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关系运动论文

2024-09-29

产权关系运动论文(共4篇)

产权关系运动论文 篇1

一、有关产权的基本概念

以公司法人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出现以后, 人们提出了产权的概念。目前, 产权问题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热点, 虽然目前对产权有各种各样的看法, 但是各方面的学说、论述中都有以下共识:

第一, 产权是一种与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产权即财产权, 包括以所有权为主的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等, 其内涵可分为资本权、占有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产权不仅仅是一个财产归属问题, 而且是一个经济运用问题。产权, 它以所有权为核心, 但并不等于所有权, 产权制度也不等于所有制, 产权制度重点在于法律对产权的确认和权益保障。另外, 现代意义上的产权指的是一种所有权及其各项权能。

第二, 产权可分为原始产权和派生产权 (如法人财产权) 。这种分离是在同一项财产上所形成的基本产权关系, 两者的关系可以概括为:首先, 原始产权的性质决定派生产权的基本性质, 派生产权可以有自身独立的意识和权能, 但是必须以实现原始产权 (即所有者) 的权益为前提。其次, 原始产权的主体与派生产权的主体在法律上是平等的经济主体。产权关系一旦确立, 派生产权主体就可以在其合法的范围内自主地运用产权, 谋求自身利益, 而不受同一产权上其他主体包括原始产权主体的随意干扰;当然, 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并不排斥原始产权主体对派生产权主体进行必要的约束, 不过这种约束必须按法定程序进行。再次, 一个主体可以拥有多项产权, 但一项特定的产权只能归属一个主体。最后, 不仅原始产权可以派生出派生产权, 派生产权也可以再派生出派生产权来。这种过程可以连续下去, 使产权关系变得十分复杂。

第三, 由出资人注入企业的资本金及其增值和和企业在经营中负债形成的财产, 构成企业法人财产。企业法人财产权就是企业对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拥有的独立支配权。企业出资人拥有企业的资本及其权益但不直接拥有企业的法人财产, 企业存续期间内对出资人投资和企业负债构成的全部法人财产, 享有以其名义独立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的权利。企业法人财产权比传统的经营权更具有主体性和独立性, 能够满足现代市场经济对企业财产独立和自主经营的要求。

总之, 从最基本的意义上来说, 产权就是经济主体对资源所能行使的排他性的权利, 它以财产所有权为基础, 以及由此派生的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权利组成的权利集合。

二、有关财权的基本概念

企业的财权是法人财产权的主体, 也是受约束最强的法人财产权。企业财务主体拥有的财权, 是原始产权派生又独立于原始产权的一种财产权。财权表现为某一主体对财力所拥有的支配权, 包括收益权、投资权、筹资权、财务决策权等权能。其与原始产权主体的权能相依附、相伴随, 这种财产权与法人制度的结合, 即构成法人主体的财权。财权具有以下的特点:

第一, 企业财权是派生产权, 属于法人财产权。据商品经济的产权运行规则, 企业对其资产, 无论是投资者原始投入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积累起来的, 还是债权人提供的, 其所有权都属于原始投资者或债权人。企业拥有的只是这些资产的派生产权。

第二, 财权不能理解为行政管理权。财权应该从产权关系的角度来理解, 而不应该从行政关系角度来理解, 它是一种纯经济性质的财产权利, 是自由的, 没有掺杂任何政治因素或社会特权的财产权利。就国有企业而言, 作为所有者身份的国家, 除了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 即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外, 不能再对直接占有、使用的财产行使任何其他权利。企业如何筹措资金, 如何安排对外投资, 如何转换资金形态, 以及内部如何分配等财务问题完全由企业自主决定。当然, 企业独立的财权是与所有权相对而言的, 作为社会行政管理者的国家有权也应该对企业财务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这种对企业财权的约束与所有者身份的约束在内容、方式、程序上是有区别的。

第三, 财权是法人财产权中的最重要内容。法人财产权不外乎对法人财产权的占有、支配、收益和处分的权能。而与产权资本化运动相关的财权, 如筹资决策权、投资决策权、资金使用权、成本费用开支权、定价权、收益分配权等, 无疑是法人财产权的核心, 也是企业其他经营权的保证和前提。其实, 法人财产权集中体现在投资决策权上, 企业投资决策权不到位, 企业就无力对投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只有获得投资决策权的企业才能获得法人财产权的自主支配权。

第四, 财权也是约束性最强的法人财产权。这种约束一般是通过《公司法》等法律来规范的。我国的《公司法》规定公司的重大投资计划、利润分配、增资减资、发行债券、公司合并、分立与清算等企业关键的财务决策问题都必须经过股东大会的审批。但我们不能因为法人行使财权的不完整性, 以及受到《公司法》、公司章程等的约束和出资人的依法干预, 来否定企业独立行使财权的结论。

第五, 财权在企业内部具有明显的层次划分。从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来看, 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三个层次瓜分了几乎企业全部的财权, 并通过相关法律明晰了享受的财权和有效的约束。

随着产权会计的发展, 企业产权主体地位的确立, 企业也相应取得了自己独立的财权, 企业有权在法人产权的范围内独立行使投资权和收益 (分配) 权等各项权能。可以说独立财权的确立, 是现代企业财务区别于传统财务的根本标志, 是企业真正开展财务活动的标志, 也是财务区别与会计的重要标志。

