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的基本内涵

2024-09-22

财务分析的基本内涵(精选8篇)

财务分析的基本内涵 篇1

1.简述财务分析的基本内涵。

答: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关心企业的组织或个人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的经济应用学科。

2.不同的财务分析主体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

答:

1、企业的投资者进行财务分析的最根本目的是看企业的盈利能力状况,因为盈利能力是投资者资本保值和增值的关键。

2、企业的债权人进行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一是企业偿债能力的大小,二是企业盈利能力的状况。

3、经营者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是综合的和多方面的,其总体目标是盈利能力。在财务分析中,经营者关心的不仅仅是盈利的结果,还包括盈利的原因及过程。

4、与企业经营有关的企业主要指材料供应者、产品购买者等。他们进行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搞清企业的信用状况。

5、国家行政管理与监督部门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一是监督检查各项经济政策、法规、制度在企业、单位的执行情况;二是保证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和财务分析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为宏观决策提供可靠信息。

3.财务活动过程及其与财务目标的关系。

答:

1、企业筹资活动的目的在于比较低的资本成本和较小的风险取得企业所需要的资本。

2、企业投资活动的目的在于充分使用资产,以一定的资产、较小的风险取得尽可能大的产出。

3、企业经营活动的目的在于比较低的成本费用取得较多的收入,实现更多的利润。

4、企业分配活动的目的在于兼顾各方利益,使企业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4.会计分析有哪几个步骤?

答:

1、阅读会计报告

2、比较会计报表

3、解释会计报表

4、修正会计报表信息

5.如何评价资产负债表变动的几种类型?

答:

1、负债变动型,由于负债变动引起资产发生变动。

2、追加投资变动型,由于投资人追加投资或收回投资引起资产发生变动。

3、经营变动型,由于企业经营原因引起资产发生变动。

4、股利分配变动型,由于股利分配原因引起资产发生变动。

6.不同对称结构的主要标志和结果。

答:

1、保守结构的主要标志:企业全部资产的资金来源依靠长期资金来满足,其结果表现为企业风险极低,资金成本较高,筹资结构弹性弱。

2、稳健结构的主要标志:用一部分长期资金满足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其结果表现为财务信誉优异,负债成本相对较低,具有可调性,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

3、平衡结构的主要标志: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全部依靠流动负债来满足。其结果表现为企业风险均衡,负债政策取决于资产结构,存在潜在的风险。

4、风险结构的主要标志:以短期资金满足部分长期资产的资金需要。其结果表现为财务风险较大,负债成本最低,存在“黑字破产”的潜在危险。

7.产品销售利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产品销售利润,亦称主营业务利润,是综合反映企业主营业务最终财务成果的指标。产品销售利润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状况,是影响营业利润的主要因素。影响产品销售利润最基本的因素,是销售量、单价和单位销售成本。在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还受产品销售品种构成的影响;在生产等级品的企业,由于优质优价,又受产品等级的影响。

8.如何评价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变化。

答: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

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但不足以补偿当期的非付现成本。

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并在补偿当期的非付现成本后仍有剩余。另外,可以结合经营生命周期,评价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变化是否正常。

财务分析的基本内涵 篇2

在知识经济时代, 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而且直接关系到综合国力的提升。为了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2006年7月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 (简称国家三部委) 开始实施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 至今已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287家创新型试点企业, 并对推选出的创新型企业加大了扶持力度, 如推进基地建设、提供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接着上海、深圳等各地方政府也纷纷推选创新型试点企业加以扶持。而企业也依托政府的支持, 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 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由于政府和企业代表了不同的利益主体, 分别扮演了委托人和受托人的角色, 两者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政府为了了解这些扶持政策所产生的成效, 就需要对受托人履行的受托责任情况进行评审, 总结试点企业创新发展的经验, 进而明确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导向, 引导广大企业走依靠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在国家三部委实施试点工作的两年后, 2008年6月国家科技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创新型企业评价工作的通知》, 决定在企业自我评估的基础上由地方或部门和联合工作组进行评审。

20世纪90年代前后, 国外已将审计概念引入到企业创新活动的评估中, 并利用审计的原理和方法对企业的创新绩效和创新过程进行审查和评价。而目前我国尚没有公认或权威性的创新审计准则, 因此如何对创新型企业进行审计是我们需要探讨的论题。文章首先分析创新型企业的基本特征, 然后通过创新审计与财务审计的比较阐述创新审计的内涵, 最后探讨如何合理确定创新审计的内容。

1 创新型企业的基本特征分析

创新概念是由熊彼特在1912年的《经济发展理论》著作中首次提出, 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到生产体系中。根据他的定义, 创新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种新产品或新功能;新的生产方法、工艺流程或商业方式;开辟一个新的市场;新材料或新的材料源;新的组织方式。因此, 创新不但包括技术创新而且包括组织管理上的创新。

2006年4月科技部等三部委在《关于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指出, 选择一批在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经营管理创新、理念和文化创新等方面成效突出的企业进行试点;同时规定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具有持续的创新能力、具有行业带动性和自主品牌、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较高的管理水平、具有创新的发展战略和文化五个基本条件。此后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展开创新型企业的试点工作, 上海市科委、市国资委、市总工会在《上海市创新示范企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规定创新型试点企业应具备六个方面的基本条件: (1)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2) 研发基础条件较强。 (3) 具有行业带动性和自主品牌。 (4) 具有较强的市场拓展能力和良好的财务状况。 (5) 具有创新发展战略和文化。 (6) 企业有优秀的技术领军人物与良好的经营管理团队。

可见政府确定的创新型试点企业主要是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三个方面成效突出的企业, 其核心是技术创新。从创新型企业应具备的五个基本条件看, 创新型企业的外在表现特征是有自主产权的技术、自主品牌、较强的研发资源配置 (人员、资金) 、较高的管理水平、创新的管理战略、创新的文化制度, 由此产生持续的创新能力和经营业绩, 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其他企业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创新型企业先进的技术、管理和制度, 确定合适的模仿和赶超策略, 最终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创新型企业的基本特征表明了企业的创新绩效的审计内容与财务审计是有差异的, 这些特征也为我们进一步合理确定创新绩效审计的具体内容和评价标准提供依据。

2 创新审计与财务审计的比较

从广义上讲, 审计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客观地获得和评估关于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的认定的证据, 以查明这些认定与确立的标准之间相符合的程度, 并把其结果传达给有利益关系的用户。

Vittorio Chiesa (1996) [1]等人对技术创新审计的概念进行了一般阐述, 他认为, “创新审计是指以创新的度量为基础, 找出创新目前的状况和期望状况间的差距, 确定问题的所在和需改进的环节, 进而提供用以提高创新水平的信息, 促进计划实施的改善”。“通过自身或第三方利用审计方法对企业的创新活动进行评估定位, 从而为提高创新管理水平提供必要的信息”。Chiesa的观点表明创新审计的目标是提供企业创新活动的信息, 审计对象是企业的创新活动, 审计的作用是提高创新管理水平和创新绩效, 而审计的主体可以是内部审计人员或是外部审计人员, 他主要从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创新审计的内涵。而目前我国政府主要是基于政策导向的需要, 从外部使用者的角度对创新型企业进行评审, 以获取企业创新活动的客观信息, 因此审计主体必须有外部审计人员参加;审计的作用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有利于为政府出台鼓励企业创新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另一方面在审查的过程中为企业找到问题所在和提出改善建议, 提高企业的创新管理水平和创新绩效。

