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艺术特色(通用8篇)
《诗经》的艺术特色 篇1
《诗经》的艺术特色
张欣然
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步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词。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诗经》中的作品,反映了各方面的生活,具有深厚丰富的文化积淀,显示了我国古代诗歌最初的伟大成就。关键字:手法;句式;章法;语言风格
作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源头之一,《诗经》一直受到历代读书人的尊崇,经历两千多年已成为一种文化基因,融入华夏文明的血液。《诗经》以现实为主,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实感情,拥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无论是在形式体裁、语言技巧,还是在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上,都显示出我国最早的诗歌作品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
(一)赋、比、兴的手法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如《七月》叙述农夫在一年十二个月中的生活,就是用赋法。赋是一种基本的表现手法,是基础。
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做比喻。其中整首诗都以拟物手法表达感情的比体诗,如《豳风•鸱鸮》、《魏风•硕鼠》、《小雅•鹤鸣》,独具特色;《诗经》中比的手法多样,有明喻、暗喻、借喻、博喻等。明喻是“比”句中既有“彼物”又有“此物”,两者之间还有一个关联词“如”字充作比喻的标志。如《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所以孔颖达说:“诸言如者,皆比辞也”。暗喻是“彼物”与“此物”之间没有“如”一类的关联词。如《卫风·氓》“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等。借喻是只说“彼物”,不说“此物”。如《卫风·氓》“桑之落矣,其黄而殒。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博喻是用一联串的“彼物”来比喻一个“此物”。如《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连出五个比喻,比喻事业的蒸蒸日上。《大雅·板》中“天之庸民,如埙如箎,如璋如圭,如取如携”,连出六个比喻,比喻上天帮助下民。总之,《诗经》中大量用比,表明诗人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够以具体形象的诗歌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出发了诗人的感情,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兴”的运用情况比较复杂,有的只是在开头起调节韵律、黄芪情绪的作用,兴句与下文在内容上联系并不明显。如《小雅• 鸳鸯》第二章:“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兴句和后面两句的祝福语,只是在诗歌开头协调音韵。有的“兴”既要起情,先言之物一定要与下文有某种意义上的联系。这种联系或者表现为先言之物能隐喻下文,或者表现为先言之物能渲染气氛烘托下文,或者兼而有之,构成诗歌艺术境界不可或缺的部分。如《郑凤•野有蔓草》、《周南·关睢》。“兴”的艺术滋味与艺术魅力主要在于它通过触景生情、睹物有感或因情设景、因事借物往往为诗歌创造出形象生动、画面鲜明、情景交融、自然委婉、蕴藉深厚的意境。比和兴都是以间接的形象表达感情的方式,后世往往比兴合称,用来指《诗经》中通过联想、想象寄寓思想感情于形象之中的创作手法。
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中,往往交往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诗经》中赋、比、兴手法运用得最为圆熟的作品,已经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相谐的艺术境界,对后世诗歌意境的创造,有直接的启发。如《秦风•蒹葭》是起兴后再以赋法叙写,将凄清的秋景与感伤的情绪浑然一体,构成了凄迷恍惚、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二)句式和章法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至八言的不等。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只有个别诗是以杂言为主的,如《伐檀》。以四言句为主干,可以由此推想当时演唱《诗经》的音乐旋律,是比较平稳和比较简单的。
《诗经》常常采用重章叠字的形式,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这是歌谣的一种特点,可以借此强化感情的抒发,所以在《国风》和《小雅》的民歌中使用最普遍,《颂》和《大雅》,以及《小雅》的政治诗中几乎没有。如《周南•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撷之。
三章里只换了六个动词,就描述了采芣苢的整个过程。复沓回环的结构,多样的用词,把采芣苢的不同环节分置于三章中,三章互为补充,在意义上形成了一个整体,一唱三叹,曼妙非常。《诗经》中的叠字,又称为重言。“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小雅•伐木》),以“丁丁”、“嘤嘤”摹伐木、鸟鸣之声。《诗经》中双声叠韵运用很多,双声如“参差”、“踊跃”、“栗烈”等,叠韵如“委蛇”、“差池”、“绸缪”、“栖迟”等,还有些双声叠韵用在诗句的第一字第三字或第二字第四字上。如“婉兮娈兮”(《齐风•甫田》)、“如切如磋”(《卫风•淇奥》)、“炮之燔之”(《小雅•瓠叶》)等。《诗经》的押韵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是一章之中只用一个韵部,隔句押韵,韵脚在偶句上,这是我国后世诗歌最常见的押韵方式。还有后世诗歌中不常见的句句用韵。《诗经》中也有不是一韵到底的,也有一诗之中换两韵以上的,甚至还有极少数无韵之作。
(三)风、雅、颂不同的语言风格
《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诗“最初都是乐歌,只是由于古乐失传,后人已无法了解风、雅、颂各自在音乐上的特色了。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国是地区、方域之意。十五国风160篇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凤、豳风。“雅”即正,指朝廷正乐,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是西周的作品,小雅共74篇,除少数篇目可能是东周作品外,其余都是西周晚期的作品。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
《诗经》的语言不仅具有音乐美,而且在表意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从《诗经》中数量丰富的名词及对动作描绘具体准确,可以看出诗人对客观事物有充分的认识及具体细致的观察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总之,《诗经》的语言形式形象生动,丰富多彩。但雅、颂与国风在语言风格上有所不同。雅、颂多数篇章运用严整的四言句,极少杂言,国风中杂言比较多。小雅和国风中,重章叠句运用得比较多,在大雅和颂中则比较少见。国风中用了很多语气词。如“兮”、“之”、“止”、“思”、“乎”、“而”、“矣”、“也”等,这些语气词在雅、颂中也出现过,但不如国风中数量众多,富于变化。过风中对语气词的妙用,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达到了传神的境地。雅、颂与国风语言风格的不同,反映了时代社会的变化,也反映出创作主题的差异。雅、颂多为西周时期的作品,是贵族所写,体现了“雅乐”的威仪典重,国风多为春秋时期的作品,许多采自民间,更多地体现了新声的自由奔放,比较接近当时口语。
“风雅”在思想内容上被后世诗人立为准的,比兴则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为后代作家提供了学习的典范。《诗经》对我国后世诗歌体裁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也有深广的影响。曹操、嵇康、陶渊明等人的四言诗创作直接继承《诗经》的四言句式。所以,《诗经》对我国两千年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广的影响,同时也是很有文学和史料价值的古代史料。
参考文献: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李白的诗歌具有豪放飘逸的风格,主要特点有:
1、强烈的主观色彩,浪漫主义色彩:充沛气势,感情充沛,瞬息万变 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惊人的夸张,借助神话、幻想
2、语言清新俊逸,朴素自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3、诗体上,较少用律诗,多用乐府体为主的古诗 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
1、现实主义风格,用诗歌反映现实
2、高度的爱国精神
3、利用各种诗体,创作性的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
4、将议论引入诗歌,对韩愈“以文为诗”的观点产生影响 苏轼诗歌的艺术成就:
1、数量多,各体兼善,取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多样
2、议论化、散文化倾向严重
3、诗歌艺术技巧得心应手
《诗经》的艺术特色 篇2
一、艺术时间
(一)逆推时程
在客观世界中,时间本来是线性的、一维的,具有不可逆性。但《诗经》的有些篇章,却打破了时间的自然流程。如《诗经·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优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询兮,不我信兮!
