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营销之时代变革

2024-08-06

网络营销之时代变革(精选12篇)

网络营销之时代变革 篇1

物联网技术从2005年开始步入我们的视线。在2005年的国际电信联盟报告会议中, 国际电信联盟公布了《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工作报告。这一报告直接将物联网推进了我们的视线。此后的几年里, IBM、奥巴马以及温家宝总理都先后提出了对物联网技术建立的要求。美国更是将物联网的建设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人们开始认识到物联网作为传统营销方式终结者的地位。物联网在我国的出现仅仅只有几年的时间, 受到国际社会浪潮的影响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导向作用, 不同行业的企业都希望能够参与到物联网技术的初期发展, 获得更多的市场效益。国家将物联网的相关建设纳入“十二五”规划更是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资金涌入物联网建设中去, 形成了物联网发展的巨大浪潮。

1 物联网概念特征以及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与传统的信息技术不同, 物联网又被称为传感网, 是一种新的自我管理和识别技术。它通过专用的射频传感设备, 及时地将企业的相关信息与互联网相联系。通过这一方式将所有的物品运用射频设备予以编码, 并利用定位系统、扫描系统等直接进行扫描识别, 直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产品的有关信息并可迅速提取。并能够通过编码标识实现对产品供给的掌握或追踪。总体来说物联网系统是一个集自我感应、自身协调、自身调整等能力为一体的新的智能技术系统。

与原有的信息技术手段不同, 物联网技术拥有自身鲜明的特征。首先, 与单一的信息技术不同, 物联网技术是对多种传感感应技术的综合应用。物联网中分布有各种各样的信息传感器, 作为海量的信息源, 他们所收集的信息的类型多有不同。传感系统会根据系统的设定或者市场变化的要求自主进行信息的周期性收集, 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其次, 物联网技术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存在基础的。可以说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出现的。和传统的互联网相比, 物联网有其鲜明的特征。物联网通过各种有线或无线的触须与互联网直接沟通, 获取自身需要的信息之外将自身大量的物品信息上传, 并且对数据的准确性有较高的要求, 能够适应各种类型与标准的网络合同或标准。再次, 物联网技术不是简单的通过传感器进行的信息上传与收集, 而是拥有自主的智能运作系统, 不断拓宽工作领域开展模式识别等多种智能手段, 对所收集的即时信息进行汇总与加工, 获取大量有用的二次信息, 满足用户的各式需求。

物联网的建立能够将各个行业的产品都融入到巨大的网络之中, 所有的新产品都会进行编码的输入和信息的导入, 每个商品都会有自身的身份证明并且可以通过物联网进行直接的查询, 所有产品的信息都会改变原有的被动索取方式到主动公开, 交易双方的交易活动也更加便捷。物联网技术作为信息产业的又一次巨大革命, 其工作领域已经涉及交通、行业检测、食品安全监管、个人信息等多个方面。

物联网直接作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 从企业采购原材料开始就实行信息收集,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进行智能监控, 在产品的运输和销售中及时搜集市场动态信息以及相关的使用反馈情况。在企业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都产生巨大的作用, 对企业的生产活动予以辅助, 使企业在市场活动中紧抓市场动态, 严把各个环节, 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获得最大的市场收益。

2 物联网对企业营销产生的巨大影响

2.1 从独立营销到链条化营销

现今企业在市场营销活动中往往开展自身产品营销, 即在营销过程中仅仅对自身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的产品开展营销活动, 通过各种营销方式例如赞助、广告等形式对自身的产品或者品牌进行市场推广, 使消费者产生对品牌的熟悉或者认同, 最后赢得消费者对产品或品牌的好感并选择自身的产品。这是我们现今进行产品营销中通常选择的方式。我们也知道在现有的市场信息条件下消费者仅仅能够对最终产品的质量好坏产生评价, 对提供产品的品牌进行整体论断, 这样最终产品的销售商将承担最终的产品责任, 而产品原材料等各种中间环节的供应者则远居幕后, 逃脱了消费者评判以及产品质量的论断之后往往也很难实现自身市场的开拓。物联网技术的开展将改变这种营销形态。在物联网营销时代,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只要将产品的编码进行扫描或输入, 通过自己的手机或者电脑就可以对产品各方面的信息进行直接查询, 包括产品原料供应商、设计公司、加工企业等。这样产品原来幕后的生产者也就走上前台, 开始接受消费者的评判, 承担相关的产品责任。消费者可以对产品形成过程中所经手的多个企业进行判断最终确定自己的选择, 这样使各个环节供应者承担更多责任的同时也使之与消费者产生了直接的接触, 也为中间环节的生产参与企业营销自身创造了更多的机会。链条企业都纷纷开始关注自身的企业形象, 更加注重相互间的配合, 更加注重产品质量。长期进行下去, 就能打开市场赢得消费者的新的链条式营销将会逐渐开展以取代原有的独立营销形式。

2.2 不断拓宽电子营销渠道

现今市场销售的产品大部分仍然通过实体渠道进行。网络信息等方式的销售难以占据销售的主流, 很大一部分是由于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通过实体渠道, 消费者可以直接接触产品进行购买并在实体店中直接向销售者了解产品的相关知识, 决定自己是否选购。这种方式看似更有保障, 但是给交易双方都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销售者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成本在实体店的建设中, 使企业的大量有用资金得不到流通;另一方面消费者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产品的选择, 并且受到地域上的限制, 产品的可选范围较小, 同时所选择产品的额外资金投入也较多。近些年来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运用以及信息技术, 电子商务的开展都为网上交易的进行提供了经验。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传统的实体渠道交易难以被取代的重要原因, 也是电子交易发展的一大制约性因素, 也就是产品销售与产品实体的严重脱离。现实中通过电子订购所获得产品在质量上或者流通速度上不令人满意的例子比比皆是。但在物联网程序中消费者可以进入网络模拟实体店, 对产品各方面的细节进行了解, 同时对产品编码的输入或查询可以得到产品相关的信息, 从原材料的供应商到销售商信息一应俱全。消费者在网络上购买食品就可以通过标签查询, 可以得到食品原料、加工商、生产日期、含糖量等更为细致的信息, 保障消费者的购买安全。标签将提供各个方面的有用信息, 保障消费者决策的充分性和正确性。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流转企业资金的同时赢得消费者的信赖。编码的唯一性也使订购产品的消费者可以对货物的运输情况进行了解, 通过电脑定位随时了解发货以及货物运输到达的信息。当然, 通过物联网消费者能够获得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大批产品的订购者甚至可以从产品原料环节就开始监督产品的生产过程, 企业不断地上传产品的加工信息。长期进行下去, 双方都节省人力物力的同时也能够形成双方的信赖, 利于长期合作的开展。

2.3 实现有差别的个性化营销形式

在信息高度发达、产品种类不断多样的今天, 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开始改变原来无差别的市场推广到现今对市场的细致分类。企业在营销活动的开展中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多个市场的同步推广, 运用不同的营销工具进行有差别的营销活动。这样, 我们可以科学地判断不同市场的消费群体对同一产品的认知, 包括不同消费人群的行为方式与品位追求。对不同市场消费者选择的产品的编码进行统一分类, 运用物联网技术, 系统地分析产品选购的时间、地点、数量以及选取其他哪类产品进行组合。物联网会帮企业分析产品所处于的市场环境以及各个市场消费者偏重的产品型号, 甚至更为具体地得出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爱好和消费习惯。在消费者产品使用后期电子标签将自动询问消费者的使用满意程度, 并针对不同消费市场将不同的新产品信息送达, 方便消费者重新选购。企业也可以抓住时机对消费者开展个性化产品推广, 针对消费者喜好发布促销信息。

2.4 及时获取产品使用反馈信息指导生产

大型企业往往比较关注对消费者意见的听取和对产品质量的反馈, 消费者的售后信息采集从来没有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活动环节中去。这些都是企业不断完善自身, 不断弥补缺陷的重要信息, 也是消费者需求的方向标, 对企业以后生产活动的开展十分重要。但是由于一部分企业对此类信息的认识不够以及现今相关技术水平的运行压力使得企业对消费者使用信息的采集十分缺乏, 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旦消费者多次难以在企业的产品中选择满意信息将直接导致消费人群的流失。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就可以直接开展客户满意程度、产品受欢迎程度的记录。利用产品信息编码直接进行产品反馈, 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同时, 消费者在使用后可以利用产品上的编码进入企业相关产品信息中, 并可以直接输入自己使用产品的感受, 形成专有的使用资料数据库。物联网技术可以对产品的使用反馈信息进行统一的收集与分析, 在后期产品的生产中进行借鉴。

3 结语

虽然物联网仍然处于初步的建设中, 但是初步的实践经验和市场反应证明物联网发展必然有十分光明的前景。物联网技术的运用也必然会使企业的生产营销理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企业营销活动各个环节的开展也将提出新的挑战, 物联网技术对企业产品质量的保证, 品牌形象的树立, 客户信息的维护与收集, 售后信息反馈方面也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我们只有紧跟物联网发展的形势, 不断完善自身的营销手段与策略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摘要:互联网的普及运用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新时期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为企业市场营销提供了更多的手段与机会。但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本身也是对企业发展能力的一种压力与挑战。物联网技术被看作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革命, 是计算机技术与企业生产的新的融合发展。面对这样的机遇与挑战, 企业必须构建新的技术环境, 及时改变营销方式与策略, 研究市场营销的新渠道以迎合市场与信息技术的新要求, 谋求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产品编码,电子渠道,个性化营销

参考文献

[1]王卓.传统商品营销的终结者RFID:物联网来了[J].成功营销, 2009 (4) .

[2]刘强, 崔莉, 陈海明.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J].计算机科学, 2010 (6) .

[3]朱晶, 姜婧婧.物联网环境下的企业发展策略分析[J].中国市场, 2010 (19) .

[4]秦振家.科技营销大未来:物联网, 一对一紧盯顾客荷包[N].工商时报, 2010-7-27.

网络营销之时代变革 篇2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逐步普及,把信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逐渐提高到一个重要的地位,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信息量的不断增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经济是建立在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形态。在网络经济的大环境下,我国企业的营销模式和营销渠道出现了新的变化。抓住时代的历史机遇,把握这些新的变化,改进我国现有的企业经营的策略,有利于实现企业的大发展。

关键词信息时代网络经济企业营销新模式营销渠道变革

目录一营销模式变化1 从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定制2从产品经济到服务经济3从实体经营逐步转向虚拟经营4从相互竞争到双赢合作二 营销渠道变化1营销渠道的结构性优势日益突出2渠道组成结构向扁平化方向转变和未来发展趋势三 大变革1政府的信息网络的建设2企业的供应链转变3建立新的渠道结构4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5建立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6数据库营销 7实施品牌关系管理提升管理客户资产

一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之前来与生存的经济环境正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我国企业的经营模式也正发生着根本的变化。

1从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定制

人类之前的农业经济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非常近,甚至是和一的,人类也能够知道出比较符合使用者需求的东西。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类进入了工业时代,专业化的生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成本,形成饿了规模经济。而且分工越老越细,缓解越来越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距离也逐渐拉远,消费需求往往因为过长的生产销售链而不为企业所知。从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到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我们可以看出工业时代为克服生产与消费分离所做的努力。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和生产力的限制,这种改变也只能一定程度上得以缓和,却无法完全消除。

在网络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大规模生产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冲击,数字化网络改变了一对多的关系和和生产者的统治地位,使用者重新加入到生产中关系中。通过网络的提供的企业与顾客即时双向的交通通道,全球各地的顾客可以随时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服务和企业文化,提出反馈意见,发出订单乃至根据自己的需求参与产品的设计。这样,企业的产品虽然可能由于顾客的个性化定制而各部形同,但由于网络的作用而享有大批量生产的规模经济。生产者和消费者因为时代的需要分离,但却有因为时代的需求重圆,融合了之前的制作优势,生产者把商品和服务的末端交到消费者手中,不仅成本更加低廉而且与消费者的关系拉近了。

2从产品经济到服务经济

工业经济向网络经济的转变,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变现为经济重心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换。服务业的快速增长使得他在国民经济的比重上升,并逐渐取得了主导单位。据有关数据分析,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国净增的所有工作岗位中,有95%是由第三产业提供的。哇网络经济时代的服务性工作与之前的服务性工作不同,现在的服务性工作具体包括两类:一类是直接因信息化及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形态,如计算机和软件服务、移动通信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健康产业、生态产业、教育培训、会议展览、国际商务、现代物流业等;另一类是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从传统服务业改造和衍生而来的服务业形态,如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租赁等现代金融业,建筑、装饰、物业等房地产业,会计、审计、评估、法律服务等中介服务业等。它们通过其各种服务功能,有机联结社会生产、分配和消费诸环节,加快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运转。

