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教学细节(共11篇)
设计教学细节 篇1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 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并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 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 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因此, 科学课不但要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和结果, 更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应该优化细节设计, 注重学生的思维参与过程, 培养学生的思维技能。
一、化无效提问为有效提问、让学生有思维的内容
(一) 目前科学课堂教学中无效提问太多
课堂提问是是学生思维参与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思维兴趣, 增强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而无效的课堂提问则会干扰学生的思维进程, 会将他们的思维导向歧途甚至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率。教师的无效问题太多, 是科学教学中较普遍的现象。无效提问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没有思维价值的提问。
这些问题主要是以“是吗?”“对不对”“可以吗?”“懂不懂”来问学生, 学生的回答也是千篇一律的“是”“对”“可以”“懂”。这些都是典型的废话, 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这样的一问一答, 看似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对课堂教学进行反馈, 其实这只是一种虚假的繁荣, 真正有多少学生弄明白, 做老师的其实还是心里没底的。
2. 思维指向不明的提问。
经常可以看到某些老师一个问题抛出后, 学生面面相觑, 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比如在教学《铁生锈了》这一课时, 老师在给同学们看了一些铁生锈的照片之后, 然后提问:“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同学回答:“铁生锈了。”他又接着问:“我们从表面上看是铁生锈了, 但是从内在上还可以看到什么呢?”学生面面相觑, 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原本这个老师想通过情感教育来引导学生说, 我们不但看到铁生锈了, 还看到铁生锈造成很多的东西都坏了, 不能用了。从而引出要采取措施减少或防止铁生锈。可是这样的问题抛出后学生自然不知如何回答, 弄到最后老师只能尴尬地自问自答了。
3. 难易度把握不准确的提问。
有些老师设计的问题, 难易度把握不准确。尤其是重难点学习上。在重难点知识学习中, 教师设计问题应该有目的地引导, 教师所提的问题层层破解后, 重点得到解决, 难点被攻破。但有的老师的提问, 要么就这样简单, 只是概念性的问题;要么就是一步到位, 难点全部展现, 把学生“砸”蒙。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 是因为教师在准备问题时没有充分了解学情, 即没有充分“备学生”。
(二) 教师应化无效提问为有效提问
应对课堂教学中的无效提问, 首先要在教师自己身上找问题, 平时是不是有随意提问的习惯, 是否有“是吗?对不对?”等口头禅, 如果有的话, 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去改变。
教师在课堂上提的问题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 提问的意思要明了、清晰。学生一听就知道你想要问什么, 以及期待何种回答; (2) 问题要有价值。有价值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正确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究, 才能对所学内容引起更加深层次的思考和把握; (3) 问题应具有艺术性。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含有挑战性,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4) 问题应具有“大众性”。所提的问题能够引发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共鸣, 不能只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 也不能只针对基础较弱的学生; (5) 问题提得应具有思维广度和开放性。好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维, 涉及面广, 综合性强; (6) 提出问题以后, 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 只有进行一定的思维活动之后, 回答出来的问题才有价值。同时, 一些问题学生回答不完整的时候, 教师要进行及时的追问或者是补答。
二、化盲目预测为有价值预测, 让学生有思维的价值
科学实验前引导学生进行结果预测, 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 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 在小学科学教材中设计的分组探究, 往往都要求先预测再操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这样的预测往往表面上轰轰烈烈, 实际上流于形式, 存在盲目性。
(一) 对预测的环节和内容要有选择
预测是人们主观思维活动的结果, 但这并不是说可以漫无边际地猜测与想象, 预测的结果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但是在平时上课时, 也不难发现, 有的预测成了串联各个探究活动的纽带, 仅仅起形式上的完善作用, 忽视了预测所蕴含的真正的价值。例如上《运动与摩擦力》一课, 老师在讲了摩擦力的测量之后, 让学生自己在一个纸盒里放了一些重物, 然后预测这些重物在光滑的接触面上的摩擦力是多少?在粗糙的接触面上的摩擦力是多少?从表面上看, 这也的确需要预测。但是这样的预测是有问题的。首先, 他们自己放的东西多少重也不知道, 那对光滑接触面上摩擦力的预测实在毫无根据, 那在粗糙接触面上的摩擦力的多少的预测也变得毫无意义了。如果在这里稍微改动一下, 先让学生在光滑的接触面上测量出摩擦力的大小, 然后再预测在粗糙接触面上的摩擦力的多少, 这样一来, 同学就会根据刚才测量的摩擦力是多少, 再根据自己判断在粗糙的接触面的上的摩擦力可能会加大, 然后在刚才的数据上再加上增大的摩擦力。这样一来, 学生的预测有了准数, 也有了预测的价值。
(二) 要充分调动学生预测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 我们往往会发现很多学生爱实验, 不爱预测。他们会把预测这件事抛在一边, 迫不及待去做实验。例如一位老师上《沉浮跟什么有关》的时候, 开始他把四个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圆球放在投影上, 按由重到轻排列, 然后让学生预测那个沉, 那个浮, 学生也都很认真的预测了。于是老师发实验材料了 (他同时把第二个要做的实验器材———重量相同, 体积不同的圆柱体也一起发了) , 学生做完了第一个实验, 也知道了当物体的体积相同、重量不同时, 轻的容易浮, 重的容易沉。到了做第二个实验了, 他本来让学生做第二个实验之前先要进行预测, 然后再做实验。可是很多学生根本不去预测, 双手将四个重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材料一下子就往水槽里放。本来想让同学在第一个实验得出结论的基础上, 只要稍微动动脑筋, 第二个实验的结果很容易就预测出来的。
解决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预测成就感。如果教师在平时加强对学生预测的训练, 运用语言等措施进行评价, 让那些预测比较准确的人感觉到自己有成就感的时候, 他就会爱上预测, 而以后遇到有预测的实验的时候, 他就要大显身手一番。叧一方面在硬件设施上进行必要的控制。我们在学生进行预测之前, 将实验材料进行有条件的管理。可以由老师在后来发, 也可以放在抽屉里, 如果要一步步预测, 然后一步步做实验的, 也可以让组长进行管理等等。
(三) 要充分利用分散预测的科学性
老师如果恰当地运用预测, 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不能很好地运用预测的策略, 那学生的预测也只是一片浮云, 他们的预测也没有价值。例如我们在校本教研的时候, 在听《抵抗弯曲》时, 看到了学生的一张记录单。
这个预测是有问题的。我们从表格中可以发现, 当实验做到2倍厚, 学生的预测是承受3个垫圈, 实测能承受6个垫圈。再看学生对4倍厚的预测也是6个, 那这样的预测就有问题了, 而问题就出在分散预测跟一次性预测方法上的运用。学生是一次性进行预测的, 那就是在实验之前把1倍厚、2倍厚、4倍厚都一次性预测好了, 然后再做实验。如果学生是分散预测的, 也就是做一个实验, 然后再预测下面的实验, 那在实测2倍厚能承受6个垫圈的情况下, 不会去预测4倍厚只能承受6个垫圈的, 保守估计他们也会预测12个吧。所以有效的预测应该是在第一次实验之后, 然后让学生根据第一次的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这样的预测是有根据的, 也需要同学们通过思考而得出来的。因此, 在让学生进行预测的时候, 我们尽量要做到避免一次性预测, 要进行分散预测。
三、扶、放得当, 让学生有自己思维的空间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强调师生、生生间情感的交互作用, 从引入新课到教学再到综合运用, 教师应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现, 不仅把时间让位给学生, 还将主动权让位于学生。例如我们在上课的时候, 在实验之前教师首先组织学生集体讨论整个实验的过程, 然后每个人写实验设计方案。在三、四年级的时候, 教师要有必须的辅导。到了五、六年级之后, 教师就要适当地放开, 让学生有一个独立的思维空间。有专家说过:“如果你要孩子参与实验设计, 那你就让孩子来说, 这个实验你打算怎么做, 让他们去思考, 不要太扶, 不要低估了学生, 不放心学生。”例如在教《摆的研究》的时候, 学生提出了可能会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有摆绳的长短、摆的幅度、摆的重量等。一般的情况下, 老师都要进行必要地指导、讨论, 然后再设计实验方案。但是A老师没有这样上, 他就直接让学生挑一个因素, 然后设计实验方案, 这样大开放, 让每个同学的思维都动起来。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 学生的大方向不会出错, 就是写错, 他们也只会在设计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 这样的错误是真实的, 有意义的。如果教师只是讨论之后, 再让学生写实验设计方案, 那这个设计方案准确地说不是设计, 而是摘录。A老师这样的教学设计与讲解, 扶放得当, 给学生创造了足够的立体思维的空间。当然这也不是意味着五、六年级在各种情况下都要放, 该扶的地方还是要扶的。
四、设计各种作业, 让学生有思维参与的场所
在设计作业时,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创造性思维作业。所谓“创造性思维作业”是指教师提供一些通过精心设计的作业, 让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去做练习, 而作业的答案则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创造性思维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在完成创造性思维作业中不但可以提高理解、分析能力, 还能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例如我在教用纸造一座“桥”时, 就让同学用各种材料的纸去造桥, 我只规定了具体的尺寸, 关于形状、结构等方面都让他们自由发挥。又如让学生回去造船等作业, 这些作业都需要学生运用平时所学的科学知识, 通过他们的思维参与, 加以综合地运用, 才能很好地完成。然后还让他们说说在制作过程中运用了那些科学道理, 通过这样的活动, 他们会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内容, 这样对学生的思维参与是非常好的。
总之, 教师要改变平时重形式、轻思维的教学方式, 注重学生思维参与过程, 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 引领学生思维的参与, 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
《写好动作细节》教学设计 篇2
设计意图:
1.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所以我们应重视作文指导。
2.公开课上作文的很少,我们不应避重就轻,应勇于探索,应担当起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重任。
3.语文老师要有开发课程的意识和能力。我们不能仅仅教好书本,也应动脑子,想办法,结合学生实际,学校实际,自身实际,地区实际开发课程,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作文指导要有针对性。如今学生作文中最大的毛病是写不具体,描写粗糙、笼统,没有细节描写,不能给他人以深刻的印象。为此我们应专项指导,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就像唱歌一样,不能一首一首地唱,反反复复一篇篇地唱,而应对某小节,某个音进行重点指导。否则,唱多少遍也是唱不好。
5.作文教学要有系统性、反复性。不应妄想通过一两次的训练、指导,学生就掌握了方法,形成了能力。而应系统地,反复地进行,扎扎实实进行。
教学过程:
一、比较两段描写,你觉得哪段写得好,为什么?