这是卫国兵士久戍不归,思念亲人的嗟怨之诗。诗歌前三章先依次叙述士兵入伍、征战,如今颠沛流离的过程,第四章却逆推时程,回叙当年与妻子盟誓的情景。第五章悲叹自己久战在外,日后埋骨沙场,又岂能守约?诗歌深情哀怨,千载之下,犹令人唏嘘。后人诗如温庭筠《苏武庙》的颈联:“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先言回口,后说去时,也改变了时间的自然序次。
(二)打破时值
在客观世界中,时间本来是恒定的。无论年、月、日,时值是多少就是多少,既不会多,也不会少。但在人的心理世界里,由于感觉、情感、想象等诸多因素的作用,时间的自然值常常被打破,变得既可以拉长,又可以缩短。艺术创作所表现的时间,往往就是这种非现实的时间。从美学——心理学的角度讲,是“心理时间”,是经过作家的想象对物理时间重新锻造的结果。虽然这并不符合生活真实,但却更符合心理其实,因而显得更关,更富有内涵。
《诗经·王风·采葛》这首诗就抓住丁因离别相思而感觉时间特别之长这一典型心理,用真率的语言反复咏唱: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技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时间由“三月”到“三秋”,再到“三岁”情感的发展也愈益浓烈。诗意单纯明朗而又情意绵长,由于夸张,但又真实的审美时间的运用,使“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成为成语,具有久远的生命力,且更启迪了后人诗作。如“对洒当歌,人生儿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事去干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知长。”“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干年。”“深山无甲子,岁月不知年。”
二、艺术空间
(一)有意味的空间
空间是物体存在的形式,包括形状、大小、方位、深度。在客观世界中,空间是具体的、恒定的,但是观察视角不一、距离远近不同,空间感也是不一样的。在艺术创作中,距离的巧妙应用能使空间有时也变得捉摸不定、耐人寻味,既产生美,又催生出硕远无边的想象。
如《诗经·秦风·蒹葭》第一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绿草苍苍啊,白露为霜。有位佳人呀,就在水那方。逆流而上寻找她,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找寻地,仿佛又在水中央。”一个“宛”字将“伊人”飘忽不定、难以寻求之态点染出来,同时也将“秋水伊人”高洁美丽的形象烘托出来。这种美感的产生,正是来自全诗反复渲染的那种可望而不可即的艺术视点,亦即空间距离的苦心营造。明代诗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
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青山佳色,隐然可爱,其烟霞变幻,难于名状。及登临非复奇观,唯片石数树而已。远近所见不同,妙在含糊,方见作手。
用现代人的话就是“隔帘看月,隔水看花,隔岸观柳”,分外之美。诗中伊人飘忽不定的身影尽管从不曾走近读者,然而她的美却是不言而喻的,甚至是朦胧抽象的,但正因为这样,她的美也是无与伦比的。
在艺术作品中,同时间感相似,空间感并不全是结构的形式感,它也带有情绪和意味,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有意味的空间。
在《秦风·蒹葭》中,伊人的隐约飘渺、难以寻求也即空间的不可捉摸和无法寻觅是怅然若失的情绪表征,亦是超凡脱俗的表征,在这里,空间感被情绪化了。明代钟惺评此篇日:“异人异境,使人欲仙。”而贯穿此篇的更是诗人惆怅的思绪。后代同类诗歌如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读来也带仙气,自有怅然若失之感。
(二)变形的空间
空间的存在及状貌形态在现实世界中是恒定的,可在人的心理世界中,就可千变万化。因而,表现在文字作品中的往往是另一种空间。它固然是物理空间的反映,但心灵的创造是主动积极的,它使得作品中的空间具有完全不同于物理空间的性质,我们称之为“心理空间”或“审美空间”。现代心理学关于知觉的研究表明,人对实际空间的感知总要增添、减少些什么,创造些什么,进行重新组织,垂新改造。这就带来不心理空间对物理空间的变形。通过变形的审关空间感受来表现内心情感的强烈,是《诗经》常用的艺术手法。
《诗经·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小雅·节南山》:“驾彼四牡,四牡项领。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诗人都深感社会的黑暗,处境的险恶,因而不得不小心翼翼,精神上感受到巨大的压抑与痛苦。这是诗人难容于世的自我感觉所产生的空间变态意识。钱钟书《管锥编》曰:“国治家齐之境地宽以广,国乱家閧之境地厌以逼。此非幅员,漏刻之能殊,乃心情际遇之有异耳。”
后世诗人左思《咏史》:“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出门无通路,枳棘塞中途。”岑参《西蜀旅舍春叹》:“四海犹未安,一身无所适。自从兵戈动,逐觉天地窄。”孟郊《送别崔纯亮》:“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李白《行路难》“大道如青天,我独不能出。”元好问《论诗绝句》:“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这些诗所表达的天地狭窄,荆棘满路之感,均与《正月》相近。虽然夸张变形,是对客观世界错误的感觉,却能反映内心主观世界真实的心境。
《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也基于同样的心境感受。嫁卫宋女恩乡情切,在她眼中宽广难渡的黄河变得“一苇杭之”、“曾不容刀”,遥远的家乡变得“跂予望之”,“曾不崇朝”。谁说黄河宽又宽?一叶扁舟就可横渡到对岸。谁说宋国远又运?踮起脚尖就可望得见。谁说黄河宽又宽?竟然容不下一小船。谁说宋国远又远?要不了一个早上就可回家园。其实黄河是宽还是窄,宋国究竟是远还是近,答案是明确的。但由于主体的感觉使遥远的空问距离缩短了,使悠慢的时间流动加快了。所谓“一苇杭之”“跂予望之”“曾不容刀”“曾不崇朝”,都是思乡者夸张的“情语”,是变形了的审美空间。杜甫诗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使下襄阳向洛阳。”李白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空间转换在眨眼的时间内实现,亦审美主体的感觉使然。
(三)想象的空间
《诗经》中有许多抒发相思之情的诗,写作技巧十分巧妙。诗人往往不单纯写自已如何思念对方,而是从对方落笔,想象描写对方如何思念自己的情态,这指的就是想象空间。《豳风·东山》第三章:
我徂东山,滔滔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弯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蒸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本是征人途中思家,却以悬想之笔,写家中妻子的思念与哀叹。这就写出了婉曲,写出了新意。何况思念本是双向的,宕开一笔,从对方写起,既增强了诗的画面感和立体效应,又曲尽人情之至。
再看《魏风·陟岵》首章: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此!
