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必须关注细节

2024-07-03

语文教学必须关注细节(精选12篇)

语文教学必须关注细节 篇1

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有这样的感受:教学单调枯燥, 气氛沉闷压抑, 学生毫无反应, 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 缺少活跃、灵动。更有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不专心、开小差。一节课结束之后, 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于是教师经常怨天尤人, 责怪教育环境不公平, 学生基础差……长此以往, 教师少了激情, 学生没了兴趣, 课堂教学失去了实效性。甚至师生对上课都产生了畏难情绪。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 则难者亦易矣;不为, 则易者亦难矣”。由此可见, 只要多用心关注、珍视教学中的细节, 那么课堂将是一个动态的、有生命力的课堂。

一、巧设导语, 激发兴趣

许多老师不注意课堂教学的导语设计这个细节, 在平时教学中, 总是平铺直叙、直奔课题:“本节课我们学习第几课”“这节课我们学习某某的性质”, 或是老调重唱:“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学生早已厌烦, 失去新鲜感, 无法进入课堂角色。一个好的导语能够扣人心弦, 就像暗夜里的指明灯, 给人希望, 催人奋进。因此, 精心设计导语是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捷径。导语的设计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选择不同的方式。例如, 在《我看见了大海》教学中, 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同学们, 大家见过大海吗?谁能给我们说说你所见到的大海的情形和所发生的故事? (学生描述大海的情形和发生的故事。) 今天, 让我们跟随主人公‘河子’一起去看看大海, 同时感受一段‘河子’别样的心路历程 (板书课题—我看见了大海) 。”在这样一个轻松的对话中, 学生求知欲被激发, 很自然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在教学中, 我们还可以用“故事激趣法”“设疑启思法”“分析标题法”等方式导入新课。

二、情感饱满, 感染学生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 没有主动性怎么唤醒沉睡的人, 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能鼓舞人呢?”这是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的一句话。的确, 当老师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 学生马上也会受到感染, 变得精神抖擞、神情专注。相反, 当一个教师衣冠不整、面色苍白的走进教室, 学生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教师除了自身的情感储备以外, 还必须积极在教材中挖掘美好的情感来感染学生。比如《三月桃花水》一文文词严谨, 语言优美, 诗化的语言耐人寻味, 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无限热情。如果老师讲得太多, 学生就感知得越少, 文章本身也会变得支离破碎, 整体的美被破坏。所以老师配上图画, 以适当的停顿、合理的轻重、语调的抑扬、音色的处理等技巧进行范读, 然后学生反复朗读, 这样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而且使教师、学生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 将学生带入情境, 产生共鸣, 从而共同抒发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巧妙地挖掘教材中的美好情感, 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只有自己先饱染其情, 达到身临其境的状态、才能使学生学得动情, 并使其在美好的情感中完成一次心灵的净化和品格的升华。

三、构思板书, 示范引导

板书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是对教师口头讲解的一种辅助和延伸, 是学生感知和学习知识的桥梁和媒介。一个好的板书, 是完整的教学结构和灵活的教学方式相结合的产物, 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必须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 精心提炼, 巧妙构思, 达到线索分明、重点突出;布局合理、排列有序;字迹工整、美观大方的要求, 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的同时, 将教师的教学目的和思路清晰地交代给学生。

四、创设情境, 营造气氛

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注重传授知识, 不注重方法, 不注重学生的感受, 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不同的情境产生不同的情感, 尤其是小学生更容易受到其他事物和情境的影响, 所以教师必须积极运用各种手段, 创设情境,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中完成学习任务。

如在《游园不值》的教学中, 我出示了一组幻灯片:诗人穿着木鞋, 沿着一条长满青苔的石板路走向一座园子的柴门, 他来到柴门前轻叩门扉, 可是那扇柴门许久也不开。紧靠柴门左边的围墙上, 伸出了一根红杏的枝条, 枝条上盛开着几朵红杏。学生聚精会神地欣赏画面, 我在一旁引读讲解, 很快就激发了学生对春天勃勃生机景象的无限向往和赞美之情。并且学生对“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两句所描绘的“屐齿”“苍苔”和“柴扉”也产生了直观印象。

五、美化语言, 陶冶心情

“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这是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句话。教师的教学语言, 是开启学生智慧和心灵的一把金钥匙, 是联系教师和学生之间最直接的纽带。精炼简洁, 形象生动, 情真意切, 充满正能量是对教师语言最基本的要求。优美的教学语言, 犹如一泓清泉, 将会无声地滋润学生的心田。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规范教师的教学语言, 提高教师的语言艺术, 成了当前语文教学面临的当务之急。

在字词教学中, 我经常会使用形象幽默的语言。如在教学“男”字时, 我就这样对学生说:“男人力气大, 所以男人只好耕田、女人就只好织布了。”在教学形声字“嫁”字时, 我是这样教学生记住这个字的:女孩跑到别人家去了, 就只好把她嫁出去了。这样, 学生在记住了字形的基础上, 又了解了字义。

在《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学中做小结发言时, 我是这样说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正是苏明娟那执着、明亮的眼神感动了我, 感动了我们千百万的人。虽然苏明娟得到了“希望工程”的捐助, 可大家知道吗, 这只是中国成千上万贫困儿童的一个缩影, 还有许许多多贫困地区的贫困儿童挣扎在失学的边缘, 面对这种情况, 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学生回答之后, 我继续说道:“同学们,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让我们每个人都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让这些失学儿童早日回到学校, 让我们这个世界永远充满爱的阳光吧!”我情真意切的语言震撼了学生的心灵, 唤醒了他们的爱心。

当然, 上好一节课有很多方法, 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优雅亲切的姿态、充实丰富的知识、高超娴熟的技巧、创新独特的风格、清楚漂亮的板书、准确精当的讲评、炽热动人的情感, 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我们不必也不可能什么都去解决, 要因教师而异, 因学生而异, 因课文而异, 抓住课堂关键细节去突破, 建立“细节优势”, 共享教学智慧, 提升课堂品质。

摘要:课堂活力与课堂品质既是因果关系, 又形成正比关系。课堂有活力, 课堂品质当然高, 课堂无活力, 课堂品质自然也就低。所以, 要提升课堂品质, 必先激发课堂活力。文章从关注教学细节、立足常态教学入手展开研究。

关键词:常态,教学,细节

参考文献

[1]陈晓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学习:中, 2011 (6) .

[2]马玉顺, 刘曰礼.新课程改革应关注课堂教学细节[N].中国教师报, 2005.

语文教学必须关注细节 篇2

长期以来,我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怎样的一堂劳技课算好课?怎样的劳技老师称得上好劳技教师?”。从事劳技教育六年来,听课无数,也上了评优课参加市评比,上了课接受市、区督导,上了几节区级研究课展示了自己的教学。在各式各样的评比课中,虽然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真的是最好吗?我不觉得。每节课或多或少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遗憾,都需要不断改进。

最近稍微有点空闲时间,静下心来,仔细阅读了郑金洲老师写的《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越发觉得要真正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目标,就没有理由忽视教学细节,必须要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节当中。那么如何关注教学细节呢?就此提出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精心导入,把握细节

(一)问中导入——把握细节的精髓。

《设计纸盒》课堂伊始,我首先创设了一个情景:

1.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今年是马年,我想把它送给我最好的朋友。我想对小马进行一下包装,你们帮老师想想办法好吗?

2.你们想的办法真多,最常用的包装方法是给它做一只合适的纸盒,这样既美观又挺括,而且不容易损坏。我这正好有一个纸盒,可是这个纸盒太小,又没有合适的,那怎么办呢?对,自己动手做一个。这也为后面作品的发散奠定想象的基础。

(分析:思维的动力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通过有趣的问题巧设悬念,让学生打破脑海的平静,带着问题听课,主动积极的思考,使之更好地领会新知识,全面发展智力。)

(二)范品导入——把握细节的精彩。

每上一堂手工制作课时,我们都会花超过课堂教学时间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时间进行制作尝试,以便发现在制作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寻找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为及时、灵活地调控课堂做好准备。其实,这些精心制作的作品就是一件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用具,它胜于教师任何生动的语言。在教学《编制玫瑰花》一课时,教师带着自己亲手做的玫瑰花胸针,手拿着一朵自己做的玫瑰花,激情导入: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上课,非常高兴,特意戴了一朵自己做的玫瑰花呢,还送给每位同学一朵,喜欢吗?那你们想不想也用这些材料为自己或家人编制一朵玫瑰花呢?

