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风格翻译

2024-08-03

英语风格翻译(共11篇)

英语风格翻译 篇1

英语外来词的翻译方式与风格研究

本文以外来词为切入点,通过外来词研究外来词语,研究新时期外来词语翻译能够揭示新时期汉语对外语的吸收程度,并探讨英语外来词的翻译方式与风格,进一步揭示英语外来词的`发展规律,同时有助于加速并推进英语外来词的合理化吸收和规范化进程.

作 者:宋洁  作者单位:湖南古首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 年,卷(期): “”(6) 分类号:H3 关键词:英语外来词   翻译方式   翻译技巧   翻译风格  

英语风格翻译 篇2

关键词:翻译风格,可译性,等值,再创作

一、关于翻译风格的可译性的讨论

一位教授过我的老师曾经说过:翻译作品如同嚼过的饭菜。这句话虽然倒人胃口, 但也不失道理。怎样在实际翻译中保持原作品的含义与风韵, 是翻译工作者必须面对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怎样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翻译作品再现原作品的语言魅力, 如何实际操作”是我常常疑惑的地方。究竟有没有一种理论或方法能在翻译实践中系统指导翻译人员更好的翻译作品?翻译作品是不是能百分之百地传达原作品?这个时候, 翻译风格是否可译就成为翻译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

在讨论翻译风格是否可译之前, 第一步需要讨论翻译风格是否可以被认知, 即风格的可知性。

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文艺风格论主要研究作家或作品的思想内容、作家语言特点及文采与时代特征的结合, 以及表现手法和艺术感染力。

对风格进行层次研究时, 最基础的是正式和非正式结构特征的研究;最常用的是按社会交际功能而分类的文艺体、政论体、公文体、科技文体等等;或者根据文体研究的第二个层次即体裁的研究, 比如诗歌戏、剧、小说等;最高层次的研究则是各个作家与流派的语言总体风格。

无论是哪种风格研究, 研究结果中有一些科学术语的界定, 不过印象性的术语还是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虽然印象性术语对于风格的总体描述概括性强, 但相对应的, 对于翻译实际的指导作用不大。例如“风格典雅, 文字朴实”这类的评价, 翻译过程中操作指数不高, 只能说具有指导意义。

只有对原作品语言的形式结构做出充分合理的分析和鉴别, 并与翻译语言进行对应与选择, 找出最适合、最接近原作意义的表达进行转换, 将风格转换的可行性才比较大。

刘宓庆先生提出借助于风格的符号体系来分析原文的风格标记。风格的符号体系即:音系标记、语域标记、句法标记、词语标记、章法标记、修辞标记。通过这些组成风格的第一类风格符号的掌握和分析, “从语言形式上认识原作所承载的风格意义。这是分析的直观的第一步, 也是最基础的一步。”

接着是对风格符号体系中得非形式标记进行分析, 非形式标记的主要特征和功能是:“不是借助于形式符号本身, 而是借助于审美客体的总的语言结构体式及特点、语境、作品的交际功能”“唤起审美主体审美意识中得映象”——“整体性”;“开放性”;独特性。其表现为:作家对于题材的选择、处理及技法;作品的内在素质即作品的格调;作家的精神气质;以及作品本体外的非稳定结构的内涵。这中间包括接受者本人的素质、心理、价值观倾向、时代影响等。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翻译风格是可知的, 并且也是可译的。但是这种可知和可译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刘宓庆先生认为对于大多数作品来说可以通过模仿来传译原文的风格, 用风格形式标记体系的分析和转换来完成对应式的换码。以此为基础, 可以完成风格转换的高层次即重建式换码。或者淡化式换码。

二、翻译实际中的一些问题

翻译风格的认知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障碍。其中有些障碍来自于翻译人员本身。

翻译人员自身素质和文化积淀会影响到认知乃至翻译作品本身是毋庸置疑的。外语水平首当其冲, 季羡林先生曾在其《翻译的危机》中提到外语学习的重要性。外语水平的不足直接影响到对于原作品的分析和鉴赏, 以及对作者的作品建立相应的风格符号系统工作的顺利与否。有的即使建立, 也无法保证其质量。

而对翻译语言的掌握更是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季羡林先生在其《再谈翻译》中写道:“现在的年轻人学外文的条件比过去好, 他们理解外文的能力并不差, 最不足的就是知识面不广, 还包括中文功底薄弱, 以至不注意或不善于根据不同的对象来设计和调整自己的译笔。”进入大学学习外语专业后, 很少涉及语言知识以外的内容。学校更是连基本的大学语文和数学也没有设置。这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是致命伤, 严重阻碍了其后的继续学习和发展。

翻译人员本族语言, 或者是翻译语言的语言水平和积累, 直接影响翻译作品的质量。因为无法排列相同语言符号, 也无法择优选用。翻译语言本身掌握能力不够, 使得再建对应的风格符号过程中, 无法胜任。即便能鉴赏和分析原作品语言, 也无法完成对应式换码。

另外“文化历史”和“时代背景”这两个方面对翻泽风格的发展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翻泽风格的更倾向于是作者自我诠释的一种个体行为, 可是, 这种个体行为却是被放置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中的。

翻译人员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文化历史与原作者生活相差十万八千里, 翻译人员是否能辨别另一个时代的风格并翻译?时代背景和文化历史的差异, 不仅表现在日常语言和行为对话方面, 更体现在人们对于很多问题的看法态度与行为上的差异, 更进一步的话: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以及思考问题的方法, 评判事物标准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这些或大或小的问题在翻译过程中都会时不时地出现, 如何处理这些差异, 让生活在不同时代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的读者易于读懂并了解?

