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2024-08-27

甲醇的职业危害与防护(精选12篇)

甲醇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篇1

职业危害是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自身防护不当而造成的职业损伤, 而导致了与职业有关的疾病。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深入开展, 采血护士每天都会与各种类型的献血人群接触, 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 常常暴露于各种现存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中, 容易成为职业危害的高危人群。

在现有的工作模式下, 虽然在献血者登记、体检中, 已经做了征询、血型、硫酸铜比重、HbsAg等项目的初筛, 但HCV、HIV、Tp等病毒携带者仍有一定的比例, 而采血护士在采血、热合、留样、按压针眼处以及处理献血反应等等过程中, 都会有不慎被血液溅污或针头刺伤的情况, 采血护士有着被感染的高度危险。为了了解血站采血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 增强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 笔者对本站采血护理人员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调查对象

对我站采血工作岗位的采血护理人员 (包括曾经在采血岗位工作过的护理人员) 共36人进行问卷式调查。

2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开放式问卷调查表, 对36名采血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回顾性调查。

2.1 将采血护士的职业危害分为四个方面

①物理因素:a.采血针刺伤:这是工作中常见的职业危害;b.颈椎、腰椎疼痛:由于工作长时间低头弯腰引起的慢性劳损;②生物因素:采血护士在采血操作中如留样时血液外溢、热合时血液外溢、处理献血反应时针 眼血外溢等情况, 采血护士的手上, 皮肤上、衣服上被血液溅污, 当处理不及时或方法不妥当, 被污染部位一旦有被损伤时, 就可能被感染;③心理因素:采血护士常年在外采流动车上, 生活缺乏规律, 工作节奏紧张, 精神压力大而引起的心理危害, 最常见的是胃部不适, 如溃疡病、焦虑、失眠等;④化学因素:a.因工作中经常接触各种消毒剂, 引起接触性皮炎;b.采血车周围环境空气污染 如汽车尾气、噪声等, 潜在性危害, 长期在这样环境下易疲劳引起烦躁、头痛等。

2.2 将采血护士的职业防护分为两个评价标准, 见表2

①严格防护:操作后不回套针帽, 每次操作前后洗手, 用镊子接触锐器, 接触被血液污染医疗用物时戴手套, 戴口罩帽子等;②一般防护:部分能做到或防护不当。

3结果

3.1 分析表1

3.1.1 36人100%的采血护士都曾被血液溅污, 34人94%的采血护士曾被针头刺伤过, 12人33%的采血护士曾受外界的环境影响引起疲劳、烦躁、头痛。可以看出采血护士在工作中, 血液溅污、针头刺伤和疲劳、烦躁是职业危害中最常见的因素。

3.1.2 颈椎、腰椎劳损 有8人占22%, 胃部不适4人占11%、焦虑、失眠有6人占17%, 触性皮炎 1人占2.7%。可以看出这些因素是职业危害的次要因素, 但也影响着采血护士的身体健康。

3.2 分析表2

3.2.1 上报并预防性采取主动或被动免疫注射无一人, 这不仅表现出对职业危害的认识不足而且也容易错过药物预防的最佳时间。

3.2.2 采血护士戴口罩帽子此项做的较好, 100%全部能做到严格防护。这是因为在基础护理和操作规程中均规定静脉穿刺时要无菌操作。

3.2.3 操作前后要洗手严格防护7人占19%, 一般防护29人占81%。原因一是献血人员来的比较集中, 工作忙起来疏忽了洗手;原因二是外采车上没有足够的流动水。

3.2.4 操作后回套针帽能做到严格防护8人占22%, 一般防护28人占78%。这主要是以前的操作模式。用镊子接触锐器做到严格防护25人占69%, 一般防护11人占31%。接触污染物品时要戴手套, 能做到严格防护10人占28%, 一般防护26人占72%。

3.2.5 接触血液渗漏物戴手套能做到严格防护16人占44%, 一般防护20人占56%;皮肤刺伤后立即清洗处理, 做到严格防护26人占72%, 一般防护10人占28%。可以看到多数的护理人员不能做到严格防护。

3.3 个人因素

在相同工作环境, 相同工作强度下, 工作经验少操作不熟练, 条理性差、性格急躁、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者较多发生。

4讨论

通过调查情况, 我站高度重视采血人员的职业防护问题, 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办法。

4.1 提高职业防护的认识

采血岗位是感染医源性疾病的高危岗位, 但由于思想上的不重视, 总是抱有侥幸的心理;对职业防护知识的缺乏, 总是在遇到具体情况不知到如何采取防护措施或者措施不到位。

所以针对采血岗位增加防护知识的培训,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培训,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是职业防护的关键。目前, 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教育已被多数国家认为是减少职业暴露的重要措施。美国CDC已将该项工作作为强制执行项目推荐给全美国所有医院[1]。

正确对待职业感染, 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防护知识掌握情况不同, 所以教育培训应有针对性。通过及时有效的防护措施, 应将意外接触感染血液的可能性减少到最小。

4.2 增强无菌观念, 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

有文献报道, 通过院内洗手可降低30%的医院感染[2]经调查, 采血人员对正确的“六步洗手法”基本能掌握, 但由于外出采血所带水有限, 而造成洗手不完全, 我站对此执行定职责定人员, 由每辆车司机负责献血车上储存水, 保证采血人员在操作前后能正确洗手, 用84消毒液 (1 ∶ 200) 浸泡的柔巾纸擦拭, 避免用共用毛巾或工作服擦手, 防止手再次被污染。

4.3 严格规范操作流程

94%以上的人曾被利器刺伤过, 这就反映出要避免被刺伤要熟练掌握利器技术操作, 操作谨慎。 防止利器刺伤自己和他人, 国内和国外的相关研究显示, 护士血液性职业暴露发生率国内为80.6%~93.3%, 国外为52.0%~89%[3], 这可能与国内外处理针头方法不同有关。

防止利器刺伤自己和他人, 不要将锐利器具传递给别人, 不要将一次性采血针头回套针帽, 将锐利针头、帽等放入专用利器桶中与其他废弃物分别放置, 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等时必须戴手套。在采血时消毒止血带和消毒垫巾做到“一人一巾”, 防止混用。

我站引进了带负压留样的采血袋, 在每位献血者献血的同时, 留取样管, 既避免了留样时血液外溢, 又起到了很好的防护作用。

4.4 树立标准防护观念

我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指出: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无论是否具有传染性, 都应充分利用各种屏蔽防护设备, 以减少职业暴露危害性, 最大限度地双向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遵照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采用标准预防原则, 对所有的血液级物品均视为传染性病源物质, 受血液污染的棉球、纱布、纸片、竹签等均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护理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应自觉采取防护措施, 如戴手套、口罩、养成操作前后洗手的习惯等等。遵守操作规程, 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规范, 做好各类物品的保管工作, 医疗废物应分类管理, 标有明显的标识。进行紫外线强度监测要戴防护面罩、眼镜。

4.5 采取正确防护措施

一旦遇到针头刺伤或血液溅污的情况, 应采取:①一般处理:用肥皂和流水清洗污染的皮肤, 如有伤口, 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 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流水冲洗, 再用75%酒精或0.5%碘伏消毒, 并包扎伤口;②药物性处理, 如是HIV感染着的血液, 应有专业人员评估; 刺伤后4 h内实施, 最迟不超过24 h, 即使超过应预防性用药, 并在刺伤后6周、12周、6个月分别采血进行HIV抗体检测[4]。

及时向相关部门、主管部门汇报及登记建立个人职业暴露后的档案, 并查看献血者的检查结果, 若不合格要查清哪项不合格。进一步检测处理, 必要时请有关专家评估, 指导用药, 并加强职业危害后的心理咨询, 有效降低护理人员因职业暴露引起的心理伤害。

对采血用的剪刀、镊子、止血钳采用高压灭菌, 每天一套。操作台面用84消毒液 (1:200) 每天操作前后擦拭, 被血液溅污处及时处理, 戴手套, 立即更换等措施。

4.6 改善献血环境

我站在市区和各县区固定采血点周围联系交流电源, 使流动采血车在工作时能用上稳定专用的固定电源。这样不仅减少了发电机的噪声及周围尾气的危害, 而且车载空调、VCD、饮水机、微波炉等都发挥出良好的作用, 为献血者创造出温暖、卫生、安全、舒适的献血环境。

4.7 提高自身素质

采血人员应当做好自身心理调节, 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学习, 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 养成沉着冷静、有条有理的工作作风, 真正认识职业危害, 才能自觉执行职业防护措施;同时,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还要善于总结经验、汲取教训, 互相学习, 才能有效预防同样原因的职业危害。

可以根据库存血量随时调整采血任务,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参加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娱乐和文化活动, 以减轻工作压力, 放松心情, 促进对工作的承受能力。合理饮食, 进行适当体育运动, 以增强自身免疫力。同时要加强责任心, 避免职业危害因素的发生。

总之, 我站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职业防护措施, 创造了一个安全有序的采血环境, 并建立了工作人员健康档案, 每年对工作人员进行体检, 完善了上报程序, 建立了职业危害与职业防护的站内感染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吴丽军, 何仲.护士血液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风险与预防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5) :386-387.

[2]王宏柏.院内洗手新进展.中华医学感染学杂志, 2004, 14 (6) :719.

[3]张帆, 周密, 孙玉卿, 等.防护措施, 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强度的研究.疾病控制杂志, 2001, 5 (1) :36-38.

[4]河南省采血机构、医疗卫生机构输血技术人员艾滋病知识岗位培训.艾滋病的职业暴露后预防, 2007:65.

