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产品质量心得体会

2024-09-22

企业产品质量心得体会(共11篇)

企业产品质量心得体会 篇1

企业产品质量心得体会

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控制好产品质量已经不再是可谈可不谈的问题,在竞争求得生存的必要手段,唯有加强自身产品的质量。

跨入新世纪的历史发展进程,企业的发展就变得越来越来扑朔迷离,新的时代,新的形势,新的环境,都已在剧烈的竞争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并以不依人的意志转移目标和导向。一个公司,客户对其产品的投诉越来越多,公司一而再再而三的为此重大失误而蒙受损失,这些究竟是在质量控制环节中?是哪方面需求改进?是企业员工还是企业系统……??

在如今,威胁企业生存的力量有四种:

1、顾客(customers)、2、竞争对手(competition)、3、成本(costs)

4、则是危机(crisis),我们可以称之为是4个C。企业必须时刻准备应付其中的各种逆境。产品是我们应战的第一张牌,如何出好第一张牌呢?——除了全面的提高质量管理,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外,我们别无他法。

顾客

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随着顾客购买力的提高、他们的需求及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苛刻”。由于质量每况愈下,原先对你忠实的顾客可能随时一声不吭、毫无愧意地离你而去。他们与你的竞争者一道,可以让你最畅销的产品一夜之间被顾客所抛弃,被市场所淘汰。

竞争对手

竞争对手不仅数量和规模在扩大,技术上也在不断改进。往往在A公司默默无闻的人在其竞争对手B公司里却成了得力强将或精英,更可怕的是他们“扬弃”了A公司中管理的不足而取其长,再加上他个人的智慧的再创造——他们往往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成本

原料、资金、机械、人力和能源成本大幅上升。在公司生产中如果不消化掉这些成本,它们将会抹杀利润。公司质量管理的进行并不采用过分简单化的解决办法,例如:通过提高价格把成本转嫁给顾客,或降低工资让员工来承担成本的上涨——不要忽视“人心”是最大的成本,成本的增加只能靠不断提高生产率来抵消,而不是通过降低质量或用成本转移的方式来解决的。

危机

一家公司没有强有力的质量管理文化背景,不足以抵挡任何短期或长期的危机。进行质量管理的公司时刻进行危机管理。它不是靠预测危机来应付危机,而是用各种方式不断完善自己承受和安度危机的能力。

当然以上这些归根结蒂都是要靠健全的管理体制来维系的。

企业中完善的人员考评制度、公平的工资分配方案、合理的奖罚制度、有效的激励机制、培训机制、公平的竞争晋升环境、良性的人才经营机制、人事环境和其它福利制度等企业文化氛围都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间接因素。

质量管理不同凡响的公司,其质量观念肯定与众不同:质量不能依赖质检人员来检验。如果生产流程能生产出零缺陷产品,也就不需要质检了。只有流程存在缺陷,生产出次品时,质检才有必要。质检本身存在三个问题。第一,实行质检只能消除一定比例的次品。有关的专家认为,按照经验法则来算,质检可能消除80%的次品,另外20%的次品还是会逃过质检,进入顾客手中。第二,次品率在一定的百分点内,质检员可能检查得出次品。但如果次品率是20000分之一时,就不能指望他们检出次品来。如今的市场对质量要求极高,经常是几百万分之几的次品率。要达到如此高的质量水准,靠最后成品的质检根本不可能现实。而一旦失误对企业的损失却是100%。第三个主要问题是费用大:质检员、设备和最后的次品修整或整件次品的报废等各项成本都很高。因此,在生产中应努力产品质量做好,员工能不折不扣地做事,认认真真做人,拍下自己的胸膛,自问无愧于心,无负于老总,那就是诚信,就是质量,也就是零缺陷的心态。

有位在中纤板行业中的老总,曾痛心地检讨过自己:他们一直以其产品能在极挑剔的外国市场上畅通无阻而自豪,然而,有一次下属汇报说:一些板的表面有些划痕和印迹要如何处理?他只是不经意地说了一句:“可以考虑内销嘛。”就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因为在三个月以后,他基本上找不到能够出口的产品,全都是可以内销的了!“只要我们对不应该有的错误制定了一个可接受的理由,它就会永远存在。”因此作为领导者你的一言一行都将对你的下属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质量思想强调了所有企业“受益者”的需要。在企业中注重质量的,其显著标志是:拥有高回报、高增长的运作机制;授权赋能、报酬丰厚和高度激励的员工;良好的企业形象,快乐和满意的顾客,不受劣质和不安全产品的困扰。总之,作为一种全面的思想意识,质量将能创造一个理想的双赢局面。

企业产品质量心得体会 篇2

现结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行政学院、豪然居商住楼、珠海市福利中心等工程的质量创优管理情况探讨我们企业工程质量创优工作的新体会。

1 企业工程质量创优的策划

1.1 对新中标工程进行质量创优评估

新中标的工程项目在签订施工合同前, 公司分别进行质量创优评估, 质量创优评估主要包括:拟签的合同条款、质量要求、中标单价、工期、专业分包情况等内容。质量创优评估的结论分为:较适合质量创优项目、可争取质量创优项目、不适合质量创优项目, 同时对应结论分别列出该项目可能存在的各种质量创优风险。开展质量创优评估工作, 一是减少工程项目质量创优风险;二是对工程项目合同谈判能及时提供一些建议。

1.2 企业和工程项目质量创优文件策划

工程质量创优文件是指导整个企业及所有工程项目质量创优的关键文件。因此, 我们做好两方面工作:

⑴保证工程质量创优文件的时效性;由于工程质量评优文件是随着国家、地方规范、标准等文件的颁布而更新, 所以企业和工程项目的质量创优文件也要及时进行更新, 确保其时效性;针对工程质量创优文件的时效性, 我们指定专人负责收集相关更新的质量创优文件, 并组织创优部门按照更新文件精神结合公司实际第一时间对应更新企业的质量创优文件, 及时下发到分公司和各在建工程项目部指导质量创优工作。

⑵明确创优计划和奖罚制度, 并严格按规定实施;工程项目定下创优目标后, 我们对应制定全司的创优计划及下发, 并与所属分公司和项目部签订《工程质量创优责任书》, 各工程项目的创优结果按公司《奖罚规定》严格实施, 近三年我司对实施创优出成果的项目累计奖励金达到两百多万元。

1.3 工程技术验收资料的创优策划

工程技术验收资料是工程竣工验收和工程评优的两项主要内容之一, 而工程技术验收资料的创优策划工作将直接决定整个项目的技术验收资料工作的成败。因此, 我们除做好常规的工作外, 还结合现况和公司实际进行如下策划:

1.3.1 分部工程验收资料的创优策划

首先, 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的有关要求, 制定该项目验收和创优资料的作业指导书。其次, 要求工程项目的每一分部施工完毕后, 同步完成分部验收资料的整理和组卷工作。然后, 将该分部验收组卷资料报送公司创优部门审查。最后, 该项目部根据创优部门审查意见书进行认真的分部验收资料整改工作。以分部验收资料创优为基础, 来实现整个项目验收资料的创优。

1.3.2 试验资料的创优策划

试验资料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涉及有:时间问题、数量问题、漏项问题、不合格问题等。因此, 我们针对各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结合工程所在地要求, 根据施工进度对应制定详细试验管理方案和计划, 并根据施工进度变化及时进行相应调整。

1.3.3 样板工程申报资料的策划

样板工程申报资料通常根据受理协会下发的文件要求整理, 但申报时限通常较短, 由于时间仓促, 容易产生错漏, 甚至会出现在申报期限内未能整理好申报资料的现象, 所以应注意做好该项工作的策划。我们根据本企业每年创优计划, 结合上一年样板申报文件要求, 组织所有申报项目提前整理申报材料, 并由公司严格把关。特别对申报资料要求提供的施工过程实物照片, 要求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收集好相关照片, 申报前需经创优部门进行严格筛选, 才能最后确定。

1.4 工程实物质量的创优策划

1.4.1 关键部位的创优策划

每一创优项目除制定工程质量创优方案外, 还应针对关键部位进行创优策划。在创优工程图纸会审时, 针对关键部位 (如栏杆、变形缝、外墙面、楼地面、天面等部位) 认真核对图纸的要求是否与强制性条文、规范、工程质量通病防止措施等文件有抵触;如果出现相抵触时, 应及时提出并建议设计进行修改, 以免影响工程质量创优。

1.4.2 细部做法的创优策划

对于创优项目中的细部做法, 应根据创优文件要求和结合以往创优成功项目的细部做法, 提前设计好做法详图, 报设计、甲方、监理单位确认, 提前确定好细部做法。

1.4.3 分项工程施工班组的策划

在创优项目开工前, 根据工程实际对各分项工程的施工班组进行精心挑选, 应以有丰富创优经验的分项工程施工班组作为优先选用对象, 提前选好各分项工程的施工班组, 为实施工程创优打好基础。

2 企业工程质量创优的过程控制

2.1 开工前, 组织工程质量创优的交底和交流会

在每一个创优项目开工前, 公司工程质量创优部门组织分公司的质量创优小组、项目部的质量创优小组及分项工程施工班组长进行质量创优技术交底和交流, 明确各分项、分部工程和整体的要求, 并针对以往工程质量创优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讲解;另外, 通过质量创优交流, 吸取一些好的建议, 对自身质量创优的管理工作进行不断完善。

2.2 积极推广新技术应用, 促进工程质量创优

公司针对每个计划创优项目, 从开工前的新技术应用计划到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均进行严格监管, 积极推广新技术的应用。通过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鼓励各创优项目研究开发适用技术, 利用先进的施工新技术, 合理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促进工程质量创优工作。

2.3 积极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促进工程质量创优管理工作

我们针对每个计划创优的工程项目分别以项目经理为组长, 技术骨干为组员组成QC小组。开工初期, 首先对每个创优项目进行详细分析, 通过对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难点、施工技术以及质量通病的比较, 分别确定各创优项目的QC小组课题, 并严格按照课题内容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通过积极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合理解决好各创优项目中的施工难点、施工技术以及质量通病等问题, 以此促进工程质量创优管理工作。

2.4 实施分项工程样板引路制度, 力争分项工程质量一次成优

“样板”是根据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某一对象, 先做出一个实物标准来, 这个实物标准就叫做“样板”, 其目的主要是指导施工人员操作, 也就是“样板引路”。我们针对每个计划创优项目要求其每项分项工程都实施样板引路制度, 每项分项工程施工前, 首先做出样板, 然后组织所有施工班组及施工人员到现场参观学习, 并专门进行操作演示和讲解, 使每个施工人员对质量要求、具体做法都有明确的认识。另外, 在施工过程中, 由质检部跟进检查, 追踪样板引路实施情况;如发现样板引路实施效果不理想, 由质检部门发出质量整改通知书, 责令立即整改, 并重新组织作业班组工人学习样板, 对照样板分析所存在的质量问题, 及时对班组加以详细指导和进行针对性质量技术交底, 力争分项工程质量一次成优。

2.5 成立企业创优督查小组, 定期对创优项目开展专项工程质量创优检查和指导

为了能直接、及时掌握各创优项目的具体情况, 我们成立了企业创优督查小组, 定期对创优项目开展专项工程质量创优检查和指导。企业创优督查小组的每次专项检查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1) 通过对现场实物和工程技术验收资料的检查, 肯定成绩, 提出存在不足, 并对存在不足提出处理意见; (2) 针对各项目的施工进度对下一阶段创优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做好预控; (3) 总结上一阶段各创优项目实施情况, 针对存在不足, 进一步完善企业创优的管理工作。通过定期开展企业的专项检查和指导活动, 促进了各创优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3 总结及实施效果

通常, 企业工程质量创优管理以组织性宏观管理为主导, 而企业对创优项目的管理是间接管理和控制, 主要以监督、检查、检测、指导为手段。但是, 当前工程质量的创优标准和要求越来越高, 同时建筑市场存在较多的不利因素和风险, 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创优, 如果, 建筑企业工程质量创优工作继续遵循旧模式实施, 创优成效只会事倍功半。所以, 我们认为首先从企业工程质量创优工作进行改革, 主要是围绕企业工程质量创优的策划和过程控制两方面内容, 以企业为中心, 进一步促进创优项目的质量创优管理工作, 进一步提高企业自身的工程质量创优水平, 保证工程质量创优出成效。

石材产品大企业产品质量佳 篇3

抽查的23种产品中合格18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8.3%。其中大型企业抽查合格率为10 0%,中型企业抽查合格率为70%,小型企业抽查合格率为33.3%。从以上统计看,大、中 型生产企业生产的板材产品质量较好,本次产品质量抽查对16种天然花岗石样品放射性水平 进行了检验,16种天然花岗石样品放射性均为A 类。

在本次抽查的5种不合格产品中有4种板材产品在长度、宽度尺寸上出现了正偏差,占抽 查不合格产品总数的80%,标准中还明确规定天然花岗石、大理石板材产品的厚度偏差和对 光泽度的要求,此次抽查有2种产品在厚度这个检测项目上出现了问题,占抽查不合格产品 总数的40%,还有4种产品光泽度项目不合格,占抽查不合格产品总数的80%。

