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党政机关财务管理新要求

2024-05-29

新形势下党政机关财务管理新要求(共9篇)

新形势下党政机关财务管理新要求 篇1

新形势下党政机关财务管理新要求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党政机关的财务管理也较以前有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在国务院发布了有关厉行节约的条例之后,对于党政机关的铺张浪费以及“三公消费”等都有了十分细致的说明。本文就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新形势下的党政机关财务管理工作的新要求进行解析。

【关键词】公务活动,财务管理,监督检查

1、概述

党政机关对财务管理进行严格的约束和要求,一方面是为了对新形势下的党政机关财务工作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一方面是为了从厉行节约的角度对党政机关的“三公消费”进行规范和治理。通过全面且规范的实施节约财政政策,力求让党政机关从自身工作形象上得到全面的改善或提升。这不仅仅是关系到经费支出的问题,其实也关系到政府公信力的层面,只有将政府公开、公正、公平的形象树立在民众面前,民众才能够对党政机关的工作给予更大的支持和理解。

2、新形势下党政机关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和政府的优良作风。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发的关键阶段,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环境中起主导作用的关键节点时期。在这个期间,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不仅仅是一项民生任务,更是一项政治任务,因此,如何确立党政机关在民众中的公信力问题,不仅关系到区域性政治资源的合理搭配,还直接关系到党政机关在开展相关工作中的侧重面与重点等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党政机关的财务管理工作,尤其是“三公消费”等问题,都是民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一味的“捂盖子”不仅不能起到正面且积极的作用,还有可能进一步将矛盾激化,因此必须正视有些问题,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大致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上:

首先,财务管理权限过于集中。作为党政机关而言,不仅与一般的商业、企业不同,也与一些兼具党政部门职能的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或者社团组织有着明显的区别,因为其中存在着从属关系或者是上下级管理关系,为了在这些部门中树立一个严肃的形象,在党政机关中,“一把手”对于人事权、财务权的管理往往是相当重视的。因此在党政机关中,财务管理的权限不仅没有具体落实到人,还基本上是属于主要负责人的“自留地”,除了一些较为重大的经费开支需要经过党委(组)会议批准以外,其它的经费开支基本上都是“一把手”说了算。如此高度集中的财务管理权限,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极易存在贪腐行为的生存空间,给党政机关的财务管理工作埋下了严重的隐患。

其次,财务管理体系透明度不高。其实按照《审计法》的相关规定,对于党政机关的财务支出都是有严格的要求的,而且同级或上级审计机关会定期对其进行审计,涉及重大项目的还有专项的审计。但是由于审计部门本身也是党政机关之一,因此无论是处于维护党政机关形象的角度也好,还是处于实际工作需要的角度也罢,审计部门对于党政机关采取的审计工作其重点并非在“支出项目”上,而是在“支出环节”上,也就是说如果在经费支出的过程中不存在贪腐行为的话,对于列支项目的合理性与否,审计机关其实并没有过于深入的去约束。

最后,财务管理制度形式化现象普遍。对于党政机关的财务支出,无论是从中央还是到地方,都有着较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这些要求的出发点其实都是好的,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往往被个别的部门加以曲解,随着越来越多的党政机关“上行下效”之后,有些财务管理制度就完全处于形式化状态下了。以至于一段时期以来,党政机关的有些单位和部门,不仅没有对财务管理制度予以高度的重视,甚至还专门针对制度中所涉及的相关内容开展“专项造假”,让原本严肃且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完全处于形式化状态,民众对这种行为颇有微词。

3、新形势下党政机关财务管理的解决措施

自2012年以来,中央以及各地方陆续提出了八项规定以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一系列要求,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公务行为做出了新的、更严格的规定。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党政机关经费管理、“三公经费”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要求和部署。结合党政机关的实际工作需要而言,这些措施的具体实施大致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为主:

其一,领导干部思想要重视。此次从中央到地方针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所提出的相关要求,尤其是针对财务管理工作中所提出的具体指导性意见,绝非是一般意义上形式化的文件,而是党中央、国务院经过充分的论证之后,对于各级党政机关的实际工作,特别是财务管理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和部署。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不仅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更需要从实际行动上高度重视。必须摒弃以往“一把手=一支笔”的思想,必须确立民主且规范的思想来认真对待党政机关的财务管理工作,认真面对在新形势下党政机关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以及存在的隐患。这样不仅可以净化党政机关的财务管理新秩序,还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了党政机关“一把手”的贪腐隐患问题。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着重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民主意见,绝非是在“一言堂”环境下采取的“被民主”。作为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都必须加以重视,不能因为某些经费支出被提到党委(组)办公会上来了,就认定是合理支出了,对于那些明显违反“八项规定”以及《条例》的支出,应该予以否定和制止。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窝案”的出现,更是让党政机关的财务管理工作有了一个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和思路,让党政机关的财务管理工作方向更为明确。

其二,财务管理责任要落实。一般情况下来讲,党政机关的“一把手”是财务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但是从相关的规定上来看,并没有明确的对责任进行实际的划分,其实这完全是一种所谓“约定俗成”的处理方式,但是这种局面一旦存在了,要想在短时期内进行彻底改变其实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那么就只能从财务管理责任的相关责任上加以约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了。这里所指的财务管理责任,绝非是财务管理的“事后责任”,也要包括“事前责任”,也就是说,对于一些经费支出的提出动议,相关的人员,尤其是“一把手”要承担相应的管理和约束责任的,作为党政机关的实际负责人,其工作的职能和权限是要求其在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要求,而绝非是在“一言堂”中混淆视听来达到经费支出的目的。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廉洁政府的任务,要求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现代政府管理不仅要算“政治账”,还要会算“经济账”。从一定意义上说,“廉价”是提升政府形象的有效途径,是“廉洁政府”不可或缺的标志。因此,在财政收入增幅趋缓、结构性减税效果逐步显现,民生性支出刚性增长的情况下,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制度管控措施,学会过紧日子,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以厉行节约的实效取信于民。

其三,财务制度规范要明确。这次新出台的财务管理制度,不是对原有制度的小修小补,而是通过改革创新,增强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因此,针对一些党政机关财务制度规范的不明确问题,通过此次新出台的财务管理制度,已经有了明确的解读和细致的规划,在这个基础上,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必须全面且无条件的规范和落实。这些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一是,严格审批制度。如省级一类会议由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审核,按程序报批;二类会议先送省财政厅初审,再由省财政按归口原则分送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办理审批手续;