甲醇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篇2

来源:山东科技报

2009年11月23日

调查显示,超过10年工龄的油漆工大多数都有咳嗽、易疲劳、头疼、胸闷、四肢无力的症状。同时,这个群体得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结核、胸膜炎等严重疾病的比例也相当高。因此,油漆工人存在的职业病不容忽视。

油漆作业的主要职业危害是吸入有机溶剂蒸气。各种油漆都是由成膜物质(各种树脂)、溶剂、颜料、干燥剂、添加剂组成。普通油漆通常用汽油作溶剂,环氧铁红底漆含少量二甲苯,浸漆主要含甲苯,也有少量苯。喷漆(硝基漆)以及稀释剂(香蕉水)中含多量苯或甲苯、二甲苯。

目前来看,很大部分油漆从业人员的防护条件极差,几乎没有任何 防护措施;有的也是用一些低质低价、防护性能差的保护器材。现场作业人员不得不大量被动吸入有毒有害物质。特别是采用喷涂方法时,整个房间弥漫着油漆颗粒,对人的呼吸道和肺部危害极大。

甲醇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篇3

血站护理工作者,是一个在特殊的环境中,从事特殊护理专业的群体。随着我国无偿献血事业的不断发展,临床用血量激增,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这就使得血站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也随之激增,而职业暴露的机率也越来越大。为了提高血站护理人员自身防护水平,我通过结合多年来工作经历,对血站护理工作中各种因素可能造成的护理人员职业危害进行分析,并探讨防护措施。

1 采供血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1.1 感染性职业暴露

在血站护理工作中最主要的就是采供血工作,而在采供血工作中被血液感染是最严重的职业暴露。以珲春血站为例,2012年全站共采血1453人次,其中第一次献血人数976人次,占全部献血人数的67.17%,由此可见大多数无偿献血者都是第一次献血,是否患传染性疾病一般是未知的,同时不排除献血者中有恶意检查疾病者,护理人员如不注意个人防护,不仅会自身感染,还有可能会成为传播媒介造成大范围的传染源而危害社会安全。

针头刺伤是血站护理人员最常见也是最危险的职业事故。从这一点来看,血站检验和采血工作人员也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据报道:针刺伤后若不及时处理,可以引起20余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特别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肝病毒(HBV)感染。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资源报道,截止2000年底,美国医务人员已有57人被确诊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由皮肤刺伤造成感染的48人,占84.2%,精确的数据说明由针刺伤造成职业性感染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占比很高,万万不可忽视。

1.2放射性及化学性职业暴露

由于采血车上空间有限,各种仪器较多,血站内采供血设备、办公设备等占据了大部分工作空间。有些仪器(如储血冰箱、高频自动封口热合机、标本离心机、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产生的电离辐射会给护理人员造成机体损伤,从理论上看:即使小剂量暴露,长时间接触也会因蓄积作用而致癌、致畸。另外,在采供血工作中,护理人员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化学试剂,化学消毒剂是其中一种,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接触各种消毒剂,如:碘伏、乙醇、含氯消毒剂等,通过呼吸道吸入和皮肤吸收,长期接触吸收可能引起过敏性皮炎,严重的有可能诱发细胞突变,增加发生癌症的机率。另外转氨酶试剂也有吸入呼吸道的可能性,吸入的剂量虽小,但由于日常频繁接触吸收,产生蓄积作用,也可能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2 采供血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为增强检验和采血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我结合珲春血站的实际情况和自身二十年来的工作经历和感受,对血站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防护措施进行初步探讨。

2.1 感染性职业暴露的防护

护理人员面对献血者应树立标准预防观念,对所有未经检测合格的血液均应视为危险的病源物质。正确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血站内和采血车上都应设置足够数量的洗手设备以及香皂等清洁用品,便于护理人员及时洗手;护士也应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尽量要使用清水冲洗双手20秒以上,同时手掌、手背、手指间隙均要清洗干净,随后要立即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双手,因为潮湿的环境更利于细菌的繁殖。

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率:一是对每位护理人员进行医护专业技术培训和职业防护教育,提高检验和采血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和自我安全防护意识;二是使用過后的针头必须放在锐器盒内,锐器盒必须一次性使用,针头帽禁止回套;三是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过后的针头锐器,防止被刺伤;四是戴手套可以起到有效的屏障作用。研究表明: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戴有一层乳胶手套的医务人员比未戴手套者的机率要低60%以上,而即使同样刺破后,前者比后者接触到的血量也少50%以上,因此建议处理针头或污染器械时切记要戴医用手套。另外,如果不小心被污染针头刺伤,应立即轻轻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动的清水冲洗,冲洗干净后再用消毒液消毒,并包扎伤口。职业暴露后应立即上报上级单位及疾控中心,根据实际情况尽早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针对护理人员可能出现的各类血液感染,采取必要的免疫预防措施对护理人员进行免疫预防,确保护理人员机体对血源性致病因子有一定的免疫力,是降低护理人员感染性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之一。

2.2 放射性及化学性职业暴露的防护

检验和采血护理人员非因工作尽量减少身处放射性环境的机会,工作中应着工作服并应经常清洗,有条件的可以穿上防辐射服;身处放射性环境工作后完全清洗手、脸、颈等裸露于空气中的部位,减少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几率;工作后各种仪器设备不用时及时关机,年轻护士较多的情况下,在孕期妥善安排好工休,避免频繁受到电磁辐射。接触化学消毒剂时,工作人员应戴医用口罩、帽子、乳胶手套,必要时戴防护眼镜。使用浓度高的含氯消毒剂时,防止溅溢到眼睛和皮肤上。工作中注意开门开窗通风,降低空气中各种化学性试剂的浓度,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戴手套时涂抹护手霜,以免引起接触性皮炎等。

3 小结

苯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篇4

苯的用途非常广泛, 早在1920年, 它就已是工业上一种常用的溶剂, 主要用于金属脱脂。目前主要用做脂肪、树脂和碘等的溶剂、光学纯溶剂和高压液相色谱溶剂;用作合成染料、医药、农药、照相胶片, 以及石油化工制品的原料;作为溶剂、萃取剂和稀释剂用于制造油漆、树脂、黏胶、人造革等。从事制鞋、箱包、家具、玩具、化工以及喷漆等工作均可能发生苯的职业性接触。另外进入新装修的住房、办公室、新汽车和接触新家具也可能发生苯的生活性接触。

我国职业卫生标准规定的工作场所苯的职业接触限值为:TWA 6mg/m3 (皮) , STEL 10 mg/m3。

苯的职业危害

由于苯的挥发性大, 暴露于空气中很容易扩散。人吸入或皮肤接触苯后会引起急性和慢性苯中毒。

1.急性中毒

短时间内吸入大量苯蒸气或口服多量液态苯后出现急性中毒。急性中毒主要引起中毒性麻痹, 过程与酒醉或手术时的全身麻醉相似, 伴有黏膜刺激症状。轻度中毒者会有头痛、头晕、流泪、咽干、咳嗽、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步态不稳, 皮肤、指甲及黏膜紫绀、急性结膜炎、耳鸣、畏光、心悸以及面色苍白等症状。中度和重度中毒者, 除上述症状加重、嗜睡、反应迟钝、神志恍惚等外, 还可能迅速昏迷、脉搏快且弱、血压下降、全身皮肤黏膜紫绀、呼吸增快、抽搐、肌肉震颤, 有的患者还可出现躁动、欣快、谵妄及周围神经损害, 甚至呼吸困难、休克。吸入极高浓度苯蒸气或口服中毒者, 可在几分钟内突然昏倒, 意识丧失, 如未及时抢救可迅速死亡。

2.慢性中毒

长期接触低浓度苯可引起慢性中毒, 主要表现为对神经系统和骨髓造血系统的影响。慢性苯中毒早期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 如头晕、头痛、失眠、多梦、乏力和记忆力减退等, 有的伴有心动过速或过缓, 皮肤划痕反映阳性。个别病例有肢端麻木和痛觉减退表现。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造血系统, 最早和最常见的异常表现是持续性白细胞计数减少。中度中毒者可见红细胞计数偏低或减少, 重度中毒者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和网织细胞都明显减少。患者主要表现为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或紫癜, 重症者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 表现为贫血、严重出血倾向以及反复感染。长时间接触较高浓度的苯可引起白血病,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确认苯为人类致癌物。

经常接触苯可引起皮肤脱脂。干燥、脱屑以致皲裂, 有时会出现过敏性湿疹和脱脂性皮炎。苯还造成接触女工的月经血量增多, 经期延长, 对免疫系统也有影响。

急性中毒的处理

吸入中毒者, 应迅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 脱去被污染衣服, 松开所有的衣服及颈、胸部纽扣、腰带, 使其静卧, 口鼻如有污垢物, 要立即清除, 以保证肺通气正常, 呼吸通畅, 并且要注意身体的保暖。

口服中毒者, 应用0.005的活性炭悬液或0.0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催吐, 然后服导泻和利尿药物, 以加快体内毒物的排泄, 减少毒物吸收。

皮肤污染中毒者, 应换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袜, 用肥皂水和清水反复清洗皮肤和头发。

有昏迷、抽搐患者, 应及早清除口腔异物,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尽快送医院救治。

苯中毒的预防

1.以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取代手工操作, 避免直接接触。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苯。加强通风排毒, 车间安装全面通风设施, 有挥发苯的局部要安装排风设施。

2.发生泄漏事故时, 迅速将泄漏污染区的人员撤离至安全区, 严格控制出入。现场处理人员要使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穿防护衣。

