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变革中的技术力量

2024-10-23

教育变革中的技术力量(精选7篇)

教育变革中的技术力量 篇1

瞭望世界教育变革风云,推进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各国抢占教育发展的制高点。该文聚焦技术正在引起哪些教育变革、为何说教育变革需要技术支撑,如何善用技术促进教育变革三个问题,从学习方式的变迁与创新、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生态化发展、学习环境从数字化走向智能化、课堂教学变革新风向、新的教育技术研究范式六个方面扫描技术正在引起的教育变革;从改变学习者学习方式、认知方式、参与者之间的教育关系、学习生态、增加学习机会五方面阐释技术促变教育基本原理;基于信息技术—社会—教育变革互动结构分析,从教育需求/问题、技术可为因素、社会-教育可为因素构建三维空间分析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作用点;构建技术水平、心力投入二维空间提出利用技术促进教学变革的策略;并主张以智慧教育引领信息化教育变革;最后从教育文化的视角阐明技术促变教育的实质。

祝智庭教授的讲座从四个方面道来:聚焦技术正在引起哪些教育变革、为何说教育变革需要技术支撑、如何善用技术促进教育变革三个问题,从学习方式的变迁与创新、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生态化发展、学习环境从数字化走向智能化、课堂教学变革新风向、新的教育技术研究范式六个方面扫描技术正在引起的教育变革;从改变学习者学习方式、认知方式、参与者之间的教育关系、学习生态、增加学习机会五方面阐释技术促变教育基本原理;基于信息技术—社会—教育变革互动结构分析,从教育需求/问题、技术可为因素、社会—教育可为因素构建三维空间分析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作用点;构建技术水平、心力投入二维空间提出利用技术促进教学变革的策略;并主张以智慧教育引领信息化教育变革;最后从教育文化的视角阐明技术促变教育的实质。

我们目前教育的改革,新课程教学实施也是一种变革。这种变革首先是思想上的变革,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其次是技术上的变革;再者, 新课程教学实施也是一种变革,我们应该加倍珍惜,大胆尝试,力求有所突破。实施素质教育任重道远。 摆在我们面前的改革任务十分艰巨,需要为之不懈努力。改革有阻力,有失败,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的唯一出路。通过本次讲座的学习,我感受到了技术的力量,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及使用新技术。

组织变革中的力量控制 篇2

组织的管理可分为形式的管理和力量的管理。在形式的管理方面,归类有多种方式,有直线职能制、矩阵制等划分方式,还有如机械式或创新式等划分方式。形式是组织力量的反映,是组织管理中界定各方权限和责任的框架。采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一方面受企业转换外部环境输入和向外部输出效率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自身内部力量均衡的影响。

组织内部力量有哪些

一个企业往往是某些典型组织结构的复合体,这不仅是企业经营必然的产物,也是企业不同力量间博弈的结果。组织结构无好坏之分,轻在形式,重在实质。国有企业和非一股独大的民营企业往往有这方面的体现,组织结构的分分合合也许变化频繁,但人们可以从中体会到明显的意图。所以,对公司力量的管理,是组织管理和控制的关键。

不同企业的组织力量构成是有差异的。组织力量往往来自于一个群体,而非个人,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家或者企业所有者:由于法律授予的权力而对企业具有控制权,比如公司股东、董事长或者总经理;

技术专家或权威:由于具有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影响权,以及拥有大量的非正式权力,而对企业发挥影响,如科学家或者高级财务顾问;

中层管理者:基于自治的需要,而获得纵向的分权,从而在企业内具有一定区域的高度影响力,如事业部总经理或者车间主任;

专业化的操作员工,由于技术的独占性,而获得的工作独立性和自主权,从而对组织运作产生影响,如医生或者技术工人;

企业一线员工:在当前社会形势下,他们(即使没有技术性的工种)也成为一种力量,通过制造有社会影响的事件,对企业造成一种压力。如罢工事件就是该种力量的展示。

动态来看,以上力量的组合会形成新的力量结构,影响力量结构的因素包括意识理念因素和政治联盟因素。两者是组织力量形成动态的变化,从而

影响组织内的力量均衡。

东方管理文化对意识理念和政治联盟给予了高度重视,从古至今,从政治到商业,均有反映。欧美企业的企业愿景、宗旨和文化阐述,也是在强化意识理念的管理。可见,东西方企业管理中在意识理念和政治联盟管理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处。