三、产权与财权的关系

产权和财权是有明显的区别的。作为财产权的产权, 它从两个方面对财产, 即实物形态的财产和价值形态的财产实施管理, 如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等基本上都是对实物形态的财产实施的产权管理。我国目前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所实施的职能基本上都处于这种状态。而财权则侧重于对财力的配置, 即从价值形态上对资金 (本金) 进行配置或支配。也就是说, 在财权归于产权的内容中, 主管价值形态的权能并构成法人财产权的核心内容, 如收益权以及收益分配权、筹资决策权、投资决策权、资金使用权、成本费用开支权、定价权等。在这里, 收益权是产权权能的核心, 其他权能如占有、支配、处置的目的都是为了取得收益;没有资金的支配权, 就谈不上物资的采购权;企业不能享有工资费用分配权, 就很难实际享有劳动用工权;企业投资决策权不到位, 企业就无力对投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获得了投资决策权, 企业才能完整地获得对法人财产的自主支配权。

由于财务管理与产权管理在职能、目标等方面的区别, 财产权有着自己区别于产权的其他内容, 如财务预测、财务分析的权能等。当然, 产权也有许多与财权不完全相干的独立权能, 如前面所说的资产使用权等。总之, 财权与产权是两个相近的经济学范畴, 在两者交叉的领域里, 财权构成了产权最核心的权能。

财权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的核心概念在财务理论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是整个财务理论体系的主线, 并成为财务基础理论及运用理论的共同起点, 统领着整个财务理论体系。一方面, 它同财务理论体系的各组成部分有着强烈的相关性, 能够使对各个局部的研究相互协调, 具有高度的内在逻辑性;另一方面, 我们可以通过把握它从而把握整个财务理论与运作体系。

人们认为不同财产的各种产权包括财产的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等。从这里可以看出, 产权不仅仅是一个财产归属问题, 而且是一个经济运用问题。因而可以将产权分为原始产权 (或终极所有权) 和法人产权 (或法人所有权) 。

财权表现为某一主体对财力所拥有的支配权, 包括收益权、投资权、筹资权、财务决策权等权能。这一支配权显然起初源于原始产权主体, 与原始产权主体的权能相依附、相伴随。而随着产权的分离, 财权的部分权能也随着原始产权主体与法人产权主体的分离而让渡和分离。这样, 原始产权主体在拥有剩余索取权的同时, 也拥有收益权这一财权 (当然是产权的权能) 。法人产权主体在拥有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等权能的同时, 也拥有了与此相联系的收益权、投资权等财权 (当然也是产权的权能) 。这样, 对独资企业而言, 由于产权没有分离, 企业在拥有完整的产权的同时, 也拥有全部的财权。而对于产权分离的现代公司而言, 财权随着产权的分解而分解, 公司只拥有部分财权。在严格的法人治理结构下, 法人产权主体所拥有的产权权能具有独立性。公司是否拥有独立自主的法人财产权与公司是否能够独立理财在含义上是协同的。由此可知, 理想的财权在独资企业是独立的, 在公司制企业也应该是相对独立的。同产权一样, 财权同样具有可分性、可明晰性和独立性等特征, 否则便成了与产权关系模糊相伴随的模糊财权关系, 或称模糊的财务关系。

从财务主体确立的方面看:产权独立是市场主体确立的财产基础。所谓产权独立是指所有或占有主体对于所有或占有的财产依法享有支配、处置、收益等权利。产权独立作为市场主体确立的财产基础之所以是最为重要的条件, 是因为只有在享有独立的产权, 从而拥有进行市场活动的财产基础的前提下, 市场活动者的自主决策权才能落到实处, 而追求最大经济利益也才会有所依凭, 以形成激励和约束的内在机制。因此, 要想真正成为市场主体, 都必须首先具备产权独立这一基本条件。财务主体即是具有独立财权 (产权) , 进行独立核算, 拥有自身利益并努力使其最大化的经济实体。而财务主体又必须以市场主体 (产权主体) 的确立为基本前提, 财务主体必须是在满足市场主体的一般特征的条件下形成的。财务主体的特征之一是财权的独立性, 而财权独立的内容首先应该包括产权明晰, 即具有明确界定的财产范围。如同产权独立与市场主体的关系一样, 没有独立的财权, 就不能形成财务主体。财权的取得并独立化是一个组织能否成为财务主体的根本条件。综上所述, 财务主体应是市场主体, 具有独立产权 (进一步理解为财权) 等市场主体的特征。通过这一关系, 把财权和产权从财务主体确立的方面联系了起来。总之, 构建市场主体与构建真正的财务主体有着几乎相近的重要意义:其共同的关键在于产权或财权的独立。

财权和产权还可以在企业财务目标的形成上联系起来, 主要表现为企业财务目标体现着企业目标的意志, 也反映产权与财权的关系。产权关系单一, 财务目标就单一;产权关系复杂化、多样化且企业尚未取得独立的产权或财权时, 财务目标就呈现出多元化状态, 这样不利于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随着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 企业取得了独立的产权和财权, 并且企业各方的产权主体, 如股东、债权人、经理层和雇员等, 各方都有自身的利益, 共同参与构成企业的利益制衡, 这都是企业财务目标在确定过程中的需要。只有把这些统一起来, 才能既充分反映法人产权利益的企业价值, 又能通过企业价值的扩大来增进其他各产权主体的利益。