三、四类会议由各单位领导办公会或主要领导审批。培训费原来没有统一的管理办法,现在规定,举办培训要制定培训计划,经单位党组(党委)会议批准后,报组织部、公务员局和财政厅备案,如要到省外办班,还要报这三个部门审批。其他财务制度也无一例外地强化了公务活动审批流程;二是,严控活动规模。如会议费管理办法进一步压缩了参会人数和会期,二类会议参会人员不超过150人,较原规定控制在250人以内压缩100人,省直机关每年原则只召开一次,原来没有次数限制;三类会议不超过130人,比原来压缩20人;四类会议不超过50人,二类会议会期由2天压缩为1天;培训费管理办法充分体现压缩培训时间和政策导向,超过15天的培训,超过天数按综合定额标准的80%控制,超过30天的,超过天数按70%控制;三是,合理确定标准。这次制定的开支标准调整幅度很大,如工作人员出差住宿限额及伙食补助费标准提高了一倍,各类会议费综合定额标准提高50%以上;临时出国的住宿费、伙食补助及公杂费等标准翻了一番。这些标准的大幅度调整,有效解决了以往因标准过低而无法执行,又在实际操作上又乱开支的问题;四是,多方相互制约。如出国实行经费和总量双向控制,必须同时满足经费预算和计划审批这两个条件,才能安排出国;出差首先要按程序报批,回来报销差旅费还必须有住宿发票。这些规定对公务活动的总量控制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其四,财务体系审计要细化。在新形势下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约束和规范,不仅体现在具体的执行力上,在财务体系的审计工作中也有着较为明确的要求和部署。作为党政机关而言,不仅要密切配合相应的审计工作,更要针对审计工作中所反应出来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或落实。党政机关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在法律、法规和制度的框架内运行,要依照法律、法规,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内部牵制制度,规范和约束机关理财行为和程序。机关财务人员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对机关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加以思考和研究,对完善机关内部财务制度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要积极探索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财政直拨等财政支出改革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完善财务管理方法体系,不断提高机关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审计要满足政府和市场需求,必须在履行审计监督职能基础上,构筑审计监督与审计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审计新平台,创新发展。一方面,改变就查帐论查帐的审计方法,把审计过程作为调研过程来总结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经验和方法。改变这种局面的有效方法,就是把审计过程作为调查过程,对审计单位和不同行业帐务进行分析研究,理清各科目的勾稽关系、来往帐目管理规则和财务管理内在的规律性,总结核查帐务的经验和审计的科学技术方法。以快捷有效的科学审计方法和手段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围绕实现宏观效益目标,确定审计重点。近几年来,国务院领导多次提出“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要求,审计应在工作思路和审计计划上贯彻落实,把微观审计与实现宏观效益结合起来,提高审计效应。审计重点除预算执行审计外,应重点审计重点行业和部门、审计必须把政府经济工作重点和影响国计民生的经济活动事项作为审计工作重点。最后一方面,把为宏观经济决策咨询服务作为审计新的职能,力求实现审计监督作用的高层次化和效应的最大化。为宏观经济决策服务,其基础的工作就是开发利用审计信息资源,结合其他相关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处理转化为宏观经济决策的科学依据。

其五,财务公开透明要彻底。党政机关的财务公开问题,不仅仅是关系到党政机关的形象问题,还直接涉及党政机关在群众中的社会影响问题,这种财务公开绝非是某些人认为的“绑架民意”,而是彻彻底底的“顺应民意”。因此,作为党政机关必须对其高度的重视和关注,除涉密单位之外,一般性财务支出单位,必须将财务公开透明公示活动落实到实处,这样才能彰显出党政机关“廉洁、规范”财务支出的信心和决心,这样才能让“阳光财政”落实到实处。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党政机关对于财务工作进行的调整和规范,不仅从财务工作的本质上有了很大的改善,而且从塑造良好党政机关形象上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些措施会触及一些“小圈子”人的利益,但是无论是基于规范党政机关形象还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公经费”超支的问题上,各级党政机关都应该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有则加勉无则改之。这不仅仅是维护党政机关良好形象的一个重要举措,更是党政机关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的最直接、最精准体现。

参考文献:

[1]俞红梅.高职院校预算管理的优化策略探讨[J].商业会计.2012(05)

[2]袁鑫鑫.我国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

[3]喻海燕.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研究[J].当代经济.2011(12)

新形势下党政机关财务管理新要求 篇2

为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工作, 财政部、公安部出台了关于《公安机关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试行) 》, 对公安机关的预算管理、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等各个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公安机关加强财务管理, 可以树立正确的风险防控意识, 及时发现和规避潜在风险, 实现单位有序管理。公安机关只有不断强化财务管理, 提高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 建立健全以风险防范和控制为导向的财务管理体系, 才能有效应对越来越多的风险, 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加强公安机关财务管理是保证公安机关正常运行的需要。财务管理作为公安机关日常管理的基础, 有助于提高公安机关日常管理, 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意识, 通过加强财务管理, 可以减少管理舞弊, 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和风险防范控制意识。通过“增收节支”, 有利于公安机关加强社会管理, 为公安机关侦破案件、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公安机关作为社会管理的主角, 在新形势下, 公安机关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 国家要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成立, 对于国家安全, 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管理将发挥着巨大作用, 作为公安机关, 承担的任务繁重, 管理的资源较多, 只有加强财务管理, 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安全的需要, 能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二、公安机关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相关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随着公安机关改革的不断深化, 出现了许多新的业务, 制度并未及时修改, 无法起到引导和制约的作用。会计制度、会计法规的不完善已成为公安机关加强财务管理建设的根本障碍。

(二) 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尽管公安机关在固定资产管理上有了较大进步和发展, 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 就会直接影响到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有公安机关存在固定资产管理松散现象, 一些基层派出所重视采购环节、轻视管理流程。不能够按时按规定将资产入账, 或者在后续管理中不能及时跟进, 没有按照规定对资产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清产盘点。不进行及时的维护和保养, 设备使用过程中也是违规操作, 磨损严重。在资产的处置过程中, 不通过公开招投标, 或先售出再通过招投标走过场, 严重低估了固定资产的价值, 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合理科学地资产配置标准, 部分职能部门占用的资产与承担的社会事务不协调, 资产配置不合理。对固定资产的重视程度不够, 导致固定资产流失的现象非常常见。管理缺乏监督机制, 未建立起立体式、全方位的监督体系, 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未健全, 有效的监督方式和途径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 内部控制不健全

不少公安机关对风险防范与管控不够有效, 缺乏针对性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监督职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单位管理层会计监督意识不强, 措施不得力, 缺乏责任落实, 监督环节衔接不密切, 管理方法不够科学等。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认识上存在偏差, 看不到风险管控的重要性, 更看不到其内涵外延, 正是这种认识上的落后阻碍了风险管控在实践中的应用。在内部控制风险管控上缺乏联动, 行动不统一, 架构不健全, 这都难以应对复杂多样的风险因素;难以把握所有风险因素。很多单位只有主要领导离任时才进行离任审计, 日常审计几乎没有, 对内部控制的测试也流于形式, 导致财务人员对内部控制要求不高。在日常管理中, 公安机关面临的风险是多种多样的, 部分基层领导干部难以全面把握面临的风险, 只看到其中的部分风险, 忽视了另外的风险, 这就使得难以全面应对所有风险。当前对风险的管控和识别大都依靠经验, 且由于自身专业技能的约束, 风险的识别量化缺少依据, 这就使得难以及时有效地对风险进行预警。大多数公安机关单位都能够根据自己所在环境的内外风险, 建立健全符合本部门特点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防范体系。但不可回避的是, 现有的风险方法体系及内部控制制度难以在各个方面发挥全面有效的管理控制作用。要预防并及时发现、纠正公安机关在财务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以风险为导向, 不断改进、充实和完善公安机关内部控制制度。

(四) 缺少内部监督机制

公安机关作为预算单位, 财务管理缺乏监督机制, 尚未建立起立体式、全方位的监督体系, 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缺失, 有效的监督方式和途径需要进一步完善。在落实过程中, 部分公安财务人员法制意识淡薄, 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对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 违规成本较低。对于费用的报销无固定流程, 缺乏一定的财务分析。

(五) 政府采购不规范

公安机关涉及的治安警务设备较多, 大多数设备需要政府采购, 在日常工作中, 好多基层单位对政府采购很反感, 认为过程繁琐, 时间较长。有的基层单位先采购后走手续, 有的单位直接不走政府采购, 私自采购。

