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管理制度(精选8篇)
贷款管理制度 篇1
胶州海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贷款风险
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贷款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切实化解和消化贷款风险,提高贷款质量,保证信贷资产安全,建立以贷款风险管理为核心的信贷管理体制,依据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下同)关于贷款风险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本公司,下同)贷款业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公司贷款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的各项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适应本公司贷款业务特点的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和机制,强化贷款风险全程管理,有效防范、控制和化解各类贷款风险,降低不良贷款,提高贷款质量。
第三条 贷款风险管理原则。本公司贷款风险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贷款风险管理一般原则与本公司贷款业务实际相结合;
(二)实行贷款按风险性质分类管理;
(三)坚持贷款风险管理权责相结合。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公司办理的各项人民币贷款。
第二章 贷款风险划分
第五条 贷款风险。贷款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贷款业务运营中,由于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致使贷款无法按期收回本息,金融机构可能遭受资金损失。按照银行业对银行风险的划分原则,结合本公司贷款业务实际,本公司的贷款风险主要划分为政策风险、经营风险和操作风险。
第六条 政策风险。政策风险是指本公司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实施宏观调控、保护“三农”利益、稳定市场等政策和特定的产业政策、区域政策,向借款人发放的贷款,借款人因执行政策出现不能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风险。
第七条 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本公司根据借款人自身经营需要发放的贷款,借款人因经营管理、市场变化、灾害和道德因素等原因的影响,不能或不愿意按照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其义务,出现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的风险。
第八条 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本公司内部控制及治理机制失效以及信息技术系统失效等可能造成的贷款风险。主要包括本公司内控制度和治理机制缺陷及内部员工操作失误、违反操作规程、信贷决策失误和道德因素等造成贷款不能按期收回或损失的风险。
第三章 贷款风险预测
第九条 贷款风险预测。贷款风险预测是指运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贷款的各种风险因素、风险性质及风险程度
进行识别和测定。贷款风险预测是贷前调查、审查的重要内容。风险预测结果是贷款是否发放、贷款期限确定、发放额度控制、贷款方式选择的基本依据。
第十条 政策风险预测。主要以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政策、政策性资金来源的落实与承诺保证情况、贷款风险补偿金情况为依据,对贷款的政策风险进行预测。
第十一条 经营风险预测。应根据不同的风险因素,分别按照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风险性质及程度进行识别和预测。
(一)定性分析预测。主要是通过对借款人内部各有关因素以及与借款人贷款偿还密切相关的外部环境和现象的不确定性分析,预测贷款风险。定性分析预测主要包括对借款人法人代表素质、经营管理水平、内部控制能力、信誉程度和发展前景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特定行业或地区的经济政策、经济环境、试产供求变化、价格震荡等情况;各种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外部因素或诉讼、疫情等突发事件影响的分析。
(二)定量分析预测。主要是依据借款人的财务指标和经营指标,对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进行分析和预测。
第十二条 操作风险预测。主要依据本公司是否具有较强的风险决策能力;员工是否具备所承担职责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执行信贷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能力;风险管理是否覆盖贷款操作的各个环节;是否具有完善的信息管理手段等。
第四章 贷款风险预警
第十三条 贷款风险预警是指在贷款操作和监管过程中,根据事前设臵的风险控制指标变化多发出的警示性信号,分析预报贷款风险发生和变化情况,提示本公司要及时采取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
贷款风险预警包括微观预警和宏观预警。微观预警是根据各种风险预警信号,及时判断单个借款人或单笔贷款的风险程度和风险性质。宏观预警是在微观预警的基础上,通过对贷款风险分类监测,依据贷款组合风险分析,综合评价贷款质量状况,判断全行或地区或行业的贷款风险程度。
第十四条 政策风险预警。主要通过政策风险信号反映。政策风险信号一般包括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政策、财政金融政策、农业政策、其他特定行业政策、信贷政策、汇率和利率政策等的调整、变动。其中,国家和地方政府与本公司贷款密切相关政策调整、政策性资金来源的落实和承诺保证变动、贷款风险补偿金的到位异动,应当作为当前政策风险预警的主要信号和监测的重点。通过对各种政策风险信号进行识别、分析,及时发现危及贷款本息按期偿还的风险苗头,提前对政策风险预警作出反映。
第十五条 经营风险预警。主要通过财务预警信号、市场预警信号、行为预警信号和其他预警信号反映。
(一)财务预警信号。财务预警信号一般包括借款人各项
财务指标如流动性比率、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收回率、现金流量等指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或有较大变动。
(二)市场预警信号。主要通过市场供求和价格波动信号进行综合反映。市场预警信号一般包括借款人所处行业或地区的宏观政策、特定行业政策、财政金融政策等发生改变,可能对行业经济周期和市场发展前景产生不利变化;市场供求关系、产品价格发生持续性或大幅度的波动;地区和行业信用环境以及整体经济环境恶化等。
(三)行为预警信号。行为预警信号一般包括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机构存在违约记录,提供虚假资料套取贷款,在其他金融机构违规开立存款账户,未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借款人贷款展期次数增加,借款人法人代表的变动,法人代表及其财务、会计人员发生违规违纪行为,主要股东或关联企业发生较大调整,改制改组不规范,担保物品价值下降或担保撤销,借款人未经银行同意对外提供担保等。
(四)其他预警信号。主要是可能发生各种影响借款人经营水平的重大灾害或突发事件等。
第十六条 操作风险预警。主要通过本公司内部操作风险信号反映。操作风险信号一般包括贷款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信贷岗位责任不明确、信贷档案不规范、客户信息资料不全面以及信贷管理内控机制不完善等;对不符合贷款基本条件的借款人发放贷款、不按规定办理贷款担保、不按规定用途或超权限发放贷款;贷款“三查”或审贷分离操作不规范、信贷监管
制度不落实、信贷信息资料缺乏、借款合同要素不全、信贷文本遗失或失效、数据统计失真、风险预测失误以及其他违反贷款管理制度的各种违规操作行为和工作失误等。
第十七条 建立和健全贷款风险预警系统。要建立微观风险预警与宏观风险预警相一致的预警体系。本公司要运用小额贷款信贷管理系统和今后陆续开通的人行个人征信系统、企业征信系统及本公司开户银行通过结算渠道为我公司开通的对借款企业的资金监测等各种渠道,对贷款运营各环节和各种状态下的风险信息进行收集、整理、识别、反馈,对影响贷款安全的主要风险信号进行前瞻性判断,并制订处臵方案,落实各环节的责任,提出防范和控制风险的预防性和补救性措施。
第五章 贷款风险控制
第十八条 贷款风险防范与控制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在贷款发放前所采取的预防措施以及在贷款发放后、收回前应当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控制贷款风险的发生、扩大和恶化。应对不同性质的贷款风险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也可以对同一种类贷款风险同时采取多种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
第十九条 实行借款人贷款资格认定制度。应当对借款人的经营状况、经营效益、资信情况定期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及贷款风险程度进行贷款资格认定。
第二十条 实行有效的贷款管理方法。贷款风险防范与控制按照区别对待、分类管理的原则,根据借款人的实际情况和
贷款性质、种类,分别实行授信管理、逐笔核贷管理的方法。
(一)授信管理。通过一定方式核定借款人一定时期内的授信额度,集中统一控制借款人信用风险。根据借款人的不同信用状况,结合本公司贷款业务的性质和贷款的特殊要求,确定借款人一定时期内的授信总额度。
(二)逐笔核贷管理。根据借款人资信状况和贷款的风险性质及程度,对不符合授信管理条件的,实行逐笔审贷的贷款管理办法。
第二十一条 选择有效的贷款方式。应根据借款人的实际情况和贷款性质、种类,分别选择保证、抵押、质押等担保方式和信用贷款方式。