除此, 产权与财权有着共同的核心功能, 那就是资源配置。资源配置的核心目标便是效率最优化, 而现代企业财务的根本目标是价值增值, 现代财务与现代产权在资源配置上存在着天然的血缘关系, 而财权思想在财务职能中则体现为财务实际上是通过调整产权的分布来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的。

四、结论

产权及其相关的交易费用理论是现代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石, 该理论传入我国后与我国的制度演变相结合, 通过用现代的产权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以及过渡时期的会计问题等进行研究, 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学产权学派。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一种与人们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产权思想逐渐深入人心。与此相适应, 现代企业财务中的产权观念也在日益成熟, 产权观念已渗透到财务与实践的各个方面, 各个环节中。只有深入理解并研究它们, 才能为更新财务会计理论、深化财务会计改革以及重新认识、界定企业财务的基本理论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也才能为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企业财务制度提供依据。

摘要: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 产权思想深入人心, 并渗透到企业的各个方面。而在企业财务中, 产权更多的表现为财权。本文首先对产权与财权的基本概念与知识进行讨论与阐述, 以形成对产权与财权的基本认识, 然后结合现代企业制度对产权与财权的区别和联系进行讨论。

关键词:产权,财权,现代企业制度

参考文献

[1]余国杰.产权制度, 国企改革与国有企业财务行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2]朱小平.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3]伍中信.现代财务理论的产权基础[J].财政研究, 2000, (07) ..

[4]田昆儒.论现代产权理论对会计的影响与挑战[J].现代财经, 2000, (08) .

产权关系运动论文 篇2

(1) 物质资本产权决定论。

在资本市场没有缺陷、股东既获得企业全部收益又承担企业全部风险等假设条件下, 企业是股东的, 其目标是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按照这种理论, 把企业所有权集中地分配给股东是最优的企业所有权安排。其实也就是说在企业里物质资本产权决定着人力资本产权。在我国目前, 大部分企业都是物质资本产权决定人力资本产权的治理结构。

(2) 人力资本产权决定论。

企业是一个由技术因素决定的生产函数, 随着人力资本专用性和团队性日益增强, 人力资本所有者将掌握企业所有权, 而物质资本所有者则只能获得“固定租金”。按照这种理沦, 把企业所有权集中地分配给人力资本所有者是最优的企业所有权安排。也就是说由人力资本产权决定物质资本产权的企业治理结构, 这种企业对技术的要求很高, 一般是要有特殊技术或者较为特别的高科技企业会使用这种治理结构。

(3) 共同决定论。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本质上是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所缔结的“一组契约”, 企业发展取决于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的长期合作, 企业目标是为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服务, 企业各项制度安排要平等对待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产权权益。按照这种理沦, 各产权所有者共同分享企业所有权是最优的企业所有权安排。其实这种企业治理形式是物质产权决定论与人力资本产权决定论的折衷, 也就是说物质资本产权与人力资本产权同等重要, 不存在谁决定谁的意思, 这种理论虽然在理论上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企业股东与员工的积极性, 但在现实中的实行上还是存在着不少困难, 目前我国有不少的企业实行的是这种治理结构, 而这也是我国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

2 三种产权治理形式的比较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资本产权决定论和人力资本产权决定论把企业所有权集中地分配给某一产权主体, 就意味其他产权主体的权益被剥夺。因此, 这两种理论作为企业所有权安排的理论基础不是一种最优的选择, 最优的选择应是共同决定论。

(1) 企业剩余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各产权所有者投入的专用性资产。

这就是说, 对企业剩余的贡献既有股东投入的股权资本, 还有债权人投入的债权资本、政府投入的公共环境资本 (包括制定公共规则、优化信息指导、改善生态环境等公共产品) 等物质资本, 也有经营者和一般职工投入的人力资本。可见, 企业剩余实际上是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产权所有者的合作收益。按照谁贡献谁收益的原则, 这些所有者都有权参与企业剩余的分配。

(2) 企业风险由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承担。

凡是为企业投入了专用性资产的产权所有者都会因企业亏损或倒闭而承担相应的投资损失。而且, 随着物质资本证券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人力资本专用性的日益增强, 物质资本所有者可以在资本市场上通过组合投资、转让股权或债权等方式来回避其投资风险, 但人力资本所有者却相对难以回避企业风险造成的损失, 特别是人力资本投资相关的风险。从这个角度看, 同物质资本一样, 人力资本也具有抵押性。

(3) 企业控制权由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分享。

凡是为企业投入了专用性资产的各利益相关者为了降低投资风险, 获得产权收益, 就必须参, ;企业控制权的分配, 共同治理企业。英国的《Hamper报告》、美国的《商业圆桌会议公司治理声明》、日本的《公司治理原则》、韩国的《公司治理最佳实务准则》以及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公司治理原则》等, 都强调在公司治理中, 要重视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作用。

3 企业中物质资本产权与人力资本产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企业是物质资本产权与人力资本产权的契约, 是物质资本产权与人力资本产权交易的结果。企业的建立标志着物质资本产权与人力资本产权已经化合为企业所有权。企业所有权是指剩余索取权和归属性控制权。因此, 深入研究物资资本产权与人力资本产权发生之间的关系显得非常重要。一般认为, 物质资本产权有所有权 (狭义) 、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权能构成。物质资本产权与人力资本产权进行交易时, 为了实现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结合, 物质资本所有者就必须让渡物质资本的占有权权能, 以使人力资本能够与物质资本结合。物质资本的占有权权能通过交易让渡了, 物质资本的使用权权能也就自然而然地让渡了, 因为人力资本只有实际“使用”, 物质资本, 物质资本的价值才能保值和增值;物质资本的使用权权能让渡了, 也就让渡了物质资本的处置权权能, 因为物质资本“使用”的本身就是对物质资本的处置。

