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2024-10-24

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精选9篇)

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篇1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是对用人单位进行职业性接触毒物作业危害分级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 也是对有毒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监督的重要依据。笔者在进行某变电站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过程中, 应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标准, 对存在的化学毒物进行分级, 确定化学毒物对建设项目运行后产生的危害程度,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宁夏回族自治区某750 kV变电站为有毒作业工作场所作为研究对象, 该变电站是宁夏东部新建的1座目前我国单台主变容量最大、全部敞开式变电站。变电站现有1台2100 MVA主变压器, 750 kV出线1回, 330 kV出线4回。

1.2 方法

1.2.1 有毒作业的确定

分析变电站工艺流程, 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 确定有毒作业岗位。通过调查, 确定该变电站存在的主要有毒物质为硫酸和六氟化硫。硫酸主要存在于750 kV继电器室配电室和330 kV继电器室配电室中, 六氟化硫主要存在于750 kV装置区、330 kV装置区、66 kV装置区、35 kV装置区和750主变区等工作场所。

1.2.2 化学毒物检测

采样方法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 159-2004) 规定方法进行布点采样。硫酸采用氯化钡比浊法, 六氟化硫采用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进行检验[1]。检测结果的最大值作为短时间接触浓度值 (CSTEL) , 通过检测地点的浓度值和接触时间, 计算岗位工种8 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CTWA) 。

1.2.3 化学毒物危害作业分级

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化学物》 (GBZ/T 229.2-2010) 和《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Z 230-2010) 的方法进行分级评价, 确定工作岗位职业病危害作业级别。

1.2.4 化学毒物评价

按《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 2.1-2007) 进行评价[2]。

2结果

2.1 工作场所有毒物质检测

2.1.1 硫酸检测结果

检测变化巡检岗位2个工作场所750 kV1#继电器室配电室和330 kV4#继电器配电室的硫酸短时间接触浓度分别是0.52和0.60 ng/m3;750 kV1#继电器室配电室1个工作岗位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CTWA) 为0.05 mg/m3。

2.1.2 六氟化硫检测结果

检测作业工人5个工作场所六氟化硫的短时间接触浓度和1个工作岗位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检测结果见表1。

2.2 有毒作业分级

2.2.1 分级方法

首先计算分级指数, 然后对照有毒作业分级表, 确定级别。

计算分级指数公式:G=WD×WB×WL

式中:G-分级指数;WD-化学毒物危害程度级别的权重数;WB-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职业接触比值 (B) 的权重数。WL-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的权重数。

有毒作业分级标准见表2。

2.2.2 化学毒物的权重数

分级标准采用《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Z 230-2010) , 分级结果:硫酸为中度危害 (Ⅲ级) , 权重数WD=2;六氟化硫为轻度危害 (Ⅳ级) 权重数WD=1。见表3。

2.2.3 化学毒物职业接触比值

本项目接触的化学毒物硫酸和六氟化硫变电巡检岗位8 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CTWA) 和硫酸的短时间接触浓度 (CSTEL) 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2], 即职业接触比 (B) 均<1, 权重数WB=0。见表4。

2.2.4 体力劳动强度权重数

本文参照《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GBZ 2.2-2007) 附录B:“表B.1常见职业体力劳动分级表”的分级, 变电巡检工体力劳动强度为Ⅱ级, 权重数WL=1.5。

注:职业接触限值以PC-TWA表示, B= CTWA/PC-TWA, 职业接触限值以PC-STEL表示, B= CSTEL/PC-STEL

2.3 分级结果

本项目作业场所有毒物质危害作业分级见表5。

3讨论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可为企业做好职业病危害因素预防控制及日常职业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3]。本文化学毒物危害作业分级结果显示, 巡检岗位硫酸和六氟化硫的作业级别均为0级, 表明该变电站工作场所化学毒物危害属于相对无害作业。在目前作业条件下对劳动者健康影响不大, 应保持目前的作业方式和防护措施, 一旦作业方式或防护效果改变, 应重新进行分级评价。

通过本项目的现场调查, 工作场所硫酸存在于蓄电池室内, 蓄电池选用铅酸免维护蓄电池。在正常生产情况下, 硫酸处于密闭的蓄电池内, 且蓄电池室内安装有轴流风机, 定时进行通风换气, 不会危害巡检工人的身体健康。六氟化硫主要存在于布置在室外的配电装置区的高压断路器、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密闭装置内, 同时安装有自动监控系统, 一旦发生异常仪器将自动报警。因此在正常情况下, 六氟化硫对巡检工人造成危害的可能性较小。现场调查结果与危害分级的结果相吻合。

本文通过对某变电站工作场所有毒作业分级评价分析, 认为《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2部分:化学物》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提供了新的定量评价方法[4], 该分级标准将化学物危害程度级别的权重数, 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职业接触比值的权重数, 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的权重数作为分级的依据, 保证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标准的一致性, 更科学更实用[5]。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提供了定量依据, 同时, 也为企业根据不同的危害级别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提出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T160.3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硫及其化合物 (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3) 彭建明.某压电晶体厂生产场所有毒作业分级评价与分析 (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1, 29 (3) :130-13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T197-200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 (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5) 李靖, 周艳, 陈全, 等.工业企业有毒作业分级方法的探讨 (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10, 36 (3) :188-190.

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篇2

准的通知

劳人护〔1986〕6号

我部委托中国预防医学中心卫生研究所起草的《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国家标准,业经国家标准局以国标函〔1986〕011号文批准,编号为GB5817-86。现将这个标准及其编制说明一并印发给你们,请自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一日起正式实施。标准文本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国家标准,是劳动保护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标准,是确定生产作业场所内工人接触粉尘危害程度大小的依据;不作为处理现行经济待遇的根据,也不适用于矿山井下作业。

自一九八三年以来,已先后公布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高温作业分级》、《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等四项国家标准。这四项标准,是当前衡量我国企业职工劳动条件好坏、预防职业病能力大小、劳动卫生工作进展程度的主要尺度;是了解劳动卫生工作现状,明确今后职业危害治理方向的重要手段。请各地区、各部门从今年开始,将贯彻这四项标准纳入每年劳动保护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中去,争取在一两年之内,消除最严重的那一级职业危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

GB5817-86

Classification of Hazard Levels due to Exposure to Industrial dust 本标准适用于区分工人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的大小,是劳动保护科学管理依据。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粉尘及引起化学中毒危害性粉尘。

1基本定义 1.1生产性粉尘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较长时间浮游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1.2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 工人在有生产性粉尘的工作地点,从事生产劳动的作业。1.3工作地点

工人为观察、操作和管理生产过程而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1.4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生产性粉尘中含有结晶型游离二氧化硅的质量百分比。1.5接尘时间

在一个工作日内实际接尘作业时间。1.6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

系指工人在一个工作日的接尘时间内吸入含有生产性粉尘的空气总体积。1.7生产性粉尘最高容许浓度

系指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表4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值。

1.8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

在工作地点测定空气中粉尘浓度超过该种生产性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的倍数。

每个采样点样的品数不得少于五份,取其超标倍数的算术均值表示。2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

2.1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共分为五级: 0级 Ⅲ级危害 Ⅰ级危害 Ⅳ级危害 Ⅱ级危害

2.2本标准将石棉尘属于具有人体致癌性粉尘,列入本标准中游离二氧化硅>70%一类。

2.3根据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以及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三项指标,按下表(略)划分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

附录A

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法(补充件)

A.1测定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采样方法应采集工人经常工作地点呼吸带附近的浮游尘或沉积尘样品。工厂收集连续三天的粉尘样品,混匀后进行测定。矿山应选择在开采中具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采样,同一种性质的粉尘样品不少于3份。

A.2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分析法 A.2.1分析步骤

准确称取0.1-0.2g生产性粉尘样品,放入锥形烧瓶中。•如为炭素类或有机类粉尘样品,应在800-900℃下完全灰化后进行分析。如为硫化矿物,应先加数毫克结晶硝酸铵于锥形瓶中,然后加入焦磷酸15ml,迅速加热到245-250℃,保持15min后冷却到40-50℃,在冷却过程中,加50-80℃蒸馏水稀释到40-50ml。稀释时,一面加水,一面用力搅拌混匀,然后,加水稀至150-200ml。用无灰滤纸过滤,并用0.1N盐酸洗涤沉渣,再用热蒸馏水洗至无酸性反应为止。最后,将带有沉渣的滤纸,放入恒重的瓷坩埚中,在80℃的烘箱中烘干,低温炭化后,再放入800-900℃高温炉中灼烧30min,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一小时,称至恒重。