以干预员工的感受调控变革的进程

在进行组织大规模变革的时候,由何处引发,如何调控过程,不是靠企业发布的一个发展战略、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等文件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尽管这些非常重要。而通过影响和管理员工感受(而不仅仅是思维),触动他们的情感,进而促使他们改变行为方式,是一个触发和引导变革的有效方式。商鞅变法中的“徙木立信”就是干预人感受的一种有效方式,为秦国新法的推行创造了信任基础。当今社会,由于某个看似偶然的事件引发的组织变革也并不少见。

有些企业的变革会从薪酬入手的原因之一,就是从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管理点入手,对员工的关注度和行为施加影响,以达到促进企业变革的目的。比如,某传媒企业曾采用一种奖金总额固定,员工单兵作战凭业绩抢份额的方式激励员工间竞争,这既可体现员工多劳多得,也可以控制企业支出,这种方式在企业成长之初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几年后造成的结果是,相互竞争使员工间关系紧张,员工对企业认同度降低,绩效下降。所以公司一直酝酿推行一种基于团队的组织方式和新的组织结构,但组织结构的改变会造成在位管理者的权力分配调整,处理不好会影响正常业务的开展。公司最终确定以改良员工薪酬分配作为变革的切入点。平衡员工间收入,抑制员工收入大幅波动,使员工收入和团队业绩相联系,这一系列惠及员工切身利益的改革方案的提出,大大激发了员工支持企业变革的积极性。随后启动了与薪酬分配配套的基于团队工作方式的组织结构变革,实行全员竞聘管理岗位,虽有个别管理者消极抵制,但员工的高涨热情使一切还是顺利推行,最终平稳完成过渡并取得良好效果。我们可以看出,以薪酬变革来制造和利用员工群体对变革的支持和关注,成为该公司推行组织变革的关键。

通过影响员工的感受,可以帮助克服大规模组织变革中通常存在的许多障碍。视觉对人产生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抽象的逻辑分析,更容易影响人们行为的改变。通过一堆分析数据来试图改变他人的思维,不如让他们看到事情的真相,进而影响他们的感受。所以,企业内能够反映现实问题的一些典型事件,可以被用于影响员工感受,进而引发变革。对标管理是目前许多大型国有企业推行的一种管理方法,配合企业间数据对比,有组织地选派管理人员和核心骨干到对标企业现场考察、学习和挂职工作,已经成为许多大型国有企业的有效管理手段,感同身受比纸面数据更能让人警醒。

组织变革中的力量须动态管理

企业组织内部的各种力量,在环境未发生大的变化情况下,一般会形成一种均势,以求取得各自最大的利益。当内外部形势发生变化,企业内部的力量,随着企业的发展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局面,由此带来了不同力量间的摩擦。强化对内部以及通过内部力量间接发挥作用的外部力量的控制,可以使组织变革在可预期的方向上发展。期间,具有“合法基础”的力量与调节“合法力量”的隐性力量均需要同时被利用。

企业合法管理的基础是明文规定的组织责权与运行规则,这是保持企业运营基础秩序的需要,是企业管理的大道。国家法律规定的企业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等权利和义务构成了企业治理的基础,企业内部的岗位说明书、部门职责、组织手册、业务流程等文件,构成了组织内部规章。这些企业日常业务的运行基本规则,形成了显性的权利体系。许多企业建立ERP

系统,构建EIP系统,使显性权利充分的流程化、透明化和信息化。目前,企业规范化管理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和社会普遍认同的“人治”向“法制”进化过程相一致。这方面内容不再赘述。

同时,企业对隐性力量的管理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当隐性力量组织化以后,更应该予以重视。首先,国内知识分子与技术专家的力量一度被弱化和抑制,随着科技强国和文化强国理念的梳理和推行,专家的“硬权利”和“软权利”同时被唤醒和增强,逐渐将成为影响企业组织运行的力量。以技术或产品创新为主要目标的国有大型集团公司、以产品技术优势为核心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内部高端知识工作者群体,其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显著提高,对组织的决策产生着关键影响。其次,是民主权利意识的提升,使普通员工集合成为一个群体,不断地在争取自身的地位和利益。基层员工由于自身的劣势地位,往往以极端事件或群体性事件来博取利益,给企业和社会造成压力。企业文化管理和“政治手段”成为利用这些力量的两种主要方式,可在企业变革中充分利用。

