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者结构

2024-06-02

参与者结构(共6篇)

参与者结构 篇1

现阶段, 农村语文课堂教学中仍存在老师 “满堂灌” 和 “满堂问” 等现象。教师在课堂上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剥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权利, 脱离了教材和教学对象的实际, 硬是牵着学生往自己设计好的自以为合理, 其实未必合理的教学思路上走, 把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的双边活动处理成教师一厢情愿的烦琐讲解和架空分析。这种做法会大大挫伤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且严重抑制了小学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素质的提高, 导致了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局面。可见, 改革当前农村课堂教学结构势在必行。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那么, 应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呢?

一、创设融洽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敢于参与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利条件, 教师的真诚、关怀和帮助, 可以转化为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反之, 则会扼杀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著名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谈到他的小学老师时说: “一响起铃声, 就带来一阵阵的恐惧。上课往往是先发算术本子。每喊一个名字, 下面就有人把本子领回来, 可是喊到我, 那个算术本就像瓦片一样向我飞来, 有时就落到别人的椅子底下……从这时起, 我认为算术这是一门最没有味道的, 也是最难的学科, 直到高小和后来的师范, 我都以这门功课为最糟。但是, 那位十八九岁的从不打骂学生而热爱学生的语文教师, 爱用歌唱的声调教学生读诗, 使我在二十几年之后, 还能背诵她教的诗。今天想来, 她对我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多么有益的影响。”从魏巍的话, 我们清楚地看到他与算术老师的关系紧张, 以致一上算术课就担心害怕, 扼杀了他学好算术的动力。而语文老师则热爱学生, 从不打骂学生, 教学生读诗, 让他觉得是在歌唱一样快活有趣, 对他成为一位著名的作家起了积极的作用。可见, 创设融洽的师生关系, 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深远。

教师在与学生的接触中, 要善于与学生交朋友, 应对每位学生表现出足够的关心和尊重, 让学生感受到他在老师的心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期望。学生非常重视这种情感体验, 他们会喜欢上这样的老师及老师的课, 他们会在感受到老师爱心的同时, 产生强烈的回报心理———学好语文, 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这样就能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让学生敢于参与学习。

二、激发兴趣, 让学生乐于参与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还指出: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针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兴趣。兴趣可以孕育愿望, 可以滋生动力, 教师要努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可见,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参与学习的前提, 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 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那么, 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得当地安排教学内容,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可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把课件引入课堂、编排课本剧等, 同时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 诱发学习兴趣。这样, 课堂气氛紧张而不死板, 活跃而不紊乱, 学生自然会乐于参与到学习当中。

把游戏引入课堂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好方法。游戏趣味性强, 气氛热烈, 最富有吸引力, 当学生在课堂上玩游戏时, 连平时最不爱说话的学生眼里也放出光来, 跃跃欲试。欢乐的游戏极自然地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 如习作指导时, 教师把 “抢坐” 这个游戏引入了课堂: 选四位学生, 要求四位学生听老师的口令绕三张椅子正步走、跑步走、向后转……当老师喊 “坐下” 时, 则要马上抢到椅子坐, 没有抢到坐的学生就要表演节目; 接着剩下的三个学生绕着两张椅子走……直到最后一个坐在椅子上的学生为优胜者, 游戏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了。教师紧接着要学生叙述刚才看到的游戏经过, 学生纷纷举手, 就连平时胆子小的学生也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三、精讲巧练, 让学生有时间参与学习

目前, 有不少教师抱怨班上的学生死气沉沉, 不说、不问、不发言。究其原因是课堂教学中教师 “一言堂”, 唱“独角戏”, 不给学生练习的机会; 提出问题后根本就没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急于求成, 使学生一时答不出来或答不准确, 造成学生难堪的场面, 打击了其自尊心。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结构, 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各环节, 力求简短、精练, 把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参与自主学习, 也就是课堂中有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思考问题、讨论问题, 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等。

例如 《新型玻璃》 一课, 传统教学就是照本宣科, 把五种新型玻璃讲解给学生听, 这就显得枯燥乏味。而一位教师却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 先精讲“防盗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然后要求学生自学第二部分, 并像老师那样描述“夹丝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之后再用第一人称形式介绍第三种 “变色玻璃”; 然后要求学生向人们推荐 “吸热玻璃”和“吃音玻璃”。这样精讲巧练, 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学习课文, 不仅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而且悟得了学习方法, 并逐渐学会了自主学习。

