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变革信息

2024-06-26

网络技术变革信息(共12篇)

网络技术变革信息 篇1

技术进步是人类发展的根本动力。尽管人类历史写的是帝王将相史, 但最根本的是技术发展。技术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人类文明才会上一个新台阶。朝代的更迭, 政权的替换, 给当时的社会进步提供了一个更加合理的治理方式, 但对人类文明的促进并没有起到根本性的作用。真正对人类文明起根本性作用的是技术发展, 每一次技术的重大发明都会对人类的文明产生重大的改变, 同时也会给教育带来巨大影响, 不仅仅是知识内容的更新和增加, 而且会让教育手段、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更加先进, 最终导致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

互联网的发明, 可以说是20 世纪最伟大的发明, 正在推动人类文明迈上新台阶, 有以下几点依据。第一, 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人会使用工具, 人会思考。第二, 人类几乎所有的发明都是解决体力、知觉问题, 是四肢和感官的延伸。第三, 计算的发明, 它能计算和存储, 解决人与动物区别的其他方面, 它的发明是人类智力的延伸。第四, 互联网能搜索, 会联想, 可思考, 它的发明是人类智慧的延伸。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对人类的影响将不断提升。可将互联网发展分成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信息互联阶段。理解互联网, 要从人的本质需求来理解, 解决人类知情权的平等。作为一个社会人, 人有参与和表达的愿望, 也有知晓的权利, 互联网可以提供这一工具。互联网颠覆了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传统的信息传播规律是中央复杂、末端简单的一个结构, 新闻的采编系统很复杂, 你能看到什么新闻, 听到什么消息, 由中央系统来分发。而互联网颠覆这一中央复杂、末端简单的信息传播规律, 满足人们知情权的平等,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 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 这就是通过互联网不断发展信息互联阶段。第二阶段为消费互联阶段, 主要是为人类的物质生活提供方便。年轻人可能都有网络购物的经验, 2015 年“双十一”某电商实现了912 亿的营业额, 这是任何一家实体的百货大楼和公司难以企及的。今天, 消费电子商务仅占国家零售消费额的不到7%, 才刚刚起步。第三阶段是生产互联阶段。在这一阶段, 互联网主要服务于人类的就业和事业发展。由消费互联发展到生产互联, 东西卖得快, 厂家可能就会加快生产, 卖得慢就减缓生产。第四阶段是智慧互联阶段。互联网帮助人类实现知识和精神生活上的追求, 在这一阶段, 在线教育会极大发展, 满足人们对知识渴求和精神生活的愿望。互联网继续发展, 最终会发展成为生命互联, 满足人们健康长寿的愿望。

互联网会改变行业形态, 也会改变市场结构。现在, 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 互联网不仅是一个强大的工具, 它还给人类提供了一种伟大的精神, 即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精神。21 世纪是合作的世纪,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互联网的工作方式和连接方式。此外, 互联网还有一个本质规律, 即无穷大、无穷小。互联网用户会无穷多, 宽带费用会无穷小;互联网内容会无穷大、无穷多, 但用到的比例会非常小;研究方向很多, 个人占比小……互联网的本质特征是开放、海量和天量。信息量的最基本单位是B, 之后是K、M、G、T, 再之后是P, P是10 的15 次方, 一天传送的信息量可以说是一个天量。

互联网不仅改变行业形态, 还会带来全新的生活方式。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新闻真正自由的时代, 是一个政治充分民主的时代, 文学将进入无经典的时代, 历史将会更加真实, 教育将成为互为师生的时代。技术发展对教育产生巨大影响。历史上, 每一次新的技术发明, 总是带来教育领域新的应用, 迎来教育大变革的讨论。技术曾经带来教的工具、学的工具和考试评价工具的改变, 带来课堂形态的改变, 带来课堂机构的改变。

理解互联网对教育带来哪些影响, 要从教育的本质与作用来看。教育的本质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 对全人类来讲, 教育承担的是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传承与发展。第二, 对国家来讲, 政府花钱办教育, 主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国家竞争力。第三, 对个人来讲, 接受教育主要是追求幸福生活, 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

教育和学习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角度表述, 本身都是知识传播过程, 形式多样, 且受技术影响。那么, 互联网取代哪一类的教育?教育 (学习) 可以分为:第一, 人际交往类的学习, 比如语言、礼仪习惯、品德养成、管理有效等。这一类学习靠模仿和习惯养成, 学习环境很重要。第二, 知识传承类的学习, 如语文、数学、逻辑运筹等, 这一类的学习需要面授, 需要对前人知识的归纳总结等, 也包括约定认知等, 这一类的学习课堂教学效率高。第三类是文明发展类的学习, 如工程技术、工程设计、哲学、行为科学等。这一类的学习需要有系统的基础知识, 需要洞察力和想象力, 需要实验场地、仪器设备、模型验证等。如果大家认可这种学习分类, 会发现MOOC更适合高等教育, 因为成年人有主动学习的欲望, 具备应用网络的基础知识能力。而且, MOOC可以有力地推动知识传承类的学习, 为人际交往类的学习提供更有效的学习场景。但中小学教育不仅是知识教育, 更是纪律、毅力、协作、尊重和习惯的培养等, MOOC可以作为补充手段, 但不适合全课程学习。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 几千年来, 教育成本几乎没有下降, 教学效率也几乎没有提高, 为什么?这是因为学生集中到教室上课的模式没有变化, “粉笔加黑板”的知识传授方式基本上没有变化, 师生比例没有变化, 所以教学效率没有提高, 教育成本没有下降。MOOC, 这种大规模在线课程, 对教育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 将提高教育效率, 降低教育成本, 促进教育公平。

MOOC是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 是经过多年摸索出来的一个模式。在2012年之前, 人们一直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结合的方式, 但收效甚微。E-mail与E-learning几乎同时出现, 但E-mail取代了传统的邮件系统, 而E-learning一直是教育中一个小小的补充。可以说, 虽然各行各业都受到互联网浪潮的影响, 但在教育领域, “粉笔加黑板”的传统课堂模式依然不变。MOOC的出现很可能是一个革命性的契机。它改变了传统学校传授知识的模式, 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和学习方式, 在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深刻影响。它无须有学校的学籍, 只要按要求注册后就可以使用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 也没有课程人数限制。它的大规模、开放和在线的特点, 为自主学习者提供了方便灵活的学习机会和广阔的空间。

我们知道, 大学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功能, 西方认为大学的功能有三, 即知识产生、知识传播和知识运用, 只是排的顺序不同。其实, 大学的基本功能就有两项, 一是知识产生, 二是知识传播。由于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供知识传播的工具, 今后的大学会具有知识探索、知识验证和考试认证的功能, 将成为研究院、考试院。所以, 互联网会带来科教融合和教育服务提升, 带来大学功能的根本改变。

过去, 人类文明从石器时代走到青铜器时代, 并不是因为我们的祖先把石头用完了。今天, 人们不用胶片照相机, 改用数码照相机, 也不是因为柯达公司的胶片技术不够先进, 而是因为技术促进人类文明走向新台阶, 而且技术的发展和资本的贪婪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我们应及时转变观念。如果我们不能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 至少应该紧跟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如果我们看不到这种变化, 说明我们老了;如果我们反对这种变化, 我们可能就完了。

(本文根据笔者2015年12月20日“‘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之开放论坛”上的发言整理修订而成)

网络技术变革信息 篇2

一想到教室,我们的眼前马上浮现出这样一幅图景:教室的墙上嵌着宽大的.黑板,黑板前是一台一桌;桌上摆着教科书、备课本和圆规、三角板之类的教具;台上站着一手拿粉笔,一手拿教鞭的老师;台下是手拿钢笔,聚精会神听课的学生。现代信息技术使单调枯燥的教学环境向多样化、新颖活泼迈出。多功能教室配置有电化教学设备和多媒体计算机设备,即信息的接收和输入、输出装置,可连接学校有线电视系统和各种国际因特网、学生校园网以及大屏幕和音像系统,面向教学把各组件集成在一起,组成一个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信息呈现系统,对多媒体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和展示,从而突破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和资料限制,向学生展示最大信息量。除了课堂教学环境外,还包括实验教学环境的变革。虚拟实验室的出现,为自然科学基础教学创造了仿真和模拟的教学环境,给实验教学环境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实验室里堆满各种实验器械及各种有毒、有害的溶液和放射性物质,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潜藏着巨大的危险性;而对于有些周期长或在真实世界里难以观察到的实验,传统实验则显得无能为力。现代信息技术的虚拟现实技术,解决了人类视觉的时空盲点和生理极限所带来的实验困难、实验过程和结果瞬间呈现在眼前;同时,虚拟实验使得实验的进行不再受场地、器材、时间、自然环境的限制,为学习者创造了更多实践机会。现代信息技术所引起的课堂和实验教学环境的变革,有助于促进教师开展创新教育,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助于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知识信息量,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企业思维变革 篇3

毋庸置疑,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地改变人类文明的进程,推动社会的进步。一般认为,人类已经经历了五次科技革命,并且正享受着以电子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第五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科技的发展如此迅速,特别是20世纪中期以来,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在短短几十年间,人类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很多人还没来得及熟悉和适应现代技术带来的生活方式的转变时,科学家们又预言,以智慧技术和生命技术为核心的第六次科技革命即将到来。

人类正处于信息技术时代,基于移动互联网发展而来的各项技术成为目前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包括4G移動通讯、多形式智能终端、云计算平台、大数据管理、物联网等等。

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的调查显示:到2014年底,全球移动通信设备的总数将会超过世界总人口。而“国际电信联盟2013年年度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有超过1/3的人口使用网络,在全世界71亿人口中有68亿手机用户;它还预测,到2014年初,手机用户将超过70亿。该报告指出:“移动革命”通过将信息通信技术应用于教育、医疗、政府、银行、环境、企业生产等方面,为发展中国家的高速发展提供助力。

未来移动互联网的特点是在技术上实现人人、物物和人与物的互联,在应用上满足对使用者的全方位服务,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启动应用,响应使用者提出的任何需求。也就是要做到“时时连接,按需响应”。

如果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这个目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进一步促进人的自由和解放,实现人类社会关系层面的颠覆性变革。这种变革不仅仅体现在人类生活方式将更加便捷、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等表面的变化上,还会引发人类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并由此引发人类行为方式和企业商业模式的改变。

