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安全危害护理实习

2024-08-27

职业安全危害护理实习(精选7篇)

职业安全危害护理实习 篇1

医院感染是医院当前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和关注。虽然各医院注重各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 但没有重视护理人员的防护, 因此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现象屡见不鲜。口腔科是职业暴露的高危科室, 是集口腔疾病的检查、诊断、治疗为一体的场所[1], 每天接触大量的流动患者, 使用的锐器种类繁多, 护理人员频繁接触各类锐器, 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较高, 国际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了关于职业暴露的相关研究, 并认定护理人员也是高危人群[2]。因此深入了解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 采取有效措施, 减少职业损伤, 以确保口腔科护理人员的自身安全。现分析危害口腔科护理人员的因素, 提出相应的职业安全管理对策。

1 危害口腔科护理人员的因素

1.1 生物因素

口腔科与一般科室不同, 病人多、周转快、病情隐蔽, 而口腔科诊疗操作大多数都是在病人口腔内进行, 高速运转的牙科手机能使患者的血液、唾液四处飞溅并雾化, 使护理人员不可避免的接触患者的血液及唾液, 操作中牙科器械与病人的血液、唾液、口腔黏膜等密切接触, 许多经血液传播的疾病, 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均可通过此途径成交叉感染[3]。针刺伤是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性损伤[4], 使口腔科护理人员成为易受感染的高危人群。护士在清洗消毒器械工作中, 注射器针头、钻针、扩大针和锉、探针是护理人员锐器伤的高危器械, 针刺损伤是最常见的职业事故, 其危害不仅限于针刺本身, 还可以传播感染疾病。

1.2 化学因素

银汞合金是口腔科常用的充填材料, 在常温下易蒸发。护理人员在调制和充填过程中不慎撒落地面上的汞、废弃的银汞合金中的汞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 分布于机体各脏器, 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长期接触后引发体内慢性汞中毒。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易接触各种消毒剂, 如有效氯、醛类和过氧乙酸等, 对人体的呼吸道、皮肤和黏膜均有一定损害。口腔修复科常用的单体及修复过程中的喷洒产生的粉尘, 吸入可产生多种不良反应, 如呼吸道症状、眼结膜炎、中耳炎等。麻醉剂会造成不良妊娠、肝脏肾脏疾病, 戊二醛有刺激性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哮喘和鼻炎等疾病。

1.3 物理因素

物理性危害有牙片机、曲面断层机放射辐射, 电离辐射如高频电刀、电凝可致恶性肿瘤、白血病、不良妊娠及放射病, 激光束最大危害是对视网膜的损伤。口腔科设备和器械多, 其中超声洁牙机、高速涡轮手机等设备在使用时会产生噪声刺激, 长期工作在大于90dB的医疗环境中, 可使交感神经亢进。

1.4 社会因素

护理人员每天要进行大量的就诊安排、接待牙病患者咨询, 还要及时准确进行椅旁传递医生所需器械材料。随着医学发展, 齿科材料和技术不断更新, 使护理人员学习压力加大, 工作节奏快, 易形成护理人员心理和生理疲劳。

2 职业安全管理对策

2.1 生物因素的防护

提高防范意识, 了解血液体液传染危害性,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做好消毒隔离, 进行保护性着装, 尤其操作前后洗手消毒, 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 必要时戴手套及护目镜。工作的过程中养成穿防护服与戴口罩的习惯, 减少与他人唾液、灰尘等的接触机会, 戴防护眼镜可以有效地避免激光束对眼镜造成的危害, 同时也可以在很多程度上减轻飞溅物对眼镜的损伤, 保持工作环境的卫生, 及时的做好室内通风、紫外线消毒工作。同时护理人员要深刻认识锐器损伤的危害性, 制定切实可行的锐器放置、传递、使用、回收等规范管理程序, 杜绝各个环节中锐气伤害的发生。规范操作, 改变不正确的个人操作习惯, 对探针、镊子在传递过程中, 避免锐端朝向接收者。锐器意外刺伤后, 立即由近心端向远心端不断挤出血液, 并用清水清洗创口, 然后用3%碘酒浸泡消毒。针对可能传播的最长的潜伏期, 确定追踪观察时间、追踪观察处理效果和感染的情况[5]。

2.2 化学因素的防护

调制汞应在单独的装有抽风设备的房间, 在密闭的操作箱内完成, 或使用密闭自动银汞调合器, 治疗室配置良好的通风设备, 墙面和地面用过氧乙烯喷刷, 避免吸收汞, 磨除牙齿汞充填物时产生的废银汞颗粒以及充填时多余的银汞合金不要撒落在地面、桌面上, 要收集在盛有饱和盐水或甘油的容器内, 避免暴露在空气中, 增加了汞的蒸发[6];调剂和挤压银汞合金时带好口罩、帽子和一次性手套, 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对刺激性强、易挥发的消毒剂和口腔科易挥发材料应密闭存储, 防止溅溢或外溢。完善供水系统, 减少水路污染;各区域应进行有效的通风换气, 防止刺激性的气体对工作人员呼吸道的刺激。

2.3 物理因素的防护

合理的布局可避免清污区交叉, 患者就诊治疗椅应保持5m2~6 m2的距离空间, 保持诊室空气清新, 加强医务人员自身修养, 做到操作轻、走路轻、关门轻、讲话轻等。做好仪器日常养护, 调节到最佳工作性能, 最大限度降低工作噪声, 必要时安装隔音设施。可在诊室播放节奏缓慢抒情的轻音乐, 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单独设置口腔科放射室, 检测安全防护使其符合防护部门标准, 孕期妇女禁止接触放射线。光固化仪是主要的非电离辐射来源, 其最大危害可造成视网膜不可逆损伤, 避免操作时光源照射眼睛。

2.4 社会因素的防护

护理人员应正确认识口腔医疗工作的特殊性, 劳逸结合, 要合理的安排生活与工作的时间, 不断加强新业务、新技术的学习, 提高自身专科理论和技术操作水平, 积极预防出现心理、生理性疲劳, 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及氛围, 树立互帮互敬的良好团队精神, 舒缓心理疲劳, 同时给予丰富业余生活等措施, 消除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建议均衡、合理饮食, 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 全面增强自身的免疫抵抗力[7]。同时对口腔科的护理人员每年定时进行体检, 及时发现存在的健康问题及时处理。口腔科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应做好预防, 进行职业防护知识教育, 强化防护理念, 规范操作流程。医院管理者要重视职业暴露的危害性, 创造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保障监测系统完善, 完善防护设施和医疗设备。口腔科护理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 自我防护意识要不断提高, 不断加强自身防护, 从而达到将职业危害发生率降到最低、确保职业安全的目的。我院口腔科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有效避免了职业危害的发生, 同时保证了工作质量。

摘要:分析危害口腔科护理人员的因素, 提出相应的职业安全管理对策, 强调应提高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和专业素质, 规范操作流程, 改善工作环境, 加强科学管理。

关键词:口腔科,职业危害,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姚志清, 叶发明, 吴婧梅, 等.口腔专科医院的院感安全管理.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 (11) :983-985.