3从实体经营到虚拟经营

虚拟化经营也是一种通过专业化生产提高效率的行为,虚拟化这一崭新的企业组织和经营方式。正为世界经济提供新的空间。虚拟经济(Fictitious Economy)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西方称之为“金融深化”)的必然产物。经济的本质是一套价值系统,包括物质价格系统和资产价格系统。与由成本和技术支撑定价的物质价格系统不同,资产价格系统是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基础的一套特定的价格体系,这也就是虚拟经济。

4从相互竞争到双赢合作

工业经济到网络经济的转变过程中,企业从竞争到合作,合作成为了企业经营战略的基本思路。包括兼并,收购,整合,合资等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如今,以合作代替竞争作为企业经营的新思路,源于知识经济时代商品的特征,首先,信息商品具有可重复性,信息商品的使用并不像其他物质商品那样被消耗掉,其次,信息商品具有不完全排异性。另外,通过网络企业可以与合作伙伴之间实现彼此的信息共享,联合开发,生产营销以及售后服务等。当前时代特性下,企业营销渠道出现了新的变革趋势

1营销渠道的结构性优势日益突出

营销渠道是指借助互联网技术提供产品或服务信息以供消费者信息沟通、资金转移和产品转移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中间环节。它的主要任务是为产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提供方便。网络营销渠道使信息沟通由单向变为双向,从而增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直接联系。一方面,企业可以在互联网上发布有关产品的价格、性能、使用方法等信息;另一方面,消

费者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了解产品信息,做出合理的购买决策。同时,生产者还可以迅速获得消费者的反馈信息。

目前,网络营销渠道具有3 种类型:

1、直接营销渠道。即网络直销,是指通过互联网实现的从生产者直接到达消费者的网络渠道。这时,传统中间商由过去环节的中坚力量变为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如提供货物运输配送服务的专业配送公司,提供货款收支的网上银行,提供产品信息发布和网站建设的IPS 及网络商务服务商等。

2、间接营销渠道。此渠道通过信息中介商或者商务中心来沟通买卖双方的信息。传统中间商由于融合了互联网技术,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专业化程度和规模经济,从而比网络直销更有效率。例如,网上商店利用互联网的虚拟性,可以低成本地扩大目标市场范围。

3、双渠道。所谓双渠道,是指企业同时使用网络直接销售渠道和网络间接销售渠道。在买方市场条件下,通过两条渠道销售产品比通过一条渠道更容易实现“市场渗透”。因此,这是生产企业网络营销渠道的最佳策略。

。网络营销的实现需要通过一种或多种网络营销手段,常用的网络营销方法除了搜索引擎注册之外还有:网络广告、交换链接、信息发布、邮件列表、许可Email营销、个性化营销、会员制营销、病毒性营销等等。

基于网络媒体的网络营销推广优势日益明显,具体表现在六大方面:

一、互动性强。

二、口碑传播成为主流。

三、大众传播和小众传播有机结合。

四、传播效果可量化。

五、传播信息可积淀。

六、传播形式多样化。

2渠道组成结构向扁平化方向转变

传统营销渠道结构呈金字塔式,存在诸多不可克服的的缺点。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传统渠道的竞争已经异常的激烈,而且增长缓慢,企业若想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取得市场营销的竞争优势,就必须重视现代市场营销模式的开发和研究。

以淘宝为代表的B2C电子商务营销渠道已经成为现代营销中的重要模式,此外随着“微博经济”的日益兴起,多元化的、基于现代传播工具的营销模式日益凸显出高效和不可或缺的地位。

营销渠道发展趋势

(一)渠道运作:以终端市场建设为中心

(二)渠道支持:由机械化转向全方位化

(三)渠道格局: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

(四)渠道结构扁平化

三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传统营销渠道已经不适合目前全球经济多样化的市场了,因此,对我国企业的营销渠道的变革势在必行,长远看来,必将有利于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1政府的信息网络建设

政府信息化是指主要为了迎接信息的到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技术,网络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对传统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进行改革。主要是相对于商务信息技术政府信息化包括三方面的基本任务:统一的网络平台建设、统一的数据环境建设、建设重点业务系统,其中最艰巨、最复杂的是统一的数据环境建设。

2企业的供应链再造

供应链再造是企业经用的重要环节,企业会出现一种有不同层次的供应商组成的供应等级结构,供应范围不仅涉及原材料,而且涉及零部件甚至整个生产系统。一方面企业要精心挑选供应商,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只控制核心能力,将非核心能力的业务虚拟化,外包给专门供应商,即对其业务流程和服务进行规划和整合。如戴尔公司通过网络和各个供应商相连,每个2个小时经因特网向仓库发出部件需求通知,从订单的下达到电脑部件的个性化组装,再到消费者收到电脑一周之内。因此,国内企业值得借鉴一些成功经验。

3建立扁平化的渠道

扁平化营销渠道作为时代的潮流历史的必然,最大限度的减少供应环节降低成本同时也给合作伙伴盈利是当代企业营销渠道的发展方向。IBM公司面对经销商的直销计划和电子化支持的渠道策略就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缩短了供应链,降低的成本,这也应该是我国企业的学习典范。

4与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业竞争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只有与当地的合作伙伴建立起长期可以靠的关系,实现共赢的战略,才能够赢得市场。这就不得不说日本的汽车企业。日本三菱集团与德国奔驰公司在汽车,宇航,集成电路等方面都建立起良好的战略关系,从而得以在欧洲统一的大市场建立之前就进入欧洲市场,而三菱公司帮助奔驰公司在日本建立起销售网,双方各取所需,实现互利共赢典范。

5建立良好的库户关系管理系统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是利用信息科学技术,实现市场营销、销售、服务等活动自动化,是企业能更高效地为客户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忠诚度为目的的一种管理经营方式。客户关系管理既是一种管理理念,又是一种软件技术。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是CRM实施的基础。它关系到企业在未来怎样与客户进行交流和互动,可以帮助企业充分利用客户为主的外部商业关系资源,拓展新的市场和业务渠道,提高客户的满意度,能够更好为企业服务。

6数据库营销数据库营销就是企业通过收集和积累会员(用户或消费者)信息,经过分析筛选后针对性的使用电子邮件、短信、电话、信件等方式进行客户深度挖掘与关系维护的营销方式。或者,数据库营销就是以与顾客建立一对一的互动沟通关系为目标,并依赖庞大的顾客信息库进行长期促销活动的一种全新的销售手段。是一套内容涵盖现有顾客和潜在顾客,可以随时更新的动态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营销的核心是数据挖掘。

数据库营销可以使企业能够集中精力于更少的人身上,最终目标集中在最小消费单位到个人身上,实现准确定位。目前美国已有56%的企业正在建立数据库,85%的企业认为他们需要数据库营销来加强竞争力。由于运用消费者数据库能够准确找出某种产品的目标消费者,企业就可以避免使用昂贵的大众传播媒体,可以运用更经济的促销方式,从而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具有关资料统计,运用数据库技术进行筛选消费者,其邮寄宣传品的反馈率,是没有运用数据库技术进行筛选而发送邮寄宣传品的反馈率的10倍以上。

权威专家分析,维持一个老顾客所需的成本是寻求一个新顾客成本的0.5倍,而要使一个失去的老顾客重新成为新顾客所花费的成本则是寻求一个新客户成本的10倍。如果比竞争对手更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欲望,留住的最佳顾客就更多,就能创造出更大的竞争优势。用回头客忠诚度数据库营销经常地与消费者保持沟通和联系,可以维持和增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感情纽带。另外,运用储存的消费记录来推测其未来消费者行为具有相当精确性,从而使企业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建立起长期的稳定的客户关系。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变化,企业的经营模式和营销渠道必然也会发生变革,所以现代企业应该抓住历史的机遇,果断寻求变化,改进我国现有的企业经营的策略和经营模式,才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方超营销学精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张祥知识经济与国际经济贸易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3林三卓销售渠道的变革2001

4罗明凡耿明英中国企业对外贸易投资的战略与改革选择2001

5陈小平世纪之战2001

6孟超知识经济条件下跨国经营的营销渠道

7李光吉经济全球化2000

8李俊阳秦颖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中国商业2000

9王月辉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的组织结构变化和新型竞争战略2002

浅谈网络时代的营销变革 篇3

关键词:网络消费;营销;互联网

一、网络时代的消费特征

互联网将社会多样化、大量性的信息收纳入一个所有网络用户可以共享的资源系统中。由此,深刻的影响着网络用户对信息的搜集与处理方式,大量的信息可以说明用户获取更多有关问题的解决办法,信息的多样化也可使用户对问题有更加全面话的认识。然而,信息的膨胀易使资源的数量超过合理负载,而信息资源的质量却得不到保证,这使用户面对了许多无用甚至不利的信息,然而筛选信息却需耗费更多的精力。

在网络时代,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电商大量涌出,为消费者的购买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网络时代的消费特征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一)个性化的凸显

网络消费购买由于借助了互联网的资源共享性,使得商家的货品既包括商场主流品牌,还包括许多创意型的小众商品,这无疑在消费自主化与个性化的当今为顾客提供了更加符合消费心理的商品。

据《第3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至2015年,中国网民已达到6.68亿,其中10-39岁的占有78.4%的比例。因此,在网络购物消费的群体中,年轻人占多数,而面对新事物更迭不断的生活环境中,年轻一代更加重视个性的凸显,其作为网络消费的主力军使得当今网络消费对个性化的诉求显得更为重要。

(二)便利性的追求

网络购物抛去了传统购物方式对地点时间的限制,只要消费需求产生,便可实时在各种购物网站进行筛选购买,为购买增添了更多的随意性与便利性。在国内物流日益完善的今天,网络购物的便利性及安全性也得以进一步的提升。

(三)消费者深入商业流通环节

网络消费使产品的提供者直接地面对顾客,削弱了中间运营商的作用,这不仅节约了中介商的工作费用,使商品价格更加低廉,也使生产者更直接的面对市场,更准确地掌握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以优化整个流通渠道的效率。

(四)选择范围的扩大和决策的理性

网络使销售资源的丰富度远大于产品有限的商场,国内大型购物网站使全球性与地方性的产品结合,充分发挥了商品全球的多样性与地方的价廉性等多重优势。

二、网络时代的营销

网络营销将现代网络科技与营销理论相结合,深刻的创新与提升了传统营销体系。其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方式,为商业与消费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一)网络营销的含义

网络营销就是以企业实际经营为背景,以网络营销实践应用为基础,从而达到一定营销目的的营销活动。其中可以利用多种手段,如E-mail营销、博客与微博营销、网络广告营销、视频营销等。总体来说,凡是以互联网或移动互联为主要平台开展的各种营销活动,都可称之为整合网络营销。简单的说,网络营销就是以互联网为主要平台进行的,为达到一定营销目的的营销活动。

网络营销是一种迎合消费趋向的销售手段,而非目的。通过互联网搭建起来的互动平台,消费者扩大了自己的选择范围,商家也更加贴近顾客消费意愿,进而促进了其在商品生产环节的改进,以此优化着整个流通环节的效率与质量。

(二)网络营销的特征

1.突破时空限制

传统营销由于资源与信息的局限性更多的面对地方市场,少数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即使有着广阔的业务范围,但其商业经营仍然以点面为单位,难以将企业业务有效的连接成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的整体。而互联网的进步为这一难题带来突破,凭借网络强大的连接力容纳力,商家将品牌与产品信息集成于网络平台,使不同地域的顾客用户能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内随时浏览与购买所需商品。从而使新时代的网络成为全球化的营销。

2.经济性

网络营销采用商家直接面对顾客的方式,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利用互联网的信息资源共享性,使信息传播准确性与及时性都得到了提升。同时,网络为现代企业提供了更广阔、更公平的竞争环境。全方位的降低了商家的竞争成本,相应的也就减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

3.个性化

抛去了传统商业的面对面形式中大量外界环境的干扰,消费者能够更好的发挥自主性。全球化的商品呈现更有利于顾客选择地域内难以购买的商品,并且可利用互联网小众商家的特殊服务购买个性化的定制产品。

(三)网络时代的营销对策

随着现代商业产品同质化程度越来越大,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如何在网络时代的条件下优化营销策略,加强竞争力,是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从传统营销的4P策略来看,在互联网时代下,企业首先应充分利用网络强大的交互性,高度关注与研究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意愿,及时与消费者沟通,以更好的达到市场的要求。同时,利用互联网的高新技术,突破传统生产对大规模经济的要求,争取实现定制化的生产营销,从而在充分满足顾客个性化要求的同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价格的制定上,由于消费者能够通过公开性的网络充分了解不同商家的价格,因此,企业在制定商品价格时深入了解市场形式,做出有利于销售又不损害品牌形象的决策。而在促销的过程中,企业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的广告形式,加大在公众日常社交平台上的宣传,尽量扩大品牌影响力。在售货渠道方面,利用虚拟的货物平台,更全方位、多手段的展示商品信息,优化在线答疑与售后服务体系,并且不断完善物流等配套体系的发展。

三、结论

网络的进步为我国现代营销体系带来了新的机会,也带来了一系列传统商业从未遇到过的挑战,在利用互联网优势的同时要充分重视与其相应的风险,从而不断完善网络时代的营销方式,为我国商业带来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2]郭庆然.我国网络营销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07(11).