天然花岗石、大理石建筑板材国家监督抽查部分质量较好企业名单

1山东冠鲁建材工业集团公司

2东莞环球云石工艺厂有限公司

3深圳康利石材有限公司

4北京荔刚石材有限公司

5 福建省泉州远泰石业集团公司

天然花岗石、大理石建筑板材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名单

1广州东建大地石业有限公司

2上海久久石业有限公司

3广州市番禺顺威石材工艺有限公司

4北京捷意成石业有限公司

产品质量培训心得体会 篇4

9月27日,我非常有幸地和大家一起参加了集团供应链管理学院在桂林立白组织的两场培训课程,第一场是由集团质量总监周先生为我们分享的《质量成本与质量管理》培训,第二场是由立白总经理周女士为我们分享的《生产子公司清洁生产审核和验收经验分享》,感谢公司领导的付出,在这次学习中我收获良多,让我更加明白一些新的质量管理理念和质量成本以及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等相关知识。在此就周小龙总监对质量成本与质量管理学习,将我的一点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周总从浅到深关于什么是质量,质量的意义等进行了系统的培训,现质量成本这一点给我印象非常深刻,原来大家固有的思想只是对显性质量的成本进行了简单的核算,认为返工只是浪费一点时间和物品包材,根本没有从质量的隐性成本进行分析,质量成本的构成它是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我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外部保证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从以上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的话,生产厂内平时一起认为很小不起眼的异常返工,其实就隐藏着将近10倍的质量成本在里面。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是冰山的一角。

回想今年的全国质量月9月,是我们桂林立白近几年来质量最差的一个月,因新产品的试产不严谨,导致产生了大批量的不合格接粉,合液洗包装车间班长员工的大意导致内袋压码错误造成批量返工,液洗厂包装单瓶克重偏轻,造成到市场上去追回产品,再进行补货返工等,我想这些都无不是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质量成本的浪费。所以质量成本有效的控制还需实行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手段,根据我们公司车间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点抓起:

一、进一步加强生产现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要想提高产品质量,就必须加强生产现场的管理。目前,产品竞争异常激励,作为我们的洗衣粉厂和液洗厂,大多产品客户考虑更多的是产品的质量,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质量出自于生产过程、出自于管理。质量管理严格遵循三不放过原则:

(1)出现质量问题决不放过。

(2)问题的根源不查清楚决不放过。

(3)不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决不放过。即一个问题的出现,要找出真—相,原因、真因、改善措施。

二、保持对相关方的严格控制

对相关方的产品质量进行了严格管理在质量成本的控制上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部分的产品的原材料造成的损失由供方、物流企业以及经销商承担。这一措施使公司的质量成本大大降低。

三、对质量成本进行统计、计算与分析

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目的是盈利,实现利润最大化,对现在日化企业来说,利润微薄的同时还要实现快速扩张,不实行低成本运营就难于生存,可谓成本决定存亡。作为现代企业应有的成本控制战略及方法,要想获得长期的效益,就只能从战略的高度来实施成本控制。不仅要削减生产成本,更要提高生产力,缩短生产周期,增加产量并确保产品质量,并且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计算和分析出质量成本。

四、进一步完善车间管理

要进一步完善车间管理,首先最基础的必须提升车间主管工艺技术人员自身的能力,即:

(1)目标指向能力;

(2)思考对策能力;

(3)组织用人能力;

(4)沟通协调能力;

(5)激发部属能力;

(6)培育人才能力;

(7)自我革新能力。

如果自身得不到提升,可以说完善车间管理只能是一句空话。

其次需制定各项操作标准、规范化作业:

(1)完善各班组、岗位责任制,优化作业指导书;

(2)进一步完善月度考核目标;

(3)凡是出现违规行为,坚决以通报的形式公布;

(4)制定相关条例、标准的监督、实行车间主管、工艺工程师、技术员、班长检查制度,一级一级实施检查,保证能够严格按要求执行。

产品质量培训心得体会2

为了深入分析水电专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寻找改进的方向,促进分公司水电专业管理的水平,分公司于XX年6月12日8:30~17:00在南昌项目部组织召开了水电技术质量培训暨管理研讨会。

大家对管理措施和经验,工作心得和平时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工作还不满一年的我,在管理经验和工作心得上也许并没有太多的发言权。更多的是听听前辈们富有项目特色的讲解。从工艺流程到施工方案,从技术交底到实际操作,从工程管理到与各班组之间的协调配合,都作出了建设性的探讨。在与各位前辈们的交流中,发现了自身的很多的不足。

首先在技术上,对验收规范没能完全的吃透,图纸的掌握程度不深。因此很多时候会被那些有些工作经验的工人唬住,在某些技术层面上做出了让步,对后期施工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过于的轻视技术交底,没能把技术交底的内容落实到每个工人平时的施工过程中。在与工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只有身怀过硬的技术基础,丰富的工作经验才能在气势上压倒他们,让工人无条件的服从工程上的安排,技术上的落实。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势必加强规范图集的学习,并将学习到的知识恰如其分的跟进到平时的过程管控中。

对于质量,就新余项目部水电这块而言,确实存在着很多的不足。由于前期的某些原因,导致现在会有大面积的返工现象,对现在水电质量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就我个人而言,确实是有些力不从心。在与其他几个项目部水电管理人员的交流中,意识到有很多问题都是普遍性的。水电前期预埋,塑料线盒及给排水套管占据主要一大部分。对于严祝修提出的穿筋线盒,也是初次接触,而事实证明,穿筋线盒是可以解决线盒预埋过深(预埋普通线盒浇注混凝土时会让线盒变形)的问题。

而我们的2楼将线盒绑上两根横排钢筋固定在剪力墙上也是出于同样的道理。再就是对施工班组的管控力度不够,也对质量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很多情况下是班组图省料省工,并不按你下发的技术交底施工。特别是那些隐蔽工程,像防雷接地,双面焊就很难落实。再有就是施工工期紧,各工种之间工序配合不协调,导致水电安装时间紧,质量上也很难保证。当然,在原则性的问题上,是不会屈服的。这一点在施工过程质量管理中是相当重要的,不能当老好人,对质检

员这个职位负责,对公司负责,对业主负责,做出精品才是我们的质量目标。大家都对水电这一块各项目上的人员配备提出了人员偏少的意见,确实从分公司到项目部,对于水电技术质量还是没有足够的重视。虽然属于配套工程,但水电在使用功能上是决定性的。希望分公司今后加强水电技术质量的管理,让水电部门更加的完备,让水电管理制度也更加的健全,而我们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此添砖加瓦。