[2]黄小红.临床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6 (7) :749-750.

[3]魏琴, 吕思平, 梁庆红, 等.加强口腔科医院感染的监控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12 (3) :220.

[4]黄琼, 刘曼丽, 陆瑛.临床护士针刺伤的调查与分析[J].现代临床与护理, 2007, 6 (6) :34.

[5]吴安华, 任南, 吕一欣, 等.医务人员面临针刺伤的危害及其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12 (7) :525-526.

[6]尹美女, 戴淑珍, 潘津津.口腔门诊护理人员潜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 2004, 19 (4) :382.

[7]张光慧, 赵庆华.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 2006, 20 (8A) :1600.

职业安全危害护理实习 篇2

南京市浦口医院手术室

费为奎邮编:210031 【摘 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分析,总结出手术室护理人员长期工作在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性四大危害因素中所面临的职业危害因素。结果:使手术室护理人员明确职业危险因素。结论:要有效地避免或减少职业危害,必须明确职业危险因素。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员;手术室职业危害因素;探讨

职业危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粉尘、有害化学物质、物理因素、放射线物质、生物因素等对劳动者身体健康所造成的伤害。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和人民健康的需要,手术室的各种设备、材料更先进、多样化。这些设备、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对护理人员产生更多的危险。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中不得不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的组织、血液、分泌物,且易被锐利器械的刺伤。所有这些致使手术室护理人员成为职业危险的高危人群。要有效地避免或减少职业危害,必须明确职业危险的因素。物理性危险因素

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常见的物理性损害有:电离辐射、搬运重物、病人及长时间站立与不对称工作姿势造成的肌肉、骨胳的损伤,锐利器械的损伤,噪声及粉尘危害。

1.1 电离辐射:在骨科手术中,为了增加手术的准确性,X线机在手术室普遍使用,这是护理人员直接接触放射线引起电离轴射伤害的原因,从理论上看,即使小剂量暴露,长时间接触会蓄积而致畸、致癌[1]。如短期接触大剂量的射线,会发生急性皮肤灼伤、坏死、白内障,长期接触小剂量接触,数年后会发生白血病,其他肿瘤及畸胎等。

1.2 肌肉骨胳的损伤:据报道,由于负重引起脊柱损伤、腰骶损伤发生率达84%,转运患者是导致腰部损伤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手术的需要,护士为了看清术野,需要频繁将身体前屈,将颈向前向左侧弯曲并联合身体其他部位的转动或侧屈,身体处于不对称状态,会对脊柱弯曲侧产生更大的压力,同时需要更

多背部和肩部肌肉参与活动,长期处于扭颈、侧腰的工作姿势,会引起颈部、背部和腰部的疲劳不适和疼痛,并且可能会引起身体这些部位的病变。

1.3 锐利器械的损伤:锐利器械的损伤是手术室护理人员常见的损伤,发生这种损伤的原因有手术前装刀片,手术中或手术后更换拆卸刀片,以及手术中用手术剪、骨剪,骨膜剥离子时发生的意外。病原体随污染的锐利器械进入伤者的体内会使伤者感染某些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有资料显示,因职业引起的感染途径中锐利器械损伤约占80%[2]。

1.4 噪声危害:噪声是指能引起人们心理和生理不适的一切声音[3]。在手术室内噪声主要有来源于病人的呻吟,电动吸引器、电刀、电锯、电钻、监护仪器的声音。噪声长期剌激可引起机体植物神经和内分泌功能紊乱,导致月经失调,流产率增高;对心血管系统影响是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对消化系统影响是使消化功能紊乱。研究表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比安静环境高5倍,还可以引起听力下降、视力下降、眼疲劳、眼痛、眼花等[4]。

1.5 粉尘:粉尘主要来源于敷盖手术区时布类的抖动及手套滑石粉等。粉尘吸入呼吸道,日积累月可造成呼吸系统的损伤。化学性危险因素

为了消毒器械、浸泡标本、消毒环境手术室护理人员长期接触某些化学消毒剂,如甲醛、戊二醛、含氯消毒剂,吸入废气如麻醉废气、烧灼烟雾及化学性材料的嗅味。

2.1 化学消毒剂:甲醛、戊二醛、含氯消毒剂是手术室常用的消毒剂,具有强剌激性和挥发性。可经呼吸道吸入也可经消化道吸入,长期吸入含高浓度的这些消毒剂的空气或直接接触这些消毒剂可引起皮肤、眼睛灼伤、头晕、头痛、胸闷、气促、过敏等。甚至使组织细胞损伤突变引起消化系统及呼吸系统的癌症和致畸。

2.2 废气:废气主要来源于麻醉废气,烧灼烟雾及骨水泥的嗅味。麻醉废气主要是氯氨醚、异氟醚等从面罩瓣活瓣、螺纹管衔接处漏出和病人清醒拔气管导管时患者体内吸入的麻醉残余气体污染手术室的空气,长期吸入这些废气可造成肝脏损害及免疫力下降。烧灼烟雾来自手术使用高频电刀切割组织、凝结出血点时烧灼组织产生的烟雾;骨水泥的异味是骨科手术混合骨水泥时产生的;长期吸入这些烟雾和异味对呼吸系统形成威胁[5]。

2.3 臭氧:来源于用紫外线灯、臭氧消毒器进行空气消毒时产生。人的眼睛、皮肤暴露在紫外线下引起灼伤、过敏;臭氧吸入可致人中毒。生物性危险因素

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与病原微生物零距离接触,这是最具威胁性的职业危险因素[6]。在工作中护理人员直接或间接接触有传染性疾病患者的组织、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在频繁传递器械中易被误伤,这是造成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最主要原因,其中最严重的病原微生物感染有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

