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2024-08-07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共12篇)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篇1

摘要:《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这“三需要”应只是宣示性条款,不应成为信息公开申请人的必须义务。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三需要,利害关系

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条例》的实施,有效地保障了《宪法》赋予公民的知情权,促进了政府实现政务公开、依法行政,是我国努力建设“阳光政府”的又一大举措。我国著名行政法学家应松年甚至指出:“该条例是继《行政诉讼法》以后行政法治发展道路上的第二个里程碑,要给它以极高的评价。为什么呢?因为政府信息公开是所有行政法律制度的基础”。但《条例》中关于“三需要”的规定却引起了笔者对该款规定合理性的质疑。

《条例》第十三条规定除本条例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的行政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还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国务院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门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这一条款似乎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设置了一个前提,即必须“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但《条例》第二十条并没有要求申请人写明特殊需要是什么?第二十条规定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二、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内容描述;三、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结合《条例》第一条的说明性规定:“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制定本条例。”笔者认为第十三条中的“三需要”只是为配合第一条立法目的而保有的宣示性条款,并非是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设定举证说明义务。

当看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和第十二条时,笔者惊奇发现这一“三需要”条款已然成为了申请者的实质性义务。第五条第六款规定被告以政府信息与申请人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无关为由不予提供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原告对特殊需要事由做出说明。第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被告已经履行法定告知或者说明理由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其中第六项规定不能合理说明申请获取政府信息系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且被告据此不予提供的;综合最高院这两条司法解释,笔者发现只要被申请政府部门要求申请者提交相关说明,申请者就必须提交,否则将不能得到申请公开的信息,并可能承担行政诉讼败诉的风险。

笔者认为,我国在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时引入“三需求”概念是多方利益博弈的结果,《条例》在制定过程中一定也存在着公开范围大小之争。因为这种利害关系理论的选择,有混淆《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概念的痕迹,也有故意缩小信息公开范围的嫌隙。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这一概念涉及的是行政诉讼原告资格问题,针对的是政府信息公开的行为,关系到诉权问题。而“三需求”概念涉及到的是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问题,若根据最高院司法解释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涉及胜诉权问题。

但这种“三需求”的规定实质上是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立法精神相违背的。我们不否认有大量为保护自身合法利益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去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但社会上也确有大量“好事之徒”。但法律制度保护这种“好事之徒”的合理依据是什么呢?因为“请求人提出公开请求时无须以保护自身的权益为前提要件,即使不存在权益保护的必要时,国民或市民也可广泛地行使信息公开请求权。行政机关拒绝公开政府信息的决定所侵害的也不是公开请求人所固有的‘法律上的利益’,而是作为全体国民或市民所拥有的信息公开请求权。”究其根本,这涉及信息公开的核心价值理念,即“知悉”本身是法律所保障之利益。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这“三需要”规定应只是宣示性条款,而不应成为信息公开申请人的必须义务。

参考文献

[1]应松年.对中国行政法发展历程的宏观解读[J].法制日报,2011-07-27,9.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篇2

【发布文号】国务院令第492号 【发布日期】2007-04-05 【生效日期】2008-05-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国务院令第49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2007年1月17日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总 理 温家宝

二○○七年四月五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

国务院办公厅是全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办公厅(室)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本行政区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并指定机构(以下统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本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具体职责是:

(一)具体承办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事宜;

(二)维护和更新本行政机关公开的政府信息;

(三)组织编制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四)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保密审查;

(五)本行政机关规定的与政府信息公开有关的其他职责。

第五条 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应当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

第六条 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发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发布准确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

第七条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协调机制。行政机关发布政府信息涉及其他行政机关的,应当与有关行政机关进行沟通、确认,保证行政机关发布的政府信息准确一致。

行政机关发布政府信息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批准的,未经批准不得发布。

第八条 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二章 公开的范围

第九条 行政机关对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

(一)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

(二)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

(三)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

(四)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

第十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第九条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确定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具体内容,并重点公开下列政府信息:

(一)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相关政策;

(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

(四)财政预算、决算报告;

(五)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

(六)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标准及实施情况;

(七)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及办理情况;

(八)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

(九)扶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

(十)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

(十一)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情况。

第十一条 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还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城乡建设和管理的重大事项;

(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情况;

(三)征收或者征用土地、房屋拆迁及其补偿、补助费用的发放、使用情况;

(四)抢险救灾、优抚、救济、社会捐助等款物的管理、使用和分配情况。

第十二条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本条例第九条的规定,在其职责范围内确定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具体内容,并重点公开下列政府信息:

(一)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农村工作政策的情况;

(二)财政收支、各类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三)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宅基地使用的审核情况;

(四)征收或者征用土地、房屋拆迁及其补偿、补助费用的发放、使用情况;

(五)乡(镇)的债权债务、筹资筹劳情况;

(六)抢险救灾、优抚、救济、社会捐助等款物的发放情况;

(七)乡镇集体企业及其他乡镇经济实体承包、租赁、拍卖等情况;

(八)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

第十三条 除本条例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的行政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还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国务院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门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

第十四条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明确审查的程序和责任。

行政机关在公开政府信息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审查。

行政机关对政府信息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公开时,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同级保密工作部门确定。

行政机关不得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但是,经权利人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可以予以公开。

第三章 公开的方式和程序

第十五条 行政机关应当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

第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

行政机关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公共查阅室、资料索取点、信息公告栏、电子信息屏等场所、设施,公开政府信息。

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向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提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第十七条 行政机关制作的政府信息,由制作该政府信息的行政机关负责公开;行政机关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的政府信息,由保存该政府信息的行政机关负责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权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八条 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九条 行政机关应当编制、公布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并及时更新。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应当包括政府信息的分类、编排体系、获取方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名称、办公地址、办公时间、联系电话、传真号码、电子邮箱等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应当包括政府信息的索引、名称、内容概述、生成日期等内容。

第二十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照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向行政机关申请获取政府信息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包括数据电文形式);采用书面形式确有困难的,申请人可以口头提出,由受理该申请的行政机关代为填写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

(二)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内容描述;

(三)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

第二十一条 对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答复:

(一)属于公开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获取该政府信息的方式和途径;

(二)属于不予公开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三)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或者该政府信息不存在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对能够确定该政府信息的公开机关的,应当告知申请人该行政机关的名称、联系方式;

(四)申请内容不明确的,应当告知申请人作出更改、补充。

第二十二条 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中含有不应当公开的内容,但是能够作区分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当向申请人提供可以公开的信息内容。

第二十三条 行政机关认为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公开后可能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的,应当书面征求第三方的意见;第三方不同意公开的,不得公开。但是,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予以公开,并将决定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和理由书面通知第三方。

第二十四条 行政机关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能够当场答复的,应当当场予以答复。

行政机关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需延长答复期限的,应当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答复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

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第三方权益的,行政机关征求第三方意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本条第二款规定的期限内。

第二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提供与其自身相关的税费缴纳、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政府信息的,应当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证明文件。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证据证明行政机关提供的与其自身相关的政府信息记录不准确的,有权要求该行政机关予以更正。该行政机关无权更正的,应当转送有权更正的行政机关处理,并告知申请人。

第二十六条 行政机关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应当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予以提供;无法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提供的,可以通过安排申请人查阅相关资料、提供复制件或者其他适当形式提供。

第二十七条 行政机关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除可以收取检索、复制、邮寄等成本费用外,不得收取其他费用。行政机关不得通过其他组织、个人以有偿服务方式提供政府信息。

行政机关收取检索、复制、邮寄等成本费用的标准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

第二十八条 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公民确有经济困难的,经本人申请、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审核同意,可以减免相关费用。

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公民存在阅读困难或者视听障碍的,行政机关应当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

第四章 监督和保障

第二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制度、社会评议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定期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考核、评议。

第三十条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和监察机关负责对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一条 各级行政机关应当在每年3月31日前公布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第三十二条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行政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二)行政机关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三)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四)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第三十三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收到举报的机关应当予以调查处理。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十四条 行政机关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的,由监察机关、上一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五条 行政机关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监察机关、上一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

(二)不及时更新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

(三)违反规定收取费用的;

(四)通过其他组织、个人以有偿服务方式提供政府信息的;

(五)公开不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的;

(六)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公开政府信息的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十七条 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保、公共交通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取的信息的公开,参照本条例执行,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机构制定。

第三十八条 本条例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篇3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众认知;调查分析

2008年5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2009年5月1日,已正式实施1周年,1年来,《条例》实施效果如何?公众如何评价?笔者从公众对于《条例》认知的角度展开调查。调查从信息认知行为的三个过程入手,目的如下:其一,了解公众对《条例》的认知现状,分析影响公众认知的主要因素,在进一步分析公众对《条例》具体内容认知的基础上,探讨了《条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其二,以1年为一周期,获取《条例》实施后,公众每年的认知数据,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1既往调查综述

关于《条例》的公众调查,以其颁布、实施日期为界,可分为三个阶段。

1.1第一阶段,《条例》颁布初期的相关调查

2007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段尧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组,以了解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响应情况为目的,开展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公平与满意度研究”调查。调查涉及10多个省、市、地区各阶层公众,主要从其职业、权利意识等方面着手,调查了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态度等内容。调查以大致把握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认知情况及态度为目的,侧重于了解公众对于政府信息公开的满意程度。

1.2第二阶段,《条例》实施初期的相关调查

2008年5月6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新浪网”联合开展了一项有3837人参加的,名为“你怎么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的网络调查。调查围绕着“获取政府信息是否为公众应有权利”,“《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出台的意义”,“公众如何履行《条例》赋予的权力”等问题展开,侧重于了解公众对于《条例》的评价。

