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分教学反思(精选12篇)
通分教学反思 篇1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也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
成功之处:
1.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应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在例4的教学中,当学生发现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怎样比较大小?学生一般会想到两种思路: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实际上这两种思路都是应用转化思想,都是把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
2.注重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能力。在教学中学生出现了如下解题思路:
(1)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
2/5=2×4/5×4=8/20
1/4=1×5/5×4=5/20
8/20>5/202/5>1/4
(2)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
1/4=1×2/2×4=2/8
2/5>2/82/5>1/4
(3)推理法:
1-2/5=3/51-1/4=3/4
3/5<3/42/5>1/4
(4)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2/5=0.41/4=0.25
0.4>0.252/5>1/4
不足之处:
1.学生在通分中比较大小,但是在做练习时出现了不需要比较大小却要比较大小的现象,学生认为只要通分,就比较大小,不管题目的要求。
2.部分学生还是不能用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
再教设计:
加强对题目的审题,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通分教学反思 篇2
一、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各版本教材编排
1. 课程标准对本块知识的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 ( 实验稿) 在内容标准第二学段的“数与代数”中这样表述: 在1 ~ 100的自然数中, 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在1 ~ 100的自然数中, 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课标 ( 2011年版) 则增加了“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而对于“质因数”“分解质因数”“互质数”“最简分数”“约分”和“通分”等概念, 课标中都未涉及。看来课程标准对这部分知识的一些抽象概念做了淡化处理, 不要求学生记忆和掌握。
2. 原人教版义务教材的编排
原义务教材中公因数、公倍数等内容与约分、通分是分开编排的, 安排在“因数和倍数”一节。而且仅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内容就安排了三个练习共8个例题, 教学时间至少需要7课时。此外, 约分和通分至少安排了5课时来教学。
3. 人教版课标教材的安排
对于约分和通分, 人教版课标教材安排了四个练习, 每个练习分别有两个例题, 各用2课时完成。对求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则采用填韦恩图和排列的方法, 而对于简洁适用的“短除法”根本没有提及, 互质数的概念和分解质因数的方法也是采用对话框“你知道吗”的形式呈现, 对学生不作具体要求。
4. 西师版教材分析
感觉其编排高度浓缩、程序简略, 但内容却十分丰富。如“约分”一节的例1是求最大公因数, 包含了需要学生掌握的三个概念: 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互质数以及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而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有: 列举法、填韦恩图和短除法。例2的内容包含有约分、最简分数的概念和约分的方法。总体来说, 西师版教材的例题少、练习少、内容广。但仅安排4课时教学, 时间应是少了一些, 我们老师教学时需要做一些调整和补充。
二、公因数、公倍数等相关概念教学的调整或删减及其缘由
首先, 课程标准没有提出的内容。如“质因数”“互质数”“最简分数”的概念, “分解质因数”“约分”“通分”的方法等, 是否应让学生学习? 学习应达到怎样的程度? 课程标准要求“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那么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10以上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否要求学生学习?
我认为, 课程标准没有要求的知识, 教学时仍可作适当的扩展和补充,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 不做具体要求。如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应是很好的方法。如果学生没有掌握这种方法, 仅凭观察是不容易看出来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用排列或填图的方法又会比较麻烦。又如, 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可以补充求几个简单的数的最小公倍数。否则学生在学习分数加减法后, 连一些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计算也会感到很困难, 如
其次, 几种教材为什么把“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等内容从原来的“因数和倍数”一节中剥离出来, 安排在“约分”和“通分”前面来教学?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理念, “在《课程标准》中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有所降低, 明确在1 ~ 100的自然数中认识有关的概念和性质, 并且这部分内容不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出现, 在教材的编排中可以将这部分内容分散到数的认识和计算中去。”因此, 没有把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放在“倍数和因数”单元学习, 而安排在“约分”“通分”之前, 这样安排的目的一方面是遵循课程标准理念, 另一方面也是分散了教学难点。
三、关于西师版教材约分、通分的教学建议
1. 教学前要对教学内容做深入细致地分析和研究
我们的老师应像华应龙老师那样, 善于“课前慎思”, 多想想“为什么”“会怎么样”。只有这样, 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适合学生, 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 1) 准确把握课程标准
准确把握课程标准, 这样才能做到在教学时不随意拔高或降低要求。
( 2) 认真钻研分析教材
选取教材中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能促进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学习素材组织教学。最好能够参考几个不同版本的教材, 汲取各自的精华为我所用。比如关于对最简分数的表述, 北师大教材: “不能再约分了, 这样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人教版教材: “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 像这样的分数叫最简分数”; 西师版教材: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从概念的准确表达来看, 西师版教材更好, 但从通俗易懂来看, 北师大教材更佳, 更利于学生理解。
2. 调整教学内容, 增加课时安排