3.1 乙肝病毒感染:乙型肝炎是世界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我国属于高流行区,据统计我国约有10%~20%的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7]。乙型肝炎患者的潜伏期、急性期及病毒携带者的血液具有高度的传染性,接触极微量(10-7~10-6ml)含乙肝病毒的血液即可引起感染[8]。而且其致病性强,抵抗力强,对低温、干燥、紫外线及一般化学消毒剂均能耐受。护理人员长期接触含病毒的血液及被污染的手术器械,如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极易被传染。被针刺伤的致病率更高,只有0.004 μl含病毒的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易感人群发生1次病毒污染针刺伤后感染的机会为6%~30%。

3.2 丙肝病毒感染:丙型肝炎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及无症状携带者,主要经血液传播。慢性丙型肝炎的传染性可持续1~6.5年,传播机会大,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无有效的疫苗预防,手术室护理人员更应加强预防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3.3 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病毒是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病原体。此病毒的重要藏身之地是血液、分泌物,主要攻击人体的淋巴细胞系统,一旦侵入机体细胞,病菌将会和细胞整合在一起导致终生难以消除,引起感染和恶性肿瘤,研究证明艾滋病病毒的在离体血液在室温下的存活时间达96 h,当遇上新鲜的淋巴细胞时会复制传播。据《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报告2010》,至2010年10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共323 501例,其中艾滋病92 838例,死亡报告42 205率例。2010年1~10月,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9 866例,其中艾滋病12539例,死亡报告6232例,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有所提高,因此加强艾滋病病毒防范是刻不容缓的。

职业与心理因素

4.1 职业因素:手术室的工作要求护理人员长期处在站立状态,易导致下肢静脉曲张;工作不定时,饮食没规律引起睡眠紊乱、胃肠功能失调、神经衰弱、胃炎、胃溃疡、胃下垂等。

4.2 压力因素:压力是指一个人在面临与其愿望密切相关的机会、限制或要求时的一种动态条件[9]。手术室护理人员是一个高压力的群体。压力主要来源有:①工作量大、要求高、责任大、任务重、不规律,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使护理人员产生工作疲劳症,甚至出现心身耗竭综合症[10];②特殊的工作环境。手术室护理人员不得不直接或间接接触病人的组织、分泌物、血液,增加职业暴露的危险性,这易造成护理人员焦虑、恐惧等心理,据报道手术室抑郁、焦虑和恐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科护士发生率;③薪酬低,地位低,面临家人及社会人士的不理解,加大手术室护理人员心理压力;④协作冲突。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是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一起合作的工作,护理人员与麻醉医生合作默契程度;护理人员与手术医生的合作默契程度;手术医生的操作顺利程度等都影响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情绪。手术中手术医生难免遇上难题,出现情绪的变化波动,甚至责备护理人员合作默契性,使护理人员受委屈。

通过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平时工作中由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性这四方面因素所造成的职业危害,我们应该明确自身工作的艰巨性,在平时工作中能够有目的性的预防以上危害因素,避免职业危害的发生。参考文献

[1]尹爱华.护士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J].当代护士,2005,10(2):29.[2]陈明丽, 宋鹏飞.感染科护士应正确认识针刺伤并做好防护[J].中华当代医药, 2005,3(3):84.[3] 李 夏.I C U 噪音污染与管理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4):52.[4]梁贵生.嘈声作业对女工健康的影响[J].噪声与健康护理研究.2004, 8(9):1510-1511.[5] 刘 东,田世军.呼吸科医院感染的控制和预防[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62.[6]吕 英.急诊护士职业性损伤的自我防护.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10):45.[7]王德化.内科学护理学[M].第7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8.[8]袁育康.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M].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0:193.[9]黄忠实,护理学管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职业安全危害护理实习 篇3

(一) 弥补国内外护理专业实习女生人身安全问题研究的不足

国内对于妇女人身安全与权益一直是个热门问题, 因为妇女这方面是弱势群体。对于实习生安全问题的研究不少, 而研究护理专业实习生的人身安全问题极少, 并且也只限于对临床实习场所的风险, 对于临床实习场所之外的风险没有涉及, 专门关于护理专业实习女生的人身安全问题研究还没有。并且这些研究明显没有站在学校管理的角度。

国外重视医疗护理人员的风险研究, 他们认为在实习前需对学生进行风险管理的培训。美、英对护理风险防护纳入课程教育, 并进行持续的教育, 美、日、加拿大还在网上提供护理职业风险管理的资源。但也只是临床实习中的风险, 对于临床实习之外的风险也没有提及。

对于护理专业实习生的人身安全问题研究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深入, 对于护理女生的人生安全可能也将会有, 但这些都是临床方面的, 目前还看不到临床实习外的研究状况。

(二) 为保障护理专业实习女生人身安全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实习是护理学生从理论转向实践、从学生向护士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 这个阶段学生在校外, 但还是在校生, 处于学校的管理时期内, 本研究为学校对护理女生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在实际工作中, 为学校在现实中管理好护理实习女生, 最大限度地保障护理女生在实习时期的人身安全提供指导。为辅导员管理好护理实习女生的人身安全提供经验。对护理专业实习女生面临的重点及典型人身安全问题提供经验和借鉴, 比如面对医患关系紧张及冲突时的对策, 上、下夜班路上的人身安全等等。从学校管理学生的视角, 做好对远离学校的实习生的管理, 预防护理专业实习女生人身安全免受侵害, 特别是在实习工作场所之外的风险管理提供第一手资料和经验。

二、调查的对象

调查的学生为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全体护理专业实习女生1104名。

需要说明的是因工作及学生管理原因, 本次同时对2012级全体护理专业实习男生、2012级助产专业两个实习班学生、护理10级五年制两个实习班学生进行调查, 但因课题设计及研究需要, 未将其数据收入。

调查的实习点涵盖学院的40个实习点。除此之外, 调查的还有学生自行联系的实习医院。

三、调查方法

(一) 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对于距离学校较近的实习点, 比如黔东南州人民医院, 或者实习人数较集中的实习点, 比如黎平县人民医院采取的调查方法。

(二) 访谈调查

问卷调查的同时, 我们还会进行访谈, 从而使调查更具有真实性, 与问卷调查互相印证。有的采用个别访谈, 有时开小型座谈会, 进行团体访谈。还时常用方便快捷的电话访谈, 短信访谈。

