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化服务方案

2024-09-15

政府信息化服务方案(精选8篇)

政府信息化服务方案 篇1

12345政府服务热线宣传方案

2010年12月15日,市政府决定开通全国统一的政府热线电话号码“12345”。为确保政府服务热线的正常开通及顺利运行,各媒体单位要进行必要的宣传,积极引导市民有序、文明、准确的反映问题。

一、宣传内容

各媒体单位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宣传报道: 一是政府服务热线的服务平台定位:12345政府服务热线是市政府处理行政机关职能范围内的非应急事务的公开电话服务平台。不包括110、119、122、120等各类应急求助热线,以及国家面向全国统一设置的服务热线号码(如12315、12358等)和刑事侦查等涉及保密的电话。政府服务热线系统与应急电话系统彼此独立运作、相互补充和联动。

二是政府服务热线的主要职责是:受理市民通过各种电话、电子邮件、短信等手段提出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举报和一般性求助,了解社情民意,听取市民诉求和建言献策,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为市民排忧解难。

三是政府服务热线的受理的范围:市民日常生活一般性求助;市民日常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建议和诉求;对本市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领导及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工作作风等方面的投诉和举报;对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方面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或意见;有关政府工作、行政审批及政策法规咨询等。

二、宣传方式

通过报纸、电视、广播三家媒体进行宣传。

2010年12月15日开通,通过报纸、电视、广播以通讯报道的形式进行播发,电视报道辅助热线前台场景画面。

三、工作要求

市政府新闻办公室负责媒体宣传的统筹协调工作。市信访局市长专线办公室根据媒体宣传需要,配合各媒体做好具体宣传内容的准备及报道内容的把关。

政府信息化服务方案 篇2

一、档案馆政府信息服务的内容

1. 加强政府信息组织整合力度。

面对海量的政府信息, 一般公众对特定信息的准确获取势必出现更多的困难, 因此, 档案馆应在基于统一的元数据标准的基础上, 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对政府信息进行科学组织、加工整合、深度揭示, 逐步形成政府信息公开的分类体系, 据此再对政府信息作出深度标引, 设计多途径、多角度的索引方式, 建立方便检索的政府信息检索平台或数据库。此外, 档案馆还可以不定期地就某些重要问题、热点问题, 整合或编纂专题性的政府信息汇编, 或形成累积性的专题资料数据库。

2. 创新政府信息服务的方式方法。

(1) 为公众获取和利用政府信息提供咨询。信息咨询的内容包括政府信息检索获取咨询、政府服务引导咨询、电子政务使用咨询、政府政策顾问等。 (2) 为信息弱势群体提供政府信息获取利用帮助。信息弱势群体即在使用信息设备、利用信息资源、享受信息服务以及在信息资源的配置与利用上处于劣势的群体。档案馆可以发挥自身优势, 对政府网站上的电子政务应用项目加以集中、整合, 为进城务工人员、城乡弱势群体提供政府信息检索、获取、阅读、利用方面的帮助, 让他们有效地利用电子政务项目, 这不仅提高了电子政务项目的使用率, 还体现了档案馆政府信息服务普遍均等、惠及全民、实现和保障公众基本信息权利的特点。 (3) 加强政府信息推介, 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程度。各级档案馆应积极深化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与形式, 以档案馆为阵地, 以讲座活动为载体, 组织多种形式的发布会、宣讲报告、专题讲座等, 向社会公众发布、解说、宣讲重要政策、热点话题和焦点问题, 主动向公众推介和普及政府信息, 提高政府信息的公开程度和利用效率。

3. 积极参与当地政府信息检索工具的编制工作。

虽然政府信息检索工具编制工作的责任主体是行政机关, 并不是档案馆, 但是从政府信息公开的时间、技术和经济成本上考虑, 档案馆参与政府信息检索工具的编制, 可以减少社会成本, 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时效。

二、档案馆在政府信息服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公开与保密的问题。

一方面, 要进行信息保密、安全方面的教育, 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保密制度, 提高全社会对信息的保密与安全意识。另一方面, 在遵守保密制度和确保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的前提下, 应扩大政府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充分利用数字档案馆的信息服务平台, 以提高利用率与价值。

2. 信息的真实性和科学性问题。

档案馆对政府信息的收集是多方面的, 如信息背景、信息载体等, 以保持政府文件的原始性。对政府信息需求来说, 更多侧重于政府信息的内容, 同时档案馆为了保密的需要, 也不可能把政府文件的所有相关信息都提供给需求者。因此, 档案馆对政府信息给予适当的选择或加工是不可避免的, 这就要求档案馆在对政府信息处理和公布服务时, 一定要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 认真核实有关信息, 确保信息的一致性、真实性、权威性和科学性, 禁止发布任何不负责任的信息。

3. 近期服务与长期发展的问题。

档案馆在开展政府信息服务时, 要考虑到文件信息的收藏需要, 以发展的观念把政府公开信息的采集与管理纳入今后电子文件管理体系, 力戒短期行为, 要将政府信息服务工作与下一步电子文件数据库建设通盘考虑, 从政府信息的形成抓起, 对政府公开信息形成的格式、标准在开始形成阶段就提出统一要求, 以便与今后电子文件的归档和管理更方便有效地接轨。