三、做好新形势下公安机关财务管理工作

(一) 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在公安机关的实际管理过程中, 不少管理层对其财务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或者仅仅认为公安机关财务管理只是走形式, 根本无任何作用。公安机关的这种意识阻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 对于财务管理专门岗位, 许多公安机关根本不设置, 遇到迫不得已的时候, 从会计岗位或出纳岗临时抽调人员进行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 业务上不了解, 机构不健全, 导致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难以有效实施。应当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对于公安机关日常管理的重要作用, 重视公安机关财务管理建设, 并逐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根据财务管理的要求设立相应的管理岗位, 以此进行财务管理和控制。并严格强化制度的落实, 提升制度的效力, 重视制度的执行, 明确责任, 层层负责。同时公安机关要实现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合理科学评价, 及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考核奖惩时, 可以考虑实绩与管理目标的差异方向及大小。对于完成管理目标难度较大的部门奖励多一些, 对于管理目标难度较小的部门奖励少些。以此鼓励员工尽可能编制科学准确的财务管理方案, 通过财务管理指标评价体系健全来积极落实各项财务制度的建立。

(二) 严格执行财务预算与决算制度

公安机关应当强化预算编制制度体系建设, 加强对监管体制的管理并加强约束财政收支, 提高预算执行力度, 以此明确预算管理的核心地位。做到积极落实预算管理体制, 明确责任, 细化分工, 将任务明确到具体单位和个人。并积极监督预算编制后的执行情况, 检查资金使用情况, 以此减少财政资金的闲置浪费情况发生。

(三) 加强内部审计, 发挥内部监督的作用

成立专业的内部审计机构, 并保障其具有权限与独立性, 在开展审计活动工作时, 不应该受到各部门的掣肘, 保障内部审计工作客观、公正、真实的开展, 准确直观的反映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是通过设立审计委员会体现的, 在组织中不受管理层及其他业务部门的干涉, 进一步增强了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同时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

(四)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防止资产流失

公安机关固定资产管理事关公安机关的有序运转。固定资产作为公安机关日常运行的基础, 加强管理有助于避免公安机关资产的流失, 当前资产流失现象严重, 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加强公安机关固定资产的管理, 有利于实现单位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公安机关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单位的效益效率, 关系到其能否有效提供服务, 完成职责使命, 以此保障各项工作健康有序管理。为适应改革分流、精简机构, 一些服务性经营性固定资产将分离出来, 由此而带来了大量的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问题。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可以有序推进公安机关的改革。公安机关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仍存在着不少问题, 如固定资产管理松散, 只重视采购环节、轻视管理流程。不进行及时的维护和保养, 设备使用过程中也是违规操作, 磨损严重。在资产的处置过程中, 不通过公开招投标, 或先售出再通过招投标走过场, 严重低估了固定资产的价值, 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甚至存在账外资产现象, 不能够按时按规定将资产入账。要盘活公安机关固定资产, 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和效益, 进一步激活使用效能, 需要对固定资产管理体制进行创新改革, 强化政府授权管理, 并引进市场化管理模式。通过资产存量与需求的合理匹配, 实现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并以此强化固定资产监管, 杜绝资产使用效率低下甚至浪费的现象发生。通过强化固定资产监督管理, 进一步规范管理制度和流程, 可以有效降低非客观因素以及资产流失等现象的发生, 同时也有助于固定资产管理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除加强审计等外部监督管理之外, 公安机关自身强化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做到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 切实强化固定资产监管力度, 提高使用效率和效益。

(五) 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做好财务分析工作

要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的流程和规定, 做好政府采购工作, 加强对违规操作的处罚力度。要对主要财务指标加以分析, 实施财务绩效评价, 对主要指标加以重点分析和关注。严格控制费用支出, 本着节约开支的原则, 加强支出管理。

参考文献

[1]邓锡绵.试论在建立现代警务机制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公安机关财务管理工作[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07) .

[2]李群英.论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理念的理论创新[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11 (06) .

[3]冯金怀.试论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公安群众工作[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 (03) .

[4]朱穗生, 彭新, 曾忠恕.浅议新形势下的多警种合成作战[J].公安研究, 2002 (03) .

新形势下党政机关财务管理新要求 篇3

关键词:新形势;检察机关;财务制度;完善措施

一、检察机关财务管理的涵义及范围

在对新形势下完善检察机关财务制度进行研究之前,有必要对检察机关财务管理的涵义以及范围进行明确。

1.检察机关财务管理的涵义

所谓检察机关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即是为了有效保障国家赋予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正确履行所从事的一切经济管理活动。一般情况下,检察机关的财务管理主要包括检察机关经费的内部控制、后勤保障、固定资产管理、检察经费预算计划以及检察经费决算执行等几个重要的内容。

2.检察机关财务管理的范围

基于检察机关的特殊性,其和一般的企业财务管理虽然也有不少相同之处,但是其也有着自己的管理范围与个性特征,总体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检察机关具有不同的会计核算基础方法,检察机关属于行政单位,其采用的自然是收付实现制作为基本的会计核算基础,而企业则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二是经费保障的来源渠道不同,由于检察机关属于国家行政单位,其经费的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付,其具有更强的稳定性;三是其所受上级领导的方式不同,检察机关不但要接受当地区委和区政府的领导,而且还要接受市级检察机关的领导。正是由于这种双重性的存在,也使得检察机关在财务管理中也具有双重性的特征。

二、檢察机关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作用

伴随着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检察机关财务管理制度也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从而使得其向着更加有利于推进我国法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保障检察机关司法独立的目标发展,向着中国法治社会建立的宏伟目标发展,总之,检察机关财务管理制度具有如下几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1.保障和促进检察职能的充分发挥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财务制度在各行各业中的重要性愈加突出,尤其对与检察机关来说,更是面对一定的发展和挑战,如果财务制度不能进行有效的完善,就很难促进检察职能的有效发挥,当然,也无法提升包括检察官在内的检察机关职工的积极性。比如,我国很多检察机关财务管理制度中都在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对检察办案的投入与倾斜力度,而在我国的《人民检察机关财务管理暂行办法》中也明确了各项法律监督职能工作的支出,例如侦查办案支出、出庭公诉支出、控告申诉支出、监所检察支出等,进一步突出和强化检察职能作用的发挥。

2.推动我国检察机关司法体制改革

检察机关的财务管理制度是社会运行中应用性很强的部门法,又与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和宏观体制改革、司法制度创新联系最为密切的法律制度。检察机关财务管理制度通过其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建设、程序规范等物质和后勤的保障来推动检察机关司法发展进程。检察机关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发展成果需要从制度和创新上予以保证。检察机关财务管理制度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其中一项具体措施,检察司法体制改革中的检察官权责制和权察机关独立性必然需要检察机关财务管理制度的支撑。

3.规范和引导了我国法治体系的进程

检察机关财务管理制度就是用法治思维方式与法治方式发现、认识和处理各种事务,协调各种关系,从而为规范和引导法治体系的检察司法体制确保有序的平衡。在检察机关财务制度的制定中,务必需要考虑到与我国现阶段国情、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等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紧跟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步伐。而且,对新形势下检察机关财务制度的完善,还能够对我国法制体系的发展进程进行有效的规范和引导。

三、新形势下检察机关财务制度的有效完善措施

面对着当前我国很多检察机关在财务管理制度方面不完善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有效的措施,以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从而为促进检察机关职能的发挥提供充足的保障。

1.完善财务相关岗位结构

检察机关应建立规范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与体系,明确领导层及各级职工的职责分工,明确各个层级在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规定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的职责和程序方法,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领导层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带领全体人员制定切实可行的内控制度实施细则,善于倾听意见,及时发现并解决新环境中出现的问题,做到领导带头,全员参与。