第二十二条 严格执行小额贷款操作规程。实行贷款审贷分离和贷款集中审批制度,按照贷款“三查”程序规范操作,签订借款合同,确保要素完整,合法有效,规避操作风险。
第二十三条 加强对小额贷款管理制度办法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稽核。综合管理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客户经理落实小额贷款管理制度办法和操作规程情况进行稽核和检查,以促进各项管理制度办法的落实,做到规范和及时操作。
第二十四条 鼓励借款人投保。鼓励借款人对符合保险规定条件的财产办理保险,转移贷款风险。
第二十五条 防范和控制借款人改革改制风险。对借款人实行合并、分立、股份制改造、破产等涉及本公司债权的改制行为,要全程参与,落实贷款债权,防止借款人逃废悬空债务。
对需要办理债务转移手续的,要规范签订债务转移协议,确保债务落实手续合法有效。
第六章 贷款风险化解
第二十六条 贷款风险化解是指对已发生的贷款风险,应根据风险的种类、特征,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采取“三农”贷款风险补偿金抵偿、抵(质)押物变现补偿、以资抵债、保险理赔、依法诉讼、呆账核销等措施,避免或减少贷款损失。
第二十七条 对已经发生的政策风险,应及时与政府沟通,争取按规定落实“三农”贷款风险补偿金补贴政策。
第二十八条 对已经发生的经营风险,应采取向保证人追索、处臵抵(质)押资产、以资抵债、保险理赔、诉讼和呆账核销等措施,化解、补偿贷款风险。
(一)向保证人追索。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本息,采取贷款保证担保方式的,应依法向保证人追索,督促其以货币方式或资产抵债方式偿还借款人所欠贷款本息。
(二)处臵抵质(押)资产。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采取贷款抵(质)押担保方式的,应依法对抵(质)押物品进行处臵,处臵价款优先用于偿还所欠贷款本息。
(三)办理以资抵债。借款人确无货币资金或货币资金不足以偿还贷款本息,应对借款人事先抵押或质押财产办理以资抵债,通过处臵抵债资产收回贷款本息。
(四)办理保险理赔。借款人因遭受灾害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借款人已经办理财产保险的,应督促其及时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理赔款应优先用于归还所欠贷款本息。
(五)依法诉讼。对不按期归还贷款本息或故意逃废本公司债务的借款人,应通过诉讼手段依法清收。
(六)办理呆账核销。对已形成的贷款风险,采取一切化解补偿措施后仍无法收回的,按照呆账认定与核销程序核销。
第二十九条 操作风险的化解。对未按规定权限和程序操作造成贷款决策失误,借款合同要素不全或合同无效,信贷监管制度不落实,信贷信息资料缺乏,数据统计失真,以及其他违反贷款管理制度的各种违规操作行为和工作失误等所产生的贷款风险,应采取相应措施,及时纠正或补救,规范管理和操作,将贷款风险减轻到最低限度直至消除。
第七章 贷款风险监测与考核
第三十条 贷款风险监测。从强化贷款风险宏观预警出发,对贷款的质量状况和变动情况进行全面、持续、客观、动态地评价和反映,以便及时掌握贷款质量状态和贷款风险程度,迅速采取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
第三十一条 贷款风险监测的依据。贷款风险监测主要依据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结果,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依次反映贷款的风险程度。前两类为正常贷款,后三类为不良贷款。通过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判断借款人及
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分类的具体依据是贷款实际使用情况和物资保证程度,同时考虑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还款记录(包括贷款逾期天数)和还款意愿,以及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等因素。
第三十二条 贷款风险监测方法。贷款质量分类,由合规管理部和会计部门按有关规定适时认定,并按照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监测要求进行统计。
第三十三条 贷款风险监测内容。围绕贷款风险五级分类,设臵若干贷款质量评价指标,监测贷款质量静态分布和动态变化情况等,来评价贷款质量稳定性和不良贷款风险程度。
第三十四条 贷款风险监测分析。通过建立定期监测分析制度,真实、动态地反映贷款质量状况。根据贷款风险的高危品种、高危行业的分布情况,强化贷款风险的预警功能。根据贷款风险监测结果,及时调整信贷管理和政策,采取各种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
第三十五条 贷款风险管理评价考核。实行贷款风险管理量化考核制度,通过对贷款质量动态监测,重点对不良贷款增减变化情况进行评价考核,将其作为衡量本公司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
第三十六条 贷款风险披露。贷款质量分类状况按规定统一对外披露,对银监会、人民银行有特殊要求的,按规定另行上报。
第八章 贷款风险管理责任制
第三十七条 实行贷款风险管理总经理负责制。本公司要建立贷款风险管理机构,实行贷款风险管理责任制,总经理负总责。
第三十八条 实行贷款调查、审查、审批分开管理。贷款调查、审查、审批应分别由不同的岗位或部门负责。建立贷款审查委员会,明确其职能和责任。贷款审查委员会只负责对业务营销部们提交的贷款建议进行评审并提出审议意见,贷款由总经理或总经理的授权人审批。
第三十九条 明确落实各相关部门的贷款风险管理职责。综合管理部负责对贷款风险管理有关制度办法的合法性审核和风险保障措施的法律工作,并组织实施、检查指导贷款质量的监测分析、评价与考核;财务管理部内设会计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和按贷款科目核算反映,及负责贷款风险监测分类统计报表的生成与上报;财务管理部门负责对贷款风险管理工作真实性、贷款损失责任认定和处理情况进行稽核检查。
第四十条 实行贷款风险责任追究制度。凡因违规操作,工作及决策失误造成贷款损失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交司法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
200 年 月 日
贷款管理制度 篇2
该平台采用产学研合作开发模式, 由吉林省教育信息中心牵头, 意在通过网络全面整合吉林省教育助学贷款管理中心、高校、金融机构等高校学生贷款信息资源, 并对其进行实时、综合性管理。
一、主要关键技术实现
为保证所开发系统高效、安全、可靠, 平台开发过程中, 充分考虑使用对象、使用环境等各种因素, 采用了虚对象技术、智能文档中间件技术等关键技术。
1. 虚对象技术 (VObject Technology)
虚对象技术, 是根据Java语言的固有特性, 结合助学贷款业务特点, 基于Commons Collections API的对象缓存算法, 为提高服务器工作效率做的一次创新。具体操作是将常用的数据存放在Web服务器中, 每次查询时不必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这样可大大减少对数据库操作的压力。测试和分析结果显示, 查询操作对数据库的使用率占到30%-50%, 也就是说大部分的操作是查询。为此, 为减少查询次数, 对查询得到的数据进行封装和优化, 将得到的结果封装到对象中, 并将它缓存到J2EE缓存框架里, 这样, 使用者对常用的数据进行操作时, 实际上是对存储在J2EE缓存框架中的虚对象进行操作。如果是多用户同时使用的数据, 那么虚对象还可以做到共享数据, 从而使得数据库的查询频率大大降低, 提升整个系统的运行速度。同时, 为防止服务器中的JAVA虚拟机的内存溢出, 并提高虚对象的安全性、可靠性、完整性, 平台建设中还编写了虚对象控制器。采用虚对象技术后不仅减轻了服务器的负担, 而且提高了客户执行操作的速度。经过测试和分析, 采用虚对象技术的系统比以前的系统提高了10%-15%的效率, 虚对象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大量用户访问服务器时, 数据处理速度慢、等待时间长、服务器压力大等问题, 为本系统的稳定、高效、安全的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采用虚对象技术前后的比较图如图1所示。
2. 智能文档中间件技术
合同管理是吉林省国家助学贷款信息管理系统中的重要部分之一, 传统的合同管理由于手工作业的出错率高、信息流转慢、工作效率低, 很多单位采用信息技术开发合同管理系统, 将手工作业转化为计算机管理, 使得合同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然而, 目前绝大多数合同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高度结构化、应用流程不符合用户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开发模式缺乏灵活性、系统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企业内外环境。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提出基于智能文档中间件技术的合同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智能文档平台以智能文档为信息传递媒介, 支持工作流的灵活配置和多种协同方式, 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其结构如图2所示, 它由智能文档、智能文档客户端、一组智能文档服务组成。
其中, 智能文档是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综合体, 通过嵌入业务逻辑使文档具有一定的智能。智能文档是整个智能文档平台的技术基础, 它包含表示逻辑、业务逻辑和数据传输三个部件。智能文档采用纯XML格式定义表示逻辑、业务逻辑、数据传输等内容, 并存储为一个标准的压缩包。
智能文档客户端是用户访问智能文档的窗口, 用户通过客户端查询、编辑、审核智能文档。它既是用户操作智能文档的工具, 又是执行业务逻辑的容器, 能根据用户在编辑过程中触发的事件执行相应的业务操作。
智能文档服务由智能文档设计组件、智能文档服务器组件、工作流组件、数据集成与数据分析组件组成。
二、平台主要功能
