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职业病危害应急预案(共10篇)
区职业病危害应急预案 篇1
贵州林华矿业有限公司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总 经 理:兰玉海
总工程师:田奎国
审
核:喻 礼
王金政
编
制:赵
勇
编制日期:2013年6月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目的
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事故,充分保护好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使企业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及作业环境中能够造成劳动者健康危害的因素得到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所受到的职业病危害及损失,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公司现场所有作业单元的职业病因素的应急救援处理。
三、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基本情况 职业病危害因素可概括为三类:
1、在生产过程中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与生产过程有关的原材料,工业毒物、粉尘、噪音、振动、高温、辐射、传染性因素等。
2、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领导制度与劳动组织不合理均可造成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
3、与作业环境有关职业性危害因素,指不良气象条件:厂房狭小、车间位置不合理、照明不良等。
以上三项属生产过程中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其性质可分为:(1)化学因素:如工业毒物、生产性粉尘。(2)物理因素:如高温、低温、辐射、噪声、振动。(3)生物因素:炭疽杆菌、霉菌、布氏杆菌、病菌、真菌等以及与劳动过程有关的劳动生理、劳动心理方面的因素,以及与环境有关的环境因素。
四、条件
构成所称职业病,必须具备以下4个条件:
1、患病主体必须是企业、事业单位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3、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
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在上述四个要件中,缺少任何一个要件,都不属于职业病。
五、组织结构及职责
1、公司成立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总指挥:兰玉海(董事长 总经理)
副总指挥:黄英(工会主席)、田奎国(总工程师)
成 员:职业病防治办公室(人资部)、财资部、营销部、安全与环境监察部、救护队、调度室、机运部、综合部、各工区负责人。
2、职责:
(1)分析判断事故、事件危害程度,确定相应警报级别、应急救援级别;
(2)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协调各应急组织进行应急救援行动;
(3)批准成立现场抢救指挥部,批准现场抢救方案(或现场预案);(4)报告上级机关,与地方政府应急反应组织或机构进行联系,通报事故、事件或灾难情况;
(5)评估事态发展程度,决定升高或降低警报级别、应急救援级别;
(6)根据事态发展,决定请求外部援助;
(7)监察应及早作人员的行动,保证现场抢救和现场外其他人员的安全;
(8)决定救援人员、员工、家属从事故区域撤离,决定请求地方政府组织周边群众从事故影响区域撤离;
(9)协调物资、设备、医疗、通讯、后勤等方面以支持反应组织;
(10)批准新闻发布;
(11)宣布应急恢复、应急结束;
(12)决定矿各类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监督各单位事故应急演练。
3、指挥部下设抢救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部。办公室主任:刘明(安全部负责人)成员:安全部所有成员 应急电话:0857-7445038 职责:
(1)承接单位事故、事件或灾情报告,请示总指挥启动事故应急预案;
负责通知总指挥部成员和各专业组成员到救护队集合;
(2)传达指挥部下达的各项命令,通知抢险救灾人员赶赴事故现场;
(3)在事故抢救过程中,负责各专业组的碰头会,协调各专业组、各成员单位的抢险救援工作;
(4)组织、协调对外求援等有关事宜,负责事故的上报;
(5)落实上级有关指示和批示,对内通报事故抢救进展情况,并做好相关纪录;
(6)组织各类事故应急预案演练,监督各单位事故应急演练。
六、应急救援事故级别
(1)发生小范围或者个人职业病复发的由安监部负责指挥抢救。(2)发生重大职业病事故,由总指挥委托相关领导赶赴现场指挥,成立现场指挥部,批准现场救援预案,组织现场抢救。
七、指挥部下设七个专业组
1、抢救组
组
长:兰玉海(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副组长:田奎国(总工程师)
成员:救护队、调度室、安全与环境监察部、相关工区
职责:
(1)对事故现场情况进行侦察、评估,制定抢救方案;(2)组织一切力量严格按抢救方案实施现场抢救;
(3)控制事故现场的紧急情况,协调、指挥现场各应急队伍;
(4)监督应急人员执行有效的应急操作,保证应急人员的安全;(5)协助事故后的现场清除和恢复工作。
2、物资供应组
组
长:赵子凡(副总经理)副组长:张 勤
成员:调度室、综合部、财资部、人资部 职责:
(1)负责抢救物资的供应,保证抢救物资及时到位;(2)保证抢救资金及时到位。
3、医疗后勤保障组
组
长:张长国(后勤副总经理)副组长:熊富武 成员:综合部、医务室 职责:
(1)负责现场伤员的紧急救治工作;
(2)负责联系外部医院支援;
(3)负责抢救人员的生活、后勤保障工作。
4、交通保障组
组
长:王居臣(总调度长)副组长:冀洪杰
成员:调度室、综合部(护卫队)
职责:
(1)负责组织抢救撤离;
(2)负责运送事故抢救人员和抢险物资;
(3)负责事故现场治安保卫,维持现场秩序,必要时进行管制,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4)负责交通疏导、交通管制,确保运送抢救物资及人员的畅通;(5)协助对现场及周围人员防护指导,协助组织人员安全疏散或转移。
5、接待组
组
长:黄英(工会主席)
副组长:汤光碧
成员:工会所有成员、综合部 职责:
(1)负责接待上级领导、兄弟单位增援人员;
(2)负责接待安置来访职工家属,负责做好伤亡职工的善后处理工作。
6、事故调查组
组
长:晏杨雯(安全副总经理)副组长:刘
明
张青胤 成员:安全部、监察部 职责:
(1)对事故进行现场勘察、调查、分析、处理;(2)总结编报《事故调查报告》、制定防范措施。
7、新闻发布组
组
长:张云燕 副组长:杨勇
成员:政工部 职责:
(1)采访事故抢救进展情况,对内进行正面宣传引导;(2)接受媒体采访,必要时经总指挥批准后对外进行新闻发布。
八、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1、接警
(1)发生重大事故、事件或灾情后,现场人员要立即向调度室报告,调度室接到报告后,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事故级别要立即向应急救援总指挥报告事故的基本情况。基本情况包括: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伤亡程度、涉及范围;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已采取的措施及当前事故的抢救情况等,必要时附事故现场简图。
(2)调度室值班人员在接到事故单位报告后,要做好事故的详细记录,并立即向当天调度值班长或抢救办公室主任、副主任报告,值班长或抢救办公室主任、副主任立即向应急救援总指挥汇报。
2、应急响应级别的确定
应急救援总指挥接到汇报后,参照公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标准”,迅速作出判断,确定警报和响应级别,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命令,并向集团公司有关领导汇报,请求支援。
3、应急启动
(1)事故抢救办公室接到总指挥命令后,立即通知总指挥部成员和各专业组人员到调度室集中,通知有关抢救抢险队伍立即赶赴事故现场。
(2)事故抢救办公室同时根据总指挥的指示,按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将所发生事故基本情况报告给上级有关部门。
(3)总指挥部全体成员接到通知后迅速赶到调度室,听取事故简单情况介绍,接受总指挥命令,分头开始行动。
(4)应急启动后,要求尽快做到应急救援人员到位,开通信息与通讯网络,调配应急救援所需的应急资源,派出现场指挥协调人员和专家技术组赶赴事故现场。
4、救援行动
(1)指挥部有关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事故单位行政正职或知情人员要立即汇报详细的事故情况。
(2)迅速成立现场抢救指挥部,现场一切抢救事宜由现场抢救指挥部指挥。
(3)抢救组根据现场情况协同现场抢救指挥部进行事故初始评估,划分现场工作区(危险区、缓冲区、安全区),研究制定抢救方案和安全措施。
(4)各专业组按照各自的职能和总指挥的命令及抢救方案进行现场抢救。
(5)在执行应急救援优先原则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人员救助、工程抢险、境界与交通管制、医疗救护、人群疏散、环境保护、现场监测等工作。
5、扩大应急
(1)在事故抢救抢险过程中,若事态扩大,抢救力量不足,事故(事件)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抢救组和现场抢救指挥部要立即请求政府部门进行增援。
(2)、必要时总指挥部可决定组织事故现场周围人员进行紧急疏散或转移,或请求地方政府组织周边群众进行紧急疏散或转移。
