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职业危害各项制度

2024-10-24

煤矿职业危害各项制度(精选7篇)

煤矿职业危害各项制度 篇1

煤矿职业危害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保障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根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第三条:本矿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

第四条:本矿依法为员工参加工伤、医疗、社会职险。

第五条:本矿为从业员工提供职业病防护用品,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第六条:加强作业场所洒水降尘工作,采用湿式钻孔作业,道路洒水降尘,个体防护,戴防尘口罩。

第七条:降低噪声的强度,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经常注油,避免机械各位件松动,以减少噪声。

第八条:企业对员工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指导劳动者正确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第九条:加强员工对职业病预防知识,在工作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个人防护。

第十条: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救援预案。

煤矿职业危害各项制度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安徽省某国有大型煤矿,所在地区属过渡带气候,四季分明,冬冷夏热。生产规模300万t/年。采用综合机械化分层开采技术,机械式通风。装备有采煤机、刮板输送机、矿车、主副井绞车、抽风机、空气压缩机、水泵等主要生产设备及辅助生产设备。

1.2 方法

根据矿山企业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特点,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现场调查该企业的总体布局、生产工艺流程、设备、原辅料、作业环境、职业健康检查等,分别按《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 5748-85)测定粉尘浓度,按《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噪声》(GBZ/T 189.8-2007)测定噪声强度。,按《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测试毒物浓度,井下气象条件按气象条件测试方法进行监测。监测地点分为井下测试和地面测试两部分,井下部分主要监测矽尘、煤尘、CO、H2S、SO2、NO2和不良气象条件等,井上部分主要监测煤尘、噪声项目。

2 结果

2.1 职业危害因素调查

2.1.1 粉尘危害

①凿岩产生的粉尘:凿岩作业产生的粉尘量较大,约占总尘量的40%左右,它与凿岩方式、矿岩性质、炮孔方位等因素有关。②爆破产生的粉尘:爆破是将矿岩碎裂的过程,在冲击波作用下粉尘被抛掷并悬浮于空气中,尘量约占矿山总尘量的40%。它与爆破方法、炸药单耗、爆区岩性和空气湿度等有关。③装运矿岩产生的粉尘;矿岩装运中因撞击、冲击、摩擦产生粉尘,尘量约占矿山总尘量的5%~10%。

人体长期吸入粉尘,会引发尘肺病;潮湿的皮肤与五官长期暴露于粉尘环境中,会引起皮肤、呼吸道、眼睛、消化道等炎症。

2.1.2 噪声危害

噪声对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噪声可以引起耳鸣、听力下降,同时使从业人员情绪不稳,工作效率、分析判断能力下降。地下矿山作业场所噪声源较多,如:空压机泵房、凿岩设备、破碎设备、局部通风机、井下运输设备、爆破作业等。由于受井下生产条件、作业环境和治理手段的局限,噪声的危害较为突出,且多呈中高频及宽带特性。

2.1.3 有毒和有害气体产生的途径

矿井有害气体产生于以下途径:开采过程矿体释放的有害气体;井下火灾、放炮产生的有害气体;盲巷或采空区启封密闭;运输车辆尾气排放超标;含有害气体的容器、设备发生泄漏等。

2.1.4 不良气象条件

据有关资料,以井下气温26 ℃为基准,气温每升高1 ℃,劳动生产率下降6%~8%。在井下气温高于30 ℃,相对湿度大于99%的高温高湿环境中,作业人员心情易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能力差,有的人因气温高、缺水造成脱水或头晕,事故发生率上升20%。地下矿山井下有淋水,加上湿式作业,矿井内的局部湿度可达90%以上,尤其是凿岩机工在裂隙水发生的地段向上掘进天井时,类似雨中作业,工人处于这种工作环境中,容易患风湿性关节炎。

2.2 监测结果

2.2.1 粉尘监测结果

连续3 d对某煤矿作业场所中粉尘浓度进行测试,总计采集60个样品,其中49个未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样品合格率81.7%。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设测试点7个,合格率71.4%。粉尘及游离SiO2含量测试结果见表1、表2。

注:TWA—时间加权平均(浓度);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2.2.2 噪声监测结果

连续3 d对测试岗位进行噪声监测,测试结果见表3。现场测试8个作业地点,其中2个作业场所噪声超标,合格率75.0%。

噪声频谱测定:作业场所噪声频谱测试分析[1]可知噪声危害主要以低中频噪声为主,结果见表4。

2.2.3 有毒、有害气体监测结果

监测数据显示,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均不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见表5。

注:MAC—最高容许浓试; STEL—短时间接触浓度;TWA—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2.2.4 不良气象条监测结果

井下工作场所不良气象条件监测结果监测数据显示,综采工作面温度不符合要求。见表6。

3 讨论

3.1 企业职业危害现状

通过对该煤矿企业的职业危害调查及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数据分析,该矿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粉尘、噪声、有毒有害气体、不良气象条件。其中以粉尘危害最大,从监测数据来看,岩尘中游离SiO2含量较高,测点4个,平均为27.85%。煤矸石游离SiO2含量次之,测点2个,平均为19.94%。煤尘中游离SiO2含量最低,为1.46%。从该煤矿企业近3年的职业健康监护结果来看,累计报告疑似尘肺病21例,确诊17例,其中岩巷掘进工占确诊人数的70.6%。累计报告疑似尘肺病病例占接触粉尘从业人员的2.7%,与粉尘监测数据的结果基本吻合。其次为噪声,监测结果合格率为75.0%,2号抽风机噪声声级最高,且超标准限值20.9%。从表3、表4的结果来看,该煤矿企业噪声级较高,且低频突出,并由于其作业环境的特殊性,噪声长时间不间断存在。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本次监测结果全部合格,在正常通风情况下危害不大,但这些有毒有害气体一旦超过安全浓度危害极大,应引起重视。从表6监测结果来看,该企业作业温度符合要求,但本次监测时间选为4月份,不排除随着盛夏季节来临,有出现超温地点的可能。

3.2 存在的问题

此次调查该企业对职业危害控制较重视,但职业危害监测数据结果却不容乐观,参考文献[2]分析,也表明职业危害防控存在一定问题,表现在:①粉尘整体防护设施效果不好;②从业人员防范意识不强,佩戴防尘口罩比率不高;③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周期未达到标准要求,可造成延误病情,影响治疗;④个体防护用品配备达不到标准;⑤职业危害防治投入不足。

除企业自身原因外,所存在探究深层次原因,问题与矿山行业职业危害的特性也有关,表现在:①职业危害因素产生的后果一般具有潜移性、滞后性,不同于安全生产事故的突发性、破坏性和直接性。因此,矿山企业作为责任主体,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仍存在不足。②缺乏有效的职业危害考核指标.目前我国衡量和考核安全生产状况,多采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和死亡率等指标,直接挂钩于企业或政府部门,具有一定的可考核性。而由于职业危害因素所产生后果的特性,导致职业危害事故缺乏可定量化的考核指标,难以建立正常的退出机制,也是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得不到重视的重要原因。③职业危害防治源头治理不够。在现有技术阶段,针对粉尘、噪声及振动、有毒有害气体等职业危害因素仍缺乏有效的防护手段及措施。

3.3 建议

矿山企业作业环境较为恶劣、空气流动性差且各环节作业较多,劳动强度大,生产过程中存在诸多危害从业人员健康的职业危害因素。该煤矿企业在重点防范粉尘危害,应采取喷雾除尘、洒水降尘、湿式打眼等综合防尘措施[3]。加强对有毒有害气体的日常监测,确保在允许安全浓度范围内。同时重视噪声与高温危害,采取选用低噪设备,可通过控制噪声源、传播路径、接受个体3方面来降低噪声危害。在治理高温危害上,要采用机机械制冷、个体防护保健、缩短作业时间等多重并举的办法。建议在职业危害整体层面,建立目标、评价、监控、防护四位一体的职业危害防控体系:①借鉴安全生产事故指标,建立定量化、细化可供考核的职业危害控制指标。如:职业危害发生率(急性、慢性)、死亡率、急性职业病发生率、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率、检出率等。并将职业危害控制指标与矿山企业挂钩,以提高企业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重视度。重视程度提高相对于企业主体而言所存在的问题,势必得到解决。②职业危害评价是职业卫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无论是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还是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都需要职业危害评价的支撑。 因此应充分发挥职业危害预评价、现状评价及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作用,并作为政府监管部门实施项目核准(备案)、许可、验收的前置条件之一。③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政府、企业、中介机构(监测、评价、职业健康检查)、从业人员四方共享的职业危害监控(信息)平台或系统。通过职业危害监控平台或系统的建立,一方面可以实现企业职业危害的申报、企业职业危害应急预案、中介机构监测、评价、职业健康检查信息的公开,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企业从业人员均可以通过此平台或系统了解职业危害信息,为政府部门监管、维护从业人员权益提供依据。④强化源头治理,提高防护水平。将职业危害大、安全性能低、高耗能的生产工艺、设备列入强制淘汰产品目录,限期淘汰。同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有利于职业危害防治和保护从业人员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发,以达到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4]。

开发适用于地下矿山企业的职业危害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控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含量、声级、温度等变化情况。能够实现实时显示、预警、传输和存储功能。或将地下矿山企业现有安全监控监测系统升级、改造,将各类职业危害因素纳入监控监测范围。

参考文献

[1]李克荣.安全生产管理知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138-163.