而对于工程管理,作为总包,针对水电主体施工,都是随土建进度施工,因此没有更多的选择,一般都能跟得上土建的进度。只要在技术质量上把好关,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而临水临电成了各项目部工程上协调配合的重头戏。临水临电施工,集团公司有一套自己的技术要求,各地方也有临时用水用电规范。遵循安全文明工地的要求,基本上都能满足临设的布置及配备。但是地方价格上的差异,在某些地方会在技术规范的基础上打些折扣。像每层配备消防箱,就很难满足。这也是今后分公司及项目部在管理制度上改进的措施之一。而临水临电和主体水电由一家队伍施工也会对工程管理带来一些麻烦。首先在临水临电管理人员上就很难配足,往往是干主体水电的工人会兼职做临水临电。其次干主体水电时与其他班组间的情绪会带到临水临电中来,不利于大包单位的协调管理。希望在今后签订合同时,多听听水电管理人员的建议,也能参与到合同的编制中去。让项目部及分公司的既得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更方便平时水电方面的过程管理。

就分公司水电专业管理人员而言,今后的发展趋势必须是集工程、技术、质量、预算、合同制定于一体的综合型人才。就我个人而言,在安装预算这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欠缺。平时也没能系统的学习,通过这次培训,也认识到平时的施工跟预决算和合同都是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如在预算中,防雷接地搭接和跨接是有几倍的价格差异的,而平时施工时却没有过多的注意这一点;还有如果能够先系统的算一算整个图纸的工程量,会让我们对图纸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也能更加容易的发现图纸中的漏洞,这一点对施工技术而言也是很有必要的。

企业产品质量标语 篇5

NO.1 质量放松,劳而无功。

NO.2 没有质量等于没有效益。

NO.3 质量来自精心操作。

NO.4 质量靠大家,情系你我他。

NO.5 爱惜原料一点一滴,包装很重要。

NO.6 包装是产品质量的最终保障。

NO.7 创造世界级质量的`产品而不懈努力。

NO.8 加强质量意识,端正质量态度,规范质量行为,树立质量风气。

NO.9 合格的产品和服务是员工的成果和自豪。

NO.10 多流一把汗多操一分心,多创一批优质产品。

NO.11 工厂好似常表藤,产品犹如藤上 ; 好才能卖好价,工厂效益全靠它。

NO.12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生命要职工来爱护。

NO.13 企业要兴旺,质量是保证。

NO.14平日精耕细作,来时五谷丰登。

NO.15 抓好产品质量,必须从我做起。

NO.16 每项振作求质量,产品质量有保障。

NO.17 用户是上帝,下道貌岸然工序就是用户。

NO.18 产品质量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

NO.19 处处讲质量,贯彻生产线。

NO.20 树立自我信心,把握各工段流程;消灭疵点起因,管理操作是关键。

NO.21 宁愿事前检查,不可事后修改。

NO.22 全员用心做得好,企业提升跟着跑。

NO.23 整理整顿做得好,生产管制难不倒。

NO.24 做工作就是要把所做的工作让自己满意,而不是“做了”。

NO.25 遵守百次不如处置一次。

NO.26 追根究底,消除不良因素。

NO.27 百句空言不如一个行动。

NO.28 不转机制就转岗,不换观念就换人。

NO.29 同心协力创佳绩,敬业乐群齐参与。

NO.30 下道工充即顾客,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

NO.31 强化班组建设,将不良品消灭在本工序。

NO.32 只有不完美的产品,向零缺陷迈进。

NO.33 合理搬运运周转,爱惜劳动成果。

NO.34 力求一次做好,争取最大效益。

NO.35 马虎大意,不良品就会从手中流走。

NO.36 强化服务意识,倡导奉献精神。

NO.37 节约应从点滴做起。

NO.38 工作做得好,你会更自豪。

NO.39 令顾客愉快,他们才会做好,次次都做对。

NO.40 坚持守则,实践优质。

NO.41 得过且过,品质不妥。

NO.42 一丝之差,优劣分家。

NO.43 品质为本,财富为果。

NO.44 齐心协力,共创优质境界。

NO.45 5S不是“全员参加”,而是“全员实行”。

NO.46 21世纪是质量世纪。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为创造世界级质量的产品而不懈努力。

NO.47 高效率源于高人材,高管理源于高效率,高品质源于高管理。

NO.48 把好质量关,效率翻一翻。

NO.49 优质精神,上下一心。

提高乡镇企业产品质量水平 篇6

乡镇企业及产品质量现状

乡镇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营规模也从当初的作坊式家庭工厂逐步演变成企业, 甚至于集团性企业, 规模不断扩大。以河南省浚县为例, 河南省浚县位于豫北, 是典型的农业大县, 河南省重要的产粮区, 该县乡镇企业多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截止2013年中旬, 浚县共有集团性乡镇企业一家 (河南省中鹤集团) ;中型乡镇企业7家, 如:河南省益民面业有限公司、河南省谷夫食品有限公司和浚县天龙面业有限公司等;其余30余家均为小型乡镇企业和非乡镇企业。浚县乡镇企业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有5家, 其中亿元以上达1家, 如典型的位于王庄乡的乡镇企业——河南省中鹤集团, 从当年的百十人的小型淀粉生产加工厂, 发展到现拥有职工2000余人、下属6个公司、资产上亿元、年销售产值达数亿元。涉足农业产品深加工项目生产速冻食品、淀粉及淀粉糖、米面食品、腐竹、糖果等, 具有多个“河南省名牌”产品。大型民营企业——河南省益民面业有限公司,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产值已经超千万元、产品荣获“河南省名牌”称号。在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下, 全县乡镇企业的生产规模每年都在呈不断扩大、上升趋势。

近年来, 随着乡镇企业质量意识的觉醒, 大部分乡镇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 并添置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 建立化验室, 引进大批管理精英, 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使产品出厂合格率不断提高。例如:浚县中鹤集团就拥有博士3名, 研究生50多名, 管理层全部具有本科以上文凭。浚县大部分企业都有自己的内审组, 能独立开展质量管理, 无国家标准的企业都实现产品标准备案。对出厂检验项目外的检测项目, 全部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并每年进行两次比对试验。使得浚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每年的省级定期监督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浚县乡镇企业通过多年的发展, 绝大多数企业老板对市场经济逐渐加深了认识, 在质量管理上下功夫, 在创名牌上做文章, 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截止目前, 浚县共拥有多个“河南省名牌”产品。重视产品质量问题, 实施品牌战略, 实现品牌效应, 已经成为部分乡镇企业的共识。如拥有多个“河南省名牌”产品的中鹤集团, 在原来拥有淀粉“河南省名牌”的基础上, 通过生产设备升级改造, 检测设备高精尖发展, 引进新的生产项目, 经过数年的努力, 有逐步拥有腐竹、小麦粉等河南省名牌产品, 给企业带来无形的社会地位和巨大的经济地位。