A.2.2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计算法 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按(1)式计算 Sio2(F)=((M2-M1)/G)×100„„„„„„(1)式中:Sio2(F)──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M1──坩埚质量,g; M2──坩埚加沉渣质量,g; G──生产性粉尘样品质量,g。

A.2.3.粉尘中含有难溶杂质的处理

A.2.3.1当生产性粉尘样品中有难以被焦磷酸溶解的杂质时(如碳化硅、绿柱石等),需将焦磷处理后的样品沉渣放入铂坩埚中,加入1∶1硫酸数滴,使沉渣湿润,然后加入40%氢氟酸5-10ml,稍加热使沉渣中游离二氧化硅溶解,继续加热蒸发至不冒白烟为止。于900℃高温下烧灼,称至恒重。

A.2.3.2处理杂质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计算法处理杂质后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按(2)式计算

Sio2(F)=((M2-M3)/G)×100„„„„„„(2)式中:M2──坩埚加沉渣质量,g;

M3──经氢氢氟酸处理后坩埚加残渣质量,g; Sio2─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A.3本法为基本方法。如采用X线衍射测定法或红外光谱测定法等须与本法进行核对。

附录B

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的测定法(补充件)

B.1工人接尘时间的确定

在生产任务正常情况下,每一接尘工种选择不少于2名有代表性的工人,按表B1的格式(略)记录自上班开始至下班为止,整个工作日从事各种劳动与工中休息的时间,并分别注明接尘情况。每个测定对象应连续记录3天,取3天的平均值,分别表示该工种的工人在一个工作日内的总接尘累计时间、各种作业劳动的接尘累计时间及休息的接尘累计时间。

B.2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测定

根据表B1的记录,将各种接尘劳动时间与接尘休息时间加以归类(近似的活动归为一类),然后,分别采集工人在接尘休息时间和从事各种接尘劳动状态时的呼出气,测量该气体体积,求出接尘休息和各种接尘劳动时的呼气量值,并换算成标准状态下干燥气体体积值。然后按表B2(略),再换算成每分钟呼气量〔标准状态呼气量,L/采气时间,min〕最后将各种接尘劳动时及接尘休息时的每分钟呼气量分别乘以相应的各种接尘劳动的累计时间和接尘休息的累计时间,其总和即为一个工作日内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L/日,人)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劳动人事部劳动保护局提出。本标准由中国预防医学中心卫生研究所主编。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玉海 符绍昌 邹昌琪 朱惠兰 王肇滇 薛家耀 附: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标准编制说明

研制本标准的任务是于1981年由劳动人事部劳动保护局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加强对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工人的劳动保护工作,为劳动保护科学管理提供依据。由中国预防医学中心卫生研究所承担,与江西工业卫生研究所和江苏省苏州市卫生防疫站协作共同完成的。

1.制定本标准的依据

1.1关于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标准,国际上尚未见有报导。•国外涉及这一领域的工作,主要分为二方面:一是制定生产性粉尘容许浓度标准。迄今,美国公布的有20项,苏联的有71项,日本的有34项。我国公布的有9项。其中,各国都重视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以此确定含矽粉尘的容许浓度。如美、日等国采用公式计算确定。苏联将其划分为四级。二是制定管理法规:如日本的“尘肺法”,主要是从医疗保健上划分为四级管理。将健康接尘工人列为第一级管理,尘肺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及肺功能损伤状况划分为第二至第四级管理。欧美等国有尘肺者的患职业病赔偿规定。综上所述,仅仅利用单一的生产性粉尘容许浓度作为判断其危害程度大小,并不能准确反映我国各种类型厂、矿企业中接尘工人的实际危害程度。

1.2本分级标准与卫生标准有所区别,但有一定联系。•卫生标准仅为生产场所空气中生产性粉尘最高容许浓度,工人在这样的浓度下工作,不会引起致病性损害,在进行经常性卫生监督和工业企业设计时使用。本分级标准是为了加强劳动保护科学管理时使用。鉴于目前我国相当多的厂矿企业,至今尚未能达到生产性粉尘卫生标准,因此,采用几项主要危害指标,综合起来进行分级,以便将不同危害程度的生产性粉尘作业,分出轻重缓急,区别对待,采取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和其它政策性措施,使其逐步减轻职业危害,以便最终达到生产性粉尘最高容许浓度。

2.制定过程

2.1本标准的制定系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积累的现场和实验室资料以及有关国外参考资料,又利用了1976年全国尘肺普查资料等为依据,进行了现场调查和实检室的动物实检研究,为制定本分级标准提供了大量数据。

据1979年全国尘肺普查统计资料,全国企业接尘作业约有一千万余人,主要分布于煤炭系统,冶金系统、机械系统、建材系统及化工系统等。以接触矽尘作业工人占绝大多数,其次为硅酸盐类粉尘及金属性粉尘等,有机性粉尘相对较少。生产方式种类繁多,有的为现代化机械化生产,有的使用原始手工方式生产。各厂矿企业的综合性防尘设备、维护管理执行情况以及工人的劳动强度等差异悬殊,即使是接触同一性质的粉尘,其实际危害程度,往往差异较大。因此,本分级标准应适合于我国国情,既要能正确地表明生产性粉尘危害性质,同时也反映出工人实际接触尘量的大小,而且此分级标准和测定方法应简便易行,便于安全技术部门及卫生基层单位掌握和推广使用。

2.2针对生产性粉尘主要危害因素,我们进行了几项专题研究工作,•即“测定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采样方法的研究”、“粉尘作业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的研究”以及“不同种类粉尘对大鼠肺致纤维化作用实验研究”。此外,还搜集了全国部分省市和有代表性的厂矿企业近三年来生产性粉尘浓度的资料,并进行了统计分析。

2.3通过大量的现场调查和实验研究结果,我们拟订出“生产性作业粉尘危害程度分级标准”及其“编制说明”寄往全国64个单位征求意见,其中包括冶金,煤炭、机械、建材、铁道、交通、纺织、航空、船舶、兵器、轻工、军工及部分省市劳动局及卫生部门。收到各单位的复共函30件。总的反映是:制定该危害程度分级标准是十分必要的,对加强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工人的劳动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该标准既考虑到正确地表明生产性粉尘危害性质,同时也反映出工人实际接尘量的大小,测定方法简便易行。此外,对该标准中使用生产性粉尘最高容许浓度指标和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指标,两者合并一起使用,在执行中易引起混乱,建议修改业为一项指标。同时,针对该标准有些条文,提出文字修改意见。

2.4综合各单位的意见,我们写出“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标准修改意见汇总处理表”并重新修订了标准讨论稿。于1985年8月7日至9日。在北京由劳动人事部劳动保护局主持召开“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国家标准审定会”审定通过。

3.指标选择的理论依据

本分级标准采用生产性粉尘对人体危害程度的定性和定量二种指标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欲确定某种生产性粉尘的评级标准,首先应确定其危害程度的定性指标,即生产性分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其次,再评定危害程度的定量指标,即人工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及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

本标准主要是以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后可引起肺脏致纤维化作用为主要病变而进行分级的,同时也重视粉尘有无致癌性,至于生产性粉尘溶解度、致敏作用引起的危害,仅作为参考因素,不再另设立其它危害指标,以便于推广使用。

3.1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全国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人中约有90%以上是接触矽尘的。而且在全部尘肺病人中,约有95%以上是矽肺的病人,可见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高低对矽肺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按我国实际情况,将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分为四类:即等于或小于10%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含量大于10%至40%的二氧化硅粉尘;含量大于40%至70%游离二氧化硅粉尘以及大于70%游离二氧化硅粉尘。

