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24-06-19

浅析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共8篇)

浅析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篇1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析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贾宏岩

来源:《北方经贸》2012年第09期

摘要:现代会计具有真实性、可靠性、持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完整性的特点。现阶段我国会计工作存在条线管理弱化,执法检查弹性化,执业保护不善,业绩宣传有偏差等问题。应深化会计体制改革,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加强会计电算化建设,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关键词:会计工作;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9-0048-02

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工作不同于传统计划经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健全,我国会计工作也要不断紧跟市场发展的步伐,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跟上时代。

一、现代会计的意义和特点

会计是一种资金流转运动,并且在流转的过程中以资金流转运动为根据,以货币为主要度量单位,持续、全面、综合反映和控制生产过程,其最终目的是提高经济目标,继而提供以会计专业为主的经济信息活动。会计人员不仅是以提供会计服务为主的系统信息人员,同样会计行为更是一种经济活动,因此,会计具有以下特点。

(一)真实性与可靠性

会计的核算过程是指在经济行为发生时,开具会计凭证。通过会计审核,在通过以合法会计行为凭证为依据的前提下,在会计记账簿上进行登记,以反映经济行为发生的先后顺序,保证信息的真实与可靠性。实质上,在进行经济行为管理的会计人员,主要进行的是经济行为的价值管理,即以流通货币为表现形式的企业价值管理。同时,以实物度量作为流通货币的度量依据,以货币作为统一表现衡量的尺度,通过对经济社会不同经济行为的往来进行会计描述,对社会生产行为进行总体描述。

(二)持续性和系统性

会计人员对企业发生的经济行为,连续不间断的以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会计登记的行为便是会计的持续性。系统性是在会计人员在会计登记的过程中,对所发生的经济行为往来进行科学的分类和归纳,然后根据会计原则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提供有关经济资产、负债、债权、收入、支出、利润等多方面的信息,来保证会计活动的持续和系统性。

(三)全面性与完整性

全面性和完整性是指会计行为要反应会计经济行为发生的所有细节,并且记录在会计账面上,同时,必须全面的反应企业的经济行为,不能漏记或者错记,要保证会计行为的完整。

二、现代会计行为的新特征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会计的工作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随着经济行为的不断变化,会计行为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一)内涵的新特征

会计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的侧重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会计的地位和作用同样也发生着变化,表现为:一是由原来的反应经济行为的具体情况和提供经济信息,转变为运用信息,指导生产,提高经济效益。二是由原来的报送报表和反应财务状况等外向行为转变为加强内部管理。三是将会计工作的事后核算归纳转向为事先提供信息,事中提供控制信息和事后核算同步进行。

(二)会计方法和工作组织的变化

为了满足经济社会不断的变化,满足对新经济行为的预测、判断、分析和决策等的需要,一些新的会计核算方法也出现在现代会计成本核算过程中。如标准成本、变动成本、弹性预算等方法。高等数学和运筹学等数学工具和分析方法在新会计核算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并且使用这些会计方法可以进行对经济行为的决策,对企业的发展提供依据。这种方式改变了会计工作以往的仅仅行使事后管理的职能,继而扮演起系统管理的角色,进一步的使经济行为的责任重点聚焦资本的投入、利润、成本三个指标建立,因此,会计工作在新的经济行为中体现的纵观全局的职能。

(三)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会计工作程序的精细和完整以及会计工作的方法、方式地不断更新和变化,会计处理分析数据的工作量骤增,同时,也对会计处理分析数据的及时、完整、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的社会时期,会计在计算机领域的应用及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也成为当前会计工作的重点。

三、当前会计工作的问题

会计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我国自《会计法》实施以来,会计行为的法制化就走上了正规。《会计法》的制定和实施为会计工作的正向发展提供了保证,也积极的促进了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运转。我国的会计体系是建立在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体系的基础上,同时融合了国际先进会计理念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会计体系。

我国现代会计的发展首先要会计现代化,要吸收先进的会计理念和会计理论,根据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探索符合不同会计环境的会计方法,不拘泥不死板。转变传统会计行业以计划经济思维为主的会计观念,寻找适合市场经济社会下中国会计发展的新途径,同时,加快中国会计工作现代化还必须要求会计理论的现代化。会计理论的现代化要求指导会计工作的理论可以更加科学、精细的预测经济行为,通过对经济行为更加准确的分析和总结,为经济行为的描述提供依据。同时,根据我国的国情,要求我国现代会计研究角度必须现代化,即由过去简单的纵向比较,转变为横向纵向相结合的比较方式,这就要改变曾经的参照物和参照系统,将二者有机结合,形成更加完整的会计体系,才能更好的为经济社会服务。同时,面对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衍生出的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必须对会计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1999年10月,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要求会计从业工作者在会计工作中准确地反映经济活动的状况,能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更为有效、真实的会计信息,同时也明确地规定了会计工作必须依照法律处理会计事物,也加大了对会计工作舞弊的整治力度,规定单位负责人不得干预会计人员和会计工作依照合理的会计标准进行,同时要保证会计人员受到法律的保护和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不得指使、授意、命令会计人员办理违反会计准则和会计法的行为,不得干预会计工作,严禁对会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行为。同时,加强会计工作的审计力度,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力度,加强外部监督和社会力量进行监督。上述规范对提高我国现阶段会计进程和会计质量,对推动会计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改革开放后,相关的会计法律制度、会计行为规范和会计信息质量都在不断完善和健全。虽然会计法律制度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当代中国,在新旧制度交替共存的情况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法律和监督力度的不完善,会计程序混乱等方面。

(一)执行力度的弱化和监督的弹性化

虽然出台了大量会计法律和制度,很多学者也提出了新颖的观点,可是将法律和制度贯彻执行就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很多的监察审计部门因为受制于单位领导和政府部门,在执行审计和监督的时候力度都大打折扣。同时,因为执法过程中,环境、执法力度等主客观条件没有衡量的标准,致使弹性较大,从而使执法的过程中出现某些违法行为。

(二)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会计队伍形象

国家规定,会计从业人员必须持有会计行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此规定已执行很多年,但是目前仍有大部分无资格证和学历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因其没有经过系统的职业和理论知识培训,致使在进行会计工作时缺乏相关的财会知识,故而影响工作水平,影响会计工作的质量。会计工作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十分严格,不仅要知晓本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还要从会计专业的角度出发对企业负责。但是目前很多具备会计资格的从业人员制造了许多不符合会计法律和职业要求的会计行为。如虚假账目,避重就轻,会计监管不利等问题。

四、加强现阶段会计工作的建议

会计工作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支柱内容,要加强经济管理和建设,就必须要规范会计工作,保障会计工作按照正常的步伐和方向前行。

(一)深化会计体制改革

要严格实施会计法律法规和行业要求,将法律法规和行业要求扎实地落实和贯彻。各级财政部门和会计主管单位及行业协会要对执行会计法律法规好的企业进行相应的表扬和奖励,同时严格监督各级会计单位执行新的会计制度和规范,要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状况和问题,做出应对多种问题发生的准备。要积极鼓励会计人员运用最新的会计理论和核算方法,深化会计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测作用,将其作为检验内部会计制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主要内容包括考核会计制度在企业内部的建立和执行情况。随着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监管部门对会计工作的职能和方式等要求不能一成不变,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要建立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会计管理体制。