3.苯应储存在阴凉通风的仓库内, 远离火种和热源。防止容器密闭搬运时包装和容器损坏。

4.做好个人防护:遵守严格的规章制度, 接触苯的操作人员要穿戴工作衣、帽, 配备合适的防毒面具和空气呼吸器。不在岗位休息或进食。

5.对苯作业环境空气中的苯浓度定期进行监测, 发现超标应及时找出原因予以处理。

6.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凡从事苯作业的工人都要做就业前体检, 有血象指标低、各种血液病及严重的皮肤病等职业禁忌证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苯工作。在职工人每年体检一次, 检查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定量, 必要时进行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白细胞分类和骨髓象检查等。

苯中毒案例

案例1

李某, 男, 38岁, 某工程队油漆工。2009年9月某日上午他与另一工人王某兑好一桶防漏油漆 (含防腐剂、二甲苯和香蕉水) 后, 两人下到蓄水池内刷油漆, 王某下去后感觉头昏, 即返回地面, 向下看池内时见李某倒在梯下, 口吐白沫, 昏迷。随即将2人送到附近医院抢救, 经检查发现李某已经死亡, 王某经医院治疗后痊愈。

对现场收集的防漏涂料经气相色谱分析, 该涂料溶剂为苯;尸检时取心血, 经气相色谱分析, 结果检出苯, 浓度为19.8 mg/L。

分析:本案例中死亡工人使用的油漆是以苯为稀释剂, 施工地点在低于地面的蓄水池内, 通风条件差, 空气中苯蒸气的含量高;人在此环境条件下作业极易发生中毒。尸检心血中苯的浓度为19.8 mg/L, 大大高于苯的致死血浓度 (0.4〜0.9 mg/L) 。结合案情、现场情况和死亡过程等综合分析认定, 李某是由于在使用含较高浓度苯的油漆作业时, 因未戴防护面具, 又未采取其它预防措施, 发生急性苯中毒导致死亡。

案例2

2001年11月, 广州市某木业制品厂发生一起4例苯中毒事故, 其中1例重度苯中毒 (再生障碍性贫血) , 3例轻度苯中毒。4例苯中毒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21〜33岁, 其中3例是喷漆工, 1例是管理人员。临床表现:头晕、头痛、乏力、失眠、腹痛、双下肢皮肤有少量瘀血斑。4人还有不同程度的血红蛋白降低, 白细胞数以及血小板减少。

现场调查发现患者所在木业制品厂是私营企业, 主要产品是木地板。患者所在的喷漆车间工人共3人, 全部有血象降低, 另一名患者为管理人员, 也经常接触到油漆工作。车间通风与采光欠佳, 对主要使用几种油漆原料液面上气体检测均发现有苯及其化合物, 其中天那水含有高浓度的苯。在模拟喷漆作业时, 检测到空气中苯的浓度为812.10 mg/m3, 超标20余倍。

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与防护设施 篇5

路道路支挡工程

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与防护设施

竣工验收工作方案

编 制:重庆市锦泰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日 期: 年 月 日 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与防护设施

竣工验收工作方案

一、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员工(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实现公司所确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

二、适用范围

公司所属各项目部从事接触粉尘、电气焊、防腐保温、油漆作业等有毒有害作业时均应执行本办法。

三、防治方针

职业病预防控制工作坚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各项目依法为职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障职工获得相应的职业卫生保护,依法为职工交纳工伤社会保险。

四、职业危害分析

1、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在建筑施工作业过程中,材料的搬运使用、石材的加工。建筑物的拆除,均会产生大量的矿物性粉尘,长期吸入这样的粉尘可发生矽肺病。

2、有毒物品的危害:建筑施工过程中常接触到多种有机溶剂,如防水施工中常常接触到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喷漆作业常常接触到苯、苯系物外还可接触到醋酸乙酯、氨类、甲苯二氰酸等,这些有机溶剂的沸点低、极易挥发,在使用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的浓度可以达到很高,极易发生急性中毒和中毒死亡事故。

3、焊接作业产生的金属烟雾危害:在焊接作业时可产生多种有害烟雾物质,如电气焊时使用锰焊条,除可以产生锰尘外,还可以产生锰烟、氟化物,臭氧及一氧化碳,长期吸入可导致电气工人尘肺及慢性中毒。

4、生产性噪声和局部震动危害:建筑行业施工中使用的机械工具如钻孔机、电锯、震捣器及一些动力机械都可以产生较强的噪声和局部的震动,长期接触噪声可损害职工的听力,严重时可造成噪声性耳聋,长期接触震动能损害手的功能,严重时可导致局部震动病。

5、高温作业危害:长期的高温作业可引起人体水电解质紊乱,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人体虚脱,昏迷甚至休克,易造成意外事故。

五、防护措施

(一)作业场所防护措施

1、各项目部应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识别、确定职业病危害种类,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在确定的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志。

3、施工现场在进行石材切割加工、建筑物拆除等有大量粉尘作业时,应配备有效的降尘设施和设备,对施工地点和施工机械进行降尘。

4、在地下室等封闭的作业场所进行防水作业时,要采取强制性通风措施,配备行之有效的通风设备,进行通风,并派专人进行巡视。

5、对从事高危职业危害作业的人员,工作时间应严格加以控制,并有针对性的急救措施。

(二)基本防护

1、公司为有效防止职业病对作业人员造成人身伤害,从管理上明确公司职能部室及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多级责任制,分清在职业病预防上的岗位职责。

2、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教育,定期组织培训教育,提高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了解其危害,掌握职业病防治的方法。

3、为作业人员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4、施工现场做封闭式施工,用高度不低于2m的围挡将现场四周围起来。

5、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情况。

6、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警示标志,在施工现场配置急救用品、冲洗设施。

7、施工现场材料堆放整齐(散材成堆,型材成垛)。

8、现场临时仓库内各种袋(桶、箱)装材料码放成垛,小型材料上架存放。

9、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职工应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公司将检查结果告之本人,并将体检报告存入档案。

10、积极推广、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限制使用或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11、公司安全科设专人负责施工现场职业卫生、劳动保护情况监督,加强对职工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提高现场作业人员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12、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使用期间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13、一旦发现施工现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

14、对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向作业人员提供相关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信息。

15、与作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盾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作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隐瞒或欺骗。

16、按“三级教育”的原则对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职工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职工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17、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人员,公司按照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位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本人。

(三)常见职业病防护措施

1、接触各种粉尘,引起的尘肺病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加强水泥等易扬尘的材料的存放处、使用处的扬尘防护,任何人不得随意拆除,在易扬尘部位设置警示标志,在施工中应尽量降低粉尘的浓度,可采取不断喷水的措施降低扬尘,作业人员正确佩带防尘口罩。

(2)个人防护措施:落实相关岗位的持证上岗,给施工作业人员提供扬尘防护口罩,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施工现场安全的同时,检查作业人员作业场所的扬尘防护措施的落实,检查个人扬尘防护措施的落实,每月不少于一次,并指导施工作业人员减少扬尘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2、电焊工尘肺、眼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为电焊工提供通风良好的操作空间。(2)个人防护措施: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佩戴有害气体防护口罩、眼睛防护罩,杜绝违章作业,采取轮流作业,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施工现场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作业人员作业场所的通风情况,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及时制止违章作业。

3、直接操作振动机械引起的手臂振动病的预防控制措施:(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在作业区设置防职业病警示标志。(2)个人防护措施:机械操作工要持证上岗,提供振动机械防护手套,采取延长换班休息时间,杜绝作业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警示标志的悬挂,作业人员持证上岗,防震手套佩戴,工作时间不超时等情况。

4、油漆工接触有机材料散发不良气体引起的中毒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加强作业区的通风排气措施。(2)个人防护措施:相关工种持证上岗,给作业人员提供防护口罩,采取轮流作业,杜绝作业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施工现场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作业场所的良好通风,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佩戴口罩,工作时间不超时,并指导提高中毒事故中作业人员救人与自救的能力。

5、接触噪声引起的职业性耳聋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在作业区设置防职业病警示标志,对噪音大的机械加强日常保养和维护,减少噪音污染。

(2)个人防护措施:为施工操作人员提供劳动防护耳塞,采取轮流作业,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3)捡查措施:在检查施工现场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作业场所的降噪音措施,作业人员佩戴防护耳塞,工作时间不超时。

6、长期超时、超强度地工作,精神长期过度紧张造成相应职业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减小作业人员劳动强度,为作业人员提供良好的生活、休息场所,加强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

(2)个人防护措施:不盲目抢工期,即使抢工期也必须安排充足的人员能够按时换班作业,及时发放作业人员工资,稳定作业人员情绪。

(3)检查措施:作业人员劳动强度适宜,文明施工,工作时间不超时,作业人员工资发放情况。

7、高温中暑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在高温期间,为作业人员备足饮用水或绿豆水、防中暑药品。

(2)个人防护措施: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尤其是延长中午休息时间。

(3)检查措施:夏季施工,在检查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饮水、防中暑物品的配备,作业人员劳逸适宜,并指导提高中暑情况发生时救人与自救的能力。

六、安全检查措施

1、公司施工部除进行经常的检查外,每年还定期组织其他部门进行联合检查,这种检查包括普遍检查、专业检查和季节性检查,这几种检查可以结合进行。

2、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和具体计划,并且必须建立由项目经理负责、有关人员参加的安全生产检查组织,以加强领导,做好这项工作。

3、安全生产检查应该始终贯彻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群众,边检查,边改进,并且及时地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有些限于物质技术条件当时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应该定出计划,按期解决。

七、尘肺病职业危害防治实施办法

1、为保障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依靠科技进步,实行科学管理,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劳动者技术素质和健康保障群策群力,录取防范措施,消除和制止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与健康的一切不良条件和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件》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公司安全组织机构及工会组织应当加强对尘肺病防治工作的领导、督促、检查。