浅析大数据时代的营销变革 篇4

一、“大数据”概述

大数据是信息技术领域的新一轮革命, 在全球范围已成为加速企业创新、政府透明, 引领社会变革的利器, 成为国家竞争的前沿阵地, 以及产业竞争力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源泉。以西方发达国家为首的世界各国政府及大型企业都在争先布局大数据战略。联合国“数据脉动”计划、美国“大数据”战略、英国“数据权”运动等先后开启了大数据战略的大幕, 有力推动了大数据产业化、市场化进程。大数据已经渗透到每个行业及每个业务领域, 逐渐成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的主要资源。

“大数据”指规模较庞大的数据集, 是需要新的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大数据时代不仅提供了以“PB”量级的数据, 而且被公认为是一种自然资源, 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企业只有对海量数据进行系统化筛选、处理和分析, 才能不断提高竞争力, 实现企业资产的增值。

二、“大数据”对市场营销的重要意义

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物联网的快速发展, 使企业获取信息的速度更快, 获取信息的成本更低, 获取的信息量更大, 每天都会收集到海量的数据, 例如客户资料、销售信息、竞争对手动向、营销方变革等相关数据, 但同时企业也面临着很大的困惑, 怎样在复杂混乱的数据海洋里, 识别出与本企业价值创造相关的数据, 进行精准营销呢?而数据化时代的到来, 数据处理模式的转变, 使信息的价值得到更大程度的挖掘, 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1. 大数据带来了营销管理的变革

大数据开启了时代的转型变革, 手机的接打电话、收发信息, POS机的每一单消费, 上网的机票订购, 与朋友的互动聊天, 朋友圈的分享动态……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着各种各样的数据信息。大数据时代, 我们淹没在数据的海洋里, 对数据的甄别、加工与处理能够使信息增值, 日益称为市场营销管理的重要工作, 而传统营销活动的重点是市场调研, 通过观察法、询问法和实验法获取市场特征、消费者偏好、宣传效果等数据资料, 存在着数据收集难度大、耗费成本多、数据时效性差等诟病, 而现代营销, 计算机系统实时接收着并分类整理消费者的各种动态信息, 并跟踪关联反馈, 从而精准预测消费者需求, 并将这些有价值的数据快速传送至生产线, 快速组织生产, 降低生产周期, 抢占市场先机, 这必将导致企业营销工作的重心发生转变, 数据筛选、分析、关联反馈将日益成为企业营销管理的重点。

2. 大数据利于分析消费者行为特征, 进行精准营销

在全渠道的零售模式下, 消费者的所有购物行为, 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行为, 都会留下痕迹, 一旦这些数据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 商家能够通过这些基础数据的二次创新处理, 分析预估出消费者的购买偏好和消费习惯, 筛选出哪些是活跃消费者、新增消费者、沉默消费者, 哪些节日对于这些消费者的刺激最大, 能够形成购买高峰, 有助于商家科学备货、精准营销、降低库存风险。

消费者购买与浏览的网络搜索痕迹, 能够判断出消费者的购买意向, 从而进行精准的推送, 正如我们在浏览旅游与信息之后的数月内, 会不断看到网站推送过来的与旅游目的地相关的各种攻略和促销信息。消费者购买活动的结束正是营销活动的开始, 商家可以通过数据的挖掘, 了解消费者潜在需求, 不断地更新改进产品, 适应需求, 进而能够做到精准营销。

全球快时尚品牌ZARA从2010年起相继在欧洲、美国、日本成立了网络商城, 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时发售、销售额的激增, 这都离不开其对消费者数据的采集、挖掘和分析, 做出了科学合理的销售预测。在ZARA的门店里, 店员和销售经理随身佩带Pad, 随时记录顾客的意见, 关店后定时盘点货品上下架和库存情况, 并对顾客的购买量和退货率进行统计, 对热销商品进行排名等, 经理会将这些数据汇总上传到ZARA的内部全球资讯网中, 在总部做出决策信息后, 会立即传送至生产线和仓库系统, 据此改变产品式样适应消费者需求。同时在网络平台上, 强化了双向搜索引擎、资料关联分析、网络消费者意见调查等功能, 不仅能将实时意见数据批次传送给生产端, 准确定位目标市场, 还能不断更新时尚前沿信息资讯, 线上商店成为了产品上市前的营销试金石, 充分了解消费者的个性需求, 从而达到连续数月保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3. 大数据可以检测和防范品牌危机, 维护企业形象

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一个高度自由、平等、开放而透明的时代, 所有人都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互动交流平台发表看法, 所有的信息是公开透明的, 都可能被人看见, 在这种背景下, 产品或企业的负面消息会像病毒一样疯狂蔓延, 一小时内的点击和转发量过万是常有之事, 如果企业对此没有合理的监测和预警机制, 势必会影响企业自身的形象和产品的口碑宣传。

在大数据时代, 企业可以通过网络的实时监测, 及时发现负面信息, 对信息进行缜密的处理, 理清负面信息的源头, 及时启动危机应急或预警, 才能够有效地保护产品的形象、维护企业的声誉。

4. 大数据有助于了解竞争对手动向, 提高企业竞争力

替代品企业之间互相观望, 持续跟进是企业间竞争的常态, 对消费者需求信息的精准预测是企业间竞争取胜的关键因素, 而监测竞争对手的竞争战略和动向是任何大中型企业的必修课。企业只有通过市场信息现场收集、互联网信息系统分析, 才能够做到实时跟踪反馈对手的产品信息、组织结构调整信息、市场营销策略等动态信息, 在此基础上结合本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劣势, 有侧重点地调整经营战略和营销策略,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以保持稳定的市场地位。

三、大数据时代的营销策略

1. 转变营销观念, 重视数据的关联性研究

事物与事物之间总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消费者需求信息之间亦是如此, 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群中筛选出与自己企业经营发展相关的数据是一项重要的数据挖掘工作, 也是现代营销信息调研工作的重点, 企业不仅要重视信息加工处理的重要性, 更要积极转变营销观念, 主动营销, 消费者数据越丰富、全面、立体, 越有利于开展数据的关联性分析, 越有利于企业或商家了解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特征, 从而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培养忠诚度、开展会员制提供了基础。

2. 线上线下结合, 建立完善的数据体系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是现代营销发展的新趋势。对于一个企业或商家, 不仅要解决线上线下渠道、产品组合冲突等问题, 还要充分发挥线上互联网的优势、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平台, 补给消费者数据信息。线下可以通过分析消费者在商场行走路径、驻留时间、到店频率获取品牌偏好数据, 根据到店体验感受、购买数据展开会员定制, 进行精准促销。线上可以通过搜索信号进行精准配对和相似推荐, 通过购买数据分析消费者购买能力、购买强度和购买类型, 而客观的评价与互动信息有助于企业改进产品或服务, 提高品牌竞争力, 这些数据一旦形成规模, 就能够支持企业完成活跃消费者与沉默消费者、支付能力强或弱的消费者等信息的筛选, 而这些都是构成企业或商家完善消费者数据库的基础。

3. 建立并完善互动反馈平台, 开展互动营销

2015年天猫“双11”交易额突破900亿元, 电商大放异彩, 其入驻企业的经营利润不言而喻, 每天都有大批商家或个人入驻天猫商城或建立自有的网络商城, 参与市场竞争博弈, 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做到想顾客之所想、急顾客之所需, 尝试进行网络页面功能再设计, 设置互动交流平台, 例如双向搜索引擎、时尚信息讨论、用户产品评价、购买互动交流等平台, 观察消费者行为, 以完善消费者的数据库资料, 实现精准营销。加之, 4G时代的开启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凸显, 使得自媒体迅猛生长, 博客、微博、微信、百度贴吧、BBS等成为了信息共享与传播的重要媒介, 分享、转发成为了他们生活交流的重要方式, 因此, 商家或企业的专业人员可以以他们独特的公众账号发声, 向所有对他们感兴趣的读者传播产品信息、品牌价值、资讯前沿等信息, 通过互动营销获得聚众效应, 扩大产品的影响力。

4. 实时监控数据动态, 进行主动营销

在大数据时代, 线上线下的融合、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自媒体的互动交流同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资料, 可供企业经营决策参考, 但是却存在着数据加工技术性强、数据真实性差等问题, 例如, 像微博、微信等所有提供自媒体的网站上, 用户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注册申请, 根据服务商提供的网络空间和可选的模板, 就可以利用版面管理工具, 在网络上发布文字、音乐、图片、视频等信息, 创建属于自己的“媒体”。其进入门槛低, 这些都会给企业品牌、商品信息的传递带来隐患, 如果数据是真实有效且正向的, 用户使用后体验感知超过其预期, 则会自动形成口碑宣传, 助推了企业价值。但是如果产品使用过后不满意, 而又没有给予用户较好的售后保证, 则其负面效果会加倍放大于对正面效果的传播, 这些会像病毒一样疯狂传播, 大大影响企业形象。因此, 一个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实时监控内外部数据动向, 积极开展危机应急和预警, 进行主动营销。

结语

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自媒体等一些新兴技术的普及运用, 将人类社会带入“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 数据的爆炸式增长成为新时代的重要标志。数据的聚合与挖掘、消费者需求的科学预测、危机的处理与预警正逐步成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的关键。借助一些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加工、处理, 将更多的数据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中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 企业必须要转变营销观念, 重视对大数据的关联性分析, 洞察消费者心理;监测外界动态数据, 进行主动营销, 进而消除企业的不利影响因素;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补充企业消费者数据库, 提高营销精度;合理利用自媒体平台传播产品信息、企业形象, 以提高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翠亭.“大数据”时代营销策略分析[J].商业经济, 2016 (08) :90-91.

[2]黄升民, 刘珊.大数据”背景下营销体系的机构与重构[J].传媒观察, 2012 (11) :13-16.