写远役者思念亲人,拟想亲人也在思念自己的情景,机杼相同,波澜莫二。
后人诗也多用此笔法。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白居易《至夜思亲》:“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游人。”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夜,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四)并现的空间
《诗经·周南·卷耳》则在同一时间,并现两处空间,相形以成对照。此写法即“双管齐下”法,又称“话分两头”、“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卷耳》首章写一位贵族妇女思念久役的丈夫,因而无心采摘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后三章则是写此时丈大在征途上的种种情状之词:“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丈夫骑马登高山,马儿累得腿发软。姑且酌满金罍杯,暂时不去苦思念。男女两人处两地而情事一时,真可谓“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俗语“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陈陶《陇西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李商隐《北齐二首》(其一):“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尘夜,已报周师入晋阳。”《红楼梦》第九十八回“却说宝玉成家的那一日,黛玉白日已经昏晕过去,当时黛玉气绝,正是宝玉娶宝钗的这个时辰。”《名利场》中写滑铁卢大战,结尾最脍炙人口“夜色四罩,城中之妻方祈天保夫无恙,战场上之夫仆卧,一弹穿心,死矣。”此类写法莫古于《卷耳》篇。
摘要:中国文学有其特有的时空艺术,空间的存在及状貌形态在现实世界中是恒定的,可作家创作时多从心眼、从主体感觉上去把握广袤、深远的时域与空间,千变万化。究其发端,可溯及《诗经》。
关键词:《诗经》,时间,空间
参考文献
试论《诗经·国风》的艺术特色 篇3
关键词:创作方法 形式 语言 表现手法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的源头,它囊括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也有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但是作为一部乐歌总集,《诗经》依风、雅、颂分类编排,思想内容广阔,涉及周民族的史诗、赞颂、怨刺、婚恋、农事和征役等等,内容丰富。这些篇章是由不同的作者撰写而成的,由于作者的水平也有所参差,因此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也不尽一致,艺术成就的高低也各不相同。比如,《颂》和《雅》中的一些庙堂和宫廷乐歌,就显得要呆板枯涩些。通过比较,《国风》中就有很多篇章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真实再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遭遇,表达了他们对剥削阶级强烈的不满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和鲜明的艺术特色。概括而言,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创作方法上。《国风》显著的艺术特色之一就是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它给予后世诗歌极大的影响。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不仅仅表现在他们真实地描摹事物、反映社会生活,也体现在他们善于真率地表达思想感情。比如,《国风》里被誉为我国最早的现实主义诗篇的《七月》,全诗基本上是按季节的先后,逐年逐月地来写男女奴隶们的劳动和生活的。第一章,“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该章总括全诗,从岁寒写到春耕开始。描写天气逐渐转冷,妇女们开始准备冬衣。度过十一月后进入十二月,天气愈寒,没有冬衣的奴隶们熬过寒冬后的正月又开始修理农具,二月就举足下田,壮夫们在田里干着重活,女人和小孩们则承担着送饭的任务。此后的篇章,皆围绕着农民不同侧面的“苦”,按季节的先后,逐年逐月地从种田养蚕到打猎凿冰,反映了农民从年初到年终不同层面的繁琐工作以及高强度的繁重劳动。15世纪英国的一位评论家锡德尼说:“诗是一种再现,一种仿造,或者形象的表现”;“用比喻来说,就是一种说着话的画图”。的确,《七月》这篇现实主义诗篇,让我们面前仿佛出现了一位惨遭剥削的老年奴隶,直面我们叙说着自己的日常生活,倾吐着自己没有希望、枯燥沉重的过往,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古代奴隶社会阶级压迫的图画。清朝方玉润也曾指出:“《七月》所言皆农桑稼穑之事,非躬亲陇一亩,久于其道,不能言之亲切有味也如是。”方氏所言,道出了这种“亲切有味”同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的典型。正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稠螂志》),所以此诗语言虽朴实无华,但是语词凄切清苦,仿佛是在哭吟;虽然不敢直接表露出强烈的愤恨之情,但怨恨和悲凄却夹杂在殷殷倾吐之中,鲜活的事实揭露出奴隶主的残酷行径。我们看到了一幅生动逼真的古代奴隶社会阶级压迫的图 ,感受到了他们那种隐忍的愤懑。此诗最鲜明地表现了周人由农业生产实践而产生的面对现实的创作态度。《国风》中这些“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毛诗序》)的现实主义诗篇,真实地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现实,真率地抒发着内心的情志。它所形成的朴实自然的艺术风格,体现的这种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大影响,成为文学艺术直面人生、干预生活、影响生活的重要源头。