(三) 网上调查

我们建有实习群, 班集群, 在调查中充分利用互联网, 发放问卷, 回收调查结果, 反馈信息, 交流信息。特别是对较远的外省实习点, 如南宁市中医院, 还有实习人数较少的实习点采用的有效方法。

(四) 实地调查

这主要是对于发生的重大事项进行的调查, 比如调查车祸原因。

四、调查时间

尽管课题是下半年立项的, 实际上因为实习管理的需要, 我们的调查时间从2014年过6月份实习生开始实习就就已开始, 直到2015年3月份实习结束。

五、调查的内容

(一) 问卷调查内容

问卷调查内容设计了32个问题, 涵盖了护理临床实习中医疗器械所伤、病菌传染、辐射、医患冲突及其他人身安全问题的调查, 也涵盖了临床实习场所之外上、下夜班的路上、居住地、交通事故及其他人身安全问题的调查。重点调查医患关系紧张及冲突时人身安全, 上、下夜班路上的人身安全, 实习工作场所之外的风险。

问卷调查具体内容见附件1:护理专业实习女生的人身安全问题调查问卷。

(二) 其他调查方式调查的内容

本次调查方法的访谈调查、网上调查、实地调查围绕问卷调查内容开展调查的同时, 还对其他一些随机性的问题, 突发性的问题展开调研, 丰富了调查的内容, 补充了细节, 获得了更多的产生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调查的结果

(一) 问卷调查结果

以各种方式发出问卷调查1104份, 回收1104份。其调查结果详见附件2:护理专业实习女生人身安全问题调查问卷统计表 (此处略) 。

(二) 综合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网上调查和实地调查等多种调查方式, 得出如下基本情况

1.护理专业实习女生普遍存在人身安全隐患。

在对护理专业实习女生是否存在人身安全问题的问卷调查中, 971人认为存在人身安全问题, 79人认为不存在, 54人不清楚。用表格展示如下:

问卷调查与我们在访谈调查、网上交流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 护理专业实习女生普遍存在人身安全隐患。

2.护理专业实习女生的最大人身安全问题来源首先是实习场所之外的意外事故, 然后是医院临床实习场所。

对于实习女生的最大人身安全重大风险主要来自哪里, 是本次调查的重要目的之一。问卷调查中750名同学认为来自实习场所之外的意外事故, 354名同学认为来自医院临床实习场所。前者的比例远远大于后者。用表格展示如下:

3.护理专业实习女生的重大人身安全事故存在多方面的因素。

护理实习女生的重大人身安全事故具体有哪些调查中, 874名同学认为是交通事故, 926名同学认为是实习中医疗器械所伤、病菌传染、辐射, 794名同学认为是医患冲突, 561名同学认为是其他方面。用表格展示如下:

对于这样的一个多选题, 同学选择时, 各个选项所占比例都很大, 说明重大人身安全事故存在多方面的因素。

4.护理专业实习女生在医院临床实习场所的人身安全的基本情况。

在医院临床实习场所, 被刀剪针及药瓶的碎玻璃片等锐器所伤的同学有929人, 占到总调查人数的84.1%, 被其他所伤的有88人, 占到总调查人数的8%, 没有受伤的有87人, 只占到总调查人数的7.9%。

上班时, 遇到过病人或病人亲友谩骂的有561人, 占到总调查人数的51%, 肢体冲突暴力的有71人, 占占到总调查人数的6.4%, 以上都没有160人, 占占到总调查人数的15%.

5.护理专业实习女生在实习场所之外的人身安全的基本情况。

实习场所之外的护理专业实习女生人身安全问题是本次调查的重点。本次调查同学交通事故的数据如下:

调查同学住宿的地方的风险数据如下:

调查同学在上、下夜班的路上是否感到不安全, 同学的回答数据如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感到不安全的同学有885人, 占总数的80%, 没有感到不安全的同学有219人, 占总数的20%。

对于调查“你在上、下夜班的路上, 有过人身安全受侵范的经历”, 其中24名同学遇到过抢劫, 占总数的2.2%, 59名同学遇到过跟踪, 占总数的5.3%, 1021名同学没有遇到过人身安全受侵范, 占总数的92.5%。

(三) 护理专业实习女生的特点调查

1.性别特点。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 社会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和老龄化社会的发展, 医疗队伍需要不断地壮大, 越来越多的考生报考护理专业。在护理专业中, 主要以女学生为主。男生在护理专业中虽然也有报考, 但人数较少。所以在实习中, 大多数的护生为女生, 男护生非常少。女学生在实习阶段, 女学生每个月都要在自己生理期身体不适的时候继续进行大量的工作。

2.行业特点。由于学生刚刚进入实习阶段, 带教老师不放心学生, 担心学生做错事, 所以带教老师在安排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之外, 经常会让学生做一些打扫工作, 造成实习内容和教学大纲不符, 学生在某些环节缺少动手实践的机会。

3.自我约束能力缺乏。学生的年龄大部分在20岁左右, 缺乏自我约束能力, 加上部分父母对孩子宠溺, 觉得实习很辛苦, 帮助学生向实习医院请假, 助长了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4.安全意识薄弱。学生离开学校, 到医院开始他们新一阶段的学习, 对医院的环境不熟悉, 对医院的工作方式的不了解, 要逐渐地在陌生环境中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因很多实习医院不提供住宿, 学生需要自己租房, 学生缺乏社会经验, 加上要自己承担租房费用。学生往往由于自己的经济情况, 所租的房子居住条件和安全条件较差。

5.工作原因。由于医院工作的特殊性, 学生要和带教老师一起上夜班, 上下班的时间较晚上班的路程具有不安全性。上班时间有时与患者及其家属与发生冲突的可能。

6.情感原因。女学生正处在情感丰富的年龄阶段, 离开学校, 没有了学校的约束, 加之医院只负责实习女生的教学。缺乏自我约束力的女同学, 容易将自己的情感凌驾于工作之上。

7.心理因素。临床的现实性和学生的认知出现偏差, 加上有些带教老师不放心学生, 给学生的动手机会少, 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落差感, 医院不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 学校无暇顾及到学生的心理辅导, 学生容易在实习阶段出现行为偏差。

基层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及防护 篇4

1 职业危险因素

1.1 生物因素

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 在日常工作中护士经常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 受感染的机会较多。护士在为患者做各种护理、换药、输液、注射、吸痰等操作时, 手污染的机会最多, 如不严格执行消毒隔离, 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另外, 针刺伤是最常见的职业危害, 据报道, 被污染的利器经皮损伤可感染多种疾病, 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乙型肝炎病毒 (HBV) 、丙型肝炎病毒 (HCV) 等[1]。