[3]贾利军, 许鑫.谈“大数据”的本质及其营销意蕴[J].南京社会科学, 2013 (07)

网络营销之时代变革 篇5

2013年12月24日 14:17

来源:凤凰家居

字号:T|T

1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中国码通董事长、原美的集团营销总经理李锦魁

12月22日,博鳌中国家具论坛暨首届中国家具品牌节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酒店举行,中国码通董事长、原美的集团营销总经理李锦魁发表了主题讲话,下面是讲话内容。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想把内容尽量压缩在15分钟之内完成。相信在座每个人都在思考:决定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到底是什么?是技术吗?如果是技术的话,诺基亚就不会死。是渠道吗?很多渠道商现在正面临着破产。我的理解是:消费者的选择。消费者选不选择你,这是所有企业的关键,也是电商的本质。在座各位不要认为电商是很可怕的东西,其实现在我们每个企业都是互联网公司,每个企业都在用互联网办公。决定消费者选择的关键要素是消费者对企业的认知,如果一个企业要改变消费者对自己品牌、产品的认知,就要花上很多的广告费。

但是我想问在座的每一位,我们现在每个人都在用手机,手机是我们身体的另外一个器官,我们出门时要带三样东西:钥匙、钱包、手机,但是一回到家里,钱包不要钥匙不拿,手机却必须随身带着。因为手机的智能化,男孩子上厕所的时间延长了25%。所以,认知消费者需求是很关键的,当企业进入新的竞争领域、新的竞争环境时,新品牌是有机会的。我们不要认为老品牌不可战胜,小米就是一个好的例子。第三,方便的购物方式。第四、安全的产品。

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消费特点,现在针对的主流消费人群是80、90后,他们跟60后、70后的产品需求是不一样的,老年消费在四五十年代,中年在六七十年代,青年在80年代,少年是90后,不同年代消费者对信息的接受方式有根本性的变化,第一代消费者和第二代、第三代就完全不一样,消费者的行为模式不同导致了商业模式的不同,从原来的批发年代到

连锁电商,现在电商已经被叫做传统电商了,电商一定不是新鲜的东西了。

消费者选择模式的演变推动营销模式的三次变革。我93年进入美的,2003年离开美的,期间在里面工作了11年的时间,在进入美的时整个销售额是8.6个亿,离开时是860个亿。从美的的发展来看,93年美的在家电行业排名前十,2003年排名前三,其进步的原因是抓住了每个时代消费者消费的模式,从分销时代到品牌的连锁时代,再从网购时代到移动互联时代。

很多人知道,双十一当天淘宝销售额350个亿,但是其中还有一个数据:350个亿中有15%是用手机下单的,而这15%里面占85%是90后的人,90后的人用手机淘宝买任何产品,包括家具和洗发水。移动终端在日本韩国已经很普遍了。

消费疲软、成本飙升是实体店的双重的压力,令实体业深陷关店潮。2013年国美关闭了100家左右,同时,陷入关店潮的还有家乐福、李宁、PK。随着房地产价格的提高,人力成本加大,管理幅度加大,很多实体店已经很难赚钱了。传统的电商,电子商务门户网站做了调查,涉及到成本上升、竞争严重同质化,客流无法持续等,很多淘宝卖家想逃离淘宝,很多商家在淘宝卖货但是赚不到钱。实体店压力大,淘宝成本持续加高,未来的企业应何去何从? 营销的三种业态,第一种是固态的营销实体店,实体店主可以不能存在。最近电子后汽车装配市场行业,把实体店变成了会员管理店,每个实体店每年要招一万个会员,这些会员将成为企业未来营销的重要资产。第二,我们叫做液态营销。第三就是气态营销,我希望在场的各位企业家可以思考一下这种模式,在家具行业里已经有企业走在前面用了,这个模式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未来的营销趋势在哪里呢?就是O2O基准营销的模式。5亿庞大的智能手机用户群,通过二维码的方式实现线上和线下门店互动。实体店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它从原来的展示消费变成了会员管理店。二维码是线上线下最好的入口,通过二维码我们得到图像、文字和视频信息。

事实上,很多企业产品的品质非常好,材料、工艺也很好,但是因为导购员说得不清楚,企业培训成本高,消费者并不知道。而用手机一扫二维码,消费者就可以了解到这个产品卖点在哪里;还可以通过二维码实现手机购物,未来的购物不是上网搜的,而是用手机扫一扫,之后就是配送产品的防伪认证,消费者收到产品后在手机确认这个产品是真的,验收完了通过对产品的评价申请会员,企业可以为他进行会员管理,并进行信息推送互动。

整个环节都取决于三个问题。一是实体店、移动终端和二维码结合,这个模式在韩国、日本的其他领域里面已经很常见,比如说化妆品、水果、电子产品。在家具行业里,现在杭州有一家企业已经把二维码应用到床垫上,消费者只要扫一下这个二维码,就能知道这个床垫的生产日期、工艺和工程学原理,不用上网去找,不用到店里面看,利用手机扫一下直接下单,企业变成了垂直电商。也许有的人认为这个来得太早了,但是五年前电商卖家具同样是令人难以置信,所以走在前面的电商企业的市值会比传统企业多很多倍,以前大家认为这个技术很复杂。小米为什么能够成功?实际上他有庞大的粉丝团,通过自己的传播频道发布产品,节约了很多广告费。第二,产品的真假。第三,就是垂直购物。最后对于消费者进行二次元管理,我相信这是未来企业垂直电商最有效的管理方法,而且是成本最低的。

手机改变世界的可能性太大了,一个卖水果的可以把水果卖到全世界去,他把商标改成二维码商标到工商局注册,把户外广告变成售后店,把自己的专卖店变成会员管理中心,只要消费者在那里买一次水果就变成了会员,他一辈子吃的水果都可以通过手机的方式订。做茶叶的最大问题就是容易被假冒,移动O2O可以防伪溯源,用手机一拍就可以知道产品的真假。酒行业可以直接通过企业扫码进入企业的APP进行产品销售,再进行手机支付,然后再进行线下互动,推动会员重复消费。

我相信在座各位企业都会用到O2O模式这种技术,也许用于产品溯源,也许用于企业的免费传播,也许用于产品管理,每个企业可以自行管理企业后台,随时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评

价,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决定一个企业传播的关键,就是你了不了解消费者,你能够满足他什么,然后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给到他。我们做电子商务,不代表没有实业,只有实业才能把电子商务做好。大家记住,我们做的是商务,不是电子。电子是手段,移动互联网也是手段,我们无外乎把电子商务变成一个新的渠道。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观点是这样的,一定要关注你的消费者,一定要以最好的方式卖你的产品。谢谢!

12月22日,博鳌中国家具论坛暨首届中国家具品牌节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酒店举行,酷漫居董事长兼CEO杨涛发表了讲话,下面是讲话内容。

在座各位尊敬的老师,尊敬的行业同仁,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我是杨涛,其实我对在座很多老朋友是非常熟悉的,收到邀请我感到诚惶诚恐,因为我觉得我在中国的家具行业算是一名新兵,而且是一个并不大的公司,今天如果讲得不对,请在座的各位行业的大佬和各位老师多指正和批评。谢谢!

讲到我们公司,大家可以看到我们酷漫居今年发生的事情,我们刚刚拿到天图资本1个亿的风险投资,也当选了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的五十强,而且成为了创新成长企业的一百强,大家可能觉得这些东西究竟跟家具行业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很多的内容看起来好像真的是跟家具行业没有多大关系,但是,为什么这些媒体和资本会竞相地追逐这样的一个很小的家具企业,这个就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内容。为什么酷漫居能够得到这么多媒体和资本的推崇,背后的逻辑究竟是什么?如果可以给大家带来一点启示,就不虚此行了。

酷漫居究竟是什么呢?我们都知道这个词一定是贬义词,但是这个词一旦变成杂交品种的时候,往往是高产的,而且越是跨界的公司,越是资源整合得越厉害的公司,越是有自己核心竞争优势的公司,就越有可能是一个爆发力强大的公司。酷漫居恰恰是横跨了四个产业的一个“杂交品种”,既横跨了中国的家具产业,又横跨了儿童产业,而且把文化创意产业、动漫的环节引入到了中国的家具产业,目前还跟整个互联网产业做了深度的结合。

首先,儿童产业是一个高速增长的行业,它的发展潜力非常巨大,在儿童产业里衣食住行四个板块只有一个板块至今还没有大公司。在资本面前可以被改变的行业,就是儿童“住”的板块,其他领域其实都有大公司甚至上市公司,唯独“住”是没有的。

中国的儿童家具市场呈现什么特点呢?一个是国货偏向。第二,就是品牌的程度比较低。大家都说我们有很多行业大哥,行业内的品牌,但我只能遗憾地告诉大家,这些不能叫做品牌,最多只是行业的一个牌子而已,什么叫做品牌?植入到消费者心中的才能称之为品牌。酷漫居是什么呢?酷漫居是把全球主要的品牌在中国的儿童家具里做了一个嫁接,所以它的领域非常强大,而且这个时候“住”是不是等于儿童家具呢?其实不是的,“住”是整个一站式的儿童家具解决方案,只有把一站式的儿童家具解决方案融合在一起,才完成了儿童房的梦想。

为什么是动漫呢?实际上,很多人把动漫理解成一个简单的动画、漫画或者是游戏。我们当时的理解是这样的,动漫是一个孩子的生活方式,中国的儿童没有谁能够绕开动漫,没有谁能够在孩提时代跟动漫结下了不解之缘,动漫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完全可以跟居室的环境做一个深度的整合,所以我们究竟卖产品还是卖产品背后的文化?我们当时是要从产品的背后文化出发来解决未来公司的成长和销售。比方说,上海的迪士尼乐园将在2015年建成,到时全中国每年将有超过一百万户的家庭要带孩子到迪士尼乐园体验和消费,这对于唯一一间儿童家具的授权代理公司来说,就可能从中收获到很多文化给它带来的意义和附加值。还有一点就是,中国的家具产业多数情况下是没有得到政府扶持的,而我们这家公司的诞生恰恰符合了国家的产业政策。国家对动漫产业强力支持,我们每一年都得到了政府非常多的产业扶持资金的支持。

第三,是互联网。为什么是互联网呢?今天还有谁不提互联网?前一段时间,我们行业内的大哥车总他提到了电商将是一场革命,会革掉卖场、厂家、经销商的命。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如果今天不碰电商,你很可能将成为被革命的对象。但是如果今天你碰电商,碰得非常巧妙或者自己独特的商业模型可以成立的话,你将会是经济大潮里非常重要的一个收益者。因为,大风起来了猪都会飞,电商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模式是O2O,就是线下的体验店和线上网店有机融合一体化,如果现在我们的经销商不支持,我们又没有新的线上产品,该怎么办呢?

事实上这个就是我们这个行业里很多同仁们需要迈过的门槛,如果这个门槛不迈过去,不能做到店网一体化,同产品、同价格、同体验、同服务的话,实际上你的电子商务梦想很有可能只是停留在脑海里面,而不能真正地深入到消费者中间。但今天中国的消费者,特别是80以后的消费者没有哪一个人是不依托于互联网的。在酷漫居的理解看来,消费者在哪里,我们的商业模式就应该革新到哪里。

第二是B2C模式,即如何借用天猫、京东等其他第三方平台,实现我们的网络购物。其实,在大家还在争论家具行业究竟应不应该触碰互联网的时候,已经有许多像我们这样的公司,坚定地走上了互联网的道路,这个就是酷漫居为什么值那么多钱的原因。如果大家只是想到原来成功的历史逻辑,不能在思维的深层次角度改变的话,我觉得将来不一定能真正代表这个行业的未来。

第三种模式就是C2B的模式,基于消费者需求组织个性化定制的模式,这个模式既有全屋定制的公司,也有类似我们这样的把小孩子个性化的图案直接集中在儿童家具的产品上面来的一些个性化的服务。因为这些创新在我们这个行业里面都是非常新的,所以,我们在思考,能不能将创意文化和传统产业做一个结合,做强做大产业文化;产业文化该怎样来做,能不能利用国内优势的制造资源,能不能将现有的资源、电子商务、传统的家具产业做整合,进行创新式的发展,所以我们当时选择就是这样一个细分市场,就是儿童的动漫家具解决方案。为什么选这样的细分市场呢?是因为整个消费正好是一个闭环式的循环,从小孩子0到3岁的时候需要婴儿的家具,3到6岁时需要儿童家具。

儿童家具一年大概有五百多亿的市场,如果可以做到十分之一,我已经是销售额几十亿的公司了,我根本不在乎怎样竞争,我在乎的是我一定要做细分市场的龙头,我把动漫这个细分市场做好就够了。12岁之后开始进入青少年时期,这时候需要个性化的居室解决方案,读完大学之后又变成年轻的爸妈,我们所有的商业逻辑不是基于制造而是基于消费者,消费者在哪里整个公司的消费逻辑就在哪里。

这个公司的名字是很容易理解的,很多人说你们跑到家具群里到底干什么。酷漫居解决儿童家具和家具用品,结合了动漫和互联网,这样的一个思维逻辑才能够跟资本对接,才能够拥有每年100%以上的高速增长。这是一个发展的里程碑,那么商品品质基础应该怎样控制呢?其实我们国家的制造能力是非常缺乏的,所以要达到环保性能,关键是你的选材和用心。现在,我们基本上把全世界主要的动漫品牌在国内垄断了,基本上我们只做18岁以下的,不考虑成人世界,我们只关注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这个就是我们的商业模型,就是一头抓住了动漫的授权和创意的设计,一头抓住了整合营销,包括了互联网的O2O营销,把所有的生产物流,低端服务做了外包,这个商业模型是很多经销商、厂商都值得考虑的。因为在做这件事情之前,我们就是一个传统的制造业工厂,我是做办公家具出身的,今天已经变成了一间文化创意产业的高科技公司。