三、档案馆政府信息服务中应采取的保障措施

1. 建立政府信息入藏保障制度。

政府信息能否及时、全面、顺利地进入档案馆, 档案馆是否建立健全政府信息接收制度, 是观察政府信息是否顺利进入公共流通领域的监测点。《条例》虽已指出“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向国家档案馆、档案馆提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但在目前工作中还需要具体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各级政府向档案馆主动提供的时限;二是行政机关提供和档案馆接收政府信息的程序、时限和方式。因此, 建立政府信息及时、完整地进入档案馆的保障制度, 对完善我国的政府出版物缴送制度也有重要意义。

2. 争取各级政府为档案馆政府信息服务提供必要保障。

由于我国档案馆政府信息服务的基础较为薄弱, 认真落实《条例》第16条有关“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为“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的规定, 关系到档案馆的政府信息服务能否顺利起步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 切实落实各级政府为档案馆开展政府信息服务提供必要保障的规定, 对于档案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起步阶段, 各级政府应有为档案馆配置必要的设施设备的一次性投入;工作进入常态后, 档案馆开展政府信息服务所需要的必要经费和人员, 应列入正常预算和编制。

3. 完善公民信息保障机制, 维护公民信息权益。

信息化助推服务型政府建设 篇3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国务院工作规则》将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表述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项,其中前两项属于经济领域,后两项属于社会领域。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一方面,政府面临着如何在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妥善处理各类新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问题;另一方面,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人民群众也对便捷、优质、高效、透明的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关键就是要更加注重政府在社会领域的职能,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放在愈益重要的位置上来。在此过程中,加快实施以电子政务为重点的政务信息化建设可以也应当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力支撑。近年来,上海通过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各领域的渗透应用,使广大市民和企业越来越多地感受到政府便捷、及时、人性化的服务,信息化对促进上海各级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推动作用初步显现。然而,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到形成服务型政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信息化着力点的选择、作为空间的大小以及实际的效果都有待时间的检验,因此对信息化助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探索将是一个长期的课题。

信息化助推上海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上海按照中央关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围绕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总体目标,以满足社会公众对信息化应用的普遍需求为出发点,以政府实事工程为抓手,从管理透明、服务创新、群众参政、普遍惠民等方面入手,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信息化建设,初步构建起“可用、可亲、可信、可靠”的电子政务框架,以及广泛覆盖的社会信息化应用体系,有力推动了上海服务型政府建设。

(一)维护公众知情权,打造阳光政府

知情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政治民主化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保护和尊重公民的知情权,将政府行政行为置于社会监督之下,有利于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建设透明、诚信、廉洁的服务政府。为此,上海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为抓手,以规范公开内容、拓展公开渠道为重点,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和政务透明规范,努力落实市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作为全国率先推行政府信息公开的省级政府,上海于2004年1月20日就出台了《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确立了“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在拓展政府主动公开信息的基础上,重点推进依申请公开信息的梳理和发布,并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监督检查和评估的工作制度,每年向社会发布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2008年4月28日,上海依据国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结合近年来的实践得失和工作实际,修订发布了新的《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截至2008年末,上海各级政府机关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1万条,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4.26万件,申请满足或者部分满足率近80%;市民和企业可通过政府网站、服务热线、集中查询点等八大类公开渠道,方便、及时地查询政务、服务等信息。

(二)提高办事便捷度,建设效能政府

办事便捷是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政府服务效能的突出体现。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流程优化,可以有效提高行政水平,强化行政责任体系建设,提升政府行政执行力。为此,上海通过服务资源和渠道的整合设计,探索形成了一套利用信息化体现便民利民的服务新模式。

1.不断深化“一网办事”。互联网的发展为政府提供网上服务创造了条件。进入本世纪以来,上海以条线信息系统建设为起点,相继建成财政、税务、公安、工商、社会保障、质量监督等部门业务系统,为推进“一网办事”奠定了基础。2002年初,上海建成开通“中国上海”政府门户网站,全市各级政府机关和部门也陆续开通了门户网站,截至2008年末,“中国上海”共集聚网上办事1677项,可提供在线受理、办事状态查询、结果反馈、网上咨询、网上监督投诉等各类服务。与此同时,上海还将网上服务的范畴推广到公共事业,以市政府实事工程的方式推动建设了“市民信箱”、“付费通”、“家校互动”等一批信息化便民利民系统,极大地方便了老百姓的生活。

2.整合完善“一线办事”。为解决多个部门各设热线产生的问题,上海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体制调整,对已有一定规模的政府专业性呼叫中心逐步进行分类归并,形成以12319城建服务热线、12333劳动保障咨询热线、12315消费者申(投)诉举报热线、962200社区服务热线等为代表的政府咨询服务呼叫中心。同时,引入第三方服务机制,通过政企合作的方式建立了“政务服务热线114平台”,实现对全市各级政府咨询、信访、投诉等电话的统一查询和转接,114已成为政府服务市民的“电话门户”。

3.探索从“一门办事”向“一口办事”转变。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上海整合民政、社保、公安、房屋、司法等部门的事务受理窗口,于1996年在卢湾区五里桥街道建成全市第一家基于“一门式”服务理念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目前,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已覆盖全市各街道(乡、镇),可办理社会救助、廉租房申请等约200项政府服务事项。为了进一步加强服务能力,上海通过对政府各相关部门业务流程的梳理优化和信息系统的后台整合,正在推进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从“一门式”受理到“一口式”受理的跨越,实现“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协同办理”的服务模式。