6、应急恢复
(1)抢救救援行动完成后,进入临时应急恢复阶段,现场指挥部要组织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
(2)抢救结束后,抢救组要制定恢复生产、生活计划。
7、应急结束
应急结束后,总指挥部宣传应急响应结束,应急人员撤回原单位,抢救办公室进行应积极总结评审。
九、应急保障要求
1、预案执行保障
(1)由安监部牵头,在危害辨识、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对辨识出的、难以控制的重大危害源,制定事故应急预案。
(2)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成员及单位、各部门都必须认真贯彻学习事故应急预案,每年必须组织一次应急演练,演练可采用全面演练的方法,也可采用桌面演练或功能演练的方法,但必须保证演练质量,让所有员工知道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3)所有作业场所和必要地点都必须装有通往调度室的电话,并且要保证通畅无阻。任何人只要发现危害的异常情况(事故、事件或灾情),都有责任有义务立即向调度室、安全部报告。
(4)调度室值班人员在接到事故报告后,要立即向调度室负责人、总指挥报告。总指挥在接到报告后,迅速进行分析判断,如事故较大立即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启动事故预案后,总指挥要立即召集有关人员,迅速组成现场抢救指挥部,对事故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制定抢救方案和安全措施。
2、通信保障
(1)调度室要制定应急通信支持保障措施,保证在各种应急情况下都能够通信通畅,信息传递及时。
(2)总指挥部成员要配备完好的通讯工具,并始终保持在工作状态,在接到通知后,要立即赶赴指定地点。
(3)抢救办公室要公布应急汇报电话并根据职务及任职人员的变动情况及时更新联系方式,同时将联系方式发放到所属各单位。
3、物资装备保障
(1)供销部要制定应急物资装备保障预案,保证在各种事故应急抢险中有充足的材料和设备(包括通讯装备、运输工具、照明装置、防护装备及各种专用设备等)。
(2)所有抢险物资、设备要按规定配齐配足,加强日常检查和
管理,按规定进行更新,不行随意挪用。
(3)营销部在接到救援电话后,要迅速召集本单位有关人员,按总指挥部要求将所需的物资、设备等到,按指定时间送到指定地点。
4、人力资源保障
(1)应急分队要加强应急训练和演习,保证在应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出色地完成总指挥部交给的抢救任务。(2)医务所要制定应急医疗保障预案,保证在各种情况下能及时有效地救治各种受伤人员。
(3)综合部(护卫队)要制定治安管制和交通管制措施,对进入事故现场的人员和车辆实行管制(必要时抢救人员佩带统一明显标志,抢救车辆张贴特殊证照),维持治安秩序。
(4)安全部要对安全事故抢救过程进行监督,把好安全关。(5)各单位、各部门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总指挥部的命令,所有参加抢救的人员必须积极主动,服从指挥、遵守纪律,不得推诿扯皮,对抢救中出现失误的部门或不服从指挥、推诿扯皮、临阵脱逃的人员要坚决给与严肃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6)各单位、各部门负责人如有变动,由接替人履行职责。
5、应急经费保障
(1)营销部要做好应急求救专项费用计划,财务部要建立专项应急科目,保证应急管理运行和应急中各项活动开支。
(2)财资部、营销部必须保证在发生安全事故时有足够的应急救援资金,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装备。
十、应急预案管理
(1)安全部负责各种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各单位负责本单位应急预案的管理。安监部每两年组织修订一次应急救援预案,必要时及时修订。
(2)安全部负责组织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宣传、贯彻、学习。(3)发生重特大事故、事件或灾情时。综合预案与该事故的专项预案一并执行抢救办公室及各专业组负责人做好相关应急纪录。(4)事故应急行动或演练结束后,安监部要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对应急救援进行评审,并提出应急救援预案的修改意见数,组织修订。(5)救护队负责监督检查各科室、各单位贯彻执行应急预案情况,并将预案监督检查情况纳入安全考核中。
本预案从下发之日起执行,本预案解释权归职业病防治应急救援办公室。
区职业病危害应急预案 篇2
1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机构
(1)市、县两级卫生局设立应急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辖区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并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的事故分级标准(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制定事故的分级反应标准。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后,根据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结合各种资料分析,对事故进行级别判定,核实后提出应急预案启动建议。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置全程实现统一指挥。
(2)建立应急队伍,明确职责,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统一协调运转。两级卫生局根据应急需要,从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医疗机构等部门选择年富力强、具有实践经验的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临床救治和信息网络等专业人员,分类组建应急处置队伍,制定预案,加强培训,并多派人员外出学习交流,经常进行实地演练。
(3)建立专家组,对职业病危害事故提供咨询、技术指导和支持。
并经常开展培训,加强技术储备。
(4)建立信息监测网络。在两级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等部门和用人单位之间建立职业卫生、安全信息网络,保证信息的及时、准确、完整,实现第一时间了解、核实相关信息。
2 加强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监测、预警和报告
2.1 监测与预警
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监测强调长期、连续地收集、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动态变化情况,包括使用时间、规模、分布、危害等。因此,必须以执法监督为先导,落实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申报制度,落实用人单位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检测和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对用人单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期检测、评价。进行全面分析,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分布、使用规模、行业分类、接触人数、危害程度、危害类别、防护措施及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掌握相关本底资料,并录入职业卫生、安全信息网络。定期汇总检测数据及各类相关资料,根据企业规模大小,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类别、程度实行分级预警,动态管理,定期提出预警报告。卫生监督所要对预警报告提出的信息进行跟踪、督查。一旦发现问题或事故发生的先兆,在第一时间要求企业整改同时报告市、县卫生局,由卫生局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后实施事故预警发布。
2.2 报告
加强职业病危害事故信息报告的管理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掌握事故信息、提高处置速度和职能的保证。因此,必须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报告制度及奖惩办法,明确用人单位、医疗机构等责任报告单位和个人的报告责任,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及时向当地县卫生局报告,经核实、确认事故等级后,按规定的报告时间、范围逐级报告。
3 对应职业病危害事故分级反应标准,规范各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及处理方法
一旦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在核实和确定事故等级后,立即启动相应事故反应等级和标准,应急队伍各组成机构(包括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医疗机构)应按相应应急处理程序和方法,保证事故处理及时,快速有效。对用人单位应强调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并经常进行演练。
4 合理储备应急物资