整合营销是怎样做的呢?营销就是五点联线的传播,即官方商城、网络分销渠道、电视购物平台,加上我们后台的一个大数据库,这个数据库跟移动互联网端进行整合,通过移动端推送信息到消费者的手机上,最后把线下的形象店作为消费者的体验中心。实际上,我们的商品在互联网上毛利不会太低,因为当你解决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和个性化服务之间的关系时,你基本上可以实现在互联网上的高额的利润。做互联网不一定是赔钱的,请大家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真的不是这样的,是基于消费者的需求,基于你对消费者的认知和理解,基于商品的独特之处。

所以,酷漫居实际上是利用了文化创意的优势资源,利用了家具行业的大制造能力,利用了消费者强烈的刚性需求,然后把整个产业链做了一个整合,这个产业链的整合是在什么地方呢?是在于它结合了产业链里面的优势和规避了这个产业链里面的弱点。

网络时代学习方式变革研究 篇6

关键词:网络时代;数字存在;信息;知识;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15/16-0141-04

网络属于另一种公共资源,网络空间提供的信息资源需要被理性地使用及理智地判断。网络学习空间提供的是一种开放的信息获取渠道,信息散落在网络的各个角落,要获知它往往是通过信源的主动推送和浏览者间接瞥见,而知识的构建恰恰是在这种信息风暴中主动选择的结果。泰普斯科特在《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一书中首次系统地阐述了“网络世代”(net generation,简称N世代)的概念。这个世代是最先在数字媒体环境下成长,较之将网络作为运用工具的一代,他们更倾向于向网络索取诉求。他们的思维结构也由实际生活转为虚拟世界,而虚拟世界又影响着他们的认知与判断。

为了让教学能够起到解决信息社会和信息生态所带来的问题的作用,网络学习空间成为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另一种选择。懂得筛选信息、懂得适当吸取、懂得面对变化,将是居于网络空间的学习者应持有的学习态度,而不同的学习方式在该空间中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被误读的“数字存在”

学习需要空间,更需要一种氛围。库伯把学习描述为一个起源于体验并在体验下不断修正并获得观念的连续过程。网络学习空间仅仅是扩大了这一特性的“数字存在”。数字存在并不只是数字的集合,它是信息数字化的结果,更是呈现方式的体现。信息通过网络以不同方式传递到各种介质中,满足人的感官需求和信息获取,为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感观与实践的体验。由于信息传递有同步与异步的差别,即同一时刻得到信息并传递信息,错时或等待信息交流双方达成信息沟通目的。如果有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同步交流方式将使交流双方迅速了解问题的关键,这种交流方式的产生取决于信源与信宿间的交流习惯;异步交流方式的产生使在交流与沟通方面存在障碍的双方借助网络可以达成信息沟通,区别仅仅在于时间长短和沟通深度。手机的合理使用将给这些交流方式带来前所未有的移动体验,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移动学习方式也应运而生。

根据空间特性与技术系统所带来的便利,网络学习空间为学习者初步形成从体验到经验、从经验到经历、从经历到阅历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支持。借用海德格尔的术语,计算机仅仅是通过其便利性而形成的“工作装置”。换言之,我们“使用”的不是计算机,而是数字存在。在信息时代处于信息空间,人们如何从虚拟世界获取知识,并根据自身需求进行信息筛选与信息屏蔽呢?假设网络是一个四维空间,在这个由时间决定的虚拟空间中人们有了自己存在的方式,也有了关于在此空间内学习的认知,这些认知是基于信息得到的,也是对自身不断了解中得到的。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习习惯也逐渐养成。网络学习空间的学习方式在进化中影响着我们的生存。数字存在于数字载体中,而在固有思维中数字载体是实物,如今数字载体已经延伸到人,认为人才是让同类无法察觉却又能相互感知的数字载体。人必须有自己的思维和逻辑,其实效性表现为依托“数字存在”的群体对事件处理的不同。以“数字存在”为依托的男性在对话被阻隔时,会将情感寄托于电子游戏,因为电子游戏所带来的自由空间与成就感能给其无限的能力与权威感;以“数字存在”为依托的女性在对话被阻隔时,会主动寻找其他沟通方式与释放空间,以分享心得和分析问题为初始,不断积累沉淀,进而成熟地处理此类事件。

蜘蛛网般的搜索习惯

求知欲是人类对未知事物和已知现象的无限追求,人们对通过关键词搜索问题解决的方法已司空见惯,能够基于问题找到相应答案是理想化的状态,而网络提供给人们的这种便利只是帮助了处于学习阶段的部分人群。

体验学习是一个创造知识的过程。在网络学习空间里,丰富的学习资源往往被无限的信息和冗长的批判所覆盖,人们若不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在尚未成熟的信息生态环境中很难真正学到什么或懂得什么。若希望将网络给予的信息转化成自己具备的能力,那还得在具体的问题中进行实践与反思。搜索引擎的出现为求知欲注入了一定的活力,基于不同的搜索平台满足了各种人的好奇心,“微阅读”由此应运而生。发散型思维能帮助人们扩展事件内涵,而借助网络学习空间,“顺藤摸瓜”式的学习方式再一次凸显。在学术范围内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提供的检索系统挖掘到许多学习资源,这些学习资源是公开的和无墙的,同时也是受到法律保护的。网络学习空间的开放体验不是无休止地在网上“闲逛”,而是基于身边的信息载体充分挖掘其应用价值为人所用。

杜威曾说,“社会知识是先前人类文化经验的客观积累,而个体知识是个人主观经验的积累,体验学习的关键在于实现社会知识与个人知识之间的转换,并把学习定义为‘体验的转换并创造知识的过程’”。体验与创造之间的联系普遍通过符号来连接,而符号又被赋予在具体的事物中,通过不同的空间进行传递与传承。网络学习空间提供了知识管理与体验分享的场所,在这些经历或经验不断通过人浓缩成符号片段时,体验者也将这些符号片段带入到实际生活中并加以验证,在验证的过程中重组思维模式与学习方式,建构起自己的学习体验并分享给其他人。这种无限增值型的学习就是网络学习空间带给人们的可持续学习经验。在“教育—空间—技术”框架中,笔者加入了“脑”(如图1),进一步说明了通过人脑的加工与分析,人们可以从该框架中逐步加强自我学习能力与自我意识,进而在自我意识中不断加深对符号所代表的内容与关键词的认知与认同。因此,网络学习空间支持了主动学习,它是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习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良性空间。学习者能在有效引导下不断增强自我认知与价值观的形成,正如舆情管理一样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第一手”资讯的便捷与疑惑

1981年的动画片《咕咚来了》呈现了水的涟漪效应,而涟漪效应既说明了声的传播,也说明了信息传递的过程。从传播学上看,“咕咚”一声表明从一个知识源到一个信息点,再到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信息量在无限扩展的同时,距离信息实质的核心内容会根据不同的情境进行变化。多个“咕咚”导致的波叠加与漩涡效应,会让我们对信息越来越迷惑,好像什么都是信息,却忽视了信息的内容和价值。人们一直将信息爆炸和知识爆炸混为一谈,其实信息有别于知识,信息需要经过加工才能成为知识,而知识是对信息有意识、有目的的应用和归纳,只有通过人的活动才能把信息加工成真正的知识,才能赋予它实际意义和使之具有某种因果的联系。因此有人提出,知识只存在于使用者身上而不存在于对信息的集合中,使用者对信息的集合及其方式才是最重要的;有人则认为是使用者的思想观念使信息成为人的信息,要使信息具有属人的性质,转化为知识,其关键在于人,在于人所具有的相应的信息加工能力和思想观念。

在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支架式教学”模式与“脚手架”概念为处于网络学习空间内的学习者了解自己的学习范围和知识局限提供了有效的引导,也促进了学习者能够在自己的知识框架与他人的协作共享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自信。同时,开放化的学习空间与复杂化的辨析方式是信息时代人类必须面临的问题。信息时代有利于人的是信息,但烦扰人的也是信息。也许你正在关注或了解某一种普遍事物的内在含义,而在了解的同时知识块被分散成具有搜索条件的知识点。这种被称为“关键词”的信息锚被深深地抛入信息海洋中,居于网络空间中的人如何掌握信息核心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不断反思与交流的过程中,提高自我判断的能力,获取正面信息,剔除负面信息的素养,也是思辨精神的所在。

我们应该主宰技术而不是被技术所控制。如果说技术提供的是一种获取信息的手段,那么思辨精神就是通往信息内核的渠道。思辨精神是出于信任基础上的再思考,不是怀疑,是反思,它能让多个不同的观点汇聚在一起产生如拼图般的化学效果。学习也是人们寻找完整个体的过程。在固定空间内,学习者知识的构建常通过指导者教授课程性的内容来达到,而在网络学习空间内,知识的累积往往是学习者主动的选择与长期的沉淀构建而来。信息生态与社会生态一样,同样存在着一定范围内的良构问题与无限空间内的非良构问题。若良构问题是有序且有待解决,非良构问题是无序和混乱叠加的话,那么从非良构问题到良构问题的认知也是学习者处于信息生态乃至社会生态中需要具备的能力。人生是否有重启键,世界是否能够每天被重新创造是居于网络空间中人们所诉求的,也是许多沉迷于其中的人乐此不疲的诱因。他们在自然存在、精神存在与数字存在中不断找到平衡点,也不断受到冲击。

“第二人生”的虚拟与现实

信息化学习的本质是信息化生存,信息化学习方式的本质就是信息化生存方式。我们可以把网络想象为一个巨大的数字存在繁殖机器。利用网络中的数字存在,我们能够建立一种新型的交互关系,而不必受到事物存在的时空约束。从实体技术的角度看,信息技术作为人的延伸,是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基础性物质架构。网络空间提供了信息资源获取的渠道,也延展了人们的社交空间,改变了人们的社交行为。被动的接收式沟通方式与主动的推送式沟通方式在虚拟与现实间不断融合,社交空间不再局限于一个有限的范围内,社交行为也得到一定的支持。地球的板块是有所划分的,而网络的板块是无限联合的,若将网络比喻成虚拟空间的话,这个空间也正像开辟外太空生存环境一样被逐渐赋予一定的使用价值。“数字存在”是以知识为纽带、以情感为基础的沟通方式,它更好地帮助青少年形成了彼此间从兴趣到成长经历、从被阻隔的沟通条件到无限沟通的理性思考。

诸多巧合与同类事件总是存在着规律。我们通过这样的方法找寻到许多通过网络传播并具有独特传播效果的个案,形式类似于微课与视频直播,特点是关注青少年成长与社会需求,着重于利用网络空间构建学习效应与传播效应。透过现象看本质,网络学习空间通过终端控制大脑,而人类大脑的思维模式也存在差异。社会群体、年龄阶段、身份地位、职业属性等在信息传递与信息接收方面存在根本的认知偏差。“补脑”与“科普”成为网络学习空间内增加认知与积累经验的新名词。空间与环境、虚拟与现实造成了人类社会在不断冲击与不断融合中找到平衡点,而符号学、心理学、传媒学也将为此空间带来的问题与惊喜做好一定的知识储备(如图2)。

在开放的次元中,虚拟和现实以递归的方式存在,似乎网络像一个巨大的许愿树,许多无限可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故事不断在该空间内重演,尤其是在ACG范围内。网络世代追求开放学习与多维空间,多专业融合、协同合作、理性思维、感性累积让他们自愿参与了网络中数字存在的建设和发展。随着社交空间,如天涯、淘宝、豆瓣、微博等的兴起,随着凡客体、卖萌体、甄嬛体等网络词汇的流行,网民已成为社会公众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这部分群体在网络空间中获取与学习到的表述方式又被再次扩散到实际生活中。

一个人的空间是扩大还是缩小,取决于其对社会的认知与信任。通过线上与线下的交流与解析,人际交流的词汇在不断被更新与重组,而网络与人际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我们更需要去了解围绕在我们身边的另一个群体,如我们最熟悉的宅文化:次元、宅男、宅女、宅舞、宅急送等。这些技术宅与科技控本着随意性与娱乐性的方式,以科技带动生活,以生活拓展科技外延,以放养和圈养的方式散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受到环境的影响,居于实际生活却找不到群居的对象促成了网络空间内聚集的智慧群与共享团。同时,所谓私密在网上是不存在的,想要得到大多数人的尊重也是不可能的。因为,社会结构导致文化结构,文化结构往往受到人的品味与价值观的深刻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在不同的社会中会得到不同的评判,而这个人的行为也只是他/她个人的价值走向,与整个社会并没有因果联系。无论是虚拟世界还是现实社会,不同的社交网络的特点都是一样的,并不会因为存在于虚拟世界就可以避免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遭遇与困难。毕竟,这是人的社会,在不同价值观走向的牵引下,不同的人的行为或许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社会与人、空间与时间、隐私与公共,其实都是由人的因素造成的。阅历与经验、智慧与思维、表达与沟通、家庭与爱才是存在于这个空间与那个空间的共存因素。

参考文献:

[1]许亚锋,张际平.面向体验学习的未来课堂设计——基于改进的PST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13(4):16.