范品导入既迅速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引起学生的动手欲望,又能树立教师的榜样形象,使学生“爱屋及乌”,对劳动与技术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指导制作过程中,我也没有进行任何详细讲解,只引导学生对范作观察、摸索,甚至拆卸,就琢磨出其中的制作方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独立动手、独立思考和独立创造的能力。

(分析:如果课堂是学生探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基地,那么,课前的准备则是探新意识的孕育苗圃。教师不但要打破教学空间,拓宽学生的收集信息、选择材料和合作伙伴的范围,而且自己也要和学生一样,事先做好收集工作和尝试制作,这些都是有意识培养学生探新能力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而且教师能结合自己的创作设想引导学生大胆想象,逐渐锻炼了学生的探新胆量,做自己最想做的,不再是老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老师说怎么做就怎么做。)

(三)复习导入——把握细节的精确

劳动与技术学科具有较强的连通性和系统性,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和技能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下一堂课的新知和技能的掌握。可见,把新课题与学生已有的旧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用旧的知识去建立新的概念,是完全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的。而且,由已知到未知,由浅显到深奥的循序渐进,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运用旧知体验到的成功,就犹如给学生注入一支思维的兴奋剂,能不断刺激学生寻找不同的途径解决不同的问题,自发地投入到思考和探索中去。

在上《纸立体造型—纸桥》一课之前,先教学《纸立体造型的基本技法》一课。因为基本技法教学将直接影响到之后的相关制作。学生可以在这一课时中掌握一些必要的粘贴、剪刻、连接等方法,为纸桥制作铺好基石。在《纸桥》一课新课导入时,教师就可以先展示学生的纸立体造型工艺作品,回顾纸立体造型的各种方法以及遇到困难时的各种解决措施,然后自然地导入新课内容——纸立体造型—纸桥。

(分析:从以上三种普通的新课导入方法可见,人的思维能动性表现为强烈的需求欲望,没有需求也就不可能有积极主动的思维。人们学习知识和技能,每每基于某种需求感,如人类为了行走方便,就发明了自行车、汽车、火车等各种交通工具,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需求感可以说是积极思维的动因,而新课的导入这一细节将最直接、最浅层次地满足学生获得新知的需求欲望。)

二、灵动探究,捕捉细节

(一)问在重点难点之上——尽显细节之重。

如在指导纸桥的桥墩和桥面连接时,学生示范后,教师提出“你是用什么方法连接的?”学生回答“剪了一个口,折边粘贴的”这时,教师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继续追问:“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连接?你在连接中遇到什么困难吗?你是如何解决的?”这样,学生就发现“扩大粘贴面、穿插、交叉连接”等各种连接方法,并寻找出解决“不易粘合”等各种棘手问题的最佳策略。(分析:不管是劳动与技术学科,还是其他学科,课堂提问都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方式。提问的依据主要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思维特征出发,不要纯粹的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设问、提问,犹如一个个陷阱,等着学生往里钻。因此,教师要遵循每节课的教学目的,根据重点、难点设计恰如其分的问题,做到问准、问巧,方向明确,针对性强,避免随心所欲,盲目提问,或为了满足学生的回答欲望而重复提问。实践证明,教师频繁复杂的提问只会引起学生过度紧张而思维迟钝,而单调烦琐的讲解也会增加学生对劳技学科的厌倦感。所以,教师在提问时,不要过频、过滥、过繁,要提在制作的重点或难点上,而且给学生留下开阔的思维空间。)

(二)问在思维滞留之处——催生细节亮点。

在《编制玫瑰花》新课导入这一环节中,教师问到:“新鲜的玫瑰花保存时间不长,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长久保存?”学生的回答都局限于常规的绘画、拍摄等艺术方法。当有一学生提出“可以用纸折出来”时,教师马上将问题调整为“对,如果我们用手工制作,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将他们保存下来?”学生马上提到布贴画、叶子贴花等种种手工方法,教师还借助课件随机向学生展示这些工艺品的美丽图片,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然后再自然地导入到条状材料编制玫瑰花制作。

(分析:课堂提问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关键在于是否善于发问,问到疑难之处,问到关键之点。孔子曾明确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技能掌握的规律以及课堂教学的阶段性,选择时机,启发在愤悱之际,提问在矛盾之时,诱导和激发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以达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开发智力,启迪思维,发展能力的最终目的。教学中,学生的思路受堵时,教师通常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来处理,这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运用。当学生回答问题失败是因为学生答非所问时,教师首先要思考自己问题的方向性,而不是急于重复问题;当学生回答问题失败是由于思路狭窄时,教师应立即改变提问的方式或角度,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三、巧妙评价,提升细节

(一)独特评价——让细节锦上添花。

在《刻纸》一课,当做好的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贴到黑板上进行展示时,教师让先完成的学生粘好作品后,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构思和制作的介绍。有的学生介绍了自己制作小窍门:“在剪刻时,纸容易脱落,我就用铅笔盒和橡皮压住,而且还比较平整。”还有的学生补充了自己与众不同的粘贴方法:“我粘贴时是先在纸上涂好胶水,再粘作品,这样纸不容易翘角,而且粘的很结实;”学生富有个性的独特评价,不但使介绍的学生展示了自己制作时的思维过程,满足了表现的欲望,还使倾听的学生获得了思维的启迪。

(分析:自我表现欲是人类最根本的欲望,也是人类最强烈的要求,它是个人实现和展示自身价值的积极意念。由此可见,在评价中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展现自己的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是一个多方面显示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具有思维活动展现过程的评价,可以打破传统的评价方式和思维方法,教会学生独立思考、个性审美和纵横评价的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调动思维积极性,提高思评价的质量。)

(二)亮点评价——让细节绽放异彩。

教师在引导学生对他人的刻纸作品进行评价时,把评价的要求定为:“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改变了传统的“哪一幅最好?”的横向比较评价方式。有的学生说:“我最喜欢小鸟那一幅。因为他是我们组xx刻的,他做事很马虎,小鸟刻的很细心。”更有学生大胆地评价自己的作品:“我觉得自己刻纸作品最漂亮,因为我是用心认真刻的”。

(分析: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欲望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但最直接、最见效的途径应当是“准确、积极地去评价学生的参与过程和结果。”因为,评价不应是一次训练过程的终结,它的功能除了对学生的参与做出准确评定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激发学生下一次参与的积极性和欲望。所以,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既要考虑到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又要引导学生在评价他人的作品时,应更多的关注到他人的优点、闪光点和与众不同之处,从而达到扬长避短,不断提高作品质量的目的。

(三)肯定评价——让细节点石成金

教师在评价学生纸桥作品时,不盲目地让学生对他人或自己的作品进行模糊评价。如当学生提到“我觉得一组的最好,因为很漂亮。”时,教师立即引导学生说明:“你觉得哪一方面设计得最漂亮?”学生就指出作品细致、造型设计独特等到位而真诚的肯定。教师自己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也是先充分肯定后指出其中一点不足。如“老师也很喜欢这个作品,如果纸桥粘贴得再细致些,就更完美了”。

关注教学细节 提高教学实效 篇3

一、精心预设关键细节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时刻遵循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基本规律和原则,精心预设语言输入和输出等每一个教学细节,在语言的新授处,结合具体的语境,采用推测、查阅或询问等多种方法进行学习,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如在教授七年级上I have a … 这个句型时。

T: (Look at my pocket.) I have a pocket. You have two small pockets.(边说边用手拍口袋。) Now do you know the word “have”?

S: ?

T: Please watch carefully, I have many things.(故作神秘狀,从袋里变戏法的拿出很多东西。)

S: 学生看得很认真,听得很仔细。

T: I have a dollar. I have a key. I have a pen. I have an apple.(继续掏出自己的东西。)Who can answer? 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have”?

(学生点点头。)

T: 同桌之间以“Can you guess what's in my pencil-box ”这个句式进行操练。

S: Have a pencil. Have an eraser. Have a ruler……

对这个教学细节,笔者是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辅以动作的双向交流来处理的,虽然很费时,但很有效。从学生的自主操练看来,学生在感悟中已领会have的意思,而且能应用这个词造句,这实际上也是现代教学效率观和“知识建构型”教学认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践。教师倘若每节课都能对新授语言点进行细腻刻画,那么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必定会在得到积累与提高。

二、及时捕捉生成细节

布卢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互动的课堂是个教学生命场,它始终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插曲’。”面对每一个“小插曲”,教师应随机应变,运用聪明才智,随时捕捉那些在教学生命场中不为大家所注意到的细节,把那些通常认为是干扰课堂教学的事件,加以挖掘利用,营造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开展真实有效的语言交际活动,让它们成为课堂的亮点,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心灵的启迪。

例如:在教学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2 What should I do? 的第一课时,笔者在教了表示建议的句型后,正要听录音,忽然发现停电了,怎么办呢?于是灵机一动,产生了以下一段学以致用的课堂建议。

T: What should I do? (表情为难。)

S1: You should go to the store to buy batteries.