已开发完成的国家助学贷款信息管理平台, 包含全省教育助学贷款管理中心、高校助学贷款管理、金融机构助学贷款管理、高校学生助学贷款管理、平台管理与数据交换五大子系统。
1. 省教育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子系统
教育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子系统包括政务信息公告管理、国家助学贷款相关信息浏览、综合信息查询、贷款项目统计分析、数据审核五大模块。
教育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子系统的设立, 有效推动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与措施的落实, 实时监督管理、统计分析与审核上报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实施情况。从管理层面上推进了吉林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稳定高效地开展。
2. 高校助学贷款管理子系统
高校助学贷款管理子系统包括贷款申请、信息管理、贷款管理、综合查询、报表统计、系统维护六个模块。高校助学贷款管理子系统的应用, 大大简化了学生贷款业务办理流程, 有效提高了学校对各种贷款信息的各项实时处理能力, 从技术上切实保障了学生贷款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 金融机构助学贷款管理子系统
金融机构助学贷款管理子系统包括贷款、还款、统计查询、贷款催收、数据上报五个模块。金融机构助学贷款管理子系统的应用大大简化了经办银行学生贷款工作办理流程, 减轻了经办银行的业务压力, 充分确保了学生贷款管理机构与经办银行之间学生贷款信息的高效沟通。
4. 高校学生助学贷款管理子系统
高校学生助学贷款管理子系统包括贷款申请信息浏览、助学贷款申请、还款信息查询以及个人信息管理四大模块。
高校学生助学贷款管理子系统的应用, 为学生提供了贷前及时了解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信息、贷款流程、办理方法、还款方式、获贷学生还款情况等信息, 为促进贫困学生积极参与国家助学贷款项目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5. 平台管理与数据交换子系统
平台管理与数据交换子系统是信息平台的核心, 提供信息平台扩展接口, 完成数据存储与数据交换, 具体实现平台的初始化, 系统架构的建立, 权限管理, 信息平台的流程管理和配置, 数据导入与导出。为各子系统之间、本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数据交换提供统一接口, 从而保证了平台的高效、安全和可扩展性。
三、结束语
国家助学贷款信息管理平台是完全基于TCP/IP协议, 依托Internet平台, 综合利用各种技术开发的分布式应用系统。平台的应用, 规范和推动了助学贷款相关业务的开展, 整合了相关资源, 提供了完善的安全保障和有效的管理机制, 有效地实现了资源共享, 促进了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国家助学贷款信息管理平台具有平台无关性、可扩展性及高安全性等特点。目前已经连接42所高校, 与助学贷款有关业务全部运行于该平台, 彻底摆脱了助学贷款业务中的手工和半手工操作, 并实现了各个环节的信息共享和互动。同时, 作为吉林省教育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平台建设中的一部分, 和其他平台实现了整体规划、同步实施, 数据无缝连接, 为吉林省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邓卫华.高校助学贷款中的信用风险防范[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06) .
[2]郑镛, 陆松锡.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 2004, (02) .
[3]王兴家.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及应对措施[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 2005, (03) .
[4]高国华.浅析现行国家助学贷款的运行问题与对策分析[J].特区经济, 2005, (11) .
[5]侯春霞.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 2007.
[6]刘学军.关于吉林省教育信息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7, 55-66.
[7]刘学军, 张广新, 贾亚洲.数控机床可靠性研究中远程教育系统的开发与实践[J].教育信息化, 2006.1:38-39.
贷款管理制度 篇3
关键词中国高校贷款 问题 美国 启示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2-016-02
一、 中国高校贷款的产生背景
为了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人才的需求,我国政府在2001年《教育视野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中规定200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
因此,从1999年起,我国高等教育连续5年扩招,在校生人数由1998年的643万扩大到2000万,增长了311%;毛入学率从9.8%增加到19%,初步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
在这样的形势下,大多数高校原有的教育资源无法承载急剧增多的学生人数,教学和后勤基础设施都不能适应高校发展需要,而财政投入也跟不上扩招步伐的前进速度。因此,资金短缺是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扩大规模的“瓶颈”。
另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受有效需求不足的影响,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增长很快,而与居民储蓄持续增长相反,全社会对贷款的资金需求持续低迷,年度贷款规模多年没有用完,加之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偏高,银行和金融机构风险约束强化出现慎贷倾向,即使拥有大量贷款库存,国有商业银行出于风险考虑也不愿将其贷给需求资金的民间中小企业。
在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和国有商业银行系统之间,一边是对资金的强烈渴求,一边是对扩大贷款对象、减少闲置资金的强烈渴求,而在这两者之间又有广大人民群众对于高等教育的渴求作为推动力,因此政府在对高校扩张进行核算并决定视之为扩大内需、增长GDP以及缓和就业的手段后,积极鼓励高等学校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突破以往的基本存储和简单信贷关系,以“银校合作”的方式开始了全面的互动合作。
二、中国高校贷款的现状及特点
(一)中国高校贷款现状
据2005年12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与预测》蓝皮书中称,2005年我国公办高校的银行贷款总额已达1500亿-2000亿元,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贷款。
“负债经营”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高校直接向银行大量贷款,这在我国建国后的高等教育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而且高校贷款的数量在增多、范围在不断扩大,高校贷款的现状令人堪忧。由于银行贷款的使用是有偿的,有明确的资金使用成本,高校需要到期按时还本付息,而大多数高校一年的收入除去支付人员经费、教学、学科学位建设、科研等公用支出、以及本科教学“四项经费”的支出,所剩资金仅勉强偿还银行贷款的利息,依靠高校自身的力量去解决银行贷款已经不可为之,部分高校陷入了以贷款还贷的恶性循环。
(二)中国高校贷款特点
1、高校贷款是风险贷款。高校属于政府公共事业领域,教育是公益性事业,国家财政拨款始终是高校的主要经费来源。国家对高校的管理体现在编制管理、经费管理、工资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由于高校的资产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因此高校本身不能进行担保贷款,也不能进行抵押贷款。高校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国家政府为担保承担者来与银行进行的“银校合作”贷款行为,也就是说一旦学校发生财务危机,将直接给国家带来很大的影响和损失。
2、高校贷款金额普遍较大。从1999年中国银行与清华大学签署“银校全面合作计划”的十亿到中国农业银行与中国人民大学的友好协商5亿融资再到后来国有商业银行与各大高校签署的贷款协议中可以看出,高校贷款金额数目之庞大。贷款金额庞大这一现象并不是只存在于个别高校,据有关数据统计,从1999年开始,“银校合作”成为一种风潮,各大高校平均贷款数额都在上亿元。
3、高校贷款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不明显。由于高校贷款主要用于学校基本建设投资、购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四项经费支出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投资周期长,效果也不明显。
4、高校还贷能力弱。目前高校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国家财政拨款、学费住宿费收入、科研经费收入、校办产业上交利润和高校自筹等。但由于国家财政拨款和科研经费收入属于专款专用,一般不能用于投资基本建设和偿还贷款。部分高校除去一年上亿元的工资奖金和教学、科研、行政开支,所余款项只够偿还贷款的年利息。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高校贷款的问题主要来自于高等教育的扩张缺乏足够的财政支持;高校、政府、银行三方共同推动高校贷款超速增长;高等学校资金来源不足,非贷款渠道筹资规模有限。
综观美国高校贷款制度,我们可以从中寻求到一些对于我国高校贷款困境的解决方法或值得借鉴的途径。由此,我们将对美国高校贷款的具体做法予以分析。
三、 美国高校贷款的具体做法