例一:《雪地捕鸟》
1.那天,他在雪地里罩住了一只小鸟。
2.他扫开一大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例二:《擦黑板》
1.她先擦黑板下边的字,再擦黑板上面的字,不一会儿工夫,黑板被她擦得干干净净。
2.她先擦黑板下边的字,只见她右手使劲地握着黑板擦,快速地擦着。白色的粉笔末像雪花一样纷纷落在她的手背上、头发上,落在她的衣服和鞋上。慢慢地,下面的字擦完了,她就伸直手臂继续擦上边的。后来,她踮着脚也够不到了,又蹦着擦了几下,可惜擦得不太干净。于是她搬来一把椅子,站在椅子上擦。擦到画着课程表的地方,便放慢了速度,小心翼翼地擦着。黑板上的白字越来越少了,黑色的底子越来越大,好像一个辛勤的农民将丰收的稻谷割下来,露出大片黑色的土地。小凌移动了三次椅子,终于将整个黑板擦干净了。
这时,她手上、衣服上都沾上了白色的粉笔灰,可是黑板又变得干干净净了,可以继续为同学们服务了。她掸了掸身上的灰,望着乌黑发亮的黑板笑了。
例三:《武松打虎》
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只听见一声响,簌地把那树连枝带叶打下来。定睛一看,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却打在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着一半在手里。
那只大虫咆哮着,发起性来,翻身又扑过来。武松又一跳,退了十步远。那只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往下按去。那只大虫想要挣扎,武松使尽气力按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只大虫咆哮起来,不住地扒身底下的泥,扒起了两堆黄泥,成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只大虫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只大虫叫武松弄得没有一些气力了。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打了五六十拳,那只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一点儿也不能动弹了,只剩下口里喘气。
二、师生小结
抓住典型性的动作,进行描写,就能使人物,像放电影一样,出现在读者的面前,而且读者能从他的一举一动中体会出人物做事时的思想感情
我们在作文时,要想把内容写得充实、具体,就必须学会善于捕捉人物的动作。学会描写动作,就是学会了用“事实说话”,就可以避免内容的空洞,就可以把内容写具体了。
三、写法指导
1.看四副动作图片,想想怎样表达。
2.依次出示:
(1)
双腿
双臂
双眼
(2)
双腿跨越
双臂摆动
双眼盯着
(3)
双腿迅速地跨越
双臂奋力地摆动
双眼紧紧地盯着
(4)一声枪响,炸裂长空。刘翔展现出无人能及的起跑速度。只见他的双腿在栏架上方迅速地跨越,他的双臂奋力地摆动,手臂上的肌肉也在不停地颤抖,他的双眼紧紧地盯着前方的每一个栏架。
(5)一声枪响,炸裂长空。刘翔疾如炸雷,快如电光,展现出无人能及的起跑速度。只见他的双腿在栏架上方迅速地跨越,他的双臂奋力地摆动,手臂上的肌肉也在不停地颤抖,全身充满了力量。他的双眼紧紧地盯着前方的每一个栏架,目光中陡然射出浓浓的“杀气”,像是要把栏架踏个粉碎。他舒展身姿,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6)一声枪响,炸裂长空。刘翔疾如炸雷,快如电光,展现出无人能及的起跑速度。只见他的双腿在栏架上方迅速地跨越,他的双臂奋力地摆动,手臂上的肌肉也在不停地颤抖,全身充满了力量。他的双眼紧紧地盯着前方的每一个栏架,目光中陡然射出浓浓的“杀气”,像是要把栏架踏个粉碎。他舒展身姿,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成百上千地观众此时突然鸦雀无声,紧张地注视着他,共同期待着见证奇迹的时刻。
3.小结:
写身体部位
写动作
加修饰语
加感受、修辞、想象观众的反应
4.总结方法:
精选动词,连贯动作,
运用动词,突出特点,
类比联想,书写感受!