可以看出Chiesa对创新审计的认识源于管理审计的思想。由于创新型企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 而管理创新是渗透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 企业的文化制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管理, 因此在创新审计中可以运用管理审计的思想和方法。以下我们将在分析创新审计和财务审计的相同点与异同点的基础上阐述创新审计的内涵。

由于创新审计和财务审计都是委托人需要了解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而产生的鉴证服务, 但是委托人需了解的对象和内容却不尽相同, 因此两种审计既有相同点, 也有相异之处。

2.1 创新审计和财务审计的相同点

创新审计和财务审计具有相同的方面: (1) 两种审计的一般目标都在于对企业管理当局认定的受托责任的完成情况进行重认定, 并发表审计意见, 以维护委托人的利益。 (2) 两种审计的主体都可以是注册会计师, 独立于受托人。 (3) 两种审计都需要客观地获得证据并进行评估。 (4) 两种审计都是通过鉴定认定和既定标准的一致程度, 其作用提高了审计对象的认定或陈述的可靠性, 为帮助委托人作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信息, 还可以为受托人提供改善经营管理等建议。

2.2 创新审计和财务审计的相异点

创新审计和财务审计的相异点主要表现在审计的具体目标和内容各不相同。财务审计鉴证的是受托财务责任, 对受托人财务状况的可信性进行重认定, 具体目标是判断财务报表是否按照会计准则公允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而对受托人的业绩是否满意并不关心。创新审计鉴证的是受托的管理责任, 它是对受托人认定的基于技术创新业绩在可信的基础上进行重认定, 判断受托人报告的技术创新业绩和创新管理过程是否令人满意, 为政府出台鼓励企业创新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由于两种审计的鉴证目标和内容不同, 也引起了两者在其他方面的差异: (1) 具体审计对象不同。传统的审计对象是以财务收支活动为核心的经济活动和以会计资料为重点的经济资料;技术创新审计的对象是以创新活动为中心的经济管理工作。 (2) 作用不同。由于财务审计是对过去的交易事项的鉴定, 仅起到回馈的反映作用;而创新审计在评价创新业绩和管理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漏洞, 可以起着积极的预防和控制作用, 从而提高创新管理水平和创新效益。 (3) 审计的标准不同。财务审计发表审计意见是以权威部门颁布的会计准则和独立审计准则为依据;而公认的创新业绩的评价标准和创新审计准则尚未形成, 审计师需要采纳委托部门所定义的广义目标, 然后对这些目标作精确描述, 因此制定详细的具体目标和恰当的业绩评估标准通常也是审计师工作的一部分。 (4) 审计证据和主要审计方法不同。在财务审计中通过监盘和函证等审计方法, 重点收集实物证据和外部证据, 由此提高审计证据的可靠性;而创新审计主要审查企业的内部证据, 审计师必须获得企业管理层的帮助, 与企业方面的技术开发、生产、营销、人事部门的责任人进行充分沟通和交流, 主要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来获取证据。 (5) 审计报告的内容不同。财务审计是对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是否公允表达发表意见;创新审计报告通常应描述约定任务的目的、范围和方法, 提出具体的调查结果, 指出改进的领域和建议, 同时应阐明审计师的结论或建议所依据的标准。

因此我们认为, 创新审计是独立的审计人员根据委托人的目标制订详细的、合理的评估标准, 主要运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审计方法, 评价实际的创新业绩和管理水平与确定的标准之间的符合程度, 将评价的结果报告给委托人, 并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或者说, 创新审计就是基于技术创新的外向型管理审计 (服务于委托人的管理审计) 。

由于创新审计与财务审计在审计目标、内容、标准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创新审计绩效指标不能仅仅依赖财务报表中的盈利数据。一方面这些财务数据的产生会受到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另一方面审计的目标和内容不相同, 导致报表中的数据不能合理有效地对创新绩效进行评价。

3 创新审计内容的确定

在创新型试点企业工作推行两年后, 国家三部委发布了关于开展创新型企业评价工作的通知 (国科办政[2008]40号) , 确定了四个定量指标和一个定性考察指标来评价创新型企业。四个定量指标包括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千名研究开发人员拥有的授权发明专利量, 新产品 (工艺、服务) 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的比重, 全员劳动生产率;一个定性考察指标就是创新组织与管理, 它主要考察企业研发支撑体系建设、创新战略制定与实施、创新管理与制度建设、品牌塑造、创新文化建设以及获得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深圳市科委在《深圳市创新型企业评价标准评估体系》中确定了从创新投入、创新效益、创新产业化、创新能力四个方面评估创新型企业。

从上述政府确定的评价内容和指标看, 政府更加注重的是业绩审计 (结果审计) 。由于对定量指标的计算作了详细的解释说明, 因此具有可操作性;而对组织管理创新的审计内容没有作出详细说明, 如果没有以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为主线进行评审, 就难以系统地发现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环节。

国外对创新审计的研究已积累了一些经验, Cooper (1980, 1996) 和Rothwell (1992) 在对技术创新企业的特征、创新成功与否的关联因素的研究中发现, 市场、技术、产品、生产、管理、制度等因素与创新型企业的绩效相关,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创新审计模型和审计内容。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根据组织内各国创新调查结果, 在“奥斯陆技术创新统计手册” (1993年) [2]中对技术创新过程进行分解并为创新效果提供度量标准, 其中特别强调了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的指标。

Chiesa等 (1996) [1]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 提出了基于创新过程的审计模型, 该模型包括技术创新的过程审计和绩效审计。过程审计关注的是管理过程和组织机制, 这种模型的根本理念就是创新的成功与否和管理过程非常相关。他将创新过程分为核心过程和辅助过程, 其中:核心过程包括概念产生、产品开发、工艺创新和技术的获取;实现这些核心过程的三个辅助过程包括资源的供给、高层的领导、系统与工具的利用, 最终取得创新绩效和市场竞争力。绩效审计关注的是每个核心过程、辅助过程和整个技术创新过程所产生的绩效, 是对技术创新进行定量测度的一种方法, 通过度量表 (scorecards) 方法整体评估技术创新绩效。而通过对核心过程和辅助过程的深入测试 (in-depth examination) , 可以找到薄弱环节和问题症结。Chiesa等通过案例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验证了该审计模型的有效性, 该模型后来被英国工业部与商业部用来对下属企业进行审计。

陈劲和史密斯 (1997) [3]将Chiesa的过程审计模型和“奥斯陆”技术创新统计模型结合起来, 构建一种全面审计企业创新业绩的模型, 对中国和加拿大企业的创新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与Chiesa等构建的审计模型思路相似, Richard C.M等 (2004) [4]提出的创新审计模型包括能力审计和绩效审计, 着重于企业创新能力的评审, 并利用该模型对北京的213家企业进行统计分析。

综上所述, 国外创新审计模型是在对企业的调查基础上确定的, 一般可分为基于创新过程和创新绩效的审计模型、基于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审计模型;而国内学者在构建审计模型时一般借鉴Chiesa 所确定的审计模型, 创新审计的内容不仅包括了绩效审计, 还包括具体过程或能力的审计。创新绩效审计只能快速地评价创新结果, 但不能解释实际与期望绩效之间为什么会存在差异;而过程审计却可以取得详细和深入的信息, 了解创新企业的成功或失败是如何发生的, 由此提出改进措施,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目前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技术创新已变得越来越复杂, 它需要在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进一步经过一个过程才能实现, 可见技术创新就是系统的创新。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构建了反映企业创新过程的循环图 (图1) 。企业首先确定创新战略计划, 企业战略会受到经营环境如资本提供者、资源提供者、战略合作伙伴、顾客、竞争者、政府等因素的影响;然后企业根据创新战略计划实施组织设计与相关的管理控制, 并且在组织中植入文化, 引导创新活动过程, 计量并报告创新结果;再将实际结果与战略规划中的预期结果进行比较, 找到问题所在, 然后整合对环境变化的了解, 引发新技术的创新与实施。