四、开展讨论, 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

在教学中, 一些教学的重点、难点知识, 教师不直接通过讲解来让学生掌握, 而是发挥班集体的整体功能, 通过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 “想一想, 议一议”, 动脑、动口, 各抒己见, 展示自己的认识过程。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 用不同思考方法去讨论, 鼓励创造性的见解, 再通过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拨指导来学懂知识。这样热烈的讨论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又可发展学生的思维, 而且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也同时得到了培养。

五、质疑问难, 让学生学会参与学习

古人云:“学贵有疑” “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 思是智之本。学生善于质疑, 也有利于改变当前老师讲、学生听, 老师问、学生答的被动状态。学生也会在不断提出问题, 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此,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启发他们去问重点、问难点, 问在点子上、关键处, 还要对学生的质疑问难加以鼓励, 并引导他们解决疑难, 学会质疑解难。学生通过质疑, 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课文, 切身感受质疑解难的乐趣, 明白求知的路上离不开积极的参与。

综上所述, 教师在课堂上不是主角, 而是一座桥梁。凡是学生自己会学的知识, 就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学; 凡是学生能自己做的, 就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做, 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学习能力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灵魂———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刘维刚.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J].陕西教育科研 (课改实验版) , 2005, (1) .

参与者结构 篇2

3月17日,由我公司参与赞助并举办的“楚汉争霸,武动汉风”2012·徐州武林风环球拳王争霸赛在市体育馆举行。此次赛事是泰国、加拿大、以色列、巴西、俄罗斯等国选手组成的国际搏击联队和中国功夫的一场巅峰对决。

世界诸多武术俱乐部也都选派了最顶级的选手参与此次盛赛,少林小子一龙和中国龙黄海刚等四名中国功夫小子迎战世界各国顶级选手,带给世界搏击界一场饕餮盛宴。

本次争霸赛将来自中、美、俄、英、泰等多国的搏击高手分为八局,每局都是中外对阵,通过各种拳术的碰撞,展示搏击的力与美。

高手过招,必定精彩连连,究竟战况如何,咱们到现场看一下: 拳、脚、腿,个个都是武林高手,踢、打、摔,来回都是真功夫,随着台上选手的每一次出手,全场观众的情绪也是一次次被带到高潮。

比赛的第一个亮点出现在第二局,选手是两个小姑娘。起初,对于女子比赛,大家都认为会比较平静,可没想到两人上了擂台后,挥拳出腿,毫不含糊,比男选手更加勇猛。

比赛的最高潮出现在最后一局,中国选手一龙出场,在对战之中被对方一拳击中了眼眶,鲜血直流。

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主动参与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结构;改革;主动参考;发展

现阶段,农村语文课堂教学中仍存在老师“满堂灌”和“满堂问”等现象。教师在课堂上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剥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权利,脱离了教材和教学对象的实际,硬是牵着学生往自己设计好的自以为合理,其实未必合理的教学思路上走,把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的双边活动处理成教师一厢情愿的烦琐讲解和架空分析。这种做法会大大挫伤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且严重抑制了小学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素质的提高,导致了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局面。可见,改革当前农村课堂教学结构势在必行。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那么,应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呢?

一、创设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于参与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利条件,教师的真诚、关怀和帮助,可以转化为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反之,则会扼杀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著名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谈到他的小学老师时说:“一响起铃声,就带来一阵阵的恐惧。上课往往是先发算术本子。每喊一个名字,下面就有人把本子领回来,可是喊到我,那个算术本就像瓦片一样向我飞来,有时就落到别人的椅子底下……从这时起,我认为算术这是一门最没有味道的,也是最难的学科,直到高小和后来的师范,我都以这门功课为最糟。但是,那位十八九岁的从不打骂学生而热爱学生的语文教师,爱用歌唱的声调教学生读诗,使我在二十几年之后,还能背诵她教的诗。今天想来,她对我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多么有益的影响。”从魏巍的话,我们清楚地看到他与算术老师的关系紧张,以致一上算术课就担心害怕,扼杀了他学好算术的动力。而语文老师则热爱学生,从不打骂学生,教学生读诗,让他觉得是在歌唱一样快活有趣,对他成为一位著名的作家起了积极的作用。可见,创设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深远。