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约分和通分部分内容概念多, 而且特别抽象, 学生不是通过几个习题就能够掌握这些知识。因此教学时可各增加一些学习时间, 增加一些练习内容。求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尽量不要太大, 可增加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内容。
西师版教材练习中有这样的习题: 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7和11, 8和16, 16和20, 12和18。
虽然前两组一是互质关系, 二是倍数关系, 但后两组中都是大于10的数, 超过了课标的要求。此外, 学生要根据一组题发现规律, 确实也有相当的难度。教学时教师可以改变提问方式, 降低难度, 如最小公倍数与这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3. 增加约分和通分的比较教学
在学习了约分和通分后, 部分学生会对约分和通分的意义和方法产生混淆, 什么时候要用约分, 什么时候要用通分不易辨别。那么, 怎样引导学生区分约分和通分呢? 首先, 要使学生理解约分和通分的意义。其次, 要知道约分和通分的用途, 即什么时候用到约分, 什么时候用到通分。再次, 要弄清楚约分和通分的异同: 约分和通分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它们的联系在于: 都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都要保持分数的大小不变。他们的区别在于: 约分可以只对一个分进行, 而通分至少要对两个分数进行; 约分是对分子、分母同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 而通分则对分子、分母同乘一个不等于0的数; 约分的结果是最简分数, 而通分的结果是同分母分数。
其实, 不管什么内容的教学, 我们都应把握课标要求, 认真分析教材, 广泛汲取不同版本教材的优点, 结合自己学生实际组织教学,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达到高效课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通分》教学设计 篇3
◆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的《通分》是一节概念课。传统教学中往往由教师将通分的定义和方法先灌输给学生,然后通过大量的机械操练形成知识技能。而本节课,我将交互式电子白板引入数学课堂,并在“做数学”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将一节操练课变为一节充满创造性的探究课。
◆ 大胆地调整了教材内容,以一道“异分母分数的加法”作为要解决的问题(解决“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必须把两个异分母分数通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感受到“通分”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学生能在尝试、交流、观察、对比等探索活动中,感受通分产生的必要性,发现两个分数间的变化规律,并能自主地概括出通分的定义和方法,最终达到灵活、正确通分的目的。
教学资源及环境
交互式电子白板及表示一些分数的图。
教学过程
1.课前设疑
为了让学生感受通分产生的必要性,我在课前设计了一个思考问题:“小松鼠和妈妈到森林里采松果,妈妈采了千克,小松鼠采了千克,它们一共采了多少千克?”也就是求 + =?。这是一道异分母分数加法题,而学生只学过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怎么办呢?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中,“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帮助他们尝试解决这个新问题。
2.交流探索
(1)概念的形成。
学生把课前的思考带进课堂,他们果然利用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将 和 转化成了分母相同的分数再相加。我随着学生的汇报,将它们一一记录在电子白板上。并调用白板中的图片,将信息直观化、具体化。学生通过对直观图像的观察对比,进一步明白了,即使选择不同的公分母,转化后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都是一样的,分数大小也没有改变。
通过以上学习,“通分”的概念已经水到渠成,呼之欲出。此时,我告诉学生,这个转化的过程,就是通分。“你能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什么叫通分吗?”学生已经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在教师的引导和同伴的帮助下,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概括出通分的定义: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与原来分数相同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2)解决通分的方法。
由于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己探究的结果,所以,他们轻易地总结出:只要求出两个分母的公倍数,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计算就行了,其中最便捷的方法是求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3.灵活应用
虽然学生已经知道了通分的基本方法,但对于不同的情况又会有不同的最佳解决途径。为了达到灵活解题的目的,我决定让学生在练习中对各种情况进行归类。我设计了6组分数,先要求独立通分,然后观察题目特点和解决过程,再利用电子白板 “拖曳”的功能,让学生自由拖动题目,将具有同样特征的摆放在同一边进行归类。
在这一环节中,白板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它展现的不是静止的知识结果,而是学生动态的思考过程。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对通分的三种具体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得到了灵活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
随后,我还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利用电子白板的分层、擦拭功能,开展通分比赛。学生在紧张而有趣的活动中得到了速度与准确度的提升,我们在热烈的气氛中进入到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
4.回顾总结
以往的黑板,难以重现学习过程,因此,总结的环节常常流于形式。利用电子白板保留、复制、粘贴等功能,我和学生一起将板书逐页回放,并由学生找出每页中重要的内容,将其复制、粘贴到新的一页中,通过回放,梳理了全课,再一次突出了教学重点,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学反思
我在吃透了教材、把握了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后,第一次上了这节用电子白板作为教学工具的课,感觉颇新鲜,学生学得也很高兴。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认为有以下三点是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值得关注的。
1.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
为了让学生了解通分这一知识产生的必要性,教材编排了“比较3/4和5/6的大小”作为教学引入,但比较3/4和5/6的大小可以有很多种方法,完全不必用到“通分”(如化成小数、转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都可以比较出分数的大小)。上课时,我大胆地调整了教材内容,以一道“异分母分数的加法”作为要解决的问题(解决“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必须把两个异分母分数通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感受到“通分”的必要性。果然,一上课,学生们就讨论起来,他们思维活跃,带着自己的知识(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数的基本性质)、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自主地解决问题,进而层层深入地探索通分的概念和方法。