2.加强预算控制管理制度

在现代化的检察机关内部财务制定中,预算控制制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所在,其不仅要求需要要求对笨蛋的经济活动和资源进行事前安排,还需要对全部的业务活动和资源的运用情况进行事中和事后控制,从而将不必要的偏差和遗漏现象降低到最小的限度。因此,在形势下的检察机关财务制度完善中,应该增强预算的观念,建立完善的预算机制,从而在全面提升预算管理水平的基础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和效果。

3.将监督与审计二者相结合

监督与审计是保证财务制度正常运行重要举措,首先,检察机关应该充分发挥内部监督机构的作用,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检察机制,对于财务管理运行状况进行定期的报告和公开,并对内部财务控制制度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此外,还应该在中央的统一要求下,接受相关部分的设计,做到检察机关预算、决算以及行政经费等的公开,正是通过这种内部监督与外部设计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够有效保证检察机关财务制度的有效运行。

四、结语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对检察机关财务制度进行完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除了采用本文所述的完善措施以外,检察机关还应该努力提升自己财务管理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可以多开展相应的培训,以使为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提供良好的人员基础。

参考文献:

[1]邹凡. 检察机关涉案财物的内部控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3.

[2]侯亚辉. 浅谈检察机关内部财务控制现状及其完善措施[J]. 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04:291+290.

[3]王濛. 浅析检察机关财务机构设置问题[J]. 法制与经济,2015,21:76-77.

[4]丁雪莹. 论省以下人财物统一管理背景下检察机关的财务装备工作[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0:9.

浅谈新形势下检察机关作风建设 篇4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的作风建设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自身的作风如何,关系到国家法律的统一实施,关系到公正执法,关系到党的形象。因此,检察机关全面把握和实践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作风建设提出的新课题、新要求,努力抓好自身作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检察机关作风建设的主要内容

改进检察机关作风,建设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作风过硬、业务精通、执法如山的钢铁队伍,最重要的是,要大力加强检察队伍的作风建设。一是要联系群众。检察队伍的作风建设,根本问题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二是要公正执法。检察队伍作为司法队伍,就是要严格忠实于法律,忠实于事实,做到铁面无私,敢于碰硬,秉公执法,不为名利所困,不为强权所惧,不为金钱所动,不为人情所累。三是要求真务实。这是我党一贯倡导的思想路线,也是司法队伍必须具备的基本品格。四是要令行禁止。要坚决反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坏作风。坚决反对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的贯彻落实以及上级检察机关检令的畅通。五是要廉洁从检。要坚持为检清廉、两袖清风,不贪赃枉法、徇私舞弊,不越权办案、违法创收。要虚心接受人民群众、人大代表、新闻舆论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二、加强和改进检察机关作风建设的途径

一是要紧密围绕公正执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公正执法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评价检察的根本标准。要加强以宗旨教育和公正执法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检察人员增强廉洁自律的自觉性,消除特权思想,打牢秉公执法、勤政为民的根基。

二是要抓住实施检察改革的机遇,创新激励机制,为新形势下检察机关队伍建设不断取得新的发展进步提供长效动力。随着检察改革的全面推开,建设高素质的检察官队伍,调动检察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执法水平,推进队伍建设,已成为检察改革的重要原则。

三是要强化外部监督,广纳善言,推进检察事业健康发展。要把自觉接受监督当作新形势下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把党内监督、人大监督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是要把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与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结合起来。通过加强作风建设,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不断深化检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干部的民主和公开程度,把群众公认原则贯穿于干部选任的全过程,逐步建立起群众参与的监督制约机制。同时,从有利于培养专家型检察队伍专门人才出发,对检察人员实行分类管理,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专门性,以各类人才的示范作用带动整个队伍专业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五是要不断加强检察机关形象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坚持党对检察的绝对领导,自觉把检察置于党委的统一领导之下,重要、重大案件主动向党委请示汇报,立足检察职能积极服务中心,靠出色的业绩赢得党委的重视与关心。坚持人民检察为人民,积极运用检察职能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要积极开展检察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宣传检察成果和检察干警的先进事迹,扩大检察机关的社会影响。

三、加强和改进检察机关作风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是建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首先要建立健全政治业务学习制度。细化各项学习计划,使中心组、支部党员的理论学习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并在全院干警中兴起政治业务学习的良好氛围。其次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积极推动检察信息调研。第三,长期坚持党员民主生活会制度,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第四,根据检察特点,制定检察机关内部“五好”科室评比制度。从学习制度、业务制度和检察信息等各方面细化、量化评分标准,年终进行综合评分、评优。

二是建立科学、有效的作风管理机制。要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根据各岗位的职责要求,来确定各个岗位的目标,细化标准;要建立健全程序和规则,使业务程序化、规范化;要建立量化考评体系,对干部的实绩进行量化考评,并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建立执行制度的有效机制,检察作风建设不仅依赖制度的建立,更重要的是制度的执行落实,否则制度将是一纸空文。

三是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比如建立教育培训激励制度,加大对教育培训的资金投入,逐步解决检察人员学习培训的学费问题,对自学考试、参加成人教育等取得法律本科以上学历的,要予以适当的奖励,对通过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的要予以重奖。

四是建立强化外部监督的长效机制。一是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机制。对应公开的执法活动,明确规定公开的内容、范围、程序和责任人,增强检察透明度。通过多种形式推行检

务公开,让群众了解检察机关及其职能,把检察机关及干警的执法活动,自觉置于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广泛监督之中,防止职权滥用,促进公正执法。二是完善社会监督体系。实行外部监督社会化,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加强与新闻单位的联系,认真接受新闻舆论的监督。三是建立开门纳谏机制。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检察,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征求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并把这些意见和建议作为推动检察发展的动力。

《浅谈新形势下检察机关作风建设》来源于网,欢迎阅读浅谈新形势下检察机关作风建设。Rx9

务公开,让群众了解检察机关及其职能,把检察机关及干警的执法活动,自觉置于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广泛监督之中,防止职权滥用,促进公正执法。二是完善社会监督体系。实行外部监督社会化,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加强与新闻单位的联系,认真接受新闻舆论的监督。三是建立开门纳谏机制。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检察,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征求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并把这些意见和建议作为推动检察发展的动力。

新形势下党政机关财务管理新要求 篇5

机关作风建设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州直机关的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州委、州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能否落实,关系到党委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我州“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一、常抓不懈,保持机关作风建设的经常性

机关作风建设既然是一个系统工程,就必须融入到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管理监督之中,并且长期坚持下去。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采取多种形式方法,坚持不懈地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不懈地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教育,坚持不懈地进行群众观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强化爱民、为民、富民、安民意识。通过经常性的学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转变作风的自觉性。在做好经常性工作的同时,还要结合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断创新学习方式,灵活安排学习内容,从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上增加学习效果。要从解决当前机关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着眼,从密切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人手,选好切入点,扎扎实实地开展集中性教育整改活动,着重解决一些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突出性问题。通过实践锻炼增长机关干部才干,提高素质。要通过挂职锻炼、轮岗交流、蹲点调研等途径,推动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为基层服务的能力。

二、讲求实效,确保作风建设的针对性

在沿用学习教育、对照检查、整改提高等传统办法的同时,要针 对当前机关作风建设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调整工作思路,以“立足于行,重在于做”为工作着力点,从解决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从倡导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起,把学、改、做有机统一起来。要在机关广泛开展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为民务实清廉、做表率促发展等为主题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优质服务、文明办公,规范机关党员干部的日常言行,体现机关作风的改观;通过组织开展“党员奉献日”、“三帮扶”等活动,深入基层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广大党员干部的实际作为,让群众亲眼看到、亲身体会到机关作风的改观。

