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环境管理(精选11篇)
政府环境管理 篇1
政府债务是指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向国内外或境内外承借或担保, 最终由政府偿还的债务。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 各国经济下滑,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在积极的财政金融政策激励下, 地方政府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融资运动, 政府债务出现爆发式的增长。按《预算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禁止地方财政赤字和地方政府举债, 所以中国此前并没有对地方政府建立一套全面的债务管理制度和法律规范, 政府性债务风险防范预警机制没有真正形成, 政府债务的举借和偿还行为尚缺乏法律和制度上的有效约束。这一度使政府债务游离于财政预算管理体制之外, 加之职能部门分散决策、缺乏统一管理及不规范行政, 致使政府债务风险日渐凸显。不能否认, 地方政府举债资金大多投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拆迁补偿、工业园区建设等, 这些投资对提升城市功能、改善民生、培植财源起积极作用, 但正如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学权威教授马文明斯基所说, “稳定中含有不稳定因素”。政府债务作为一种公共风险, 过度举债如饮鸩止渴。政府债务不断积累, 会扩大政府财政运行的不确定性, 影响财政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甚至这种危险会进一步演化成经济危机、社会危机。
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现状
地方政府债务自产生以来就一直缺乏明确的规则, 这就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打下伏笔。目前我国政府债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风险
如今全国各地、各层级的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到底有多大, 尚缺乏准确数据。但从总量上估算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数以万亿元计, 已达财政收入的三倍, 并可能随时间推移而继续放大。
2010年6月23日,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上, 审计署公布了该署审计调查的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本级财政数据。数据显示, 截至2009年底, 上述地方各级融资平台公司307家, 其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45万亿元, 分别占省、市、县本级政府性债务总额的44%、71%和78%。这些地方政府的债务总额近2.8万亿元。
(二) 或有债务占有相当的比重, 潜在风险很大
或有债务是指由某一或有事项引发的债务, 或有事项引发的债务最终也要由政府来承担。在地方政府债务中, 或有债务占有相当的比重, 如社会保障资金缺口、农村合作基金、金融风险转嫁、粮食采购和流通中的积累亏损、地方政府担保等, 都属于或有债务风险。虽然其目前还不是地方政府的直接债务, 不需要地方政府现期偿还, 但它是很大的潜在债务风险。最近几年地方政府的或有债务和隐性债务规模在不断扩大, 而在一般的财政预算、债务统计中, 几乎都不包括这部分债务, 甚至很多地方政府在进行决策时也不考虑这些债务, 但可能造成的风险损失不容忽视。
(三) 地方政府债务的运行效率风险
从目前我国债务使用和管理水平来看, 效率风险很大。这一方面是指由于债务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 可能使偿债资金不能从债务资金的投资项目中有效获得的风险;另一方面是指由于债务资金的管理效率不高可能造成的不利于债务资金有效使用的风险。
(四) 债务偿债风险
任何债务都需要偿还, 从对某些地区的典型调查来看, 一方面, 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已较大, 有的甚至已超过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 由于债务规模过大而可能导致到期债务无法完全支付的风险。今年到2013年期间, 大量地方债将进入还款期, 政府债务风险将会进一步积聚。另一方面, 政府投入的公益事业和民生工程不能形成直接收益, 而大多数政府偿债资金来源都集中在土地收益上, 这种政府债务是建立在土地不断升值的基础上的, 若土地出让不能达到预期增值收益, 债务到期无法偿还, 也会形成债务清偿风险。
二、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的途径
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必须从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入手。
(一) 建立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进一步规范政府债务管理的举债、偿债程序
目前按《预算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禁止地方财政赤字和地方政府举债, 所以此前并没有对地方政府建立一套全面的债务管理制度和法律规范。为了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应当不断完善现有的法规, 适时制定包括政府融资投资决策条例、偿还条例和投融资决策失误问责条例在内的一系列法规, 对政府融资实行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目前财政部正与全国人大预算工委组织起草《预算法》的修改稿, 试图解决政府负债的约束监督问题。参与《预算法》修订的人士透露, 政府债务管理没有科学统一的口径和标准, 许多债务都没有纳入预算管理之中, 政府举债缺乏约束和控制, 多数没有建立偿债机制。新法案将在强化政府债务管理方面做出一定突破, 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鉴于财政在政府债务工作中的职能, 应进一步明确财政部门在政府债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强化政府债务的归口管理, 实行举债批准制度, 防止各部门各自为政的多头举债行为, 达到切实有效约束和控制相关政府部门的举债行为, 由专门的部门统一管理政府债务, 明确其职责、权限, 赋予相应的职能, 发挥管理、监控、预警的作用, 统一负责地方政府债务工作。
(二) 加强政府债务预算管理, 积极推进预算制度改革
通过政府债务预算, 掌握政府债务总体规模, 摸清政府债务底数, 划分债务责任, 明确偿债主体, 规范举债行为, 防范和预警政府债务风险, 以政府预算管理机制来约束各级政府和部门的举债和偿债行为, 有利于相关监督机制的完善, 有利于各市县党政主要领导经济责任的明确划分, 有利于地方政府形象的提升, 有利于有效防范和遏制金融风险转化为财政风险。
由于上级部门对政府债务数据口径没有十分明确的界定, 目前各部门向其他机构上报债务数据相差较多, 报送口径各异, 比较混乱, 影响了统计数据一致性、真实性和可比性。2010年6月, 国务院专门发布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管理的通知》, 明确提出将地方政府债务收支纳入预算管理, 逐步由收付实现制转变为权责发生制。统一按照权责发生原则对政府债务进行确认和计量以后, 政府及其部门所负担的全部债务事项, 只要偿债责任应该由政府预算会计主体承担的, 都应纳入预算会计核算和监督范围。在权责发生制下, 预算会计应反映当期发生的债务行为对以后年度的财务责任和影响。这样可对预算会计主体所担负的债务风险进行合理确认和计量, 以防范和化解现实的和未来的偿债风险。要贯彻谨慎性原则。对地方财政来讲, 其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 这就要求政府会计核算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 以充分估计各种财政风险和损失。
(三) 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
1. 构建统一的财政预算监督机制。
强化人大对财政预算的监督。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财政部门内部预算编制及其执行的监督。由监督型向管理型转变, 由被动监督向主动监督转变。为进一步加强政府债务监管力度, 及时了解和掌握政府债务运行动态, 要相应建立透明的财政预算监督信息披露机制。搭建一个媒体和公众监督平台, 建立预算支出、监督信息披露系统, 定时发布信息公告, 让媒体和公众进行监督。
2. 建立政府债务档案。
建立政府债务档案是健全政府债务管理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 是完善财政部门对政府债务管理职能的内在要求。对政府举借债务个案进行备案登记, 包括项目借款合同及相关抵质押合同, 贷款 (或转、分贷款) 协议, 担保函和配套资金承诺函, 还款承诺协议和还款计划, 以及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审批文件等。债务档案的建立弥补了债务管理信息不对称问题, 真正做到举债有规、还债有源, 系统掌握政府债务运行情况。根据债务档案编制政府债务统计软件, 动态把握政府债务运行情况, 按最终债务人、政府债务类别、项目资金用途等实现检索、统计、分析、预警。
3. 建立最终债务人政府债务资金使用报告 (季报) 制度。
以建立和完善政府债务预算执行报告为手段, 改变债务举借、分散使用、财政兜底的局面, 逐步建立科学举债、及时偿债, 逐步消化旧债, 科学透明、规范合理、安全有效的政府债务管理体系, 为政府宏观管理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4. 研究应用债务软件, 通过可以量化的指标, 对地方政府负债进行长效约束。
一个科学合理的地方政府债务预警机制的建立需要大量可以量化的指标, 以减少地方政府为了短期内经济增速而大规模举债、且轻视还款的弊病。具体指标包括国际通行的负债率 (债务余额/当地G D P总量) 、债务率 (债务余额/年度财政总收入) 、债务依存度 (债务收入/财政支出) 、偿债准备金率 (偿债准备金余额/债务余额) 等。不要一味参照国际标准, 一定要考虑我国的具体情况, 如:发达国家规定政府债务负担率的最高警戒线为45%, 而在我国地方财政收入或者地方可用财力占G D P比重仅为20%以下, 所以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务负担率应根据国情将警戒线控制在20%为宜。将地方债务纳入统一的国家债务监测体系, 制定包括直接显性、直接隐性、或有显性和或有隐性债务在内的完整的地方政府债务统计指标体系, 并结合财政、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指标, 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 定期汇总、分析地方政府债务的状况、构成, 新债务产生的原因、趋势, 对可能出现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早预警, 采取措施, 做到防患于未然。瑞典政府将政府债务风险管理与保持预算平衡和财政状况稳定结合起来, 一方面要求每年必须有一定的预算盈余, 将保持预算收支平衡和盈余作为债务控制和管理的现实目标和手段, 另一方面采用资产负债方法对政府债务规模与政府资产以及政府未来可能获取的税收收入 (即政府未来的偿债能力) 的匹配状况进行分析, 以评估债务风险。如果两者之间不匹配, 则风险增大, 此时则应联系公共财政状况采取措施加以防范。
(四) 建立科学高效的举债偿还机制
任何债务都是要偿还的, 政府债务不能按期足额偿还, 将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政府应当建立自身债务偿还机制。其一, 要建立和完善偿债准备金制度, 政府在安排每年的财政预算时, 应充分考虑偿债的因素, 在财政每年安排的技术改造、基本建设以及有关部门的专项资金中集中一部分, 或从预算中单独安排, 建立各级财政部门的偿债准备金专户, 所有政府债务资金收付均在此账户统一核算, 债务资金借入、配套资金安排、债务本息偿付统一进入该账户核算。其二, 形成以资产运作为模式的政府债务偿还机制, 资产运作是实现建设资金良性运行的基础性机制, 推进政府性债务偿还保障机制建设。