1.3第三阶段,《条例》实施近1周年的相关调查

2009年4月15日,北京大学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OGIPS项目组组织,发布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一周年调查报告》。根据《条例》第31条“各级行政机关应当在每年3月31日前,公布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的规定,该项目组于2009年3月31日前,启动了对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公布情况的调查,调查通过网络等形式展开,侧重于针对性了解《条例》实施以来,国务院及省部级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的公布情况,旨在推动公众参与公开制度建设。

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调查,是于《条例》正式实施1周年后开展的,调查从公众认知的角度入手,采用开放式问卷方法,旨在阶段性梳理《条例》实施的成效及不足,为进一步实施《条例》及保障公众的知情权提供相关对策。

2调查准备

2.1样本选取

按公众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地域分布等因索取样。样本来源如下:(1)公共社区。由于社区地域界限与基层政府行政边界重合,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集散点,且社区公众不同的职业、文化背景,便于扩大调查广度。笔者主要选取了我国中东部如武汉武大测绘社区、青岛胶州路社区、合肥市光明社区、阜阳市文峰社区、即墨市西苑社区等不同层级的城市社区为样本;(2)街道行人。主要选取武汉江汉路、青岛中山路、郑州花园路、合肥长江路等繁华街道的路人随机调查。

2.2问卷设置

结合《条例》的内容及调查目的,笔者编制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众认知状况》的问卷。问卷包括3个部分:(1)《条例》的关注度、认知相关度调查,调查不同公众群体对《条例》的关注及与其关联程度的认知;(2)《条例》内容的具体认知调查,了解公众对《条例》中如权利、申请程序、救济方式等具体内容的认知;(3)《条例》实施效果的认知调查,了解公众对《条例》各条款实施结果的预期及改进建议。

2.3问卷发放

考虑到网络调查便捷,且能普遍反映中青年网民等受调查主体的特点,问卷发放采用“方便性抽样”的方法,借助人际关系,通过虚拟网络发放,共投放600份。调查中,强调对象要独立完成问卷调查。

3调查结果

调查回收问卷556份,其中,有效问卷518份,结果统计如下:

3.1调查对象

年龄上,20~50岁中青年公众占66%,是调查的主要对象;学历上,调查对象包括各文化层次,主要为本科(大专)学历;职业上,调查对象涉及各行从业人员,其中,公务员占12%,事业单位员工占26%,企业职员占27%,农民占11%,其余24%为学生、个体工商户等其他行业从业人员;地域上,调查对象分布于各级城市社区、街道中,其中省会城市占50%,地级市占17%,县、乡占17%,农村则占16%。

3.2公众关于《条例》的认知

3.2.1《条例》的关注度及认知相关度

结合问卷中“你是否关注《条例》的实施?”及“你认为《条例》实施和自己有关系么?”等问题的反馈结果,笔者将调查对象按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及地域因素细分,并将相关因素对调查对象关于《条例》的关注及认知相关度的影响程度,设置了5个等级,具体为:从年龄上看,20岁以下60岁以上的公众对《条例》的关注度及认知相关度较低,对《条例》较为关注及认知相关度较高的公众年龄集中于30~49岁;从职业来看,从政府、事业单位、企业到农业,公众对《条例》的关注及认知相关度逐渐降低,从受教育程度看,受教育程度越高,公众对《条例》越关注,且认知相关度也越高;从地域分布来看,城市级别越高,公众对《条例》越关注,且认知相关度也呈上升趋势。

总体来看,公众对于《条例》的关注度及认知相关度较高,主要集中于城市机关、事业单位中受教育程度在本科以上的中青年公众中。

3.2.2《条例》认知

3.2.2.1认知现状

根据问卷中“你是否知道我国已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你知道《条例》颁布时间和生效日期吗?”,“你认为《条例》是否维护了公众的知情权?为什么?”等开放式问题的反馈结果,获得公众对《条例》的认知现状,具体如表1。

公众对于《条例》的认知现状不容乐观,34.9%的受调查者表示不知道该《条例》,虽有些调查对象知道该《条例》,但涉及具体内容时,31.4%的受调查者表示不太了解。

3.2.2.2《条例》具体内容的认知

笔者将《条例》的内容归类细化,建立了辅助公众判断的《条例》内容分类表,如表2。并结合问卷反馈结果加权求值,量化分析公众对于《条例》具体内容的认知情况。

为便于量化分析,笔者将以上《条例》的具体内容按调查对象的认知情况,设置5个等级,按每1分值对应的人数为权重,采用加权平均法得出具体权值。以“政府主动公开的信息范畴”为例,对518份问卷结果加权计算,其权值为4.28,对应认知程度为“不太了解”,如表3。

10×17+9×22+8×45+7×31+6×41+5×27+4×

98+3×92+2×79+1×66=2218

17+22+45+31+41+27+98+92+79+66=518

2218/518=4.28

其他各项内容的认知程度照此法所得,如表4。

参照表4结果,按照认知程度权值高于5.0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位列前5的,为公众所“了解”的《条例》内容如表5。

公众对于“限定公开参照法律”的认知表现两个层面,即浅层次的限定法律名称如《保密法》、《档案法》的认知及较深层次上的《条例》与限定公开参照法律在立法层级冲突上的认知。由于实施中,《条例》第13条赋予公民依申请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与《保密法》或《档案法》中信息公开的范畴或时限上有冲突,实践中,引发了较多的行政诉讼案例,通过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加深了公众对《条例》该部分内容的认知。

调查中,公众反映,当自身合法权益因政府信息公开受损,依《条例》第33条第2款,提出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时,因缺乏配套的法律制度支持,往往陷入与现有法律救济冲突的困境。致使该条款在实际中,作用不大。因此,细化《条例》中法律救济方式,创设配套的法规、制度成为公众的迫切需求,也是《条例》维护公众合法权益的有效前提。

公众对于《条例》第4章“监督保障”的认知程度较高,多源于对政府信息公开实践中,监督保障缺失的体验。对于公众因行政机关信息公开的不作为,《条例》第33条只做出公众“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规定,完全排除赔偿责任的介入,这将无法平衡相对人与行政机关的关系,不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也不利于监督行政机关积极履行公开义务。

政府信息公开方式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虽然,《条例》第15、16、26条就政府信息公开方式作了规定,但调查表明,因《条例》相关规定过于笼统,实施中公众常因渠道不明,无法真正践行自身的“知情权”。

3.2.2.3公众对于《条例》实施效果的预期

此项调查,旨在通过对比《条例》的创设初衷与公众对于《条例》实施效果的预期,评估《条例》实施效果及进一步改进方向。其中,“公众预期”是根据问卷“关于《条例》中×条×款的实施效果,你的预期是什么?”一项问题中公众反馈较为集中的结果列出,具体如表6。

对比结果表明,以《条例》为代表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已初步建立并推动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展。但是《条例》1年来的实施效果与公众预期客观上仍存有差距,总体上看,《条例》规定多从公开的义务主体一政府的角度入手,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公开的权利主体一公众的需要,部分条款规定过粗,程序上缺乏严密性,不利于维护《条例》的公信力,也不便于行政及司法机关执行。

4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笔者发现《条例》在颁布实施l周年中,仍存有如下问题:

4.1实施缺乏宣传力度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条例》颁布及实施公众都给予了较高的关注,且认为与其较相关,但对《条例》内容认知偏低的事实,表明了《条例》在宣传上仍有不足。

4.2公众信息需求不高

除了宣传不力外,关注度、认知相关度与对《条例》认知程度负相关的事实,也侧面说明了公众虽然关注了《条例》的颁布及实施,但仍缺乏主动获取与《条例》内容相关的信息,需求不高。

结合表11中的《条例》创设初衷与公众预期的对比结果,在归纳公众对《条例》建议性认知的基础上。笔者发现《条例》在立法层级及程序细化上,仍有不足。

4.3与相关法律的冲突

《条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但在协调与相关法律关系时,公众的预期与《条例》的创设初衷有一定的出入。由于《条例》的立法层级低于相关法律如《保密法》等,具体实施中,公民“知情权”往往无法得以保证。如有23%的受调查者表明依申请政府公开信息时,遭遇《档案法》公开时限或《保密法》保密范畴的限制,致使大多数申请往往流于形式。

4.4内容缺乏细化

调查结果表明,37%的调查对象认为《条例》内容过于概括,缺乏可操作性。如在《条例》公开方式规定上,24%的调查对象认为《条例》忽略了权利主体一公众的需要,针对不同的公众群体的信息公开方式的指导上,缺乏针对性条款。

程序上,缺乏细化及相关法律的支持也是公众反映较多的问题。如35%的调查对象认为,《条例》规定的公民依申请获取政府公开信息的程序缺乏细化,27%的调查对象表明,当其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受侵害时,因《条例》未提供细致的救济程序,而放弃维权。

5对策

5.1加大《条例》的宣传力度

针对《条例》宣传不力的问题,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其一、公共推广。建议政府设置政府信息公开协调员的职位,具体负责《条例》的推广、培训事宜,及时处理公众依《条例》提出的申请,协调各公共机构间的关系。为便于《条例》在各级政府机构及公众间推广,可创设《条例》推广专属中心标识,并广泛用于网站、公报及社区宣传栏等政府信息公开形式,提升公众对《条例》的认知;其二、扩大《条例》传播广度,通过大众媒介如电视、广播、网站开设特定栏目普及《条例》的内容。对于基层民众,可将《条例》以印刷品等形式广泛置于社区、政府办公处的公众接待区域、邮局、公共图书馆等处,供公众领取。