第二条 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严格执行国家防止粉尘危害的有关规定,录取工艺改革,湿开式作业,密闭尘源,合理抽风等防尘措施,推广使用无尘或者低尘的技术、设备,使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禁止在没有防尘设施的作业环境中进行敞开式干式粉尘作业。

第三条 安排防尘经费,专款专用,进行技术改造,改主设备必须编入设备台帐,列入维修计划,保持正常运转。

第四条 新建、改建、扩建、续建有粉尘作业的工程项目,防尘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审批。

第五条 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又没有进行治理,严重影响职工安全健康的职工有权拒绝操作。

第六条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粉尘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标准执行情况进行监察,负责职工健康监护,尘肺病诊断、治疗、疗养的监督

第七条 劳动行政部门负责对粉尘作业场所有关预防和治理粉尘危害的工程技术,组织管理措施及其效果改进进行监察。

第八条 工会组织负责尘肺病防治工作的群众性监督协助单位开展防尘工作,教育职工遵守防尘规章制度。

第九条 按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对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和防尘工程技术及效果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按规定向主管部门和劳动、卫生和工会组织报告,并向职工公布。

第十条 对从事粉尘作业的职工进行就业前体检和就业后定期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从事电焊作业、工程施工的接尘职工每两年体检一次,已经确诊为尘肺病或者经体检发现为可疑尘肺病的接尘职工,每年负责一次。

第十一条 患有下列职业禁忌病的人员不得从事粉尘作业

(一)活动性肺结核病。

(二)慢性肺部疾病,严重慢性上呼吸道疾病和支气管疾病。

(三)显著影响肺功能的胸膜、胸廓疾病。

(四)较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五)医学上认为不宜从事粉尘作业的疾病。

第十二条 尘肺病由省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尘肺病诊断鉴定组集体诊断。确诊为尘肺病的,按照国家有关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提出劳动能力鉴定意见,记入《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调离粉尘作业岗位,并根据尘肺病期和病情给予治疗和疗养。

第十三条 认真执行本办法,在尘肺病防治、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十四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扣发资金处罚。

(一)未对粉尘作业职工进行定期健康检查的。

(二)安排职业禁忌症人员从事粉尘作业的。

(三)强令尘肺病患者继续从事粉尘作业的(四)安排未成年人从事粉尘作业的。

(五)擅自挪用防尘设施经费的。

(六)任意拆毁防尘设施,致使粉尘危害加重的。

浅谈助产士的职业危害与自身防护 篇6

【关键词】助产士;职业危害;防护;

【中图分类号】R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116-01

1 助产士受危害的因素

1.1 工作环境和特殊工作姿势的危害 产房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相对密闭,各种消毒液、清洁剂应用较多,常用的有碘酊、乙醇、含氯制剂等,它们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对人体造成伤害。还有助产士在观察产程和接生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站立,体力和脑力消耗较大,易引起腰酸背痛,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也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1.2 心理性危害 主要是助产士工作的特殊性。助产士是护理队伍中特殊的专业群体,要求较高,不仅要具备有护士执业证书,还要具备有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合格证书方能上岗。其工作节奏快,病情瞬息万变。虽然分娩是一种正常生理过程,但产程进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孕妇入院检查时胎位、胎心音正常,孕妇及家属认为顺利分娩一个健康的孩子是理所当然的,但产程中发生难产或胎心音突然变化的事时有发生,存在着许多不测和意外,往往影响着分娩的结局,工作预见性差,产妇家属难以接受。特别是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人们诉诸法律的医疗纠纷明显增多,是最易引起医患纠纷的科室。加之新的分娩服务模式使助产工作的全过程处在产妇和家属的监督之下,有时产妇由于宫缩痛而发出的喊叫声,使家属心急、烦躁不安,容易冲动,认为助产士缺乏爱心,甚至投诉、辱骂、威胁助产士,导致助产士的心理压力过大,身心受到伤害。加之夜班多,助产士工作待遇低、社会上重医轻护等因素,加重了助产士的心理压力,影响其身心健康。

1.3物理性危害 助产士在抢救产妇和新生儿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不同锐器,如针头、手术剪、缝合针等,在抢救病人时,由于时间紧迫,易使皮肤粘膜受到不同程度的锐器伤害,若处理措施不当还会导致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孕妇呻吟声、胎心监护仪声等发出噪声,长时间作用于人体,可引起各系统的损伤。

1.4化学性危害 产房常用的含氯消毒剂,具有腐蚀性、挥发性,可引起胸闷、头痛、接触性皮炎、哮喘、肺水肿,也可导致妊娠期助产士的胎儿畸形、流产等。

1.5 生物性危害 助产工作与阴道分泌物、羊水、血液密切接触,增加了职业暴露的危险性。目前,血源传染性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及性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分娩时间的不确定性,且多在夜间。经常面临急产、难产和母婴抢救,在时间上不允许助产士进行自我保护,进而加大细菌、病毒的感染率。如助产士在守产程和接生过程中突然破膜,或在缝合过程中血液喷溅脸上时,无时间和条件允许你立即进行彻底冲洗时,极易造成感染。

2 自身防护

2..1 强化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应经常组织学习,结合科室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规范操作流程,强化和提高助产士的自我保护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工作气氛,耐心给产妇及家属讲解分娩过程和随时可能发生的情况,病情突然发生变化时,及时与孕产妇、家属沟通。遇到辱骂、纠纷时,积极寻求保安人员及医院领导解决,确保人身安全。

2.2 调整工作姿勢,减轻工作强度 助产士应加强体育锻炼,使自已有一个强健的体能,工作时注意调整姿势,尽量避免因长时间弯腰引起的腰痛。根据工作量适当增加助产士,减轻工作强度,提高助产士工作待遇,调动其对工作的积极性。

2.3 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 助产士除了要熟练掌握“三基”、“三严”知识外,还必须掌握专科知识、专科操作,如各产程的观察及处理、胎心监护、肛门检查、阴道检查、助产技术、新生儿窒息复苏等等。还要了解产科常用药物的用药指征及用法用量,避免因专业知识的不足而发生医疗护理事故。在临床护理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详细记录病情变化,及时准确地执行各行临床护理及生活护理。每年每人必须参加助产技术服务培训,不断吸收新知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2.4 针对各种不同的危害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操作前后严格洗手,产房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戴手套、口罩、帽子,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和各项操作规程。参加工作前应该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定期进行体检,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时加强注射。发生职业暴露时及时上报,按流程进行处理等等。

参考文献:

[1] 黄爱 浅谈助产士的职业危害和防护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 2012年第27期

溴丙烷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篇7

2-溴丙烷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 首先在韩国和日本作为清洗剂被使用。但由于随后被发现的2-溴丙烷对人体生殖系统以及血液系统的影响而停止作为清洗剂使用, 目前主要用于药物、染料及其它有机化合物合成。

1-溴丙烷目前作为一种高效环保清洗剂, 广泛用于各种油脂、助焊剂、五金电子、精密机械、服装干洗等行业的清洗过程。此外, 还作为化工原料, 用于农药、医药、染料等的生产以及黏粘胶、涂料的配制。本文主要介绍1-溴丙烷的职业危害和防护。

职业危害

职业接触1-溴丙烷可经呼吸道和皮肤吸收进入体内, 由于1-溴丙烷极易挥发所以大多数中毒者是由于长期吸入工作环境中的高浓度1-溴丙烷而引起的。1-溴丙烷的急性毒性较低, 但伴随着1-溴丙烷的广泛使用, 有关1-溴丙烷慢性毒性的研究报道陆续出现。目前研究显示, 职业接触1-溴丙烷对神经系统、生殖系统以及肝脏等均具有毒性, 其中以神经毒性最为明显。暴露于高浓度1-溴丙烷的作业工人普遍出现中枢和周围神经功能的改变。

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NIOSH) 研究显示, 长期接触1-溴丙烷的工人最先出现的病症是头痛、睡眠障碍、眩晕和视力模糊, 之后出现步态蹒跚, 足、腿部和臀部以及下背部麻木、感觉异常、震动觉降低、腹泻和排尿困难等表现。另外, 1-溴丙烷中毒还可引起人的情绪改变, 许多1-溴丙烷中毒病例多有抑郁、焦虑、易怒、情绪激动等症状。

轻度1-溴丙烷中度患者在脱离接触后, 其神经功能可以自然恢复。但对于神经系统损害严重的患者, 由于目前缺乏特效治疗方法和药物, 临床上主要采取对症和支持治疗, 严重病例的预后不容乐观。美国一名医生对5例1-溴丙烷中毒患者进行了2年的随访, 其中2例重症患者病情未见明显好转, 3例转为慢性神经痛。

1-溴丙烷的生殖毒性和肝脏毒性目前仅有动物实验的证据, 缺乏人群的调查数据。

接触限值

到目前为止, 国内外职业卫生管理部门都未制定1-溴丙烷职业接触限值。由于美国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局 (OSHA) 没有制定工作场所中1-溴丙烷的可允许暴露浓度 (PEL) , 所以, 不同工业行业根据本行业特点制定了1-溴丙烷的可接受暴露水平, 这些接触限值差距相当大, 分别从27.46 mg/m3〜549.1 mg/m3不等。2003年, 美国EPA提出1-溴丙烷的接触限值:8 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137.28 mg/m3, 认为低于此浓度将能有效控制1-溴丙烷在作业工人和实验动物中引起的生殖毒性、发育毒性、神经毒性和肝毒性等。2007年, “1-溴丙烷控制的最终建议规定”中又将其下调到109.82 mg/m3。