三、健全机制,重视作风建设的长效性

新形势下党政机关财务管理新要求 篇6

近几年来,各级公安机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结合实际,不断加大政治建警、从严治警和依法治警的力度,通过开展“三项教育”、创建人民满意活动和实行警务公开、便民利民服务等多种措施,使基层窗口单位不同程度存在的民警公仆意识淡薄、作风粗暴、接待群众“冷漠、蛮横、生硬、推诿”的问题有明显改善,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尤其是基层派出所不断推进新时期的公安工作和文明服务保障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公安队伍建设,改善和密切了警民关系。

一、在新形势下,要下大力气解决基层窗口单位的“冷、硬、横、推”问题,务必提高基层派出所等单位的服务质量

首先,各级公安机关要充分认识解决基层窗口单位“冷、硬、横、推”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基层单位特别是派出所的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公安机关的重要对外窗口,是贯彻落实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方针的关键环节。要充分认识到,解决这个问题,只要公安机关上下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取得成效,树立起公安机关、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

其次,各基层窗口单位要认真贯彻《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严格考核,结合实际制定行为规范和具体整改措施,切实转变基层工作作风。

最后,各级公安机关要逐级建立责任制,对民警个人工作中出现的“冷、硬、横、推”问题,被群众举报查实或者被明察暗访发现的,要进行严肃处理。同时,要进一步加大警务公开的力度,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评议。

二、要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为根本标准,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找到窗口单位“冷、硬、横、推”问题存在的症结

基层窗口单位“冷、硬、横、推”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基层公安干警在对待群众工作中缺乏感情,没有切身体验百姓生活,关心百姓疾苦,为百姓排忧解难,没有广泛征求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

1.注重实践,解决民警同群众的感情问题。同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就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这是公安机关落实“严格执法,热情服务”要求的根本保证,也是长期以来制约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瓶颈和顽症。思想教育乏力、违法违纪屡禁不止、作风粗暴、服务质量差乃至查证难、抓捕难、群众不配合等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由此造成的。正是由于感情问题没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公安机关虽花费大量精力年年搞教育整顿,但都难以取得明显成效。窗口单位公安工作要以深化民警同群众的感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克服以往单纯说教、灌输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缺点和不足,在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服务群众中,通过民警自身的认识和感受,达到沟通心灵、促进理解、进而增强感情,提高民警严格执法、热情服务自觉性和主动性的目的。其积极意义就在于在实践中体验、在自我教育中提高,从民警的内心深处真正打牢民警同群众的感情基础。群众实践成了做好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好学校、最佳途径。

2.以实实在在的基层窗口单位的踏实工作有力地推动整体工作,形成信息灵、反应快,群众支持的良好态势。那些基础工作听起来没什么新鲜事,做起来却是一项“苦差事”,正是这样,窗口单位才日益显出蓬勃的生命力,发挥出对公安整体工作的推动作用。

首先,应规范责任区工作,进一步明确责任区民警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方向,工作任务更加量化。其次,要拓宽信息渠道,增强工作主动性,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最后,要在“调解难”、“查证难”等问题上实现突破,提高办案效率。

群众真正需要的往往不是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利益和要求是否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而是是否有人真正能关心、理解他们,他们就会最大限度的让步。即使问题一时解决不了,他们也会给与最大限度的体谅。民警与群众平等相处,说话知心,所营造的气氛就足以体现出民警对群众的真诚。

3.在基层窗口单位如派出所提高服务质量使民警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水平和作风在群众工作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群众工作使民警直接面对群众,直接面对各种各样复杂棘手的问题,在逼着民警必须不断提高群众工作水平的同时,也使民警时刻接受着群众的监督。

三、强化窗口建设,完善各项便民利民措施,内练素质,外树形象,争取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可

1.坚持“一次办、立即办、全天办、公开办”的快捷服务

(1)接处警迅速。接报警后,城区5分钟、农村15分钟内赶到现场,先期处置。

(2)依法严格查处治安案件,公正调解民事纠纷。

(3)限时办结各类手续。对合理、正当的落户、迁移、登记、居民身份证等事宜,手续齐全的当场办理,一时难以办结的,要在期限时间内予以办理。

(4)对治安案件或调解民事纠纷要快查快结,实行期限办案制度。

新形势下党政机关财务管理新要求 篇7

1 提高图书馆人员素质的必要性

1.1 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迫切要求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新世纪图书馆将朝着两个方向发展, 一是网络化, 二是数字化, 这种网络背景就要求, 我们的馆员队伍必须具备多方面的能力。根据传统观念, 认为图书馆只是简单的借书、还书服务部门, 不需什么专业技能, 所以导致图书馆人员整体业务素质不高, 也阻碍了图书馆网络发展的进程。在新形势下, 图书馆工作人员已不只是与图书打交道, 而是与计算机、网络打交道, 由此对图书馆员提出更高的业务素质要求。现在, 各级图书馆都在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加快了步伐, 基本实现了图书馆的自动化和网络化。在新的形势下, 加大全国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的力度和提升信息化水平, 这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现代化的图书馆需要现代化的人才, 在现代化、网络化与自动化条件下工作的现代图书馆工作人员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借借还还的图书管理员, 而应是信息专家。以前图书馆员只是掌握简单的专业技能就可以了, 现在根本这种技能已不可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新形势下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是掌握多种技能的人才。因此, 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适应现代化图书馆发展, 掌握一定新知识和新技能的适合现代化图书馆的队伍, 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关键。加强对图书馆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 不断提高其馆员综合素质已成为面向新形势下的图书馆队伍建设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1.2 图书馆队伍状况决定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随着科技的进步, 图书馆自动化程度己普遍提高, 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 目前我们的县级图书馆工作人员中专业技能和计算机技能还比较差, 与现代化图书馆的管理对人才的要求极不匹配, 馆员素质有待大幅度提高, 具体表现在:

(1) 整体素质不高。传统的观念导致人们对图书馆有一种错误的认识, 认为图书馆工作只是简单的借书还书工作, 没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人人都会干, 图书馆就是一个清闲单位, 大多数图书馆员都是女同志, 认为有个事干能轻松就可以了, 再者由于图书馆员大多是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干部家属, 导致一些高水平的工作难以开展。

(2) 知识老化严重。据统计, 目前全国地市党枝图书馆员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到70%以上, 但事实上, 一半以上不是第一学历, 一些人的工作能力并不能适应当前的图书馆工作, 究其原因, 在于其原有的知识己经老化, 新的知识又不愿意或难以更新。就拿图书馆专科毕业的老大学生来说, 由于过去所学的图书专业知识仅停留在传统的人工编目、手工检索上, 而面对如今的网络信息技术, 这些传统的技能已不能在现代化的图书管理中得到应用。

(3) 现代技术人才缺乏。现代科技的发展不仅使图书馆收藏的文献载体发生根本性变化, 而且图书馆编目程序、方法和操作技术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目前, 大部分图书馆员由于缺乏相应的现代科技技能, 甚至有些人连简单的计算机知识都不懂, 这种现代化图书馆的工作要求与现代化人才需求的矛盾相当严重,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面对图书馆专业队伍素质与新形势下图书馆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严重脱节的现象, 我们必须从现代化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 招聘现代专业人才, 对老图书队伍进行现代新的图书管理技术教育和培养, 及时补充更新知识, 普及现代信息技术, 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现代化图书管理人才, 以适应新形势下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2 提高图书馆人员素质的具体措施