第二,形式与语言上。《国风》在形式上有两点值得一提。首先,多数诗是四言一句,隔句用韵,比如,《关雎》《硕鼠》《芣苢》等等。但是又绝非千篇一律,有些诗杂用二言、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甚至八言,比如“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中句法参差变化,有的直陈,有的反说,直白地抒发了伐木者的愤恨之情,让觉醒的伐木者之间的对话夹杂着对剥削者的责问穿透时空传递至今。这些随着情感的波动而富于变化的诗句,读起来节奏分明,极富音乐性。其次,由于《国风》全部都可以歌唱,诗人善于在反复吟唱中来表情达意,所以,《国风》形式上的重章叠句的特色也比较鲜明。如《王风·采葛》中,第一章是“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下兮。” 第二章的“采葛”被改为“采萧”、“三月”改为“三秋”,第三章又被改为“采艾”和“三岁”。这种改动,不同于《国风》中有些诗篇那种为吟唱而简单意义上的重叠,我们可以读到由“三月”而“三秋”再“三岁”这样一个因想念的程度久而更深,夸张的程度由小而大,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这些重复部分不但能使各章联系紧密,而且增强咏叹的感情,使诗更具韵味。《国风》的语言精准、优美、生动且富于形象性。精确恰当地使用双声、叠韵、叠字,更增加了艺术魅力。双声,即一个词的声母相同,如“参差荇菜”(《关雎》)中的“参差”;叠韵,即一个词的韵母相同,如“辗转反侧”(《关雎》)中的“辗转”;叠字,指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词语,如“采采卷耳”(《卷耳》)中的“采采”……这些词的恰当运用,使诗的音调铿锵,增强了诗的音乐性。除此,《国风》有时使用虚词来增强诗歌抒情效果和感染力量;有时除了精于锤炼的词语,也结合运用比拟、夸张、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甚至,有许多词语一直到今天,还在延用,如“邂逅”(《野有蔓草》)、“窈窕”(《关雅》)、“未雨绸缪”(《鸥鹦》)……总之,《国风》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艺术语言,它们蕴含丰富,意义深刻,鲜明生动,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和生命力。
第三,表现手法上。根据前人对《诗经》的研究,总结出“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它们的基本含义据南宋朱熹《诗集传》里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其中,赋就是铺陈叙述,在《雅》《颂》中用得颇多,相对而言,在《国风》中用得较少。但也是有出色贡献的,如《七月》《溱洧》《静女》等。也有单单部分叙述的,如《氓》中“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就是非常直截了当地向我们叙述一个憨厚的小伙子抱着布匹假借交换蚕丝之名来商量婚事。“比”即打比方。它的基本形式可以分明喻、隐喻、借喻等多种。这是《国风》表现手法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在《硕鼠》中,将剥削者比作大老鼠,二者外形上虽无共通,但剥削者不劳而强夺、贪婪狡诈的本性与贪谗而狡黯的老鼠却有所相同。这从本质上揭示出人与鼠的对立,就是当时社会生活中被剥削与剥削、被压迫与压迫等重大矛盾的缩影。另外,《终风》里用恶劣的天气比喻丈夫的骄横暴虐、喜怒无常;《硕人》中第二章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以此来刻画庄姜高贵、美丽的形象。可见,《国风》的比喻是使诗歌达到更凝炼、更具特色的一个重要手段。“兴”在《国风》中也得到广泛运用。这种手法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还常兼有比义,如《桃夭》三章开头都是起兴,首章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以盛开的桃花这样的美景引出姑娘出嫁的美满幸福之情,同时也烘托出婚礼的欢乐热闹气氛。当然,也有单纯起兴,取其声韵,与下文所述没有情理联系的起兴,如《晨风》的开头两句起兴,但与下四句无意义上的联系。总之,赋、比、兴都是诗人用以构筑诗的艺术形象和意境的方法,在很多诗篇中,三者交相为用,成为《国风》的表现手法,为后世称道效法。
综上所述,《诗经·国风》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它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艺术的优良传统,无论对今天的文学创作还是对继承我国优秀文化遗产,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宋]朱熹.诗集传[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孙波.试论《诗经·国风》的艺术特色[J].语文学刊,2002 ,(05).
[3][清]方玉润撰.诗经原始[M].中华书局,1986.
[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郭京春.《国风》复沓初探[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
[6]刘自宇.《诗经》艺术特点诠释与归述[J].语文学刊,2009,(11).
[7]束有春.先秦人体之美的发展历程[J].艺术百家,2004 ,(05).
[8]白秀兰.简析《诗经》的艺术特色[J].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2009,(07).
论诗经的艺术成就 篇4
摘要:作为古典文学经典,《诗经》自然有其非凡的成就。在艺术成就上,亦是如此。鲜明的形象性,赋比兴手法的运用,富于表现力的诗歌形式,构成了这幅瑰丽的艺术画卷。关键词:诗经 艺术成就 形象性 赋比兴手法 表现力 正文:
诗经作为我国古典文学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成就、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其中的诗篇,越过千年,依旧为后人所珍视,所喜爱。究其原因,其中不得不说的便是它的艺术价值。纵览诗经,其艺术成就大致有以下三点。
1、鲜明的形象性
《诗经》中的主人公形象十分鲜明。鲜明的不是他们的外表,往往是他们的性格。诗人往往通过感情的直接倾诉,表达出人物的独特性格。《郑风·狡童》中的姑娘在失恋时悲伤地唱道:“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而《褰裳》中的女主人公则诙谐地戏谑对方:“子不思我,岂无他人”。同是弃妇诗,《邶风·谷风》中女主人公,哀婉缠绵;《卫风·氓》中女主人公,刚毅果断。同时,诗中的一些细节和行动描写,使主人公的情态宛然可见。“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搔首踟蹰”;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一个个鲜明的形象就这样,轻易地跃然纸上。
2、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朱熹:“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赋就是直言其事,直抒其情。诗人往往用这种手法对客观事物展开具体细致的描绘。《小雅·无羊》用赋的手法,把牧场上牛羊和牧人的情态刻划得栩栩如生:“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尔羊来思,其角濈濈。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这种描写可谓穷形尽相,笔笔如画。
同时,赋的手法用于抒情,充分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把变化的情感和联翩的思绪呈现在读者面前。有时,诗中还用赋来表现人物对话,构成意趣盎然的生活情景,如《郑风·女曰鸡鸣》、《齐风·女曰鸡鸣》就采用对话的形式,写夫妻间的床头絮语,表现了融洽和谐的家庭生活气氛。