随着乡镇企业经济的发展, 培养了一批企业管理人才, 并形成产业集聚性发展。如浚县王桥村, 共有豆制品生产加工作坊几百家多家, 主要生产豆腐、腐竹等产品, 在周边县市形成了“王桥腐竹”“王桥豆腐”“浚县豆腐皮”等知名土特产。近年来, 浚县政府审时度势, 通过引导和扶持, 淘汰卫生条件差, 生产能力弱的豆制品加工作坊, 引导具有旺盛生命活力的豆制品生产作坊逐步变为企业, 并形成了浚县产业集聚起区这一以豆制品生产为特色的工业园区, 通过协调监管部门和质量检测部门, 对园区内的企业实行动态管理机制, 重点抓豆制品生产的食品安全问题, 对出厂产品进行批批产品质量检验, 确保产品质量稳定。使得浚县豆制品这一特色土特产焕发出新的活力。

乡镇企业的产品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 镇企业主要分布在远离县城的农村, 多数发源于家庭作坊式生产模式, 企业负责人未受过正规的质量管理教培训, 文化程度偏低, 缺乏质量意识, 未能树立“食品质量安全大于天”的思想观念, 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较差, 受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较重, 小富即安, 凭经验办事, 不经常对企业开展质量意识教育和质量技能培训。其次, 些乡镇企业固定人员少、散工多, 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 多为初、高中文化程度, 不经权威机构培训考核直接上岗, 一些关键工序人员, 无法掌握质量控制点的工作要素和程序;一些企业经营者不愿重金招聘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 舍不得花本钱培训员工, 造成员工素质低下, 形成恶性循环, 无法保证生产环节关键工艺的产品质量控制和管理。大多数的乡镇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 生产现场混乱, 生产工序没有逻辑程序;有的企业虽然制定了管理制度, 但照搬照抄, 无法对应企业进行具体落实实施;有的企业质量职责不明确, 质量责任不落实, 质量管理浮于形式, 造成产品质量低下, 缺乏竞争能力, 使企业经济效益下降。

提高乡镇企业产品质量水平的对策

浅析企业产品质量的管理工作 篇7

关键词:企业 产品质量 管理

0 引言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一个企业整体素质的展示,也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顾客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企业要想长期稳定发展,就必须围绕质量这个核心开展生产,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借以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让企业领导放心,让我们的客户称心!本文就质量意识、现场管理五要素、产品质量的管理工作、全面质量管理等,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1 质量意识

企业要发展,产品质量要提升,离不开对人的意识教育和培训。从现代质量管理的角度来看,意识就是一种内化的心理活动标准,是人们对显性行为的一种评价方式。因此,要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则首先要从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开始。

企业员工“质量意识”的提升可从多个方面进行,如企业文化、管理的标准化、标准的执行、工作行为及教育培训等等。但他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参与,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加入,因为高层管理人员的关注将明确企业对“质量”的重视程度,他们的身体立行将告诉所有员工“质量”的提高势在必行,同时也告诉所有员工领导的态度与决心。对于质量意识的管理,我们不能简单的停留在只喊“口号”或不加度量的定性概念层面上,而没有评价、没有检查。如果没有一套有效的监督、检查和评价体系,只凭一贯的思想教育、宣传来进行质量意识的提升,将难以避免其工作的盲目性,实际操作的无序性。

质量意识的提升要让所有参与人员明白其目的是什么,在一段时期内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具体要如何去操作,并且在出现问题时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取得成绩时受到什么样的奖励。使质量意识的优劣与员工切身利益挂钩,使所有员工在工作中能不时的感觉到工作的压力与动力,从而尽量保证任何细微的产品缺陷都不流入下道工序,进而增强其可操作性。为了防止实际操作的执行不力情况,管理人员要定时与不定时的进行监督、检查,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要及时进行表扬与奖励,对于存在不足的员工要进行工作指导,对于存在不执行或执行不力的员工进行处罚,真正做到奖罚分明。

2 现场管理五要素

现场管理中的五要素,主要包括:人、机、物、法、环。

2.1 人,就是指在现场的所有人员,包括主管、司机、生产员工、搬运工等一切存在的人。人的性格特点不一样,那么生产的进度,对待工作的态度,对产品质量的理解就不一样。有的人温和,做事慢,仔细,对待事情认真;有的人性格急躁,做事只讲效率,缺乏质量,但工作效率高;有的人内向,有了困难不讲给组长听,对新知识,新事物不易接受;有的人性格外向,做事积极主动,但是好动,喜欢在工作场所讲闲话。

那么,作为他们的领导者,你就不能用同样的态度或方法去领导所有人。应当区别对待,对不同性格的人用不同的方法,使他们能“人尽其才”。发掘性格特点的优势,削弱性格特点的劣势,就是要你能善于用人。

2.2 机,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生产中,设备的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一个企业在发展,除了人的素质有所提高,企业外部形象在提升;公司内部的设备也在更新,为什么呢?好的设备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工业化生产,设备是提升生产效率的另一有力途径。

2.3 物,指物料,半成品、配件、原料等产品用料。现在的工业产品的生产,分工细化,一般都有几种几十种配件或部件是几个部门同时运作。当某一部件未完成时,整个产品都不能组装,造成装配工序停工待料。在生产管理中,必须密切注意前工序送来的半成品,仓库的配件,自己工序的生产半成品或成品的进度情况。

2.4 法,指生产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规章制度。它包括:工艺指导书,标准工序指引,生产图纸,生产计划表,产品作业标准,检验标准,各种操作规程等。他们在这里的作用是能及时准确的反映产品的生产和产品质量的要求。严格按照规程作业,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的一个条件。

2.5 环,指环境。对于某些产品(电脑、高科技产品)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另外,生产现场的环境,有可能对员工的安全造成威胁,如果员工在有危险的环境中工作,又怎么能安心工作呢?所以,环境是生产现场管理中不可忽略的一环。

3 产品质量的管理工作

3.1 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业生产的全过程是指从市场调查开始,经过产品开发设计,产品工艺准备,原材料采购,生产组织、控制、检验、包装入库到销售、服务等一系列过程。即构思、生产理想的产品,将产品推向社会,向用户提供使用价值。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就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通过提高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的质量。

衡量生产过程优劣的标准是:高产、优质、低耗。也可以说是多快好省,其量化的指标体现在投入产出率。在生产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力求以最少的劳动耗费,生产出尽可能多的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

要实现生产过程的这个目标,一是各个生产要素,人、财、物、信息等在质和量上满足生产产品的需要,这是组织好生产过程的前提基础条件。因此,生产管理必须从基础条件入手。二是要使各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处于最佳的结合状态,按照产品生产工艺要求组成一个彼此联系的、密切协作的、有序的、效率高的完整体系。要保证最佳的结合状态,其中具有丰富的管理内涵,它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方法和管理措施,运用计划、组织、控制的职能得以实施和实现。