4.拓展“一卡办事”服务功能和领域。作为信息系统与人的交互媒介,各类智能卡正逐步成为老百姓生活的重要工具。在市民服务领域,建设覆盖全人口的信息服务系统,发放整合民政、医保等多个领域的社会保障卡,以及面向来沪人员的居住证,截至2008年末,累计发放社保卡1426万张,发放居住证53万张,临时居住证691万张。在金融服务领域,不断优化银行卡支付环境,创新金融信息服务内容,2008年,全市银行卡交易总额6918.9亿元,持卡消费金额(剔除大宗消费后)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41.3%。在公共交通领域,推进覆盖各类交通工具的公共交通“一卡通”应用,并将应用拓展到高速公路缴费、停车等14个领域,截至2008年末,累计发放公交“一卡通”4161万张,并实现与无锡、常熟、阜阳三地的互通互用。

(三)保障公众参与权,促进科学决策

科学决策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特征。决策科学化包括程序、过程和方法的科学化,公众参与是实现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信息化则为公众参与决策提供了最为便捷的工具。近年来,上海以各级政府网站、市民信箱等网络平台为载体,在政府规章制定、资质认定、方案确定、项目招投标等工作中广泛开展网上调查、网上评议、网上监督,有效促进了市民参政议政,提高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例如,“中国上海”门户网站设立民意征询平台,就政府规章、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实事项目等征求意见、开展评议、接受监督;设立互动平台,通过群众论坛、在线咨询、领导(专家)访谈等方式,鼓励市民就公众关注度高、影响面广的工作发表评论、提出建议。又如,“市民信箱”不仅向市民主动发送服务信息,而且开通调查天地、市民论坛等栏目,至2008年末,累计向用户发送各类信息7.76亿条次,开展网上调查活动159次,已成为政府调查、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平台。

(四)推进服务普遍化,实现全民受惠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中央的明确要求,也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从信息化的角度而言,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加快缩小“数字差距”,让全体市民切实、普遍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和实惠。近年来,上海从软硬两个角度出发不断提高全社会信息化程度,努力实现信息化的普遍服务。软服务方面,着力推动多层面的培训普及活动,开展了面向社区居民的“百万家庭网上行”活动和面向农村居民的“千村万户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以及各类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和职业资格考试,实施了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截至2008年末,全市累计有195万人次通过了国家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试,1174人次获得“653工程”培训证书。硬服务方面,着力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加强面向全民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场所建设,建成覆盖全市的东方社区信息苑900家(其中农村600家),可提供政务、文化、便民、未成年人及培训等服务,在全市600多个农业比重较大的行政村建立“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站”,可提供农业技术、供求信息、远程教育、灾害应急、村务公开等生产和生活领域的涉农实用信息。截至2008年末,全市互联网用户普及率达到61.4%,家庭宽带接入用户数达到376.7万户。

以深化电子政务发展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指导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深化电子政务建设,构建服务型政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政府行政改革领域的重要体现。随着电子政务建设重心逐步从单部门、单系统建设向跨部门、跨领域的业务协同转变,信息化助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点和抓手也将相应发生转变,但“为民为宗旨、创新为动力、普惠为原则、集成为理念”的电子政务建设基本思路不会改变,上海将继续发挥信息化在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构建服务型政府中的支撑性作用。

一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增强政府改善民生的能力。电子政务建设要以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为着眼点,围绕经济发展重点、政府管理难点和社会关注热点,着力改善民生质量、缓解社会矛盾。具体来说,就是要进一步深化政府网站建设,及时发布与公众、企业密切相关的政策法规、服务信息和办事信息,建立和畅通人民群众发表意见和交换想法的渠道;推广社区事务受理等直接服务百姓的政务信息系统建设,拓展“市民信箱”等已有应用的覆盖面和功能;配合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建设集信息公开、协同审批、咨询服务、社会评议、效能监察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市统一的行政审批服务平台,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和透明度。

二是坚持改革创新的精神,以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为目标,不断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流程再造。电子政务建设要依托责任强化带动理念创新,依托流程优化带动体制创新,依托技术进步带动管理创新。具体来说,就是要把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加强对信息化环境下政府治理模式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论研究,并以此指导具体工作;充分利用上海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多、信息技术力量强的优势,对电子政务领域的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提供扶持;跟踪国际上电子政务建设的最新动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使电子政务成为政府管理创新的利器,切实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是坚持普遍服务、全民受益的原则,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数字差距”。由信息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不均产生的“数字差距”已成为我国继“工农差距”、“城乡差距”、“脑体差距”之后又一个新的差距。为此,上海将继续大力加强面向全民的信息化普遍服务,将电子政务工作重心向郊区农村地区倾斜,重点是推进农村有线电视“户户通”、“千村万户”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等工程项目;推广基于各类技术的宽带网络在农村的覆盖,解决城镇和乡村的信息传输问题;进一步完善东方社区信息苑、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站等公共信息服务设施建设,优化信息获取渠道;持续推进教育、卫生、文化、城建交通等领域信息化,努力构建覆盖全市的社会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案 篇4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 2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办发〔20**〕22 号)精神,深化我市政务公开工作,推进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根据《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2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大政办发〔20**〕47 号)要求,特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突出抓好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一)推进行政权力清单公开