(1)分析3年来本底资料,针对使用企业较多、使用规模较大、接触人数较多、危害程度较深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适量储备检测设备、急救药物等物资。
(2)根据应急队伍的规模与人员专业,适量储备人员应急装备。
(3)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市区到各县(区)最远150公里,只需约2h行程,因此,可建立全市统一储备库。一旦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可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全市综合储备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区职业病危害应急预案 篇3
[中图分类号]R19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19一(2.010)05—78—02
近年来,凌海市区域性的石材加工企业迅猛发展,以本地产料石进行加工和雕刻成产品销售。这些中、小企业多为半机械化作业,没有较好的卫生防护设施,接触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矽尘和噪声。我市为探讨石材加工企业现状,保护农民工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2007年4—9月对石材行业职业病危害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110家石材加工企业及生产中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工人。
1.2调查方法
职业卫生工作人员经过统一培训,采用现场调查及查阅历史资料,对现场作业环境进行检测。内容包括110家企业的的基本情况,职工总数、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劳动时间、性别、工龄等;生产工艺流程;卫生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等。
1.3作业环境检测
仪器:Fc-2型粉尘采样器(上海安锐自动化仪器仪表有限公司);Hs5633数字声级计(上海壹琦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检测方法及标准: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采用焦磷酸质量法;粉尘浓度检测采用滤膜质量法;我国职业卫生标准中对矽尘和有些粉尘按粉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规定各自的接触限值,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在10%~50%,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矽尘2 mg/m3。噪声强度检测按照WS/T69—1996《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采用等效连续A声级进行评价。
2调查结果
2.1一般情况
该地区形成石材市场有20余年,主要是石材加工和雕刻石料进行销售。生产工艺流程为,石材加工:料石一切割一裁板一抛光一齐头一成品;雕刻:石料一雕刻一打磨一成品。使用的设备主要有:切割机、裁板机、小型手工打磨机等。该地区共有石材加工企业110家,接触职业性危害工人有522人,均为男职工,其中接触矽尘275人,接触噪声人数为247人,工人主要来源是本地农民工,每日工作时间6—8 h左右,切割、雕刻、齐头岗位工人主要在110家企业中流动作业,没有固定企业。我市共有尘肺病人66人,其中矽肺23人,矽肺患者均为于上世纪确诊。
2.2卫生防护设备及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
该地区石料切割防噪声措施厂房内部墙壁用吸声材料装饰。接尘工人个体防护用品是防尘口罩。
2.3作业场所有害因素检测结果
2.3.1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
本地石材加工的料石都来源于本地的采石场,在雕刻、齐头、抛光、切割等岗位在不同的企业分别采集积尘样品4个,其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在20.4%~40%之间,平均值35.1%。
2.3.2空气中粉尘浓度的检测
此次调查在干式雕刻、抛光及湿式切割、齐头等岗位共采集粉尘样品12组,检测其工人操作位呼吸带高度空气中总尘粉尘浓度。在雕刻岗位采集9个样品,粉尘浓度在1.76—3.62 mg/m3,粉尘浓度平均值为3.10 mg/m3;在抛光岗位采集样品数9个,粉尘浓度值在2.46~6.42 mg/m3之间,粉尘浓度平均值为4.86 mg/m3;在齐头岗位采集9个样品,粉尘浓度值在1.24 2.38 mg/m3之间,粉尘浓度平均值为1.87 mg,/m3;在切割岗位采集9个样品,粉尘浓度值在0.48—1.02 mg/m3之间,粉尘浓度平均值为0.76 mg/m3。切割岗位的粉尘浓度均在国家卫生标准之内,雕刻、抛光岗位的粉尘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作业点合格率25%。
2.3.3噪声强度测定结果
噪声检测分别在湿式切割、裁板、手工打磨等岗位选择12个作业点,噪声强度值在92—98 dB(A)之间,各作业岗位噪声强度均在90 dB(A)以上,作业点合格率为0。
2.4接触职业病危害工人健康监护情况
调查的企业中,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工人有522人,72名工人进行了职业性检查,体检率13.8%。工人年龄在27 54岁之间,工龄在3个月一20年之间。接触噪声工人有14人进行了体检,工龄均在3年内,未检出职业禁忌证。接触矽尘工人有58人进行了体检,结果检出2名职业禁忌证,一名工龄14年,另一名工龄20年。
3讨论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篇4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
一、本公司职业病可能发生范围
我公司属于xx企业,在整个生产工艺流程中,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工艺分别为:丝网印刷、磷化及粉末喷涂。
其中丝网印刷在工作中会接触到油漆等化学成分,磷化工艺过程中操作员会接触到盐酸、氢氧化钠、磷酸盐等化学产品,喷涂工会接触粉尘,可能会存在不利于身体健康的职业病,针对以上所说,本公司特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责任机构
为使职业病防治工作落实到人,公司特成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小组”,由后勤科科长xxx担任组长,由丝网印刷及磷化喷粉车间主任xx、xx担任成员。
救援小组负责日常检查工作,确保工作人员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工作,并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体检。在出现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由救援小组负责事故处理事宜。
三、职业病的预防
(一)控制和消除有毒物质,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或剧毒物质。并通过生产工艺改革避免有毒物质和人体接触。丝网印刷所有油漆一律使用无毒涂料,磷化药品不得徒手接触。
(二)采用个人防护用品。除了穿戴好工作服、工作鞋等基本防护用品外,还得根据毒物的性质、选用特殊防护用具。丝网印刷及粉末喷涂员工在工作中必须配戴防护口罩,磷化操作工必须配戴手套,尤其在工件除锈过程中,必须穿戴好工作服。
(三)建立合理的卫生设施和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四)做好健康检查和环境监测。
(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四、职业中毒的应急治疗
(一)现场抢救。发现急性中毒者时,首先使患者立即脱离中毒现场,停止继续接触毒物。迅速松开患者的衣领、钮扣、腰带、注意保暖。皮肤、衣服被污染者,应立即脱去污染衣服。用清水洗净皮肤。严重者应立即送往医院部门进行抢救。
(二)防止继续吸收毒物。经气体吸入毒物引起中毒时,可以迅速给予氧气吸入,纠正机体缺氧,加速毒物排出,经口中毒时,应迅速进行引吐、洗胃。
(三)消除进入人体内的毒物的作用。要迅速使用毒剂、防止毒物吸收,促进毒物排出。
厂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篇5
[可参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制定]
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二、应急处理物资与设备
三、事故现场应急处置
1、立即停止作业,封存造成中毒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2、对中毒患者立即移到安全处,进行应急处理,并通知医院迅速组织抢救。
3、疏通应急撤离通道,撤离现场人员,组织泄险,现场急救人员必须佩戴必需的防护用品,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区职业病危害应急预案 篇6
为及时调查、处理本部门的突发卫生安全事件,查清事件原因,减少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害,制定突发卫生事件应急预防方案。
一、为防止危害健康的突发卫生事件的发生,建立本部门传染病防治组织和机构,明确组织分工和职责,健全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件的报告制度。
二、积极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消除各种传染性疾病和其他有碍公共场所传染性疾病对人体的危害。