唯有在翻译时把握原作者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 知悉翻泽风格的各种表现形式, 保持并尽量在目的语中寻找与之对应的语言形式, 才能准确、艺术地缩小与作者思维的差异, 通顺地、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内容, 再现原作的语言风格和艺术。

三、何为“等值的翻译风格”, 以及翻译风格的实践操作能在多大程度上再现源作品的探讨

作家之所以成为作家, 除了他们的思想和观察敏锐, 最直接作用于读者的就是他们的语言文字。这些语言文字包含了作家的思想和思考, 甚至是他们未曾思考但启发后人思考的部分。

在传达作家文字思想的过程中, 有人提出要“归化”, 有人提出“异化”, 而许渊冲教授提出“再创作的译文是可以传达原作的风格, 使人像读原作一样得到美感享受的。”他认为“译者在创作时, 不必把再现原作者的风格放在第一位, 更重要的是使读者像读原作一样得到美得感受。”并且进一步提出“可以逐渐把文学翻译提高到创作的地位, 使中国文化逐渐进入世界。”

从许渊冲教授的作品和论文中, 我们不难发现, 他也关心翻译风格, 只不过他关心的不是翻译风格本身, 而是原作品与翻译作品的投放效果是否等效的问题。也即:由于不同民族, 不同心理素养, 不同文化, 不同历史, 都要通过翻译人员进行分析整合, 形成自己的翻译风格, 重新创造。只要两部作品对于读者的影响力等值就可以了。

除了“再创作论”还有其“优势竞赛论”等等。

这些让我想到:我们还是有必要要探讨一下翻译作品本身的作用是什么。翻译是为了引进和交流。为什么引进, 为什么交流?因为有差异。而差异就是美。不同就是美。

对于翻译风格是否要在翻译作品中体现, 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体现何种翻译风格。原作品的, 还是再创作的, 究竟哪一种更能在最大程度上体现源作品的本质?

我想针对不同的读者对象, 不同的翻译人员, 不同的翻译目的, 应该可以做不同的选择。

五四前后, 鲁迅等进步文人对于翻译的态度是要用来唤醒国人的麻木的精神。为突出思想部分, 而选择摒弃一切旧文化形式的做法, 通过硬译来展现国外新鲜的思想和语言形式。

而有些翻译家出于别种考虑则倾向将翻译作品本土化, 典型的譬如林纾。

不是所有翻译作品纯粹是以介绍原作品给读者为目的的。也因此季羡林先生提出重新翻译作品的必要性, 我个人看了以后也是深受启发。

参考文献

[1]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2]季羡林.谈翻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7

[3]许渊冲.文学与翻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4]刘宓庆.翻译风格论 (上、下) .外国语 (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 1990

[5]许渊冲.再创作与翻译风格.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9

[6]周领顺.文学翻译中语言的民族风格的暗化.外语教学, 2003

[7]刘泽权, 闰继苗.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与翻译策略研究.解放

[8]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

[9]李琼.论文化历史及时代背景对翻译风格的影响.湖北大学学报, 2009

英语风格翻译 篇3

关键词:网络新词;翻译风格;有道词典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3-0230-02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上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新词以其鲜活的生命力影响着世人的语言交际。探讨网络词典对这些网络新词的翻译问题,不仅有利于语言词汇的积累与规范,而且还有利于拓展翻译研究的范围,丰富相关的翻译理论。所以,在此有必要结合具体的个案对网络新词翻译实践中最为关切的焦点——翻译风格及其相关问题进行详细阐释与说明。

一、网络新词及翻译风格

研究网络新词在英语网络词典中的翻译风格及其相关问题,首先必须明确两个核心概念,即网络新词和翻译风格。

(一)网络新词

“网络新词”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术语。不同的研究者,因其研究目的与所持界定标准的不同,网络新词会有不同的含义。有研究者通过外延列举的方式,这样界定网络新词的内涵:“一是技术专用语(如磁盘、鼠标、多媒体、刻录机、攒机等);二是网络文化词语(如网络大学、键盘伙伴等等),三是聊天室用语(赛羊、7456等)。”[1]

这是对“网络新词”认可度较高的界定。但这个界定却存在着这样的问题:首先,这样外延列举式术语内涵界定不严密。虽然在这段选文中,研究者对网络新词进行了归类,但是它没有客观而科学地解释出“网络新词”中的“新”的全部内涵。因为,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交际的形式和途径也在发生着快速地变化,例如,“微信”这个词语就很难归类。再如,随着网络的发展,有些网络新词也逐渐失去了“新”的特征。对于这类词语又应该如何解释?其次,网络新词的产生虽然与网络相关,但是并不能把每一个与网络相关的词语都作为网络新词来处理。即,“新词”的“新”究竟体现在哪里?是词汇的构成形式上,还是词汇的意义里?再次,这样的界定没有解释出“网络新词”产生的方式。

根据对上述网络新词的界定及其分析,网络新词应该具有这样的内涵:所谓的“网络新词”是指因网络的普及与运用而产生的比较规范的新生词汇。这里的“新”并不指向时间意义,而是指向“网络”的普及与应用。网络新词的外延包括网络专业词汇和网络流行语。它产生方式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在第一个层面上是指因为网络的普及而产生,例如上边提到的那些专业词汇。在第二个层面上是指因为网络的运用而产生的词汇。例如,因为网络交际而产生的词语。

(二)翻译风格

翻译风格是指译者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翻译技巧和翻译价值取向等长期而综合性的表现。

对于这样的界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翻译风格是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形成的、长期的、综合性的表现。这也就是说,翻译风格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表现,但这种表现却体现为综合性和长期性。因为其具有综合性,所以翻译风格是译者综合翻译能力的体现;因为其具有长期性,所以才能形成与众不同的风格。如果仅从事段短暂的翻译实践,即使译者有多么娴熟的翻译技巧,即使译者拥有与众不同的翻译策略,那也不会形成自己的翻译风格。因此说,考察一个译者的翻译风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其次,翻译风格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翻译风格的形成主要受翻译目的、翻译者的审美意识、语言素养以及他对源语言的理解等诸多元素的影响。针对网络新词的翻译而言,译者翻译风格的形成主要受到了译者对于网络文化和网络语言的理解。因为,任何一个词汇的翻译都要受到具体语境的影响,而对于这个特定语境的理解又要求译者准确地理解其背后的文化传承,即网络文化。从网络新词到网络语境,从网络语境到网络文化,这才是网络新词翻译必备的思维系统,这才是其翻译风格形成的关键所在。

翻译风格的形成可以通过比较得出。在比较的过程中,既可以比较不同翻译者对于同一词汇的翻译结果,又可以通过翻译语言与源语言之间的对比来分析。因此,下边的论述主要结合后一种翻译实践对比进行阐释,关于这一点需要读者注意。

二、网络新词的翻译风格研究

翻译风格是一个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形成的、与众不同的翻译特点。因此,不同的译者会有不同的翻译风格。对于网络词典而言也是如此,不同的网络词典会有不同的翻译风格。所以下边结合著名网络词典“有道”进行翻译风格的分析。

(一)彼此会意

网络新词的产生要有自己原来词汇的基础。这也就是说,大多数网络新词的产生都是原有词汇的更新和运用。而无论是其更新还是运用都会体现出会意的特点。所谓“彼此的会意”有两个层面的意思。在第一个层面上,它是指在原来的语言中,网络新词的产生及其蕴含的意义都可以通过构词成份进行相应的分析;在第二个层面上,对于翻译而言也是如此。译后的网络新词,不仅会体现出原来语言中的会意特征,而且也会体现出译文中的会意特点。