赋对构成《诗经》的写实性和形象性起到了重要作用。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就是比喻。《诗经》中,诗人把心爱的姑娘比作美丽的木槿花,比作皎洁的明月;把丑陋的统治者比作癞蛤蟆,比作老鼠;用“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比喻意志坚定;用“中心如醉”、“中心如咽”形容内心的忧伤;用劈柴离不开斧子比喻娶妻不能没有媒人。有时,诗人把一连串比喻排列在一起,从不同角度突出事物的特征。如《卫风·硕人》中用“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来刻划庄姜的美貌;《大雅·常武》中用“王旅啴啴,如飞如翰,如江如汉,如山之苞,如川之流”来显示周朝军队的强大气势,非常精彩传神。《诗经》中还有通篇用比的作品。如《豳风·鸱鸮》假托一只小鸟诉说其不幸遭遇,以比喻下层人民的生活惨况。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有的兴句与后面的内容没有内在的联系,只是起个引子的作用。例如有的作品用“山有„„隰有„„”起兴。但多数兴句具有类比、象征的意味,能使人产生联想,烘托、渲染气氛。《周南·关雎》用雎鸠鸟的和鸣起兴,引出对窈窕淑女的赞美;《邶风·谷风》用“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开端,给全诗笼罩上一层阴暗色彩,预示着矛盾的爆发和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有些起兴的意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可在诗中产生多重艺术效果。如《周南·桃夭》的第三章分别用“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有蕡有实”,“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起兴。用桃花烘托出一种喜庆红火的气氛;同时,桃树果实丰满,枝叶繁茂,又象征着主人公婚后生活美满。
3、富于表现力的诗歌形式
《诗经》词汇丰富,表现力强。《诗经》中不仅地运用了丰富多采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而且成功地运用了大量虚词。南宋洪迈指出:“《毛诗》所用语助之字以为句绝者,若之、乎、焉、也、者、云、矣、尔、兮、哉,至今作文者皆然。他如只、且、忌、止、恩、而、何、斯、旃、其之类,后所罕用。”虚词的运用扩大了语言的表现功能,标志着语言艺术的新发展。特别是语气词的巧妙运用,使得音节铿锵和谐,有助于表达语气和情态,对后世文言文和诗、词、曲的语言艺术影响甚大。
《诗经》中主要是四言诗,每句二拍,每拍两字。但不少作品又突破了四言的格局采用从二言到八言不等的句式,形成了参差错落,灵活多变的诗体。回环复沓,重章叠唱,十分具有音乐感。
《诗经》中还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词语,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感和音乐美。双声词如参差、踟蹰、栗烈、流离、悠远等;叠韵词如辗转、窈窕、沃若等;叠字如关关、依依、采采、苍苍等,它们或刻画形态,或模拟声音,或形容色彩,或表示内心活动。
诗经的赋比兴手法,它的纯熟的创作精神,它的灵活多变的诗歌形式和生动丰富的语言。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借鉴。参考书籍:
诗经艺术研究报告开题报告 篇5
一、课题组概况 课题名称: 课题组成员: 导师:
二、引入
1.选题理由
台湾著名学者、诗人、散文家余光中先生在岳麓书院讲坛上说过的一段话——
在台湾曾经有一位记者问我,他说这都什么时代了,你还在读苏东坡的诗?我说为什么不可以读?你知不知你的日常用语里面都缺不了苏东坡。他说为什么?我说,你会说,‘哎,某人啊,我没有见过他的庐山真面目’,这就是苏东坡的诗啦。(掌声)你说人生漂流不定,雪泥鸿爪,那不是苏东坡教你的吗?你说这位女子啊,绝色佳人,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些都是苏东坡留给我们的遗产。《诗经》《楚辞》的优美的诗句都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的成语,这就是民族的遗产。
——(《智者的声音——在岳麓书院听演讲》,湖南大学出版社)
余先生这里说的只是日常用语里的文化传承,其实,文化遗产对我们思想精神层面的影响及作用更不容忽视。中国科学院杨叔子院士在谈到他成为院士有哪些个人因素时说:“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人文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他的研究生如果不学不背《老子》《论语》,就拿不到学位,戴不成博士帽。在他看来,优秀人文文化的滋养至少是:“
一、陶冶与提升了思想感情;
二、活跃与完善了思维能力。”(《我们怎样学语文》,作家出版社)可见,对《诗经》《论语》等文化遗产的学习,不仅仅是言语技能的掌握,还涉及到思维品质、文化教养和精神境界的培育。
著名作家王安忆主张,阅读要从《诗经》开始。她认为《诗经》适合小学到大学的各个年龄段的青少年阅读,她还指出《诗经》是一条文字之河、文化之河。那么,作为高中伊始的学生,探寻我们民族文化的光辉源头,破译我们祖先文字的原创密码,让他们得到的,就不仅是言语技能的提高,更有思维的扩张、文化的厚积以及渐入上古初民生活,重睹旧时家园,感受离合悲欢等精神层面的东西。
2.确定原作基本篇目
《诗经》305篇,其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其内容丰富,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要做好专题学习,选定学习篇目至关重要。从内容上,我们选择了恋歌(爱情诗)、战歌(战争诗)和劳动歌谣(农事诗);从表现形式上,我们兼顾到史诗、叙事诗和讽刺诗。具体篇目是:《关雎》、《桃夭》、《木瓜》、《采葛》、《静女》、《子衿》、《蒹葭》、《将仲子》、《氓》、《君子于役》、《击鼓》、《伯兮》、《无衣》、《黍离》、《采薇》、《东山》、《芣苢》、《伐檀》、《硕鼠》、《七月》,共二十首。这二十首诗作,无论是言语文字的传承,还是文化信息的含量,堪称精品。
三、研究背景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诗经》虽然是被统治阶级用做宣传礼教的工具,从某些角度上而言,有一定负面影响。但更不能否认,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高度。其一是奠立了文人向民间文学学习的优良传统,是推动古代进步诗歌发展的巨大动力,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从表现手法和高度艺术技巧而言,是古代诗人学习的重要范本。其中赋,比,兴中,赋是战国时代发展成为一种文体,形式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比兴影响最为深远,古代诗人用它创造无数优秀的文学艺术,还成我国特有的文学风格,至今日,诗经艺术还是对我们影响很深。
四、研究目的
我们希望通过调查资料,自己利用书籍、网络看一些文章进行分析讨论,尽量理解《诗经》作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对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尤其对后世文学产生的不可磨灭的影响。
五、研究方式、内容及计划
1、研究方式