在物质资本产权与人力资本产权的交易过程中, 物质资本所有权 (狭义) 权能不会让渡, 因为物质资本所有权 (狭义) 权能是物质资本所有者拥有物质资本的法律凭证。如果让渡了, 就会失去自己的物质资本;物质资本所有者失去了收益权权能, 物质资本产权与人力资本产权交易就失去了意义。通过对物质资本产权与人力资本产权参与交易的权能分析, 可以确定, 只有占有权权能、使用权权能和处置权权能等参与了交易让渡;所有权 (狭义) 权能和收益权权能没有参与交易让渡, 仍然归属于物质资本所有者。

4 最优产权安排的企业治理形式分析

这里所讲“最优企业所有权安排”是指“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所有权安排 (“企业价值”包括可供所有企业参与人分配的总收益) , 没有考虑收入分配问题。拥有企业所有权也就是拥有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由于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 剩余是不确定的, 因此拥有企业所有权就必须承担企业风险。因此可以说谁是企业风险的真正承担者, 谁就应该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因为只有承担企业风险的人才最有积极性为企业做出最优的决策, 而不承担企业风险的人是不可能做出最优决策的。那么就要看物质资本的所有者和人力资本的所有者谁能够真正承担企业风险。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运行, 物质资本的社会表现形式已趋多样化。物质资本从实物型表现形式, 到货币型表现形式, 再到信用型表现形式的转换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是非常便利。再加上产权市场的完善, 各种物质资本进行买卖或转移也很方便。这就减少了非人力资本作为实物型投资时所具有的抵押性质, 从而使非人力资本所有者逃避企业风险具有现实可能性。而且随着证券市场的建立和运行, 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对企业的投资已经从以实物型直接投资为主的投资方式越来越转向以证券间接投资为主的投资方式。另一方面, 由于人力资本的专用性, 人力资本所有者承担企业风险的程度正在日益加大。随着生产力的日益发达, 社会分工也日益细化, 因此人力资本的专用性程度也在增强。

综合上面的讨论, 可以得出, 无论是人力资本所有者还是物质资本所有者都不可能在所有的企业中单独承担企业风险。因此, 虽然当前大部分企业基本上实行的是物质资本产权决定论的模式, 但并不是对所有的企业来说都是最优的企业所有权安排模式;而随着经济的发展, 技术的进步以及货币支付工具的多样化, 共同决定论模式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将会成为主要的企业治理结构形式。

摘要: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作为构成企业的基本要素, 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企业的所有权安排形式,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企业的治理结构。通过研究物质资本产权与人力资本产权的组合关系及地位, 比较三种基本的企业所有权安排形式, 并联系中国的实际, 从动态的角度, 可以确定最优的企业所有权安排形式 (企业的治理形式) 及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产权,所有权安排

参考文献

[1]杨瑞龙, 周业安.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规范性框架及其理论意义[J].经济研究, 1997.

企业交易成本与产权制度创新关系 篇3

一、交易成本与产权制度

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由于产权的约束, 经济主体通常会根据产权安排的权利, 在权衡成本和收益之后才会进行经济活动。产权实质上是社会激励的约束机制, 有什么样的产权安排就有什么样的激励效果、行为方式和资源配置效率。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以及人的需求的特性引发了产权存在的必要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过程中, 所面临的对资源的竞争更是与日俱增, 如果不对这些竞争进行合理地约束和规范, 那么资源就难以实现合理配置、有效利用。以法权形式体现所有制关系的科学合理的产权制度, 是用来巩固和规范商品经济中财产关系, 约束人的经济行为, 维护商品经济秩序, 保证商品经济顺利运行的法权工具。合理的产权制度可以提供有效的社会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综合先前相关研究发现, 产权制度和交易成本总是结伴而行。成本问题一直是组织制度安排所考虑的首要问题, 要确定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 就必须考虑到如何寻求交易成本的最低。交易成本是产权制度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交易成本又称交易费用。交易成本理论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所提出, 他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认为交易成本是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 最明显的成本, 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 或者说是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及利用价格机制存在的其他方面的成本, 主要包括:谈判成本、签约成本、执行成本、监督保护成本及维护交易秩序的成本。而后先关研究归纳并发展该理论, 交易成本存在的情况下, 产权的初始界定会对经济制度运行的效率产生影响, 但是只要产权明晰, 即使存在交易费成本, 企业仍可以通过选择产权制度使交易成本达到最小, 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二、交易成本与产业制度创新关系