(一)联邦政府直接贷款
《高等教育设施法》和《高等教育法》要求联邦政府为公立和非营利性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设施建设提供为期不少于50年的贷款。《高等教育法》将各州的高等教育建筑事务局也确定为贷款对象。其高等教育建筑事务局建立的唯一目的在于为其所在的高等教育机构提供教学辅助设施。
美国高校在资金来源方面分两个组成部分:其一是联邦政府拨款,其二是由联邦财政部以发行有价证券的形式向社会拨款。高校贷款利息率具有较强的弹性,联邦政府给美国高等学校设施建设贷款的年利息率设定了一个5.5%的上限,这可以有效的减少高校的还贷压力。
(二)联邦政府担保、保险贷款
所谓担保贷款即联邦政府或其下辖、参股、赞助的机构以担保人或保险人的身份为高等教育机构向第三方的贷款提供担保或保险。当高等教育机构拖欠或无法偿还贷款时,由担保、保险方基于该第三方全部或部分补偿或赔偿。担保贷款有以下好处:第一,政府不必提供大量资金直接贷款给高校,大大减轻了联邦政府的财政负担,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联邦政府会为高等教育机构提供一定的利息补贴;第二,因为有联邦政府做担保,高校可以比较容易从第三方得到贷款,而且能以较低的利息得到贷款。
(三)州政府直接贷款和担保贷款
除了联邦政府以外,美国的州和地方政府也以直接贷款、担保贷款和保险贷款的方式为其所辖高等教育机构设施建设提供贷款或与贷款相关的扶持政策。这一规定起源于堪萨斯州1941年的一项法律,该法律规定堪萨斯州从制造业收取的税收中的25%用于为6所州立大学的校园建设提供低息担保贷款。此后,其他州都纷纷效仿,直至今天的普及状态。
(四)发行债券等有价证券
从广义上说,发行债券等有价证券也是贷款的一种形式。债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普通债券,一种是免税债券。债券还期分中长期和长期两种。中长期的还贷期为25年-30年,利率在5%-6%之间,而长期债券的还贷期则长得多,利率也相对高些。
除此之外,美国高校经费来源还有在联邦政府的资助、州政府的资助、社会的捐赠和基金融资以及项目融资等渠道。
四、美国高校贷款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20世纪70年代是美国高校设施建设贷款的分水岭,此前美国高校贷款主要是以直接贷款也就是政策性贷款的方式进行的;而此后,美国高校贷款逐步转变为担保贷款也就是商业贷款。这与我国当前的高校贷款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两者的不同点就在于美国高校的商业性贷款采取担保贷款的方式,而我国高校贷款则以信用贷款为主。
美国作为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有许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尤其是在贷款政策方面,结合我国的现状,我们可得出以下启示:
(一)高等教育立法制度还需完善
美国对于高校贷款的法制管理无论从大项上还是小项上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其规定的细小之处都涉及到所请工人的每小时最低工资。法制的完善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能有效的遏制在资金上面的隐性消费,督促高校的消费行为,规范高等教育体系。
(二)加强政府管理
高校的经费以及开支从根本上讲还是大部分靠政府的财政投入。只有政府加大投入才能在高校资金使用方面“理直气壮”的进行管理,只有政府加大对高等教育事业的财政投入,进行宏观调控,才能从源头上减轻高校的贷款压力,减少高校对银行贷款的依赖。
(三)高等教育体制创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教育阶段,政府应不断进行高等教育体制的创新,谋求多元化发展,以解决新阶段带来的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一方面应大力支持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在更大层次上满足我国多层次、多元化的高等教育需求,同时实现高等教育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另一方面也可以考虑对部分公立高等学校进行股份制改革,提高其自身融资能力和活力。
(四)银行的理性决策
国有银行作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自主承担风险的主体,在进行贷款业务时,应客观评价业务对象的风险与收益,理性决策。贷款前应收集高校的会计信息与声誉之类的状况,对高校贷款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严格规定归还数目、年限,严格依法放贷。贷款后应跟踪对资金的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管,确保贷款资金专款专用。另外,银行应加强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及时沟通与交流,共同分析贷款高校的财务状况,实时防范贷款风险。
(五)高校的开源节流
高校要想方设法多渠道筹措资金。除积极争取财政拨款和各项转向建设资金外,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如建立董事会和校友会,吸收捐款,积极募捐。“节流”方面,高校要充分认识到高校贷款的本质,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建立规范的经济责任制度,做到“贷款决策要审慎,贷款投资要可行,贷款程序要规范,贷款审计要严格”。形成勤俭治校、量力而行的观念,建设节约型大学。
(六)高校合理贷款
高校在申请贷款时要依据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客观合理的确定贷款规模。在申请贷款前,应制定出具体的发展规划并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透彻的分析从而得出自身的偿债能力。从国家现在的发展态势来看,我国已逐渐度过了80年代出生潮的入学高峰期,高等教育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必定会走质的突变。因此,高校在处理好短期改革所需资金问题的同时还应放眼未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还贷期间也应密切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利率的变化,适时做出相应的还贷计划的调整。
(七)教育银行的开设
国家在各大行业基本上都有专门的扶持对口银行,在教育这一影响国家发展大计的领域也应有专门的对口银行。国家可以开办教育银行专门解决高校贷款问题,并鼓励有资金实力、热爱高等教育的企业投入。教育银行的开设可以使教育资金的拨款迅速有效,方便政府对教育发展规划和实施进行有效的调控。
参考文献:
[1]林莉.中国高等学校贷款问题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殷伟伟.高校贷款的成因与对策分析.2008.
[3]李素敏.高校贷款规模过大的原因及对策刍议.2006.
[4]葛春.当前我国公立普通高校贷款问题的形成与化解.2008.
[5]郭国庆,汪晓凡.中国高校贷款问题、成因与对策.2008.
贷款管理制度 篇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抵押贷款管理,保证贷款安全,维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公司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房地产抵押贷款是指抵押人(借款人)向抵押权人(贷款人)提供房地产作为按期归还贷款的担保,在抵押人不能按期还款时,抵押权人有权依法处置该抵押物,并优先得到偿还的借款方式;
第三条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XX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的抵押贷款类业务。
第二章 抵押物
第四条 抵押物是由抵押人(借款人)提供的,并经抵押权人(贷款人)认可的作为担保的财产。
第五条 下列范围的房地产可以设定抵押权
(一)已领得房屋所有权证,且无产权纠纷的房产;
(二)依照有关规定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并已付清预购房款的预购房产。
第六条下列房产不得设定抵押权:
(一)所有权有争议的房产;
(二)被依法查封、扣押或采取其他保全措施的房产;1
(三)其它依法不得设定抵押权的房地产。
第七条以房屋设定抵押权的,应连同该房屋使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
第八条以整体楼宇中的部分房产设定抵押权的,应按抵押房产面积在整体楼宇的建筑面积中所占比例,折算出抵押房产在整体楼宇用地(包括基地和附属场地共用部分)中所占份额的土地使用权,与房产同时作价抵押。
第九条 以按份共有的房地产设定抵押权的,抵押人应书面通知其他共有人,并以抵押人所占有的份额为限;以共同共有的房地产设定抵押权的,抵押人应事先取得其他共有人的书面同意。
第十条用银行信用贷款购置的房地产,在没有还清贷款之前,如将该房地产设定抵押权,须经原贷款银行同意,方可进行抵押。
第十一条 抵押人以其已出租的房地产设定抵押权时,应将租赁情况如实告知拟接受抵押的当事人,并书面通知承租人。如抵押合同中有涉及承租人权益者,须事先经承租人书面同意后方可签订。抵押合同签订后,原租赁合同继续有效。
第十二条 以房地产价值中未设置抵押权的部分设定抵押时,抵押人应事先将已作抵押的状况告知拟接受抵押的当事人。
第三章 抵押贷款的申请
第十三条抵押人申请贷款时须向公司提交下列书面文件:
(一)抵押标的物产权证明;
(二)抵押标的物产权人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复印件及个人资信单;
(三)抵押标的物的规格、数量、原值、净值、现状、附属设施及装修情况等的书面说明;
(四)抵押权人认为必要的其他文件。
第十四条在接到上述文件后,应当审查文件的真实性、合法性、核实抵押标的物状况是否与抵押人提供的书面说明相符合,调查抵押标的物有无权属权益纠纷,调查抵押人的信誉情况、经营状况及还贷能力。
第四章 抵押率
第十五条抵押率是指贷款额与抵押物作价现额的比例;
第十六条 抵押贷款的最高金额应低于抵押标的物净值的70%。
第五章借款合同
第十七条签订借款合同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借款合同应载明下列事项:
(一)抵押人、抵押权人的名称、住所;