[2]李芒.技术与学习:论信息化学习方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2).

[3]D.A.库伯,王灿明.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2-33.

[4]Radcliffe.D.A.pedagogy-space-technology(PST)framework for designing and evaluating learning places [A].Proceeding of the Next Generation Learning Space 2008 Colloquium [C].Brisbane:University of Queensland,2009:11-16.

[5]洪延姬.网络课程设计原理与方法[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4:29.

网络营销之时代变革 篇7

关键词:手机媒体,企业传播

据统计,2011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中有27.6%的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手机阅读人群平均每天进行阅读的时长接近40分钟,在媒体选择方面,越来越多的读者趋向于手机媒体,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观看奥运的用户超过50%。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以手机上网为平台的大众传播媒介,由于其具有高度的便携性、互动性、隐私性、贴身性、网络化及用户的海量性,打破了地域、时间和电脑终端设备的限制,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接收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极大地迎合了时下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方式,故而颇受追捧,日渐成为重要的人际传播方式。手机媒体在传播过程中,打破了传统上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主从关系的格局,使新闻传播更多体现个体性行为,同时也消除了传与受的界线,呈现出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多元互动性。手机媒体这种独特的传播模式将给企业传播带来哪些变化呢?

1.话语权已经发生了转移。以往,强势主流媒体发出的声音是最强大的,相反,在手机媒体时代,尤其是手机微博盛行的当下,意见领袖、微博红人的声音不亚于权威媒体,他们每个人都有几千个、几万个甚至几百万个粉丝,一条消息在整个微博群体中转发和扩散,信息被告知的能力非常强。

2.自媒体时代莅临。自媒体的传播特点之一是传播迅速,用户对产品的体验,无论是好与坏,都会以病毒式的传播方式被无限放大;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交互性强,张扬了普通大众的个性。因此,营销要针对顾客的个性需求提供产品和服务,对不同的人群制定不同的营销战略。

3.服务型的广告会越来越被重视。过去是从广告主或者说广告制作者的感知中帮消费者创造一个需求,引诱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而手机媒体时代,大屏幕变成小屏幕了,创意需要改变,技术需要改变,与消费者沟通的角度都会产生改变,传播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因此要找出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关联性,广告形式就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

4.传播要关注族群及社会圈子的力量。手机媒体时代已经形成族群趋势,这些族群本身兴趣一致、爱好相同,接触媒体的习惯及个人背景等特点非常相似。另一方面,人际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变化类型,有太多的人互相不认识,但是却非常熟悉,因为手机微博经常互相转发,他们价值观一致、情感一致,因此营销一定要在这些族群及社会圈子的本质上找寻传播方向。

手机媒体将给企业的传播和营销带来哪些机遇呢?这源于手机媒体在传播上的独特优势。

1. 具备了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条件,实现了媒介大融合。

随着3G网络技术的应用,通过一部手机人们就可以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任何一种或者多种手段来进行新闻传播活动,可以运用手机报、手机客户端、手机视频、手机漫画、手机微博、手机电视等不同的表现形式来实现传播意图,满足其多元化、个性化的新闻传播需要,手机媒体汇聚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的功能,实现了媒介大融合。

2. 高普及性及庞大的客户群体。

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手机媒体当之无愧地成为覆盖人群最广的一种媒体形式。据工信部最新公布的2012年8月通信业数据显示,1~8月份,移动电话用户净增8598.8万户,达到10.72亿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净增6413.3万户,达到1.93亿户。

3. 打破时空限制,实现传播的随时随地,信息直达且即时反馈。

手机是一种随身媒体,可以随时随地收听收看新闻信息,人们不仅能在固定场所如电脑、电视机前进行媒介的传播和接收,更能在诸如坐火车、公交车、地铁、逛街及等电梯的时间里充分利用随身携带的手机作为媒介,定时不定时地发布信息,接收各种传播媒体信息。同时,由于手机媒体的私密性和随身行,传播信息可直达终端用户,且可即时反馈,广告传播效果直接可计量。

4. 投放精准,分众传播。

手机本身兼具的个人移动电话及媒体传播功能,使得手机使用者的媒体消费行为及特点很容易被获得,通过追踪用户的手机设备号、访问IP等可获得相对详细的用户数据库,商家通过掌握的客户资料,全面掌握用户的消费行为轨迹,从而展开针对性传播,比如经常访问各大体育网站或频道查询最新赛事资讯的,可判断该用户是运动爱好者,因此运动品牌类广告可选择对该用户进行投放,还可通过跟踪每个用户曾经参与过的线上品牌互动,如点击过广告,注册过、参与过游戏,访问过网站等,进行针对性的线上推广。另外,针对用户的地理位置、年龄、性别、爱好、收入等实际情况,个性化地投放广告,准确地瞄准目标群体,实现精准营销,优化传播效果。

5. 互动性强,有效接触率高。

手机媒体的多元互动性使得用户兼具信息接受者和发布者的双重角色,因此,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是否接受、收看信息、收看什么样的信息,甚至还可以选择在什么时间、地点收看,并将自认为有价值有趣的广告信息转发给身边的朋友,或者反馈给广告主,从而既实现了广告主与用户之间的有效互动,又使得广告主的广告信息可以被再推荐,从而实现信任营销。

正如《Facebook效应》中所说,“每隔一百年,媒体就会发生一次变革。上一个百年被定义为了大众媒体的百年。而在下一个百年里,信息将不仅仅是被推销给人们,而是在人们所处的无数个连结中被分享……”具备多元互动性的手机媒体,在当下品牌营销的烽火狼烟中已日渐成为新生力量,一旦新的商业模式形成后,手机媒体广告将在广告领域中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也将给营销领域带来翻天覆地的革命。

参考文献

[1].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数字营销时代广告教育变革的思路 篇8

传统的广告专业的教育基本上是按照模块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可大致可以以培养能力分为几大方向:以培养文案、策划能力的知识模块;以培养设计能力的知识模块;以培养媒体应用能力的知识模块。现有的大多数的广告学专业的课程开设是以文案和策划能力为主, 少数在媒介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因为招生的学生多为文理科生, 在招考的时候由于属于非艺术类, 基本上也注重对学术造型能力方面的考察, 招进来的学生大多缺乏一定的艺术和设计技能。即使是在课程体系中开设一定的设计类课程, 学生也会因为无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而导致效果大打折扣。与广告设计相关的专业, 以设计专业中的视觉传达设计方向 (也叫平面设计) 或者新闻传媒院校开设的广告设计专业为代表。这些学生由于通过艺术类招生, 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造型方面的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中以设计技能的培养为主, 其培养的目标主要为设计技能。当然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也会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能力。

然而原有的创意思维能力主要局限于特定的广告作品内容方面的创意。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 消费者使用的媒介形式多样化, 尤其是营销实践中原有的广告、营销、传播、公关等之间的界限已经变得模糊。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具体广告作品本身的创意能力培养明显而明显束缚了学生的创意能力。学生毕业之后也不太容易适应现实的营销环境。

随着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和数字营销的兴起, 不少新型的广告公司已经成为数字营销领域的的创新者。比如Anomaly等新型的创意性公司和常规的广告代理公司相比, 它们做的事情有些不一样:除了提供广告创意, 还把服务延伸到了营销链条的前端, 比如参与产品创意乃至实际的设计过程。Anomaly上海公司合伙人李巍说认为应该将这些公司叫做营销公司或者创意Agency, 因为我们帮助客户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广告沟通。1换而言之, 新型的广告公司为客户的服务领域已经超出了原有广告教育的创意范畴。过于的广告概念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囿于以传统媒介为主的广告营销传播活动。即对创意方面的训练也主要表现为对广告作品内容本身的创意和表现的一种重视, 并培养学生在进行作品设计时以创意为主的表现技能训练。但是单一广告作品的创意能力已经无法胜任诸如此类的新工作。以新媒体为代表的广告营销传播活动, 横跨艺术、营销、传播等领域, 这种创意应该称之为大创意将更加合适。为此广告教育的定位应该重新思考, 可以考虑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整个广告教育的核心。

二、增强广告教育的跨界性, 强化广告教育中技术含量

新型广告公司的价值可能在于对变化不定的媒介形式的把握以及对消费者的深度了解。尤其是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数据库的建设, 数据挖掘与语义分析等技术的使用, 对消费者的个性化的把握已经成为现实, 给予精准营销实现提供了技术动量。比如电通公司的CSP模式就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制定媒体方案的计算机方式。

伴随着这种技术出现的是一些新型的数字营销公司所策划开展的活动都需要以相应的技术开发、应用为特征, 比如交互性设计开发、软件研发以及APP应用等。作为广告公司应该将数字技术作为重要支撑纳入广告公司的业务组织框架之中。数字技术部门主要用来进行实现创意转化到内容呈现的技术手段, 解决长期以来广告公司在数字媒体技术方面的先天不足。尤其是将社会化媒体作为主要阵地的新型广告公司都必须依托于一定的科学技术软件。

然而目前中国的广告教育在此领域更是显得有心无力, 因为技术不是当前广告教育的强项。这源于中国广告教育的体制构建, 基本上大多脱胎于中文或新闻系。对技术的轻视一直是文科教育的短板。数字化传播的迅猛发展已经让文科背景的广告学教育有些不知所措。加之纸媒发展的快速衰退可以预见, 在不久的将来, 传统广告教育所依托的媒体基本上都处于相当不利的位置, 只有少数可以存活发展。舒咏平教授认为, 由于广告专业的学生生源结构大多来自于文科和艺术生, 师资主要来自传统的文科或艺术类, 对技术方面的缺乏将导致广告教育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缺乏对学生数字化操作表现力形成的培养。2要改变此种状况, 在以后的广告教育变革中, 应该联合相关的专业如计算机、动画专业加强对以界面设计、交互设计等技术性较强的内容, 促使学生掌握相关的设计技能以更好地适应营销环境的变化。技术必须成为广告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

三、与广告公司等营销参与者深度合作构建开放型办学新模式

传统的广告教育与业界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 导致在广告教育过程中学到的很多东西无法应用于广告实践之中。这主要源于广告教育的封闭性办学的理念。业界的新动向、新趋势无法被广告教育吸收, 也无法成为教育的内容和关注点, 关起门来办学的现象导致学生的知识框架、思维能力水平等方面呈现出还未应用就老化落伍的结局。这也说明了过去的广告教育缺乏与广告业界之间的良好互动。近几年来, 大多数新闻传播学院已经意识到这个现象, 开始积极探索开放式办学、合作性办学的新思路和新形式。比如暨南大学广告系与广东省广告公司合作开设的的暨大·省广“广告并发训练营”以及邀请广告业界人士开设讲座已经成为主要的合作办学的新形式。也有不少学校邀请业界人士从业界进入学界, 很好地促进了过去广告教育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 广告教育的师资应该积极走出去, 进入到广告公司开展实践工作, 从而准确把握广告公司对人才需求的具体要求。这种开放式办学的力度还不够, 而且存在着较大的短期性和偶然性。目前的合作停留在形式层面的较多, 偶然性的交流较多, 缺乏一个长期的有规划、有目的、有具体操作细节的合作方案, 尤其是在合作的具体层面上。广告公司缺乏办学的动力和机制, 学校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如何大胆创新, 调动广告公司参与办学的积极性, 构建什么样的激励机制尚不清楚。可以确定的是从长远发展来看, 广告教育的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应该是在给予办学较大自主权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广告公司等营销传播机构和学校深度合作办学的具体理念和操作路径, 尤其是要实现市场需求与学生能力之间的无缝对接。

摘要:随着数字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 广告行业的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巨变。原有的广告教育思想、理念以及定位等面临着理论和现实双重困境。要使广告行业能更好地适应数字营销时代的要求, 广告教育必须大力进行创新性的改革探索: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 增强广告教育的跨界性, 强化广告教育中技术含量;与广告公司等营销参与者深度合作构建开放型办学新模式。

关键词:数字营销,社会化媒体,大数据

注释

11 .李会娜等.《谁更懂消费者》.《第一财经周刊》, 2013.40.