例如,“网民”可谓是一个网络新词了,在有道词典中对它的翻译有如下几种:Internet users 、Netizen (net citizen)、cyber citizen。第一个词汇是由“Internet”和“users”组合而成的一个合成词汇。前一个词语是“网络”的意思,后一个词汇是“用户”的意思,因此,读者可以在组合“Internet”和“users”的过程中会意整个词汇的意思,即,网民;第二个词汇的构成与第一个基本一样,只不过是把“Internet”换成了“net”,而“net”的本义也是“网”。这个词汇的构成方式与第一个有些许的差别,利用了词缀而已;第三个词汇,虽然也采用了合成构词法,但是它运用的“cyber”却与前两者有重要的差别。因为“cyber”是“计算机的”或“网络的”意思。例如在翻译“网络犯罪”的时候,在翻译“网络攻击”的时候,都是用这个词汇。

这也就是说,有道词典翻译中的“彼此会意”与汉语“网民”的翻译有着相同的思维。而且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很好地借鉴了英语传统语言中的某些词汇的基本意义。但是其彼此会意风格的形成却给予翻译者这样的思考:为了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新词的翻译应充分考虑到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传播[2]。

(二)语境暗示

语境暗示风格就是指在翻译的过程中,通过语境的限制使读者理解网络新词的基本内涵。所谓的语境是语言的使用环境,但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并非只有句子、只有上下文才构成语言的使用环境。对于网络新词“给力”的翻译而言就是如此,通过对它的翻译,有道词典不仅更新了读者对于传统“语境”的理解,而且还使更多的读者领略到了自己的翻译风格。例如:在有道词典中,对于“给力”的翻译有以下3种:Awesome、it rocks、cool。这也就是说,当这3个词汇并列地出现于同一个词语的翻译之中时,它的读者会在它们的组成语境中,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含义进行感悟和理解。因为,第一个词汇Awesome是由“Awe”和“some”组合而成的。而对于前者“Awe”而言,它的含义是“敬畏的”之意。而这个意义则正是“给力”的效果;第二个词汇it rocks的核心意义体现在rocks上,虽然它的常用意义是“岩石”,但是rocks这个词汇在俚语里,它还有“宝石”“钻石”之意。而由“岩石”到“宝石”的质变就是汉语里“给力”一词的另一个基本含义,即事物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并且结果又超出了当时人们的预料之外。第三个翻译词是cool,而“cool”的基本含义就是“好”。这也正是“给力”一词的汉语意义之一。

通过上边的分析,读者可以发现一个这样的事实,即,有道词典在翻译汉语“给力”一词的时候,通过Awesome、it rocks、cool组成了一个语言应用环境,虽然它们3个词语具有彼此不同的含义,但是当这些不同含义出现在同一个翻译语境之中时,却把汉语网络新词“给力”的全部意义呈现给了所有的读者。

(三)差别迥异

有道词典的网络新词翻译风格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即,差别迥异。所谓“差别迥异”是指根据彼此语言所处文化背景的不同,对网络新词通过突出彼此差异来使读者领会其核心的含义。

“菜鸟”是一个意义奇特的网络新词。即使在汉语语境里,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正确理解它的基本含义。因为它的含义不能够从这个词汇构成的语素及其含义进行会意感悟。众所周知,“菜鸟”并不是用来做菜的一种鸟,而是指“新手”之谓。而且在运用的过程中,它又衍生出了反应缓慢之意。在有道词典中对其的翻译有3个,即rookie 、 newbie、green hand。仔细地分析这3个译词,读者就会发现一个这样的问题,即这3个词语中都没有汉语“菜鸟”词汇的构成语素。无论是“菜”,也无论是“鸟”,任何一个语素也没有体现在译词之中。特别是对于第三个译词而言,green hand更能体现出翻译中差别迥异的翻译风格。Green一词的常用意义是“绿色”,但是在此译者却选了它的“生的、嫩的、未开发”的意义来与hand合成,突出汉语“菜鸟”的“新手”之意。

再如“山寨”而言,在有道词典中对它的翻译有shanzhai、cheap copy、knock-off3种。而在汉语词汇中,“山寨”是指因为其所处地势偏僻而缺少政府的监管,后来被用来指向“盗版、克隆”之意。在有道词典中,第一个shanzhai译词是对其的直接音译。而且这种音译对于外国读者而言是完全陌生的;对于第二个和第三个译词而言,国内的读者又是相当陌生的。因为,它们都是“仿制”之意。“仿制”虽然与“盗版、克隆”密切相关,但毕竟两者还有差别。因此,这种差别迥异的翻译风格在增进彼此了解的同时,也丰富着各自的语言词汇系统。

总之,网络新词的翻译风格,特别是网络词典在网络新词翻译实践中形成的翻译风格更应该引起相关研究者的关注。因为,它在传播网络新词的过程中,也在践行着翻译理论,拓展着翻译实践。

参考文献:

〔1〕刘海燕.网络语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2〕南洋.浅析汉语网络新词的翻译策略[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S4).

英语风格翻译 篇4

翻译公司的职能质量是指翻译公司服务水平的质量。翻译服务水平主要包括市场工作人员、业务人员、客服和项目经理等一线公司员工以及翻译人员、审校人员、口译人员等公司员工的个人形象及其素质;公司员工的服务技能和服务技巧;公司员工的响应度和工作效率;公司员工的应变能力;公司员工对于客户投诉的处理能力;公司员工的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翻译公司的工作环境、设施、技术配备等硬件建设因素;公司能提供的翻译语种、专业领域以及翻译方向等。翻译公司的服务水平是翻译服务质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如果客户能获得令其满意的服务,即使在翻译质量上出现些许的不足也会获得客户的谅解和容忍。

深圳英语翻译公司一线员工的个人形象和素质能直接影响客户对待公司的总体印象,因此也就直接影响客户是否会与翻译公司合作或展开长期友好的持续合作,直接影响翻译公司的经济效益。这里的个人形象和素质包括这些工作人员的仪容、仪表、文明礼仪、礼貌程度、对待客户的服务态度、是否具有亲和力、声音是否具有吸引力以及学历、知识面等等因素。例如,工作人员的着装是否能体现知识型和学习型组织的内在气质和风格,是否能彰显专业性和职业性;对待客户的咨询是否有礼貌,亲切自如,是否可以耐心的回答客户的每个问题,能否始终如一地表现出积极、热情甚至激情。