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的任务,就是实现符合性质量,使生产出来的产品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标准。经检验符合标准的是合格品,不符合标准的是次品或废品。

3.2 精益质量管理。精益质量管理就是在对关键质量数据的定量化分析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对关键质量指标持续系统改进,追求达到卓越标准,实现显著提高企业质量绩效及经营绩效的目的。

例如,在质量数据统计分析中,特别关注三项指标,一是数据的集中位置,二是数据的分散程度,三是数据的分布规律。数据的集中位置分别有平均值、中位数、众数三种表示方法,其各具优缺点,其中平均值最为普遍常用。数据的分散程度由标准差表达,用符号s表示,数据的分散程度在质量管理中就是质量特性值的波动性,反映过程能力。

数据的分布规律在质量管理中对统计总体而言为正态分布,该分布规律是理论和实践证明的统计规律。质量数据统计分析重点就是在总体正态分布这个已知背景下研究该正态分布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质量数据定量化分析对企业质量管理以及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其是精益质量管理的基础。

3.3 生产过程质量管理措施:坚持按标准组织生产、强化质量检验机制、实行质量否决权、抓住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设置质量管理点或质量控制点。

3.3.1 坚持按标准组织生产。企业的标准分为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实际上是从管理标准中分离出来的,是管理标准的一部分。技术标准主要分为原材料辅助材料标准、工艺工装标准、半成品标准、产成品标准、包装标准、检验标准等。它是沿着产品形成这根线环环控制投入各工序物料的质量,层层把关设卡,使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在技术标准体系中,各个标准都是以产品标准为核心而展开的,都是为了达到产成品标准服务的。

管理标准是规范人的行为、规范人与人的关系、规范人与物的关系,是为提高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服务的。它包括产品工艺规程、操作规程和经济责任制等。企业标准化的程度,反映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企业要保证产品质量,首先要建立健全各种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力求配套。二是要严格执行标准,把生产过程中物料的质量、人的工作质量给予规范,严格考核,奖罚兑现。三是要不断修订改善标准,贯彻实现新标准,保证标准的先进性。

3.3.2 强化质量检验机制。质量检验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以下职能:一是保证的职能,也就是把关的职能。通过对原材料、半成品的检验,鉴别、分选、剔除不合格品,并决定该产品或该批产品是否接收。保证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二是预防的职能。通过质量检验获得的信息和数据,为控制提供依据,发现质量问题,找出原因及时排除,预防或减少不合格产品的产生;三是报告的职能。质量检验部门将质量信息、质量问题及时向厂长或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为提高质量,加强管理提供必要的质量信息。

要提高质量检验工作,一是需要建立健全质量检验机构,配备能满足生产需要的质量检验人员和设备、设施;二是要建立健全质量检验制度,从原材料进厂到产成品出厂都要实行层层把关,做原始记录,生产工人和检验人员责任分明,实行质量追踪。同时要把生产工人和检验人员职能紧密结合起来,检验人员不但要负责质检,还有指导生产工人的职能。生产工人不能只管生产,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自己要先进行检验,要实行自检、互检、专检三者相结合;三是要树立质量检验机构的权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在厂长的直接领导下,任何部门和人员都不能干预,经过质量检验部门确认的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准进厂,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能流到下一道工序,不合格的产品不许出厂。

3.3.3 实行质量否决权。质量责任制或以质量为核心的经济责任制是提高人的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质量管理在企业各项管理在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企业的重要任务就是生产产品,为社会提供使用价值,同时获得自己经济效益。质量责任制的核心就是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人员在质量问题上实行责、权、利相结合。作为生产过程质量管理,首先要对各个岗位及人员分析质量职能,即明确在质量问题上各自负什么责任,工作的标准是什么。其次,要把岗位人员的产品质量与经济利益紧密挂钩,兑现奖罚。对长期优胜者给予重奖,对玩忽职守造成质量损失的除不计工资外,还处以赔偿或其它处分。

4 全面质量管理

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主要包括:①内容与方法的全面性。不仅要着眼于产品的质量,而且要注重形成产品的工作质量。注重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包括科学的组织管理工作、各种专业技术、数理统计方法、成本分析、售后服务等。②全过程控制。即对市场调查、研究开发、设计、生产准备、采购、生产制造、包装、检验、贮存、运输、销售、为用户服务等全过程都进行质量管理。③全员性。即企业全体人员包括领导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等都参加质量管理,并对产品质量各负其责。

通过培训教育使企业员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和“顾客第一”的思想,制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采取切实行动,改变企业文化和管理形态。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篇8

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客户是上帝。然而,为了企业的生存,我们只能用质量过硬的产品赢得上帝的微笑…….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曾说:“中国人制造什么什么就便宜,中国人买什么什么就贵!” 这确实反应出中国的国情,中国是世界工厂,而在这世界工厂内又有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竞争有多激烈可想而知…….或许就在此刻,有多少企业由于质量问题,“ 樯橹灰飞烟灭"。又有多少企业因为质量好,“独领风骚数百年”。

然而,就是在这么激烈的战斗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商业战神。

著名企业家张瑞敏抡起大锤砸出了海尔人的质量意识,最终带领海尔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

还有昔日的手机霸主诺基亚,因为质量好而保持连续15年占据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虽说巨星陨落,其质量品牌依然为世人所称道。

“服务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这句广告的背后看重的也是产品本身的质量,而不仅仅是服务,在中国坊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流产品卖品牌,二流产品卖服务”。正是这个意思。但现代的社会潮流中,产品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反应在用户体验上,更多的公司把品牌质量的提升与用户参与度融合在一起。激发用户个性化追求,带动公司科技创新方向,为提高质量寻求一道捷径,这一点上小米似乎已经轻车熟路了。可是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看的这么长远;为了所谓的“降低成本”被评为“中国顶尖企业百强”之一,“乳业第一名”的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因三聚氰胺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而一夜破产......今天,放眼我们汽车行业近几年也问题频出,汽车巨头丰田公司在2012年10月十日,向日本国土交通省提交报告称,由于电动车窗的开关存在缺陷,将召回小型车“威姿(VITZ)”等6款车型共约46万辆汽车。包括海外市场在内,全球召回数量将达743万辆;这无疑为风头正盛的丰田带来了难以抹去的耻辱。邓小平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在产品质量就是企业生命的今天,产品质量已成为一个企业在市场中立足的根本和发展的保证。产品质量的优劣决定产品的生命,乃至企业的发展命运。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没有质量就没有发展。因此,每个企业都在狠抓产品质量。

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点做起。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细节是操作过程中的流程要领,掌握好细节也就是霸主质量。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和专业化程度的越来越高,注意抓好细节,精益求精,保证质量,才能让企业在竞争中取胜。因此,追求完美品质,把握细节是提高质量的重点。

企业的生命线---产品质量. 篇9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商品质量对于我们商场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强,商品质量的高低是企业有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之一。我们“长探华诚”的“以质量求生存,以诚信促发展”也表现了企业对产品质量的重视。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是构筑企业诚信价值体系的关键要素。不要让糟糕的产品品质制约了我们前进 的脚步!遇到问题,一定要查出真正 的原因!