2.1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传统的图书馆只是单纯地要求图书管理员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人工编目程序和方法, 就能够简单自如的应付每位来图书馆借阅的读者的需求。图书馆是业务服务部门, 业务水平要求较高, 所以当今在图书馆工作的人员必须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和现代技术水平, 刻苦钻研业务, 积极开展业务研究, 因此, 做一名合格的图书管理员必须要积极参加现代技术的学习, 还应参加计算机课程学习, 学会用计算机去管理和编目图书, 平时有针对性地阅读有关书籍, 与时俱进, 努力使自己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此外, 还要经常与兄弟学校图书管理员取得联系、交流, 学习他们较好的经验和管理方法;通过阅读图书管理学书籍, 与实际的工作结合起来, 在实践中总结理论, 再用理论指导实践, 促进管理工作的不断提高。同时, 还应注重时政的学习, 了解国际国内大事, 掌握国际风云变幻的动态, 只要信息准确, 理解对路, 才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才能更好地贯彻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2.2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图书馆是一种奉献性很强的业务服务部门, 作为馆员, 必须树立“读者第一”的思想。必须以以人为本的工作作风、和蔼可亲的语言来服务每一位借阅者, 热情主动帮他们查找书刊、进行文献检索以及耐心细致的解答每一位读者的疑问, 让读者感受到来图书馆借阅书籍就是一种心情放松, 就是在这种温馨热情的氛围学到自己想学的知识的, 使其认识到图书馆不是简单的借还书的服务部门, 体现出看似平凡工作的不平凡, 又能看出一名优秀图书馆员的素质, 以自己的行动让读者得到对图书馆工作的尊重, 让读者真正感受到图书馆就是一个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乐园, 从而实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图书管理者必须树立一切为了读者, 一切方便读者、想读者之所想, 急读者之所急的服务思想, 改变过去看门守摊的服务方式, 克服图书信息工作与教研科研相脱节的状况,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变滞后服务为超前服务, 变单一服务为多层服务。我们知道, 在图书馆工作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读者, 而且职业和文化程度也各不相同, 面对不同的群体, 他们借阅的图书资料也各不相同, 当他们来图书馆借阅和查询时, 可能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馆员耐心为不同层次的读者服务, 做到一切为了读者, 为了读者的一切。

2.3 树立竞争观念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社会信息环境的巨大变化, 当今图书管理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乃至整个图书馆的业务都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图书管理员的职业已成为一个技术密集型的职业。这就对图书管理员的职业竞争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适者生存, 只有不断提升图书馆员的职业竞争力, 图书馆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每个图书馆员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才能在职业上有安全感。所以, 图书馆员一定要树立竞争意识, 勇敢面对竞争压力, 克服知识结构的固定思维和知识更新上的危难情绪, 刻苦钻研, 不断进步, 既要努力学习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和技能, 又要广泛涉猎其他相关知识和信息, 不断提高综合文化素质, 要力争系统掌握现代科技和图书馆的专业知识, 努力改进和提高专业知识技能, 再加上自己的优质服务, 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图书馆员。

2.4 树立创新发展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永恒动力, 也是我们图书管理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 作为新形势下的图书管理员必须破除因循守旧的意识和行为, 解放思想, 大胆创新, 刻苦钻研, 拓宽思路, 利用发展的信息技术, 大力开发网络环境下丰富的信息资源, 挖掘信息资源的潜能, 才能为我们图书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内在的趋动力, 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要创新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要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馆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 这种素质不仅能使自己长期存在于竞争环境中不被淘汰, 而且可以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持续进步, 对于图书管理员来, 不论学历、职称高低, 不断学习, 更新观念都是他们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为使图书馆长期良性循环下去, 必须重视和加强馆员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树立科学的考核聘任方案, 建立健全优胜劣汰的奖惩机制, 充分调动图书馆员的积极性。

2.5 树立信息观念

在网络环境下, 信息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人们是否利用信息以及利用信息的效果, 作为信息工作者的图书管理员要做到两个方面, 一是千方百计地收集信息资源, 其中不但有文献信息资源, 而且还包括非文献信息资源, 特别是新型的、动态的信息资源更应该注意收集。二是积极地利用信息资源, 搞资源共建、共享。现在书刊价格一步步往上涨, 谁都不可能大包大揽所有的文献资源。实行资源布局搞文献资源协调, 而且要搞馆际代查、代借、代复制, 实行资源共享。要实行资源共建、共享, 就必须建设信息网络。在新时代发展形势下, 图书馆员的素质是直接影响图书馆服务的最重要的因素。作为新形势下的图书管理员, 要能够掌握时代脉搏, 完成从书本典藏者到知识导航者的角色转换。首先图书管理员要勤于思考, 勇于创新, 运用创造性思维, 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 把信息在用户最需要的时候以第一时间传递过去, 创造出信息的最大价值。其次服务语言要具备科学性、规范性, 并有一定的艺术要求, 即:文明、优美、准确、简练、得体, 充满情感色彩, 富有幽默感。最后要提倡“一切为了用户”的精神, 要坚持读者至上和读者为本的原则, 满足其文献流通, 参与咨询, 网上信息导航等需求。

新形势下党政工作的创新模式探析 篇8

关键词:新形势;党政工作;创新模式

1党政工作的基本经验

在党和国家发展的几十年中,我国各个领域的党政工作都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这些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近现代历史中,产生了各色各类的政党,但是历史也在不断地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是先进的政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够真正担负起解放全中国并且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辉煌明天的重要历史人物;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担负起引领中国人持续前行的艰难使命。

其二,思想政治工作适用于各行各业,适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总结的宝贵经验,是适用于全中国人民的重要精神财富。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普适性,并且它在各行各业中是灵活运用的,而不是一个统一的概念。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是先进的,正是因为全中国的各个领域都能够灵活运用。

2当前党政工作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分析

当前党政工作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其主要表现在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

首先,当前党政工作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国际形势。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共产主义为重要的发展目标。但是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国家势单力薄,发展到现在世界上仅存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五个,并且除了中国之外,其他的四个国家都不是大国,中国引领世界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非常艰巨;另一方面,二战后,西方国家逐渐开始实行和平演变的战略,西方国家将阻止共产主义的扩展当成是国家的政治任务,不仅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受到了世界上诸多国家的挑战,其余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可能性,我国的党政工作开展形式非常严峻。

其次,当前党政工作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国内形势。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突飞猛进,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发展最为迅猛的发展中国家。但是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开来,人民群众接收信息的途径和范围都更广了,相当一部分群众对西方价值体系的侵袭很以为然,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在内部也受到了威胁。另外,中国传统社会遗留下来的封建残余例如人情、关系等等,也给当前的党政工作带来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3新形势下党政工作的创新模式探析

在当前国内外新形势下,党政工作如果还坚持传统的一套,不重视发展创新的话,势必会被当前时代浪潮所淹没,党政工作的长效性也就无从谈起。笔者认为,新形势下党政工作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性的尝试:

其一,应当准确把握时代脉络,与时俱进。当前的社会已经由计算机时代迈向“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作用也将会越来越凸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党政工作也要把握住当前的时代特点,积极地将党政工作与互联网相结合,例如建立微信公众号,做好党政工作的日常宣传教育,使党政工作真正融入到现代人的生活当中;