二、企业发展的思维革命

在“移动革命”的背景下,社会各行业都面临着产业升级与转型。许多传统产业实现了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其产业形态和赢利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形成了全新的产业形态,这对于企业来说充满机遇和挑战。这种挑战已经不是简单地要求企业将新技术应用到企业自身产品的升级上,而是要求企业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在更广阔的战略视野下,考虑和解决发展问题。

现代企业发展应具备以下思维模式。

从安全思维到危机思维——世界变化日趋迅速

变化是永恒的主题,但我们习惯性地认为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量变到质变。所以,在一个周期内,企业基于自身的资金、品牌和战略优势考虑,经常用安全思维思考问题。但是,在新技术背景下,企业原有的一些优势与迅速变化的技术环境相比已经逐渐被弱化,危机与变革成为主题。所以,企业必须学会建立危机思维,习惯迅速变化的环境。

一个典型的失败案例非柯达莫属。2012年初,有着百年历史的柯达公司在纽约向法院提出了破产保护申请,其资产也缩水了99.7%。这个企业巨人之所以倒下,源于在数码摄影技术日益普及的背景下,在品牌、资金和行业地位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的柯达却在变化面前反应迟钝。

未来的技术变革将更加迅速,企业面临的危机也将更加深刻和复杂,可以说,危机随时就在身边。但危中有机,危机带来的不仅是危险,更有机遇。换个思维方式看,企业如果学会了及时将危险转化为前进的催化剂,就能实现进一步的跨越。所以,企业必须树立危机意识,做好远景规划,提高预测未来风险和应对快速变化的能力。

从线性思维到非线性思维——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

从事物的现象看本质,由A事的发生推及B事的发生,宏观是由微观累加而成的,等等,这些处理企业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线性思维;而从系统学的角度看,世界是混沌的,非线性的。在旧的信息传播背景下,企业的管理、营销和发展过程是可以用线性的方式模拟和推演的;但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特别是移动新媒体的发展,人类的认知和行为表现出更加复杂的特性,所以,仅仅用线性思维来预测事件的发展很容易判断失误。

一个很小的技术发明、一条不引人注意的新闻消息或者一次很小的危机,都可能引发巨大的改变。很多看不见的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事物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从而偏离了我们预期的方向。因此,一只蚂蚁也有可能打败大象。

企业的技术创新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甚至可能改变用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苹果公司的iPhone和iPad取得的辉煌战果无疑证明了这一点。同样,微信的普及也使很多早期退出腾讯公司股份的投资者大跌眼镜,甚至有人模仿国内大型通讯公司,以调侃的口吻说:“搞了这么多年,现在才发现,原来腾讯才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世界的非线性决定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变得更强,预测未来的难度更大,所以,企业,尤其是大企业,必须重视每一次微小的改变,善于捕捉每一个微小的机遇,尊重每一个微小的对手。

从行业思维到跨界思维——开放企业商业平台

现代信息技术引发的另一个重要变化就是跨界。以前,企业主要是基于本行业的角度考虑发展问题,即便有一定的突破,多数也是基于行业的产业链延伸做出的转型。而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打破了行业之间的界限,而跨界的本质是融合。

跨界不是简单地从一个领域进入另一个领域,而是在新技术的支持下把企业已有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新的商业平台,打造新型的商业模式。所以,跨界不仅仅是基于金融体系的向不同行业的投资跨界,更是基于网络商业平台形成的跨界。今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新浪等互联网公司纷纷跨界涉足金融界。这是在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搜索引擎业务平台等形成了庞大的数据量的基础上,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支撑下实现的跨界业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小米科技跨界IPTV、乐视网跨界终端制造等等。

闭关锁国的结果是落后和失败,所以,企业要坚持用开放的心态处理与周边企业的关系:开放商业平台,使更多的企业,包括竞争对手进入平台,使平台承载更多的资源,使其在为其他企业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为自己创造更多种可能。这才是跨界与融合的内涵。

从物本思维到人本思维——建立新型客户关系

企业之间的竞争,习惯于拼产品的质量、功能和价格。在新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和功能均日趋成熟,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所以,竞争将进一步在品牌、服务和价格领域展开。要想拉近与受众的距离,获得受众的认可,关键在于提高产品的价值属性,增加企业品牌的附加值和影响力。为此,方兴未艾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

新媒体是自媒体、社会化媒体。它改变了传统的游戏规则,在新媒体环境下,广告、公关和促销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当前,客户需要的是参与和互动,所以,企业更要关注客户的需求,以人为本,即要有人本思维。

物本思维是以产品和服务为核心的思维,而人本思维是以人为核心的思维。后者不仅要求企业关注“人”这个服务对象,而且要求企业自身在新媒体平台上也要作为“人”而存在,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互动,与客户平等交流。简言之,企业应该充满个性气质和人情味,而不是作为一个冷冰冰的机构存在。

企业对客户的服务也更趋于个性化。移动技术、物联网和大数据可以帮助企业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做到“当客户需要时,企业随时就在身边”。每一次个性化服务就是一次体验营销。每一个客户的体验在新媒体上进行传播、分享和互动,就是最好的品牌传播与媒介公关。

三、新技术带来的问题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和问题。比如,工业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克隆和转基因等生物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伦理问题,现代信息技术也是如此。虽然它给社会管理、企业发展和人类生活带来了更多的自由和便利,但引发的许多问题也令各界担忧。

首先,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首要问题。因为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任何人和机构的监控,掌握任何人和机构的秘密。

其次,知识鸿沟进一步加大。从表面看来,信息技术可以给每个人平等获取知识的机会,但由于个体差异、使用信息工具能力的高低,以及信息量过大、冗余、混乱等因素,使人们的知识鸿沟进一步扩大。

第三,互联网在迅速发展,相关法律的制定却相对滞后。有关个人隐私、知识产权、谣言管理、企业经营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都有待健全。此外,已有的部分法规也缺乏可操作性,迫切需要完善。

第四,现代信息技术催生了许多新兴企业和新型业态,特别是互联网企业,其提供的大多数内容和服务都是免费的。这给企业提出了一个问题:免费使用模式下的赢利模式是什么?人们已经注意到,互联网企业提供的很多服务是亏損的,企业试图通过这些服务提高互联网对它的注意力和关注度,以获取资本市场上的升值。这种泡沫经济引起了社会的担忧。如何丰富企业的赢利手段,延伸品牌的价值链,考验着企业的智慧和创新能力。

第五,企业缺乏创新人才。如何创新性地将技术应用于管理、生产和生活,是企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培养既懂技术又懂人文的创新型人才。企业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必须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人才是关键。

整合信息技术, 变革学习方式 篇4

一、自主学习

1.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情感

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创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去感悟学习内容, 体验学习乐趣。如学习《海底世界》一课时, 一开始, 教师利用课件创设情境:首先设问, 你想知道海底深处是怎样的吗?那么就让我们随着深海潜水员到海底去探秘吧。然后屏幕显示海底深处美丽的动物、植物、高山、峡谷……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教师顺势导入新课。在探讨过程中, 再利用课件让学生跟随潜水员听水中听音器传出来的各种逼真的声音。这样, 既让学生感知海底的神秘, 又让学生体会到要揭开海底神秘的面纱得靠科学技术, 从而激起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2. 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材料, 进行拓展学习

由于课内学习的内容有限, 距离现实比较远, 学生往往借助于网络将课内所学知识延伸到课外, 培养了搜集信息、获取新知的能力。以语文学科教学为例, 我要求学生在学课文之前进行预习, 学生能够上网搜集到关于作者、写作背景等各种相关资料, 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学过一篇课文或阅读链接, 我们也可以进行课外拓展, 让学生阅读相同主题的文章或作者的其他文章, 搜集、整理更多相关信息, 从而收获更大的阅读效益。我们学校的特色作业之一———手抄报, 成为展示学生搜集、整理资料能力的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近期所学的内容, 自主确定手抄报的主题, 精心组织材料, 设计版面。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文化主题是“情思满怀”, 学过这一单元, 学生们确定了精彩纷呈的手抄报主题, 如“父爱如山”“无言的爱”“童心·天使”“乡情悠悠““不灭的灵魂”……手抄报的内容丰富多彩, 有搜集的散文、诗歌、名言, 也有自己的内心感悟, 还配有精美的插图。

二、探究学习

探究性学习方式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进行, 让学生通过问题来组织学习, 使学习有的放矢。教师可以将所学习的知识分解成若干小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搜索引擎或相关的网站, 多角度地找出答案, 完成任务。在内容上, 不同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任务进行探究, 并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能力去研究学习, 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个性化学习。如学习了《景阳冈》一课, 学生对《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绰号产生了兴趣, 于是确定了以好汉的绰号为内容的探究实践。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究之后, 同学们了解了好汉们的绰号及其由来, 绰号所反映的人物性格特点, 领悟到用绰号表现人物鲜明特点的写作方法。

信息技术带来初中数学教学变革 篇5

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忠和中学 俞兴元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技术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势必对我们传统的生活造成了大幅的影响。尤其在教育领域内,引起了从教育观念到教育过程各环节的巨大变化。而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加强自我素质,提高自我技术乃是必不可少的任务。将信息技术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作为学生学习与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作为发展学生的理解和兴趣的重要手段,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更具体化、生动化、清晰化,让学生由“听数学”转为“做数学”,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建构,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改善教学质量。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育变革 多媒体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现代教育也不断融入了新的信息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将从内容、形式、方法和组织等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教育信息化项目的逐步实施,让教师和学生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是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有效载体,利用媒体资源,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的结合,不是被动的融入,而应该是高层次的主动适应,强调一种高度的和谐与自然,最终实现学习者学习效率、积极性、主观性等方面的改善。信息技术对新的课程改革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实现教与学方式转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和手段。

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学生的思想观念的转变。

(一)教师将从传统的课堂主讲者,转变为组织者和辅导者。信息系统在质和量方面的优越性,使之成为主要的信息提供者,学生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去获取知识,教师则转变为组织和辅导学生去与信息系统进行交换。当信息高速公路投入教育教学后,学生可以在屏幕上阅读大量的内容,信息高速公路成了学生的导师。教师传统的“授业”、“解惑”的工作将在很大程度上为信息系统———“电子教师”所代替。

(二)教师将更加专注于对信息教学系统运作过程的监控、研究和评价,更多地扮演教研员的角色。信息高速公路在教学内容和方法方面提供极为多样的选择,从而使教学过程可能会出现多种情形和多种结果。而教师则要对网络提供的教学材料进行研究和评价,并加以改善,然后将改善后的教学内容放回网络中,这样就有可能从其他感兴趣的教师那里得到反馈,从而使教学内容通过网上切磋得到优化。教师还可以对学生与信息系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价,通过自己特定的设计和尝试,找出最适当的沟通方式或互动方式,并通过网络予以推广和交流。在这种教研活动的循环发展深化中,使教师所指导的学习过程形成一定的特色。