鉴于严重危害机体的是浮游于空气中可吸入性粉尘,因此,分析游离二氧化硅的样品收集在工人工作地点呼吸带附近的浮游尘或沉积尘样品,而不是取自原料尘或成品尘,因为这两者之间的测定结果往往有很大的差异。通过对几个矿山采集的浮游尘、沉积尘及原料尘样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原料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远比浮尘及沉积尘为高,有明显差异而沉积尘的含量与浮游尘接近,见表1。本标准确定以采取浮游尘样品或沉积尘样品进行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分析(表2)。工厂应连续收集三天的粉尘样品,混均后取平行样品进行分析,以均值表示。矿山地质较为复杂,应与矿山地质技术部门协商选择工人经常接触的具有代表性的矿脉进行采样,不同矿脉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差异悬殊。有的相差数倍,因此不能采取一个矿脉的样品,而应在几个主要矿脉中采样。同粉尘样品混匀后进行测定,取其均值表示。当生产粉尘有重大变化时,应再次重新取样进行测定。测定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分析法是焦磷酸重量法。如采用X线衍射测定法或红外光谱测定法等须与焦磷酸重量法进行核对。

3.2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

在接触同一种性质的生产性粉尘行业中,由于工人所处的生产条件,劳动强度和接尘作业的持续时间差异悬殊,因而其实际吸入到肺内的粉尘量亦有所不同。单纯依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并不能全面反映出工人实际接尘量的大小,考虑到我国生产方式的复杂情况,在进行危害分级标准时,将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作为一项定量指标。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既表示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又反映工人实际接尘作业时间。至于进入呼吸道内各种粉尘分散度的分布状况、粉尘在呼吸道中阻留率以及机体清除功能等,虽是引起尘肺病不可忽视的因素,但这些测定较为复杂,不便于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评价劳动强度有大小。国内外一般采用能量消耗值。但是,这一指标在实际应用上,不能全面反映劳动生理负荷强度的大小,因此,卫生研究所等单位提出按劳动强度指数大小区分体力劳动强度,能较客观的反映劳动时机体的生理负荷量,这一研究结果已被国家标准局采纳实施。我们使用的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这一指标与劳动强度指数区别在于:其一是工人在一个工作班内实际接尘作业时间与劳动时间并不完全一致。如有的工种,在一个工作班内实际劳动时间率可达60%-70%,但实际接尘时间仅占20%-30%,从生产性粉尘对机体危害程度来讲,使用实际接尘作业时间比实际劳动时间更有实际意义;其二是直接采用肺总通气量这一指标,可明显反映吸入含尘空气量的差异程度,并可减少耗氧量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分析测定,更便于基层单位掌握和推广使用。

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系表示一个工作日内实际接尘作业时间与其平均肺通气乘积之总和,也就是表示接尘作业工人一个工作班内吸入含尘空气的总体积。我们对全国115个接尘工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工人接尘时间平均肺总通气量为5278升/日.人(男工人为5472升/日.人,女工人为4159升/日.•升)。

我们将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划分为3等,即1等为等于或小于4000升/日.人,共有25个工种,占21.7%;2等为等于或小于6000升/日.•人,共有56个工种,占48.7%;三等为大于9000升/日.人,共有34个工种,占29.6%。现将我国工矿企业115个工种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列于表3。在实施本标准时,按分级标准附录B提供的测试方法进行实际测定。

3.3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

工作地点粉尘浓度愈高,对机体的危害性也愈大,可作为一项危害程度的定量指标,鉴于厂矿企业的粉尘浓度的实测值变异范围很大,不便于表示,因此我们采用生产性粉尘浓度超过国家标准倍数的算数均值表示。按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划分为几个界线进行评级。具体的测尘方法按卫生主管部门统一制定的测尘规范执行。

各厂矿企业在充分利用现有的通风防尘综合措施后,将近一年不同时期测定的粉尘浓度,分别计算出超过该种生产性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的倍数,取其超标倍数的算术均值表示。每个采样点的样品数不得少于5份。这一指标是我国目前基层卫生单位进行防尘效果检查的常规方法,易于执行。根据我们收集81-83年期间的几个省市的粉尘浓度资料表明:在24751个测尘样品,达到国家卫生标准的占41.6%,超过国家卫生标准10倍以上者占25.1%,见表4。

本标准所使用的粉尘浓度均指重量浓度。有些粉尘如石绵纤维等,以数量浓度测定更有意义,但因粉尘计数浓度的测定方法,尚未正式公布,待以后予以增补。

3.4致癌性

生产性粉尘的致癌性日益受到重视。本标准主要依据国际肿瘤研究中心公布的或我国卫生主管部门公布的科学资料,将致癌物区分为人体致癌物、可疑人体致癌物、动物致癌物及无致癌物。凡具有人体致癌性粉尘,均列入Ⅳ级危害。本标准将石棉尘定为具有人体致癌性粉尘,列入本标准中游离二氧化硅>70%一类。其它种生产性粉尘的致癌物待今后卫生主管部门正式公布后,再作增补。

4.评级程序的确定

按上述主要危害因素的三项指标,综合起来列出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表。该表的纵座标有两项,即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及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该表的横座标为生产性粉尘度超标倍数。根据以往工作经验。我们将这三项指标确为不定同参数,即将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10%的规定其参数为1,而<10%-40%的为2.5,>40%-70%的为5,•>70%的为7.5。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为-4000升/日.人的规定其参数为1,-6000升/日.人的参数为1.5,>6000升/日.人的参数为2。•此外,将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值作为该项的参数。这样将此三项指标各自的参数乘积所得的指数填入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分级表的相应栏内。按指数大小,将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划分为五级。凡指数为0者,规定为0级;其指数为≤7.•5者规定为1级危害;其指数为7.5-22.5者定为Ⅱ级危害;其指数22.5-90者定为Ⅲ级危害;其指数>90者定为Ⅳ级危害。按上述规定的指数。划分出分级表中的危害级别。我们在一个地区按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标准进行了现场验证。通过对随机选择的71个工种的调查结果表明:0级的有1个工种,占1.4%;Ⅰ级危害的有6个工种,占8.5%;Ⅱ级危害的有13个工种,占18.3%,Ⅲ级危害的有29个工种,占40.8%;Ⅳ级危害有22个工种,占30.9%。

5.存在问题

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篇3

关键词:高温作业场所,分级标准,地下开采矿井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整个社会对能源及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急速增加,我国矿井的开采区域不断扩展,开采深度不断增大;这使得矿井所达之处原岩温度上升、矿井风温升高,出现热害的矿区增多,传统热害矿井热害严重程度加剧[1,2,3],深井热害已经成为除了水、火、瓦斯之外制约我国矿山安全开采的又一重大问题,急需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以减少热害对矿井生产活动和人员安全健康的影响[4,5,6]。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热害评价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结合我国矿井热害现状及监管需求,作者在文献[6]中研究提出以作业场所最高体力劳动强度级别和WBGT指数作为井下高温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指标,开展井下高温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本文将根据我国矿井管理现状,从分级标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出发,研究提出各项指标的具体计算方法及其限值标准,建立井下高温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标准,从而为矿井热害的分级监管与治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1 我国热害分级相关标准简析

1.1 国内现有的热害评价及分级标准

目前,我国在空调通风领域有从环境舒适度考虑评价热环境的相关标准;而在工业领域,则多从高温危害的角度进行考虑,主要评价及分级标准有:

(1)《热环境人类工效学 使用主观判定量表评价热环境的影响》(GB/T 18977-2003)标准在国际标准《热环境人类工效学 使用主观判定量表评价热环境的影响》(ISO10551:1995)基础上修改采用,对通过主观感受调查及统计分析,评价热环境的舒适程度给出了方法性的建议;但其操作过程较为复杂,比较适用于相关研究工作。

(2)《热环境 根据WBGT指数(湿球黑球温度)对作业人员热负荷的评价》(GB/T 17244-1998)标准在国际标准《热环境 根据WBGT指数(湿球黑球温度)对作业人员热负荷的评价》(ISO 7243:1989)基础上修改采用,该标准提出以WBGT指数来评价热作业环境和热作业人员的热负荷。并在ISO7243的基础上,结合平均能量代谢率,将热环境分为好、中、差、很差等4个级别,如表1所示。该标准中明确指出湿球黑球温度(WBGT)指数是一种经验指数,它代表个人接触的热负荷,其在工业环境中易于测量,且其测量方法是介于精确测量和便于工厂测量两者之间的折衷方法。

注:表中”好”级的WBGT指数值是以最高肛温不超过38℃为限。

(3)《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标准,该标准于1984年第一次制定,采用劳动时间和室内外温差作为分级指标,将高温作业分为4级;1997年该标准被修订,采用WBGT和接触高温作业时间作为分级指标,2008年最近修订版中依然采用该两项指标。