产品质量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注重产品质量,最终会寸步难行,功亏一篑。光意识到质量的重要性还不够,我们还要把他做好,那怎样才能做好高质量的产品呢? 从小事做起,做好细节,把握质量。从产品质量有“检验”到“预防”,由“堵”到“疏”,再到生产的“全面质量管理”,我们不难看出在生产过程中的精细化要求与质量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为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应全面导入产品生产的质量管理理念,建立独立于生产管理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检查和质量监督。

下一道工序就是用户 100%保证

在解决产量、成本、质量发生冲突时,从根本上杜绝牺牲质量的思想痼疾,实现了质量管理理念的转变。企业必须在质量管理中推行了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层层把关,人人负责,才能使质量控制在每一个产生的源头。在制造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成本,且需要每一个人都要有主人翁意识,对于自己所用的辅助材料价格怎么样,成本怎样算都应该去了解,这样,才知道应该怎样去控制,从那个方

面去控制,鼓励持续改进,不断对所有细节问题进行改进,降低所有能够降低的生产成本。在生产过程中减少质量问题,也能相对的降低生产成本。

就拿热压钻头来说,一个钻头的生产需要一系列的工序,要向保证产品质量,就需要我们每个工作人员仔细认真,保证严格按技术要求来做,以保证产品质量,争取减少半成品废品数量,并且要求及时检查,当发现问题是应及时汇报。还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检查,以保证其符合技术要求,确保生产顺利进行,使得产品质量得到保证,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坚决不用。

产品的最后一个工序是使用,而其操作者就是我们的客户,只有客户满意,才说明我们的产品质量合格。糟糕的产品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反过来,优质的产品则能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为了企业的发展,客户的满意,我们要做的就是不制作不合格品,不流送不合格品,并将质量意识贯穿到各个工序中去,再帮征兵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使得产品成本降下来。

总之,质量是企业之本,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只有把讲究质量放在整个工作的第一位,把它作为的生命来抓,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始终保持优质高效,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在产品质量上应承担哪些责任 篇10

一、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达到产品质量的要求,而且要有检验部门和检验人员签证的产品检验合格证;

二、根据不同特点,产品要有名称、规格、型号、成分、重量、含量、用法、生产批号、出厂日期、生产厂家、产品技术标准等文字说明。限时使用的产品应注明失效日期;

三、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的产品,必须要有许可证编号、批准日期和有效期限;

四、对机器、设备、仪表以及耐用消费品,还应有详细的产品使用说明书,电器产品应附有线路图和原理图。

浅析企业产品质量的管理工作 篇11

李慧滨1胡心2 (1.东北电子技术研究所;2.陆航驻哈尔滨地区军代表室)

摘要: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是一个企业整体素质的展示, 也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顾客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关键词:企业产品质量管理

0 引言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是一个企业整体素质的展示, 也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顾客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 企业要想长期稳定发展, 就必须围绕质量这个核心开展生产, 加强产品质量管理, 借以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 让企业领导放心, 让我们的客户称心!本文就质量意识、现场管理五要素、产品质量的管理工作、全面质量管理等, 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1 质量意识

企业要发展, 产品质量要提升, 离不开对人的意识教育和培训。从现代质量管理的角度来看, 意识就是一种内化的心理活动标准, 是人们对显性行为的一种评价方式。因此, 要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 则首先要从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开始。

企业员工“质量意识”的提升可从多个方面进行, 如企业文化、管理的标准化、标准的执行、工作行为及教育培训等等。但他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参与, 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加入, 因为高层管理人员的关注将明确企业对“质量”的重视程度, 他们的身体立行将告诉所有员工“质量”的提高势在必行, 同时也告诉所有员工领导的态度与决心。对于质量意识的管理, 我们不能简单的停留在只喊“口号”或不加度量的定性概念层面上, 而没有评价、没有检查。如果没有一套有效的监督、检查和评价体系, 只凭一贯的思想教育、宣传来进行质量意识的提升, 将难以避免其工作的盲目性, 实际操作的无序性。

质量意识的提升要让所有参与人员明白其目的是什么, 在一段时期内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具体要如何去操作, 并且在出现问题时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取得成绩时受到什么样的奖励。使质量意识的优劣与员工切身利益挂钩, 使所有员工在工作中能不时的感觉到工作的压力与动力, 从而尽量保证任何细微的产品缺陷都不流入下道工序, 进而增强其可操作性。为了防止实际操作的执行不力情况, 管理人员要定时与不定时的进行监督、检查, 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要及时进行表扬与奖励, 对于存在不足的员工要进行工作指导, 对于存在不执行或执行不力的员工进行处罚, 真正做到奖罚分明。

2 现场管理五要素

现场管理中的五要素, 主要包括:人、机、物、法、环。

2.1 人, 就是指在现场的所有人员, 包括主管、司机、生产员工、搬运工等一切存在的人。

人的性格特点不一样, 那么生产的进度, 对待工作的态度, 对产品质量的理解就不一样。有的人温和, 做事慢, 仔细, 对待事情认真;有的人性格急躁, 做事只讲效率, 缺乏质量, 但工作效率高;有的人内向, 有了困难不讲给组长听, 对新知识, 新事物不易接受;有的人性格外向, 做事积极主动, 但是好动, 喜欢在工作场所讲闲话。

那么, 作为他们的领导者, 你就不能用同样的态度或方法去领导所有人。应当区别对待, 对不同性格的人用不同的方法, 使他们能“人尽其才”。发掘性格特点的优势, 削弱性格特点的劣势, 就是要你能善于用人。

2.2 机, 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

生产中, 设备的是否正常运作, 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 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一个企业在发展, 除了人的素质有所提高, 企业外部形象在提升;公司内部的设备也在更新, 为什么呢?好的设备能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产品质量。工业化生产, 设备是提升生产效率的另一有力途径。

2.3 物, 指物料, 半成品、配件、原料等产品用料。

现在的工业产品的生产, 分工细化, 一般都有几种几十种配件或部件是几个部门同时运作。当某一部件未完成时, 整个产品都不能组装, 造成装配工序停工待料。在生产管理中, 必须密切注意前工序送来的半成品, 仓库的配件, 自己工序的生产半成品或成品的进度情况。

2.4 法, 指生产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规章制度。

它包括:工艺指导书, 标准工序指引, 生产图纸, 生产计划表, 产品作业标准, 检验标准, 各种操作规程等。他们在这里的作用是能及时准确的反映产品的生产和产品质量的要求。严格按照规程作业, 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的一个条件。