危害防护

1.改进工艺, 在溴丙烷使用过程中尽量采用自动化和远程控制化操作。

2.加强密闭化, 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

3.定期检修设备, 防止“跑、冒、滴、漏”。

4.在使用溴丙烷的位置设置警示标志, 工人佩戴防毒口罩和防化学手套。

5.对员工进行职业危害告知和职业卫生知识教育, 做好职业健康监护。

应急处置

应急处置方法

在室内发生1-溴丙烷泄漏时因其挥发性高, 短时间内即全部挥发到空气中, 所以应迅速将人员撤离泄漏污染区, 打开门窗, 加强排风, 将挥发至空气中的1-溴丙烷排除室外。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或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半面罩) 。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 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皮肤接触迅速脱去被污染的衣物, 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 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中毒案例

1-溴丙烷中毒

案例一

1999年Sclar医生报告了世界上第一例接触1-溴丙烷患者的情况, 美国一位19岁男子在从事使用一种含有1-溴丙烷95.5%的有机溶剂对金属进行清洗工作2个月后, 出现下肢和右手的麻木和进行性的无力、吞咽困难和排尿困难的症状, 入院时甚至不能独自站立和行走。

案例二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一家软垫工厂从1999年7月开始使用一种以1-溴丙烷作为溶剂的胶水, 1-溴丙烷的含量为55%。工人用喷枪将胶水喷在聚亚安酯块上后将它们黏合起来。工厂共有15人从事这种工作。为保持室内空调效果, 夏天车间的局部通风装置每小时只运转15 min。2000年6月30日, 一名女工早晨因不能行走而被送到当地医院急救。入院时患者自述双侧足部、小腿、大腿和腰部麻木, 感觉异常。该工人从1998年开始在这家工厂工作, 2000年4月后出现喉痛、耳痛、鼻腔刺激感和声音嘶哑等症状。6月初, 该工人在吞咽固体食物时感觉喉咙有阻碍感。6月23日出现了容易跌倒、眩晕、丧失平衡感等现象。休息2天后, 症状反而有加重现象。6月27〜29日, 该女工每天工作8 h〜9 h, 容易跌倒现象加重, 步行困难现象每日加重。之后该工厂有2名从事同样喷胶作业的女工也先后出现了头晕、腰痛, 下肢感觉障碍、步态异常等症状。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的现场调查显示该工厂空气中1-溴丙烷的浓度为207.7 mg/m3〜719.3 mg/m3。该厂工人中有48%感觉头痛, 28%有睡眠障碍, 25%感觉头昏眼花或平衡不好。原因

1.1-溴丙烷易挥发, 清洗和喷胶作业使车间空气中含有较高浓度的1-溴丙烷。

2.夏天车间的局部通风装置每小时只运转15min以及工作时间的延长加大了工人的1-溴丙烷接触量。

3.动物实验证实了1-溴丙烷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

2-溴丙烷中毒

案例三

1994年2月, 韩国一家电子元件工厂, 开始使用从日本进口的2-溴丙烷作为氟利昂113的替代溶剂来清洗电子元件。1994年夏天以后, 接触2-溴丙烷的工人中出现了停经、头痛、眩晕、持续的感冒样症状、腰痛、神经痛、末梢神经麻痹, 以及全身的紫斑等症状。接到该工厂劳动卫生管理人员的报告后, 韩国国立劳动卫生研究院和韩国工业安全公团对该工厂进行了现场检测和调查。对模拟操作现场的调查结果显示, 使用2-溴丙烷的车间内在使用局部通风装置时室内2-溴丙烷浓度为62.4 mg/m3, 盛有2-溴丙烷的浸泡槽的液面上1 m处的浓度为2万0 824.2 mg/m3。因为2-溴丙烷的沸点低, 容易挥发, 再加上在使用时没有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因此可以推测工人在工作时暴露于相当高浓度的2-溴丙烷中。该车间共有33名工人, 25名女工中有17名出现了卵泡雌激素 (FSH和黄体生成素的显著增加, 其中16人出现了继发性闭经, 有8人同时还有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造血障碍现象。8名男工人中有2人被发现为无精子症, 其中1人并发有造血障碍现象;还有4人被发现有不同程度的精子数减少和精子运动率降低现象。

原因

1.车间空气中含有较高浓度的2-溴丙烷, 工人长期在这个环境中工作且没有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接触了高剂量的2-溴丙烷后造成职业健康损害。

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 篇8

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科收治288例患者, 年龄6~87岁, 男120例, 女168例, 护士人数7人, 学历:大专4人, 中专3人。年龄20~46岁。主要接触的病原体包括: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肺结核、梅毒等。

2 职业常见的危害因素

2.1 环境的因素影响

基层医院条件相对简陋, 无层流等消毒设施, 室内空气用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照射消毒时产生的臭氧是对眼睛、皮肤和肺最危险的刺激。患者终末消毒用含氯消毒剂, 挥发性消毒剂甲醛、环氧乙烷、过氧化氢等, 化学污染可造成病室环境充满刺鼻的味道, 护士长期生活在充满消毒剂挥发的环境, 可引起护士呼吸道、黏膜、皮肤、神经系统的一些损害, 甚至重度的可造成中毒或导致癌症, 我科医护发生过皮炎、鼻炎、呼吸哮喘、神经性头痛、结膜炎占70%以上。

患者的分泌物、体液、血液、排泄物都是直接的传染源, 医务人员医疗操作时不可避免的与患者直接近距离接触, 极易被感染, 人类遭受甲流、SARS病毒感染时, 医护人员发生大范围传染就是职业危害的真实写照。

2.2 生物感染的因素影响

护理人员对锐器伤的防护意识薄弱, 在临床操作过程中不注意个人防护, 缺乏职业防护和受伤后处理的培训, 工作中护理人员意外损伤时有发生,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人可因锐利伤血源性直接感染护士, 被HBV、HCV、HIV污染的针头刺伤或锐器伤后的相应病原感染率分别为:6.0%~30%、0.4%~6.0%、0.25%~0.4%[1], 护士在护理操作中不可避免接触注射器、针、刀。剪子等锐利物, 一旦发生针刺伤只需0.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2]。

护士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近距离的护理操作时, 如:流感、肺结核、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等防护不当会造成危害, 临床护士操作时遇到患者直接面对操作人员的脸部打喷嚏、呼气、唾沫飞沫也会造成感染概率明显提高。

2.3 心理因素的影响

护士工作紧张、忙碌、琐碎而繁重, 处于职业感染的高危环境, 她们往往整天夜班、白班频繁倒班, 生活缺乏规律, 打破了正常的作息时间, 严重干扰了身体的生物钟, 夜班值了一宿夜班已经身心疲惫, 回家往往照顾孩子、爱人、老人较少, 家里亲朋如不理解往往造成矛盾。工作中接触乙型肝炎病毒 (HBV) 、丙型肝炎病毒 (HCV) 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的传染病人, 造成害怕紧张、恐惧的心理。

现阶段医疗卫生护理都处在行业的风口浪尖, 医患关系的沟通、患者及家属的不理解等都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护士面对各种晋级考试、护士职业考试、外语职称评审以及各种院考、科室考试使护士压力较大, 情绪容易出现恐惧、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 护理人员在超负荷工作情况下所致疲劳综合征以及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下工作, 往往会造成更严重的心理伤害。

3 防护方法

3.1 加强监管力度

加强职业防护的安全意识, 增强护理人员自我防护能力, 医院领导首先要加大对感染防护措施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组织学习职业安全防护的法规, 引进安装空气消毒机每天定时消毒, 制定消毒隔离制度, 改善工作环境中危害因素, 在执行日常护理活动中推行实施标准的预防技术, 加强护士的职业防护培训和监管力度, 以及学习护士于职业活动中一旦发生锐器伤后的应急处理措施, 能够有效地控制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树立护理人员深入持续的防护意识。

3.2 防止锐器伤

在工作中尽量避免针刺伤, 特别是新护士80%以上的都有被针刺伤的经历, 预防职业暴露重点是在使用锐器前、中、后正确操作, 工作中专心, 不能一面交谈、说笑一面操作及边对用后对锐器的销毁。在接触血液、体液操作时必须衣帽整齐, 戴手套, 安全操作, 感染别人操作时有可能会溅到面部时, 应戴面罩或防护镜。安全使用锐器, 用过的针头应放入锐器盒, 容器应加盖, 避免运送保存过程中二次损伤。打开安瓿时, 需用无菌纱布包住, 以免刺破手套或刺伤皮肤。

临床护士由于操作不熟练心理紧张, 忙乱时受伤也较多, 因此, 平时要勤练基本功, 按规程操作, 防止锐器伤, 在处理血液污染物品及操作时, 应戴双层手套, 当不慎发生针刺伤时, 应在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挤出损伤处血液, 流动水进行冲洗伤口, 用碘伏进行消毒。及时上报护士长及感染管理科, 受伤护士应配合进行各项检测及流行病学跟踪观察。填写意外损伤事故报告单, 被HIV污染的应及时向HIV职业暴露安全药品储备点报告, 进行风险评估, 定期检测HIV抗体。对于乙型肝炎污染的根据各自不同情况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24h内注射乙型肝炎高价免疫球蛋白, 注意饮食和休息, 增加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3.3 化学污染的防护

增加自身防范意识, 严格执行操作前后的防护制度, 在治疗室配制化疗药物时, 应穿隔离衣, 戴口罩、手套, 特殊感染的患者应穿隔离衣, 戴防护面罩, 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及用物, 严格执行“六步洗手法”洗手制度, 在配制酸性消毒剂时要戴防护眼镜, 禁止用热水配制含氯消毒剂, 以免引发灼伤, 操作中如不慎飞溅到面部、眼中、皮肤时应用流动水反复冲洗抗菌眼药水滴眼, 物面地面被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均按规定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严格消毒, 做好自身防范, 紫外线灯管照射消毒时, 工作人员应操作后立即离开室内, 减少在室内逗留时间。

3.4 心理疏导

关怀医护人员的工作和生活, 使其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 培养护士与患者、同事、家属沟通的能力与技巧, 组织学习新技术、新理论, 适时请感染科专业人员讲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 院领导针对制定防范措施并督导检查, 培养护士良好的职业习惯, 护士长要在操作中细心观察病区护士的思想情绪及身体状况, 要做到管理人性化, 体谅一线护士的辛苦, 排班弹性化, 保证护士充足的休息时间, 加强锻炼, 增强护士体质, 培养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从更深层次看待自己的护理工作, 好的心情能够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

4 结论

医院是比较特殊的工作环境, 护士容易受到传染病、疲劳、心理压力等职业危害, 减少护士的职业危害已经逐渐受到社会重视, 医院不断健全完善职业防护管理制度, 定期召开培训指导课程, 提高护士自我防护能力, 护士长人性化合理排班, 并为护士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 鼓励护士多参加竞赛、表演等, 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和荣誉, 使护士减轻压力, 爱岗敬业, 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培.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0:191.