政府环境管理 篇2
20多年来,改革开放与政府创新的经验表明:一个地区是否能够持续、健康、和谐发展,关键是看地方政府是否敢于和善于推进其制度创新。进而从理念、体制和机制等方面探索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管理新手段、新方式、新模式。在创新进程中,始终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帅全局、以打造服务型、法治型政府为目标的地方政府,其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发展所呈现出的是科学与和谐、持续与健康的新气象。
一、加强地方政府信息管理创新
建立决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实行重大决策问计于民、积极推广 “网络施政 ”和 “网络问政 ”、决策公示等。开辟新的沟通交流渠道,建立广泛的地方党政领导与市民直接沟通的平台,确保政府与公民通畅对话,保证民意和决策上传下达。逐步健全官方网站建设,不断公布更新政府管理有关情报、资料,让公民足不出户就能及时地了解、获取所需信息,避免信息传达的失真、失实和滞后性。完善信息沟通机制,使社会各个利益群体的行政相对方有机会、有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平衡各方利益,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良好实现。
二、加强地方政府人事管理创新
人是一切管理活动的主体,也是管理活动中最具能动性的要素。地方政府必须加强人事管理创新,充分发挥人才这个关键作用。一是进行公务员管理创新。公务员实行分类管理,科学管理,吸收和培养更多的技术型和服务型人才等所谓专才。制定较为完善的人才政策,严格录用制度,坚决排除潜规则。建立与完善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和充满活力的竞争机制,构建以提升公务员能力素质模型为核心的公务员职业化纵向体系,真正在公务员中树立 “官为民 ”、“以民为本 ”的民主行政精神,培养 “一切为顾客着想、一切为顾客服务 ”的新型组织文化。二是深化各级地方行政管理人员的认知,增强判断力和决策力。
三、加强地方行政机关效能管理创新
温家宝总理强调:“要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地方政府应着重从行政理念、行政能力与行政方法等方面开发提高行政效能的新思路。一是确立行政新理念,将“服务型政府 ”植根于各级地方行政机关。服务型政府应该是“阳光政府、创新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 ”等模式交叉、综合渗透的结果。二是不断提高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务求管理有效果,有效率。加强地方政府行政能力建设,应着力于提高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上级方针政策的能力;提高推进社会管理、搞好公共服务的能力;提高统筹兼顾、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力;提高维护稳定、应对复杂环境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地方政府的谈判协商能力、整体协同能力、中介应用能力等。三是不断创新行政方法,开阔地方政府效能管理思路的创新。迎接网络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加强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保障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支持,强化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完善电子政务建设的法律法规、标准化体系及管理体制,从而改善公共服务质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第二,积极探索将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引入政府工作部门,加强行政服务质量的评价与管理,优化公务办理流程,提高效率,增进效果。第三,建立由专职信息监管人员负责的信息共享网络平台,以网站或 BBS的形式,大力推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公共服务部门办事公开,提高管理效率和透明度,增强政府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和处理能力,提高政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四、优化行政管理职能
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必须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优化配臵。不应仅看政府行政的规模大小和职能多少,更要着眼于政府行政在社会整体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即看它是否形成了过多的行政管制,有否适应行政环境的动态发展,特别是是否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公民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2001年,无锡在全国第一个推出了“托管制”,对医院下放了经营管理权、经济分配权和人事用工权。2002年,对全市医疗机构进行了体制改革,整合后无锡拥有三级甲等医院6家及一批省内领先的专科医院等卫生资源。2005年,无锡市探索卫生发展新模式,将卫生局“一分为二”,成立无锡市医院管理中心,卫生局不再具体管理国有医院的经营等,而是将职能重点向公共卫生、社区卫生、农村卫生等大卫生工作转移,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发展社区卫生,完善服务网络,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够解决常见病、多发病的就诊问题。一年多的运作显示,无锡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94.9%,初步形成社区卫生服务框架,市民小病进社区的就医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已达99%,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无锡医改模式大大优化了政府的行政职能,促进了行政效率和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提高,被誉为今后改革的“一个方向”。2005年,无锡市在总结卫生事业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管办分离、政事分开”改革推广至全市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部门,同样取得了“管得更好,办得更强,社会得益”的初步成效。无锡社会事业“管办分离”改革的核心是实现“督、管、办”分离,实质是通过优化行政职能,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从而改进公共服务质量,为基层群众提供既方便、优质又均衡、实惠的服务。优化行政职能不仅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的彻底转变,而且也是更好地实现政府社会管理目的的关键所在。
五、要有配套的推进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保障措施
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初探 篇3
[关键词] 非税收入现状问题对策
一、我国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现状及影响
非税收入是指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按照一定规则采取收费、基金等非税方式,由中央和地方分别筹集用于特定专门用途的财政性资金 ,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部门都存在着大量的收费、基金等非税收入,在政府全部的公共收入中占据了很大比重,对微观经济运行和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都具有重大影响。按照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要求,财政部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全国全面实施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将非税收入分为: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彩票资金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和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
对于我国当前非税收入管理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一是规模不断扩大,增长速度较快。建国以来,随着地方财权、财力不断扩大,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矛盾也日益增大,单靠预算内收入已经无法满足改革和建设的需要,这就迫使政府增设收费项目,允许和鼓励行政事业单位“创收”,造成我国非税收入数额不断增长,且增长较快。据统计,我国非税收入由1978年的960.09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10523亿元,26年增长了10.95倍。非税收入占财政性资金的比重在1985年为42%,1990年达到50%,2004年在经济高速发展、税收收入增长较快的情况下,所占比例仍高达28.5%。
二是宏观税负较重,管理较为混乱。我国的非税收入规模一直很大,而且增长迅猛。因此,虽然我国宏观税负比重不高,企业和居民的实际负担的税费却很重。非税收入的收费主体多元化,收费项目过多,管理上则职权分散、多头管理,秩序混乱,如有的地方和部门的收费罚款没有一个基本的标准,弹性大、随意性强;有的收费项目已经明令取消,个别地方和部门仍然坚持征收等。
非税收入作用的发挥是有一定限制条件和范围的,一旦非税收入规模过度膨胀,缺乏监管,必然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当前主要表现为:
1.加重企业负担,影响经济增长。现行的收费却远远超越了正常交易的范围,企业所要承担的税、费负担较重。据估计,在我国企业的负担中,税、利息、费各占三分之一,更严重的是一些乱收费等不合理负担的存在,这些收费大都是硬性摊派,强行征缴。
2.收费挤占纳税,影响税收功能。对于政府而言,从整个经济中所获取的资源或收入是有一定限度的。政府收入由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构成,二者之间存在着税费挤兑效应,非税收入规模过高必然影响到税收收入的规模,容易对税基产生侵蚀,使“税源”转化为“费源”,客观上产生“费挤税”问题。费税规模倒挂的问题如果不加以制止,将危及国家政权根基,影响税收在市场经济中稳定、调节等功能作用的发挥。
3.分散国家财力,削弱政府调控。我国现行的非税收入中,除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纳入了预算管理外,其他大部分都在预算外管理,是构成预算外资金的主要来源,巨额预算外资金长期分散于各地区和各部门,游离于预算和政府的监管之外,分散了国家财力。财力的分散,一方面導致大量的收费集中在财政部门以外的部门和单位手中,降低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另一方面则弱化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造成分配秩序混乱,不利于政府统筹使用财力。