2.展示思维过程
通过引入部分,已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学习通分这个知识的必要性,接着我提问:还可以把这两个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母是几的分数?然后,运用大量的图片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当然,这些过程是随机的、不确定的、在一定范围内的,图也是任意调用的。有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又通过图片展示,才得以让学生真正概括出了通分的概念,理解了通分的含义和方法。
3.神奇的电子白板
整节课中,学生思维活跃,教学活动高潮迭起。从堂上和课后练习的正确率来看,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效果,电子白板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它不但是教师教的工具,还成为了学生学的工具。回过头来看这节课所用课件的每一页,只有零星的几个文字,有些页面甚至是空白的。但上完课后,它们都变得满满的。学生每时每刻都在那里堆砌思考,每一页的价值都是沉甸甸的。
(1)白板资源库中的图片将抽象的数学具体化。这节课所用的图,全部放在电子白板的资源库里,我不能预知学生要用到哪个图,所以,不能像PPT一样,点一下,出一个内容。资源是为学生服务的,而不是学生跟着资源转,丢失了自己的思想。本课中呈现的8个长方形阴影图,使通分过程更为直观,易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2)白板页面处理的灵活性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学生可在白板中根据需要自由拖动、翻页、复制、粘贴,这些都促进了学生进行观察、对比,帮助他们将知识结构化,把握方法间的联系。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对求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并观察总结,白板的拖位功能、聚焦功能很好地实现了我的教学目的。
(3)白板的即时记录功能实现了课堂的动态生成。从尝试转化到概念的形成,再到方法的提炼,白板中的板书都是随着学生创造性的发现即时生成的。这使学生成为了推动课堂的主人,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通常,结尾最不受教师重视,往往是一句带过。其实,在一堂课即将结束时,把学生所学的知识以准确简练的语言进行归纳、概括、系统整理,或出示一些提纲,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要点的理解、记忆和运用。这样的课堂结尾,简明、扼要、有条理,理清了学生纷乱的思绪,强化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使学生的认识进一步得到升华。在这个环节中,我把在电子白板里学生经历过的每一页,让学生找到重要的内容,放进图库,又调出来整理,以备以后复习时再用。所以,是电子白板让这种回顾与总结得以真实再现和永久保存。
本节课也存在着一些遗憾之处,如在让学生将6组题归类的环节中,原本想让学生将解题过程板书在白板上,然后将题目和过程一并观察,其归类的依据就会更加明显。但由于学生白板操作还不够熟练,怕板书时间会过长,完不成教学任务,因此,只是对题目进行了归类。我想,随着白板使用的常规化和学生操作能力的提高,这种问题是可以迎刃而解的。
点评:传统概念教学的全新演绎
本课原本是容易陷入单调和枯燥泥潭的传统概念教学课,教者以全新的理念和形式(交互电子白板)进行了生动演绎,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1.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教者对教材的理解比较深入,创造性地采用“异分母分数的加法”作为要解决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通分的需要,使新课的学习建立在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基础之上。
2.展示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师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异分母分数加法的方法,学生提取已有旧知中的相关经验——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再相加。然后通过交互电子白板,进行呈现和对比,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通分的概念。
3.探索方法的机动灵活
在学生初步理解了通分的含义之后,为使学生形成通分的技能,教者提供了几组异分母分数让学生通分,同时,在有了感知经验的积累之后,探寻灵活通分的方法,并采用交互电子白板的“拖曳”和“聚焦”等功能,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比较和归纳,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4.总结反思的灵动设计
教者充分发挥了交互电子白板的保留、复制、粘贴等功能,和学生一起回顾学习过程,回放相关板书,将重点知识进行复制和粘贴,形成本课的结构化知识,灵动地梳理了课堂的教学,反刍了方法的探究,促进了知识的内化。
《通分》教学反思 篇4
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本身,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的分析。通分的方法其实不难,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一般采用什么方法?所以这节课的设计,我注重给孩子创设一个争论辩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大胆猜测,大胆设想,在交流合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这样的教学真正发挥了教学的民主性,效果很好。所以我想:如果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注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教师适时点拨,当学生的思维遇卡时,教师巧妙催化,
这样会使学生在题中数量间自由地顺逆回环,导致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节课我通过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方式在获得问题答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学生们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反思等方式获得了对通分意义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运用这种教学方式,最大收益不于问题解决本身,而在于发现了隐含于问题背后的各种关系和科学知识,形成了对某些侧面的更深理解,以及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水平,提高了自学习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并没有完成教学设计的内容,但是在讨论着用什么样的数作公分母时学生获得了对用最小公倍数作公母好处的体验。在教学中学生充分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用最小公倍数作公母好因为计算简便,有的学生说用两个分母相乘的积作公分母因为这样不容易找错公分母,有的学生说用分母的公倍数作公分母……看着学生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我心里笑开了,因为学生已真正投入到对数学神秘王国的探索中。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还得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设计的这个情境让学生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学生想出了许多办法,其中有我这节课要讲的通分母,为了让学生能进入通过的学习,我硬把学生拉回了通分母的方法,这样在学生的脑子里就会想:为什么一定要学习通分母而要通分子呢?在这里是否可以设计一个情境地,使学生体验到通分母的优点,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若用加减法引入,是否又提高了要求呢?
