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体系的完善

2024-09-15

财务分析体系的完善(共12篇)

财务分析体系的完善 篇1

摘要: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保障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财务,体系,设想

多年来, 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作为企业信息分析的重要资源, 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判断投资、筹资和经营活动的成效, 评价企业经营管理业绩, 为企业决策者提供财务分析数据资料, 寻找投资和兼并的对象, 把握正确的企业发展方向, 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发挥了支撑和保障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企业发展瞬息万变, 日新月异, 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有所发展, 企业信息使用的决策者对信息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完善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求的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就显现出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企业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和不足

众所周知, 企业财务分析指标的数据来源于会计报表和会计资料, 而会计报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成果及一定时点财务状况的书面文件。财务报表反映的数据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必将造成财务分析指标的不足和局限。

(一) 分析指标体系的局限

目前我国的财务指标体系缺乏统一的标准, 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各不相同, 大都只采用一些行业性很强的片面性的分析指标, 而且指标的定义缺乏统一性, 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被割裂, 给国家的统一管理和宏观调控造成了很大影响。

(二) 分析数据来源的局限性

财务分析资料的主要来源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各种会计报表及其附表和附注, 是财务分析的基础和依据。

1、这些财务报表以历史成本报告资产、以币值不变为前

提计价, 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和物价变动及其他外部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忽视了技术水平和供求关系等因素对资产价值的影响, 其数据隐含着资产升值或贬值的风险。

2、报表信息未能全面反映企业可以利用的经济资源, 报表

的数据资料仅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有很多经济资源并未在报表中全面体现, 受此影响, 分析反映的结果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和不足。

3、稳健性原则要求我们预计损失而不用预计收益, 这就有可能夸大费用而少计收益和资产, 从而不能反映利润的真实水平。

4、会计政策在运用上前后有差异, 在不同会计年度采用不

同会计方法, 不同企业在不同会计方法下形成的财务分析信息存在不可比性, 造成企业不同时期以及不同企业的对比失去意义。

二、完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建议和对策

(一) 增加非财务分析指标

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除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说明企业背景以及各种分析指标资料以外, 还应增加非财务分析指标, 使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更趋完善, 在企业发展决策过程中更好地发挥支撑和保障的作用。

1、市场占有率:是反映企业市场营销能力的非财务性分析

评价指标。它表明在同类产品中企业产品占有的市场份额。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越高, 说明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做得越好, 说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越高。

2、劳动生产率:是反映劳动者生产产品的劳动效率指标,

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劳动生产率还综合体现了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能力。

3、产品质量指标:指企业产品的质量水平的指标。

4、新产品开发能力:是指企业在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

品方面的能力。企业管理重心正由实物资本转向技术、知识、人才等无形资本, 因此在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时应该关注企业的诸如市场价值、品牌价值、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等非财务性指标。

(二) 充分利用现金流量信息, 注重现金流动负债比

企业的现金流量特别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偿还债务最直接的保证。如果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超过流动负债, 表明企业即使不动用其他资产, 仅以当期产生的现金流量就能够满足偿还债务的需要。因此, 在分析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时, 既要看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指标, 更应关注现金流动负债比, 从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动态角度对企业实际偿债能力进行考察。由于有利润的年份不一定有足够的现金来偿还债务, 所以利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指标, 能充分体现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当期流动负债的偿还, 直观地反映出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实际能力。由于现金是偿还债务的最主要手段, 若缺少现金, 可能会使企业因无法偿还债务而被迫宣告破产清算, 因此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

(三) 增加财务风险分析

企业经营必然面临风险, 正确预测和衡量财务风险将为成功管理、控制财务风险奠定基础。财务活动是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条件, 他是筹集资金、使用资金、收益分配等活动环节的有机统一, 财务活动的全过程都有可能发生风险, 必须从财务活动的全过程、财务的总体概念出发, 建立一套财务预警系统, 有针对性地实施过程控制, 对可能引起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的财务决策进行监控。企业财务状况恶化一般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有一些财务决策可能一时没有给公司带来不利影响, 却是公司财务状况恶化的根源。

(四) 完善财务分析方法

财务分析的方法灵活多样, 应当随着分析对象、企业实际情况和分析者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

1、整理和总结现有的各种财务分析方法, 将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用途、优缺点、繁杂程度等问题进行归纳整理。

2、尝试建立一套结构完善、科学实用的财务分析方法体

系, 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比较分析和比率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健全和完善我国现有的财务分析体系。

3、国家应当尝试根据企业的不同规模和所有制形式以及不

同行业的特点, 规定采用某种相应的分析方法, 以便增强财务分析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比性。

总之, 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企业越发展, 对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要求越高, 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将伴随着经济发展得到发展和完善。

财务分析体系的完善 篇2

作为绩效管理者,遇到的普遍问题可能大多数是绩效管理体系在运作一段时间后逐渐形式化。具体表现在:

1、中上层正式与非正式的绩效沟通频率渐渐降低,绩效申诉也逐步减少。

2、大多数中层管理者已经完全适应此体系,并能针对此体系合乎规范地填写考核表格,而作为上级考核者很难通过考核表格有效地评价部门工作。

3、除财务上的数据能做到有效核实之外,其他方面的数据也越来越多,但是能真实反映绩效情况的数据越来越少。

4、绩效管理者在日常的绩效控制过程中,很难发现部门的工作短板;即使发现,部门也能通过一些非正式的手段来避免对自己不利的结果,从而不去花力气改善。

说到这四点,有些人肯定会觉得这不就是绩效管理体系在运行地过程中没有适时优化与完善所造成的现象吗?那你按照优化与完善绩效管理体系的流程做,不就好了。

这种想法十分正确,但是在我看来,这就像初期中国人用横板打乒乓球不顺手,而还是改用直板。直板适合中国人,但是先天有反手位的缺陷,所以我们创造了直板横打。

一般来说,优化与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分三步走:

1、KPI考核标准的改进,就是随着时间及内外环境的变化,对KPI目标、权重、评价标准的重新评估与调整。

2、绩效管理流程的完善,就是对业务规划、考核流程、奖惩机制有效性的检验。

3、企业战略的调整与KPI指标的重新设计,就是在原有体系上的“破”“立”。借鉴“直板横打”的经验,对于优化与完善绩效管理体系这项工作,我们可以用绩效管理过程控制来实现。放弃首先对原有体系的“破”“立”,而从微观的绩效指标入手。

绩效管理过程控制,管控的就是绩效指标形成、核算、鉴别、应用,而绩效指标来源于基本的绩效数据及相关台账。所以,绩效管理者对于公司业务的熟悉程度直接决定了“直板横打”成功与否。那么如何做到绩效管理体系的“直板横打”呢?这就需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绩效数据的稽查相当于财务上的审计,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审。通常来说,没有部门喜欢别人来查自己部门内的工作,除非是迫不得已业务上的需要,或是老板硬性要求。这项工作对于绩效管理者来说,推动难度很大。成功的关键与否在于绩效管理者的沟通协调能力及个人魅力,也就是我们说的老三样,能否得到“上层的支持”、“中层的理解”、“基层的配合”。看似简单的稽查任务,要切实执行,需要绩效管理者持续地多向沟通。

2、有时候一个部门的绩效数据不仅仅应用于本部门的绩效指标,还有其他部门也需要用到。这就要求部门在得出有效的绩效数据后,及时传递给相关部门,这一过程的长短直接影响着其他部门的绩效工作效率。拖延传递绩效数据的背后,往往是部门内、部门间的工作协调不到位,工作效率低下的表现。所以理清绩效数据的传递流程、时限、规则,对于提高绩效管理效率,降低管理内耗很有帮助,也能让员工清楚地认识到绩效管理对于自身工作上的好处。

3、关注绩效数据如何建立,就是要深入了解数据的收集过程、方法、核算等等方面,归根到底就是熟悉绩效数据转换成为绩效指标的过程。比如对于客户满意度而言,我们在月度绩效会议的时候,部门上报客户满意度95%,作为绩效管理者要验证此指标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必须从基础的绩效数据入手,查核95%的形成过程、核算依据、方法及统计规则,只有保证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与有效性,才能保证绩效指标真实有效,保证整个体系运行有效。

就绩效数据稽查的方式而言,可以参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的方式:问职责、查规则、看台账。

①看台账:还是拿客户满意度举例,客户满意度=当月满意的客户数量/当月所有消费的客户数量*100%.当客户基数数量非常大之时,我们只能做抽样调查,可能只是全体客户的10%甚至更低的比例,那么我们就需要看抽样的具体样本。也许由于服务的多样性,我们需要客户对我们多方面评价,那么满意与不满意的维度就存在多个项目中,这就需要查核具体每个项目上客户满意度的情况,以及纵向与横向的对比分析。还有对于满意与不满意的界定有可能太宽泛,那么用百分比的方式来判定的话,需要对于客户满意度的情况做界定,比如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那么我们还需要查核界定的依据以及相关人员界定的过程等等。对于客户满意度过低的一些项目,我们还需要跟踪部门是否有分析原因及改善计划与措施等等。

②查规则:对于部门内绩效数据的收集、统计、核算、汇总、传递等等有哪些成文或是不成文的规定,对于部门间绩效数据的应用有无规则。

③问职责:询问相关人员对于哪些绩效数据负责或是绩效数据收集、统计、核算、汇总等等哪一方面负责。

4、绩效数据的应用,这项工作的外延很大,绩效数据综合应用的直接结果一般是绩效指标。而按照“直板横打”的思维来说,绩效数据的应用可以反映部门基础工作是否完善,岗位职责及考核结构是否合理,从而保证绩效指标的真实性、准确性与有效性。比如在汽车4S店售后维修行业,有一个关键绩效指标叫做一次性修复率,反过来说也可叫返修率。而从这个指标的基础数据收集来说,一般是查核日常的维修派工单的重复情况或是从系统中核对重复维修的车辆信息。由于返修的原因多种多样,且按照汽车4S店设置岗位职责的来说,通常判定是否属于返修的权限,在技术总监或车间主管上,可是比较滑稽的是一次性返修率通常又是考核技术总监或车间主管的关键绩效指标。这种情况就好像中国足协一样,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难怪我们看了那么多年的假球。