(二)抵押贷款的金额、用途、期限、利率、支付方式、归还本息方法;
(三)抵押标的物的名称、地点、面积及标的物权属证件号码、有效使用日期;
(四)抵押标的物的归还方式;
(五)抵押标的物的占管人、占管方式、占管责任以及意外毁损灭失的风险责任;
(六)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方式;
(七)其他约定事项;
(八)签约日期、地点。
第六章抵押登记
第十八条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应到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抵押登记。第十九条申请房地产抵押登记,应按抵押物类别向房地产管理部门分别交验下列文件:
(一)《房地产抵押登记申请表》;
(二)《房地产抵押合同》正本;
(三)《房屋所有权证》、《国有土地使用证》、《房屋共有权保持证》等权属证书;
第二十条 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或其他原因要求变更或解除抵押贷款合同时,应及时通知对方。变更或解除合同的通知或协议,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协议未达成之前,原合同仍然有效。合同变更或解除后,除依法可以免除责任外,有责任的一方应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
第二十一条抵押合同双方应自合同的变更或解除之日起十五日内一起向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变更或注销登记手续。
抵押合同因履行完毕而终止时,抵押双方当事人应自终止之日起十五日内一起向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登记手续。
第七章 抵押标的物的占管
第二十二条抵押人应维护其所占管抵押标的物的安全完整,抵押权人有权随时检查由对方占管的抵押标的物。
第二十三条抵押有效期内,抵押人对抵押标的物保留使用权和受益权,同时承担维修和保养的义务,以达到保值的目的,抵押期间抵押标的物发生损坏、灭失而造成贬值的责任由抵押人承担。
第二十四条抵押期间抵押权人对抵押标的物的使用和处置有监督控制权,未经抵押权人书面同意,抵押人在此期间作出的一切权属处置均属无效。
第二十五条抵押人出租、迁移其所占管的抵押标的物,应征得抵押权人的书面同意。
第二十六条抵押房产依约需要保险的,应由抵押人向保险公司投保。在抵押期间,抵押权人应为保险事故赔偿的第一受益人,并经由抵押保险转让手续,将保险单交给抵押权人。
第八章 抵押物的处置
第二十七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抵押权人有权依法处置抵押物;
(一)抵押贷款合同期限届满,抵押人未依约偿还贷款本息的;
(二)抵押人被宣告解散或破产的。
第二十八条依法处置抵押物时,抵押权人不承担有关生产及人员安置等责任。
第九章 违约责任
第二十九条抵押人因隐瞒抵押物的共有、争议、查封、扣压或已经设定过抵押权等情况所产生的后果,由抵押人承担责任。
第三十条由抵押人占管的抵押物发生毁损,保险公司依法不予赔偿的,抵押权人有权要求抵押人提供其他相应的抵押物。
第三十一条抵押人如未按合同规定的用途使用借款,抵押权人有权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贷款,加收罚息及采取其他信贷制裁措施。第三十二条抵押人到期不能偿还借款,抵押权人有权按合同规定加收罚息并扣收贷款。
第三十三条抵押贷款合同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争议不能协商解决时,任何一方均可向合同管理机构申请调解、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章 附则
小额贷款公司信贷管理制度 篇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的信贷管理,规范信贷行为,防范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根据《商业银行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民法通则》、《担保法》、《合同法》、《贷款通则》、《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08】23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意见》(豫政办【2008】100号)、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是公司信贷经营和管理必须遵循的基本则,是制定各类信贷管理制度办法的基本依据。
第三条、本制度中所指信贷业务是公司为客户提供的各类信用的总称,包括人民币贷款、承兑、贴现、担保等资产和或有资产业务。
第四条、信贷经营管理必须坚持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相统一的原则。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资,不得吸引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不得从工商企业获取资金,不得向其股东发放贷款,不得违法发放高息贷款。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融入资金的佘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
第五条、本制度所指信贷人员是公司信贷经营和管理人员,包括贷款审查委员会全体成员
第六条、信贷经营和管理应当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国家 区域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围绕公司为中小企业、农村、农业、农
/ 14
民服务的宗旨,促进农村社区经济发展。严格按照经验范围, 坚持小额贷款的经营取向,切实为“三农”、中小企业和县域经 济发展服务。
第二章 信贷管理制度的总体要求
第七条、信贷经营管理实行审贷分离制度。在办理信贷业务过程中,将调查、审查、审批、经营管理等环节的工作职责分解,由不同经营层次和不同部门承担,充分体现相互制约和相互支持。
第八条、实行贷款审批小组和贷款审查委员会制度。公司设立贷款审查小组(下称贷审小组),贷审小组是贷款部门的信贷业务决策层;公司设立贷款审查委员会(下称贷审会),贷审会是公司信贷业务决策的议事机构,审议董事会对各项信贷授权范围内需经贷审会审议的信贷事项,对有权审批人进行制约以及智力支持。
贷审小组由公司总经理、主办会计和信贷人员组成;凡须报公司贷审会审批的信贷业务,须经贷审小组表决同意,总经理任组长。贷审会由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具有评审能力的人员组成,监事长为贷审会主任委员。公司董事长不得担任贷审会成员,但对贷审会通过的贷款授信决定拥有否决权。贷审会和贷审小组实行无记名(或记名)投票表决。
第九条、实行信贷业务授权管理制度。公司董事会对总经理进行授权,总经理对贷审会、信贷管理部门负责人进行转授权。各受权人在授权范围内,对发生的信贷业务负全部责任。
第十条、实行具休业务主责任人、经办责任人制度。(一)在信贷业务办理过程中,调查、审查、审批各环节的有 权决定人为主责任人,具体承办的人员为经办责任人。其中,调查
/ 14
主责任人对信贷业务贷前调查的真实性及贷后管理负责; 审查主责任人对信贷业务审查的合规合法性和审查结论负责; 审批主责任人对信贷业务的审批负责。
(二)不同权限业务的主责任人界定如下:
1、属于基层信贷人员权限范围内的信贷业务,基层信贷人员 为调查、审批责任人;信贷组长或指定审查岗人员为审查主责任人。
2、属于公司范围内的信贷业务,信贷人员为调查责任人;信 贷组长或所指定的审查岗人员为审查责任人;信贷负责人为审批责任人。
3、属于公司贷审会权限内的信贷业务,市场营销科负责人为 调查主责任人;信贷管理科负责人为审查主责任人;总经理为审批主责任人。
4、属于董事会授权机构审议的信贷业务,市场营销科负责人为调查主责任人;信贷管理科负责人为审查主责任人;经董事会授权的有权审批人为审批主责任人。
第十一条、工商业贷款实行客户统一授信制度。客户统一授信制度是公司对客户实施集中统一控制客户信用风险的管理制 度,对授信客户必须遵循“先授信,后用信”的原则,做到授信主体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对象统一。
第十二条、贷款按照“谁经手,谁负责“的原则,贷款从发放到收回由经办信贷主任承担全部责任。
第十三条、建立责任人责任人责任移交制度,责任人工作岗位变动时,必须在同一级经营管理负责人主持和监交下,同接手责任
/ 14
人对其负责的信贷业务风险状况进行鉴定,填写责任移 交表,由原责任人、接手责任人、监交人签字后登记存档。责任移交后,接手责任人对接手后的信贷业务负相应的责任。
第三章 客户对象和基本条件
第十四条、客户应当是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中小企(事)业法人、县域内具有发展前景的中小型企业、优势农业及农村产业化项目和个体工商户农户。
第十五条、客户申请信贷业务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本制 度
(一)从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的建设和 生产经营活动;
(二)有合法稳定的收入或收人来源,具有按期还本付息能 力;原应付贷款利息和到期贷款已清偿或落实了经公司认可的 还款计划;
(三)在公司协作单位开立基本账户或一般账户,在其账户内 应保持一定的存款以作为结算支付保证。自愿接受公司的信贷 监督和结算监督,如实向公司提供有关经营情况和财务报表;
(四)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外,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对 外股本权益性投资累计额未超过其净资产总额的50%;(五)除自然人外,个体工商户、企业法人应当依法向工商行 :政管理部门登记并连续办理了年检手续,特殊行业须持有有权 机关颁发的生产经营许可证;须持有人民银行核准发放并经过 年检的贷款卡,以及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组织机构代码,事业法人依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巳经向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办理了登记或备案。自然人须在申请贷款申领贷款证或公司签发
/ 14
并经过年检的贷款证。
(六)不符合信用方式的,应有符合规定担保条件的保证人、抵押物或质物;