网络营销之时代变革 篇9

1. 网络时代电视受众群体的分化

随着我国3G牌照的发放, 预计未来几年无线互联网将爆发式增长, 一些新的经济模式和增长点也将孕育而生, 无线互联网更深层次的应用将在3G时代逐渐凸显出来。与此同时, 电视受众呈现萎缩的趋势, 特别是年轻受众纷纷选择网络作为自己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根据《互动消费者》一书的统计, 网络的使用正趋于20:00-21:00时段, 网络正同电视争夺黄金时段的受众。数据显示, 自互联网流行以来, 美国的电视收视率减少了30%。[1]

2. 网络时代受众消费方式的改变

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 电视开始与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融合。在这一过程中, 互动电视应运而生, 对传统媒介传播形式和消费习惯发起了冲击。互动广告形式甚至允许用户操纵广告内容, 消费者可以在其中“逛街”, 体验化消费将成为主流。[2]网络功能由最初单纯的获取信息、娱乐, 发展到日常生活帮手、商务往来等交流手段。CNNIC报告显示, 在互联网主要应用使用率调查中, 网络求职、更新博客、网络购物位列增长最快的前三甲。随着个性化消费的回归, 每个客户都希望消费出自己的风格, 其需求也越来越具有惟一性。相应的, 每一个客户都成为一个细分的市场, 客户资源已经越来越成为市场营销的关键资源, 这种消费方式的变化必然对电视广告产生质的影响。

二、网络时代电视广告的变化

1. 网络广告分流了广告投放

专家预计, 今后几年我国网络广告将会以平均55%的增长率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虽然电视还是广告投放的第一媒介, 但媒体渠道资源的增多和休闲方式多样化、众多新媒体兴起, 势必造成电视商业广告的分流, 尽管电视广告的营业额最近几年并没有下滑, 2002—2007年, 电视广告营业额在广告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一直稳定在25%左右, 2002年为231亿元, 2007年达到了443亿元, 不过, 相对于网络广告, 电视广告的增长幅度还是逊色不少。

2. 网络时代电视受众的广告意识变迁

我国电视受众的广告意识已进入理性与多元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广告业飞速崛起, 城市居民个性意识、消费意识、品牌意识彰显。广告作为商品信息提供者的角色被进一步认定, 人们接触广告的主动性增强, 广告的文化传播技能得以凸显, 流行时尚元素增多, 品牌与广告之间的联系已经建构。[3]受众对广告的依赖度较高, 而对广告的信赖度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在受众的意识中, 广告和品牌、广告和时尚、广告和媒介之间的关系都逐渐构建, “理想主义”被“现实主义”所取代, “集体无意识”被“个性自我意识”取代, 整个社会阶层之间的分化重组加快, 个性解放和多元时尚的生活成为时代主流, 消费的分众趋势日益凸显。

3. 网络对电视广告形式和投放技巧的影响

虽然网络广告遭遇过互联网的寒冬, 但它还是以多样化的形式, 无限海量的信息量, 受众可以有选择地阅读广告主的信息等特点吸引越来越多的广告客户。在电视广告的发展过程中, 经历了由告知型到创意型再到智慧型, 由单一重复型到多元系列化的转变。网络时代, 广告界开始倡导“以创意为中心”, 过去那种原始的电视广告形态已经逐步被构思精巧、新奇的创意广告所取代, 情感因素被加入到电视广告表现中, 有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的广告数量增多。电视广告“立体化”已成为创作主流。按照生活的逻辑、美学的原则以及时间的序列, 把一个个镜头拼接起来, 通过电视画面的转换来传达信息、形成意义, 从而使电视广告不但能引起消费者的认知加工, 还能达到情感上的共鸣。电视广告播出技巧有所改善, 开始注重播出效果的细节, 特别是电视广告与节目之间的衔接。

三、网络时代电视广告的赢利模式

传播载体增多, 广告主和观众两大消费主体越来越理性和挑剔。广告主改变了过去粗放式广告投放策略, 在目标消费市场逐渐细分的压力下, 调整为集约式投放。电视广告依旧是企业营销活动最重要的载体, 电视广告不同营销模式的开拓是媒体经营的重要手段。消费者在长期广告刺激下已形成对广告的自动过滤, 电视媒体必须寻找非常规形式的广告来避开这种自动过滤, 才能提高广告的有效到达率。

1. 植入式广告

植入式广告近几年大行其道。冯小刚贺岁电影中的植入式广告, “超女”选秀活动中的植入式广告, 使得植入式广告营销成为媒体经营的又一蓝海。湖南卫视制作播出的电视剧《丑女无敌》的植入式广告营销, 引起业界关注。在《丑女无敌》中, 联合利华、传立中国和制作机构 (湖南卫视和响巢国际) 三方从编剧之前就开始了沟通工作, 从而精确选择产品广告的定位。这种将广告产品及品牌嵌入电视剧中的方式相对于硬性商品广告来得更加自然。从操作层面看, 《丑女无敌》的植入式营销有三个特点:自然植入, 分层渗透;线下出击, 360度整合;互动营销, 全面深入。《丑女无敌》的大胆植入广告能否为湖南卫视和响巢国际以及其赞助的企业带来营销的共赢局面, 还难以断言和估算, 但湖南卫视还是通过这些植入式广告赚到了眼球与吆喝。

2. 特殊广告资源的开发

电视台的经营策略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对外开拓客户;对内进行创新、开发新的广告资源。未来电视业的构成会由技术的提供商、平台的运营商、内容的运营商构成,

这为特殊形式广告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可能, 特殊广告与节目高度融合, 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 深受客户欢迎, 并且价格较高, 各个电视台都把创新特殊形式的广告作为广告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目前, 已经开发出来的电视台常见的特殊形式广告有以下几种:冠名广告;特约 (赞助) 广告;栏目片尾LOGO、鸣谢字幕;演播室广告;节目内容广告;实物赞助。这些广告与节目高度融合, 确保了广告的收视率在提升品牌的知名度、理解度、偏好度等方面, 特殊广告形式的传播效果都比常规广告理想。

3. 以电视为主的跨媒体整合营销

随着整合营销观念的提出以及新媒体的发展, 电视媒体的老大地位正在动摇, 电视媒体的广告经营正从“坐商”到“行商”转向, 企业广告投放更重视媒体整合营销, 重视各种宣传、传播手段并用, 这种理念淡化了电视广告的主导作用, 动摇了电视台的广告客户。电视广告在为企业制订宣传计划时, 要充分认识到各种能带来附加值的传播手段, 除了电视媒体自身广告, 还要整合集团其他媒介资源, 不同媒体广告、直接反应广告、销售促销和公共关系等, 并将之结合, 提供具有良好清晰度、连贯性的信息, 使传播影响力最大化。广告时段的细分与组合包装, 面向客户的整合推广, 越来越周到的客户服务, 广告营销的精髓正在向电视广告经营的各个环节积极渗透。

4. 电视媒体品牌营销

媒体品牌形象对广告效果有重要影响, 电视媒体的品牌形象不仅会给广告产品带来附加值, 还可增强广告的说服力。电视媒体的品牌形象可以分解成满意度、知名度、忠诚度、专注度、期待度等纬度。在目前广告创收几乎是电视媒体惟一生命线的情况下, 进行富有策略性的频道 (栏目) 品牌营销, 扩大品牌的效益贡献, 确保媒体品牌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是降低媒体经营风险、提高媒体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最终形成“广告养节目, 节目反哺广告”的良性循环。

5. 重点客户的一对一营销

一对一营销指企业在与客户直接互动的基础上, 根据单个客户的特殊需求改变自己的经营行为。每个客户的广告投放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目标, 如何有针对性地向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如何理解和掌握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并以最快速度做出响应, 已经成为客户服务关注的焦点。一般来说, 一对一营销主要针对各个行业的重点客户。在差异化分析的基础上, 与客户进行个性化交流与沟通, 针对不同客户提出的特殊需求, 个性化地调整广告资源产品或服务。无论是对广告公司还是广告主, 都是服务最优者得天下, 即能不能给客户提供事后效果评估, 并且跟客户一起平摊费用, 让客户有信息继续滚动, 从尝试投放最终变成常规投放。

6. 借助主题活动, 强势推广

近几年, 一些电视台提出“活动兴台”的口号, 通过举办较大社会影响力的活动, 强势推广媒体品牌, 提高媒体的美誉度和影响力。电视媒体在开展大型活动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可以完成从活动策划到传播并形成影响的过程。每一年中央电视台都利用一系列大事件、大活动不断掀起收视高潮, 把强势媒体的形象推向社会公众。这些活动带来一系列潜在资源的开发:派生新电视节目;为媒体进行软性宣传, 将频道收视延伸到户外;把握活动中的突发事件, 形成收视高峰。这些都为媒体的广告投放寻找机会。从广告的投放策略来说, 广告主一般会把握重大活动时机。企业的开张、庆典或获奖时机, 重要文化或体育赛事等活动, 都可借机推出广告, 这些广告由于融入文化气氛及社会公益性, 广告信息更容易被受众接受, 传播面也较广, 广告效果较好。

电视广告在为企业制订宣传计划时, 要充分认识到各种能带来附加值的传播手段, 提供具有良好清晰度、连贯性的信息, 使传播影响力最大化。

注释

1[1]夏洪波, 洪艳.电视媒体广告经营.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11.

2[2]赵洁, 关岑.电视广告推动改革开放30年消费模式变迁.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9—01.

电子商务时代下的营销理念变革 篇10

一、电子商务条件下的市场营销观念革新

市场营销理论产生于1 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尽管在此期间, 市场营销观念也发生了多次演变, 出现过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 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 市场营销观念又得以发展, 并不断创新, 出现了以下几种新观念。

1、诚信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对诚信十分重视。诚信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基石, 也是电子商务条件下的市场营销思想基础。电子商务的虚拟实在性, 客观上要求企业诚实守信。迈克尔·沙利文指出“虚拟实在“不是真实的, 是摸不着的, 但又确确实实是存在的。虚拟实在技术提供了我们与虚拟世界沟通的桥梁。它能包容我们和其它人意识的产物。网络使它能同时被多个人在不同的地方共享。”数字化虚拟实在空间与物理实在空间相比, 其外在的、可感知的客观实在性差, 因而在互联网营销中, 企业如何做到让顾客信任、光靠企业一厢情愿的形象塑造已经不够了, 客观上要求企业讲诚信、树信誉。品牌信誉、网站 (企业) 信誉基于网上顾客的评价、归诚, 以顾客的评判为标准。此外, 互联网上顾客需求信息是真是伪, 归根到底要靠企业诚信感化。企业讲诚守信, 顾客需求信息的真实度就高;反之, 企业不讲诚信, 顾客需求信息的真实度就低。

2、“一对一”营销观念

随着互联网和现代化生产的发展以及顾客收入水平的提高, 个性化消费将成为一种时尚。大众市场营销方式下的消费者只是商品生产经营信息的承受者和接受者, 只能被动地接受和消费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 消费者的个性爱好和需求意愿很难或根本无法得到满足。人们屈从在“大批量、少品种”的生产方式下, “削足适履”式地消费。这种被动式的消费, 是对消费者地位和权利的损害。与大众市场营销不同, “一对一”市场营销具有以下特征:个人消费者与个人情况可知的顾客;针对性的市场开发方式与针对性的生产;个人化分销与个人化信息;双项沟通与个性化的促销活动;顾客占有份额与范围经济效益;保留有价值的顾客等。电子商务条件下, 企业必须树立“一对一”市场营销观念, 发挥互联网的优势, 运用ABC顾客控制管理法, 建立顾客数据库, 确立便捷的沟通方式, 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 充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要。

3、服务观念

电子商务环境下, 市场竞争从内容到方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消费者要求改善消费结构和扩大服务性消费, 消费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与企业的服务质量密切相关, 服务竞争成了商战的重要内容。不同企业经营的同类产品, 在品质、规格、功能、价格等方面相差无几, 顾客之所以购买某企业的产品, 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能否提供优质服务。企业只有真心实意地为顾客提供服务, 顾客才能对企业和产品产生信赖感, 从而购买更多的产品。因此, 企业再也不能单纯依靠“硬性”有形产品来争取顾客、占领市场, 更重要的是要靠“软性”服务开展竞争。

二、电子商务条件下的市场营销策略变革

产品策略、定价策略、分销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是现代营销的四大基本手段。现代营销学对这四大策略的研究及其理论成果, 对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确定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电子商务带来了居民消费全球化、智能化、个性化、直接化的趋势, 并将引起消费需求、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的变化, 从而使得传统的市场营销策略受到有力的冲击和挑战。

1、传统中间商受冲击, 产销合一型分销渠道获得优势

电子商务的发展使批发和零售出现了实质性的非居间化, 产销直接见面, 无须中间商中介的产销合一型分销渠道模式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技术支持下重新获得了经营优势, 而传统中间商在产品分销中的地位和总份额受到削弱。

2、促销方式革新, 网络化趋势加强

首先, 传统的广告、人员推销、公共关系和营业推广等促销方式, 在电子商务条件下其发挥作用的方式和程度都发生较大改变。网络广告成为推销策略的主导形式。其次, 营业推广也必须推陈出新。在电子商务条件下, 现场示范和展销也被电子网页所取代, 电子邮件和各种网上广告逐渐取代商品实验、咨询服务等营业推广方式而成为一种趋势。

电子商务的发展是飞快的, 为了适应这样的改变我们应当改变营销理念。用新的观念来面对电子商务的发展, 只有革命性的营销理念才能较好的适应电子商务。相信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 营销理念会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郑淑蓉.试论电子商务与现代企业革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 2) .