(4)《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中《4.4.3 高温作业分级》部分指出采用WBGT指数和接触高温作业时间两项指标对高温作业进行分级。但在其随后的修订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007))中并未提出对应的高温作业分级标准。

1.2 我国作业场所高温限值标准

在热环境评价分级过程中,指标限值的确定是分级的关键,我国目前的高温限值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该项标准在其《10 高温作业职业接触限值》中综合考虑影响人体热负荷程度的劳动时间、劳动强度以及WBGT指数3项指标,给出了在不同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下的高温作业WBGT指数接触限值。《13 煤矿井下采掘工作场所气象条件》中以干球温度作为限值。

(2)《煤矿安全规程(2005)》第一百零二条规定,“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干球温度,下同)不得超过26℃,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但空气温度超过时,必须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超过30℃、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超过34℃,必须停止作业”。未综合考虑湿度、风速、热辐射等的影响。

(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l6423-2006)中规定采掘作业地点干球温度应不超过28℃,否则,应采取降温或其他防护措施。未综合考虑湿度、风速、热辐射等的影响。

(4)《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2008)中对高温作业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做出了规定,给出了在不同工作地点温度、不同劳动强度条件下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不宜超过的。

从分级标准及其相关限值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对于矿井热害程度的衡量多采用简单的温湿度指标,尚未制定综合考虑温湿度条件和体力劳动强度的分级标准,无法充分衡量不同矿井的热危害程度。因此,下面将在文献[5]研究确定的以作业场所最高体力劳动强度级别和WBGT指数为分级指标的基础上,提出新的井下高温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标准。

2 井下主要工种体力劳动强度对照建议表编制

井下高温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首先要确定作业场所的最高体力劳动强度级别,该级别的确定主要以《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10部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Z/T189.10-2007)标准为基准,分以下两种情况考虑。

(1)若该作业场所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致相当,则可以直接按照测定结果作为该作业场所最高体力劳动强度级别。

(2)若该作业场所作业人员由于作业性质等的不同,体力劳动强度具有明显差别,则首先应对其作业人员进行归类,建议按照工种分类,然后分别测定每类人员的体力劳动强度级别;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选取最高的级别作为该作业场所的最高体力劳动强度级别。

从技术准确性角度考虑,按照《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10部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的方法,通过实际测量确定劳动强度级别是较为科学的方法;但从对热害矿井的实际调研结果看,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多数矿山企业对于井下作业现场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强度测定较少,在确定作业场所的最高体力劳动强度的级别时难度较大,因此,从提高分级标准的可操作性角度出发,通过研究制定针对井下主要工种的体力劳动强度对照建议表。

2.1 井下主要工种的确定

通过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和工种统一编码表(2002年版)》初步确定近60类工种[7];结合对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类企业内工种的资料调研,形成了包含近80类工种的初步工种列表。通过咨询井下现场作业人员、技术管理人员、高温作业场所研究专家并结合确定工种体力劳动强度级别的目的,最终筛选确定了如表2所示的62类主要工种。

2.2 主要工种体力劳动强度级别的确定

针对62类工种,制定工种体力劳动强度评价表,邀请企业井下现场管理人员、企业劳资(人事)管理人员、研究人员等共30人组成的专家组,根据现场经验和专业知识,对每类工种的劳动强度级别进行判断,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针对每类工种以专家判断选择占比最大的劳动强度级别作为其建议体力劳动强度级别。

2.3 主要工种体力劳动强度级别表的编制

按照上述调查分析,在标准中以资料性附录的形式给出了对不同工种的劳动强度建议表,如表2所示。在标准使用过程中涉及到体力劳动强度的测定,优先根据《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10部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进行;若暂时不具备测定条件,则可参照表2。由于各类矿山的开采工机械化程度等的不同,同一工种其劳动强度差别可能会较大。但对于规模较大、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矿山企业,其应该具有测定作业人员劳动强度的能力,因此对该表的使用率应该较低;而对于规模较小、现代化程度较低的企业,其各类工种的劳动强度的差别一般不会很大,可以通过表2进行比较。

3 不同体力劳动强度下WBGT指数限值的确定

考虑到将不同危害程度的作业场所尽可能分开,便于相关部门开展监管工作,利用所确立的井下高温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指标将井下高温作业场所划分为三级:0级(达标)、I级(超标)和II级(严重超标),需要确定不同最高体力劳动强度级别下井下高温作业场所的WBGT超标限值和严重超标限值。

3.1 井下高温作业场所WBGT超标限值的确定

在井下高温作业场所分级指标选取过程中,考虑井下作业的特殊性,即使在工人工间休息时也难脱离高温高湿的作业环境[8],因此,将井下高温作业的劳动时间设定为8小时。按照《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中《10 高温作业职业接触限值》部分给出的在不同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下的高温作业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其接触时间率应为100%。因此,采用接触时间率为100%时的WBGT限值作为井下高温作业场所的WBGT超标限值;针对不同的最高劳动强度级别的作业场所,其限值具体如表3所示。通过与南非标准[9]的对比可以发现Ⅰ级劳动强度下超标限值与其B级标准基本对应,即属于应加强管理级别。

3.2 井下高温作业场所WBGT严重超标限值的确定

结合课题协作单位天津大学研究建立的不同体力劳动强度下的热耐受极限时间与WBGT值之间的关系式[10,11],从最大限度保护作业人员安全健康的角度考虑,通过公式变换得出II和IV体力劳动强度下WBGT限值与热耐受时间的关系式。

IV级体力劳动强度下:

WBGT=47.93T-0.080 (1)

II级体力劳动强度下:

WBGT=53.23T-0.080 (2)

式中:T—热耐受时间,min;

WBGT—作业场所的WBGT指数值,℃。

按照公式(1)进行推算,在耐受时间为8小时的情况下,IV级体力劳动强度所对应的WBGT值为29.2℃,取整为29℃。按照公式(2)进行推算,在耐受时间为8小时的情况下,II级体力劳动强度所对应的WBGT值为32.4℃,取整为32℃。对于Ⅲ级体力劳动强度下的严重超标限值,采用差值法,对II级和IV级体力劳动强度间的WBGT限值求均数,取整为30℃。

从与超标限值的对比可以看出,在相同的体力劳动强度级别下严重超标限值比超标限值高出4℃,在试验过程中,通过主观感觉问卷调查表明,体力劳动强度越低,耐热受WBGT值的变化率越大。因此,对体力劳动强度级别更低的Ⅰ级以4℃为差值确定其超标限值为34℃。通过与南非标准[9]的对比可以发现,Ⅰ级劳动强度下严重超标限值与南非的A级标准基本对应,即属于不可接受风险级别。最终,确定不同最高体力劳动强度级别下的严重超标限值如表4所示。

4 分级标准的制定及贯彻应用

4.1 分级标准的制定

按照不同劳动强度级别下的超标及严重超标限值,采用矩阵组合法,制定如表5所示的井下高温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表,该表即为井下高温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标准的核心内容。采用井下高温作业场所WBGT指数值和作业场所最高体力劳动强度级别作为指标进行分级,充分考虑了环境条件和机体的负荷情况,其各项指标较易检测,且井下高温作业工种劳动强度级别建议表的编制,进一步提升了分级方法的可操作性。

4.2 分级标准的贯彻应用

通过对存在高温作业场所矿井的调研,发现企业对于高温作业场所中作业人员安全健康的重视程度不足,只有极少数企业主动测定作业现场的WBGT值。对于作业人员体力劳动强度的测定进行的更少,少数企业虽然进行了测定,但仅仅从发放津贴、补助等角度考虑,未考虑不同劳动强度下高温作业场所中作业人员的热感觉、工作效率等。因此,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本标准的宣传贯彻,提出如下建议。

(1)通过监督检查督促矿山类企业积极开展作业场所WBGT指数及作业人员体力劳动强度测定。

(2)加强对使用本标准的矿山类企业及作业场所监察人员的宣传和培训工作。

(3)根据本标准的分级结果,针对以上不同级别的井下高温作业场所,建议采取不同强度的监管对策:0级表示该作业场所的高温环境条件较为合理,需要保持,主要由企业自行管理;I级表示如果采取的措施是不可行的,或其成本与获得的改进不成比例,可以有条件的接受,但需要尽量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向0级转化,政府进行抽样监管;Ⅱ级表示该作业场所的高温作业环境热害过于严重,必须限期采取措施改进作业环境,至少达到I级,政府进行重点监管。