①不同资源的相互补充,即印发基本篇目及赏析文段和上传相关专题资源相补充。基本篇目及赏析选自安徽文艺出版社、金启华等主编的《诗经》;上传的专题资源来自“诗经”的一些专题网站。
②不同方法的相互结合,即课堂诵读、精读与网上品读、研读相结合。诵读、精读意在疏通诗之大意,体会诗之节律;品读、研读则侧重感悟诗之内涵,阐发诗之新见。
2、研究内容
《关雎》、《桃夭》、《木瓜》、《采葛》
《静女》、《子衿》、《蒹葭》、《将仲子》、《氓》 《君子于役》、《击鼓》、《伯兮》、《无衣》 《黍离》、《采薇》、《东山》
《芣苢》、《伐檀》、《硕鼠》、《七月》
最后,我们会根据以上分析的结果得出最后结论,撰写出结题报告,进行成果展示。
六、活动安排 1.成员分工
查找资料、初拟研究计划、撰写开题报告及结题报告 初拟研究计划、撰写开题报告及结题报告 查找资料、设计调查问卷 查找资料、PPT制作 发放问卷、填写记录本 2.时间安排
了解背景、整合资料、初拟开题报告
开题及制作
设计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处理调查数据
总结资料及调查数据进行小组讨论、撰写结题报告及PPT制作
七、预期结果
论《子夜》的艺术特色 篇6
摘要:矛盾的《子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成功的现代主义作品,这部作品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思想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文从典型主义形象的塑造,人物心理状态的刻画,高潮巧妙的结构艺术,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和色彩,声音美,个性化的语言和讽刺艺术等方面,对《子夜》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关键词:矛盾《子夜》艺术特色
《子夜》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矍秋白曾评价说:“这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长篇小说。”“已久三三年在将来的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1)”《子夜》是矛盾创作的一个高峰,在思想内容上,《子夜》展示了30年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卷,描绘出一部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衰败史。作品围绕吴荪甫这个典型人物表现了民族和社会的矛盾及各个阶级各个阶层之间错中复杂的社会关系,指出了在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和统治阶级几重压迫之下中国名族资产阶级必然的悲剧命运。艺术方面《子夜》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其艺术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立体化的形象塑造
作者以鸟瞰时代的气魄,坤乾宽阔的视角最大限度地描绘了社会的广阔面貌和时代的本质特征,并善于在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塑造典型形象,从而使艺术形象充满立体感。
“子夜”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二十年代是中国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二《子夜》正是中国黑暗社会的时代的一面镜子。作品以二十年代上海为背景,围绕着工厂,农场,公债市场三条线索的斗争,通过名族资本主义吴荪甫的抽出满志到奋力苦战直至彻底失败的命运描写,以及吴荪甫为中心所构成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真实而形象的反映了三十年代初期复杂的阶级关系和社会风貌,鲜明而有力地显示了整个时代的发展趋向。
吴荻甫作为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名族工业资本家,他有着十八世纪法国自查阶级顽固向上的性格,也有着自己鲜明的阶级,名族时代个性。他刚强坚毅而富有自信,有着创业精神,有着发展名族工业的勃勃雄心和理想,幻想有一日“轮船在乘风破浪,汽车在驰过原野。”他的财力,管理才能,魄力为其他名族资本家所“久仰”,他希望在振兴名族工业方面有所作为,做一个正派的名族工业家,这都反映了名族资产阶级的进步性;他岁帝国主义和买办自查阶级不甘屈服,勇于抗争,但面对强大的帝国主义金融,财大气粗的买办资产阶级,特别是买办金融资本家以联合作为公债多拉拢他下水,来显示对他的吞噬,虽尽力奋斗,但也流露出畏惧。他在军阀混战,城乡经济破产,商业失去时常二使资金周转不灵。双桥镇农民暴动后,他人骂国民党不杀戒,红军是匪,反映了她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仍与中国封建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工农运动的发展形势展示了中国革命的深入发展及美好前景。资本主义小鱼吃大鱼,小鱼吃虾米的现实,甚至在他与家庭的关系中,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的不顺心与不景气,封建势力与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格格不入。总之,作者通过吴荻甫如何对待工人,农民,对待大买办,小资本家,对待胜利,失败,对待事业,家庭,个人所表现出来性格上的坚韧,暴躁,求实又迷信,正经又荒唐的矛盾混合体,特有的心理状态,使人们看到吴荻甫这样有魄力,有胆识散文人最终也只得走上破财的道路,更突出的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的必然命运。正因如此,小说《子夜》表现生活,社会矛盾复杂,人物关系纷繁,以及吴荻甫形象所包含的巨大社会内容,是前所未有的。吴荻甫也成为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中一个不可多得的典型形象,他在环境求生而形成的性格的多重性,使得人物形象有多侧面的立体感。
二 多样化的心理刻画
矛盾是现代文学史上出色的心理描写的高手,他善于在广阔的背景下,通过复杂的矛盾冲突,用心理描写的各种手法,将人物的心理活动,精细地层层展开,刻画人物的复性格,展现他们的历史命运。在吴荻甫形象的塑造上表现尤其突出。吴荻甫作为名族资本主家,要发展名族工业,希望“国家像个国家,政府像个政府”;他有勇气,敢于同资本主义支持的买办资本家较量。第七章中把吴荻甫放在工厂,交易三个方面的斗争中,刻画他动摇沮丧或挣扎遗憾,写出他在三面夹攻之中,不甘心失败,发展“事业”的雄心,着都表现了她要发展名族工业的进步的一面。但同时,他又与工农群众有矛盾,听到工农革命运动,在他的“紫色脸泛出青色苦闷与失望。”吴荻甫脸上青带紫,他的眼睛上两道眉毛在动,“又暴露了他反动的一面。当他听到林佩瑶告诉雷鸣已到天津之事,立刻就联想到军事的进展,由此联想到邮政的变化。这一系列神速的连锁反应,写出了吴荻甫全身投机在公债心理状态。作者就是在众多矛盾中,把人物放在生活的激流里,使他在失败的波澜里时而振奋,时而忧虑,时而焦躁不安,使他统一的性格和四面楚歌的逆境表现的充分而深刻。
不仅如此,作者还善于吸取古典小说的手法,透过人物行动,对话,展示人物心理的变动过程。第五章写吴荻甫与林佩瑶第一次对话的心理描写:
“佩瑶!——你怎么了?——哼,要来的事,到底来了!”