S2: You'd better let students read in chorus.

S3: You could read it instead.

S4: You could ask students to read it instead.

S5: Why not ask me to read it.(一个学生突然大声说。)

最后一位学生的建议让全班学生都乐了。原本因教学的一次意外小事故而导致教学无法进行,但是笔者及时捕捉到了这一偶发的意外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巧妙地创设了一个有效的师生互动的细节。学生的这些建议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而且真正让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

三、改变惯常教学细节

许多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的细节,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往往缺少应有的关注。其实,如果对于惯常的细节能深入反思,换一个角度审视,以另一种眼光去看待,就能在“惯常”中添一些变化,改“平常”为“创新”,变“乏味”为“情趣”。这样,一定会带走几丝平淡,让英语课堂充满生机和情趣,充满应有的教育意义。如:生词和词汇教学枯燥乏味,却又不得不反复领读;明知要求学生反复抄写对单词记忆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却又苦于没有良策不得已而为之。而事实上,只要教师稍微花点心思,就能使这一状况得到改善。

细节一:单词教学。例如sweater:Wow! It’s so beautiful!(指着一学生的漂亮毛衣,引出生词sweater。)I like it very much.What’s this?(a sweater).又如T—shirt: It’s a shirt.And what does it look Iike? Yes ,it looks like the big letter“T”.(于是在衣服上写上一个大T。),so it’s called T—shirt。再如dollar:Look,it’s one dollar. How much is one dollar? Yes, one dollar is 7 yuan.(随即,板书l dollar=7 yuan。)

细节二:词组检查。笔者通常采用的同义替换。如 I like writing. 学生则可将它替换为 I am fond of writing./ I am keen on writing. / I am interested in writing. 因为所给句子简单,每个学生都能明白意思。进一步可猜出 be fond of, be keen on, be interested in 的意思。这样能好差兼顾,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因为多个同义词组的出现,起到了巩固作用。

关注细节, 成就高效教学 篇4

一、细节是可以预设的

有些细节看起来是教者行云流水般信手拈来的, 而实际却是匠心独运、蓄意安排的结果, 它的背后是一种理念, 是一种思想。

(一) 预设文本细节

有位教师在教学《美丽的南沙群岛》这一课时, 预设了这样两个细节:

细节1:

师:同学们自己读了课文, 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了, 看看谁会查无字词典!

师: (出示中国南海画面) 看到眼前的情景, 你不禁想到了课文中的哪些词语?

(学生说出了“辽阔”“浩瀚”“水天相连”“碧波浩渺”“蔚为壮观”, 教师根据回答出示词语)

师:看着美丽的大海, 你能读好这些词吗?

(学生看着画面读好词语)

教师没有按照一般的思路, 把直接描写大海的词语归在一起让学生读一读, 而是出示了大海的画面, 启发学生查一查“无字词典”, 思考看到眼前的情境想到了课文中的哪些词语。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 很自然地联想到“辽阔”“浩瀚”“水天相连”等几个同是描写大海的词, 并且对词语所描述的情境心领神会。

细节2:

出示句子:仅曾母暗沙, 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

师:这一小节只剩下第3句话没有读了, 谁来读一读?

师:“波斯湾”在阿拉伯海北部的海湾, 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 全世界的石油有一半以上都蕴藏在那里。曾母暗沙享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 这让你想到了什么?

生:曾母暗沙有很多石油, 都快赶上全世界石油最丰富的波斯湾了。

师:假如把这个句子中的“仅”和“就”去掉, 好不好呢?为什么?

(出示两句话, 学生朗读、比较)

曾母暗沙, 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

仅曾母暗沙, 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

生:从“仅”和“就”这两个词中, 我明白了原来只曾母暗沙这一个地方, 石油储量就已经很丰富了, 更别说整个南沙了!

教师抓住“仅”“就”这两个词, 采用比较句子的方法引导学生层层深入, 体会到这句话正是针对了整段的中心句“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而言, 对“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这句话领会得更加深刻。

(二) 预设操作细节

每一堂课的教学, 都涉及准备教具、设计导语、安排活动等一系列的操作细节, 如果教师对每个细节都精推细敲, 使之成为教师对文本深刻理解和把握后的自然而巧妙的精彩设计, 那么这堂课的教学自然就能达到高效。

二、细节是可以生成的

英国诗人布莱曼说:“一朵花里窥天堂, 一粒沙里见世界。”细节可以体现一个老师的实力和功力, 关注现场与细节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教师必须有一双慧眼, 在通常以为“应该”和“正常”的地方, 在容易忽略和漠视的地方, 巧妙运用教育智慧“深耕细作”, 生成出别样的精彩。

(一) 巧妙追问, 深化学生感悟

学生在阅读中的感受、体验, 因为知识的原因有时会处于一种朦朦胧胧的状态, 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追问, 让学生的感悟“更上一层楼”。有位教师在教学《爱如茉莉》最后一小节时是这么处理的:

出示“哦, 爱如茉莉, 爱如茉莉。”

师:这句话你准备怎么读?

(指名学生朗读, 一生语调下沉, 一生语调上扬。)

师:为什么这么读?

(两个学生都回答因为父母之间的真爱很令人感动。)

师:既然爱得这么深, 为什么不用感叹号而用句号?再想想哪种读法更合适?

(学生若有所悟)

生:第二种合适。因为爸爸妈妈之间的爱像茉莉那样是平淡朴实的, 不是轰轰烈烈的。

师:洁白的茉莉平淡朴实, 爸爸妈妈之间的爱平淡朴实, 作者的文字也是平淡朴实的。

在学生朗读不恰当的时候, 教师没有立刻评价谁对谁错, 而是抓住了转瞬即逝的时机, 巧妙追问“既然爱得这么深, 为什么不用感叹号而用句号”, 使学生的自主领悟水到渠成又不露痕迹。

(二) 幽默话语, 生成有效评价

有位教师指名学生根据填空尝试背诵《荷花》片段, 第一个学生有三四处小错, 教师遗憾地摇摇手说:“有点小错, 此处无掌声。谁再来试试?”第二个学生背诵得比较流利, 教师做出一个鼓掌的动作:“此处有热烈的掌声!”学生纷纷鼓掌以示夸奖。第三个学生背诵得更好, 教师高兴地说:“背得又熟练又正确又流利, 此处有经久不息的掌声!”教室里顿时响起了更为热烈、持久的掌声。

教师幽默风趣的评价语言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 不仅鼓励了学生, 更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正是有了这样灵动的“细节”, 课堂才绽放出美丽的光彩。

(三) 大胆质疑, 激活学生思维

《嫦娥奔月》这篇课文配有一幅插图:皓月当空, 嫦娥衣袂飘飘, 向着月亮飞去。可是当有位教师出示这幅画面想要引导学生朗读相关内容时, 一个学生却突然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生1:老师, 我觉得这幅图画得不对。因为嫦娥很舍不得离开她的丈夫和乡亲们, 她飞向月亮的时候心里一定很难受, 可是从图中看不出她心里很不舍很难受。

师:那根据课文的描写, 这幅图应该怎么画呢?

生1:我认为应该画上嫦娥扭过头来深情地注视着大地, 想再看看后羿和乡亲们。

生2:我认为应该在嫦娥的脸上画上晶莹的泪水, 这样体现她的心里是多么不情愿也不舍得离开美丽的家园!

生3:我认为应该画上嫦娥向地面上伸出手臂, 她还想握着乡亲们的手, 不愿意飞到月亮上去!