参考文献

[1]邢娟娟.井下高温作业的矿工生理、生化测定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1,11(4):45-48XING Juan-juan.Study on physiological and biologicalchanges for miners exposed to heat in underground pit[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2001,11(4):45-48

[2]吕品.矿井热害的调查与防治[J].中国煤炭,2002,28(7):38-40LV Ping.Investigation and control of heat hazard in mine[J].China Coal,2002,28(7):38-40

[3]陈安国.矿井热害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8):3-6CHEN An-guo.Formation and harmfulness of heat hazardin mine and its control measure[J].China Safety ScienceJournal,2004,14(8):3-6

[4]欧晓英,杨胜强,于宝海,等.矿井热环境评价及其应用[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34(3):323-326OU Xiao-ying,YANG Sheng-qiang,YU Bao-hai,et al.Evaluation of thermal environment in mine and its appli-cation[J].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Technology,2005,34(3):323-326

[5]宋交才,徐小生,陈平,等.某有色矿山工伤事故现状分析与预防对策研究[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6,1(2):10-13SONG Jiao-cai,XU Xiao-sheng,CHEN Ping,et al.A-nalysis of a non-ferrous mine accidents and research on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J].Health Education andHealth Promotion,2006,1(2):10-13

[6]任智刚,刘功智,何川,等.井下高温作业场所热害评价分级指标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3):41-46REN Zhi-gang,LIU Gong-zhi,HE Chuan,et al.Studyon the indicators for ranking of thermal hazard in heatstress workplace of underground mine[J].Journal of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5(3):41-46

[7]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和工种统一编码表(2002年版)

[8]刘卫东.高温环境对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影响的调查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3(3):43-45LIU Wei-dong.Survey of effect for coal mine workers inheat stress[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3(3):43-45

[9]Webber R.C.Franz R.M.A review of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heat stress indices,standards and limits with refer-ence to ultra-deep mining.The Journal of the South Afri-can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2003,7:313-324

[10]吕石磊,朱能,冯国会,等.高温高湿热环境下人体耐受力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7,23(6):982-985LU Shi-lei,ZHU Neng,FENG Guo-hui,et al.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people’s heat endurance in high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environments[J].Journal of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Nature Science),2007,23(6):982-985

油漆作业的职业危害 篇4

作业现场挥发出来,一些小企业作业人员的防护条件极差,大部分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即使有也是用一些低质低价、防护性能低的保护器材。现场作业人员大量吸入有毒有害物质。特别是采用喷涂方法时,整个空间弥漫着油漆颗粒,对人的呼吸道和肺部危害极大。或者出现皮肤黏膜刺激感,对神经系统及肝、肾、造血系统造成损害,严重者可能当场因心功能衰竭死亡。

病学调查显示,在接触油漆的工人中,早老性痴呆病发病率显著提高。涂料中的苯为无色具有特殊芳香味的液体,专家们称之为“芳香杀手”。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确认苯为人类致癌物之一。现在国内油漆作业已经杜绝使用苯作为溶剂,但还在使用二甲苯。这些溶剂漆在形 成涂膜的过程中,所含的苯及一些毒害性低分子化合物就会释放出来。长期接触苯系混合物的工人再生障碍性贫血罹患率较高,并可引起白血病。长期反复接触低浓度的苯可引起慢性中毒,主要是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的损害,表现为头痛、头昏、失眠,白血球持续减少、血小板减少而出现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点或紫瘢,女性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等症状。预防措施

常见病症 规范油漆市场,杜绝使用假冒伪油漆中含有的特殊的化学成分,劣产品;改革工艺和进行技术改造,会对人的眼睛和皮肤造成很大程度的 使用低毒或无毒溶剂代替有毒或高毒溶剂;加大企业对职业卫生的资金投入;把职业病有害因素的浓度控制在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以内;执行就业前体检和就业后定期体检制度;教育工人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在作业过程中尽可能打开门窗,加强通风排毒;油漆作业时应强调戴口罩和防毒面罩,戴手套,穿好工作服,工作完成后及时洗净身体接触油漆部位;发现就业禁忌者不宜从事油漆工作。做好以上各项工作,油漆工发生中毒事件的几率将会大大降低,油漆工“人人享有职业卫生”的 权益才能得到保证。此外,还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由于很多农民油漆工文

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篇5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某新建氟化氢生产项目,该项目拟采用“ 四班三运转”的连续生产制度,每班每天工作8h,作业人员操作方式主要为巡检和控制室操作。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化学有害因素主要有氟化氢、 硫酸及三氧化硫、二氧化硫、氟化物( 氟硅酸) 。

1.2 方法对该新建氟化氢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主要有以下步骤: 1建设项目工程分析;2识别作业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3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级别( HR) ;4职业卫生调查;5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级别( ER) ;6评价风险水平;7建议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风险[5,6]。

2 结果

2.1 风险识别本新建氟化氢项目建成投产后, 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氟化氢、硫酸及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氟化物( 氟硅酸) 。 本项目自动化程度较高,工人接触方式主要为巡检接触,每天接触时间约1 h。 见表1。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级别的确定根据我国GBZ230-2010《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及相关文献[2-5],得出本项目氟化氢、硫酸及三氧化硫、氟化物的危害等级为5 级,二氧化硫的危害等级为4 级,确定依据见表2。

2.3 暴露级别的确定本新建氟化氢项目无类比检测数据,根据化学品的理化性质、防护措施、使用量及接触时间等因素及文献[2-5]来确定暴露等级,确定依据见表3。

2.4 风险水平根据上述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级别及暴露级别, 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Risk=[HR×ER]1/2。 见表4。

注:AHF为无水氟化氢。

注:“-”为无资料。

注:“-”为无资料;AHF为无水氟化氢;OT/OEL为气体的嗅阈与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比。

3 讨论

本项目除二氧化硫外, 其余识别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均为高风险水平,结合《 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 2012 年版) 的通知》 ,本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 应采用高风险水平防护措施,要求如下:1控制室应急柜配置空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具, 发生泄漏事故时工人可进入高浓度区域进行救护及紧急控制操作。 在装置区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处设置氟化氢、 三氧化硫气体报警器。 硫酸装置重点部位服务半径10 m内设置洗眼淋浴器,装置区设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高处可视范围内设风向标,用于辨明逃生方向。 上述设施均正常运行,企业能对其进行定期维护。 2企业制定详细的职业卫生相关制度,通过日常职业卫生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人的防护意识,让工人认知氟化氢急性中毒危害,认知硫酸的刺激性、腐蚀性危害,加强对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的监管。 针对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特点,定期组织应急中毒事故演练,防患于未然。 3企业应规定维修工人进入容器、储罐等设备开展定期维修、更换催化剂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正确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毒面具,保持作业场所良好的通风状态,携带氟化氢、三氧化硫浓度检测仪,现场应有专人监护,防止职业性急性中毒事故的发生。 4企业能严格按职业卫生相关管理制度开展职业卫生监管工作。 首先调整工程技术控制措施的设计, 采取严格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减少暴露,经常性地进行培训和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且需要对这类高风险进行日常监测等,控制并降低风险。对这类风险要每年进行1 次风险评价, 并应进行定量分析。 5企业应为巡检工发放防毒面具、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品,同时还配备便携式氟化氢、三氧化硫浓度检测仪,作业时工人均能正确佩戴、使用。

在建设项目预评价中, 如无类似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评价相关资料, 则无法预测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 风险评价通过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及暴露的综合分析,确定风险等级,并建议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弥补了无类比资料分析的不足。

目前,暴露分级尚无国家标准,文献中采用的分项指标( 暴露因子) 仅为5 项,且未考虑其权重,其他影响因素如每班人数等尚未列入, 这都有待于职业卫生工作者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探讨和论证。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摘要:目的 了解职业暴露健康风险分级法在江西省某新建氟化氢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中评价其健康危害风险的可用性。方法 应用职业暴露健康风险分级法对该新建项目职业病危害种类、接触、防护、管理等方面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结果 该新建项目有氟化氢、硫酸及三氧化硫、二氧化硫、氟化物(氟硅酸)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风险级别属中等风险或高风险,风险级别最高4.0,最低为2.8。结论 采用职业暴露健康风险分级法对该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较为合适。

关键词:职业卫生,预评价,暴露评价,风险评价

参考文献

[1]A semi-Quantitative Method to Assess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Harmful Chemicals,Ministry of Manpowe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Division Singapore[Z].2005.