通分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能正确地把两个分数通分。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和概括能力。
3、在发现中体验成功,在练习应用中感受知识应用的价值。教学重点: 通分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通分的关键(找准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求最小公倍数:
7和9
9和18
2、=
256和8
1=
43、口答并比较大小: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比较()
2122○
○ 55
54二、新授
出示例4,学生读题。怎样才能知道黄豆和蚕豆哪他的蛋白质的含量比较高呢?(要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
提出问题:这两个分数分母不相同,分子也不相同,那又该如何比较
它们的大小呢?
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这时会有两种不同的思路: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
师:因为化成同分母分数,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便于以后的加、减计算,所以我们重点研究化成同分母分数的方法。
教师借助题中具体的分数,指出这两个分数的分母不同,我们把分母不同的分数称为异分母分数。
把 和 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指出了化成的相同的分母叫做公分母。
提出问题,学生讨论
1、需要用什么样的数作公分母呢?
2、找到公分母后,根据什么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 师生总结,:
通分时,1、求出原来分母的公倍数作公分母。
2、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看原来分数的分母变成公分母要乘上几,分子也乘上相同的数。
学生尝试完成例4指生到黑板上计算。结合学生总结概念:
三、课堂练习分层测试卡
2514
教后反思:
《通分》这节课是在学生学完分数的基本性质、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认为学生要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通分的方法并不难。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学、合作交流等活动完成这节课的学习。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真正只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我认为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深入解读文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了简单而又有效的问题情境。
新教材把通分的教学与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了解通分的意义。在教学中,我有效地运用教材中的例子,并更进一步挖掘教材,变静止的插图为动画的问题情境,有效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和欲望,促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新知的探究活动中,为本节课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
2、放手自主学习、注重思维训练,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提高思维能力。
“思维训练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数学教学一旦离开了这一核心,就背离了数学教学的本质。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没有追求表面上的花哨、热闹,而是以学生的思维训练贯穿整堂课,让学生在不断的猜测、验证、交流、总结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中学习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教师真正只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例如:在创设问题
情境后,我让学生大胆猜测哪个分数比较大,继而用自己的方法验证,并对学生采用的各种有效策略给予肯定,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轨迹,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如:在引导学生理解通分的概念时,我不急于向学生讲解,而是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疑惑之处,让学生在自学、交流中自己去发现通分的两个基本条件,理解通分的意义。还比如:在总结通分的一般方法时,我让学生尝试通分后,再回忆通分时先想什么,在做什么?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只需略加整理,就轻松地概括出通分的一般方法了。整堂课中,学生一直处于轻松而又紧张的思维活动中,教师没有指令性的要求,没有权威性的评价,我认为,这样的课,才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
3、渗透数学思想、培养自学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是为了不教”。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把“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作为一个教学目标,并较好地完成了这一目标。例如,让学生自己验证2/5与1/4的大小时,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出示课题后,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自学课本、小组交流等活动解决所提出的问题,都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4、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充分遵循这一教学理念,尊重个性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如在教学中,我对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已经有办法 的同学请把你的办法写在答题纸上,有困难的同学有三种求助方式:第1可以向有办法的同学请教;第2可以举手跟老师一起讨论;第3可以求助课本。这样,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并提供多种途径让不同的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真正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通分教学反思 篇6
一、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2、 使学生能正确地把两个异分母分数进行通分,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3、 培养学生应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二、 教学重点、难点:较快地求出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出下列各组数的特点,并说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3和5 4和12 6和9
2、口答: ====
任意指一个让学生说说理由,然后问:填数的根据是什么?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还可以把分母不同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3、把和化成分母是15的分数。三分之一、 五分之一
师:是两个分母不同的分数,我们称它们是异分母分数。
转化后的后分母相同,我们称它们是同分母分数。
由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是依据什么来实现的?
