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环境信息

2024-10-02

政府环境信息(精选12篇)

政府环境信息 篇1

政府信息公开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但也存在着观念障碍、内容和渠道的局限以及缺少制度约束等方面的问题。我国政府信息公开适应了加入WTO透明度的要求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发展, 是现代法治政府的价值取向, 也是现代行政的基本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深入及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贯彻实行, 如何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管理, 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政府信息资源, 满足社会各界的信息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背景和意义

2007年1月1日国务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及规章授权和委托组织, 在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 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 主动将政府信息向社会或依申请而向特定的个人或组织公开制度。

政府信息资源是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社会公共资源, 它不仅向公众提供政府、社会和经济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情况, 而且也是政府实现其管理职能的基本工具。开发政府信息资源, 不仅可以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 且有利于提升政府的工作效率、增强政府的应变能力、提高政府的创新能力。政府信息资源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开发利用是政府科学决策的基础, 改善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条件, 也是政府信息能力的集中体现, 对推动我国电子政务乃至整个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 国外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从国外来看, 发达国家很早就重视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如美国政府把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发展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 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和重点。法国政府一直奉行信息自主的独立政策, 重视数据库和信息网络建立以及信息的传播和利用, 避免过分依赖别国的信息资源, 同时注意保护本国文化和国家主权。德国政府1996年通过了《信息2000年》规定了服务提供者的权利和责任, 定向服务中的个人数据保护法, 传播有害信息的法律责任, 数据库著作权保护, 信息服务的界定等等。

3 政府信息资源开发模式的发展趋势

由于政府总以某种方式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的每一方面直接或间接相联系, 因此产生的政府信息资源数量相当庞大, 甚至达到无法计数的地步。如何加强管理、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难点, 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政府信息公开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二者这间有着必然的密切的联系, 随着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不断发展,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贯彻实行, 如何把二者结合起来, 研究探索出一种基于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的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将成为未来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4 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模式

适应政府信息公开环境, 借鉴信息资源开发理论, 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模式主要有以下选择。

4.1 传统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开发模式

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机构和现代信息社会中的文献信息中心, 其在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有了比较成熟的技术, 形成了一支专业队伍, 因此政府信息资源开发与政府信息公开、共享可借鉴图书馆文献资源开发模式。可利用图书馆专业优势辅助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主管部门可以考虑指定或者委托公共图书馆利用专业技术优势, 进行当地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指南、索引、摘要的编制工作, 提高质量, 降低成本。在地方法规实施的实践过程中, 曾经反复出现过政府表示信息不存在或信息遗失的情况, 如果说信息目录编制、索引管理工作比较完善, 就有可能将这种政府推托或者是滥用职权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 使公众的信息获得权最大化。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位社会成员, 今天可能是公安部门的行政管理者, 明天也有可能成为税务部门的行政相对人。

4.2 依托网络信息平台开发利用政府信息资源模式

政府信息资源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 它跨越档案学、图书馆学、情报学、行政学、法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政府信息公开可以依托电子政务及政府门户网站等网络平台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国实施“政府上网工程”, 推行电子政务, 其目的在于推动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的公众信息资源汇集和应用上网,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并以此带动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信息化。经过几年的发展, 我国的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进展。依托网络平台, 可以建设政府信息“一站式”开发利用服务模式, 以建设新型政府为目标, 在管理政府信息资源的同时, 又可以做到政府信息资源的及时公开。使政府网站不仅成为相关政府资讯服务平台, 而且重新整合政府资源, 使各部门的办公流程彼此相互关联、相互渗透, 实现了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流程整合和信息共享, 使区域政府得以一个整体的形象为社会服务, 进而促进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内部业务流程再造和优化升级。把政府门户网站打造成政府信息公开、管理、开发、服务、利用的统一资源平台。

4.3 其他模式借鉴

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的政府信息开发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树立科学发展理念, 可以借鉴以下模式: (1) 借鉴知识管理理论, 树立政府信息资源开发的知识管理理念, 组织构建政府知识库, 建立统一的知识管理平台, 建立知识管理组织体系, 运用知识管理模式进行政府信息资源开发。 (2) 建立CIO (政府首席信息官) 制度。开展政府信息资源开发模式的理论研究;借鉴当前信息资源管理机构的开发模式;国家信息基础建设及信息资源开发模式借鉴;对社会公众利用政府信息资源现状及需要分析, 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利用。 (3) 加快政府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 实现政府信息资源整合。研究政府业务系统视角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业务系统应用信息资源的特点, 数据共享如何提升政府的执行力, 政府部门数据共享的机制建设等。同时研究政策视角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政府信息开放, 解决政府机构内部信息资源共享的法律问题, 维护信息服务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

摘要:政府信息公开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二者之间有着必然的密切联系, 随着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不断发展,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贯彻实行, 研究基于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的政府信息开发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政府信息开发的背景和意义, 介绍了国外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提出了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模式。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开发,模式

参考文献

[1]张磊.《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与推进我国政府信息公开[J].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9) :75~78.

[2]黄璜.从信息产品特性论政府信息公开[J].情报杂志, 2007 (9) :43~45, 50.

[3]程洁.《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与公共图书馆的实践[J].情报资料工作, 2008 (4) :16~18.

[4]杨毅.基于信息公开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J].行政与法, 2008 (8) :23~24.

政府环境信息 篇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08‟36号)精神,按照南宁市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规定的要求,我局高度重视,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现将我局2008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动公开情况

我局2008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07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及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文本;环境保护领域规划及重大决策;单位组织机构、工作职责、办事制度、权利义务、办公地址、联系方式、投诉电话等情况;各级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机构开展执法检查的项目、依据、内容、结果等情况;涉及向人民群众收费的法规依据、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及其服务内容、程序、时限、纪律等情况;行政审批事项、程序、时限和办理结果;行风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的相关制度及履行情况等。

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政策法规类的信息66条,占

61.7%;属于本单位业务类信息41条,占38.3%。

二、依申请公开及咨询情况

2008,我局没有接收到以书面形式获取政府信息的申请,但接收到部分市民通过电话或直接来访进行的信息公开咨询,主要是关于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办事程序、业务动态等方面的内容,我局均给予及时回复。

三、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明确责任。我局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把推行政府信息公开作为改进机关作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我局指定一名副局长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具体由办公室负责落实,各相关科室配合,将政府信息公开与日常的信息化、电子政务、保密等工作结合起来,确保工作有专人承办,责任到人,层层落实。

(二)建章立制,保障有力。为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局及时制定了《南宁市环境信息公开管理办法》,提出了市环保局政府信息公开的建设目标和主要内容。同时完善了《市环保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规范了市环保局政府信息公开的形式、时限和申请公开的受

理机构、流程步骤及监督途径。

(三)完善窗口,突出重点。以南宁市环境保护局网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窗口,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对网站进行了全面的改版更新。专门设置了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实现与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系统的同步,初步形成目录规范、编码统一、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的南宁市环境保护局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体系。

(四)形式多样,务求实效。我局除了着力抓好政府网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窗口作用外,还积极采取配合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积极参加“政风行风热线”节目,邀请媒体记者参加有关会议、调研、工作检查,并在报刊、广播、电视媒体上报导等多种形式,主动公开全市环境质量情况和环境保护业务工作动态信息,不断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公开对我局工作的推动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五)强化监督,确保效果。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我局从强化工作责任入手,狠抓政府信息公开监督体系建设。一方面定期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自查,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督促整改;另一方面是广泛搜集和听取群众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逐条登记,认真调查处理,不断改进政府

信息公开工作。

四、存在问题

2008,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市政府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对大量的历史文件、信息、资料的整理、加工还有待梳理和挖掘。二是在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方面还有待完善,在网站上政府信息公开栏目设置还不够明显,查询、检索系统功能还不够强大。三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上下联动机制还不完备,尚未形成通畅的自下而上的政府信息公开流程。此外,由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刚刚起步,科室与科室之间的配合还不够默契,可能会出现政府信息的滞后甚至公开不全的情况。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以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契机,按照南宁市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规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新闻发言人、申请受理等工作机制。

(二)结合我市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增强政府信息公开的互动性,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广泛吸纳群众的建言献策,变“被动”公开信息为信息主动为部门工作服务。

(三)对我局政府信息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类,加快信息更新速度,完善电子政务网站建设,增强网站的查询检索功能,拓宽公开渠道、创新公开方法、丰富公开形式,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公开服务。

(四)进一步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与改进机关作风建设相结合,建立更加完善通畅的信息收集、审核、报送、公开运行流程,以及考核、评议、监督等长效管理办法,奖罚并举,提高工作效率和积极性。

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的档案工作 篇3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 档案利用 档案鉴定

伴随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的不断深入,社会加速转型中的档案工作环境正在发生重大转变。档案馆是集中保管党和国家重要档案的基地,作为政府信息主要组成部分的档案依据《档案法》及其相关规定,依然保管在档案馆。因其内容的不公开,无法对社会开放。

2008年7月某市一位市民,到当地发改委申请信息公开,查阅1996年所住某小区占地拆迁批复,经发改委查阅,该文件依年度被整理归档后进入档案封闭管理期,作为永久保管档案已向当地档案馆移交。于是该市民来到档案馆要求查阅带有该文件的档案。但依据《档案法》,该档案未满30年,不能开放,如果查阅该档案,依据相关解密划控规定,需持有档案移交单位同意其查阅该份未开放档案的证明信,档案馆方可提供利用。为此,该市民又一次返回档案移交单位要求开具查档证明信,但被移交单位以该文件已归档,属不开放档案,应遵从《档案法》规定,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范畴为由拒绝。该市民多次往返于档案馆与移交单位之间查阅未果,最终该市民扬言要以信息不公开,政府不作为将档案移交单位及当地档案馆告上法庭。虽然事情最终没有走上法庭,但作为保管档案,查阅政府信息的第三方档案部门在政府信息越来越公开、透明的大环境下,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在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档案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档案工作如何开展成为摆在档案部门面前的新问题。

一、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工作之间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1.政府信息与档案各自依照的立法之间的冲突。记录政府信息的文件一般在法定归档期内转化为档案,因而档案包含经归档处理的政府信息,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前后演变关系,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认为现行文件和档案是同一事物不同生命阶段,从政府信息到政府档案经历了从开放到封闭再到开放的转换,其间既相互矛盾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其信息资源的功能。此外,所依照的法律规范也存在矛盾与冲突。《条例》明确规定:政府信息公开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政府运用行政权力办理的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各类事项,只要不属党和国家机密都要依法向社会公开。可见,《条例》“公开是原则,保密是例外”。但各级各类档案部门所遵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三十年向社会开放。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可以少于三十年,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以及其他到期不易开放的向社会开放的期限,可以多于三十年……”。这就造成了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开放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从而导致在效力上相互抵触。《档案法》与《条例》都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但按照上位法优先原则,《档案法》优先《条例》,而按照新法优先于旧法的原则,《条例》又优先于《档案法》,两难之中选择上位法优先,这在法理上是正确,但在实践中,任何法律规范都应与社会经济条件相互依存,《档案法》立法于1987年,修改于1996年,显然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日益显现出一些缺陷与不足,《条例》的立法精神与立法目的代表时代方向,修改和完善《档案法》使之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显得迫在眉睫。

