱼类、海草、珊瑚等生物与景物五彩斑斓,学生观看一部影片就能获得大量丰富的绘画临摹素材。影片中不仅有生物线条的轮廓,而且色彩鲜明,学生既能进行素描练习,也可以进行色彩练习,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自由发挥,在相对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开展美术教学,能够相对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3.鼓励学生开展创新绘画

小学生的绘画更多时候仅是凭借本能,尽管其绘画技能相对匮乏并幼稚,但小学阶段是学生创造性思维飞速发展的时期,一些未来极具潜力的绘画天才因素正是在这一时期得以培养和发掘。 因此,教师应努力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绘画思维能力。

比如,不限制题材的自主绘画创作,让学生按照心中想象的形象绘画出身边的自然环境、景物、人物、事物等,或者自己编制“剧本”,用画笔将故事绘制成连环画或者漫画,甚至可以鼓励学生画出心中想象的外星人的形象。创造性是美术这一艺术范畴最可贵的本质属性之一,伟大的画家必定具备足够的创造性,小学阶段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在绘画方面的创新与创造能力,教师应当注意培养并呵护学生天性中创造性绘画的宝贵天赋。

4.多鼓励,少批评

美术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鉴赏能力的途径之一,与其他文化课有较大差异。美术的自主性和个性化程度比语文、数学等理性学科所占比例更多。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时应多鼓励、少批评,鼓励学生大胆绘画和自由绘画,让学生了解美术并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重要的是用绘画表达想法或情绪,美术的创造性重于规律性、感性重于理性。教师应注意避免从自身角度出发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而应让学生充分展示个人天性,在绘画过程中感受创作的乐趣,让绘画成为学生表达思想与感情的不发声的“语言”,在学生的绘画作品中努力发现思想的闪光点。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素质与修养的起始点。小学美术作为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与鉴赏能力的重要课程应注意挖掘学生的创作潜能,通过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全人格。

摘要: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小学美术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小学美术教师应通过改革陈旧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与创造性。介绍了当前小学美术课堂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小学美术课堂创新教育的举措,以期为小学美术教育者提供参考。

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10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一、创新思维的内涵

小学美术的传统教育, 主要是以传授经验为主, 注重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适用于培养标准化的人才, 在应试教育阶段起到一定的积极的作用,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 新课改的轰轰烈烈的开展, 传统的小学美术教育已不能适应新的时代的发展要求, 特别是对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求。新课标特别注重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而美术教育则被认为是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的最为有效的学科。

创新思维也就是思维的独创性, 它是指思维的创新。在实践的过程中, 除了要求善于发现问题, 分析思考问题以外, 还要求具有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过程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最重要的过程。独特性, 以及新颖性是其最主要的特点。

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智力以及能力, 从而使得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是最主要的形式。美术教育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主要的学科之一。美术的创新思维是指人们创造美术作品, 以及解决美术的相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独特的思维形式。

创新思维具有两大基本的特点。其一, 就是创新思维包括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 是二者的统一。直觉思维是对事物的直接的领悟, 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逻辑思维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是思维的基础, 它与直接思维有着必然的联系, 只是形式表现不同而已, 直觉思维是逻辑思维的简缩, 以及概括, 他们同位创新思维的基础。其二, 创新思维包括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发散思维和符合思维是相互统一的, 发散思维具有灵活性, 多端性, 强调对一个问题展开多端的思考, 寻求答案, 辐合思维则是根据已有的经验, 寻求一个正确的解释。二者在创新性思维中是缺一不可的。离开发散思维就没有众多的假设, 结论, 同样, 没有辐合思维就不能在众多的结论中找到最具有价值的那一个。

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仅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决定学生发展的前途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但是目前我国的教育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 往往只是重视于知识的灌输, 以及相关的技能的培养。这严重的阻碍了我国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活泼好动, 正处于思维最为活跃的阶段, 可塑性强, 因此, 对于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二、小学美术教育阶段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 关于自主学习的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小学美术的教育阶段, 对于小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 大胆质疑, 不断的进行探索的习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 要使学生具有自己的独特构思, 要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尤其着重培养小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以及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训练小学生的观察事物的能力, 提高形象思维水平, 培养学生自己去观察, 自己去思考, 自己去创作,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改变以往的教师主体地位。

教师还要对学生做经常性的发散思维的练习, 引导学生养成多角度和多方位的观察事物的习惯。例如,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进行打破常规的创造性的对于事物的表达练习, 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进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创新意识。