强化企业文化的力量,意图是对员工意识理念进行管理。管理员工意识理念的主要作用是聚合各方力量,增强内聚力,强化组织协作。但由于员工个体意识形态的差异性,企业意识理念的整合与统一过程是艰难和复杂的。企业的意识形态越是强化,为保持自身意识形态的需要,结果可能是企业越来越封闭。企业精心设计的愿景、宗旨和文化,很容易在某次风暴中被冲击和崩溃。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共生”的理念,对于企业意识理念的管理具有借鉴作用。

“丛林法则”没有变化,变化的是在丛林中所处的位置。尽管前些年国内某些企业借鉴军事化管理思想取得了成功,但长期来看未必可取。以前国企倡导的“黄牛文化”、“雷锋精神”,当前很多民企倡导的“狼性文化”,随着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均有所改良。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中国企业领导者对组织管控深层次思考的必然内容。

“政治”这个在企业管理中略带贬义的词语,在企业内一直存在并长期被利用。人们通常用政治联盟来激发被“合法体系”压制的必要变革。如果政治联盟能够起作用并占主导地位,那么将会使充满冲突的组织提高效率。企业变革中会产生各方力量的博弈,“合纵连横”等政治手段的应用可以提供必要的组织变革的推动力量。

一家有几十年历史的企业曾有一例类似事件。该企业的领导者提名一般都是照顾各方利益关系,各有代表。但在数年前的高管换届中,总经理力排众议提名了一个不属于任一传统势力派别的人员任职副总岗位,此举引发了众多猜测和抱怨。多年后,总经理私下和其他人谈及此事,解释当时基于三方面考虑:首先,为保证对公司发展方向的推动,有必要保证在领导班子内拥有一个坚定的支持者,以便在表决时获得足够的支持;其次,此人可居中协调各方利益,在某些关键事件决策时尤为必要;第三,该人无太多依靠,工作必尽心尽力。结果表明,此举确实达到了该总经理预想目标。

意识理念和政治联盟是亦敌亦友的共生体。具有共同意识理念的政治联盟将更加强大,同时政治联盟也会打破原有意识理念的凝聚力从而创造新的内容,两者相互动态制衡,和正式权利一起构筑起三角关系。正是利用了意识理念和政治联盟的制衡作用,企业组织内部的任何一种力量都可加以利用,以协调组织力量均势,促进企业向某方向发展。当企业变革结束,各方力量重归平衡,新的意识理念重新确立,政治联盟达成和解,显性的正式权利重新占据上风,组织进入新的运行阶段。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变革 篇3

一想到教室,我们的眼前马上浮现出这样一幅图景:教室的墙上嵌着宽大的.黑板,黑板前是一台一桌;桌上摆着教科书、备课本和圆规、三角板之类的教具;台上站着一手拿粉笔,一手拿教鞭的老师;台下是手拿钢笔,聚精会神听课的学生。现代信息技术使单调枯燥的教学环境向多样化、新颖活泼迈出。多功能教室配置有电化教学设备和多媒体计算机设备,即信息的接收和输入、输出装置,可连接学校有线电视系统和各种国际因特网、学生校园网以及大屏幕和音像系统,面向教学把各组件集成在一起,组成一个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信息呈现系统,对多媒体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和展示,从而突破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和资料限制,向学生展示最大信息量。除了课堂教学环境外,还包括实验教学环境的变革。虚拟实验室的出现,为自然科学基础教学创造了仿真和模拟的教学环境,给实验教学环境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实验室里堆满各种实验器械及各种有毒、有害的溶液和放射性物质,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潜藏着巨大的危险性;而对于有些周期长或在真实世界里难以观察到的实验,传统实验则显得无能为力。现代信息技术的虚拟现实技术,解决了人类视觉的时空盲点和生理极限所带来的实验困难、实验过程和结果瞬间呈现在眼前;同时,虚拟实验使得实验的进行不再受场地、器材、时间、自然环境的限制,为学习者创造了更多实践机会。现代信息技术所引起的课堂和实验教学环境的变革,有助于促进教师开展创新教育,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助于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知识信息量,提高学习效率。

教育变革中的技术力量 篇4

事实已经证明,在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扩大办学效益、改善教学方法、实施素质教育,乃至最终形成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新型教育体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为了适应形势,相当多的学校花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购买了计算机,建造了微机室和校园网等,而且每位老师都被要求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就国家而言,也在逐步实施“校校通”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努力为学生的成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但是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有相当多的学校和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根本就不清楚,从而导致了有的老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过于“注重”,在课堂教学中过多滥用,以致学生始终处于“电闪声鸣”之中;有的教师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等因素的束缚,“穿新鞋走老路”,把“人灌”变成了“机灌”,或是“人灌”加“机灌”,学生依然因围着课本知识和教师的思维在转而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自主性和主体性仍然难以发挥;还有的老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可有可无,过去的粉笔加黑板不是照样出成果吗?这就带来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严重脱节,导致了广大教师和现代教育技术之间仍存在着难以跨越的鸿沟。众所周知,我们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实现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促进课堂教学的现代化。面对认识上的一些误区,我们切不可等闲视之。为使现代教育技术得到健康发展,必须对其加以纠正。