教师在与学生的接触中,要善于与学生交朋友,应对每位学生表现出足够的关心和尊重,让学生感受到他在老师的心中占有一定的位置,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期望。学生非常重视这种情感体验,他们会喜欢上这样的老师及老师的课,他们会在感受到老师爱心的同时,产生强烈的回报心理——学好语文,不辜负老师的期望,这样就能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让学生敢于参与学习。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还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针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兴趣。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教师要努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可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参与学习的前提,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得当地安排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把课件引入课堂、编排课本剧等,同时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诱发学习兴趣。这样,课堂气氛紧张而不死板,活跃而不紊乱,学生自然会乐于参与到学习当中。

把游戏引入课堂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好方法。游戏趣味性强,气氛热烈,最富有吸引力,当学生在课堂上玩游戏时,连平时最不爱说话的学生眼里也放出光来,跃跃欲试。欢乐的游戏极自然地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如习作指导时,教师把“抢坐”这个游戏引入了课堂:选四位学生,要求四位学生听老师的口令绕三张椅子正步走、跑步走、向后转……当老师喊“坐下”时,则要马上抢到椅子坐,没有抢到坐的学生就要表演节目;接着剩下的三个学生绕着两张椅子走……直到最后一个坐在椅子上的学生为优胜者,游戏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了。教师紧接着要学生叙述刚才看到的游戏经过,学生纷纷举手,就连平时胆子小的学生也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三、精讲巧练,让学生有时间参与学习

目前,有不少教师抱怨班上的学生死气沉沉,不说、不问、不发言。究其原因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唱“独角戏”,不给学生练习的机会;提出问题后根本就没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急于求成,使学生一时答不出来或答不准确,造成学生难堪的场面,打击了其自尊心。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结构,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各环节,力求简短、精练,把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参与自主学习,也就是课堂中有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等。

例如《新型玻璃》一课,传统教学就是照本宣科,把五种新型玻璃讲解给学生听,这就显得枯燥乏味。而一位教师却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先精讲 “防盗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然后要求学生自学第二部分,并像老师那样描述 “夹丝玻璃”的特点和作用;之后再用第一人称形式介绍第三种“变色玻璃”;然后要求学生向人们推荐 “吸热玻璃”和 “吃音玻璃”。这样精讲巧练,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学习课文,不仅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而且悟得了学习方法,并逐渐学会了自主学习。

四、开展讨论,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

在教学中,一些教学的重点、难点知识,教师不直接通过讲解来让学生掌握,而是发挥班集体的整体功能,通过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动脑、动口,各抒己见,展示自己的认识过程。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思考方法去讨论,鼓励创造性的见解,再通过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拨指导来学懂知识。这样热烈的讨论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可发展学生的思维,而且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也同时得到了培养。

五、质疑问难,让学生学会参与学习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 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学生善于质疑,也有利于改变当前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被动状态。学生也会在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启发他们去问重点、问难点,问在点子上、关键处,还要对学生的质疑问难加以鼓励,并引导他们解决疑难,学会质疑解难。学生通过质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切身感受质疑解难的乐趣,明白求知的路上离不开积极的参与。

综上所述,教师在课堂上不是主角,而是一座桥梁。凡是学生自己会学的知识,就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学;凡是学生能自己做的,就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做,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学习能力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灵魂——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参与者结构 篇4

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和个体知识的有限性决定了单独决策的狭隘性,而民主社会的发展也逐渐改造着社会行动者的参与意识和谈判能力,“参与”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任务或一种理论,而逐渐为社会行动者所接受和认同,成为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方案执行的可接受性等方面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有西方学者提出,如果说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着一场革命的话,那么这就是“参与革命”。在这场参与“革命”的大形势下,参与也成为民办高校治理转型的一种必然话语。它要求民办高校治理结构的重塑,要求民办高校以更加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结构吸收和协调多元利益主体的参与合作。而这场“参与革命”也必将给民办高校发展带来一系列正向的“连锁反应”。

1.“参与治理”意味着民办高校决策更加民主科学。

在管理体制方面民办高校存在着决策的封闭性和决策主体单一性等问题,这是民办高校在追求高效率的“企业化管理”过程中所带来的。而在参与话语下的民办高校治理则意味着决策权力的分享、决策过程的民主协商、决策程序的公开透明和决策结果的共同认可。多元主体参与机制的引入可以使民办高校的治理中的决策更加民主科学,从而走向“善治”与“协商合作”的道路。