所以,从一次性修复率这一绩效指标上,反观日常维修派工单的重复情况与系统中重复维修的车辆信息十分重要,一次性修复率可以做假,但是日常营收情况,只要与财务核对就清楚明白,而维修营收与维修派工单是一一对应的,按照稽查的一般原则来说,若是维修派工单上的营收价格低于正常标准,在排除优惠及正常维保的基础上,即可定义为返修单。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作为汽车4S店来说,你免费或低收费为客户服务,不是优惠就是上次维修没有排除问题给客户返修。有人说,这样判定可能太绝对,但是在某些阶段来说,这还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绩效数据应用方式。如此运用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绩效指标的三性,从而保证绩效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综上,绩效管理体系的不适应性通常反映在绩效指标的三性得不到有效控制,而绩效指标来源于基础绩效数据,只要我们把基础绩效数据管控好了,让绩效管理过程得到有效控制,就能从源头上解决绩效管理体系不适应企业运作这一绩效管理瓶颈,也就达到了持续优化与完善绩效管理体系的目的。

浅议高校财务预算评价体系的完善 篇3

【关键词】预算 高校 评价体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逐年扩招和建设新校区,客观上要求高校财务预算逐步向科学化管理迈进。高校要以新时期高校预算环境为背景,在分析高校预算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特别是预算评价体系中出现的问题基础上强化财务预算管理。目前有些高校未建立完善的预算评价体系,预算监督和反馈制度不健全。这一根本问题若未解决,将削弱预算管理的整体水平。本文将在分析高校预算评价体系中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浅探预算评价体系的完善策略。

一、高校预算评价体系中出现的问题

1、预算考核环节不够缜密

在高校预算评价体系中,预算的考核环节往往不够缜密。高校财务预算编制严肃而复杂,很多高校往往是在往年经验基础上编制预算,编制不合理、论证不够充分,难以保证预算编制的质量。尽管普遍采用校级财务部门和下属财务部门联合的预算管理体制,但二者的财务配合不够衔接、责任不明确,不能体现良好的财务关系。有些下属财务部门预算申报数不能准确、切合实际地反映情况,预算编制依据论证不足,来源缺少真实性;另外,学校对下属部门缺少必要的了解,难以对全校预算作周密计划,无法体现预算的全面可行性。与此同时,预算执行人为存在预算与执行两张皮的现象,调整预算的随意性大,变相支出使预算执行偏离计划,预算控制管理的目的难以达成,预算的权威性、严肃性难以体现。另外,很多高校缺乏一套真正的自上而下、资金运行严密、层层控制、层层畅通的高校财务预算管理评价监督机制,无法密切跟踪审查资金使用效果,无法科学论证预算资金使用效益。

2、权责不明,考核落实不到位

高校财务预算评价体系的不完善,还表现在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职责和权限不明确。许多高校的财务预算评价体系中,往往明确了全校的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职责和权限,但是学校下属单位的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职责和权限不够明确,一是本单位没有明确相关权责制度;二是有权责明确制度,落实却不到位,权责也就形同虚设。有些高校的高层管理人员带头违反预算过程中的责任,致使权责名存实亡。另外,被考核部门在预算考核监督的诸环节上对整体预算评价的不配合也使得预算考核落实不到位。

3、预算考评流于形式,考核缺乏力度

有些高校的预算评价体系出现漏洞,难以据此对各项费用支出加以有效控制,造成财务目标与财务预算的严重脱节。同时,预算考评流于形式。年终考核一般由财务部门根据预算的执行数与定额数进行对比,用超预算与不超预算作为评判标准,方法过于簡单。加上缺乏平时的管理,需要时才临时制定标准考评,导致评价上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大大削弱了预算考评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财务工作需高度保密,高校间的部门预算相互交流很少,高校间难以共享统一的预算经费绩效分析和考核机制。年度预算执行完成后,没有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对经费支出和节约经费的良好单位不进行奖励,对违规使用经费的单位也不进行处罚,从而不利于调动其合理使用经费部门的积极性。

4、预算执行的监督机制不健全、反馈不及时

许多高校财务预算评价系统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无法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进行有据可依的监控和跟踪管理,也没有将监督信息及时反馈,就不能对预算进行及时调整,导致预算执行不理想、与计划相偏离。对预算执行的监督中,预算执行的监控力度不够。预算执行控制不依照评价参数;预算执行过程中,有些执行部门未能及时查询实际开支及经费使用进度,来有效控制预算执行;也未能定期编制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比较分析预算与实际的差异及其原因,不能及时反馈决策机构及执行部门;校内审计部门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不规律,不能及时解决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有些高校教职工不能参与管理、监督预算。

二、完善高校财务预算评价体系

1、调整思路,加强预算评价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高校体制改革的推进,高校已经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事业法人实体转化,按有别于地方企业的预算管理办法,高校预算自求平衡,不允许搞赤字预算,而必须通过自筹资金予以弥补高校发展与财政拨款不足的矛盾,这就迫使高校把“依法多渠道筹集资金”作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首要任务。如果保持政府管理下的高校预算管理状况,会给高校的发展带来危机。因此,财务人员要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更新思路,加强预算管理。充分认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更要意识到预算评价是整个预算工作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只有对高校财务预算有效评价,才能为制定预算提供依据,为预算执行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能够有力转变校级与下属单位对预算工作的整体认识。

2、优化高校财务预算评价环节,使其缜密

高校预算评价环节的优化是高校预算正确编制和执行的重要保证,也是高校进行财务监督、考核的基本依据。因此,学校财务部门应建立缜密的预算评价环节,完善预算编制、分析、考核制度,切实做到依法理财,把学校资金有效纳入预算评价环节之中,确保年度预算的收支平衡,实现高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使用,加强预算评价环节的不断完善,保证各项工作正常、高速运转,为学校发展服务。预算评价环节的优化要从多方面进行:优化预算评价内容;优化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多样化,上下评价(即校级预算委员会评价,也要各下属部门评价)、他评与自评相结合、正式考核与反馈意见相结合等等。

3、权责明确,将考核落到实处

高校要在预算文件要求下,建立健全预算管理责任体系。根据高校实际,通过制定内部预算管理等制度,强化预算的严肃性,明确预算的收支范围、编制程序、编制原则和方法,预算执行和调整的具体规定,明确各部门在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职责和权限。学校的预算管理可分为全校预算和学校下属部门预算,先由学校下属部门结合自身制定本单位年度预算再交学校财务处汇总,财务处在统筹考虑的基础上编制预算草案,上报预算管理委员会讨论修改后再提交校长办公会审定批准,形成正式方案,再以文件形式向下属部门下达预算指标,下属部门据此再将责任明确。主管部门积极组织下属部门上交小金库,另按管理权限将其预算支出逐层落实,保证预算有效执行。只有每个部门负责人自觉加强预算管理观念,采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法,使整个预算过程建立在高校的总体目标及其分解的各部门目标基础上,预算才能易于执行,发挥效用。

4、加强预算支出绩效考核

加强预算支出绩效考核,对预算执行如审计目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进行评价。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对下属部门、学校的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考核和评价。建立合理的奖励机制,对整个高校管理系统进行考评,又对学校各下属部门进行考核及其业绩的评价,使预算不再流于形式,加强控制力。编制财务预算时,应科学合理,不仅要以前年度的信息资料为分析编制基础,而且要综合考虑当前情势,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将预算支出考核纳入年终考核体系。加强预算管理的绩效考核,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学校下属各预算单位的工作业绩,制定奖励制度,确立其下年度的行为决策。对认真执行学校财务预算制度、预算执行情况好的部门,经考核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不执行学校财务制度,隐藏收入、预算执行不加控制的部门给予一定的处罚,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预算的作用。

另外,高校在设立绩效考核时,绩效考核应具有科学性、整体性、可行性、可比性,且是能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的多元指標,绩效指标应遵循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设定。

5、加强监控,加大季度预算执行检查力度

有力的预算监督是有效的执行预算的重要保证。各高校应根据具体情况成立校级预算管理委员会,统一监督和指导学校的各项预算、分配制度、执行调整、管理体制和责任体系。预算执行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问题,都必须经过“提出申请—综合论证—预算管理委员会审议批准—主管校长审批—财务处追加调整”这一严格管理程序来执行。学校可以通过有效措施应对学校重大及突发事件,通过调整预留机动费来平衡。年终全面分析评价预算执行结果,提交学校党政联席会审议,最终向全校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加强对财务处及各责任单位的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的检查力度,完善预算执行预警系统,为下一年度的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提供准确可靠依据。

国家政策的变更以及高校工作重点的转移,都会给学校的预算评价带来影响,应按照自然年度确定的预算和项目在年度内会进行适度调整。按照高校的自身实际,加强月份、季度、年终检查预算执行情况的工作制度,确定定期检查预算执行,这样有利于高校随时了解、随时调整预算。高等学校的预算管理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和经验,但社会的发展,给高等学校带来了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探索新方法,善于创新,勇于实践,就一定会加强财务预算评价水平,为高校整体发展做出贡献。

6、健全预算评价反馈制度

建立健全预算执行情况的反馈制度。预算编制和执行是年复一年循环往复地进行的,但本年度预算编制与执行绝对不是上一年度的简单重复,而应年年、时时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有所提高,因此对预算编制与执行加强评估与监督、并及时反馈评价信息就变得尤为重要。目前有的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对本单位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进行常规性内部审计,不失为一种好的做法,它可以总结预算编制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偏差,并及时加以总结,通过向校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来及时反馈信息,对加强预算严肃性与权威性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所以事前要加强对预算编制的合理性、科学性、针对性和指导性的分析评价,事中和事后要对预算执行的适时性、准确性、可操作性和绩效性的分析评价及时反馈,并将反馈应用到下一年度的预算编制之中,以不断提高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科学依据,真正实现预算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结束语

高校财务预算评价对于高校的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至关重要,是整个高校财务预算的关键环节,所以,务必重视预算评价体系的建设与完善问题。而目前高校预算评价体系中出现的诸问题会对高校整体预算工作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务必引起相关方面的重视。因此,必须完善高校预算评价体系,优化预算体系指标、评价考核权责明确、加强考核力度、对预算评价进行及时反馈,唯有此,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才能迈向有法可依、有据可依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元贵: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2008(5).