(二)加强会计法制建设

要想会计工作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顺利的进行,就要不断加强会计的法制建设。不仅要转变会计原有的职能和体制,还要不断接受、运用新的相关的法律法规,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查处在会计工作中的违法乱纪行为,对会计行业进行行业曝光和信息披露。并且在曝光和披露之后,对出现问题的行为进行跟踪和监管。只有严格会计的法制建设,才能保证我国会计工作顺利的进行和发展,才能有法可依,违法必究。要进一步贯彻会计的相关法律和法规的具体落实,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建设的步伐

任何行业的发展和进步都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会计行业发展的关键是会计信息的及时与准确性,这也是推行会计和充分发挥会计监管职能的重要保证。要加强会计电算化建设,要科学、认真地制定总体发展目标和规划,引导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的发展;同时,制定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管理标准,把会计电算化事业制度化、法制化;要加强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管理和发展,严格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审查,使会计电算化和会计软件的发展都不断提高;要严格执行会计电算化人员岗位培训工作,严格执行行业制度,培养一支能跟上时代要求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伴随着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加强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会计信息要透明化,会计从业人员要及时、准确的了解企业发展和经营活动,透过会计信息如实的将其表现出来,做到清晰、完整、可靠。

(四)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

会计行业水平的提高与会计从业者的素质密切相关,要提高会计行业的整体水平,就必须建立一支具备专业知识,能够胜任行业工作要求的会计人员队伍。同时,也必须建立一支科学、合理的会计人员考核评价机制。要对在职的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多种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在职培训,主管部门应该在此方面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行业协会和主管部门应该本着统一协调,保证质量的前提,调动所辖各会计部门和具备培训资质的办学力量参与会计在职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制定和严格执行跨级职业道德规范,在严格的职业规范指导和约束下,约束会计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使会计行业的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进而全面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不断促进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参考文献:

[1] 王世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2] 陈汉文,李树华,林志毅.证券市场与会计监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责任编辑:谭志远]

浅析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篇2

一、现代会计的内涵和特点

对于企业来说, 会计工作实际是一项资金控制工作, 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会计工作的开展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 且必须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连续性、系统性以及一致性。以上观点皆是传统会计的要求与定义, 会计模式改革之后, 现代会计在不断法神过程中被赋予了新的功能, 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 如下:

1. 内涵发生了变化。

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作用越来越大, 使得企业对会计工作的重视度也越来高。在这样的形势下, 会计内容、工作任务开始发生改变, 比如原来的对外编送报表变成了内部管理;全方位扩大了会计核算范围;还有原来的会计信息只负责反映情况, 现在的会计信息则可干预生产, 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实施, 进一步深化了会计信息的功能。

2. 会计方法发生了改变。

现代会计深化了传统会计内容, 同时也改进了相应的会计方法。现代会计工作中, 一些新的核算方法被引进, 如标准成本、变动成本、弹性预算等, 为会计核算效率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另外, 为了能更好的满足预测、决策等工作的需要, 现代会计还在原来的工作基础上引进了高等数学、运筹学等计算工具, 进一步增强了会计核算的有效性。

3. 会计工作组织变化。

传统会计工作中只重视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职能, 而新会计工作却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新的、全面、综合的会计管理体制, 围绕投资、成本、利润三大因素建立起了相应的各级责任中心, 并利用责任中心及责任中心的功能来开展会计工作, 有效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有效性。

4. 引进并应用了新技术。

现代会计在核算与管理工作中均引进了新技术。一方面, 随着会计工作的不断发展, 会计信息系统所产生和存储的会计数据越来越多, 数据处理工作量也就越来越大;另一方面, 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等要求越变越严格, 再加上数据处理程序的愈加复杂, 多种因素的同时作用让现代会计不得不引入计算机应用技术, 实现会计电算化。

二、我国会计工作的现状

会计工作一直深受我国国家与政府的重视, 尤其是在21世纪的今天。尽管当前我国会计工作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进展, 但总体而论还是存在大量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条线管理弱化。

法律和制度出于条而行于块, 也就是说, 出台的法不能说少, 著书立学的学者也挺多, 但批“作业”的老师却有限。内部的监督部门受制于企业领导, 外部监督部门听命于地方政府, 块强线弱。

2. 执业保护力度不够。

会计行业发展中, 国家及有关部门早推行持证上岗政策, 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必须持会计专业资格证书参与工作, 但实际情况是, 会计行业仍有不少会计人员是无证、无学历工作者。这些会计人员自身极可能存在素质低下、财会知识缺乏、财会政策不了解问题, 从而影响会计是工作质量。

3. 工作业绩宣传存在误差。

现代会计的基本任务除了聚财之外, 还要守法。合二为一, 即合法聚财, 内外负责。但当前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是, 大多数企业过分重视经济效益, 导致会计工作重心往聚财方向偏移, 忽略了守法工作。还有的企业在汇报内部财会人员工作时, 多将重点放到会计人员为企业提高的经济效益上, 重视会计聚财的宣传, 弱化了会计人员的会计守法意识, 形成了会计业绩宣传偏差, 降低了企业财会人员的公正性与守法性。

三、现代会计工作建议及发展机遇分析

针对上述所论述的问题, 笔者结合现代会计管理实际, 提出以下几点加强建议, 强调现代会计工作要抓住当前机遇, 克服挑战, 促进现代会计事业的持续性发展。

1. 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

不只是企业, 包括国家部门, 各级各组织单位必须严格贯彻、全面落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明确该法令中的各项规章制度, 将制度内容融入到一线工作中, 利用规章制度来指导会计管理, 确保会计管理行为的规范化;此外, 要提高企业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管理和培训, 以便其能掌握更先进的会计管理方法, 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切实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2. 加强现代会计法制建设。

会计法制对会计行为起着一定的约束作用, 如果要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规范企业会计行为, 就必须强化会计法制, 利用会计法制来管理和约束会计行为。现代会计法制建设的方法有两个, 一是抓好已有会计管理制度的实施工作, 二是在原会计工作基础上完善会计工作内容, 同时健全会计法规。

3. 积极发展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现代会计的主要发展趋势, 为了能进一步提高现代会计工作质量, 笔者建议采用电算化会计作会计工作方式, 推行会计改革。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要有一定计划, 不可急于求成, 要一步一步开拓, 从市场软件开发、管理入手, 做好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管理, 大幅度提高会计电算化管理水平。

4. 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素质。

会计工作的主导者始终是人, 会计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决定着会计工作质量以及会计事业的发展。会计改革中建议会计人员多多学习先进会计知识, 利用知识来武装自己, 同时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四、结束语

会计是保证企业成本控制质量, 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指导企业领导者做出正确决策的重要工作, 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经过会计改革之后的现代会计内容、任务、方法等都比传统会计要丰富、充实, 实际开展工作时必须站在全局方向上考虑, 建立综合性会计管理制度, 抓住机遇, 克服困难, 迎接挑战, 切实做好现代会计管理工作。

摘要:会计工作是企业, 乃至国家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可引导领导者做出正确决策。本文从现代会计工作的内涵与特点入手, 对现代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做详细论述, 并得出相关结论, 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现代会计,会计工作,机遇,挑战

参考文献

[1]莫燕.浅议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01)

[2]彭玉荣.浅谈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会计工作[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04)

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篇3

一、现代会计的内涵及特点

会计是以凭证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量度,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控制在生产过程的资金运动,旨在提高经济效益,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和价值管理活动。会计既是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又是一种进行价值管理的经济管理活动。它必须遵循真实性、一致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原则:

1、真实性。在经济业务发生时,会计要进行核算,取得和填制凭证,经审核后,以合法的凭证为依据,按经济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在帐薄上进行登记和反映,以保证提供真实的正确的会计信息。

2、统一性。作为经济管理工作的会计,主要是进行价值管理,管理其中能够用货币表现的方面。以实物量度作为货币量度的基础,有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尺度,把各种性质相同或不同的经济业务加以综合,对社会在生产过程进行“观念总结”。

3、连续性。连续性是指会计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要按照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不间断地进行记录。

4、系统性。它是指会计对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首先要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汇总,然后进行系统地加工处理,以便提供各种有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方面的信息。

5、全面性。它是指会计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全面反映其来龙去脉,加以记录,同时,所属会计应当反映的经济业务,都必须全部加以记录,不允许遗漏。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会计工作发展变化很迅速,呈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主要为:①内涵的变化。由于会计的地位、作用增强和对会计的要求日益提高,从而使会计的具体任务和工作重点发生了三个明显的转变,即由原来主要对外编送报表、报告财务状况转向对内加强管理;由原来主要是事后核算转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同时进行;由原来的主要是反映情况、提供信息,转向综合提供并运用信息,干预生产、推动经营和参与决策。②会计方法发展。在成本核算中出现一些新的核算方法,如标准成本、变动成本、弹性预算等。同时为了满足分析、预测、决策等方面的需要,会计方法中还增加充分运用高等数学、运筹学等数学工具和分析方法,进行预测决策工作。③会计工作组织变化。改变过去那种单纯按管理职能建立起全面综合管理体制,主要围绕投资、利润、成本三项目标建立起的各级责任中心来组建会计工作,以实现其全面经济核算的功能。④现代新技术的运用。由于会计任务、方法、工作组织发生了变化,对会计数据处理工作量成倍增加;其次,在数据提供的及时性、数据运算的精确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程序也更加复杂化。因此,电子计算机一问世,就很快被应用于会计数据处理工作中,出现了会计电算化,并在进一步完善。

二、我国会计工作的现状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我国一直重视会计工作,自1985年制定会计法以来,对我国会计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我国会计现代化进程。中国会计现代化从本质上讲是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结合的问题。会计的国际化,要求中国应当走向世界,与国际惯例接轨,融于统一的国际会计体系中去;会计的国家化,要求中国会计立足于自身的社会经济环境,体现中国特色,继承和发扬中国会计的优秀成果。实现中国现代化,首先要会计现代化。会计观念是受其所在的客观环境制约的,并受管理的对象及要素、手段的影响。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会计观念是以计划经济为主的观念体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传统会计观念只有受到时代的、客观条件的冲击,逐渐形成以市场经济为主的新的观念体系,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要实现中国会计现代化,要求会计理论现代化。会计理论现代化其主要功能在于预测和解释,通过对经验事实的观察、积累和分析,准确科学地描述对象的现实状态,从而科学符合逻辑地预测未来。第三,中国会计的现代化要求会计研究角度的现代化。它要求我们改变过去的参照系统,由过去纵向比较转变为纵向与横向比较,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以及国内与国外的比较,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会计工作,并与国际会计制度接轨,为实现三个面向作出应有的贡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会计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要求。1999年10月31日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要求在会计工作中准确地反映经济活动的状况,为经济管理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明确规定必须依法办理会计事务,同时,又加大了对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的惩治力度。要求单位负责人必须保证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并给予法律保护,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严禁对他们进行打击报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加强有关部门的监督职能,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监督。这些规范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推动会计工作规范化的有力保障,必将进一步加速我国会计现代化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完善会计法律制度,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效发挥会计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在新旧制度交替并存情况下,因法制的不完善,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会计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会计秩序比较混乱。

1、条线管理之弱化。法律和制度出于条而行于块,也就是说,出台的法不能说少,著书立学的学者也挺多,但批“作业”的老师却有限。内部的监督部门受制于企业领导,外部监督部门听命于地方政府,块强线弱。

2、执法检查之弹性化。执法程度因人而异、因环境、关系等各种因素而不同。例如,检查中发现一企业有意偷漏税X万元,处理结果:鉴于被查单位态度良好,考虑到企业实际困难,免去罚款而补交较少的款数等。

3、执业保护不善。会计专业实行持证上岗已有多年,但仍有一些无证、无学历人员占着岗位,其中有些人往往财经政策和财会知识缺乏,影响会计工作的知识性、严肃性,影响了会计工作质量。

4、会计工作业绩宣传上有偏差。会计工作的任务,不仅要守法和聚财,还要向内部和外部负责。可如今在舆论导向上却重效益轻执法。在介绍企业财务人员先进事迹时,有关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报道比比皆是,而在维护法纪、顶住压力、如实反映事实的报道却少得可怜,财会人员若主动暴露了存在的问题,不但会在内部受到非议和排挤,更可悲的是在外部也得不到应有的支持、保护。

三、加强会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要继续贯彻好各项财务制度和“会计法”,保证制度和法的真正落实。各级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人员,要深入一线,研究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情况,指导和帮助企业执行好新制度;企业财务人员要充分运用新的核算方法,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发挥应有的作用,进一步深化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会计电算化等方面的改革还尚未全面展开,政府部门对会计管理的职能、方式仍需进一步转变。因此,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会计管理体制。

2、继续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不仅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重要方面,也是转变会计管理职能,保证会计规则秩序正常运转的客观要求。要不断宣传、学习、贯彻会计有关法规,采取切实措施,认真查处会计规则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保证会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在抓好已有法规制度贯彻实施的同时,积累经验,使会计法的各项规定具体化,进一步完善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规体系。

3、加快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实现会计工作手段的现代化,是推行会计改革,充分发挥会计管理职能的重要保证。高新技术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效益的竞争、市场的竞争,关键在于信息的竞争。加强会计电算化事业,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研究制定总体发展规划,以引导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要制定出台会计电算化管理体制,逐步把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引向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加强会计软件市场管理,搞好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工作,推动我国会计软件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展会计电算化人员岗位培训,培养一支适应时代要求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

4、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会计人员的素质状况和积极性调动如何,直接影响会计工作水平的提高和会计改革的顺利进行。通过改革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培养、评价、选拔会计人才的机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抓好在职会计人员培训,贯彻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会计专业在职教育的方针,在财政部门统一规划和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支持各地区、各部门和多种办学力量参与会计在职教育。同时,研究制定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全面提高人员素质。

浅析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篇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会计工作在财政工作乃至整个经济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发重要,会计管理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尤其是新的《会计法》的出台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企业会计工作作为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抓住机遇,适应新形势要求,提高企业会计工作质量,以现代企业会计的新身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进一步加速我国会计现代化的进程。

论文主要内容

1.新形势下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会计工作情况分析

3.现代企业会计的内涵与特征

4.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现代企业会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浅析新形势下现代企业会计工作机遇和挑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会计工作在财政工作乃至整个经济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发重要,会计管理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党和政府对会计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做好新时期会计管理工作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证。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给会计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三)、经济工作的深入发展对会计标准国际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世界信息技术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的背景下,会计信息做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必将走上世界经济舞台,会计标准国际化的进程必将进一步加快。会计标准国际化既是世界范围内工业革命、信息技术革命的必然结果,也是世界各国降低交易成本、筹资成本的客观要求。会计标准如果不实行国际化,中国企业要到境外上市,就需要分别按照国内、国际会计标准编制两套财务会计报告,这样,企业的筹资成本必然增加。今后,我们必然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对待会计标准国际化问题。