在这个片段中, 学生出其不意地大胆质疑, 教师顺势调整了教学思路, 引导学生提出重新画图的设想, 将学生的思路有效地激活起来, 使学生通过对插图的重新设计, 进一步体会到嫦娥鲜明丰满的形象。

教学细节的处理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新课程教学改革, 最终要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细节上实践和体现。只有不断地以新课程的理念来关注教学细节, 反思教学细节, 精心打造教学细节, 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升教学的品味和境界。

摘要:课堂上出现的精彩教学细节有的是精心预设的, 有的是即时生成的。只有不断地以新课程的理念来关注教学细节, 精心打造教学细节, 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升教学的品味和境界。

关键词:细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关注细节,创造高效语文课堂 篇5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闪光的细节是无处不在的。细节虽微乎其微,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成功处理好课堂细节不仅能让课堂教学亮点纷呈,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凸显教者的教学风格,体现其教学本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悉心发现,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细节,抓准时机,巧妙深挖,使课堂更生动、更高效。

一、关注预习细节,创造灵动课堂

今年从开学起,我对孩子们的预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有一点是熟读课文后至少提一个有质量的问题。我会收回问题进行梳理,并及时调整教案。没想到,孩子们提出的许多看似简单而幼稚的问题,给我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环节,让课堂真正达到了有效、实效、高效。

第一单元有篇文章叫《平分生命》。这篇课文记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年仅10岁的哥哥为重病的妹妹勇敢地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并要与妹妹平分剩下的生命。预习本上,孩子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比如:“男孩为什么要平分生命?”“男孩哪里来的那么大的勇气?”„„我发现张蕊蕊提出的问题很特别:“男孩真有那么勇敢吗?”还有孩子提出:“这男孩真傻,不知道献血不会死吗?”我思考了一下,觉得教学完全可以从这两个问题入手,于是迅速调整教案。上课开始,我先让孩子们在理清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默读全文,思考:文中的男孩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孩子们大多都说:勇敢、坚强、有责任心等等。这时,我抛出第一个问题:“男孩真有那么勇敢吗?”请仔细在文中去找答案。有孩子回答:这男孩也不勇敢,因为第三自然段写:“医生知道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就征求他的意见,有没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愿不愿给妹妹输血。男孩犹豫了一会儿,最后点了点头。”我再请孩子们在这段中找出体现男孩不勇敢的词语“犹豫”,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再结合上下文思考:此时此刻,男孩犹豫的是什么?孩子们通过讨论交流,明白了男孩犹豫的不是自己输不输血,而是担心自己输血死后相依为命的妹妹没人照顾。孩子们讨论到这里,我接着抛出第二个问题:“这男孩真傻吗?不知道献血不会死吗?”孩子们结合上下文一读,马上明白:这男孩不傻,只是家里穷,没读过多少书,他以为献血就会死去。我又接着引导:“男孩明明知道献血会死去,可他怎么做的?”“当医生告诉他不会死去时,他又怎么做的?”“你从他的犹豫和他最后的选择中体会出了什么?”五个大问题,让孩子们在整堂课中一直积极思考、认真讨论、深刻领悟。

问题来自孩子,最终由他们自己解决。这节课我上得很轻松,孩子们也学得很主动,双方受益,也许这就是教学中的一些智慧亮点吧。如果我们善于捕捉课堂中的每一个亮点,我想,创造灵动的课堂离我们并不遥远。

二、关注提问细节,创造思辨课堂

细节犹如竹笋,每“剥”一层,就有一段“鲜活”呈现出来。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教师讲课离不开提问。教师若能将“课堂提问”这一细节一层一层 “剥”下去,课堂就会精彩不断。

如在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时,品读古诗时,我为同学们播放了西湖晴天时的美景让学生欣赏,在一片惊叹和欢呼声过后,学生读第一行诗还是不够美。于是我问学生:“同学们,美丽的西湖美景一定令你久久不能忘怀,想想,在这波光潋滟的湖面上,你还能看到什么?”„„同学们思维活跃起来了,有的说会看到湖面上美丽的白天鹅、会看到水里绿色的水草等等。体会好了情境,学生再读第一行诗时,感觉、韵味都读出来了。因此,只有教师敏锐地发现这精彩的细节,耐心叩问,静静倾听,深入挖掘,有效生成,才会走进学生心灵,走进文本教材,实现精彩生动的课堂价值。

三、关注评价细节,创造和谐课堂

适当的评价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拨云见日的效果。如果说一堂成功的课是一曲动人的交响乐的话,那么课堂评价语则无疑是这首乐曲中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尤其是老师风趣幽默的评价语言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会拉近老师与学生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养成。

如在教学《一株紫丁香》时,我让学生朗读:“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老师休息吧,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那梦啊,准是又香又甜。”可是,一位小朋友读时完全是唱读的调子,声音又很响亮。我本想直接指出,又怕打消她的积极性,于是说道:“我好像听到小星星在唱歌,我不困,我不睡,我们要在老师窗前开晚会。”全班小朋友听了哈哈大笑。于是请这位小朋友再读一遍,她声音轻轻的,笑容甜甜的。她读完了,我这才轻轻地说:“哦,夜深了,我也该休息了,今晚一定会做一个又香又甜的梦!”小朋友们都会心地笑了。

在这样幽默、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思维得到了训练,情感得到了熏陶,心灵得到了放飞,对文本的理解也会变得更为透彻。正是有了这样灵动的“细节”,我们的课堂才绽放出和谐的光彩。

四、关注生成细节,创造智慧课堂

教学细节稍纵即逝,要靠教师的慧眼捕捉。这就要求教师做个细心人,及时捕捉,恰当把握。处理好每一个教学细节,那样我们的课堂就会精彩纷呈,充满智慧。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当“意外”出现时,教师不是置之不理,也不是简单化处理,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敏锐地捕捉学生“误点”的价值,抓住教育时机,巧妙引导,将教育活动引向深入。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支玉恒、虞大明教师都能善于捕捉教学中的细节,虞大明老师在执教《金钱的魔力》一课时,将服装店老板的语言惟妙惟肖地诵读出来,然后让学生通过他的语言深入体会老板的性格特点,为我们呈现了一堂精彩、智慧的语文课。

关注细节,提升教学品质 篇6

[关键词]细节 教学品质 揣摩 发现 推敲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2-089

教学的过程看似简单,实际上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有时候仅仅是一个小小的细节就决定了教学的品质高低。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教学中的细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和有效的应对,让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加高效、更为深入。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善于揣摩,找准承载教学的材料

数学教材中的学习材料隐含着编写者的意图,蕴藏着对应的教学要求,也提供了能承载教学内容的材料。但是我们的课堂教学面对的学情是千变万化的,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实际寻找更加适合学生认知的材料,让学生的探究有更广阔的空间,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自然流畅。

例如“正比例的认识”的教学,教材中安排的材料是将一辆汽车在一段时间内行驶的路程用表格列出来,表格中的时间从1小时开始递增,行驶的路程也对应的按80千米、160千米、240千米依次增加,每组时间和对应的路程都可以组成一个比例。这样的材料是学生在小学阶段耳熟能详的一种数量关系,学生很自然地会想到用路程除以时间,也很容易发现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恒定的。但是这样的学习材料也有缺陷:一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速度,但是速度这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由速度恒定体会出正比例关系的关键;二是“汽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一定”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一件确定的事(学生有一定的生活基础,知道汽车行驶的速度不可能恒定不变)。这样的缺陷有可能会让学生在构建正比例的过程时受到影响。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后,我在教学中更换了学习材料:在粗细均匀的玻璃杯(有足够的高度)中倒入不同高度的橙汁,在每幅图中表明了橙汁的体积,学生在观察中自然得出一个结论:杯中橙汁的高度越高,其体积越大。随后我引导学生用橙汁的体积比上对应的高度,学生发现其比值是一定的,并经过思考认定每组数据对应的比值都是玻璃杯的底面积。这样的探索过程对学生而言更有意义,也更有挑战性。

二、善于发现,切中学生的认知盲区

教师在教学中承担着引导学生的职责,而引导到位不到位,关键在于教师能不能抓住学生的认知盲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现、观察学生的动作、表情甚至是眼神,从细微之处入手,帮助学生真正掌握问题的核心。

例如,在“圆柱和圆锥”的练习课上,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已知圆柱和圆锥的底面半径比为1:2,高度比为2:3,它们的体积比是多少?在学生独立尝试练习中,我发现很多学生无从下手。由此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对学生而言有不小的难度。在全班交流时,有学生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将圆柱的底面半径写成1,高写成2,圆锥的底面半径写成2,高写成3,这样经过简单的计算和化简后得出两者的体积比为1∶2。对此,学生还是不能理解。在与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沟通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学生无法在只知圆柱和圆锥的半径和高的比的基础上把半径看成比中的项。于是我让学生按照题中的比自己列举几种不同的数据,通过计算来验证其对应的体积比。学生发现在几种不同的假设情况下体积比确实与刚才的推导结果相同,寻找其原因时发现这是由于比的基本性质的缘故。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才真正理解和掌握了问题的核心,有深刻的领悟。