2.传统的档案开放鉴定工作面临挑战。我国档案部门现有的归档立卷方式大部分为案卷级,特别是年代久远的档案,文件级立卷在近几年才开展。在文件的开放鉴定工作中是逐份文件逐条审查,傳统做法是一本案卷中若有一份文件或一份文件中的某一部分不适宜开放,鉴于立卷未做到文件级,就只能对整卷档案做控制开放处理。然而《条例》实施后,一份文件或档案大部分内容可以开放,只有一小部门不适合开放,但将整份文件或全卷档案划为不开放范围,显然与条例精神相违背,上述传统的档案鉴定开放的方式、方法及鉴定原则显然不符合时代的要求。

3.如何界定档案开放与保密的关系。档案的保密与开放利用是档案双重性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既相互矛盾同时也相互联系。政府部门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领域范围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档案文件,其形成渠道、表现方式、内容、服务对象各不相同,档案的密级层次也各不相同。特别是政府机构形成的档案,有的涉及国家秘密,密级级别有的高,有的低;工商税务、清产核资等档案涉及商业秘密;公证、婚姻、司法、房屋土地等档案涉及个人隐私,上述档案有的对公民都是保密档案,有的却仅限于部分人。面对复杂的档案保密范围以及多层次的政府信息公开需求,如果不能做好档案的保密工作,国家信息安全有可能受到威胁。同时,部分具有较高价值的档案却可能被束之高阁,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公开利用。切实构建一个合理和有效的档案管理模式,协调好档案开放与保密工作的关系,对有效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十分重要。

三、面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大环境,档案部门如何应对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对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工作开展是一项政府服务行为,其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状况。这种服务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面对各种层次、各种需要的社会公众。为充分体现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树立良好形象,提高效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必须服务到位,使公众满意。档案管理部门既是政府信息的收集保管地,又是为政府服务的部门,档案管理工作是服务于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所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离不开档案管理工作,政府信息公开对档案部门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应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适应政府信息公开环境,立法部门应顺应潮流,及时修订相关的档案法规。《档案法》自颁布实施以来,对推动我国档案事业法制化进程,保障档案事业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实施,《档案法》明显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日益表现出一些缺陷。要理顺档案与政府信息、档案管理与政府信息公开的相互关系,做好档案管理与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规范制度衔接,实现档案工作与政府信息公开的和谐互动;同时,正确处理好档案开放与保密的关系,有效地维护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保护知识产权,维护社会稳定;档案行政机关和各级专业主管机关,应积极配合开展《档案法》等法律规范的修改制定,尽快构建档案工作与政府信息公开互进和谐的档案法律规范体系。

2.适应政府信息公开大环境,档案工作部门应从源头做到档案文件收集齐全,及时整理归档。政府部门在行使政府职能的活动中形成大量文件,这些文件在运行周期结束后,如果不及时加以收集,或者收集不齐全,就可能导致日后查询不到这部分信息;此外,如果大量文件长期积压在各业务部门,很容易造成丢失,导致日后这部分信息的缺失。因此,档案管理部门应当担负起责任,根据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规范,对政府文件形成部门进行有效业务指导,保证政府文件收集齐全,并及时整理归档。对已列为政府公开信息的文件,为避免整理归档后又被重新打入档案封闭管理期,可以在形成单位直接划归为开放档案,确保文件在转化为档案时的有效接轨。做好上述工作,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才能切实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也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3.适应政府信息公开环境,档案部门应更新观念,改革传统立卷归档方式,推动文件级归档,加快档案信息化、数字化步伐。2009年夏天,两位市民持档案移交单位介绍信来到该市档案馆要求查阅档案,档案移交单位在介绍信上明确注明,只可提供档案正文,附件不得提供。传统案卷级的立卷方式,往往将文件正文、草稿、附件、公文批转流程等相关内容都装订在一起,这样档案部门在实际接待中操作起来很麻烦。随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不断深入,加快档案开放力度已变得势在必行。对于已移交进档案馆的档案,因历史等原因无法做到文件级归档的,应加快档案数字化步伐,逐步实现文件级检索,这样既方便鉴定审核,又方便利用。对一份档案或一份文件,把不能开放的部分做相应的处理,做到剩下的内容可以提供查阅,最大限度地开放已到期档案,实现档案安全、高效、合理的利用。

4.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求档案工作人员必须更新观念,加强自身学习,全面提高政策水平。在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档案部门工作人员应自觉增强角色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公众的知情权与信息权。在熟悉档案业务的同时,必须加强政策理论学习,提高政策水平,成为掌握政府机构政策信息及相关业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责任感,服从国家信息化战略,服从服务型阳光政府建设大局的要求。坚定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和档案信息服务核心职能不动摇,借助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增强服务理念,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提高服务能力,改善服务环境,开创档案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匡定发,罗培.论政府信息公开环境工作改革创新[J].档案学研究,2009(2).

2.唐思慧.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信息公平保障研究[J].档案学通讯,2008(5).

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系统审计研究 篇4

一、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系统审计的现状分析

(一)信息系统审计标准规范缺失

信息系统审计是由国外组织提出的,我国引入的时间较短,目前还没有建立起适合我国政府信息系统审计的审计标准和规范。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审计机关更多的运用外国组织制定的标准来开展信息系统审计,然而并不适用于我国的实际情况。例如,一般被审单位在信息系统建设时,由于资金、成本和客观环境的考虑,对硬件的购置、系统功能和人员的配置方面做出衡量和取舍。因此,被审单位的信息系统在客观条件的限制下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如果不考虑成本效益问题,单纯审查信息系统的完整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则审计人员容易发表片面的审计结论。

(二)财务数据电子化增大审计线索隐蔽性

政府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是经济业务的审计监督,因此政府审计工作的重点在于被审单位财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在对传统的手工会计进行审计时,审计人员只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完整性、正确性和可靠性进行审计,因为这些资料都有纸质的文件保存,交易过程有文字记录,有相关负责人签字,每笔交易业务都有完整的审计证据。然而在网络环境下,纸质记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电子数据的处理,即业务数据进入企业信息系统中,然后又由会计软件自动生成会计账簿及报表。大量的原始凭证的减少,会计数据之间直接对应关系的模糊,业务处理和会计数据的高度集成,使得系统输出数据与手工计算的结果可能不一致。特别是被审单位有关人员可能在系统中嵌入非法程序,篡改了会计数据,从而给审计人员打印出虚假的财务报表,审计人员很难从中发现审计线索。

(三)审计范围扩大增加审计工作的难度

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系统审计的特点和信息系统的固有风险决定了审计的范围发生了变化。首先,任何计算机系统都存在着硬件、软件和网络本身出现故障导致系统数据丢失甚至瘫痪的风险;其次,由于互联网系统具有分散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信息系统面临着电子财务数据被非法访问、篡改和破坏的风险;再次,由于财务数据电子化,保存电子数据的磁盘和磁带比纸质的凭证、账簿更加容易破坏,并且破坏后更加难以恢复;最后,由于企业内部控制薄弱,企业内部人员利用工作之便,嵌入非法程序,从而达到对会计数据的非法访问、篡改和泄密。因此,审计人员应该把信息系统看做是由硬件、软件、数据、人员管理和控制制度等组成的综合系统,审计人员除了完成传统审计内容之外,审计的重点还应该包括企业信息系统组织控制、系统安全控制、系统开发与维护控制、硬件及会计软件控制和操作人员权限的控制。

(四)审计人员知识局限性降低审计结论准确性

信息系统审计技术方法的先进性以及审计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已成为影响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首先,网络环境下信息系统审计的技术发展滞后,增加了审计的检查风险。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强大带动下,信息系统已从最初部门内信息集成发展到企业集团间集成阶段。在网络环境下,传统的信息系统审计技术,如测试数据法、平行模拟法等已不再完全适合。网络环境下信息系统审计要求动态取证,即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进行取证,审计人员不仅要完成审计任务,而且还不能干扰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正常工作;其次,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增加了审计的检查风险。网络环境下审计人员的主要工作不仅是审计企业财务状况以及所取得经营成果的数字本身,还包括审计企业财务数据在计算机系统中形成的过程。因此,作为政府信息系统审计人员,不仅要掌握财务会计知识、经济管理方法,还要掌握网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然而这种复合型审计人才目前还很少,从而导致了审计效率低下,审计质量不高,也给信息系统审计带来检查风险。

二、网络环境下信息系统审计的技术改进

(一)程序追踪

程序追踪是一种对给定业务,跟踪被审计程序处理步骤的审查技术,一般可由追踪软件来完成。该方法的优点是,可列出被审计程序中什么指令被执行以及按什么顺序执行,最终可以查出被审程序中的非法指令。程序追踪法是为了适应各种数据处理的特殊要求,保证数据处理的完整、准确,并且从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跟踪审查到记账凭证、账簿和报表。程序追踪法包括业务流程审计、输入输出控制审计和程序执行控制审计。被审单位的信息系统一般都有较为明确的业务流程,因此,审计人员可以使用追踪程序跟踪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过程、系统工作流程和程序运行过程,并且把追踪到的资料保存到特定的文件夹中,并且定期发送到政府审计机关的数据库中,审计人员根据收到的资料可以了解被审单位经济业务的产生、审批、数据输入,信息输出,操作员操作记录,业务是否按照信息系统规定的流程进行处理,从而获得审计证据。具体如图1所示:

(二)管理控制测试矩阵

信息系统是由硬件、软件、数据、人员管理和控制制度等组成的综合系统,但是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容易片面关注硬件的安全性和软件的正确性、完整性、可靠性等方面,而忽略了人和制度对经济业务的影响。管理测试矩阵(如表1)针对企业内部控制而设计,审计人员可以采用检查控制文档、问卷调查、会谈、观察等手段进行。首先是对硬件安全性和软件系统的检查,测试的主要目标检查控制措施是否能够防止来自硬件的失灵、计算机网络黑客入侵、病毒感染和具有特权员工的各种破坏行为,保障系统正常工作;其次是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审计人员应对被审单位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性和实际执行情况进行符合性测试,了解被审单位是否制定了权责分离的规章制度,对不同级别的职权是否授予了不同的权限,业务人员的工作职权是否明确清晰;信息部门对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是否遵循一定的标准,是否保存操作日志,数据的备份与软件的管理是否由不同的人来承担。审计人员最终通过完成管理控制测试矩阵了解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执行是否有效,从而发现薄弱环节。