5.2提升公众的认知

除了加大宣传外,提升公众对《条例》的认知,可采用如下方式:其一、明确公众权利,推送使用;明确公众知情权利并落实到相应条款,将有效拉动公众依《条例》维权的意识,进而提升公众对于《条例》的认知。如当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正当权益受侵害时,政府可应请求提供《条例》相应的信息支持,并以手机短信等方式快速回复。其二、以社区为中心,开展《条例》培训。政府信息公开的主管部门应在培训中发挥主导作用,政府信息公开协调员可在培训中采用辅助性工具,提升公众兴趣。如针对《条例》中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业务操作,可通过录像、视频等形式展示相关文件表格和从受理开始到结束的整个流程。

5.3协调《条例》与相关法律关系

为避免公民知情权空落,必须协调《条例》与相关法律的关系。具体为:首先,重新梳理《条例》与相关法律关系。可审查相关法律如《保密法》中的相关规定,哪些应当为公开法律所推翻,哪些仍可作为对公开的限制。或者借鉴英国的“日落条款(Sunset Clause)”,对于与公开法律相悖的规定,应在超过年限后停止使用。其次,在理清《条例》与相关法律关系的基础上,提升政府信息公开的立法层级。《条例》与相关法律的冲突的实质就是公民知情权与其他权利的冲突,根据《立法法》中“下位法让位于上位法”的规定,《条例》在立法层次上的弱势不利于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因此,在立法层次上,可在宪法的层面上明确“知情权”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并待时机提升《条例》的法律层级。

5.4细化《条例》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篇4

将于2008年5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的第三十三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 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收到举报的机关应当予以调查处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这条规定表明, 《条例》实际上将政府信息公开行为分成两种类型:其一是狭义上的政府信息公开行为, 即政府依其职权主动或依相对人的申请而予以公布相关政府信息的行为;其二是与狭义上的政府信息公开行为相对应的广义上的政府信息公开行为, 这种意义上的政府信息公开行为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基本相同, 它包括一系列行为, 如编制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及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的行为、制作政府信息的行为、保密审查行为、受理相对人申请的行为、狭义之公开政府信息的行为等等。广义上的政府信息公开行为, 在本条例中被表述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以下就条例的第三十三条规定从规范的层面展开分析。

1990年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 明确规定, 法院一般只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问题。因此, 判定欲诉之行为是否构成具体行政行为则显得十分重要。尽管目前学界对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分类方式展开了批判——“对行政行为分类火力最猛烈的批评, 集中于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分类”[1], 但是, 这种划分方式在我国缘来以久, 取消这种分类方式与目前行政法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是背道而驰的。叶必丰教授认为:“这种具有支配性或框架性作用的分类, 所揭示的是分类对象的本质属性, 足以从根本上将分类对象作出区分, 从而为分类对象建立理论模型乃至整个学科体系的形成奠定逻辑前提。我国行政法学上关于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的分类, 就是一种具有上述意义或作用的分类。”[2]张树义教授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之间的区分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1.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是否有授权法的依据, 法律法规赋予其何种职权;2.行政行为所经过的程序;3, 行为最终的结果。”[3]《行政诉讼法》对具体行政行为未作详细界定, 而是在受案范围一章对具体行政行为采取列举的方式作出了一个规定。该法将抽象行政行为界定为“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对具体行政行为作了一个界定:“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 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就特定的具体事项, 作出的有关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2000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抽象行政行为重新作了规定: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 (二) 项规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是指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对象发布的能反复适用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目前学界将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区分标准归纳为: (1) 适用范围。如果行为的适用范围是“针对不特定对象”, 则该行为可能是抽象行政行为;反之, 如果行为的适用范围是“针对特定对象”, 则该行为属具体行政行为。 (2) 适用时间。如果某行政行为可“反复适用”, 则该行为属抽象行政行为;反之, 如不可“反复适用”, 则属具体行政行为。 (3) 适用范围和适用时间是必须同时满足的要求, 满足其一不足以判定行为之属性。司法实践中即采取此标准对个案中涉及的行政行为的属性进行判断。

对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的区分标准存在争议是客观的现象, 学理上的探讨无疑也是推动判断标准进一步细致、全面化的极大动力, 但在司法实践领域, 只能依据法律及司法解释的规定予以判断。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的规定, 可以判断:政府信息公开行为当属具体行政行为无疑:第一, 公开政府信息行为是政府之行为, 且可能直接影响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因而属于行政行为之范畴。第二, 此类行为所针对的对象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不特定人, 一是特定人, 当行为所针对的对象为特定人时, 则满足判断标准的第一项要求。第三, 某一具体之公开行为, 随其完成而宣告结束, 此后纵是再次公开与前次所公开完全相同的信息, 也应是另一行为, 后次行为之效力应依后次行为所确定。因此, 依据目前司法实践中处理个案时采取的判断标准, 政府信息公开行为应属具体行政行为。

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行政行为体系分析

进一步剖析《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规定, 可以发现, 该规定所言之在政府信息领域可提起行政诉讼之具体行政行为实际上并不只是狭义上的信息公开行为。其他行为如制作信息的行为、保密审查的行为等等, 如果满足相关条件, 也当然在可提起行政诉讼之范围内。因此, 该规定所表述的“工作”, 既是广义上的政府信息公开行为, 同时也是由多个行为组成的行为体系。

工作与行为是两个不同的、但又联系密切的概念。如果从行为的角度分析工作, 则工作毫无疑问是由一系列行为完成的, 因此就这个角度而言, 行为是组成工作的基本因素。一项工作不是不同行为的简单连续和组合, 而是各个行为的有序、有机组合。分析第三十三条的规定, 可得出以下几个结论:第一,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内含着诸多行为, 其中的每个行为都可以抽离出来并且能够构成一项独立的行为, 这些行为从不同的角度可划分成不同的类型:既可以是内部行政行为, 也可以是外部行政行为;既可以是羁束行政行为, 也可以是自由裁量行政行为;既可以是抽象行政行为, 也可以是具体行政行为。所有这些行为构成一个行为体系。第二, 正因为如此, 就整部《条例》而言, 在宽泛意义上, 其所针对者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也就是本文第一部分中所说的广义上的政府信息公开行为;而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规定, 则明显是针对狭义的政府信息公开行为以及其他可提起行政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第三, 在政府公开工作中存在的各类行为, 均以狭义的政府信息公开行为为核心;但其他行为可能因为侵犯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而作为一个独立的可诉具体行政行为接受司法审查。

狭义的政府信息公开行为构成一项具体行政行为, 它和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一样, 是由行政主体依其职权实施的、并对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有着直接的影响。第三十三条的规定隐含了——扩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可对之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行为的范围这一强烈的信息。该规定表明,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所有行为只要满足两个条件, 即可对之提起行政诉讼:一是该行为是具体行政行为;二是该行为侵犯了相对人的包括知情权在内的合法权益。综观整部条例, 其并未以正面列举的方式或反面限制的方式对合法权益作出具体规定, 立法旨趣与《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文件大相径庭。

三、侵犯“知情权”时的可诉性问题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针对违法的政府信息公开行为从不同的角度规定了不同的救济途径, 行政诉讼只是其中之一。除《条例》第三十三条外, 在该条例的第四章, 对其他救济途径作了详细的规定。这些救济途径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 (1) 行政系统内部救济途径, 包括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制度、社会评议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主管部门和监察机关的监督检查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制度;责令改正制度;行政处分制度;行政复议制度。 (2) 行政系统外部的救济途径, 包括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举报及提起行政诉讼。就提起行政诉讼的方式而言, 主流观点认为, 《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 法院只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问题 (合理审查作为例外存在) , 并只在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人身权、财产权, 或者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涉及其相邻权或者公平竞争权时, 相对人才可依法提起行政诉讼。但是, 如果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仅仅侵犯了构成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法理基础中的“知情权”时, [4]行政相对人能否对此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

众所周知, 《行政诉讼法》对受案范围采取的是概括式和列举式并行的方式。该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 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第十一条列举了可提起行政诉讼的八种具体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将侵犯相邻权或公平竞争权的具体行政行为等也纳入受案范围。综合分析以上条款, 笔者认为, 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侵犯相对人知情权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可诉之具体行政行为。理由如下:

第一, 《行政诉讼法》第二条采用的是“合法权益”这一措辞, 而“合法权益”显然不仅仅指人身权和财产权, 它还包括其他类型的权利和利益。从这一措辞可以看出《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初衷并不是要将人身权和财产权以外的合法权利和合法利益排除在行政诉讼范围之外。退一步说, 假如《行政诉讼法》本欲将人身权和财产权之外的其他合法权益排除在外, 则将“合法权益”修改为“人身权和财产权”显然更为精确, 且对当事人和法院等各方诉讼参加人至少在起诉与不起诉、受理与不受理之间作出选择更为方便, 从而节省有限的司法资源。