2.5 环, 指环境。

对于某些产品 (电脑、高科技产品) 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另外, 生产现场的环境, 有可能对员工的安全造成威胁, 如果员工在有危险的环境中工作, 又怎么能安心工作呢?所以, 环境是生产现场管理中不可忽略的一环。

3 产品质量的管理工作

3.1 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

工业生产的全过程是指从市场调查开始, 经过产品开发设计, 产品工艺准备, 原材料采购, 生产组织、控制、检验、包装入库到销售、服务等一系列过程。即构思、生产理想的产品, 将产品推向社会, 向用户提供使用价值。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就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通过提高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 来保证产品的质量。

衡量生产过程优劣的标准是:高产、优质、低耗。也可以说是多快好省, 其量化的指标体现在投入产出率。在生产过程中, 企业管理者力求以最少的劳动耗费, 生产出尽可能多的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

要实现生产过程的这个目标, 一是各个生产要素, 人、财、物、信息等在质和量上满足生产产品的需要, 这是组织好生产过程的前提基础条件。因此, 生产管理必须从基础条件入手。二是要使各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处于最佳的结合状态, 按照产品生产工艺要求组成一个彼此联系的、密切协作的、有序的、效率高的完整体系。要保证最佳的结合状态, 其中具有丰富的管理内涵, 它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方法和管理措施, 运用计划、组织、控制的职能得以实施和实现。

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的任务, 就是实现符合性质量, 使生产出来的产品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标准。经检验符合标准的是合格品, 不符合标准的是次品或废品。

3.2 精益质量管理。

精益质量管理就是在对关键质量数据的定量化分析基础上, 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 对关键质量指标持续系统改进, 追求达到卓越标准, 实现显著提高企业质量绩效及经营绩效的目的。

例如, 在质量数据统计分析中, 特别关注三项指标, 一是数据的集中位置, 二是数据的分散程度, 三是数据的分布规律。数据的集中位置分别有平均值、中位数、众数三种表示方法, 其各具优缺点, 其中平均值最为普遍常用。数据的分散程度由标准差表达, 用符号s表示, 数据的分散程度在质量管理中就是质量特性值的波动性, 反映过程能力。

数据的分布规律在质量管理中对统计总体而言为正态分布, 该分布规律是理论和实践证明的统计规律。质量数据统计分析重点就是在总体正态分布这个已知背景下研究该正态分布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质量数据定量化分析对企业质量管理以及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其是精益质量管理的基础。

3.3 生产过程质量管理措施:

坚持按标准组织生产、强化质量检验机制、实行质量否决权、抓住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设置质量管理点或质量控制点。

3.3.1 坚持按标准组织生产。

企业的标准分为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实际上是从管理标准中分离出来的, 是管理标准的一部分。技术标准主要分为原材料辅助材料标准、工艺工装标准、半成品标准、产成品标准、包装标准、检验标准等。它是沿着产品形成这根线环环控制投入各工序物料的质量, 层层把关设卡, 使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在技术标准体系中, 各个标准都是以产品标准为核心而展开的, 都是为了达到产成品标准服务的。

管理标准是规范人的行为、规范人与人的关系、规范人与物的关系, 是为提高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服务的。它包括产品工艺规程、操作规程和经济责任制等。企业标准化的程度, 反映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企业要保证产品质量, 首先要建立健全各种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 力求配套。二是要严格执行标准, 把生产过程中物料的质量、人的工作质量给予规范, 严格考核, 奖罚兑现。三是要不断修订改善标准, 贯彻实现新标准, 保证标准的先进性。

3.3.2 强化质量检验机制。

质量检验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以下职能:一是保证的职能, 也就是把关的职能。通过对原材料、半成品的检验, 鉴别、分选、剔除不合格品, 并决定该产品或该批产品是否接收。保证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 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转入下道工序, 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二是预防的职能。通过质量检验获得的信息和数据, 为控制提供依据, 发现质量问题, 找出原因及时排除, 预防或减少不合格产品的产生;三是报告的职能。质量检验部门将质量信息、质量问题及时向厂长或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为提高质量, 加强管理提供必要的质量信息。

要提高质量检验工作, 一是需要建立健全质量检验机构, 配备能满足生产需要的质量检验人员和设备、设施;二是要建立健全质量检验制度, 从原材料进厂到产成品出厂都要实行层层把关, 做原始记录, 生产工人和检验人员责任分明, 实行质量追踪。同时要把生产工人和检验人员职能紧密结合起来, 检验人员不但要负责质检, 还有指导生产工人的职能。生产工人不能只管生产, 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自己要先进行检验, 要实行自检、互检、专检三者相结合;三是要树立质量检验机构的权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在厂长的直接领导下, 任何部门和人员都不能干预, 经过质量检验部门确认的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准进厂, 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能流到下一道工序, 不合格的产品不许出厂。

3.3.3 实行质量否决权。

质量责任制或以质量为核心的经济责任制是提高人的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质量管理在企业各项管理在占有重要地位, 这是因为企业的重要任务就是生产产品, 为社会提供使用价值, 同时获得自己经济效益。质量责任制的核心就是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人员在质量问题上实行责、权、利相结合。作为生产过程质量管理, 首先要对各个岗位及人员分析质量职能, 即明确在质量问题上各自负什么责任, 工作的标准是什么。其次, 要把岗位人员的产品质量与经济利益紧密挂钩, 兑现奖罚。对长期优胜者给予重奖, 对玩忽职守造成质量损失的除不计工资外, 还处以赔偿或其它处分。

4 全面质量管理

企业要生存、要发展, 就必须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 主要包括: (1) 内容与方法的全面性。不仅要着眼于产品的质量, 而且要注重形成产品的工作质量。注重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 包括科学的组织管理工作、各种专业技术、数理统计方法、成本分析、售后服务等。 (2) 全过程控制。即对市场调查、研究开发、设计、生产准备、采购、生产制造、包装、检验、贮存、运输、销售、为用户服务等全过程都进行质量管理。 (3) 全员性。即企业全体人员包括领导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等都参加质量管理, 并对产品质量各负其责。

通过培训教育使企业员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和“顾客第一”的思想, 制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采取切实行动, 改变企业文化和管理形态。

推动全员参与, 对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与管理。以人为本, 充分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 推动全员参与。只有全体员工的充分参与, 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企业带来收益, 才能够真正实现对企业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与管理, 企业的产品质量就有了保证, 就会有好的信誉, 就会带来好的市场, 就能取得较好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

摘要: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是一个企业整体素质的展示, 也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顾客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上一篇:大学生闲暇生活调查问卷下一篇:关于发放防暑降温用品的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