(三)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他们眼里普通的信息化设备已经不再属于“高科技”,如果是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他们接收的信息和从网上学到的知识远远超过他们的老师,远远超过过去大人们所掌握的知识。信息技术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变了一代人的行为习惯,进而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模式。

二、课程教学与教育信息化的有机整合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教育部提出了要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自觉地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整合。

(一)要与数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突出数学的思维特点 数学具有逻辑的严密性、高度抽象概括的理论,并大量使用形式化、符号化的语言。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思维活动的过程。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领悟成为数学教学的特殊要求。因此,整合必须与数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运用一定

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去选择、运用不同的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上的优势,不能把数学搞成电脑多媒体功能的成果展览。在每个学期初,我们以备课组为单位召开研讨会,把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筛选,确定哪些教学单元或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电化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开展“数学实验”,把概念教学情景化、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过程探究化,然后具体分工,谁负责哪部分内容,组织教学资源(上网查找、自制课件等),哪些工作可以交给学生去完成等。教学时,老师把各自组织的课件或教学资源存放到校园网上供全体数学老师参考、使用。整合中,我们关心的不是信息技术,而是课程本身。

(二)应以服务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变辅教为辅学 整合应清晰地认识到,信息技术是学生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一种工具。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数学学习,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不要为技术而技术,要以服务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变辅教为辅学。我们经常看到有的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去做一个课件,一节课热闹下来,学生什么收获都没有教师的教学活动应以建构一个学生乐学的情境为原则,因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在所开展的整合研究中,我们反对一节课一个课件演示到底、搞黑板搬家式的课堂教学。只考虑教师的方便,什么课都搞成电脑演示,那么将会适得其反。使用信息技术的出发点是利用好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思维,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三)应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 整合既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用句通俗的话来说:“麦当劳来了,大米饭还要吃”一讲到整合,我们老师就以为每节课都要用电脑来教和学,其实整合后的教学活动不应理解为全堂上机或多媒体演示,不应忽视书面表达和口头交流,不应忽视阅读、计算和证明。同时,学生的活动不应是自由活动。“一节课过去了,学生敲了半天计算机,却收获不大。”一句话能说明白的,一个教具能演示清楚的不一定非通过计算机。要讲究实效。整合,并不是另起炉灶,而是把各方面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在我们开展的整合研究中,在学期初就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对一些用传统方式来教,效果一样或更好的,我们一定用传统方式来教。例如有理数的运算、方程和方程组的求解等,用传统教学一样奏效;但方程与函数的关系以及许多几何问题等,则采用多媒体技术来教,直观、形象,能展现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其效果与传统教学很相比难同日而语。

(四)应不过多加重教师的负担为原则 整合能否成功,关键是看教师在教学中能否自觉运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不可否认,运用信息技术加重了教师的许多负担,但如果付出与收获的比值不能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那么就会严重挫伤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使得整合成为一句空话,这就是有些地方整合热闹了一阵之后又沉寂下来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在开展整合时,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的主要策略是:充分利用几何画板和“z+z”智能教学平台等数学教学软件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尽量即插即用、即时互动,尽量不做大型的、整节课播放的课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多彩,拿来、修改、整

理;科组资源做到共享,各教师所用过的、整理过的教学资源都存放在校园网上,供大家选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一些资源的搜集工作交给部分学生去做,既帮助了老师,又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习兴趣等。这样,我们的整合实验进程比较顺利,大部分教师尝到了信息技术带来的甜头,积极投人到整合的实践工作中。

三、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现代数学教育强调要进行“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应用能力。而多年来数学教学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忽视对观察、实验、想象、猜测等能力的培养;重视数学解题技巧的演练而忽视学生的内心活动、情感体验和合作交流;重视对结果的应用而忽视对过程的探究。教师经常代替学生思维,结果本来生动、机智、充满创造力的整个数学思维过程不见了,导致学生认为数学不过是一些纯粹的理论和枯燥的运算和证明,没有多少实际用处。现在,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开创了一个“数学实验室”,利用“几何画板”、建立数学教学网站”和其他工具软件,为学生“做”数学提供必要的工具与手段,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探索,来做“数学实验”。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探索、分析、思考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学生从“听”数学的学习方式改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数学;过去被动接收“现成”的数学知识,而现在可以象“研究者”一样去发现探索知识。例如:学习用一个平面从不同方位截正方体产生的截面的形状,传统教学往往借助切萝卜或橡皮泥等实物情景活动来比划讲解,结果大部分

同学还是一知半解。如果说对截面是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矩形的情形,学生还能理解的话,那么对截面是五边形或六边形的情形学生就很难想象了。现在利用信息手段,一切都迎刃而解。通过演示,学生能真切感受截割的过程。如果人手一机的话,学生就可以亲自动手,改变平面的位置,从不同的方位感受截面的形状了。再如: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前都是用剪纸、拼接和度量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感受,但由于实际操作起来都有误差,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现在利用“几何画板”随意画一个三角形,度量出它的三个内角并求和,然后拖动三角形的顶点任意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现:无论怎么变,三个内角的和总是180度。这无疑大大地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为什么”的欲望。

(二)动态图象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计算机辅助教学进人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为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平移、旋转、缩放、分割、取截面、表面展开以及把空间的多边形放到平面上看等,这些操作用实物是难以进行的。同时,计算机多媒体的动态变化可以将形与数有机结合起来,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提供丰富而动感的图像、图形,生动、直观、形象,展现出一个精彩纷呈的数学世界。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或高的延长线、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时,传统教学方式都是让学生作图、观察、得出结论,但每个学生在作图中总会出现种种误差,导致三条线没有相交于一点,即使交于一点了,也会心存疑惑:是否是个别现象?使得学生很难领会数学内容的本质。但利用信息技术就不同了,在几何画板,只要画出一个三角形,用菜单命令画出相应的三条线,就能观察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然后任意拖动三角形的顶点,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总是不会改变的。这实验,除了教师演示之外,学生也可自己动手,亲手经历,大大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三)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上数学课总是离不了要画图,这些作图中有部分是机械的、重复的,有些还相当繁复,并且有时作图本身对达到该节课的教学目标的意义并不大。如画各种立体图形(球、圆柱、圆锥、棱柱、长方体、正方体等)和一些平面图形,若利用几何画板就可完成了。再如制作七巧板,然后利用七巧板移动变换后拼各种美丽的图案。又如:“图形的平移”,先告诉计算机平移方向及平移距离(一个向量即可),再选中平移对象即可完成平移,既简单、明了,又直观、形象。用计算机代替老师、学生做这些工作,既彻底减轻了负担,让教师、学生把精力和注意力用到更高层次的教学和学习环节中去,同时也有助于师生更了解和熟悉信息技术,使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我们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借助现代信息技

英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变革与启示 篇6

英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与变革

英国政府很早就开始重视信息技术课程,并认识到要培养具有信息技术能力的新一代生产者,就必须从中小学开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1988年,信息技术内容被列入英国统一课程中;1995年,信息技术课程从科学课程中独立出来;1998年,信息技术课程由选修课变为必修课。1999年,英国政府公布信息与通讯技术课程标准。2000年,英国政府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正式更名为“信息与通讯技术课程”,即ICT课程。

进入21世纪,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英国的信息技术教育也与其他国家一样面临诸多问题。从2006年开始,英国不少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机构的专家、学生家长甚至学生对ICT课程都表示出一定程度的不满,有人甚至提出了改进意见。2012年9月1日,英国政府决定暂停实施原来的ICT课程标准及相应的水平考试,但是仍然将ICT课程设为英国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同时允许学校自由开发适合本校学生的ICT课程。

2013年2月,英国政府公布了《1到4关键阶段的计算(课程)学习计划》(Com-puting Programmes of Study for Key Stages 1-4)草案,面向社会广泛征询意见。2013年9月11日,英国政府正式公布了《1到4关键阶段的计算(课程)学习计划》(以下简称为《计算(课程)学习计划》)。

《计算(课程)学习计划》规定了“关键阶段1”(5-7岁,相当于国内小学低年级)、“关键阶段2”(7-11岁,相当于国内小学高年级)、“关键阶段3”(11-14岁,相当于国内初中阶段))、“关键阶段4”(14-16岁,相当于国内高中一、二年级)4个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如对于“关键阶段1”的学生的要求是“理解什么是算法,在数字设备上算法是如何变为程序的,程序是如何通过精确和清晰的指令运行的;创建和调试简单的程序;使用逻辑推理预测简单程序的执行过程和结果;有目的地使用技术创造、组织、存储、处理和检索数字内容;了解信息技术在学校外的常见应用;安全和负责任地使用技术,保护个人隐私,在使用互联网或者其他网络技术时,能够明确知道从哪里寻求帮助和支持。”

计算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上都与原先的ICT课程差别很大。仔细研究《计算(课程)学习计划》,我们可以发现,计算课程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涉及算法,要求“关键阶段1”的学生能够调试简单的程序。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高中毕业,贯穿了与计算机科学相关的丰富内容,有算法、数据结构、抽象建模、程序设计、问题解决等。这些内容都是对原ICT课程内容的更新和扩展,这些内容与国内的信息技术课程纲要或课程标准相比,也具有一定的深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计算课程中,有关程序设计的相关知识占据了重要地位。

除了确立程序设计在计算课程中的重要地位,英国还将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的培养作为计算课程的核心培养目标之一。

“计算思维”这一概念是2006年3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周以真(Jeannette M. Wing)教授在美国计算机权威期刊《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杂志上首次提出的。周教授认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各领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不仅计算机科学家应具备良好的计算思维,普通人也应具备。

计算思维理论一经诞生,就得到了世界各国计算机教育研究者的高度重视, 并深刻影响着英国的信息技术课程变革。

ICT课程关注用户体验,“人”是课程的中心,在ICT课程中,学生通常只需学会选择、使用和评价适合的软件。而计算课程重点关注的是计算思维,以及一个真实世界的问题如何转换为一个用计算机可以解决的方案,“计算”成为课程的中心,要求学生了解或学会构建新软件(或硬件)的原则和技术。

对我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启示

从英国社会各届对该国中小学ICT课程的批判与变革来看,单纯以应用微软办公软件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和儿童发展的需要。重新界定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内涵,及时改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现状,着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我区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应借鉴的经验。