其二,应当坚持宏观和微观的相互结合。宏观领域,要重视党政工作,并且树立起党政工作的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但是在具体实践中,要坚持从微观领域着手,做好党政工作与本职工作之间的有机结合,使二者真正实现相互统一、相互进步,坚持党政工作的前提下,要与本职工作的发展相契合,使二者能够在同一步调下协调发展,使党政工作更具有科学性和现实可行性;

其三,应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任何一个阶段,党政工作都离不开人才充分发挥作用,但是之所以将人才建设也纳入到党政工作创新模式发展的范畴之内,就是说要将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当成长效机制,要下大力气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并且对政工队伍本身也要进行持续的科学的教育,提升整个政工队伍的基本素质,进而引领整个单位的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

4结语

时代总是在向前发展的,时代也是在不断进步的,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我们要想真正地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社会各行各业中的重要作用,在“十三五”发展时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扎实的理论武器,奠定重要的基础。时代在变化,社会构成的各个要素也在不断变化,党政工作也不能拘泥于以往的模式,也要积极地进行创新,总结并吸取党和国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真正把握住时代的脉络,对党政工作进行多元化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自由、民主、文明的现代化要求,才能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才能够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张南.浅谈新形势下加强党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5(09)

[2] 简晓平.浅谈新形势下党政思想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J].经营管理者.2013(32)

[3] 王梦颖.新形势下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途径探索[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

新形势下党政机关财务管理新要求 篇9

山西日报

处理好党与群众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命题。总书记强调,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九十多年来,我们党坚持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传家宝和生命线,坚持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作为党的生命力所在,不断增进党群之间的血肉联系,夺取了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对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提出了诸多新课题。党中央不断告诫全党要警惕“四个危险”,其中脱离群众的危险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最为根本也最为关键。

山西是革命老区和能源基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涌现出太行奶娘、全民支前、右玉县60年久久为功植树造林等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涌现出刘胡兰、申纪兰、段爱平等令人感奋的先烈先进,生动地诠释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和鱼水情谊。在这片红土地上孕育出的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和右玉精神,一个共同的核心内涵就是密切联系群众。面对党群关系的新形势新任务,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山西实际出发,努力从六个方面深刻分析党群关系的新特点,准确把握密切党群关系的新要求,不断增强宗旨意识,永远守住群众路线这条党的生命线。

社会结构的急遽变化,给密切党群关系带来异乎寻常的考验,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与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急遽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我国社会呈现出经济成分多元化、组织形式多元化、就业方式多元化和利益分配多元化特征,由此产生了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之间的利益差异,对我们巩固执政地位、扩大执政基础带来巨大考验。山西是中西部欠发达省份和资源型地区,最大的省情是发展不足,2013年人均GDP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83.3%。各级党委、政府只有牢牢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才能为密切党群关系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从山西实际看,关键是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千方百计加快发展步伐,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而在山西显得更为突出。这个矛盾解不好、化不了,维护党群关系的根基就会动摇。密切党群关系、做好群众工作,当务之急是加快兴晋富民步伐。近年来,我们围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目标,以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为统领,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大力实施转型跨越发展战略,三晋大地发生了深刻变化,转型发展已成定势、渐成大势。经济总量和投资先后跨入“万亿元俱乐部”,2013年人均GDP达到5621美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2456和7154元,正在向全面小康目标稳步迈进。同时,针对山西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的省情,按照总书记在河北阜平县考察时提出的扶贫工作要求,瞄准精准扶贫,以促进农民收入翻番为核心,综合采取领导干部下乡住村包村增收活动、百企千村产业开发扶贫工程等重大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十二五”以来,每年脱贫人口在47万人左右,全省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农民收入增幅0.8个百分点,6010个收入水平最低的贫困村已有19.95%的村实现收入翻番,59.28%的村增收在6成以上。事实证明,经济总量做大了,老百姓口袋鼓起来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切实提高了,就能从根本上增进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信任和拥戴。二是大力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密切党群关系,关键要看能不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水平、收入水平、健康水平和科技教育水平,加快建设绿化山

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从而让全体人民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特别是从山西实际出发,我们大力实施一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民生工程。投资数百亿元实施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多年快于城镇居民;投资240亿元大力推进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2000平方公里面积上的170多万人口直接从中受益;深入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今后四年全省要改造棚户区70万户;连续三年向低收入农户发放“暖心煤”,800多万农户冬季取暖有了切实保障。这些重大举措有效解决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拉近了党心民心的距离。三是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努力维护人民群众各项权益。我们力求既努力满足群众的一般性需求,也研究解决部分群众的特殊需求,我们既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各种利益,也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既为大众谋福利,同时也不忽略“小众利益”。比如,省领导带头开展“访民生、知民情、解民事”、包村住村、民生大接访等活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的现实问题。在“事要解决”上下功夫,通过开展领导包案等活动,解决了一大批涉法涉诉、征地拆迁、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舒缓了社会矛盾。事实证明,无论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怎样变化,只要我们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发展促民生,与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就会不断强化党与群众连结的纽带,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四风”问题的广泛存在,使党群关系产生了令人担忧的疏离,要求我们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始终践行“三严三实”,决不脱离群众,永远做人民的公仆

执政党的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党员干部身上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十分突出,就像一堵无形的墙割裂了党群关系。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全省党员干部经历了从对“四风”警醒不足到认识其损民蚀党之害、从自我感觉良好到树立问题意识、从顾及面子到把自己摆进去、从怕伤和气到揭短亮丑的“四个转变”,党风政风明显好转。据民意调查,群众认为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改进作风“很有效”和“比较有效”的占到89.8%。“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复杂性,下一步要按照总书记“三严三实”的要求,努力在改进作风上取得新的成效。一是坚持 “时刻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对群众的冷暖疾苦,各级领导干部不能光看统计数字,要做到感同身受。为此,省委要求领导干部要走出高楼大院、走向田间地头,每年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不少于3天,真正做到苦群众所苦、乐群众所乐。我们连续两年开展“访知解”活动,35名省级领导干部走访覆盖了所有县(市、区),376名市级领导干部走访覆盖了所有乡(镇、街道),3812名县级领导干部走访覆盖了所有村(社区)。各级领导干部直接接触群众24.7万人次,解决了数以万计的实际问题。下一步要继续搞好“民生大接访”,多深入企业、项目和窗口单位现场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二是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我们在“长”“常”二字上下功夫,对“五个严格控制”“五个严禁超标准”“领导包立案信访案件”等一批行之有效、群众认可的好制度,不断完善并长期坚持下去。同时,强化制度执行力,持续聚焦“四风”问题,开展文山会海、“三公”经费、吃拿卡要等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的专项整治,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三是坚持“打通最后一公里”。作风建设打得通、惠民政策插到底,老百姓才会满意;否则“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不仅老百姓不满意,还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根据参加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单位特点,省委分别提出了市县乡各级聚焦“四风”的重点,特别是深入查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在群众监督下立行立改。同时开展对纪律松弛、工作秩序涣散等专项整治,查处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庸散懒奢蛮横粗俗”的典型案件。四

是坚持“从我做起、从小处着手”。作风建设,做表率才能带全局,重小节才能成大局。中央颁布八项规定后,省委及时制定了“四个实施办法”,省委常委带头执行,并向全省作出“五项承诺”。特别注重在细微之处改进作风,如省领导下基层调研公务一律吃本地菜肴、一律不饮酒;越野车全部上缴、统一管理;调研轻车简从,一般性调研不上电视;省领导开会自己提包拿水杯等。我们坚信这样的“加减法”:干部的“舒服”少一点,群众的“舒服”就会多一点。