1.公开行政许可信息。进一步公开行政许可项目取消、下放、调整以及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清理等信息。各部门单位对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均要在大连市政府信息公开网“行政权力运行公开”专栏和市政府门户网站以及办事场所发布服务指南,列明设定依据、申请条件、申请材料、办理地点及时间、联系电话、基本流程、审批时限、收费依据及标准、审批决定证件、年检要求、注意事项等内容。行政许可事项发生变化时,要在第一时间进行调整。各部门单位行政许可清单要面向社会公开并在政府门户网站集中展示。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外,所有行政许可事项的受理、进展、结果等信息均应即时公开。(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牵头落实,市政府各有关部门配合落实)

2.公开行政权力清单。各部门单位要通过大连市政府信息公开网“行政权力运行公开”专栏和市政府门户网站集中公开各部门单位的行政职权及其法律依据、实施主体、办理地点及时间、联系电话、运行流程、监督方式等信息。市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要面向社会公开。(市编委办、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牵头落实,市政府

各有关部门配合落实)

(二)推进财政资金信息公开

1.公开财政预决算信息。经市人大批准的市本级预决算,财政部门须在批准后 20 日内在庄河市政府网站“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专栏公开,内容包括预算、预算调整、决算、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及报表,并对财政转移支付安排、执行情况以及举借债务情况等做出说明,准确公开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相关信息。预决算信息在公开到支出功能分类项级科目的基础上,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逐步公开到经济分类款级科目,对下专项转移支付预决算公开到具体项目,公开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情况,并说明国有资产占用情况。经财政部门批复后的部门预决算,各部门单位须在批准后 20 日内,在庄河市政府网站“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专栏公开。每年12月31日前我市各学校预算和决算信息要在本单位网站或大连企事业办事公开网站面向社会公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分别牵头落实,市政府各有关部门配合落实)

2.公开“三公”经费信息。各部门单位在公开预算和决算信息时,要同步公开“三公”经费预算和决算,细化说明因公出国(境)团组数及人数,公务用车购置数及保有量,以及“三公”经费增减变化原因等信息。(市财政局牵头落实,市政府各有关部门配合落实)

3.公开政府采购信息。各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即采购单位)的政府采购,应按照规定的内容、体式和方式在相应的载体上公开公示。其中,自行采购项目,由采购单位负责在庄河市政府网站相应的“公示公告栏”公示;自行采购项目以外的其他政府采购项目,应按程序规定相应地在大连市级(或其以上级别)的政府采购网公开公示。(市财政局牵头落实)

(三)推进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公开

1.公开保障性安居工程信息。规划建设部门要在市政府网站及时公开本地区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特别是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信息、保障性住房分配信息,及时公开推进工程质量治理行动的进展情况,重点公开存在工程质量问题的项目和施工企业信息。(市规划建设局牵头落实)

2.公开房屋征收和补偿信息。房屋征收部门要在有关部门要求的范围内在市政府网站“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专栏和本部门网站公开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决定、补助奖励政策和标准,初步评估结果、补偿方案、补偿标准、补偿结果等信息。(市国土局牵头落实,市政府各有关部门配合落实)

3.公开土地供应信息。国土部门要在市政府网站“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专栏和本部门网站公开土地供应计划、出让公告、成交公示和供应结果,重点公开棚户区改造用地供应计划、供地时序、宗地规划条件和土地使用要求等信息。(市国土局、市规划建设局分别牵头落实)

(四)推进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开

铁路、城市基础设施、节能环保、农林水、土地整治等涉及公共利益和民生等领域的政府投资项目,相关部门要在市政府网站及新闻媒体公开审批、核准、备案等项目批准信息。及时发布项目基本信息、招投标、土地征收、重大设计变更、施工管理、合同履约、质量安全检查、资金管理、验收等项目实施信息。(市发展改革局、市政府有关部门分别落实)

(五)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公开

1.公开社会保险信息。人社部门每季度要在市政府网站“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专栏公开各项社会保险参保情况、待遇支付情况,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结余情况等信息。同时,在市政府网站、医疗机构发布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以及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诊疗项目、辅助器具目录等信息。(市

人社局牵头落实)

2.公开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卫生计生部门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第一时间通过市政府网站“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专栏、新闻媒体、政务微博微信发布法定传染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推动各类医疗机构健全信息公开目录,全面公开医疗服务、价格、收费等信息。(市卫生计生局牵头落实)

3.公开社会救助信息。民政部门要每半年通过市政府网站“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专栏对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等信息集中公开,重点公开救助对象人数、救助标准、补助水平和资金支出等信息。(市民政局牵头落实)

4.公开教育领域信息。教育部门要通过大连市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网和市政府网站“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专栏做好基础教育信息公开,推进基础教育高中招生计划、收费等信息公开工作。(市教育局牵头落实)

(六)推进国有企业信息公开

我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年底前要公开国有企业财务汇总信息,并报市政府网站“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专栏公开。我市国有企业的主管部门要就所属国有企业的财务信息、经营情况及负责人职务变动与公开招聘等信息,在本部门网站公开,其中,国有企业财务汇总信息及涉及大宗国有资产处置、国企分立、重组、改制等重大事项,应报市政府网站在“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专栏公开。(市财政局、市政府有关部门分别落实)