[2] 朱荣:刍议高校预算管理[J].财会通讯(理财),2008(5).

论高校财务内控体系的完善 篇4

一、高校财务内控概述

高校是一种非营利组织,培养人才是其主要存在目的。本文基于COSO报告中内控理论,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相关规定,将高校内控定义为:“高校管理层和全部员工必须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确保高校业务活动顺利开展、确保财务资金完整、确保财务会计信息准确可靠、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在高校内部管理系统中形成一套自我协调、自我约束的控制系统。”

二、高校财务内控体系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高校教育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办学规模日益拓展,资金来源变得越来越多元化,相关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化。近年来,高校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腐败的案例,一些领导私自挪用公款、乱收学费、收取回扣等违法违规行为越来越严重。由此可见,高校的内控制度还有许多漏洞需要解决。

(一)高校内控环境急需提高

第一,高校内控意识薄弱。由于我国高校内控建设起步较晚,当前一些高校管理人员对内控的理解不够全面,内控意识较为薄弱。面对这一情况,极易出现各种漏洞,滋生各种贪污腐败行为,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第二,高校内控实施动力不足。当前体制下,我国高校具有非营利性的公共属性,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确保高校管理目标的实现,是其内控建设的根本出发点。相对于企业谋取最大化利润的动机来讲,高校内控实施动力明显不足。

(二)高校风险评估制度不健全

第一,财务管理风险。高校经营活动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但是财务内控建设步伐却没有跟上。原先财政拨款下的事业单位财务内控方法,已经很难满足现阶段高校财务内控的要求,导致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漏洞,为高校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第二,债务风险。如今高校的发展需要不断拓宽资金来源的途径,内控风险评估机制不够完善与健全,对资金的风险认识不到位,都存在极大的隐患。

(三)高校内控活动存在薄弱环节

第一,缺乏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大多数高校缺乏配套的资金风险识别、评价与对策等制度,极易导致出现错误的经济决策,造成大量资金被浪费。

第二,固定资产管理力度不足。因为高校有别于企业的特殊性,公立高校在配置固定资产的过程中,一般以政府采购为主,缺乏较为健全的国有资产登记制度,并且管理工作上缺乏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这就极易导致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相关部门或人员出现不负责的情况,如没有按时盘点资产,造成出现账实不符或毁损等情况。

第三,费用支出监控力度不足。现阶段在高校支出费用时,虽然实行有会计审核制度,但高校内部还缺乏相应的监控规范。

(四)高校信息与沟通不顺畅

从现阶段高校各部门信息沟通上来看,还有着数据不准确、汇报不及时、信息不完整等现象,上级领导无法及时了解各项任务目标完成情况,造成在决策上出现失误。在信息沟通的过程中,没有相应的反馈机制,信息在上传之后,很难及时得到上级领导的相关反馈意见。

(五)高校内控监督不能发挥有效作用

现阶段国内高校因为缺乏完善的监督制度,监督职能部门缺乏较强的权威性与独立性,无法将监督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致高校政务存在着信息不公开、决策不合理等情况。这些现象的存在,不利于高校对国家政策的落实,降低了校内师生员工的活力,使得各项战略难以实现。

三、高校财务内控体系的完善

(一)建立良好的内控环境

第一,完善内控制度。我国高校要将内控环境设计原则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中相关要求结合起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于实行内控后出现的问题加以修正,这样才能让高校内控建设更加完善。

第二,完善机构人员配置。对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审计部门的人员进行科学合理地调整安排,剥离以往与岗位不相容的兼职人员,配备足够的人员,以保证其工作的独立性。

(二)健全风险评估制度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规定,以原来的风险控制作为基础,完善风险评估制度。还要成立风险评估小组,由校长直接领导,成员为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师生利益相关的重大决策负责,并做好重大政策、融资项目、改革方案等事项的风险评估。同时遵循COSO新框架里面风险评估构建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制度。此外,对高校风险评估对象,还应进行科学缜密地分析与预测,增加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并邀请有关专家、领导、学者、教职工代表组织风险评估听证会,按照最终评估结果,选择出最佳方案由校方备案。

(三)建立健全业务活动控制体系

控制活动是控制体系的重点,是管理人员在风险评估的指导下,采用相对应的风险管理对策而得到的结果,例如加大权力限制,健全业务流程,尽量控制风险,降低其承受范围。在控制过程中要坚持成本效益原则,尽可能用最少的成本把风险降到最低。

(四)加强信息公开与沟通制度

第一,完善并落实信息公开制度。我国高校要根据《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中的规定,不断完善信息公开制度。一是要建立重大事项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可以选取各相关利益群体代表与邀请的相关专家、学者和领导来座谈、听证。二是完善高校院系内部信息公开制度。争取形成“两级管理、属地负责”的管理格局,严格落实信息公开“问责”制度,提升信息透明度。三是完善信息发布的保密审查制度,针对涉密的重要信息,要根据保密规定加以执行,针对一些不完整或者不真实的信息,还要实行澄清和致歉制度。

第二,加快建设高校信息管理平台,提升沟通效率。对校园信息管理平台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设定级别权限访问密码,在系统内部上传各部门或单位的信息以后,同等级管理者能够根据权限登录进行查看。此外,还要进一步健全反馈制度,提供相应的意见与建议。提升沟通效率,才能保证高校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落实内控监督机制

第一,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制度。根据相关规章制度行事,将内部审计功能体现出来,建立一套系统的内部监督操作规范,从而在实质上和内控制度要求保持一致,让制度的执行更加规范。

第二,推行审计结果公开制度。很多高校由审计部门负责内控工作,及时公布最终审计结果,能让财务工作更加透明,防止财务出现弄虚作假的情况,确保财务部门落实相关的制度准则,并避免审计部门出现舞弊行为。

第三,强化问责机制。当前我国很多高校职能部门仅仅实行了责任制度,却没有实行问责机制,导致实际工作中可能存在懈怠和散漫,存在着侥幸心理,很难将内控应有的作用发挥出来。所以,高校必须严格落实问责机制,对各项工作行为进行规范,实现工作质量的提升,只有这样高校内控工作才能够更加顺利开展。

四、结语

总之,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高校内控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高校内控制度还有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必须主动创新高校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效果,这样才能够满足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要求。当前,我国高校内控理论研究的时间较短,相关文献较少,因此在完善我国高校内控体系建设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和应用分析,给未来更加深入的研究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满足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确保高校持续健康地发展。

摘要:高校财务内控体系是高校日常管理系统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内控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发展。如今,高校财务内控影响因素较多,财务管理要求日益严格,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内控体系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财务内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完善高校财务内控体系的有效建议,以期促进高校内控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高校财务,内控体系

参考文献

[1]翟小英,赵云素.探究高校财务内控体系的构建和完善[J].财经界(学术版),2014,(7):228.

[2]吕致丹.论推进高校财务内控体系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3,(17):279.

财务分析体系的完善 篇5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地产行业获取极大的经营空间,同时也陷入激烈的竞争状态。基于产 业链条长、投资周期长、不确定性及风险程度高等行业特点,房地产企业 应立 足于长 期发 展,从 完善 企业财 务管 理入 手,解 决

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拓展筹资渠道、实施现代管理、重视项目管理和 资金 管理,提升 财务管 理工 作水平,使 企业获 取持 续

性核心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 财务管理 特点 问题 措施

一、新形势下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所呈现特点 1.面临财务风险加大

随着国 内经 济快 速增长、城镇 化水平加 快,房地 产行 业 获 取 了 极 大的 发展 优势,房地 产开发 活动 的广 泛开 展,也使 得房 地产 企业 资金 投入量变大、筹资任务加重,财务管理周期随之变长。在相对较长的开 发经营周期中,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遭遇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致

使房 地产 企业 投资项 目成 败、经 济效 益大小 等都 面临 双重 结果,房 地 产开发极具风险威胁。为了更有效地降低企业所受损失,企业经营管 理者应力图避免投资决策失误的现象,这便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及负

责人 员提出 更高 的要 求,比 如提供 高质 量的 投资 决策分 析,提 升投 资 决策分析 准确 性、可 靠性,确保为 企业 经营 者提 供的投 资项 目决 策方 案具备及时、可靠信息作保证,最终将风险加以分散、降低。2.财务管理难度增加

当前,房 地产 开发 还涉及 到多 方面 问题,房地产 企业 财 务 关 系 同 样出现复杂性选择。一般来讲,房地产企业财务关系包含有开发企业 与其投资人、债权人、债务人、内部职工、被投资单位的关系,还有房地 产企业内部各个单位与其上级管理部门间相互关系,其具体表现为被

动迁单 位或 者居民、勘察 设计 单位、材料物 资供 应商、施工 安装企 业、商品房购买 者(个人)、管理 部门(如工 商、审计、税务 部门)等,与 房地 产企业所形成大量、频繁的资金往来结算关系等。如此一来,房地产企

业财务 管理 工作 难度加 大,开 发企 业必 须首先 强化 自身 债权 债 务 管 理,尽 可能 协调 好企业 自身 与各 个方 面的关 系,才 能真 正推 动房地 产 企业经营活动顺利开展。