三、当公共场所发生以下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时,应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单位负责人及卫生负责人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生活饮用水遭受污染或饮水污染所致的传染病的流行和中毒;
2、公共用品用具和卫生设施遭受污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和皮肤病;
3、意外事故所致的:氯气中毒、CO中毒(包括煤气中毒)、CO2中毒、红眼病(指游泳池引起的流行性结膜炎)等中毒事件。
4、室内空气不符合卫生标准所致的虚脱休克。
四、发生卫生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停止相应的经营活动,及时抢救中毒人员(事件病人),并负责保护好事故现场。
五、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现场事故调查,控制事故蔓延。
六、卫生突发事件现场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及时写本单位事件总结报告,并上报有关单位和存档备案。
区职业病危害应急预案 篇7
1 职业危害因素
1.1 职业安全防护意识淡薄
这是由去污区工作人员的组织结构特点决定的, 目前我院去污区的工作人员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保洁公司聘用的, 整体文化水平较低, 缺乏基本的医学卫生理论知识, 对职业危险性认识不足, 职业防护意识淡薄, 缺乏防护知识。在实际工作中, 消毒隔离观念差, 没有采取防护措施或防护措施不够;洗手依从性差, 也没有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被利器意外伤害后不能正确处理伤口等等, 因此存在着极大的职业伤害隐患。
1.2 清洗流程的改变
由于多数化学消毒剂对医疗器具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既增加了器具清洗的难度, 又缩短了器具的使用寿命。因此, 卫生部护理中心即将出台的《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第二十三条规定:器械、物品的清洗, 包括分类, 清洁剂浸泡、清洗、漂洗与干燥。一般污染的医疗用品在清洗前取消了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的步骤, 这无形中增加了工作人员职业危害的几率。
1.3 各种危害因素的存在
1.3.1 生物性危害
临床诊疗护理使用的医疗器具上携带着大量的病原微生物, 特别是黏附血液、体液的物品可能被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艾滋病病毒感染, 去污区工作人员在回收、分类、清洗中很容易受到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1.3.2 化学性危害
由于去污区是回收、器械清洗消毒和各种污染物品处理的区域, 分类台、清洗槽、地面等极易受到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需要进行常规消毒。受消毒方法的局限, 化学消毒剂消毒仍是医院常用的一种消毒方法, 而化学消毒剂都存在着一定的毒性、刺激性、皮肤过敏反应等, 长期接触对人体的皮肤、呼吸道都存在着一定的危害。
1.3.3 锐器性伤害
有些临床科室在医疗器械使用后的初步处理过程中没有按照规范操作, 如:锐利器具用后没有按规定放入防渗漏、耐刺的专用容器内, 而是包在包布里, 造成去污区工作人员在物品的回收、分类过程中, 容易被锐器意外伤害。
1.4 防护措施薄弱
由于防护用具配备不完善或由于工作人员对职业危险性认识不足而没有采取防护措施, 在工作中容易受到各种危害因素的伤害。
2 应对措施
2.1 对工作人员择优选用
由于去污区的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性, 因此我们首先与保洁公司联系, 选择文化素质较高、接受能力强, 至少初中以上文化, 年龄在18岁~48岁的女性为宜 (下岗职工和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毕业生优先) 。
2.2 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教育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的医学卫生常识、基本的消毒隔离技术;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的工作制度及个人防护措施;去污区个人防护用品及防护用品的穿脱顺序;手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人员职业防护制度;医疗锐器伤的应急程序;HIV职业暴露的处理方案等等。针对工作人员对职业危险性认识不足, 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洗手依从性差, 洗手方法不正确的现象, 由专人负责, 对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及在岗培训, 增强工作人员对医疗环境中职业感染危险性的认识, 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自觉地把防护措施应用于日常工作中, 以减少不安全隐患的发生[1]。强调洗手的重要性, 增强工作人员的洗手依从性, 并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避免职业伤害。
2.3 防止职业暴露和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理
去污区工作人员由于工作任务的特殊性, 在工作中极易受到被污染的体液、血液、分泌物和锐利器械的危害, 因此, 去污区工作人员应注意自我保护, 在工作中应穿工作服, 戴防水围裙、手套、防护屏或面罩等。要求工作人员在回收和清洗医疗器械时做好个人防护, 必须戴口罩、围裙、手套, 不得徒手操作, 有资料显示:戴手套后即使遇到针刺, 其感染率较未戴手套者下降50%.清洗人员在人工清洗医疗器具时, 应戴厚的橡胶手套;戴面罩以保护眼睛、鼻及口黏膜;穿防水衣服或穿围裙和袖套;头套完全遮盖头发[2]。清洗时使用专用器械清洗水槽, 专用酶清洁剂与专用的刷子或海绵, 用后消毒。在流动水中进行冲洗, 在清洗液面下进行洗刷, 防止产生气溶胶。配制消毒液时必须戴口罩、手套和穿防护衣, 容器加盖, 注意通风。各种操作后, 进行手的清洗和消毒 (0.5%碘伏擦拭) [3]。工作中应细致, 不直接徒手对尖锐医疗器械进行清点、分类、清洗, 尽量减少锐器伤。一旦被锐器意外刺伤后, 应先脱去手套, 再自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 同时用流动净水冲洗伤口, 使部分血液排出, 然后用碘酒、乙醇消毒受伤部位[4], 用无菌敷料包扎伤口。建立和掌握职业暴露报告制度及处理程序, 建立消毒供应中心风险管理及风险预案[5]。填写职业暴露报告卡, 详细登记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 暴露方式, 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 并定期进行检测和随访[6]。
2.4 规范医疗用品使用后的初步处理 (即第一道处理)
多与临床使用科室沟通, 为临床使用科室制订复用医疗用品使用后处理流程, 为科室正确处理污染医疗器械, 提供专业的指导:使用后的一般容器、过期物品请放置在指定位置;器械、器具沾有明显血迹、污迹, 用流动清水冲洗或擦拭 (可用剩余敷料) ;专科器械放置在专用器械盒内;锐利器具用后应放入防渗漏、耐刺的容器内, 无害化处理, 最好配备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规定》的利器盒进行收集。特殊感染性疾病污染的器械和物品应放在防污染扩散的装置内, 并标明感染疾病类型。并在处置室张贴温馨提示, 以避免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受到意外伤害。
温馨提示
■治疗用后的碗、镊子, 请放在密闭盒内, 若有明显血迹、污迹请在流动水下冲洗。
■用后的血管钳、剪刀等专科器械, 请放进专用器械盒内。
2.5 配备完善的防护用具, 加强防护措施
工作人员做好岗前和定期查体并注射乙型肝炎疫苗。科室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具如:橡胶手套、防水鞋、防水围裙、防护眼镜、面罩、口罩等。制订科学的防护制度、措施及防护流程。加强对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和指导, 定时或不定时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改正, 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危害。
参考文献
[1]苏静.供应室的职业安全危害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8 (2) :240-24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S].2002.
[3]何小青, 吕玉芳.供应室的制度化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14 (10) :1155.
[4]任小英, 邓敏.护理人员工作中被针刺伤调查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 13 (3) :258-261.
[5]温建芳.消毒供应室职业危害的防护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8 (8) :1139.