(七)推进环境保护信息公开

1.公开各类环保信息。环保部门每日要在市政府网站公开本地区空气质量指数(AQI)值,每月公开水环境质量、污染源、建设项目环评和区域环境质量状况等信息,每年公布本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发布环境重点监管对象名录。(市环保局牵头落实)

2.公开环境执法信息。环保部门要在市政府网站公开环境执法检查依据、内容、标准、程序和结果等信息。开通在线举报渠道,及时公开群众举报投诉重点环境问题处理情况、违法违规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名单和整改情况。(市环保局牵头落实)

3.公开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环保部门要通过市政府网站和新闻媒体第一时间发布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情况及调查结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和质疑的环保问题。(市环保局牵头落实)

(八)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开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在市政府网站及时发布食品药品监管重要政策信息、产生重大影响的食品药品典型案件、食品监督抽检信息,重点公开抽检结果及相关企业、产品信息,以及网上非法售药整治等专项行动信息和保健食品消费警示信息。(市市场监管局牵头落实)

(九)推进社会组织、中介机构信息公开

1.公开社会组织信息。民政部门要在市政府网站公开本地区社会组织的成立、变更、注销、评估、年检、查处结果和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机构的服务信息以及慈善组织信息。(市民政局牵头落实)

2.公开行政审批前置服务机构信息。各相关部门要在市政府网站公开提供行政审批前置服务的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名称、经营地址、资质状况等基本信息,以及实施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收费标准。(市政府有关部门分别落实)

(十)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1.继续做好其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各有关部门要继续做好安全生产、就业、财政审计、科技管理和项目经费、价格和收费、信用等领域信息公开,进一步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市发展改革局、市人社局、市审计局、市安

监局、市物价局分别牵头落实)

2.做好重点领域信息集中发布和内容保障工作。各重点领域牵头部门要在市政府网站及时公开相关政府信息,并保持动态更新。无特定时限要求的,均要在每年底前完成。(各重点领域牵头部门分别落实)

3.强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监督。各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牵头部门要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负责对各部门单位重点公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各重点领域牵头部门分别落实)

二、全面加强主动公开工作

(一)进一步拓展主动公开内容

各乡镇(街道)、经济区及部门单位须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及时依法依规通过市政府网站、新闻媒体对行政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予以公开。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的规范性文件,要全面、准确、及时在市政府网站予以公开。要对本部门政府信息进行梳理,对公开范围和公开目录进行细化,并及时更新。

严格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属性源头认定机制。对制作形成的政府信息,由起草部门或单位在制作过程中明确公开属性;在履行职责中获取的政府信息,由保存部门明确公开属性。确定为依申请公开或不予公开的,要书面说明理由并存档。

逐步推进政府数据公开工作,整合全市政府数据资源,鼓励和推动企业、第三方机构、个人等对公共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应用。

认真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统计、总结、信息公开报告编制等工作,将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政策解读回应、依申请公开工作详细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统计数据、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等内容纳入信息公开报告,并在市政府网站予以公开。

(二)加大政策解读回应力度

各乡镇(街道)、经济区及部门单位在制定涉及经济发展、社会民生以及专业性较强的重大政策时,起草部门或单位要同步制定解读方案、提供解读材料,保证政策文件发布时同步推出适应网络、报刊、广播电视传播特点的权威解读稿件、图表图解、音频视频、专家解读文章等解读信息,增强政策解读效果,有效开展舆论引导。依托市政府网站积极开展在线访谈、政策解读,及时、准确发布权威政务信息,主动回应社会关切问题。

健全政务舆情收集、研判和回应机制,对涉及本地区、本部门的重要政务舆情、重大突发事件等热点问题,依法按程序第一时间通过市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微信等予以回应,公布客观事实,并根据事件发展和工作进展及时发布动态信息,表明政府态度,为群众提供客观、可信的信息,发挥正面引导作用。

(三)发挥各类信息公开平台和渠道作用

充分发挥政府网站作为信息公开第一平台的作用,积极发挥政府网站、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作用,扩大信息的受众面和影响力。加强不同平台和渠道发布信息的衔接协调,确保公开内容准确、一致。

三、强化依申请公开工作

各乡镇(街道)、经济区及部门单位要统一依申请公开工作接收、登记、办理、审核、答复、归档等环节的制度规范,推行答复标准化文本,完善依申请工作流程,依法依规做好答复工作。要及时梳理本部门信息公开申请情况,按照申请内容、答复情况等进行分类管理,加强研究分析,总结依申请公开工作中发现的依法行政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工作建议。要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发挥政府法制部门和法律顾问专业优势,增强信息公开领域涉法涉诉问题的处理能力,提高信息公开专业化、法制化水平。

市政府网站要提供“依申请公开”的指南、流程图和申请表下载等服务。各级行政服务中心、信息公开查阅场所要加强管理和服务,做好现场解疑释惑工作,为公众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

四、加强组织领导和机构队伍建设

政府信息化服务方案 篇5

关于开展“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活动实施方案

为大力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切实转变机关干部作风,认真解决机关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市作风办的要求,经研究决定,在办机关开展“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主题活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果,促进机关干部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推动服务型机关建设。