三、善于推敲,提升学生的认识深度

数学学习中有许多规律,如果我们能挖掘出隐藏在其背后的原因,学生对于规律的掌握无疑会更上一层楼。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跨越“知其然”的境界,用推敲和探究来促成学生对数学深层次的理解。

例如,在“圆的面积”教学中,我安排了这样一道习题:在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多少?如果画四个小圆,四个圆的面积和是多少?学生通过计算发现不管是画一个最大的圆还是画四个小圆,其面积都是相等的。在学生感到有意思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尝试体验“每排画3个圆,总共有9个小圆会出现”的情况,学生经过计算发现这样的规律仍然存在。“为什么会这样呢?”随后我引导学生探索这个问题,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后终于发现了奥妙:圆的面积等于半径平方的π倍,而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半径平方的四倍,所以不管在正方形中画几个圆,都可以将正方形分成若干的小正方形,并且每个正方形都等于小圆半径平方的四倍。

总之,关注教学中的每个细节会让学生受益匪浅,课堂教学也会在这些细节的滋润中得以升华,展现出勃勃生机,贴上高效的标签。

关注细节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篇7

一.课文题目处品读“智慧”

课题是一部著作的灵魂, 是文章的眼睛, 是一课内容的提炼, 在教材中, 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可如此重要的课题, 往往是教师最容易忽略的, 即使注意了也只是在上课的一开始读一读或者说一说, 后来就根本不顾及了。教师如果抓住课题“小题大做”, 课堂上便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解课题时如能巧妙地故意更改题目中的词序, 或更改题目中的一个字或者词, 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这种“反导”法, 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教学《爱滋病小斗士》时, 我故意把题目错写成《爱滋病小战士》, 当学生指出错误时, 我顺水推舟加以辨析, 比较区别“斗士”与“战士”, 加深了对小恩科西12年一直主动的与病魔斗争的理解。解题的艺术, 真谛在于“应文而导”, 只有如此, 才能使解题成为剖析文章的“入口”, 切不可为解题而解题, 刻意穿凿, 否则便画蛇添足, 使教学失去和谐与自然。

二.课文空白处品读“色彩”

文章的空白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 激活学生的思维, 从而建立起学生与作者沟通的桥梁, 使学生对文章的意义达到个性化的理解。它是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 没有写明的, 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的意蕴空间。教师要善于发现“空白”, 挖掘“空白”, 努力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品读出文本的画外之音, 言外之意。在文章的空白处有意识地引设话题, 引导学生对作品空白进行富有个性色彩的填补, 不失为开启学生思维、与作品沟通的有效途径。我在教课文《爱如茉莉》时, 抓住课文空白处:第8自然段中,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爸爸对妈妈的爱?爸爸走进家门没有看到妈妈, 他会怎么问? (师生模拟角色对话)

师:映儿, 你妈妈呢?

生:妈妈出去有事了。爸爸, 你肚子饿了, 快点吃饺子吧。

师:你妈妈出去有什么事情吗?咦, 怎么会有买的饺子?

生:妈妈最近很忙, 没有来得及自己包饺子, 就买现成的。

师:不对。你妈妈再忙也会自己包饺子的。她知道我不吃买的。快说你妈妈去哪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这样, 学生通过想象思考, 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很好地发展。学生通过这样训练, 层层深入, 步步含情, 有浅入里, 循序渐进, 提升了对文章的理解和对人物的感悟, 深刻地反映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三.课文插图处品读“精髓”

语言文字虽然可以明白地表达内容, 细腻地描写人物和景物, 但有时难免太抽象, 也过于单一和枯燥。而语文课本中的插图是画家在忠于作品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构思的一种创作, 这些插图或表现课文的中心, 或揭示课文重点, 或描绘人物形象, 或展开故事情节, 或表现自然现象, 他们对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的作用, 而且色彩鲜艳, 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 它具有形象性、趣味性、直观性、启迪性等特点。随便拿起一本小学语文课本翻翻, 几乎每一课都有一两幅细致传神的插图。那么, 教师应如何利用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 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呢?

教学《草原》时, 课文描写草原的一段文字:“在天底下, 一碧千里, 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 平地是绿的, 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 一会儿又下来, 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就像只用绿色渲染, 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到处翠色欲流, 轻轻流入云际。”我让学生细细观察插图, 通过指导看图, 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草原绿色的层次性, 理解了“茫茫”的意思。有的学生说:“草原真像绿色的大海, 风吹过来, 草一起一伏就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学生说:“这些羊群就像一群顽皮的孩子, 笑着, 闹着, 追着, 跑着, 太可爱了!”学生不仅在赏析插图时获得美的享受, 同时文本品读得也有滋有味。

关注教学细节,成就有效课堂 篇8

一、发现细节, 成就点睛一瞬

细节是整体的细节, 整体是细节的整体。只有在流动的课堂整体中, 细节才能彰现价值。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 及时捕捉课堂细节。

1.发现学生的“误点”。语文学科是人文性与工具性并存的学科, 教学过程中, 学生表述能力是每一位教师常抓不懈的难题。尽管如此, 学生的课堂回答、课下作业乃至习作中依然看到比比皆是的语误之处, 而这种错误也是一种难得的教学资源。《林海》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大兴安岭这个‘岭’字, 跟秦岭的‘岭’可大不一样。”其中“大不一样”被学生读作“不大一样”。抓住这一小问题我做足了文章。首先把四个字逐个写到黑板上, 让学生排序, 结果又出现了“一样不大”和“不一样大”两种说法。然后让学生认真比较其意思异同之后到文中找寻“真经”。很快让学生了解了秦岭的险峻, 大兴安岭的温柔, 同时用排序后得到的“一样不大”“不一样大”练习说话, 学生说话能力得到有效训练, 增强了趣味性, 提升了学习效果。

2.发现学生的“亮点”。语文是诗意的, 充满灵性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借助文本享受的过程。实现这一美好愿望要求教师善于捕捉学生的亮点, 及时评价。《玩出了名堂》一课的教学中, 有个细节一直记忆犹新:在组织学生体验放大镜的时候, 当大家都在好奇地看着放大的手指、眼睛、文具的时候, 一个男生精心擦拭着放大镜。问他时他告诉我:“放大镜是老师借的, 还的时候不能有污迹。”他擦亮的不仅仅是放大镜, 轻轻一擦, 擦亮了整个课堂。

二、雕琢细节, 造就美丽过程

有些细节表面上看是信手拈来, 即兴所得, 实质上是匠心独运, 蓄意安排。虽然我们无法预料课堂会生成些什么, 但我们可以预设一些细节, 预约一些精彩。

1.精心布置预习任务。

日常教学中, 我坚持布置预习任务。每次预习任务我都打印在彩色的纸片上, 同时附上一两句鼓励性的要求“:相信你能完成这个任务!老师知道你非常愿意给同学们一个惊喜。努力!”乏味的作业被温馨的语言激活, 学生对预习任务的期待成为课前的一大乐事。一句话语微不足道, 但是它的作用在教学中却是微妙的。

2.仔细斟酌教学过程。

教师要精心预设每一个教学细节, 妥善安排好每一处衔接, 周密布置好教学任务, 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颐和园》一文中景致描写多, 语言通俗。指导学生学习完“长廊”之后, 我要求学生思考长廊的写作特点, 小组学习讨论。我在学生活动期间巡视指导, 辅“优”补“困”, 时刻注意学生的学习细节, 及时调整教学思路。这样以点带面, 以面带片, 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当然, 不同教学内容要灵活机动地选用适合的教学方法, 要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升语文能力为原则, 从小处着手, 在细上下工夫, 让学生学得扎实、有效、快乐。

三、用心关注课后动态

课后反馈、巩固是教学中画龙点睛之笔。及时了解课后的学情, 查漏补缺, 将课堂所学落到实处, 让课堂所学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课后练习中所反映出来的共性的问题就是我们课堂上所欠缺的。学习《颐和园》时, 热烈的学习气氛, 良好的语言表达让我对教学的成功深信不疑, 可是课下作业中我发现, 题目中的“颐”字出错率竟然高得惊人, 许多学生没有注意到“颐”字左边与“臣”的细微区别。反思教学:高年级具备独立识字的能力, 但是易混字还是容易出现失误的, 需要课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讲解、分析、记忆、巩固。通过细微的问题反思教学,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完善课堂教学的环节, 让课堂教学更加扎实、有效。