区职业病危害应急预案 篇8
为了做好超市控制传染病传播以及健康危害事故应急处理,确保一旦发生群体性危害健康事故时,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危害健康事故,减轻健康事故造成的损害,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其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预案范围
龙源超市发生的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
二、组织架构和工作职责
(一)组织架构
单位成立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小组: 组长 : 超市负责人任组长
组员 : 由卫生管理人员及办公室人员组成
(二)应急处理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
当超市发生危害健康突发事故后,应急处理组成员必须立即进行调查处理。负责突发事故的简单应急救助,保护事件现场、做出紧急避险措施、控制现场局势及保证客人安全等工作,及时向超市负责人公司领导和当地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突发事件及现场情况。
三、事故处理
发生危害健康事故时,店长及员工镇静,不慌乱,及时了解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内容,并做好详细记录,同时协助卫生监督员和医疗抢救人员做好事故处理和伤员抢救工作。根据情况主要完成下列任务:
1、暂停导致超市危害健康事故作业(点),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尽量把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
2、协助医疗卫生机构救治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危害的人员。
3、协助卫生监督员对事故地点进行现场录相、照相、勘验,提取与事故有关的证据,并陈述当时现场情况,协助卫生监督员尽快查明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和危害程度。
4、讨论分析事故责任,根据卫生监督机构提出的卫生监督意见书提出防范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改进措施,对事故责任人追究责任。
5、以书面报告形式向卫生监督机构汇报该次公共场所事故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内部处理情况和整改措施等。
五、保障措施
l、在超市危害健康事故后,要立即启动超市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领导小组并马上投入运作,做好危害健康事故的紧急处理工作。
2、落实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各岗位的协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各岗位负责人必须熟悉本预案要求,上岗前做好每日卫生检查记录,了解员工健康状况。
龙源超市
区残联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篇9
为了加强我会突发事件处理的综合指挥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救援反应速度及协调水平,确保迅速有效地处理各类突发事件,根据有关法律和市政府安全应急预案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安全应急工作原则
安全应急是指发生突发事件时,能迅速有效地组织应对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止突发事件扩大,安全应急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依法行政。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依照法定程序,正确履行安全生产和监管职责;
(二)统一指挥。各科室要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认真落实单位及上级领导机关的突发事件应急部署和要求,统一行动,令行禁止;
(三)协作配合,快速反应。各科室要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加强科室协作,形成合力;同时应急处理要快速、有效,要保持上下信息畅通,沟通及时,统一调度,果断应对,迅速阻止事态恶化。
二、安全应急工作组织领导
(一)成立安全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领导小组),统一组织指挥全局安全事故的应急工作。
1、应急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统一指挥,协调全系统应急施救工作;(2)组织制定并实施应急救援计划;
(3)统一调配应急施救的人员、物资、器材;(4)宣布应急程序的启动和终止;
(5)根据安全事故的具体情况,联系上级领导机关和相关部门。
2、应急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理事长任组长、副理事长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二)应急办公室。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职责:
(1)及时研究相关情况,制定应急措施,按应急领导小组的指令,协调全系统及时、稳妥地处置安全事故;
(2)应急预案启动期间,负责落实应急领导小组指示,部署具体的应急工作;
(3)负责应急期间的信息搜集和情况汇总,并及时呈报应急领导小组;
(4)针对应急预案的具体情况,做好相关的应急工作。
(三)应急职责分工
根据突发事件的影响和危害,应急领导小组可组建专项应急办公室,积极做好落实工作,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紧密合作,协同作战。办公室责任内容:
(1)负责接收、传递全系统突发事件信息,并及时将突发事件信息、发展态势上报应急领导小组,做好应急信息和指令的上传下达工作,组织、督促应急工作队,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2)负责应急预案的宣传和演习等工作;
(3)负责突发事件的宣传工作,正确引导舆论,积极促进突发事件及时、合理解决;
(4)负责突发事件的后勤服务、车辆调配、通讯畅通、物资供给等保障工作。
(四)应急组织体系框架
处置突发事件,坚持属地原则,上下联动、快速反应,一旦出现应急事件,要按照预案程序迅速建立应急机构,实现应急联动。
对本预案中涉及的突发应急事件,根据具体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主要步骤:
1、突发事件发生或预警:各科室对本辖区发生的突发事件或可能出现的安全紧急情况,必须在半小时内上报办公室。
2、信息核实汇总:办公室接到上报的应急信息后,要立即核实,迅速呈报应急领导小组。
3、决定启动预案: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有关应急事件的呈报后,研究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必要时,要组建专项应急办公室,处理突发事件。
4、制定应急措施:应急办公室,要本着快速、及时、合理、有效的原则,制定专项应急措施,积极做好落实工作,指挥相关单位做好应急工作的处置。
5、应急处理报告:专项应急办公室要及时将突发事件处理情况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工作处理解除后,办公室要及时总结,形成应急处理报告,以书面形式呈报理事会。
三、应急分级与应急处理
(一)应急分级
根据应急工作情况,应急工作可分为Ⅰ级、Ⅱ级、Ⅲ级三个等级,Ⅰ级应急适用于重特大突发事件的应急,Ⅱ级应急适用于中等等级的突发事件的应急,Ⅲ级应急适用于一般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应急的分级与启动由应急领导小组确定和宣布。
(二)应急处理
(1)突发事件发生单位要迅速采取措施,封闭并保护现场,抢救受伤人员和物资,疏散事件危险区域人员,控制事态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2)应急领导小组和专项应急办公室人员应及时赶赴现场,制定具体的应急措施,组织救援工作;同时,根据事件特点和严重程度,紧急调动有关单位及人员迅速赶到现场。
(3)应急救援工作应制定严格的安全技术措施,严防事故损失程度扩大。
(4)参加现场救援处置的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救援方案实施救援,未经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人批准,不得擅自改变计划。
(5)应急预案启动期间,应急办公室所有人员、相关单位的人员手机要保证24小时开通,严禁关机或不应答,做好值班和后勤工作。
四、应急保障
(一)通信和信息保障
应急响应期间,单位24小时开通专线电话、自动传真,保证信息传递及时、准确。办公室要确定专人,对系统进行维护,确保网络畅通。
(二)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
1、各科室要在应急预案启动期间,快速反应,迅速调动物资、人员,确保应急处理工作顺利开展。
2、各科室应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机构建设,配备必要的车辆,通讯及其他技术装备,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宣传引导
应急响应期间,特别重要的信息发布要经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审批,统一口径,统一发布。办公室要积极做好宣传工作,树立良好的舆论导向,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
五、后期处置
(一)应急结束
突发事件得以控制后,由应急领导小组宣布应急结束。
(二)善后处置
要在妥善处置应急事件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日常安全监管工作,尽可能通过制度化建设,落实责任,规范工作程序,切实消除不安全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应急结束后,要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处理经过、后期处置等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形成文字材料,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办公室。同时,要及时查找工作漏洞,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切实完善相应的专项应急制度,提高应对同类事件的能力。
(三)责任追究和奖励
1、严格追究瞒报、迟报、漏报信息责任。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要依法给予主要负责人行政处分。