一、会计工作情况分析

会计工作作为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自1985年国家制定会计法以来,对会计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会计现代化进程。中国会计现代化从本质上讲是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结合的问题。会计的国际化,要求中国应当走向世界,与国际惯例接轨,融于统一的国际会计体系中去;会计的国家化要求中国会计立足于自身的社会经济环境,体现中国特色,继承和发扬中国会计的优秀成果。

实现中国现代化,首先要会计现代化。会计观念是受其所在的客观环境制约的,并受管理的对象及要素、手段的影响。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会计观念是以计划经济为主的观念体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传统会计观念只有受到时代的、客观条件的冲击而逐渐形成以市场经济为主的新的观念体系,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其次要实现中国会计现代化,要求会计理论现代化。会计理论现代化其主要功能在于预测和解释,通过对经验事实的观察、积累和分析,准确科学地描述对象的现实状态,从而科学、合符逻辑地预测未来。

同时,中国会计的现代化要求会计研究角度的现代化。它要求我们改变过去的参照系统,由过去纵向比较转变为纵向与横向比较,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以及国内与国外的比较,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会计工作,并与国际会计制度接轨,为实现三个面向做出应有的贡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会计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要求。1999年10月31日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要求在会计工作中准确地反映经的状况,为经济管理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明确规定必需依法办理会计事务,同时,又加大了对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的惩治力度。要求单位负责人必须保证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并给予法律保护,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严禁对他们进行打击报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加强有关部门的监督职能,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监督。

这些规范不仅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推动会计工作规范化的有力保障,还进一步加速了我国会计现代化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完善会计法律制度,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效发挥会计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在新日制度交替并存情况下,因法制的不尚完善,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会计工作尤其是企业会计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会计秩序比较混乱。

1.会计管理工作弱化。针对国家出台的众多与会计管理有关的法律和制度,真正踏实执行的少之又少。企业内部的监督部门受制于企业领导,企业外部的监督部门又听命于地方政府,使得会计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2.执法检查弹性化。执法程度因人而异、因环境、关系等各种因素而不同。例如,在检查中发现有企业有意偷漏税X万元,处理结果:鉴于被查单位态度良好,考虑到企业实际困难,免去罚款而仅仅是补交短缺的款数等。

3.执业保护不善。会计专业实行持证上岗已有多年,但仍有一些无证、无学历、关系户人员占着会计岗位,甚至原有的一些缺乏基本的财经政策和财会知识,严重影响会计工作的知识性、严肃性,进一步影响会计工作质量。

4.会计工作业绩宣传上有偏差。企业会计工作的任务,不仅要守法和聚财,还要向企业内部和外部负责。但有些舆论导向上却重效益轻执法,在介绍企业财务人员先进事迹时,有关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报道比比皆是,而在维护法纪、顶住压力、如实反映事实的报

道却少得可怜,财会人员若主动暴露了存在的问题,不但会在企业内部受到非议和排挤,更可悲的是外部也得不到应有的支持、保护。

因此,现代企业会计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企业会计改革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必将追本溯源,与经济改革同步进行,实行会计模式的重大转变,通过日益健全的法律、法规和监督机制主动克服会计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才能促进企业会计工作的全面发展和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好地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二、现代企业会计的内涵及特征

现代企业会计是以合同、交易凭证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量度,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控制企业在生产过程的资金运动,旨在提高经济效益,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和价值管理活动。企业会计既是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又是一种进行价值管理的经济管理活动。它必须遵循真实性、一致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原则:

1.真实性。在经济业务发生时,现代企业会计要进行核算,取得和填制凭证,经审核后,以合法的凭证为依据,按经济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在帐薄上进行登记和反映,以保证提供真实的正确的会计信息。

2.统一性。作为经济管理工作的现代企业会计,主要是进行企业价值管理,管理其中能够用货币表现的方面。以实物量度作为货币量度的基础,有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尺度,把各种性质相同或不同的经济业务加以综合,对企业再生产过程进行“观念总结”。

3.连续性。连续性是指现代企业会计对企业中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要按照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不间断地进行记录。

4.系统性。它是指现代企业会计对企业生产中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首先要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汇总,然后进行系统地加工处理,以便提供各种有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方面的信息。

5.全面性。它是指现代企业会计对企业生产中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全面反映其来龙去脉,加以记录,同时,所属会计职责中应当反映的经济业务,都必须全部加以记录,不允许遗漏。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现代企业的经济比重也在不断加强,从而促进了企业会计工作迅速发展变化,相对以前又增加了不少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1.会计内涵与职能的转变。由于现代企业的地位、作用增强,对现代企业会计的要求日益提高,从而使企业会计的具体任务和工作重点发生了三个明显的转变:

由原来主要对外编送报表、报告财务状况转向对内加强管理;

由原来主要是事后核算转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同时进行;

由原来的主要是反映情况、提供信息,转向综合提供并运用信息,干预生产、推动经营和参与决策。

2.新式会计方法的长足发展。在企业成本核算中出现一些新的核算方法,如标准成本、变动成本、弹性预算等。同时为了满足分析、预测、决策等方面的需要,会计方法中还增加充分运用高等数学、运筹学等数学工具和分析方法,进行预测决策工作。

3.会计工作组织的根本变革。改变了企业中过去单纯按管理职能而建立起全面综合管理体制的情况,而是根据企业生产活动为指导,围绕投资、利润、成本三项目标建立起的各级责任中心来组建现代企业会计工作,从而实现全面经济核算的功能。

4.科学技术的运用与发展。由于现代企业会计任务、方法、工作组织发生了变化,企业会计需要处理的数据工作量成倍增加;其次,在数据提供的及时性、数据运算的精确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会计凭证核算、处理的程序也更加复杂化。所以,会计电算化和财务管理软件很快被应用于会计数据处理工作中,进一步提高和保证了企业会计在工作的效率与工作的无差错问题。

三、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出对加强企业会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加强经济管理,严格规范会计工作,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更有效地发挥企业会计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我根据自身工作的一些实际情况,结合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如何加强企业会计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1.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继续贯彻好各项财务制度和“会计法”,保证制度和法规的真正落实。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企业主管会计工作人员,深入一线研究企业在会计活动和会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情况,指导和帮助企业执行好新制度;企业财务人员要充分运用新的核算方法,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发挥应有的作用,进一步深化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改革;同时,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在会计电算化等方面的学习与实践,以便快速、正确的执行各种会计活动与任务。

2.继续加强企业会计法制建设与学习。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不仅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重要方面,也是转变会计管理职能,保证会计规则秩序正常运转的客观要求。要不断宣传、学习、贯彻会计有关法规,采取切实措施,认真查处会计规则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保证企业会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在抓好已有法规制度贯彻实施的同时,积累经验,使会计法的各项规定具体化,进一步完善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规体系。

3.加强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实现会计工作手段的现代化,是推行会计改革,充分发挥会计管理职能的重要保证。高新技术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效益的竞争、市场的竞争,关键在于信息的竞争。只有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了,才能逐步把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引向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并通过加强会计软件市场管理,搞好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工作,推动我国会计软件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不断开展会计电算化人员岗位培训,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要求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

4.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状况和积极性调动如何,直接影响企业会计工作水平的提高和会计改革的顺利进行。通过企业内部改革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培养、评价、选拔会计人才的机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抓好在职会计人员培训,贯彻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会计专业在职教育的方针,积极参与财政部门统一规划和保证质量的会计在职培训计划。同时,研究制定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全面提高人员素质。

