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关注细节

2024-09-07

成功关注细节(共9篇)

成功关注细节 篇1

关注“细节”,收获成功 肖田中小学

管苇

转眼间,已经是我在肖田中小学的第三个学期了,回望走过的日子,总觉得既紧张又忙碌,但又收获很多。仅此在这谈谈一点自己对数学的理解。

一、课堂提问现状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提问“只顾数量,不求质量”。

课堂中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2.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

有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即使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3.候答时间过短。

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4.不注重利用课堂生成资源。

教师不仅要会问,而且要会听,会倾听学生的回答,才能捕捉可利用的生成性资源,否则,问题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二、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

有效提问是相对“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而提出来的。所谓“有效”,《现代汉语词典》对其解释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由此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有效提问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效的问题;二是有效的提问策略。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我们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备教材要“懂、透、化”

这一点是绝大多数老师都知道的,但是,能否真正做到“深入”,却是我们每个老师需要反思的。笔者认为,对教材的研究,要达到“懂、透、化”的目标。

“懂”,就是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我们就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究。

“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

“化”,就是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2.备学生要 “实”

我们常说,“我们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要备学生、备学法”。所谓“实”,是指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3.提问过程要突出学生主体

思维来自疑问。一般教师只看到让学生解答疑难是对学生的一种训练,其实,应答还是被动的。要求学生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发掘问题,是一种更高要求的训练。教师在设疑时应设法让学生在疑的基础上再生疑,然后鼓励、引导他们去质疑、解疑。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很自然地问一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也往往很配合地回答:“没问题。”如果总是“没问题”,那这一现象就极不正常了,恐怕就真的“有问题”了。对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的认识,都永远不可能所有的人始终保持在同一个水平上,必然有高有低,有学得轻松的,也有学得困难的。也就是说,应该“有问题”。“没问题”的问题,反映了教师的一种教育观念,似乎只有顺顺利利的一节课才是好课。其实不然,课上的这种“顺利”,只会培养出唯书唯上的人,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课上的这种“顺利”也会使学生缺少一种精神,一种实事求是、刨根问底的精神。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1)改变观念,树立“问题”意识。

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数学修养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问题意识。因此,培养学生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是数学教师肩负的责任之一,也是评价数学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

(2)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学生去思、去想、去问。

教师不仅要在每节课堂上创造质疑机会,还要使学生真正开动脑筋想问题,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自己不懂的问题。把这一时间真正利用起来,而不是走走过场而已。为了使学生会提问题,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训练,可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以学生的身份去示范提问题。比如,二年级教材学习了“角的认识”,对于什么叫角,角各部分名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些内容,学生已经知道了。“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答道“没问题”。真的没问题了吗?“那我来问个问题”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角的大小为什么与边的长短无关呢?”经过讨论,大家明白了,角的边是射线,射线是没有长短的,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决定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教师从学生的角度示范提问题,久而久之,也就让学生有了提问题的意识,在引导学生提问题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善待”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无论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无论学生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只要是学生真实的想法,教师都应该首先对孩子敢于提问题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对问题本身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或请其他学生解答。对于颇有新意的问题或有独到的见解,不仅表扬他勇于提出问题,还要表扬他善于提出问题,更要表扬他提出问题的价值所在,进而引导大家学会如何去深层次地思考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提问题中感受到更大的收获,才会对提问题有安全感,才会越来越爱提问题,越来越会提问题。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们要慎用诸如“很好”、“非常好”、“不是,不对”等习惯性的评价。这样的评价过于强化对与错,天长日久,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于教师想要的东西上。我们可以适当地多使用一些中性的、接纳性的或者探究性的评价。比如:“噢,这是一种有道理的思路,还有其他思路吗?”“这个想法不错,我们还能补充点什么?”“很好的主意,但是我们怎么知道„„”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满足学生的需要,鼓励学生继续学习。

总之,在实践中,教师要联系实际,优化提问内容,把握提问时机,讲究提问技巧,不断提高自己提问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成功关注细节 篇2

一、打开心灵的窗户———眼神中的细节

“眼睛是心灵之窗”, 透过这扇“窗户”, 可以看到孩子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看到他们的欢乐和忧伤, 也能看到他们的成功和失败。他们的眼神是那样纯真, 那样无邪, 那就是一扇永远敞开的、明净的心灵之窗。这扇心灵之窗会为老师的绘声绘色而目不转睛;会为老师的风趣幽默而神采奕奕;也会为老师的大发雷霆而暗淡失色……

我们班有一个女同学, 平时作业尚能主动完成, 不用老师太操心。可是有一天早上, 各个组长都把家庭作业收齐了, 只有第三组组长迟迟未交作业。我正在纳闷, 忽然一阵刺耳的声音打破了教室的安静。

“老师, 她数学作业一直不交!”

“你有没有做啊?作业呢?”我条件反射似地对着这个学生喊。

“老师, 我……我……做完了, 可是作业本找不到了……”说着说着, 她的声音越来越小了, 低着头, 眼睛不敢看我。

“做了?那本子呢?找出来给我看!”我有些生气了。

她又一次翻遍了整个书包, 还是没有找到。

“老师, 我真的做完了。”只见她眼神显得委屈而又无助, 眼眶红红的, 眼泪就要掉下来了。顿时, 我的心中一阵酸楚。

“为什么不相信孩子呢?”另一个声音仿佛对我说:“对, 要相信孩子。”