4.加剧分配不公,滋生消极腐败。非税收入收费管理的部门化和征收主体多元化导致了政府收费政出多门,资金管理混乱,大大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管理混乱还会加剧社会的分配不公。收费制度的框架设计使收费所得与部门的权力和利益相联系,造成人们致力于谋求权力和扩大利益,容易产生腐败问题。
二、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探索
为了加强非税收入管理,中央和地方进行了多种探索。由于人们对非税收入认识的局限性和非税收入自身的特点和方式,导致我国目前非税收入管理模式多样化。目前这些探索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同时又存在一定问题。
1.现行模式。近年来,财政部门对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进一步加强,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一是“统管代收”,其主要特点可概括为“银行开票、银行代收、财政主管”;二是“职能分工”,其基本操作程序是遵循财政、执收单位和代收银行各自分工,按照“收支两条线”要求,实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三是“分散征收”,其特点是多渠道、多方式组织征收,资金不经征收单位过渡户直达地方金库和财政专户,一般性收费由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进入行政服务中心的收费项目则在中心设立征收点,由征收点代收银行代收;四是“集中汇缴账户”和“收入过渡户”模式。
2.成效和不足。上述几种非税收入管理模式是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的一种探索,正确认识了政府非税收入,理顺了财政职能,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和征收透明度,实现非税收入的收与支的分离,加强了对非税收入使用的管理。但依然存在如下不足,如:缺乏一个统一的全国模式和全国统一性法规;没有彻底解决好激励与约束问题;对政府非税收入的使用范围还没有形成共识;大部分地区还没有涉及到非税收入使用问题,对政府非税收入的使用范围、标准及资金拨付问题还没有形成规范的办法,非税收入使用单位的资金使用监督还不够。
3.改革非税收入的具体举措。
(1)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构建地方财政收入体系。政府间财政关系和财政体制未能理顺是导致非税收入膨胀的一个根本原因,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和规范必须伴随着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及规范化管理同步进行,并不断完善。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需要建立起合理的中央和地方的税收和非税收体系,调整税、费结构,特别是地方财政中的非税收入结构,把非税收入通过“费改税”从体制上调整税费结构,壮大中央和地方的财力。同时,应按照事权与财权相对应的原则,在科学划分事权的基础上,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权。既要确保中央政府统揽全局的宏观调控能力,也要确保地方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2)重新界定审批管理权限,建立完善的政府收入体系。建立完善的政府收入体系,就是要在政府收入中划清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的界限,建立以税为主、以非税为辅的分配格局,明确各自规模、比例和作用。为此,需要对当前存在的各种非税收入项目重新进行审视,实施分类改革。
一是要取消非法和不合理的非税收入项目,如某些政府部门履行管理职能而对管理对象征收的行政性收费、制度外收费;二是实行费改税,加大税务部门的执法力度 ,完善现有的税收体系,提高税收占GDP的比重,将税收收入水平提到政府收入的主体地位。三是保留、规范需要的非税收入项目,大力发展有前景的非税收入,如国有资产经营收入、彩票发行收入、特许使用费收入等。
(3)建立规范的非税收入征、管、用体系。①改革非税收入管理办法。将一切履行政府职能的收支全部采用财政预算的方式,经法律程序由人民代表大会审批、通过。改变原来财政预算统收统支的方式,取消预算外范畴及其管理办法,将所有的政府收入完全归于财政税务部门管理,将收费使用权和收费所有权相分离。
②完善政府预算管理体系。统一政府预算管理体系,要求政府预算必须包括全部财政收支,全面完整反映政府活动。一是在收入方面,将各部门的非税收入全部缴入财政专户,纳入预算管理;二是支出管理方面,通过部门预算全面反映部门及其所属单位所有资金的收支状况,由财政部门根据其职能和业务工作的需要,统筹安排,按标准供给经费。
③建立完善非税收入征缴管理信息系统。通过银行代收和相关应用软件的不断完善,实现非税收入管理信息化、科学化、智能化、网络化的管理目标,控制执收单位的收入项目、标准、账户设置、票据使用等,规范执收行为,有效防止乱收费等问题的发生。通过信息系统,对政府非税收入的来源、结构、规模等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监管和分析,以切实提高监管能力。
(4)其他配套措施。①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前我国非税收入一直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就是政府的事权没有足够的财力保证,仍然需要通过收费等非税收入来支撑。因此,从政府的角度讲,应按照公共财政的框架要求,正确界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不再从事经营性产业和竞争性行业的投资,重点保证社会公共需要、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和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
②加强制度规范和法制建设,将非税收入纳入法制化轨道。当前,关于非税收入管理的规章制度只有一些分散的决定、办法和通知,法律层次低,缺乏一个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尚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法规制度可以遵循。具体表现为,政府非税收入界定不清晰,对于哪些收入应当列入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范畴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收入管理上难以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在支出管理上未能真正做到收支脱钩、统筹安排;对违反非税收入的事件缺乏相应的处罚或惩治的制度规范。因此,建议研究起草专门的法规、条例,就非税收入的性质、范围、分类、征收管理以及支出规范做出明确的规定。
政府环境管理 篇4
1 分析政府环境履责绩效审计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开展环境履责绩效审计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双重促进作用,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是国家审计部门对受托环境责任承担者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审查,依据目前相关的评价标准对环境保护责任履行进行审计,并且提出改善环境绩效管理措施,提高其履行受托环境绩效责任的能力。政府环境审计侧重考查、评价、分析环境管理者的情况,通过相关专家或者专业人士对环境责任进行综合性评判,可以提高对环境整改的科学性。环境绩效审计能提高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考虑经济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下,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双重好处,能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系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环境审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能改变我国审计证据不足的弊病,在相对确定的评价标准下,对环境审计工作提出客观的、有效的整改意见。但是政府审计毕竟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组织,其审计整改需要调动各个部门[1]对其职责进行划分,对职责的分配有多重要求,审计工作是一项发展长远的规划任务。绩效审计能从经济发展角度对审计工作进行规划,降低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让环境做出巨大牺牲的局面,从可持续发展方面着手政策建设,重建良好的政府形象。
2环境履责绩效审计的主体、对象、目标以及评价标准
2015 年1 月1 日,新修订的 《环境保护法》 中明确规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规定要加大对生态保护、资源环境、环境治理等指标的考核,实行终生追责制度保护资源、环境、生态,明确规定地方政府对其所在区域要负总责任。政府环境履责绩效审计的主体是相关负责机构和从业人员,主要是以政府绩效工作方式审计主体,政府审计机关联合社会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机构,相互配合对环境进行精心计划、整改。政府环境履责绩效审计须以人民群众的利益[2]为主体,审计过程中通过政府体制改革,把环境保护绩效列入政府官员政绩考核当中。政府在环境履责绩效审计过程中要对相关部门、人员、组织进行督责,审计对象包括政策制定者、监督者、环保基金的提供者、环境治理者等范围。环境绩效审计的一项标准化活动是依靠标准的参照物对审计工作作出相应规划,政府环境审计的主要内容是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问题建立终身追责审计制度,地方政府环境责任离任后仍然受生态文明政策追责。审计的主要内容是督查环境政策的制定和相关任务的执行情况,考量政府拨付的环境管理资金的使用情况和产生的效果,衡量政府环境投资项目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性。
3 环境履责绩效审计的实施路径
环境履责绩效审计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制定环境审计准备、实施、报告、反馈四个活动,将从环境政策制定、实施、监控、评估等工作方面履行绩效审计成效,提高政府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效率。[3]环境履责绩效审计首先应确定环境审计工作目标,在审计工作开展的基础上改善环境管理机制,督促政府管理职能全面落实,保障环境管理的效率性、经济性、科学性,针对环境保护提出改革意见。
3. 1 环境保护资金审计和环境项目审计
环境保护资金掌管环境工作的未来规划、建设、运行,体现环境政策的执行整改方向,是相关政策制定执行的主体,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履责绩效审计中应对环境项目审计进行责任问责,重点保障环境保护资金的来源、使用、管理、分配,做到资金使用科学合理及政策落实真实有效,通过评价指标分析环保资金的效益性,对资金的效果进行评定。发现资金不到位、分配不合理、使用不符合规范能及时纠正,对挤占、挪用、浪费资金可以做到有账可查,确保环保资金使用效率。审计过程如对排污费审计时从政府排污费征收、管理细节方面督查,通过履责绩效审计对其进行检查分析,提出更完善的排污治理方式,从外部聘请专家加入到环境审计活动当中,提高专项资金审计和环境项目审计能力。
3. 2 多元化审计和问责主体
环境审计涉及多个部门,包括环境监管、项目资金管理、干部管理、纪律管理,这种模式造成审计监督权限分散在各个部门,权力分散化不利于责任追查。履责绩效审计明确各部门、人员的职责范围,协调各部门的任务形成多元一体化审计主体,提高政府环境审计效率。目前我国有多项法规涉及环境保护方面,对执法要求力度比较高,履责绩效审计通过信息平台将处理的信息传送至审计机关,能切实将审计责任落实在制度执行活动中。在发现违纪违法行为后对环境事故责任人有清晰的惩处法规,提高审计信息的交流与合作。环境绩效审计分为对政府的绩效审计和对企业的绩效审计双层层面上,由国家审计机关对政府和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管理,也是从第三方对环境保护进行细分。