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篇9

1消毒供应中心常见的职业危害

1.1 物理因素

1.1.1 噪声

排风扇、清洗机、压力锅等不同程度地产生噪声。灭菌器抽真空时其噪声在90~98 dB之间, 超过我国对工业区的噪声标准。长期在噪声工作中容易引起疲劳、耳鸣、失眠、头昏、烦躁。

1.1.2 机械损伤

对每天回收、清洗、包装锐利器械、刀剪等很容易刮伤手指。清洗器械过程中如果被锐利器械损伤、残留的病原微生物就可以侵入人体造成伤害, 所以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是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高发人群。

1.1.3 高温与潮湿

灭菌器、蒸馏器在工作中都散发大量的热, 特别是在夏季供应中心人员常汗流夹背、易引起中暑, 灭菌员在存取灭菌物品时也易被灭菌器壁烫伤, 冬天也不可避免地接触冷水, 极易患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

1.2 细菌性危害因素

供应中心承担着各种污染器械物品的回收和处理, 在工作中每天要大量接触这些物品, 特别是对各种管道的冲洗过程中, 易被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溅到皮肤、口腔、眼睛里, 所以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容易受到细菌性危害因素侵害各科室器械用后初步冲洗只能去除部分脓血及其污染物, 还有相当多的病原微生物仍然附着在器械上, 有些科室对用过的器械根本就不进行初步清洗, 器械上沾有大量脓血及其他污染物。这不仅是造成院内交叉感染的潜在因素, 也是危害供应中心人员健康的主要因素。

1.3 化学因素

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每天要接触化学消毒剂。如, 含氯消毒片 (朗索消毒片) 、环氧乙烷等。化学性职业损伤主要由各种挥发性消毒剂引起对人体皮肤黏膜、呼吸道、神经均有一定的损害。各种消毒剂、清洗剂大多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长期吸入容易引起皮炎、过敏、结膜炎、头痛胸闷、咽喉炎等, 甚至中毒或致癌。化学因素对人体造成的损害是隐性的, 是长期日积月累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对人体形成危害。

2对消毒供应中心各种危害的防护如下

2.1 物理因素的防护

2.1.1 噪声的防护

在机器工作时定人管理、定期保养、及时检修、集中时间进行灭菌, 工作完毕时及时关闭灭菌器及排风扇, 减少噪音污染, 淘汰旧设备。中心内应按装消音设备, 噪音超标的设备不购买, 物品车定期涂油保养, 减少噪音。

2.1.2 机械损伤的防护

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 使用双层手套, 安全处置穿刺针、刀、剪等尖锐器具。剪子处理后用一次性无纺布包裹锐利部位。针头处理后套硅胶管, 以防刺伤皮肤及保护器械的完整性。

在工作中注意皮肤保护, 操作时应尽量避免针头或金属锐利器械刺破皮肤, 一旦皮肤被针头或刀片等锐利器具刺伤, 或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 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按利器刺伤皮肤的方法处理。

2.1.3 对高温与潮湿的防护

夏天注意防暑降温, 安装排风扇、空调, 冬天安装热水器保证充足的热水, 安装排湿设备以防引起工作人员得风湿病, 取放灭菌器中物品时穿长袖隔离衣、戴棉手套。

2.2 细菌性危害因素的防护

工作人员在处理回收后的医疗用品时要做好自我防护, 如戴口罩、帽子、护目镜、双层手套, 穿防水围裙及长筒防水鞋, 防止操作时液体溅到皮肤、口腔、眼睛里。严格执行洗手制度, 水龙头应改为脚踏式或感应式。

3对化学因素的防护

工作人员必须掌握常用消毒剂的效能、理化性质、配制浓度、剂量及进入人体的途径。在配置消毒剂时, 按防护要求着装,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取放物品时及时加盖, 防止消毒液溅到黏膜及眼睛里, 并避免消毒液挥发对人体造成危害。直接接触化学消毒剂时应戴手套、口罩, 必要时要戴防护眼镜, 穿长袖防护工作服。工作中轻拿轻放, 防止药液溅到黏膜及眼睛。万一发生意外, 立即用清水冲洗, 减少损害, 浸泡容器要加盖, 以防对人体呼吸道的损害, 保持空气新鲜, 工作间保持通风换气, 或安装空气净化装置。

砷化氢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篇10

用途及来源

砷化氢在工业上可用于合成与微电子学及固态雷射有关的半导体材料, 也用于军用毒气、科研或某些特殊实验。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接触的砷化氢, 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副反应产物或环境中自然形成的污染物。

含砷矿石在冶炼、加工、贮存过程中与酸类发生反应, 或用水浇含砷矿石的热炉渣, 或遇水、潮湿空气时均会产生砷化氢。锌、锡、锑、铝、铅、锡、镍、钴等金属矿石中常含有砷, 近年来发生的砷化氢中毒主要见于电解液中贵金属提取。金属产品的酸洗、蓄电池充电、生产合成燃料, 电解法生产硅铁, 生产和使用乙炔等, 均可产生砷化氢。

无机砷或有机砷水解也可生成砷化氢, 水中某些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腐败也可产生砷化氢。国内曾有因海鱼腐败产生砷化氢引起搬运工人中毒的事故发生。

毒性特点及危害

砷化氢属高毒类, 是强烈的溶血性毒物。主要经呼吸道吸入, 也可经皮肤吸收进入人体。进入人体后随血循环分布至全身各脏器, 其中以肝、肺、脑含量较高。人脱离接触后, 砷化氢部分以原形自呼气中排出;如肾功能未受损, 砷-血红蛋白复合物及砷的氧化物可自尿排出。

砷化氢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急性血管内溶血和继发性急性肾功能损害, 也可累及神经、循环、消化和呼吸系统。中毒程度与吸入砷化氢的浓度密切相关。潜伏期愈短则临床表现愈严重。

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乏力、恶心、呕吐、腹痛、关节及腰部酸痛, 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降低。尿呈酱油色, 隐血阳性, 蛋白阳性, 有红、白细胞。血尿素氮增高。可伴有肝脏损害。

重度中毒发病急剧, 一般为半小时至数小时, 很少超过24 h。吸入高浓度砷化氢时可在数分钟内发病。常以寒战、高热起病, 伴剧烈头痛、眩晕、倦怠、意识模糊、谵妄、抽搐、恶心、持续呕吐等症状;肾区胀痛明显, 绞痛向两侧下腹部放射。紫绀、巩膜及全身重度黄染。少尿或无尿。贫血加重, 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多。24 h尿量少于400ml或无尿, 尿呈深酱色, 尿隐血强阳性, 肾功明显异常, 甚至出现急性肾功衰竭。

中毒救援与应急处理

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由于砷化氢毒性大, 主要经呼吸道吸入, 也可经皮肤吸收, 因此进入现场的人员应穿戴全身防护服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 并立即隔离450 m, 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式呼吸器, 穿防毒服后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 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 将漏出气体用排风机送至空旷的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 修复、检验后再用。

急救措施:发生事故时, 所有接触者应迅速脱离现场。吸入砷化氢者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现场仍可能存在砷化氢, 有条件时应先给伤员戴上呼吸器然后迅速撤离。如有呼吸困难, 给与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有皮肤接触者, 应迅速脱去受污染衣物, 用大量清水冲洗受污染部位。之后送医院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 在上风处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 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 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

中毒预防措施

1.含砷矿渣物料不宜露天存放, 防止淋雨或防湿, 以免产生砷化氢。

2.不要用水浸熄含砷炉渣。

3.可能产生砷化氢的作业场所, 应设置通风排气设施, 在附近要备有正压空气呼吸面罩。

4.加强个人防护, 生产中穿戴防护口罩、手套和工作服, 防止吸入和皮肤吸收。注意车间内个人卫生习惯, 工作后、进餐前均应用肥皂洗手。

5.做好每年一次定期体检及上岗前的健康体检, 凡有严重贫血、先天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缺乏症、神经及精神疾患及严重肝、肾、心脏疾患, 均不宜从事砷化氢作业。