第二, 《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列举了法院的受案范围, 但这一条只构成对第二条的补充, 而非限制。这即是说在第十一条所列举之外的其他情况并非被一概排除在受案范围之外。为什么这么说?其一, 第十一条的第一款详细列举了八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但在该条第二款又作了补充规定:除前款规定外, 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这一补充规定的立法价值和作用在于为受案范围留下余地, 同时也表明了《行政诉讼法》并非要将可诉之行为局限于侵犯人身权、财产权的具体行政行为。其二, 在所列举的八种情况之中, 其中侵犯经营自主权、行政机关拒绝颁发许可证或执照或者不予答复以及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情况, 行政行为所侵犯的合法权益显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其三, 第一款的第 (八) 项规定: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此项规定是支持只限于对侵犯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具体行政行为可提起行政诉讼的观点的最有力论据。但结合以上两点分析, 笔者认为第 (八) 项规定不是对前七项规定的总结或限制, “其他”修饰的仅仅是前七项中属于“侵犯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情形, 立法仅表明未将其他侵犯人身权及财产权的情形完全列举在内;换言之, 立法本身就承认对侵犯的非属于人身权及财产权的具体行政行为也可能是可诉的。至于其他侵犯“合法权益”是否可提起行政诉讼, 则须结合总则第二条的规定以及除《行政诉讼法》之外的其他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因此, 它仅仅表明: (1) 在前七项中所列举的其中几项涉及侵犯人身权和财产权 (注意:这七项只有一部分属于侵犯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情况, 上文已有相关论述) 的情况之外的侵犯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具体行政行为当然可提起行政诉讼; (2) 亦可这样说, 只要是具体行政行为侵犯相对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 则此类情况之可诉性无其他任何限制条件, 毫无例外地在受案范围之内; (3) 与 (2) 对应的情况是,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人身权和财产权之外的其他合法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可诉性有其他限制条件。

第三, 作为以上两点理由的补充。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的规定来看, 也可说明, 从作为统一适用法律的司法机关的理解看来, 《行政诉讼法》的意图并不是要将可诉行为限定于侵犯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具体行政行为。显然, 相邻权和公平竞争权可能涉及到人身权和财产权, 但却很难将其认定为人身权和财产权的一种。

第四, 国务院制定《条例》的根本理论基础是不言而喻的[5]: (1) 人民主权理论。人民是国家权力的享有者, 是国家的主人, 人民当然有权知道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人民政府的绝大多数信息。 (2) 知情权。肯特·库柏说:“不尊重公民的知情权, 在一个国家乃至世界上便无政治自由可言。[6]知情权的根源仍在于人民主权理论, 它构成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一个最基本的立法理念, 可以说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制定和出台, 已经确认我国公民享有知情权这一项权利, 在这之前, 知情权仅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领域得到确认。一部法律法规所保护的是很难与该部立法的理论基础相吻合。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行文看, 此部法规已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侵犯知情权的具体行政行为纳入到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里面。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域的行政诉讼制度, 这与《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顺利衔接在一起。这一规定表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是由一系列行为构成的一个行为体系;政府信息公开领域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相对人知情权的情形依法可作为行政诉讼案件予以审理。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知情权

参考文献

[1][2]叶必丰.行政行为的分类:概念重构抑或正本清源.政法论坛.2005.5.

[3]张树义.论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划分标准.中国法学.1993.1.此文也阐述了其他关于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划分标准的观点.

[4]王名扬:.美国行政法 (下)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5.5.945.

[5]张明杰.开放的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76—93.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篇5

为推动政务公开工作深入开展,我镇需参加 5 月 15 日区级政府信息公开集中宣传活动,结合本镇工作实际,特制定宣传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不断深化政务公开,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增强工作透明度,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办事效率,提高行政效能,形成良好的政务公开工作氛围。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政务公开宣传活动的领导,特成立 XX 镇政务公开宣传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由镇行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党政办,由党政办具体工作人员负责活动具体事宜。

三、宣传重点 围绕新《条例》的贯彻实施,重点宣传新《条例》在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获取政府信息,促进政

府职能转变,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等方面的重大意义。镇直各部门对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重点宣传社会公益事业及重点民生领域信息公开和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办事流程、办事指南等情况。

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工作阶段 将区级政府信息公开集中宣传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实际,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宣传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分工,全面做好参与区级政府信息公开集中宣传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做好本辖区内的宣传准备工作。

(二)集中宣传阶段 一是做好专题宣传。充分发挥政府网站作为政务公开第一平台的重要作用,在政务公开网上,通过转载新《条例》及相关文件解读,及时发布政务公开宣传活动开展情况相关信息,不断提高政务平台权威力、影响力和传播力,迅速掀起学习宣传新《条例》和政务公开的热潮。

二是创新宣传方式。通过制作展板、利用 LED 电子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宣传政务公开工作的重大意义。解读新《条例》的新举措、新内容,着力营造全民支持、了解政务公开的良好氛围。

三是开展交流培训。围绕《条例》的特色亮点、政府信

息公开指南编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等内容,开展政务公开专题交流培训,提高政府工作人员信息公开的能力。同时加强与其他街道的交流,共同探讨如何做好政务公开的经验。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篇6

[关键词] 电子注册 学籍学历 信息公开 民主法治

2007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8年5月1日起实施。落实好《条例》,其意义重大。《条例》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主体有了更加明确和广泛的规定;对方式和程序、监督和保障等都做了具体规定。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制度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平台,需要进一步完善。

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制度是现代民主国家按照公共管理的管理理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具有外部性的公共物品,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一个信息服务平台。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民主法治国家的重要方面。是深化政府行政管理改革,实现教育公平,建立规范、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是新形势下规范高校办学行为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学籍学历证书电子注册信息,是学生取得学籍、制作及核发学历证书的基本依据。一经注册,即在教育部授权的网站上公开发布。国家予以承认和保护。社会及用人单位可通过互联网直接对学籍学历证书进行验证。

一、我国高等院校学籍学历管理的简要回顾

学籍学历证书管理改革的历程,是随着民主政治进程的不断推进,教育行政管理由管制向服务、封闭向阳光、由人治向法治、由权利向责任的转变历程,政府信息公开从一种自觉行为,向依法行政的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注册制度开始于学历证书注册。并逐步扩展到新生和在校生。

我国于2001年12月加入WTO组织,在五年过渡期后(即2007年)将全面履行开放教育服务市场的承诺。 5年来,国家教育部积极准备履行WTO有关承诺,不断完善学籍学历证书管理制度。2001年2月5日教育部正式颁发了《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暂行规定》。从2001年9月起,全国开始实行各类高等院校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及时做出了相关司法解释:“伪造高等院校印章制作学历学位证明的行为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二款的规定,以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定罪处罚。明知是伪造高等院校印章制作学历学位证明而贩卖的以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的共犯论处刑”。从而严格规范高校“出口”。有效杜绝了伪造证书行为。

从此,学历证书制度有了法律依据,由单一行政手段走向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并用的综合管理。

2004年开始, 教育部开始了对其源头和过程的管理,开通了新生名单核对系统,对新生学籍进行电子注册,要求“各高校对每年入学报到的新生信息,在网上与教育部备案的录取新生名单进行核对。核对无误的名单数据将作为今后毕业生学历证书注册的依据。”

2007年(在WTO五年过渡期后),教育部进一步加强对其源头和过程的管理,要求对各类入学新生在校生进行电子注册。

学籍电子注册工作也是对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和延伸,把新生和在校生一并纳入注册系统进行管理。提前在高校“进口”处严格把关,维护高考以及学历证书的权威性。有利于防止和避免了源头、结果及过程中的腐败。

2007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2008年5月1日起实施。《条例》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和主体的规定更加明确和广泛;对方式和程序、监督和保障等都做了具体规定。对学籍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7年教育部要求对各类入学新生进行电子注册并在网上发布供查询。从而开始全面实施学籍学历电子注册。

二、实施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的意义

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以法规形式对信息公开做出要求,改变了以往信息公开由部门、行业的内部行政法律关系软约束,提升为受外部行政法律关系约束。(如第九条、第十八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

实行学籍学历证书的电子注册是国家行政管理转向公共管理、落实《条例》,构建和谐社会,加快高等教育的民主建设步伐的具体体现。对落实公民的知情权、公共事务参与权和监督权,使之逐渐形成一种影响社会运行的权力,进而让行政权力的运作真正置于阳光下,有着重要意义。

(一)、从宏观上看:1、学籍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是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规范化、透明化的重要手段。是政府信息公开重要平台。它能有效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公共事务参与权和公民监督权,对于维护教育公平、建设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加强高校的民主政治建设,树立法治意识、责任意识,改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质量,意义重大;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确保了我国学籍学历证书的真实、合法、有效。方便的网上查询服务,便于我国与国际上的认证机构进行沟通与合作,开展国际联合打假(2007年我国与新加坡开展联合打假),从而有利于共同建立跨境教育的质量保护体系和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新秩序。同时,对于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教育合作,促进教育服务贸易的扩展,抓住WTO过渡期后我国教育输出的良好机遇,大力发展正在升级的教育的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3、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实施学籍学历证书电子注册,使信息公开所天生具有的反腐败特性得到有效发挥。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从权力学理论视角看,权力天生具有腐败的特性。

实施学籍学历证书电子注册,规范了从招生网上录取、学籍电子注册、在校生管理、直到学生学历证书取得全过程中高校行为,最终实现了高校学生入学到离校的全程信息化规范管理。把学籍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工作链上的各级、各环节所有行为都置于阳光下;从而有效预防和治理教育领域的腐败。

(二)、从微观上看:

1、实施高校学籍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强化了政府的监管职责,保证高等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维护了高考的权威性。有利于规范、监督和检查各省招办录取工作、高校学籍异动管理工作、毕业生资格审查工作 (如休学、复学、退学、留级、转学、转专业、专升本) 等环节中的行政行为 。防范学籍隐患。避免纠纷。2、促使高校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和技术等方面发生根本性变革,更加有力地推动高等院校管理及教学管理的全面创新;有利于各高等院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按自己的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人才,并通过自己的学位委员会审核学生毕业资格,实行教学与质量的过程管理。有利于促进高等院校的内部改革。有利于加快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全面履行WTO的有关承诺。3、由于注册制度本身的具有政策与法规性, 专业性,、周期性、时段性,从而规范了工作的内容、程序和节奏。有利于尝试事业单位人员的职员化管理。