由以上对产权制度和交易成本的内涵分析发现, 产权制度和交易成本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其对立面在于, 产权制度指的是界定和维护交换双方权责利关系的制度安排;交易成本指的是界定和维护产权发生的费用, 二者的含义不完全相同。相互联系在于, 产权制度的交换双方权责利关系越模糊, 外在性和社会成本无人承担的问题就会被放大, 为界定和维护产权的制度安排而支付的费用就越大。反之, 越小。从产权制度和交易成本的对立统一关系来看, 为建立明晰产权的制度安排除了必须支付相应的交易成本之外, 还必须能够获取相应的制度收益。否则, 人们就会因为建立明晰产权的制度需要支付高额的交易费用而不愿意进行产权制度创新。一旦出现产权关系模糊的现象, 就会导致外在性和社会成本无人承担的问题愈发严重, 资源利用效率会因此而降低。企业通过产权界定和制度创新, 明晰产权关系, 进而削弱外在性和社会成本无人承担的问题所引发的影响, 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产权明晰的程度越高, 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也越高, 制度创新收益就越大, 为界定和维护产权制度的成本也越大。产权制度是企业制度的核心。对于一个企业来说, 选择一种既能降低交易成本, 又能提供适当产权安排的制度, 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关键。不同的企业制度是不同的产权结构安排的体现。产权制度创新得益于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 尤其是给予企业家的报酬激励, 能够有效地分配企业资源的剩余所有权, 从而加强管理, 减少交易成本。新制度经济学原理认为, 交易能够实现的前提条件是交易双方在交易中拥有充分的信息。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 交易双方在交易中不可能拥有充分的信息, 往往在交易中处于优势的是拥有信息较多的一方, 在经济人的理性原则下驱利动机往往诱使其采取损害对方利益的交易行为;拥有较少信息的一方因此在交易中居于劣势地位, 在经济人理性原则下, 通常会采用谨慎的态度进行交易, 以便使自己的损害降低最低。新的制度安排要对交易优势一方的行为进行约束, 使他为其损害对方利益的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 对交易劣势一方提供一种保证, 使他在交易受损时能得到相应的补偿, 从而鼓励交易行为。新的制度安排是否有益于交易双方的发展, 要看其所带来的收益和成本。反过来, 交易双方的制度收益大于制度成本才能促进新的制度发挥作用。对于优势一方, 通过约束其行为可以降低其收益、增加成本, 而保证劣势一方交易的顺利进行可以增加其收益、降低成本, 这样以来双方的会实现共同发展, 从而使新的产权制度安排延续其作用。

总之, 当预期的制度收益大于交易成本时, 企业才会有动力为界定和维护产权而进行制度安排的创新;如果预期的制度收益小于交易成本, 企业就不会愿意从事产权制度的创新。如今,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 产权变革也随之达到一个临界点, 即彻底抛弃传统企业产权制度的同时, 更加完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 只有当各种资源的替代相转换率等于各自的市场价格的比率时, 资源的配置才会达到最优状态。所以,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要注重交易成本的存在, 力求新的产权制度带来的收益大于交易成本, 实现资源合理利用的目标, 才能使新的产权制度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产权制度创新的相关建议

由以上对交易成本和产权制度创新关系分析发现, 新的产权制度除了会带来一定的收益外, 还会造成交易成本的出现。企业产权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取决于它是否能够将交易成本降到最低限度, 交易成本的大小对于产权制度创新起着决定性作用。新的企业制度要能够提高组织协调效率以及资源利用效率, 从而节约交易费用。基于此, 笔者提出了创新企业产权制度的相关建议。

1、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鼓励竞争降低交易成本

在我国的很多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 高层管理人员任人唯亲的现象仍旧屡见不鲜。然而, 一些管理人员由于知识、经验等自身能力的局限, 并不能有效地发挥职位作用, 导致管理上出现混乱, 降低经营效率, 增加交易成本。企业想要寻求发展壮大, 应出于岗位的需要招聘人才, 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 减少任人唯亲造成的管理不公甚至混乱的现象。由于亲属管理人员通常会排斥外来人员, 导致一些企业必不可少的优秀的人才很难在企业中发挥其作用。为了打破固有的发展模式, 应着力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使其充满活力。将竞争制度真正地引入企业的管理中, 使企业员工包括优秀的企业亲属员工都有一种忧患意识, 并注重将选用强的企业亲属成员原则和德才兼备的外部人才聘用标准相结合, 打破企业内部封闭式权力结构。由于竞争的存在, 企业的管理效率必然会相对提升, 企业的资源也可以进一步得到合理利用, 从而可以降低新制度带来的交易成本。

2、明确财产所有权, 消除内部产权混乱现象降低交易成本

目前, 我国的一些企业, 尤其是家族企业内部各自为政的现象层出不穷, 导致企业成为一盘散沙, 从开始的合力逐渐演化为自私自利的分立, 这就不可避免地将企业带向衰退的道路。究其原因, 这些企业缺乏明确的产权和权责关系, 缺乏约束这些管理者的有效制度。首先, 要合理地设置明确的产权股份关系, 按照能者多得的原则分配股份。对管理、生产等效率更高的成员实施股份奖励制度, 保证其工作的积极性。但是, 制度的设置应考虑股权差距的存在, 不应使差距过于悬殊, 保证在合理的范围内。再就是, 按照职位的重要性和其绩效设计薪酬, 把权力、责任、利益联系在一起, 激发管理者的积极性, 使企业拥有活力, 企业才能发挥出效用。必须明确企业财产所有权, 使其成员成为直接的股份持有者, 同时合理地分离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 把经营权交给懂经营会管理只向董事会负责的职业经理人, 并且下设相关的监督机构。企业的相关产权制度必须保障资本与管理的分工合作, 减少内耗, 提高企业的管理运作效率, 进而降低新的制度安排所产生的交易成本。