[2]赵利.职业危害监管因素探析[J].健康必读,2011(11):385-386.

[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Z].(安监总煤调[2010]121号)

煤矿职业危害各项制度 篇3

关键词安全;危害防治;问题

中图分类号T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12-0226-01

1危害防治工作存在问题

根据国家煤监局关于做好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要求,各矿能够正确对待,按照要求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总体工作进展不快,效果不明显,还存在以下问题:

1)领导重视仍有差距。有些矿主要领导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抓好了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就可以,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分量不重,过问的少;认为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是软任务、软指标,是看不到的工作,搞好搞坏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影响不大,存在重安全生产、轻职业健康意识。

2)现场管理还不到位。各矿虽然成立了职业危害防治工作领导机构,也设立了职业危害监测站,配备了人员,但是思想上不够重视,现场管理松弛,说的人多,管的人少,工作不踏实,管理措施不能落实到位,责任不到人,制定的管理制度多数有流于形式现象。

3)粉尘防治设施未健全。各矿没有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和职工健康关系,忽视职业危害的重要性,对矿井的防尘投入不大,矿上用的防尘洒水管路老化、年久失修,特别是采区巷道喷雾洒水设施不及时去维修,防尘降尘效果差,达不到规定要求;有部分职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自己认为身体好不会染上职业病,无所谓,入井就不按规定使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煤矿职工的职业健康和安

全。

4)粉尘监测工作确有缺陷。粉尘检测是矿井防尘降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多数矿井对作业场所的粉尘检测没有做到制度化、常态化,测点测定频率达不到规定要求,即使检测也是走过场,数据反映不太真实,起不到检测监控效果;粉尘检测工作不及时、不规范,对井下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程度心中无数,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滞后,没有针对性。到目前为此,各矿都没有配置二氧化硅检测仪。

5)基础工作存在漏洞。目前各矿虽按规定配备了专职人员从事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但是由于长期以来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没有摆在重要位置来抓,基本上都没有经过正规培训,业务不很熟悉,不能完全适应职业危害防治工作需要,加上煤矿企业改制和管理人员流动频繁,相关的资料随之流失,基础性工作一时难以完善,存在空白现象。

6)监察监管力度亟待加强。多数矿井的安全监管部门对职业危害防治的监管工作采取眉毛遮住眼睛过的态度,太“人性化”了,很少组织对这块工作藩实情况的定期检查和日常监察,即使下井检查发现了问题,也是争一只眼,闭一只眼,采取大事化小的做法,奖罚不严,有做老好人的想法,不能严格执法。

2如何抓好安全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局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并朝着安全、健康、稳定的态势发展:职业危害防治不容忽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围绕存在的问题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1)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做好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职业危害直接影响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到企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是安全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煤矿安全发展的主要举措,为此各矿必须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做好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根本好转的必然要求;是有效遏制职业病高发、促进煤矿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2)以人为本,扎实推进职业危害防治各项工作。近些年来,国家煤监局每年都对职业危害工作作出部署并提出要求,国家也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由于企业存在重安全生产,轻职业健康的想法,虽然在职业危害防治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是总体推进不大,效果不明显,因此要求各矿在五个方面做文章、下功夫。一是加强对《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的宣传力度,着力提高全员职业危害防治整体素质。利用现有的媒体、报纸、宣传栏有重点的宣传国家关于职业危害与健康的法律法规,有计划的宣传职业危害防治知识;精心安排,认真组识从业人员学习讨论,制定年度的学习培训计划,不断提高职工的自我防护意识。二是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各项制度,保证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有序展开。认真梳理近年来关于职业危害防治方面的各项制度,对没有或不健全的制度要及时建立、补充,做到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努力推进职业危害工作常态化。三是认真做好煤矿职业卫生情况的调查模底工作,做到科学防治。赣中分局就此项工作下发了专门的文件,各矿都能组识人员填报,但是填报的内容还不够准备,要求认真对待,深入细致的做好此项工作,为今后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四是认真做好职业健康保障工作,强化以人为本理念。按国家有关规定组识好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职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的离岗时健康检查,建立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实际体检人数和应体检人数要基本相符,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积极做好职业病人的救治和健康工作,严格把住新工人入矿体检关口,确保入矿人员身体状况良好。五是落实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经费,确保职业危害防治有力推进。

3)真抓实干,严格落实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措施。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各矿要坚持安全发展的理念,高度重视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不断增强责任意识,认真落实防治措施。一是加强领导,成立职业危害防治组识机构,全面开展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行政主要领导担任机构领导小组组长,明确领导分工,落实责任部门,配备专门人员,制定年度的职业危害防治规划。二是加强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含高温、噪声)进行检测,及时掌握职业危害程度,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达到以监测促防治的目的。三是建立健全综合防尘系统,完善井下防治设施,不断改善井下作业环境。四是切实加大职业危害的投入,定期对职业危害设备进行维护、检修,正确引导职工使用、维护职业危害防护设备,督促职工佩戴个人卫生防护用品,增强职小个人门我保护意识。五是建立职业危害报告制度,切实履行职业危害告知义务。在单位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职业危害的相关信息,以便职工了解和掌握。六是加强“一通三防”管理,完善井下通风系统,定期对通风设施的检查、维修,确保作业场所风量充足。七是依靠科技,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设备,合理布局,及时分开有害作业场所和无害作业场所,最大限度的避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职工人数,对职业危害进行科学防治。八是加大对职业危害的监管力度。监管部门要认真履责,严格执法,按照《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对职业危害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不姑息遷就。

3结束语

煤矿环境保护各项制度 篇4

各 项 管 理 制 度 1

目录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3 矸山环保管理制度.....................................................................5 机修车间噪声管理制度.............................................................6 主井皮带噪声管理制度.............................................................6 主扇机房噪声管理制度.............................................................7 除尘风机管理制度.....................................................................8 选煤厂洒水除尘系统管理制度.................................................8 储煤场洒水消尘系统管理制度...............................................10 选煤厂降噪管理制度...............................................................12 1工业污水处理管理制度........................................................13 污水处理站管理制度...............................................................13 脱硫除尘管理制度...................................................................14 袋式除尘器操作规程...............................................................15 煤台洒水泵岗位责任制...........................................................16 生活污水处理站操作规程.......................................................17 工业污水处理操作规程...........................................................19 污水处理站岗位责任制...........................................................19 工业污水处理岗位责任制.......................................................20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XX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管理制度:

一、认真执行国家的环保法律、法规,坚持煤炭开发与 环境治理同步进行,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放的污染物必须达到国家统一的规定标准。

二、认真贯彻落实“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的方针,严防发生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粉尘及噪声的污染事故。

1、固体废物:主要是矸石、炉渣、生活垃圾,统一运至排矸场,煤矸石运至排矸场堆放平整,每3—5米覆盖0.5—1米厚的黄土,防止自燃,炉渣、生活垃圾分别卫生填埋。

2、废水:矿井污水和生活污水,分别经工业污水处理站和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除消防洒水复用后多余的水达标排放。

3、噪声:工业场地噪声主要来至风机房,筛分车间主井皮带等场所内,其消声器每天至少检查一次,确保正常运行。

4、废气:主要来至工业厂区锅炉房内,锅炉运行前必须先开除尘泵,待水循环正常后方可起火,根据煤质情况,每班将高效脱硫剂10kg均匀撒入煤中,保证废气的达标排放。

三、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项目所在单位都必须依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事先向公司环保办申请,由环保办牵头办理环境影响报告审批手续等有关事宜后方可开工。项目建设中要严格执行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的“三同时”制度。工程完工后,要经环保部门验收,办理《环境保护设施工程验收报告》后方可正式使用。

四、凡拥有防治污染设施的单位填报污染设施登记表,并报环保办存档。已登记运行的防治污染设施一经投运未经环保部门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停运、闲置、拆除。设施在运行过程中使用单位要建立健全《岗位操作制度》、《检修制度》,如实填写《设施运行记录》,防治污染设施周围严禁堆放杂物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检修。因故停运的使用单位应事先向环保办申报,经同意后方可停止使用。设施在使用期间,使用单位应停止或减少污染物排放,并按要求时间复用。

五、任何单位不得擅自排放污染物,有污染物产生且必须排放的要上报环保办,由环保办牵头办理相关手续,经上级环保部门同意后方可要求排放。

六、各单位对在其所辖范围内从事生产、服务的相关单位人员,要严格按国家、地方政府及公司有关环保管理制度对其进行监督管理。对收到有关环保方面的报怨尽快妥善处 理,无能力或在短期内不能处理的应及时上报环保办。