首先,重新认识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信息技术课程具有普适性的价值,如引导学生融入信息时代,增强社会适应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终身学习等。英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变革让我们看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所在,在这一点上,信息技术课程有其他学科课程无法比拟的优势。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的计算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其次,提升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水平。为了配合ICT课程改革,英国政府正致力于培养新一代ICT教师。2012年10月,英国公布了一项由政府发起、著名企业资助的“培养新一代ICT教师”计划。受益于这个计划,每位选择成为ICT教师的英国大学生都将获得高达2万英镑的奖学金。该计划是英国政府对ICT教育进行“大修”的一揽子教育改革方案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信息技术教师是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和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主力军和主要技术力量。但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际来看,我区许多信息技术教师在计算机科学特别是算法和程序设计方面的教学能力还有所欠缺。因此,提升我区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水平,特别是其算法与程序设计的教学水平是当务之急。

再次,丰富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方式。在英国,所有完成义务教育(关键阶段1-4)的学生都必须取得国家课程的合格成绩。英国课程与资格署是负责英国中小学教学大纲的制定与教育质量认证管理的机构,每一学年对包括计算课程在内的国家课程都作了相应的学习目标要求。

目前,我区对于初中和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缺乏系统、明确而统一的考查和学习目标要求。对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状况和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评价,是保障信息技术课程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区应尽早根据小学、初中及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纲要或标准,制订完善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目标,并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对该课程进行教学监督和学生学业水平检测。

第四,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信息技术教学环境。英国中小学基本上都采用VLE(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s)平台支持学生的学习,平板电脑已经进入常规课堂,中小学课程的播客音、视频和e-learning资源都会上传到网上或学校的VLE平台。

从我区的现实情况看,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环境建设仍需从硬件、软件及资源三方面着手,特别是在资源的建设方面应从更高的层次入手,联合相关企业建立资源共享的平台和机制。学校应建立设备运维与定期更新制度,形成“硬件+软件+资源+培训”四位一体的资金投入制度。

最后,拓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在英国,国家规定的《计算(课程)学习计划》只是在原则上给出了课程整体规划的国家标准,在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方面,学校具有充分的自主权,学校可以开展富有特色的、具有针对性的、符合学生多样性发展要求的教学活动。

我区各中小学基本上采用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教材,极少有学校能够根据学生的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教材和教学内容,高中阶段也只是以市为单位统一选择教材。从这一点来看,我区中小学在开发、实施信息技术课程方面的自主性有待加强,各校应结合学生兴趣和年龄特点,为学生提供富有特色的、符合多样化发展要求的信息技术课程。

虽然英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变革并未停止,但是英国社会各界针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变革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积极的参照。让中小学生更早地在学习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计算机科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还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潜质,为学生今后更高层次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借鉴英国正在进行的信息技术课程变革的经验和发展方向,对改进我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注:本文所提及的英国信息技术课程泛指英国中小学30多年来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包括信息技术(IT)课程、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课程和计算(Com-puting)课程。

信息技术与组织变革研究评述 篇7

按照组织协同论的观点, 技术是组织系统运动和演变过程中最重要的序参量, 它具备了在临界状态引导组织系统的演化和作为度量组织系统演化过程有序程度变化的参量的条件。研究表明, 作为组织系统的序变量, 新技术革命对组织结构的影响最大。本文将在回顾和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 进行简要评述, 并试图讨论过去研究的一些特点。

一、IT与组织结构关系研究的两种模式

不同于一般企业核心生产技术, 信息技术具有辅助性和外源定制性的特点, 这决定了在与组织结构的关系上, 可能会形成两种冲突的关系机制。对于这一问题的不同理解, 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信息技术影响组织结构形式的技术模式和信息技术可以改变人类行为背后的知识建构的社会-技术模式。

技术模式论者主要是一些管理学家, 他们强调信息技术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经营方式、竞争方式、领导行为和效率与成本的影响, 认为组织的管理者往往会通过引入并使用信息技术来改善组织绩效。技术模式论者有以下两种不同的派别:

一派是以阿尔文·托夫勒和彼得·德鲁克为首的“技术论”。该学派认为, 信息技术是继蒸汽机、电力之后的另一次技术革命, “网络将改变一切”, 包括组织结构形式。德鲁克 (1995) 认为, 信息定义的改变将导致组织结构形式的变化。南希·邓肯 (1995) 认为,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能够帮助企业进行有效的产品创新和持续改进。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独特之处在于, 它使企业通过恰当地应用信息来进行技术创新, 以形成竞争优势 (Ross、Beath和Goodhue, 1996) 。持类似观点的还有穆哈默德·艾—罗亚迪 (1998) 、托马斯·达文波特和詹姆斯·肖特 (1990) 等学者。

另一派是以迈克尔·波特为首的“合一论”。这一学派认为, 属于“新经济的信息技术”将和属于“旧经济的企业核心生产技术”相结合, 传统企业和IT企业间的界限也会消失。波特从以下三个方面重点论述了企业信息技术能力对竞争方式的影响, 进而影响到组织结构形式的变化: (1) 改变价值链; (2) 改变产业结构; (3) 改变产品, 培育新的业务。波特和米勒 (1985) 在《如何使信息给你带来竞争优势》一文中隐含地指出, 应当从信息成本的角度来认识“技术”, 他们将技术定义为每单位信息成本的变化。

社会-技术模式的代表人物以社会学家为主, 这些学者对于信息技术本身, 以及信息技术与组织的结构、流程、产出之间的关系, 都有着很浓厚的兴趣。他们通常认为, 信息技术是一种有关组织发展的社会现象, 它可能改变人类行为背后的知识建构。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教授奥利库斯基强调了信息技术的抽象属性和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奥利库斯基和罗比 (1991) 认为, 信息技术是一种有关组织发展的社会现象, 可用吉登斯 (1984) 的结构化理论来诠释。他们认为, 信息技术本质上是与组织互动的, 所以结构化理论可适当地呈现组织内部的信息技术, 这表现为信息技术的双重性:由于信息技术可创造并改变人的行为, 而人们在使用信息技术后也会采取某些行动, 因而信息技术也具备组织的特性;由于人可以弹性地解释信息技术, 因此信息技术与组织的互动, 是不同行为者在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发展和使用信息技术的一种功能。他们进一步提出用结构化模式来描绘信息技术与组织结构关系的复杂现象。奥利库斯基 (1992) 认为, 信息技术的应用, 的确对组织或个人产生了许多意料不到的影响, 尤其是互联网的应用, 使信息由不足发展到过度, 使人与人的沟通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甚至有可能因此而改变人的行为背后的知识建构。在奥利库斯基看来, 信息技术的双重性表现为信息技术是行为主体设计的, 也是行为主体使用的。设计者和使用者都赋予信息技术以结构, 包括物质结构和社会结构, 并最终使信息技术成为组织结构的一部分。因此, 在信息技术背后是社会群体, 作为人类行动产品的技术, 同时也具有结构属性。可以这样说, 信息技术是在帮助人类提升各项活动效率的过程中成为更通畅、更经济、更有效率的辅助工具;而与此同时, 信息技术也是挑战人类相互影响关系的动力, 它也会发展成为修正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之一。

在社会-技术论者眼里, 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及其应用、发展与结果, 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建构过程。社会各项语境有界定信息技术运用的环境, 并赋予其社会意义。无论是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还是其系统的运作, 并非都处于价值与意义真空的环境中。例如, 奥利库斯基 (2000) 研究指出, LotusNotes作为知识分享平台, 在不同的组织及工作性质中, 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而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及其应用, 不仅反映出所处语境的权力、意义与文化价值等社会安排, 并将其自身深植于这一语境中, 成为维持和再生产的手段。需要强调的是,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经营活动, 不仅是使用一种新技术, 同时也建构了信息技术对于企业组织经营事务处理的意义与隐喻, 以及使用这一技术形式的社会意义。因此, 把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经营事务这一事件本身, 应被视为建构该信息技术的组织与政治意义过程;而这一过程实际反映该技术的定义和评价是深植于这个语境的主导文化和预设之中的。换言之,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仅为影响社会及组织变迁的众多复杂因素中的一种因素, 而不是主导性因素。如果我们不能分清技术与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 本末倒置地误将技术视为社会变迁的单一主导力量, 那么就会陷入追逐时尚而迷失自身行动方向的困境 (Jun和Gross, 1994) 。

肯尼斯·劳顿等 (2003) 指出, 在组织与信息技术的双向关系上, 两者是相互影响的, 组织与信息技术之间除了组织结构以外, 还有很多中介变量, 如组织的标准流程、文化、外在环境及管理决策等。一方面, 信息技术必须与组织匹配, 以提供组织所需的信息;另一方面, 组织也必须了解信息技术能带来的好处, 以及引进信息技术将对组织产生的影响。

应当认识到, 信息技术作为外源性辅助技术, 本身就有一个便携结构。例如, 成熟的ERP软件系统是有标准结构的, 这个结构包含若干个标准子系统。这说明, 信息技术有技术自身的逻辑结构, 这种逻辑结构决定了使用它们的组织结构。这种情况说明, 信息技术的有效性在于使用该技术的组织结构与组织本身的结构形式是否匹配;信息技术推广的效能往往取决于组织结构形式中各单位的需求, 以及根据组织结构对技术进行的调整。我们遇到的困难在于, 这两种结构始终都处在相互建构的过程中。

二、信息技术对组织变革的影响

IT对组织变革影响的研究存在两大主要流派:组织信息处理学派和信息经济学学派。组织信息处理学派将组织视为一个始终存在内外部间信息的获取、分析、解释、传输、共享等的系统, 并且随着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日益增加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快速变化的环境而导致组织信息处理需求的急剧增加。信息经济学学派则基于两大相关的理论:交易理论和代理理论。交易理论认为IT的应用可以在提高对风险的管理的同时降低交易成本, 并且可以影响企业间共享信息的规模、层次和时间性, 还可以降低协调成本。代理理论则侧重于对企业内部的各种协调成本的研究。国外一些经济学家通过对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也发现, 信息技术对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像人们预期的那样乐观, 被称为信息技术的“生产率之谜”。一个重要的原因, 是在使用信息技术前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缺乏全面的战略规划。这种现象在我国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中比较普遍。因此, 对于企业来说, 根据企业内外部的具体条件慎重选择其信息技术战略, 正确地规划和使用信息技术是非常关键的。

信息技术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组织的变革, 影响的效果如何?如何衡量?国内外一些学者提出了一些理论或模型, 作了一些尝试。如有学者就信息技术对组织内部及与外部的沟通和信息共享方面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测试, 还有人尝试用数据包络分析法 (DEA) 定量分析信息技术对组织变革的影响。