[2]黄德寅,薄亚莉,管树利,等.化学物质职业暴露健康风险分级方法的研究及应用[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9,22(1):69-72.

[3]黄德寅,管树利,薄亚莉,等.有毒物质职业暴露健康风险评估[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7,25(8):512-514.

[4]朱方艳,庞立,荣铁渝,等.农药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预评价风险评估法的应用[J].职业与健康,2012,28(3):265-269.

[5]宋伟,张荣.职业卫生风险评价在某化工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中的应用[J].职业与健康,2012,28(2):173-175.

[6]李晓然,李刚,张秋玲,等.风险评估法在某石油化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2,25(1):58-60.

[7]林嗣豪,王治明,唐文娟,等.职业危害风险指数评估方法的初步研究[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6,24(12):709-771.

[8]王廷让,刘静,张鸿,等.风险评估在化工行业职业危害评价中的应用[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9,27(2):122-125.

[9]刘春林,郭静波,王海东,等.危害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方法及应用[J].水利电力机械,2003,25(6):45-55.

[10]杜欢永.职业卫生定性风险评价方法的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4):70-75.

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篇6

关键词:远洋测量,职业危害

特殊作业船艇执行着特殊航海任务, 担负着飞行器远洋跟踪测控重任。为了满足执行任务的需要, 船艇上都配备有雷达通讯、测量导航、机电、气象观测和数据处理等设备, 这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微波泄能、高温、噪声和有害气体等职业病有害因素[1]。为了了解特殊作业船艇不同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剂量和危害程度, 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

1 内容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选取1艘现役万吨级测量船为样本, 涉及雷达通讯、测量导航、机电、气象、船务5大工种122个作业岗位。所有检测项目都是随船执行任务期间动态测量。

1.2 调查内容

包括特殊作业船艇上存在明显的4类职业病危害因素:一是微波辐射, 主要是雷达、通讯、机电设备在工作时有露能现象, 功率从几瓦到几十瓦, 有短波、超短波、连续波、脉冲波等[1]。二是噪声污染, 主要集中在船上空调机房、机电部门。三是高温湿热, 主要是在夏季远洋出海期间, 或在赤道附近执行任务时对所有岗位作业人员生理功能的影响。四是有害气体, 主要集中在译电、配电等密闭仓室。

1.3 调查方法

按照《工作场所物理有害因素监测采样规范》 (GBZ-2004) 利用ML-91微波漏能仪、CEL-240数字声级计、TY-9500CO检测依、TY-9800CO2检测仪和TY-9700温湿度计, 专业测量人员随船现场采样检测。

2 结果

2.1 作业岗位物理性有害因素检测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 噪声污染是几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中最主要的有害因素, 35.2%的作业岗位A声级检测值在70dB以上, 超标率相对较高;甚至有个别岗位峰值达98.8dB, 干扰正常作业。微波辐射超标现象并不严重, 但接触剂量与接触时间存在量效关系。高温高湿检测值随季节和执行任务海域气候状况波动幅度较大。

2.2 作业岗位有害化学气体检测结果

表2检测结果表明, 有害化学气体超标情况并不显著, 只有个别岗位由于要在密闭仓室里作业, 通风换气量不足才造成超标现象。

2.3 不同作业岗位噪声污染分级评价

由于噪声污染是特殊作业船艇上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因此, 将作业岗位按照任务不同, 分为5个工种, 根据暴露时间和平均加权浓度计算综合暴露指数并进行分级评价[2]。表3结果显示, 机电岗位噪声污染严重, 平均暴露浓度超过国家标准, 污染评级最高。其次是雷达通讯、测量导航和气象岗位, 船务部门综合暴露指数较低, 噪声级别属1级稳态噪声, 但暴露时间较长。

2.4 不同作业岗位微波辐射暴露评价

此次调查以作业人员在操作岗位受微波辐射的平均功率密度为测定值, 主要是固定辐射的脉冲波。从表4检测结果看, 5类作业岗位平均暴露浓度都很底, 但暴露时间有差别, 雷达通讯、测量导航和机电岗位的综合暴露指数稍高。

2.5 不同岗位高温高湿作业环境评价

作业岗位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检测值随季节及执行任务海域变化幅度较大。在同一季节每类作业内温度、相对湿度值差别不大。因此, 按照季节对不同作业岗位高温湿热环境评级更能说明问题。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劳动作业强度、作业场所温湿度和季节[3]。结果见表5。

3 讨论

特殊作业船艇上职业病危害主要集中在作业过程中受到物理性有害因素的影响, 包括噪声、微波、高温湿热。其中噪声污染相对严重, 有35.2%的作业岗位A声级检测值在70dB以上。作业环境噪声评价有赖于评价标准的选择、仪器测定量度、接触时间等因素[2]。特殊作业船艇噪声污染主要分布在机电部门、辅助机舱、空调机房等岗位。作业人员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中, 除了引起听力损伤、干扰正常作业外, 还可影响神经系统、心血管、消化、内分泌和视觉等功能紊乱[4]。

国家规定的微波职业暴露标准主要针对作业人员在操作岗位容许的最大暴露功率密度。在特殊作业船艇上安装了系列大功率的雷达、通讯、测量装置, 这些设备全部开启正常工作时, 近距离的微波辐射频率可达10MHz~30GHz, 功率在2W~30kW之间[1]。大功率设备开启时禁止人员在甲板上走动, 加之舰船在建造设计时就考虑到微波防护问题, 安全防护工作扎实有效, 使得5类作业岗位整体暴露评级较低。

高温高湿作业环境评级突出表现在夏季, 当舰船在太平洋、赤道海域执行任务时, 机房、甲板和厨房间等作业岗位温度都在40℃以上, 极易引起作业人员发生脱水、呕吐、休克等中暑症状[4]。

关注特殊船艇作业人员身心健康, 避免或减轻作业岗位有毒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十分必要。此次调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影响他们健康的因素不仅是存在的, 有的局部还很严重。如噪声污染普遍存在于各类作业岗位, 整体评级较高, 其次是高温高湿、微波辐射和有害气体。根据不同工种职业病危害单因素分析结果看, 机电、测量导航和雷达通讯岗位是各类有害因素较集中的工种, 有些作业岗位同时受到2种或2种以上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调查中还发现, 这些因素的存在, 有些是机械工程因素, 有的则是管理因素。调查结果提示, 不同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综合暴露指数与劳动强度、有害物质接触时间等都有一定关系。对特殊作业船艇作业岗位进行分级评价, 可以定性、定量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 从而对职业人群实施职业安全防护, 提高作业人员的职业生命质量, 延长职业生涯, 保障远洋测控任务的顺利、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向先, 夏本立.军队卫生与流行病学资料.北京:总装力求部后勤部卫生局, 2003:80-85.

[2]朱月潜, 王劲松, 蔡翔, 等.某汽车制造企业技改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与健康, 2009, 25 (20) :2211-2213.

[3]麦诗琪, 张维森, 刘移民, 等.广州市职业卫生状况调查.职业与健康, 2009, 25 (24) :2682-2685.

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中牟县某蓄电池厂共有铅作业工人21名, 其中男性9名, 女性12名, 平均年龄41岁。从事铅作业工龄最长10 a, 最短3 a, 平均7 a。

1.2 方法

对该厂铅作业情况及21名铅作业者进行健康检查, 并抽取铅作业工人静脉血3 ml, 用ABX-60血球分析仪检测血红蛋白含量。另外, 采用诊断性驱铅试验测定尿铅含量。

2 结果

2.1 作业情况

车间设备陈旧, 大部分为手工操作, 厂区烟尘浓度高, 缺少排放烟尘设施。作业者防护设施差, 自我保护能力低下。

2.2 体格检查

头晕、乏力、失眠、食欲不振、腹部不适者8例。血压正常者14例, 偏高者7例。牙齿有明显铅线者3例。实验室检查21例肝功能全部正常, 其中尿铅含量及血红蛋白含量结果见表1。

2.3 典型病例

例1, 张某, 男性46岁, 铅作业8 a。例2, 赵某, 女性40岁, 铅作业7 a。2例均有不同程度头晕、全身乏力、失眠、食欲不振、腹部不适等症状, 其中例1门牙处有明显蓝黑色铅线。实验室检查:例1, 尿铅值为3.09 μmol/L (0.64 mg/L) , 血红蛋白87.3 g/L;例2, 尿铅值为2.27 μmol/L (0.47 mg/L) , 血红蛋白86.2 g/L。二者尿铅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0.39 μmol/L (<0.08 mg/L) ], 确诊为慢性轻度铅中毒。