1.2 物理因素

对临床护士构成职业危害的物理因素包括X线、噪声以及各种常见医疗仪器的辐射等。临床上高科技仪器的广泛使用, 提高了诊断治疗的准确率, 但其产生的电离辐射, 如保护不当, 可蓄积致癌;监护仪、呼吸机、电动吸引器等各种监护设备报警致噪声超标, 会对人的心理和生理造成损害;进行术中摄片, 透视下穿刺、复位等, 少量多次接触放射线, 可对人体造成损害。另外, 护士每天要对治疗室、病室进行紫外线消毒, 消毒因子、紫外线、臭氧可对人体造成损害, 使用不当可引起紫外线眼炎或皮炎。

1.3 化学因素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 各种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化学因素随处可见, 临床各种化学消毒剂被广泛用于空气、物体表面、器械的消毒, 如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戊二醛等均对人体皮肤黏膜、呼吸道、神经系统存在不良影响[2], 可刺激皮肤黏膜、眼睛及呼吸道黏膜引起过敏反应和哮喘。

1.4 生理、心理因素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 临床高精尖技术的广泛应用, 使护士的工作量明显增加;护理工作的连续性、无规律性、夜班护士长时间睡眠紊乱导致心理压力增大, 加之护理人员严重短缺, 使得临床护士超负荷工作, 也会产生不良的心理疾病, 如:精神紧张、焦虑、烦躁等。另外, 新型仪器设备复杂, 知识更新快, 对护士素质要求高, 心理压力和工作压力增加, 易导致心身耗竭综合征等。

2 防护对策

2.1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 提高防护意识

提高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性损伤的关键, 对临床护士进行职业防护知识、意识、操作技能、行为的培训, 可以通过讲座、资料、知识测验等方式进行宣传, 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与, 增强其防护意识, 告知护理人员医院的每个个体均具有传染性, 使他们在工作中做好职业防护。

2.2 生物因素的防护

2.2.1 做好自我防护

在工作中须严格执行预防标准, 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均具有传染性, 接触时须戴手套, 必要时隔离, 有可能发生喷溅时, 须戴口罩、眼罩, 穿隔离衣[3]。手部皮肤有破损时戴双层手套, 能有效防止感染和降低感染率。

2.2.2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规范操作行为

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 要保证充足的阳光, 防止锐器刺伤, 使用后的利器直接放入利器盒内, 禁止将使用后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避免刺伤。

2.2.3 重视预防接种, 提高护士免疫力

医院应定期对医护人员接种乙肝疫苗。

2.2.4 利器损伤后的防护

在工作中不慎被污染的利器损伤后, 须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 使部分血液排出, 用肥皂清洗伤口, 并用流动水冲洗, 再用碘酒、乙醇消毒。如不明确患者是否属感染患者时, 要抽血做相关病原学检查, 必要时注射疫苗或免疫球蛋白进行早期预防。如为黏膜损伤, 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并进行复查。

2.2.5 重视手卫生

医院感染病原体传播的主要媒介是污染的手, 而洗手是避免细菌感染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因此临床护士要严格掌握洗手和手消毒的指征, 采用正确的六步洗手法, 如: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前后等都要洗手, 曾有报道检测医护人员接触患者或污物后未洗手的带菌率为100%, 因此, 做好手卫生对预防职业感染有重要的意义。洗手后使用一次性纸巾或消毒后的毛巾擦手, 防止再污染。

2.3 物理因素的防护

2.3.1 放射线的防护

使用放射性医疗仪器时, 严格实施安全防护措施, 避免直接照射人体, 如:术中造影、骨折复位等, 护士上台前须穿好铅衣, 并设置铅屏风。

2.3.2 紫外线的防护

紫外线对人体眼睛、皮肤有损害, 故开关应设在室外, 并有明显标识, 避免紫外线照射时进入消毒区;消毒后应进行空气净化, 减少对人员的损害;测试紫外线灯管强度时, 应戴防护眼镜、手套、口罩和帽子, 避免皮肤暴露在紫外线光照下。

2.3.3 噪声的防护

更新陈旧的仪器设备, 选择噪声小、性能好的仪器;为防止或减轻噪声污染, 使用时应尽量调低音量, 定期对仪器进行保养和维修, 以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

2.4 化学因素的防护

在配制和使用化学消毒剂时, 应先戴好口罩、帽子和手套,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避免直接接触, 如不小心溅到眼睛和皮肤上, 应在流水下反复冲洗, 将危害降到最低。对挥发性化学消毒剂应注意加盖密闭保存。在空气消毒后要及时开窗通风, 加强空气流通, 以增加化学物质的自然清除率, 减少其蓄积, 降低其在空气中的浓度。

2.5 生理、心理因素的防护

护士长要引导护士保持积极向上、乐观愉快的良好心境, 不断培养其心理适应和心理承受能力, 优化护理工作环境, 适当调整班次, 减轻工作负担;配备充足的人员, 减少工作时间, 减轻劳动强度, 保证护士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 拥有充沛的精力,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 以适应护理工作的需要。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 我们更应高度重视职业的特殊性所带来的危害, 针对危险因素加强职业危害的宣传教育, 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 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 减少职业危害, 维护身心健康,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段素芝, 杨素霞.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J].护理研究, 2008, 22 (4) :1106-1107.

[2]张豫芳, 吕晓玲, 夏秋江, 等.重症监护病房职业安全存在的危险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 (5) :576-577.