为此,首先要做到更新观念。除了进行必要的培训外,还可以邀请专家作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教育的讲座,实施“洗脑工程”;组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中究竟有没有必要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研讨,并要求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畅所欲言,从而促使教师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重要性;总结已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的应用经验,并请他们畅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带来的好处等。其次,要完善机制,营造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良好氛围。由于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过多“看重”,上级主管部门在对学校或教师的评价中都有意识地加入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指标因素,导致了相当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滥用现代教育技术。这一点,在公开课、优质课等类型的课堂教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笔者曾参加过多次县级比赛,当时就把在课堂中是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评比的必备条件之一。其实,评估教师的课堂教学,不是说一定要加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这一必备条件,应该全面评价,要看相应的课堂环节是否适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否有助于“减负提质”。在评课中加上“现代教育技术”这一条件,对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有一定作用,但负面效应也应引起重视。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应尽快完善好相关机制,切实对教师的课堂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从而有效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上的优势。第三,要强化培训,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和应用。面对迅速变化的新知识,面对对教师要求越来越高的学生,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必须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和相关技术培训,才能使现代教育技术真正落到实处。怎样才能将培训真正“落实”到位?除了创造条件让教师出去参加各类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外,更重要的则是要注重校本培训与自我培训相结合。所谓校本培训,就是说学校在充分认识现代教育技术作用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措施,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本土培训”,藉以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所谓自我培训,顾名思义,就是说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我学习、自我钻研、自我加压、自我完善,从而达到自我提升的目的。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变革 篇5

拔山初级中学——彭桢超

【摘要】:信息技术是作为中小学新兴的课程,利用信息技术,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取代了课堂上教师繁琐的课堂分析,减少了一问一笔式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处于一种动手尝试、探求发现的境界之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情景之中,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创造等各种能力的培养,以及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都能参与学习活动并使之相互结合,形成心理最佳状态,提高对教学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合理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兴趣、合作、探究、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已越来越普遍。信息技术是一门主要以计算机为工具的课程,虽然信息技术课并不等同于计算机课,但计算机中的那些概念、专有名词和操作方法却是我们必须准确掌握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认真推敲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否则会使学生产生疑问或误解,甚至犯下科学性的错误。信息技术将是人们今后获取知识,从事工作,了解世界,相互交往的主要途径。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Internet为标志的新的信息技术革命,正迅速改变传统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就全国而言,各行业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管理、生产和信息处理、网上交易等。信息技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望,直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课堂 教学中,教师

要根据教材的要求,运用信息技术展示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内容,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此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主体,总是被假定为知识渊博,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一锅端”;而学生则是学习主体,他们往往被比做海绵、白纸,或者他们的头脑被假定为空空的容器。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流动,是一种单向注入式的,缺乏双向互动。这种传统的线性封闭式教学方式,往往能达到一种知识的继承性,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培养学生的一种共性化的人格,却缺乏鲜明的个性特征。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首先给传统的教育观注入一股清新的空气,教育不再局限于校内,而是以信息网络为传输技术核心,拓展到课外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对象也突破青少年的圈子而向中老年延伸,由阶段性教育转变为终身教育,真正实现了“活到老,学到老”;教师借助新式的信息化、多媒体化工具,采用动感的画面和音响效果,栩栩如生地向受教育者传输知识、信息,由传统的线性教学转变为非线性的资源型教学理念。在信息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开放式的教学,只是课堂的管理者、组织者、指挥者,计算机和网络则取而代之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学生不仅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而且是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教师和学生不再仅是盛水容器,他们还必须具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造信息和发布信息的能力,在接受和熟练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还必须具备作为信息时代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的,而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的。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操作能力的建构更需要时间的保证,这就要求教师集中讲解的时间不能太长。一般来说,一节课40分钟,教师集中讲解的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也就是要“精讲多练”,要讲得简明扼要、条理清楚,教师要把更多的时间用来进行个别指导。