治疗措施:依照铅中毒治疗原则, 主要给予驱铅疗法, 用药物为依地酸二钠钙。经过4个疗程治疗观察, 复查尿铅含量达到停药标准 (正常尿铅值上限的3倍以内) 。

3 讨论

铅是一种蓝灰色软金属, 主要以粉尘、烟的形式经呼吸道及消化道进入人体, 作用于全身各系统和器官, 主要累及神经、造血、消化、心血管及肾。经过对上述21例铅作业工人的检测结果表明, 尿铅含量增高者达17例, 充分提示我们应积极采取预防铅中毒的综合措施。笔者认为:①主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对有害作业的厂家在建厂前必须通过环保和劳动卫生部门的审核。②上岗前后对职工进行体检和定期检查, 若发现有神经、肝、肾、高血压、贫血等疾患者不宜参加铅作业。③合理进行工艺改革, 减少手工操作, 尽量使用低毒原料, 争取湿式作业, 降低铅烟尘的弥散程度, 定期检测车间空气中铅浓度, 使生产环境达到国家容许的卫生标准以下, 减少铅烟尘进入人体。④建立必要制度, 加强对职工的卫生宣传,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作业时穿戴工作衣帽及防尘口罩, 养成不在车间吸烟、进食及饭前洗手、工后洗澡的良好习惯。

综上所述, 农村铅作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作业者无防护设施, 是引起铅中毒的主要原因, 为此, 对铅作业工人的防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Wayland M, Bollinger T.Lead exposure and poisoning in bald eagles and golden eagles in the Canadian prairie provinces.Environ Pol, 1999, 104:341-350.

[2]金海丽.铅毒性的研究进展.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4, 11 (10) :9-14.

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篇8

1 对象与方法undefined

1.1 对象

暴露组:动力厂接触职业危害的807人为调查对象,其中男性653人,年龄21~57岁,平均38.6岁;女性154人,年龄21~48岁,平均37.3岁。对照组:职业病危害轻微的某石化港口分部671人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1.2.1 作业环境职业卫生学调查

2009年8月—2011年2月,对动力厂下设的热电一、热电二、热电三、供水、电仪5个车间,进行作业环境职业卫生学调查。

1.2.2 职业健康检查

依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07)的规定进行下列项目检查:内科、外科、神经内科、五官科、实验室检查、肝胆脾B超、胸部X线透视。粉尘作业人员增加X线胸片检查,噪声作业人员增加纯音电测听检查,已婚女职工增加妇科普查,接触粉尘、氯、氨作业人员增加肺功能检查。

1.2.3 统计学方法

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作业环境职业卫生学调查

2.1.1 热电一车间

该车间是油气锅炉车间,主要原料是裂解重馏分、干气,主要产品是蒸汽和电。生产工艺流程:将裂解重馏分、干气通过管线输送到锅炉进行燃烧,锅炉中的水变成高温带压蒸汽进入汽轮机作功,带动发电机发电。主要职业病危害有噪声、非甲烷总烃、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高温。

2.1.2 热电二车间

该车间是乙烯循环流化床(CFB)锅炉车间,又称乙烯煤代油锅炉。主要原料是煤、石灰石,主要产品是蒸汽和电,生产工艺流程:将破碎后的煤与石灰石按一定比例投入锅炉进行燃烧,锅炉中的水变成高温带压蒸汽进入蒸汽轮机作功,带动发电机发电。主要职业病危害有噪声、粉尘、氨、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高温。

2.1.3 热电三车间

该车间是炼油CFB锅炉车间,又称高硫焦代油锅炉。主要原料是高硫焦或煤、石灰石,主要产品是蒸汽和电。生产工艺流程同热电二车间乙烯CFB锅炉相似,主要职业病危害有噪声、粉尘、氨、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高温。

2.1.4 供水车间

为石化生产装置提供水源。主要职业病危害有噪声、氢氧化钠、盐酸。

2.1.5 电仪车间

为石化生产装置提供电力。主要职业病危害有工频电场、氟化物。

2.2 作业环境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

对动力厂进行了噪声、粉尘、高温、一氧化碳等13个职业病危害项目,305个点的监测,有50个监测点超标,监测点合格率83.6%。其中噪声31个点超标,合格率76.7%,超标点多在燃料输送系统、锅炉汽机系统、循环水系统,噪声强度最大为103.4 dB(A),为炼油CFB锅炉调节正路汽动调节门旁;粉尘15个点超标 ,合格率74.6%,主要是煤尘和矽尘污染,粉尘超标场所主要在炼油CFB锅炉和乙烯CFB锅炉的燃料输送系统、灰碴处理系统,粉尘最高浓度为27.4 mg/m3,为炼油CFB锅炉燃料系统皮带张紧间;高温4个点超标,合格率82.6%,WBGT指数最高为38.6 ℃,为炼油CFB锅炉汽机调节门旁。 超标点最多,噪声强度最大、粉尘浓度最高、WBGT指数最高的车间均为热电三炼油CFB锅炉。结果见表1。

2.3 健康状况

本次应检人数为807人,实检人数为807人。体检有异常的751人,异常检出率为93.1%。男性检出605人,女性检出146人,男女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P>0.05)。

2.3.1 疑似职业性健康损害检出情况

118名粉尘作业人员进行X线胸片检查,未检出尘肺病者;370名噪声作业人员中,检出听力下降29人,异常检出率为7.8%。接触化学毒物人员中未检出疑似职业中毒病例。结果见表2。

2.3.2 功能性检查异常情况

接触组的脂肪肝、心电图异常、转氨酶升高、血白细胞偏低等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3 常见疾患检出情况

所检出咽炎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炎、高血压、胆囊结石、糖尿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注: 与对照比较,χ2=10.56,aP<0.01。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 论undefined

动力厂大部分职工长期接触噪声作业,主要受到机械性噪声和流动性噪声危害,噪声监测点合格率为76.7%,听力下降有29人,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6,P<0.01),说明该行业噪声危害较严重。长期噪声接触会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睡眠障碍等症状,可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生率增高,最主要是长期噪声刺激会使毛细胞变性坏死,从而导致感音性耳聋[1],因此,对噪声危害要引起重视。造成动力厂作业工人听力下降的原因:一是动力厂机电设备运行时噪声强度很大。电机、风机、破碎机等功率大多在1 000 kW以上,最大机组汽轮机功率达到50 000 kW。二是动力厂噪声源遍布工作岗位,分布广,影响面大,接触人数多。三是职工对噪声危害防护不到位,人们对噪声一直未像对尘毒危害那样重视,配备的防护用品经常未按要求佩戴。因此对噪声超标岗位应根据噪声源的不同特性采取针对性的隔音降噪措施,对噪声作业人员应加强听力保护培训及现场考核力度,控制听力下降的上升势头。

动力厂粉尘污染主要在炼油CFB锅炉和乙烯CFB锅炉,粉尘监测的合格率只有74.6%,粉尘危害比较严重。从健康检查结果发现,动力厂的粉尘接触者目前尚未出现尘肺病。现场调查了解到,粉尘作业岗位防尘用品配备到位,个人防护意识较强,基本能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但CFB锅炉是近年投产的,人员接触时间短,长期接触结果有待跟踪调查。新建的CFB锅炉相比常规油气混烧锅炉有巨大成本优势,但对环境而言却存在较严重的危害,对作业人员的健康也形成长期威胁。目前炼油CFB锅炉和乙烯CFB锅炉主要除尘方法基本相似:对锅炉燃烧产生的粉尘采用静电除尘技术,对灰库、燃料输送等岗位采用小布袋除尘技术,有一定的防尘效果,但由于在燃料输送、灰库下料等多个岗位是干式、敞开式作业,粉尘污染难以消除;因此CFB锅炉的粉尘超标场所要认真改进生产工艺,如将燃料输送改为密闭输送、将布袋除尘工艺改为水浴式除尘工艺等,把粉尘污染控制到国家标准以下。