相同的分母15是公共的分母,,我们称它为公分母。
共分母15和原分母3和5有什么关系?
(评析:学习通分的关键是确定公分母,通过复习3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公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并引出三个新名词:异分母分数、同分母分数、公分母,分散了例1的难点。复习1帮助学生复习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三种方法,为通分时准确快速地确定公分母作好了铺垫,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1、 滑雪运动员每分钟滑行 ,谁跑的速度快?
师:凭我们的生活经验,你认为谁的速度快一些?谁能想办法来证明刚才的猜测?
生1: = 因为 < 所以 < 滑雪运动员的速度快。
生2: 因为﹤ 所以 <滑雪运动员的速度快。
2、 引入新课:这种方法叫什么呢?他是怎样得来的?依据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揭题:通分)
(评析:通过复习4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
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较好地把教材各部分内容联系起来。同时课题的引出水到渠成
(一)新授:
1、 教学例1:
(1)例1:把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提问:例1与复习3有什么不同?
生:没有告诉我们相同的分母是多少。
讨论:你认为相同的分母(公分母)应是多少?为什么?
交流讨论结果。
提问:怎样把化成分母是18的分数?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过程。
看图说明把的分子、分母都扩大了3倍得,把的分子、分母都扩大了2倍得,结果不变。
(2)归纳通分的意义和方法。
提问:从图上看,化成后的分数和原来的分数的大小相等吗?化成后的分数的分母相同吗?我们把两个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了怎样的分数?
师: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提问:例1是把哪两个分数通分的?结果化成了哪两个分数?和有什么特点?
提问:例1是怎样把两个分数通分的?通分的依据是什么?
(3)做104页练一练
(4)回头再看复习4,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的?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通分可以比较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那么就请同学们来做一做例2。
(评析:回头再看复习4,学生发现原来刚才那些同学所用的方法就是我们今天新学的通分,而这些方法中,只有把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的方法才是最简便的,再一次强调了通分的关键,学生也知道了通过通分可以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自然而然地引出例2)
1、 教学例2: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
(1) (2)
提问:要比较的大小,先要干什么?通分时公分母应是多少?为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过程,强调书写格式。
独立完成第(2)小题,做在书上,集体订正。
小结:怎样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
(一)巩固提高:
1、 练习二十第1题
2、 说出下面各组分数的公分母。
3、 先通分,再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4、 练习二十第3题
(二)课堂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什么叫通分?通分的依据是什么?怎样通分?通分有什么作用?
(三)课堂作业:
1、 练习二十第2题
2、 练习二十第4题的第3小题
总评:通过创设情境,创造性地安排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利用它来处理复习与例1、例2之间的关系,使这节课衔接恰当,自然流畅,让学生完全有能力解答例1、例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总结出通分的概念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学习通分时,先提示,再试算,在试算后设计了一组讨论题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准确地掌握通分的方法,安排较多的学生试算、讨论,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借助图形直观形象的优势,加深学生对通分实质的理解。
形象简洁的板书设计,一目了然,通分的概念、方法尽显其中,不但便于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而且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板书设计:
通 分
异分母分数 --------- 同分母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大小相等
通分
通分教学反思
“通分”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通分的意义和掌握通分的方法。它是分数基本性质的一种应用,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后面学习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奠定基础。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1.每人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生汇报,教师板书两个。(选择异分母分数)
2.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特点?同桌可以自由讨论。
3 .你们知道它们的大小吗?你准备怎么比?你们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各小组确定一种方法,开展讨论研究,等一下分组汇报。
4.分组讨论学习。
5.请大家上台演示交流各自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引出通分的概念。
通分的方法其实不难,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和通分的方法,为此我将通分与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探讨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的活动,在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理解通分的目的。
通分一般采用什么方法是在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争论辩解的氛围中明
确的,让学生大胆猜测,大胆设想,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所以,如果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注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教师适时点拨,当学生的思维遇卡时,教师巧妙催化,这样会使学生
在题中数量间自由地顺逆回环,导致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分教案设计及反思
教师:刘月霞
通分教学设计 篇7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93——95页。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2.能准确快速地比较各类分数的大小,初步理解通分的意义和作用。
能力目标:
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归纳等一系列数学活动,能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并使策略最优化。
情感目标: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学重点: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的比较大小。(通分)教具准备:地球仪。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地球仪:你知道地球上陆地大还是海洋大?