大数据时代的广告营销变革 篇11

“大数据”作为网络时代的信息矿山,无疑蕴含着大价值。目前,大数据比较明朗化的商业价值开发,发生在互联网广告精准营销领域。基于对记录着网民人口属性、兴趣喜好、消费习惯、价值导向等信息的大数据的挖掘,通过人群定向技术,向特定的网民传播极具针对性的广告,从而降低广告的无效损耗,提升品牌的投资回报率(ROI),这是大数据在网络精准营销领域“闪出的一道金光”。

大数据的广告营销应用

与传统广告营销强调“创意”、“策略”及覆盖广度相比,大数据背景下的广告营销是以“技术”为驱动、以海量数据挖掘为前提,实现对特定受众的个性化广告传播。目前在国内渐成体系,并逐步被采用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1.搜索引擎精准营销

在消费与商品信息爆炸的当下,搜索不仅是网民无法逃避的信息检索手段,更是消费购买必经的决策环节。搜索正深刻改变着传统意义的消费行为模型AIDMA(Attention Interest Desire Memory Action)模式,进而让网民产生新型消费行为路径AISAS(Attention Interest Search Action Share)。就此而言,搜索引擎服务商掌握着网民海量的有关兴趣和购买的基础数据,这也使得基于搜索引擎的精准营销成为可能,而不仅仅依靠关键词排名。

2.实时竞价广告

实时竞价广告(Real Time Bidding,简称RTB)是一种搭建第三方广告交易平台,利用第三方技术在数以百万计的网站上针对每一个用户的行为进行评估以及出价的竞价广告模式。RTB不单是策略,也不单是技术,更像是一个全新的广告交易生态系统,系统的核心是搭建了一个广告交易平台(AD Exchange)。在RTB模式下,一次完整的广告投放可以被分成五个环节:a.网民访问某个网站,该网站就某个广告位的展示内容向AD Exchange发送请求;b.AD Exchange快速获取该网民的背景数据、该网站信息、广告位信息,并发送给参与竞标的广告主;c.广告主根据以上信息,权衡此网民对自己此次广告展示价值的大小,并最终决定出价和广告创意;d.AD Exchange选取出价最高的广告主,并将其广告创意发送网站;e.访问者看到出价最高的广告主的广告。以上五个环节在1/100—1/10秒内全部完成,虽不是准确意义上的“即时完成”,但从人的视觉感知意义上堪称“实时竞价”。

3.再锁定精准营销

简而言之,“再锁定精准营销”关注的是如何产生网站或广告的“回头客”,试图让那些曾经访问过某个网站但没有产生购买或有效行为的网民产生二次访问或实际购买。

再锁定精准营销服务商上游通过购买AdWords或通过Ad network(广告网络)获取网络媒体资源,下游对接客户(以电子商务客户为主)。中间核心环节需要运用大数据挖掘与算法技术,根据消费者的浏览记录、对某个网站或产品的访问频率、购买兴趣等,生成只针对某个消费者特定的的精准产品广告,帮助客户与已经离开客户公司网站的访客重新建立关系,并以CPC(按点击付费)或CPS(按销量分成)方式计费。

当然,大数据的营销价值绝不仅仅限于这几种方式,其商业化利用更绝不仅仅限于广告营销。

大数据让传统广告改变

自1979年新中国出现第一支电视广告至今,中国现代商业化广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毋庸置疑,广告的每次跨越式发展,都离不开新媒体终端的出现、新渠道的拓展以及新技术的驱动。“大数据”作为与“云”、“物联网”同等重要的信息科技浪潮,也必将会让传统广告产生巨大改变。

1.营销理念:“效果营销”博弈“品牌营销”

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广告的价值在于,通过增加广告品牌的曝光广度,提升其知名度与美誉度,塑造品牌影响力,进而“可能”增加产品销售额,其背后一直倡导的是“品牌营销”的传播理念。在面对受众媒介接触习惯发生变迁、品牌竞争环境日益繁杂、广告主对准确实际效果更加关切的当下,传统媒体因缺乏技术优势在效果表现上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互联网广告基于媒体特点与技术优势,在受众的广告点击、消费购买等效果方面,显得更加清晰准确;加之大数据的利用,网络广告更是在精准营销领域迎来革命性的变化,实现对“个众”的有效传播。

尽管“效果营销”与“品牌营销”不是完全割裂与对立的,但大数据的确会使前者更具说服力,并使后者面临更大压力。

2.学科属性:“社会学科”PK“自然科学”

传统意义上,现代广告学是一门在知识构成上涵盖传播学、经济学、心理学、市场营销等,在方法论上强调传播策略、广告创意、抽样市场调查的社会学科。但大数据在广告营销中的使用,使得广告开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强调“技术”的因素。大数据的获取、深度挖掘、人群定向等广告环节,无不需要算法、机器学习等一系列IT技术的驱动。

不能说大数据让广告的社会学科属性减弱了,但至少让其自然科学的属性加强了。

3.产业导向:“媒体本位”VS“受众本位”

以往的整个广告产业链的作业流程,都是在围绕“媒体”方的“时间”(广告时段)与“空间”(版面、广告位置)进行商业交易。随着大数据广告时代的来临,尤其RTB广告的兴起,使得广告产业的核心开始围绕“人”(即受众)展开交易,买方明确人的标签属性,卖方提供与之对应的人的点击流量。广告业可能会迎来由“媒体本位”到“受众本位”的转换。

当然,与每项新技术从诞生到成熟应用一样,大数据广告时代也要经历一段迷茫、痛苦而艰难的探索阶段。之所以迷茫,因为大数据迫切需要寻找“数据+营销”的复合型人才来深化商业化应用;之所以痛苦,因为会有很多企业在成功之前需要承担大数据存储等方面的巨大成本挑战;之所以艰难,因为大数据广告营销是让大家接受新规则从而再造营销的过程。

网络营销之时代变革 篇12

1. 全面认识网络时代对于学术期刊的新特点

网络时代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渠道和方式, 学术期刊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1.1 多样性

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期刊载体形式的多样性, 二是期刊信息形式的多样性。近年来, 以数字光盘为信息媒介的、利用互联网资源的网络型等多种电子型期刊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 期刊的资源组成结构, 已经由过去的单一纸质期刊结构转变为纸质、数据碟片和网络型的多元组成结构;期刊的馆藏结构也由单一的实体馆藏形式向实体馆藏加虚拟馆藏转变, 可以预计, 随着网络型期刊已成为期刊发展趋势, 虚拟馆藏文献的比例会不断提高。

1.2 快速的传播和检索

高速互联网络技术支持数字信息远距离实时传送且不受数据量限制, 使人们可以快速获取任何地方的信息, 同时信息检索技术、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无需亲自筛查海量纸质文献即可获取想要的信息, 而且包括期刊名称、要甚至全文任意词等在内的极为丰富的检索途径, 使读者即使只掌握部分资料, 也能逐步查全查准所需信息。发挥互联网和检索技术的优势, 大幅缩短编辑、出版、发行的时间周期, 便于读者阅读和获取有用信息, 是网络时代对于学术期刊的又一特点。

1.3 可共享

高速的互联网络为共建与共享包括学术期刊在内的各种期刊资源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共享的效益大大提高了。以电子信息等形式保存的期刊可以依托网络的服务器存放, 读者即使不到现场也可阅读, 既可有效缓解保存场地紧张的问题, 也可解决阅览空间不足的问题, 大大降低了管理工作量, 节约了管理成本。

1.4 可交互

传统的纸质期刊, 作者、编辑、读者等需要借助邮政等物流系统才能实现交流, 而依托高速互联网, 在期刊编辑、论文作者和读者三者之间, 可以在线方式, 利用各种聊天工具、音频和视频软件, 实现便捷的多方实时交流, 使编辑的意见反馈、作者的文章修改、期刊的排版审校等, 都能非常方便地实现即时更新, 这种依托现代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而产生的技术优势, 是传统出版技术无法做到的。

2. 网络时代学术期刊变革与创新的思考

虽然高速互联网络时代下, 学术期刊从编辑、出版到发行的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但必须指出的是, 学术期刊是学术生产成果的发布环节, 对于学术研究具有评价作用、引导功能, 对于端正学术风气, 促进成果发布质量的提高, 促进研究水平提高, 学术期刊的作用都不可缺, 所以科学、严谨、创新、质量等学术期刊的办刊宗旨不能改变。只有在不断提高办刊人员的学术背景与专业眼光才能提升刊物的学术水平;只有不断提高办刊人员的职业道德、渊博知识, 才能保证刊物的质量不断提高;只有不断提高办刊人员的个性特征才能使刊物办出特色;只有不断用先进的技术改造办刊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条件, 充分发挥网络时代的各种技术优势, 跟上时代潮流, 才能更快地熟悉、掌握和了解期刊所在的专业领域内的新信息, 使作者乐于在本期刊发表学术成果, 吸引更多的读者和作者的关注。

2.1 用现代网络技术改造传统期刊出版流程

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改造组稿、编辑、出版发行、日常管理、营销等项工作, 实现各项工作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 实现稿件在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控, 跨越相关各方的空间距离, 将作者、编辑与审稿人沟通时间缩至最短, 大大方便作者、编者和审稿专家的交流, 提高期刊编辑出版的总体效率。

2.2 提高期刊队伍的整体素质, 提升期刊工作的整体水平

网络时代, 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必须不断树立和更新理念, 时刻跟随IT技术的发展脚步, 通过培养和引进满足数字出版、网络出版等新型出版需求的, 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管理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不断调整优化人才结构, 尽快适应网络时代的竞争环境。[1]加强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化技术的培训工作, 为编辑提供更多的业务学习和计算机技术普及的机会, 使他们熟悉编辑基本业务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 熟悉编辑业务流程的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知识和操作使用基本技能, 实现编辑技术的现代化。[2]

2.3 依托网络平台, 占领学术期刊细分市场

在网络上, 一篇文章就是一个独立的单位, 而不再是以一期杂志作为一个阅读单位, 作为信息传播工具, 这种形式是任何其他形式无可比拟的。通过建立公共、开放的电子期刊网络平台, 使获取、发布信息以及多方沟通联系更加方便。[3]

3. 结语

今天, 高速互联网已走入学术期刊出版发行的各个环节, 成为学术期刊新时期发展的支持技术。在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背景下, 高速互联网为我国的学术期刊迈出国门、参与国际期刊市场的竞争, 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技术支持和途径, 势将对我国学术期刊今后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学术期刊杂志社或相关的管理部门应该充分认识高速互联网时代出版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充分利用和发挥高速互联网的优势, 不断改进、不断创新, 才能使传统的学术期刊焕发新的活力, 再造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李靖波.网络时代学术期刊变革与创新的思考[J].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学版) , 2008, 22 (5) :142-145.

[2]董瑾.试论网络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变革与要求[J].现代情报, 2005 (7) :135-137.

上一篇:项目工作的冲突管理下一篇:第三次思想大解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