也有学者对组织创新和变革的衡量维度行了研究。Todd Dewett和Gareth R·Jones (2001) 从组织的结构、规模、组织学习、文化组织间关系等纬度分析了信息技术的影响, 并提出了评价测度信息技术对组织影响的框架模型。

20世纪70、80年代, 一些学者运用开放系统理论和组织设计的权变理论等分析有效组织的框架, 如分析信息技术驱动的组织变革和创新的理论框架。该框架从变革的动因与环境、组织变革的分析维度、变革的效果等方面提出了衡量标准和维度, 提出了衡量组织变革的四个维度:技术系统、人、结构、管理系统。该框架对定量测度信息技术的影响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但不足之处在于它是静态的, 且无法准确把握组织各维度变革的先后顺序等。后来一些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第二代动态的研究框架。

国内外一些学者也分析了信息技术技术的应用带来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Extranet (外联网) 的特点。他们认为Extranet有便捷性、经济性等特点, 并从产品特点、竞争条件、组织结构、合作基础、创新源泉等方面与虚拟企业的特点进行了比较。他们从交易费用理论的角度揭示了Extranet出现的原因。

三、信息技术应用对组织的影响

1. 信息技术对组织特性的双重影响

关于信息对组织特性的影响, 一直存在着争论, 特别是在对组织的控制权、组织中间管理层的规模、组织的变革与创新等方面的影响上, 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更有研究认为, 信息技术对组织特性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1) 信息技术对组织控制权的影响。一种观点认为, 信息技术应用可加快信息搜集、整理和处理速度, 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减少了决策的不确定性, 从而导致组织控制权更加集中。Leavitt和whister最早提出这一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 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传输效率的提高, 使中层和低层管理者获得更多组织中非局部的信息, 使他们能以全局视野做出更优决策, 从而导致了组织控制权的分散, 将部分职权下放给中、低层管理者, 分权化的趋势更为明显。Gurbakzain和Whang (1991) 认为, 信息技术是导致集权还是分权完全依赖于信息技术如何应用。当信息技术减少决策信息费用时, 就会导致集权;当信息技术减少代理费用时, 可能导致分权。也有的学者认为这种组织变革不能完全由信息技术决定, 还受到所处理的信息类型、原有中层管理者的工作类型、组织原有的等级结构关系和组织文化、决策的难易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但更多的学者认为, 信息技术既导致集权又导致分权, 信息技术使决策能迅速地通过管理中的多个中间层而不降低质量, 决定集权和分权的因素不是信息技术, 但信息技术对两者都有帮助。而且, Attewell和Rule (1984) 以及Gurbaxani和Whang (1999) 等通过大量案例研究发现, 组织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决策权的分配具有两面性, 即信息技术的应用既可促进组织集权化也可促进分权化。

(2) 信息技术对中间管理层次的影响。Huber (1984) 认为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会带来信息处理能力和效率的提高, 从而降低中间管理层的人数。Brynjolfsson (1994) 等用公司层次的数据证实了信息技术投资与公司中层规模减少显著相关, 而且发现组织扁平化在信息技术投资后的2至3年内表现得更为明显。另有学者的观点正好相反, 他们发现信息技术的应用带来管理的复杂性, 有时导致管理层次和中间管理层人员的增加。还有一些人认为,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中层管理者的影响是权变的, 取决于其在组织中的作用和是否控制信息资源。还有人认为, 信息技术与中层规模的相关性是不确定的, 当组织采用集权结构时, 信息技术将减少中间管理层;当组织采用分权结构时, 信息技术将增加中间管理层。

(3) 信息技术对组织边界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应用会影响组织边界的变动, 但对组织边界会如何变动, 并未达成同识。有学者认为, 相对于市场交易成本而言,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企业内部协调成本的节约尤其明显, 从而使企业的纵向一体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边界进一步扩大;但也有学者持相反意见, 认为信息技术应用对交易成本的节约更大一些, 从而促使企业将更多的活动交由市场去完成, 导致边界缩小。还有学者认为, 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 将推动经济活动向中间组织形式 (战略联盟、虚拟组织) 移动, 即所谓的“向中间移动”假说。这样一来, 企业的边界将趋于模糊。最近的研究则指出, 信息技术应用对协调成本和交易成本都产生节约效果, 至于两者节约幅度的高低, 以及由此导致的企业边界变动方向, 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不能一概而论。总体而言, 在信息技术作用下, 如果交易成本的节约幅度大于协调成本的节约幅度, 那么企业的经济活动将更多地透过市场进行, 从而使边界缩小;反之, 企业的边界将进一步扩大。国外实证分析比较倾向于支持信息技术应用导致企业纵向边界缩小的结论, 倾向于支持信息技术对组织界面的影响也是不确定的, 如Brynjolfsson等人 (1994) 选取美国宏观经济部门中的六个行业, 对信息技术投资对企业边界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发现在1976-1989年期间企业平均规模趋于下降, 并认为这主要是由企业纵向一体化程度减少所致。Hitt和Dewan等人 (1998) 则利用企业层次的数据进行研究, 发现信息技术投资和企业纵向边界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2. 信息技术对组织形式的影响

以亚当·斯密的分工论和泰罗的职能化为基础建立的金字塔式组织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暴露出种种弊端, 新的组织形式不断涌现。美国著名管理学家Robbins (2003) 认为, 信息化的企业倾向于采取有机式组织特征, 为了取得数字时代成功经营所必须具有的灵活性、开放性及速度, 组织结构必须具有高度的纵向、横向和斜向沟通能力;组建跨层级、跨职能的团队, 向员工广泛地授权;降低组织的正规化程度;保障信息和工作活动能在各个组织参与者之间自由地流动;包容和培育无边界组织关系。Peppard和Rowland (2003) 提出了信息时代的企业组织是一种基于流程导向的组织的观点, 并对团队组织的特征作了描述。除此之外, 还有许多学者提出了网络组织、水平型或流程型组织、知识型、智能型或学习型组织、团队型或簇型组织、适应型组织、快速周期型组织等。Nolan (1979) 指出, 信息技术在组织中的应用过程实质是一个学习过程, 受组织的、技术的和员工能力的影响, 不同的信息技术反映了不同组织结构形式的需要。1990年Nolan又进一步强调了信息技术系统结构与组织结构设计匹配的重要性。

3.信息技术对跨组织关系的影响

大多数研究表明, 信息技术特别是跨组织信息系统能促进组织之间的合作, 降低合作成本。Malone等人 (1987) 在应用交易成本理论研究信息技术与企业间交易关系时强调, 信息技术特别是跨组织信息系统能够提高组织人际关系的效率, 减少信息的通讯成本;能够增强组织间信息存储和处理能力, 能够增加供选择的潜在合作企业的数量、监督成员企业的业绩和行为;能够增强合作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紧密程度等。Hengst和Sol (1996) 分析了信息技术对组织之间协调结构的影响, 他们认为, 信息技术使企业间协调结构更加集中化、增加战略协调阶段的参与者数量、使企业间协议持续时间减少。

四、分析与讨论

1.技术建构还是社会建构?这个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和研究的焦点。无论是技术建构论, 还是社会建构论, 都有其极端的一面, 不能够很好地解释实际应用中的技术问题。但社会建构论为信息技术与组织变革的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启示。该理论不仅启发我们从以前那种看待技术、技术逻辑及其行为的实证主义简单观念中摆脱出来, 而且极大地扩展了关于组织理论研究的社会-历史维度, 更重要的是, 有力地打击了技术逻辑形式理性的绝对性和抽象性, 突出了主体-社会的能动性或建构性, 把组织理论研究的本质导回到历史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历史维度上来。就这一点而言, 尽管社会建构论没有解决所有的问题和困惑, 但它所开辟的研究路径和提出的某些方案仍极具启示意义。

2. 信息技术与组织结构关系研究的核心在于突破传统的技术建构论和社会建构论的思路, 突出和强调行为主体与技术的互动。就这两者的互动而言, 组织结构形式特征既是影响行为主体与技术的因素, 也是被行为主体与技术影响的对象。因此, 技术与组织结构的关系就体现在这个结构化过程中。应当看到, 人们正在使用的技术是具有某种结构的, 人们使用技术的过程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既是运用技术特征的过程, 也是运用自己对技术和组织结构形式的认知的过程。技术使用者对技术的使用已经被他们的认知、经验、知识、习惯、权力关系、规则和可用的技术所建构, 进而形成具体的组织结构形式规则和资源。如果使用者继续与技术互动的话, 这些规则和资源就会被应用于后续互动。正如奥利库斯基 (2000) 所指出的那样:“使用者在不断地建构技术的使用结构。如果没有使用, 技术与组织的结构也就不复存在。”

3. 信息技术对组织变革的影响存在多重性和不确定性。正如本文前述, 信息技术对组织特性、组织形式、组织边界以及组织行为的影响程度存在多样性和模糊性。为了进一步澄清和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 需要加强实证研究, 特别是在实证研究中多注意分析一些中介和调节变量, 如行业类型、组织规模和信息化阶段等对两者关系的调和作用。通过加入中介因子等权变因素, 能进一步解释和明确信息技术对组织变革影响的多重性和不确定性, 描绘出它们之间的作用关系图。

混合时代:信息技术变革的后果 篇8

瑞典哲学家、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室主任尼克·博斯特罗姆(Nick Bostrom)认为,随着计算机技术、生物基因、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快速发展,“人类”这一概念的内涵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一个崭新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美国太阳微系统公司(Sun Microsystem)创始人、著名计算机科学家比尔·乔伊(Bill Joy)也认为:在21世纪,人类拥有的最强大的三种技术——机器人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和纳米技术,正在使我们自己成为濒危物种。

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博士、混合现实研究院研究总监帕拉格·卡纳(ParagKhanna)进而指出: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的关键阶段:混合时代。这个新的社会技术时代,正随着技术与技术的融合,以及人与技术的融合而逐渐降临;并且在不远的将来,技术奇点也将降临。

混合时代什么样?