这是吴荻甫看见报纸上双桥镇失守的消息,这句话的简短,语气的转折,恰好透出他此刻的心态——愤怒。痛惜,抱怨······更妙处是他一语双关,触痛了林佩瑶的隐痛和幽怨,他抑制不住“心头扑扑地又抖又跳”“色在灰白以后又转红了”,然后“立刻又变成苍白”,乃至“神色变得异常难看了。”这是没有语言,只有神色的笔墨,造成了以形传神的效应。似乎不在写神,课形色的变化恰恰体现出内心世界的悲剧冲突,因而显示出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作者还善于制造各种环境气氛来衬托人物心理,刻画吴荻甫心情的变化,以雨过天晴作衬托,以惊雷骇电相伴。当吴荻甫无限郁闷时,几次出现都在天色晦暗的黄昏。这样描写加强了人物心理的显现。
矛盾不愧是写作的高手,他非常善于运用各种手法来描写人物。他善于抓住关键性的动作和道具来刻画任务的心理。描绘吴老太时,仅用一双时开时闭的眼睛和当护身法宝的《太上感应篇》,就揭示了这给“维新派”一生经历而形成的内心矛盾。描写林佩瑶和雷鸣的暖昧关系,以一片干枯了的白玫瑰和一本《少年维持之烦恼》,点破了他内心的秘密。洪云请教唆女儿去用美色套取赵博的消息。由于公债场上亏本,被逼无奈才干此事。“女儿漂亮可爱,”欲行又止,欲止又行“这种内心的矛盾斗争,通过他由笑而泪——由泪而产生由煎外功的感觉描写,惟妙惟肖的刻画出这个愚蠢又冷酷的地主的复杂心理,使人物的内心清晰展现在读者面前。
不仅如此,作者善于通过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吴荻甫的“绛紫色的一张方脸,浓眉毛眼睛,脸上有许多泡”,这与他,这与他冷酷的性格适应。作品也从人物视角来刻画人物。林佩瑶在老太爷眼里,她那“一头蓬松的头发,乱纷纷的披在白中代青的圆脸上,一对发光的圆溜溜的眼睛,下面是红的可怕的嘴唇”,简直就是母夜叉,然而在雷鸣眼里,是“窈窕的身材,脸上没有胭脂粉,很自然的两道不浓不淡的眉毛,眼眶边微微有点红,眼睛却依然那样发光,滴溜溜的时常转动,放射出无限的光辉,无限的爱娇。”不同的心理在对同一个人的观察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作者还善于人物之间的比较,进行侧面描写,使人物形象显得格外鲜明。通过与多疑的杜竹斋的对比,展现了吴荻甫果敢的性格特征;用林佩瑶的幽怨,落寂,写出了吴荻甫对家庭生活的冷视;无公馆上下人对他的屏息恭敬,为而远之,衬托出吴荻甫的专横。
三 全景式的结构设置
《子夜》的结构线索分明,层次清晰,背景宏阔,展现出全景式的格局,表现了作者复杂宏伟的生活有高度的组织能力。
第一,主线有力而总众目。作者以自己的艺术擅长和生活基础,把代表名族资产阶级吴荻甫与代表资产阶级矛盾,作为贯穿情节始终的主线,而把人物刻画,人物关系的表现,社会图景的描绘,紧紧拧在这条情节的主线上。小说共十九章,作品开头,借吴老太爷引出中心人物,既交代了他的身份,又暗示了小说背景。二,三章借吴老太爷的丧事,让多数人物总亮相,并付下消失情节发展的各因素。四写农民暴动。五---七章写由承接暴动写到办银团,人工总工,秘密公司线索写吴等建起了益中公司,又利用巧妙地平息了第一次工人罢工,和公债上的首次胜利。八到十章由吴的大计划引出赵的计划,吴与赵的斗争成了这一部的主要情节。十二——十五章写由于吴在公债上的失利而加强对自己的末路。十七章——十九章写吴赵公债市场上背水一战,直至小说结束,构成小说的高潮和结局,有头有尾,连贯完整。
第二,线索分明,环环相扣。全书十九章,人物将近一百个,重大的社会矛盾,纷繁的社会故事。只压缩在一九零三年五月到七月两个月内,以此表现出小说巨大的内容容量,小说一二章通通过五老太爷的出场和为他办丧事,几乎出现了全文的主要人物,并埋下了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公债斗争这三条线索。以后各章,这三条线索随着吴赵矛盾的发展,时合时分,做到一环扣一环,层层推进,做到小说人物多却有条不乱,虚实得体,各有侧重但服从中心,恰当地反映中国当时社会面貌及过去和未来的发展脉络。
第三,首尾呼应,前后照应。开头是全篇的基础,结构安排的立足点。《子夜》的开头比具匠心,作者并没有把笔力放在吴赵的矛盾斗争,而是详细写了五老太爷从农村到上海的原因,经过,感受,遭遇,下场,以及死后亲朋好友吊丧的情景,通过这句封建僵尸,在花红酒绿的上海很快“风化”,让本来隐伏的人物同时出现舞台,成为重要角色,形成众多线索。这种处理及推动了情节发展,又使整个情节严密无缝。
四 象征主义手法的应用
矛盾在《子夜》朝文版序中说:“这部小说以上海为背景,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进行长期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斗争是残酷的,情况是复杂的,从整个形势看来,这是黎明前的黑暗,所以题为《子夜》。(2)可见,这是借助自然景观暗示通过黑暗走向光明的社会意义。小说中看见西洋小孩的帆船翻到的情景,作者这样写:
“蓦地风转了方向,又加强,池子里的小帆船向左一侧,便翻了。”
这一意外的恶化,范博文的吃惊和失望,实在比几个放小船小孩失望的多!这些话的象征意味,在此时此情此人身上恰到好处得到了点燃。
吴公馆里的关在笼子里的鹦鹉,和少奶奶之间也使人产生某种联想。五老太爷的那本《太上感应篇》作为理念化的“道具”不时在文中出现,通过反复的重现,不断强化着这道具的象征意义。林佩瑶手中的那本破旧的《少年维持之烦恼》和枯萎的白玫瑰也正是幻灭的爱情象征。
矛盾在《子夜》的提纲中特别强调“色彩与声浪在此书中占地位,且与全书心理过程相结。“
“太阳刚刚下了地平线······苏州河的水幻成了金绿色,轻轻地,向西流去······薄雾笼罩了外百度桥的高松的钢架,电车驶过时······爆发出几朵碧绿的火花,·····霓虹电管广告,射出火一样的绿光!光,热力!