我们根据所构建的企业创新过程循环图, 结合政府规定的创新型企业的基本条件和评价指标, 认为创新审计的内容包括绩效审计和过程审计。其中绩效审计内容包括国家三部委在国科办政[2008]40号文件中制定的四个定量指标, 从这些定量指标来看, 它们主要是对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进行评估。过程审计的内容框架我们认为应包括战略管理过程、管理控制过程、资源管理过程、核心创新过程、生产和销售管理过程的审计。具体来说, 战略管理过程的审计即对战略规划和实施进行审计;管理控制过程的审计即是对组织结构和文化理念的审计, 由于管理控制是内嵌在创新过程、资源管理和生产与销售管理过程之中, 因此对管理控制的审计应结合这些经营流程审计;资源管理过程的审计即是对企业使用的人力、资金、信息资源管理的审计;核心创新过程的审计即是对创新概念产生、产品开发、工艺创新和技术获取的审计;生产与销售管理过程的审计即是对创新技术产业化和商业化的审计, 包括品牌塑造的审计。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政府实施的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的目的以及试点企业应具备的条件分析, 我们认为创新审计与财务审计在审计目标、标准、内容、方法以及报告内容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因此不能仅仅依赖财务报告的数据来评价创新绩效。由于技术创新具有复杂性和创新性, 我们认为审计的具体内容应包括绩效审计和过程审计, 绩效审计能快速评价创新结果, 而以创新过程为主线进行评审可以了解实际与期望绩效之间存在差异的具体原因。因此创新审计不但为政府提供了企业创新绩效的客观信息, 以便政府作出科学的决策, 而且企业管理层可以根据评审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和提出的改进措施, 用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创新管理水平。

为了更加合理地确定创新审计的具体评价指标, 即确定过程审计和绩效审计的具体评价指标, 还需要深入调查我国创新企业的特征和促进创新成功或失败的相关因素, 在此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V CHIESA, P COUGHLAN, C A VOSS.Development of a techn-olgy Innovation audit[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1996 (13) :105-136.

[2]国家统计局科技统计司.技术创新统计手册:奥斯陆手册——OECD推荐的技术创新数据搜集和解释指南[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3.

[3]陈劲, 耿雪松, 理查德史密斯.技术创新审计:理论框架与中加比较[J].科研管理, 1997 (11) :21-27.

财务分析的基本内涵 篇3

关键词:基本原则;内涵;社会价值

一、民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民法的基本原则离不开民事法律关系,而民事法律关系,指根据民事法律规范确立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是指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必要因素或条件。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这三要素是任何国家研究民事法律关系所必不可少的东西,由三要素出发,笔者认为任何国家关于民法的基本原则应包含共性的三个基本原则,主体上是民事主体平等原则,在内容上是公平原则,在客体上是意思自治原则!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我国民法有着其他国家民法共同的基本原则,也必然有不同的原则,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没有共同的基本原则,就不能称之为民法;没有不同的基本原则也就谈不上中国民法。我国基于传统,非常强调国家政策的作用,把它作为法律补充原则!下面从共性与个性两个角度谈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一)共性原则

1.民事主体平等原则

该原则是民法的核心原则。它是民法得以成为民法的前提和基础,是民法为私法的依据,是民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标志。平等原则在现行法上的根据,首先是《民法通则》第3条: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其次是《合同法》第3条:订立合同,应当遵循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平等原则的具体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不论其在民族、性别、年龄、宗教信仰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限制和剥夺。第二,不同的民事主体参与民事关系,适应同一法律,具有平等的地位,即使是国家作为民事主体也不例外。第三,民事主体产生、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时必须平等协商。第四,民事权利平等受法律保护。

2.公平原则

公平是人们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是社会正义的表现之一,一个社会要做到公平主要体现在利益分配的合理性上,也就是说公平在于人们的权利与义务、行为与报偿相称。公平是人们对社会事物进行价值评价时表现出来的观念。法与公平有着天然的联系,法的产生必须以一定的公平观为依据,统治阶级之所以需要法,是为了维护自己认为的公平关系,法是一定公平观的具体体现、标准,公平观是法的思想基础;而公平也离不开法律,一定的公平观,一定的公平关系只有体现为法律,才能得以实施和保障《民法通则》第4条:“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而《合同法》第5条再次强调:“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3.意思自治原则

意思自治原则,是指法律确认民事主体得自由地基于其意志去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1]。意思自治原则又称自愿原则,是指根据自己的意志产生、变更、消灭民事法律关系,它具体体现为结社自由、合同自由、婚姻自由、遺嘱自由等方面。它是民法的重要指导原则,是其他民事法律制度构建的基础,奠定了民法作为市民社会基本法的基础地位,民法的主体制度就是在意思自治的基础上形成的,因为法律赋予并且保证每个人都具有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为特别是合同来调整相互之间关系的可能性,这就要求有行为能力制度!而法律行为和代理制度则是意思自治原则的展开,是实现意思自治的工具和手段。

当然意思自治是有限制的,这就要求当事人在意思自治时要诚实信用。而从诚实信用原则出发又要求权利不得滥用,即权利不得滥用原则是诚实信用原则的反面规范[2]。总之,由意思自治原则我们可以引出诚实守信和权利不得滥用两个原则。

(二)个性原则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民法也不可能穷尽民事活动中的所有行为,因而就需要有补充原则来弥补民法调整的空白。所以,我国把国家政策作为法律的补充渊源,即在法律没有规定时,民事活动应遵守国家政策。

三、民法基本原则的社会价值

首先,民法的平等原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民法的平等原则,是对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最为集中的反映,也是对宪法赋予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具体化。平等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参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民法的平等原则作为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的出发点,也是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平等原则要求,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民事主体之间无等级之分,必须以平等的民事主体的身份出现,任何一方都没有凌驾于另一方之上的特权,即使是国家作为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也应和其他民事主体一样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

其次,公平原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可靠保障。公平最早是道德的范畴,但随着私有化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公平也由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的基本原则,成为法律所追求的价值目标的表现形式和载体。民法作为保护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部门法,是法的公平价值和正义原则的最直接、最现实的体现,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法律保障。而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的公平原则,其核心在于充分而公正地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并通过利益分配的公正最终实现社会的秩序与和谐之目的。

最后,意思自治原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这一原则对实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自由竞争,维护个人自由与尊严,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就其法律内涵而言,是指民事主体依照自己的理性判断,自主参与市民社会生活,管理自己的私人事务,不受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或其他民事主体的非法干预!自愿原则强调对主体权利与自由的尊重,阻止权力的不当干涉。这是构建美丽中国,推进民主法治进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谐中国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民法通则[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2]张俊浩.民法学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3]佟柔.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8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篇4

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在教育理论界,人们对素质教育内涵与外延的认识是众说纷纭的,甚至可以说莫衷一是的,但我始终认为,党 中 央、国 务 院 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认识和界定是明确而具体的。透过我们对改革开放以来 党 中 央、国 务 院对素质教育的历次重要论述的学习,我们至少可以通过以下八个方面来把握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一个方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我认为,这是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标志。没有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就没有素质教育。在这里,我们完全可以说,教育方针与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体两 面的关系。教育方针是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根本要求,而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或根本要求。