(七)申请短期贷款,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率原则上应低于60 %。申请中、长期项目贷款,应有经国家有权机关批准的项目立项批文,并有符合规定比例的资本金;
(八)申请票据贴现,必须持有合法有效的票据并提供具有真 实商品交易背景的相关材料。
(九)按照“小额、分散”的原则发放贷款,对同一借款人的 贷款佘额不得超过公司资本净额的5%,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经 营,贷款利率上限放开,但不得超过司法部门规定的上限,下 限为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
(十)建立审慎的资产分类和拨备制度,充分计提呆账准备金,确保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始终保持在100%以上,全面覆盖风险。
第十六条、客户信用等级管理。客户信用等级评定是客户授信管理的基础工作。评定内容主要包括信用履约、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经营能力、客户领导者素质和发展前景等因素。评定企业信用等级的机构应选择具备资质的资信评估机构进行评定。
第十七条、根据应授信客户信用等级评定结果、资产负债率 和其他要素确定客户最高综合授信额度。实行一年一评级一年一授信,公司信贷部门对授信客户盛供的贷款、贴现、承兑、信用证、担保等资产和或有资产信用佘额之和不超过最高综合授信额度。未评级客户按客户所能提供的担保情况核定最高综合授信额度。公司信贷部门就核定的最高综合授信额度,与客户签订授信协议,使客
/ 14
户在一定时期和核定额度内,能够便捷使用信用。
第四章 主要信贷业务
第十八条、贷款是指公司信贷部门根据客户申请,对其提供 的并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还本付息的货币资金。贷款按期限分 为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
(一)短期贷款是指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贷款。一般用于借款人生产、经营中的流动资金需要。
(二)中期贷款是指期限在1年以上5年以下(含5年)的贷 款:
(三)长期贷款是指期限在5年以上的贷款。
中、长期贷款一般用于借款人生产、经营和建设中的项目 投资需要。中、长期贷款实行项目管理,并釆用担保贷款方式。
第十九条、贷款按有无担保划分为信用贷款、担保贷款。(一)信用贷款是指以借款人的信誉发放的贷款。信用贷款发放 I需符合规定条件。除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外,原则上不得发放信用贷款。
发放信用贷款须符合下列条件,并经公司信贷部贷审会审议同意(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除外)。
1、保证贷款是指按《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以第三人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按约定承担一般保证责任或连带责任而发放的贷款。公司只发放连带责任的保证贷款。办理保证贷款,应当对保证人担保资格及其偿还能力进行审查,并按规定签订担保合同。
2、抵押贷款是指按《担保法》规定的抵押方式以借款人或 第 6 / 14
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办理抵押贷款应当对抵押物的权属、有效性和变现能力以及实现抵押权的合法性进行严格审查,按规定签订抵押合同并办理抵押物的有关登记手续。根据抵押物的不同情况,合理确定贷款抵押比例。贷款额原则上不得超过抵押物变现值的60%。
3、质押贷款是指按《担保法》规定的质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作为质物发放的贷款。办理质押贷款,应当对质物的权属和价值以及设定质权的合法性进行严格审查,与出质人签订质押合同,并办理相关的登记手续。如动产质押的,贷款额原则上不超过质物评估值的60%;权利质押的,贷款额原则上不超过质押凭证面值的80%。
第二十条、票据贴现是指持票人为了取得资金将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公司的行为。是公司向持票人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票据贴现期限自贴现之日起到票据到期日止,最长不超过6个月。
第二十一条、承兑是指承兑人(公司)应承兑申请人的要求,对其签发的汇票依据票据法的规定和公司的相关条件,承诺在该汇票到期日无条件支付汇票金额的行为。银行承兑汇票由公司统一办理,承兑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
第二十二条、担保。主要指对外担保业务。是指公司根据合约关系(申请人)的请求,向合约关系另一方(受益人)担保合约项下的某种责任或义务的履行,所作出的在一定时期内承担一定金额支付责任或经济赔偿责任的书面付款保证承诺。该业务须经公司贷审会审批同意方可办理。
第二十三条、其他资产和或有资产信用品种。
/ 14
开发的信贷资产转让等其他资产和或有资产信用品种必按有 关规定向银监部门报备或报批后方可实施。
第五章 信贷业务操作管理
第二十四条、办理信贷业务要按权限、按程序运作。第二十五条、办理信贷业务的基本流程:客户申请、受理、调查、审查、审批(报备)、与客户签订合同、提供信用、贷后管理、信用收回。
第二十六条、实行信贷业务“三查”制度。信贷业务“三查”制度是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制度的总称。
第二十七条、信贷产品定价。贷款按照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政策和结息方法,在允许的浮动幅度范围内,根据不同借款人、不同借款用途、不同风险程度,确定每笔贷款利率,在借款合同和借款凭证上载明。银行承兑汇票、担保等或有资产业务必须按规定收取手续费。
贷款利率将严格执行央行规定,即试点地区小额贷款公司 的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0.9倍和超过法定贷款利率的4倍。贷款展期期限加上原期限达到新的利率期限档次时,从展期之 曰起,贷款利息按新的期限档次利率计收,逾期贷款和挤占挪用贷款按规定计收利息。贴现贷款根据利息补贴方法,按规定计收利息,提前归还贷款,应当按实际借款的期限计收利息;如合同另有约定,还可以按照约定要求客户支付违约赔偿金。停息、减息、缓息和免息,严格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八条、合同管理。公司应使用统一制式的合同文本,对有特定要求的,也可签定非制式合同文本。签定合同要保证合同文
/ 14
本之间的法律衔接,保证合同的合法、有效。
第二十九条、经公司信贷部同意,客户可以提前归还贷款。
第六章 信贷业务贷后管理
第三十条、信贷业务发生后的检查。信贷业务发生后,信贷管理处应对客户执行信贷合同、经营状况等方面情况进行经常性跟踪检查和定期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的问题要形成书面报告向贷审会报告。
第三十一条、贷款展期。不能按期归还贷款的客户应在贷款 到期曰之前向公司信贷部提出贷款展期申请。担保贷款申请展 期,还应由贷款人、借款人、担保人签署展期协议。贷款展期不得低于原贷款条件。
第三十二条、实行信贷风险预警制度。信贷部经办人要对客 户财务和非财务等因素包括管理人员、社企关系、债权债务关 系、财务状况等进行监控,当可能危及信贷资产安全时,应及时报告信贷管理处,在贷款资金形成事实风险前,釆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同时,要建立主动退出机制。
第三十三条、实行客户重大经营事项报告制度。对客户的重大经营事项,信贷部要向信贷管理处报告,信贷管理处接到报告后,及时调整应对策略。
第三十四条、信贷违约处理。客户未按信贷合同的有关约定履行义务,信贷部要按合同约定和有关规定釆取计收利息、停止提供新信用、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信用、依法起诉等措施。本制度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生效。本制度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生效。
第三十五条、客户维护。对客户要提供理财、结算、信息咨询、9 / 14
代理保险、代理公证、保函等其他多方面服务,巩固、稳定优良客户。
第三十六条、信贷档案。信贷档案是公司提供、管理、收回信用全过程的真实记录,包括客户及担保人的资料档案和信贷运作档案。
信贷部以客户为单位建立档案,完整记录每笔信贷业务活动 的全过程及客户和担保人资料。客户和担保人资料包括客户及担保人的基本情况、财务状况、担保文件、分析报告、评估报告、信函等,如属于农村自然人客户还必须完整记载农户家庭经济状况、生产门类、信用户评定情况等,并按要求将全部数据按时录入信贷管理系统。
市场营销科对其调查的信贷资料负责管理,信贷处参与调查 的信贷资料由信贷处负责管理,信贷管理处还须负责信贷运作档案,主要包括贷审会审议、有权审批人审批过程中的有关资料。对信贷档案要指定专人管理,岗位变动要进行移交。实行信贷档案借阅、查阅登记制度。
第七章 信贷风险管理
第三十七条、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贷款管理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制定稳健有效的议事制度、决策程序和内审制度,真实记录和全面反映经营活动,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实行信贷 资产质量监测制度,对信贷风险资产进行分类,认定,登记、债权保全和清偿、核销和监测。
第三十八条、贷款监测实行按期限分类法和风险分类法。按期限分,贷款分为正常贷款、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
/ 14
款。其中: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为不良贷款。呆账贷款指按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规定列为呆账的贷款。呆滞贷款指逾期(含展期后到期)超过规定时间仍未归还的贷款,或虽未逾期或逾期不满规定时问但生产经营已终止,项目已停建的贷款(不含呆账贷款)。逾期贷款指按借款合同约定到期(含展期后到期)未归还的贷款(不含呆账贷款和呆滞贷款)。按风险分,贷款分为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其中: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为不氣贷款。次级贷款是指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造成一定损失的贷款。可疑贷款是指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的贷款。损失贷款是指在釆取所有可能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以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的贷款。