七、全公司每个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事件进行劝阻、检举的权力。任何单位都应积极配合环保部门开展污染源调查、监测工作,并如实提供各种环保资料、数据,并配合环保部门开展各种环保宣传活动。

八、公司环保办负责对全公司环保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凡违犯上述规定对环境造成危害,给企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的,将酌情对有关单位和责任人追究责任并予以考核处罚。

矸山环保管理制度

根据我公司矸山治理的要求,由物资供应部车队担任排矸任务,特制定以下管理办法。

一、排矸车辆装卸矸石,必须围衫蓬布,严禁随地抛洒。

二、排矸车辆过往马路必须用水清洗车身,轮胎严禁将泥和煤渣带入规划区域。

三、配备洒水车,对矸山和马路进行每日四次的降尘工作。

四、倾倒矸石要有详细的规程,并动用推土机,装载机,每日对矸山进行平整。

五、矸石倾倒每3-5m厚,必须覆盖0.5-1m厚的一层黄土,防止自燃,杜绝有害气体的产生.六、矸山平均每两个月进行一次大面积的覆盖.七、指定专人监控矸山情况,严防矸石自燃,发现情况急时汇报调度.八、覆盖矸山切实做到不留死角,确保矸山平整和各项指标达到环保要求.机修车间噪声管理制度

为了降低作业场所环境噪声,改善工作环境。特制定检修队检修车间噪声管理制度。

一、机床分区布置,分班分散作业,尽量避免所有机床集中启动开机工作。

二、板材平整时要移放到检修车间外进行作业,作业尽量选在工作地点人员流动稀少时进行。

三、切割机在使用时要放到检修车间外进行作业,作业尽量选在工作地点人员流动稀少时进行。

四、使用电机车机头牵引矿车作业时,电机车速度在场区内要控制到慢速档操作。

五、户外行车作业时,要尽量避免选在中午或夜间进行操作。

六、场区内运输车辆禁止使用高音喇叭。

七、其它未尽事宜按照国家环境噪声有关标准执行。

主井皮带噪声管理制度

为了降低作业场所环境噪声,改善工作环境。特制定主 井皮带噪声管理制度。

一、皮带机头卸煤滚与溜煤筒连接部位采用钢板全密封以降低噪声,必须加强维护,不允许随意拆除。

二、皮带机房内部顶棚采用阻燃材料吊顶以吸收噪音,发现损坏应及时更换维修。

三、皮带机传动部位采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软传动系统后,应按时维护,每班应检查偶合器的油位,保证偶合器的正常运行。

四、皮带操作室与皮带机头采用隔离设施,保证操作人员在操作室工作时,降低皮带运行时噪音的影响,如损坏隔离设施,按设施的原值进行赔偿,并及时更换。

主扇机房噪声管理制度

为了降低作业场所环境噪声,改善工作环境。特制定主扇机房噪声管理制度。

一、扩散器内消声器每天至少检查一次,如发现有损坏,应及时汇报机电调度并组织检修,如不及时反映,对当班值班人员及班长按经济责任制进行考核。

二、主扇电机与联轴器采用挠性联接装置以降低传动噪声,每班至少检查一次,如发现有损坏,及时汇报机电调度并组织更换,如不及时反映,对当班值班人员及班长按经济责任制进行考核。

三、风叶选用高强度铝质风叶,每次倒机后应对风叶进 行全面检查,如发现风叶有破损、开裂等现象应及时更换。

四、电动机碳刷和导电环要每班至少检查一次,如发现声音有异常时,及时通知机电调度联系时间倒机更换。在正常倒机后,应对碳刷和导电环进行测量,如发现磨损超限后,组织更换。

五、电动机的轴承座应每班进行检查并按规定进行注油,如发现有振动、噪音增大,应及时联系机电调度,通知有关人员进行处理。

六、防爆门要每班进行检查,如发现有破损、漏风应及时处理。

除尘风机管理制度

1、司机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要求进行开、停车。

2、设备运行中要随时注意观察设备的电动机运转情况,电机、风机轴承部位温度不得超过65℃,发现异常应及时停车处理。

3、随时检查除尘风机设备运转是否正常,风室、风管、除尘器有无堵塞现象,及时清理,保证通畅。

4、停车后要及时清理风管、排渣口、除尘器的卸料器所集煤渣、煤尘。

5、按规定填好工作日志,作好交接班工作。

选煤厂洒水除尘系统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我厂洒水除尘系统正常发挥作用,达到降低空 气中煤尘浓度、改善岗位操作环境、维护职工身体健康与环境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1、我厂洒水除尘系统水源取自高山污水池,通过不同口径的管道输送至厂内各储水箱和各洒水点,系统采用静压给水。

2、洒水除尘系统所属的管路、阀门、喷头等零配件由所属区域岗位工负责使用看管,岗位工交接班时要清点清楚,凡发生损坏丢失等情况,能明确责任人的,由责任人赔偿,不能明确责任人的,由岗位工和班长负责赔偿。

3、洒水系统的启闭由岗位工通过洒水点喷头处的阀门控制,开启后以出水形成雾状为准,关闭阀门时要关紧,以不滴水为准。发现阀门失灵或关不严等情况时要及时通知有关人员修理或更换。

4、岗位工要根据来煤的干湿及本岗位的煤尘浓度大小情况适时开启关闭洒水除尘系统,煤的湿度适宜,空气中煤尘不明显时不必开洒水,煤的湿度较大,用手握成团松手不散开时,不得开洒水。班长每班巡回检查不少于三次,发现不按规定使用洒水的情况必须立即纠正。皮带空载时,应及时关闭洒水阀门。跟班队干走动管理中,要对洒水除尘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在冬季来临之前,必须对洒水系统管路进行防冻保温处理,岗位人员要保护好防冻设施,不得破坏。储煤场洒水消尘系统管理制度

一、储煤场概况

储煤场横向长xx米,纵向宽xx米(相对于装车线铁路轨道),煤台堆积高度约xx米。煤场表面堆煤常年裸露受日晒风干,遇晴天大风天气煤尘四处飞扬,对周边环境污染严重。

二、洒水消尘设施

现在储煤场后部修建一座泵站(泵站进水来自于南部污水池),泵站内两台200╳4DL型立式多级泵并联抽排水,水泵扬程140米,单泵流量每小时280立方米;110#皮带机走廊房顶相隔50米安装两台摇摆式高射喷水装置。通过两台水泵供水,两台喷水装置向煤场喷水达到降尘目的。

三、洒水消尘管理制度

1、洒水消尘系统的使用

(1)晴天有风的天气,扬煤皮带落煤比较干的情况下,开启洒水消尘系统。

(2)在下雨、下雪、晴天无风的天气,扬煤皮带落煤比较湿的情况下,关闭洒水消尘系统。

2、操作规程 开车前的准备

(1)检查操作系统是否灵活可靠,设备零部件是否齐全紧固,管路、管件、闸阀、喷头等是否完好,安全防护设施是否牢固、可靠。(2)检查各润滑点润滑情况应油量充足油质清洁。(3)泵前后各阀门应处于停车时位置,并灵活好用、严密。

(4)盘根应严密,法兰压盖应牢固无偏斜。(5)确认设备无问题后即可准备启动。正常开车

打开喷水装置阀门;打开泵来水阀门,开动电机;缓慢打开泵排水阀门直至正常上量,观察仪表指针变化是否正常。

正常停车

关闭泵排水阀门,关闭电机;关闭喷水装置阀门;关闭泵来水阀门。

运转中的检查

检查喷头喷水是否均匀,压力表、给排量大小,电机温度、声音,轴承部位温度、泵体内的油位、盘根松紧等。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1)发现喷水装置喷头不喷水时应停车检查喷头是否堵塞,管路是否堵塞;发现排水量不足时应停车检查叶轮是否堵塞反转或过度磨损,盘根漏水,发现上述问题要求停电后进行处理。

(2)发现噪音和异常声音要停车处理。

(3)泵在运行时不得在无水情况下运行,不得在闸门 闭死情况下运行三分钟以上。

(4)巡回检查或处理问题时,不停电严禁触及传动和转动部位。

(5)保持岗位卫生,要做到“四无、五不漏”并保持设备完好状态。

(6)班中严禁串岗、脱岗、睡觉、干私活。(7)认真填写班中日志,做好各种记录。

3、洒水消尘系统的维护

(1)定期清理喷头、管路、泵体堵塞杂物,保证各部位畅通。

(2)及时更换损坏喷头、闸门、仪表等部件。(3)定期对水泵进行检修。

选煤厂降噪管理制度

为了降低选煤厂噪声污染,维护职工身体健康,改善操作环境,特制定本办法。

1、选煤厂在进行技术改造与革新时,要优先选择低噪声的设备,以便从源头上降低噪声。

2、对于现有的设备和设施,要积极采取有效的降低噪声的技术措施进行改进。

3、对于重点噪声设备,可设置密闭防护罩或砌挡墙等办法隔离噪声,对于煤炭转载点,可采取铺缓冲皮、设置滴煤坑等办法降噪。

4、岗位工要定时对所属设备进行详细检查,发现有紧固件松动、焊缝开焊、零部件损坏、脱落等造成噪声增大的情况要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处理。