“老师相信你, 今天放学回家再找找, 可能忘在家里了。”说着, 我又轻轻地摸了摸她的头。

“谢谢老师。”说着, 她马上破涕为笑了, 眼里充满了感激的光芒。

第二天清早, 她笑着跑到我办公室, 对我说:“老师, 我找到家庭作业本了!我把它夹到课外书里啦!”她边说边从书包里拿出家庭作业本, 眼神是那么的灿烂。我翻开作业本批改, 发现居然全对了。我惊喜地问她:“这是你自己完成的吗?都做对了, 老师很高兴。”“老师, 我找到作业本后, 就把作业订正好了。”说完, 她露出了腼腆的笑容。这时, 我感到异常的愉悦。这份愉悦的感受来自学生带给我的感动, 它如蒙蒙细雨, 湿漉漉地滋润种子;如融融春意, 暖洋洋地慰藉着心灵。是呀, 正是因为那一刻我看到了那委屈而又无助的眼神, 正是因为那一刻我相信了学生, 才看到了今天那灿烂的眼神。

二、倾听心灵的声音———语言中的细节

学生对这个世界总是充满着无限的好奇, 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总有那么多说不完的话, 他们想对老师说, 想对同学说, 也想对自己说, 而这些有意无意的语言正是孩子内心的流露。在我们的教育中, 很容易找到能说会道的教师, 但却很难找到善于倾听的教师。我们把大量的时间用来训练自己的演说能力, 却忽略了倾听能力的培养。常有教师这样抱怨:“真搞不懂我班的那些学生, 为什么总是不肯好好听我说话。”我就在想我们有没有耐心听过学生说话呢?这耐心的倾听或许也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这学期开学第三周, 我决定对学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 经过思考, 定下了对学生进行调查的问题:你喜欢数学课吗?为什么?你对老师的数学课有什么建议?你对自己数学学科的掌握程度及数学课上的表现有何评价?你愿意接受老师对你的建议甚至是批评吗?

上课了, 我拿着一叠调查问卷走进了课室。看着我手里的一叠问卷, 学生以为老师要对他们进行突击测验, 一些同学神色开始紧张起来了。见此情形, 我赶紧说道“:这节课不是测验, 而是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听罢, 许多同学都长舒了一口气, 看来测验对学生的压力真不小。但“调查什么”, 学生眼里又充满了疑问。为了能更好地完成此次调查, 真正了解学生的心声, 我对此次调查的目的、问卷题目作了详细解释。随后, 我将问卷发了下去。这时, 有位学生嘀咕了一声:“如果我写了不好的, 老师会不会生气?”听到后, 我用诚恳的语气告诉学生:“这次老师就是想了解同学们的真实想法, 大家可以大胆写, 问卷可以不署名。”很快, 教室里安静下来, 同学们都低下头开始认真答卷了。交卷时, 我还特意让学生将问卷反过来交。许多同学交卷时都与我相视一笑, 充分理解了老师的做法。下课后, 回到办公室, 我迫不及待开始仔细阅读学生的问卷了。

对是否喜欢数学课:全班40人, 喜欢的20人, 一般的15人, 不喜欢的5人。不喜欢的理由, 有个同学写“数学课本没什么意思”。这个学生敢于评价教材, 勇气值得钦佩。还有个同学写道:“数学课堂较沉闷”。这是直接给教师指出缺点了, 要好好反思。在给老师的建议中, 有学生写道:“老师要保持好的心情, 面带微笑上课。课堂上老师要多组织些有趣的活动, 幽默一些”。有学生写道:“我觉得老师上数学课时太约束我们了, 上课可以开放一些。老师在上课时要常笑, 这样学生在上课时就不会害怕老师”。有学生这样写:“我喜欢数学课, 因为老师长得帅和我一样”。

一天后, 我专门就问卷情况利用午自习时间向学生进行了反馈。最后, 我真心地对学生说:“老师非常感谢同学们提的建议或意见, 老师会虚心接受并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正。让我们师生共同努力, 一起搞好我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我的话音刚落, 课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在这掌声中, 我和同学们的心贴得更近了, 教室里洋溢着一派和谐的氛围!这一次的问卷调查, 让我更清醒地找到了自己的不足, 对“向学生学习”“教学相长”“师生平等”等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耻下问”是古人遗训, 曾几何时, 教师也谦虚好学?自古以来, 往往是师者高高在上, 绝对权威。如果没有这样深入而开放的问卷调查, 也不可能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如果顾及师者尊严, 压制学生的意见, 何来教学相长, 何来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善待异常的表现———行为中的细节

在校园里, 总能听到孩子无缘无故就能笑得很开心, 总能见到孩子有事没事都能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总能发现孩子做出一些奇奇怪怪, 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情……这就是孩子, 这就是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个性化的行为, 而这些行为虽然存在于课堂中但却因特殊的时间约束, 变得十分细小, 这就需要老师耐心、细心地去寻找、去发现。

如在学生学习“小数的性质”后, 出示这样一道思考题:你能填上合适的单位使式子成立吗?5 ( ) =50 ( ) =500 ( ) 。学生们开动脑筋, 有的说5元=50角=500分;有的说5米=50分米=500厘米。这时有一双小手举起来:“老师, 5箱=50包=500双。”学生有的惊讶:“不对, 数学中怎么有这样的算式?”有的掩面哄笑, 那位同学的小脸窘得通红, 怯生生地搓着小手, 欲言又止。“你是怎么想的, 能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说吗?”在我的鼓励下, 那位同学迫不及待地说:“老师, 我爸爸是卖袜子的, 每箱袜子正好有10包, 每包袜子正好又是10双, 所以5箱中有50包, 50包正好是500双。”刹那间, 教师里响起了一片掌声。试想, 如果我不能及时觉察到这一细节而对孩子给予及时的鼓励, 学生就不会有表达的机会, 学生的表达力、想象力、创造力在课堂中会逐渐消失。这个同学的话让我感受到了“知识来源于生活”这一富有哲理的话语所隐含的真理。