四、牛刀小试
1.学生观看一段动作视频。
2.学生写作。
3.学生交流。
4.出示教师下水文。
他弯着腰,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着,两眼溜溜地动,寻找“突围”的机遇。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儿左拐,一会儿右拐,冲过了两层防线,忽然,一个虎跳,跃身投篮,篮球在空中划了一条美丽的弧线后,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内。
五、布置课后作业
自己先试着做某件事,包饺子、包粽子、包书皮、跑步、炒菜等,注意先运用了什么动作、然后用了什么动作,最后用准确的动词把这一连贯动作写下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新区实验小学)
设计教学细节 篇3
因此, 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需要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 帮助学生打开知识之窗, 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体验知识, 感受知识存在的魅力;指导学生应用知识, 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 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那么什么样的地理课堂教学是成功而值得广泛推广呢?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准备一节参赛课或展示课:精心设计教学结构, 完美的多媒体课件, 一遍遍演练或试讲……这样的课堂教学的价值究竟是多少?我认为设计精致的汇报课, 大赛课固然是好课, 值得学习和借鉴, 但是好的日常地理课堂教学中所展示的教育者的素养;求实严谨活泼的教学风格;一笔一画一言一行中流淌的智慧的光芒。朴素无华真实而深刻的思索更值得每一位地理教师去关注、学习和探索。
一、准确把握教材, 搞好教学设计, 实施策略性教学
高中一年级的地理教学是普及课程, 在学生繁重的压力下被赋予“副课”的角色, 因此提高课堂40分钟的学习效率, 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要途径。而好的新颖的教学设计能帮助学生准确理解知识, 促使教材活化。
教学设计不是简单的备课, 备课的对象一般是教材、参考书, 其结果是教案, 为方便教师上课而用的。而教学设计的对象是学生, 是对一节课或一个教学章节、片段的教学构想, 目的是在有效的时间内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
1. 教学过程设计要层次分明, 线索清晰, 准确把握章、节的结构。
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 处理好繁杂知识点的主次详略, 区分层次, 形成课堂教学的整体结构, 帮助学生形成对前后两个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能让学生更迅速理解掌握知识体系。
2. 教学过程要从重点知识为中心展开, 突出重点知识的应用:
不管教材中的问题多么复杂, 只要抓住关键问题, 以重点知识为中心来展开其他问题就比较好解决。
如讲“全球性大气环流”一节中“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影响”这一知识点时, 教师只要强调两个重要特点:
第一是全球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一年内作周期性季节移动, 北半球大致是夏季北移, 冬季南移。
第二是亚欧大陆和太平洋地区深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不同季节, 生成的气压中心不同。
由于这两个因素同时作用, 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夏季亚欧大陆生成的亚洲低压可以切断北移来的副热带高气压带, 导致了夏季风的形成。而且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地描述冬季形成的过程和原因。这样就很容易掌握季风气候的成因, 特点和分布。
当然对重点内容应该有较高的教学要求, 更应强调它的应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意对重点知识的应用技术、解题程序和法则的积累, 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使学生达到牢固掌握、熟练运用的程度。
如:依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来判读气候类型一直是重点和难点, 但只要帮助学生一起分析、归纳、积累, 不难总结出气候类型判读的“三步骤”法则:
第一, 依据最热月和7月的关系判别南北半球。
第二, 依据冬季低温和O℃、15℃的关系判别热量带。
即:冬季低温≥15℃为热带 (气候类型为四选一: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北半球的热带季风) 。
冬季低温O℃~15℃为亚热带 (气候类型为三选一:地中海式、亚热带季风或亚热带湿润、温带海洋) ,
冬季低温<0℃为温带 (气候类型为二选一:温带大陆、温带季风) 。
第三, 依据降水季节变化最终准确判读出气候类型。
3. 日常课堂教学决不应忽视地理传统教学基本功的应用。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频繁运用多媒体课件并不现实, 而且多媒体课件中如同放电影般的演示, 强调声、形效果单纯吸引学生视线等肤浅的做法, 往往使学生关注画面变幻而忽视对本质问题的思考, 最终使课堂教学流于形式以热闹收场。
传统的地理教学基本功:板书、板图、板画教学恰巧能克服上述弊端, 较好地承担媒介作用。
板书是课堂教学必而不可少的载体, 精心设计板书既能凸观知识主干展现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又使课堂教学完整无缺。如:讲解洋流时一边描述南北赤道暖流的成因, 一边绘制洋流模式简图, 学生也跟着一起绘制之后在黑板上与学生一起绘制几何型世界轮廓简图, 展示世界洋流的分布状况, 这样的教学效果就比多媒体课件单纯的演示更直观而生动。
4. 导入、承转、小结、提问等细微的设计对日常课堂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好的日常地理课堂教学中, 对教学的设计还表现在细节的推敲与雕琢之中, 教学内容的导入、承转和小结, 对课堂问题的设置和提问, 都有可能成为令人耳目为之一振的亮点。注重细节的推敲能使课堂教学整体层次提高, 教学过程流畅而又不经意地转换知识板块。夸美纽斯说过“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细节的精心设计的确使课堂教学充满令人赏心悦目的美感。
二、塑造教学魅力, 构建和谐地理课堂教学氛围
教师优雅的教态, 简洁、智慧、风趣的语言, 漂亮的粉笔字, 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 树立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中言之有据, 宽之有序的氛围……, 这些自身经过多年精益求精的日常课堂教学积累而来的财富, 一样也能散发出像大赛课那样的吸引力, 而且更能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
《抓住细节》教学设计 篇4
1.了解细节描写及其常见类型,认识细节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2.训练学生怎样捕捉典型的细节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3.训练学生学会描述细节,突出人物的形象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与前练:
欣赏一幅图片:董卿主持时跪着谈话
回想文学作品中你印象很深的一个人物,并说说印象最深的某个点。
二、授新与鉴赏
探究(一):细节描写及其作用
课文示范
1.今天我们老师穿上了那件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都德《最后一课》)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欧阳修《卖油翁》)
3.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4.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有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李森祥《台阶》)
〖指津〗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刻画。细节描写往往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突出人物性格形象。
细节描写的分类:根据表现内容,细节描写可以大致分为肖像细节、语言细节、动作细节、事件细节、景物细节等。
肖像细节是指对人的身材容貌服饰以及表情等典型特征的细微刻画。专门对脸部细微表情的描写又称神态描写。
小练习(一):说说下段话中的细节描写及其所起的作用。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探究(二)怎样捕捉细节
课文示范:
例1:今天我们老师穿上了那件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都德《最后一课》)
例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欧阳修《卖油翁》)
例3: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例4:“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只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地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例5: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手两脚,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
例6: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在这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指津〗怎样捕捉细节
产品设计中细节设计方法探讨 篇5
关键词:产品;设计;细节设计方法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产品设计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决定了产品的性质、性能、特点与推广方向。本文就产品设计中的细节设计进行研究,探索一些产品设计中的应该注意的细节问题及细节设计的方法。
一、产品细节设计的概念及位置
(一)产品细节设计的概念
在产品设计中,进行深入设计时,需要进行产品的细节设计,产品细节设计存在于产品设计的方方面面。比如说计算机键盘按键的顺序排列、触摸手感、转折面的衔接这些都可以称作是产品的细节设计。由此来看,细节包括产品的颜色、形状、材质等其他组成元素。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产品外观和造型这些方面来看产品的细节设计;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在产品很少注意到的方面来看产品的细节设计,如椅子的舒适度,电脑主机散热器的位置等等,这些细节的设计使产品的功能得到了更好的发挥,提高了用户使用的满意度。由此来看,我们可以将细节设计总结为,设计师对产品的外形、颜色、材质等外观因素进行深度挖掘,不断完善产品的外在性能,并且在产品上市后根据用户需求不断对产品的功能进行改进,改善产品细节之处存在的缺陷,使之更加满足用户的需求,这样一个过程叫做产品细节设计。产品细节设计对于产品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我们众所周知的乔布斯与苹果公司,苹果iPhone高度重视产品的细节设计,凭借高品质的外观和完美的触控体验,受到全球玩家的青睐。
(二)产品细节设计的位置
整个产品上市前的工作是复杂、巨大并井然有序的,产品设计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任务。在产品设计的早期,首先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产品设计进度表,对产品设计环节做一个整体的规划。在进入产品设计之后,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根据产品的定位,确定设计的概念、结构,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产品的功能而服务的。因此,在产品整体的概念、结构等至关重要的大方面没有确定之前,进行产品的细节设计是不必要的。因为产品的概念、功能、结构等因素不同,对细节的要求往往也是不同的。在确定了产品的概念形态后,也就是企业选定了产品的设计方案后,才可以开始深入研究讨论产品的细节设计。当然在进行的过程中,产品概念和细节设计虽然是产品设计的两个部分,但它们是相辅相成的,细节设计的一切都是为实现产品概念而服务的,而产品概念若没有细节设计的支持,就不能保证完美的呈现产品概念。
二、产品细节设计的方法
(一)细节设计——形态
产品设计除了需要依靠外形的辅助功能外,也要充分体现出外形的形态美。很多时候,产品市场已达到饱和状态,功能与价格方面无法体现优势,产品之间往往需要通过外形的美观来一决高下。对于用户来讲,产品的外形是他们了解产品的开始,因此外形传递的不只是视觉上的盛宴,更是产品功能、理念、内涵等本质组成因素的一种表象传递。当产品的整体形态确定之后,在局部的细节加以美化,可以使整体的造型更加完美,这些细节的设计正是体现产品与众不同之处的关键。