2、严格追究相关人员“不作为”责任。对未按照单位及县政府应急预案要求,不积极配合、推诿扯皮,严重损害机关形象,影响恶劣、后果严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3、严格追究工作不力责任。对因应急处理不力,行动 迟缓,玩忽职守,失职渎职,致使事故蔓延、扩大的,要追究相关单位、人员的行政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XX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 篇10
1总则
1.1编制目的建立健全XX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对工作机制,提高防范和应对突发大面积停电事件的能力和效率,科学、高效、稳妥、有序地处置大面积停电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大面积停电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维护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安定和地方经济安全。
1.2编制依据
依据《XX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XX省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XX市突发事件总体预案》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XX实际,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区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大面积停电事件应对工作,用于规范和指导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
本预案中大面积停电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灾害、电力安全事故和外力破坏等原因造成电网大量减供负荷,对城市安全、社会稳定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和威胁的停电事件。
1.4工作原则
大面积停电事件应对工作坚持“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工负责、保障民生、维护安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大面积停电事件发生后,各有关单位、电力企业、重要电力用户要立即按照职责分工和本预案要求开展处置工作。
1.5事件分级
按照事件严重性和受影响程度,大面积停电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分级标准如下。
1.5.1特别重大大面积停电事件(Ⅰ级)
(1)造成区域性电网大面积停电,减供负荷达到30%以上,对XX电网造成特别严重影响的;
(2)造成XX电网大面积停电,减供负荷达到30%以上,对XX电网造成特别严重影响的。
1.5.2重大大面积停电事件(Ⅱ级)
(1)造成区域性电网大面积停电,减供负荷达到10%以上30%以下,对XX电网造成严重影响的;
(2)造成XX电网大面积停电,减供负荷达到13%以上30%以下,对XX电网造成严重影响的。
1.5.3较大大面积停电事件(Ⅲ级)
(1)造成区域性电网大面积停电,减供负荷达到7%以上10%以下,对XX电网造成较大影响的;
(2)造成XX电网大面积停电,减供负荷10%以上13%以下,对XX电网造成较大影响的;
(3)XX电网减供负荷60%以上,或者70%以上供电用户停电的。
1.5.4一般大面积停电事件(Ⅳ级)
(1)造成区域性电网大面积停电,减供负荷达到4%以上7%以下,对XX电网造成一般影响的;
(2)造成XX电网大面积停电,减供负荷5%以上10%以下的,对XX电网造成一般影响的;
(3)XX电网减供负荷达到40%以上60%以下,或者50%以上70%以下供电用户停电的。
上述分级标准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1.6预案体系
XX区管委会制定XX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国网XX供电公司、XX、XX等电力企业应制定本单位大面积停电应急预案和“黑启动”方案;各重要电力用户应制定大面积停电事件下的应急处置方案。
2组织体系与职责
2.1组织指挥机构
成立XX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部,指挥长由示范区管委会分管副主任担任。XX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当发生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大面积停电事件时,由XX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组织和指挥大面积停电事件应对工作。
2.2工作职责
XX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部组成单位和职责如下。
2.2.1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部组成单位
示范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部由宣传部、应急管理局、发展改革和统计局、教育体育局、工业和科技创新委员会、公安局、民政局、财政金融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管局、水利局、林业局、卫生健康委员会、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气象局、消防救援支队、国网XX供电公司、XX、XX、XX投资集团等单位组成。
2.2.2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部各工作组职责
电力恢复组:由发展改革和统计局牵头,国网XX供电公司、工业和科技创新委员会、应急管理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利局、林业局、气象局、消防支队、XX投资集团、XX、XX等参加。
主要职责:组织进行技术研判,开展事态分析;负责组织电力抢修恢复工作,尽快恢复受影响区域供电工作;负责重要用户、重点区域的临时供电保障;负责组织电力应急抢修恢复协调工作。
新闻宣传组:由宣传部牵头,文化广电和旅游局、XX传媒集团、工业和科技创新委员会、发展改革和统计局、应急管理局、公安局、网信办、国网XX供电公司等参加。
主要职责:组织开展事件进展、应急工作情况等权威信息发布,加强新闻宣传报道;收集分析舆情和社会公众动态;加强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管理,正确引导舆论,及时澄清不实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综合保障组:由发展改革和统计局牵头,应急管理局、工业和科技创新委员会、财政金融局、民政局、公安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卫生健康委员会、水利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网XX供电公司等参加。
主要职责:对大面积停电事件受灾情况进行核实,指导恢复电力抢修方案,落实人员、资金和物资;组织做好应急救援物资及生产生活物资的紧急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工作;及时组织调运重要生活必需品,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和市场供应;维护供水、供气、供热、卫生防疫和医疗机构、通信等设施正常运行;维护铁路、道路等基本交通运行。
社会稳定组:由公安局牵头,宣传部、发展改革和统计局、工业和科技创新委员会、应急管理局、市场监管局、民政局、交通运输局、消防支队等参加。
主要职责:加强社会治安管理,严厉打击借机传播谣言制造社会恐慌,以及趁机盗窃、抢劫、哄抢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转移人员安置点、救灾物资存放点等重点地区治安管控;加强对重要生活必需品等商品的市场监管和调控,打击囤积居奇行为;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单位的警戒,维护社会稳定。
2.2.3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部主要成员单位职责
宣传部根据XX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部的安排,调度新闻媒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或需要,组织相关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关切、引导舆论。
应急管理局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时,负责事件信息的接报、汇总,并按规定上报XX省人民政府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办公室和示范区管委会,及时传达XX省人民政府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办公室和示范区管委会领导的指示精神。组织、指导矿山、金属冶炼企业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应急措施的启动和执行,做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发展改革和统计局履行XX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和电力行业主管部门职责;组织煤、电、油、气及其他重要物资的紧急调度和运输协调,提出安排重要应急物资储备和动用市级储备的建议。负责组织协调食品、饮用水等重要生活必需品的应急调运,加强对重要生活必需品等商品的监管和调控。
教育体育局重点指导学校等教育机构启动自备应急电源和停电应急预案。
工业和科技创新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大面积停电事件应对处置中应急通信保障和通信抢险救援工作;督促、指导重要工业用户的应急处置工作。
公安局负责协助XX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部做好事故灾难的救援工作,重点做好社会治安管控、交通管控工作,保障救援、抢修工作及时有效地运行。
民政局负责受影响人员的生活安置。
财政金融局负责组织协调电力应急抢修救援工作所需经费,做好应急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对地质灾害进行监测和预报,为恢复重建提供用地支持。
生态环境局负责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协调维持和恢复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市政照明、排水等公用设施运行,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要。
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市场监督、市场秩序、物价稳定等;组织好大面积停电后协调、指派各电梯维保单位对被困电梯内乘客进行救援等应急处置。