3. 3 审计责任政府的方式优化
环境履责绩效审计是一项交叉领域,其工程复杂而且综合性较强,审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处于探索阶段,对环境责任的审计界定处于综合性评定过程中。履责绩效审计是将审计指标建立成一个系统性、动态性、适用性的设计活动,在考虑审计领导职责情况下,对审计工作进行总体评价,结合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事后审计工作,对政策制定和实施进行在线监控,以卫星遥感定位方式取得环境问题的第一手资料,深入分析、评价、总结并找出问题的源头,结合各环境管理专家的建议不断优化环境责任审计方法。
4 新常态下政府环境履责绩效审计的建议
我国经济发展长期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为主,其对环境资源的浪费比较高,不利于我国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每年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逐年攀高,但是环境问题却没有根本性改善,环境保护资金浪费也比较严重。实际开展审计绩效工作,从实际问题出发对环境有综合性的考量,提高环境、生态、经济的循环发展态势。
4. 1 继续削减煤炭消费总量,调整能源消费审计模式
煤炭消费会增加环境的二氧化碳、酸性气体含量,形成温室效应和酸性雨水,对环境具有很大的破坏性。而且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我国人口基数大,如果不控制煤炭消费对国家日后将形成不可估量的环境危害和经济制约。需建立煤炭预测预警机制对煤炭质量进行管控,各电厂和大型工厂使用优质煤炭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时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扩大风能、核能、地热能、水能等清洁资源的使用,逐渐取代煤炭、石油等重污染能源的使用,降低污染型能源的占比,通过审计活动促进清洁生产,提高环境和经济的绩效。开展清洁生产审计预防性审计活动,减轻环境治理成本并提高经济效益。
4. 2 加大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审计力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汽车在城市当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私家车数量不断攀升,汽车行业虽然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汽车对石油依赖性比较高,属于日常消费中污染严重的物品。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汽车用油的改造,公家车和出租车实施 “油改汽” “油改电”等措施降低污染型能源的使用,双燃料改造私家车实行燃油方式,在适应阶段中逐步提高汽车清洁型能源的使用比例。加快公共交通中清洁型[4]交通的建设,例如,加快水上公交、双轨道交通的建设,以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从一定层面上化解、抑制私家车的数量,解决道路改造缓慢和机动车数量增长的矛盾。我国汽车排放尾气标准与先进国家有很大差距,因此其改进发展空间比较大,借助于国外管理城市交通运输方法和措施也是比较可行的方法,在研发中提高公共交通的出行舒适程度是审计工作的方向。
4. 3 在治理沙尘暴方面寻求新的审计突破方法
沙尘暴近年来成为我国污染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沙尘暴提高了道路扬尘清扫工作任务量,造成土地沙漠化,增加了空气中灰尘吸入物,增加了我国哮喘等疾病患者数量,是影响比较广的环境问题。治理沙尘暴停留在治标不治本的工作情况上也引发很多争议,使用环境履责绩效审计应从污染的来源进行控制,对沙尘暴的外来输入来源进行调查分析,有利于针对具体问题寻找责任管制的目标,对提高环境保护责任具有重要意义,环境审计是一项比较模糊的工程,其对环境效益效果是一项不断累积的工作过程,环境项目审计积累有很长远的路要走,履责绩效审计联合优秀的审计人员设立科学的审计标准和活动,从审计权限的使用方面逐步提高环境治理能力。
5 结论
我国环境履责审计要想形成统一、规范的体系尚需要长远的努力,不能仅仅将环境治理停留在理论层面,而要结合实际的环境治理问题,采用科学的环境治理方法,对环境履责审计进行全面的研究,在目前的审计框架下对政府环境治理投入绩效进行科学和可操作性的实践,实现环境治理与经济成本双重得益的局面,以取得较高的治理效果。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政府环境审计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政府环境审计构建绩效审计能实现现代民主化社会,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在市场经济作用的今天,各级政府环境审计以经济工作为中心,以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为目标,减少环境审计的官僚主义,为国家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本次研究主要是基于责任政府的视角,对政府环境履责绩效审计进行研究。
关键词:环境审计,责任政府,审计构建,履责绩效审计
参考文献
[1]黄溶冰.环境审计制度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10):134-140.
[2]张瑞萍,杨肃昌.低碳经济下环境审计实现的逻辑路径[J].甘肃社会科学,2014(2):170-173.
[3]黄溶冰,李玉辉,陈耿,等.基于环境审计的节能减排规制模型[J].运筹与管理,2014(1):249-255.
突发环境事件中的政府危机管理 篇5
关键词:突发环境事件;政府危机管理;松花江;牤牛河
收稿日期:2011-03-09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黑龙江省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公众参与法律问题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08E044)。作者简介:王蕴波(1977-),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商业大学法学院讲师,从事环境法方向研究。
一、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和牤牛河污染事件的对比分析
(一)事件概况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由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引发的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2005年11月13日13时36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以下简称“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发生爆炸事故。爆炸致使部分原料、产品和循环水泄漏出来,并与消防水和残余物料混合后流入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清洁废水排水系统东10号线,与东10号线上游来的清净废水汇合,一并流入第二松花江,造成了松花江水体的严重污染。吉林省政府在接到国务院领导批示后,启动了《吉林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采取的应对措施主要有:一是加大丰满水电站的放水流量,稀释爆炸污染物;二是加强松花江水质监测,确保用水单位、居民用水安全。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吉林、黑龙江两省并未采取有效措施处理污染物,直到12月16日才在抚远开始修筑大坝,拦截污染带,集中处理,以防污染带进入俄罗斯境内造成越境环境污染。经专家组计算,爆炸发生后,约有98吨物料(其中苯17.6吨、苯胺14.7吨、硝基苯65.7吨)流入松花江,致使松花江沿岸城市的供水全部中断。
牤牛河水污染事件。2006年8月21日,蛟河市一家生产香兰素的精细化工厂向第二松花江干流右岸上的支流——牤牛河倾倒约10立方米有机化工废水(主要特征污染物为对氨基-N-N—二甲基苯胺和N-N—二甲基苯胺)致使牤牛河受到严重污染。倾倒地点距第二松花江入江口处大约40公里,污染水流长约2—5公里,严重危及松花江沿岸的用水安全。相关政府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当地环保部门调查、检测,确定了污染物、污染源和污染地点等相关信息,并及时上报。吉林市政府立即启动了《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8月22日凌晨在距入江口8公里处筑起一道拦截坝和两道活性炭吸附坝,污染水流经吸附坝吸附后进入松花江,使污染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沿岸未发生中毒事件。[1]
牤牛河水污染事件的迅速解决与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经验总结是分不开的。虽然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处理过程不尽如人意,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却给国家以及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突发环境事件应对经验。并促成国家在2006年1月24日针对突发环境事件公布实施了《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均已编制完成;各地还结合实际制定或完善了环境应急预案;许多市、县以及企事业单位也制定了环境应急预案。至此,全国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已初步形成。松花江水污染末期所采用的活性炭吸附法也成为国内处理相关化学污染的通用做法,牤牛河水污染事件即采用了此种方式。
(二)对比分析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自不必说,而牤牛河水污染事件虽得以成功应对,但此次事件的发生本身就说明: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危机管理仍存在问题。
1.部分企业环境安全意识淡薄
企业处在环境污染防控的最前沿,其现场处置及防范能力至关重要。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爆炸事故发生后,企业相关负责人并未及时意识到爆炸产生的废弃物可能会通过清洁废水排水系统流入松花江,未采取有效措施,造成水体污染。牤牛河水污染事件的发生典型地说明了部分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不择手段违法排污。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由疏忽大意过失导致的突发环境事件,而牤牛河水污染事件则是一起故意倾倒所为。两者虽起因完全不同,但他们同样反映了企业环境安全意识淡薄。
2.技术储备不足成为危机应对短板
科技进步是环境安全的重要支撑。松花江的水污染事件暴露出了对环境风险关注不够和技术储备的不足,加大丰满水电站的放水量虽然可以降低污染浓度,暂时减轻污染损害,并将其迅速排除省界但污染物的总量并没有降低,环境危害仍然存在,而且导致了沿岸城市的供水中断,更重要的是下游的黑龙江省也面临着同样的压力,直至在面临国际压力的情况下才筑坝拦截,集中处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危机应对长达一个月之久,而牤牛河水污染事件中采用的筑三道活性炭拦截坝则在两天的时间内有效控制了污染的危害与转移,没有造成中毒事件。虽然两次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污染物的量上有一定的差别,但这并不影响科学应对方法的实施,如果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有一定的技术储备,正确的危机应对完全可以将其损失降到最低。两次松花江污染事件危机应对中,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中的价值,污染处理技术的储备不足,必然影响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效果,放大损失。