关注细节 收获成功 篇3

如何加强细节的教育

1关心学生,深入了解情况。课余经常到学生宿舍坐坐,到教室走走,常和学生谈谈心,了解一些具体情况。学生各自的爱好、生活方式、说话的语气等等都有所不同,教师掌握这些实际情况,就为因材施教、加强细节教育打下基础。有些学生,在家中被娇生惯养,受不得半点挫折,更容不下任何批评。教育这种人,要与他分析一些具体情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以表扬为主,千万不能大声批评。而有些学生,在家中总是成为批评的对象,教育这种人,你要给他尝到被表扬的滋味。此种人,教育得好,他会成为你终身的朋友或是你值得骄傲的学生。

2养成主动关注细节的良好的习惯。关注细节很容易,养成主动关注细节的良好习惯却很难。主动和学生打招呼,“同学,早上好”和“你好”是有区别的。前者说明老师记得学生的名字,后者是应付式。当学生和你打招呼后,你才回答一声“你好”,这又说明你是被动的。所有这些细节,直接影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学生有矛盾,老师明察秋毫,主动处理,矛盾容易得以解决,且类似的事情以后很少发生。当矛盾冲突大了,老师再去处理,可能老师要用很多的时间去询问相关的人物,处理的难度也相当大,且矛盾双方也很容易结下恩怨。学生报告事情给老师,老师为学生解决困难,在学生的心目中,是合情合理的,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与其让事情找上门来,不如教师自己主动去发现学生中的一些细节问题,通过处理这些细节,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秦国丞相李斯的《谏逐客书》说:“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任何有一定成就的老师,平时都是很重视细节教育的。

关注细节,促成教育成功

1细节虽小,作用无穷。一个人的成功,他不需要全面的成功。他只要在某一方面获得成绩,那么,他就是成功者。细节,就在我们的一句话、一投足之间。“你的一手好字,令我心旷神怡”,也许教师的不经意的一句话,成就了一名书法家。学生的一篇文章,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宣读,也许正是老师这一行为,帮助一位学生打开了文学之门。“你这个蠢猪,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要问我!”同样是不经意的一句话,你可能就堵住了一位学生的成功之路。许许多多的学生在学习方面是平凡的,甚至是失败者,但他在生活方面是成功者。同样,许许多多的学生在学习方面是平凡的或成绩显著者,但他却是生活的失败者。千万不要以当前学生成绩的优劣来看待任何一位学生。学校发出号召,不准随处乱丢垃圾。一学生见校长吃李子,于是,远远地观察校长。结果,校长一直把李核拿在手里,到了有垃圾箱的地方,才把李核放进垃圾箱。学生深受感动,偷偷地把表扬稿投到校内文学社。此事一公开,全体师生效仿,学校清洁工程进展顺利。

2不要错过任何细小的教育机会。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说:“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再细节。”细节之中还有细节,不要错过任何的细节教育。担任毕业班班主任时,我班上有一名相当优秀的女同学,按正常发展,完全有把握考上重点高中。可是,近段时间来,模拟考成绩却落到了班上后列。找她谈话,她含糊其辞。后经多方面了解,从蛛丝马迹中才知道原来是她家中出了问题,找到了问题所在,我进行家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3关注细节,勇于创新,提升教育质量。关注细节,要求我们教师要像母亲抚育自己的子女成长一样教育学生。有爱心作前提条件,细节教育一定能成功。为了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有班主任把学生在各方面获得的奖状复印贴在教室的光荣榜上,结果学生上进心得到加强,学生进步特快。后进生有了一点点进步,班主任发现了他的亮点,及时进行家访,在班主任和家长的鼓励下,此后进生进步很快。校内有几位学生与老师见面打招呼,总是鞠躬行礼,并喊:“老师好!”学校把此事作为正面宣传的榜样加以推广。校园文明礼貌程度迅速上升,好人好事层出不穷。班主任布置教室时,总感到缺少点什么,后来经认真思考,于是在恰当的位置摆上一个花盆。既点缀了教室的布置,又增添了班里的文明氛围。有一个教室有一块玻璃裂了一道小缝,一位细心的学生用透明胶把它粘住,结果班上的玻璃很少再遭受破坏。

关注细节 成就完美 篇4

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教者的大智慧。所以,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言行举止,让每个学生在爱的感召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每一封信都装满希望

一段时间,笔者发现成绩优秀的司马舟同学上课的时候总是打呵欠,并且精神不振,批评了几次还是不见他改正。于是,笔者写了一封短信给他的父亲:您的孩子聪明、懂礼貌、成绩也不错,如果能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充沛的精力,成绩一定还会有大的提高。笔者把信交给他――没有封口,要他交给家长。自然,他先看了信的内容。这是他最后一次在课堂上打呵欠。

受此鼓舞,笔者决心给班上每个学生的家长写信。笔者分三批写:第一批写给“坏”学生,因为他们最需要鼓励。有时候,笔者思考长久才能找出一些好话,但从不说假话。每封信,笔者都说这个学生心地好,有礼貌,会与同学们交往……我很高兴有这样的孩子在我班上。果然效果不错,大多数学生的表现有了很大的好转。

给优等生的信很容易写,笔者对他们整洁书写、遵守纪律和优异成绩表示赞扬,此外,也不忘记对他们提出新的希望与要求,因为这些孩子关注更多的是自己的前途。

当笔者动手写第三批信――给既不特别好、也不特别“坏”的学生写的时候,颇为吃惊地发现自己对他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了解:他们说话轻声细语,举止彬彬有礼,既不惹事生非,也不想出风头,一贯按学校要求办事,因而在莘莘学子中默默无闻。因此,给他们写信格外费心思。笔者花了不少时间去寻找他们的个性特长,这才发现他们对此比对学业看得更为重要,同时他们也很在意自己在老师心中的形象。

通过体察每个孩子都渴望尊重这一细节,笔者感受到了师生间曾听说但从未体验过的亲密感,那是一种奇妙的精神联系。当学生们确信笔者了解、信任他们每个人时,他们也就感受到了老师的信任和集体的温暖。