结束语:

当代我国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篇5

当今社会,世界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国际局势正在变化和调整,快速崛起的中国日益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外交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但是,面对如此复杂的局势,中国外交又面临着很多问题与挑战

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过去数年,世界经济保持温和复苏势头,总体上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经济开始逐渐步入正轨,但世界经济依然在继续调整之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很多,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还未取得令人满意的实质性进展。

与此同时,国际力量板块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地位下滑,中国、印度、巴西等一批新兴国家加速兴起,不仅充当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引擎,甚至成为西方解危脱困和解决问题的借助对象。如二十国峰会地位的凸显,也反映了这一变化。新旧力量的相互挤压碰撞,令国与国之间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为应对这种局面,增强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各大国都在对外战略和政策方面做出新的调整。比如美国主办G20金融峰会;为缓解国内的经济压力,强迫中国人民币升值;采用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确保美国的经济利益;更注重推动多边外交。而其它各大国鉴于这些变化,也纷纷调整各自的对外战略。如英国继日本之后,也提出了要与美国建立“不盲从的”同盟关系。这些对外战略的调整,无疑为世界局势增加新的变数。

在国际和地区安全方面,当前安全形势总体上仍然保持缓和,虽然目前大国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不大,但因民族、宗教、恐怖主义、核扩散、陆海边界、能源、粮食、互联网纠纷、气候灾害等所引发的问题明显增加,成为考验中国外交应对能力的重大挑战。

在这些背景下,中国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量进一步上升。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政治舞台上也有不俗表现。但是,随着中国地位和影响的迅速增大,各种外部阻力与压力也随之增加。“中国威胁论”不断出现。一些大国对我国明显的战略敌意和恶意中伤,使我国面临更多的麻烦和事端。如近期南海主权争端表面化和复杂化,美国的介入便是重要原因。中国的崛起也引起一些周边国家的疑虑和防范心态,使我国周边环境出现不稳定因素。象钓鱼岛等问题上,与日本等国的争端都呈现加剧之势。而且,随着国际对我国的期待大大上升,这要求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这使我国压力明显加大,我们必须学会平衡。

面对我国国际地位变化和国际形势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我国以更主动的姿态展开全方位外交,积极活跃在国际舞台上。如积极开展峰会外交、世博奥运外交;稳定和发展同主要大国、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的关系;积极承担国际义务,维护了总体有利的外部环境,发挥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作用。

浅析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篇6

院系: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 12—02艾政阳12070114022

3当今社会,中国作为五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或多或少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经济、科学、政治、教育等问题,在世界上每一个举动都会引来世界各地的眼球,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如何积极的去应对,采取怎样的措施是至关重要的,充分把握每一次的机遇,不断挑战,不断创新,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作为一个有着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如何应对国际形势,如何抓住机遇,如何利用一次次挑战壮大自己,如何让全世界人们敬仰中国,是我们新一代青年人值得思考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新一届的领导人,在未来的中国,中国会更加繁荣富强,昌盛。

一、21世纪初期是中国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期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以下有利条件:

(一)发展需求劲头足

第一,居民消费结构迅速提升。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迅速提升的状况。我国消费市场非常广阔,商机无限,广大人民改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迫切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无穷尽动力。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要重点抓好三件大事:一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二是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三是加强基础产业设施建设。

第三,加速城镇化的进程。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2003年我国城镇化占40.53%,预计2010年达到47%,2020年达到55%。加速城镇化的进程,不仅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同时是保持我国发展需求的势头一项长远的举措。

(二)发展基础较好

第一,我国有取之不尽的劳动力资源,拥有丰富的科技人力和人文人力资源,并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

第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在5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我国“十五”计划期间完成了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如小浪底工程、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已初见成效。南水北调正在筹划实施中。到目前为止,全国高速公路大体联网,最低程度是省内联网。

第三,科技教育基础较好。建国以来,经过几代人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成果,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拥有一支可信赖的有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相当庞大,已拥有保持在校学生一千多万的共计1731所高等学校,全国普及义务教育人口达适龄儿童的98%左右,整个国家的文化科学知识素质有很大提高。

(三)初步具备发展的体制保障

以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国内统一的开放的市场逐步形成,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已逐步接轨;政府职能正朝着“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转变,为全面建立起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制度而努力。此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四)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

党中央和国务院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高度重视保持社会稳定。一是正确对待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发展变化的种种表现,特别是群体性事件,努力做到及时发现,正确处理,有效处理;二是高度警惕来自敌对势力的破坏、颠覆和渗透等活

动,重拳出击违法犯罪的案件,以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

二、21世纪初期是中国各种矛盾的凸显期

(一)两个基本情况

1.我国是个经济大国,却不是经济强国。以2002年为例,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NP)排在世界第6位,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127个国家中排在第73名。美国等18个国家早已完成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即第一次经济现代化;现在美国等6个国家已经从工业社会进入知识社会的发展阶段,即进入第二次经济现代化进程;其他12个国家也迈入第二次经济现代化的起步阶段。

中国目前还在推进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中后期。当今中国,农业社会、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0%,相当于1870年美国、法国和德国的比重水平。

2.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因素,我国东中西部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比重很不平衡。1978―2003年东部经济上升,中部西部经济下降。这说明我国地区发展不协调是非常突出的,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特征,这个不协调不仅存在于经济发展的差距,也存在于社会发展的差距。

(二)七大主要问题

1.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我国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努力进行了多年,但现状依然是:取得明显进步,水平依然很低,矛盾非常尖锐。因此,要下定决心,找到发展生产力的正确途径。

2.产业结构不够合理。1978年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有所变化,但这样的结构,不仅低于高收入国家,而且也低于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反映了第三产业内部存在结构低水平。这种低水平在第三产业内部表现为,生活性服务长期占主导,生产性服务业处于非主导地位。这表明金融保险、房地产、物流产业、科技开发、信息资源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迟缓。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也反映了我国城镇化发展滞后。

3.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只有24%,在世界50个主要国家中我国排行24位,排在印度和巴西之后;美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60―70%。我国对外技术的依赖程度高于50%,美国、日本只有5%以下。事实深刻地告诉我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关键。

4.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我国是个人口大国、资源小国,这对矛盾将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是缺水的大国,人均拥有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600个城市有400个缺水,110个严重缺水。我国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水平的40%。从1996年至2003年底的7年间,我国减少耕地达1亿亩。此外,石油人均储量只有世界人均储量的8.3%,天然气只有4.1%,铜是25.5%,铝是9.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

5.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相当艰巨,是“重中之重”。我国人口近13亿,农村人口占62.3%,农村中的赤字县占35%,每县平均负债约400多万元,每村平均负债约20多万元,全国贫困县592个。近年来某些农村出现了不可忽视的“返贫”现象。十六大后党中央鲜明地提出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对农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现在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时候了,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后五年到十年,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6.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然而,在经济发展条件下,不能适时解决突出的社会发展问题,就会产生影响社会稳定和妨碍经济发展的尖锐问题。近十多年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突出问题的解决。但是,随着社会转型时期的激烈变动,产生的社会问题仍是层出不穷。当前最突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是:就业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和分配不顺三大问题。较深层次的是教育、文化和医疗三大问题。

7.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来,但是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仍未得到彻底解决,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要作长期的努力,当前全党必须打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