第三十九条、不良贷款的登记。不良贷款由公司信贷部门会 计、信贷主管人员提供基础数据,信贷部主任和贷款责任人员建立不良贷款监测台账,并报公司信贷管理处逐笔登记,建立台账,信贷管理处要定期(每季)报送公司贷审会成员,同时,抄报董事长和同级银行业监管部门。
第四十条、不良贷款的认定。信贷部对新发生的不良贷款要 坚持逐笔(户)审查,明确责任,按规定权限和程序认定。
第四十一条、不良贷款的考核。信贷管理处要按月通报信贷 部不霞贷款增减变化和清收任务的完成情况,并与有关经营目标考核挂钩,按月、按季或按兑现。
第四十二条、不良贷款的催收和呆账贷款的核销。信贷人员 负
/ 14
责不良贷款的催收和《催收通知书》的保管,信贷部主任负责对催收情况的检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呆账准备金,并按规定条件和程序核销呆账贷款。贷款豁免应按有关规定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要求公司豁免贷款。
第四十三条、以资抵债资产管理。在确公司利益的前提下,按照合法取得、妥善保管、及时变现、正确核算的原则,在授 权范围内做好以资抵债资产的接收、估价、保管、处置和核算 工作。
第八章 信贷人力资源管理
第四十四条、按照审贷分离要求设置信贷机构,确定岗位,配备信贷管理和经营人员。
第西十五条、实行信贷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所有信贷人员都 应通过考试和考核,取得上岗资格;考试不合格的,不得从事信资二作。持证上岗考试由各市(区)联社(农合行)信贷管理科组织,原则上每年组织1次。
第四十六条、实行信贷人员等级管理制度。已取得上岗资格的信贷人员,按照工作能力和业绩进行考核评定,实行等级管理。对不同等级的信贷人员授予不同的贷款管理权限,享受不同的待遇或不同的工资系数。信贷人员的等级评定原则上每年 1次。
第四十七条、实行信贷部门负责人业务资格认定制度,对拟 聘用的信贷部门负责人在正式聘用前要进行业务资格认定。
第四十八条、加强培训,提高信贷人员、业务技能和道德素养。第四十九条、对违背信贷管理有关规定的责任人员,要给予 相应的经济处罚、纪律处分或其他处理。触犯国家刑律的,移交司法
/ 14
机关处理。
第九章 信贷业务管理电子化
第五十条、信贷管理电子化,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信 贷日常业务处理、决策管理流程、数据统计分析、贷款风险类预警、信贷监督检查、客户资料等行为全部纳入计算机处理。
第五十一条、信贷管理系统的运行管理。信贷部负责辖内信 贷业务受理、调查、发放及收回、客户经营情况的登录,信贷管理科负责信贷业务审查、权限管理、数据上报和综合系统检查,科技部门负责系统维护和技术支持。
第五十二条、信贷管理系统的安全管理。信贷管理科和科技 部门要按规定操作,应严守信贷业务的有关机密,不得将电脑操作密码告知无关人员或泄露客户的商业机密。
第五十三条、信贷管理系统的人员管理。信贷管理系统必须 按规定设定系统维护员、系统综合管理员。系统维护员负责系统及设备维护,系统综合管理员负责系统机构人员管理、权限管理工作。
第十章 贷款管理的特别规定
第五十四条、借款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对其发放贷款。(一)借款人从事国家明文禁止的产品、项项目或违法经营活动的;
(二)借款申请者属于国家机关、团体和不具备法人资格、不按企业化经营的事业单位;
(三)生产经营或投资项目未取得环境保护等有权部门许可的; 借款用作企业注册资本金、股本金或法定资本金实收资本不到位的。
/ 14
(五)借款用于财政性收支的;
(六)在实行租赁、承包、联营、合并(兼并)、合作、企业产权 有偿转让、股份制改造等体制变更过程中,未清偿原有贷款债 务及未落实原有贷款债务或提供相应担保的。
第五十五条、信贷业务授权实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第五十六条、严格遵守小额贷款公司制度。第五十七条、不得超越辖区提供异地信用。
第五十八条、建立信贷回避制度,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 款,或优于其他借款人的条件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
第五十九条、不得对自然人发放外币贷款。
第六十条、严禁违反贷款管理程序或逆程序发放贷款。第六十一条、放贷款除按规定计收利息外,不得收取任何费 第六十二条、信贷资金不得用于财政支出。
第六十三条、不得对未取得经营房地产资格的客户经营房地产业务发放贷款。
第六十四条、严格控制信用贷款,积极推行担保贷款。
第十一章 附则
第六十五条、本制度由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信贷管理处负责制定、解释。
第六十六条、公司可依据本制度制定实施细则。
本制度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生效。
小额贷款公司汽车使用管理制度 篇6
汽车使用与管理制度
一、本公司车辆由综合财务部管理并具体负责调度安排。
二、安排车辆坚持“统一调度、相对固定”的原则。即在保证总经理用车的前提下,酌情安排其他方面。
三、驾驶员凭调度指令出车,不得擅自动用车辆。出车应提前5分钟到达指定位置,并按规定路线行驶;到达目的地后不得随意离车。必须按规定做好车辆的检查、保养工作,确保车况良好,车窗整洁,保证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驾驶员因事、因病不能及时上班的,要提前履行请假手续;驾驶员要严格遵守安全行车的各项规定,出车途中无论远近均不得饮酒。
四、因不执行交通法规、擅自用车或随意将车交别人驾驶及不按规定停车(按规定停车含车辆进库)等违规行为而发生事故(罚款),由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
五、车辆维修、年检等由驾驶员事先报告,所需经费超过300元,由综合财务部报经总经理同意后方可办理。
浅析我国农村联保贷款制度 篇7
一、我国农村联保贷款的必要性
我国农村联保贷款是对于农村小额信贷支农惠农的补充制度。因此,其产生与发展对于改善我国农业发展结构是有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表现为:就信贷机制而言,我国存在农户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农户无法提供符合抵押贷款担保品等现象,从而限制了农户金融信贷市场的可能;就信贷机构而言,俗称“草根金融”的民间借贷存在担保、监管缺乏、操作不规范等问题,而其他商业贷款也缺乏支农的针对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农村联保贷款应运而生。其独特的支农机制设计,在农村贷款方面较之民间信贷、其他商业贷款、小额信贷等有较大优势,具有不可替代性。
二、我国农村联保贷款特点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对信贷管理的规定,对农户一般的种植业、养殖业的资金需求,在一定限额内,农户申请可无需担保。超过限额的可采取农村联保。作为新型支农政策,农村联保贷款存在以下特点:
(一)联保贷款供给稳定、持续性强、覆盖面积大。
自2000年来,我国农村联保贷款规模迅速扩大(见表1、图2)。获得贷款农户达到7742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32.6%,受惠农民超过3亿。由此可知,农村联保贷款制度其稳定性、持续性促进了农村信贷的投入和农村金融的发展。
单位:亿元
单位:(%)A当年发放农户小额信贷和联保信贷覆盖率B当年农户小额信贷和农户联保信贷覆盖率
(二)小组成员互保,充分利用个人信息,部分地解决了信贷风险问题。
联保信贷制度以小组联保为基础,由农民自行建立贷款联保小组,由此大大降低了“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见图2)。由图可知,农户联保信贷不良率低于农户小额信贷不良率,其对于降低信贷风险有较大的作用。
单位(%)C农户小额信贷不良率D农户联保信贷不良率
(三)管理严谨、操作规范、办理简便,服务弱势群体。
有别于民间借贷、其他商业贷款。我国农村联保贷款立足服务农村,是我国支农惠农金融政策的制度之一,其管理更为严谨,办理流程便捷。
三、推行联保贷款中存在的问题
推行农户联保信贷以来,我国农村经济获得了较大发展,有效缓解了农村金融供需矛盾。但是作为舶来品,农村联保信贷在推行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排除最贫穷农户与无法满足部分专业农户资金需求。
在推行农户联保信贷过程中,联保小组是自行建立,因此最贫穷农户往往被排除在联保小组之外,无法获得联保信贷。因农户联保信贷额度限制,部分专门农户,如种植专业户、个体工商大户等,无法获得充足资金。
(二)贷款期限较短,上浮幅度较高。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提供的联保贷款期限一般为一年。在利率方面,农户联保利率在人民银行公布基准利率之上上浮40%,个体工商联保信贷利率上浮50%。期限短不利于生产周期较长的农业发展,从而影响贷款的回收;利率上浮幅度大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四、建议
鉴于我国农户联保贷款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提出以下建议:
(一)将最贫困农户纳入农户联保信贷范围。
农村实行联保信贷制度的真正意义在于充分运用农村金融的独特性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因此,将最贫困农户纳入农户联保信贷是对我国推行农村联保信贷制度的执行和完善。在实践过程中,农村金融机构可以通过降低申请门槛、引导联保小组等方式,将最贫困农户纳入到联保信贷范围之内。
(二)明确联保贷款中借款人与联保人之间的权责关系,分清责任。
在订立联保贷款协议时,要清楚明确、协调借贷人与联保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确保借贷人按时、按量还款,从而降低信贷风险。
参考文献
[1]郝芳.农村信贷的思考-联保贷款的缺陷与创新[J].价值工程, 2006 (10) .