三、实施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制度的主要问题

(一)、对学籍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尤其是在新形势下如何落实《条例》,做好籍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推进教育输出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重视不够。虽然,以往教育部曾先后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新生电子注册暂行办法》及《关于维护高校稳定大局,切实加强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2007年9月教育部又专门下发了《高等学生获得学籍及毕业证书政策告知》,《政策告知》要求各高校在新生报到处、宣传橱窗、图书馆、食堂等学生集中的公共场所张贴,让学生知晓国家政策,知道自己为何种类别的高校录取,有无学籍,毕业证书为何样式等, 意以加强宣传学籍学历电子注册政策;杜绝乱招生,提早避免学籍隐患,损害学生利益,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情况发生。但仍不少高校重视不够,宣传不够。

(二)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工作的人员不够稳定。由于对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工作重视不够,有些高校对该工作所具有的法规性、专业性、规范性、稳定性、周期性认识不足,频繁更换学籍学历管理人员,因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影响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工作的按时完成。虽然教育厅屡次培训,期期见新人的状况。同时,职责权限和内部工作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和理顺。

(三)、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工作经费投入不够。有的高校因经费或因观念、因不懂,因而对硬件的投入不够。有的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待遇,按职务配置,多人共用、配置低端,既影响效率,也影响高校自身的形象。

(四) 、信息发布机制(如查询服务)有盲区。1、补交清学费的学生领取的毕业证存在8个月盲区。学生在补交清学费领到毕业证后 上网查不到信息。一些服务意识好的高校,为补交清学费的毕业生实行每月一次的毕业证办理工作,但是由于教育部每年只进行两次注册(6月、10月)。所以上网查不到信息。2、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完整而存在盲区。招生录取中的遗留问题处理的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完整而形成盲区。事实上,每年在学籍电子注册期间,不少高校都遇到高校经省招办录取的考生,在教育部录取库里无该考生录取数据(或录取数据有误),而这些大多数是遗留问题处理结果。3、查询收费不利于公众使用学籍学历证书信息。

四、改进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工作的对策

(一)切实转变服务观念。

1、树立法律意识、创新意识、学习意识和公共服务意识,学习落实《条例》,更新管理理念;2、建立岗位配置的新观念,转变硬件的职务配置。加强业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和政策业务培训,充实提高人员素质和办事效率。3、树立开拓创新的观念,积极开发与学籍学历电子注册信息平台相匹配,具有可扩展性和兼容性的信息管理系统及教务信息管理系统。

(二)加强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的机构建设,认真落实《条例》,确保信息披露的时效性、主动性、完整性。应根据《条例》要求,建立规范的工作机制,明确职责权限,按项目管理原理制定并优化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工作流程。实现工作的标准化和程序制度化。避免不作为,推行行政问责制。从而及时发布新生(毕业生)学籍学历证书注册信息,确保信息披露的时效性、主动性、完整性。

(三)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相对经常化(单、双月制)。清除查询服务的盲区。

2007年教育部要求对各类入学新生进行电子注册并在网上发布供查询。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条例》强调了信息公开的时效性和主动性。《条例》第九条规定了属于应当主动公开的范围:“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 第十八条规定了具体时限,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规定了行政主体范围“教育……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适用本条例。”等。

而由于不同的学历教育形式(如:普通全日制、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等)存在入学、毕业、学费清交、学业完成等的时间差异。因此有必要使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经常化。避免因上述不同的时间差异而耽误学籍学历电子注册数据的及时上传和注册。尽可能让新生(或毕业生)能在收到取得学籍(或学历证书)一个月内(或更短时间),在网上查到是否注册的信息,避免已交学费(或学业完成)后,才发现无学籍(或学历证书不实)的情况发生。

若短期不能实现经常化的,也应考虑通过增加补报时间的方式,确保信息披露的时效性、主动性、完整性。如在成人(普通、自学考试)高校注册时,增加一天为普通(成人、自学考试)高校补报时间。以便能及时上传、注册并及时公布。

要落实《条例》,确保信息披露的时效性、主动性、完整性,教育、教学部门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国家教育部已公告改变今年普通高考填报志愿方式,从规则上为减少普通高考考生高分落榜等遗留问题提供一种可能,但各教育、教学部门还应从多环节入手,严于自律,督促及时披露的遗留问题处理时间和处理结果;尽量避免遗留问题的产生,从而缩短处理遗留问题的时间;及时准确地向教育部上传录取的学生数据(尤其是遗留问题处理结果)。

(四)、注册信息实行免费或部分(注册信息发布后的1~2月内或学籍查询)免费查询。落实《条例》,需要建立与信息公开之相适应的政治文化氛围,对此政府责无旁贷。实行注册信息免费(或部分)查询,有利于初期的政治文化建设。是行政机关积极鼓励信息相关人依法获取政府信息,落实《条例》“主动公开”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培养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习惯。

同时,高校应结合落实《条例》,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增加培养公民意识、公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教育,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学会上网查验自己的学籍。这对于在弱势人群中,营造政治文化氛围尤为重要。社会和家长有责任敦促新生、毕业生上网查验自己的学籍、学历证书。

五、结语

学籍学历证书注册制度不仅仅是实现高等教育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和技术工具的更新;也不仅仅能使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规范化、透明化、对实现管理流程再造有积极的意义;从深层意义上看,对维护教育公平、建设和谐社会、保障公民知情权、公共事务参与权和公民监督权,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反腐败具有重要意义。对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大力发展正在升级的教育输出这一新兴产业其意义更为重大。

同时,民主法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法律层面的完善外,还需要加强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文化建设,而那,则将有一个更长的路要走。在思想上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行动上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2][美] 拉塞尔 。M。林登。无缝隙政府[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王声军。新形势下高校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工作探讨 [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1)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篇7

关于规划方面, 《条例》明确了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编制、报批、备案、公开的程序。

关于设施运营养护和维护方面, 《条例》明确, 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维护运营单位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开有关维护运营信息;同时规定, 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划定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保护范围, 并向社会公布。这一规定不仅有利于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行和保护, 还有利于接受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关于污水处理费方面, 《条例》规定污水处理费的收取、使用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开, 同时明确, 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维护和保护等资金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监督, 并公布审计结果, 保障了污水处理费缴费人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关于监督管理方面, 《条例》规定, 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 加强对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和保护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 并将检查情况及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这将提高公众对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等情况的监督。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篇8

1 背景和意义

2007年1月1日国务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及规章授权和委托组织, 在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 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 主动将政府信息向社会或依申请而向特定的个人或组织公开制度。

政府信息资源是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社会公共资源, 它不仅向公众提供政府、社会和经济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情况, 而且也是政府实现其管理职能的基本工具。开发政府信息资源, 不仅可以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 且有利于提升政府的工作效率、增强政府的应变能力、提高政府的创新能力。政府信息资源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开发利用是政府科学决策的基础, 改善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条件, 也是政府信息能力的集中体现, 对推动我国电子政务乃至整个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 国外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从国外来看, 发达国家很早就重视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如美国政府把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发展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 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和重点。法国政府一直奉行信息自主的独立政策, 重视数据库和信息网络建立以及信息的传播和利用, 避免过分依赖别国的信息资源, 同时注意保护本国文化和国家主权。德国政府1996年通过了《信息2000年》规定了服务提供者的权利和责任, 定向服务中的个人数据保护法, 传播有害信息的法律责任, 数据库著作权保护, 信息服务的界定等等。

3 政府信息资源开发模式的发展趋势

由于政府总以某种方式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的每一方面直接或间接相联系, 因此产生的政府信息资源数量相当庞大, 甚至达到无法计数的地步。如何加强管理、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难点, 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政府信息公开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二者这间有着必然的密切的联系, 随着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不断发展,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贯彻实行, 如何把二者结合起来, 研究探索出一种基于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的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将成为未来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4 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模式

适应政府信息公开环境, 借鉴信息资源开发理论, 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模式主要有以下选择。

4.1 传统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开发模式

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机构和现代信息社会中的文献信息中心, 其在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有了比较成熟的技术, 形成了一支专业队伍, 因此政府信息资源开发与政府信息公开、共享可借鉴图书馆文献资源开发模式。可利用图书馆专业优势辅助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主管部门可以考虑指定或者委托公共图书馆利用专业技术优势, 进行当地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指南、索引、摘要的编制工作, 提高质量, 降低成本。在地方法规实施的实践过程中, 曾经反复出现过政府表示信息不存在或信息遗失的情况, 如果说信息目录编制、索引管理工作比较完善, 就有可能将这种政府推托或者是滥用职权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 使公众的信息获得权最大化。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位社会成员, 今天可能是公安部门的行政管理者, 明天也有可能成为税务部门的行政相对人。

4.2 依托网络信息平台开发利用政府信息资源模式

政府信息资源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 它跨越档案学、图书馆学、情报学、行政学、法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政府信息公开可以依托电子政务及政府门户网站等网络平台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国实施“政府上网工程”, 推行电子政务, 其目的在于推动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的公众信息资源汇集和应用上网,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并以此带动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信息化。经过几年的发展, 我国的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进展。依托网络平台, 可以建设政府信息“一站式”开发利用服务模式, 以建设新型政府为目标, 在管理政府信息资源的同时, 又可以做到政府信息资源的及时公开。使政府网站不仅成为相关政府资讯服务平台, 而且重新整合政府资源, 使各部门的办公流程彼此相互关联、相互渗透, 实现了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流程整合和信息共享, 使区域政府得以一个整体的形象为社会服务, 进而促进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内部业务流程再造和优化升级。把政府门户网站打造成政府信息公开、管理、开发、服务、利用的统一资源平台。

4.3 其他模式借鉴

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的政府信息开发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树立科学发展理念, 可以借鉴以下模式: (1) 借鉴知识管理理论, 树立政府信息资源开发的知识管理理念, 组织构建政府知识库, 建立统一的知识管理平台, 建立知识管理组织体系, 运用知识管理模式进行政府信息资源开发。 (2) 建立CIO (政府首席信息官) 制度。开展政府信息资源开发模式的理论研究;借鉴当前信息资源管理机构的开发模式;国家信息基础建设及信息资源开发模式借鉴;对社会公众利用政府信息资源现状及需要分析, 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利用。 (3) 加快政府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 实现政府信息资源整合。研究政府业务系统视角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业务系统应用信息资源的特点, 数据共享如何提升政府的执行力, 政府部门数据共享的机制建设等。同时研究政策视角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政府信息开放, 解决政府机构内部信息资源共享的法律问题, 维护信息服务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

摘要:政府信息公开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二者之间有着必然的密切联系, 随着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不断发展,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贯彻实行, 研究基于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的政府信息开发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政府信息开发的背景和意义, 介绍了国外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提出了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模式。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开发,模式

参考文献

[1]张磊.《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与推进我国政府信息公开[J].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9) :75~78.