翻译公司各个部门对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服务技巧的要求并非完全一致,是有所差异的,如市场工作人员需要对公司的翻译能力和业务流程必须非常熟稔,同时有清晰和顺畅的沟通能力和技巧,项目管理人员必须透彻理解和贯彻公司的项目管理流程和质量控制流程,翻译人员必须具备高超的双语能力、知识面以及书面或口头的表达能力,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要求所有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必须达到公司所设定的服务质量标准。

翻译公司员工的响应度和工作效率也关注客户对翻译公司服务质量的感知评价。表现在员工能够高效、及时地处理客户的关切和问题。

翻译公司员工的应变能力主要针对业务部门的服务人员,在面对面客户洽谈业务或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或其他网络通讯方式沟通时都要求业务人员具备较强的临场应对和应变的能力和技巧,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说服客户,让他们对我们的服务产生信赖。

翻译公司员工应对客户投诉的处理能力首先表现在这家公司是否真正可靠,能否提供良好的译后服务,这也是失败服务的一种补救,对于公司的影响甚大;

翻译公司网站本地化http://员工的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体现在能否无障碍的与客户实现交流和沟通。首先是能否真正理解客户的要求和目的,再者就是是否能让客户完全理解和知晓我们要表达的意愿。同时,在翻译公司,一个工作人员往往要同时为多个客户提供服务,这就要求员工具有清晰的头脑和思维,能协调好不同客户的工作,协调好与项目经理和翻译部、审校部和排版部的工作,不至于产生混乱,导致工作失误。

翻译公司的工作环境、设施、技术配备等硬件建设因素是有形展示的一个方面,客户通过有形的公司规模和设施来形成对公司实力的初步判断和认识;

公司能提供的翻译语种、专业领域以及翻译方向等也是翻译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能够提供的语种越多,擅长的专业领域越广,能提供笔译、口译、同传、视频翻译、软件本地化翻译、桌面排版等服务项目的内容越多,就表明这家公司的实力越强。

初中英语教师 教学风格 篇5

一、以自己的风格培养有风格的学生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学的影响,英语教学一直重知识轻能力,重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灌输,却忽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往往是教师一手拿教材,一手拿“教参”,讲练不分家,根本不考虑英语学科的独特性。

如今,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所以,当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更重要的是“教学”,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如何学,如何科学地学,如何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具有永久性指导意义又能不断完善的学习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初中阶段的英语学有成就,更重要的是将对学生以后的继续学习、深造及走向社会后的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

二、新课标下英语教学风格的实践性内涵

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规范字词、语法及英语修辞方法,甚至也可以规范思考英语知识的逻辑性,但我们决不能让每个学生依托老师的框架把学习和思维均达到整齐划一,我们必须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去拓展思维和独立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将教材视为一部固定的机器,而是要经过教师精心策划使之变得丰富多彩、姿态万千。每一篇英语课文甚至是每一句话都允许按照规律来显示师生自己的理解,体现放权观念,能让学生说的老师不说,能让学生做的老师不做。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养成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不该也不能拘泥于考试命题和标准化答案来教学,而应重在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纠正学生所犯的错误中指导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课内打基础、课外长能力。根据新教材中安排的实践活动,及时举办如朗诵、唱歌、演讲、讲故事、表演、英语角、办英语墙报、展览等活动,给学生以展现自己的机会,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学习的特点,为学生精心设计学案。在课堂整体过程中学生“画龙”,教师“点睛”,然后在“自学”和“共学”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比如:精选课中就出现的重要词、句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练习,把掌握知识的重点放在对问题思考上,根据学生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特点,通过提问、启发和点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多角度思维,使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得到思维方法训练,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精髓——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三、新课标要求转变教学观念,端正教学主体

英语学习风格问卷调查终版 篇6

性别:(男 女)已经学习英语的时间:(2012年9月)这个调查旨在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自己所倾向的英语学习风格,利于大家的英语学习,同时也便于老 师的教学。为方便统计和分析数据,请大家如实填写下面信息,我们将不胜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配合。

您的出生地(农村 城市)您的性格(完美型活泼型亲近型 进取型)

经常=3有时=2很少=1(请根据自身情况在相应的数字下面打“√”)

1.在听报告或课堂讨论时,我不需要记笔记而能记住大部分信息。(321)

2.比起听报告或课堂讨论来,我阅读一篇文章学得东西更多。(321)

3.当我自己做或画一些东西时,我能够学更多的关于某一话题的知识。(321)

4.当学习一些新东西时,通过视觉上的一些图片,表格等,我能学得更容易些。(321)

5.和某人谈论一个话题能帮助我理解我自己的想法。(321)

6.我在考试前会认真地读自己在课堂上做的笔记。(321)

7.当我读书报或小说时,我能在脑海里想象其中的故事或意境。(321)

8.我的动手能力很强,能够很轻易地修补和组装物品。(321)

9.相比我自己读过或是写过,我在课堂上和同学讨论更容易让我记忆深刻。(321)

10.当我想弄明白一张没有文字说明的表格时,通常会很困惑。(321)

11.我在看书的时候,喜欢在主要内容下划线,而突出重点和避免分心。(321)

12.通过听录音或广播我能够将信息记得更牢。(321)

13.我身体协调能力很好,在体育运动方面做得很好。(321)

14.我必须要通过听和读一个新单词从而来记忆它。(321)

15.相比听讲座或是读报纸、杂志,我宁愿看一个主题相关的电影。(321)

16.我更喜欢以读报纸、杂志作为信息来源而不愿听广播或是看电视。(321)

17.我画一些图片在我的笔记上或学习卡片上来记忆一些新的单词或重要材料。(321)

18.我喜欢大声读重要的材料或笔记来集中注意力和使自己有更好的理解。(321)

19.听讲座时,我会在脑海里形成一个形象或画面使我更好的理解相关内容。(321)

20.默写时,我会用不同方式写出自己不确定的单词,再比较哪个最有可能正确。(321)

21.我能通过读纸上或是黑板上内容更好理解老师布置的任务而不是仅听它们。(321)

22.我会更容易记住课本上用较明亮醒目的颜色制作的图表或相关描述。(321)

23.我更喜欢看电视或听广播来获取新闻而不是通过阅读报纸杂志。(321)

24.我能通过实地考察更好的理解和记住课题内容,而不是一次讲座或是一本书。(321)