6.对于砷化氢钢瓶要定期进行检查, 平时可用氯化汞试纸检查是否漏气。

中毒案例

案例一

2004年1月, 某市某化工有限公司发生一起6人急性砷化氢职业中毒事故, 经过如下:该公司于2003年6月筹建, 生产活力氧化锌, 工艺流程为:烟矽灰+浓硫酸→上清液+锌粉→上清液+氢氧化钠→氢氧化锌→煅烧→成品氧化锌。该公司厂房由旧厂房改造而成, 主要操作面在1.8 m高半层隔断上, 隔断层无窗户等自然通风设施, 也无机械通风设施;4只反应釜有2只是半开式, 2只未密闭, 没有有害气体收集装置;以手工操作为主, 操作过程中无个人防护设备和措施;在活力氧化锌试生产期间, 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投料, 硫酸、锌粉的添加随意性较大, 导致有毒气体砷化氢大量逸出。

该公司于2004年1月4日试生产活力氧化锌, 5日凌晨2时, 投料岗位上的一名女工出现头痛、乏力、恶心、呕吐、腰酸背痛、胸闷、低热等症状。12 h内同一车间5名职工, 相继出现类似症状而入院治疗。病人主诉头昏乏力、恶心呕吐、腰背酸痛及畏寒等症状。检查发现:患者皮肤和巩膜黄染, 严重血尿, 呈酱油样;实验室检查发现, 隐血阳性, 蛋白阳性, 血液红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 为重度溶血性贫血, 并伴有严重的进行性肾功能损害。

事故发生后对现场进行调查, 对生产原料“烟矽灰”的检测发现其砷含量高达1%;同时, 中毒患者尿样中砷含量超过正常人100~200倍。

综合中毒患者的发病经过、临床症状、检验结果以及现场职业卫生调查, 对照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 确认本次事故为一起急性砷化氢职业中毒事故。

分析:生产活力氧化锌使用的原材料烟矽灰中砷含量高达1%, 加入浓硫酸和锌粉进行化学反应, 在此过程中产生砷化氢气体, 经呼吸道吸入导致工人发生急性中毒。该厂未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 在厂房改建过程中未进行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在厂房设计、工艺流程中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 作业场所无窗户等自然通风设施和机械通风设施, 反应釜未密闭, 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 并在没有确定具体的职业危害因素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盲目投产。同时该企业缺乏相应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未建立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组织网络, 也没有现场应急救护设施和措施。职工上岗前均未经过培训体检, 工人缺乏卫生知识, 个人防护意识差, 不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 且现场无监测和防护措施, 这些原因导致了这次中毒事故的发生。

建议:企业应不断增强法律观念和职业健康意识, 积极开展职业健康体检和相关的卫生培训工作;开展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增强企业、职工识别和预防职业性危害的能力, 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建立和落实职业卫生相关制度, 做到长效管理, 从而更好地防范类似重大职业病事故发生。

案例二

2007年3月至5月贵州省某锑白厂电解锌生产作业场所, 不断发生作业工人急性砷化氢中毒事故, 共造成26人中毒, 其中3人死亡。

该厂始建于1987年, 为私营独资企业。年生产锌锭6 000 t。可能产生高毒砷化氢气体的浸泡池未密闭, 敞开式作业, 作业人员佩戴普通纱布口罩站在反应池上的钢架上直接向酸池内投料, 作业场所只有几台换气风机和排气管, 无机械通风排气装置, 无任何职业安全卫生警示标志等。

2007年3月30日, 该厂投料浸泡池作业工人中有3人出现乏力、全身酸痛、小便桐油色等症状, 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初步诊断为砷化氢中毒。2007年5月4日, 同一工段又出现3名相同症状作业工人入院治疗, 生产厂长指示停止投料, 但已投入的原料还在继续生产, 至9日生产结束。期间不断有作业人员中毒入院, 并出现重度中毒患者。中毒病人的临床症状相似, 主要表现为腰腹疼痛、血尿、白细胞增高、大小便黑红色、黄疸;3名严重患者入院时表现为四肢无力、恶心、呕吐、肝脾肿大、大小便黑红色、皮肤古铜色, 并伴急性肾功能损害症状, 经治疗无效死亡。

该事故发生工段共30名工人, 有23人中毒 (其中3人中毒死亡, 20人不同程度中毒) 。检测发现尿砷最高者达1.02 mg/L, 相当于正常人群的12.75倍, 血砷含量最高达2.40 mg/L, 相当于正常人群的96倍。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生产过程特点, 诊断为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

分析:该企业使用的原料和经焙烧后的氧化锌粉中含砷, 氧化锌粉在浸出工段遇酸产生高砷化氢气体, 使作业人员中毒;作业场所缺乏必要的防护设施, 浸泡池为敞开式作业, 无符合标准的通风排毒设施;作业人员上岗前未经过相关职业安全卫生培训, 无自我防护意识, 无作业岗位操作规程, 无有效个人防护用品;发生事故后, 企业及接诊医院未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造成中毒人数不断增加的严重后果。

案例三

2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分别为38岁和48岁, 发病前先后连续2天在渔船货舱搬运腐鱼 (作饲料用) , 工作时无任何个人防护措施, 每天工作9~10h。

2例患者均在同一渔舱作业的第2天下午开始出现头晕、全身乏力、恶心, 随之出现尿液呈茶红色, 继而呈酱油样尿、皮肤巩膜黄染, 并逐渐加重, 于发病第3天到医院就诊。

职业卫生学调查人员走访了当时一同在渔船货舱搬运腐鱼的农民工, 了解到:该渔船上有多个货舱, 每个货舱深4 m左右, 可储存海鱼近10 t;整个货舱只有1个约1 m2的进出舱口。渔船货舱的海鱼已腐烂变质。与2例患者在同一渔船搬运腐鱼的尚有另外9名进城务工人员, 他们在舱内作业的时间都仅在1~2 h以内, 未出现相同症状或任何不适。

分析:海鱼作为有机物腐败可产生硫化氢, 同时腐败后鱼体的有机砷可水解生成砷化氢。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实验检查结果, 考虑本起中毒事件是由于腐鱼体内的有机砷水解产生的砷化氢, 蓄积在通风透气较差的渔舱内, 患者在无任何防护措施下, 在长时间工作中吸入了较多的含有砷化氢的气体而导致的砷化氢中毒。

甲醇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篇11

【关键词】电焊作业环境;职业危害因素;检测;防护

有毒气体、有害烟尘、高频电磁场、弧光辐射、噪音、震动、高温、氮氧化物、氟化氢、氧化锰、放射性元素、镍、铅、铬、铝、锰以及铁等等都是电焊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的因素。相比于粉尘,电焊气溶胶具有极高的生物活性和分散度,由于电焊作业的焊接方式以及焊条的不同,电焊气溶胶的生物活性以及组成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电焊作业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不容忽视的危害,对电焊工的正常生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要采取一定的检测方法,加强对电焊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并且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提高电焊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护效果,促进电焊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电焊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

锰中毒是电焊作业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锰会造成人体内微量元素发生变化并且出现失衡的现象;气焊和电焊的紫外线以及弧光长时间照射人的眼睛会损害角膜上皮,使患者出现视线模糊、怕光以及眼痛等症状;电焊作业的相关人员大部分情况都处在通风不良的密闭状态下,很容易吸入由于电弧焊接时产生的烟尘或者金属氧化物颗粒,在此工作环境中的电焊工会不同程度的出现肺功能损伤的问题;电焊作业中的铅、铝以及锰等金属会促使电焊工出现神经行为、神经心理以及神经生理异常的现象,破坏神经系统功能。

电焊作业过程中的健康危害因素很多,一般可分为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两大类。这些因素会对神经系统、皮肤、眼睛、生殖系统、抗体、体内酶、人体免疫球蛋白、内脏以及体内的微量元素的含量等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电焊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方法

1.按《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和《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采集样品检测作业岗位的电焊烟尘,按《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无机含氮化合物》测定氮氧化物浓度,按《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音》检测噪音强度,按《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6部分:紫外辐射》检测电焊弧光强度。

2.超细粒子检测。将仪器放置在焊接工人的蹲点位置,把焊接点与二氧化碳保护焊一米、两米、三米的位置作为采样点。把连续三天不同距离不同岗位的电焊作业进行分别采样。运用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计算三天电焊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均值作为超细粒子的质量浓度和数量浓度。

3.检测粉尘浓度可以采用粉尘检测仪,检测粒子浓度可以采用冷凝粒子计数器,对于滤膜重量可以通过天平进行取样前后重量的测量。

在对电焊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的过程当中,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检测位置和点数的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的检测,确保检测数据的合理性,使检测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电焊职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

电焊行业应该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加强电焊作业环境局部、全面通风等等以及采取相应的个体防护措施。

1.电焊作业环境改善措施

相关研究证明电焊作业现场的风速与气体保护焊颗粒浓度具有负相关关系,颗粒数量的浓度会伴随着现场风速的增加而呈现降低的趋势,风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强颗粒间的碰撞机率,从而促使颗粒聚集减少颗粒的数量。电焊作业环境中的烟尘具有一定的重量,因此,可以在侧墙、屋顶等地方安置烟尘捕集机、增加局部或者全面通风等科学合理的通风系统,提高风的流通速度,从而进一步降低电焊作业环境中颗粒的数量浓度。

电焊行业用人单位也应该采取相应的防噪、减噪的措施,降低噪音的分贝,治理电焊作业完成过程当中产生的噪音污染。

2.个体防护措施

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相关部门或者单位对电焊作业环境中的工作人員配发的个体防护设施并不是很理想,耳塞、耳罩的发放率是81.7%,口罩的发放率是63.5%,眼罩、手套以及工作服的发放率则基本都超过90%。为了更好地防护电焊作业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电焊作业的企业要加强对个体防护措施的重视和研发,提高对危害因素的防护效果。例如:防尘口罩要安装具有防护超细粒子以及化学毒物的过滤棉,现阶段普遍使用的无纺布,它无法过滤超细粒子以及亚微米级粒子,不过聚丙烯驻极体材料在防尘口罩中的安装能够很好地提高口罩对超细粒子、亚微米级粒子的过滤效果。

四、小结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电焊工艺在建筑工程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的作用。电焊技术是采用加热或加压,使金属连接面熔化或成为塑性状态而使之达到永久牢固连接的过程。作为重要的现代化加工工艺,电焊在车辆制造、建筑、化工设备、桥梁、机械制造、锅炉以及造船等行业或者领域都有所涉及。当前电焊作业的职业危害和安全问题不断加重,严重影响到电焊工的生活健康。相关的企业、部门以及工作人员要采取一定的电焊作业环境改善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加强对电焊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护。

参考文献

[1]杨树新.电焊作业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J]现代职业安全,2008年11期.