(二)细节设计——色彩
产品的外观,离不开颜色的和谐与独特性,不同的色彩能给用户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色彩的不同组合更是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在色彩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细节:①色调冷暖的和谐统一;②色彩的比例、对比;③色彩搭配符合大众审美观;④根据不同地区的风俗、喜好或者禁忌注意色彩的使用。
(三)细节设计——材质
产品在设计时使用不同的材质,会给用户带来不同的触感知觉,如果材质属于较硬,如金属类的材质,这会给人带来生硬、冰冷的感觉,但相对也会给人带来更高级的感觉;如果材质属于较柔软的,如木材类的材质,则会给人带来温暖、舒适和自然的感觉,但同时也会给人带来不好打理、容易变形的常识观念;还有陶瓷的细致光洁、玉材质的晶莹剔透等等,这都是不同材质带来的不同感觉。在产品细节设计的过程中,应注意运用不同材质的不同特性,根据产品概念、功能等进行合理搭配使用,使产品更贴合用户对产品材质的心理预期,这样能激起用户的购买欲望。
(四)细节设计——结构
产品细节中的结构细节设计,并不是产品的主要内部结构,而是除了主要结构之外的细节方面,包括三个方面:①分模线的设计处理。分模线通常是指将封闭的模具型腔例打开并从中取出产品的一系列线。分模线不仅决定着产品的结构,还决定了产品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因此设计师在設计产品的时候,应考虑分模线是否利于分模,以及对不同功能起到很好的划分作用;②细节结构是否辅助功能。产品细节设计时,不仅要注意到局部设计的质感、色彩,还应注意到局部结构的设计,如手机按键、椅子靠背的角度等,要协调这些局部结构对于功能的支持;③转折面的设计处理。转折面是指产品面与面相接的部分,这一部分设计能够体现产品的层次感,让人感到产品丰富的细节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圆滑处理、倒角处理等,设计时应注意此细节的处理。
(五)细节设计——功能
产品的功能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物质的需求要求越来越高,并且不断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感,因此,设计师在产品设计中更加应该体现更多的功能细节设计,除了主要功能的不断提高,辅助功能也应不断完善,逐渐更加适应用户的多方位需求,设计出更加人性化的产品。
三、结语
产品细节设计是产品设计过程中十分复杂也十分重要的环节,只有设计师从产品用户的角度考虑,为了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而精心设计产品的细节,才能设计出细节完美的产品,提高产品设计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林德跃.论产品设计中的细节设计[J].艺术.生活,2011(05)
[2]陈亮.浅析产品细节设计中的思路与方法[J].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0(09)
[3]熊兴福, 周琳.产品细节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1(05)
设计教学细节 篇6
课堂教学除了需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外,还要关注课堂教学的空间和时间,以及教学内容的类型、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等。教师若忽视了这些客观条件的制约,而仅凭自己的想象,随意进行创新,就可能使得学生“不知所措”。
例如,在“细胞器”的教学过程中,有教师首先提供显微镜和需要观察的植物叶片,以及实验必备的其他材料,要求学生进行分组实验,通过观察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和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从而引出其他细胞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两人共用一台显微镜,每个人都有机会制作临时装片,都能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其中的各种细胞器。接着教师要求学生利用实验室的电脑上网查找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和分布情况,由于学生人数众多,而实验室仅有10台电脑,几乎是5个人一台,再加之放置电脑的空间狭小,实际上只能容纳3个人观看,而其他学生根本看不到电脑屏幕上呈现的内容,于是又回到座位上,不知所为。由于细胞器的种类较多,上网查询、记录耗时较长,结果在匆忙之中结束了教学。虽然这节课迎合了现代生活的主流元素“互联网+”,但是受到实验室空间狭小、电脑数量过少、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造成了学生低效甚至无效的学习活动。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要围绕学生的认知水平,并结合讲授内容的类型进行教学手段的选择,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新颖、与众不同,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能否在活动中体验新知识的构建。网络教学的确走在现代化教学的前沿,但最好放在网络教室中进行,因为电脑数量一般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电脑中最好储存一定数量的微课视频、科学史素材等紧扣教学目标的内容,这样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性地观看特定的资料。
二、教师讲解需要一定的“量”
教学是师生知识、情感交流的过程,该过程需要借助师生的语言、肢体动作和眼神,其中语言是交流的主要工具,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探究新知识的来龙去脉。“满堂灌”已成为劣质课的标签,于是在优质课评比中出现了这样的情形:教师讲解得越少越好,以期达到学生在讨论中顺利掌握新知识的最高境界。而事实上有些教学内容存在很多疑惑,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找准探究的方向,否则学生就会在疑惑中丧失继续探究的信心,而停下来等待教师的讲解,这时学生只是听众,而不是新知识的探究者、体验者和发现者。
例如,在“细胞器”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细胞器中相关结构的名称,如线粒体中的内膜、外膜、嵴、基质,叶绿体中的基粒(以及其中的类囊体膜)、基质,以及各种细胞器所含的物质,仅仅通过学生的探究是很难达成的。由于细胞器很微小,肉眼下看不到其内部结构,更难以亲身体验其具有的功能,这时需要教师搜集材料,并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结果,从而得出结论。有些细胞器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密切,教师可将学生的目光引向课堂之外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思考这些细胞器的化学成分和功能,例如,学生都吃过西瓜、葡萄和苹果,联系这些生活实践,学生就会很容易说出液泡中含有糖类、有机酸和色素等物质。当然,教师的讲解并不是“满堂灌”,而是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设计上,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哪些内容需要学生独立讨论、哪些需要教师提供材料、哪些需要教师引导。教师的讲解要适量,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少讲甚至不讲,更不能将学生的活动当作一种形式,然后又回到“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
三、小组探究活动要全面
在课堂教学中,小组探究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因为在活动中可以达到互补的效果,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带动理解能力稍弱的组员,而在讨论环节中更能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小组探究一般涉及问题讨论和实验操作,前者可对所有问题逐个展开讨论,但对具有操作性的探究活动而言,由于受操作条件的限制,难以保证全体学生对所有教学目标展开探究,这样就造成了各小组对于开展探究的内容掌握得较好,而未经过探究的知识只是停留在观看的程度,教师认为学生已经探究了,因而讲解的力度很小,有的教师只对各小组的探究结果进行简单评价,这样就很容易造成教学的片面性。
例如,在“细胞器”的教学中,由于细胞器的种类较多,而且要求在一节课内完成,有的教师采取分组探究,要求每组完成2种细胞器相关知识的探究,具体的做法是发放相关的卡片,卡片上绘制了相关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在图的下方列出问题:细胞器的名称———功能———结构组成———分布,然后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小组讨论填写上述答案,而小组代表将各自填写的内容,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展示并讲解。这样做的出发点是值得鼓励的,学生通过自学掌握相关知识,通过小组汇报、教师评价,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但学生对尚未探究的其他细胞器却难以产生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进行分组探究之后,可由其他小组的学生提出问题,由进行探究的学生进行解答,教师最后进行归纳,特别是针对易错性问题,要进行设问式的提问,例如,是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和液泡?是不是只有动物细胞才含有中心体?从而避免厚此薄彼的失衡后果。
四、教师提供的资料要具有一定的熟悉度
课堂教学中,教师绝不能简单地向学生介绍新知识,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新知识的来龙去脉,对于一些难以建立模型的教学内容,教师可利用特定的文字或图片为情境,要求学生分析并得出结论。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用于创设情境的材料,要具有一定的熟悉度,否则就很难成为学生探究新知识的背景素材。为了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师还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帮助学生熟悉其设置的背景材料,这样就会使得教学重点发生偏移,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
例如,在进行基因突变原因分析的教学中,特别是对于生物因素的分析,有的教师提出的问题情境为: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容易患上什么疾病?教师设置该问题的意图是让学生说出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容易患上癌症,并由此让学生归纳出乙肝病毒能够诱发基因突变的结论,从而得出导致基因突变的生物因素。但事与愿违,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并未意识到乙肝病毒能够诱发肝癌的发生,这样原本热闹的课堂却因此而导致短暂的“冷场”。还有的教师设想利用因患癌去世的某名人照片导入,然后让学生说出该名人因何病去世,从而引出癌细胞这一名词,进而让学生再联系癌细胞产生的原因,得出基因突变可使人体产生癌细胞,引出基因突变发生原因的分析,实现了前后知识的联系,即由基因突变的概念顺利引入到其原因的教学之中。这样的设计意图很好,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竟不认识该名人,更不知其去世的原因,教师精心设置的情境成了摆设。因此,教师在利用事件作为课堂导入的情境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以及该事件的影响力,绝不能仅仅依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而一厢情愿地设计教学。
学生具有一定的追星意识,教师若采用学生关注的公众人物或事件作为教学情境,则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当然也可以利用学生已经了解的事件或人物,同样也能激起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师展示居里夫人的工作照,并告知学生她因患白血病而不幸逝世后,学生能很自然地联系到她研究的对象是具有放射性的元素镭,可知镭发出的射线引起基因突变,从而很自然地判断出物理因素会导致基因突变。
五、忽略了教材,将视野过于放大于课外素材
教材是教学之本,教师对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一直存在争议,特别是对教教材的反对声较大。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标新立异,一味地寻找教材以外的素材进行教学设计,逐渐偏离了教材,一堂课下来,学生几乎没有阅读教材,更谈不上留迹于教材上了,成了不需要教材的课堂。那么,学生在今后的复习中,又怎知教学重点在何处?