让你的生日充满阳光

一天下午的物理课,当笔者急匆匆地提前赶到教室时,看见陈艺同学的桌子上堆有许多礼品,小闹钟、笔记本、钢笔……一问,才知道今天是她的生日,桌上这些都是同学们赠送的礼物。笔者这才意识到,社会上不良的请客送礼风已经波及到了学校,必须马上制止。但转念一想:如果单纯下一道禁令,学生可能会反感,也可能使这种活动转入地下,欲速而不达。于是,笔者在班上先展开了一个调查:看哪些同学参与了互送礼品的活动。结果,六成以上的学生都参与过此类活动。于是,笔者说:“同学们,同学之间友好相处是对的。可是,你们想过没有,你们现在还是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况且我们班有些同学的家庭条件还不是很富裕。你们这样互送礼品,相互攀比,会给你们的父母增加不少的经济负担;再者,你们赠送的礼品很多没有实用的价值,今天我给你送钢笔,明天我再给你送钢笔,结果,每人都有了一大堆笔,你们看这实用吗?”有几个学生开始低头笑,于是笔者提议“从即日起:,我想在班上开展‘过文明生日送健康礼品’的活动。即在生日当天的晚自习前,全班同学为他齐唱《生日歌》,并送上祝福。这一活动采取自愿原则,同意的同学下课后到班长那儿签名。”可喜的是,全班同学都同意和支持笔者的这个倡议。有的同学还悄悄跟我说:“老师,其实我早就不想互送礼品了,只是别人都在送,我不送,别的同学会觉得我不够朋友,所以只有跟着送。”第二天,笔者把全班同学的生日都用一张表格写好,贴在了教室里。四天之后,刚好是陈磊同学的生日,当笔者赶到教室时,同学们已经唱起了《生日歌》,陈磊同学被围在了中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是一个让学生懂得珍惜的细节,这也是一次爱的教育。

老师陪你回家

又是周末了,当笔者打开办公桌的抽屉,准备拿上工作笔记进行周末整理时,一封信躺在里面,是雷曼同学――一个十分内向的女生写给我的。“老师,我特别讨厌班上的女生,她们都很小气,不如男同学大方、义气……”其实,笔者已经早有耳闻,雷曼同学近段时间与班上的几个男生相处甚密,还结拜了兄妹,经常课上写条子,课外递条子。笔者知道遇到了棘手的问题――学生已逐渐进入了青春期。由于自我意识和性意识的觉醒,除了渴望同性之间的情感交流外,渐渐地对异性也产生了关心、向往和爱慕之情,并开始注意到衣着打扮。活动中竭力在异性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希望给异性留下好形象,这正是青春期少年性意识萌发的特点。于是,放学之后,笔者把雷曼请到办公室,“老师今天想送你回家,你同意吗?”她用怀疑的眼神看着笔者,不置可否,“只是陪你走走。”笔者又补了一句。虽然她不是完全明白笔者的意图,但还是同意了。一路上,我们边走边谈,从学习到生活,从学校生活到家庭。从雷曼的口中,笔者知道了许多以前所不知道的情况。最后,我们谈到了男女生的交往问题。笔者说:“你现在已经进入了青春期,有想与男生交往的愿望是正常的,但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到学习。我鼓励你们交往,但要坦诚、要有度,不要单独交往,尤其是不能发展到上课写条子,下课递条子。”“老师,我知道我错了,其实,我只是想找个人说说心里话。”“如果你信任老师,以后就向我说,可以吗?”笔者笑着问,她有些犹豫地点了点头。

不少学生初恋的动机都只是想找一个倾诉对象,如果此时教师能利用好学生的这一细节,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并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走过这段心理旅程,一切不必要的麻烦都可以避免了。

关注细节 成就人生 篇5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在今天这个庄严的升旗仪式上,我演讲的题目是《关注细节,成就人生》。

俗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485年发生的波斯沃斯战役,这场战役将决定谁统治英国,国王理查三世准备拼死一战。战鼓已经敲响,可铁匠却来不及将国王战马的马掌钉钉牢了。匆忙之中,马夫把战马交给了国王。两军交锋,理查国王勇猛无比,冲锋陷阵,激励士兵迎战敌人,可是他还没有走到一半,一只马掌掉了,战马跌倒了,理查国王也被掀翻在地,惊恐的战马逃走了,敌军俘获了理查„„

后人如此评价那次战役: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只马掌;少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少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丢了一个国家。

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是不是和我一样,为一颗小小马掌钉导致一个国家灭亡而感到痛心疾首呢?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细节的威力.现实生活中,细节的威力同样无处不在。比如乱丢纸屑杂物、随地吐痰、说脏话、课间追逐打闹等,这些小毛病,其实与一只马掌钉差不多。俗话说“洞小不补,洞大受苦”,坏习惯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形象,更影响着一个人的事业和前途。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曾说过: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细节是万事万物的基础。我们的伍老师就非常注重细节,每当大家在教室里书声琅琅的时候,细心的同学会看到伍老师还在校园里来回穿走,时而蹲在地上拾起细小的纸片,时而擦净瓷砖上遗留的污渍„„正因为有了如此细致的校领导及老师,才养成我们同学们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也正因为有了如此可敬的领导、老师,才有了我们现在美好的学习环境。我们班也有很多同学时刻关注细节、完美细节,像我们班的李强,不仅成绩好,行为习惯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而也有不少同学忽略细节的重要性,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在做数学题的时候,经常把0写成6,把÷号写成+号。爸爸常提醒我:现在小地方打马虎眼,长大以后再重要的工作当中出错,后悔就来不及了!