(三)实时专家系统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基于专家系统的各种审计软件系统也在不断的普及和发展。实时专家系统是一种智能化的系统,它包含了财务会计、经济管理领域的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现代通讯技术,审计人员能够使用专家系统帮助他们来完成审计工作中的证据收集和证据分析工作,以此来弥补审计人员知识和经验的不足。专家系统主要有知识库管理系统、推理机等部分。知识库管理系统包括财务会计、经济管理领域的基本知识、计算机网络处理技术、常用的审计工具以及成功的审计案例库。推理机的功能主要是查询和预警分析。网络环境下,政府审计人员可以根据实时接收到的资料,将数据输入专家系统,推理机可根据系统知识库的数据,可以完成以下分析检查:首先,检查被审单位信息系统程序代码,即对被审程序逐条加以审查,以验证程序的合法性、正确性;其次,通过分析被审单位的系统流程来核查被审程序是否可靠和处理逻辑是否正确;最后,通过专家系统知识库中存储的数据测试程序,将被审单位的实际业务的财务数据输入,并将输出的结果与被审单位信息系统得到的结果比较,如果一致,说明被审单位信息系统功能正常,反之则可以发现审计线索。(如图2)

网络环境下的政府信息系统审计过程中,大量的财务数据和内部控制都是由计算机系统完成,更多的风险和控制措施转移到信息系统中。因此,政府审计人员要更好地履行监督经济活动职能,就必须掌握更多新的审计方法和技能,相关审计方法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吴沁红:《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综述》,《会计研究》2009年第7期。

[2]李青春:《试论政府信息系统审计的定义、产生动因与影响因素》,《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1期。

[3]王振武:《信息系统审计技术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政府环境信息 篇5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

关于报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2009年度报告的函

市政府督查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我局积极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总结,形成《重庆市环境保护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2009年度报告》,并已通过我局网站公布,现报送贵室。

附件:重庆市环境保护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2009年度报告

二○一○年三月十六日

—1—

主题词:环保

信息公开

年度报告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办公室 2010年3月18日印发

—2— 附件: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2009年度报告

为保障公众对环境政府信息的知情权,2009年,我局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积极围绕健全机构、完善制度、丰富平台、强化窗口四大主题开展工作,不断深化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全年主动公开政府环境信息7300余条,其中通过网站公开3800余条,其他渠道公开3500余条;受理5件依申请公开,答复5件,均及时办结。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按照政务公开工作要求,我局切实加强领导,一把手负总责,成立了由局长担任组长,其他局领导任副组长,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环保局政务公开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审定政务公开工作制度,研究重大事项,部署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分别由分管副局长和办公室主任担任,主要负责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为切实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我局将原设在政策法规处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改设在局办公室,局机关各职能部门和局属单位均明确主要负责人是相关环保政务公开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同时确定了具体分管负责人和联络员,把责任落实在到处室、落实到人头,实现了领导、机构、人员“三到位”。

—3—

二、建章立制,完善制度体系

2009年,我局结合机构改革及时修订《重庆市环境保护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重庆市环境保护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重点建立了《环境保护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制度》、《环境保护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制度》、《环境保护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环境保护政府公文公开管理制度》、《环境保护政府信息公开考核制度》、《环境保护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等6个制度,建立了规范、高效的信息采集、审核、发布和更新机制。为确保各项制度执行到位,我局将政务公开工作与局系统年度目标考核直接挂钩,形成了市政府、市环保局、各处室单位三级考核机制,推进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创新方式,丰富公开平台

(一)突出网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主平台地位

一是继续按照我局新修订的《环境信息公开目录》和《环境信息公开指南》,丰富和完善内外网站建设,进一步完善网上政务大厅,公开空气质量日报、预报和周报,水质月报,环境状况公报等环境质量信息,对公众较为关注的栏目,如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建设项目审批公告、排污许可证、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核算系统等制作了专题查询,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查询,进一步推进了政务信息公开。

二是依托重庆市政府市长公开信箱平台,实现了环评公众参与、信访投诉、咨询建议、环境信息依申请公开等业务的网上办理。并同步设置局长信箱,围绕当前环保政务开辟网上调查栏目,建立了信息的接受、处理和反馈机制。通过市长公开信箱、信访投诉、咨询建议—4— 等窗口,2009年,共受理各类建议、投诉、咨询、求助、申请、其他等各类来信来访共计1300余件,同时通过网上发布、邮件、电话、传真等形式及时向公众告知反馈办理情况,做到了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声,体现公开、透明、高效。

三是在内外网站开设“宜居重庆”环境保护建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特色专题栏目,增强环保工作的透明度,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同时对外与重庆市政府公众信息网、新华网重庆频道、华龙网等权威媒体联动,开设环保新闻发布会网上直播,实现了访谈栏目的回顾、直播、预告和环境重点工作、热点问题信息的及时全面报道。

四是按月编制《“重庆环境保护”政府公众信息网每月综述》,及时反映网站建设动态。

(二)强化其他平台建设

一是实行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召开新闻通报会,重庆晚报、重庆卫视等媒体确定专刊、专栏,积极引导新闻媒体公开环保政府信息。2009年,我局共举办新闻发布会(通报会)12次,配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自主新闻发布会6次,通过媒体发布环保新闻通稿76篇,组织集中新闻采访32次,接待媒体采访(来访)350余人次,参与市政府纠风办“阳光重庆”在线访谈4次,组织网络在线访谈2次。中央及市内媒体关于重庆环境保护的各类报道达2300余篇(次)。

二是通过刊物进行公开。创办了《重庆环保》、《环保通讯》、《辐射环境动态》等宣传刊物,免费向公众、企业发放。

—5— 三是充分发挥市12369环保举报热线作用,在受理污染投诉和告知处理结果的同时,向公众提供必要的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等常识。

四、强化窗口,树立良好形象

一是为规范窗口管理,我局将原由信息中心归口管理的行政大厅改由局办公室直管,并明确规定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由局办公室统一受理和答复。

二是在行政大厅设立信息公开查询窗口和依申请公开窗口中,并建立了一系列信息公开窗口工作程序。

三是在行政大厅专设了环境信息公开展厅,并设有饮水机,休闲座椅等设施。展厅内采用展版形式将国家及我市的环境保护动态、我局政务公开相关规程进行展示,让公众在办事之余,利用休息时间即可直观了解环保信息。

五、规范依申请公开工作

除上述四大主题建设外,我局高度重视依申请公开工作的规范,在政府网站、政务服务大厅开设了受理依申请公开电子邮箱和服务窗口,为申请人提供便利。接收到的依申请公开申请表,必须统一收归办公室,如申请内容属于已主动公开的内容应现场告知申请人获取信息的渠道。对不属于主动公开内容的,办公室根据申请公开的具体信息填写《依申请公开登记处理单》,提出受理意见,交由相关业务处室(单位)承办,承办处室(单位)将信息收集整理后经由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查、办公室审核、局领导审批,对于同意公开的信息,由局办公室统一通过现场答复、电子邮件、信函等方式进行答复。

—6—

六、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诉讼情况

未发生因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七、收费情况

2009年,我局在受理依申请公开工作中,未向申请人收取任何费用。

八、取得实效

自贯彻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来,我局已通过网站累计公开1万余条,实现了政务公开零投诉。“重庆环境保护”政府公众信息网在2009年度重庆市政府公众信息网站年度考评中排名第3位,并在重庆市政府网站与电子政务工作会作了题为《打造信息公开平台,服务环保中心工作》的大会交流发言,真正为环境管理决策者、社会和公众提供了多渠道、全方位且规范、高效、便捷的“一站式”环境信息支持与服务。在环保部组织开展的2009年度省级环保厅(局)政府网站绩效考核评估中,市环保局综合排名第5位,被评为2009年度省级环保厅(局)优秀政府网站,其中网站政民互动指标较为突出,单项排名连续两年居首位;网站信息公开指标处于较为领先位置,单项排名第四。

在政务公开工作本身取得成绩的同时,更具有实际意义的是,政务公开工作在推进我市环境保护工作方面取得了实效:一是规范了政府机关的权力运行,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增强了工作透明度,有效地防止了权钱交易、权情交易、权权交易、办事不公,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三是改进了机关作风,密切了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四是推进了环保工作,促进了经济社会事业和环境 —7— 保护的协调发展。2009年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满足优良的天数达303天,比2008年多6天。长江、嘉陵江、乌江干流重庆段水质Ⅱ类的断面比例达到100%。

九、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环境保护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公开意识需进一步强化、公开平台需进一步拓宽等问题,我局一是将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培训,开展工作经验交流,提高业务水平;二是将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宣传,使公众更多地了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引导公众正确行使权利。

政府环境信息 篇6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档案开放档案审查工作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来,随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及其社会影响力的逐渐扩大,加快档案开放范围与进程的呼声日渐高涨。除了呼吁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以外,如何在理念和操作等层面上,实现上述两项工作的有效衔接,正成为档案界讨论的热点。

一、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档案开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档案开放工作的法律依据及标准的可操作性不强

1.对档案开放范围及时限等内容作出相关规定的主要法律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及《各级国家档案馆开放档案办法》等法律法规。在实践操作中,上述法律法规存在解释随意性较大的问题。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二十条和《各级国家档案馆开放档案办法》第二条,均将提前开放档案的范围限定为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类,时限则分别为“少于30年”“随时”和“可提前”(具体条款从略)。相较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更为直接和具体,该条例除了规定“须依法主动公开”“应重点主动公开”和“可由民众申请获取”三类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以外,其第九条至第十二条分别较为详细地列出了“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须依法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以及“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应重点主动公开”的内容。

2.目前,档案开放审查工作确定档案是否可以向社会开放依据的主要标准是《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解密和划分控制使用范围的暂行规定》,其第七条规定:“各级国家档案馆保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形成的历史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形成满30年的已解密的档案和未定密级的其他档案,凡涉及下列内容的应当控制使用”,但其所列举的涉及我党和国家重大问题、重大政治事件尚未作出结论的;涉及国内行政区域之间的边界问题,对社会开放后可能激发边界纠纷、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团结的、涉及准确记载风俗民情,对社会开放后可能资敌军事、经济战略,或损害民族形象等20类档案,在表述上都较为笼统。特别是其中“涉及公民隐私的,对社会开放会损害公民声誉和权益的档案”应当限制使用这一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即使在查阅《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个人隐私”的解释后,仍无法准确界定哪些档案信息是属于公民个人隐私的。