二、新知探究: 1.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
出示:陆地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3/10,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10,a.放手让学生根据信息比较结果,汇报方法; b.比较几组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c.通过练习,让学生总结发现: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2.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 比较1/4和1/8的大小
a.放手让学生根据信息比较结果,汇报方法; b.比较3/4和3/8的大小
c.通过练习,让学生总结比较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方法: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板书)
3.快速抢答:
4.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出示 3/4和5/6 师:仔细观察这组分数,有什么特点?(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
师:像这样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叫异分母分数。(板书:异分母分数)
师:异分母分数如何比较大小呢?
a.学生先独立思考,列举自己的解决方法,写出必要的过程; b.找学生上台讲解自己的方法,体现策略多样化; c.比较的大小,选择策略最优化。5.教学通分: a.揭示通分的意义。
师(师指着通分的方法问):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好几种不同的方法来比较3/4和5/6的大小。
(1)仔细观察这位同学的做法。(通分的方法)(2)观察老师的方法。你有什么发现?(根据学生的口述老师板书)
大小不变
师板书:异分母分数——————————同分母分数
﹙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转化
师小结:像这样,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3)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通分的意义。
通分是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b.揭示公分母。看一看,比一比:用什么数作公分母更合适? c.小组合作,讨论通分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先通分在比较分数的大小。2.解决实际问题。
四、小结:学生畅谈所学
五、作业。板书设计:
通 分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转化
异分母分数————同分母分数 最小公倍数(公分母)
《通分》教学设计
王昉:通分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①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能正确地把两个分数通分。•
②培养我们初步的分析、综合和概括能力。
• ③培养我们阅读数学材料的能力。教学重点:3 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导入:题目见课件
二、出示目标
出示、齐读
三、独立学习
自学内容:课件出示例4 自学提示:
你能想办法比一比两这个分数的大小吗?
自学时间:6分钟
四、小展示、分组讨论:3分钟
在小组内说说你想到了什么办法?
五、教师讲评、总结
通分 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最好是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新的分母
六、检测:
5分钟
内容: 要求:
1、先安静独立完成
2、对改:互换要安静、迅速,对改要用红笔,细致批改,发现问题。改后统计错误有几处,写在作业后面。
3、统计各组全对情况,给前三名分别加5、4、3分。
七、堂清、对改 7分钟 内容:
对改要求:
1、互换要安静、迅速,对改要用红笔,细致批改,发现问题。改后
2、统计错误有几处,写在作业后面。
3、统计各组全对情况,给前三名分别加5、4、3分。
4、有错误的同学利用课间立即请教并纠正。
八、盘点收获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九、统计各小组得分,表扬优秀小组。
分数基本性质通分教学案2 篇9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通分的意义,2、掌握通分的方法。能熟练的把异分母分数化成与它们相等的同分母分数。
3、能灵活的运用通分的方法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重难点:
运用通分的方法进行分数大小比较 教学过程:
一、回顾
什么是通分?怎样通分? 我们可以在什么时候应用通分?
互动:相互出题 练习相互评价 交流(3分钟)
二、教学例5 出示例题:小芳和小明看一本同样的故事书。学生提出问题。分析解答。谁看的页数多?
这个问题实质是什么?(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小组研究,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方法一:画图比较 方法二:通分比较 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 方法三:化成小数再比较 学生汇报,分类领悟比较的方法。注意方法的规范。
你还有什么别的比较方法吗?
小结:通分的方法在比较分数大小中的运用
三、巩固练习
1、先通分,再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66页练一练
2、练习十二 第五题 先明确题目的要求有两个。自由练习分小组编拟 交换练习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约分与通分教案 篇10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约分的方法是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1除外)去除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重点难点点拨】
本节知识的重点是掌握约分的方法。约分的方法分逐次约分法和一次约分法。如果一下能看出分子、分母的最大公约数,用最大公约数一次约分比较简便。另外,要注意判断约分的结果是否是最简分数。【典型例题示解】
例1: 把化为最简分数。
分析:42和72都是偶数,必有公约数2,它们的数字之和都是3的倍数,必有公约数3。它们有公约数2×3=6。可以逐次约分,为了简便,也可以一次性约分。解:==(用公约数6,一次性约分)【解题技巧传经】