二、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1.财务监控不严

当前,我 国房 地产 企业行 业内 部财 务核 算制度 十分 不 健 全,财 务 监督控制机制建设较弱。比如企业经营管理者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财务人 员素 质比 高,企业 财务 核算 水平较低,使 得财 务会 计资 料真实 性、可 靠性、完整 性、及时 性无 法达 到标 准,财务 信息 所具 有的 经济价 值几乎完全丧失。再如房地产企业内部监督管理和控制机制不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或者缺乏相应的内控制度和审核程序,则极易导致企业资产内部盗用和流失问题的产生。2.管理水平偏低

企业经 营者 管理 水平、财 务人 员业 务素 质等,都 关乎 房 地 产 企 业 财务管理能否有序进行。现实情况是,一些企业经营管理者文化素质 偏低、经营管理理念保守落后,完全缺乏现代化的财务管理观念;还有 经营者集权意识过重,凭着经验和感觉管理、投资决策,企业内部又缺

乏相应 的监 督机制,财务 工作 未能 参与企 业各 项经 济业 务,更加 重了 财务管理的无计划和混乱状态;又有经营管理者在财务管理上采取家 族式管理模式,比如由亲属担任财务部门会计、出纳职务,使得出纳人

员领 导财 务工 作,业务 上极 易陷 入混 乱局面;不少 财务 人员 业务素 质 偏低,且缺少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济常识,而房地产行业税收政策、法 律法 规等 都较为 复杂,财务 工作 者若不 具备 过硬 的业 务水平,则很 难 应对企业资本化、规模化经营后的各种财务问题和财务风险。3.资金管理欠佳

融资困难、盲目追逐高端产品、流动资金管理落后,这几乎是房地 产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几大弊病。筹资活动上,房地产企业筹集资金时

遇 到融 资困 难、金 融服务 滞后 的发 展瓶 颈,尤其 是某 些中 小型 民营房 地产 企业 更是 由于自 有资 金比 例及 财务管 理规 范程 度较 差而难 以 贷 到资金,再加上房地产企业较难找到合适的金融中介机构及贷款担保 机构,以及市场经济体系仍旧不甚完善,给企业贷款带来更大难题,进

而 导致开 发资 金严 重不 足,企业 便可 能不 惜代 价、不计 成本 地向 民间 高息借款,这又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经营业务成本和财务费用的压力,项目开发也可能受到影响。此外,投资活动上,不乏有些房地产企业不 以市场为导向,投资缺乏科学性,盲目追求高端产品,无视房地产行业 市场所需,生产出一些滞销产品或烂尾楼。日常经营活动上,流动资金 管理欠妥,尤其是资金沉淀问题严重,比如出于加快资金回笼、产品促

销的 目的,房地 产企业 往往 会在 缺乏 市场调 研的 情况 下,随 意为客 户 提 供购 房担 保,一旦 客户 将来 不具 备偿还 银行 贷款 的能 力,企业 则不 得不为此类客户垫上归还银行按揭款项,其结果便是企业内部出现大

量的 长期应 收款 挂账,资金 无法及 时回 笼,再 加上 多数房 地产 企业 不 重 视日常 现金 流量 管理,或者未 建立 仓库 管理 制度,不 良资 产长 期挂 账,成品库存积压,财务状况堪忧。

三、完善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各项措施 1.积极拓展筹资渠道

根据房地产行业特点,房地产企业开发项目过程中需要一笔巨大 的资金投入,筹资任务异常繁重,企业只有具备多元化的筹资渠道,才 能很好地完成筹资任务。一则积极发展银行贷款之外的其他形式金融 业务,诸如银行承兑汇票、保函、信用证、商业汇票等多种结算方式;二

则 寻找 进入 资本 市场的 最佳 途径,比如 借助于 发行 股票、债券 等方式 筹集企业经营资金;三则由自然人或企业发起,向民间游资定期筹资;

四则企 业实 施并购、重组 等措 施,逐 步扩大 市场 份额,既增 强、壮大 企 业实力,又成功幕得所需资金;五则尝试融资新元素,比如在房地产投 资信托基金基础上,尝试海外私募、股权回购、可转债、租约变现、海外 上市等一系列新的融资方式。2.实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在现代 社会 化大 生产、市 场经 济大 发展 的宏观 背景 下,现 代 企 业 制度要求各类企业都应致力于构建产权关系明确、责权关系对策、治 理结构严谨、制约机制健全、筹资渠道广泛、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且能持 财会园地 122 Mon e y Chin a财经界

司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也应从监督和审查向评价与咨询方面扩展。经 济不断发展,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管理层不断增多,公司内部审计工作 也渐渐地由财务领域向经营管理领域渗透与扩展,所以公司内部审计 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财务领域,它将扩展到公司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

因此,公 司内部 审计 人员 应从 以监督 为主 的角 色向 以评价、咨询 与监 督并重的角 色转 变,突 出内 部审计“内向 性服 务”的 特点,为 公司 内部 审计开拓一个更加广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3、明确内部审计在公司的定位

我们要 深刻 认识 内部审 计在 公司 经营 管理中 占 有 的 重 要 而 又 特 殊的地位。必须把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定位点确立在为公司领导的决 策当好参谋助手,促进加强公司内部管理。如公司内部审计人员应及 时向公司领导提出决策依据和可行性建议,为公司领导的决策服务,并把服务付诸于实际行动之中。具体工作中,对公司内部审计发现的 问题在弄清楚事情真相的基础上,严格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可能造

成的 后果,立 足于 帮助 使之 改正或 找出 解决 问题 的办法,恰当 的做 出 处理及给与建议。现在随着外部环境不断变化,各种风险也相应增多。因此,公司内部审计工作还应在改进风险管理和完善治理结构等方面 发挥审查、评价及促进作用,由此也赋予了内部审计人员更重、更多的 职责和使命。这正 如著 名的 内部 控制专 家迈 克尔.海默 教授(Michael Hammer)所指出的:“内部审计机构应将自己视为公司的一种资源。在 帮助管理当局更有效地达到预期控制目标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内部审

计师的使 命将 从简 单的„我 们实 施审 计‟向„我们帮 助创 建一 些程 序,以期达到组织成功所需要的内部控制水平‟的方向发展。”

4、健全公司内部审计制度

我国公司内部审计起步较晚,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在相关制度建 设上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我国现在不少公司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是

基于法 律规 定,而 非出于 自身 经营 管理 的需求,因而 很多 内部 审计 机 构形同虚设。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内部审计的发展进入了一 个新的更高层次的阶段,许多公司开始尝试通过内部审计解决企公司 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并且也逐渐意识到内部审计带给公司的 种种好处。为了能适应现在新的发展形势,使公司在新形势下健康茁 壮的成长,努力健全、完善公司内部审计制度,实现公司内部审计工作 的新突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三、结语

虽然我国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但只要我们

从 实际 出发,理论 联系实 际,正 确看 待公 司内部 审计 工作 所面 临的问 题。对公司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坚持治本与治标相结合,深入分析其

产 生的 原因,建立健 全公 司各 项规 章制度,加强 管理 工作 等方面 从根 本上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使其不再重复发生。这样,公司内部审计工作 的水平将不 断得 到提升、完善,最终 使公 司内部 审计 事业 不断 发展 壮 大,影响日益显著。参考文献:

[1]国际内 部审 计师 协会2003年 修订.中国 内部 审计 协 会 编 译.内 部审计实务标准.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 [2]杜殿明.谈内部审计风险成因 及防 范措 施.北方 经济.2007年14 期

[3]江良传.内部审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作用刍议.江西社会科 学.2001年02期

久经营的现代制度模式。换言之,产权股份化、管理制度化、组织公司 化,这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房地产企业经营的努力方向,在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过程中,房地产企业应积极分离企业所有权 和经营权,以最大程度上减少投资者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干预和控

制,使 得企业 管理 人员 真正 具备管 理企 业的 权利,并尽可 能以 新的 管 理理念和最优的企业管理制度对企业进行管理。同时,管理者还应在 生产经营中主动采取现代化管理手段,调动经营者自身以及企业员工 的创造性和生产力,既要解决企业中传统家族式管理造成的规模小、机制不活、体制 不顺、管 理混 乱、综 合竞 争力弱 等缺 陷,又 要明 晰企业 发展方向,努力提升企业规模、档次和水平。3.重视投资项目管理

作为一 种资 金密 集型企 业,房 地产 企业 投资规 模较 大,尤 其 是 一 些重 大项 目投 资,企 业应在 慎重 做出 可行 性研究 之后 进行 决策,以避 免出现决策失误、资金损失等结果。加强投资项目管理,应对投资效益

合理性 预测,对投 资方案 进行 可行 性分 析研究,即对 拟建 投资 项目进 行全 面的 综合 性技术 经济 分析,在房 地产开 发整 体过 程中,可行性 分 析研究 阶段 尤为关 键,此 阶段 具有 最大的 不确 定性 和机 动性,企 业在 这一 阶段 对风险 评估、分析 的正 确与否,对房 地产 投资 项目结 果产 生 直接性影响。此外,企业还应利用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对投资组合进行 合理化调整,比如房地产投资类型不同,所对应商业风险、获利能力等

均不 相同,为了 实现最 好的 房地 产类 型组合 投资,房地 产企 业便应 尽 可能降低投资的商业风险、确保取得预期的投资收益等。4.重点加强资金管理

资金管 理是 企业 财务管 理重 点内 容,加 强资金 管理 应 做 到:重 视 资金筹措管理,即强化企业信用管理,做好资金筹措计划,知识经济时 代,信用已成为企业兴衰的主要标识,企业信用状态良好,则很可能获 取条件优厚的长期性低息贷款,以保证企业拥有开发经营更多房地产

项 目的 丰厚资 金,同 时还 要根 据资金 筹措 计划,逐步 有序地 扩大 项目 自有 资金比 例,实 现大 笔贷 款利息 支出 向企 业盈 利的转 变;加 快资 金

周 转,强 化 资 金 运 用 管 理,关 于 资 金 流 转,由 于 受 到 多 种 外 来 因 素 影 响,房地产企业所开发项目大多无法按时完工,大量资金被占用,这种 情况下,企业应尽可能解决掉一些拖拉工程,加速资金流转;加强企业