(二)档案开放工作的主体有待进一步拓展

在档案开放工作的主体上,我国档案开放工作只能由各级国家档案馆针对已移交进馆的档案开展,而保存大量政府信息和档案资源的机关档案室的地位却一再被忽视,并没有被赋予开展档案开放工作的职责。在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一方面,各单位承担着政府信息是否可以向社会公开的判定工作,机关档案室还承担着向社会提供档案利用的工作。事实上,无论是政府信息是否公开的判定,还是档案信息是否可以向社会提供利用的判定,其工作性质已经属于或部分属于档案开放审查工作的范畴,档案开放工作的义务主体实际上已延伸至各单位,特别是机关档案室。另一方面,档案形成单位更熟悉本单位的情况,更了解政府信息或档案的内容,在判定档案是否开放方面更具有权威性。因此,有必要在法律法规中赋予机关档案室档案开放义务主体的地位,并对其法定权限、工作职责与内容作出明确的规定。

(三)档案开放审查与档案利用工作客体单位存在偏差

国外较早按件为单位进行开放审查,而国内的审开放审查普遍按卷为单位进行。虽然档案开放从属于档案利用工作,但是档案开放审查工作的客体实际上与档案利用环节中的客体单位存在较大差异。换句话说,档案开放鉴定工作是按卷或件为基本单位开展的,而档案利用工作则多按件或文件内的部分信息为基本单位进行的。以地市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利用最多的婚姻登记、用工、知青档案为例,除少数情况以外,基本上仅利用与利用者相关的一份或数份档案信息,而非某卷或某件档案的全部。例如:婚姻登记档案仅需提供婚姻登记审批表、登记人双方单位介绍信,婚姻登记档案中的体检证明、户口本、身份证等其他信息页无需提供。对于用工、知青档案来说,利用者仅需涉及本人的相关信息,而该信息仅为一批次用工或插队档案中的某一页或某一条。而在归档立卷时,则大多是将一个单位一批招工人员名册或一个乡一批的插队人员名册组成一份文件。由此可见,目前按卷或件为单位进行档案开放审查工作,其审查的档案单位大于档案利用中利用者所需的档案信息需求单位,其结果必然导致部分档案信息被“无辜”置于控制使用的范围之外。

二、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档案开放工作的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档案开放工作应确立“依法开展、以人为本、分期审查、注重低龄、工作融合”的指导思想,积极适应新形势,面对新问题,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档案信息需求,进一步挖掘档案价值,发挥档案功能。具体如下:

(一)修订完善档案开放工作的法律依据与标准

1.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标准。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立法思想和基本原则为指导,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涉及档案开放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有机结合,由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适合本地区档案开放工作需求的《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解密和划分控制使用范围的规定》的实施细则。在此基础上,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及《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以下简称8号令),尽可能详细地列出各类区分控制使用和开放(含提前开放)的标准。同时,对各标准作出详细解释并配以适当范例,以便增强档案开放审查工作的实操性。

2.实行档案开放审查标准备案制。由档案形成单位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本系统职能、工作性质和特点,制定与本地区、本系统实际相符的档案开放标准。可以借鉴8号令实施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由档案形成单位或其主管部门制定完善、详尽的本地区、本系统档案开放审查标准,并报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各档案馆在汇总上述单位审查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完善本档案馆馆藏档案的开放审查标准。

(二)明确档案开放工作的主体地位,实施档案开放分阶段审查

如前所述,机关档案室在提供档案利用方面比国家档案馆更有优势和说服力,与其要求国家档案馆在档案室移交档案后花大力气对档案进行开放鉴定,不如直接赋予机关档案室开放档案提供社会利用的权限,即进一步规范档案开放的义务主体,赋予档案室档案开放义务主体的地位,并对其法定权限、工作职责与内容作出详细、明确的规定。

同时,笔者建议档案开放审查工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开展:第一阶段为档案形成过渡期的开放审查,即政府信息尚未归档,属于归入机关档案室集中保管前的阶段。该文件的政府信息公开属性由政府信息公开承办人员完成,政府信息公开承办人员经审查确定某份文件属于主动公开的性质,实际上赋予了该份文件在归档后属于应向社会开放的属性,也就是完成了该份文件归档后开放与否的审查工作。第二阶段为档案室室藏期的开放审查,即文件材料归档后尚未向档案馆移交,在机关档案室保存的阶段。较具代表性的是地方各区县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及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上述单位保管的用工档案和婚姻登记档案,由于直接涉及公众切身利益,其利用相当频繁。从这个角度而言,机关档案室工作人员对是否提供利用的判定实际上也就是对档案开放与否的审查,理应将其列入档案开放层级之中。第三阶段为档案馆藏期的开放审查,即为正在开展的档案馆对馆藏档案的开放审查,包括馆藏档案“封闭期”已满的正常开放和提前开放两项工作。

(三)做好开放审查与提供利用的有效衔接

一是优化档案开放审查方式。缩小档案开放审查客体(对象)单元,实行按件甚至以文件记载信息为单元开展档案开放审查工作,这样可以从工作方法上杜绝传统审查方法因某份文件或某份文件中记载的部分信息内容需控制使用,而最终导致案卷或文件整体不能向社会开放现象的发生。二是强化档案开放审查技术手段。借鉴国外档案部门及我国外交部档案馆所采用图像遮盖法等技术手段,遮盖文件中不适合开放的部分信息,在保证遮盖部分信息安全的情况下,开放该份文件供利用者使用,以满足社会公众对档案的需求。

*本文为北京市档案局项目“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档案开放工作研究”(项目编号:201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舒任颖.中外档案开放利用中的法律问题之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07.

[2]谭建月.档案开放范围的法律规定与实际操作的偏差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孙娇.实施开放档案鉴定工作细节研究[J].民营科技,2011(3):111-112.

[4]匡定发,吴文革.论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开放的共性与差异[J].档案学通讯,2009(3):22-25.

政府环境信息 篇7

关键词:信息公开,档案信息服务,档案信息资源,法规

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章第十六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向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提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此条例的出台使档案部门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场所在法律上得到了明确, 因此向公众主动提供及时的、有效的、高质量的档案信息服务成为档案部门不得不考虑的一个课题。

一、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加强研究档案信息服务的意义

1. 是对《条例》理念的具体实践。

《条例》的理念就是要公开政府信息, 而档案部门加强档案信息服务的目的也正是为了让社会了解更多的档案信息。可见, 《条例》的立法理念正是迎合了档案信息服务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原则。近年来, 我国各级档案馆对于《条例》的出台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一些档案馆更是通过创新改革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对《条例》的内容进行推广实践。例如, 上海市档案馆通过不断完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强化资源建设、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断优化“窗口”服务, 深入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开发利用工作。他们在地处闹市的外滩新馆专设了政府公开信息查阅服务中心, 坚持全年365天提供开放服务, 且中午照常接待查阅[1]。然而, 档案信息服务承担着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重要职责, 档案信息服务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品质。因此, 只有通过档案信息服务的实践才能促使《条例》不断完善。

2. 是构建和谐、公平社会的手段。

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并受到了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加强档案信息服务研究, 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政府的工作, 也可以让更多的人利用档案信息, 从而有利于公平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档案信息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宝贵财富, 可为公民了解历史文化、满足现实需求提供重要的信息资源。如何将档案资源以及档案信息中蕴藏的潜在价值服务于民是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途径, 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则是构建和谐、公平社会的基本条件。所以说档案信息服务的深入研究是维护公民的信息权与知情权的有力工具, 成为构建和谐、公平社会的重要手段。

3. 是提升档案工作的有效途径。

加强档案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 在满足社会利用的同时, 也在无形中促进工作人员服务水平、服务手段的提升以及服务设施等的完善。档案服务作为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成为提高档案工作质量的主要推动力。随着档案信息服务思想的强化, 首先, 档案部门会更加注重加强人才培养, 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不仅要具备档案管理思想还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其次, 通过优化档案信息服务方式, 开发信息检索途径从而为人们提供便捷、及时的服务;再次, 为满足更多的服务需求, 档案部门会加大资金投入, 改进技术设备, 美化服务环境, 提高整体设施。由此可见, 档案信息服务在整个档案工作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 是提升档案工作的有效途径。

二、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档案信息服务面临的困境

1. 传统思想产生的障碍。

一直以来, 档案工作把维护档案完整与确保档案安全、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寿命与存贮社会历史记忆、维护历史真实面貌作为首要任务, 重保管轻利用成为档案工作的主导思想, 在这种工作模式的影响下档案工作人员将自身的角色定位在“管理者”而非“服务者”。传统思维方式一直渗透在档案服务之中, 制约着档案服务水平的提高。然而, 档案信息服务作为政府信息公开重要途径之一, 从而极大地阻碍了政府信息公开持久的进行。

2. 政策法规相互不协调。

《档案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30年才向社会开放。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类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 可以少于30年, 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以及其他到期不宜开放的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 可以多于30年, 具体期限由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订, 报国务院批准施行。”《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 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 从其规定。”由此可见, 政府信息一旦进入档案馆成为档案, 就要遵循《档案法》的有关规定, 档案应自文件形成之日起满30年才向社会开放, 这就违背了《条例》所提出的政府信息“以公开为原则, 以不公开为例外”的立法原则。《档案法》是档案人员职权的体现, 《条例》确定了公众作为权利的主体拥有知情权, 因此对于入馆的政府信息的权利主体存在纷争。

3 服务质量不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实现了档案需求的多元化以及档案服务的社会化。由于受现有服务水平的制约,导致服务方式单一,服务内容封闭,保障机制缺失,造成了我国档案信息服务质量总体不高。然而我国正处于推进民主政治化进程中,政府信息公开是实现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并逐渐受到重视,档案部门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服务主体之一,传统封闭式地档案信息服务显然已不能适应政府信息公开的大环境,因此打造高质量、高效地档案信息服务成为各级各地档案部门所面临的重大考验。

4. 管理体制尚不完善。

我国档案管理采取的是档案馆与档案室两层管理的模式。按《条例》规定政府信息在生成以后, 即要公开, 为公共提供信息服务, 但如果政府信息一旦进入档案室, 由于档案室属于一个单位内容机构, 有权决定档案信息提供利用与否。根据文件双重价值理论, 在档案室阶段, 现行、半现行文件大多处于对形成者有用的第一价值状态, 缺乏对社会的第二价值或第二价值很弱[2]。因此档案室对政府信息社会价值的判定极易造成失误从而导致其不能或延时公开。另一个方面, 在政府形成单位已公开的信息, 一旦进入档案馆, 根据《档案法》规定却要进入封闭期, 不提供给公众利用, 因此违背了《条例》的公开原则。由此可见, 我国档案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政府信息公开服务, 档案部门应着力创新管理模式, 形成更加完善的档案管理体制。