约分时尽量用分子和分母的较大的公约数去约,最好能用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一次约完,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计算能力和计算效率。【课堂练习】
一、填空。
(1)约分是根据分数的()进行的。
(2)()的分数,叫做是简分数。(3)分母是5的所有真分数是()。
(4)一个分数是,分子增加10,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增加()。
二、把下面各分数约分,是假分数的化成带分数。
三、先约分,再把原分数按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知识要点精讲二】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通分的一般方法是: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分别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带分数通分时,整数部分不变,只把分数部分通分,但整数部分不能丢掉。【重点难点点拨】
本节知识的重难点是掌握通分的方法。通分时应注意:首先找出各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然后看每个分数的分母变成公分母时各扩大了几倍,分子也应扩大相应的倍数。【典型例题示解】
例2: 比较、和的大小。
分析:比较几个分数的大小的方法是通分。用2、3、5的最小公倍数30作公分母。
解:
因为,所以
【解题技巧传经】
通分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数而言。带分数通分,整数部分不变,只把分数部分通分,但整数部分不能丢掉。
无论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数通分,可以用分母大的数翻番寻找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如:、和的公分母用15×2=30,再用30×2=60,、和的公分母是60。
【课堂练习】
一、填空。
(1)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2)通分是根据()进行的。
(3)通分时选用的公分母一般应该是原来几个分母的()。
二、把下面各组中的分数通分。(1)和
(2)、和
(3)、和
三、把下面各组中的数先通分,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1)、和
(2)、和
【课后作业】
一、填空
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2、一个最简分数,它的分子和分母的积是24,这个分数是()或()
3、分母是8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4、一个最简分数,把它的分子扩大3倍,分母缩小2倍,是它的分数单位是()。
5、的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约成最简分数是()。
6、通分时选用的公分母一般是原来几个分母的()。
7、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7份就是(),它的分数单位是()。
,原分数是(),8、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9、把4米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每段的长是()米。10、9个 组成的分数是(),它比1(),是()分数。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分子、分母都是偶数的分数,一定不是最简分数。
()
2、分子、分母都是奇数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
3、约分时,每个分数越约越小;通分时,每个分数的值越来越大。()
4、异分母分数不容易直接比较大小,是因为它们的分母不同,分数单位不统一的缘故。
()
5、约分是每个分数单独进行的,通分是在几个分数中进行的。
()
6、带分数通分时,要先化成假分数。
()
三、选择题
1、分子和分母都是合数的分数,()最简分数。
①一定是
②一定不是
③不一定是
2、分母是5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①
2②
③
1④
3、两个分数通分后的新分母是原来两个分母的乘积.原来的两个分母一定()。
①都是质数
③是相邻的自然数
③是互质数
4、小于 而大于 的分数()。
①有1个
②有2个
③有无数个
5、通分的作用在于使()。
①分母统一,规格相同,不容易写错。
②分母统一,分数单位相同,便于比较和计算。
③分子和分母有公因数,便于约分。
6、分母分别是15和20,比较它们的最简真分数的个数的结果为()。
①分母是15的最简真分数的个数多。
②分母是20的最简真分数的个数多。
③它们的最简真分数的个数一样多。
7、把 化成分数部分是最简真分数的带分数的方法应该是()。
①先约简再化成带分数。
②先化成带分数再把分数部分约简。
③都可以,结果一样。
8、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和是15,这样的分数一共有()。
①1个
②2个
③3个
④4个
四、把下列各分数约分.
五、把下面各组中的分数通分.
六、把下列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七、把下面各组中的分数从小到大排列.
八、把 的分子、分母加上同一个数以后,正好可以约成,这个加上去的数是多少?
九、三个学生的跳远成绩分别是:甲是第三名?
十、小明与小刚参加800米赛跑,小明用时
【思维发散训练】
1. 有一个分数,分母加2等于,分母减3等于,求这个分数。分,小刚用时
分,谁跑得快?
米,乙
米,丙
米。谁是第一名?谁2.将、、、、这五个分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3.某分数的分母减去2,分子加上3,所得的新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差是36,约分后得
分式的通分教案 篇11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分式通分和最简公分母的的意义。
2.掌握分式通分的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通分。能力目标
1.会通过类比的方法自己归纳猜想分式通分的意义。2.熟练地进行分式的通分。情感目标
利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知识,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
如何进行分式的通分
难点
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关键
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三、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 教学方法
类比、猜想、讲练结合 辅助手段 幻灯投影演示
四、教学过程 复习
1.计算:(1)数的通分?)