四、升华细节, 培植精彩生成

“天下之事必作于细”。要丰富生成的内涵, 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必须从关注课堂教学的细节开始, 研究细节对教学产生的影响, 剖析其背后隐含的深刻内涵, 真正把细节“做细”“做实”, 让细节成为学生有滋有味学习的兴奋点。

1.点拨疑难, 把细节做细, 促进生成。

关注课堂教学的细节, 首先应从关注学生的疑问或问题开始。当学生提出“疑问”或“问题”后, 教师一方面要予以表扬、鼓励以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要及时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完善、细化、点拨、引导, 做到“准”与“巧”。所谓“准”, 就是要在学生思维的堵塞处、拐弯处予以指导、疏理;所谓“巧”, 就是在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时, 使其茅塞顿开, 使之达到自主参与、自主发现、自我完善、自主思考的目的。让疑问”或“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的切入点, 成为促进有效生成的动力源。

教学《穷人》一课时, 临近下课, 听到有个声音窃语:“桑娜和渔夫真的能救得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吗?”这轻轻的声音的背后是这个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之后产生的怀疑, 桑娜的忐忑、渔夫的无奈、饥肠辘辘的孩子们, 这些显然说明这家人的生活窘迫, 七个孩子的抚养确实是个问题。抓住这一看似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 我引导孩子们完成了《穷人》的续写, 短短半节课我竟然看到了一篇篇饱含情感的美文。稚嫩的语言, 透露出纯洁的心灵, 我知道, 孩子们的确读懂了什么是善良、什么是美好。

2.深化观点, 把细节做实, 丰富生成。

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每个人对文本理解的角度、深度都有不同。教师的观点是教学的方向,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观点, 那些细微的思想反应往往是课堂生成的有效资源。《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结束前, 我感叹道:“中国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中国以世界强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是多么自豪, 多么幸福啊!”突然听到一声嘀咕:悲哀, 我很悲哀!”这看似哗众取宠的牢骚成就了一堂精彩的辩论课:“科技发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那个“悲哀”的男生成为反方的主辩手。“电脑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害了多少个像我一样的学生啊!以前我的成绩是数一数二的, 现在还是数一数二, 不过是倒数!”“汽车跑得快, 快得看不到碧绿的田野。”……一句句诙谐的话语给师生留下深刻印象。之后的习作《有趣的辩论赛》中, 我见到了学生们笔下的神气活现的他。一声嘀咕也是教学资源, 这些细碎的教学情节使课堂更富有人情味, 充满活力。

关注教学“细节”是教师教育观念的一种流露, 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 教育功力的一种展现, 更是教师“教学智慧”的显现。把握住细节, 便留住一份精彩, 营造一份美丽;把握住了细节, 生成才能丰富多彩, 生成才能更有实效。但关注“细节”不能脱离整体, 一旦脱离, 就会出现一叶障目、舍本逐末、事倍功半的现象。关注细节, 把握细节, 调控细节, 让细节为语文课堂增添一道和谐、真实、有效的美丽风景。

我推荐的书

《做最好的老师》, 李镇西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教师的幸福人生和专业成长》, 肖川著, 新华出版社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李希贵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注教学细节规范学习行为 篇9

一、等候学生上课——在关注候课细节中培养品质

体育老师经常讲这样一句话:“上课铃响了在操场排好队等老师来上课!”这样做得好的班级体育老师就会表扬, 做不好的班级体育老师就会训斥学生或是罚学生跑步等等。如在笔者任教的三年级中有两个班就是实验班, 三 (5) 班纪律一直很好, 体育委员的能力也很强, 在二年级的时候开始就每次上课后2分钟才到场地, 由体育委员整好队伍才会去上课, 也经常表扬他们。这批学生刚开始的时候看似还可以, 可是时间久了学生突发事件就多了, 常常有学生在笔者没有到操场的时候就跑到办公室来报告。另一个班级三 (4) 班因为这个班级学生特别的活泼好动, 每节体育课都提前1分钟到达, 看着学生陆陆续续地到达操场, 排好队体育委员指导整队, 渐渐的这个班的课堂纪律加强了, 学生到操场的速度快了, 课前准备做得更好了, 学生锻炼的时间更多, 效果更好了, 在校运动会中获得了全段第一的好成绩。体育教师在体育场地候课与否, 形成了两个截然相反的结果。因此, 教师必须在关注候课细节中培养学生。

⒈ 培养自己对工作的高度负责和严格要求的习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塑造可亲可敬的光辉形象, 对学生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养成不迟到、守纪律的好习惯, 能使学生在上课前几分钟及时回想上节课所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部分以及老师所布置的课后练习的完成情况, 养成课后复习、课前加深记忆的习惯, 还能积极有效地督促学生重视每一节课, 上好每一节课。

⒉ 减少偶发事件的发生。体育课本是活动性较强的课, 经常有学生在排队的时候你推我挤导致学生打架事件, 教师提前在操场候课这样的事情就会减少很多, 甚至等于零。

⒊ 给上课带来好心情。每位一线教师都知道, 看到自己的学生安静的等待上课的情景心中是怎么样的心情, 老师好的心情直接影响着学生, 也影响着本堂课的上课质量。教师的一举一动, 无时无刻不在学生严格的监督之下, 在潜意识中影响着学生学习激情和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身穿一身运动装精神地站在学生的面前, 上课的语言精炼, 每节课学生也显得精神, 而且上课也特别认真。

二、制定课堂规章——在关注制度细节中养成习惯

在一次集团组织的公开课中, 有外来的老师借班上课。上午上三节体育课, 下午评课, 在评课中就有老师说:“今天早上xx老师运气好, 抽到了三 (5) 班, 老师哨子一吹学生们就很快的排好队了。”又有一位老师说“这个班一定是平时习惯培养得好, 上课的老师才能把课上得这么好呀!”因此, 要培养习惯,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自己怎么做是不可以的;怎么做是会伤害到他人的;怎么做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制定了以下规则:

1. 课前

(1) 上课前, 体育委员要主动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 明确本课的内容和要求, 并安排值日生准备好场地器材教具。

(2) 学生因病、伤不能正常上课, 课前由体育委员或学生自己主动向教师说明, 教师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3) 体育委员应在课前两分钟按教师的要求将全班队伍在指定地点集合好, 并准确清点出勤人数。养成有组织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2.课中

(1) 学生迟到需喊报告, 经教师允许后方可入列。

(2) 学生上体育课时, 学生一律穿运动服、运动鞋, 不准带帽子、手套、围巾。严禁携带小刀、笔、证章等物品。

(3) 学生上课时, 听到哨声须确认是否是任教自己班级的体育老师发出的信号, 如是集合必须从操场的活动区域快速地跑到老师面前集合。如果是上篮球课时手中有球须抱球跑过来集合。

(4) 能自己主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5) 练习时不打闹、不开玩笑;团结友爱, 互相帮助;注意安全, 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课堂上如遇意外情况, 应及时向教师报告, 以便妥善处理。

(6) 没有经过老师的允许不得擅自去教室。

3. 课后

由体育委员和各个体育小组长帮助老师收回体育器材。

三、把握情绪变化——在关注情感细节中调动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从学生兴趣入手, 注意学生在课堂中的情绪变化。体育课的气氛, 是学生在体育课中情绪、情感等心理特征的综合体现。它和课上的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以及教学条件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当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特点, 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 学生学习情绪就高, 收效也大, 体育课也就形成生动活泼的气氛。因此, 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 并根据本校的体育设施, 采用多样的教法和练习手段, 才能够获得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愉快的体育课堂使老师学生都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历史教学宜关注历史细节 篇10