3、实现产权多元化, 降低交易成本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很多企业都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 传统的具有成本和效率优势的产权结构已经不能够适宜企业的发展。很多企业由于过度的产权集中时常会出现盲目的决策, 追求产权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和产权制度安排已然成为企业经营的必然趋势。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可以采取上市融资或向企业员工转让股份、对高管采用股票期权制、股权激励、让投资者加盟企业股东行列等措施, 使产权流动进而形成真正意义的产权制度安排。也可以通过稀释股权的办法, 引进社会资本, 这样既保证了企业形成强大的合力, 又引入了社会资本。产权多元化意味着打破单一的投资主体, 形成多元的投资主体格局, 这样以来, 这些投资主体既能相互监督又能相互支持并共担风险, 有利于企业迅速壮大和扩张, 进而可以更为合理的利用资源, 提升经营效率, 降低交易成本。

四、小结

如今, 我国正处于企业改革的关键时期, 对影响企业成本的内外因素的探讨仍旧是一层不变的焦点。企业改革必然经历制度的创新, 而新制度安排又会产生交易成本。产权制度作为企业改革过程中一项重要单元, 其创新与交易成本之间的关系尤其重要。本文综合以前交易成本、产权制度的相关研究, 分析了交易成本和产权制度的内涵, 并进一步探讨了交易成本和产权制度创新之间的关系, 最后针对我国企业发展面临的一些产权问题, 提出了创新企业产权制度的相关建议。笔者发现, 产权制度的创新是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的, 即新的制度安排所带来的收益要大于其所产生的交易成本。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产权制度, 企业的产权制度创新也要以交易成本最小化为前提。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 交易成本与产权制度之间的关系仍旧是社会、企业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任何组织制度安排确定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 必须考虑到交易成本的存在。只有该制度安排, 或者说制度创新所引起的效率收益大于其所需要的成本时, 才能保证新制度的顺利形成。基于此, 本文从分析交易成本和产权制度的内涵出发, 进一步探讨了企业交易成本和产权制度创新之间的关系, 并提出了创新企业产权制度顺利进行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交易成本,产权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1]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2]苏武俊:论交易成本与制度创新[J].南方经济, 2003 (8) .

[3]李松龄:产权制度与交易成本[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 (5) .

[4]董小君:交易费用决定产权制度合理性[J].中国投资, 2006 (12) .

[5]周俊杰、吴爱喜: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研究[J].财会研究, 1997 (6) .

产权关系运动论文 篇4

一、制度变迁与利益结构调整

制度变迁是人类社会的常见现象,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之一。从利益角度看,之所以进行制度变迁,是因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在现有的利益格局之外存在着潜在的利益增进。制度变迁就是为了使潜在利益内部化并获得潜在利益从而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实现新的利益均衡的过程,即制度变迁的动因是制度变迁后总体的未来利益(TR2)大于现有的利益(TR1)。人们之所以有动力推进制度变迁,是因为人们发现在现有生产方式外,存在着改进的余地,即通过变迁能够促进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制度为人类行为提供了一定的约束,给人们以稳定的预期,有利于降低交易的成本,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从利益角度看,“经济制度一般有三个功能:激励、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4](P16)一定的经济制度是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力又是不断发展的,在一定时期某种制度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如果失去了激励作用,就会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这就要求微调原有的制度或彻底改变旧的制度,引入新的激励机制,以激发社会的活力和积极性,这样就产生了制度变迁的需求。对于不同的国家来说,为什么有的国家发展的快,有的国家发展的慢?对于一个国家不同的发展时期来说,为什么有的阶段发展的慢,有的阶段发展的快?是否存在合理的激励机制是其重要原因。激励机制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动力。引入新的激励机制的过程是利益重新组合、再分配的过程。通过利益的再分配,更大范围、更高程度地激发人们生产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制度变迁的动力在于潜在利益的发现。“经济体制模式的转换即是经济利益主体的重新分化与组合,经济利益结构的重新调整与再造,经济刺激与动力机制的改进与发展。”[5](P179)

制度变迁要考虑变迁的成本与收益,当一项制度变迁的潜在收益大于成本时,就存在着变迁的动力。总之,制度变迁是一个利益结构调整的过程,通过建立新的更富有效率的激励机制,促进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

制度变迁改变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利益格局调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即首先是利益格局的打破,利益格局处于非均衡状态,然后通过利益各方的博弈,最终实现利益均衡。利益格局调整的根本原因在于利益格局改变的潜在收益,即利益格局的改变者发现了新格局中存在的潜在利益。

如果抛弃制度变迁的利已因素,即假设制度变迁推动者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社会总体利益的提高而非一已私利,那么制度变迁的最终结果就是社会总体利益的改善。然而,即使如此,在利益变化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同情况。一是总体增进,部分受损。即利益变迁的最终结果是增进整体利益,但是有个别利益的受损。即增进了社会利益的总值,但是损害了部分群体的利益。二是结果增进,过程受损。即由于利益变迁过程的不确定性,即使是能够最终增进所有人的利益,在利益格局被打破的初期可能有的人利益受损,有的人的利益得到增进。利益结构的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开始的时候处于一个非均衡、非稳定的状态,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利益分配决定了人们对变迁的态度,并决定了制度变迁的命运,当利益关系调整到一个稳定的状态时,制度重新达到一个新的均衡水平。借鉴福利经济学划分福利变化的办法,根据制度变迁中利益结构的变化,可以简单地把制度变迁划分为以下两类:

一是帕累托制度变迁。帕累托指出:“最大偏好状态是:在那种状态,任何微小的改变,除了某些人的偏好依然不变而外,不可能使所有人的偏好全增加,或者全减少。”[6](P85)因此,帕累托制度变迁是只有人受益,没有人受损的制度变迁。然而,所有人的状态都变好只是一种偶然的情况,现实的情况多数是一部分人受益而另一部分人受损,帕累托标准不能就这些情况进行判断。

二是卡多尔-希克斯制度变迁。帕累托改革是制度变迁的理想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所有人的利益都得到了增进,而没有人的利益受损。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有的人利益受损、有的人利益得到增进。1939年卡多尔在《经济学的福利命题和人际间的比较》一文中提出:“当一定的政策导致物质生产率提高,并进而导致总实际收入的增加时......使所有受损的人都得到了充分补偿,社会上其他人的状态仍然比以前变得更好了。”[7](P549)即如果通过使受益者对受损者进行补偿,如果补偿后受益者仍有剩余,则改革的结果也会增进社会的整体福利,这种补偿的改革即为卡多尔改革。正如希克斯《消费者剩余的复兴》一文指出:“如果说A的情况由于某种变化而变得好些,以至于他境况的改善能在补偿B损失后还有剩余,那么这种变化肯定是效率的增加。”[8](P108)

根据制度变迁的主体不同,制度变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另一种是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来自于基层个体的主动变迁,它具有自发性,即个体意识到变迁的利益后自发进行的变迁过程。人们自发地进行变迁说明了所有的个体都会受益。因此,这种变迁总体上说是一种帕累托式的改进,即在改革的过程中所有人的利益都得到了增进,而没有人的利益受损。“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最初的改革,也就是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所以能较为顺利而迅速地实施推广,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在此过程中大多数人都获得了实惠而很少有人受到了损失。”[9](P93)强制性制度变迁是一种由政府法令引入强制实施的制度变迁方式,这种变迁的动力来自决策者预期的总收益大于总成本,但是对于每一个主体来说并不一定如此。也就是说国家意识到了某项改革会从整体上增进整个社会的利益,但是有的个体利益会减少、有的个体利益会增加,即这种变迁可能是一种非帕累托的变迁。例如在中国的城市改革中,国企改革导致一些职工下岗失业而成为改革的受损者。强制性变革的力量来自国家的强制推行,即国家是利益格局变革带来收益的发现者,认识到通过利益格局的改变可以促进整体的利益,从而颁布法令,以强制的方式在国家范围内推进改革,但是改革的落实者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及其带来的利益增进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基层可能消极推进国家的改革。

二、产权残缺与利益受损

制度变迁的理想结果是所有人的利益都得到了增进,即没有任何人的利益受损、有的人利益得到了增进,这样的改革没有反对者。但是,现实的改革往往是非帕累托改革,即改革的过程中有的人的利益得到增进、有的人的利益却减少。于是,受损者会通过游说、抗议方式阻碍改革的进程,动摇改革者推进改革的决心。这样的情况下,使受益者拿出一部分收益补偿受损者的损失,如果在补偿了受损者的损失后,受益者仍有剩余,则这种改革就是一种卡多尔改革,应该推行。

利益受损的情况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绝对利益受损。即个人的收益和成本的比较,如果个人从事一项活动收益小于成本,则是一种绝对利益受损,TR-TC<0。二是相对利益受损。设某种变革前收益为TR1,而变革后收益为TR2,而且TR1>TR2,即这种变革后收益减少了的受损叫做相对利益受损。三是比较利益受损。经济学认为,人们存在着一种妒嫉心理,如果一个人的利益增长得快些,而另一个人的利益增长得慢些,则存在着比较利益受损,即后者的地位相对于以前来说下降了。

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利益受损源于产权残缺。产权是人们围绕和通过财产而形成的经济关系,“任何一项产权,都包括主体的权能和利益两个方面。所谓权能就是产权主体对财产的权力、职能或作用。所谓利益,则是指财产对主体的具体的效用或带来的好处。”[12](P1)产权残缺是由于产权界定的困难或者外力的强制剥夺等原因,那些用来确定“完整的”产权的权利束中的一些权能不能正常行使,从而使所有者不能得到由权能所带来的利益。

一谈到产权残缺,很多人就会联系到与产权清晰相联系的私有制。然而,产权清晰并不意味着产权的高效。产权残缺是与产权完整而非产权清晰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产权清晰主要是指产权的边界清晰。但是产权的边界清晰界定并不必然导致完全拥有产权的收益权。由于外力的竞争、保护收益权的能力大小、政府的行政强制等因素,在产权边界即使清晰的情况下,所有者也有可能把一部分权益让渡出去,即由于所有者不能拥有全部收益权而导致产权的残缺。如对于生态建设者来说,由于生态效应的空间流动性,生态建设者的所有权是明确的,但是并不能享有全部的权益。对于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来说,制度变迁的过程是一项政府推动的强制性的行政过程,这个过程必然不可避免地造成部分产权所有者失去控制权,从而失去所有权,造成产权的残缺。