现金 管理,慎防 企业 过度预 支资 金,将 应收 账款与 应付 账款 期限 调 至 一 致状 态,或 者使 应收账 款回 收期 限短 于应付 账款 交付 期限,为按期 支付应付账款提供可靠保证,同时还要尽可能规避企业过度预支资金

现象,消 除企 业讲 排场、讲 面子、铺张 浪费、大手大 脚等 扩大 资金 费用 开支的问题。参考文献:

[1]魏益强.创新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探讨.冶金财会,2009(3)

[2]高音.关 于加 强房 地产企 业财 务管 理的 构想.中 国经 济 评 论,2009第9卷(3)

[3]王浩.提 升房 地产 企业财 务管 理水平.合 作经济 与科 技,2008(2)

[4]吴彩珍.浅谈 我国 民营房 地产 企业 财 务 管 理 中 的 问 题 及 治 理 对策.经济师,2009(8)

财务分析体系的完善 篇6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财务体系

在医疗财务服务行业的开放式发展下,我国医疗市场呈现出日趋激烈的竞争局面。公立医院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要加强对本院医疗的创新变革,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财务体系,顺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一、完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财务体系的重要性

不完善的医疗体制与薄弱的内控体系,加剧了群众看病的负面现状。要求公立医院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正确认知完善内控财务体系的重要性,不断完善财务体系。

1.现实意义

首先,内部控制财务体系可以结合公立医院的短期与长期利益,提高公立医院的经济、社会效益。医院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可以遵循自身的战略需求,获得长足发展。

其次,完善的内部控制财务体系,使公立医院可以根据本院实际发展特点、政策条件等,保证医院信息的准确性,正确引导医院管理人员作出真实决策,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巩固公立医院的良好信誉。

然后,医疗卫生资源本身就稀缺,要求公立医院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体系,实现投入的高效性,合理减少医疗服务成本的支出,避免过度浪费医疗卫生资源。此外,完善的内部控制财务体系,同样保证了会计管理、预算管理、财务、运行管理的完善性;遵循诚信原则,促进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2.积极作用

第一,实现医院物质财产的整体和安全性。第二,严格规范医院财会部门,加强财会信息的真实性。第三,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消除风险因素,解决问题;严禁出现违反医院规定的行为,实现对医院整体资产的保护。第四,有利于全面落实相关法规制度,优化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

二、分析公立医院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现状

1.内控意识淡薄

经营性、公益性与生产性是公立医院的主要特点,以管理财政预算为主。这些特征导致大部分公立医院过于追求技术,难以正确认知内部财务控制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公立医院管理层的内控意识较淡薄,制定的法规制度缺乏约束性,没有辩证理解内控行为与风险因素、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过于追求经济利润的提高与规模的扩大,制约了内部控制财务体系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违纪行为屡禁不止,阻碍了内部控制财务体系的合理推广。

2.财务监管得不到落实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财务体系的基础在于财务监管内容。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公立医院没有将财务监管内容落实到实处,存在一定弊端。

一方面,公立医院胡乱收费的行为较明显,导致收支缺乏合理性。主要体现在诸多公立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和收费内容过于混乱,财务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另一方面,公立医院的财会信息失真。原因在于财务监管工作始终得不到落实,经常会出现假账、谎报信息等行为,无法保障财会信息的真实性。

此外,公立医院的医疗成本支出不断增加,经费支出缺乏合理规划。主要表现在公立医院的审核制度、审批制度有待健全;不完善的内部资产监管制度,权责内容混淆,没有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缺失。

3.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在公立医院内部财务控制体系中,内部审计工作占据关键地位。当前,我國大多数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通常是财务部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模糊了财务部门的权责概念,限制了内部审计作用的真实发挥。尽管部分公立医院已经专门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是,审计工作过于表面化,监管作用得不到体现。

此外,公立医院内部的财务审批流程过于缓慢,内部审计机构的自主决策能力有待提升,缺乏严谨的执行态度,无法发挥内部审计的高效性。而且诸多公立医院通常采用事后监管的审计措施,没有加强对医院实际经营费用的核查,缺乏对投资项目的重视与监管。

4.财务人员的综合素养有待提升

由于公立医院没有正确认知内部控制财务体系的重要性,过于追求短期效益的提升与经营的整体性,没有过多关注财务工作,导致医院财务部门始终得不到健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医院财务人员的综合素养有待提升。

尽管目前部分公立医院已经聘请了专门的财务人员,对医院财务进行监管。但是,由于长期受到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束缚,财务人员没有及时学习现代财务理论,无法熟练操作新型财务技术。同时,公立医院财务内控对会计电算化环节的执行力度较薄弱,不能满足现代市场经济的多元化需求,导致财务内控缺失实务性。

此外,不健全的财务监管团队,抑制了财会内部审核评价作用的发挥。目前,公立医院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养均有待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法律概念较贫乏,并不符合公立医院内部控制财务体系的新型要求,限制了财务内控的实效性。

三、完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财务体系的策略

现阶段,我国公立医院迫切需要健全内部控制财务体系,根据自身发展特征与政策环境,制定相应规章制度,不断提升自身的风险防御水平,巩固医院的良好信誉。

1.严格执行公立医院的总体预算目标

国家医疗系统在2010年间发布了新型医院财务与会计制度,对公立医院的财务监管与财会核算提出了更高需求。新型医院财务制度注重公立医院的公益优势,巩固了医院收支与成本核算内容,实现了医疗药品、成本、核算机制等多方面的创新变革。要求公立医院管理层加强与财务部门的联系,确定财务内控制度的总体目标,制定合理的内控管理制度。

一方面,公立醫院要严格遵循新型制度中的明文规范,采用行之有效的预算管理举措,归纳评价上年度预算执行状况;并结合医院本年度的战略任务与其他影响因素,对本年度的收支进行编制预算。同时,由于公立医院收支存在大流量现金、多项目开支、多种类等特征。其中,项目支出与基本支出预算是编制支出预算的主要内容。在进行编制预算时,要及时比对执行状况与总体预算目标,消除其中存在的误差隐患。

另一方面,公立医院在年终阶段要遵循国家制定的预算编制规范,保证编制决算的真实性与精准性。另外,财务人员要严格核算预算的执行状况,合理控制成本、预算、目标与经济的运作状况,实现总体预算目标。

2.健全内部控制财务体系

内控制度、组织与风险、会计控制、内部审计是公立医院内部控制财务体系的主要内容。内控和组织控制在财务体系中占据关键地位,而内部审计发挥着监管与评价作用。在内部控制活动中,要以预算管控为前提,保证不同控制内容的均衡性。明确划分审批人员、经办人员与记账人员的权责内容,将责任落实到个人;遵循财务的盘存规范,在制约不同岗位财务监管人员权责的同时,加强联系。

3.健全内部审计机制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财务体系的不完善,主要原因在于内部审计机制缺乏自主性。因此,为实现医院经营活动的顺利性,医院首先要健全内部审计机制,其职责内容主要包括3方面:

第一,监督功能。内部审计机制能够实时监督财务人员日常的工作行为,严格按照医院制定的政策制度,合理推动每一经营活动。

第二,控制功能。内部审计是医院内部控制财务体系的核心所在,具备自主性、权威性等优势。公立医院内部审计人员的规范检查与科学评价,为医院经营内容符合法规制度提供了保障。

第三,评价功能。内部审计人员要根据医院自身的规范要求,分析评价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与医疗行为,有利于实现公立医院内部控制财务体系的系统性,优化其制度内容。

4.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养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公立医院为提升自身的财务内控能力,要加大对财务人员综合素养的培养力度。首先,积极引入专业素质高的医院财务人员,要求其具备完善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工作经验,了解有关法规制度。其次,公立医院需要定期举办专业技能的教育培训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增强财务人员的责任感,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财务人员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后,可以清楚认知医院财务内控的重要性,并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

四、总结

综上所述,完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财务体系,有利于提高公立医院的核心竞争实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要求我国公立医院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不断更新自身的医疗服务体系,推动我国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芸.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21):163-164.

[2] 李晓娟,钟华,丁毅等.公立医院财务内控制度完善及创新研究[J].当代经济,2016,(4):30-31.

财务分析体系的完善 篇7

关键词:财务分析,财务指标体系,现金流量

完善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能为企业决策者、投资者、债权人提供所需的财务分析数据信息, 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 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发挥重要的保证作用。

1 现行财务分析体系的不足及改进

1.1 现金流量指标缺失

现行财务分析体系缺乏相关指标, 影响了信息使用者对企业偿债能力与收益质量的客观评价, 盈利需要相应的现金流入予以保证, 企业才能正常经营。现行“基本指标”中, 没有现金流量相关指标, 在“修正指标”中, 只有“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与“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涉及现金流量。缺少其他现金流量指标的配合, 容易掩盖相关风险。

1.2 增设现金流量指标的建议

可以考虑在杜邦分析体系中引入现金流量分析, 使该体系能更加全面地揭示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改进后的杜邦分析模型如下图:

此种改进, 仍存在以下不足:

(1) 用现金流量指标完全替代利润指标, 难以反映企业经营成果信息, 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2) 在财务分析模型中, 企业现金流量、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信息不可或缺, 只有三者相互配合才能全面、完整、系统地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 进行相关的预测与决策。

为了构建更加完善的杜邦分析模型, 可将销售净利润率指标再进一步分解如下:

销售净利润=净利润/销售收入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收入)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利润)

=销售现金比率/盈利现金比率

改进后, 杜邦分析模型的财务指标层次体系可用图2来表示:

用销售现金比率替代净利润, 用盈利现金比率替代销售收入。保证了原有的杜邦分析体系的基本结构, 且内容更加详尽, 进一步体现了企业收益的质量, 更能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现金流量信息的需求与综合分析需求,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非货币化信息指标的缺失及改进措施