5、设备的外壳、防护罩在检修完毕后必须扣好、上紧螺丝,不得在无外壳、防护罩的情况下运行。

6、为了加强对操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在条件许可时,可在重点噪声部位安装设置隔音岗位房。

1工业污水处理管理制度

一、岗位人员上岗前,必须了解整个系统在各种工作状况时管路阀门的正确起阀状态。

二、岗位上不得干私活,脱岗,会客或各单位人员进入岗位聊天。

三、上岗期间一律穿戴工作服。

四、上岗人员守岗尽责,交接好班,有事有病向队当日值班长请假。

五、定时清理格栅、格网,保证污水畅通。

六、保持区和室内外卫生干净整洁。

七、认真做好各种记录及运行状况,不得漏记、乱记、记录要整洁清楚。

八、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污水处理站管理制度

一、岗位人员上岗前,必须了解整个系统在各种工作状 况时管路阀门的正确起阀状态。

二、岗位上不得干私活,脱岗,会客或各单位人员进入岗位聊天。

三、上岗期间一律穿戴工作服。

四、上岗人员守岗尽责,交接好班,有事有病向队当日值班长请假。

五、定时清理格栅、格网,保证污水畅通。

六、保持区和室内外卫生干净整洁。

七、认真做好各种记录及运行状况,不得漏记、乱记、记录要整洁清楚。

八、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脱硫除尘管理制度

1、除尘泵必须保证一台运行,一台完好备用.。

2、锅炉运行前必须先开除尘泵,待水循环正常后方可起火。

3、定时维修检查除尘水泵,管道及喷头使之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冬季连续运行时,每天往沉甸池中投放50kg石灰粉,投放时要缓慢少量的投放。

5、及时清挖沉甸池,保证水循环良好。

6、挖出的灰粉要集中处理,以防造成二次污染。

7、锅炉用煤根据煤质情况,每班将高效脱硫剂10kg均 匀撒入煤中。

8、保持沉甸池水位正常循环,严禁超过正常水位线。

袋式除尘器操作规程

一、操作人员一般要求

第一条 应经本工种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考试取得合格 证后,持证上岗。

第二条 掌握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设备的构造、零部件名称及作用、技术特征、设备维护保养方法和有关的电器基本知识。

第三条 熟悉本厂煤炭产品结构,环保对空气质量的要求。

第四条 熟悉本岗位设备开、停车顺序以及检查、分析、防止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第五条 熟练掌握袋式除尘器操作技术,灵活地调整 各操作条件,全面完成各项指标。

第六条 认真执行本技术操作规程及本单位制订的岗位责任制。

第七条 上岗时按规定穿好工作服、戴好有关劳动保护用品。

二、工作前的准备

第一条 与生产调度联系或交接班时了解上一班工作情况及本班入选煤的煤质、数量情况。第二条 检查袋式除尘器各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检查 风管、除尘器有无堵塞现象,及时清理,保证通畅。

三、正常生产操作

第一条 开车顺序:引风机→反吹风机→旋转臂 第二条 系统运转中,保证设备运转正常、煤量正常、分选效果正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生产结束应做的工作

第一条 停车后需清理风管、排渣口、除尘器的卸料器所集煤渣、煤尘。

第二条 搞好袋式除尘器设备和周围环境卫生。第三条 利用停车时间进行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处 理存在的问题。

第四条 按规定填好工作日志,作好交接班工作。

煤台洒水泵岗位责任制

1、岗位人员对本岗位范围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岗位人员要认真执行安全规程和操作规程,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2、负责落实班前会议,完成各项任务。

3、爱护、检查、维护、保养设备、配件、材料、工具和照明、门窗玻璃。

4、按照岗位责任范围,认真落实设备巡回检查制度。

5、负责及时与集控、调度汇报联系,做到协调生产,保证安全。

6、严格按照“REM”精细化管理要求,强化岗位行为规范养成。

7、认真填写各种记录,搞好交接班工作。

生活污水处理站操作规程 一、一体化生物处理设备

1、设备启动时:

A、注意观察进出水是否通畅,若发现设备内不水位超过检查孔直壁时,应立即停泵检查管路。

B、注意观察一氧池,二氧汽曝气是否均匀,同时调节鼓风机出口阀门,控制曝气量。

2、设备安装在室外地下,一级氧化池,二级氧化池,一沉池,二沉池,在观察检查孔,设备正常运行状况下,每天巡视两次,观察设备是否有异常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要用取样设备,由进出水口取样,观察设备处理效果。

3、设备正常运转每过24小时,一级沉淀了,二级沉淀池各应提成泥一次,两池排泥应有间隔,不宜同时进行,时间间隔不应小于1小时,排池阀打开后,排池时间不小于3—5分钟。

二、鼓风机

1、风机接一用一备配置,不应同时运转。

2、启用前: A、认真检查风机内润滑油的状况。B、检查管道系统是否正常。

3、鼓风机应在关闭出气口阀门情况下启动,待机器运转正常后缓慢打开出气阀,调节阀门开启度达到供气标准。

4、正常运转状况下,工作人员每隔30分钟巡视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停车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再行启动。

5、工作风机与备用风机在一定工作周期后倒替使用,以保障机组正常使用。

三、配药系统

1、生化处理后的接触过滤工序,混凝药剂采用硫酸铝,投加量日常平均6—8㎏/d,若出水SS偏高(超标)时可增大投药量到15㎏/d左右I。

2、操作过程:每次将15㎏药剂倒溶药罐内,并放不至离罐顶250㎜处,开机搅拌20—30分钟,然后将4#中间水池投加,要求2小时匀速投完,再重复上述步骤,每日重复5次。

四、接触过滤系统

高效过滤砂缸操作按产品说明进行,注意工作压力达到2.2㎏/㎝时应及时进行反冲洗。

五、消毒系统

出水消毒采用漂白粉,含氢量25%左右,投加量2.5—3.0㎏/d(正常时),操作过程同2,投加点为室内接触消毒池入口 2处。配药每日2次,24小时连续投加。

工业污水处理操作规程

1、工业废水经固体分离机到集水调节池,视水质和杂物开固体分离机。

2、开一级提升泵,将水注入一体化设备处理,至中间水池基本达标排放,如不达标,可开启二级提升泵,经沙缸(高效过滤器)处理到清水回用池,或经沙缸(旁通)到废水入口处进行二次处理。

3、一体化设备视水质情况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仅冲冼,将正常运行阀门开的位置处于关闭的位置,将关闭的位置处于开的位置,开启仅冲冼泵将一体化设备中的积泥排入石污泥沉甸池。

4、定期开启污泥沉甸池中的污泥提升泵,将集泥排放。

5、正常运行根据水质情况配药,每吨水加硫酸铝10kg漂白汾7.5kg,根据运行情况增减药量.6、将配好的硫酸铝溶液缓慢的流入集中调节池和中间水池,将配好的漂白粉溶液缓慢流入中间池和传水池..污水处理站岗位责任制

1、岗位人员上岗前,必须了解整个系统在各种工作状况时管络阀门的正确起闭状态。

2、交接班必须对所有设备进行交接。运行状况、处理状况及药品用量和备用情况。

3、要经常巡视设备,发现电流变化或温度异常、震动,异常声音时要及时停用换备用设备运行。

4、根据化验结果和水质处理量,增减投药量,保证安全,经济高效运行。

5、认真做好各种记录及运行情况,不得漏记、乱记,记录要工整清楚。

6、上班不得干私活、脱岗、会客或处单位人员进入岗位聊天。

工业污水处理岗位责任制

1、岗位人员上岗前,必须了解整个系统在各种工作状况时管络阀门的正确起闭状态。

2、交接班必须对所有设备进行交接。运行状况、处理状况及药品用量和备用情况。

3、要经常巡视设备,发现电流变化或温度异常、震动,异常声音时要及时停用换备用设备运行。

4、根据化验结果和水质处理量,增减投药量,保证安全,经济高效运行。

5、认真做好各种记录及运行情况,不得漏记、乱记,记录要工整清楚。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研究 篇5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研究

动力与机械学院 龚强 2008301390120 摘 要:煤炭行业职业危害以粉尘造成的尘肺病最为严重。尘肺病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职业病,一旦发病往往就是灾难性的、难以治愈,只能用药物来控制病情的恶化。针对煤矿职业病发病现状及发病原因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煤矿;职业危害;尘肺病;防治

0.引言

煤炭行业职业危害主要包括粉尘、毒物、噪声、振动、高温高湿5大类,其中以粉尘危害造成的尘肺病最为严重。2007年河南张某“开胸验肺”事件,把农民工患职业病维权之路的困境引向高潮。事实上,这个例子仅仅是揭开了我国职业病患者现状的冰山一角。事件发生后,卫生部发布了新版《尘肺病诊断标准》,并启动了全国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现状调查。