25.要记住一个生词,我必须要看它好多遍。(321)

26.在画图或是在制作东西前,我会先想象一下它完成后的样子。(321)

27.当老师仅给我们布置作业而不再进行课堂讨论时,我会发现很难完成。(321)

28.上课时,我喜欢记笔记来集中注意力而不会分神。(321)

29.对一个新名词,若仅了解其定义而没有举例或描述时,我会在理解上有困难。(321)

30.我定期阅读报纸、杂志或书籍以获取信息或用以娱乐。(321)

31.当我学一新学科时,若我有一些相关的实践经历,我会更有兴趣且记得多。(321)

32.当我做阅读作业后,我会做一些笔记或概括写下文章中心。(321)

从话语分析看庞德诗歌翻译风格 篇7

关键词:话语分析,诗歌翻译,风格

1 概述

庞德既是意象派诗歌的创始人, 也是开创美国现代主义诗歌的诗人和翻译家, 艾略特曾称庞德是“我们时代中国诗歌的发明者”[1]367。其翻译特色鲜明, 以“创造性翻译”或“改写性翻译”著称。翻译学界对庞德翻译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主要集中于从翻译理论研究庞德译诗的文学成就以及对其“误译”的分析和解释[2,3,4], 另一方面是通过语料库对其诗歌翻译从文体和用词等方面进行描述性分析[5]。但是以上两方面的研究没有涉及对庞德诗歌翻译风格的分析, 因此本文拟从话语分析角度庞德诗歌翻译风格。

2 翻译风格研究及话语分析

对于译者的翻译风格研究, 英国学者贝克 (Mona Baker) 指出译者风格是较其他译者不一样的个性特征, 包括语言和非语言特征[6], 她通过使用各类语料库, 对比分析原文与译本的语言特征、文体特征等, 发现由于性别造成的译者的翻译风格的不同, 译者对某短语的偏好等现象[7,8,9]。国内的相关研究大部分也是借助语料库, 通过定量、定性方法对比分析不同译者风格[10,11,12], 以及分析描述个别译者风格[13,14], 分析对象均为译文中词汇和句子等语言特征。

话语分析理论 (Discourse Analysis, DA) 主要研究的是使用中的语言[15]ii, [16]1, 包括口语和书面语。通过分析人们所使用的语言不但可以发现人们所要表达的意思 (saying) , 所要达到的目的 (doing) , 还可以发现人们在具体环境中的社会身份 (being) [15]2。从话语分析看译者的翻译风格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本文将对庞德诗歌翻译进行话语分析, 把诗歌作为分析对象, 全面解读庞德的翻译思想, 试图将一个完整的、真实的译者庞德呈现在读者面前, 从而能更好地欣赏庞德的诗歌翻译以及他的诗歌创作。由于篇幅限制, 本文采用定量加定性的方法, 主要分析1915年出版的《神州集》 (Cathay) (下文简称《神》) 以及1954年出版的《诗经》 (The Confucian Odes, the Classic Athology defined by Confusius)

Gee指出, 话语分析可以通过六种方法分析语言的七种任务。这六种方法分别是情景意义 (situated meanings) , 社会语言 (social languages) , 固定模式 (figured world) , 互文 (intertextuality) , 大话语 (Discourse) 和大会话 (Conversation) 。而语言的七种任务就是建构意义 (significance) 、活动 (activities) 、社会身份 (identities) 、关系 (relationships) 、政治 (politics) 、 (上下文) 联系 (connection) 和符号系统 (sign system and knowledge) [15]121。本文将通过社会语言方法分析庞德在翻译中塑造的社会身份, 试图发现其诗歌翻译的风格。

3 庞德诗歌翻译的话语分析

人们通过语言 (包括口语和书面语) 进行社会活动、表达观点和建构社会身份。译者解码原文后, 用目标语表达原文。在目标语组织译文的过程中, 译者使用目标语通过译文进行社会活动, 表达观点, 建构社会身份。通过分析庞德诗歌翻译中的第一人称I做主语的句子的谓语动词, 试图发现庞德作为译者在译文中所建构的社会身份。谓语动词分为以下五类[15]153:

认知:表达所想、所知和所了解;

情感:表达好恶等情感;

状态及动作:表达所处状态及相关动作;

能力:表达能力及所不能;

成就:表达作为、成就及与其他人的区别。

收集整理《神》和《诗经》原文文本后, 通过统计及分析以第一人称I为主语的句子后跟的谓语动词, 得到以下的结果 (单位:个) :

由于中国古诗, 抒情主体一般是诗人自己, 所以庞德在翻译诗歌时较多使用第一人称I。A类谓语动词侧重描写主人公“我”在日常生活中的个人感受和状态, 而B类谓语动词侧重表达“我”的思想活动和对个人成就的评价及打算。通过以上的统计可以看出, 在庞德的诗歌翻译中, 《神》中第一人称I后的谓语动词主要描述人物所处状态及具体动作及情感, 而认知及成就部分较少。《诗经》中, I后描述状态及动作的谓语动词较《神》有所下降, 但是认知和成就部分有所上升。总体来看, 两本诗歌翻译中A类谓语动词总和都较B类谓语动词总和多。下文将从语言和内容两方面分析以第一人称I开头的句子。

3.1 语言

庞德在《神》和《诗经》两部译作中语言简单易懂。首先从表达情感、状态及动作两类动词来分析 (由于数量较多, 无法一一列出, 所以选取部分。另, 动词与译文里的时态语态保持一致) 。

从上表可以发现, 在表达情感时, 庞德多用系动词be;而表达动作的动词都是日常对话中经常使用的go, walk, see, get等, 语言平淡朴实。

在句型上, 庞德一般使用简单句, 并经常使用反复修辞方法, 例如I am alone这个句子在《诗经》中出现在八次, 具体如下:

1) bracken wilds over waste, he is gone,

Gone, I am alone.

2) bracken spreads over the grave, he is gone,

Gone, I am alone.

3) In the sunrise I am alone.

4) I am alone,

My heart, ai!ai!

5) Capped crows flap in flock

home.I am alone to weather shock;

6) Others have luck, all of them.I am alone.

7) I am alone.

8) sorrow:my lord gone out,

I am alone.