例如,在“基因突变”的教学中,有教师设想教学重点在于突出基因突变的概念及其过程中密码子改变对氨基酸、蛋白质、性状的影响,从而设置了众多含有密码子序列的纸条,要求学生根据密码子表,对其中某些碱基的替换、缺失、增添进行氨基酸、蛋白质变化的判定,这个过程大约进行了25分钟,而对于基因突变概念形成的分析甚少。而只有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相关的新概念,才能启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教材列举的案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基因突变概念归纳的最好模版,因为它由红细胞异常这一较为宏观的现象,通过提出问题:红细胞主要的组成是什么?导致患者的红细胞呈现镰刀型的成分最可能是什么?学生很容易联想到血红蛋白,接着很自然地分析正常人和患者血红蛋白的氨基酸组成,联系基因表达的过程,即可分析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发生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分别是血红蛋白的异常、基因结构的改变,从而发现导致基因突变的变化之一——碱基的替换。然后教师可以提问: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取决于什么?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很快答出:取决于碱基对种类、数量和排序。教师追问:DNA中除了碱基替换能够导致基因的结构改变之外,还有哪些变化也可能导致基因结构的变化呢?学生很快得出了碱基数的增添和缺失,继而由学生归纳出基因突变的概念。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掌握知识变得顺理成章,同时也达到了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和归纳能力的目标。教师何必一定要费尽心思去搜集那些看似“与众不同”的教学素材呢?
设计教学细节 篇7
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执教三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时的片段。
片段一:
……
教师出示奖杯、天安门、飞机、水杯图片。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 这些是真的吗?
生:不是, 这些只是图形。
……
片段二:
……
教师演示水杯图片, 对折。
师:这里有一部分是重合的, 为什么它不是轴对称图形呢?
生:因为它没有完全重合。
师:正确!对折后两边要完全重合, 它才是轴对称图形。
……
反思:
《轴对称图形》一课中有许多容易混淆的概念, 如“对称”“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等, 这位教师将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通过简单的两次提问, 引导学生将对称现象和对称图形、部分重合与完全重合予以区分, 有利于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 理解区分概念。
片段三:
……
教师出示“试一试”: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正五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图形,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 将图形分类。完成后指名学生上台演示如何将图形分类。
师出示学生演示过的正方形纸片, 问:两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还有不同折法吗?
生:有。 (折法略)
师出示三角形纸片, 问:这个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吗?
生:不是, 有的是轴对称图形。
师依次问:梯形、正方形、长方形、五边形、平行四边形呢?
生略。
……
反思: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 应用学过的“对折”的方法判断这几个平面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这是“动作”层面的操作、判断;其后的提问又引导学生通过个别想一般, 从表象的层面进行操作、判断。这样一方面规范了学生语言;另一方面, 动作、表象操作深化了对概念的理解, 内化了对判断轴对称图形技能。这样, 既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又体现出教师是数学学习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设计教学细节 篇8
《迟到》一文节选自台湾作家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第五章《爸爸的花儿落了》。主要记叙了“我”上一年级时因赖床不起而挨了父亲的打, 被逼着上学, 后来父亲送夹袄和铜板到学校, 此后“我”再也没有迟到过的事。文章以回忆的口吻叙述, 首尾互相照应, 情感真挚朴实, 多处细节描写体现出平凡而伟大的父爱。
[设计理念]
紧扣文本, 以读为经, 以悟为纬, 通过品词析句和感情朗读, 升华情感, 层层感悟严厉而深沉的父爱。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生字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词析句, 情感体验, 感悟父爱的严厉与深沉, 体会父亲对“我”的爱和“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3.通过学习, 能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 从小养成好习惯。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 导入新课
1.谈话交流:平时上学你迟到过吗?当你快要迟到的时候, 爸爸妈妈是怎么对待你的?
2.揭题设疑:台湾作家林海音小时候上学也迟到过, 但这次迟到却给她一生以影响, 使她从此成为一个守时守信的人。那是怎样的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呢?让我们一起到她的文章《迟到》中去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引入, 亲切自然, 并为下文体会特殊的父爱作铺垫;揭题设疑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指向明确。]
二、初读, 感知大意
1.自由读文:大声朗读课文, 做到正确、流利, 选自己感兴趣的语段好好朗读。教师巡视, 选择容易读错的几个生字板书。
2.检查字词:需要注意的多音字如扎 (zā) 辫子、夹 (jiá) 袄, 需要注意的字形可板书强调。
3.指名朗读: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师生评议。
4.同伴互读: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读给同桌听, 互相评价, 共同提高。
5.感知文意: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读一年级的时候, “我”因赖床不起而被父亲狠狠地打了一顿, 父亲逼着“我”去上学, 又给我送来夹袄和铜板, 从此“我”便再也没有迟到过。)
[设计意图:初读环节“以读为本”, 采用多种形式的读, 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又有利于整体把握全文。]
三、默读, 读中思疑
1.以疑促读:一次上学迟到, 为什么会带给作者这么大的触动呢?再次默读课文, 边读边作批注, 画出自己感到困惑的地方, 再读课文试着解决问题。
2.互动交流:小组合作, 交流学习情况。
3.整体感受:这篇课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预设:爸爸打“我”时很凶;父亲其实很爱我;因为父亲的严格要求才使我改掉了坏习惯……)
[设计意图:第三学段应加强默读。在初读感知的基础上, 尝试自主阅读, 读中质疑, 读中思疑。谈印象深刻的内容, 学生的话题自然集中在父亲身上, 多元的答案是对文本最初的个性化解读, 这样设计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阅读规律。]
四、作业, 抄写字词
抄写课文生字词语, 注意书写正确、工整。
[设计意图:把被忽视的传统作业挤入课堂, 保证字词学习的时间, 真正落实字词教学目标, 体现扎实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过渡, 直接导入
过渡:上节课交流的时候, 大家都对这位父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用一两个词概括这位父亲的形象吗? (严格、严爱相济、疼爱孩子、爱子心切……)
二、研读, 感悟父爱
(一) 感悟父爱之严
过渡:父亲管教我很严很严, 你从哪儿体会到这是一位严厉的父亲呢?
1.研读品味:根据学生的回答, 教师适时梳理, 抓住父亲打“我”这件事, 引导学生从父亲的语言、行动、神态入手, 体会他的严格。
▲从语言体会出示句子:
“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
“晚了也得去, 怎么可以逃学?起!”
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 但是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窝。
(1) 指名朗读。
(2) 对比理解:为什么那一天“我”赖床不起?平时你的爸爸是怎样催你起床的?“我”的父亲又是怎么做的?读父亲的话, 细细品味, 你有什么感受? (从语句上看, 都很简短, 没有称呼语, 毫无亲切感, 说明父亲十分严厉;从标点看, 多用叹号, 带有明显的命令语气。仅用一个“起”字命令我, 毫无商量的余地, 让“我”闻而生畏。)
(3) 朗读, 体会父亲之严。
▲从动作体会出示句子:
爸气极了, 一下把我从床上拖起来, 爸左看右看, 结果从桌上抄起一把鸡毛掸子, 倒转来拿, 藤鞭子在空中一抡, 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
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 从床上打到床下, 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
(1) 理解形象:“抄”、“抡”是什么意思?