2.“参与治理”意味着民办高校发展更贴近市场需求。

我国人才市场上现有的一对矛盾是“有人没事做”和“有事没做人”之间的矛盾,这深刻地体现了我国高校教育目标与市场发展需求之间的脱节。我国民办高校要超越和克服在政府财政支持或制度安排上带来的不利条件和困难,出路唯有在市场“回应性”中胜出,使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贴近市场发展的现实需求。“参与治理”就是要充分吸收政府、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家长和学生等多元利益主体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及时地掌握和关注现实需求的声音,并通过治理过程中各主体间的不断互动来确定回应市场需求的发展计划。

3.“参与治理”意味着民办高校服务更具公益性。

“逐利性”和“公益性”是民办高校的两大特征,“逐利性”是民办高校不断发展的动力,“公益性”是民办高校获得良好社会声誉的基础[1],两者之间的有效平衡才能保证民办高校的健康稳定发展。当下我国民办高校存在的一大问题就在于“逐利性”有余而“公益性”不足,这必然会限制民办高校发展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因为高等教育本身所内含的“公共性”要求民办高校也必须在获取“合理回报”的基础上“回报社会”。“参与话语”将社会公众的参与和“公共声音”植入到了民办高校的治理结构和过程中,从而使民办高校服务的“公益性”得到彰显,社会声誉得到提升,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同和支持。

4.“参与治理”意味着民办高校品牌化战略更具成效。

民办高校的发展面临着“求创新”、“树品牌”的两大任务,只有创新,走差异化的发展之路,才能避开激烈的同质性竞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专;只有树立品牌[2],才能扩大自己的社会知名度,争取更多更优质的生源。“参与话语”是一种由“目标导向”、“顾客导向”和“第三方评价”等现代治理理念所构筑的话语体系,在这一体系下,市场的需求、学生的爱好、教师的秉赋、第三方的评价等汇聚到治理的互动中,使民办高校的发展更具特色和科学化,而“参与话语”本身也是宣传提升学校品牌形象的过程,使民办高校的品牌化战略真正从理念变为实践,从成功走向卓越。

二、参与话语下民办高校的治理模式及比较

关于我国高校治理模式的研究,北京大学的苗庆红将民办高校的治理结构分为三种类型,即人力资本控制模式,股东控制模式和共同治理模式[3]。王陆庄,周虹从高校创建资金来源、高校运行经费来源和管理班子的任命机构等三个维度将我国的高效治理模式分为公立大学、独立学院、民办大学、公有学院和营利大学五种类型[4]。刘颂则根据我国民办高校治理结构的演进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即传统公司式或家族式的学校,不规范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5]。笔者借鉴苗庆红教授的划分方法和划分标准,将我国民办高校的治理模式划分为人力资本控制模式、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参与治理模式,并从治理主体、治理依据、治理方式和治理效果等四个方面,对所划分的三种民办高校治理模式进行结构化比较,参见表1。

注:表中民办高校治理模式分类借鉴苗庆红.民办高校治理结构的演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09).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人力资本控制模式多为民办高校创办之初所采用的一种治理模式,其产生和存在的背景就在于,民办高校创办初期由于资金等方面的匮乏,创办者所采用的是“点滴式积累”的增长方式,借助自身所拥有的社会资本,通过勤俭节约等方式不断积累原始资本,使得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学科建设逐渐齐全,师资力量不断增强。在这种模式之下,创办者也是校长的个人魅力和能力对民办高校的治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着民办高校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而个体决策的方式也往往是高效的、具有战略性的。但是个体决策的治理模式毕竟是与民主科学决策要求相抵触的,而个体的主观偏好所带来的风险较大,随着民办高校从创办初期转型到稳定发展时期,这种单一的、封闭的治理模式已经力不从心,成为了阻碍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桎梏。

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则是有效克服个体决策、避免个体偏好的有效治理模式。通过董事会的集思广益、“讨价还价”的对话与协商过程,最终形成一个被大多数接受的决策和行动方案,而校长则在执行民办高校的发展计划上发挥自身优势,致力于不断提升行政单位的执行力。通过这种决策与执行的分工和民主科学的治理模式,在民办高校的继续发展阶段基本满足了学校成长对信息、知识、管理等方面的需求。但是还有待这种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回应的一个现实问题是:随着市场竞争的越发激烈,民办高校作为一个社会行动单位或一个系统,日益融入社会之中,学校治理不再只是学校领导的“特权”,这种治理模式如何克服自身所固有的缺陷以有效地回应社会公众、政府主管部门、教师队伍、家长以及学生的诉求和意愿是需要首先解答的问题。