在教学中,许多学生因缺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感兴趣的材料而难以开展抽象的思维活动,从而影响了对课堂 教学难点更深入的理解和准确的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能为学生展示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空间,创造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凭着真切的形象去感受、体验比较抽象的事物,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课时与课程的要求相应较为灵活,教师借助教学支持系统和备课系统,可以采集到各学科的大量相关知识信息,用以支持自己的授课内容,这样不仅大大地丰富和生动了自己授课内容,而且极大地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实现了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使学生的知识具有了整体性和连贯性。课堂教学的整合是指教学资源与教学各要素的有机结合,是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并使系统内容要素发挥最大的整体效益,产生类似物理上的“聚焦效应”。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就是把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与课堂教学里的教师、学生、教材有机的结合。它不是一种媒体技术的简单使用与组合,而是把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技术融合到教材、备课、课堂各环节中,以及对学生评价一系列环节中。

现代信息化教材以CD-ROM教材和Web教材为主,CD-ROM教材包括计算机课件、专业数据库和信息检索系统等,可依靠计算机巨大的存储容量,开发功能强大的软件,兼容了音像教材和纸版教材的功能,不仅能实现真实再现,还能模拟真实过程,使静态信息转化为动态信息,抽象概念形象化。Web教材则可利用Web传播媒体,以最快速度推出新的教材或对现有的教材不断翻新充实。目前越来越多的教材实现了多媒体化,它们不但包括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动画、录像以及三维图像,通过超媒体链接,使得画面、声音、文字融为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改掉过去“死读书”的状况,使书本知识变得鲜活起来,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化的新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应是精神、智慧、毅力与创建性的综合体,他们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还须具备应对高科技发展的高能力、高综合素质、不断进取的拼搏精神和求真务实、勇于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前景十分宽阔,也是改革传统教育教学的一个关键切入口和突破口。而且也是转变老师教育观念,加快师资知识更新,强化师资业务培训,使我们的老师们适应世界教育改革潮流发展,从而达到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信息技术的课堂语言是一门艺术。我们既要准确规范、简明扼要,又要生动有趣,有吸引力。这需要我们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随时积累有用的素材,在工作中做一个

细心人,将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恰如其分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实践出真知的信念,以此作为我们成长和进步的源泉。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深远影响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事实,随其发展这种影响还会继续扩大和深化,未来的教育变革我们无法预料,那么如何将传统教育的优点与现代信息技术的长处整和起来,寻找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是我们现在就迫切需要着手解决的问题。

学生核心素养引领教育变革 篇6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这是对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必将引领教育变革的步伐。

首先,促使学校德育工作内容和方式的变革。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意义上的德育内容,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基础上,更加明晰和强调学生的认同感(国家认同感、传统文化认同感)、责任感、自我管理、健康生活、创新意识与能力、国际视野等等,这些内容不是能够教出来的,从而促使学校德育教育方式必须发生变革,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我校将以“适佳”文化为指导,以活动为载体落实核心素养校本化。

其次,促使学校教学方式的变革。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更加强调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因此,目前的班级授课方式必须真正转变为一直提倡的“学生是课堂主体”,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宰”课堂,找疑、质疑、探究,一方面,努力创设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空间;一方面,深入推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我校将在“尽性化育 自然天成”办学理念的指引下,积极探索“生态课堂”落实核心素养校本化。

其三,促进学校课程体系的更加完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核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课程的开发利用必须要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设计。目前,除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以外,重点围绕培养核心素养开发校本课程,特别是综合课程、实践课程、拓展课程更加利于学生参与实践、体悟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其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模式的变革。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素养—— 教学艺术,课堂调控能力,学会“阅读”课堂,真正关注学生,关心学生思想及隐藏的表现行为等。这就必将加大教师的专业化培训力度,改变“说教式”培养方式,研究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素养,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成都市大弯中学校 陈权

论教育的创新与变革融合之路 篇7

进入21世纪,社会飞速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科教兴国思想的不断深入人心,信息化的浪潮已席卷整个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教育改革和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理念的变革和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场由信息技术革命引起的教育变革,正在对教育的各个领域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教育有史信息技术新课程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教学水平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随之也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层次。下面我就结合实践,谈谈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教学的整合及作用。关键词:创新、促进、融合、变革、教师