1.煤矿职业危害现状分析

1.1 基本情况介绍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都非常重视职业病的防治工作,特别是煤炭生产企业的职业病的防治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煤矿职业病患病率居高不下,据卫生部门的不完全统计, 2008年底,各地累计报告职业病患者达70多万例,其中尘肺病近64万例。近几年平均每年报告新发尘肺病患者近万例,每年因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达1000亿元。因尘肺病致贫、返贫的现象在一些地区大量存在,尘肺患者的生活质量每况愈下。我国是世界上职业病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全世界的尘肺病患者中,我国约占50%。在我国的尘肺病患者中,煤矿工人约占一半。

据统计,在2007年新増的10963例尘肺病例中,煤矿工人尘肺和矽肺仍是最主要的尘肺病,分别为5351 例和4447例,两者共占尘肺病例总数的89.37%.1.2 煤矿职业危害特点

1.2.1煤矿尘肺病患病率高

据卫生部门统计, 2007年全国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发各类职业病14296例,其中尘肺病10963例,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76.69%;2008年全国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发各类职业病13744例,其中尘肺病10829例,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78.79%。

《安全工程基础》课程报告

卫生标准的作业场所,除采取防治措施外,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尘或防毒等个体劳动防护用品。农民工作为煤矿生产企业的建设主体,应当得到最基本的安全卫生保障,由于职业病防治违法行为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煤炭生产企业在职业病防治方面显得积极性不高,致使职业卫生防护投入严重不足,使煤矿职业病特别是尘肺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2.1.2职业卫生法律意识淡薄

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现实中不少煤矿企业,特别是乡镇煤矿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不规范,有的企业甚至不愿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再加上职业卫生培训工作跟不上,致使职工不知矿尘的危害、后果以及防范要求和应急处理措施,放大了矿尘的危害和影响范围。

2.1.3政府缺乏有效监管机制

目前,煤矿管理部门对煤矿的管理通常是综合执法,通过执法规范煤矿安全生产行为,避免煤矿事故的发生,而尘肺病由于具有迟发性通常被执法部门所忽略。我国自建国以来就非常重视职业病的防治工作,在各煤炭生产基地都建立了职业病防治机构,但防治工作基本停留在鉴定和对患者治疗的层面。而管理、防护部门和煤炭生产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即缺乏对煤矿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监管,造成了在职业病防治方面“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现状。

2.1.4职业卫生法律略显无力

《职业病防治法》中明确规定:职工享有接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权;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权;对工作场所状况及职业病相关防护措施的知情权;要求健康工作条件权;检举控告权;拒绝违章作业权;职工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权;要求赔偿权等权益,同时也明确企业负有对职工的健康保障的义务。事实上一些煤炭生产企业对其法定的“告知”义务没有履行,甚至有意欺瞒,使职业卫生法律成为一纸空文。

3.防治煤矿职业病的建议

3.1加大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投入

为接尘人员配备合格的防护用品并制定相应的制度进行监管,健全防尘系统和设施,完善综合防尘措施,降低工作场所的产尘量,控制粉尘危害范围和程度,改善井下作业环境,实现煤矿生产由安全型向健康型的转变。配齐测尘仪器和其他防治职业病危害的检测设备,及时检查、监测所有工作场所的产尘量,对于产尘量超标的工作面强迫停产整改,产尘量不达标不得恢复生产。

《安全工程基础》课程报告

3.2构建分层、分级的职业危害防治机构

在省、市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煤矿职业危害监督机构,负责辖区煤矿职业危害的监督检查和工作指导。在设区设置职业危害监督执法机构,负责辖区职业危害的政策、法规的落实并对违法行为进行执法。在国有煤矿建立职业危害防治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定期检查职业危害防治规划、措施的落实情况。在地方、乡镇煤矿配备专(兼)职职业危害防治人员,负责煤矿日常粉尘、有毒有害物的监测和职业危害管理工作。

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把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工作纳入煤矿安全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和定期监察内容之中,依法对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开展执法监察, 督促煤矿企业强化管理,落实职业病防治的主体责任。督促煤矿企业制定企业职业危害防治规划,健全防护设施、配置检测设备、落实检测制度;监督企业对劳动者进行职业病预防知识教育和提供专门的防护设备和个体防护用品,定期进行职业病健康检查,发现劳动者存在健康损害的,立即进行相关治疗和工作调动;督促煤矿企业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如实记载并监护好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状况。

3.3加强煤矿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从业人员职业危害防范意识

加强职工上岗前和工作中的定期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培训,特别要加强对临时工、季节工、农民工的职业病预防教育,使从业人员认识到职业危害的危害性,掌握职业危害的防范技术、措施,提升从业人员职业危害的防范意识,使煤矿从业人员自觉、自愿、主动、积极参加职业危害防范工作。真正做到从物理方面、技术方面、组织方面和人员方面全方位地防范煤矿矿尘的危害。

3.4加大职业病防范的执法力度

加大职业病防治的执法力度,政府定期、不定期对煤炭生产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环境检查、抽查,对于只顾生产不顾职业卫生环境的企业重罚,对于职业卫生环境好的单位重奖。对国有和地方国有煤矿的从业人员,加大职业病检查的频度,对乡镇煤矿的从业人员定期强制进行职业病检查和鉴定工作。要建立完善、合理的赔偿制度,职工在哪得的职业病,哪就要负责职工后半生的生活费用。

3.5建立煤矿职业卫生环境评估制度

建立煤矿职业卫生环境评估制度,通过中介机构每年一次对煤矿职业卫生环境进行评估,并把评估结果与煤矿许可证的发放工作挂钩,对于职业卫生环境合格者发放许可证,对于不合格者坚决予以关闭。

煤矿职业病危害事故演练 篇6

一、预案种类:煤矿企业必须对以下潜在的重大事故建立应急救援预案:

1.冒顶、片帮、边坡划落和地表塌陷事故;

2.重大瓦斯爆炸事故;

3.重大煤尘爆炸事故;

4.冲击地压、重大地质灾害、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5.重大水灾事故;

6.重大火灾(包括自燃发火)事故;

7.重大机电事故;

8.爆破器材和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事故;

9.粉尘、有毒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引起的急性危害事故;

10.其他危害事故。

二、编制内容: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所需的应急准备和响应行动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其重要内容包括方针与原则、应急策划、应急准备、应急响应、现场恢复、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和附件七大要素。

三、演练宗旨:为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升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应急抢险救援能力,完善科学、有效的应急救援体系,煤矿企业应每年开展一次应急救援演练。

为此,要认真组织搞好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通过演练活动,检验预案、锻炼队伍、完善机制、教育公众,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救援预案体系和处置程序,进一步提高有关部门应对突发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提升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综合抗灾能力,强化职工自救互救能力,进一步熟悉避灾逃生路线,提高矿井防灾减灾的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矿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

四、演练原则:

1、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3、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4、部门配合、分工协作的原则。

五、演练人员:参与人员包括参演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和观摩人员。

六、应急组织体系:

七、指挥机构及职责:

1、设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矿长

副总指挥:总工程师

指挥部成员:生产副矿长

安全副矿长

机电副矿长等

调度室主任

地测科科长

生产科科长等

职责任务: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指挥应急救援工作。发生事故后,负责制定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指挥现场抢险救灾。负责组织全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监督检查各系统应急演练。

2、设立救援办公室

救援办公室设在矿生产调度信息指挥中心(调度室)

职责任务:负责承办应急救援指挥部交办的有关事项、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信息处理、资料管理等工作;负责做好应急救援记录,必要时做好录音。

3、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九个组

⑴、抢险救援组

成员:救护队、矿有关科室、单位人员

职责:主要负责指挥现场抢险工作,实施应急救援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组织现场抢救,根据井下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组织撤离被困人员、搬运受伤人员到安全地点或升井,处理突发灾变,及时向抢险指挥部汇报救援进展情况。

⑵、专家技术组

成员:救援专家和测量、生产、基建、安全有关科室人员

职责:主要研究制定抢救技术方案和措施,解决抢险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协助现场抢险救灾组抢险救灾。生产部门负责提供与抢险救灾相关的图纸、资料,参与救灾抢险及恢复生产的准备工作。机电部门负责救灾过程中机电设备的供应、抢修和正常运转,掌握矿井停送电工作,抢险救灾物资及人员的运输。