笔者所主张的参与治理模式则正是对上述问题的一种回应。在这种治理模式下,“参与”成为一种共识、一种理念,即学校的发展与政府主管部门、社会公众、教师、家长和学生等各利益相关者是密不可分的,离开了这些社会行动者的关注、认同和支持,学校的发展必然遭遇瓶颈。因此,参与治理模式是一种以民办高校董事会为组织中心的,充分吸收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对话、协商与合作的互动模式,在这里没有绝对的权威,没有“领导—被领导”的上下级关系,只有平等的“协商—合作”互动关系。通过这种持续的互动的治理过程,民办高校的发展决策更加面向社会、面向公众、面向学校全体教职工乃至学生,是一种具有回应性和开放性的治理模式。

三、参与话语下民办高校治理模式的结构

按照“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范式,特定的社会系统有着特定的结构,而不同的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因此,要达成上述参与治理模式所期望的治理目标,就需要按照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将民办高校的各种社会关系加以重塑,以“参与话语”为指导完善民办高校治理结构(参见图1)。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民办高校治理模式的结构中,包含着民办高校这一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能量交换,政府、社会、企业以及教职工和学生对民办高校的能量输入,获得的是学校的健康稳定发展,而这种发展本身又通过“参与治理”这一互动过程反过来注入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条分缕析的治理关系所编织成的治理关系网络,而恰巧是这些治理关系的组合构筑了民办高校的治理结构。

1. 参与话语下民办高校与政府的关系:

政策资源获取与教育管理的双赢。民办高校的发展与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有着重要的联系,曾经一度民办高校都受到与公立大学不同的待遇,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二等公民”,而民办高校的发展也是在公立大学的夹缝中求生存,带着不公正的“制度镣铐”跳舞。《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为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竞争环境,但是由于固有的观念和行动逻辑,政府部门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仍然倾向于支持公立大学,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路径依赖难以通过政府自身行政管理意识的改变和职能的转变来突破。因此,民办高校“主动出击”,建立与政府主管部门的互动与联系,帮助政府主管部门更多地了解民办高校的特点和优势,在与政府部门的对话与互动中争取更多的制度资源和政策支持,从而使自身能够获得与公立大学平等的竞争地位。笔者以为,民办高校与政府建立良好互动关系的过程也是优化自身治理结构的过程,通过与政府部门的“相识、相知”,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的相互合作;民办高校通过配合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工作,同时向政府部门更多地宣传和“推销”自己,获得政府的教育资源。同时,政府部门从全局、战略的角度为民办高校发展提供的引导和指导,对民办高校的治理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可以使民办高校的发展更好地回应政府的发展规划,让自身借助政府政策的“东风”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2. 参与话语下民办高校与企业的关系:

发展目标与市场需求的耦合。民办高校发展目标与市场需求的耦合需要建立民办高校与企业之间密切合作关系。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的成功经验,如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实习基地等形式,都直接推动了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充分吸收企业参与民办高校的治理,将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作为民办高校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门依然是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参与话语”要求民办高校在制定发展目标和行动方案时要充分地听取企业的声音,将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作为重要的考量要素,并不断丰富民办高校与企业之间合作治理的经验,改善合作治理的方式和方法,最终实现企业参与治理的制度化、有序化和高效化。

3. 参与话语下民办高校与社会的关系:

学校声誉与社会认同的同步增长。民办高校在追求自身办学规模和质量提高的同时,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促进宣传,积极追求社会认同。

在民办高校的治理模式中,社会力量构成了参与治理结构的重要一极,它决定着民办高校发展的“合法性”基础。因此,民办高校应该主要做好同三方社会力量的合作:首先是建立与学生家长的互动沟通,吸收学生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治理过程中,向他们介绍学校的发展情况,聆听他们的建议,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学校,了解学生所学的专业,以取得家长群体以及亲朋好友的口碑宣传和支持。其次是建立与各种社会组织的合作关系,如一些慈善机构、第三方评价组织等,通过他们参与学校的治理,让学校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源和更多客观的评价,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学校发展中的偏差,保障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再次是建立与专家学者的联系,请他们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从而保证学校治理过程中的决策更具有科学性,运行机制更加合理高效。总之,通过与社会各方力量的充分互动与合作治理,实现学校声誉和社会认同的同步增长。