3.2 内容

从上面《诗经》中八处I am alone和be动词的重复使用可以发现, 庞德翻译的诗歌中, 主人公直接对对方描述心情, 期待对方的回应。又如《神》中著名的The River Merchant’s Wife:A Letter。从题目就可以清晰地表明这是一封商人妻子给商人写的信, 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家书。在信中, 庞德使用第一人称I, 以商人妻子的身份回忆着“我”跟丈夫相识、结婚、丈夫出门的整个过程。十四岁的时候, 无论丈夫叫唤多少次, “我”都害羞不敢回头。到十五岁, “我”希望能跟丈夫永远在一起不分离, 直至死。丈夫离家后, “我”留心观察阶梯上的青苔和门前的落叶, 为在等待中老去而觉得伤感。在信的最后还不忘叮嘱丈夫, 回家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告诉“我”, 好让“我”做好准备, 到长风沙去迎接丈夫的归来。整封信用叙事的方式生动地表达妻子对丈夫的思念, 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在《诗经》中也有评价、称颂的诗篇, 例如“颂”中周颂的第八首。在诗歌的开篇, 庞德先用第三人称描写King的功绩, 在诗歌的结尾用直接引语形式, 用第一人称记叙King对所有人的允诺, 只要他们放下武器, 向他鞠躬, 他们都会得到King永远的保护和恩泽。整首诗先是用叙事方式描述事实, 然后对话方式表达King的意愿, 突出对King丰功伟绩的歌颂。

通过以分析可以发现, 在庞德的诗歌翻译中, 第一人称I引导的句子在语言上主要使用以叙事性语言为主的日常用语, 多用简单易懂的词汇, 句型以简单句为主。在内容上, “我”注重直接表达个人情感, 较少谈论理想和给予评价。以上特征符合劳动阶级人民的语言使用特征[15]158, 因此庞德在《神》和《诗经》中给“我”建构了劳动阶级人民的社会身份, 与《神》及《诗经》中选材和主题相符。

4 结束语

文体风格与翻译的适应性 篇8

【关键词】风格 翻译 适应性

一、文体风格与翻译风格

文体风格是文品的格调或者说是一种模糊性很强的行文气质。它反映着作者的艺术特性和精神个性,而这些艺术特性和精神个性总是要具体地表现在作品的语言形式之中,也就是表现在一定范围内的词语、句型、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法上。文体风格类别多,各有其特点,例如文学、诗歌、新闻报导、科技论文、古代典籍、政论等等。而翻译的风格是由翻译的实质和原理决定的。因此,它不同于一般的文艺风格论。在翻译中,完成了对原作风格的分析认识之后,我们从语言形式上认识原作所承载的风格意义,使我们对原作的风格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就是再现原作的风格。

对于风格的再现问题,中外历史上一直有争论。在中国翻译界,鲁迅曾提出要保留原作的“风姿”,茅盾先生提出要把作品的风格翻译出来。曹靖华指出“文学翻译在某种意义上是文艺的再创造。”翻译工作者进行再创造,就是“除应将原文本意完整地介绍给读者,使他获得与本国读者同样的概念外。同时还要照顾到语言风格,力求明白易懂,才能保持原作的风姿。”我国翻译理论家张洚乾认为:“翻译的风格涉及语言转换中译者对作者,译文对原文的适应性。”总之,我国翻译界认为翻译活动不单纯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来代替原作的语言形式,而是用一种符合译文语言的全民规范的形式来传译作为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的原作的思想内容和风格神韵。

二、几种文体风格的翻译

1.文学。我们知道,文学作品是用语言创造的艺术。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事物的概念和情节的叙述,而是需要更具有能够吸引读者的艺术意境。文学的翻译是要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这样的翻译不是单纯技术性的语言外形的变易.而是要求译者通过原作的语言外形,深刻地体会原作者的艺术创造的过程,把握住原作的精神。在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体验中找到最合适的印证,然后运用适合于原作凤格的文学语言,把原作的内容和形式正确无遗地再现出来。有人说,能否译出原文风格是衡量文学译本的最高标准,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性,都有自己独有的声音,文字,修辞手法和社会习惯。

文学翻译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散文以及文学评论的翻译。为了发挥文学艺术的特有的社会作用,译者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结合生活经验把原作的艺术特色呈现给译文读者。诗歌语言具有简短、精练、含蓄等特点,是思想和内容最为凝练的一种文学形式。诗歌不仅具备一般文学题材所具备的要素,而且还有一定的音韵和意蕴。在翻译过程中,原文中的形美、音美和意美都应传达出来。例如: In a wonderland they lie, Dreaming as they go by, Dreaming as the summers die. ——LewisCarroll 译文:置身荒原, 梦游四方, 夏日虽去, 梦依然。原文语言精炼、结构简洁,轻松悠闲之情跃然纸上。译文选词朴实无华,前三句每句四字,最后一句用三字,字数虽然长短不一,但读起来琅琅上口,极富乐感,让人回味无穷。

2.典籍。典籍文章的风格翻译与现代文学截然不同。例如两千多年前的古体译文,既是译给现代人看的,就不必非译成古英语不可,只要把它用较正式的英语译出来就可以了。看下面一段文章的译文,我们就能比较清楚地了解典籍文章的风格译法。

“凡说之难,非吾知之有以说之之难也,又非吾辩之能明吾意之难也;又非吾敢横佚而能尽之难也。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所说为出于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远矣。”(《韩非子·说难》节选)

“The difficulty of persuading the minds of men does not lie in knowing what you have to say, now in presenting it clearly now in expatiating on it fully and giving it the weight of conviction. Nay, it lies in knowing the mind of the person to be persuaded and what will go direct to it. If the person to be persuaded aims at fame and you talk to him about gain, he will think you sordid and mercenary, and give you a cold shoulder.”

这段译文比较正式,但并非古英语,译文中只用了一个“nay”字,以表文章之古,但若不用nay而用no,也无不可。所以原作时期的语言风格未必适合译者时代的语言时尚要求,这也体现出译作风格的时代感。所以最主要的一点是:这一段文字,层次分明,道理透彻,翻译时把握住这两点,再用符合读者时代的语言来表达,自然就会合乎原文的风格。典籍翻译不能逐字死译,那样简直会无从下笔,而要至少以句为单位。这样逐句而非逐字地译完,在适当地方还要加上连接词。对国外古典文学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文只能译成现代汉语

3.科技论文。科技论文在本质上与其他作品不同,一篇科技论文有没有价值,不在它能不能使读者心中起共鸣.也不在文中有多少“警句”。读者从科技论文中所得到的是新知识。科技论著失了应有的风格,读者就会对事实产生怀疑。保持科技论著的风格是翻译时的要点之一。科技英语的客观性、准确性和严密性要求采用合理的句子结构。一般说来,当一句里包含两个不同概念,又不同等重要时,须采用主从结构。反之,当一句里有两个意义对等、起相同语法功能的并列成分时,则采用并列结构,如:制造方法可分为单件生产和批量生产,单件生产指小批量的生产,批量生产指大量相同零件的生产。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may be classified as unit production with small quantities being made and mass production with large numbers of identical parts being produced. (并列结构翻译)