对每个人而言,千万不能忽视细节。人的一生几十年,都是由不起眼的一分一秒组成的,都要经历一点一滴的小事。所以,每天勤奋一点点,每天完美一点点,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反思一点点,每天锻炼一点点,每天做好事一点点,每天创造一点点„„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并且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那么总有一天你就会发现,你已经出类拔萃,卓然出众了。

确实,点滴积累,就可以成就人生。留心细节,就可以抓住机遇。完美细节,就可以创造辉煌。而忽视细节,就可能导致失败。

同学们,让我们从关注细节做起,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修养:请不要在校门口吃零食,更不要把包装袋扔在地上,这样我们校园的环境会更整洁;课间时不追逐打闹,让文明伴随着我们;上课时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尽量提高学习效率„„让我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在家做父母的好帮手,在校做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在同学中做团结友爱的好伙伴,在集体中做小主人。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四(16)汤丰恺

关注细节,成就精彩 篇6

——化“小动作”为教学资源

衢州市衢江区廿里初中

郑建

摘要:学生习惯性的行为往往反映出他的素养。当这些行为转化为课堂中微不足道的小小动作、小细节、小镜头时,老师若能抓住这些细节,往往能给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艺术化效果。本文从五个方面对此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动作

资源

艺术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小动作是一种资源。陕西师大罗增儒教授曾说:“现在的课堂上不是缺少资源而是缺乏发现资源的眼光啊!”教材呈现的数学知识是静态的,教师在动态化处理教材过程中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操作。他们的“不同”之处有时仅仅表现在一些“小动作”上,就给全课教学造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就给全课教学凸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 亮点。好的“小动作”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化小动作为教学资源,艺术地进行数学教学十分必要。

一、“小动作”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课堂上教师应以学生的视点来理解和处理教材,这样的教学设计才会更接近“真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地利用一些“小动作”,如同加入“味精”,容易诱发学生“食欲”般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发学生“品味式”思考或讨论。

如浙教版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图像》的一节练习课上,95%的学生都会 画一次函数y=5-x的图像,也明白该图像为一条直线。我趁机在黑板上编出一道题:

已知: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0厘米,一边长是x厘米。求: ⑴求出它的另一边长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⑵画出这个函数的图像。

片刻学生便得出解析式y=5-x,此时课堂上如沸腾的开水,“这题与例题图像一样!”我微笑着说:“你们真厉害能解决此题,并且发现该图像与上题图像相同。那么是否有同学不赞成此看法的呢?” 教室一片寂静后,刘凯文同学站起来说:“这题图像是一条线段。因为这里的x和y分别代表长方形的边长,而边长不能为负数。”顿时教室一片沸腾,学生们互相议论,这题在实际情景中自变 量范围发生了改变。我追问:“谁能求出变量 的范围呢?”又一次引起学生思考,从而区别出“变量不同,它图像也发生着变化。”最后师生共同解决求变量的范围。这样学生们即掌握图像的画法又学会取变量范围。

二、“小动作”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卢姆认为认为:如果学习任务对学生来说是痛苦的话,他迟早会放弃该任务的。所以兴趣是学习的老师。有些学生有偏科现象,对于他喜欢的学科会积极投入学习,而对不感兴趣的学科,会出现漠然甚至厌恶。若教师在课堂上创造良好契机,施一个“小动作”,让他们表现自己的才能和智慧的才能,激起他们对数学学习兴趣。正如第斯·多惠说的“数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陈珂,平时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主观学习不强,若注意力集中,则反应很快。一次,一堂复习课上,复习的是一次函数的图像,其中有一道选择题:

根据函数的图像,不论m取任何实数,直线y=x+2m与y=-x+4的交点不可能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当时,我启发学生画出已知直线y=-x+4的图像,后让学生画y=x+2m的草图,采用分类的方法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①当m=0时,画草图直线l1 ②当m<0时,画草图直线l2 ③当m>0时,画草图直线l3,然后判断它们的交点各在什么象限,最后用淘汰法选项。学生有点不想听,甚至不耐烦了,我趁机说:“老师这个方法太复杂了,同学们有比老师高明的方法吗?”话音刚落,陈珂豁地站了起来,说:“我有简单方法。因为已知直线y=-x+4的图像是过一、二、四象限,所以此交点肯定不会跑到第三象限。”学生们用赞许的眼光看着她,也有同学嘀咕说这方法棒极了。我也翘起大拇指表扬她,至此,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非常高涨,后面连续几节课都有较出色的表现。所以说教师的一句表扬,学生们的一个赞许举动,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努力的学习数学,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潜能。

三、“小动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中,在解答某些题目之前,我故意装作不明白或寻求一些错误思路,而后,沿着这条路往前探究,结果“撞得头破血流”,最终发现此路不通。这时我会 及时教育学生不能泄气,应冷静之后再思考。千回百转之后终于柳暗花明,我也在学生面前尽情流露探究之后成功的喜悦。例如:在学习“探索规律”一节课时,我和学生一起探索图形、数字等一系列规律,遇到了下面这道题:一张长方形桌子可坐6人,按下图的方式将桌子拼在一起:

问题:两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多少人?三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多少人呢?……n张桌子呢?

待学生们读完题,稍作思考后,我对他们说:“哎,老师看出了点门道,你们看,一张桌子坐6人,两张桌子坐8人,因为有一条边重合,少坐了2人,那么三张桌子就少坐了2×2人,接下来……”还没等我的话说完,就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错了错了。”“咦,怎么会错了呢?”“老师,你看,两张桌子坐8人,应该是2条边各少了2人,是4人,所以3张桌子就少坐了4×2人……”“哦,到底是老师对了,还是你的观点正确呢?”“是老师错了。”学生们大声地回答着,我眨了眨眼睛,学生们明白了我的用意,也理解了老师的用心,都会心的笑了。“那谁能说说n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多少人呢?”“老师,我知道我知道……”。“唉,老师,我还知道另外一种方法,同样多的桌子横着拼在一起,坐的人会更多……”,在我的示意下,那位学生走上了讲台,并且讲的头头是道。

教师的一个“举动”使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们从中探究出问题,探究出了门道,探究出了学数学的乐趣,探究出学习的创造力。若这堂课教师漠视这一发现,将会抹杀一个人的思维力、创造力。