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分析 篇5

1 危害因素

1.1 生物因素

护理人员职业的特殊性加之近年来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 要求护士贴近社会、贴近临床、贴近患者, 使护士接触患者的体液如滑膜液、精液、阴道分泌液、胸膜液和羊水等几率大大增加, 从而增加了护理人员感染的机会。大量调查结果显示, 护理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有较高的职业损伤率和职业暴露率, 导致了较高的感染率和带菌率。据WHO统计, 护士、医院实验室人员和清洁工是创伤性接触的高危人群, 年创伤率为1%~2%, 创伤后感染率为0.3%~3%[1]。在诸多生物因素中, 护士因锐器损伤, 尤其是因针刺伤而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最多见[2]。由针刺引起的损伤就可传播20多种血源性传染病, 其中没有经过乙肝疫苗接种者, 若被带有乙肝病毒的针头刺伤或锐器割伤1次, 根据乙肝患者e抗原 (HBe Ag) 情况的不同, 其感染率是6%~30%。表面抗原 (HBs Ag) 和核心抗体 (HBc Ab) 阳性的患者表示血液中含乙肝病毒量多, 因此传染的机会最大。被含有丙肝病毒 (HCV) 的针头刺伤或锐器割伤后的感染率是1.8%, 通过血溅而引起感染的情况目前还不清楚;被含有HIV的针头刺伤后, 平均感染率为0.3%。被含有HIV的血液溅到眼睛、鼻腔内的平均感染率为0.1%, 含有HIV的血接触到皮肤上的感染几率估计小于0.1%, 少量的血液接触到皮肤可能不会引起感染。有报道通过职业传播的HIV感染者中, 护士占52.1%[3]。微生物气溶胶污染引起呼吸道感染可高达20%[4]。在SARS疫情中, 一线的医护人员感染率最高>20%。80%~90%的健康的医护人员患传染病是针刺伤所致。每年被针刺伤的人数高达80万以上, 占从业人员16%[5]。

1.2 化学因素

由于职业的关系, 化学性因素对护理人员造成的危害主要原因是不可避免地接触一些消毒剂及药物, 如抗肿瘤药、麻醉剂、环氧乙烷、戊二醛、含氯消毒液等。这些药物的共同特点是容易进入空气中或容易接触暴露, 而且多具有致畸和致癌作用。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以解决消毒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是在医护人员职业防护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有报道长期吸入混有较高浓度的戊二醛容易引起眼烧灼、胸闷、气喘、皮肤过敏等症状[6]。对护理人员职业卫生安全影响最大的化学因素是接触抗肿瘤药物, 现阶段使用的抗肿瘤药物大多数为细胞毒剂, 具有致突性、致癌性、致畸性[7]。有研究证实, 在工作间空气或工作台表面可测到抗癌药物, 有学者用气相色谱分光技术在职业接触细胞毒性药物的护士尿液中检测出甲氨喋呤、环磷酰胺、铂类等药物[8]。职业暴露于抗癌药对护士可造成毒性反应, 谢金辉等[9]进行的职业接触抗癌药对护士生殖结局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护士职业接触抗癌药可导致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增加。金力奋等[10]对某医院肿瘤科护士职业接触抗肿瘤药的遗传损伤研究结果显示, 肿瘤科护士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染色体和DNA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1.3 物理因素

护理人员普遍存在颈椎病、下肢静脉曲张、腰背痛问题, 这些疾病的发生主要与护理人员弯腰动作多、劳动强度大、站立时间长、低头工作多且工作中不能正确运用力学原理等有关[11]。例如手术室护士长时间处于相对固定的体位, 肌肉和肌腱疲劳、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导致颈椎病、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护士在搬运患者、弯腰为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时引起运动功能性损伤, 如腰背痛等[12]。长期接触X线可对人体造成很多损害, 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血功能低下、晶状体混浊、精子生成障碍, 甚至诱发肿瘤[13]。紫外线能引起微生物细胞内成分的化学变化, 使其遭到破坏而死亡[6]。对人体皮肤、眼睛都有伤害。

1.4 心理-社会因素

国内调查结果显示, 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常模, 护士人群的心境抑郁、心理紧张、焦虑失眠发生率较高, 心理状况不佳的检出率达到12.3%。护理工作压力源主要有: (1) 不良的工作环境; (2) 紧急的工作性质; (3) 沉重的工作负荷。医务人员长期面对疾病、意外伤害、死亡, 忧伤情绪会影响精神状况和生活态度。社会对医护工作者的要求不断提高, 公共突发事件以及酗酒、吸毒、医闹等社会问题都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风险性和紧张感。长期的三班倒工作制造成医务人员心理压力加重, 角色及生物钟紊乱。据报道:个别工作人员往往因为疏忽造成职业损伤[14]。其感染传染性疾病有50%是工作行为欠规范所致[15]。

2 防护措施

2.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应建立标准的预防原则和接触特殊感染源控制的预防原则。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使用的一种预防措施, 将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不包括汗液) 均视为具有传染性, 在接触上述物质黏膜与非完整皮肤时, 必须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如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或伤口时必须戴上手套;若有可能溅出血液、体液则必须戴上口罩、眼罩并穿上防护衣, 要正确穿防护衣;小心处理针嘴及利器;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伤口后, 除下手套时应立即洗手。要重视洗手与戴手套, 因为医院病原体传播的最主要媒介是污染的手, 因此要强调洗手的重要性。在进行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前后、上下班前、脱隔离衣后均要洗手。曾有学者检测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或污染物后未洗手的带菌率为100%[16]。因此, 一定要重视洗手并掌握洗手的规范方法。实践证明, 这些预防措施在临床工作中起到了积极作用[17]。认真、规范、适时的洗手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有效、方便、经济的措施, 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方法可减少医院感染的20%~30%。

2.2 发生刺伤、割伤后的处理措施

发生刺伤、割伤后首先要挤压伤口, 让伤口内的血液流出;禁止直接按压伤口。挤压后用无菌水或清洁水、纯净水 (无条件时用温自来水) 彻底冲洗;冲洗时间不少于1 min;再用碘酒或酒精冲洗消毒伤口, 然后报告感染管理科备案, 进行预防接种, 跟踪随访, 以便进一步给予干预治疗。 (1) 职业暴露乙肝病毒后的处理:乙肝易感者与对乙肝疫苗无应答者, 即血清抗HBs阴性者, 当接触HBs Ag (+) 血清或血液后, 第一种方法是应紧急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HBIg) , 首次注射应在暴露后48 h内完成。HBIg的效价必须>1∶200 000 (即>200 IU/瓶) , 用量0.6 m L/ (㎏体重) 的保护效果较理想。对既往接种过疫苗而无血清学应答者, 宜接种HBIg两次 (相距3~6个月) 。暴露后1个月如未发生乙肝, 宜重复应用HBIg 1次。第二种方法是应急接种乙肝疫苗, 在暴露6个月内予血清学随访, 并注意有无相关的临床表现与肝功能变化;血清乙肝表面抗体≤10μL/m L的医务人员需加强接种乙肝疫苗1次。并接种HBIg 1次。 (2) 职业暴露HCV后的处理:对此类血源性感染尚无适当的预防方案。预防性应用干扰素、抗病毒药是否奏效尚无定论。对暴露者的血清学随访抗HCV十分重要, 暴露后24~48 h内及6个月、12个月时要检查3次抗HCV抗体。一旦血清抗HCV由阴转阳, 应启动抗病毒治疗, 不必等待肝功能出现异常。职业暴露HIV后的处理: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对发生艾滋病毒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基本用药程序为两种逆转录酶制剂, 使用常规治疗剂量, 连续使用28 d;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 最好在4 h内实施, 最迟不得超过24 h;即使超过24 h, 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在操作时要避免受到针头和其他锐利物的损伤, 操作后针头或锐器在使用地立即被扔进耐刺的锐器收集箱中。建立损伤后的监护与健康跟踪制度。