2.1 非货币化信息指标缺乏

现行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主要将信息限定在货币量化的信息范围之内, 而将大量的与信息使用者决策有关的、甚至是关系密切的大量非货币化信息排除在外, 严重影响了决策的客观性与科学性。

2.2 增加非货币化信息指标的建议

一是企业外部非货币化信息的体现, 如行业技术进步情况、市场需求变化情况调查与趋势分析、主要竞争对手的动向、国家政策的变化与导向等, 其披露形式可以灵活多变, 可以是文字说明, 也可以是图标说明, 要求简明扼要;二是企业内部非货币化信息指标的体现, 可从三个层次上予以反映, 第一层次主要反映企业的基本信息, 如企业组织形式、企业经营业务、人力资源等信息。人力资源信息应用的公式可设置如下:

学历构成比率= (某学历人数/部门总人数) ×100%

职称构成比率= (某职称人数/部门总人数) ×100%

其他的如性别比率、年龄比率都可以以此类推。

第二层次, 披露企业的SWOT分析结果。如企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目前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可采取或拟采取的发展战略等前瞻性信息, 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预测需要;

第三层次, 着重披露企业对外部市场的利用关系, 重点披露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研发情况、供销渠道等经营性信息。公式如下:

市场占有率= (本企业某产品销售数量/市场上该产品总销售数量) ×100%

客户满意度指标=年实际维修费用/年预计维修费用

客户满意增长率= (年实际增长的维修费用/基期年实际维修费用) ×100%

3 无形资产和知识资本指标的缺失及改进措施

3.1 无形资产和知识资本指标的缺失

现行财务分析体系主要揭示货币资金、存货、金融性交易资产、固定资产、长期投资等有明确成本的硬性资产, 对企业经营中慢慢形成的、没有直接支出指向的人力资源、知识资本、知识产权等软性资产未能予以充分披露。

3.2 增加无形资产和知识资本指标

在衡量企业发展能力指标中有“技术投入比率”, 其计算公式如下:

技术投入比率= (本年科技支出合计/本年营业收入) ×100%

评价企业是否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 其无形资产拥有项数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其计算公式如下:

无形资产比率= (无形资产总成本/总资产成本) ×100%

无形资产增长率= (无形资产增长额/基期无形资产总数) ×100%

4 可持续发展方面指标的缺乏及改进措施

4.1 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的缺乏

可持续发展指标的缺乏必然导致企业短期行为的发生, 追求短期利润的最大化, 并忽略社会责任与社会利益, 因此, 引入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 可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并促使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注意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4.2 增加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的建议

可以增加一些指标来评价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程度, 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包括:

(1) 资源利用情况。所增加的指标公式如下:

设备利用率= (正在使用设备的总成本/可使用设备的总成本) ×100%

设备完好率= (可使用设备的总成本/设备总成本) ×100%

原材料使用率= (使用中的原材料成本/库存的原材料成本) ×100%

废弃物利用率= (可利用的废弃物成本/总废弃物成本) ×100%

(2) 环境保障状况。其计算公式如下:

社会环保贡献率= (绿色产品的销售额/总销售额) ×100%

社会环保贡献增长率= (绿色产品销售增长率/利润增长率) ×100%

为了促进企业生产出更多种绿色产品, 可以增加绿色产品种类比, 其计算公式如下:

绿色产品种类比=绿色产品种类/总产品总类

企业也可以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增加绿色产品影响比, 其计算公式如下:

绿色产品贡献率= (绿色产品带来的收益/总收益) ×100%

5 无法充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及修正

5.1 企业偿债能力指标的局限性“流动比率”存在以下不足:

“流动比率”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 流动比率中包含可能的坏账;同时, 存货变现能力有强有弱, 如果存在大量的变现能力较弱的存货, 也会影响其流动性, 流动资产可以及时足额偿付到期债务可能就是一种假象。第二, 不同计价基础的存在,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流动比率的可靠性。第三是该比率只反映报告日的静态状况, 具有较强的粉饰效应。

5.2 企业偿债能力指标的修正

对企业偿债能力指标的修正主要是设置系数法, 把流动资产中的各个项目设置系数, 此系数是根据其变现能力不同而不同的。例如对流动比率的修正如下:

时间设置为t, 数量设置为m, 那么加权平均流动资产的公式为:∑mt/∑t, 相对应的流动负债也同样计算。

设2010年4月1日的流动资产为50万元, 4月11日的流动资产为70万元, 4月21日的流动资产为40万元, 4月30的流动资产为60万元。其变化情况如下:

则修正后计算的平均流动资产为: (10×50+10×44+9×40+1×60) /30=45.33万元

则修正后计算的平均流动负债为:

(14×45+7×66+8×50+1×60) /30=51.73万元

则流动比率修正前为55/52.5≈1.48, 修正后为45.33/51.73≈0.88, 更加接近上表中的实际情况。

这样流动比率中的分子就进行了一次修正, 可以考虑进行第二次修正, 设计变现系数, 对企业的流动资产进行修正。

在电子计算机普遍应用的情况下, 财务管理模块中可以设计出这样的模块, 平时用Excel也可以实现有关运算。

5.3 盈利能力指标的局限性

由于会计核算中存在着大量的人为的主管因素的影响, 难以反映获利的稳定性, 且受到企业筹资用资决策的影响, 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 计算利润总额时筹资成本须作为财务费用予以扣除。在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等因素相同的情况下, 资本结构不同, 财务费用也不同, 必然导致销售利润率差异;第二, 投资净收益与产品销售行为之间没有关系, 至少是没有直接关系, 但是, 它会影响企业的销售利润率, 第三, 以主营业务收入来计算销售利润率, 则对于采取多元化经营方式的企业而言, 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经营收入情况;第四, 与企业销售毛利率相比, 不能保持一致性;第五, 不能准确考核销售人员的业绩。

5.4 盈利能力指标的修正

在现行指标计算公式中, 将利润总额改为营业净利润, 排除由偶然发生或将来不太可能发生的收入或费用、损失带来的影响, 真正实现以营业利润为重点的分析:

销售利润率= (营业利润/销售收入净额) ×100%

总之, 财务分析也应该顺应历史潮流, 积极探索与采用新的技术, 提供更加科学的信息, 满足不同阶层使用者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凌春华, 茹越峰.现金为王——引入现金流量指标辅助KPI考核[J].通信企业管理, 2008 (01) .

[2]程显宝, 杨德红.现金为王——金融危机下的企业生存法则[J].中国总会计师, 2009 (01) .

[3]严整, 周庆.关于建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指标体系的总体构想[J].成都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9 (12) .

现代档案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分析 篇8

一、提高档案工作地位

一直以来, 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并不重视, 有时甚至对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认识, 他们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只是对档案信息资源的相关管理, 在单位工作中没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 只要保证档案信息数据不会出现丢失或者外泄的情况就可以了, 因此这就导致当前档案管理工作和社会经济发展出现脱节的现象。因而, 在日常的工作当中, 领导和工作人员都必须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加大对档案管理的投入力度, 为档案管理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 提高档案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的待遇。只有这样, 档案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地运行。

二、健全档案规章制度

健全的档案规章制度是完善档案管理体系的制度保障, 规章制度要体现合理性、科学性。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的制定必须以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为依据, 从实际出发。制度必须具有可操作性, 其制定必须以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强为依据, 使得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坚持和贯彻相关的规章制度。具体说来就是既能约束领导又能约束普通员工。相关的规章制度一旦制定出来就必须严格执行, 否则就会变成一张废纸。规章制度的制定部门, 同时也是监督部门, 必须确保规章制度完全的落实。在规章制度的执行过程中, 要做到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充分体现制度的权威性。

三、做好档案开发利用

档案工作要实现自身价值, 就必须强化档案的开发利用。一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最优配置, 实行优化重组。档案资源的重组是满足档案信息社会化共享与社会化利用的根本手段。所谓档案信息资源重组, 目的是完善档案信息资源布局, 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并非指所有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都要做到大而全, 而是要突破档案信息的来源限制, 充分聚集各种档案资源的特殊优势, 通过档案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布局、重新整合, 改变分散无序状况, 达到档案信息资源的最优配置, 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大而全、各有特色、各有侧重的档案信息资源布局, 最终提升整体的价值, 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必需的信息资源。而在此基础上实现的档案信息共享, 才是在最低成本下最有效率、最有效果的档案共享。二是深入开展档案信息的增值服务, 实行大胆尝试。要解决滞后的档案管理及利用工作与信息需求日益全球化、多样化与及时性之间的矛盾, 就要求我们面向社会, 结合实际, 积极主动丰富馆藏, 开拓档案信息社会化服务的新领域、新方式, 拓展档案信息的增值服务。目前, 利用社会服务深入群众这一特点, 把档案信息服务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 在内容上针对需求开展定向服务, 方式上尝试公众展出、咨询服务、宣传教育等多种模式, 时间上可以定期与随机结合, 范围上则可采取定点或流动性, 真正做到走出档案馆的狭小空间, 主动出击, 深入群众。创建文件中心, 也是一个有效的手段。建立档案文件服务中心, 将各单位面向社会公布实施的有关文件, 提前复制集中起来, 面向社会统一提供利用。对未收集到中心的公开文件, 负责提供代为查询服务, 不失为档案部门提供社会化信息服务的一个好方法。此外, 在服务层面上, 还可借鉴图书馆、博物馆的做法, 利用馆藏资料, 开设陈列室, 积极主动为社会服务。

四、更新档案管理手段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计算机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网络也已经广泛地被应用到了各个领域,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的必然趋势。相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来讲, 信息化可以使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同时也使相关繁琐的工作简单化。近年来, 国内的许多单位已经把信息化应用到了档案管理的工作当中, 大大提高了档案管理、利用水平和档案质量。因此, 实现档案计算机辅助管理势在必行, 这也为完善档案管理体系提供了技术保证。