3.上报不及时成为危机应对障碍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爆炸发生当天的18时40分,吉林市环保部门已得到水体污染的准确监测数据,但没有向指挥部建议采取相应的措施没有及时书面上报吉林省环保局。而牤牛河水污染事件中当日19时20分确定污染情况后,19时40分上报水利部,时间控制在了国家规定的一小时的时间范围之内。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上报不够及时,致使处理过程延后;牤牛河水污染事件中的应对则有条不紊,上报、判断、处理等步骤在时间把握以及策略选择上都明显成熟。
4.责任认定及预控责任追究问题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由疏忽大意过失造成的水污染事件,爆炸事故发生后,企业相关负责人并未及时意识到:爆炸产生的废弃物可能会污染松花江,未采取有效措施。爆炸事故处理过程中,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并未对可能引发的水污染给予足够重视,吉林市环保局在监测到松花江水体污染后,也没有及时上报,从而导致了水体污染的扩散。基于以上因素,国务院在责任认定上给予了中石油集团公司、吉林省环保局和吉林市环保局的相关责任人不同程度的行政处分,使相關责任人承担了一定的环境行政责任。牤牛河水污染事件中,由于此次污染在牤牛河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对松花江水质造成影响,相关政府部门进行了成功应对,沿岸未发生饮水中毒事故,所以事件中没有涉及环境行政处分问题。污染事件原因查明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的规定承担相应的环境刑事责任。
从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和牤牛河水污染事件的处理决定来看,我国现有的突发环境事件的责任认定只针对环境突发事件和危机应对中的责任,并未对预控阶段的责任做出明确的责任承担表示。这在某种程度上宽容了环境执法的不作为,放纵了预控突发环境执法不到位的行为,为环境突发事件的再发生留下祸根。
5.地方突发环境事件预案的可操作性不强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后,全国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已初步形成。国家预案要求各地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可操作性强的预案,而各地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大多仅仅是复制了这一要求,仍缺乏可操作性。从两次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政府危机管理可以看出,应急预案在危机管理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和牤牛河水污染事件的危机应对则更多的依据管理经验进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吉林省政府虽已启动了《吉林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但采取的措施却不尽合理;而牤牛河水污染事件的成功应对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运用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成功应对经验。从这两个事件中可以看出,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在某种程度上是经验的积累与技术运用的充分结合。
二、突发环境事件频繁发生的深层原因
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对环境带来很大的损害,受环境科学技术的局限,突发环境事件危机应对中有些污染物很难祛除;事件发生后的恢复处理中,有些环境资源是可以修复的,但有些环境资源则被永久式的破坏。从我国环境保护出发,从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出发,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的政府危机管理应贯彻我国环境法的基本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加强突发环境事件的预控。
自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之后,国家从政策、法规的角度,对我国环境事件的防控作了相应的工作。《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对预防工作做了如下规定:“(1)开展污染源、放射源和生物物种资源调查。(2)开展突发环境事件的假设、分析和风险评估工作,完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3)加强环境应急科研和软件开发工作。研究开发并建立环境污染扩散数字模型,开发研制环境应急管理系统软件。”按照上述规定,地方政府在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对预控做了相应的规定。
为了有效消除或减少环境安全隐患,避免类似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再度发生,国家环保总局已从2006年2月7日起对127个分布在全国江河湖海沿岸、人口稠密区、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附近的投资约4500亿元的重点化工石化类型项目进行环境风险排查;对十一家布设在江河水边的问题严重企业实施挂牌督办;对10个总投资约290亿元的违反三同时制度的建设项目进行了查处。[2]某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响应号召,在本辖区内也作了大量的风险排查工作。
但近年来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率不降反升[3],这固然与我国处于环境事故高发期有关,同时也说明我国排查执行力度不够,预控执行不力,没有按法规要求进行有效率、有效益的排查和风险控制。国家现有的经济能力和国家协调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关系的政策决定了,我国的环境突发事件投资是与我国基本国情相一致的,但是如果现有投资和政策得不到有力地实施、达到预定效果的话,对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反而成为抑制。
国家针对突发环境事件采取的预控措施,如排查、风险评估等,都是阶段性的措施,突发环境事件的有效预控必须与我国环境执法部门日常的环境执法紧密联系,日常的环境执法可获得最新的环境污染资料、打击违法排污行为等,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预控做有益的补充,所以环保部门高效率的环境执法是我国突发环境事件预控目标实现的关键。但当前我国环境执法存在一定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我国现有的环境行政执法体制是我国环境执法陷入“囚徒困境”[4]。我国环境行政执法体制实行统分结合的模式,环保局对其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某些具体的环境执法职责分配给各个相关部门,如水利部门、公安部门、交通部门等。国家这种环境行政执法体制的设置,目的是想达到“1+1>2”的执法效果,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执法优势进行联合执法。但是在部门主义利益驱动下,在有执法利益可图时,环境执法部门争相执法,出现执法密集地带;无利可图时,执法部门互相推诿,出现执法真空地带。这表明,我国现有环境执法体制,使我国的环境执法陷入“囚徒困境”,使得“1+1<2”。
第二,扭曲的政绩观严重影响环境执法。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一些市、县政府领导存在畸形的政绩观,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发展,漠视人民群众的健康,甚至充当违法排污企业的保护伞。
三、加强我国突发环境事件政府危机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修正环境行政执法体制
博弈论“囚徒困境”的出路之一就是,如果这种困境是由政策或制度的设定引起的,那么就要修正原有的政策制度或者创建一种新的体制。也就是说要想改变我国的环境执法现状,要么修正现有的环境执法体制,要么就要设立一种新的环境执法体制。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要求,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为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
在制定应急预案时,地方部门不应复制《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结合本地区的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强的地方应急预案,上级机关应对下级机关的预案制定内容予以指导和监督。在落实应急预案时应该重心下移,将责任落实到基层工作人员,使其真正承担起相应岗位的行政、法律责任。在落实应急预案的过程中,计划定得越具体、牵扯的范围越小、责任范围越明确,则越容易落实到位。
(三)加强环境技术储备
在应急预案中应该加强技术储备。发挥科研单位的作用,针对潜在的不同种类型的突发环境事件,做有针对性地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处理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动员技术部门建立风险评估体系,事先做出环境风险评估,充分了解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风险出现时应该采取的措施,进行预见性分析和超前管理,以排除环境风险。加强危险化学品对环境污染及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社会恐慌。
(四)追究预控责任,保证预控阶段环境执法到位
确保预控阶段的执法,使国家的预控措施落实到位,应做到以下方面:一是执行部门和责任范围划分明确,资金和相关执法设施配置合理到位;二是加强预控执法监督;三是在预控不力导致环境突发事件的情况下,追究相关责任人的预控法律责任。
(五)提高企业的环境危机意识
提高企业负责人以及相关人员对于应急安全工作的认识,提高企业防范和处置污染事件能力,使应急安全问题在企业层面得到解决,以避免污染扩散。地方环保部门在进行了预控阶段的风险评估和预测之后,对有潜在危险的相关企业进行应急管理的培训,针对不同的企业污染类型进行分类培训,使每种类型的企业都能清楚地明白在其生产流程中哪些环节容易导致污染事故以及污染事故发生后如何实施最佳控制,避免污染的进一步扩大。
另外,国家应出台相关的政策,使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单位承担一定比例的危机应对处理费,提高企业突发事件发生和应对成本,使企业从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主动采取措施并配合相關政府部门做好预控突发环境事件工作。
参考文献
[1]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和牤牛河水污染事件[EB/OL].国家环境保护部网,www.zhb.gov.cn.
[2]环保总局排查新建石化项目[EB/OL].新华网,www.xinhuanet.com,2006年02月07日.
[3]经合组织建议环保总局升格为环境部[J].21世纪经济报道,2006,(11).