[2]黄璜.从信息产品特性论政府信息公开[J].情报杂志, 2007 (9) :43~45, 50.

[3]程洁.《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与公共图书馆的实践[J].情报资料工作, 2008 (4) :16~18.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篇9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

0 引言

在信息社会, 信息是最重要的财富, 谁拥有信息, 谁就掌握着主动权。政府信息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公共产品, 因此应该和其他公共财产一样为公众所共享。此外, 信息公开还关系到经济发展和政府廉洁等众多问题。政府信息公开是实现公民知情权的根本保障, 理解政府信息公开的内涵, 认识政府信息公开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找准我国目前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无疑对建立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具有现实借鉴和参考意义。

就江西省而言, 为了更好地服务公民、服务企业及涉外人员, 响应2007年1月17日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省政府办公厅委托省信息中心在省网站开展更深入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所以, 为了实现信息公开平台, 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 必须对各级部门的纸质资料及分散的电子版资料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梳理, 并采编发布到统一的平台中, 供公民通过网络轻松获取、使用。

1 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的目标

1.1 网站建构现状

当前江西省政府信息填报方面, 没有数据加工处理的软件工具环境和与之相关的标准规范;在外网上, 公民无法对所需要的信息进行申请获取;门户网站方面, 不支持多站点的集群。因此, 系统构建所需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站发布管理等软件的采购、集成和功能开发, 以及网站的设计建造都是本项目建设的内容。

当前的门户主站点以及各级部门的网站, 都是依托自身技术力量或寻求不同的公司技术支持, 在不同的服务器上用不同的技术进行建构。彼此独立的特性, 不利于信息资料相关资源的共享, 易造成信息不对称、信息屏蔽、无法共享等弊端。

由于系统之间的彼此独立, 运用的数据库、应用表现技术都不一致, 也将造成功能拓展的障碍。各系统之间要建立协同的信息流转或信息共享时, 系统难以扩展相关功能。

1.2 建设目标

针对上述提到的问题, 信息公开平台建设的目标可分阶段建设如下:

第一阶段:省直各部门信息填报与依申请公开平台的建设, 此阶段是该项目的重要核心阶段。通过建构一个统一的各部门进行信息填报的平台, 对系统的内容信息、风格模板、用户权限、信息采编流程等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系统的相关管理人员, 可以通过该平台, 各单位的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该系统对有权限的栏目下的文件进行采编、审核和发布。而且在信息的采编过程中, 可以依托该统一平台, 进行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信息共享, 保证信息共享与数据交换。

第二阶段:省门户网站的建设, 可利用内容管理平台进行现有门户的改版、数据迁移、展现、功能改造, 进行多站点的创建、管理, 各级单位分权进行信息发布操作。

2 需求分析

2.1 对公共服务信息需求的分析

公共服务信息分为三类, 即:面向公民的服务信息、面向企业的服务信息、涉外服务信息, 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

2.2 内外网专题站点应用需求分析

2.2.1 内网专题站点的构成

江西省政府内网专题门户, 要建成以污水处理专题为主的内部资源网站应用平台。主要是利用系统多站点功能, 将污水处理等专题独立成站点, 由专人负责维护、采编相关专题, 增加专题等。

2.2.2 外网专题站点实现方式

根据需要, 利用扩展字段, 将允许发布的文档条件分发到外网进行展现, 既满足了公网用户需要, 又满足了某些文档保密性的需要。

2.3 省门户对相关功能的需求

2.3.1 网上调查需求

应用TRSWCM的网上调查选件, 实现管理员可以自定义调查内容, 发布到网站上, 进行指定话题的投票调查, 实现公众与政府交互的需求。调查选件可实现的具体功能如下:

(1) 问卷名称、描述;是否方便添加、可否选择开放。

(2) 支持多个调查专题;支持一个调查专题中的多个事项 (问题) 。

(3) 支持单选、多选两种方式的投票;支持投票的时间段限制, 对IP的控制, 对是否允许重复投票的开关。

(4) 统计结果支持图形化 (柱状图、饼状图还是条状图) 表现。

(5) 投票结果可以查看投票时间、IP。

(6) 站点的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建立通过表单定制的方式, 建立包括单选、多选、单行文档、多行文本等方式的调查问卷。

2.3.2 网上建言献策、网上咨询等互动需求

网上建言献策、咨询等互动需求, 定制外网接收的页面, 包括姓名、联系电话、联系地址、附件等数据项。该需求将通过WCM提供的接口, 可进行自定义表单的设计, 实时提供网上互动常用服务。用户可以进行网上的咨询服务, 咨询内容将转入后台系统的指定栏目, 由栏目管理人员进行回复、公布。

2.3.3 新闻评论需求

应用TRSWCM的网上评论模块, 用户可以针对网站上的主题信息进行意见反馈, 评论的内容将转入后台系统, 由管理人员进行回复、公布。

2.4 数据应用需求分析

2.4.1 历史数据迁移需求分析

目前, 江西省政府旧门户采用的是网达系统, 为C/S模式, 数据库为SQL SERVER 2000, 原厂商没有提供任何数据字典及导出接口。针对现有的静态网页进行分析, 附件比较少, TRS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充分利用雷达采集的功能, 对旧有门户栏目信息, 对应WCM频道, 分步采集迁移导入新门户网站, 适当规避在没有数据字典的情况下分析大量表结构, 撰写程序导入的风险。

2.4.2 数据的备份恢复

(1) 备份管理

省门户网站涉及各个类型的大量数据以及多个应用系统, 包括大量的历史数据、应用数据等等, 必须有统一的备份管理措施以及备份管理方案。省门户网站备份对象包括:

①数据备份:包括TRS数据库的备份、重要文件的备份;主要涉及ORACLE数据库备份、WCM应用中附件图片、文档数据备份以及模板备份。

②网络备份:包括链路的冗余备份、网络设备的备份、服务器的备份、网络安全产品的备份, 确保各种基于网络的服务能够正常的使用和运行, 网络备份由硬件集成单位负责落实。

③应用备份:包括各种应用系统自身配置文件的备份, 各种应用服务器的备份, 包括WWW服务器、中间件服务器等等, 涉及TRSWCM、TRS WAS系统的备份工作。

(2) 恢复机制

在发生局部的灾难时, 省门户网站必须具有一定的自愈能力和快速切换能力, 保证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恢复, 主要是要求能够及时发现异常, 并根据具体情况从备份数据中重新完成系统的启动, 尽量减少损失, 将灾难影响减到最小。相应的备份策略可以与系统、数据库集成商、TRS共同制定。

①网站数据库的灾难恢复

对省门户网站的重要数据库, 采用相应的技术使得数据库和备份系统数据保持一致。一旦灾难发生, 备份数据可以立刻恢复原有数据库, 保障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

②网站应用系统的故障转移

对省门户网站的应用系统, 采用相应的技术 (如双机热备) 使得应用系统和被分系统数据保持一致。一旦灾难发生, 备份系统可以立刻接替原应用系统工作, 保障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但针对目前省门户网站的软硬件配置情况, 建议定期对系统盘进行克隆备份, 对应用数据存储进行定期的磁盘备份。

3 系统部署

数据库服务器将以ORCLE10G存放网站内容采编的所有信息, 包括信息填报平台及门户站点。以TRS数据库存储各类按需导入的信息以供公众对网站的检索。

应用服务器将会部署TRSWCM内容协作平台作为网站内容采编、流转的应用平台, 为包括主网站以及所有子网站的系统管理人员、模板维护人员、信息采编人员提供一个协同工作的内容管理平台。

TRSWCM内容协作平台进行采编流转的信息, 将会以网页的形式传送到WEB服务器上, 以WEB服务器上的相关WEB SERVER, 如IIS、A-PACHE, 为公众提供信息浏览服务。

雷达采集、网关、TRS管理员工具可以部署在一台PC上, 对指定的站点或链接进行采集加工, 把结果存储到后台的TRS全文检索数据库中, 为资源库信息组织提供内容支持。

系统部署如图一所示。

参考文献

[1]王丽波.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探讨——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为例[J].中国建设信息, 2013, (10) :70-72.

[2]苏清.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在电子政务中的作用——以河北省廊坊市电子政务建设为例[J].中国信息界, 2009, (09) :5-6.