一、历史细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其思考学习内容

历史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课文内容的选择及其呈现和表述方式, 会对学校和教师的历史教学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直接以“点—线”结合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点—线”结合方式的关键是“点”。“点”是历史发展过程中最为基本的历史事实, 代表了某一历史时期某一类历史现象的基本特征。同时, “点”也是一个又一个历史故事,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其思考的学习内容。而历史的细节有很多, 不可能在课文中一一载明。这就需要教师围绕教学主题, 简明生动地补充教学细节。例如,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一课, 对农村改革的背景情况, 教材仅“1978年, 安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 人民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一句带过。人民生活究竟困难到何种严重程度, 学生肯定浑然不知。笔者补充了这么一个历史细节:1977年11月上旬, 主政安徽的万里到金寨县调查。在燕子河山区, 他走进一户低矮残破的茅屋, 在阴暗的房间里, 见锅灶旁边草堆里, 坐着一位老人和两个姑娘, 便亲热地上前和他们打招呼。老人麻木地看着他, 一动不动。万里伸出手想和他握手, 老人仍麻木地看着他, 不肯起身。万里很纳闷, 以为老人的听觉有问题。陪同的地方干部告诉老人, 新上任的省委第一书记来看你, 老人这才弯着腰颤抖地缓缓地站起。这时万里惊呆了, 原来老人竟光着下身, 未穿裤子。万里又招呼旁边的两个姑娘, 姑娘只是用羞涩好奇的眼光打量他, 也不肯移动半步。村里人插话说:“她们也没有裤子穿, 天太冷, 他们冻得耐不住, 就蹲在锅边暖和些。”补充的这一历史细节, 生动地道出了人民生活严重困难的窘境,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发其思考学习内容。

二、历史细节能“活化”历史情境、提升学生历史认识

生动的细节描述和分析, 能使学生走进历史情境, 使历史具有立体感,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真正地活起来。教师通过历史细节巧设疑问, 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活”起来, 通过活动引导, 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活”起来。在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分析中, 笔者展示清军在鸦片战争中的四大困难, 即“打不着、打不准、打不死、兵力少”。“打不着”是因为清军枪炮的射程有限:清军兵丁使用的鸟枪用铁制成, 射程约100米, 射速为每分钟1~2发;英军使用布伦威克式枪, 枪身长1.42米, 射程300米, 射速为每分钟3~4发。“打不准”是因为清军的许多火炮没有炮架, 是固定的, 一些炮架的调整夹角也不能左右活转, 更没有瞄准器具。“打不死”是因为枪长2.01米, 铅弹丸重1钱, 装填火药3钱, 杀伤力比较小;而英军使用布伦威克式枪, 弹丸重53克, 杀伤力比较大。鸦片战争中的绝大多数战斗, 都是清军的岸炮与英军的舰炮之间的炮战, 当战场上的硝烟散尽之后, 不得不惊愕地面对悲惨的事实:清军在战争的全过程中未能击沉英军的一艘战舰或轮船, 而自己的阵地却被打得千疮百孔。“兵力少”是虽然在本土作战, 但清军兵力分散, 临时拼凑。鸦片战争中较大规模的战役有12次, 绝大多数战役中清军的兵力与英军相距不远, 但因为清军调兵的速度太慢, 邻省30~40天, 隔两省约50天, 隔三省约70天, 隔四省约90天, 而当时英军从英国本土调集军队所花时间不过30多天。因此, 每次战役总是英军占了兵力上的优势。笔者“活化”历史情景, 引导学生分析清军在战场上的全面落后, 进而层层深入推进:“军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经济落后的原因是什么?”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是导致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源。就这样, 通过历史细节, 分析历史现象, 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历史认识。

三、历史细节能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一般来说是某个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知识点或环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突破教学难点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如果教学难点处理不当, 不但会使教学目标难以完成或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历史的情绪。那么, 初中历史教学难点怎样有效突破呢?利用历史细节来突破它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例如,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一课, “人文主义”是一个相对抽象难懂的概念。笔者先引用《十日谈》“第四天序”的一个历史细节:一位父亲将儿子从小带至深山中隐修, 以杜绝尘世生活的诱惑。儿子到了18岁, 随父亲下山到佛罗伦萨, 碰上一群美丽的少女。头一次见到女性的小伙子问父亲这是些什么东西, 父亲说这是些名叫“绿鹅”的“祸水”。岂料一路上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的儿子却偏偏爱上“绿鹅”, 恳求父亲让他带一只回去喂养。之后, 笔者又引导学生观察《蒙娜丽莎》画像, 发现蒙娜丽莎是“一位市民妇女”, 她“处于画面中心位置”, 她的“表情在微笑”, 她“温柔典雅”, 她的笑是“甜蜜的”, 等等。然后层层引导:从题材上看, 蒙娜丽莎是现实中的人, 不是神, 摆脱了宗教题材的束缚。因为在以往中世纪的画中, 都是以神为中心, 人是神的奴仆, 甚至根本不出现, 如《牧羊者基督》, 人被异化为基督脚下的一群温驯的绵羊。蒙娜丽莎是个妇女, 是第一个人间的女性形象。按照教会的观点, 女性是邪恶的, 所以中世纪绘画中的女性要么扭曲恐怖得好像女巫一样, 要么神秘、刻板、高高在上, 不食人间烟火。教会说人们的幸福在天堂, 反对人追求现实的幸福。而蒙娜丽莎却如此甜美和典雅, 特别是她的微笑, 恰恰表现了对现实幸福的憧憬, 人活着就是要追求美好的现实生活, 这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这么一来, “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肯定现世生活;肯定人的自然欲望, 反对禁欲主义;批判封建等级, 提倡人类平等;揭露教会虚伪, 批判教会神权统治等这些内容, 学生不仅了解了它, 还大致能明确文艺复兴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为什么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 同时为下一子目“新航路的开辟”做了铺垫。

四、历史细节能培养学科素养

由教育部新近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历史课程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人文性, 即“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 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 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提高人文素养”。当下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无中心、史学无神韵、观念无灵魂”的现象依然广泛存在。教师要进一步认识历史教学的价值, “为素养而教”的教学目标应该更加清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应本着“少而精”的素养原则, 寻找“最有价值的知识”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历史细节能很好地担当这一职责。教授“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单元时, 笔者把“最有价值的知识”放在理解“民心是一个执政党的生存之本”上。国共双方军事较量的背后, 实则是政治较量、经济较量, 归根到底是民心的较量。重庆谈判中中共的和平诚意和“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建国口号, 赢得了民心。土地改革中“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更是赢得了民心。为佐证中共深得民心, 笔者提供了这么一个历史细节:解放战争时期战争条件最艰苦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野兵力少, 粮食不足, 大军常常是“数着粮食打仗”。一野在陕北和晋北交界处攻打佳县时, 彭德怀对毛泽东说没有粮食。毛泽东问彭德怀打佳县需要几天, 彭德怀说要三天。毛泽东算了一下, 打三天仗, 大概需要十二万斤粮食。于是, 毛泽东找来佳县县长, 对他说:“大军要打三天仗, 请县长筹三天的粮食。”佳县县长说:“可以。第一天让老百姓把坚壁清野的存粮拿出来, 够大军吃一天;第二天把全县的青苗都割了, 够大军第二天;第三天把全县的驴都杀了, 够大军第三天。”佳县战役打响后, 佳县的老百姓支前队伍扛着和拉着从各家各户凑来的粮食、驴和羊, 解放军官兵打到哪里, 他们就一步不离地跟到哪里。而在佳县的后方, 佳县的百姓吃的是树叶和树皮, 这些都吃光了, 实在没有东西吃了, 就吃观音土。攻下佳县后, 据《佳县县志》记载:“佳县三年没有驴叫声。”为此, 毛泽东十分感动, 他给佳县县委书记写下了这样一句话: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面前。这一历史细节, 完美地诠释了“得民心者昌, 失民心者亡”这一硬道理。

关注教学细节 打造高效课堂 篇11

一、预设课堂提问,预约一些精彩

课堂提问的设计缘于教师对教材、对学生和对环境的深刻理解与把握,缘于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组合与利用。有些问题表面上看似信手拈来,即性所得,而实质上是需要匠心独运地安排的。有效的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增进师生情感交流、推动学生实现预期学习目标的手段。

例如,在教学“平均数应用题”时,我用多媒体出示游泳池,并标明游泳池的平均水深1.40米。我首先这样问学生:“你去过游泳吗?安全吗?”学生回答:“在浅水区安全。”我追问:“真的安全吗?” 学生回答:“有大人陪我们去就安全。”听着学生的回答,我只好出示游泳池的剖面图:最深处1.60米,浅水处1.20米,中间1.40米。

很显然,我课始提出的问题虽然有一定的开放性,但这个问题缺乏明显的数学指向性,使学生无法了解我的意图,难以引起他们进行数学思考。反思后,我经过推敲,这样提问:“有个冒失鬼,自己身高1.46米,看到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40米,便往水里跳。他这样做会安全吗?”这样的提问,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领会了我提问的意图。他们顺着问题指示的方向,理解了“平均水深”的含义。由此可见,课堂提问应该事先“打造”,没有精彩的预设,就不可能出现精彩的课堂。