上述各位专家还就此研究讨论了混合时代的一些基本特征:

1.混合时代是信息时代同奇点之间的过渡时期

混合时代是人类革新自身对于技术认识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信息技术成指数倍增长的力量,推动着其他领域加速发展,使它们有能力超越自身在规模和速度方面的种种限制。事实已经证明,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对众多传统产业变革的推动是颠覆性的,难以预料的。反过来,其他领域的进步必将加快信息技术的发展,其速度甚至有可能突破摩尔定律的预测。

2.混合时代将促使尖端行业相互交叉,形成学科混合体

技术将是包括所有的科学领域及其中的技术发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神经科学等尖端行业相互交叉、相互融合,未来既不是“生物时代”,也不是“纳米时代”或“神经元时代”,而是所有这些时代的混合体。不同学科的合并,将从根本上改变创新的指标——不只是要求更轻更小,还要求“隐形和整合”。微型传感器和生物传感手势界面的出现,可能完全取代键盘打字这一输入方式;可穿戴式设备将改变医疗、健康、商业等行业;Li-Fi也将取代Wi-Fi成为数据传输的主要方式;电脑也将在人们的视野中完全消失,悄然融入各种建成环境里。

3.混合时代机器与人类的界限将日益模糊

随着技术进步的不断加速,技术将会到达可以创造出超人类智能实体的边缘,可能会开发出一种超级电脑,它们是觉醒的,并且拥有超过人类的智能。人类将面临巨变,我们将丢弃过去的生活准则,机器人与人类的界限将变得日益模糊;机器智能同自动化相结合,很可能会断绝经济与人类之间的联系。

技术巨变的善与恶

1.技术将解决人类痼疾,带来丰厚经济效益;但也将对人类的心理造成冲击,导致社会管理的复杂化

信息技术推动新的生物医学前沿不断交融,以及新的混合领域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极大地改善人类的健康状况,并使人类寿命极限得以延长。神经科学家已经开始绘制1000亿大脑神经的密集联络图,这将可能帮助我们解释和操作人类意识,并能使我们进一步控制神经元的光遗传学领域,有助于解决精神障碍,甚至治愈瘫痪;并可研发出强大且可升级的仿生身体部件,促使神经假体的产生,增强人们的任何有缺陷的感官。生物工程、光遗传学和神经义肢体技术的结合,最终将可能把人类变成一种拥有再生组成部分的半机械人,从而对衰老和疾病产生有效免疫,人类寿命的极限将有可能进一步延长。

与此同时,技术革新将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不仅获取、存储和分析数据的成本在下降,创造实物的成本也在下降。技术还改变了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带来商业模式创新和产品服务创新。全新的企业也许会以这种方式出现:电动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同样也能制造整台电动汽车,从而挑战当今汽车工业的龙头老大。据麦肯锡研究报告称:到2025年,移动互联网、先进机器人、3D打印等12项技术每年将产生14至33万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然而,技术不仅影响了物质和经济,同时也将对社会与人们的心理造成冲击。技术(比如手机)在让我们感到自身强大的同时,也让我们更加脆弱,容易患上“无手机焦虑症”之类的新病症。40年前,未来学家托夫勒夫妇在《未来冲击》一书中就预见了由技术急剧变化和社会管理者缓慢应对之间的异步性所导致的一个普遍焦虑的时代。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不仅仅是信息过载,还有决策过载:在复杂性面前无能为力。正如人类学家约瑟夫·坦特指出的那样:导致文明崩溃的,并不是过度消耗,而是在产生复杂想法来应对复杂挑战上的失败。

2.技术变革衍生出人类伦理与道德的困境,导致人类情感的混乱

在21世纪,机器人技术使得智能机器人代替人类工作,并终将用机械技术取代人的肉体,输入意识,接近永生。基因工程将创造成千上万种优秀的细菌、植物、病毒和动物,并用克隆取代繁殖。纳米技术使得分子组装器将成为现实,未来所有东西的成本都将变得低廉,几乎一切可以想象的疾病都将治愈,灭绝的物种也将重生。随着计算机技术、生物基因、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快速发展,这些技术所带来的破坏性自我复制值得引起人类高度警惕。

应该看到,今天在我们的情感关系中已经出现越来越多的真实和半真实的自我表征。新加坡最近推出了一种“热吻信使(Kissenger)”设备,是一对用来远程热吻的塑料嘴唇,可根据你和恋人的嘴唇预先成型、匹配,并通过互联网来激活。使用这种设备,将虚拟的交互行为,转换成活色生香的真实体验。在虚拟环境中待的时间长了,人们难以区分真实和虚拟世界,从而可能导致社会和人类情感的混乱。

3.技术革新将带来劳动力结构和价值的转变,导致“网络—结构性失业”

以往,技术的创新发展主要是为人类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当今的技术突变却可能导致世界劳动力结构发生巨变。科技创造了新的价值链,又越过它们继续向上发展,引发保罗?萨佛所称的“网络-结构性失业”。技术性失业正在成为现实,就业率已不再与经济增长保持相同步伐。

现在,越来越多的智能机器人变成了劳动力的一部分,机器人正变得更为普及、智能和擅长社交,他们已经能够进行手术、检测地震、抓捕恐怖分子、操纵飞机、照看儿童、医院护理等。机器人在人来社会中的渗透率之高,将会对人类的家庭结构产生影响。

虽然世界银行家、身体部件制造商、虚拟化身教练、空间向导、生物信息师、机器人专家等新的职业在混合时代仍将不断涌现,但这意味着以后从事真正有生产力工作的人会越来越少。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以制造业等实体经济为主、处于“微笑曲线”低端的产业及地区,技术突变引发的失业冲击将更明显。事实上,随着自动化机器越来越聪明能干,医药(X-射线扫描)、法律(文本分析)和翻译领域的“白领”们已岌岌可危。在美国,一个机器人助理,只需花费10万美元,便能翻译分析150万个文件;在印度,机器智能已被用于法律分析与放射医学。在中国,富士康计划使用100万台机器人生产Apple及其他公司的产品,这将导致成千上万的劳动力面临失业。“除非你非常厉害,否则你就会被外包。”未来最安全、最高薪的工作,也许将会是“机器领”:负责制造机器,负责那些让人丢掉工作的机器的运作。

怎么办?

我们分析研究即将来临的技术巨变的影响,通常要经历三个阶段:首先通过惊奇和敬畏,去认识和理解技术带来的新能力和新机遇;随后是以恐惧的心态,去弄清楚技术变革带来的新威胁和新挑战;这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寻找到可行的发展路径,设定一个审慎的方针,既可以发挥技术的潜能,又能化解其带来的风险。由此,我们提出如下几点思考:

1.在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应注重加强技术的可控性

要综合运用理性、感情、精神、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力量,让技术为人类所用,赋予技术人性的特质;要用伦理原则、监管体系、免疫控制系统和计算机辅助监控系统来推动和约束新技术的使用;要引导技术创新的风向性和目标针对性,促使技术为人类所用。由此,政府主管部门应着力加强对最新技术的跟踪研究,理清技术发展脉络,不断修订完善技术创新规划,分门别类提出技术发展路线图,并不断推出有关技术创新的政策和应用规范、标准。

2.应积极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的根源是劳动力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一致,任何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技术进步,这就决定了应不断调整劳动力供需结构,以适应技术变革的要求。因此,着力创造劳动力素质与岗位技术要求相匹配的长效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点。

一是要加强劳动力技能培养,“促使人与机器共同进化”。只有跟上技术进步,才不致于被“混合时代”所抛弃,才不致于被技术“外包”。今天,各行各业人士强化“IT思维”和“互联网思维”已非常必要;在美国,每一份即便是从事传统行业的工作,也强调需要拥有一些IT方面的知识。美国劳工统计局预测,截止2020年,美国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将达到9.2万个左右,这些岗位没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是不能适应的。

二是要加大新技术创新应用的政府扶持力度,促进产业转型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把握技术巨变背景下的新的创业机会,积极发展新的高新技术产业业态,创造技术类就业机会,增加就业岗位。由此,政府主管部门有必要针对新技术应用出台相关政策,调动各行业协会积极性,推动高新技术应用人才培训和应用试点示范,以及相关公共服务。

3.应抓住机遇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抓住机遇,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世界各国产业竞争的关键所在。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机器人革命”将创造数万亿美元的市场。“机器人革命”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将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同时,我国要化解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贸易出口份额连续下降的压力,更应通过信息技术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调整,培养新的国际竞争优势产业,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与国际实力的不断提升。

一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健全有利于工业机器人创新发展、推广应用、有序竞争的制度体系。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加速发展阶段,要加大自主研发能力,尤其是关键产业零部件的技术开发;积极培育国产机器人在各行业中的应用推广;研究建立鼓励多元资本公平进入、平等竞争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准入机制,使其成为拉动消费和投资的新热点。

二是要加快产业融合和转型升级。适应行业、学科不断融合发展的需求,促进信息技术与能源、材料、生物和空间技术相互融合,积极培育发展新型高技术业态。

同时,要抓住“混合时代”发展机遇,不断创新管理和政策措施,“混合时代”技术变革重在交叉融合,相关管理对策和政策措施应该多拳并击,形成合力,努力提高我国机器人及其他新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水平。

技术不仅影响了物质和经济,同时也将对社会与人们的心理造成冲击。

信息技术带给学习方式的变革 篇9

一、注重培养学生个别化学习意识

针对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方案, 我国颁布了专门的文件, 并且在文件中提道:“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从这个概念中可以发现, 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 那就是技能性和知识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技能性, 也可以称之为操作性, 它所占据的位置更重要些。

二、个别化学习需要遵循教学原则

个别化学习并不是绝对脱离了教师的讲课, 因为教学大纲有明确规定:完成典型任务成为教学的目标, 因此就确立了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教学原则。当然, 在具体的贯彻落实过程中是要区分不同层次的, 这样才能够分清问题的主次。比如我们在讲画图的时候, 先让学生画一些简单的集合图形, 然后再让学生进行个别化的操作, 进而完成一幅《海底世界》图。

三、个别化学习的发展历程

“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使学生变被动型学习为投入型学习 (engaged learning) , 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在教育中应用技术的根本目标是促进教学形态由被动型向投入型转移。”这句话出自美国教育部颁布的文件。经过具体的实践过程, 我清楚地认识到想要上好一节网络课程, 最主要的是要了解各个层次的学生, 发现和解决他们的问题, 而不是把这些问题放到网络上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四、实行个别化学习的主要方法

个别化学习的方法其实是由学习者自身的能力来决定的, 可以分为两种方式, 分别是:自学和个别的辅导。那么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个别化学习方法, 我也总结了以下两种方法:

(一) 小组合作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当前很多教学过程中都会使用的教学模式, 因此个别化学习也是可以从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和竞争等关系入手来利用这种模式的。个别化学习和小组合作模式之间的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同步学习, 对信息的内容和形式等都可以做到统一的要求, 这更有利于组织信息资源。

(二) 充分利用好“导航资源”

对于非本地资源的信息代理工作可以通过目录的形式来完成, 这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信息的代理工作不但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 而且也可以节省教师的精力, 采用辅助手段来对个别化问题进行解决。

五、个别化学习的具体应用和创新途径

根据大纲的相关规定, 学生会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个别化学习, 因为他们的上机时间不能少于总课时的70%。针对学生这么多的空闲时间, 怎样才能做到合理利用呢?又怎样创新个别化学习的应用方式呢?