[2]杜金向.农村信用社应把农户联保信贷作为主要的信贷产品[J].农业经济, 2005 (12) .
[3]人民银行苍梧县支行调查组.浅析农村信用社联保贷款[J].广西金融研究, 2001 (8) .
固定资产贷款风险管理 篇8
关键词:固定资产;贷款;风险
一、从几个固定资产不良贷款案例看风险环节和区域
笔者根据对某大型银行一省分行固定资产不良贷款审查情况,选择几个典型案例分述如下:
案例1:某公司成立于1998年12月31日,注册资金5,000万元,2002年9月26日至2005年10月10日期间,上述大型银行一分支机构向此公司发放10年期项目贷款12笔、金额31,600万元,用于旅游开发及水系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至审查日贷款余额31,175万元,贷款形态为可疑。其形成不良的原因主要是挪用项目贷款28,625万元;在借款人已出现违约风险的情况下依然向借款人发放剩余项目贷款6笔、金额10,300万元。
案例2:2005年1月31日至2008年8月29日期间,该大型银行一分支机构向某高速公路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发放项目贷款25笔,金额9.56亿元,用于高速公路建设,期限7-9年,以该项目公路收费权质押,权利价值14.56亿元,质押率为98.98%。至审查日贷款余额9.475亿元,风险分类为次级二级,审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项目评估不严谨,评估收入与实际收入差异较大,第一还款来源存在风险;二是项目超概算28.34%;三是项目延期竣工三年多;四是质押物不足值;五是总资产和所有者权益突然减少。
案例3: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月11日,最初注册资本500万元,后经转让和增资,将注册资本增至2000万元。该大型银行一分支机构于2007年4月29日和2007年6月28日分共向上述房地产公司发放项目贷款10000万元,贷款2009年4月27日到期,至审查日该项目贷款余额为8053.2万元,贷款形态为次级。审查发现以下问题:一是借款人股东在未取得借款行行同意的情况下,擅自转让股权;二是未办理在建工程抵押登记手续;三是采取预售备案形式以部分在建工程向外借款;四是借款人注册资金和财务报表不实;五是项目贷款发放时,项目资本金未足额到位。
从上述三个审查发现问题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固定资产贷款形成不良,其环节,涵盖了贷款的调查、审查和审批、贷后管理等贷款的全部环节;其手段,涉及到虚假注资和虚假报表、抽逃资本金、重复抵押、转移用途等;其风险的关键点是资本金不到位或到位后抽逃。因此笔者认为,固定资产贷款的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区域和环节,需要进行重点审查。
二、加强固定资产贷款风险管理措施
(一)加强贷款行业风险管理 实现贷款行业风险监控管理精细化
从发生不良的情况分析看,涉及钢贸、有色金属、房地产等行业贷款产生不良较多,审查建议业务管理部门加强对贷款实际投向监控力度,信贷系统中增加“贷款实际投向分类”,便于获得较为准确的高风险行业贷款数据。
(二)加强贷前调查环节
贷前调查是通过调查掌握借款申请人生产经营状况、资产负债结构。发展前景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借款人的偿债能力和贷款潜在风险,为贷款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和依据。一般采取查阅有关资料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调查。
1.查阅信贷管理系统有关资料和信贷档案,了解申请人存量贷款质量和还本付息情况,掌握借款人信誉状况和偿债能力变化情况。
2.查阅借款申请人提交的有关资料和近三年的财务报表,并对各种资料和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进行审核,了解客户生产经营和资金使用情况,分析客户生产经营变化趋势和资金变化情况。
3.深入实地,查阅客户有关报表和账簿,调查客户提交的有关资料是否真实,了解客户主要产品生产、销售及盈亏情况,判断客户生产经营是否正常、资金结构和资金使用是否合理。
4.与客户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交谈,了解客户的生产经营和日常管理情况,分析客户经营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必要时,可深入客户的主要生产单位、营业场所,了解客户的生产经营情况。
5.评定即期信用等级。利用调查了解、掌握的资料和有关指标,对借款人即期信用等级进行评定。
6.测算本笔贷款的贷款风险度。
(三)加强贷时审查审批环节
贷款调查是对借款人生产经营情况及其所提供资料真实性负责,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如实报告;贷款审查则是对贷款调查报告所反映的情况进行合规合法性审查;贷款审批则是基于贷款调查报告和贷款审查意见做出贷款决策。这个环节是贷款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从多次检查的情况来看,如果贷时审查风险控制好,可以消除很多道德风险的因素;如果控制不好,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很多道德风险的因素。
(四)加强贷后管理环节
从贷款的安全性考虑,贷后管理是贷款顺利收回的关键。贷后管理到位,贷款如期安全收回就有保障;贷后管理不好,借款人经营状况恶化,信贷资金和销售资金挪用,再好的项目,信贷资金也无法按时收回。
作为固定资产贷款,贷后管理问题主要存在于:将房地产项目贷款资金挪用于购买土地,将已成熟项目取得的贷款用于非成熟项目,项目销售款不用于归还贷款而被挪用于新建其他项目,借款人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变化不预警,贷款项目的工程进度与资金使用不匹配等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固定资产的信贷风险产生的根源并不是贷款人或者是银行某一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因此除了法人责任制的落实之外,银行还应强化对整个贷款实施过程的控制。我国金融机构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除了自身的相关改革以外,还应更多的借鉴国外先进的成功的经验,加强我国对于固定资产信贷的风险控制,有效提高我国金融行业的业务水平与抗风险
能力。
参考文献:
[1]徐艺心,朱晓霞.论《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J]. 区域金融研究,2010(04) .
【贷款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贷款管理中心08-01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等)08-17
网上贷款管理办法08-25
高校贷款计划与管理06-05
企业贷款信用保险管理08-16
不良贷款诉讼管理05-14
《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11-05
银行贷款的风险管理10-23
粮食流转贷款管理办法06-02
工行并购贷款管理办法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