二、主要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重点治理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因循守旧,不求进取,得过且过,畏惧困难,回避矛盾等不作为问题;二是办事拖拉,程序繁杂,互相推诿等慢作为问题;三是架子大、口气大,态度生硬,“衙门”作风问题;四是目无组织领导,执行党组决定、落实领导指示找理由、打折扣、讲价钱,甚至软抗硬顶拒不执行的问题。

三、几点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切实加强领导,办成立由 陈旌同志任组长,李玉玲同志任副组长,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主题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谭韶峰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作为本科室主题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机关全体人员尤其是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加强作风建设,充分发挥表率作用。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对于治理不力、问题较多的科室,要追究主要负责人和当事人的责任。2.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各科室要结合自身实际,解决在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方面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群众和基层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使群众和基层从主题活动中得到实惠,使主题活动从人民群众的支持中获得动力,确保活动的深入开展,取得实际效果。3.搞好结合,形成合力。各科室要切实搞好工作与作风建设相结合,形成机关建设的合力。要把主题活动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密结合,巩固整改成果;与“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结合起来,树立机关干部良好形象;与政府办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增强机关效能;与文明创建紧密结合,增进机关和谐。

政府信息化服务方案 篇6

为了切实做好2010年全镇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确保权力规范运行、阳光操作,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优化政务服务软环境,促进经济转型,按照县政府《2010年全县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步伐,以“项目建设落实年”和“全面效能建设”为契机,为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经济工作目标,促进全镇经济转型、以服务全镇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推进政务公开与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加强廉政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为促进全镇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服务软环境。

二、工作原则

2010年全镇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以巩固成果,开拓创新,培育典型,带动全面,突出重点,务求实效为工作原则,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主线,按照“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确保实效”的原则,深化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能,转变管理方式,不断开创我镇政务服务工作新局面。

三、工作内容

将公开的覆盖面纵向延伸到各村,横向拓展到学校、卫生院、水电气暖等公共服务领域,基本消除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的盲点。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1、通过下发文件、召开会议、公示公告等形式进一步提高镇村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甘肃省政府信息公开试行办法》以及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2、对政府信息由近及远逐年清理,将本年度政府信息认真编制,并及时通过政府门户网向社会公开。尽快在网站上开设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和政府信息公开意见箱,完善网上查询功能。建立健全信息协调发布、依申请公开、保密审查等机制制度,方便群众快捷查询

3、依据市、县有关规定和具体要求,进一步编制完善行政职权目录,并做到主体清晰、流程透明,对重要行政权力动态运行情况及时登记并在网上公开。

4、镇党委、镇政府将领导分工、办事职责、依据、条件、程序、纪律、结果和人事管理、经费收支、干部廉洁自律等作为公开重点,非保密类应当公开的事项要一律公开。

5、镇政府及各站(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所将涉农政策、民政计生、扶贫救济、财政转移支付、合作医疗、各种惠农补贴作为公开重点。

6、各村委会严格按照《景泰县村务公开目录》进行公开。镇属、驻镇各单位要认真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设政务信息公开专栏和公共查询场所,方便群众快捷查询。

(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重点

1、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按照市、县政府的部署,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对行政审批事项分门别类全面清理登记,该取消的坚决取消,该下放的全面下放,该简化的切实简化。清理结果由镇党政综合办公室审查核实后在镇政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公告。

2、创新审批服务机制。逐步推广“审监分离”的做法,探索推行“两集中、三到位”服务模式,将所有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按镇领导职权各自分管,实行一审一核制,集中开展服务;所有行政审批服务要通过镇党政综合办公室进行办公。

3、进一步开展审批服务流程再造。各站所、各驻镇单位、各村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对各自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事项,科学设计,统筹安排,简化办事程序,压缩办事时限,提高办事效率,不断创新政务服务模式。

4、各部门、各站所全面清理、及时上报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事项,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大力规范收费依据和收费行为。督促建立完备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事项名录,对涉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登记备案,严格管理。

(三)公开形式要求

1、继续抓好政务公开栏、办事指南、门牌、桌牌、胸牌等基本公开形式,各村要进一步完善固定公开栏,将各项政策及时公开,扩大群众的知情权。

2、对重大政务信息、政府重大决策等要及时通过会议、公示栏和下发文件向社会公布。

3、充分发挥网络作用,加强网上电子政务建设。尽快建立与县政府门户网的畅通链接,并在网页上开辟“信息公开目录”、“职权目录”专栏,公布按要求编制的目录、指南和流程等内容;驻镇有关单位及要建立与县政府信息中心网络的畅通连接,将需要公开的内容

及时予以公开;促进政府与社会的和谐互动。

4、规范窗口工作。镇党政综合办公室、派出所、司法所、计生办、民政办、学区、中学、卫生院、水管所、农电站、粮管所、园林场、繁殖场、治沙站、工商所、汽车站、电信、移动、联通等各部门单位要进一步规范窗口办理服务工作,使窗口拥有一般事项的终审权,在窗口统一受理、审核和办结,有效解决群众“办事

难”的问题;要完善审批流程,拓宽快速审批通道,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服务环境。

5、加快便民服务窗口建设。认真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立足各自实际,明确便民服务窗口建设的工作目标、运行模式、服务事项、办事程序和保障措施,年内全面推开便民服务窗口建设工作。