四、“小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学生都渴望自己能进步,都想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得到老师的信赖和重视。也有些学生眼高手低,遇到困难时,没有勇气去克服,没有恒心和毅力去坚 持不懈,最后选择听天由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知难而退。究其原因,是他们缺乏责任感、竞争意识,缺乏意志力。对待这样的学生,“小动作”能起到共鸣,效果好。

如:在讲到“角平分线”一节课时,我拿着几个准备好的角状模型教具问:“能试着告诉老师,你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做出角的平分线吗?”不一会儿,学生们先后举起了手,在许多高高举起的手臂后面,我发现了一只彷徨不定的手,同时我也触到了那透着渴望但又满含羞涩的目光。“周振天,请说说你的想法。”教室里一下子哄堂大笑起来,“他,他能会才怪呢……”那位男生的脸“腾”的一下变得通红,想说又不敢说。“怎么,不相信人家?”我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那个男孩,“我就不信,咱还不能证明给大家看,来,大胆的说。”男孩红着脸走上讲台,拿着一张纸教具,对折了一下,羞涩地说:“这条痕就是平分线。”尽管他的语言还不是那么规范,但说完他却自信的长“吁”了一口气。我没说什么,朝着全班学生挤了一下眼睛,并翘起了大拇指。全班学生在顿悟之后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以后的课堂上,那位被同学们嘴中称之为“笨鸟”的小男孩在数学学习中显出的热情别提有多高了。经过一番努力,很多和他一样的学生也都找回了往日的自信,重新燃起了学好数学的热情。

由此可见,对于一些平时不太起眼的学生,只要教师在课堂上多给他们一些机会,少一些歧视;多一些表扬,少一些责骂。这对学生克服懒惰,激发他们的斗志很有作用。

五、“小动作”能增强学生的记忆

记忆对数学学习是必要的,要把学生的暂时记忆转化为持久记忆,需要不断的加强刺激,但是进行机械单调且长时间的诵记,只会是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视学习为一种负担。教师可以穿插一些“小动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记忆。布贝尔说:“教师不可以忘记,对于种种冲突,只要能在一种健康气氛中加以解决,那么,冲突也会具有教育价值。”幽默就能创造这种“健康气氛”,让学生在笑声中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并能记忆深刻。

如在学习有理数乘法时,有学生探究讨论后归纳法则的环节,我让方月梅同 学进行了归纳,她讲的很完整,教师就趁机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方月梅乘法法则。课堂上顿时笑声一片,学生也在欢笑中记住了法则。

让学生在“小吃”活动和“尝鲜”活动中乐于“穿着老鞋走短路”、“ 穿着新鞋走老路”,产生“1+1>2”的叠加效果,达到加深印象,强化记忆的目的。

小动作有着大学问,我们教师不应该小视它,轻视它,而应该大力研究它,发扬它。就如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数学的心理规律。”只有这样,“小动作”才能用得巧,用得妙,用得美;才能艺术化地进行课堂课堂教学;才能成为一种教学资源,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必要的数学。

参考文献:

⒈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注细节赢得高效 篇7

一、关注技术细节, 神奇教具赢得高效

在教学中, 教师采用了自制的软式组合投掷教具, 较为合理有效地完成了《投掷》教学的任务和目标;而且, 这些教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较好地把握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 有效地节省了替换器械的时间, 达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具体地讲, 在准备活动部分, 教师使用软式组合投掷器材练习棒操;接着又将组合器械“变”成一把剑, 与学生们一起练习击剑操;然后, 使用组合器材的小球部分, 组织学生们进行“打气球”练习, 以发展学生的快速挥臂和投准能力, 激发了学生对投掷项目的兴趣;然后, 又在小球上增加了一个把手, 从而组合成了一颗“手榴弹”, 组织学生们练习蹬、转、挥臂的投掷动作;之后, 又在“手榴弹”上接上了一个“尾巴”制作出“火箭”, 组织学生们练习投掷“火箭”, 以让学生们体会并掌握合理的投掷角度;在放松环节, 教师又带领学生们用组合器械进行“划小船”练习, 有效地放松了身心。

二、关注教学细节, 让教学流畅高效

1. 细微之处见真功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应该时刻将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 尤其是在投掷教学中。在该节《投掷》课上, 教师不仅在投掷器械上下足了工夫, 更是在课堂教学组织中合理布局。如, 在投掷“手榴弹”的练习中, 教师把学生分为8个小组, 其中, 4个小组练习投掷, 另外4个小组观摩学习, 且练习小组背向投掷, 互不干扰;每一个小组选出了一名旗手指挥投掷, 从而让学生的投掷练习和捡球变得更加安全、有序、高效。同时, 这种组织形式也更加便于教师巡回指导。

2. 真情投入价更高

在课堂上, 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打动着每个学生的心, 用和蔼可亲的表情让课堂变得更加温馨, 如, 教师能够即时出现在学生们的面前, 为他们精彩的练习鼓掌、喝彩;即时用严肃的语言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在课堂结束时, 教师能够欢快地和学生们一起“划小船”, 并为学生们表演剑术, 从而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和激发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 教师细致巧妙的情景预设、精炼而准确的语言表达也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流畅。

三、细微之处可斟酌

1. 让器械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本课的准备活动部分, 教师把组合器械“变”为一把剑, 与学生们一起练习剑术, 此情此景让在座的同行为他们喝彩。然而, 笔者通过细想认为, 击剑对本课的技术教学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其功能只是在于器械多功能性的展示。事实上, 如果教师把器械直接“变”成“手榴弹”, 并先组织学生进行蹬、转、挥臂等投掷动作的徒手练习, 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投掷技术动作的认识, 为接下来的投掷“手榴弹”练习奠定基础。同时, 也更有助于解决教学的重、难点, 并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2. 检验目标达成, 做到心中有数