三、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提升档案信息服务的策略

1. 更新服务理念, 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

思想理念是一切活动的基础, 对所有工作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 因此意识的改进是提升档案信息服务的前提性、基础性工作。笔者认为意识的提升应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活动主体即档案人员意识的提升。档案人员应通过培训学习等途径清醒的认识到自身角色定位, 将自己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的角色意识要增强。档案人员还应深刻的认识到档案信息服务的重要性, 积极主动的研究提升信息服务的对策并将其落实到实处, 以提高用户的满意程度。二是受众主体意识的提升。档案部门要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培养用户群体的信息意识、信息查询意识。如档案部门可以利用本地报刊、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宣传档案部门向公众信息服务的内容、查询时间、查询方法、服务条例;以及通过自己的门户网站及时发布公告或相关信息等。

2. 加强信息资源开发, 奠定坚实的服务基础。

为了提高档案信息服务能力,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第一, 内容全面性。面对巨大的社会需求量, 档案部门所保存的信息量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承担政府信息公开职责的重要部门, 档案馆有责任和义务丰富馆藏并为社会公众提供全面综合的档案信息, 满足社会各界的需要。第二, 结构合理性。档案用户的多样化势必导致档案用户需求的个性化, 而档案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又要求馆藏档案资源数量充分, 结构合理。目前, 各级各类档案馆馆藏资源却显出致命弱点:结构不合理, 机关档案比例过大, 而涉及民生, 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档案却显得匮乏[3]。因此档案部门要通过多种渠道采取有效的方式充分挖掘整合关系民生的各类信息资源, 打破“重机关, 轻民生”的结构格局, 加大民生档案信息比例。第三, 公开时效性。档案部门应及时收集整合在公开范围内的信息资源, 尤其是涉及公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以及公共安全有关的问题, 都应该做到及时收集、及时公开。

3. 协调法律法规, 完善规章制度体系。

《条例》的颁布从法律上切实维护民众的信息权和知情权, 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 加快实现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作为档案部门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重要的法律依据, 其基本原则是以实现信息公开为目标;《档案法》的立法之本是为了加强对档案的管理和收集、整理工作, 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从而实现对全国的档案事业实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和指导。由于二者目标取向的不同导致了法规内容上的冲突, 政府信息一旦失去现行效力便作为现行档案进入档案馆, 既然成为档案就必须遵守《档案法》。笔者认为, 《条例》的内容理念顺应了社会制度民主化发展潮流, 《档案法》相较于《条例》有更为迫切的修订要求。因此, 修改《档案法》、《档案馆工作通则》和《机关档案工作条例》等法规, 要明确标注或加以补充符合《条例》规定的政府信息或具有一定时效性的非现行档案应直接予以公开或提前公开。做好档案管理与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规范制度衔接, 理顺档案与政府信息的关系。这些法规制度应体现在档案信息的资源整合、公开发布、接待查询等各个环节, 如征集接收制度、整理制度、保管制度、信息公布制度、接待查询制度等[4]。

4. 打造人性化的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平台。

以需求为导向建立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平台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服务对象。由于信息分配的不平衡性, 向服务对象所提供的服务也应体现出侧重点, 如针对弱势群体提供便捷有效的检索、获取、利用、咨询等一系列服务, 必要时可以为信息弱势群体开通“绿色通道”, 切实保障所有公民应享有的信息获取的权利。第二, 服务内容。除了提供传统的信息服务外, 还要不断更新、拓展信息服务内容, 这种“服务内容”的扩展可以体现在服务人员应对文件内容有所把握的基础上, 向用户提供与现行文件相关的知识性说明或解释, 包括申请公开条件、方法、程序等, 还可以协助用户获取相关背景资料。第三, 服务方式, 由于传统的服务方式过于单一, 导致信息流通不顺畅, 信息接收不便捷等问题, 因此档案部门有义务提供多种服务方式满足用户利用需求。第四, 服务机制。改变传统的服务模式, 引入具有实践性、创新性服务机制, 如竞争机制、反馈机制、绩效评估机制等。除此之外, 档案人员应变被动为主动, 定期走访一些信息化程度不高的地区并设立档案信息查阅点, 了解当地群众的档案信息需求。可以说, 系统化、人性化的信息服务平台是完善档案信息服务的驱动力, 从而推进整个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正德.档案部门服务政府信息公开的实践与思考[J].档案与建设, 2008 (3) .

[2]赵力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档案利用的冲击和促进[J].中国档案, 2008 (11) .

[3]刘金霞.档案馆用户满意度定量分析[J].档案学研究, 2010 (1) .

试论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 篇8

首先,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意识淡薄。政府部门通常习惯以管理者姿态处理各类事件,也习惯以管理者的姿态面对公众。比如,在“松花江”污染事件上,政府遮遮掩掩,提供虚假的信息,使这起重大水污染事件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无法估量地危害。这说明,我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意识淡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很不健全。

其次,公众环境意识和参与技能不强。公众是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运行源动力所在,对政府来讲,公众是否具有高度的参与意识,并且具有推动政府的环境信息公开、重塑制度文化的关键性外部的力量。这意味着公众可能对相关环境信息呈现“选择性的关注”,对于自家门前的企业排污情况可能比较关注,而对于环境规划等涉及群体利益的环境信息很可能会漠不关心。此外,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的特点是自上而下的,这种政府主导下的公众参与,如果不涉及到自己的根本利益,公众很难把自己的独立立场充分地表达出来,从而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公众参与对政府决策和政策执行的有效监督。公众获取环境信息的程序方面缺乏保障和救济。同时,在公民无法正常获取环境信息时也没有任何救济手段和途径,程序上的保障极其匮乏。

第三,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立法缺陷。我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还在于其缺乏相应立法保障。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立法的缺陷与不足。其缺陷与不足主要表现在:政府的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过窄、政府公开的环境信息以及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渠道与公众需求不对称、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地法律救济不完善。在我国政府掌握的绝大部分环境信息处于相对的封闭或闲置状态,许多涉及公众利益的规范性文件只被政府部门作为执法的内部规定,而不向公众公开。由于我国对保密文件以外的政府环境信息是否公开一直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统一的规定,造成一些非保密文件难以通过正规渠道及时向公众开放。

二、政府环境信息公开障碍的原因分析

第一,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过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包括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制度研究不论是义务主体还是权利主体,范围都过于狭窄。这样的规定还是极为不科学的,不符合当今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扩大化趋势。“政府环境信息公开”中所提及的作为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义务主体只有环保部门一家值得商榷。公开主体如只局限于环保单个部门,则很难保证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自然不利于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真正落实,也不利于政府的环保决策,所以必须由各部门协调一致,共同公开环境信息。

第二,政府公开的环境信息与公众需求不对称。根据《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第十一条规定,我国目前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有17个方面,可以概括为以下三大类:环境质量信息,主要包括国家、省市环境质量的状况公报、地区或流域环境状况和城市空气的状况;环境违法信息,主要包括生产和日常生活消费行为过程中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有害环境物质的生产和消费,重大环境事故,这些环境污染、破坏行为对环境和公众产生的影响;环境的管理信息,主要有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标准及相关解释等规范性法律文件,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环境保护规划、计划、开发建设活动,环境行政机关的组织、工作程序、和执法依据等内容。

第三,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渠道与公众需求不对称。环保部门应当将主动公开政府环境信息,通过政府网站、公报、新闻发布会等,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综观我国现有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渠道,主要有:新闻发布会、信息公开手册、政府机构公报、公告栏公布,报纸杂志刊登,设置咨询电话,网上提供信息,办公过程中的有偿提供,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截至目前为止,政府公布环境信息地最主要渠道仍然是互联网。不可否认,它具有快捷、低成本、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优势。由此可见,环境信息披露渠道和公众获取环境信息渠道明显不对称。

三、政府环境信息公开问题的改进对策

首先,拓宽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包括义务主体和权利主体。例如,美国《信息自由法》规定,环境信息公开义务主体不仅仅局限于美国联邦环保局,还包括总统行政办公室、内阁各部、军事部门、政府公司、政府控股公司、独立管制机构以及行政部门设立的其他公营部门。拓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义务主体是当前首要任务。由于我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义务主体过于狭窄,应将其扩展为包括环保部门在内的履行环保责任的所有政府部门,包括国务院、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相关主管部门、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相关主管的部门,形成中央与地方相结合、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相互协调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责任主体。

其次,完善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即环境信息。环境信息公开的范围涉及哪些环境信息该公布;环境信息公开例外情况则涉及哪些环境信息应作为特殊情况而不应公布的问题。因此,完善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必须拓宽环境信息公开范围,严格界定环境信息公开问题,双管齐下。拓宽环境信息公开的范围,《奥胡斯公约》规定环境信息公开的范围应至少具备三大类别,分别是“环境现况”、“对环境的影响及可能影响”和“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及可能影响”。从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的立法规定和实践情况看,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都没有超出以上三大类别,尤其是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及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对周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这两方面的内容比较缺乏。因此,我们在进行制度构建时,应以以上三种类别作为框架来规定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尤其完善后两者的内容,从而方便公众了解其工作和居住地的环境污染信息,以助于其认识到所承受的环境风险。在此前提下,一方面,公众可以基于对人身和财产权利保护,主张排污者采取防范性措施消除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公众也可以通过对周围环境信息的掌握和分析采取适当的预防侵害的措施。这些都可以加强公众的参与,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

最后,选择合适的环境信息公开的渠道。环境信息公开的渠道涉及采用何种途径使环境信息有效公开。政府如果不能为公众提供充分的信息或者公众缺乏畅通的信息渠道,所谓的面向公众的政府信息公开也就沦为了一切滑稽剧或悲剧或悲喜剧序幕。环境信息公开的方式应因环境信息公开的对象文化程度、社会的背景、环保知识水平不同而有所差异。我国公众文化程度、社会背景等参差不齐,对环境信息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的程度也有所差异,这就决定了我国环境信息公开方式应当针对不同情况而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政府应成为环境法规、方针政策、生态建设等公共物品的提供者,环保科技创新的扶持者和环境保护的管理者,应选择合适地方式公布环境信息。

参考文献

[1]朱谦.政府环境信息公开范围及例外[J].学习论坛,2010,(1):78-80.

[2]唐昊.公民申请环境信息公开为什么这么难[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1,(18).

[3]张健.环境信息披露的除外规则[J].法制与社会,2009,(6):257-258.

[4]吴义太,李森.论我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立法价值[J].商业时代,2009,(3).