6、保持传统公开形式,拓展其他形式。

(1)各中小学要用公开栏的形式公开“两免一补”政策。

(2)卫生院要实行“一日清单”告知住院费用;要通过公告、公开栏等形式及时向社会公布公共卫生有关信息。

(3)公共企事业单位要采取通讯查询、指示牌、电子屏幕等多种形式进行公开。

(4)所有部门和单位都要实行“一次性告知”,用“明白卡”等形式告知当事人办事程序、条件、交费金额和标准,提高服务质量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职能,健全工作机构,制定实施方案,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各项工作。严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细化责任目标,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加强监督考核。镇纪委书记、镇党政综合办公室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把深化政务公开,建设服务型政府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考核、政府目标考核和效能考核范围,制定监管措施,完善考核办法,对不作为、乱作为和效能差的各站所、各村,依据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领导、干部的责任。

(三)加强社会监督。进一步建立健全深化政务公开,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全方位社会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监督作用,对各站所、各村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明察暗访,推动各项工作任务全面落实。

(四)加大宣传力度。通过镇、村两级干部下村,开辟专栏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报道,为我镇深化政务公开,建设服务型政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工作要求

(一)各村、各单位、各站所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镇上的要求和统一安排,结合实际,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创新思路,扎实工作,认真做好2010年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各项工作。

(二)各站所、各单位要加大审改力度,整合审批资源,使审批服务权力及事项向窗口前移,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服务。

政府信息化服务方案 篇7

上海市行政审批系统的建设是上海整合政府政务信息资源促进资源共享的一个典型案例。按照上海市委提出的上海市要成为全国“行政效能最高, 行政透明度最高, 行政收费最少的城市和地区之一”要求, 依据上海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步骤, 以促进跨部门的行政审批业务协同为重点, 以企业登记注册、企业投资建设工程、规划整合审批事项为切入点, 逐步构建一个覆盖全市行政审批事项的管理和服务平台。

上海市行政审批系统以行政审批办事平台为依托, 以审批事项目录库、业务规则流程库、业务办理信息库、诚信记录信息库四库建设为支撑, 以电子签章子系统、电子监察子系统、协同审批子系统为核心, 构筑一个连通协同审批子系统、公众服务子系统, 上接市级建设的部门审批业务系统, 下接区县电子政务平台、区县自建部门审批业务系统, 进而能为门户网站信息提供后台支撑, 实现信息公开、网上受理、状态查询、结果反馈等功能, 能提供市级部门统一的登录处理界面, 满足未建业务系统的部门在线业务办理需要, 为各级领导及相关人员提供在线监管功能, 对市级行政审批事件的办理情况实现实时监控、预警纠错、绩效评估的综合系统。

上海市电子政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即按照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和要求, 利用政府投入充分整合政务信息资源, 努力建设功能完善的服务型政府, 将电子政务推进方向由原来的局部转向全局, 由政府内部信息系统建设转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实现信息共享、公开、业务协同, 通过整合服务打造独具特色的“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 成为上海电子政务建设的特点和重点。

1.以电子政务促进服务政府转型

上海市以电子政务建设为依托, 开展政府流程再造, 将信息技术应用与业务流程再造一体化, 通过优化业务处理和服务流程, 实现政府资源整合, 提高政府部门的执行力和工作效率, 为跨部门网络协同办公和改善政府服务质量, 提供基础支撑和动力。

2.以电子政务促进责任政府转型

上海市以加强电子政务投资项目管理为重点, 不断完善电子政务管理体系建设, 由原先偏重项目建设管理向两头延伸, 向前延伸至项目前期规划管理、评估, 向后扩展到项目审计考核、绩效评估, 通过实行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的控制管理, 完善电子政务投资、建设和管理的责任机制, 提高政府投资效益。

3.以电子政务促进法治政府转型

上海市通过电子政务建设不断拓宽公众参与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的渠道, 建立公众信息化需求反馈机制和公众评价机制, 强化政府信息公开和共享, 使公众具有必要的知情权、评判权、监督权和参与权, 发挥公众对信息化建设的外部动力作用, 增强项目建设的多元化和政府的透明度。

图书馆政府舆情信息服务研究 篇8

关键词:图书馆;政府舆情;信息服务;探究

政府舆情信息工作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其作用性开始逐渐凸现出来,并开始重点对政府舆情信息工作进行现状的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和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措施,这些都是为了有效提高舆情信息工作质量,从而来加强包括图书馆这种信息服务机构在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上的不断完善。图书馆信息服务主要是根据用户对信息的需求来展开相应的服务活动,其信息服务的过程是对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信息进行整合、组织、传输以及提供系统性工作,从而稳定社会稳定发展的秩序,并不断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 公共图书馆政府舆情信息服务的发展现状分析

1.1 图书馆政府舆情信息服务缺乏统一而科学化的知识体系

图书馆政府舆情信息服务则是在政府决策的指导支持下,对一定时间内的舆情信息进行搜集的过程,并通过分析与挖掘,通过一种信息产品的形式来提供给政府,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决策。当前很多图书馆并没有建立专门的舆情分析部门,所以就没有形成完整而科学的舆情分析与研判知识体系,因此图书馆所提供的信息产品和内容都比较传统和落后,因此一些图书馆则将有关主题的舆情信息进行整理摘录并汇集,然后按照时间或者信息热度来进行排序,但所形成的舆情信息大部分都是比较原始和陈述性的信息内容,缺乏一定的探究和分析的内容,不能保障政府领导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舆情信息,而且还缺少对民众主观态度把握的技能。