二、捕捉课堂瞬间,展现课堂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教师预料不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既要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善于观察学生的细微表情、动作,又要有一对“聪耳”,认真听清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及时捕捉课堂瞬间,达成教学目标。

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课堂中的“亮点”。 在教学中,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表扬,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学生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也会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教师应该时时刻刻珍视每一颗童心,及时捕捉住这些不容易被人发现的细节,让它生成教学资源。如我在教学“角的认识”时,先要求学生在小组里玩一玩角(自制的学具,可随意改变角的大小),并和组内同学说说自己的发现。然后,我请一位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他含糊其辞,表达不清。我就让这位学生把自己的角与另外一位同学的角比一比,看谁的角更大。在比的时候,我发现这位同学悄悄地把角两边拉大了。我抓住这一细节,问他:“为什么要把角两条边拉开一些?”这位学生低声说:“我想让我做的角比她的角大。”经我这一点拨,很多学生也发现了“角的两边叉得越开,角就越大”的规律。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我们意想不到的意外,有时候这些意外是不够正确的,甚至会出现比较尴尬的问题。有的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往往会忽视这些细节,一个劲地奔向既定的教学目标。其实,有的错误是一种难求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误点”,巧妙地挖掘其中的“问题”资源,使之成为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

三、把握课堂评价,创设和谐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握住课堂的评价,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假如学生的回答并不理想,教师说“这位小朋友回答得不够完整,谁补充”“刚才其他小朋友已经说过了,不要再重复了”等这样的评价话语,很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情绪低落,以至于不想再发言。同样的情况,如果换一种说法,如“你虽然只答对了一半,但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还有补充吗”“说错了,没关系,仔细动脑筋,再来试试,好吗”等,则获得不同的评价效果。如果有学生重复了前一位学生的回答,教师还可以这样说:“你肯定认为这个很重要,所以想再提醒大家一下,对吗?”可见,一句看似简单、普通的评价,既缓解了学生紧张、尴尬的情绪,又小心翼翼地保护了学生的心灵,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教学细节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含智慧;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对于每一个细节的处理尽管不起眼,但它都是教师教学观念的一种流露,是教师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体现。只要教师主动创设、积极捕捉、有效开掘这些细节,课堂一定会左右逢源、出奇制胜,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丽、更加迷人!

(责编 杜 华)

关注教学细节 提升课堂实效 篇12

一、突破难点的点睛之笔,细节创造神奇[问题现象一]

一位教师教学人教版教材五上年级的“可能性”(第一课时)一课时,课堂气氛相当热烈,小组内抛硬币的活动搞了,全班的数据汇总也做了,数学家的实验结果也出示了,但在总结环节,学生对于“当试验的次数增大时,正面朝上的频率和反面朝上的频率越来越接近,都越来越逼近”这一结论都听得云里雾里。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汇总的数据正面朝上与反面朝上相差了16次,比小组试验结果大多了!科学家试验的总次数更多,正面朝上与反面朝上的次数有的相差了几百次,甚至还有上千次的!这怎么能说是越来越接近呢?

[应对细节]

从上述现象可以看出,学生都在关注具体的数据,他们看到的是每组试验结果,正面朝上、反面朝上的结果到底相差几次(4次、16次、几百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教师呈现数据的方式不太合理。如果教师用统计图(见图1)直观呈现,再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最后得出结论,相信这样的教学效果一定不错。

[问题现象二]

对于人教版数学教材一上年级“认识时间”一课,教师都有一个感觉:认识几时半,感觉应该是很简单的内容,但像左边钟面上的时刻,学生总是会读成8:30。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时对于“动”和“静”沟通得不够。教材、作业本中提供的都是静态的钟表,显示的是一个静止的时刻,教学时,老师大多着眼于认读的方法,却忽视了关键的一步——对“钟面上针的转动方向”的认识!一个正常的钟表,时针、分针是每时每刻在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对于大人来说,这不需要解释说明。但对于一个入学伊始的孩子来说,“按顺时针方向转动”这点是需要教师着重阐述的。

[应对细节]

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第一课时认识钟面时,可以增加一个小环节:让学生动手拨一拨时针、分针,按1、2、3、4……的方向转动,让学生明白这样的方向,数学上把它叫做“顺时针方向”。再请学生看着钟面,按顺时针方向数一数这些数。

基于这点认识,再来看刚才的钟面,按顺时针方向,时针转过了“7”,还不到“8”,应该是7时半。

这样,通过拨一拨、数一数的小细节让学生解决这一疑难问题。

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对难点的突破要落到实处,细节问题要细细揣摩,一个好的细节处理,往往能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二、关注知识的前后联系,细节促成融合

[问题现象三]

人教版四年级教材只要求学生认识画在图形内部的高(如图2、图3),对在底边延长线上的高不作要求。而到了五年级,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书中就出现了图4这样的三角形,这就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如何让学生理解图4中△ABC和△ABD同底等高,并且面积相等呢?又比如,图5中,已知平行四边形面积是48平方厘米,A是底边的中点,求涂色三角形的面积。学生可能会感觉到:涂色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为什么是这样呢?岂不是又要寻找钝角三角形底边延长线上的高了吗?

那么,怎样让学生较好地了解钝角三角形底边延长线上的高呢?

认识钝角三角形短边上的高,与学生原来对高的认知(高是画在三角形内部的)有冲突,理解起来就有难度了。其实说到底,出现这个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学生对高的含义理解还不到位。

[应对细节]

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平行线间认识图形的高。学习图形面积(以三角形面积为例)之前,先安排以下这个复习环节:

①在下面一组平行线间画一些不同的三角形

②说说我们画的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相同之处?

引导学生发现:若以图中指定边为底的话,这些三角形底边上高的长度都是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所以长度相同。

③你能把这些三角形的高画出来吗?

图7所示的三角形,是学生画高的难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两条平行线(如图8)加以引导:三角形的高是从某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作的垂直线段,并且这些三角形底边上高的长度,都是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从而让学生自己体会到错误,在辨析中加深印象。有了这样的认知铺垫,学生学得也比较顺利。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知识的前后联系非常紧密,只有从知识链中去分析各知识点,关注教材的连贯性,让细节成为知识融合的催化剂,才能有效把握各阶段的教学目标,夯实教学之基。

三、抓住即时的生成资源,细节凸显灵活

[问题现象四]

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最害怕学生出现的话语是:“老师,我能用2cm、3cm、5cm的小棒围成三角形!”学生会很努力地操作,使3根小棒首尾相连,“围”出一个三角形来。

对于这点,笔者在教学时特地准备了一段说词:“我们现在是用小棒代替线段来围三角形,小棒有点粗,看起来好像是围成了,其实数学里研究的线是没有粗细的,你想象一下,如果这根小棒变细点,再变细点……还能围得上吗?”但是显然,四年级学生无法很好地区分小棒与线段的不同,也不能很好地理解“线没有粗细”这种说法。那么,如何使数学的理想模型与学生的思维现状得以沟通?

[应对细节]

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稍纵即逝的课堂生成,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有趣的话语,都可能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消除学生心中的顾虑。对于上述问题现象,笔者进行了这样的处理。

师:投影上有长度分别是2cm、3cm、4cm、5cm、6cm、7cm、8cm的小棒,你能选择合适的小棒来说明,你支持“围成三角形的两短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理由吗?

生:我选择2cm、3cm、4cm的这三根小棒。

生进行比一比、围一围的操作如下:

笔者意识到图9的动作若放到a+b=c,或者a+b<c的情况中去,课前担心的问题可就迎刃而解了,于是马上组织其他学生来细细品鉴该生的操作。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注意看,他选好小棒后,第一个动作是什么?

师:我们清楚地看到:两根较短小棒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根。可别小看这一小小的动作,有时它也能清晰地展示数学信息。

接下来又有几个学生上来选小棒操作,并都仿照了该生的操作。

其实,“比一比”这个动作的最大价值应该体现在本环节中。如课前所料,在进行a+b=c这种情况教学时,课堂上果然出现了“我能围成三角形”的声音,但仅出现一位学生,经过其他学生用“完全趴下才刚刚碰到,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这句非常形象的话语来解释他的疑惑。

上一篇: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下一篇: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