第一,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尚未完成;要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各级政府在社会管理的公共服务职能有待大力加强。应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

第二,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探索和解决好建立现代企业的途径;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非经营性资产、自然资源资产的监管制度。继续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所有制。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经济、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制度创新,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

第三,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第四,加快转变对外贸易方式,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十一五”时期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既有诸多有利条件,也有不少制约因素;机遇和挑战并存,从总体上看是机遇大于挑战,有利于我国发展。

有利条件主要是:

(1)维护和平,促进发展,谋求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当今时代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我们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

(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我国与世界经济的互相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有利于我们用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更好地利用外部资金、技术、资源和全球市场。

(3)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有利于我们发挥后发优势,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我国发展也面临不少制约因素和严峻挑战。

首先,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占优势对我国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其次,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在更加重视与我国发展经贸关系的同时,一些国家同我们在经贸领域的矛盾也在增加。特别是近

一个时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围绕人民币汇率、纺织品出口、知识产权、能源资源等方面的外部压力加大,今后这些方面的贸易摩擦还会继续出现。

第三,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许多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长期依赖进口。近些年来石油等重要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这些都对我国经济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第四,“十一五”时期,世界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但是近年来油价持续攀升,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未来世界经济仍有可能发生较大波动,从而可能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中国对外贸易而言,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从外部环境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范围内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步伐继续加快。从国内情况看,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对外贸易作为联系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必将不断取得新的发展。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依然面临着挑战。主要是:世界经济发展有较多不确定因素,石油价格攀升,地区冲突和恐怖活动不断,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增多,发达国家仍然限制高新技术输往中国。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增大,粗放型增长方式有待改变。

浅析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篇7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Certified Public Accouuntant(CPA),机遇,挑战,对策,WTO

1 新形势下社会各界对注册会计师的需求都大大提高

1.1 进入WTO后,外国公司对注册会计师的需求大大提高

加入WTO后,外国公司大举进入我国会计市场,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并展开竞争。然而,出于语言、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以及相对成本方面的考虑,他们雇用大量高素质中方员工,尤其是具有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的人员是迅速占领中国市场的必然选择。

2.2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全方位需求促进了对注册会计师的需求

加入WTO后,我国企业将失去关税保护和出口补贴等,必须在国家法律、制度允许的范围内,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去运作,完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并面对开放的国际市场,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会计准则行事,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入世后的中国企业,对注册会计师的服务范围、服务形式、服务层次、服务质量等有更大的需求和更高要求。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面对开放的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将有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改制成为股份制企业,他们也同样需要得到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高质量服务。所以,对注册会计师服务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和内容上都将有巨大的需求。

1.3 各级政府对注册会计师服务的需求也大大提升了对注册会计师的需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各级政府也正在转变职能。一方面,政府原有的许多服务职能会转由注册会计师等中介机构承担,另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也会越来越多地需要注册会计师提供社会审计等相应服务,这些都是较大的需求。

总之,社会各界将对注册会计师服务产生一种全方位的需求。这种需求,既有对注册会计师人才的需求,又有对注册会计师服务的业务范围的需求;既有对注册会计师服务数量的需求,又有对服务质量的需求;既有对服务形式的需求,又有对服务内容的需求。

2 新形势下注册会计师面临的机遇

2.1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正在不断完善经营机制

按照国民待遇原则,国内的会计机构不再享有特殊的政策保护。在国际中介机构的挑战下,国内会计机构不得不面向市场,面向客户,转换经营机制,积极开展市场营销,紧密围绕提高执业质量,强调自律管理机制,内部质量控制,业务培训,人事管理等制度的健全和完美,使事务所的经营管理步入“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的良性运行轨道,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这对会计师而言是难得的发展历史机遇。我们可以掌握新形势下行业经营机制转换地有利时机,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适应这种机制的转换。

2.2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正在掀起学习国际同业的先进管理经验的热潮

我国会计市场开放后,国外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国内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业务。国内外会计师事务所既存在业务上的竞争,也存在大型审计等业务方面的合作。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可以足不出户地学习国外会计中介机构成熟的管理经验,加快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国内注册会计师行业在某些方面发展程度低,技术手段落后,服务种类老化。国内会计师可以利用与国外会计事务所合作的机会,与外国会计同行学习、借鉴,提升技术水平,调整更新服务结构,并在更为广泛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自身。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国内会计市场的竞争是低水平低层次的竞争,国外会计公司的进入,不但能提高竞争层次,而且国内会计行业通过直接的市场交手也会降低向外国同行学习的成本。

2.3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正全方位地拓展新业务

WTO要求成员国允许外方进入会计服务业的各个领域。这必然促使管理当局批准本国的会计中介机构也可以进入相关领域开拓新业务,向外国会计机构竞争。这使我国会计中介机构一方面可以学到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也被迫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加入WTO所获得的最惠国待遇有利于会计中介机构利用国内外资源和市场发展会计业务,提高本身实力。

2.4 会计行业正不断提高信息质量

加入WTO以后,大量的国外会计中介机构涌入我国,他们的优势在于:为审计提供了全球的保险,审计或会计问题可以在全球得到解答,对职业道德有明确的指南,有严密的质量控制标准,有训练有素的员工,所有这些都会促进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在这些方面的学习与建设,会计信息质量由此逐步得到提高。

3 注册会计师面临的挑战

3.1 执业环境差,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单兵深入而其他中介机构改革滞后

一是规模小。尽管全国现有执业注册会计师6万余人,但全国4000多家事务所中,注册会计师人数在20人以上的事务所只有405家,其中40人以上的不到70家,60人以上的不到20家。从具有证券资格事务所的情况看,全国78家事务所拥有证券许可证注册会计师1000多名,超过20名的只有5家,合并后的事务所的规模虽有提高,但这些事务所中的执业注册会计师人数平均也只有90余人,且70%的事务所的执业注册会计师人数在100人以下。

二是负担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作为经济鉴证类中介机构的一种,首先要受到经济鉴证类中介业整体环境的影响,该类中介业在我国的现状是资格林立,过多、过滥;一位注册会计师要面对十多项资格去考,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要面对二十多项资格去申报,大量的精力用于应付考试和迎接检查上,没有时间扎扎实实学习些知识,认认真真研究点问题。虽然经过2000年的清理整顿,有一定改观,但并未真正解决问题。不少政府部门直接兴办中介机构。这种局面的存在,造成很多问题:首先中介机构的独立性受到影响,中介机构的生命力在于其独立性,一旦这种独立性受到质疑,必然影响其权威性和责任意识,丧失权威性的中介机构难免有取悦市场的行为,最终使得中介机构执业行为不规范;其次,形成依靠政府的授权垄断市场、分割市场的局面,缺少有效竞争,执业质量难以保证,监督作用难以有效发挥,中介机构经济信息失真的问题难以得到有效揭露和治理。上述问题,严重制约着中介服务行业快速、健康发展。如果不对这种情况及时加以整改和规范,必将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

3.2 缺乏有效的信息需求者

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起源和发展与现代企业制度及金融市场密切相关。而我国的现状是,金融市场尚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现代企业制度也尚未建立,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还未引起人们的真正重视,中国注册会计师服务缺乏真正的有效需求者,难以形成有序竞争的会计市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起源和生存动因来自于所有权、经营权分离,企业所有者应主动要求接受审计;而我国的现状是政府行使所有者的职能强制企业接受注册会计师服务,企业管理当局作为委托人可以自主选择会计师事务所,难免发生购买会计原则的事件。由此造成的另一弊端是会计市场供大于求,缺乏会计师事务所必须的生存空间。这就导致业务单一,获利水平低。目前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范围涉及会计、审计、评估、税务、管理咨询等,但绝大多数事务所还只能提供审计等单一品种的服务,能提供全方位管理咨询业务和其他业务的不多,总体的业务服务能力和范围都十分有限。