政府环境信息 篇9

1.1 信息资源和政府信息资源

目前, 国内外对信息资源这一概念的认识尚未达成共识。综合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 有两种观点具有代表性:一种观点是狭义的理解, 认为信息及其载体就是信息资源;另一种观点是广义的理解, 认为信息资源不但包括了信息及其载体, 而且反映了信息采集、传输、加工、存储与利用的能力和发展潜力。狭义的信息资源是经过采集、加工、有序的、有价值的、有共享的可能的信息。

政府信息资源包括政府部门为履行管理国家行政事物的职能而采集、加工、使用的信息资源, 政府部门在业务过程中产生和生成的信息资源, 由政府投资建设的信息资源以及由政府部门直接管理的信息资源。政府信息资源是政府行政管理的基础、科学决策的依据、联系公众的纽带、宏观调控的手段。因此, 政府信息资源是信息资源类的一个子集。按照广义信息资源的理解, 政府信息资源可理解为政府行政工作中所产生和利用的信息资源。

1.2 政府信息资源的分类

政府信息资源的分类是指把具有某种共同属性或特征的信息归并在一起,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其类别的属性或特征来对信息进行区别。按内容划分, 政府信息资源包括:政治信息资源、经济信息资源和社会信息资源。根据信息流来分, 政府信息资源主要有三种:政府对政府之间的信息流, 政府对企业之间的信息流, 政府对居民之间的信息流。根据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来分, 政府信息资源主要有服务信息和反馈信息。前者是指为社会各界服务的信息, 是政府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者是指来自各行各业、各基层群众和各学科专家学者的批评、意见、建议等, 或来自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等。

1.3 政府信息资源的特征

政府信息除了具有一般信息的基本特征外, 还有其自身的特点,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征: (1) 宏观性:政府信息通常不是追求直接的经济效益, 而是政府的工作效益或社会效益, 它主要从宏观角度来反映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情况和问题, 即使是反映一些局部性的情况和问题, 也对全局具有普遍的意义。 (2) 权威性:政府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 而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代表国家行使权力, 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 这种政治地位决定了它的权威性。因此, 由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提供、发布的信息, 具有很高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 目的性:政府信息具有很明确的目的性, 或者为政府决策服务, 或者为各部门各行业的发展服务, 或者为社会公众服务。 (4) 共享性:政府信息资源应该为国家所有、全民所有, 而不能为部门所有、个人所有。在不危害国家民族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前提下, 部分政府信息资源要与公众共享, 部分信息在政府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共享。在信息共享的同时, 还要注意信息安全和信息隐私保护。 (5) 机密性:政府信息资源有相当一部分涉及到国家重大的方针政策、政府活动、工作部署和社会动态等机密性信息。其机密程度高, 意义重大, 稍有不慎, 势必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

1.4 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政府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 政府部门要组织和鼓励非政府机构从事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政府信息资源利用是指经过采集、加工、存储的政府信息资源, 通过检索、传递, 提供给相关组织和个人, 以满足其信息需求的过程。事实上, 信息资源的价值只有通过利用才能体现, 才能实现信息资源的增值和效用。

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二者之间并非孤立, 而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开发是利用的前提, 利用为开发提供动力和方向。开发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反之, 用户强烈的利用欲望和行动, 必须促进开发工作的进展, 利用是开发的延续。任何开发行为的最终目标都能够在其利用过程中产生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2 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目前, 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与其业务流程相关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如金字系列工程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二是在公共服务领域对社会提供信息资源服务。政府部门信息资源开发以各类政府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络为技术基础, 逐步发展, 提供了大量的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信息产品和服务。

我国政府部门掌握社会信息资源80%的有价值的信息, 3000多个数据库, 但大部分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亟需要采取有效手段让这部分库“活”起来, 进入市场, 产生增值。各省有关部门对省内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通过网络手段做了一定的工作, 但在全国范围内还未形成将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态势, 缺乏行之有效的组织和办法。

我国政府上网工程虽然已在全国铺开, 但在办理各种事务的电子政务难以真正地通过网络进行。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因特网这种最廉价便捷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在我国兴起后, 一些政府部门对于把自己的信息拿出来共享的意识还不够强, 有些政府部门的部门利益意识又太重, 不愿将信息共享, 这就亟需我国信息主管部门对其进行组织和引导;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灵活的机制和政策:长期以来政府信息部门的大量建设资金投入到硬件设备上, 缺乏信息录入、信息更新、信息深加工的专项资金和技术, 更缺乏把这种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后产生增值的手段。电子政务的有效开展必须以充足的政府信息资源作为前提, 这样才能解决政府信息化过程中“路多车少、有车无货”等问题。

分析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开发现状, 目前存在的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缺乏统一的信息资源管理协调机构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协同作战, 而这又需要国家有效地参与, 作出有效的管理、规划与协调, 保证这一产业链条的有效转动。在我国, 缺乏国家层次的全国性、跨行业、强有力的管理协调机构。这对实施国家的发展战略、发展协作性的生产体系、规范行业行为等不利。

2.2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性差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是一项巨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因素非常广泛。这些因素任何一种形式的不正常, 都会使它们成为制约共享的因素。这些因素及其对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制约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总体来说, 它们主要是通过信息、权力、利益三个要素的变化和作用来影响信息资源共享的。现代政府管理体制与传统政府管理体制的冲突影响了信息共享的需求, 电子政务统一运作与各级政府各自为政的冲突影响了跨部门信息共享。信息无偿提供与部分信息有偿提供的冲突影响了信息的有效提供。共享系统的内容规划者与开发设计者之间的磨合不够影响信息共享的实效性。

2.3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方面的法规滞后

这表现在没有建立统一的规则, 不具备良好的法律环境。比如信息产权保护与信息资源共享矛盾。信息资源的共享特性, 可以使信息资源的价值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 而知识产权保护的目的在于通过法律保护产权所有者的私有权益, 虽然信息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从本质上并不冲突, 但实际操作中, 两者似乎是一对矛盾, 因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必然会缩小信息资源共享范围。

2.4 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缺乏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

要提高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 应该建立一套能够客观有效地评价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指标体系。目前, 我国虽然有国家信息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企业信息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政府网站的评价指标体系, 但是还没有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 还没有行之有效的能够客观反映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国家信息产业部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曾经组织专家学者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评价进行过研究, 只是提出了一些评价指标的建议, 评价方法也只是简单的线性加全法。

3 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综合分析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参照国外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战略, 从政府信息资源的政策法规管理机构、信息内容、基础建设、标准化、网络安全等方面, 制定出我国的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

3.1 制定相应的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法规

制定尽可能完善的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法规, 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工作。可以参照发达国家的做法, 如美国的信息政策法规, 在加强信息政策法规上做文章, 做好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大环境。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要涉及到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及其法规问题, 国家应制定政府信息资源开发的法规和条例, 对政府信息公开化原则、开发信息资源的组织机构及职责、政府信息的发布和政府信息的保密等项工作, 都作详细全面的规定, 以确保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遵循统一的规定, 通过立法确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地位、原则和保障措施, 以保证在安全保密范围之外的政府信息资源的公开利用。要实现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市场化。政府除了承担公开政府信息资源的重任, 还应在这一运行体系之中扮演综合管理的角色, 规范市场化运行, 包括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 扶持多元化信息服务主体, 维护信息服务竞争秩序, 监管信息服务效果, 尤其是加强对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不正当行为的监督, 保证信息的客观性、准确性, 防止信息加工中的污染, 以及防止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共享造成对信息主体权益的侵犯和利益的损害等。

3.2 加强对政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组织与领导

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 不纯粹是一项技术工作, 它涉及到各个政府职能部门, 而各个政府职能部门从不同的角度行使自己的职权, 往往强调本部门的重要性, 难以形成应有的合力。同时, 在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内部, 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涉及到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传统管理方式和工作习惯的变革, 涉及人财物的投入和各项工作的协调, 任何一个环节的工作不到位, 都会影响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施。因此, 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实行“一把手”工程, 加强协调, 实施统一的、强有力的领导。

3.3 转变政府信息服务机构职能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几乎都设立了自己的信息机构, 成为政府信息资源供给的主体, 负责本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和信息资源系统的开发应用。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广泛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政府部门一般不可能配齐各类专业人员;政府自身网络的狭隘性也使信息机构难以留住一流的信息技术人才, 造成运行维护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足, 直接影响政府信息化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和经济性。此外, 我国政府信息机构基本上都属于事业单位, 对政府部门通常是提供无偿服务。这种模式是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 已经不适应今天市场经济条件的要求。政府信息机构没有经济上求生存的压力, 也就缺乏走向市场提供有偿服务的动力, 不利于信息商品化、信息服务社会化和信息机构企业化。

3.4 加强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是现代信息资源的主要存储方式。目前, 以政府公文和政务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办公业务资源数据库已普遍建成, 国务院一些部门各自建成了业务数据库, “十五”期间, 我国部署了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以及宏观经济等4个数据库建设工作。政府信息资源库建设实行政府自建和市场集成的联合建设道路。数据库建设中必须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全网共享的原则, 对于每一个系统应做到统一设计、分别建设;对原有的数据库进行改造, 增加新内容, 对单位已有的数据库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 建成统一的服务于办公业务网的数据库群, 建设政府信息资源库的目录体系, 建设支持政府决策工作的国民经济综合数据库、社会和历史数据库、自然资源数据库。

3.5 加强信息内容的筛选和信息服务工作

如何更有效地加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 重点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做好共享信息和公开信息的开发工作。

加强信息内容的筛选。政府虽然掌握着80%以上的信息资源, 但并不是什么信息都能上网的。应按照相应的条例确定信息审查标准, 以区分和筛选政府信息资源安全信息和不安全信息、内部信息和公众信息, 把握好保密与公开的原则。

拓展政府信息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一方面, 政务信息应把握新、准、快、精四点, 主动听取领导同志的意见, 主动与部门、基层单位进行网上的或走出去的信息交流, 拓展信息收集的内容, 及时处理反馈意见;利用因特网查询国际国内最新信息, 编制出有深度与广度、高质量与高层次的调研报告, 提供给领导决策使用。另一方面, 要注重信息资源的广泛性, 包括国内外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信息时效性要强,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政府信息最方便、最直接、最迅速、最权威的优势;覆盖面要大, 兼顾区域内政府管理的各行各业;实用性要强, 去掉虚假信息, 既向下提供信息, 又注重吸收基层丰富的信息来源。总之, 开发好政务信息的内容, 才能使政府网上的信息常更换, 才能保证政府及时、客观、准确公开于公众的信息, 保证信息资源服务于社会和公众。

参考文献

[1]王长胜主编.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12) .

[2]刘强.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1) .

[3]刘焕成.提高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对策研究[J].电子政务研究网, 2005, (3) .