对这方面的问题, 我主要是采用竞赛的方式, 比如说可以让学生来进行Word编排小报的比赛, 这种比赛的实施不但可以使学生的技能得到加强, 而且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或者是让学生进行电脑操作竞赛等, 这些小竞赛的方式都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另外, 学生也可以通过一些比较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来进行个别化学习。比如对《不良现象的科普》制作, 学生就可以针对社会中出现的不良现象, 在网上寻找相关的理论作为支撑, 然后把自己拍摄的图片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现出来。个别化学习的优越性还远远不止这些, 它还表现在教学实习和实验课等方面, 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是很大的。随着整个教育环境的改变, 那种传统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这种新的要求了, 所以个别化学习还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它并不仅仅是在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中可以使用, 也可以在其他领域发挥出很大的价值, 创造出更好的结果,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总之, 新的教育环境对于当前的教育方式有着新的要求, 而个别化学习的理念、实现方式以及创新途径等都明显烙上了这个时代的印记, 所以我们可以说个别化学习是有着与时俱进的特点的。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而且也使得社会的网络发展呈现出更有序的状态。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不仅具备了知识性而且也具备了技能性, 可以说它是两者的结合。但是总的来说, 技能性也可以说是实践性, 所占的比例比较大一些。技能性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来定, 所以需要在教授学生知识的时候更加注重他们个别化学习意识的培养, 这样对他们所起到的教育效果会更加明显。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习方式,个别化学习意识

参考文献

[1]姜新生.个别化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08.

网络技术变革信息 篇10

信息技术的运用对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企业而言,因信息技术的运用引致的“信息化革命”已全面爆发,企业的生产、管理、营销等各种活动都因信息技术的运用而改变。因此,信息技术的运用也改变了企业的成本结构和成本降低的方向:一方面,企业的变动成本大量地转化为固定成本;另一方面,企业成本降低的形式可能是纵向一体化,也可能是横向一体化。信息技术的运用对管理信息成本的影响涉及对管理信息流成本的影响、对管理信息结构成本的影响和对管理信息系统成本的影响三个方面。

1. 对管理信息流成本的影响主要是信息技术通过信息集成、信息共享、分类索引三种方式发挥作用。

(1)信息集成。

在传统经济条件下,消费者的很多个性化需求因不符合厂商的利润要求而不能得到满足,而对离散的需求进行收集的成本在互联网出现以前是比较高的,信息中介服务的开展受到地域的限制。信息技术的出现意味着全球范围内的需求可以被集成。由此看来,信息技术的运用降低了信息搜寻成本,降低了管理信息流成本。

(2)信息共享。

信息搜寻理论中的搜寻成本是一个常量,其前提假设是各个消费者是独立的并且在单时期内搜寻信息,不存在一种信息共享机制。N个消费者各自进行k次搜寻,然后将搜寻到的价格信息共享,即相当于每个消费者进行了Nk次搜寻,搜寻成本c'=c/N。在网络经济中,信息的自由流动减弱了经济运行的“刚性”,网络的外部性使社会福利增加。根据著名的Metcalfe定律,网络的价值等于其节点数量的平方,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张,其外部性以二阶比率增加。可见,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共享,大大降低了管理信息流成本。

(3)分类索引。

搜索引擎通过条件和关键字设定,使得消费者获取商品信息的效率显著提高,一些互联网上的第三方价格比较代理可以帮助消费者自动搜寻到最低价格的商品,从而将搜索成本降到最低。

2. 对管理信息结构成本的影响是指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企业组织结构和组织方式变革发挥作用。

传统企业组织结构呈金字塔形,纵向层次很多。信息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企业的组织方式和信息传播方式,产生知识扩散及人们互相合作的新渠道,工作中也需要更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从而要求对企业的生产、服务、管理流程进行再造,即由阶层型变为水平型的开放式结构。企业内部层次减少,管理幅度增大,专业化生产水平提高,核心能力增强,决策越来越符合客户的要求,这样既提高了企业运行的效率,又减少了工业经济时代企业常规运行中基础设施和固定成本的投入,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成本。但是,在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来改变其组织结构并提高运营效率的过程中,管理信息结构成本可能会以新的形式出现。这就要求企业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企业需要调整原有的组织结构,使其适应管理信息化的要求,确定组织结构调整的目标,然后实施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第二,企业组织结构变革改变了既定的权力分配形式。权力的再分配必然会影响企业管理层乃至普通员工的利益,并且很可能引起利益相关方的冲突。第三,业务流程以及管理方法的改变,意味着工作方式和技能的改变,人们必须按照新的规则行事。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新技能的培训,员工也要在工作之余努力学习。

3. 对管理信息系统成本的影响源于管理信息技术软硬件的选择、运用以及维护。

企业的管理信息化需要建设大量的信息基础设施和进行人才培训,这些都增加了企业的成本。除信息基础设施和人才培训成本外,还有其他相关成本。一旦企业向某种特定的管理信息系统投入各种补充和耐用的资产时,就会产生“锁定效应”。锁定程度的大小与早期的投入有关,早期投入越多,则锁定程度越大。从长期来看,技术更新和产品升级是必然趋势,但选择何时更新、升级,更新、升级到何种程度,决定权在企业手中。更新管理信息系统的成本通常是非常高的,在整个企业范围内改善软件环境的代价也非常大。同时,还包括基础设施升级、咨询、人员培训等费用。因此,信息技术的运用使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成本有所增加。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的运用对管理信息成本的影响各有不同:一方面,管理信息化能降低企业的管理信息成本,如降低管理信息搜寻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运行成本;另一方面,也会提高企业的管理信息成本,如提高管理信息系统的软硬件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变革成本。

二、管理信息成本与企业组织结构

信息成本是当前信息社会中影响企业效率的重要因素(吴京芳,2001)。管理信息成本产生的原因是企业内部管理活动的信息不对称(包括信息获取时间的不对称和信息内容的不对称)和信息获取不完全。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一方掌握了更多的信息,而另一方要想获得此信息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当信息分布比较对称、信息成本非常低时,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是最优选择;当信息成本较高时,在组织内部进行交易比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更有效率。在信息获取不完全的条件下,企业为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决策结果的不确定性,需要以一定的组织形式获取信息,并加工、存储、传递和使用信息,这一过程也必然会产生信息成本。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组织结构不同,其效率也不一样,产生的成本也不同。因此,企业组织结构与管理信息成本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指出,在完全理性的假设条件下,企业获取各种信息不需要花费时间和成本,即信息成本为零,且企业外部的制度安排是外生给定的,不用考察企业组织结构。实际上,这一完全理性的假设难以成立,所有的市场都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的现象,要获得完整的信息就必须支付一定的信息成本。因而,对企业组织结构的考察就变得非常有必要。

信息经济学认同新古典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但对完全理性的假设进行了修正。 (1) 获取信息要支付成本,信息成本大多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产生的,一方掌握了相关信息,而另一方要想获得此信息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有时这种代价是相当大的。因此,拥有较多信息的一方会有机会主义倾向,这是道德风险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信息获取渠道不是十分畅通的情况下,获取外部市场的生产和交易信息所要花费的成本很高,要了解企业内部的情况也非常困难。为了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就非常有必要。在这种情况下,金字塔形组织结构是有效率的。 (2) 当信息分布比较对称、交流免费,即信息成本近似于零时,不管初始产权如何分配,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总是最优选择。在这种情况下,获取外部市场的生产和交易的全部信息所花费的成本较低,并且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的内部情况,以至于不需要支付太高的信息成本就可以实现信息的完全分配。但是,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很少出现。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当管理信息成本较高时,将外部收益或者机会内部化,在组织内部进行交易比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更有效率。

三、管理信息成本是推动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重要因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组织结构发生了全面变革,金字塔形组织结构被分散化组织结构代替,企业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

经济学家分析认为,外部环境的变化是导致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主要因素。斯科特·莫顿(1991)认为,引发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原因包括经济全球化、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产品开发周期缩短、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斯卡姆·彼得(1994)认为,市场范围的扩大,新供应商、新客户、新竞争者的介入以及产品产量的增加等原因导致了企业组织结构变革。他又将这种影响称为“创造性的破坏”。

综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企业组织结构变革,可以发现是信息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环境,信息革命、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已经成为推动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内在动力。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导致信息加工和传输的成本降低、信息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减少、发生信息扭曲的概率降低,这些都可归结为管理信息成本降低。信息技术的运用导致的管理信息成本的降低是推动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在信息革命爆发、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出现之前,信息的加工和传递过程比较复杂。一方面,企业外部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成本较高;另一方面,企业内部信息的传递渠道也不是十分畅通,不同层次和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效率较低。于是,在管理信息成本较高的情况下,为了使企业顺利运营,减少雇员数量和组织层次是行不通的。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其规模必然过大,从而造成效率损失。尤其是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之后,如果不能及时适应变化了的市场环境和满足顾客新的需求,企业的经营状况便会恶化。

现代组织理论认为,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信息成本上。一方面,信息技术的运用使信息在市场中的分布更加均匀,由此降低了管理信息成本,使较低层级的内部组织更具有竞争力;另一方面,使分散化的组织得以发展,因为这种组织的资源配置效率更高。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正是由于管理信息成本的降低才引发了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管理信息成本的降低使企业边界扩大和组织结构变革成为可能。经济全球化、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产品开发周期缩短等导致了市场规模扩大。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前提下,新供应商、新客户、新竞争者的介入及产品产量的增加,形成了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内在压力,而传统企业组织结构又不适应降低管理信息成本、提高管理信息使用效率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有必要通过组织结构变革建立起适应信息革命要求的全新的组织结构,以此来实现外部收益的内部化。