2.猜想如何计算:(1)
新课讲解
1.分式的通分
有练习第2题引发猜想,然后让学生自学77页之前的内容。自学时应思考的问题:
(1)分式通分的意义是什么?分式通分的根据是什么?分式通分时应特别注意什么?(2)分式通分的关键是什么?什么叫做最简公分母?如何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3)通分与约分有何区别? 归纳:
(1)分式通分的意义: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 1221(2)(分析时提问什么是分数的通分?如何进行分33362121(2) 22xx3xy2xy
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2)通分的关键是确定几个分式的公分母。
(3)取各分母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确定公分母时应注意:系数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字母因式取最高次幂。
(4)约分是对一个分式而言,是将分式化简;通分是对几个分式而言,是将分式化繁。2.例题分析 例1 通分(1)
4a3c5byx1, ,2,;(2)2,225bc10ab2ac2x3y4xy2分析:对于(1)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2,字母的最高次幂分别是x,y,因此最简公分母2222是12 xy.对于(2)易知最简公分母是10abc.(解略)例2 通分(1)
1xx1,(2)2 ,2x442x2(x1)xx分析:分母是多项式时应先分解因式。2(1)中的分母分别是2(x+1),x-x=x(x-1),易得最简公分母是2x(x+1)(x-1);(2)中的分母分别是x-4=(x+2)(x-2),4-2x=-2(x-2), 易得最简公分母是2(x+2)(x-2).(解略)
练习: P79 T1、T2、T3(板演)小结
1.分式的通分的意义。
2.最简公分母的意义及确定最简公分母的方法。3.分母是多项式时应先分解因式。作业
P86 A组 T1、T2
五、板书设计(略)
五年级数学下册通分 篇12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93、94的内容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
1、掌握同分母分数,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能熟练、快速地比较。
2、理解和掌握通分的概念,掌握通分的方法,能正确把两个分数进行通分。
3、能运用通分的方法,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4、经历探索活动,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性。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
1、求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6和8 8和9 9和27
2、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填空。
3/4=()/9=9/()=()/24 4/5=16/()=()/15=24/()
3、比较下列各组分数的大小。
2/7○5/7
1/4 ○1/5 5/6○5/11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屏幕出示第93页例3“世界地图”
师谈话导入:这是一幅世界地图,你知道地球上的陆地多还是海洋多? 学生回答可能有: ①没有数据无法判断
②从图上可以估计,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
师对学生回答予以鼓励性评价,相机出示相关信息,“陆地面积约占地球面积的3/10 而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10 引导学生比较3/10和7/10的大小,并说说自己的理由。学生的理由可能有
①如果把地球面积平均分成10份,陆地占3份,海洋占7份,海洋面积大。②3/10是3 个1/10,7/10是7个1/10,7/10比3/10大。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地球上的陆地多,还是海洋多”这一话题引入,一方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凸显了数学的人文价值,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体会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
2、出示
3/13 ○ 4/13 2/7 ○ 4/7 5/9 ○ 2/9 3/8○ 3/11 5/6 ○ 5/8 12/17 ○ 12/19
师:你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吗?选择其中的两题(同分母、同分子类型)让学生说说理由 如3/8○ 3/11
师:观察这六组分数,你发现什么?
学生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全班交流,明确以下几点: ①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分子大的分数较大 ②比较同分子分数的大小,分母小的分数较大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机会,他就会还你一个惊喜。学生在尝试借助图形,根据分数的意义,比较分数单位的多少等多种方法比较分数的大小时,教师可为学生提供素材和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形成结论的过程。)
三、自主建构,解决问题
(1)屏幕出示,第94页例4情景图
(2)提出问题:黄豆和蚕豆哪个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3)自己探索,解决问题
师:要比较谁的蛋白质含量高,就应该比较2/5和1/4,看这两个分数谁大谁小?说一说,你准备怎么比较? 学生交流自己想法,可能有
①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5=2÷5=0.4 1/4 = 1÷4=0.25 所以 2/5大
②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1/4=2/8 所以2/5大
③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1/4=5/20,2/5=8/20,所以2/5大。④1-2/5=3/5,1-1/4=3/4,3/5小于3/4,所以2/5比1/4大。(4)揭示通分概念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好几种不同的方法比较出2/5和1/4的大小,解决“黄豆和蚕豆哪个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这一问题,你喜欢哪一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引导学生在交流辨析中明白:人们在比较分数的大小时,化成同分母分数进行比较,这样比较方便。
联系1/4=5/20 , 2/5=8/20, 板书“通分”,口述内容,要求说一说对这句话的理解,明确两点 ①和原来相等 ②同分母
(设计意图:从解决问题出发,学生在多种策略的比较中得出通分后比较分数的大小是非常方便的一种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多样,在多样中优化,突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理念。学生不仅触到新知的“脉”,还寻找到新知的“源”,不仅知道了学什么,还知道为什么要学,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还有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5)怎样通分?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通分呢?在交流中明确 ①确定公分母(两个分母的公倍数)②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化为同分母分数。
(设计意图:在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时,也不能忽视学生对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在学生理解了通分含义的基础上,设置“怎样通分?”这一问题,可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形成对通分的全面认识和理解。)
四、巩固内化,拓展应用
1、完成第94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名板书“5/6和7/8”的通分情况。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用什么做公分母最简便?
2、第95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通分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通分教学设05-10
苏教版通分教学设计06-18
《通分》听课心得体会07-22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反思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反思,音乐鉴赏教学反思08-20
教学比赛教学反思09-03
拼音教学教学反思09-29
教学反思: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反思11-04
《学会反思》教学反思08-03
教学反思与有效教学10-26
武术操教学 教学反思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