政府环境信息 篇10

一、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保障公民档案利用权利的必要性

2008年5月1日, 我国正式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根据其中相关条例规定, 我国公民普遍享有档案利用权利, 这就使得公民的档案利用权利具有了法律依据。尽管从法规的颁布实施到公民合法权利的真正实现还需要付出多方面的努力, 但此《条例》的执行从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我国公民依法享有档案利用权利的步伐。随着社会民主的进步与发展, 在政府信息公开化的需求下, 确保公民档案利用权利的实现已经成为我国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这意味着我国政府在享有相应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构建出公开、透明的阳光政府。档案部门掌握着大量政府信息资源, 在政府信息公开的时代背景下, 档案部门有必要向社会公开具备原始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的档案信息。

二、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保障公民档案利用权利存在的问题

1. 政府信息公开相关制度尚不健全。

《条例》虽然为公民获取、利用信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但在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过程中并没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作为保障。如《条例》第十九条规定, 政府相关行政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 不仅如此, 此条款还明确列举出了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所应该涵盖的具体内容。这使得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要求具有了法律意义。但在2010年公布的《中国透明度报告》中却指出, 未依照要求编制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的情况依旧存在, 而个别提供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南的单位, 其提供内容并未涉及本级政府, 只是象征性地涉及所属部门和下属区县。导致这种结果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保障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制度不到位, 政府部门在进行信息公开时没有具体标准可循, 没有统一尺度可依, 政府信息公开的效果可见一斑。

2. 信息公开观念尚未深入人心。

档案工作人员信息公开观念的缺乏是阻碍档案利用权利实现的重要因素。由于档案工作不是紧迫性很强的工作, 不会在短期内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至于档案部门无法认识到本部门工作的重要性, 认为档案信息资源是其“私有资源”, 致使档案开放力度不够, 而影响到档案工作的竞争服务意识。

三、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保障公民档案利用权利实现的对策

1. 建立健全档案开放法规体系。

从目前档案开放和政府信息公开两者制度建设的最高形式来看:一部是已经颁布施行20多年的法律———《档案法》, 一部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法规———《条例》, 虽然两者都致力于对公民知情权的满足, 但仍然存在时间和空间边界上的“衔接断层”, 以及“权利空挡”、“保障缺位”等问题。因此, 应尽快修订出一部能够与《档案法》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的《信息公开法》, 构建政府信息公开和档案开放两法并存、法律等级相同、法律效力相同的框架体系, 逐步实现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开放制度建设的协调一致。

2. 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监督机制。

要想使公民档案利用权利能够方便、快捷、准确地获得, 必须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保障机制。为使信息公开工作顺利开展, 《条例》第四章对“监督和保障”作了专门阐述:其中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对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考核、评议;公民、法人和团体组织可以对不履行信息公开义务的机关进行举报。”但是, 《条例》并未就赔偿、责任监督体系做出具体说明。笔者认为, 在建设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监督机制这一问题上可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经验, 如美国在《信息自由法》中表明“地区法院在判决行政机关对原告提交不正当地拒绝公开的文件以后, 行政机关不执行时, 法院可以判决行政机关藐视法庭罪。”通过加强司法监督和法律法规来阐明该国政府对信息公开方面秉承高度负责的态度, 这对信息公开工作的高效完成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3. 转变档案部门服务思想、创新服务理念。

要想完善档案信息利用, 档案部门需要从领导到工作人员进行整体的服务思想转变, 相关人员必须打破档案利用工作陈旧而封闭的思想观念, 面向市场。同时, 档案部门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档案利用者。这就要求档案部门想公民所想, 为公民所为, 时时刻刻为公民提供一个干净、舒适的利用环境, 对每一位前来查询档案的公民热情接待, 礼貌服务。

4. 提高公民档案信息利用维权意识。

档案信息利用维权是指档案利用者依靠现有的宪法、法律、法规, 以合法方式及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从而推动整个公民档案利用权利实现的进程。长期以来, 我国公民档案意识淡薄, 档案维权意识不强导致我国档案馆的利用率普遍很低, 与所拥有的馆藏档案资源严重不协调。造成档案利用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要想改变现状就要培养公民档案利用的维权意识、法制观念。公民要有“用”档案的意识, 而当这种“用”档案的行为遭到非法干预时, 公民还要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即档案信息利用维权意识。

参考文献

[1].乔丽娜.李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11

论环境监管的政府责任 篇11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我国实行的是分级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国务院环境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是基层环境监管的主要负责机构,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对于跨行政区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防治工作,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或者由上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做出决定。

目前,我国环境监管的政府责任存在的弊端:

(一)监管体制不顺

环境外部性导致的政府监管的部分失灵.在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中,县级政府是基层政府。府际关系理论认为政府官员不仅是公共利益的代表,同时也是小集团利益及个人利益的代表,府际关系的实质是各级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建立在利益关系之上的竞争与合作。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发展机会,降低环保准入门槛往往成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往往具有跨行政区外部性,甚至是代际外部性,因此,缺乏人力、物力只是地方政府对排污企业缺乏监管的一方面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环境问题的外部性造成的地方政府对企业监管缺乏足够的动机。排污收费制度中协议收费的现象也说明了这点。

上级政府环保部门对地方政府部分失灵缺乏认识和手段. 《环境保护法》中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是基层环境监管的主要负责机构,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但由于地方政府的部分失灵,地方政府有向中央政府隐瞒污染源排放信息的利益驱动。中央地方环保部门职责划分不明确,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规定了国家和地方的环境管理权责,将大部分环境监管的职责交给了地方,中央只负责统一的监管。这种权责的划分体现了计划经济时期的统一管理与分工负责的原则,但并没有考虑环境外部性对环境管理的要求。一方面造成外部性无法得到有效的内部化,另一方面给地方财政带来较大的负担,表现为地方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普遍不足。现行体制制约了基层环保部门的监管职能的发挥. 根据现行体制,地方环保机构的人事和财政权都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在环境监管中自然受到当地政府的制约。现行法律也规定地方环保机构只有罚款权,其他如限期治理等处罚方式必须经当地政府批准,加之环境管理部门权限的分割也导致部门间利益冲突,信息分散。使基层环保部门的监督执法往往易于受到地方政府或其他部门的制约而难以有效实施。

(二)监管信息机制的不健全

信息质量难以保证导致环境监管缺乏效率. 信息机制包括信息收集、传递、处理、存储、利用、评估的过程和标准,但是,由于规范的排污许可证制度没有实施,排污者排放信息质量难以保证。污染源排放监管文书缺位, 现有法规中适用于污染源排放控制的政策不少,但是比较分散且相互独立,现有环境政策中没有能够起到污染源守法文件作用的,也没有政策对此做出相关的规定。如何实现各项政策之间的对接和相互协调也没有明确的要求。即环境监管缺乏一个具有明确而具体要求的法律文书可以将现有政策中有关污染源的排放控制要求做出统一、明确和详细的规定。企业也同样缺乏守法的文书证明自身的排放情况。导致目前地方环境监管部门缺乏对企业进行环境监管的核心手段,也缺乏明确的监管内容和执法依据。

地方环境监管执行能力不足. 相对地方政府的环境监管职责来说,其监管资源远远不足,表现为环境监管机构不健全、基层执法条件差、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没有保障、监管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难以保证基层环境监管的有效实施。除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外,县级环保机构普遍人员不足。一些基层环保部门甚至不具备最基本的执法条件,难以为执法提供依据,发生了污染事故甚至要靠鼻子去闻。

污染源排放监管技术规范不足.对污染源排放核查的最主要的手段是监测,包括监督性监测方案和企业的自行监测方案。监督性监测的目的即是保证企业自行监测方案的严格执行。环境执法缺乏有效依据。因此,我认为我国必须完善环境监管体制机制:

(一)建立中央政府负更多责任的环境管理体制

各级政府的环境管理职责范围也有助于减轻地方压力,提高地方环境监管的能力。根据环境外部性的属性,地方政府应只负责城市内部的和具有私人、企业间外部性的环境问题。外部性超过城市界限的环境问题应交由更高一级的政府负责。如具有显著区(流)域外部性的城市污水处理,由于其建设成本往往较高,地方政府的负担较重且缺乏建设的动力。因此由中央政府主要负责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城市政府负责配套管网的建设和污水处理厂的运营。

完善对地方政府环境执法的稽核制度. 法律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中央对地方的监管应能直接监管到污染源,即通过对污染源排放情况的核查对地方的环境监管效果进行稽核和评估。具体可以采用抽测的方式。如对环评已获通过的企业进行一定比例的抽测,或直接到排污企业核查许可证的执行情况,或通过对关系人的访谈了解排污单位的排放情况等。对于失职的地方政府及环境保护部门进行问责,对主要负责人进行处罚。

(二)建立以排污许可证制度为核心的排放监管机制

建立以排污许可证制度为核心的基层环境监管制度. 排污许可证制度是一个“打包”的政策体系,将排污者应执行的有关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环保技术规范性管理文件等要求具体化,明确到每个排污者。排污许可证实质上可以看作环保机构发给持证单位的法律文书,同时也是政府的执法文件。由于排污许可证制度要求污染主体明确,排污行为可被测量和量化,因此适用于对点源排放的控制。点源由于污染排放集中,对水体的危害较大,因此是基层环境监管部门主要监管对象。建立以排污许可证制度为核心的基层环境监管制度,使环境监督和环境执法有明确的目标和依据,既规范了企业的排放行为,也规范了执法部门的执法。

建立稳定可靠信息搜集、处理和公开机制. 一是基于排污许可证制度,保障排放信息的质量。污染源的排放信息是决策部门进行决策、制定各项政策的依据。以排污许可证作为企业的守法文书,环保部门可以获得企业申报时提供的信息以及企业按要求定期提交的排放和监测数据等信息。在许可证制度中,企业如果不能保证自身的排放有依据、可核查,就无法证明自身的连续达标排放,就可能在环保部门的监测和核查中受到处罚。由此企业便具有了严格排放、科学监测和提供准确信息的动力。二是加强信息收集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加强监测部门间的协调和沟通,提高监测效率,做到多个渠道来源的数据可以相互核查。如对于河流水质监测有环保部门、水利部门和城市供水公司,可以通过三家之间的协调,进行分工和协作,降低监测成本的同时提高监测效率。三是建立信息公开和共享渠道。充分实现信息公开和共享,利用网站、公众取阅点、广播、报纸等渠道,使信息可以覆盖到所有的需求者。

严格环境监管的监督和处罚机制. 对企业的监督和处罚措施和标准可以明确在企业的守法文件上,科学设计处罚的标准,结合民事和刑事处罚手段,提高处罚的威慑性、确定性和可执行性,同时结合监督性监测方案的设计,大大提高企业对违法成本的预期,从而督促企业严格遵守守法文件的要求。

(三)通过立法将与环境有关的抽象行政作为纳入司法审查范围

环保事业的这一特性决定了政府必须通过制定某种条例来有效地履行环境职责。政府作为条例制定主体,对推进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义务。这就要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随着保护环境客观要求的不断变化及时更新环境保护立法,使行政立法起到推动环境保护发展的积极作用。但实践中,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政府就有可能怠于行使环境立法权,重环境权利,轻环境义务、重政府经济责任,轻政府环境责任,把立法当做谋求管理和谋取权力的手段。所以现实中要加强在环境行政立法领域中的环境行政行为的约束。赋予公民对与环境有关的抽象行政作为到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力。诉讼范围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为政府怠于行使环境立法权。二是政府环境立法内容与法律内容不一致。环境有关的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范围,可以约束政府机关有效行使环境立法权。