[4]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政府环境管理 篇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 我国政府的职能将不断地转变, 最终将彻底退出市场调节更有效率的私人品领域以及一些准公共品领域, 国家财政的公共性、公益性将更加突出。我国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主体功能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情为民所系和利为民所谋民生工程的推进都是公共财政实施的必然要求, 其实施无不依赖于政府资产的利用效率与效果。从矛盾转化的角度而言, 改革初期和中期, 如何提高国有企业所占有的营利性国有资产的效率问题是改革的难点之所在, 因为国有企业的经营体制机制转换不好, 市场作为资源的基础性配置手段就会断臂, 从而无法很好地发挥调节功能。今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成熟, 国有企业的运行效率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 营利性国有资产的效率也逐步提升, 随着这些主要矛盾的缓解, 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相对滞后与人民大众对公共产品与服务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政府资产利用的效率和效果亟待提高, 而提高政府资产的使用效率和效果须在以下两个方面着力、用力、发力。
一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合理地配置好政府资产的增量, 即在政府资产的配置环节要注重把事做正确。具体地讲, 在编制预算时, 要遵循零基预算的理念与思想, 根据财政资金保障能力, 分轻重缓急将不合理、不紧张的项目取消;在确定项目时, 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 以保运转、保民生和促发展为原则确定财政资金的重点投资方向, 尽量减少对应由市场调节的私人品领域的投入, 减少低效多余的干预, 有所为, 有所不为, 做好有为。
政府环境管理 篇7
在美国, 推进大数据是不太难的, 发达的市场经济和对于技术主义的推崇是强有力的助推器, 而推进政府的数据开放则是十分困难的, 每前进一步的各种斗争很是曲折, 原因在于政府首脑或者政府部门的观念、意识、既得利益以及资本俘虏政府、党派利益之争等等无时不在阻碍数据开放。深究其背后的真正问题, 除了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以外, 委托代理关系中的责任问题才是核心, 不仅政府如此, 美国的现代企业制度更是将委托代理关系中的责任缺失问题演绎得淋漓尽致, 2008年开始的金融海啸无论是次贷危机还是道德风险, 其本质是公众企业的资本委托代理关系中, 代理人只有利益没有责任约束带来的。
二、美国联邦政府“数据治国”对我国政府管理创新的启示
借力于数据开放, 美国政府部门的创新性管理活动给社会大众的生活带去了极大的便利, “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彰显。
回观国内, 大数据的建立还比较艰难, 政府数据开放则更是难上加难。建立和开放数据难, 一方面在于中国市场经济还处在发育状态, 我们的工业和信息技术还比较落后,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与美国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以及现代企业制度有着同样的问题, 就是委托代理关系中的责任问题没有解决, 制造信息不对称是共同的特征。因此,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过程中的诸多矛盾, 提出了加快政府职能转型的迫切命题。
在信息化社会, 网络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 而其传递的方式从根本上颠覆了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 政府从一个管理者的角色向管理和服务并重的角色转变。为有力应对日益复杂、多元化的公共服务需求, 迫切需要政府加快变革力度。可以说, 信息化发展对政府创新活动提出了强烈诉求。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结合以上分析, 我认为美国联邦政府“数据治国”对我国政府管理创新的启示意义不仅在于以数据开放启动政府管理创新活动, 更在于破除官僚主义的既有利益格局。后者是前者的前提条件, 不破除利益之争, 难以真正实现政府数据开放, 驱动政府管理创新。
(一) 破除官僚主义的既有利益格局
制约政府管理创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根源就在于官僚主义内部对部门及个人利益的追求, 最终偏离了公共利益。管理创新是对原有利益的重新切分, 甚至会导致原有利益的失去。为此, 各部门为了保存各自的利益, 而不愿意改变现状或者创新。而这种现象的背后, 隐藏着的是政府对自身角色定位的缺失, 即委托代理关系中的责任问题。
那么, 如何实现政府人员行政从满足个人利益向实现公共利益的转变呢?责任就是主体承担的职责和义务。唯有“责任先行”才能解决问题。为了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必须要从切实落实政府作为公众代理人的责任入手, 让政府行政人员有主动搞创新的意识、动力、能力以及行动力。
(二) 以数据开放驱动政府管理创新
以“数据开放”理念引领政府创新活动的开展。政府开放数据, 才能有效落实政府行政职责。当前, 政府部门应当从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方面着手, 开放数据, 创新政府管理活动。比如, 加快食品安全信息、环境质量信息、交通安全信息公开, 让人们及时地、真实地了解身处的现实环境, 以合理规避不必要的安全、健康风险, 以责任之心服务公众, 这才是真正的服务型政府应有的行为方式。为此, 我国政府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活动:
1. 推广信息技术应用, 以提高政府官员及公务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要紧紧抓住对政府官员及公务员的理念、素质、能力的培养。因为, 只有抓住“人”的核心要素, 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内在创新动力, 才能真正保证政府创新政策的贯彻执行。
2. 政府机构设置和办事流程需进一步优化, 以应对信息化发展的新要求。
一方面, 要进一步优化政府机构设置的层级, 由科层制向扁平化方向转化。科层制由于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的政治基础、不能满足信息化社会的公共服务范围, 缺乏多元化的应对能力等缺陷, 使得社会要求倒逼科层制政府必须进行改变。信息技术给政府扁平化带来了技术可行的前提, 可以加快政府角色转变, 从而更加突出服务性。同时, 权利下放到最基层, 正是承认责任与权利同在。当基层行政人员能够控制他们自己的工作时, 就会更努力工作并投入更多的创造性。
3. 加强与社会组织的合作, 合力推动数据开放。
在我国, 加强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合作的趋势已初步显现, 加强与社会组织合作的力量不容忽视。如同拥有一定公司财产所有权的职工比只是领薪水的职工对公司更尽心尽力, 当社区、社会被授权来解决自身的问题时, 它们可能就比那些依靠外人提供服务的社区、依靠政府提供服务的社会更能有效发挥作用。因此, 政府应该加强与社会组织的合作, 搜集、提供、开放各类、各种尺度的数据, 以供人们开发利用数据的潜能,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的个人发展。
总之, 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需要建立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以数据开放为手段, 驱动政府管理创新活动, 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
摘要: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美国联邦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极大提升, 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却受到利益集团的频频反对、阻挠, 究其原因就在于官僚主义内部各大集团的利益之争, 阻碍政府开放数据, 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借鉴美国发展的经验, 处于社会各阶层矛盾突出的转型期的中国, 要顺利完成政府职能的转型, 必须努力通过制度机制的改革, 破除各利益集团的束缚, 以责任之心行政, 提供良好的公共基本公共服务, 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数据开放,官僚主义,既得利益,委托代理机制
参考文献
[1]涂子沛.大数据[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政府环境管理 篇8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 各级政府也加大了对“三农”工作的投入。2003年到2012年末, 仅中央政府就通过财政预算累计安排支农资金约6万亿元。这些资金从中央到地方管理层级多 (中央、省、市、县三、四个层级) 、管理部门多 (各层级归属10多个部门管理) , 因而, 建设资金的投入仍然较为分散, 重复建设、低效率建设、浪费资金等问题比较严重。如, 2008年12月, 黑龙江省政府参事室在给省长参事建议中指出, 比如打井和修路资金, 由省直五、六个部门管理和下拨, 分散投入形不成合力, 造成真正需要解决干旱的地方打井数量不足。由于修路资金严重不足, 形成很多“断头路”和“直角路”, 既不方便行车, 又保证不了质量。田晓剑 (2015) 认为, 涉农资金管理缺乏统筹协调, 项目建设存在重复、交叉, 有限的资金不能形成合力。何宁伶、吴佶楠、高志刚等 (2015) 在《中国财政》上撰文指出, 涉农专项资金管理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等, 项目综合效益偏低。因此, 在涉农建设项目中引进现代项目管理方法不失为解决“断头”路问题、绩效评价、资金分配分散、效率低下等问题的重要手段。
2 案例分析
“断头”路问题显然是由于项目实施计划的不完整, “资金随着项目走”而形成的问题。因此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机制、分配、使用效率低下源于项目管理有效手段的的缺失。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在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中的做法值得借鉴。
2013年裕安区首批美好乡村建设直接涉及18个乡镇、30多个村和10多个涉农部门, 建设内容包括6个方面20多个子项目。美好乡村建设, 具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实施内容多元化, 表现在点多面广, 建设内容丰富多彩;二是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 资金来源涉及10多个基层涉农部门及其上级主管部门;三是实施主体的多元化。这些按照部门项目管理指南的规定, 有的是县区主管部门实施, 有的是乡镇实施, 有的是村两委实施。项目实施范围广、内容多、资金来源渠道各异、项目实施主体交错、内容交错、范围交错等等, 都必然给美好乡村建设实际组织者---县区党委政府带来较大困扰。经验表明, 这些只是项目启动初期的一些苗头性表象, 错综复杂的矛盾还将出现在项目实施高潮和项目实施收尾阶段。而各种矛盾、焦点的处理解决, 归根结蒂都会反应到项目计划安排和资金分配使用上。由于美好乡村建设资金需要量大, 必须以整合项目为主, 裕安区在完成分村规划的基础上, 紧紧围绕项目计划, 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 按照WBS (项目工作分解结构) 原理, 合理分解工作内容
该区按照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技术, 采用WBS思路对全部工作任务进行分解, 制定一套可视化、动态化、多维化的资金整合工作分解结构。由于美好乡村建设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采用WBS同时, 他们还注意从三维的角度把握实用性: (1) 采用纵向方式把美好乡村建设内容浓缩为一张工作分解结构 (WBS) 表, 分解为三层。美好乡村建设分为市政、道路、环卫等6大板块属于WBS第二层, 其中市政分为雨水、污水、供水, 道路分为土建、路灯和广场等具体建设内容。6大板块可分解的工作内容形成WBS第三层的20多个子项。 (2) 在WBS一览表的最底层分解任务到10多个承担资金整合任务的政府职能部门具体出资; (3) 在WBS一览表左侧把10多个乡镇和30多个村一并对应列示, 使实施地点、工程投资与建设单位一目了然。即根据美好乡村的规划设计, 围绕资金整合的项目目标, 通过WBS, 该区将项目建设内容、资金分配责任, 分解为6大板块、20多个子项目和众多建设地点, 并将全部内容浓缩展现在一张表格上。为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提供一个可资思考、酝酿, 修订、完善的清晰明了的工作平台。
2.2 注重沟通, 求取共识
主管美好乡村的区领导注重在项目建设内容安排、投资分配大小以及项目和资金整合方案等方面的沟通。项目规划小组、资金整合小组通过在大会上发言和讲解, 让区直部门和乡镇、村充分了解情况。各项目建设乡镇、村、有关部门根据自身的工作实际积极反馈情况。项目建设内容还以村为单位进行张榜公示, 听取所在村居群众意见。项目计划和资金整合方案形成后, 正式行文下达之前, 再次征求区直部门、乡镇以及区几个班子的意见, 让美好乡村项目参与人员, 真正做到心明眼亮, 尤其是让肩负建设任务和资金整合责任的区直部门、乡镇、村充分表达意见, 以求取共识。
2.3 统筹兼顾, 允许置换互换