2.3 加强对药物管理

加强对化疗药物的管理, 建立化疗操作流程, 加强护士的防护意识, 提供安全的防护用品、设备和环境。接触抗肿瘤药物的护士应穿戴好手套、防护衣和口罩, 口罩和手套要定时更换;操作中不慎将药物溅到皮肤上或眼睛内时, 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在使用化学消毒剂时, 除做好与接触抗肿瘤药物同样的个人防护及良好的通风环境外, 要科学地使用化学消毒剂浓度, 化学消毒剂要集中存放, 存放的容器要密闭并要有显著标记。

2.4 减少精神及心理压力

护理人员因工作对象、环境、社会地位、护患关系等造成心理紧张, 工作压力比一般职业突出, 其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一般人群。要积极应对各种压力, 调节心态。护士长要体谅和宽容护士, 适当缓减其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 实行弹性排班, 加强治疗高峰期人力配备。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增加护士职业满意度、安全感及成就感, 使之形成职业选择的认同感。要学会自我应对与减压, 如唱歌、跳舞、练瑜伽、听音乐、读书、养宠物、旅游、度假等。通过继续教育等途径拓宽知识, 完善知识结构;通过学习沟通技巧, 正确处理护患关系。以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技术, 防范差错事故的发生。

职业安全危害护理实习 篇6

1 常见职业危害

1.1 生物危害

门诊输液室一般为大间, 往往十几个或几十个患者同在一间输液室输液, 在治疗高峰时段更拥挤不堪, 根据人口密度越大, 空气中细菌平均菌落数也越大[1], 以医院空气微生物评价标准:病菌来源主要有患者咳嗽、喷嚏、谈话、呕吐物、排泄物等。这些随扫除、人员走动而扬起的尘埃, 存在空气中传播感染的危险性, 门诊输液室发生医院交叉感染为首发区域。个别护士对自我防护意识不强, 接触患者、各种操作存在不戴口罩, 忽视一操作一洗手。在生物危害因素中, 护士因器械损伤, 尤其是因针刺伤经血液传染的疾病最为严重, 健康的医务人员患血液传播疾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特别是门诊治疗中, 病种复杂, 没办法第一时间搞清楚患者的具体病种, 典型的生物危害更为严重。

1.2 化学危害

主要来自抗肿瘤药物及含氯消毒剂, 如护士在操作过程中接触抗肿瘤药物, 特别是配药时挥发在空气中的微粒药物往往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被动吸收。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 多数抗肿瘤药物为细胞毒剂, 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 使白细胞下降, 致细胞突变和致癌性, 接触抗肿瘤药与自然流产、宫外孕等危害有关, 具有挥发性和刺激性的消毒剂通过吸入或皮肤接触而引起上呼吸道炎症、化学性气管炎或皮肤损害等, 这些危害都是护士对自身防护不当所带来的。

1.3 心理社会危害

主要指工作压力, 压力源来自专业及工作本身, 特别是门诊工作量不稳定、护理人员相对不够、长期处于繁重而平凡、思想高度集中、精神过度集中的环境中, 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 患者由于看病花费时间长, 又多次交费到最后输液, 护士所面临的质疑、暴力等, 造成护士身心疲惫, 再加专业的特点, 要不断更新知识, 参加继续教育、进修、培训、各种技术操作熟练情况以及家庭的压力等, 都严重干扰护士的身心健康。

1.4 各种噪音的危害

门诊输液室由于患者多、家属及陪伴人员多, 特别是婴幼儿占输液总数的50%~70%, 噪音来自患者对注射的恐慌、工作人员、探视人员、陪伴人员的谈话、电话、手机以及婴幼儿的哭声, 使整个房间处于高音贝的噪音之中, 噪音长时间作用于机体, 使机体产生不良后果, 造成听觉器官的损害, 还影响全身系统, 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和内分泌系统的损害, 造成护士注意力不集中、心烦意乱、记忆力减退、失眠、神经衰弱、易出差错等。

2 防护措施

2.1 生物危害防护

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 加强防护意识, 减少职业暴露, 室内地面由固定卫生人员在上班前30min及下班后彻底清扫, 并用含氯消毒液湿扫, 有呕吐物时随时清扫以保持洁净, 清扫用具做到室内专用, 并由标志, 室内空气用“多功能动态杀菌机”每日定时消毒, 在福建省莆田市第一医院门诊接受输液治疗中, 婴幼儿占50%~70%, 为了减少室内人群的密度, 我们采取婴幼儿与成人分室输液, 从而有效阻断传播来源, 接触患者时做好消毒隔离, 特别是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操作时, 应带手套, 护理人员在进行物品的回收、消毒过程中, 严格按照标准预防原则进行, 严格洗手是护士在繁忙的工作中自我防护措施中最简单而有效的。防止锐器伤需要培养护士良好的行为习惯, 每位护士都应将职业防护时刻融入到护理工作中, 如掰安瓿时使用纱布, 禁止将使用过的针头重新回套针帽, 拔输液管时将头皮针分离并及时放入专用锐器箱内, 操作完毕后小心处理各种锐器及时归位等, 工作繁忙或抢救患者时应保持忙而不乱, 为不合作患者注射时请他人帮助。

2.2 化学危害防护

加强化疗药物的管理, 建立化疗操作流程, 提供安全的防护用品、设备和环境, 接触抗肿瘤药物的护士, 应戴好口罩、手套、穿防护衣, 必要时带防护面罩, 应在排风和抽风的设备场所进行, 配药用过的针筒、输液器药瓶等应集中封闭处理,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医院已采取使用化学药统一管理和配制, 需要化疗的患者集中在肿瘤内科进行, 这样减少许多护士接触。在配制有氯消毒剂时, 应做好手及皮肤的保护, 并戴好口罩, 同时容器应密闭, 并有明显的标志。