很遗憾,在不少学校,我们看不到教育方针;在不少校长的头脑里,很难完整地表述教育方针。

2、“一个宗旨”——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

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民族素质。在这里,教育不仅仅要为每个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服务,更要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服务。也就是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民族竞争力。

3、“一个优先”——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从孔夫子开始,我国教育历来是强调先做人,后学习的。很遗憾,极端的应试教育把我国这一优秀教育传统丧失殆尽。总 书 记 提出,素质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确实切中了当今我国教育之时弊。

这一点告诉我们,素质教育要弘扬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

4、“两个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这是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必须突出的两个重要培养目标。这一重点培养目标的提出,使我国教育在培养目标方面突出强调了鲜明的时代特点。

5、“一个载体”——以全面实施国家课程方案为载体

素质教育的抓手是什么?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这是不少教育工作者不断向我们提出的问题。其实,自从我省本次素质教育工作一启动,我们就鲜明地提出一个观点: 素质教育首先体现在国家课程方案里。也就是说,全面实施和贯彻好国家课程方案,是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最具体、最有效的切入点。在这里,我们完全可以说,没有国家课程方案的全面而有效的贯彻,就没有真正全面的素质教育。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规范办学行为的同时,特别强调要逐步创造条件,努力开齐开足开好各类 课程。

6、“两条途径”——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

这是1999年中 央 和国 务 院文件提出的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我们不能不说,我国中小学教育长期以来特别重视文化基础课的教学,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长处,一个特点。但是,我 们也不能不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仅仅靠开设好文化类课程是不行的,还必须开设好音乐、美术、体育类课程,开设技术 类、实践类课程。说到底,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坚持书本学习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

7、“两个规律”——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

这就告诉我们: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科学的指导。具体讲,素质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要尊重教育科学规律。正因为如此,素质教育必须尽快从“应试教育”长期坚持的“时间+汗水”的教育模式中走出来。

8、“三个方面”——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

黄厚江:本色语文的基本内涵 篇5

黄厚江

什么是本色语文?

“本色语文”的内涵主要有三层:

一是“语文本原”:立足母语教育的基本任务,明确语文课程的基本定位。教语文,我们首?要清楚,什么是语文课,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课。思考这些问题,必须立足母语教育的基本任务。母语教育的任务很多,我们以为,最基本的任务是培养孩子热爱母语的感情,激发孩子学习母语的动力,提高孩子运用母语的能力。而语文课程就是承担母语教育基本任务的学科。

二是“语文本真”:探寻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实践体现母语基本特点的语文教育。

语言教育,不同于其他任何学科,有其自身特点;我们的母语,是世界各民族语言中最具有智慧,也是最具鲜明特点的一种。从文字到篇章,从表达到结构,从听说到读写,都和其他民族的语言全不一样。因此,我们有责任探寻母语教学的基本规?,我们更有责任实践体现母语基本特点的语文教育。

三是“语文本位”:体现语文学科基本特点,实现语文课程的基本价值。语文是一门课程,语文是一门学科。作为一门课程,它必然有着自己的课程价值。它有自身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它有自身的课程要求和评价方式。作为一门学科,它必然有着体现自身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比较准确地把握这门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它的教学内容,它的教学方式,它的教学评价;我们也应该比较准确地把握这门学科的特点,它的习得规律,它的学习规律,它的教学规?。我们应该运用体现这门学科特的教学方法,来实现这门课程的价值。这不是排斥其他的方法,但语文学科的方法是基本的方法也是主要的方法。否则,就会越位,甚至会走入歧途。或者花了力气种了别人地,或者在自己的地里种了别人的庄稼。这就很难理想地实现语文课程的基本价值。

本原,是目标和任务;本真,是规律和途径;本位,是方法和效果。但本色不是守旧,本色不是倒退,本色也不是无为。本色,不排斥其他风格;本色,不反对创新;本色,更不放弃更高的追求。本色,是语文教学的原点。你可以走得很远。但这里是出发地。(《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

黄厚江:给语文课做减法

(2012-02-24 15:58:06)转载▼ 标签:

分类: 本色语文

中语参 中语参初中版 中语参中旬刊 师语网 中学语文 教育

按:

常常有年轻老师问:怎样才能把一节课上得精彩?回答这个问题很难。因为上好一节课的因素太多太多,教师素养、教学理念、教学追求、“好”的标准、特定主题、具体内容,等等等等,无不影响一节课的成败。要一一讨论这些问题,需要时间和空间。这里就一节课的设计优化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课堂教学有效设计的基本策略之二:

删减——让课堂由多到精,以少胜多

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0年9期刊录)

课堂教学有许多矛盾,处理这些矛盾最好的指导思想就是辩证法。知加不知减,必然导致课堂教学的失败。柳宗元写过一篇寓言《蝜蝂传》,说一种小虫子,看到什么都要背在背上,最后被背上的东西压死了。原意是讽刺那些贪婪的人,其实这对我们很多教师的备课也有警戒意义。事实上,很多不成功的课就是因为背负太多。什么都好,什么都要,缺少消化能力,最后被活活撑死。

所以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必须学会做减法。

一是减去不必要的教学环节

一位老师教学李白的《将进酒》,开头的20 分钟安排的是这样几个环节:(1)讨论在古希腊、文艺复兴、春秋战国、盛唐这四个时代中,你最希望生活在哪个时代;(2)让学生说说心中的李白;(3)教师介绍别人眼中的李白;(4)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李白的诗歌。这几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很显然是重复的,都只是把学生引入学习情景,或者简单说都只是教学的导入,取其一即可。一节课学习这样一首诗,时间比较紧张,在导入环节用这么多时间,是没有必要的也是很不合理的。可以说,精彩的好课都是简洁的、干净的;很多课,失败的原因就是环节太多、太复杂。

有些老师不管教学什么课文,开头都喜欢来一段录像,至少来一段音乐,令人莫名其妙。教学《安塞腰鼓》开头必然是一段安塞腰鼓;教学《济南的冬天》从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开始;教学《蔚蓝 的大海》让学生说说自己心中蔚蓝的大海。这样的安排,我认为不是叠床架屋就是穿靴戴帽。“油多不坏菜”,不是真理。环节多了必定破坏教学。

有位老师教学《谏太宗十思疏》,开头的导入环节是这样的:教师先在屏幕上打出一首诗:

贤比尧舜天可汗,静志虚襟伶德思。忧患守成时时记,待臣如友代代噫。拓直敢谏帝皇过,喜遇明君纳言辞。纵横学说佐盛世,二百陈事垂青史。

让学生读后思考:这首诗涉及历史上哪两个著名的人物?(前四句涉及唐太宗,后四句说的是魏征)引出本课涉及的人物——唐太宗和魏征,然后板书课题。接着使用两幅图片,让学生再说一说分别是谁(一个是唐太宗,一个是魏征)。教师也顺便介绍了人物。然后又讲述“鹞死怀中”的故事: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让鹞子在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他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中。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中。

最后引唐太宗的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教师让学生说明唐太宗与魏征之间的“明君诤臣”关系,导入了新课。

有人撰文极力赞赏这样的导入采用四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我对此不敢苟同。一是因为这样几个环节几乎都是重复的,尤其是前两个由诗猜人,由画猜人,典型的叠床架屋;二是这样的导入极为浮浅,没有触及文本内涵;三是针对高中生,采用这样的激趣方法,缺少高度,缺少张力,甚至不能达到教学意图。

二是减去不必要的拓展和链接

教学中的适时拓展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推进教学进程,但如果不能适时适度就会有害。