尽管裕安区美好乡村建设计划和资金整合方案, 力求条块结合、点面兼顾,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受到各部门条条规定的制约。各涉农部门项目规划建设地点往往仅仅集中于某几个村点, 而又各不相同。如, 区扶贫办的扶贫项目、发改委以工代赈项目、农委的江淮分水岭治理项目等, 这些非面上项目, 并不涉及全部建设乡镇和村点, 如果硬性整合, 不仅会造成条块矛盾, 而且资金整合主管部门实践中也确实难以操作实施, 同时资金使用投向不符合规定, 项目也无法接受上级验收, 这也是基层项目建设多年来难以解决的一个普遍问题, 也是历史上制约涉农资金整合效益发挥的一个瓶颈所在。在分解这类项目资金整合任务时, 他们经过反复沟通、全面了解项目情况, 重点把握三个环节:首先, 围绕特定项目, 优先安排;其次, 遵照条条规定, 确保不冲突, 不违规, 不触碰“红线”, 力求统筹兼顾。再次, 初步项目计划方案与项目主管部门见面, 共同修正微调, 切实统一意见。同时在不违背项目管理规范的前提下, 允许部门之间、部门和乡镇之间进行合理地置换、互换项目, 有的甚至跨年度轮流项目, 确保总体相对公平。
2.4 落实绩效考评, 确保任务完成
方案形成之后, 一方面, 把项目建设计划和资金整合任务以区领导小组名义行文下发到资金整合相关部门, 细化到每一乡镇中心村、每项建设内容投资金额;另一方面, 把项目资金补助指标分解到各乡镇、村, 细化到每个部门资金定额补助和每项建设内容的投资。为促进项目建设和资金整合两方面任务的同步落实, 该区制定了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绩效考评暂行办法, 对各乡 (镇) 、村 (居) 和区直相关单位进行考核、奖罚, 为资金整合工作的最终落实提供了制度保障。由于措施有效该区2013年共整合农业、水利、道路建设、村镇建设等涉农部门专项资金6000多万元, 顺利完成了当年美好乡村建设任务。2013年, 裕安区获得了安徽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全省“美好乡村建设先进县”的称号。
3 启示和建议
在当前众多涉农项目建设中, 裕安区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该区有效地运用了现代项目管理的WBS技术。其优点在于:一是, 将以规划为统领的项目愿景进行细化、完整、灵活地落到了实处。他们以WBS分解建设规划内容, 建立了科学系统的工作计划平台, 形成了连接规划和实施的桥梁, 这也恰恰是当前多数涉农项目建设所缺失的关键一步。如, 该区运用WBS技术, 将美好乡村建设规划分解细化到了可执行和验收的工作包, 这正是项目有效执行的有形平台和抓手。二是, 通过摸得着、看得见的WBS平台上下反复沟通, 增强了项目建设的透明度, 有效地防止了不切实际的建设内容以及“断头路”问题。三是, 在WBS平台的基础上, 各部门、乡镇、村工作责任明确, 项目本身建设任务、进度、质量要求清晰, 既便于政府领导日常工作的统筹、控制、指导和协调, 也使项目工作的目标管理和事后的考核、奖惩落实到了部门、乡镇、村以及相关的责任人员。概括地说, 裕安区美好乡村建设的完整工作模式是:规划→项目建设内容识别→WBS分解建设任务→项目实施计划→目标管理 (实施、考核和奖惩) 。
为了提高涉农项目管理科学化水平, 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 鉴于裕安区在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中的做法, 当前在涉农项目建设工作中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工作: (1) 树立科学的项目管理意识。 (2) 建立适当规模和较为稳定的涉农项目管理机构、专业队伍和常抓班子, 尽力避免目前普遍存在的“临时”搭建项目班子、临时聘用人员来进行项目建设和管理的现象。 (3) 加强现代项目管理知识的培训, 增进现代项目管理技术手段在涉农项目建设中的有效运用。 (4) 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 做好科学规划和项目库建设工作。 (5) 建立科学完整的项目目标分解体系, 落实责任和任务。 (5)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在新的起点上共促财政支农事业再上新台阶[J].中国财政, 2013 (06) .
政府环境管理 篇9
1 背景和意义
2007年1月1日国务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及规章授权和委托组织, 在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 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 主动将政府信息向社会或依申请而向特定的个人或组织公开制度。
政府信息资源是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社会公共资源, 它不仅向公众提供政府、社会和经济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情况, 而且也是政府实现其管理职能的基本工具。开发政府信息资源, 不仅可以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 且有利于提升政府的工作效率、增强政府的应变能力、提高政府的创新能力。政府信息资源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开发利用是政府科学决策的基础, 改善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条件, 也是政府信息能力的集中体现, 对推动我国电子政务乃至整个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 国外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从国外来看, 发达国家很早就重视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如美国政府把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发展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 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和重点。法国政府一直奉行信息自主的独立政策, 重视数据库和信息网络建立以及信息的传播和利用, 避免过分依赖别国的信息资源, 同时注意保护本国文化和国家主权。德国政府1996年通过了《信息2000年》规定了服务提供者的权利和责任, 定向服务中的个人数据保护法, 传播有害信息的法律责任, 数据库著作权保护, 信息服务的界定等等。
3 政府信息资源开发模式的发展趋势
由于政府总以某种方式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的每一方面直接或间接相联系, 因此产生的政府信息资源数量相当庞大, 甚至达到无法计数的地步。如何加强管理、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难点, 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政府信息公开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二者这间有着必然的密切的联系, 随着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不断发展,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贯彻实行, 如何把二者结合起来, 研究探索出一种基于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的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将成为未来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4 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模式
适应政府信息公开环境, 借鉴信息资源开发理论, 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模式主要有以下选择。
4.1 传统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开发模式
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机构和现代信息社会中的文献信息中心, 其在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有了比较成熟的技术, 形成了一支专业队伍, 因此政府信息资源开发与政府信息公开、共享可借鉴图书馆文献资源开发模式。可利用图书馆专业优势辅助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主管部门可以考虑指定或者委托公共图书馆利用专业技术优势, 进行当地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指南、索引、摘要的编制工作, 提高质量, 降低成本。在地方法规实施的实践过程中, 曾经反复出现过政府表示信息不存在或信息遗失的情况, 如果说信息目录编制、索引管理工作比较完善, 就有可能将这种政府推托或者是滥用职权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 使公众的信息获得权最大化。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位社会成员, 今天可能是公安部门的行政管理者, 明天也有可能成为税务部门的行政相对人。
4.2 依托网络信息平台开发利用政府信息资源模式
政府信息资源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 它跨越档案学、图书馆学、情报学、行政学、法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政府信息公开可以依托电子政务及政府门户网站等网络平台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国实施“政府上网工程”, 推行电子政务, 其目的在于推动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的公众信息资源汇集和应用上网,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并以此带动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信息化。经过几年的发展, 我国的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进展。依托网络平台, 可以建设政府信息“一站式”开发利用服务模式, 以建设新型政府为目标, 在管理政府信息资源的同时, 又可以做到政府信息资源的及时公开。使政府网站不仅成为相关政府资讯服务平台, 而且重新整合政府资源, 使各部门的办公流程彼此相互关联、相互渗透, 实现了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流程整合和信息共享, 使区域政府得以一个整体的形象为社会服务, 进而促进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内部业务流程再造和优化升级。把政府门户网站打造成政府信息公开、管理、开发、服务、利用的统一资源平台。
4.3 其他模式借鉴
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的政府信息开发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树立科学发展理念, 可以借鉴以下模式: (1) 借鉴知识管理理论, 树立政府信息资源开发的知识管理理念, 组织构建政府知识库, 建立统一的知识管理平台, 建立知识管理组织体系, 运用知识管理模式进行政府信息资源开发。 (2) 建立CIO (政府首席信息官) 制度。开展政府信息资源开发模式的理论研究;借鉴当前信息资源管理机构的开发模式;国家信息基础建设及信息资源开发模式借鉴;对社会公众利用政府信息资源现状及需要分析, 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利用。 (3) 加快政府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 实现政府信息资源整合。研究政府业务系统视角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业务系统应用信息资源的特点, 数据共享如何提升政府的执行力, 政府部门数据共享的机制建设等。同时研究政策视角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政府信息开放, 解决政府机构内部信息资源共享的法律问题, 维护信息服务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
摘要:政府信息公开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二者之间有着必然的密切联系, 随着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不断发展,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贯彻实行, 研究基于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的政府信息开发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政府信息开发的背景和意义, 介绍了国外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提出了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模式。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开发,模式
参考文献
[1]张磊.《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与推进我国政府信息公开[J].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9) :75~78.
[2]黄璜.从信息产品特性论政府信息公开[J].情报杂志, 2007 (9) :43~45, 50.