3.3 人才缺乏,知识结构老化

全国通过考试取得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的人员有5万多人,进入会计师事务所的只有2万多人,因此,事务所大多数注册会计师还是早期考核通过的年龄较大的一批人,具有较全面的知识结构、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惯例、能熟练应用计算机、能为顾客提供各种管理咨询业务的专业人才更是奇缺。注册会计师整体水平较低。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起步较晚、服务意识淡薄、执业质量低下、缺乏国际及大规模企业执业经验。从人才方面看,五大能够从世界各地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加盟,而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人员老化、人才流失的现象。

3.4 信息化和网络时代对注册会计师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信息化和网络时代,注册会计师应该能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为客户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和及时准确的信息,并且,人们应该能够随时获得有关企业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企业的财务报告、企业绩效、风险度量、发展预测等。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能为人们提供全新的服务。

4 面临挑战应采取的对策

4.1 注册会计师必须提高执业水平和职业道德

注册会计师首先必须精通会计、审计以及相关法律及专业知识,具备实践技能,同时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树立和维护自身及会计师事务所的良好信誉。

4.2 大力培养和造就复合型、国际型会计审计人才

首先,办好注册会计师专业的高等教育。目前,我国已有23所高校举办了中国注册会计师专业,有望有计划地培养和造就出大批中国的博士生、硕士生,以不断发展壮大中国中国注册会计师队伍,并为参与国际竞争输送新鲜血液。其次,全面启动再教育工程,加强对现职人员的后续教育。不断完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会计证管理、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等配套措施。

此外,尽可能改革各高校会计专业基础教育的传统模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结构,在搞好知识教育的同时,应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之成为能适应未来国际会计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国际型会计审计人才。

4.3 注册会计师应加大知识更新力度

当今社会,企业最需要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技术技能、智能技能、沟通技能和团队技能等。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各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应根据入世后会计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加大人才培养和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培训力度。要建立起一个面向市场的人才培训制度,以入世为契机和动力,充分利用国际知名会计公司的技术资源和培训机制,加速我国注册会计师达到国际水平的步伐。作为注册会计师应该利用这一有利时机,顺应市场的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为适应更高的工作要求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长江航运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篇8

今天,我们欢聚上海,共商我国内河航运的新发展,这是国内航运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持续影响,提升内河航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举措。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外运长航集团,向“首届中国内河航运高端论坛”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莅临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嘉宾表示诚挚的问候!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我演讲的主题是:长江航运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长江航运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长江流域经济总量占全国1/3以上,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快长江黄金水道的综合开发利用,促进长江航运的快速发展,不仅能够助推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国家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区域经济战略实施,而且能够使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带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这个天然的物流大通道贯穿成线,连接成片,有效促进地区间的经济协同发展,优化流域经济结构,提升流域经济活力。当前,长江航运“政策有支持、条件有改善、市场有前景”,面临着新一轮加速发展的良好机遇。

1.1政策有支持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能源匮乏、土地紧张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而内河航运“占地少、成本低、能耗小、污染轻、运能大、效益高”的比较优势十分明显,在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低碳经济”要求下,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长江航运近年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和张德江副总理等多次作出批示,提出了“加强我国内河航运建设,促进内河航运快速发展、协调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思路。加强内河航运,特别是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大力发展长江航运,是国家经济建设总体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国家部委、沿江省市大力支持长江航运。国资委在《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中,将航运列入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性行业,支持我国航运产业的发展。2009年5月,国务院推出《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计划在未来11年里投入430亿元,用于长江干线航道整治和装备建设。交通运输部和沿江七省二市成立了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抓好《“十一五”期长江黄金水道总体推进方案》和《关于合力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落实,编制完成“十二五”内河航运发展规划,制定了《全国内河航道养护发展纲要(2011—2020年)》。沿江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提出了加快长江航运、港口等综合物流的发展愿景。上海要建设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南京要发展为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芜湖港借助皖江经济带的发展快速提升;武汉加快新港建设,要发展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和中部综合交通枢纽;重庆致力于发展成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大西南综合交通枢纽。这些沿江主要港口的快速发展,必将由点带面,最终带动整个长江航运的进一步发展。

1.2条件有改善

近年来,在加快“黄金水道”建设政策的指引下,长江航道建设等取得实质性进展,长江航运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交通运输部按照“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的长江干线航道治理思路,相继推进长江口航道整治工程、长江中游航道的疏浚以及三峡库区航道建设,使深水航道条件进一步改善;形成了江苏太仓以下12.5 m的深水航道和三峡库区深水航道,制约长江航运发展的长江中游航道逐步得到治理,三峡船闸运行效率提高,船舶通行能力增强。长江航行秩序有所改善、船型标准化逐步推行、定线制航法予以实施,这些为长江航运加快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航道整治的延伸,5万t级船舶乘潮可直达南京。长江中游和三峡库区船舶载重吨位较过去有大幅提高。除航道建设以外,长江港口建设、信息化建设、航务管理等也大为改善,为长江航运的加速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1.3市场有前景

我国产业经济从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向长江流域中西部地区转移,必将带来长江航运的新一轮快速发展。近几年,长江货运量连续大幅上升,即使在金融危机影响较深的2009年,长江干线货运量也达到13.3亿t,同比增长9%,居世界内河货运量第1。长江航运作为连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纽带,是长江流域外贸运输的主力军。长江进口矿石运量占全国矿石进口总量的1/3强。未来2年,沿江9大钢厂进口矿石运量将由现在的1.8亿t上升到2.4亿t,增长30%。据预测,“十二五”期末,长江运输总量将达到20亿t,比2009年增长50%左右。

当前正处于“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都处于筑底回暖的关键时期,投资成本处于低位,而发展前景可观,内河航运面临着低成本发展的极好机遇。长江航运无论在政策导向、航行条件和市场前景还是在进入时机上,都处于一个极好的机遇期。

2长江航运面临的挑战

近几年,长江航运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形势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

2.1长江航运企业成本上升的压力加大

一是燃油价格持续走高影响航运企业效益。航运企业作为用油大户,燃油成本占总成本的比率不断上涨,成为航运企业主要成本支出项目。随着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升,根据国家燃油定价机制,国内燃油价格也处于上升趋势,压缩了航运企业的效益。

二是航运企业费收负担较重。2009年1月1日,国家实施燃油费改税,但费改税并不彻底。航运企业所增加燃油税远远高于减少的规费。长江航运船舶港务费远远高于沿海船舶,给本来就微利的长江航运企业加重了负担,影响了行业的发展。

三是航运企业税负较为繁重。我国航运企业缴纳的税目较多,其中有营业税、企业所得税、进口船舶关税、增值税和一些附加税,船舶出租和租入还要缴营业税。而世界上的一些主要航运国家和地区,对航运企业所开征税目较少,如美国和我国香港只对航运企业征收所得税,而日本和欧洲一些主要国家只开征吨税代替所得税。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对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生产工具予以征税。航运企业经常会根据市场状况和优化运力结构需要处置自有船舶,这一规定也制约了船队更新步伐。