炼油CFB和乙烯CFB锅炉是动力厂超标点多、噪声强度大、粉尘污染严重的车间,应列为隐患重点整治车间。

相对炼油化工生产装置而言,动力厂接触的毒物种类较少,主要是氨、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溶剂汽油、氟化物等,由于基本采取的密闭化、自动化系统、工作场所通风等设施对工作场所中的化学毒物进行了有效控制,从检测数据看各种毒物的含量相对较低,全部在职业卫生接触限值内。但值得注意的是氨、一氧化碳、硫化氢、氟化物都属高毒物质,作业过程需有应急预案和防护措施,一旦出现泄漏、脱硫系统异常或其他原因导致现场高毒物质浓度超出国家接触限值时,能正确应对,避免对人员造成伤害。在低浓度氨、盐酸等毒物的环境作业,对眼和呼吸道黏膜也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建议作业人员应佩戴好相应防护用品,做好自身保护。

动力厂体检异常检出率高达93.1%,主要是咽炎、脂肪肝、鼻炎、高血压、心电图异常等疾病,检出咽炎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这些疾病多为常见病、多发病,除受作业环境影响,还跟个人的生活作息与饮食习惯有关,应加强普及对这类疾病的健康保健知识,引导职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篇9

1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

1.1 生产性粉尘

煤矿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粉尘, 产生原因包括开采方法不科学、特殊地质构造增加粉尘量、通风增加粉尘、煤层干燥松动等。依据粉尘成分不同, 可以将粉尘划分为水泥粉尘、岩尘、煤尘等, 这些粉尘产生于打模运输、地面拌料、井下爆破开采等环节, 工作人员长期吸入后身体会受到严重危害。

1.2 有害有毒物质

在地面加工作业、井下开采作业环节会有大量有害有毒物质产生, 包括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等。在煤矿开采爆破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 发生火灾等意外事故使也会有大量一氧化碳产生。煤矿井下存在木质材料, 这些材料日久腐烂后会有大量二氧化硫产生, 同时地面加工燃烧原煤原料也会造成二氧化硫增加。意外火灾爆炸、人员呼吸、有机物分解过程中会有大量二氧化碳产生。有机物腐败或井下硫化矿物分解则会有大量硫化氢产生, 硫化氢气味带有强烈刺激性, 有积水的地方往往浓度较大。甲烷毒性来源主要是煤层释放, 其毒性较小, 浓度过高时会引发窒息。

1.3 生产性噪声

煤矿作业场所通常存在较大噪声, 主要原因包括电磁交流、流体动力、机械运作等, 这些噪声会对工作人员健康造成影响, 具体可以划分为机械性噪声、流体动力噪声、点磁性噪声。其中机械性噪声是地面加工或井下施工中, 机械设备因持续振动、撞击、摩擦、运转而发出的爆破、冲压声音。流体动力噪声是流体流动产生或气体压力突然改变发出的声音, 也就是释放或压缩空气的声音。电磁性噪声产生于磁场交变运动过程, 由变压器发出的声音。

1.4 振动

煤矿井下开采时需使用相关工具, 这个过程中工具通常会发生剧烈震动, 进而对工作人员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这些振动包括全身振动和手传振动两种。手传振动实际中也称手臂振动、局部振动, 开采过程中和振动工具、加工部件、振动机械直接接触的手, 出现震颤后向全身传递。在部分生产过程或运输过程中, 则会有全身振动产生, 此时座椅或工作地点会出现整体性振动。

2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

2.1 肺功能减弱

工作人员长期吸入粉尘后, 其患尘肺病几率会大大增加, 例如煤工尘肺就是吸入煤尘造成的, 患者会因肺部感染而出现一些列呼吸系统疾病。当吸入岩尘达到一定量后, 工作人员就会患上矽肺, 进而会造成其肺部组织功能下降。在井下长期搅拌水泥, 会有大量水泥粉被吸入肺部, 进而引发水泥尘肺并影响呼吸道功能, 最终发生支气管疾病。

2.2 化学物质中毒

煤矿作业中最常见危害就是中毒, 例如工人长期吸入一氧化碳后会出现大脑缺氧, 进而出现血红蛋白异常, 更有甚者出现死亡或窒息。二氧化硫水溶性、刺激性较强, 长期吸入会造成身体系统衰退, 例如呼吸系统减弱引发的支气管疾病。工作人员二氧化碳中毒后会出现意识丧失、体力下降、呼吸障碍、血压上升等, 更有甚者造成死亡。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吸入硫化氢后, 会出现呼吸不畅问题, 并出现眼部疼痛模糊。如果硫化氢浓度过高, 那么工作人员很可能因以外爆炸而伤亡。甲烷浓度过高会降低空气中氧气含量, 进而使采矿工作呼吸出现困难, 最终因窒息而死亡。同时甲烷易燃, 容易造成煤矿意外爆炸, 对工作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2.3 噪声引发耳部疾病

煤矿作业过程中存在诸多噪声, 包括电磁交流噪声、流体动力噪声、机械运作噪声等, 在这样环境中长期工作会发生职业病, 也就是职业性噪声聋。该职业病损伤的主要原因听觉系统长期受到刺激, 进而使听觉器官出现病理改变, 最终出现听力下降问题。噪声环境中停留时间过长, 工作人员听力会永久性下降, 最终出现耳聋, 除听觉系统外, 工作人员代谢功能、内分泌免疫系统、神经系统也会发生改变, 不仅会对工作效率产生影响, 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2.4 振动危害

煤矿作业过程振动无法避免, 长期振动会影响工作人员多方面健康。手传振动会使工作人员出现关节病变或骨质病变, 主要表现包括骨刺、骨硬化、骨质增生等, 并引发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相对于局部振动, 全身振动对工作人员产生危害更大。全身振动时间过长会使工作人员丧失协调性, 并对中枢神经、内分泌系统、生理功能产生影响, 同时引发脊柱病理性改变, 伴随诸多心理效应出现, 最终使工作人员身心健康受损。

3 职业病防护措施

3.1 防尘措施

为有效避免煤矿作业中粉尘危害, 可开展以下保护措施:首先, 改进煤矿通风措施, 将通风构筑物设置于巷道, 并对风流进行有效控制, 防止出现二次扬尘。其次, 开展湿水作业。采用湿式钻眼进行井下煤层挖孔操作, 使粉尘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进行割据煤操作同时喷雾降尘, 以减少空气中粉尘量。再次, 风流净化。该环节通过捕获粉尘净化风流, 运用湿式除尘过滤器进行空气中粉尘过滤。最后, 实施作业人员自我保护。工作人员应在佩戴相应防尘工具情况下作业, 以对空气粉尘进行过滤。

3.2 防毒措施

有毒有害环境不仅会造成人体中毒, 还会存在多种突发性事故, 为预防煤矿作业中因有毒物质造成中毒, 应严格检测各种化学物质指标, 对于化学物质超标环境应立即进行处理, 并将全部工作人员疏散。煤矿作业中需要对通风进行强化, 做到合理采煤、控制货源、调节温湿度、严格勘察, 并通过相应的个人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 对采矿作业中中毒事件进行有效预防。

3.3 防噪声措施

煤矿作业场所控制噪声应满足以下条件:首先, 有效控制噪声源, 对机械设备结构和加工方法工艺进行改进, 以减少噪声的产生。其次, 对噪声传播进行控制。作业过程中利用高效隔声装置和材料实现噪声传播的阻断。最后, 对个人防护进行强化。作业人员应通过防噪工具的合理佩戴, 将在噪声环境中受到的影响降至最低, 使耳部功能获得有效保护。

3.4 防震动措施

煤矿作业环境中应当从以下三方面控制振动危害:首先, 对振动强度和作业时间进行限定。通过改进工艺和技术革新, 使振动从根本上得到消除或减轻, 以实现对振动职业病危害的有效预防。其次, 制定振动作业标准。对产生较大振动作业流程、要求进行规范, 有效降工作人员受到振动影响, 最后, 依据作业环境实际情况, 采取针对性的个人防护。

4 结语

煤矿作业长多存在粉尘、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 能够使工作人员出现多种职业病, 所以在煤矿作业场所工作人员面临职业病危害因素威胁。为了减少职业病发生, 保护煤矿作业场所工作人员, 煤矿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减小这些危害因素的影响, 为他们提供西相对安全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史秀娟.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分布及控制措施[J].职业与健康, 2010, 13:1436+1561.

[2]张赟萍.陕西铜川某煤矿机械化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J].职业与健康, 2016, 12:1602-1608.

上一篇:佛像艺术下一篇: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