三、结束语

从对以上几种文体风格翻译中的概述.我们了解到译者在翻译几种文体的文章时,应力求忠实于原文文体的风格,也就是说,译文必须保持原文的风格。如上所述,风格翻译的关键,在于与原作风格的适应性,无论是文学、典籍或科技文体,要再现各个文体的风格,我们强调最大限度的再现。因此,译者要想使译作既忠实于原文内容,又忠实于原文风格就必须在外语、汉语、文化知识等方面有扎实的基础,才能译出上乘之作。

参考文献:

[1]谢天振.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翻译篇-翻译硕士英语 篇9

英语翻译基础

第一部分20个词语翻译

汉语的有:全球化 记者会 中国银行 工业园区 清朝 中秋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英语的有:CNNVOAGDPUN Development Programmefree translationtranslation studies

第二部分段落翻译,英译汉:是关于理财的吧,总体难度不大,但里面有些短语也不好翻,如:The first rule of finance,fall into places, the Joneses, impress,the windshield....汉译英:是关于中国学习西方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出现了一些问题。后面又说学习过程中,提高了东方各国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难度也还可以

百科与汉语写作

这一科做的很差

百科知识:大纲上写的是考选择题,但是试卷上却是名词解释,共20个,有:

加息 通胀 汇率 三大股指 拉美 G20国集团 保障性住房 烂尾房 安居工程 殷商 甲骨文 罗马帝国彗星 太阳黑子 伏尔泰

我答的是一塌糊涂,惨不忍睹。。

应用文写作:商品介绍,写自己熟悉的一款商品,要求有标题,开头,主体段,结尾,来引导消费者的心理。450字,做的也不好,没有想到它第一年就考这个,光准备求职信了。。大作文:出污泥而不染 800字。感觉作文写得像答政治题,没有文学气息可言,时间很紧,连写完都成问题,根本没时间管什么文采了,一个字:惨啊!

八年级英语课文翻译初二怎么翻译 篇10

图片 怎么了?我感冒了。怎么了?我胃痛。我背痛。

1c 怎么啦?我喉咙痛。

2a 1.发烧—d.多喝水 2.喉咙痛—b.加蜂蜜的热茶

3.胃痛—a.躺下休息 4.牙痛——c.看牙医

2c 怎么了?我牙痛。也许你应该去看牙医。好主意。

Grammar Focus 我头痛。你应当上床睡觉。 我胃痛。他不应当吃东西。 她牙痛。她应当看牙医。

3a怎么啦?我觉得不舒服。我感冒了。什么时候开始的?大约两天前。噢,那太糟糕了。你应当休息一下。是的,我也是这样想的。我希望你快点好起来。

4怎么啦?你喉咙痛吗?不,我不痛。你头痛吗?是的,我头痛。你应当躺下来休息一下。

SECTION B

1a 疲乏的;劳累的 饥饿的 口渴的 紧张的;有压力的1b 吃个苹果。早点上床睡觉。喝些水。听音乐

2c 吉娜怎么啦?她累了。噢,她应当早点上床睡觉。她不应该去参加聚会。

3a 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国方式

传统中医认为我们需要阴阳食品的平衡以保持健康。例如,你经常没有力气并感到疲倦吗?这或许是因为你吃了太多的阴性食品,你应当吃含阳性较高的食品,像牛肉。吃党参和黄芪草对这方面也是有好处的。但那些太紧张和易怒的人也许吃了太多的阳性食品,中医认为他们应当多吃阴性食品,像豆腐。现在中药在很多西方国家很受欢迎。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容易,均衡饮食很重要。

3b每个人都会不时地感到疲倦。当你疲倦时,你不应当晚上外出。你应当几个晚上早儿上床睡觉,并且你应该锻炼以保持健康,你也应吃水果和其他健康的食品。你不应当在你感到疲倦时学习。

4我牙痛。我紧张。我睡不着觉。我饿了。我后背痛。我感冒了。我头痛。我累了。

SELF CHECK

1 我认为每晚睡眠八小时是重要的。 医生可以给你开药。别紧张。那是不利于健康的。我牙痛。我需要看牙医。均衡饮食以保持健康。

2 噢,我希望你喜欢我在纽约的学校。我喜欢你在北京的学校,但我现在感觉不非常好。我很累并且头痛得历害。因为我的普通话没有长进,所以我很紧张。我每天晚上学习到深夜,有时直到午夜2点,但我认为我没有提高。我的确需要一些对话练习!我想我也感冒了。噢,天啊!但房东一家人真的很好。昨天他们…… 亲爱的萨莉:听到你不舒服我很难过。我认为你应该……

谈如何保持文学翻译中的风格忠实 篇11

【关键词】文学翻译; 忠实; 风格

文学风格是文学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的各种特点的综合表现,是作家的思想修养、审美意识、艺术情趣、艺术素养和语言特质构成的艺术个性在文学作品中的集中反映。风格的传达,是文学翻译中最敏感而最复杂的问题之一。在翻译过程中, 我们强调要做到“信”“达”, 即忠实原文意思, 准确表达原作者意思的同时, 还要保持原作的风格, 即作者的写作特色, 也就是译文“雅”的问题。从语言方面来说,风格就是文章的音韵节奏、选词造句、语域语体、篇章结构等语言使用上的特征。文学既然有表意传情之功效,其翻译就不能是从英语到汉语或从汉语到英语的简单转化,它还讲究内容美、形式美和意境美。因此, 文学翻译者,应尽最大努力在另一种语言里再现原文中独特的风格,让译作读者有机会像原作读者一样欣赏它。风格是一个作家的标志,是需要译者考虑的要素之一。这正如鲁迅所说“: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