⑶、医疗救护组

成员:医护人员

职责:负责对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护。

⑷、物资供应组

成员:供应科、机电科

职责:负责应急救援物资调集,保证抢险救灾中物资和设备 的及时供应,并及时迅速运送到指定地点。

⑸、安全保卫组

成员:派出所

职责:主要负责在各大门口设置警戒,疏散、戒严和维持秩序、交通等工作,防治事故现场人为破坏和其他突发事件。

⑹、后勤保障组

成员:综合办

职责:负责接待有关人员,安排吃、住、行等工作,保障事故现场指挥系统及内外部通讯畅通。

⑺、安全监察组

成员:安监处

职责:负责统计人数、被困人数,迅速汇报应急救援指挥部。按应急救援指挥部制定的救灾方案,配合救护队的救援工作及撤离事故现场人员,监督检查救灾方案的实施情况。

⑻、善后处理组

成员:工会等有关科室人员

职责:负责核实遇难者身份并通知遇难者家属,安排遇难者丧葬事宜,负责洽谈抚恤条件和家属的安抚工作。

⑼、信息发布组

成员:综合办、安监处等

职责:应急救援指挥部向公众及媒体发布事故信息。

4、联络方式

电话联系、应急救援有关人员及联系方式。

八、演练程序:

为确保应急预案演练活动顺利实施,应成立演练策划小组,制订演练计划与方案,根据应急机制启动应急预案,并根据预案要求,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设在矿生产调度信息指挥中心(调度室)。演练工作在应急救援演练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明确相关单位、人员职责任务,理顺部门协调联动关系,完善应急联动机制,按照事先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方案,有条不紊、紧张有序进行,指挥部下设的各专业小组按照职责分工,投入应急演练,在演练过程中,指挥机构、救援队伍全方位参与,协同进行,检验并完善联动机制;评价人员负责观察演练进展情况并予以记录,演练后进行总结评估,针对演练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争取达到完善预案、落实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的目的。

九、演练事项:根据多年抢险救灾的实际经验为矿井应急救援演练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当井下现场人员发现灾情事故时,要迅速向本单位调度室汇报。事故单位调度室接到事故报告后,要记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被困人员数量等详细情况,并立即向矿值班领导报告,通知预案的相关单位及人员立即到调度室集合。相关人员接到调度室的电话时,要立即赶往调度室,接受总指挥命令,按各自职责开展抢救工作。值班领导应立即了解事故的性质、地点、事故波及范围、人员分布位置和数量等情况,并立即切断事故区域及受事故影响区域的电源,通知其它区域人员安全撤离,避免灾害扩大。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立即组织抢救被困人员和处理灾情,但绝对不能盲目施救和盲目处理灾情,防止扩大事故和造成次生事故的发生。

矿长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了解事故情况,了解后根据事故的性质、井下人员分布情况,安排相关部门核查落实入井人员、升井人员和被困人员数量及被困人员姓名。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立即召请救护队出动救援,同时向上级部门汇报事故情况,成立抢险指挥部并进行明确的分组分工,要求所有人员要统一行动,听从指挥。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各行其事、盲目蛮干。一定要沉着冷静、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临危不乱,鼓励大家树立坚定的信心,并在各个环节上做好充分准备,谨慎妥善地展开救援。

矿山救护队到达事故矿井后,立即了解事故情况,迅速组织人员进行侦察工作,准确探明事故性质、原因、范围、被困人员可能所在位置和数量以及巷道通风、瓦斯等情况,为指挥部制定抢救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在此时间上级部门领导也就相继到达现场,进入相应的指挥岗位,并立即展开救援工作。救护队汇报侦察情况后,指挥部应根据救护队汇报的情况和提出的建议,按照“以人为本、安全救护、科学施救”的原则,结合井下灾情的变化情况,研究制定相应的救援方案,不论研究什么样的方案都要保证安全,不能冒险抢救再次扩大事故。

1、矿井发生事故后,相关部门和人员要及时提供救援所需的技术资料,并在最短时间内绘制出灾区通风系统示意图,以供井下抢险救灾、抢险指挥部和向上级领导汇报时使用。

2、无论那一级指挥抢险的指挥员都必须在保证施救人员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施救,绝不能扩大事故。例如:2007年12月5日23时11分洪洞县新窑煤矿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当时井下有作业人员128人(其中9#煤层85人,2#煤层43人),升井 38 人,爆炸发生在9#煤层。事故发生后,矿方不仅不按照规定及时报告事故,而且盲目组织37人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入井冒险抢救,致使其中15人遇难,扩

大了事故。其次,在2#煤层回采工作面作业的工人打开2#煤层与9#煤层之间联络巷道的密闭撤离,密闭打开后,造成副井进风,风流短路,使9#煤层爆炸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进一步向2#煤层生产区域扩散,造成2#煤层未撤离人员窒息死亡,导致事故再次扩大,造成10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4275.08万元。

3、发生事故后,矿井自行组织自救互救时,抢救人员必须在新鲜风流中施救。必须有专职的气体检测人员随时检测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和氧气的浓度,如有毒有害气体威胁到施救人员的生命安全时,非专业救援队伍绝不能强行冒险组织施救。

4、矿井发生事故后,绝不能佩戴过滤式自救器进入灾区侦察或者救人,过滤式自救器只能适用于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不大于1.5%、氧气浓度不低于18%的条件下逃生时使用。过滤式自救器有效使用时间短,只能一次性使用,不能重复使用。

5、矿井发生事故后需要反风时,一定要确认有无火源存在和检测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绝不能盲目反风和调整通风设施,防止造成爆炸。

6、处理火灾事故,应根据火区的实际情况选择灭火方法。在条件具备时,应采用直接灭火的方法。采用直接灭火法时,须随时注意风量、风流方向及气体浓度的变化,并及时采取控风措施,尽量避免风流逆转、逆退,保护直接灭火人员的安全。

用水灭火时,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a)火源明确。

b)水源、人力、物力充足。

c)有畅通的回风道。

d)瓦斯浓度不超过2%。

用水灭火时,水流不得对准火焰中心,随着燃烧物温度的降低,逐步逼向火源中心。灭火时应有足够的风量,使水蒸气直接排入回风道。

在下列情况下,采用隔绝方法或综合方法灭火:

a)缺乏灭火器材或人员时。

b)火源点不明确、火区范围大、难以接近火源时。

c)用直接灭火的方法无效或直接灭火法对人员有危险时。

d)采用直接灭火不经济时。

井下发生火灾时,根据灾情可实施局部或全矿井反风或风流短路措施。反风前,应将原进风侧的人员撤出,并注意瓦斯变化;采取风流短路措施时,必须将受影响区域内的人员全部撤离。

处理火灾事故过程中,应保持通风系统的稳定,指定专人检查瓦斯和煤尘,观测灾区气体和风流变化。当瓦斯浓度超过2%,并继续上升时,必须立即将全体人员撤到安全地点,采取措施排除爆炸危险。

扑灭电气火灾,必须首先切断电源。电源无法切断时,严禁使用非绝缘灭火器材灭火。

扑灭不同地点火灾的方法

⑴、进风井口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应采取防止火灾气体及火焰侵入井下的措施:

a)立即反风或关闭井口防火门;如不能反风,应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停止主要通风机。

b)迅速灭火(事故矿井应召请消防队参加)。

⑵、回风井筒发生火灾时,风流方向不应改变。为了防止火势增大,应适当减少风量。

⑶、井底车场发生火灾时,应坚持的原则:

a)当进风井井底车场和毗连硐室发生火灾时,应进行反风(反风前,撤离进风侧人员)、停止主要通风机运转或风流短路,不使火灾气体侵入工作区。

b)回风井井底发生火灾时,应保持正常风向,可适当减少风量。

c)要用最大的人力、物力直接灭火和阻止火灾蔓延。

d)为防止混凝土支架和砌碹巷道上面木垛燃烧,可在碹上打眼或破碹,安设水幕。

e)如果火灾的扩展危及关键地点(如火药库、变电所、水泵房等),则主要的人力、物力应用于保护这些地点。

⑷、井下硐室中发生火灾时,应坚持的原则:

a)着火硐室位于矿井总进风道时,应反风或风流短路。

b)着火硐室位于矿井一翼或采区总进风流所经两巷道的连接处时,应在可能的情况下,采取短路通风,条件具备时也可采用区域反风。

c)火药库着火时,有条件时应首先将雷管、导爆索运出,然后将其他爆炸材料运出;否则,关闭防火门,撤往安全地点。

d)绞车房着火时,应将相连的矿车固定,防止烧断钢丝绳,造成跑车伤人。

e)蓄电池机车库着火时,为防止氢气爆炸,应切断电源,停止充电,加强通风并及时把蓄电池运出硐室。

f)硐室发生火灾,且硐室无防火门时,应采取挂风障控制入风,积极灭火。

⑸、倾斜巷道中发生火灾时,应利用联络巷等通道接近火源进行灭

火。不能接近火源时,可利用矿车、箕斗,将喷水器送到巷道中灭火,或发射高倍数泡沫、惰气进行远距离灭火。需要从下方向上灭火时,应采取措施防止落石和燃烧物掉落伤人。

⑹、进风的下山巷道发生火灾时,应采取防止火风压造成风流紊乱和风流逆转的措施。如有发生风流逆转的危险时,可将下行通风改为上行通风,从下山下端向上灭火;在不可能从下山下端接近火源时,应尽可能利用平行下山和联络巷接近火源灭火。改变通风系统和通风方式时,必须有利于控制火风压。在风量发生变化、特别是流向变化时,或在水源供水或灭火材料供应中断时,人员应立即撤退。