(2) 丰富形象:闭上眼睛, 听老师朗读语句,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 扣词读悟:你从哪里感受到父亲打“我”之狠? (重点研读“一下”、“拖”、“抄”、“倒转来拿”、“抡”等词, 想象当时父亲拖我时速度之快, 力量之大;打我时咬牙切齿的痛。)
(4) 感情朗读:对于“我”的感受, 作者没有用太多的语言来表达, 只用了四个字“我挨打了”。如果是你, 怎么读这个句子?带着想象读句子, 体会父亲打“我”之狠。
▲从神态体会出示句子:
……爸爸就进来了, 他站到床前, 瞪着我……
(1) 想象父亲当时的神情和心理。
(2) 感情朗读。
▲从“我”的感受体会出示句子:
最糟糕的是爸爸不许小孩子上学乘车的, 他不管你晚不晚。
我坐在放下雨篷的洋车里, 一边抽抽搭搭地哭着, 一边撩起裤脚来检查我的伤痕。那一条条鼓起的鞭痕, 是红的, 而且发着热。我把裤脚向下拉了拉, 遮盖住最下面的一条伤痕, 我最怕同学耻笑。
(1) 体会“我”当时伤心、委屈的心理。
(2) 带着感情朗读。
2.小结学法:体会人物特点, 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入手。要特别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 扣住关键词细细品味。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应返璞归真, 要引导学生立足文本, 在扎扎实实的研读中有所感悟, 有所思考, 有所启迪, 于字里行间品味文本蕴含着的思想情感。抓住语言、动作、神态等体会人物特点, 既使阅读板块清晰, 又对学生进行了学法指导。]
3.想象写话:此时, 坐在车上, 大雨滂沱, 我像一只狼狈的小羊, 心里也在“下雨”。想起爸爸那让人望而生畏的眼神, 看着腿上那一条条红而发热的鞭痕, “我”在心里会对爸爸说些什么?请把自己当成文中的“我”, 设身处地体验一下, 把话写下来。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适时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严厉背后对“我”真正的爱。)
4.渲染提升:是啊, “爱之深, 恨之切”, 正因为“我”的表现太令父亲生气, 正因为父亲怕我养成坏习惯受害终生, 所以才会打我, 才会这样狠狠地打我。让我们再用心地来读这段话, 边读边体会。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想象的情境, 试图从深层次全面地理解父爱, 以引导学生从情感上与文本中的“我”产生共鸣。在想象体验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二) 感悟父爱之深
1.引言过渡:在“我”的印象中, 这是一位严厉的父亲, 那严厉的父爱近乎苛刻。然而, 这仅仅是一位面对女儿的错误只是狠狠地打而不懂心疼、关爱女儿的父亲吗? (引读父亲送夹袄的语段)
2.研读语段:“爸没说什么, 打开了手中的包袱, 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 看着我穿上, 又拿出两个铜板给我。”
(1) 指名朗读。
(2) 细读推想:父亲为什么要给我送夹袄, 又给我两个铜板? (怕下雨天“我”淋湿了身体, 怕“我”没吃早饭饿肚子)
(3) 默读体会:轻轻地读句子, 想象画面, 你从中 (上接第109页) 体会到什么? (从“没说什么”“递给我”“看着我穿上”等词体会父亲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4) 想象说话:父亲什么也没说, 然而此时他的内心又是多么的不平静。面对孩子, 他在心里会说些什么?此刻, 刚才那个因为挨了父亲的打而伤心、委屈、气愤的“我”会怎样呢?
3.教师小结: (音乐响起) 父亲的爱就是这样, 有时是狂风暴雨式的打骂, 有时是默默无言的关怀, 这其中, 却时时流淌着一种浓浓的情, 那就是“爱”。它没有过多的语言, 没有夸张的修饰, 却是那么的厚重, 那么的深沉。
[设计意图:将简短的语段通过画面想象、内心补白等方式延展成立体的、多维的、充满情感的阅读过程, 丰富了视像, 更全面地感悟了父爱。]
三、拓展, 升华情感
1.由果探因:后来, 每天早晨我都是第一个就站在学校门口, 等待着校工开门。由于这件事, 我从此一生做一个守时守信的人。此后, “我”没有再迟到过, 这其中的原因有哪些? (我终于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随着年岁的渐增和老师的教育引导, 开始变得懂事。是父亲的爱改变了“我”, 感染了“我”。)
2.经典怡情:林海音是台湾文学界祖母级人物, 她70多岁的时候曾经说过:“我七十多岁了, 一生经历的事不少, 但这件‘迟到’的事, 对我应当是刻骨铭心的。如果爸爸影响了我, 我又影响了读者, 该是一件多么好的事。”面对错误, 林海音因为有了一位好父亲而及时得以改正, 而且一生受益。读林海音的话, 说说她影响了我们什么?
3.名言激励:出示“人谁无过, 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指名说大意, 摘抄下来。
[设计意图:课外资料的补充适时适量, 自然渗透了本课时的情感目标, 不露痕迹, 浑然一体。]
四、延伸, 读写结合
1.阅读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
2.感受父亲的爱, 学习本文首尾呼应的写法, 记录自己的一次挨批经历, 写出自己的心理感受。
设计教学细节 篇9
《爱如茉莉》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一组课文是以“亲情依依”为主题进行编排的, 课文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都紧密地围绕“爱”展开。
本文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顾这件小事, 告诉我们真爱就如茉莉般平淡无奇却芬芳怡人, 课文语言平实, 描写细腻, 其中作者着力描写和渲染的是爸爸妈妈执手而眠的情景,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温馨而又美好的画面, 它告诉我们:真爱无痕, 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美好, 至爱无声, 任何表白都是那么苍白无力。文章事小情真, 感人至深。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周围的特别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已有一定的体会与感触。但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环境, 特别是家庭环境不同, 对这种体会与感触的深浅程度也不尽相同。本文令学生对“爱”有一种全新的感悟, 教学时要让学生抓住每一个字、词、句子、对话、段落等细微之处, 感受作者的父母之间平淡无奇而又真真切切的爱。学生可能会仅将理解限于课本之中, 所以教师应由文本引向生活, 让学生对“爱”有更深的理解。
三、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单元主题及教材分析, 结合学生实际和课标相关要求, 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 知识与技能
在学会本课生字词的基础上,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结合生活实际, 联系上下文, 观察插图等多种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揣摩文中的细节描写, 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从而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亲情, 进而理解“真爱就像茉莉”。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架起读写的桥梁, 沟通课内外的联系, 让学生体会并书写生活中的爱, 在广阔空间里学语文, 受到情感的熏陶。
其中揣摩文中的细节描写, 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从而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亲情, 进而理解“真爱就像茉莉”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五、导学策略
根据以上剖析,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我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
1. 朗读感悟法
在充分的朗读中, 学生不仅深入领悟了课文的思想感情, 而且增强了语感, 丰富了语言积累, 情感受到熏陶, 把三维目标落实到每个孩子身上。
2. 启发引导法
教学时, 引导学生关注父母的行为言语、心里和情感, 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 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 借助读、议、说、写等形式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 从而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
3. 情境教学法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 借助教学课件, 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 体会文章清新、朴实的语言, 从而理解文中人物的情感, 获得思想启迪。
六、学法渗透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中本着“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 探究问题中来, 采用多种形式的读, 自读自悟来理解文章内容。把读、议、说、写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 在老师的指导下, 主动快乐地学习。
七、教具
PPT (略) 。
八、学习流程
1. 旧知导入, 初识真爱 (3分钟)
上节课, 大家提出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 开始我听到母亲说真爱就像茉莉时, 感到很可笑, 后来却有了很大的转变, 是什么事情让我有如此大的转变呢?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你能简单地说说么? (学生交流)
这节课, 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 去感受如茉莉般的真爱。
设计意图:由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本课时是对课文脉络的遵循, 又能够在疑问中激发学生阅读下文的兴趣。
2. 师生共读, 感受真爱 (5分钟)
在映子和妈妈讨论真爱之后不久发生了一件事, 那就是妈妈答应包饺子给出差回来的爸爸吃, 因生病住院要我买现成的饺子煮给爸爸吃, 爸爸却直奔医院。快速浏览从这件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
试着读读妈妈的话。“虚弱”指导朗读好这句话。 (板书:爱是病中的挂念)
那么爸爸呢?“没”“直奔”体会到什么?