一位老师教学台湾作家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在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多处细节,深入感知那位严慈相济的爸爸形象后,适时穿插了《城南旧事》出版后记中父女俩关于骆驼脖子底下铃铛的作用的讨论,教师动情地指出爸爸的“严”体现在对克服孩子缺点的坚决上,而他的“慈”则体现在对孩子美好品性的精心呵护上。大多数老师以 为这样的拓展是适宜的。而接下来要求学生说说在自己生命体验中类似文中父亲一样的人,就显得有点跑远了;至于教师还要讲述吕不韦如何严格教育秦始皇,即使秦始皇登上帝位后,他也会训斥秦始皇,以激发他奋发图强,后始皇夺得大权,吕不韦被赐毒酒自尽,也不后悔,临死前竟高兴得大笑,自言“我成功了”的故事,就是失去了拓展分寸。

必要的资料链接,有助于学生突破学习难点。但链接的资料必须精心选择,控制总量。链接太多,势必冲淡教学的重点,喧宾夺主。

一位老师教学《我若为王》,先是补充一段500多字的关于“王”的解说的历史资料,然后又链接《过秦论》中(已学课文)300 字左右的一个段落和鲁迅《灯下漫笔》中的两个不连续的小片段(各50 字左右),解释说明“奴性”,接着链接鲁迅《阿Q 正传》(未学课文)中600字左右的一个片段,再链接鲁迅《随感录·五十九》中一个150 字左右的片段,结束教学时又链接了《羊城晚报》《中国青年报》《宁波日报》的三段材料(350 字)和鲁迅《灯下漫笔》的一个近100字的小片段。给人的感觉,整个教学不是在文本阅读上花工夫而是在各种链接之间跳来跳去。

多数教师总以为既然是阅读教学,就应该以文本本身为平台展开教学,但要注意链接的资料要尽量少而精,否则就转移了教学的重心。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动不动就是链接一段资料,常常是百字左右甚至更长的文字,完全破坏了原有的教学思路和节奏,也常常割裂学生的思维,甚至有些链接的资料艰涩难懂,实在应该舍去。

三是减去多余的手段和形式

就我个人的观点,觉得语文课教学的方法是越简单越好,也许这是源于我的“本色语文”的思想。真理都是朴素的,好课总是简单的。手段和形式的复杂必然会冲击教学的内容。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手段的问题上,我的基本态度是能不用就不用。当然我不能以一己之见约束别人,但有一条恐怕是大多数人赞同的,即不能因为过多的手段而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的学习。一位老师要求学生一边看书一边欣赏优美的画面,听老师配乐诵读课文。一心难以二用,这样的要求能够做到吗?做不到,我做不到,学生也做不到。当然做不到并不要紧,老师的课件白花了时间,也不要紧;但学生一会儿抬头看屏幕,一会儿低头看书的痛苦状,不仅影响了学习的效果,而且伤害了身心。

还有一位高中老师教学戴望舒的《雨巷》,要求学生根据诗句想象诗歌意境。可是同时却用PPT 一幕幕展现出他自己想象的故事情景,还深情地配上旁白。这样的手段和形式实在是煞风景,把一个好端端的教学活动学习活动彻底破坏了。事实上,在很多课堂上,屏幕上闪现着让人莫名其妙的画面,教室里回响着莫名其妙的音乐,课堂上有莫名其妙的分组,朗读课文莫名其妙地要分为几个声部,此类情形并不鲜见。

一位老师介绍写作背景和作者,做了8 张图片让学生自由选择一张,然后再点开这一张链接到下一层。技术不能说不娴熟,备课不能说不用心,但效果恰恰适得其反。诸如此类意图不明、效果不佳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都在该减可减之列。

四是减去赘余的教学内容

一位老师教学《沁园春》是这样安排的:(1)让学生说说“看我”的感觉(“我”是指授课老师),然后老师小结要“勤于观察”;(2)让学生说说授课所在地,也就是学生家乡的特点,然后老师归纳“山美水美人更美,有向往有追求”;(3)指名背诵课文,指名评点,老师出示作者书法,品味豪放;(4)思考、讨论毛泽东这首词哪些地方值得借鉴。(主要有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做人道理,借景抒情等,在说到“虚实结合”时老师又联系到让学生写“我”,在借景抒情时,穿插毛泽东和陆游写梅花的词,让学生在“愁”和“喜”两个不同心情下写“花”“鸟”“风”,并且自己还作了示范。)

我想大多数老师会觉得这节课值得推敲的地方一定很多,但首先是教学内容。

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到底应该教学什么呢?无疑,教学是需要加进很多很多的内容,比如词的结构、词的情感、词的写景手法、抒情手法、词的语言艺术的理解和欣赏,包括词的朗读等等很多内容都是该有的;但又必须减去很多内容。在我看来,让学生说说“看我”的感觉要减,让学生说说授课所在地,也就是学生家乡的特点也要减,让学生在“愁”和“喜”两个不同心情下写“花”“鸟”“风”,包括教师的示范都要减。

五是减去价值不大的知识呈现

阅读教学中适当加进一些知识呈现,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帮助的,但过多过繁,就会造成负面影响。

一位老师教学《金色花》,一开头先是一段关于金色花的定义,然后是一段关于散文诗的文体介绍,接着又是关于作者和《新月》的一大段介绍,并且要求学生一一来读。教学过程显得琐碎而凌乱,对后面的教学价值也不大。

一位老师教学《甜甜的泥土》,在指导学生运用一定的小说鉴赏方法分析小说时,链接了人物形象、细节、留白、伏笔、呼应、对比、线索、环境、情节、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一大堆术语,评赏结尾时又链接了一大段欧·亨利结尾的介绍,并让学生齐读关于《麦琪的礼物》的冗长的内容介绍和艺术评价。一位老师教学季羡林《幽径悲剧》先后有5 处链接:一是PPT 介绍苏州园林,谈古树和吴文化的关系。二是介绍艺术的辩证法——反衬,并举例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和《红楼梦》第96 回中“当时黛玉气绝,正是宝玉娶宝钗的这个时辰,紫鹃等都大哭起来。„„因潇湘馆离新房子甚远,所以那边并没听见。一时,大家痛哭了一阵,只听得远远一阵音乐之声,侧耳一听,却又没有了。探春、李纨走出院外再听时,惟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好不凄凉冷淡。”一段文字,并联系生活分析。三是艺术的辩证法——正衬,并举《于园》“瓜州诸园亭„„”里的一段文字和白居易“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诗句等为例进行说明。四是“吟哦讽诵读书法”并另外提供一段文字让学生“吟哦讽诵”。五是“补白猜想读书法”,并以《敬畏生命》中的一段话和《丧钟为谁敲响》的卷首语为例加以解说。链接次数之多,涉及的文字量之大,真令人不胜其烦,横生枝节太多,毫无疑问应该大加删减。

六是减去不集中、不该有的目标

有位老师教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把欣赏王羲之的书法美作为目标之一。一开始就出示书法作品并展开讨论,然后教师对作品大加评点一番,既有书法章法的分析,又有20 多个“之”字写法不同的比较,对其书法地位更是竭尽赞美,并且在教学中对几个写错然后纠正的字(“痛”等)更是大做文章,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穿插进毛笔板书。

尽管书法的确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也的确属于语文的范畴,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也的确是书中圣品,那位老师的毛笔字也的确不差,但一节课时间教学这样一篇课文,目标还是应该集中在这篇序文的阅读欣赏上。目标多了,必然影响主要目标的实现。鱼和熊掌难 以兼得,书法欣赏多了,结果使文章的阅读和学习失去了保证。