⑺、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时,应做到:

a)从进风侧利用各种手段进行灭火。

b)在进风侧灭火难以取得效果时,可采取区域反风,从回风侧灭火,但进风侧要设置水幕,并将人员撤出。

c)采煤工作面回风巷着火时,应防止采空区瓦斯涌出和积聚造成危害。

d)急倾斜煤层采煤工作面着火时,不准在火源上方灭火,防止水蒸气伤人;也不准在火源下方灭火,防止火区塌落物伤人;而要从侧面利用保护台板和保护盖接近火源灭火。

e)用上述方法灭火无效时,应采取隔绝方法和综合方法灭火。

⑻、采空区或巷道冒落带发生火灾时,必须保持通风系统的稳定可靠,检查与之相连的通道,防止瓦斯涌入火区。

⑼、独头巷道发生火灾时,应在维持局部通风机正常通风的情况下,积极灭火。救护队到达现场后,应保持独头巷道的通风原状,即风机停止运转的不要开启,风机开启的不要停止,进行侦察后再采取措施。

a)平巷独头巷道掘进头发生火灾,瓦斯浓度不超过2%时,应在通风的情况下采用直接灭火。灭火后,必须仔细清查阴燃火点,防止复燃引起爆炸。

b)平巷独头煤巷的中段发生火灾时,灭火中必须注意火源以里的瓦斯情况,设专人随时检测,严禁将已积聚的瓦斯经过火点排出。如果情况不清,应远距离封闭。

c)上山独头煤巷的掘进头发生火灾时,在瓦斯浓度不超过2%的情况下,有条件时应直接灭火,灭火中应加强通风;如瓦斯超过2%仍在继续上升,应立即把人员撤到安全地点,远距离进行封闭。若火灾发生在上山独头巷的中段时,不得直接灭火,应在安全地点进行封闭。

d)上山独头煤巷火灾不管发生在什么地点,如果局部通风机已经停止运转,在无需救人时,严禁进入灭火,应立即撤出附近人员,远距离进行封闭。

7、矿井发生火灾事故,矿方自己组织人员灭火时,一定要注意进风流中的煤尘,防止大量的救援人员进入将煤尘扬起,进入火区造成煤尘爆炸,同时要注意防止火风压、风流逆转造成伤人。例如:介休市义棠镇小尾沟煤矿火灾事故就是这样。

8、矿井发生爆炸事故时,在救护队没有探察清楚前,必须维持通风系统原状,绝对不能随便停止主要通风机运转、反风或者调节风流,救援人员进入灾区前,切断灾区电源,并派专人看守,穿过支架破坏的巷道时,应架好临时支架,通过支架松动的地点时,应保持一定距离按顺序通过,不得推拉支架,防止碰撞、摩擦等产生火花,防止造成二次爆炸、连续爆炸和灾区被困人员的伤亡。

9、处理瓦斯爆炸事故时,如果有明火存在,一定要考虑瓦斯、和及风三者的关系,防止在灭火过程中造成二次爆炸、连续爆炸。例如: 2004年11月28日7时10分,陕西省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415工作面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当时井下有293人,其中127人幸存(有45人受伤),166人遇难(其中包括6名救护队员)。11月23日10时40分陈家山煤矿415工作面上隅角因工人放炮作业引起瓦斯爆燃,出现了明火,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驻矿救护中队采取发射泡沫、注水、注浆等措施将火扑灭,11月24日中午415工作面又发生明火,采取同样措施直接灭火,灭火后工作面恢复正常,又向前推进了 27 米,但工作面一直能测出一氧化碳气体,却找不到火源,判断火源在采空区,矿务局决定边向采空区注浆、灌水边生产,并由陈家山煤矿驻矿救护中队检测气体协助灭火。11月28日7时10分,415工作面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原因:领导重视生产,忽视安全。尤其是抢救指挥部在制定救援方案时,没有考虑瓦斯、火及风三者的关系,将通往415工作面的四条巷道全部封闭后,人为制造了一个大的炸药库,加快了瓦斯积聚的速度,增加了瓦斯爆炸的概率,致使12月2日连续发生4次爆炸。

10、矿井发生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故时,如小煤矿或者是与采空区打通时,有毒有害气体熏住人,矿方自救时,一定要先通风加大风量,有专职的气体检查员检查气体,确认在安全的情况下进入施救。我们在处理事故中就有

不少这样的事例,如灵石两渡镇庙沟煤矿就是这样。

11、矿井发生透水事故后,要根据来水方向、地点、水量等因素,确定人员安全撤离的路径,通知井下受水患影响地点的人员立即撤离到安全地点或者升井。根据水害受灾面积、水量和涌水速度,及时增大排水设备能力,一定要防止各种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是注意CH4、C02、C0、H2S)的突然涌出造成危害,保持通风,指定专人检测CH4、C02、C0、H2S等有毒、有害气体和氧气浓度,确认没有危险后再进入施救。上山巷道水灾时,要防止二次透水、积水和淤泥的冲击。救助时,被困灾区的人员,其所在点高于透水后水位时,可利用打钻、掘小巷等方法供给新鲜空气、钦料和食物,建立通信联系;如果其所在点低于透水后水位时,则禁止打钻,防止泄压扩大灾情。

12、矿井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时,首先要切断突出区域和波及区域的所有电源,不得停风和反风,防止风流紊乱和扩大灾情。如果通风系统和通风设施被破坏,应设置临时风障、风门及安装局部通风机,逐级恢复通风。救援人员进入灾区前,确保矿灯完好,进入灾区后,不准随意启闭电气开关和扭动矿灯开关或灯盖,除用0~10%瓦斯检定器检查瓦斯浓度外,还必须用量程为0~100%的瓦斯检定器监测瓦斯浓度变化情况,同时用氧气检定器检查氧气浓度,以防止瓦斯上升或下降到爆炸界限,如无火源,应排除积聚瓦斯,变灾区为非灾区;如有火源,应在认定无瓦斯爆炸危险的前提下进行消除火源工作。采取措施撤出被困人员或组织进入避灾硐室等待救护,防止造成次生事故的发生,特别是防止突出的达到爆炸界限的瓦斯遇到引爆源发生瓦斯爆炸,扩大事故。例如:2004年1 O月20日22时09分,郑州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发生了一起特大型煤与瓦斯突出事故,22时40分发生了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48人死亡、32人受伤。是在地质构造复杂、距地表垂深达612m的岩石掘进工作面发生的特大型煤与瓦斯突出,突出煤岩量1894t、瓦斯量约25万m3,这次突出也发生了瓦斯逆流,逆流到西大巷新鲜风流中的瓦斯达到爆炸浓度,遇到架线电机车取电弓与架线产生的电火花,引发了特别重大的瓦斯爆炸事故。瓦斯突出与瓦斯爆炸有31分钟的间隔时间,应急预案启动迟缓,应急处置措施不当,没有按照事故应急预案要求,对瓦斯波及区域实施停电措施。如果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则有可能避免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对于被突出煤矸阻困在里面的人员,应及时打开压风管路,利用压风系统呼吸,并组织力量清除阻塞物,如果在突出煤层中掘进绕道救人时,必须采取防突措施。灾区排放瓦斯时,必须撤出回风侧的人员,以最短路线将瓦斯引入回风道,排风井口50米范围内不得有火源,并设专人监视。如果瓦斯突出引起回风井口瓦斯燃烧,应采取控制风量的措施。

13、处理冒顶事故时,特别注意在冒落区工作时,要实地查看周围支架和顶板情况,在危及抢救人员安全时,首先应加固附近支架,支护好顶板,保证退路安全畅通。要指定专人检查瓦斯和观察顶板情况,发现异常,立即撤出人员。如果通风系统遭到破坏,应迅速恢复通风,当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威胁到抢救人员的安全时,救护队应担负起抢救人员和恢复通风的工作。清理大块矸石等压人冒落物时,可使用千斤顶、液压起重器具、液压剪刀、起重气垫等工具将大块岩石顶起,迅速将人救出。抢救被埋压的遇险人员时,在清理冒落煤矸时,要小心地使工具,在接近被埋压人员时,只能用手扒、捡煤矸,以免伤害遇险人员。抢救被埋、被堵人员时,用呼喊、敲击等方法,或采用探测仪器判断遇险人员位置,与遇险人员联系,可采用掘小巷、绕道或使用临时支护通过冒落区接近遇险者;一时无法接近时,应设法利用钻孔、压风管路等提供新鲜空气、钦料和食物。

例如:新阳煤矿

年8·3顶板事故就是深刻的教训。

14、避灾逃生路线:发生一般事故时矿井的避灾逃生路线是不会改变的,但发生爆炸事故后,通风设施和通风系统很可能遭到破坏,避灾逃生路线就随之发生变化,此时,井下所有人员就不能按原先的避灾逃生路线逃生,必须向进风流方向(迎着进风)撤离,防止走到有毒有害气体中去。