师:是啊, 那匆匆的脚步正是爱的表现啊。 (板书:爱是匆匆的脚步) 像“虚弱”、“直奔”这些抓住人物的细小动作或者细微的表情、简短的话语来刻画人物的方法就是细节描写。我们要试着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用心。
女生读描写妈妈的有关句子, 男生读描写爸爸的有关句子。
3. 自主合作, 品味真爱 (19分钟)
1.接下来我们将视线转到病房里感人的一幕上。出示自学要求:请用心默读课文第9~18自然段, 你能从哪些细节感受到父母之间的爱如茉莉?可以是一个字, 一个词, 一个句子, 或者一个段落, 请用笔圈画并批注自己的感受。
(1) 独立思考3分钟
学生自由思考,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2) 小组交流4分钟
在交流时, 请先读一读自己画的语句, 再谈自己的感受, 在同一个地方有不同感受的同学可以补充。
(3) 代表发言
发言时不重复别人的汇报 (12分钟) 。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师不失时机的渗透默读方法的指导, 学生圈圈画画、想想写写呈现了一个真真实实的生本对话过程。为学生搭建自主阅读的平台, 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解自悟, 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
(预设。)
执手而眠的情景。教师范读。我看到了什么情景而怔住了。 (读) 还有谁也被感动了? (阳光) 配乐齐读。 (板书:爱是紧握的双手)
有关爸爸的细节描写、神态。指导读好边打哈欠边说的一句话 (爱就是情愿的付出)
那么妈妈呢?重点讲妈妈什么时候醒的,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清醒含笑的眸子、手脚麻木、恬静的微笑) 一切都在字里行间, 细心的同学会发现, 这就是细节描写, 一个简洁的动作, 一个不经意的表情, 一句普通的话语都反映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出示爸爸妈妈话语比较。 (板书:爱就是相互理解)
爸爸妈妈互敬互爱, 此时此刻, 病房里——— (出示17自然段) 什么钻到我们的心中? (香味、爱) 父母间浓浓的爱深入我们的心中, 也打动了我们的心, 我们被这份爱包围着、感受着, “钻”字多么传神。让我们齐读这句话。
感悟这么多, 文中的我终于明白“爱如茉莉” (出示) 。
设计意图:一篇课文, 抓住重点句段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扎扎实实进行阅读能力, 理解能力等方面的训练, 远比面面俱到有效的多, 学生在一次次揣摩的过程中, 感悟到这种爱是平淡无奇的, 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
4. 归纳提炼, 升华真爱 (4分钟)
课文学到这里, 你能说说为什么妈妈说真爱就像茉莉么? (提示, 可以根据板书上的内容, 也可以根据书中的内容)
5. 读写运用, 表达真爱 (9分钟)
师:回想起这段往事, 后来映子又想写一首小诗。请大家选用课文内容, 帮映子写完这首小诗, 好吗? (出示茉莉图片及小诗<略>)
设计意图:在此, 我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转换的平台, 架起读写的桥梁, 沟通课内外的联系, 让学生体会并书写生活中的爱, 在广阔空间里学语文, 受到情感的熏陶。达成本课教学目标之一。
师总结:你们写出了自己的发现, 写出了生活中的真爱!这些爱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 更温暖。我们在爱的芬芳中渐渐长大, 就让我们伴随着茉莉的缕缕幽香把爱传递给他人, 传递给社会吧!下课!
6. 作业设计
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观察他们表达爱的方式, 把你观察到的或者爸爸妈妈诉说的爱的故事写下来。
设计意图:这样的作业设计体现了文本的社会价值, 同时通过孩子的声音把文章中茉莉般洁白纯净的爱传播的更远。
板书设计:17、爱如茉莉
病中的挂念细节 描写
匆匆的脚步 平淡无奇
爱是 紧握的双手 洁白纯净
彼此的理解 缕缕幽香
爱是……
九、教学反思
读了《爱如茉莉》这篇课文, 我就在想, 如何将这篇清新自然的课文上好, 如何在自然和谐中将主题传递给学生, 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父母之间那种平淡又真切的爱呢?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课标相关要求, 结合教学目标和本班学生实际情况, 我精心设计了教学, 课上下来基本达到了预设的效果, 感觉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到位。
1. 把学习和思考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学生自读自悟, 小组交流这些环节区别于以往教师牵着学生读的被动局面, 让学生在自学阶段就有了属于自己的阅读天地。
2. 适时进行学法指导
在课文感知过程中, 适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很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 我通过让学生朗读、写批注、读中感悟等, 逐步感受语言文字的分量, 感受到“爱如茉莉”的真正意义, 循序渐进地学会语文学习。
3. 教学结束时, 读写结合的设计使课文思想得到升华和延伸,
教学结束时, 读写结合的设计使课文思想得到升华和延伸, 关注了文本与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的联系, 让学生更清楚地感受到来自不同角落的关爱,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让爱真正钻入学生的心田。
实现浴室完美设计关注细节 篇10
家具
浴室家具的选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浴室整体空间的利用效率。除了选用设计合理、摆放得当的家具,还需要尽量选择可一物多用的家具来提高效率。尽可能充分利用每一件家具的各种功能,上下左右都是要考虑的范围。当然,为了更精确地利用每一寸浴室空间,订制浴室家具是上策。
健康环保
劣质的防水材料会让你的卫生间在若干年内充斥着若有若无的异味;粘贴玻璃的胶会在一定的时间内有刺鼻的味道。要保持空气的畅通,使用有助于加速净化空气的植物,尽量少地使用化学空气清新剂。洗面盆、浴缸这些陶瓷产品的表面要光滑、抗菌。好釉面的坐便器光滑、细致,没有瑕疵,经过反复冲洗后依然可以光滑如新。如果釉面质量不好,则容易使污物挂在四壁,造成污染。
通风
窗户对于浴室的换气来说是很重要的,有阳光的明亮的窗子显然要比制造出来的灯光效果更让人放松。若条件不允许,安装排风扇同样可以解决换气的问题,但还应该时刻注意空气是否潮湿。在不妨碍行动的地方放置绿色的盆栽植物也是个调节空气的好办法,让人在看到绿色时,心里也充满了阳光。
智能科技
智能卫浴用品的深度开发,使得具有新概念的产品不断地引领卫浴市场的潮流。迄今为止,越来越多的“智能”被用在家居中,红外感应装置的龙头,声控的沐浴喷头,拥有温水冲洗、暖风烘干的坐便器,自动防污除臭功能,可以根据喜好来调节按摩出水孔的浴缸,电子感应的百叶窗……层出不穷的高科技产品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浴室中,应该是作为现代人的一大幸事,你想选择哪一件呢?当它关闭时,浴缸就隐藏起来,“盖子”是一张舒适的床;当它打开时,浴缸才显露出来,“盖子”折叠在浴缸两端,变成柔软的枕头。
间隙
合理利用边角空间是这个相对狭小的房间中肯定要考虑的,很多浴室会有某一面墙是空闲的,不妨在墙体上做一个收纳柜,分散零乱的卫浴用品可以一网打尽。同时可利用的还有面盆上、下方的空间;浴缸旁边的墙面;窗台甚至是天花板。如果卫浴间里出现了没法安置洁具的死角,那么恭喜你,又找到了一个收纳杂物的小角落。卫浴间通常面积不大,空间尤为宝贵。角位浴缸的特殊设计,将浴缸与淋浴设施巧妙结合在一起,有效地节约了空间。
节水
健康和节水是卫浴革命多年来的一个主题。各种品牌的产品——从浴缸到马桶,到小便斗,到各个能够抗菌防污及能够节水的地方——都在进行着技术革新。尤其在这个严重缺水的时代,能够让全球的水源危机迟来哪怕一点点的任何产品,都会让人趋之若鹜。红外感应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出水控制、节水控制方面。如感应龙头,手到水就出,手走水就停;恒温龙头在出厂前对水温做了预调,使得龙头在轻轻拧开后,就立刻以合适的水温和恰当的流量出水,从一开始就将浪费控制到最低限度。能源的节约是现代化的新目标。
安全防滑
地面的防滑,电路的安全是这个充满水的房间中谁都会注意的重点。除此之外,用具的安全系数也要在考虑范围内,比如玻璃制品的厚度。很多新型的洗面盆使用玻璃,通透清凉易清理,但对于玻璃洗面盆而言,壁厚与耐热性是呈正比的,所以一定厚度的玻璃其耐冲撞性与耐损坏性也会更强。清洗玻璃制品时要注意避免重物撞击,以免影响其使用寿命。
家中有老人,可以将经常使用的洗手盆安装在浴室外,降低老人在浴室滑倒的危险。
隐蔽
隐蔽式的洁具已成为很多人拥趸的对象。墙出式龙头可隐身在天花板或浴缸的侧壁上,由出水嘴和滴水托盘两部分组成,不了解的人还以为是一个精致的装饰品镶嵌在浴缸上方的墙壁上。轻触开关,水流奇迹般地从墙壁中涌出,水柱晶莹饱满。这种龙头如果安装在浴室的天花板上,水柱还可以像雨一样从天花板射入淋浴房。而隐蔽式水箱和挂厕,可让卫浴间拥有最佳的空间利用率,更加简洁宽敞。
人体工程学