2.3 心理危害的防护

加强护士的学习, 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 增强应激能力, 建立护士支持系统, 如健康娱乐中心、心理咨询室等, 减轻心理压力, 缓解心理疲倦, 在工作上给予肯定和支持, 尊重护士在工作中的专业权利和人格权利, 增加护士的自信心, 在护理人员自身应对中增强服务意识, 提高业务知识水平, 不断更新和扩宽自己专业理论知识, 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 规范操作流程, 同时注重对静脉穿刺技术的训练, 特别是针对性进行小儿头皮穿刺技术的短期培训, 并组织学习探讨总结经验, 极大提高穿刺水平, 加强护患沟通特别是婴幼儿产生恐慌心理, 多做解释、多鼓励, 使患孩能愉快接受, 减少护患矛盾。

护理人员面临各种职业危害既是客观存在, 又是可以预防, 只要每位护理人员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严格遵守各种治疗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锻炼、充分休息、勤洗手, 定能预防和控制职业损伤的发生, 保持健康的身心服务于患者。

参考文献

职业安全危害护理实习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感染科21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 年龄20~39岁, 平均年龄28.6岁;工作年限<5年10人, ≥5年11人。分别进行规范化职业危害培训及防范措施的重要性讲座。

1.2 传染科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1.2.1 生物性因素

各种呼吸道传播的疾病、消化道传播的疾病、血液传播性疾病、特殊病菌因素包括细菌性和病毒性因素[1]。由于收治患者均为传染病患者, 均为病原菌携带者和传播者, 病原微生物易通过口鼻腔致呼吸道感染。部分患者有介入性导管的放置, 病原菌还可以通过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传播疾病。接触患者的血液或体液传播病原体 (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等) 。

1.2.2 化学因素

工作中所接触的有毒化学物质所致的危害。护士在使用化学消毒剂时, 有引起咽喉炎、职业性哮喘的危险[2], 特别是戊二醛、甲醛等挥发性消毒剂, 可引起各种损害, 对人的皮肤、眼睛、呼吸道、胃肠道刺激非常大。环氧乙烷、乙醇、甲苯还能诱发细胞突变, 并具有累积效应。这些可在消毒液的配制、使用过程中发生;某些医疗器械损坏所致的毒物外漏, 如体温计水银、血压计损坏时造成的汞外漏;执行化疗过程中对机体的损伤等。

1.2.3 物理性因素

护士工作经常受到辐射、触电、烫伤、噪音等危害。尤其是护理实施放射诊疗患者的过程中, 应避免放射线的危害, 大多数护士不具备放射物理学知识。

1.2.4 其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护士心理压力过大、精神高度紧张使之神经中枢严重失调。同时长期处于工作繁重、思想高度集中、精神过度紧张、站立时间等因素对护士的身心有着极大的影响。

1.3 防范措施

1.3.1 加强感染科护士的职业防护培训和教育

树立职业安全理念, 增强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 推行标准预防, 即假设所有人的血液等体内物质都有潜在传染性[3], 接触时均应采取防护, 洗手时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

1.3.2 加强空气流通

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在配制和使用消毒液时可使用手套、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品, 以尽量避免消毒液对眼睛、皮肤、黏膜的直接刺激, 对于挥发性消毒液, 要加盖密封保存[4]。

1.3.3 防辐射

对电离辐射要尽量避免X线照射, 穿防护铅衣, 在无法躲避时尽量使身体不进入直射线中, 妊娠期禁止与X线接触。

1.3.4 学会自我调节

保持舒畅、愉快的心情, 注意休息, 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 最好培养一些个人兴趣与嗜好, 如感到工作压力过重时, 应注意给自己选择一个释放压力的途径, 寻求可倾诉的对象, 适当发泄自己的情绪, 以缓解内心的压力。

1.4 方法

对我院感染科21名护理人员分别进行规范化职业危害培训及防范措施的重要性讲座, 同时调查在过去工作中有过职业损伤的人员及因素。

2 结果

我院感染科21名护理人员, 有过职业损伤的共16人占76.2%, 其职业损伤因素分析, 见表1。

感染科16名护理人员有过职业损伤, 其中工作年限<5年的7名, ≥5年的9名;生物性因素6人 (37.5%) , 化学因素5人 (31.2%) , 物理性因素1人 (6.3%) , 其他4人 (25%) 。

3 讨论

在工作中与传染病患者接触是护士面临的一种风险, 但只要使用合适的感染控制技术, 遵循良好的个人卫生原则, 提高感染科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 给予相应的制度支持, 将防范措施制度化, 并给予技术指导, 就能把职业危害降低到最低水平。因护士工作中的职业危害是严重威胁护士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应予以高度重视, 而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是促进护理队伍稳定及护理事业发展的前提: (1) 加强防护知识的宣教, 增强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及防护行为。 (2) 加强护理人员的卫生保健监测, 保证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对医疗废弃物不能乱丢乱放, 应严格按要求销毁处理, 一旦不慎被带血针头刺伤, 应立即对伤口进行处理, 必要时注射乙肝、丙肝疫苗, 并随诊3~6个月。 (3) 教育护理人员重视洗手环节, 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及防护措施。当手或其他皮肤、黏膜表面被血液及体液污染时, 应立即彻底冲洗, 摘除手套后洗净双手, 督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养成良好的操作行为[5,6]。 (4) 坚持做好空气消毒。选择高效、广谱、低毒的化学消毒剂, 消毒剂的配制浓度要准确, 防止过量, 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5) 要学会自我心理疏导, 放松情绪, 把自己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 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环境, 建立和谐医院, 积极投身于护理工作中, 减少职业损伤的发生。

社会在进步, 人们的健康意识普遍提高, 护士也应关注、爱护自己的健康。在我们与患者之间建立起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关爱的纽带, 达到让患者健康、让自己健康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滕倩倩.护理职业损伤的风险因素及防护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7, 4 (8) :59.

[2]申翠香, 李学琴.使用戊二醛应采取保护措施[J].国外医学:护理分册, 2002, 21 (5) :230.

[3]吴丽军.护士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风险与预防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5) :386.

[4]徐荣贵.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和预防[M].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14 (6) :717.

[5]李映兰.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 2002, 17 (3) :230.

上一篇:齿轮箱轴承下一篇:燃油喷射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