政府审计信息公开运作机制探析 篇10

一、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程序机制

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程序是整个信息公开运行机制中的核心环节, 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程序机制是贯穿政府审计信息公开运作机制的生命线, 它是对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主体、对象、范围、渠道和要求等方面建立的运作模式。 (1) 政府审计信息公开主体。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主体必然是政府审计机关, 政府审计机关在整个公开过程中应积极主动、准确及时地发布和更新审计信息。 (2) 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客体是各种审计信息, 政府审计信息与政府的其他机构信息一样都是社会公共资源, 社会公众都有获得这些资源的权力, 政府审计机关应担负起提供这些公共信息资源的义务。 (3) 政府审计信息公开范围在信息公开过程中必须得到明确, 由于审计工作的特殊性, 被审计事项可能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 有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 有的关系到个人的利益, 显然不是任何一项审计信息都可以随意公开的, 否则可能导致引发不必要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方面的争执, 因此应兼顾利益、保密等诸多因素, 对信息公开的后果、信息公开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评估, 合理确定审计信息公开范围。 (4) 政府审计信息公开渠道包括政府审计机关主动公开和当事人的申请政府审计机关公开两个方面。作为社会公众来讲, 无论在何种条件下获得政府审计信息均应通过一定的渠道, 即信息公开的形式、手段和方法, 如:政府审计公报、转播与报道、旁听、刊载、听证、告知、流动宣传、设立审计博物馆、网站、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厅、公开栏、电子屏幕、电子触摸屏、定期召开政府审计新闻发布会、服务热线等等。

二、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反馈机制

政府审计信息传播的价值是在传播者与接收者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传播的本质就是传播者与传播对象之间的一个相互交流、沟通和影响的双向过程, 因此政府审计信息系统显然是含有反馈功能的闭环系统, 包含一个双向的信息沟通的循环模式, 不仅包括信息发出的传递机制, 还包括信息反馈机制。主要由调查、收集、分析、决策等要素构成, 其功能主要是对外部环境以及各要素所产生的反馈信息进行研究并采取措施, 促进信息利用工作的改善和调节内部关系而适应外部环境, 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审计信息开发工作的服务能力为社会服务。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反馈机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1) 审计机关作为信息的利用部门对信息公开工作效率与效果的反馈; (2) 被审计单位作为信息的用户对信息公开工作效率、效果以及信息的准确性进行反馈; (3) 社会公众作为不同层面的信息用户对信息的社会效益进行反馈。信息反馈并非是单向的, 而是互为因果的循环机制, 通过因果互动的反馈机制, 政府审计信息利用才能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但政府审计信息反馈机制在目前的公开机制中属于薄弱环节。在现有的关于审计信息公开的准则与规范中没有任何关于审计信息反馈问题的规定和指引, 说明审计机关并没有充分重视开发反馈资源。反馈机制的弱化使得审计机关无法利用这条通道与公众进行沟通, 不利于审计信息本身的优化和信息传递机制的改进。

三、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监督机制

政府审计机关公开的审计信息渠道是否畅通、信息发布行为是否合法、政府审计工作是否能够在社会服务和宏观调控中发挥作用, 这是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应充分关注的问题, 为此应建立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监督机制。政府审计应对信息公开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 确保公开信息的真实、有效, 能够服务于社会和审计之间的相互评价, 且不影响他人的利益。在信息公开的场所设立监督机制, 能够使公众对审计信息合理运用, 为以后能更广泛地扩大政府审计信息公开范围奠定基础。对政府审计信息公开行为进行监督的方式主要有: (1) 法规制度监督, 即通过建立一系列管理法规或制度, 约束审计机关公开审计信息的各种行为在相关法规制度的规范之内; (2) 授权监督。对政府审计机关参与信息公开的人员和行为进行授权批准, 严格限制审计人员公开信息的范围, 并对于那些重要的公开行为建立特别授权制度; (3) 检查监督。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对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和监督检查, 及时发现公开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纠正意见。

四、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评价机制

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评价机制主要用审计机关本身和社会各界对政府审计信息、审计工作进行评价, 以促进审计工作的水平不断提高。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评价机制应关注政府审计信息是否得以正确利用, 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两个方面。为了确保社会能够准确评价审计信息和审计工作, 审计机关应建立科学有效的审计信息质量监督考核责任制, 要明确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责任, 也要对被审计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做出规定。在审计机关要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机制, 实行审计质量保证逐级签发和签名制度, 只有建立明确的审计责任制, 才能够更好地增强每个审计人员的责任感, 才能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 才能达到公布政府审计信息的真正目的。通常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评价内容内包括: (1) 对政府审计信息公开“源”的评价, 主要评价政府审计机关提供审计信息的时效性、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和更新信息的及时性。 (2) 对政府审计信息公开“法”的评价, 评价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系统的安全性、采用开发技术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以及信息查询的便捷性、高效性、准确性。 (3) 对政府审计信息公开“人”的评价, 评价政府审计机关在信息公开中的主动性, 以及各种信息所反映审计人员工作的绩效状况, 如:评价审计方案的科学性、审计活动的规范性、审计质量的可靠性、审计手段的先进性、审计管理的有效性等等。 (4) 对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后”的评价, 评价政府审计信息的多样性、准确性和社会影响程度, 以及政府审计信息的被使用的程度和效果, 特别要考虑评价政府审计信息在促进政务公开、加强廉政建设、参与宏观调控等方面的作用。

五、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补救机制

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效率和效果主要决定于以下三个方而的因素:一是体制因素;二是政策因素;三是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即人格因素。在这三个因素中, 根本的因素还是人的因素。根据公共管理理论, 公共政策的制定要求政府坚持公共利益最大化原则, 如果存在审计效率和效果低下, 往往使审计信息公开结果偏离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原则。因此, 低效率倾向必须在“审计人”的身上寻找原因, 提高审计信息公开效率最终要在克服人性的弱点从上寻求突破, 对审计信息公开的缺陷进行补救。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补救机制是在获得各种对政府审计信息公开评价以后, 审计机关能够根据合理建议和意见对自身工作缺陷进行纠正, 对现有体制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的机制。在补救机制中, 重点应针对负面审计信息带来的反响、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顿改革。

参考文献

政府环保信息公开问题研究 篇11

关键词:环保;信息;公开;政府;完善

一、政府环保信息公开概述

我国环保信息公开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经历了多年的探究与沉淀,正日趋完善。自1982年《宪法》规定公民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2006年公布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2007年《政府信息公開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8年《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到2015年《环境保护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都在将环保信息公开的有关内容不断完善和细化。

而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的《环保保护法》即“新环保法”将民主添加进来特别设置了一个专项为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专门让老百姓去参与环境保护、监督环境保护工作”。这一亮点让环境保护法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和实现方式,为保障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政府行政行为提供了有效途径;也在环保信息公开的前提下促进了环境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二、我国政府环保信息公开制度现状及缺陷

(一)政府环保信息公开现状

我国政府环保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环境保护法》为开端,对环保信息公开做了一个总则性规定,但未对信息内容、形式等做具体要求;第二阶段为分散式立法阶段,即很多环境保护单行法中都规定了环保信息公开,这些规定拓宽了公开主体,明确了公开的范围、形式。但是各种规定过于零散,对同一问题的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第三阶段是环境信息公开的集中立法,代表立法为《条例》和《办法》。该阶段逐步完善了我国政府环保信息公开制度,实现了政府环保信息公开制度的系统性立法。

虽然我国的立法日趋完善,但是实践中政府、企业逃避、拖延甚至拒绝公开相关环保信息的情况仍然大量存在,“中华环保联合会诉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环境保护局案”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因而我们必须结合实践完善立法,保障法律的有效实施,绝不能其只留在纸面上。

(二)政府环保信息公开的立法缺陷

1.政府环保信息公开的义务主体范围不够全面

《条例》和《办法》中规定环保信息公开的责任主体是县级以上政府环保部门,但是在我国不是只有环保局才掌握相关环保信息,海洋、渔业、林业等部门也掌握一些有关的环保信息,然而法律法规并未要求其公开。同时,公开相关的环保信息既会增加工作量,又会产生责任,因而主动公开的部门少之又少。所以,我们需要相关立法统筹规划拥有环保信息的所有部门,扩大信息公开的义务主体。

2.政府环保信息公开范围界定模糊

虽然我国立法对环保信息的公开范围采用列举与概括相结合的方法,但仍然很难穷尽所有情况。而不论对公开范围如何界定,在实践中仍会有恣意空间,所以我们应严格界定不公开的范围。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政府环保信息不公开范围的规定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但该范围和定义都太过拢统模糊。因而此规定要么成为政府部门拒绝公开环保信息的借口,要么是出现许多不能确定其性质的信息。若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公开则需要提交给上级环保部门或者同级的保密部门处理,这样会产生额外的工作量,也会延长公开时间,造成环保信息失效。

3.政府环保信息公开方式与程序不明确

政府环保信息公开方式分为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但是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环保部对主动公开的信息并未做到及时有效的公开。《办法》规定,政府主动公开的环保信息应在环保信息形成或变更的20日内公布。但是,有的环保信息在20日后可能早已失去效用,及时性、有效性是衡量其价值的标准之一。

而对于依申请公开的环保信息,其复杂的程序也是公开的一大困境。《办法》第16条规定的有关程序较为复杂,便捷度低。未规定受理部门,也使得实际操作更加困难。

4.政府环保信息公开存在滞后性

经过几十年的摸索,我国政府环保信息公开已经初现成效,但是,仍有滞后公开、拒绝公开等一系列问题。江苏地区,我国南部的城市,还并非是重工业基地,其超标排放企业已成百成千家,但是这些信息公众丝毫不知。这些都反映了我国实践中的政府环保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不足。我国欠缺一个完善的监督惩罚机制来保障实践中具体工作的进行,改变环保信息公开的拖延性和滞后性。