设计教学细节 篇11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是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记叙了红三军团长征过草地时, 因为断粮, 彭德怀忍痛下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所有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 表现了彭德怀爱大黑骡子, 更爱战士的感情, 赞扬了他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文章表达上的最大特点是呈现多组冲突和细节的描写。情节感人, 文字精练含蓄, 耐人寻味。引导学生品读、感悟课文的语言文字, 培养学生的语感, 从而感受伟人的人格魅力,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 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还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基于这一理念, 教学中教师从课文表达形式入手, 引导学生从作者心灵出发, 体会文字, 触摸并感受作者遣词造句中所蕴含的情感, 学习课文通过情节冲突, 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刻画来表现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情感, 以“冲突”为切入点, 通过“呈现主要冲突, 学习表达;探究主要冲突, 训练表达;课堂仿写冲突, 再悟表达;课后拓展作业, 巩固表达”。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表达形式和利用所学知识学习表达的有机结合进行教学, 让学生学会了阅读, 更学会了表达。从而, 实现了阅读理解与表达运用的相互激活,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最终实现阅读与表达的共生, 促进儿童的发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通过情节冲突, 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 使叙事生动的表达方法, 并能够运用所学方法展开描写。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 引导学生感受彭德怀爱骡子更爱战士的情感, 体会其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教学过程
一、呈现主要冲突, 学习表达
1.复习导入
过草地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苦的一段历程。走在前面的部队断粮了还可以挖野菜吃, 走在后面的部队连野菜都找不到。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负责殿后。他眼见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 便把目光盯在了自己的大骡子上。面对生与死的抉择, 彭德怀作出了什么决定? (杀心爱的坐骑大黑骡子, 解决燃眉之急)
2.呈现冲突
(1) 像这样爱它却又要杀它的冲突 (纠结、矛盾) 在文中还有很多, 大家根据预习情况来交流一下。
(2) 交流预习情况。
(3) 呈现主要冲突。根据学生的回答, 师相机解读一些冲突, 并根据学情呈现本课主要冲突:爱与杀, 杀与不杀, 战士的生存与大黑骡子的生命, 私情与大爱。
过渡:冲突让文章情节生动, 扣人心弦, 让我们一起去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走进那永恒的岁月, 走进彭德怀的内心世界。
二、探究主要冲突, 训练表达
1.品味“爱与杀”的冲突
(1)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长征途中大黑骡子有怎样的功劳, 彭德怀又是怎样对待它的。画出相关语句, 写写体会, 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
(2) 交流、展示、品味相关语句。
1大黑骡子有过怎样的功劳呢? (出示:相关语句)
1) 你是从哪个词语中体会到它功劳大的?
2) 指导朗读。
2彭德怀是怎样来对待它的呢? (出示:查找语句)
1) 从这句话中, 你体会到了什么? (疼爱) (板书:爱)
2) 你是从哪些字眼中体会到“疼爱”的? (引导学生抓住“抚摸、念叨、悄悄、一直”等词来体会)
小结:板书 (细节: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练习表达:这是一头____的大黑骡子、_____的大黑骡子、______的大黑骡子, 彭德怀对它像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同手足, 亲如兄弟。
(投影:爱有时要有取舍)
过渡:就这样一头大黑骡子, 和彭德怀情同手足, 亲如兄弟, 为什么还要下令枪杀它呢?
2.品读“杀与不杀”的冲突
彭德怀下了几次命令?请浏览课文的第3~20自然段, 画出彭德怀下命令的句子。
(交流出示:三次命令的句子)
过渡:三次命令分别用什么样的语气下达的? (果断, 不耐烦, 怒吼) 让我们一起走进彭德怀的内心世界。
(品读彭德怀的第一次命令)
出示:“好, 全部集中起来, 杀掉吃肉!”彭德怀的话一出口就是命令。
(1) 学生展示品读第一次命令 (读出坚定) 。
过渡:就是这样一道命令, 彭德怀却一而再再而三地下, 我们先来看看彭德怀第一次下命令杀大黑骡子时的情况。
(2) 默读第5-10自然段, 找出战士如何劝阻的语句, 彭德怀又有哪些感动你心灵的言行?
1交流品读战士们恳求的语句。
2交流品读彭德怀言行的语句。
(3) 分角色朗读 (投影出示对话) (播放音乐:四渡赤水出奇兵)
(板书:杀不杀)
过渡:彭德怀下令杀大黑骡子, 但是战士们都不忍下手, 于是彭德怀又下了第二次命令。
(品读彭德怀的第二次命令)
出示:彭德怀有些不耐烦了, 他大声地对身边的警卫员说:“邱南辉, 传我的命令, 让方副官负责杀骡子!”
(4) 自己读一读这段命令, 此时彭德怀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1谈体会:“不耐烦”为什么? (内心痛苦, 他作这个决定完全是为了战士们, 实属无奈)
2指导朗读。
(5) 彭德怀背过脸去。
1从“背过”可以体会到什么?
2思考:让我们一起聚焦彭德怀背过去的脸, 在他的脸上, 你看见什么?
3指导有感情朗读。
(6) 枪声一直没有响, 10分钟过去了, 20分钟过去了, 对于彭德怀来说, 这是怎样的20分钟啊?
过渡:他理解战士们对大黑骡子的那份深情, 他压制不住心中的悲愤, 双手在腰间怒吼道:导读—— (第三次命令)
(品读彭德怀的第三次命令)
“方副官, 快开枪!你不向它开枪, 我就要向你开枪!”彭德怀双手叉在腰间怒吼道。
1从“怒吼”中, 你体会到彭德怀心里在想什么。
2指导朗读。
3.品读“生存与生命”的冲突
(1) 品读: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 缓缓地摘下军帽……
1课堂练习表达:想想彭德怀会对大黑骡子说些什么? (播放音乐)
远远地, 我们仿佛听到彭德怀对大黑骡子在说:“大黑骡子啊, __________。
2交流相机点评。
3指导朗读。
(2) 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 发火道:“我吃不下, 端开!”
1学生谈体会, 老师追问:发火? (这个动作里面, 却包含着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内疚、对战士的爱, 太多复杂的情感。)
2指导有感情朗读。
(板书:生存生命)
小结: (投影) 生命的意义在于实现自身最大价值!
4.感悟“私情与大爱”的冲突
投影 (播放音乐《过雪山草地》) 引读:漫漫征程再也见不到大黑骡子的身影了, 它融进了北上的滚滚铁流, 融进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齐:“身无御寒衣, 肚内饥。晕倒了爬起来, 跟上去, 走到宿营地。”
它融进了彭德怀, 融进了每位战士的心田里——投影, 齐:“身无御寒衣, 肚内饥。晕倒了爬起来, 跟上去, 走到宿营地。”
它融进了每位同学, 融进了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投影, 齐:“身无御寒衣, 肚内饥。晕倒了爬起来, 跟上去, 走到宿营地。”
小结:
大黑骡子的身影我们再也看不见了, 但我们在滚滚铁流看到了一支钢铁之师;我们在竹板声里看到了一个个坚强不屈的红军战士;在情节的冲突、细节的描写中我们看到了官兵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三、课堂仿写冲突, 再悟表达
练笔巩固表达:《篝火旁的情景》 (播放音乐:假如爱有天意) (提示:能运用细节的描写, 把握情节的冲突, 根据彭德怀发火推开肉汤, 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话。)
四、课后拓展作业, 巩固表达 (投影)
【设计教学细节】推荐阅读:
作文细节描写教学设计07-13
教学细节的创新设计07-08
细节描写微课教学设计12-18
表达交流综合初中场面与细节教学设计05-26
产品设计中的细节设计12-26
陶瓷造型细节设计11-27
仓库设计中的细节12-03
荷花教学设计优秀教学设计07-04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教学设计07-13
《燕子》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