五、提高工作人员素养

作为一名合格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 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准, 自觉参加有助于自身专业技术提高的培训活动和交流活动, 在学习和交流中弥补自身的不足。在日常的工作当中, 熟练地掌握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基本要求, 运用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提高工作效率, 保证档案质量。要有创新精神, 在档案管理的工作上要坚持与时俱进, 及时地更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另外, 工作人员提升专业素质的同时还必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在工作中要严守职业道德, 不轻易贩卖他人信息, 泄露他人隐私。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完善档案管理体系提供了人力资源基础。

参考文献

[1] .宋春.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4

财务分析体系的完善 篇9

一、我国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分析的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分析主要是指标分析。基本财务指标主要来源于三大会计报表,通过比率分析达到分析报表的目的。其指标包括:盈利比率、偿债能力比率、资产管理比率。反映中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很多,通常使用的主要有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销售期间费用率、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偿债能力分析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主要的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利息保障倍数;资产管理比率是用来衡量中小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的效率的财务比率,主要包括营业周期、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从以上指标可以看出,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报告分析比较注重财务指标分析,却极少提到审计报告和会计报表附注分析,这样一些单位就会利用报表分析的不完善,虚假销售、滥用关联方交易等调高利润。所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分析体系必须扩展到审计报告分析、财务指标分析和会计报表附注分析,同时应该加强现金流量分析。

二、完善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分析体系的建议

原有的财务报告分析体系已不能满足财务分析的需要,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补充:

(一)中小企业会计报表附注分析

1. 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分析。

应收账款是中小企业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流动资产,如果不实行科学的管理,很容易形成陈年呆账、坏账,给企业造成损失。所以,中小企业必须在财务报告附注中列示应收账款的账龄及坏账政策,这样投资者可以分析应收账款增加的原因、应收账款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按规定提取坏账准备,以便准确判断中小企业的资产质量及财务状况。

2. 中小企业的存货分析。

通过财务报告附注可以清楚地看出存货的结构和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如果原材料存货增加,而产成品存货减少或略有增加,说明该中小企业正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销售量较大,能产生较高毛利润;如果原材料存货减少,而产成品增加,说明该中小企业正处于衰退期,该产品正逐渐被新产品代替,或者这种产品生产过剩,这样的中小企业需要迅速转移到新产品的生产。另外,通过财务报告附注还可了解到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情况,如果存货计提的跌价准备大,表明可收回金额比成本低很多,存货很可能过时或毁损。

3. 中小企业的营业外收支分析。

营业外收支是指与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收支,属于非正常项目,不能长期给中小企业带来收益和损失,在进行财务指标分析时,应注意是否排除这项非正常项目。这就需根据重要性原则,即相对于净利润的比例,比例较大即为重要,应排除。

4. 披露中小企业的关联方交易。

中小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应在附注中披露关联方交易的金额、定价政策、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或相应比例,其中最重要的是定价政策和交易金额。

(二)中小企业的补充财务指标分析

1. 中小企业的主营业务收现率。

主营业务收现率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此指标可以弥补销售现金比率的不足。当中小企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随着业务量的增长销售现金比率一般都较低,但不是收益质量不够好,而是随着业务量的增长,存货和应收项目自然增长的结果。该指标接近1 17%,说明中小企业产品销售形势看好,相对于购买者存在比较优势,或中小企业信用政策合理,清理欠账工作得力,中小企业能够及时收回现金,保证生产经营顺畅周转,收益质量较高。反之,说明中小企业销售形势不佳,或可能存在不正常销售和舞弊的可能性,或信用政策制定不合理、收账不力、收益质量较差。在分析该指标时,还应结合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应收账款及营业收入的变化趋势,分析该指标在大于1 17%时,是否是由于中小企业近年来销售萎缩,以前年度的应收账款得到收回而形成的。

2. 中小企业的主营业务付现比。

(1)主营业务付现比=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主营业务成本。此指标可以反映中小企业现金支付能力,表明中小企业每发生1元的主营业务成本,实际支付的现金数额。如果该比率约为117%,说明主营业务成本基本是付现成本,中小企业没有因购货而形成对销货方的负债;如果比例大于117%,说明中小企业除了支付当期主营业务成本以外,还偿付了前期拖欠的购货款,树立了良好的商业信用;如果比例远小于117%,说明存在赊购,对中小企业形成负债压力,可能会影响中小企业的商誉。(2)净收益营运指数。是指经营净收益与全部净收益的比值。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收益=(净收益-非经营收益)÷净收益。净收益营运指数可以评价一个公司的收益质量。非经营收益多,收益质量就差。因为非经营收益的持续性差,主要来源是资产的处置和证券交易收益,不能代表中小企业的收益“能力”,其中资产处置不是中小企业的主要业务,不反映中小企业的核心能力,许多中小企业正是利用“资产置换”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

3. 增加流动性分析指标等。

流动性分析是指将资产迅速转变为现金的能力,主要有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流动负债比、现金债务总额比。获取现金能力分析是指经营现金净流入和投入资源的比值,包括销售现金比率、每股营业现金流量、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财务弹性分析是指中小企业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和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包括现金满足投资比率和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收益质量分析是指报告收益与中小企业业绩之间的相互关系,衡量指标是现金营运指数。

(三)中小企业的审计报告分析

随着会计信息的复杂化,非专业人士利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对中小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出具的、用于对被审计单位年度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按照《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应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状况和所审计期间的经营成果、资金变动情况,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是否符合一贯性原则发表意见。根据审计结论,注册会计师应出具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拒绝表示意见中的一种审计意见。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是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表明被审计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遵循了会计准则及有关规定;会计报表反映的内容符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会计报表内容完整,表达清楚,无重要遗漏;报表项目的分类和编制方法符合规定要求,则会计报表使用者即可按照通常的会计报表分析方法进行。如果审计意见是保留意见,则出具保留意见的原因(在审计报告的说明段)即成为会计报表使用者关注的一个焦点,在分析报表时必须予以重点关注。如果出具的是否定意见,则说明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或者资金变动情况已被严重歪曲,表明会计报表不可信,会计报表使用者应提高警惕,减少与此单位发生更多的经济关系。如果出具的是拒绝表示意见,往往是由于某些限制而未对某些重要事项取得证据,没有完成取证工作,此财务报告的风险非常大,最好与此中小企业少发生经济关系。

(四)增加非财务分析指标

除定量指标和定性说明企业背景以及各种分析指标资料以外,对中小企业来说还应增加非财务分析指标。一是产品市场占有率。中小企业应该着重对比企业历年来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增长情况,反映企业的市场扩充速度,说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程度及产品受消费者喜爱程度。二是劳动生产率。中小企业要通过利用最少的人力资源创造出最高的生产效率。三是产品质量指标。包括产品的合格率、优质品率等、消费者投诉率和退货率计量指标。四是新产品开发能力。中小企业管理的重心应放在技术、知识、人才等无形资本,因此在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时应该关注企业的市场价值、品牌价值、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等非财务性指标。

财务分析体系的完善 篇10

一、国有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现状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我国国有企业积极实施了财务改革,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阶段,国有企业财务分析主要采用杜邦分析体系,该体系虽然对企业的债务能力、运营能力,以及盈利能力做了全面、系统的评价,但是依然存在很多局限性,影响了国有企业财务分析的高效性,必须采取必要的手段,来完善国有企业财务分析体系。

(一)分析指标存在局限性

首先,当前国有企业财务分析体系以数据分析为主,但是不重视非财务信息。虽然,分析财务数据、资料,可以掌握企业当前的运营情况、 资金流向情况,以及生产、盈利的情况。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客户、供应商等非财务信息越来越丰富,并且对企业的运营产生了重要的所用。其次,对企业人力资本、无形资产缺乏分析。知识与科技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加大行业竞争力的基础上,使人才、无形资本的优势作用日益凸显。但是当前财务体系对这方面的分析还比较缺失,比如企业商誉、智力资本等信息等,没有被纳入评价体系中。 最后,没有分析企业未来的发展价值。财务分析主要是对当期企业财务数据、报告的分析,以企业账面价值为依据。但是,商誉、高新技术、 融资等信息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空间,因此有必要突破传统分析体系的局限,纳入这些信息。

(二)财务数据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是财务分析的主要手段,但是报表的制作本身就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财务数据是在企业资产、历史成本稳定的状态下采取的计划方式。但是,忽视了技术、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其次,企业在分析财务中,没有考虑到市场因素,这样的财务数据往往不真实,甚至存在贬值的可能。再次,会计人员在制作财务报表时,没有将人力资本、技术等因素纳入评价的范围,降低了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三)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当前,国有企业在财务分析中,主要采取比例分析法。但是在分析外部信息的情况下,首先要根据会计政策、法规来识别这些企业,并调整存在的差异,但是该项工作的难度非常大。另外,一些重要的信息没有体现在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包括新技术的运用、管理层的变化,以及同行业的信息等。最后,财务分析以定量分析法为主,使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二、改善国有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现状的办法与措施

(一)加强人力资本的分析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人力资本极大的推动了企业发展。分析企业人力资本时,应该采取量化与非量化结合的方式。其中,量化分析法主要是:计算出企业在人力资本方面的投入成本,以及人力资本为企业创造出的价值来分析人力资本本身的效率。非量化分析法主要是:根据员工的年龄、文化程度、专业技能等指标,对员工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分析这些因素对员工创造价值产生的影响。

(二)提高无形资产分析的重视度

首先,采用定量的指标。当前,企业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不断创新发展的模式,从而加大了无形资产的投入,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的投入。一方面加大了高新技术、人才培养的投入;一方面加大了科研项目的投入。无形资产的投入使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而且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注入了献血的血液。其次,实施定性指标分析。通常, 定性指标包括企业的商誉,以及品牌的价值。这些无形资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体现,因此在财务分析中应当充分考虑。