(四)将环保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目前,政府很少将环境保护指标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客观上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漠视。必须严格考核各级政府官员的环保责任。将公众环境质量评价、空气质量变化、饮用水质量变化、森林覆盖增长率、环保投资增减率、群众性环境投诉事件数量等指标纳入到政府官员考核标准。严格考核,使环保绩效考核的结果真正与党政干部的任免及奖惩挂钩,让官员上的来也下的去。提高干部的环境意识,激励、规范政府向公众和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环境服务。建立公众评议机制,加强群众的监督举报只有通过建设完善和严格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提高干部的环境意识,才能推动生态型政府建设,做到执政为民”。

完善政府环境责任虽然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历程,但却是一个发展的必然趋势。将政府的环境责任在法律中明确,.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障开展环境保护工作顺利进行,实现依法治国的伟大构想。

政府环境信息 篇12

关键词:政府,档案,安全管理,角色,措施

近年来, 我国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取得了巨大发展,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13年12月, 中国的网民规模已达6.18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45.8%, 较2012年底提升3.7个百分点, 显示我国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以及其在数据的存储、传输、加工、处理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档案管理网络化成为当前的重要趋势。然而由于计算机互联网环境下, 互联网技术的开放性、动态性等固有特点和新兴领域管理制度和规范的缺位, 档案信息安全管理问题层出不断。因此解决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管理的安全工作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前提。而在构建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所需要的多元主体中, 政府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需要在正确定位的基础上, 采取有效措施, 才能充分发挥和有效利用政府在档案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促进档案信息安全管理。

一、网络环境下政府参与档案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政府作为网络环境下档案安全管理的重要参与角色, 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其重要的地位是由于当前形势和政府固有特点决定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解决网络化环境下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问题迫在眉睫。

在网络化环境下, 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问题迫在眉睫, 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档案信息管理具有开放性、可加工性、动态性、模仿性、匿名信等特征, 使得档案管理信息极易被人们篡改、泄露、假冒和其他非法利用等等, 与此有关的产权纠纷、公平正义等道德沦丧和犯罪行为有逐步增加的趋势;二是我国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先天不足与软件硬件的发展局限, 使其极易因受到病毒等的攻击或者事先软件中内置的漏洞及逻辑炸弹而为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埋下重大安全隐患。三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的活动空间得以扩展, 而在这一拓展的新空间内, 虽然到目前为止已经设置了一些运行制度和规则, 但是在运行的制度和规则上仍然存在很多不健全或者缺位的地方。四是档案管理具有巨大公益性的事业, 在盈利上具有不足, 使其在财力上陷入一定的困境, 无法改建或者重置老化设施、引入与开发先进的设备和社会优秀的人力资源。四是档案管理方面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引入模式上存在不足, 缺乏现代化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五是档案信息管理的社会服务性越来越强, 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密切相关, 需要对其进一步的开发, 因而需要面对档案信息开发与管理的安全问题。[1]7如上所述的诸多不足之处使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问题层出不穷, 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2. 现代政府职能的要求和职能转变的需要。

网络环境是随着科技发展而拓展的人类活动空间, 在这个新拓展的活动空间里, 政府的活动范围也要有相应的延伸, 建立相应的活动规则与运作制度, 履行政府维护社会秩序, 促进社会发展, 提供公共服务的天职。因而档案管理网络化相关的安全事务, 政府部门也必须参与, 履行应履之职。加之, 在我国, 目前政府职能逐步转化, 发展方向趋向于服务型政府, 而档案管理社会服务职能越来越强化, 带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 如科研、祖籍查找、政府信息公开等等。因而政府职能转变中也需要积极参与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事务。

3. 网络化下政府在促进档案安全管理上具有明显优势。

一是其影响力具有很强的辐射性与穿透力, 既能够从宏观层面对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事业造成影响, 对多元主体进行统筹;也能够从微观层面上造成影响, 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二是档案管理事业具有很强的公益性, 而具有较差的盈利性, 政府通过财政资金的投入和政策的引导能够保证档案信息管理社会服务具有公益性的同时, 又能保证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具有充足的资金供应和成为吸引优秀人才的职业, 为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所需设备更新, 软件开发和人力管理提供物质基础, 这是其他主体无法与政府相媲美的;三是网络化下的档案信息管理除了靠道德力量让活动主体自觉遵守规范外, 更多的需要建立健全的体制和法律规范作为保障。对于这一点, 需要一种强制力植入网络化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中去, 而国家强制力天然地就成为这一种最佳的力量。

二、政府参与档案网络化下安全管理的角色界定

首先, 表现为制度的构造者和维护者。政府需要对网络环境中的运行制度和规则进行设置, 同时维护这些制度和规则的神圣性与权威性, 对违反运行制度的予以相应的处理。其次, 是统筹者。一方面政府能够通过制定相关制度和政策, 统筹档案管理机构, 档案管理人员, 软件开发主体, 档案管理人员培养主体等参与到档案管理中, 充分发挥各自有利于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作用。另一方面, 政府需要协调各个地区及各个地区的不同主体, 共同构建一体化的安全保护系统。再次, 政府是融资主体。虽然档案管理自身有一定的营利性, 而且随着档案管理的社会服务职能的增强, 经济开发价值增高, 盈利机制更加完善, 但是档案管理社会服务化更多的具有公益性, 而网络化下, 所需要的设备更新、人才引进、软件开发、基础设施构建等需要的庞大资金, 仅仅靠档案管理机构筹集其所需资金, 仍然存在很大的缺口。政府在网络化环境下的档案信息管理中不仅可以吸纳社会闲余资金, 同时可以通过财政直接融资, 保持其资金的持续供应, 资金链的持续性与稳定性。最后还是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建设者。国家安全网络环境需要健全的基础设施、完善的软件管理监督机制、高素质的管理人员, 而这些都需要国家直接参与建设, 特别是在我国跨地区的、全国性的设施构建, 以及需要长期投入、收益间隔期长的科教事业和大型的软件开发工程。

三、网络化环境下政府有效参与并促进档案安全管理的措施

1. 建立网络环境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构建日常化的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网络科技发展迅速, 网络普及率逐年迅速提高, 从2010年到2013年约提升了近10个百分点。然而在我国网络信息迅速普及的今天, 制度建设上一方面虽然建立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多部法律及文件, 然而我国相关法律制度仍然不健全;另一方面我国缺乏网络管理的日常管理机制, 无法对相关网络虚假信息、信息篡改等相关知识产权问题做到及时发现, 及早解决。因而政府需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 在加强宏观立法时, 建立日常化的管理机制, 促进档案安全管理有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

2. 政府主导下, 多元主体共建的系统化安全保护体系。

网络环境下, 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应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主体共建的安全保护体系, 防止亦或是减少安全隐患造成的损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配合下, 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研究者从技术手段寻求安全保障, 加大对安全技术手段方面的研究, 如节点加密、端点加密和链路加密等多种加密方法对数据加密的研究, 监听扫描、诱捕诱捕反击、网络端口与节点的控制的研究与突破等等;二是公开性与保密性并重, 实现档案信息与不同用户之间不同程度的隔离。政府划定档案信息的保密级别, 开放对象, 依据对不同客户的审查情况, 决定档案信息对其的开放级别、保证信息开放性的同时, 寻求安全性。比如会员制度下的会员实行不同的等级, 每一等级的会员所能够阅览的内容级别不一样等等。三是制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了特殊情况, 迅速启动预案, 从而防止或者减少损失, 重新恢复服务。[2]1四是由政府牵头, 建立集中的档案社会服务网络中心, 从而恰到好处解决档案信息无边界安全保护的难点。而且, 也能够很好地实现对档案信息的统一管理, 建立专门的信息传输通道, 如VPN虚拟专用网络等。五是赋予网络运营商一定的权限和责任, 完善网络运营商责任体系, 防止网络运营商为有些不法分子提供流量和平台等等。通过这些方面, 建立信息安保系统, 打造高性能高可靠的网络安全一体化防护体系[3]63。

3.“人才———硬件———软件”三要素的有效开发。

网络化环境下档案安全管理密切涉及的人、硬件和软件三大要素, 政府要有效促进信息安全管理, 需要政府在这三个方面上努力, 改善我国档案安全管理的困境。 (1) 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开发。在当前, 特别是网络化下, 一方面档案管理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实际人才培养模式却无法很好地满足这种要求, 据悉, 到2009年, 高学历人才仅仅4%, 目前高素质人才也低于10%;[4]36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的开发上存在不足, 缺少适时专业的培训、绩效考核等制度。因而必须改变传统的档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实行政府主导下学校与档案管理机构的联合办学模式, 形成一种系统开发、层次鲜明、重点突出的人才培养机制, 保证培养人才具备符合要求的理论功底和操作技能。 (2) 加大融资力度, 重置或者改建硬件。由于档案管理机构的自主盈利无法满足其自身的运作成本, 长期以来, 我国众多档案管理机构在基础设施上呈现出信息与电力传输线路、计算机硬件设备、应急设备等出现老化或者更新滞后的现象。因而, 政府一方面要加大财政资金的拨付, 同时要调动社会资金, 开发档案管理的经济价值, 从而保证档案管理有充裕资金让相关的老化设备及时得到改建或者重置, 滞后设备能够及时得到更新, 有效防止因为硬件设施给档案安全管理带来的安全隐患。 (3) 规范软件市场, 加大软件的开发与适当引入。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问题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软件本身, 主要表现在软件开发水平与软件市场的规范上, 如:开发软件水平滞后, 缺乏自主开发软件;软件容错率不高;软件被内设了某些漏洞;“黑市盗版软件”的存在;盈利性非法破译软件的大量存在;抵御病毒等攻击性能差等等。而政府正好与这些方面需要巨大的财力和强制力相契合, 也拥有这些方面的职责。政府一方面要采取相关政策规范软件市场, 坚决打击非法软件, 抑制传播病毒等行为。另一方面, 加大软件开发, 保证软件自主研发水平。同时, 在引入外来软件时, 对软件也要进行认真检测, 防止软件自身存在问题或者内置漏洞而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赵英莹.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档案开放制度研究探索 (J) .兰台世界, 2011 (12) .

[2]黄香玲, 蔡娜, 吴博文.重大突发事件档案在政府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J) .兰台世界, 2014 (2) .

[3]易斌, 张海帆.谈图书馆的网络安全问题 (J) .现代情报, 2004 (10) .

上一篇:高速滑坡下一篇:调制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