在小组练习中, 教师不断地用语言鼓励学生认真练习, 并即时进行了表扬, 为他们的精彩动作鼓掌。但是, 教学技术目标不够具体, 也缺乏相应的检验目标的具体方法和手段。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缺乏统计达成目标的意识, 无法做到心中有数。

在采访任课教师和现场观摩的过程中, 笔者了解到, 投掷越过器械的练习是该课的重要手段, 学生是否能完成任务关系到该节课堂教学的合理化程度。任课教师认为, 由于8个小组练习范围比较大, 所以无法准确地统计学生在投掷过气球的练习中有多少学生能够“手榴弹‘越过气球。如果教师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能够提问:“同学们, 各小组练习的过程中有多少同学能投掷过气球, 请举手。”“没有投掷过的同学投掷的出手角度太小, 请继续努力。”通过这类情景设置,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投掷技术的兴趣, 又有助于了解学生掌握动作的具体情况, 而完成任务的学生得到了教师准确的评价, 更能激发他们继续努力练习的热情, 也能激励没有完成任务的学生通过不断纠正动作达到投掷手榴弹越过器械的目标。

3. 及时引导,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房贷重在关注细节 篇8

住房问题关系社会民生

杨奇认为,房贷政策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因为住房不但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说它是经济问题,因为房地产行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对其他行业的拉动作用很大,说它是民生问题,衣食住行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求,现阶段在住的方面成本越来越高,住房需求越来越大。

在国家的宏观引导下,金融信贷对个人房产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几年前,银行的市场意识较弱,银行不重视住房贷款业务。随着金融市场竞争,整体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银行提供的服务更为方便,可供选择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方面。

2008年下半年以来,银行加大了对改善型住房需求的支持力度。目前国内在金融创新和金融服务方面,支持还是比较到位的。现在利率下调并按照7折利率执行,只有4.158%。同属个贷序列的其他综合消费、经营类个贷,其贷款利率明显高于房贷利率。

关注房贷产品

许多人对房贷不了解,觉得很麻烦,认为了不了解都无所谓。杨奇指出,绝大部分买房人要使用银行贷款。购置一笔资产(房产),就意味着一笔很大的负债(房贷),而且这笔负债的规模很大,期限很长。房贷看起来很简单,其实不是那么一回事儿。现在的房贷以浮动利率的居多,今天的贷款成本低,并不意味着明天的贷款成本就一定低。一旦信贷政策发生变化(比如说升息),或者本人及家庭的资金流动性发生变化,就会对还贷产生很大影响。一些工薪阶层由于整体把握不好,过度和超前消费,以至于在几十年中背上了沉重负担,沦为房奴。

以30%的首付购买一套价值100万元的房产为例,贷款人取得100万元房产的同时,也承担了70万元的负债。在选100万元资产的时候可以精挑细选,往往挑上数月时间,但是在选择银行贷款的时候往往却想,随便,能取得贷款就行。这是非常不可取的。杨奇指出,买房的时候,除了用心来挑选房子,也要关注自己的房贷,选择适合自己的房贷产品。

关注合同的主要条款

杨奇提醒,前期可以通过各家银行的宣传手册、网站等多渠道了解各家银行的房贷政策细则和典型产品,看哪种更适合你。等到贷款的时候,一定要和客户经理明确合同的主要条款。

杨奇指出,买房人一定要认真阅读合同,应该留出一定时间,去解读合同内容。读完以后,如果觉得很清楚,结合自身状况,觉得没问题,那自然最好。如果不清楚的话,就要问。银行有客户经理,可以逐条为你认真解读。买房人有权要求客户经理全面解读合同相关内容。

合同条款中需要关注的条款很多。拿还款方式来说,在长达20年甚至30年的贷款期间内,买房人的收入会发生变化。如果考虑到将来还款能力提高了要多还点儿,或者收入下降需要延长还款期限,这就要看相关条款是否有限制,在以后发生变更时是否有收费等约定。

关注细节,提高课堂效率 篇9

内容摘要: 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全面地关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让学生在这样一种精神氛围之中接受文化的洗礼和熏染。有效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重视教学中的师生的交往与对话。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要针对学生特点以及学科知识特点预设教学问题,指导教学活动,进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教学活动质量。

关键词:关注细节(情感、思维特点、师生交流、教学手段、学生反馈)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课堂中学生学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是学生、家长也是我们教师都必须追问和考虑的。那么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每个学生乐学、善学?我尝试着用关注各个细节来提高我的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感人者,莫先于情”。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情感的力量是无穷的,教育学生必须动之以情。教师应尊重、热爱和理解每一个学生,建立融洽、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教与学的轻松氛围。只有感到轻松,才能做到放松,从而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优化心理状态。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发挥各自的特长,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创造性,这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必不可缺的途径之一。学生一旦得到老师的信任,他们就会感到温暖,尤其是那些后进生。他们不喜欢哪位老师,往往就会对他所教的学科也厌倦。特别是对那些后进生,由于他们的后进,他们已经够自卑,够不自信,所以教师应该花更多的心思去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与赞扬,让他们也能积极地投入到英语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来,那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会明显提高。教师掌握这一点,就应该在课堂上千方百计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让口语好的同学经常带领全班同

学读英语;让唱歌好的同学教唱英语歌;让擅长绘画的同学在黑板上画画;或让暂时落后的同学上讲台做些简单的表演动作。在他们创造性的表演中,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不断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在课堂游戏性的句型操练中,一些被指定担任角色的学生感到有一种自豪感,增添了学习英语的信心。这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又能保持课堂上热烈、生动活泼的交际气氛。所以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少不了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关注学生思维特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自外界的知识和经验可以相应地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情意状态和行为结构,教师根据不同对象的发展水平,有步骤地提高所呈示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化程度,组织好从简单到复杂的有序累积过程,是提高转化效率的基础。