交通运输局负责组织协调应急救援客货运输车辆,保障发电燃料、抢险救援物资、必要生活资料和抢险救灾人员运输,保障应急救援人员、抢险救灾物资公路运输通道畅通。
水利局组织、协调防汛抢险,负责水情、汛情、旱情的监测,提供相关信息。
林业局负责森林火灾的预防和协调组织扑救工作,提供森林火灾火情信息。
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重点指导医疗机构启动自备应急电源和停电应急预案。
XX传媒集团负责维护广播电视等设施正常运行,加强新闻宣传,正确引导舆论。
气象局负责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救援过程中提供气象监测和气象预报等信息,做好气象服务工作。
消防救援支队负责协助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部做好事故灾难的救援工作。
国网XX供电公司具体负责电网大面积停电应急处置和抢修,提供应急供电保障。
各电力企业组织、协调本单位做好电网大面积停电时的应急工作。
其他相关部门、单位做好职责范围内应急工作,完成XX区大面积停电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2.2.4示范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主要职责
(1)负责XX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负责预案宣传、培训、演练,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组织评估和修订预案。指导各电力企业、重要电力用户应急预案的编制、培训、演练,完成XX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2)负责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对重要电力用户处置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队伍的建设、应急物资和应急装备的配置、应急电源和保安电源配置工作。
(3)负责处置大面积停电事件时停电信息收集,并按预案规定对停电事件提出定级建议;负责处置大面积停电事件时协调相关部门解决电力企业和重要用户的支援需求,负责紧急状态下电量分配和需求侧管理。
2.3现场指挥机构
示范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部根据需要成立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组织指挥工作。参与现场处置的单位和人员应服从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2.4电力企业
电力企业(主要指国网XX供电公司、XX、XX)建立健全应急指挥机构,在示范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部领导下开展大面积停电事件应对工作。其中,国网XX供电公司首先做好所辖供电区主配网停电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电网调度工作按照《电网调度管理条例》及相关规程执行。XX、XX首先做好本单位的事故抢险和应对处置工作。
2.5重要电力用户
对维护基本公共秩序、保障人身安全和避免重大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的政府机关、医疗、交通、广播电视、供水、供气、供热、加油(气)站、排水泵站、污水处理、文物保护、煤矿及非煤矿山、化工等企事业单位,应根据本预案和国家有关规定合理配置供电电源和自备应急电源,完善非电保安等保障措施,并定期检查维护,确保相关设施处于完好可用状态。发生大面积停电事件时,负责本单位事故抢险和应急处置工作。
2.6专家组
根据需要成立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专家组,成员由电力、气象、地质、水文等领域相关专家组成,对大面积停电事件应对工作提供技术咨询和建议,并根据需要参与相关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2.7联络员
应急指挥部各组成单位应确定1名联络员,具体负责信息沟通、业务协调、指令传达等工作,联络员变更要及时告知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联络员名单见附件3)
3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
3.1风险分析
可导致XX区大面积停电事件的风险主要包括:
自然灾害XX地处XX西北部,与XX省毗邻,属暖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热量充足,降雨集中,局部易涝易旱地形、地貌及地质环境条件复杂,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差异大,易发季节性多种气象灾害。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人类采矿生产活动强烈,因自然、人为因素易发生地表塌陷、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各类自然灾害都可能造成电网设备的大范围损坏,从而引发大面积停电。
设备事故区域性负荷不断增长,电力建设、调试、维护任务十分繁重,重要发、输、变电设备、自动化系统可能因产品质量问题、基建质量问题、运维检修不到位等因素引起设备故障,进而造成重大及以上事故,引发电网大面积停电。
外力破坏野蛮施工、非法侵入、恐怖袭击等外力破坏或重大社会安全事件引发的电网设施损毁有可能导致电网大面积停电。
误操作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发电企业发电出力大规模减少、运行维护人员误操作或调控运行人员处置不当等也可能引发大面积停电。
3.2监测
气象、水利、林业、应急管理、公安、交通运输、自然资源等部门应将涉及电网安全的相关数据纳入日常监测范围,加强预报预测和信息共享协同处置,提高灾害预测和突发事件预警处置能力。
XX、XX等发电企业要加强对发电设备的隐患排查和风险管控,加强对电力设施设备运行、发电燃料供应等情况的监测,切实防止发电设备停运进而导致电网事故,要建立完备的事故监测、预警、报告和应急处理工作制度,对发现的问题早发现、早处理,尽量将事故控制在初发阶段和局部区域,防止事故扩大化。XX供电供公司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竣工验收、设备运行维护工作,特别要加强部分供电能力偏弱地区电网的改造,及时更换老旧设备;要积极应用新技术,提高输变电设备设施的在线监测水平,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外力破坏和自然灾害破坏等异常情况,提高电网整体安全水平。
3.3预警
3.3.1预警信息发布
国网XX供电公司研判可能造成大面积停电事件时,要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示范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提出预警信息发布建议,并视情况通知重要电力用户。
示范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及时组织研判,必要时报请示范区管委会主管领导批准后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信息,并通报指挥部组成单位。
3.3.2预警行动
预警信息发布后,国网XX供电公司、XX、XX要加强设备巡视和运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和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并做好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处置所需物资、装备和设备等应急保障准备工作。重要电力用户做好自备应急电源启用准备和非电保安措施准备,加强重大危险源、重要目标、重大关键基础设施的监测和运行维护,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示范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成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维持公共秩序、供水供气供热、商品供应、交通物流、抢险救援等方面的应急准备工作;加强舆情相关监测,积极回应社会公众关切,及时澄清谣言传言,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3.3.3预警解除
依据事态发展,经研判不会发生大面积停电事件时,按照“谁发布、谁解除”的原则,由示范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宣布解除预警,适时终止相关措施。
3.4信息报告
大面积停电事件发生后,国网XX供电公司应立即向示范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示范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大面积停电事件信息报告或者监测到相关信息后,立即进行核实,对大面积停电事件的性质和类别做出初步认定,并向示范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部报告,并通报指挥部组成单位。报告内容包括停电范围、停电负荷、判断停电事件的状态等级、发展趋势等有关情况。
4应急响应
4.1响应分级
根据大面积停电事件的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和发展态势,将应急响应设定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四个等级。
4.1.1初判发生特别重大大面积停电事件,启动Ⅰ级应急响应;初判发生重大大面积停电事件,启动Ⅱ级应急响应;初判发生较大大面积停电事件,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初判发生一般大面积停电事件,启动Ⅳ级应急响应。响应后均由XX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部指挥应对工作,并视情况向省政府提出支援要求。
当XX省政府成立省工作组时,XX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部在省工作组的指导、协调、支持下,开展大面积停电事件应对工作。当XX省成立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部时,示范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部应在XX省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组织和指挥下,应对大面积停电事件。
4.1.2对于尚未达到一般大面积停电事件标准,但对社会产生较大影响的其他停电事件,可结合实际情况启动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由示范区大面积停电应急指挥部指挥长启动,可视事件造成损失情况及其发展趋势调整响应级别,避免响应不足或响应过度。
4.2响应措施
大面积停电事件发生后,国网XX供电公司、XX、XX等电力企业和重要电力用户要立即实施先期处置,全力控制事件发展态势,减少损失和影响。