1.2 服务合作模式单一化

我国图书馆政府舆情信息服务的模式较为单一化,缺乏与政府的合作与互动。在大部分图书馆服务过程中,都处于政府较为被动而图书馆过于主动服务的现象,导致政府没有完全充分参与进来,这就导致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忽略了大部分经济效益在信息服务中的重要性,而是侧重于对服务信息合作中的政治效益,违背了信息服务成本与收益原理。而且这种政府出于被动的情况下,图书馆信息服务得不到政府的有效参与,也就没有政府的支持,就导致图书馆开展政府舆情信息服务存在很大的经济与社会压力,得不到图书馆长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信息质量上也缺乏保障。

1.3 服务队伍及服务部门设置缺乏完善性

图书馆在人才队伍配置整合过程中存在专业上的局限性,同时在图书馆信息服务科研团队的水平和技术上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导致图书馆在进行服务范围和服务层次的拓展上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严重阻碍了政府舆情信息服务的不断延伸与深化。当前,我国大部分图书馆把政府舆情信息服务归属于参考咨询部,而图书馆在业务方面只是对这部分共工作进行部分兼顾,并没有专门而独立的信息开发部门,虽然这在最初阶段的图书馆政府舆情信息的发展是可行的,但随着业务的长远目标的发展这种缺乏独立信息开发部门还是非常影响政府对舆情信息及时、长期以及专业的需求,一旦政府需要舆情信息,则必须汇集整个图书馆的精英进行各种信息的整合应用,从工作时间和工作方式上都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和低效率,导致图书馆内业务与馆外业务之间进行了混合交叉,不利于服务内容的协调化,不利于其拓展与壮大,影响图书馆政府舆情信息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影响图书馆政府舆情信息服务的工作效益。

2 公共图书馆政府舆情服务发展的有效对策

2.1 通过建立双边合作模式

图书馆必须对单一化的服务模式进行改变,并积极融合政府相关部门的参与进来,建立图书馆与政府之间的双边合作模式。在合作模式上,图书馆要广泛与政府之间建立积极而密切的双边合作模式,并与政府部门签定合同,规定双方在具体职责和义务上所需要履行的,并对信息的产品内容、种类、时间周期以及形式等进行明确的规定,充分发挥政府信息部门人员敏锐视角, 并跟随政府在信息服务上的需求来不断加强对舆情信息产品的完善,通过不定期的信息服务协调研讨会来进行双变的磨合与互通,共同为提高舆情信息产品质量出谋划策。

2.2 加强图书馆文献资源的科学建设

在图书馆政府舆情信息服务的发展中,其基础是具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障信息服务的全面性和实用性。因此图书馆必须对各种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全面化的建设,必须对各种文献资源的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并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对文献、电子资源在舆情信息的比重,实现经费分配的公平合理性。同时还要注重权衡资源在经济与效益之间的采购比例,要根据最需要、最实用的信息源进行选择,并注意对资源利用效果评价。

2.3 加强图书馆人才队伍的建设

为了保障图书馆与政府之间在舆情信息服质量,必须加强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对舆情信息开发部分的人才进行积极的吸纳人才,建立复合型的创新人才团队;其次是加强对图书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尤其是随着当前知识经济时代,要注重对馆员进行定期培训和更深入的知识更新与提升,不管构建更加健全的图书馆人才队伍。另外,图书馆要建立具有有效激励馆员进行积极工作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人才队伍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责任心,尤其是舆情分析撰写人员,要注意与政府部门进行信息服务内容方面的磨合与交流,逐步将这种舆情信息服务的发展大道一种成熟、稳定且符合社会信息发展需求的模式,并要求撰写人员对当前各种风格、需求类型的专业舆情的有效开发。

2.4 建设新闻媒体全文数据库

舆情信息开发的建设必须建立的广泛的信息源的基础上,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其具有资源的广泛性,但任何一个图书馆在资源上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对于国外信息资源非常有限,这个资源全面性的建立就需要政府加大经费的投入,并重点加强对各个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并结合舆情信息开发需要,对国内各种大型的新闻媒体进行全文数据的采购,这也从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购置信息源原版所耗经费。另外,在向政府提供舆情信息开发服务时,要重点对新闻媒体全文数据库进行完善建立,并在对舆情信息积累的过程中,要中带你对信息库的积累,并善于通过当前信息化的互联网技术来加强信息管理与软件的开发,并注重更加高质量的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在工作分工上要进行合作统一,并实现资源信息的交叉与协调性,从而提高图书馆政府之间的舆情信息服务的工作质量,并将信息加工实现规范统一化的模式。

3 结语

在政府舆情信息工作的地位逐漸凸显重要性的发展过程中,要重视图书馆与政府之间的双边信息开发与合作,图书馆要充分了解并结合政府舆情信息工作的内容来进行信息服务,并对这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图书馆与政府之间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张蓓.网络舆情与图书馆信息资讯服务[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10).

[2] 崔登赢.公共图书馆政府舆情信息服务研究[D].安徽大学,2014.

[3] 艾新革.基于政府舆情信息工作现状的图书馆服务对策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05).

上一篇:有正能量的语录下一篇:淘宝售后客服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