[2]袁伟明,宾平凡,邢鸣鸾,张美辨,邹华,刘鸿,栾俞清.电焊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防护[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3年04期.

[3]孙金艳.电焊作业环境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卫生防护对策[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9年05期.

作者简介

基层医院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篇12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新的医疗设备、化学物质及高新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同时由于护士工作的特殊性,护士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在基层医院,护士对职业危害安全防护意识淡薄、医院的防护措施显得力度不够,有待改善。

1 职业危害因素

1.1 化学性危害

化学性危害主要有各种挥发性消毒剂如甲醛、戊二醛、碘酊、碘伏、乙醇、含氯消毒剂等对人体皮肤粘膜、呼吸道、神经均有一定的损害。但在护士的工作中它们又广泛地应用于病室地面、操作台面的消毒,一次性注射用具、针头使用后的消毒以及其他方面的消毒。护士不得不密切地接触。如:2%戊二醛会引起过敏性皮炎、结膜炎、及鼻窦炎。高浓度含氯消毒剂是引起职业性哮喘和职业性皮炎的主要及常见原因。含氯消毒剂消毒时可形成有机氯化物,具有致癌、致突变、致畸等作用,怀孕者对消毒剂的敏感性更高,因此消毒剂对怀孕护士的危害更大。

1.2 物理性危害

物理性危害主要包括:臭氧、紫外线、X线、各种噪声等对护士造成的危害。臭氧、紫外线用于空气消毒广泛运用于临床。臭氧吸入可刺激呼吸道引起刺激性咳嗽、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加快、变浅、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还可出现肺水肿甚至死亡[1];紫外线可使皮肤产生红斑,剂量较大可引起紫外线眼炎,长期大量紫外线照射可至皮肤恶变。护士随同病人去放射科造影时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经常不可避免地接触X线,通过皮肤、粘膜、呼吸道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引起疲乏无力、头昏头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女性出现月经失调,在妊娠期会引起自然流产、死胎、死产、先天性畸形和发育障碍[2]。病室的环境拥挤嘈杂,各种仪器工作时发出的噪声,平车、治疗车车轮磨擦发出的噪声影响人的情绪,长时间的噪声可引起头昏、耳呜、失眠、焦虑等症状,对人体听觉、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都有一定的影响。噪声不仅可引起机体的生理改变和损害,还会影响心理健康,如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等,增加了意外事故和差错的发生。

1.3 生物性危害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和体液,如:脑积液、胸腔积液、腹水、关节囊液、阴道分泌物等[3],被病毒、细菌、霉菌和真菌等微生物感染的机率大大增加。调查资料表明,大约有20多种血源性传播疾病可通过针刺伤传播,在工作中护士被刀片割伤,安瓿或开瓶器损伤、医疗废物处置过程的损伤也很常见。开放性的皮肤伤口增加血源性疾病传播的机会。护士作为与血液和体液接触最多的人群,感染的几率更高。

1.4 药物性危害

药物性危害主要是抗肿瘤药物及致敏药物在临床的运用;护士配制抗肿瘤药物和接触使用抗肿瘤药物病人的血液和体液时,可通过皮肤、粘膜吸收,呼吸道吸入,可引起接触性皮炎、脱发、骨髓抑制、甚至致畸、致突变、致癌;护士长期地接触各种药物特别是致敏药物可产生药物性皮炎等不良影响。

1.5 生理心理社会性危害

1.5.1 生理性危害

护士工作是连续不断地行走和站立性的工作,由于临床护士严重缺编,工作量增加,有时还得连续地工作,一个班下来,膝关节已不能弯曲,这样可致腿部肌肉和关节的损伤;下肢静脉回流不畅,甚至造成下肢静脉曲张;由于护士工作的特殊性,三班倒打乱了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导致焦虑,紧张,记忆力减退、失眠等一系列植物神经紊乱症状;护士不但是脑力劳动者同时又是体力劳动者,在护士的日常工作中还有许多体力劳动如各种物品、药品的领取,移动病人等这样容易导致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等。

1.5.2 心理社会性危害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院和病人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护士管理办法》的实施,既保护了护士,也使护士每日处于精神高度紧张,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工作状态中,快节奏与服务性的护士工作,每天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人,由于医院条件的限制不能完全满足病人对护理工作的要求及人们对护士工作的不理解,难免有随意责难和挑剔的,给护士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护士长期处于这种具有高风险、高强度、高危性、无规律性的工作环境中易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不利于护士的工作,存在安全隐患。

1.6 职业防护教育缺乏

目前我国护理教育体系中没有护士职业防护教育的课程,毕业时无职业防护意识。毕业后,医院对护士的岗前培训和在职教育中,未把职业防护教育列为必须培训的内容,致使护士对职业防护知识缺乏。传统教育中过分强调护士的奉献精神,给护士造成错觉,认为注重自身安全防护就是怕脏,嫌弃患者,不讲奉献;防护用具的使用增加了成本支出,间接班减少了科室的收入,导致护士连最简单的戴手套等防护措施都不好意思采取。

2 防护措施

2.1 化学性危害的防护

(1)按要求取消甲醛薰蒸消毒、灭菌。(2)接触戊二醛、含氯消毒剂时应戴口罩、手套,防止溅入眼内和腐蚀双手及减少吸入。消毒灭菌时,容器要加盖,尽量减少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能用高压蒸汽灭菌的不要用戊二醛浸泡灭菌,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缩小化学消毒剂的使用范围。(3)对无特殊感染的病室,一般不用或少用消毒剂搽拭,用毒剂时必须戴口罩和手套,不要滥用消毒剂,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职业损害。

2.2 物理性危害的防护

(1)规范操作程序,使用臭氧、紫外线空气消毒时,要关闭门窗,以免增加空气污染,消毒时护士应离开消毒场所,消毒完后打开门窗通风15分钟,待气味散尽后再进入。(2)X线可用屏蔽防护,如果必须进入照射范围,必须穿铅衣、戴铅眼镜和铅颈领,尽量远离射线照射,减少X线的照射时间。(3)护士要做好健康宣教,要求病人及陪人保持病室安静,不得大声喧哗;护士要做到走路轻,说话轻,开关门轻,操作轻,以保持病室的安静;调试好各种仪器,把声音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经常检查平车、治疗车车轮并打好润滑油以减少车轮摩擦产生的噪音。保障护士的工作安全。

2.3 生物性危害的防护

加强职业危害防护教育,增强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凡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必须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接触传染病时必须按传染病的隔离措施采取自我安全防护(如穿隔离衣、裤、鞋、戴八层以上的棉纱口罩、必要时面罩或护目镜);发生针刺伤按针刺伤的应急预案正确处置,先用肥皂或流动水冲洗伤口并挤出(轻挤)伤口血液,用碘伏及70%酒精擦试伤口消毒。HIV对化学消毒剂非常敏感,70%酒精1分钟可灭活游离病毒[4]。若护士意外接触到患者的血液或体液时,应立即以肥皂或清水冲洗,若患者的血液、体液意外进入眼睛或口腔,立即用大量生理卫生盐水或清水冲洗,减少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4 药物性危害的防护

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配药室保持通风良好,装排气扇,有条件的医院可配置生物安全柜,或空气净化装置,监测空气中的药物浓度,禁止超标。配药护士操作前洗手,戴口罩,操作时戴手套,熟练操作规程减少药物和雾粒的溢出,操作完毕及时洗手,减少药物的接触。配抗肿瘤药物时,在做好上述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应戴双层手套,聚氯乙烯手套外加一副乳胶手套,必要时,戴护目镜、面罩,化疗用过的所有用物均放入专用的污染袋中并扎口,最终焚烧处理。怀孕护士禁止接触抗肿瘤药物。接触肿瘤病人的血液、体液、呕吐物时戴手套,操作完毕及时洗手,减少抗肿瘤药物的间接接触。

2.5 心理社会性危害的防护

①争取领导的重视,按床护比配足护士,科学合理排班,工作有条理,减少不必要的行走,平时加强锻炼,保证良好的身体。掌握并运用正确的工作姿势,减少体力的消耗。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加强与病人、陪人的交流与沟通,争取病人的理解与合作,减少病人的不满与责难,保持健康的心态以减轻心理压力的产生。

2.6 职业防护教育

建议国家开设护士职业防护教育课程,使护士了解并掌握护士职业的危害与防护。在医院岗前与在职培训中增设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教育内容,加强护士的防护意识;争取领导的重视,尽可能进购防护用具,医院职能科室指导、检查防护用具的使用,保证各项防护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护士安全健康地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华,张雅静.支架被在病房紫外线消毒中的应用.现代护理杂志,2005;2:151

[2]邵昌美,孙敬忠.预防医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92

[3]杨淑玲.经血传播疾病对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及其防护.南方护理学报,2004;11:15

上一篇:消极与逆反心理下一篇:导演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