一位老师教学鲁迅的《雪》则把这篇散文的阅读欣赏和“全面认识鲁迅”同时作为目标,结果两头难以兼顾,教学主线凌乱不堪。一位老师教学苏教版初中教材八年级下的《鸟》专题,把“认识更多的鸟类”作为教学目标之一,结果千方百计地展示各种鸟。

尽管这是“鸟”专题,但这毕竟还是语文课,不是生物课。我们只是借鸟学语文,而不是为了让学生学习鸟的知识。

到底什么该减什么不该减,我以为可以参照这样几条标准: 1.有害无益的一定要删减。

教学实践证明,尽管我们说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尽管我们要尽可能追求教学的大容量,但课堂教学绝不是加进来的东西越多越好,有些内容加进来是有害无益的,有些内容虽然可能是有价值的,7 但如果采用不适当的方式加进来也可能是有害的。此时,我们要毫不犹豫地减。

2.影响学生学习的一定要删减。

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应该是我们教学决策的最高追求。有些内容本身虽然可能有一定的价值,但会妨害学生的学习,也应该毫不犹豫地删减。

3.可有可无的要尽量删减。

有些内容,加了不一定有害,但也未必有多大意义。本着力求以少胜多的原则也要尽可能减去。

4.影响主要目标的要尽量删减。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基本内涵 篇6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指依据民主法治的宪政原则,由职权机关遵循一定规则推举选任的人民监督员,按照一定的规范与程序,对法律监督机关管辖的职务犯罪案件行使自由裁量权进行程序性监督,以规制职务犯罪侦查权、侦查监督权、起诉权,保障其有序、公正、廉洁运行,维护公平正义的一种新型社会监督制度。《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案件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试行)》)从各个方面对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内容作了规定。

一、监督案件范围

人民监督员对人民检察院承办案件的部门办理直接受理侦查案件的下列工作实施监督:

(一)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不服逮捕决定的;

(二)拟撤销案件的;

(三)拟不起诉的。包括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拟作上述决定的(简称:“三类案件”)。此外,人民监督员发现人民检察院办理直接受理侦查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权提出纠正意见:

(一)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

(二)超期羁押的;

(三)违法搜查、扣押、冻结的;

(四)应当给予刑事赔偿而不依法予以确认或者不执行刑事赔偿决定的;

(五)办案人员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的(简称:“五种情形”)。人民监督员还可以应邀参加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案件的其他执法检查活动,发现有违法情况的,可以提出建议和意见;接受人民群众对检察人员的投诉,转交检举、控告材料。

二、人民监督员资格和产生程序

《规定(试行)》规定,人民监督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三)年满二十三岁;

(四)作风正派,坚持原则,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较高的政策、法律水平。人民监督员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组织经民主推荐,征得本人同意并经考察后确认,由检察长颁发证书。

三、人民监督员履行职责的保障

《规定(试行)》对此也作了明确规定:检察机关应当为人民监督员履行职责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可以邀请人民监督员列席有关会议、视察检察工作。人民监督员开展监督工作所需经费,应当在各级检察机关业务经费中列支,纳入财政预算,由同级财政核拨。对打击报复或者阻碍人民监督员履行职责的,应当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四、监督案件承办部门的程序

按照《规定(试行)》的规定,分为以下几种情形:一是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案件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不服逮捕决定的,承办案件的部门应当立即将犯罪嫌疑人的意见转交本院侦查监督部门。侦查监督部门应当在七日内提出审查意见,认为应当维持原逮捕决定的,应当及时将书面意见和相关材料移送本院人民监督员办公室,并做好接受监督的准备。二是承办案件的检察机关侦查部门对本院立案侦查案件提出撤销案件意见的,应当及时将书面意见和相关材料移送本院人民监督员办公室,并做好接受监督的准备。三是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对本院立案侦查案件提出不起诉意见的,应当及时将书面意见和相关材料移送本院人民监督员办公室,并做好接受监督的准备。人民监督员办公室收到有关案件材料后,应当及时根据案件的性质、情节轻重和复杂程度确定三名以上、总人数为单数的人民监督员参加监督工作。需要注意的是: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或者是经特赦令免除刑罚和犯罪嫌疑死亡的案件,作撤案或不起诉处理的,不适用上述规定。

五、人民监督员进行监督工作的程序

人民监督员的监督工作依照下列步骤进行:

(一)由检察官向人民监督员全面、客观地介绍案情并出示主要证据;

(二)由检察官向人民监督员说明与案件相关的法律适用情况;

(三)人民监督员可以向检察官提出问题,对重大复杂案件,必要时可以听取检察官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听取有关人员陈述或者听取本案律师的意见;

(四)人民监督员根据案件情况,进行独立评议。评议后进行表决。表决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意见,表决结果和意见由办案部门附卷存档。

六、对人民监督员意见的处理

财务分析的基本内涵 篇7

关键词:财政体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如何实现政府公共服务的公平和效率,需要建立什么样的财政体制机制来与之相适应,以便有效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一直是各国政府致力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我国当前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一项课题。

一、财政体制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

财政体制是在特定的行政体制下,通过一定的方式规定、规范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制度。其基本功能是为各级政府行使政府职能提供财力支持、调节地区行政能力差异和服务于特定时期的政策需要。

财政体制通常包括:政府间支出责任安排、政府间收入归属的确定以及政府间财力转移支付制度安排等三方面的内容。这三个方面各自从不同侧面,对财力均等化产生影响。

(一)政府间支出责任的划分

由政府间事权划分决定的支出责任划分不仅是财政体制的基本要素,而且是确定财政体制的逻辑起点。

关于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方面的著名理论较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奥茨提出的财政分权理论。这一理论的政策含义是:就政府公共服务分工而言,通常大多数公共服务应由最能取得收益、最贴近公众的地方政府来提供。理由是:1.地方政府更了解当地公共服务的需求,能够提供更适合本地居民偏好的服务;2.地方政府在地理上更接近公民,更有利于公民参与服务决策;3.地方政府权限的扩大,更有利于公共服务创新,促进政府间竞争。

从当代分权改革实践看,许多国家通过权力下放,将公共服务的责任、决策权、财权等管理权限,从中央下放给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但也出现了地方决策易受特殊利益阶层左右、地区间服务差距拉大等问题。

另外,英国学者巴斯特布尔曾经提出了政府间的支出责任划分应遵循的三个重要原则:即受益原则、行动原则和技术原则。其基本含义分别是:应根据公共服务受益对象的特定区域范围、公共服务的实施在行动和规划上的层次要求,以及公共支出项目的技术高低要求等三方面内容来确定公共服务支出责任应划归哪一级政府。

从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对均等化的影响考虑,如果一项公共服务项目直接由中央提供,均等化程度会相对高一些,但由于中央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不能完全体现各地居民的消费偏好,其有效性会有所降低。而由于地方政府在行政序列中的特殊位置,更了解辖区内民众的共同需求,同时,信息收集、反馈、处理所需时间较短,成本较低,民众对行政的监督更直接。更多的支出责任交由地方政府承担,符合支出效率原则。因此,凡是地方政府能有效行使的职能,都应由地方政府承办。

(二)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

由财政体制决定的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是确定政府分配关系及调节政府间利益的基本形式,也是政府间的初次财政分配。其更多地是侧重于政府间纵向财力分配关系的处理,但也不排除地方政府间的横向财力分布。

对于政府间的收入划分方法,理论界观点各异,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财政经济学家塞利格曼的收入划分三原则和迪尤的收入划分两原则。