15、瓦斯燃烧事故:上隅角瓦斯燃烧是低于瓦斯爆炸下限的燃烧,具有以下特点:⑴、上隅角氧气充足,高突高瓦斯采面采空区像一个巨大的瓦斯罐,具有充足的瓦斯来源,上隅角瓦斯一旦燃烧,采空区瓦斯就会源源不断向上隅角补充。⑵、瓦斯具有流动性,着火点随瓦斯漂移而移动。由于采面安装有支架,上隅角灭火空间有限,着火点随瓦斯漂移向支架后移动。用高压冲水灭火,出现明火被扑灭的现象,实际上是着火点移到支架后,并没有彻底熄灭,一旦停止冲水,着火点迅速出现,而后多次反复,不易彻底灭火。⑶、上隅角瓦斯燃烧后,容易引起周围可燃物、煤体燃烧,扩大事故范围。⑷、在灭火过程中,初期多采用高压冲水灭火,会在上隅角局部形成一个负压区,一旦停止冲水,采空区较高浓度瓦斯迅速向上隅角补充,极易出现火球、瓦斯爆燃现象,危害极大。

由于瓦斯具有流动性、漂移性,所以瓦斯燃烧着火点也具有流动性和不确定性,最有效、最彻底的灭火方法是采面封闭,果断、快速封闭采面可以降低事故处理的风险,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例如:中兴

煤矿职业危害各项制度 篇7

1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

1.1 生产性粉尘

煤矿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粉尘, 产生原因包括开采方法不科学、特殊地质构造增加粉尘量、通风增加粉尘、煤层干燥松动等。依据粉尘成分不同, 可以将粉尘划分为水泥粉尘、岩尘、煤尘等, 这些粉尘产生于打模运输、地面拌料、井下爆破开采等环节, 工作人员长期吸入后身体会受到严重危害。

1.2 有害有毒物质

在地面加工作业、井下开采作业环节会有大量有害有毒物质产生, 包括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等。在煤矿开采爆破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 发生火灾等意外事故使也会有大量一氧化碳产生。煤矿井下存在木质材料, 这些材料日久腐烂后会有大量二氧化硫产生, 同时地面加工燃烧原煤原料也会造成二氧化硫增加。意外火灾爆炸、人员呼吸、有机物分解过程中会有大量二氧化碳产生。有机物腐败或井下硫化矿物分解则会有大量硫化氢产生, 硫化氢气味带有强烈刺激性, 有积水的地方往往浓度较大。甲烷毒性来源主要是煤层释放, 其毒性较小, 浓度过高时会引发窒息。

1.3 生产性噪声

煤矿作业场所通常存在较大噪声, 主要原因包括电磁交流、流体动力、机械运作等, 这些噪声会对工作人员健康造成影响, 具体可以划分为机械性噪声、流体动力噪声、点磁性噪声。其中机械性噪声是地面加工或井下施工中, 机械设备因持续振动、撞击、摩擦、运转而发出的爆破、冲压声音。流体动力噪声是流体流动产生或气体压力突然改变发出的声音, 也就是释放或压缩空气的声音。电磁性噪声产生于磁场交变运动过程, 由变压器发出的声音。

1.4 振动

煤矿井下开采时需使用相关工具, 这个过程中工具通常会发生剧烈震动, 进而对工作人员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这些振动包括全身振动和手传振动两种。手传振动实际中也称手臂振动、局部振动, 开采过程中和振动工具、加工部件、振动机械直接接触的手, 出现震颤后向全身传递。在部分生产过程或运输过程中, 则会有全身振动产生, 此时座椅或工作地点会出现整体性振动。

2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

2.1 肺功能减弱

工作人员长期吸入粉尘后, 其患尘肺病几率会大大增加, 例如煤工尘肺就是吸入煤尘造成的, 患者会因肺部感染而出现一些列呼吸系统疾病。当吸入岩尘达到一定量后, 工作人员就会患上矽肺, 进而会造成其肺部组织功能下降。在井下长期搅拌水泥, 会有大量水泥粉被吸入肺部, 进而引发水泥尘肺并影响呼吸道功能, 最终发生支气管疾病。

2.2 化学物质中毒

煤矿作业中最常见危害就是中毒, 例如工人长期吸入一氧化碳后会出现大脑缺氧, 进而出现血红蛋白异常, 更有甚者出现死亡或窒息。二氧化硫水溶性、刺激性较强, 长期吸入会造成身体系统衰退, 例如呼吸系统减弱引发的支气管疾病。工作人员二氧化碳中毒后会出现意识丧失、体力下降、呼吸障碍、血压上升等, 更有甚者造成死亡。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吸入硫化氢后, 会出现呼吸不畅问题, 并出现眼部疼痛模糊。如果硫化氢浓度过高, 那么工作人员很可能因以外爆炸而伤亡。甲烷浓度过高会降低空气中氧气含量, 进而使采矿工作呼吸出现困难, 最终因窒息而死亡。同时甲烷易燃, 容易造成煤矿意外爆炸, 对工作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2.3 噪声引发耳部疾病

煤矿作业过程中存在诸多噪声, 包括电磁交流噪声、流体动力噪声、机械运作噪声等, 在这样环境中长期工作会发生职业病, 也就是职业性噪声聋。该职业病损伤的主要原因听觉系统长期受到刺激, 进而使听觉器官出现病理改变, 最终出现听力下降问题。噪声环境中停留时间过长, 工作人员听力会永久性下降, 最终出现耳聋, 除听觉系统外, 工作人员代谢功能、内分泌免疫系统、神经系统也会发生改变, 不仅会对工作效率产生影响, 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2.4 振动危害

煤矿作业过程振动无法避免, 长期振动会影响工作人员多方面健康。手传振动会使工作人员出现关节病变或骨质病变, 主要表现包括骨刺、骨硬化、骨质增生等, 并引发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相对于局部振动, 全身振动对工作人员产生危害更大。全身振动时间过长会使工作人员丧失协调性, 并对中枢神经、内分泌系统、生理功能产生影响, 同时引发脊柱病理性改变, 伴随诸多心理效应出现, 最终使工作人员身心健康受损。

3 职业病防护措施

3.1 防尘措施

为有效避免煤矿作业中粉尘危害, 可开展以下保护措施:首先, 改进煤矿通风措施, 将通风构筑物设置于巷道, 并对风流进行有效控制, 防止出现二次扬尘。其次, 开展湿水作业。采用湿式钻眼进行井下煤层挖孔操作, 使粉尘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进行割据煤操作同时喷雾降尘, 以减少空气中粉尘量。再次, 风流净化。该环节通过捕获粉尘净化风流, 运用湿式除尘过滤器进行空气中粉尘过滤。最后, 实施作业人员自我保护。工作人员应在佩戴相应防尘工具情况下作业, 以对空气粉尘进行过滤。

3.2 防毒措施

有毒有害环境不仅会造成人体中毒, 还会存在多种突发性事故, 为预防煤矿作业中因有毒物质造成中毒, 应严格检测各种化学物质指标, 对于化学物质超标环境应立即进行处理, 并将全部工作人员疏散。煤矿作业中需要对通风进行强化, 做到合理采煤、控制货源、调节温湿度、严格勘察, 并通过相应的个人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 对采矿作业中中毒事件进行有效预防。

3.3 防噪声措施

煤矿作业场所控制噪声应满足以下条件:首先, 有效控制噪声源, 对机械设备结构和加工方法工艺进行改进, 以减少噪声的产生。其次, 对噪声传播进行控制。作业过程中利用高效隔声装置和材料实现噪声传播的阻断。最后, 对个人防护进行强化。作业人员应通过防噪工具的合理佩戴, 将在噪声环境中受到的影响降至最低, 使耳部功能获得有效保护。

3.4 防震动措施

煤矿作业环境中应当从以下三方面控制振动危害:首先, 对振动强度和作业时间进行限定。通过改进工艺和技术革新, 使振动从根本上得到消除或减轻, 以实现对振动职业病危害的有效预防。其次, 制定振动作业标准。对产生较大振动作业流程、要求进行规范, 有效降工作人员受到振动影响, 最后, 依据作业环境实际情况, 采取针对性的个人防护。

4 结语

煤矿作业长多存在粉尘、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 能够使工作人员出现多种职业病, 所以在煤矿作业场所工作人员面临职业病危害因素威胁。为了减少职业病发生, 保护煤矿作业场所工作人员, 煤矿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减小这些危害因素的影响, 为他们提供西相对安全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史秀娟.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分布及控制措施[J].职业与健康, 2010, 13:1436+1561.

[2]张赟萍.陕西铜川某煤矿机械化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J].职业与健康, 2016, 12:1602-1608.

上一篇:中学团委个人工作计划报告下一篇:创优争先活动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