(二) 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相关情境的构建。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小学生的探究练习, 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探究平台。首先, 要创建一个轻松民主的学习的氛围。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 而且要肯定学生的成果, 从而建立起较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使得学生能够较为轻松的进行学习创作, 这样更加的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

兴趣对于美术的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不断的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激发学生独立的思考问题,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而, 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学习《生日贺卡》这一课时,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 不光是贺卡的内容, 而且包括贺卡的形式, 不仅可以是绘画的, 也可以是布贴的, 剪纸的, 外形也可以是多种的形式, 折纸式的, 心形的等等, 在创作的过程中,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 合理的进行评价。

在小学的学习阶段, 小学生尤其注重教师的相关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影响小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 以及对于美术学习的信心。因此, 就要求教师在对小学生的创作成果进行评价时, 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进行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具体特点, 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 应看到学生创作的积极的一面, 还应考虑学生的不同特性, 多看到学生的进步, 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程度上获得成功的喜悦, 进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以及创造性。而不能, 采取简单的单一的评价标准, 不仅不利于学生的集体成长, 而且易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 教师可以借助一定的竞争机制, 在表扬优秀的学生的同时, 激励了其他学生的不断努力, 创新。仍以《生日贺卡》这课为例, 教师对于学生完成的作品, 进行评价时, 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特点, 要看到学生制作的贺卡的优点, 或是内容, 或是形式, 要看到学生的努力, 多多的鼓励学生, 激励其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创新意识, 使得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探索问题, 最终解决问题。要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教师要创建相应的平台, 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构建, 同时教师要掌握科学合理的评价技巧, 以鼓励为主, 不断的激励学生进行美术的创作的活动, 从而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最后教师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素质, 使得自己首先具备创新思维的能力, 然后去影响自己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黄巍.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大众文艺, 2012.

小学美术创新教育 篇11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引言

当今时代属于知识经济,因此在教学当中,培养创新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能够最为有效提升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科当中就包含美术教育。在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过程中,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依然采用技能训练和传授技法的教学方式是不能有效满足当前对于美术教育要求的。因此,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和锻炼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同时笔者根据积累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怎样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一、小学阶段美术教育的创新思维

教育可以有效提升被教育者的能力,锻炼其智力,从而实现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在此期间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在小学阶段的额美术教育当中包含四方面的创新:其一为创新人格与创新情感。也就是说往大了说创新要有一定的信念与理想作为支撑。其二为创新技能。主要是在学生自身参与到活动中而获得一定的体验与感受从而增大求知欲。其三为创新思维。即具有独创性的思维。其四为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当中进行教育创新的前提。

二、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意义

在小学阶段美术教育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来说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一)创新意识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生成创新意识,美术是视觉方面的艺术形式,所以美术是不能脱离现实中的形体的,从而生成意向。意象源于对于现实当中事物的记忆和观察。在理论抽象以及形象自观介力当中可以产生诸多的创造性思维。

(二)正面作用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正面的作用,美术学科不仅是最具灵活性的学科之一,同时又是十分丰富多样的,因此对于学生发散性的思维培养来说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灵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自觉思维的能力。

三、针对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中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意见和建议

(一)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并培养其该方面的创新意识

要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当中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其中的基础和前提就是要锻炼学生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遇到不懂的问题能够有勇气提问并且能够拥有强大的求知欲。并且在美术教学的实践当中要培养自我构思能力,培养自己的独特性。同时还要重视学生鉴赏能力以及创作能力的培养,在该过程中锻炼学生形象思维以及观察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创作与思考。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够学会全方位的对某件事物进行观察,并且能够突破常规的局限性,更具创造性的对其进行表达。

(二)为学生创新思维的产生塑造良好环境

教师要不断为学生创造机会尤其是在探究方面,并且塑造一个愉快和轻松的氛围来供其学习。同时对于教师来说,还要在教学当中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鼓励,能够及时的对学生进行肯定,师生关系要保持平等,这样一来,学生心中对于师生关系的障碍就会得到消除,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从而促进产生创新思维。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兴趣,尤其是在创作方面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使评价机制更具合理化和科学化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当中,对于学生来说,教师评价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肯定与鼓励之后会大大的提高对于学习的积极性,相反的,若是得到教师的否定,也会由此一蹶不振,对学习丧失兴趣和信心。因此,对于美术教师来说就要合理、科学的对学生美术创作进行评价,将原先较为单一和传统的评价标准进行摒弃,同时还要有针对性的掌握学生进行创作过程中是否进步的实际状况,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独立性创作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体验成功喜悦的机会,并且还要加入竞争机制,要及时表扬优秀和努力的学生,从而有效激励学生的创新以及思考。