塞利格曼三原则要求税权的划分应根据效率原则、适应原则和恰当原则进行。效率原则是指哪级政府征税效率高,就由该级政府征税。适应原则是指以税基大小为划分标准,税基大的归中央,小的归地方。恰当原则是指以税收负担公平为划分标准,如为公平目标而设的税,归中央征收。

迪尤两原则是指效率原则和经济利益原则。前者与塞利格曼的观点相同;后者则以增加经济利益为标准,即应以归属何级政府更为有利于经济发展、不减少经济收益为标准。

另外,我国学者杨志勇提出了依据受益原则划分收入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不能单凭税种自身特征确定其归属, 应将税种与其在全部税收收入中的地位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虑, 即依据受益原则划分税权, 以保证地方支出所需税收主要由地方政府征收。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所有实行多级财政体制的国家都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的收入权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个层级政府的税收范围,从而为多级财政体制的运行和各级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但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合理与否也将成为影响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和目标的一个关键因素。

(三)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安排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是在既定的职能、支出责任和税收划分的框架下一国政府间进行财政资金转移的相关制度安排。通常,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是根据行政设置级次在政府间上下垂直的拨款关系,而且专指上级对下级的拨款。非垂直关系的政府之间和同级政府之间也存在转移支付。

对财政转移支付的功能及实行的必要性,不同国家的学者专家有许多不同的论述和看法,但总体上说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这也是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实践中所采用的依据和标准:

1. 矫正财政纵向不平衡。

由于地方政府要承担较多的支出责任,而收入主体集中在中央,地方政府必要支出的财力缺口(纵向财力分配的不均衡)就需要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予以弥补。中央或较高级次政府有责任弥补地方或基层政府的收入缺口,保证地方或基层政府具有执行其基本职能、提供最低的公共服务水平所需要的财力要求。

2. 矫正财政横向不平衡。

财政横向不平衡(指同级政府之间的收入能力和支出规模方面存在差异)的存在和加剧不利于各地区均衡发展和社会共同进步,需要通过财力转移支付这种再分配手段来缩小或者消除。

3. 补偿地区利益外溢。

如果地区利益外溢(指一个地区提供的公共服务“溢出”至毗邻地区并使这些地区一些未承担过费用的居民受益)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影响出现利益外溢地区提供良好公共服务的积极性,甚至会出现地区封锁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对于这类跨地区的利益溢出问题,需要由中央或较高级次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加以补偿或调节。

4. 实现政府特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如为了解决跨地区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地区投入不足,中央政府需要以部分财力或者贷款予以支持。中央政府还需要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来达到保护少数民族的利益,实现民族平等待遇等特殊的社会目标。

虽然各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终极目标都是追求公民无论身居何处都能享受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但从实践层面来看,由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是政府,而一般来说,各国都存在财力的纵向和横向差异,因此,大部分国家选择均衡政府之间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能力作为具体目标,并假定在有效的财政责任机制下,这种均衡将使公共服务均等化。其中加拿大和德国选择均衡地区间财政收入能力,英国选择均衡政府间人均财政支出水平,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选择均衡地区间标准财政收入能力与标准财政支出需求的差异。

与这些国家选择均衡政府间财政能力不同,美国则更注重均衡公共服务项目的差异,其均衡制度主要以专项转移支付的方式致力于实现个人享受某些公共服务项目的均衡。

二、基本公共服务的概念、范围及均等化的涵义

关于公共服务的定义,萨缪尔森的界定最为经典,即认为那些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即为公共服务。一般认为,公共服务包括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就业岗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促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展;公共服务还包括政府管理和社会管理,如经济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发布公共信息等。

由于受市场发育程度、技术手段和政府财力、管理在内的政府自身能力等综合因素的限制,政府不可能对所有类别的公共服务和各类公共服务的所有项目全面实施均等化,而是需要在均等化推进过程中区分出轻重缓急,选择某些处于基础地位、具有重要经济和社会意义的公共服务项目加以保障。因此,需要通过均等化方式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相对于一般公共服务而言,是在政府的诸多公共事务中与公民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密切相关的,由政府财力切实加以保障和提供的公共服务项目。从范围看,其应该是公共服务清单中最基础和核心的部分。

考虑到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政府财力等基本国情,以及国际上关于不把均等化目标复杂化的经验,在本课题中,我们把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重点划定为包括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社会保障和安居等在内的基本民生性服务,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文化等公益基础性服务以及生态环境安全、国防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和药品消费安全等公共安全性服务三个方面。这些都是体现公民最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并与其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当然,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随着不同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政府的政策主张发生变化的,具有动态性的特点。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体制制度的完善而逐步形成的。从国际经验和操作性看,不同的国家对于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界定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加拿大把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服务作为联邦政府财政均等化的主要项目。印度尼西亚把初等教育和公路设施列为政府财政均等化的内容。在联合国的文件中,基本公共服务包括清洁水、卫生设施、教育、医疗卫生和住房。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南非把基本教育和初级医疗定义为基本社会服务,同时也讨论了饮用水、卫生设施、营养、社会福利和公共工作项目,把它们部分地作为基本社会服务。

在各国的实践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水平和均等化程度也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最明显的制约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所能够提供的财政资源;同时,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所形成的历史性差异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及其变化等,都会对特定历史阶段公共服务均等化所能达到的程度产生影响。因此,均等化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它不同于绝对均等和平均主义, 而是既允许存在合理差距, 又使各区域需求对象满意的一种相对均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质是强调“底线均等”,具有相对性、动态性和可行性的特点。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我们可以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定义为:由政府提供的、直接关系公民最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在城乡间、地区间和不同群体间的大致均等。

三、财政体制改革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之间的关系———对几个相关问题的分析

为了准确把握财政体制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下通过分析和梳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构建公共财政———完善财政体制”几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明完善财政体制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选择。同时也分析了财政能力均等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一)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市场经济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要求

关于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界定和管理模式的理论,有传统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以及新公共服务理论等。

“传统公共行政理论”主要是以政治———行政两分思想和马克斯·韦伯的理性官僚制组织理论为基础。强调政治不应该侵入行政,公共行政管理的目的是做到经济和效率的理念。然而,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及其塑造的政府管理模式,在实践中屡遭挫折:按照官僚制组织起来的政府部门效率低下,行政人员墨守成规;政府履行决策的行政裁量权不断扩大,政府运行成本居高不下;公共服务质量低劣,缺乏创新精神。

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不同,“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部门产生、存在和运转的唯一理由,就在于它要生产或提供市场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公共物品和服务。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摒弃官僚制,改变了传统公共管理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即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自我服务”的官僚机构,政府公务人员应该是负责任的“企业经理和管理人员”,社会公众则是提供政府税收的“纳税人”和享受政府服务作为回报的“顾客”或“客户”,公共管理应由重视“效率”转而重视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

“新公共服务理论”则更进一步,为政府管理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即强调要实行“以公民为导向”的政府管理,提出公共管理的本质就是服务。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政府要以公民为核心,了解其需求和利益,主张政府的职能作用在于协调各方面关系,回应公民的利益与需求,以实现公共利益,保证社会良好运行。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一种更加关注民主价值、公共利益和公民的积极参与, 适合于现代社会发展和公共管理实践的新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为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从我国目前的改革实践看,由于政府转型的滞后,造成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缺位,而这也正是目前公共服务领域存在问题的根源之一。当前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质和内涵也就是通过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要求。因此,加快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强化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所在。而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做大政府财政蛋糕,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条件。对地方政府来说,实现其基本职能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就是根据辖区内居民的公共需求偏好,决定提供哪些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及采取何种方式提供这些公共产品和服务。