四、企业组织结构变革对管理信息成本的影响

1.无边界组织对管理信息成本的影响。

无边界组织实质上是组织内部各部门的职能和边界依然存在,但部门之间的边界模糊化,组织的整体功能得以增强,已经远远超过各个组成部门的功能。建立无边界组织的目的在于使各部门之间更易于扩散和渗透,扫除部门之间的沟通障碍,有利于信息在各部门之间的传递并实现对称分布,有利于各项工作在组织中顺利开展和完成。Ashkenas (2005)强调组织交流的水平层次,突破水平边界而设计能够穿越部门边界的工作流程结构,使信息和资源随工作流程在各部门之间顺畅流动,把分割的职能重新融为一体。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企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团队这种组织形式的运行成为可能。将企业建立成无边界组织,将产品或服务作为核心,把注意力放在供货方式和市场开拓上,从外部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并与之建立合作关系,与其共享数据库信息、技术和资源,从而降低管理信息成本。

2.网络化组织对管理信息成本的影响。

网络化组织突破了传统组织的纵向等级和横向分工,将组织的成员以网络的形式相互连接。网络化组织的特性就是松散和动态连接、以任务为中心。目前,已有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在探索网络化组织的具体实施形式,通过网络化组织的建立,促进信息交流。其具体做法是:构建扁平化组织结构,由公司总部负责宣传和指导,总部下面一般设事业部。组织结构扁平化具体体现在财务和决策两方面:总部负责在年初时对各部门提出要求,分公司、子公司自己进行日常管理和项目运作,年底上缴利润;面向战略的决策由总部做出,面向市场的具体决策由分公司、子公司自己做出。在运行方式上,充分发挥外包企业、虚拟企业的作用,这样有利于企业集中优势资源进行科技创新,提高科技竞争力。采用网络化组织形式也可以降低管理信息成本,同时可以实现信息的流动。

3.市场化组织对管理信息成本的影响。

如前所述,企业在低管理信息成本条件下倾向于选择市场化组织形式,因此许多企业的内部组织可以采取市场化组织形式。采用市场化组织形式可以将一个企业分割成若干个小的单位,它们之间只有临时的契约关系。假如企业内部某个单位需要某种产品或服务,企业内部的其他几个单位能够提供此产品或服务,那么其他的几个单位基于其技能、交易记录以及竞争动态来出价,供购买单位选择。因此,市场化组织与无边界组织和网络化组织的不同之处在于:前两种组织在变革后仍旧是独立的,它与外界保持着清晰的界限;而市场化组织模糊了内部单位之间的界限,难以分清是组织形式还是市场形式。因此,市场化组织只是一种理想模式,它对企业的管理信息成本的要求非常高,企业必须存在极低的管理信息成本,而这往往与现实不符。

摘要:信息技术的运用对管理信息成本和企业组织结构变革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指出信息技术的运用带来的管理信息成本的降低正推动企业组织结构变革。

关键词:信息技术,管理信息成本,企业组织结构

参考文献

[1].罗恩.阿什克纳斯等著.姜文波译.无边界组织.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2].吴京芳.信息成本与企业组织变革趋势.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 2001;5

[3].高晶, 关涛, 王雅林.信息技术应用与组织结构变革的互动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10

[4].祝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企业组织结构演进.市场周刊 (财经论坛) , 2004;1

网络技术变革信息 篇11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考核内容

我们现在的社会教育秉承终身学习的理念,这不光是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倡导老师不断适应时代的步伐,终身学习。现在我国进入了一个互联网的社会,有笑料称21世纪的文盲就是不懂电脑的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但这也说明了互联网发展的迅速以及对我们的影响力。在学校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能够让学生接触网络,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运用,让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一些学习上的难题。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时过短

一般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设定为一周一节课,除去考试及放假,真正的上课时间少之又少。这使教师对教学内容难以把握:按照教材教,当期末结束时只能够上完一半的课程,如果不按照教材教学,又应该制定哪些教学内容?这都是教师的难题,有些学校会把信息技术课让学生自己玩,让学生自主选择在网络上学习。但只有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地打开电脑、打字等。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它们无从下手,教师不教,学生又怎么学?

2.缺乏考核机制

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普遍缺乏重视,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让学生去放松。更有领导觉得让学生接触网络会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便随意缩短学生的课时。在期末考核方面,信息技术课程也没有专门的考核机制,一般就是上完最后一节课就停课了,也没有什么考核内容。没有考核,也就没有成绩,学生在心里就会越来越不重视信息技术,不会的更加不会,会玩的也不愿意分享。

3.学生缺乏正确的上网理念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掌握基本信息技术操作的学生都不会在电脑上练习打字、练习如何使用搜索引擎解决学习上的难题,它们更多关注玩游戏、看视频等一些娱乐工具。这让教师的教学目标难以完成,学生也会越来越疏于管教。小学生是一个好奇心旺盛、学习能力又强的年纪,没有正确的引导,学生很容易把计算机当成一个游戏机、一个电影机。

二、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及对策

针对当前信息技术课程的不足,我们给出相应的思考及对策:

1.制订与课时结合的教学内容

学校给信息技术一周一节的课程,教师要利用这短短的课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学到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既然教材的内容学不完,教师就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制订一套与课时和教材融合的教学方案,让学生根据教师制定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比如我们可以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教起,不管是有基础的学生还是零基础的学生,都要重新开始学习。培养学生的打字能力,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键盘进行打字,再深入地进行教学。教师要给学生制定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点。

2.学校给信息技术课程制订考核内容

一门课程的结束一定有一个成绩的验收。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应该予以重视,在期末的考试内容中加上信息技术课程,并在成绩单上给信息技术课程写上分数。学校重视学生才会努力地去掌握知识,教师也可以根据考核内容激励学生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学生认真地完成考核内容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力,让信息技术真正帮助到学生今后的学业、生活。

3.树立学生正确的上网理念

互联网的社会是一个鱼龙混杂的世界。小学生对世界还不具有很好的分辨能力,它们分不清在网络世界里有哪些是真实可信的,哪些是绝不能触碰的。教师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上网理念,不能因为小学生不懂就什么都不教,更不能因为怕小学生学坏就切断互联网的渠道,让学生只能在教师所“创造”的电脑环境下学习。教师应该教学生在网络上辨是非的能力,也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是对自己有帮助的,什么是对自己有害的,让学生明白文明上网的重要性,也能够让学生自觉的制订娱乐时间及学习时间。

网络的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有太多人在里面迷失了自我。但我们不能因为网络世界的不确定性就切断学生接触网络的能力。学生在学校没有接受正规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当自己家中有了电脑,自己摸索时,更容易在网络世界中迷失。学校应该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给学生创造一个绿色安全的上网环境。

参考文献:

[1]马静.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初探[J].学周刊C版,2014(7):56.

网络技术变革信息 篇12

在过去几年中,互联网技术对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产业开始了全面、深入的浸透,进而对全球教育信息化产生了整体的推动,国内的教育、培训行业也纷纷加快了信息化的步伐,特别是在2013、2014这两年,无论是国家教育管理机构还是产业投资机构对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和培训产业的信息化发展都给予了很大关注,并对2015年及未来几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策略和布局。为了更好制订教育信息化和在线教育的具体对策,我们有必要对全球教育在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做些展望。

全球化教育将覆盖各个角落

一项国际研究报告预测,到2020年全球将有40%的大学毕业生来自全球 人口最多 的两个国家———中国和印度。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学生是在中国、印度或其他某个国家或地区校园的教室中上课,这些学生完全可能是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借助互联网学习着距离他们万水千山之外的学校课程,接受那些未曾谋面的老师的指导,与天南海北的同学进行交流,并参加课程考核,获得相关学科专业的学位。这就意味着任何一个学校的课程都有可能是面向全球学生进行教学,这将是真正的全球化教育。相信无论是任何一个学校还是商业培训机构都不会无视这个趋势。未来的教育可能是跨越校园、地区、国家而覆盖到世界各个有网络接入的角落,课程学习将是面向全球范围内的注册学生提供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相融合、有师生和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全面教学服务。

向学习者提供多样化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学生在校园的教室中聆听教师的课堂讲授,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互动,教室中参加考试。根据网络辅助教学和在线教育的发展趋势,五到十年以后,全球可能只有15%的学生还在以这种传统的方式进行学习,而有85%的学生将是非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者,他们可能是具有较大年龄跨度、不同的民族和文化背景、全日制和在职学习分段交叉进行、仅为某个兴趣或技能学习、期望与不同文化或专业背景的同学进行专题交流研讨、接受或不接受教师对课程教学成果的考核和评估等多样化的学习者。

针对这些多样化的学习者,教育机构要能够提供与之相对应的多样化的学习模式。在未来几年,一定会有教育机构和教育技术厂商设计出基于从混合式学习到完全在线学习的满足学生多种学习方法、过程和体验的学习模式。而当前热议的翻转式课堂、可汗学院的微课程以至于MOOC(慕课) 等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值得关注的一个方向是协作式学习,协作式学习在美国传统的K-12(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就有广泛的应用,主要是激发学生们之间对设定知识点或专题的交流、研讨,以加深理解并可能碰撞出新的理解和认识,互联网技术的引入,不仅促进了PBL(基于问题的学习)、CBL(基于案例的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模式的高效实施,还将协作式学习延伸到了社区学习、社会化学习。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

在未来的教育中,学生个体越来越从群体的教育接受者变成教学过程的中心,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按照学生自己的节奏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课程教师面向全班同学统一进度的灌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学习评价等越来越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也由教学主导变动了学生学习的辅助者、服务者而进行因才施教。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学生的学习体验远比教师的教学体验要重要得多,这必将在未来的网络教学平台和教学服务运营中体现出来。同时,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将从课程教学过程本身,延伸到课程结业后的就业服务和终身学习需求的满足。

教育的大数据应用

随着网络辅助教学的应用普及,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行为、教学过程和学习成果的大量数据被网络教学系统记录下来,通过对教育大数据的综合分析,有助于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和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对个体学生的教学督导和管理提供支持,如果某个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过程数据分析表明其在学习中出现主观 (如网络学习频度下降,学习的及时性和参与度降低等) 或客观 (作业出错率上升等) 的问题,教师就可以及时采取必要的教学督导或辅导行动,以避免在学生最后考核不及格时才被发现。例如Blackboard网络学习平台中的“retention center ( 预警中心)”可以根据教师提前设置的数据分析阈值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向课程教师报警,以便于教师及时采取行动。二是通过对学生个体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资源推送和学习进度推进,甚至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学习安排,以便于更有效地进行因材施教。三是对参与课程所有学生的学习行为、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数据分析,可以识别出课程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就能根据大数据的分析结果改善教学设计。四是随着大数据挖掘、数据库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在未来几年,教育大数据应用将会给课程教学和教学管理创造更多的价值。

移动学习携带社交网络

上一篇:原理指导论文下一篇:引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