所以老师首先要设计好入口的坡度。如果入口的坡度过低,学生可能会一望而解,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入口的坡度过高,学生则会望而生畏,失去信心,无法保持持久的探索心理。所以入口应选择在学生的“已知区”和“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上。学生跳一跳能够着果子,使学生思维强度出现“临界状态”,咀之有劲,品之有味,这必将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求新知,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产生有机联系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最近发展区域”上升为“已知区”。

课堂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思维特点,课堂提问也得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层层递进,使学生的思维由“未知区”向“最近发展区”,最后向“已知区”转化,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关注师生交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的教学应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

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那么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是单向的。教师们应该认识到学习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还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所建构的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是不同的,也存在着局限性,通过意义的共享和协调,才能使理解更加准确、丰富和全面。

因此,在学生学习中的交流就应该是多向的,教学过程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应包括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就是说,知识是合作掌握的,学习是学习者、教师和其他学习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有效的教学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

学生在学习某门学科时,总是带有一定的情感的。这种情感的投入与学生学习该学科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密切相关。

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学习中获得兴奋和快乐。而积极的体验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建立在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之上,建立在不断的成功与进步之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错误应该得到允许和理解,而不是排斥和打击,学生的创造性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而不是忽略和抹杀。现代的教学观特别强调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每一次成功与进步的评价在促进学生获得对学科积极体验的重要性和引导作用。因而这种评价不能简单地形式化为一种肤浅的表扬。

四、关注不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特别是新兴的多媒体技术,借助当今视听与电脑的高科技优势,形声兼备地创设生动形象、新奇有趣的乐学情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直观教学不仅能给学生以深刻的感官印象,诱发他们的兴趣,同时还能使他们对事物很快地形成正确的概念,以便牢固记忆。英语中的直观教具有:实物、图片、动画、录像、幻灯、模型、简笔画等。而经济又实用的是实物和简笔画,用这两种教学手段,可大大缩短不必要的解释时间,使语言与实际之间迅速建立起一种联系。如教授clock,hand,desk,apple等单词时,可直接演示实物;而对于某些知识,迅速在黑板上画上寥寥几笔,既形象生动,又能使学生很快掌握;能表演的动作,尽量表演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教时间的表达法时,带一个挂钟去教室,一边转动指针,一边指导学生练习。指针转得越来越快,学生对如何表达英语的时间越来越熟练。下课后,学生们围挂钟,转着指针,说看时间的英语单词,爱不释手;教感叹句时,尽力夸张要感叹的词,又有表情又做动作,学生极易理解又记忆深刻;教祈使句时,命令学生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一会儿要求他们执行正

命令,一会儿又要求执行反命令;一会儿教师命令学生,一会儿学生又命令教师,等等,在丰富多样,反复实践、正误比较中,祈使句的用法逐渐被他们掌握。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创设一些有趣味的情景。将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在自觉和不自觉的状态中去看、去听、去说、去感觉,达到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课堂上,除了固定的 Daily Talk,教师还可根据教材的内容,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法,可采用“对话表演”、“图片猜谜”、“游戏”、“编排短剧”等多种形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学英语的兴趣。例如教“What a kind girl!”一课时,把教坛前的位置空出来,放上自置的交通灯,一些玩具汽车,用粉笔在地上画人行道,用玩具房子当作医院等,这样课文中的场景就真实地展现在同学们眼前。然后再让班上的同学饰演课文中的角色,教学完全是在一种实际交际的环境中进行的,学生兴趣浓,教学效果好。

五、关注学生的反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向预期目标和发展,都需要依赖反馈调节,教师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学生自我评价的参与,可以大大改善学习的进程,有效地反馈机制是目标达成的必要保障。

有效的课堂反馈是我们了解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佳法宝。教育心理学认为,反馈是指某一系统将信息输出后,将其作用的结果返回原系统,用以控制调节它所输出的信息的过程。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中有无反馈信息,其学习效果大不一样,而且及时反馈的效果最好。

一、反馈要及时。反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语言活动的内容而定。在进行英语技能训练时,轻易不要打断学生,要在其训练完毕再提出要求。这样就消除了学生怕错的心理负担,从而使其能主动积极思考问题,参与课堂活动。比如说,当学生造句或会话中偏离主题、忘记下文或难以继续完成时,要及时提醒或引导性地告诉他们,以免他们难堪,拖延课堂时间;当学生在朗读课文或对话练习中出现一些语音上的失误,在不妨碍内容意思、不影响整体时,教师要避免打断学生思路,可放在操练完毕后指导、纠正,以免加重学生心理负担,使其产生紧张畏难情绪,影响对课堂内容的学习及学生对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反馈要有激励性。教师在课堂中要通过表情、眼神、语言与学生产生共鸣,多一些热情的鼓励,少一些指责批评。对差生及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更应做到这一点。学生一时做不出练习时,教师要充满信心地给予鼓励,如说:“I’m sure you can do this.”“Don’t

be nervous.” “Why don’t you try it?”当学生有错误时,我常在肯定的基础上,指出不足。如说:“Take it easy, I’m sure you can do it well next time.”及时的帮助学生消除不良情绪,使其以良好的心态继续参加后面的课堂活动。

三、反馈要有启发性。当学生在课堂实践中遇到难题或尚不能对已学知识举一反三时,教师要作启发性的诱导。比如在课文中有句“I like it.”让学生明白意思并能说话,我说:“I like blue.I like monkey.”听了之后,学生马上明白并能用之说话了。为此,教师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巧妙点拨,使学生积极思维,逐步认识到,知识的掌握重在能力,进而思考更深刻,学习更钻研,从而对自己提出高标准的要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总之,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课堂教学改革就其总体而言,在朝着新课程的理念和方向扎实推进,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由于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可以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关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鉴: 《课堂研究引论》,《教育研究》

2、李杭东 《以教学生活为源泉的课堂志研究》

上一篇:赴北陆大学留学别科介绍与别科特色下一篇:美到心痛的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