(三)提高非财务信息的利用率

现阶段,企业财务分析主要指对账面数据、资料的分析,但是却不包括对非财务信息的分析,不利于非财务信息价值的发挥。研究表明, 非财务信息在企业运营中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在分析过程中,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企业当前的盈利状况、现金流量情况,在不断提高财务分析质量的基础上,正确把握企业当前的综合情况。比如:在实际的财务分析中,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能体现出企业整个发展运营的情况。为了准确了解企业运营的情况,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必须提高对非财务信息的重视度。包括:高新技术、人力资本、企业商誉,供应商的信息等。只有将两种分析方式结合,才能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科学性,从而作为企业未来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三、结束语

当前,国有企业财务分析体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分析指标、财务数据,以及分析方法上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完善的办法与措施,比如加强人力资本的分析、提高无形资产分析的重视度,提高非财务信息的利用率等,希望起到参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华丽.构建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理性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2(06)

[2]刘杨.企业财务分析体系设计[J].现代商贸工业.2012(09)

财务分析体系的完善 篇11

【关键词】财务会计;决算;重要性;体系

一、前言

科学完善的企业财务会计决算体系,能够为企业管理者决策提供有效参考依据与保证,但在财务会计决算中依然存在不足,要做好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就要将其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企业财务决算体系建设,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二、企业财务会计决算工作的重要性

第一,是全面优化会计信息质量的保障。所谓的会计信息就是经过会计数据信息加工处理以后所形成的经济信息,其类型有财务信息、财务报表等。在企业财务会计决算信息中,涵盖了财务会计决算管理信息,有效避免了会计信息失真,是优化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促进企业经济信息提升的重要力量。

第二,能够增强企业管理水平。良好的企业财务决算可以为企业管理者做出科学决策奠定基础,企业管理水平也会因此提升,有效减少了决策失误的出现,为企业发展增添了动力。

第三,是做好财政管理的基础。财政管理是企业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而企业财务会计决算则是做好财政管理的基础,更是促進经济结构优化,促进企业改革的重要力量,同时也可以优化资产运行效率。

第四,是提升考核企业绩效的保证。考核企业绩效做好企业监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企业财务会计决算则能够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必要保证,促进企业经济行为优化。

三、企业财务决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缺少对财务会计决算的重视

在很多人眼中,企业财务会计决算就是记账与算账,并没有认识到决算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国有企业多数都存在权力集中化的情况,这样一来就使集团决策机制难以落实,再加上管理者不重视财务会计决算,也就没有将与之相关的监督机制建设作为重点。

2.外部审计监督不完善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缺少对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决算信息的外部审计监督管理机制,由于缺少外部审计监督,不仅让企业经营行为得不到必要的约束,还会出现违法违规行为。

3.会计决算报告编制水平较低

在研究中发现,一些企业现有财务会计决算编制水平较低,不真实信息大量存在,并不能为企业管理者做出科学决策奠定基础。很多企业财务报告中都无法真实的反映出企业资产状况与利润,如果不提升财务会计决算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健康状况,更会影响企业经济发展。

4.相关会计控制体系不完善

由于相关会计控制体系不完善,不仅会增加会计人员违法几率,还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通过研究发现,一些企业经常因授权等出现权利过于集中或分离的情况,这些情况多存在于中小企业,此类企业的财务大权多被企业管理者掌控,外人无法了解,这样就出现了会计控制体系不完善的情况。其次,企业内部控制力匮乏,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由于财务会计决算不规范,再加上会计内部控制能力差,也会出现会计信息被篡改的情况。

四、企业财务决算体系完善对策

1.提高企业财务会计认识

财务会计决算信息关系到企业发展状况,要做好企业财务会计决算完善,就要提高企业管理者对财务会计决算的认识,优化企业财务会计政策,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同时,还要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避免出现违法行为,这也是有效提升企业科学决策,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根本。

2.做好财务报表编制

财务报表关系到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为提升企业财务报表质量,就要做好全面审核,明确审核内容。首先,确保财务报表全面覆盖,选择合适的填报方法,规范编制要求,保证各项指标与实际要求相符。其次,如果财务报表数据存在年度变动幅度过大的情况,就要找出促使变动产生的要素,避免出现不合法的情况。最后,保证企业财务资料齐全与规范,且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保证财务报表编制工作可以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

3.构建完善的财务决算考核机制

考核是财务会计决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除了必要的内部考核以外,还要注重外部复核,避免因内部考核失误导致问题发生。为保证各项指标都与实际要求相符,最好采用人工审核与系统审核两种方式,以此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此外,还要做好外部审计监督,确保会计决算足够透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足够真实与完整。

4.优化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在优化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入手:首先,构建完善的会计反馈控制机制,全面了解企业经济状况,如果发现其中存在差异,就要及时将这些问题反映给相关部门,保证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得以纠正,进而实现成本控制。其次,做好预防机制的构建,通过这种方式及时了解企业资金动向,预见资金流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优化资金利用率,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最后,做好财务会计检查与考核机制建设。相关部门应经常对会计控制体系利用状况做检查,避免财务决算中存在问题,且做好奖罚机制设置,加大对工作突出的部门与个人的奖励力度,同时也要做好处罚,如果发现其中存在违规行为,一定要严肃处理,避免问题扩大化。

五、结束语

总的来说,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是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关系都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强化资金使用率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企业管理者做出科学决策的基础。因此,企业一定要加大对财务会计决算的重视,构建完善的决算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会计信息质量,让企业始终处于良性发展中。

参考文献:

[1]郭峰. 企业财务决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商贸,2013,36:76-77.

[2]蔡强. 加强企业会计决算工作的思考[J]. 财经界(学术版),2013,21:160+162.

[3]陈贻文. 提高企业财务决算工作质量的探讨[J]. 中国总会计师,2016,02:126-128.

财务分析体系的完善 篇12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概述

所谓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 就是指企业利用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 建立起一个规范的控制系统, 实现对企业财务活动的规范、约束以及评价。一个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 除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外, 还要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从而实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以及在行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最终发展目标。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不是一项单独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 也是帮助企业实现资金科学流动的一个良好载体, 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企业一定要结合市场发展自身趋势, 优化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 实现企业更好地向前发展。

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1. 体系本身的局限性。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 企业的各项生产需要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只有建立合理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 才能实现对企业资金的全面掌控以及合理调度, 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就目前国内的企业来看, 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本身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这主要是企业管理者没有具备较好的意识的原因, 很多企业在建立了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以后, 不寻求变化, 一味按部就班的进行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也有待提高, 很多企业在职人员存在粗心大意、判断失误、理解错误的情况, 严重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如今,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 信息技术高度发展, 可以说, 市场每天都有新的变化,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一味墨守成规, 不求变化, 将无法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 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作用将削弱或者完全消失, 这对一个企业是极为不利的。

2. 成本管理不严, 采购管理不善。

对于一个发展的企业来说, 最重视的就是企业的经济效益。一些企业存在认识误区, 一味狠抓销售业绩, 忽略企业的成本控制, 其实,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要从成本控制开始。目前, 很多初具规模的企业财产清查没有形成体系, 清查不明确, 分类不明晰, 各种成本费用归集不合理, 分配也不合理, 经常发生浪费资产的情况。当然, 合理的采购对企业的成本控制有重要作用, 很多企业在采购这个环节比较薄弱, 企业一般都有固定的合作物资供应商, 但市场价格浮动比较快, 在不了解最新价格行情的情况下盲目进行采购, 难免就会出现吃亏的现象。另外, 由于生产计划与生产实际存在偏差, 重复采购物资, 浪费资产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这些都不利于一个企业的成本控制。

3. 账目管理混乱。

在企业不断进行发展的过程中, 每天都有大量的资金流动, 给企业财务管理在职人员的财务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很多企业都存在账目管理混乱的现象, 由于财务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责任心, 企业账目明细很长时间都不进行更新, 不能提供实时财务数据,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步伐。另外, 企业还存在贪污腐败的现象, 这一点在国有企业中较为突出, 主要还是企业没有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在职人员进行约束, 给一些管理者提供假公济私的条件, 主要表现在进行发票报账上。企业素来有凭借发票报销的历史, 一些管理者钻了制度的空子, 报销多年前的发票或者伪造假发票进行报销, 这些都成为制约企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完善财务控制体系的措施

1. 建立严密的控制制度。

对于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来说, 建立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至关重要, 它可为企业正常运作提供资金保障, 同时, 也为企业经营者的日常经济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只有不断完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 才能不断推动企业向前更快、更好地发展。对于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 首先要国家的相关法律规章为依据, 企业应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 按照企业内控制度建立的原则、目标、要点的要求, 建立起本单位的完备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当然,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市场变化比较快, 在体系建立的过程中, 要同时建立起相应的财务风险评估以及控制体系, 能在企业进行市场活动的过程中预见可能出现的风险, 并能快速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协同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

2. 建立合理的管理结构。

这里指的管理结构, 主要是针对财务管理在职人员, 企业对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机构设置和职务的分工, 确保财务管理的规范化, 在进行人事招聘时, 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 确保聘用人员在具备相关专业素质的同时, 还同时兼备较高的责任心, 随时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 这对提高工作效率有重要作用, 当然, 人事管理还可以通过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来进行控制, 提高在职人员的工作责任感, 保证企业更好地向前发展。

3. 更好的提升规范控制程度。

企业一定要制定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 对企业的账目管理进行管理。从物资采购开始, 财务控制体系要记录每一笔资金流动记录, 并进行公开透明化管理, 可以通过互联网共享的模式, 把企业的消费记录及时向企业员工以及经营管理者做通报。消费明细要实时更新, 这对企业控制生产成本有重要作用, 同时, 还能帮助管理者做出更准确的经济决策。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就目前来看, 我国企业在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以及完善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包括体系本身存在的局限性、成本管理不严, 采购管理不善以及账目管理混乱等方面。企业一定要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 尽快提出优化内部控制体系的方案, 完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 这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以及发展我国市场经济都有重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文杰.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实施探讨[J].财会通讯, 2011 (10) .

[2]尚红涛, 邓黎阳.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局限性的理性分析[J].财务与会计, 2001 (12) .

上一篇:外周浅静脉下一篇:现代科技与智能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