腐败现象的多发易发,给党群关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伤害,要求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民用权、廉洁用权,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总书记指出,广大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现象对我们党的伤害最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突出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这个重点,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形成了反腐败的高压态势,党员干部衷心拥护,人民群众拍手称快。然而目前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特别是金道铭、杜善学、令政策等案件严重玷污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为此,省委反复提醒各级党组织充分认清反腐倡廉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绷紧反腐败这根弦。一要强化各级党委的主体责任。腐败形势越是严峻,越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领导责任、推进责任、支持责任、表率责任。只有既“挂帅”又“出征”,才能真正成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领导核心,取得反腐倡廉的最终胜利。我们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省委常委会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谋划、顶层推动。改革和完善反腐败领导小组职能,形成工作合力。省委常委带头履行“一岗双责”,完善了包括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在内的“三合一”干部目标责任考核办法。重视巡视工作,从今年起省委书记、省长、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省委组织部长逐一听取各巡视组巡视工作汇报,一同研究讨论巡视中发现的问题。二要强化各级纪委的监督责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快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突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个主业,攥紧查办案件和执纪监督“两个拳头”。山西省纪委监察厅将原参与的156个议事协调机构精简到13个,推进第二轮内设机构调整,将机关专职查办案件的纪检监察室增加到8个,进一步充实办案力量。在配合中央纪委查办案件的同时,加大了自办案件力度,以铁腕处理了一大批干部,起到了巨大的震慑作用。上半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查案件6086件,同比增长52.9%;处分违纪党员干部6440人,增长49.3%。其中立查市厅级干部24件,增长200%,立查县处级干部188件,增长70.9%。三要强化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最终要靠制度。我们坚持对重大腐败案件进行深刻剖析,分析规律性问题和工作漏洞,健全和完善有关制度,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使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在省委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的35项整改制度计划中,严格干部管理和反腐倡廉的制度就有15项,占到43%。四要强化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警示教育,要求各级纪委书记上讲堂,以真实案例教育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做到知止、知耻、知足、知恩,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官。

思想领域的激烈交锋,是一场狭路相逢的战斗,要求我们必须敢于亮剑、善于斗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互联网等现代信息传播手段,既开辟了全新的党群沟通渠道,也使党群关系发展面临新的挑战。需要高度警惕的是,西方敌对势力不断加大对我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挑拨党群关系、制造党群对立,企图与我争夺民心、争夺群众。一些党员群众受其影响,滋生了自由主

义、无政府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思想。近年来,个别舆论片面放大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甚至以“三黑”(黑色资源、黑色经济、黑色规则)为主题恶意炒作,抹黑地方党和政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需要各级地方党委责无旁贷、当仁不让地站出来。一要敢于亮剑。省委要求各级党委必须强化“意识形态意识”,把意识形态工作提升为“一把手工程”,常委会要每半年研究一次,宣传部长要把三分之二的精力用在引导舆论上。对错误思潮要针尖对麦芒,让东风压倒西风。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些别有用心的网络媒体大肆歪曲攻击申纪兰同志,进而影射诋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们理直气壮、义正辞严地反击了这些舆论,弘扬了新风正气。二要善于引导。要旗帜鲜明地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讲好山西故事,引导人民群众树立“三个自信”,坚定富民强省的信心和决心。要挖掘和利用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传统美德和民间习俗,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一步传承好、发扬好,从而凝聚人心、鼓舞群众,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进步。我省运城市大力弘扬舜帝的德政文化与虞舜的孝道精神,在全市形成了崇德重孝的浓厚氛围;晋中等市通过规范和完善村规民约,让农村干部开展工作有章可循、让农民办事有规可依,切实提高了农村管理水平;全省开展“山西好人”评选活动,让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充分涌现出来,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受鼓舞和激励。三要严于管理。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强化“阵地意识”“关口意识”。要守牢主阵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新闻媒体的主阵地掌握在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的人手中。要加强对舆情的研判,完善信息发布、新闻发言人等制度,打造自己的新媒体发声平台。要从政治、内容、程序、技术等方面把好关口,把正确导向贯穿到舆论工作的各领域和全过程。省委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针对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带头学习“网言网语”,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真正成为行家里手。

基层组织的薄弱环节,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隐忧,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解决一些基层组织软弱涣散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处于联系服务群众的第一线。然而,当前一些地方党组织对社会组织和非公经济组织的覆盖没有及时跟进,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集地党建工作比较薄弱;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部分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组织纪律性不强;个别党员与民争利、办事不公,惹得民怨沸腾、干群关系紧张等。这些行为损害了群众利益,伤害了群众感情,使党群关系出现了局部真空,给宗族势力、邪教组织和敌对势力以可乘之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针对这些问题,我省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把2014年定为“基层组织提升年”,取得了明显进展。一是增活力。深入落实“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延伸拓展“联述联评联考”工作,扎实做好大学生村官培养选拔管理,确保基层党组织活力不断增强。去年以来,由省委书记和组织部长亲自领题调研、亲自上手抓,制定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若干意见。同时,集中开展软弱涣散村级组织专项整顿,通过下派驻村工作队等措施,已基本完成1868个“后进村”的整顿转化任务,激发出了全省农村新的活力。二是提素质。进一步开展向优秀基层干部段爱平、彭云学习活动,特别是继续加大投入,全面开展“领头雁”培训工作,加强对农村和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和骨干党员的教育培训。深入开展“双强六好”党组织创建活动,认真做好第十届村“两委”换届前期准备工作,重点选好带头人。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保持基层组织的战斗力。三是全覆盖。大力组织实施社会组织和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覆盖率。注重把党组织建立在农村合作社、行业协会、商铺楼宇,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做到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组织。四是强服务。深入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下功夫帮助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满足群众增收致富、上学、看病、就业、养老、住房等多样化需求。推广结对帮扶、全程代理等做法,开展党员示范岗、承诺践诺等活动,让群众切身体会到党的温暖。目前我省已建设党代表工作室2136个,入驻党代表近10万人,有20多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8万次。

群众工作的能力欠缺,是我们密切联系群众亟待弥补的短板,要求我们必须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形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新途径,掌握做好群众工作的新本领

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但在物质条件优越、交通通讯发达的今天,一些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出现了“机制缺位”“本领恐慌”。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发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方法,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进行深入探索。一方面,要拓展群众工作的新途径。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需要用好现代科技和信息手段,与群众保持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实时的而不是延时的密切联系。太原市连续三年开展“向人民汇报、请人民评议”活动,由群众通过手机投票直接评价政府各部门工作,深受群众欢迎。大同市开通12345政府服务热线,全天候倾听百姓诉求,打造24小时不下班的政府,让群众感到政府就在身边。今后我们要运用“制度加科技”的办法,继续完善各级党政部门联系群众的“社情民意通道”,努力打造成实用能用管用的综合服务群众的平台,及时反映和调处群众利益诉求。要进一步落实好信访包案、深入窗口单位和项目单位现场办公等制度,确保领导干部时刻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另一方面,要掌握群众工作的新本领。赵树理在《李有才板话》中刻画了一个对人民群众感情真、做群众工作办法多的“老杨同志”,新时期我们需要更多更好的“老杨同志”。省委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把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和“访知解”集中走访作为必修课,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学会群众的语言、了解群众的生活、体会群众的冷暖、倾听群众的诉求,从而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近,省委集中评选出10名“最美乡镇干部”,就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今后,应发现和用好一大批“小巷总理”“美丽村官”,强化居委会、村委会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以及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职能和责任,把我党善于做群众工作这个好传统发扬光大。

上一篇:2022年学校荣誉大盘点下一篇:苦菜茶的馨香网络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