一、注重语言风格,保持作品的神韵。

风格是和语言联系在一起的, 语言的不同, 必然会使 风格产生变化, 这就给翻译者带来不可克服的困难。语言文字是 承载风格的客观物质基础。风格的重要性要求译者必须尽可能 再现原作的风格。在翻译时仅将故事情节平平淡淡译出来,韵味尽失 ,意境全无,即使字面上意思没有出入,文字也算流畅,但因为不传神,就不能算是好的作品。为把原作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语言特点与风格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出来,译者应依据自己的了解、感应,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在翻译过程中进行再创造,将原作重新呈现。例如:An ideal marriage is one in which the wife is a treasure and the husband a treasury. (理想的婚姻在于妻子是宝贝儿, 丈夫是财神。) 如果我们将上例的treasure 译成“珍宝”、“金银”,treasury 分别相应译成“宝库”、“金库”, 虽能再现原文表层意思, 但在汉语语言习惯上显得过于牵强而不自然, 而且英语原句中那种诙谐、讽刺的深层意义也会因此荡然无存。因为treasure 在英语口语中就相当于my dear 之意, 用以称呼孩子、姑娘和妻子。将treasure 译成宝贝,treasury 译成财神,原文风格尽现。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得到了同样的审美愉悦。如果译成“宝库”、“金库”,是很忠实,但文学语言的美妙则丧失殆尽。所谓译者自己的风格,实际上是译者整体素质和修养、翻译水平的体现,不能与原文作者的创作风格混为一谈。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比作者直接用母语创作更为艰巨。说翻译是再创作、是艺术,就是出于此理。译者在这种受约束、受限制、自我克制的条件下,去体现原作的风格,同时也反映了自己的真水平、真功夫。例如,有句拉丁美洲俗语“There’s no pot so ugly it can’t find a lid”,如果译成“罐儿再丑,配个盖儿不发愁(姑娘再丑,找个汉子不必忧)”,意韵合拍,风趣隽永。 “It was one clear and calm day in mid-January...”是一个很平常的句子,其中的“one clear and calm day”也是十分平常的词组,如译成“晴朗而平静的一天”,或译成“天气晴朗,无风无浪”,都显得不能传意,若译成“天朗气清,风平浪静”则把普通的字眼译得贴切、舒畅,既讲求了文字对称之美,读起来也朗朗上口,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技巧上要有硬功夫,真本事。王佐良教授说过:“译者的任务在于再现原作的面貌与精神:原作是细致说理的,译文也细致说理;原文高举想象之翼,译文也高举想象之翼。”译者能够尽职尽责履行这一条,就已经对得起原作了。

二、注重文体风格,补充作品的神韵。

文学翻译要注意措辞的文学性, 创造性, 具有文学色彩。译者必须心领神会原作的精神, 避免机 械地逐词翻译。译者应先捕捉原作的思想、感情、风格、神韵, 然后运用自己的匠心把它们表现在另一语言里。这就是说, 好的译者要在翻译前去理解原作, 努力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艺术风格、语言风格内化, 然后选择合适的译文译介给译入语读者。原作的风格各不相同, 译者应力求如实地加以表现。由于翻译是再现原 文的精神, 我们既要忠实于原作者的优美之处, 也要忠实于它的不足之处。译者的责任只是再现原作的内容与风格。还原作的本来面目——这应当是译者的最高追求。如果原文的意义是模糊不清的, 那么, 忠实的译文也就应该同样模糊不清。原文中省略部分, 除非绝对必要, 也不宜在译文中任意补充。译文的适应性还应体现在作家个人风格方面。不同作家的写作特色各异。这些差异除体现 在构思、选材等方面, 还表现在语言风格上。例如, 海明威的语言 通俗晓畅、简明洗练、而福克纳则艰深晦涩, 翻译中要充分考虑 作家的创作个性, 切忌千腔一调。只有这样, 才能使译文达意传神, 为广大读者所接受。

一篇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感情神韵 ,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保持了原作的形式 ,同时也就起到了传神的作用 ,就能达到形似神似浑然一体。

原文:The pearl settled in to the lovely green water and dropped towards the bottom. The waving branches of the algae called to it and beckoned to it. The lights on it surface were green and lovely. It settled down to the sand bottom among the fern-like plants. Above,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 was a green mirror. And the pearl lay on the floor of the sea, and when it settled the pearl was gone

译文:珍珠掉在晶莹可爱的水面,沉入海底。在水中摇曳的海藻 ,向它招手 ,向它呼唤。它,光芒四射,碧绿可爱。它,掉到一堆海底植物下面的沙滩上。上面 ,海底清澈晶莹 ,好似一面镜子。珍珠躺在海洋低部。一只螃蟹在海底匆匆游来,掀起一团细沙。细沙沉下来,珍珠就看不见了。在这段描述中 ,形似和神似达到了很好的融合。如the surface of the water was a green mirror就字面上讲可直接说“水的表面像是一面绿色的镜子一样”,意思同样是达到了 ,但是如果把 green 和 mirror 分开来译的话 ,效果就截然不同了。该篇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联想,使得整篇文章清新秀气。

再如王佐良先生翻译的培根的《论读书》大家都耳熟能详,将英汉文本进行对照,培根的原文句式对称、风格古朴,译文使用汉语古文句式,句式结构跟原文基本相符,遣词造句精当简练,原文的古朴语言风格基本保持。译文与原文传达了同样的信息或者说具有同样的内容,译文受众与原文受众达到了同样的理解。

翻译是一门实践的学问, 译者只有通过大量的反复的实践, 才能较好地把握和传达原作的风格。风格离不开语言, 字、词、句是文章的基本要素,译作能否最大限度地再现原作风格,字词句的推敲非常重要。从语言、句法、文化背景、民族色彩、审美情趣等角度出发, 选择最能体现原作风姿的语言、形象, 最大限度地提高原著的可译幅度。要想使原文风格得到最大限度再现, 译文所采用的语言必须与原作在保持形式相同的前提下, 语言特色相一致。为了最大限度地再现原作风格,译者在翻译之前,应该对原作者有一个系统的了解,要反复通读原作,以求从整体上了解和把握原作的风格、神韵, 并努力抑制个性的融入。风格翻译的总的原则是和谐, 译者要自觉遵循和谐性原则, 在翻译过程中注意从整体上把 握原作的风格。文学作品的风格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译者的所谓创造, 在一定意义上是在语义、审美等层次无法与原文在形式上求得对应而采取的种种变通手段。译者的创造要以不违背、不损害原作的意蕴、风貌为本, 尽量缩短译作风格与原作风格的距离, 尽可能求得两者的协调与和谐。所以对原文忠实,不仅是对表面的字义忠实,而且对情感、思想、风格、声音节奏等必同时忠实。只有这样,译者才可能在文学翻译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 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出版社,1984.

[2] 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6.

[3] 王健.文学翻译风格谈[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 (1).

上一篇:现代管理学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校长听课后该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