(二)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与构建公共财政———公共财政制度体系建设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

财政作为践行政府职能的重要手段,财政职能决定于政府职能。不同经济体制下政府模式和政府职能定位不同,决定了财政职能的内容和特点不同。

对于转型国家,要实现有效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这一目标,首要的就是在政府职能合理界定的前提下,确定好财政的职能范围。当前在我国,随着政府职能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的转变,也相应要求实现财政职能由生产投入型财政向公共服务型财政的转变。而公共服务型财政职能正是公共财政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要求。

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本质就是以公民利益、公民权利为本,以为公民服务作为其职能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衡量一个政府是否是公共服务型政府,不仅要看政府收入的来源和途径,更要看政府支出都用在哪些地方,是否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而公共财政作为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模式,其本质和特征就是以政府为主体,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财政分配活动。可以说,实现居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是市场经济下公共财政的重要目标。这也是履行财政分配职能在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体现。因此,公共财政制度符合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本质要求,公共财政正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在财政领域的集中体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制度建设也就必然成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完善财政体制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财政体制是构建公共财政制度框架的重要内容, 也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保障和重要手段

财政体制作为构成公共财政制度框架的基本内容,由于具有规范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作用,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工具和制度保障。

在政府可供选择的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各项措施中,除财政体制外,通过调整财政政策和行政区划也可以具有一定的均等化效果。如实施一定的财政政策,在公共工程建设支出投向以及区位安排上加以斟酌处理,也能够对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产生积极效应。另外,通过行政区划的变更,将一些财力相对薄弱的地区划归毗邻的发达地区管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快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但是斟酌处理的财政政策毕竟是一种短期操作,而行政区划也不能随意更改。因此,这两种措施都不会成为调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稳定而又可以被广泛运用的制度安排。

财政体制对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首先,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需要政府承担主要责任,而各级政府承担的作用和方式则由特定时期的财政体制来规定。其次,与地方政府相比,中央政府在筹集资金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支出的有效性原则决定了地方政府应承担较多的社会公共事务。由于政府财政能力的状况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其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因此,作为调节政府间财力分配制度的财政体制,其基本目标就是为地方政府提供充足的财力保障,确保地方政府能有效行使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能。

正因如此,现阶段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通过调整和完善财政体制,加强公共财政制度体系建设,健全各级财政公共服务职能,规范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确保更多的财政资金能投向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领域。

(四)财政能力均等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前提和重要条件是基层政府间财政能力的均等化, 但同时也还需要其他配套条件的支持

地区间财政能力的均等化程度,将直接影响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均等化程度。地区财力差距过大,不仅会导致地区经济差距越拉越大,同时也会使包括公共服务在内的社会发展差距不断拉大,致使资源配置低效,贫富程度悬殊,社会矛盾加剧。

通过完善财政体制保障各地政府具备大致相当的财政能力,实现财政能力的均等化,这是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前提。如果没有财政能力的均等化来保障最低水平的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会变成“纸上谈兵”。

但是必须把财政能力均等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别开来,因为仅仅靠“财政能力均等化”并不能必然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前者只是后者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应该看到,财政体制作用的范围和程度也是有限的,即便各地财力相当,如果没有制度保证他们将钱优先花在基本公共服务上,也难以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财政能力均等化只是一个旨在实现人人对基本公共服务可及的财政工具,其目标是地区性的,不针对个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还需要其他条件的支持,如对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实行问责制,对支出项目实行绩效评价和管理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说,财税体制的改革与完善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同时,其他配套改革也不可或缺。

参考文献

[1]王军主编.中外专家谈地区均衡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

[2]财政部干部教育中心组编.财政工作研究与探索[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 2007.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内涵及其教学 篇8

数学活动经验并不是这几年才提出的一个概念。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总体目标中就已经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课标(实验稿)》虽已提出数学活动经验的概念,但因为将其归为数学知识的范畴,所以对其关注和研究者甚少。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将基本活动经验从基础知识中单列出来,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从而引发了教学的变化及与之相应的评价的变化,成为当前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一、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内涵辨析

(一)什么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众说纷纭,到目前为止,也未有一个权威的、被大家普遍认可的概念界定。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史宁中教授也多次坦言:还没有明确定义,期望和大家一起探索。数学课程标准修订审议组组长宋乃庆教授也指出:对基本活动经验的研究还十分不够。

在近两年中,结合教学实践与评价研究,笔者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内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一个复合概念,在这个概念中,最需要厘清的是“经验”的含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经验”有两种解释,一是作名词,解释为“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二是作动词,解释为“经历、体验”。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中的“经验”若取名词含义,可解释为“在数学活动中得来的知识或技能”。显然,这又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等同于知识或技能,有悖于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单列基本活动经验的本意。

若取动词含义,可解释为“经历、体验数学活动过程”。但这样解释强调了经历过程,并未阐明经历、体验后学生获得的结果到底是什么。

那么,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中所指的“经验”到底该作何解释呢?通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反复思辨与实践探索,笔者认为,把这里所指的经验解释为“策略与方法”较为合理,介于知识、技能与思想之间,是建构知识、掌握技能的手段。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把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内涵界定为:学习主体通过亲身经历数学活动过程所获得的具有个性特征的学习策略与方法。具体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这一概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

1.在亲身经历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这要求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身心投入的过程,而不是一个被动接受、机械训练的过程。一项学习是否可以理解为数学活动,判断标准是看“是否有数学思维的参与”,仅是模仿、记忆的数学学习不能被称为数学活动。

2.具有个性特征。在经历同样的数学活动过程中,不同学生因其认知基础、认知特点、认知水平的不同,获得的经验也不尽相同,呈现出多样性、个性化的特点。一方面这是不同学生不同发展的自然体现;另一方面,这也是交流与共享的基础。

3.指向于学习策略与方法。经验的获得离不开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但经验又高于知识和技能,是一种问题解决的策略与方法。指向于学习策略与方法的基本活动经验包括观察、操作、猜想、验证、比较、概括等,前两者属于操作性经验,后四者属于反思性经验。

(二)换个角度解读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小学语文课文《小马过河》中就蕴含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内涵。在小马过河的故事中,河水的深浅属于知识范畴,蹚水过河属于技能范畴。如果把小马过河看成一项数学活动,那么小马经历这一活动获得的经验又是什么呢?

教师可以这样来理解:

小马原有的经验:碰到问题无法解决,只知道“回家问妈妈”。

经过妈妈点拨和自己实践积累的新经验:碰到问题无法解决,可以“自己去试试”。

当然,如果妈妈教学能力再强一些,可以引导小马“先思后试”,即先让小马思考“老牛为什么说河水很浅,而松鼠却说河水很深”,得出结论后,再通过实践来验证。如果这样,小马将获得更高层次的经验:碰到问题无法解决时,可以进行分析、比较,通过推理获得知识或技能。显然,随着年级的升高,关注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比通过实践获得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

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价值

为什么提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将基本活动经验纳入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总目标后,教学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这是需要教师进一步厘清的两个问题。

笔者认为,提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最重要的目的是向广大教师强调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学会学习”的重要性。长期以来,知识本位根深蒂固,很多教师都把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当成了教学的终极目标,普遍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表现为知识形成过程的“短、平、快”与“走过场”,很少有教师能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与方法的指导。显然,在信息浩如烟海的时代,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策略与方法,即所谓的“授人以渔”。

另外,将基本活动经验纳入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总目标后,笔者认为,教学至少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发生显著变化。

上一篇:乡医系统考核指标下一篇:内黄一中分校感恩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