这里用油彩的涂抹,充分地比五光十色的上海点染了出来。《子夜》的色彩艺术,在人物性格同环境的关系也得到了都市生活的社会光谱。《子夜》的色彩艺术,在人物性格同环境的关系也得到了体现。“汽车发疯似的向前飞跑,五老太爷向前看。天哪!几百个亮着的灯光像几百只怪眼睛,高耸的摩天建筑······长蛇似的一窜黑怪物,头上的一对大眼睛放射出叫人目眩的强光——,····他眼睛是红的,黄的,绿的,黑的,放光的,·····他耳朵里灌满了轰,轰,轰!轧,轧,轧猛烈嘈杂叫人心跳出腔子似的。“这是写五老太爷守旧的,封闭的心理状态,对现实大都市喧闹的,开放的,色彩万千的光色世界的反映。这种光怪陆离的物世界和他古久封闭的心理世界尖锐的冲撞着,使他不能自己。
总之,作为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及其现实主义的成熟作品之一《子夜》无疑在艺术性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品在人物描写,艺术结构,环境气氛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参考文献
《诗经》艺术成就及其影响探究 篇7
一、《诗经》的艺术成就
《诗经》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 主要表现在现实主义的表现形式和高超的文学造诣上。《诗经》是当时人们生活和心理的写照, 人们可以透过《诗经》搭建的跨越千年历史的桥梁, 回到过去的时代背景里, 了解当时人们生活的状况和和思想情感, 更能通过《诗经》的文学造诣得到文学方面美的享受。
(一) 《诗经》现实的有力写照
《诗经》是当时人们在生活生产当中真实的生活写照, 有反映残酷战争的, 有反映人们生产的情景, 也有反映被压迫人们的内心世界以及美好爱情的。各种题材的诗篇都是当时人们真实的生活写照, 是人们内心最真实的表达。《诗经》极强的现实表现题材和内容是其艺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如, 《诗经》中的《氓》是被遗弃妇女内心独白的一首诗, 整首诗就是被弃之妇爱情、婚姻经历的写照, 真实地再现了中下层妇女的婚姻和感情的悲惨经历, 让人不免对她们心生同情。另外, 如《硕鼠》这首诗, 把剥削阶级比喻成一只巨大的硕鼠, 硕鼠的肥和大正因为是对劳动人民剥削得多, 反映了当时被压迫老百姓的真实生活。诗中我们足见劳动人民对硕鼠的恨和驱之为快的心理。像这样反映被压迫劳动人民生活状况的诗还有《伐檀》《七月》等。而像《蒹葭》类表现爱情的诗歌更是让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的爱情观, 再现了当时人们爱情的场景。所以说《诗经》极强的现实表现精神是《诗经》极高艺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诗经》极高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
说到《诗经》, 所有人都会不自觉地想到《诗经》的文学艺术表现手法“赋、比、兴”, “赋、比、兴”让《诗经》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由于《诗经》影响深远, 历代都有研究, 所以对“赋、比、兴”的解释也不尽相同, 现多取朱熹的说法。“赋”既平铺直叙, 直接写出要表达的内容。如《七月》《静女》《君子于役》, 这些诗歌都爱用“赋”的表现手法。“比”等同于比喻, 诗人把想要说的事物借某种事物作比喻。如《硕鼠》, 就把剥削阶级比喻成一只巨大的老鼠, 老鼠是日常人们最恨的动物, 把剥削阶级比喻成老鼠, 突出了劳动人民对剥削阶级的憎恨。“兴”类同于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秦风》《关雎》这些诗篇又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赋、比、兴”是《诗经》主要的文学表现手段。
二、《诗经》的影响
《诗经》极高的艺术表现形式让历代的作家和诗人从中吸取丰富的养料, 可以说《诗经》为文学家的创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它的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和行文中“赋、比、兴”的文学表现手法的运用, 为后人提供了一种创作的素材和方式。它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为历代作家的创作提供了不少启迪。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我们写作的语言已经从用古文字变成用现代文,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 古文中那些文学艺术表现的手法还是没变。“比”今天我们叫做比喻和打比方, 但是它们的功效是一样的。而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也是我们现今写文章的过程中时常用到的。另外, 像《诗经》中的讲究复踏回环的章式也是很多诗人和作家在创作中会采用的表现形式。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诗经》这样的古典文学瑰宝为我们现今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可以说, 《诗经》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深远的。另外, 《诗经》对历代的各种思想和观念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成为经典文学的一部分。
总之, 《诗经》以它极高的艺术成就跨越历史千年而不衰, 依然为人们的精神、思想、创作等方面提供着强大的动力和有力支撑。《诗经》更能为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生活状况提供宝贵的材料。我们有理由相信, 《诗经》将以它不朽的艺术造诣持久地立于中华民族的史册中, 并以它极高的艺术造诣继续绽放光芒, 成为后世子孙不断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文学瑰宝。
摘要:《诗经》在中华民族的文学作品中可称得上“瑰宝”级的文学艺术作品, 《诗经》从诞生开始到现在2500多年的时间里, 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学审美方式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更能为人们了解和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提供一定的方向性指引。2500年的时间里, 《诗经》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而经久不衰, 主要是由《诗经》的艺术成就决定的, 它极高的艺术造诣决定了它必成经典而永远流传下去。就《诗经》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进行探究, 希望为致力于这个领域的研究和教学的《诗经》爱好者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诗经》,艺术成就,影响
参考文献
[1]赵佩林.有关诗经战争诗的几个问题[J].贵州社会科学, 2011 (8) .
[2]韩蕾蕾.试论《诗经·国风》的艺术特色[J].现代语文, 2014 (3) .
《诗经》的艺术特色 篇8
一、比喻衬托、渲染气氛的作用
例如,《周南·关雎》的作者,听见雎鸠鸟在关关的鸣叫,看到它们在河洲上追求自己的伴侣,诗人便联想到君子所追求的那位采荇菜的美丽姑娘,就把最近对她的思念和同她谈情结婚的幻想,写成了一首诗。诗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起兴句,便标示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即“君子”追求“淑女”的主题,起到了比喻衬托的作用。再如,《黄鸟》的“交交黄鸟,止于棘,止于楚,止于桑”与下文的子车家的三个儿子为秦穆公殉葬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兴”在此起的是提示、渲染气氛的作用。
二、写景叙事的作用
这类诗歌多是诗人即景生情,触动心灵而发出的歌唱。例如,初中教材中的《秦风·蒹葭》中的起兴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都道出了诗人追求伊人的时间、地点,都用秋水岸边凄清的秋景作为开端,诗人将所见的客观景物和自己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浇筑在一起,营造了情景交融的意境。三个起兴句,为全诗渲染了三幅深秋早上河边不同时间的背景,生动地描写了男子等待伊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急切的心情,从而起到了以景写情、以物写人的作用。
三、起加强作品思想感情的作用
《诗经》中的国风,大都带有较强的社会色彩,通过兴句的运用,会进一步加强这种社会色彩,使得诗歌的思想意义更加突出。例如,《鄘风·相鼠》斥责统治阶级的偷食贪婪,愚昧无耻。“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诗人以在高处偷吃的老鼠起兴,斥责身处高位的剥削者人不如鼠,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统治者的痛恨,起兴句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思想情感。当然,在加强作品思想感情的作用上,兴和比有时又有同样的效果。例如,《氓》中,起兴句就是由叶子的鲜嫩而至枯黄,来比喻感情生活的由幸福到痛苦,用自然现象来引出女主人公感情生活的变化,这里的“兴”就具有了比的作用。
四、起调节韵律、唤起感情的作用
《诗经》中兴句的语言多用摹声状物的叠词,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音韵铿锵,和谐悦耳。例如,《桃夭》三章中的兴句,都是随着诗人所看到的桃树上的花、果、叶三种不同的事物而展开,运用“灼灼其华”、“有贲其实”、“其叶秦秦”三个诗句来修饰渲染,使每章各唱出不同的声音,使全诗音节优美动听,流利顺口,进而起到唤起感情的作用。在《诗经》中,这样的兴句俯拾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