三、完善我国环保信息公开制度的路径设计

1.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拓宽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和法律进程较发达国家晚,所以,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关于环保信息公开的成功经验,比如美国。采取严格限定不能公开的界限,明确规定权利义务主体等方面的措施,督促政府主动公开环保信息。这里的政府是指各级各个政府,不局限于专门的环境监督管理机构,也包括其他只要其依法定职权拥有相关环境信息的机构及其他承担公共环境行政职能的非政府的组织等。同时,拓宽向公众公开信息的企业的范围。将现如今生产有毒有害产品、能源、化工、等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行业纳入信息公开主体的范围。群众作为主体之一,也应积极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

2.严格区分公开与不公开事项

在公众知情权面前,政府是否公开环保信息,公开什么环保信息不应当由政府决定,而是由法律赋予公众获得政府的环保信息权的范围决定的。[6]我认为,凡是公众在参与环境管理和保护过程中所需要的环保信息都应该纳入公开的范围。但其通常与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相关联,因而只有明确这三者的界限,严格规定不公开的范围,才能有效防止政府、企业推脱责任,肆意缩减自己的义务边界。同时,行政人员在严格遵循法条之余,还应总结经验,遵循利益衡量原则,合理平衡公众知情权和国家“秘密”之间的利益冲突,减少环保信息公开滞后带来的不利影响。如果做出不予公开的决定,还应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3.完善公开方式和程序,提高公众参与度

政府环保信息公开应遵循高效便捷的原则,及时公开。可以在规定的“20日以内公开”的基础上针对各种环保资源的特性制定不同的期限。另外,公民获取环保信息的最终目的是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参与环境决策和管理。[7]因而,环保信息公开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公民知情权和管理权,增加信息可得度。例如定期对某些重点环境问题举行听证会;增加政府、企业的透明度等。以此借用公众舆论,加强公众监督,对环境污染者施加压力。

4.完善监督问责和救济机制

政府在环保信息公开之上存在种种缺陷,归根结底是缺乏有效的监督问责和救济机制。因而我们必须建立有效的问责制度,将环保信息公开确定为行政机关的法定义务。如果无正当理由拒绝公开有关信息,公民可依法向有权机关提出申诉或行政复议。同时也可以借鉴欧盟的成功经验,设置一个专门的机构进行救济,既可以简化复杂的程序增加获取信息的便捷度;又可以进行有效监督。

在法治建设的道路上,只有不断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确保公民知情权和参与权,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我国的法制与生态才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指导老师:岳丽

注解:

①《中华人民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3年第1期,第46-48页。

参考文献:

[1]易理旺.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广东科技.2014.10.第 20 期

[2]申进忠.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论析[J]南开学报.2010年第2期

[3]刘萍,陈雅芝.公众环境知情权的保障与政府环境信息公开[J].青海社会科学 NO.2,2010.183-186.

[4]张明杰: 开放的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5]孙月振,王鹏,宋宏.浅析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J].黑龙江信息科技文.2012.13.

[6]严育恩.论《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D].湖南师范大学.2008.

论政府审计的信息公开制度 篇12

关键词:政府审计,地方政府绩效审计,审计公告,审计执行

政府审计的信息公开制度的存在是中国法治建设的具体实现, 同时也是促进中国民主建设的强有力的手段之一。该制度的存在可以像公民或者其他团体等反映政府相关部门履行职责的情况与存在的问题, 它的实施可以有效的发挥审计、立法、舆论及社会等诸多方面监督的作用, 促进政府依法行驶职能。但是我国目前的政府审计的信息公开制度有一些问题是需要亟待解决。

1 政府审计的信息公开现状

1.1 政府审计的信息公开的工作不到位

从我国审计署所发布的相关的资料可以看出, 目前中国的政府, 尤其是区域性的地方政府的审计工作并不是全部到位的, 尤其是政府的绩效审计工作, 表现的就是中国的区域性的地方政府所进行的绩效审计工作在实际操作中缺少一定的连续性, 举例来说如有的地方政府有的年份进行了政府的绩效审计工作, 而有的年份并没有进行政府的绩效审计工作。同时我国政府审计在审计过程审计工作缺乏科学性。在中国的政府相关工作部门中, 政府的审计信息工作常常是流于形式, 工作不到为, 审计信息公开制度没有真正确立起来。有的政府部门在政府信息的公开工作中, 虽然存在公开的指南, 但实际公开的内容确非常少;有的政府部门的信息公开渠道是政府的网站, 但是实际确是更新很少进行;有的政府部门只做表面的文章, 实质搞的是假公开;有的政府部门对有利于自身的信息进行公开, 对不利于自身利益的信息则采用的是保密的工作模式;甚至有的政府部门以各类理由不公开应该公开的信息。总而言之, 中国政府审计信息的公开的工作还不到位, 没有真正形成制度化, 还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1.2 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制度性亟待加强

在信息公开的制度性问题上, 可以从两个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 一是在法律制度上缺乏统一的立法规范。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中还不存在将审计机关对审计信息强制公开的制度, 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法律制度的依据主要是宪法、审计法与相关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审计信息公开的内容取决于政府的重视程度和公告后产生作用的判断。从目前的审计信息公开制度来看, 采用的是公开只对特定的政府审计信息进行了规定, 同时这些规定仍处于分散的状态下, 没有进行整体规划。二是与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相关的问责制度不完善。当我国政府审计部门所披露的问题牵涉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时, 问责的难度就会很大, 造成问题很难有效处理, 审计公告制度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这对政府的审计制度和政府形象都会带来不良影响。

1.3 审计的信息公开制度缺乏独立性

从我国政府目前的审计信息公开制度来看, 我国政府的审计机关在决定审计事项或调查结果向社会进行信息公开前必须征得各级政府的批准;因为审计机关与政府之间是是同级的问责关系, 必然会导致区域性政府出于其自身利于的需要, 运用自身的权力来决定信息公开制度的方式、内容和时间等。因而造成了审计的信息公开制度缺乏独立性。同时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导致审计发展的不平衡。如省级的审计机关已经实施了信息公开制度, 但是在市或者县级审计机关确并不常见, 因而全面有效的推行审计的信息公开制度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1.4 政府审计的信息公开制度缺乏规范性

从我国目前政府审计的信息公开制度来看, 其制度比较单一, 控制程序无法达到应有的管理上的有效性, 在信息公开制度的规范性上表现的较差。在信息公开制度上对已明确的运作环节的任务没有规定严格的时间, 对重要和一般的审计事项在具体划分也不规范等等。这中政府审计的信息公开制度造成了在审计公告的种类、数量和范围上无法反映审计工作的实际成果, 表现的仅仅是选择性地公开。

2 政府审计的信息公开问题分析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知道, 政府审计的信息公开主要问题表现在工作不到位、公开性不强、审计公告缺乏独立性、规范性。对于政府部门来说, 作为公共行政管理部门, 要想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努力, 需要在制度上、思想上及人员培训上等不同角度进行努力,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政府审计的信息公开的工作的良好运行。具体的策略包括完善法律制度、相关程序的运作制度, 同时好要不断的优化与政府审计公告相关的外部环境, 并在这些工作进行的基础上重视人员意识的提升及专业素质水平的提高, 具体的将在下文进行论述。

3 政府审计的信息公开制度改善的建议

3.1 完善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相关法律制度

为了更好的确立政府审计的信息公开制度, 我国政府应该的制定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法律制度, 只有通过立法的规范才能从源头上给我国的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制度提供良好的制度基础, 做到在审计信息公开的运作执行中有法可依。值得强调的是还应对法律法规进行修改, 使得法律法规能够形成一个整体, 能否真正的做到有效的协调。

3.2 完善政府审计信息公开披露的问责制度

审计信息公开的效果有赖于问责制的完善, 需要完善审计机关独立核查的跟踪审计制度, 同时建立审计核查结果的法定公开披露制度, 对社会进行信息公开的披露;重要事项的处理意见由审计部门提出建议最后由政府决定并进行公开披露, 或经批准后由审计部门进行公开披露;同时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造成严重危害的事件建立及完善责任人的请辞制度等。

3.3 提高对政府审计信息公开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政府审计机关的审计信息公开具有缺乏统一性与协调性的特点, 对于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缺少整体规划。随着信息社会的进步, 我国的政府制度已经渗透了信息交换和服务制度, 因而从实践上来讲必须对审计信息公开予以关注, 同时需要建立并协调机关来达到政府审计信息公开所应具有的整体性。如可设立专门的信息管理机构来实现这一目的。

3.4 提高审计人员专业水平及素质

审计信息把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公布的同时, 也需把审计工作的进行情况和结果进行公开。因而对审计信息公开制度来说, 为预防审计信息公开披露所产生的风险, 审计机关应努力不断的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及个人素质, 规范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 确立严格的审计风险防范机制。审计人员应不断学习以适应审计信息公开工作的需要;不增加强工作能力及责任意识, 从而有效的降低审计信息公开所带来的风险。

3.5 拓宽公开化的渠道

为了有效的开展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工作, 应不断的拓宽审计信息公开化的渠道, 除了采用目前经常使用的在政府公报、机关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的渠道外, 还应该在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设立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查阅场所, , 还可以通过建立公共查阅室和资料索取点等方式来公开审计信息同时要及时将信息进行更新。

除以上论述的建议外, 也应注重优化审计信息公开的外部环境, 只要内外部环境的综合作用, 才能够使政府的审计信息公开达到应有的效果, 才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形成强有力的公众力量。

参考文献

[1]赵璐.我国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J].中州大学学报, 2009, (03) .

[2]蔡琪.论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J].交通财会, 2009, (04) .

上一篇:社会规训下一篇:收入分配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