一、信息技术课堂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学校课堂愈来愈广泛地运用信息技术。应当说,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可能。然而,这仅仅是一种条件和可能,而要使这种“条件和可能”成为现实,则有一个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恰当运用信息技术的问题,其中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是当前值得重视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这一课题的提出,主要是源于对当前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运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反思,比如信息技术仅仅被视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或盲目滥用,或简单运用,抑或为运用而运用,以至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始终处于“两张皮”的状况。而没有把信息技术的运用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内化为整个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没有上升为从认识教学规律等教学理论的角度来审视这一问题。

信息技术课教学是利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多种形式,优化课堂结构,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使学生感到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最终达到使学生具备在信息社会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知识的目的。实际上,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不可避免地给传统的教学理论和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从而促成了教学理论的“新陈代谢”现象,使一些传统的教学理论和模式面临挑战,以及新的教学理论和模式应运而生。而新的教学理论和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重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

二、信息技术与现代教学的整合的作用。

(一)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注意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从心理学角度看,多媒体中的形声资源是控制注意的工具。多媒体集声音,图形和文本为一体,形象而生动地再现事物,通过自身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据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时纯视觉和纯听觉的注意比率是不同的,视觉占81.7%,听觉占54.6%,视觉比率明显高于听觉,所以,设计出物体运动,镜头变换和特技效果,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艺术效果作用学生的感觉器官,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对象上,从而产生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辅助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有利于感知理解抽象事物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是以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教师只有根据这一特点进行教学,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由于学生理解,掌握教学内容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而这些感性材料来源于观察和实验,需要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具体的信息和情景,在课堂上演示有声有色的感性材料,通过“先示实物,后教文字”的方法,把教学内容化虚为实,化繁为简,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轻轻松松掌握教学内容。(三)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技能提高

教育技术能力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技术能力是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基础的。教师一旦具备了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就可以带动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信息化教学评价与监控能力、信息化教研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

信息技术促进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的目的。基于数据库技术的教学案例库汇集了特定教学情景下教师教学过程的客观描述,已成为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强有力工具。

信息技术促进信息化教研能力提高——知识检索工具、知识更新工具、知识管理工具、知识结构优化工具帮助教师打牢科研的知识基础。数字图书馆、CNKI、电子期刊、教育网站、教师网联为教师提供数字化的教育科研资源,用于科研选题、文献研究、文献引用、论文写作等。Web2.0技术为教师提供反思、交流、虚拟教研、协作研究的网络环境和工具。教师利用网络调查工具、统计软件、数据分析软件、课堂教学分析软件、课题网上申报平台和网上投稿平台可以提高教育科研的效率、效益和效果。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反思能力提高——教师可以利用博客等社会性软件的低技术门槛、零成本、零维护和高绩效的特性进行常态化、可视化、网络化和群体化的教育反思。日积月累,教师必定能够不断提高教育反思能力。

(四)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态度养成和升华

教师专业态度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教师工作一方面具有创造性劳动的特点,同时也存在大量琐碎的重复性劳动等问题,日积月累,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到职业的无趣、无成就,教育也就变得死板、僵化,缺乏开拓创新。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减轻日常工作负担,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升劳动的创造性。教得轻松、教学有乐趣、有成就感、有创造性的体验,教师才会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将职业升华为终身追求的事业,努力达到专业境界。

三、教育信息化对我国教育的影响作用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教育信息化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更加重大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有:(一)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育信息化促进人们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重视信息科学技术和人的素质培养,树立面向世界、科学发展、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树立以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培养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教学观。教育信息化带给人们的是全新的信息资源,全新的理念和全新的硬件、软件、潜件环境。(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就是教育的现代化和素质教育。教育信息化的过程,就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和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过程。使教育由传统、半传统的走向现代化,这就是教育改革的过程和方向。教育信息化本身就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容。信息化推动了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模式、教育环境等的全面改革与发展。在信息化进程中,我国的教育现代化事业取得了重大发展。(三)催生与发展信息化教育

教育信息化的直接效果就是催生与发展了信息化教育,使现代教育进入信息化时代。也就是说,信息化教育是教育信息化产生的新的教育形态。培养信息化人才、提高信息素养、倍增教育效益是信息化教育的功能,也是教育信息化的任务。作者在《论信息化教育》一文中对信息化教育作了系统论述。

(四)带动教育信息科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育信息化是驱动教育信息科学和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作用的动力系统,教育对教育信息科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需求必定要求二者适应需求而发展进步,这是一种互动关系。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够把科学推向前进。”

四、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把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泛引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教室,却把世界各地的事、物尽收眼底,一览“天地众横”,不但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还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使教育更好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上一篇:“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工作规划及2011年帮扶工作计划下一篇:有效教学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