产权残缺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一是产权的清晰程度。产权越清晰,利益边界越清晰。但是如上分析,产权清晰并不意味着产权的完整。产权清晰只是决定产权完备程度的一个因素。二是个人保护自身产权的意愿和能力。在竞争性社会中,存在着他人掠夺产权的可能,而个人保护自我产权的意愿和努力程度决定了产权的完备程度。“除非产权得到完全界定———在交易成本为正的情况下,这是永远做不到的———部分有价值的产权将总是处在公共领域中。”[13](P2)三是法律的完备程度。法律的界定、政府的努力有利于降低个人保护的成本,提高保护的效率,从而促进产权的完备。四是政府的行政干预。政府通过行政命令的强制方式会导致私人产权的残缺。“政府通过对所有者选择用其财产做什么的权利(即产权的排他性)或者对其以共同商定的价格将之转让给他人的权利(即产权的可转让性)进行了干涉而削弱了产权。”[14](P5)

“权利之所以常常变得残缺,是因为一些代理者(如国家)获得了允许其他人改变所有制安排的权利。对废除部分私有权束的控制已被安排给了国家,或已由国家来承担。”[15](P112)由于制度变迁多是由政府依靠行政力量强制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这种变革是通过行政强制力量推进的,变迁实施主体的产权控制权、支配权等受到强制的干涉。因此,在这个过程,存在着个人产权“政府征收”从而导致个人失去控制权导致的产权残缺,进而导致个人利益受损。

三、利益补偿、利益平衡与利益关系协调

制度的变迁过程存在着路径依赖现象。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历史是至关重要的,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10](P1-2)“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1](P585)所以,“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有它的起点、过程和目标。起点的特殊性决定目标自身的构造,也决定到达目标的特殊途径。”[13](P1)由于路径依赖,若改革使传统体制的既得利益者失去以前的利益,他们就会成为改革的阻碍者。由于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着利益的粘性或者说刚性,只有对受损者进行适时、适度、适量的利益补偿,才能维护社会的公正与正义,才能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促进制度变迁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

从历史视角考察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转型,总体上来说,我国农村的改革是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这种改革是一种帕累托改进,所有人的利益都得到了增进。而我国城市的改革是政府在意识到改革的收益后,自上而下推动的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因此城市改革不一定是一种帕累托改革,必然会有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损。对利益格局改变造成的受损者应进行适应的补偿,使他们成为利益格局变化的受益者,从而促使非帕累托改革向帕累托改革的转变。因为“这种经济利益的有限性,要求经济利益必须在经济利益主体和群体之间进行适当的分配。当一种经济利益总量不变时,某一经济利益主体或群体经济利益的增加,就意味着另外一些利益主体或群体利益的减少,从而必然引起利益主体或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或利益冲突。即使利益分配的比例不变。利益差别也会随着利益问题的增长而不断扩大,导致矛盾加剧和冲突的频繁。”[16](P182-183)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为了实现工业化的目标而加快资本积累,实行的是低工资与充分就业的政策。这样每一个城市居民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且城市居民的工资虽然低,但统购统销制度下的农产品低价供给保证了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另外,城市居民还可以享受到各种福利待遇,如企业分配的住房、企业举办的工厂子弟学校、厂卫生室为职工提供近于免费的福利等,所以计划经济时期城市里的贫困问题不突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工人过多、效率低下,存在着严重的隐性失业,企业要进行成本核算,就要减员增效,这不可避免的使一部分人下岗分流,这种企业市场化改革是造成工人下岗失业,形成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根源。市场体制的建立有利于激发经济的活力,提高劳动的积极性,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增进,但是这一过程是以部分工人的利益受损为代价的,对于这部分工人的利益受损应予以补偿。

在传统计划体制下,还有一些人掌握了计划分配的配额制特权,改革后由于实行市场经济,运用价格、竞争和供求等机制来配置资源,他们的特权没有了,他们也是改革的受损者。但是,由于这些特权是不合理的,这部分人的利益受损就不需要实施补偿。

我国的改革已经进行了三十余年,其主要是靠行政力量推进的,这一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因为行政强制而导致产权残缺,并因此导致一些群体的利益受损。比如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的产权残缺导致的农民利益流失、城市居民拆迁过程中的产权残缺而导致的城市居民利益的受损。利益的受损必然会产生利益矛盾冲突,只有给予受损者一定的利益补偿,才能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

然而,依靠受损者个体的努力获得直接的补偿存在种种困难。制度变迁的利益受损是一种外力强制下的群体性的受损,对于受损者来说,申诉自己的权利面临着种种困难。一是受损与受益群体界定的困难。对于受损者来讲,个体本身是受损者,但是除自己之外还有哪些受损者,这存在着界定、认知的困难。另外,制度变迁是一项公共性的变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哪些群体受益、受益多少也存在着界定的困难。二是受益者的搭便车行为。受损者是一个群体,如果某一个受损者花费一定的成本诉求受损的利益补偿,诉求成功后补偿由全体受损者分享,而申诉者要承担诉求的成本,这种搭便车现象会降低受损者诉求的积极性。三是受损者诉求能力的限制。从本质上讲,受损者往往是相对弱势的群体,缺乏保护自己利益的知识和能力,从而部分地丧失自己的产权;而他们往往又没有表达自己权益的能力和机会,从而导致利益受损。因此,只有以政府为中介进行利益补偿,才能维护受损者的权益。例如,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与此相适应,通过户籍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把农民固定在农村的土地上,农民通过工农品价格剪刀差等形式为工业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在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便是以政府为中介进行的利益公共补偿。

四、结语

上一篇:小学美术创新教育下一篇:数据挖掘技术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