4.2.1示范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部迅速开展以下工作:
(1)统一领导示范区大面积停电事故抢险、电力恢复、社会救援和维稳等各项应急工作,密切跟踪事态发展,必要时与省级应急指挥机构联系,取得支持;
(2)组织召开示范区大面积停电应急会议,就有关重大应急问题做出决策和部署;
(3)进入24小时应急值守状态、及时收集汇总事件信息,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专家组进行会商、分析研判事件发展情况;
(4)组织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组织开展事件处置评估,协调解决应急处置中发生的其他问题。
4.2.2各工作组及组成单位根据工作需要,迅速采取以下措施.(1)抢修电网并恢复运行
电力恢复组要尽快恢复电网运行和电力供应,合理安排运行方式,控制停电范围,尽快恢复重要输变电设备、电力主干网架运行,优先恢复重要电力用户、重点区域的电力供应。国网XX供电公司应迅速组织力量抢修受损电网设备设施,根据指挥部要求,向重要电力用户及重要设施、场所提供必要的电力支援。国电、沁北保证设备安全,抢修受损设备,做好发电机组并网运行准备,按照电力调度指令恢复运行。
(2)防范次生衍生事故
综合保障组应迅速督导金融机构、医院、交通枢纽、通信企业、公用事业单位、煤矿及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企业、冶炼企业、旅游景区等重要电力用户单位,及时启动内部安全应急预案,加强重大危险源、重大关键设施隐患排查和监测预警,及时采取启动自备应急电源、非电保安等措施,有效防止各种次生衍生灾害的发生。消防部门做好各项灭火救援应急储备工作,及时扑灭大面积停电期间发生的各类火灾。
(3)保障居民基本生活
综合保障组应启用应急供水措施,保障居民基本用水需求;采用多种方式,保障燃气供应和采暖期内居民生活用热;组织生活必需品的应急生产、调配运输和销售,保障停电期间居民基本生活;准备抢救、治疗病人的应急队伍、车辆、药品和物资,保证病人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4)维护社会稳定
社会稳定组应加强涉及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重点单位安全保卫工作,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对停电区域内繁华街区、大型居民区、大型商场、学校、医院、金融、车站、旅游景区及其他重要生产经营场所等重点地区、重点部位、人员密集场所的治安巡逻,及时疏散人员,解救被困人员,确保人身安全,防范治安事件。加强停电地区道路交通指挥和疏导,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优先保障应急救援车辆通行。要积极组织力量,严厉打击造谣惑众、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各种违法行为。
(5)加强信息发布
新闻宣传组应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客观统一的原则,按照指挥部的统筹,加强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主动向社会发布停电相关信息和应对工作情况,提示相关注意事项和安保措施。加强舆情收集分析,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澄清不实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稳定公众情绪。
(6)组织事态评估
示范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部组织应急管理局、发展改革和统计局、国网XX供电公司等单位及时对大面积停电事件的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发展趋势及恢复进度进行评估,为进一步做好应对工作提供依据。
4.3响应终止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示范区大面积停电应急指挥部指挥长终止应急响应:
(1)电网主干网架基本恢复正常,电网运行参数保持在稳定限额之内,主要发电厂机组运行稳定;
(2)减供负荷恢复80%以上,受停电影响的重点地区、重要用户负荷恢复90%以上;
(3)造成大面积停电事件的隐患基本消除;
(4)大面积停电事件造成的重特大次生衍生事故基本处置完毕。
5后期处置
5.1处置评估
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响应终止后,示范区管委会要及时组织对事件处置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分析查找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形成处置评估报告。评估报告一般包括事件发生原因和经过、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事件处置过程、经验教训以及改进建议等。
5.2事件调查
大面积停电事件发生后,示范区管委会根据有关规定成立调查组进行事件调查。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配合调查组的工作,客观、公正、准确地查明事件原因、性质、影响范围、经济损失等情况,提出防范、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涉及人为破坏电力设施造成大面积停电的事故,由公安局、发展改革和统计局等单位联合展开调查,及时、依法打击破坏电力系统的暴恐分子或其他违法犯罪嫌疑人员。
5.3善后处置
示范区管委会要及时组织制订善后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保险机构要及时开展相关理赔工作,尽快消除大面积停电事件的影响。
5.4恢复重建
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响应终止后,需对电网网架结构和设备设施进行修复或重建的,由示范区管委会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组织编制恢复重建规划。电力企业和受影响的片区、镇(街道)应根据规划做好受损电力系统恢复重建工作。
6保障措施
6.1队伍保障
国网XX供电公司、XX、XX等电力企业应建立健全电力抢修应急专业队伍,加强设备维护和应急抢修技能方面的人员培训,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根据需要组织动员通信、交通、供水、供气、供热等其他专业应急队伍和志愿者等参与大面积停电事件及其次生衍生灾害处置工作。公安、消防等部门要做好应急力量支援保障工作。
6.2装备物资保障
各组成单位、电力企业及重要电力用户应储备必要的专业应急装备及物资,建立和完善相应保障体系,完善相关电力保安电源功能,保证在事件发生时能及时启动。应急管理局、示范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掌握示范区应急救援装备及物资储备情况,并保证救援装备始终处在随时可正常使用的状态,鼓励支持社会化物资储备。
6.3通信、交通与运输保障
工业和科技创新委、通信管理办公室、通信运营商等要建立健全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形成可靠的通信保障能力,满足应急期间通信联络和信息传递需要。交通运输局要健全紧急运输保障体系,保障应急响应所需人员、物资、装备、器材等的运输;公安局要加强交通应急管理,保障应急救援车辆优先通行。
6.4技术保障
国土资源局、气象局、应急管理局、水利局等单位要为电力日常监测预警及电力应急抢险提供必要的气象、地质、水文等服务。电力企业要提高防范大面积停电事件的能力,加强应对和监测先进技术研发和应用,加强电网、电厂安全应急信息化平台建设,不断完善电力安全运行体系。
6.5应急电源保障
提高电力系统快速恢复能力,加强电网“黑启动”能力建设。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应充分考虑电源、电网规划布局,保障“黑启动”电源,适度提高重要输电通道抗灾设防标准。电力企业应配备适量的应急发电装备,必要时提供应急电源支援。重要电力用户应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要求配置应急电源,并加强维护和管理,确保应急状态下能够投入运行。
6.6医疗卫生保障
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保障局负责组织协调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
6.7资金保障
发展改革和统计局、财政金融局、民政局等有关部门、有关片区、镇(街道)以及各有关电力企业要对大面积停电事件处置和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7附则
7.1预案管理
本预案发布后,示范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组织预案的宣传、培训和演练,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组织评估和修订。
各组成单位、电力企业和重要电力用户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加强对本预案的学习,相应组织培训、演练和应急处置,不断提高对本预案的认识,增强应急、救援、保障及自救能力。
7.2预案的解释
本预案由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负责解释。
7.3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1.名词术语
附件1
名词术语
1.电力安全事故:是指电力生产或者电网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或者影响电力正常供应的事故(包括热电厂发生的影响热力正常供应的事故)。
2.重要电力用户是指在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城市)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其中断供电将可能造成人身伤亡、较大环境污染、较大政治影响、较大经济损失、社会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用电单位或对供电可靠性有特殊要求的用电场所。
3.黑启动是指整个系统因故障停运后,系统全部停电(不排除孤立小电网仍维持运行),处于全“黑”状态,不依赖别的网络帮助,通过系统中具有自启动能力的发电机组启动,带动无自启动能力的发电机组,逐渐扩大系统恢复范围,最终实现整个系统的恢复。
【区职业病危害应急预案】推荐阅读:
厂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07-16
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管理制度09-06
职业暴露应急预案脚本08-29
职业病危害:粉尘07-11
职业病危害防护08-23
职业病危害现状09-09
职业病危害分析10-07
职业病危害控制11-16
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10-24
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