四是人工成本持续增长。本币增值以及通货膨胀预期、人员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的刚性增加,导致了人工成本不断上涨,压缩了企业效益。

2.2长江航运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

当前,长江航运企业达到多家,行业集中度低,大多数航运企业规模小、实力差,存在船龄老、船型旧、吨位小和单位能耗高的问题,市场竞争过度,安全隐患严重,制约了长江航运的规模化、现代化发展。长江干散货运输、危险化学品运输和客运旅游市场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内河航运市场需要一个由“乱”到“治”、由“散”到“统”的过程,需要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解放生产力向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提升生产力转变。

2.3长江航运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近几年,长江航运基础设施建设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然存在不足。航道“两头深、中间浅”的状况未能彻底改观,长江口航道整治应尽快向上延伸,中游浅点航道整治应该加快,三峡船闸通过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此外,“建桥热”也增加了船舶航行难度。综合交通体系中,水运基础仍然比较薄弱。近年来,虽然长江航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有所增加,但与公路、铁路的巨大投入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与世界主要内河渠化了的航运条件比,长江航运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较大差距。

2.4长江航运市场各主体间的发展有待协调

当前,在长江航运市场中,政府、港口、船公司、货主等市场主体之间缺乏统一协调,存在“百家办航运、千家建港口”,各自为政的现象。没有统一规划,重复投资建设,缺乏配套协同,市场要素搭配不尽合理,影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3长江航运发展建议

长江航运快速发展带来的新变化、新形势,迫切要求航运企业转变观念、适应市场,转变传统发展模式,推动升级转型,最终实现“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长江航运。

3.1坚持江海洋联运物流化发展方向

以长江为源汇点的大宗货物大多由江入海或者由海进江,需要通过远洋、沿海和长江三程运输完成。当前,货主面对成本高涨的压力,减少中转环节、降低物流费用的要求日益高涨,航运企业要对传统运输方式进行改革,大力推行江海联运、江海直达和全程物流化服务。通过自身力量或开展第3方物流,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全程包运和“一票制”物流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与重大客户以长期包运合同为依托,建立专船专线运输。这一新的航运服务方式对企业综合实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3.2积极推进港、航、货联动发展

一是国家部委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协调好地方政府,以及港口、航运企业和货主的发展。制定权威的中长期发展规划,通过产业政策实施引导,防止出现各自为政、盲目建设、重复投资的情况。二是港口、航运和货主之间要协调发展。一方面,要与国家中长期规划相适应;另一方面,港航货三方的发展要相互适应。三是倡导港口、航运和货主之间以资本为纽带,进行合资合作,延伸产业链、降低物流成本、分摊投资风险,避免企业的盲目多元化,形成港航货联动发展、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3.3进一步规范航运市场

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市场整治力度,进一步解决长江航运市场“散、小、乱”,竞争无序、航行秩序差、安全隐患大的现状。

一是建议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等特种专项运输实行专营专管,实行行业准入制度,提高市场进入门槛,尤其是要加大危险品运输企业资质审核,优先批准运力条件优、管理能力强、有过硬资质的大型航运企业从事危险品运输,并加强运行中的日常监管,确保危险品运输安全。

二是鉴于当前大多数长江航运企业规模小、实力差,为了维护长江航运市场秩序,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鼓励大型骨干航运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在兼并过程中所发生的税费给予减免。

三是希望国家加大行业立法,加强市场监管,防止恶性竞争,严厉打击恶性杀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特别要避免航运行政执法部门执法不严,以及对国营、民企执行双重检验标准的情况,维护好长江航运市场秩序。

3.4加强新船型研发等航运科技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1生产力,产业进步源于科技创新。当前的长江航运发展,首先要加强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转型。

要加强新船型的研发。一是适应“低碳”要求,开发环保节能型船舶,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开展轴带发电机、船用太阳能、风能技术、主机替代能源的研发。二是继续大力推进船型标准化工作,逐步推行新船能效设计指数理念。三是开发肥大型浅吃水、江海直达新船型,满足航道的新变化和运输方式的新需求,适应客户的新要求,不断提高船舶经济性,降低碳排放。此外,要加强长江航运信息化建设。以计算机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为基础,构建沿江一线、船港货互联、船岸互动、数据共享、实时通信、随机监控的信息化网络体系,提高航运管理、安全监控、生产调度的效率和水平。

3.5进一步减轻航运企业税费

为了进一步给航运企业“减负”,支持骨干航运企业做强做大,建议国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支持内河航运发展的有关政策,取消国内航线船舶港务费,统一长江、沿海船舶收费标准,取消对空载船舶进出港征收船舶港务费;将那些经营多点分布、内部独立法人单位较多的大型航运企业集团纳入合并纳税试点范围;为了鼓励航运企业通过资产处置、售后回租等资本运作方式应对金融危机风险,对航运企业处置船舶免征增值税。此外,国家实施费改税后,航运企业成本大幅增长,而当前航运市场相对低迷,希望国家能将增加的税收部分按水运企业成本实际增加额给予税收返还或直接给予财政补贴。

4在长江航运发展中发挥国有企业骨干作用

航运是事关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之一,理应由国有资本主导。作为长江上的“百年老店”,长航集团始终以振兴长江航运事业为己任,孜孜以求,不遗余力。

经国务院批准,2009年3月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与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成功重组为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新组建的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以物流航运及其相关业务为主要业务,能为客户提供水、陆、空,江、海、洋、运河全程物流运输服务,其内河运量居世界第1。截至2009年底,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总资产超过亿元,已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物流和航运服务商。

中外运长航集团拥有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内河船队规模,在长江拥有既有的市场优势、存量资产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大客户优势、海运支撑优势、大集团的协同优势,理应在长江航运的新一轮发展中高举大旗,发挥主导和带动作用。

面对长江航运新一轮发展机遇,我们积极推进航运主业的大发展,加快实施了“新长江战略”,建立与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与长江航运现代化相适应、与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力的战略客户的发展相适应、与江海洋综合航运物流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航运经济战略相适应,具有流域经济影响力、大宗货物控制力、科技水平带动力、紧急状态动员力、军事运输保障力的新的长江运输体系。

在运力发展方面,我们将对长江运输进行调整优化,批量建造经济型自航船并逐步替代目前的拖驳运输方式。实现运力大型化、自航化、节能化、系列化,完成长江运力的更新换代和升级。同时,充分借助江海洋联运和全程物流的优势,发展远洋运输业务,根据战略客户发展规划的需求,大力发展以海峡型和巴拿马型为主的远洋散货船队,为实现江海洋联运打下坚实基础。

“广泛合作、互利共赢”是新长江战略的核心内容。去年以来,我们先后与武汉、南京、重庆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协议;与沿江大型钢厂、电厂等战略客户的合资合作不断深入,与地方港口企业合作不断加强,全面合作、互利共赢的局面正在形成。此外,我们与黑龙江、珠江流域的重点航运企业的战略合作工作也在积极开展中。我们希望通过在黑龙江和珠江水系的延伸发展,逐步形成联通长江、黑龙江、珠江水系,贯穿沿海,辐射远洋的倒“E”字型航运战略布局。

各位嘉宾,当前,长江以及内河航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充满挑战。我相信,有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引导,有在座各位的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以长江航运为代表的中国内河航运的产业地位必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必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让我们与社会各界朋友一道,通力合作,携手共进,抓住长江航运新一轮发展机遇,为中国内河航运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把错误更新初中生作文下一篇:小学生国旗下讲话稿集超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