[3]程洁.《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与公共图书馆的实践[J].情报资料工作, 2008 (4) :16~18.
政府管理生态之研究 篇10
一、政治环境
政府管理中的政治环境就是指,对政府因素产生各种政治因素与相应条件的总和。前面的几个社会,由于政府系统比较单一、致使政府环境和政府是相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新的政府开始用民主集中制来治理国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相应的政府部门,也就相应的产生了不同的政府环境。
国家的政权主要包括相应的国体、政体以及国家的结构形式。国体反应的是这个国家的性质,而整体则告诉人们国家的权利究竟掌握在谁的手中,国家的结构形式也就是告诉我们,国家究竟是单一制还是联邦制。国家的政权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政府的行为:
第一: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不同,西方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实行了国会、总统与联邦法院三权共同治理国家的局面,与他们不同的是,在政治制度上我国则实行由全国人民来进行管理的人代制,国家的所有权力属于人民,党只是代表人民行使自己的权利。人民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由于我们国家的一切权利都属于人民,根本不用向西方国家那样实行制约管理。
第二:国家的性质与权利归属不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不管如何进行权力制衡和三权分立,国家的统治阶级都是资产阶级,之所以进行三权分立,主要是因为各个集团之间因为各自的利益问题要进行监督。
第三:中央与地方在权力分配方面不同,相对于西方国家的联邦治国,我国则实行中央领导地方、地方监督中央的治国策略。这样以来,一是有利于国家的安定团结,同时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二、 经济环境
一个要想更好的存在下去,一是要保证国家政权的稳定,另外就是要发展自己的经济,只有经济基础才能决定上层建筑。无论哪一个政党上台,都把发展本国的经济作为一项重点进行改革。不论是我们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还是西方国家的领导人上台后,把解决金融危机作为国家建设的第一个问题都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很多政府之所以会走向灭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的经济出现了问题。
从我国六十多年的经济发展当中,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经济环境对于国家政府管理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如何发展新中国的经济、让人民的生活条件达到战前的水平,我们的党和政府在建国初期走了很多弯路,之所以会取得今天的成就主要是因为我们从发展当中总结了很多经验教训,通过“大跃进”我们知道了发展经济决不能盲目的进行发展、一定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我国所处的实际情况发展我国的经济,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正确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通过引进来、走出去两种战略相结合的方式使我国的经济出现了一个质的飞跃,在这一制度的带动下我国的沿海经济实现了快速的发展,上海和深圳加上我们的首都北京完全可以和发达国家的城市相抗衡。特别是市场经济形成以后,这一变化显得更加明显。
经济的发展为政府的管理带来了优势,也带来了相应的挑战,政府的管理只有满足人民的利益、才会得到人民的认可。由于我国所处的基本国情,致使虽然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却依然没有摆脱发展中国家的身影。
三、文化环境
从政府管理上来看,文化就是政府管理中所遇到的各种传统习俗与社会价值观念。总体来讲,文化环境没有政治、经济影响那么强烈,主要是通过一些次要的方面来管理或者影响民众和那些官员们。
每个国家都有着各自的文化,但是纵观全局来看,世界上主要存在七大文化体系:中国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拉丁文明和非洲文明。这七大文明当中又存在着几种派别,主要有:以欧美各国为主的耶稣基督、我国的回族及一些西亚国家为主的伊斯兰、印度为主的印度教(大多数印度人已不信奉)和中国的传统儒家学说,直到今天这些教派依然统治者整个世界。其实仔细研究我们就会发现,信封这些教派的国家都是世界上的强国,比如,美、中、俄......
有些国家甚至为了这个出现了大规模的冲突,巴以冲突就是最为显著的一对,并且直到今天都没有结束。
总体上来讲,影响我国的文化总要穿在以下几种:一是儒家文化,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很多人直到今天还在学习的。二是风俗习惯,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三是潜规则文化,比如一些贪污受贿等,这种文化对政府的管理非常不利,必须要早日剔除,最后就是国际文化,西方国家的很多文化也已经传入了我国,对于这些文化我们一定要学会辨认,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我们的政府服务。
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的政府生态主要存在以上这些方面,要想让这些文化更好的为我们的党和政府服务,必须要对它们进行妥善管理。
参考文献:
[1]宋敏,徐明春.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政府管理变革[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04).
[2]高德胜,高兰英.关于“全球化”几个问题的学习和探讨[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01) .
[3]刘慧琴,梁珊珊.论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的关系[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06) .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论政府管理创新 篇11
关键词:政府,创新,目标模式
经济全球化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城市政府为了适应全球一体化及由此形成新的竞争规律和态势, 就必须不断改革和调整原有的政府体制和公共治理模式, 以积极应对和快速回应来自国际和国内社会各种环境因素的挑战。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 政府管理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改革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大都与政府改革不到位、政府改革滞后相关。在我国, 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社会自治组织之间的权力分散化倾向日益凸显, 发达城市的分散化治理结构开始迅速发展;另一种力量是一些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对发达城市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如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一些超级跨国企业落户在发达城市等。
一、政府管理创新的层次
当代中国政府管理面临着许多方面的创新, 如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创新、观念创新、理论创新, 等等。这些创新之间相互联系, 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但从不同处着手, 会有很大不同的效果, 或者事半功倍, 或者事倍功半, 甚至劳而无功, 做负功。所以说, 政府管理创新是具有一定层次性的体系, 第一层次涉及管理人员和方法。这里的管理人员包括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 一般公务员和代表民意参政议政的代表;第二层次是运行机制;第三层次是组织机构;第四层次是行政体制;第五层次是政治体制, 它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公共权利和公共社会的关系;二是公共权利系统的内部关系。
二、政府管理创新的内容
从新公共管理的视角看, 政府管理主要包括战略管理、政策管理、资源管理和项目管理;与之相对应, 政府管理创新能力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公共政策能力、资源管理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1、公共政策能力。
公共政策能力是指政府部门在战略规划的指导下, 制定具体的管理创新行动方案的能力。公共政策能力不强, 缺乏操作性, 是我国许多政府部门的通病, 表现在:政府部门缺乏根据自身实际来制定的领导者, 战略规划制定出来以后, 领导者往往出于尽早看到战略实施效果的迫切愿望而匆匆上马, 甚至认为制定实施计划是在浪费时间或延误战机。
2、资源管理能力。
资源管理能力是指政府部门获取、配置并有效使用管理创新所需要的各种资源的能力。每个公共组织至少都应拥有四种可能实现预期目标的硬性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技术资源, 除此之外, 还应拥有必要的软性资源, 包括信息、制度以及公众的认同和支持等。总的来说,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政府的资源管理能力不断增强, 但仍然有待提升。
3、项目管理能力。
项目管理能力是指将战略规划具体执行的能力, 是将理想的目标转化为可见的现实的能力, 项目管理是从企业管理和工程管理借鉴的概念, 它在政府部门中被证明同样能提高绩效。项目管理在我国政府部门中的运用处于起步的原始阶段, 项目管理能力也相对十分低下, 在项目的实施中, 政府部门对于时间、成本、收益、风险的关注甚少, 项目管理极其不规范。
三、政府管理创新的目标模式
1、针对市政体制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实际需要, 将事关全市的决策、执行、监督监管和市民整体权益的事务从城市公共事务中分离出来, 建立统一的城市治理 (公共管理、服务和监管) 平台。
2、针对人口结构的特点, 逐步打破市民身份制度, 根据市民、新市民和准市民的实际需要, 综合配置公共资源, 安排制度供给, 逐步建立社会公平机制。
3、针对空间资源特点, 应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 全面导入差异成长或有机成长理论方法, 并针对不同区域 (建制区、历史遗留区、新增区) 的特点建立差异规划治理模式。
4、针对区划结构的特点, 在城区内应将行政区划、经济区划、功能区划、空间规划和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 整合行政区、功能区和经济区, 探讨跨行政区的综合行政和资源配置方式, 探索适应全方位区划理念和结构的公共治理模式。
5、针对治理结构的特点, 加大市政体制、治理模式创新的力度, 探索适应本市未来建立和谐社会需要的政府治理、合作治理和社会治理 (自治) 模式以及相关过渡环节。
6、针对社会结构的特点, 把社会结构因素作为治理模式改革和创新的基础和出发点, 并把它作为基本要素渗透到行政体制、城市治理、城市规划和公共资源配置等各项工作中去。
7、在公共治理的具体模式问题上, 大概有以下几种选择: (1) 政府管制的、以行政隶属关系为基础的、官僚化或行政化的管理模式; (2) 政府主导以绩效合同和代理委托 (执行机构) 关系为基础的公共治理模式; (3) 政府与企业、社会合作治理的、以伙伴关系为基础的公共治理模式; (4) 自治模式。
四、政府管理创新的意义
【政府环境管理】推荐阅读:
政府环境信息10-02
政府环境绩效11-23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08-04
政府环境投资项目09-12
环境保护与政府职能06-30
环境保护政府规制效用06-09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环境07-15
北京市丰台区环境保护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