(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发挥主导型的,只有教师是一位合格的创新者才能谈得上教育学生和培养起创新思维,同时对于教师来说,也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创新,让学科之间紧密关联起来,从而有利于学生创作能力的提升。

四、结束语

在小学阶段就开始积极主动地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也是目前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如何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需要教育工作者在美术教育中侧重小学生自身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在整个过程当中,教师的作用是尤为重要的,因此,只有不断的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创新,才可以以此来满足当代教育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徐瑞泽.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研究[J].才智,2016(04)

[2]朱天甲,朱文静.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中国画教学指导[J]. 美术教育研究,2016(02)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开展创新教育 篇12

一、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学生美术学习环境的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所以在进行美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时, 教师应该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提升学生的创新水平。首先, 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态, 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提高他们学习美术的热情。

其次, 在美术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特别尊重不同寻常的提问、不同寻常的想法。要努力向孩子表明他们的想法是有价值的, 肯定、鼓励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是产生创造力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要多留些时间给学生, 不要干扰创作, 让学生自由想象的翅膀在广阔的天空中展翅飞翔。改革教学方法, 把学习策略让学生自己掌握, 能促进独创性思维的发展。

再次, 教师还应该树立教师与学生的平等意识, 要尊重学生对艺术的不同观点和审美情趣, 在教学中应该积极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积极活跃、崇尚个性的课堂气氛。学生在平等自由的环境中能够释放自己的审美观念, 敢于去表现自己内心的想法, 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学生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中也能够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以及自我表现欲, 利于他们形成多元化的审美角度, 同时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找到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创新所带来的快乐和情趣。

二、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信息技术是这一时代的主要标志。如何把其引入课堂, 更好地为课堂服务呢? 充分发挥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手段, 使同学们更直观地感知客观事物, 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身临其境的效果。

以往上美术欣赏课, 多利用挂图 ( 有的学校甚至没有挂图, 只能看课本) 并配合大量的讲解进行欣赏, 一张张图片展示既烦琐又耗时, 而且欣赏资料中的形象多为局部, 色彩失真, 观赏角度单一, 不能完整全面地展示作品, 在欣赏中还得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解, 学生很难领悟作品的内涵, 对这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十分厌倦。多媒体教学改变了欣赏课中教师唱独角戏, 教学单调乏味的缺陷, 它符合中学生好奇心强, 喜欢新鲜事物的心理特点, 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并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课堂虽小, 但多媒体技术却能打破时空、地域的界限, 跨越古今, 驰骋中外, 漫步于世界美术的长廊, 使学生更易获取丰富的美术知识, 掌握技能技巧, 既开拓了视野, 又提高了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给美术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创造空间。

美术课教学中教师如采用课件辅助教学, 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 丰富知识, 拓展思维空间, 提高审美意识。学生在学习中使用电脑, 结合美术知识进行创作练习, 可以从中充分感受现代高科技的魅力,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意识, 并从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体验成功, 树立学习信心,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信念。

三、改变传授与引导两组的比例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美术教育主要是以教师的教授为主, 引导为辅。这样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要求下, 需要调整教授和引导两种教学方法的课堂比例, 要以引导为主, 教授为辅,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课堂主体, 减少课堂的传授比例, 积极引导学生对美术进行的学习, 让学生自己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生分析艺术和发现艺术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该营造出激发学生创新的艺术环境, 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 比如绘画、电视、录像、电影、游戏、故事、音乐等, 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激发他们学习艺术的热情。除此之外, 教师还应该在教学课堂上增加讨论和交流的环节, 积极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中创造性的应用视觉艺术、语言文字艺术。在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时, 可以通过比较、对话等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搜集、思考、判断、体会和鉴别资料, 提升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自身的艺术创造力。同时在进行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 学生还可以加深对艺术作品的年代背景以及其他文化艺术的理解, 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 真正起到培养学生美术资质以及人文精神的作用。

综上所述, 美术课程与其他的课程有所不同, 他需要学生手眼的结合以及思维和实践的结合, 在这样的结合中才能够完成创新,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 美术的创新需要学生拥有敏锐的观察力, 独特的分析问题能力、抽象分析问题能力以及与众不同的创新能力。作为一线的美术教师, 必须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 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将创新教育贯穿于整个美术教学过程中, 最终实现素质教育。

摘要:落实素质教育, 就必须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 不断地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目前社会的发展, 需要创新型的人才, 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因为学生是社会未来发展的接班人。

上一篇: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下一篇:产权关系运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