4. 参与话语下民办高校与教职工的关系:

人才强校与职工忠诚的基础。民办高校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方面一直存在各种困难。建立民办高校与教职工之间的合作治理关系对于民办高校“人才强校”的长远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教职工参与治理也是现代大学制度所追求和认同的目标性价值之一。通过广开言路,吸收广大一线教职工的参与治理,收集来自教学和管理岗位第一手的资料和信息,对于制订更具合理性和可行性的学校发展计划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教职工参与治理互动,让教职工真正理解学校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计划,逐渐体会民办高校发展的困难,树立“主人”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这对民办高校来说是一笔无形的财富。教职工参与治理也真正体现了民办高校“去行政化”的优势和“企业化经营”的理念,这必将促进教职工与学校决策机构和领导集团的相互了解,促进两者之间的对话与协作,在学校收集基层教师的建议的同时,也掌握了教职工们的意愿和诉求,从而制定更加有针对性、更加有效的激励和培训方式与方法,帮助教职工不断成长和发展。这有利于民办高校深入开展“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也强化了广大教职工的“忠诚”和“归属”,形成良性的大学文化,向心力和凝聚力得到提升。

5. 参与话语下民办高校与学生的关系:

发展计划与对象满意的双向互动。学生不能只是高等教育被动的接受者和高校公共服务的“消费者”,而应该具有更加积极的角色和作用。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服务最直接受益者,应该在高校管理中具有更多的话语权。因此,民办高校在学校治理的过程中应该创新管理机制体制,建立畅通的意见收集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需求和意愿,收集学生对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也许学校和专家们更具有权威性,但是了解学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也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参与话语”引入到民办高校的治理结构中,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和支持学生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大学“明德学是”的真谛,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与民办高校的治理的有机融合,让学校发展与学生成才、学校品牌的树立与学生满意度的提高相互促进。

“参与治理”不是一种时尚和一场“治理秀”,它已经成为民办高校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内涵提升和品牌化战略实施的重要策略。如果民办高校能够在“参与话语”下建立起“参与治理”模式,重构这一模式的结构,从各种组成结构的关系链入手,进行优化组合,笔者相信必能从“本源上”有效回应当下民办高校发展中所遭遇的困境,回应“应用型大学”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主题,并在激烈的市场中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发展与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受益的多赢局面。

450063)

参考文献

[1]黄洪兰,朱云翠.民办高等教育公益性:国家财政扶持的理论与现实基础[J].现代教育科学,2011(01).

[2]杨雪梅.民办高等教育实施区域化品牌战略的若干思考[J].中州学刊,2012(03).

[3]苗庆红.民办高校治理结构的演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09).

[4]王陆庄,周虹.高校治理模式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17).

参与者结构 篇5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以引进新技术、采纳新品种、使用新要素、拓展新领域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结构调整, 是改造传统农业的重要途径, 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近年来, 由于市场化的内在驱动、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强劲推动, 我国农业经济结构形态发生重大变化。我国食品消费正从传统的8∶1∶1 (八成粮食、一成肉食、一成蔬菜) 快速向4∶3∶3 (即四成粮食、三成畜禽鱼蛋奶、三成蔬果) 转化。[1]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也导致农业经济结构的快速转化, 种植业占大农业 (农林牧渔业) 总产值从改革开放之初的80%下降到不足50%, 种植业内部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也大幅下降, 突破了以种植粮食为主体的单一型结构。在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中, 基层政府往往处于主导地位。在实际工作中, 基层政府经历了从使用行政指令的“逼民致富”到采用经济刺激的“诱民致富”的转变。[2]然而, 政府主导往往由于政绩导向而追求短期利益、忽视农民意愿、不尊重自然和市场规律, 导致项目无法长久发展。失败的“逆向示范”使得农民对政府产生极度不信任, 不愿再尝试新的项目。但是农业结构调整往往需要大量农民参与以产生规模优势与相互协同, 如何促进农民有效参与以发挥主体作用, 如何提高农业结构调整成效以促进农村经济长久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都将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从集体行为的视角分析农业结构调整中农民的策略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阐释农民的行为逻辑, 为实现农民有效参与提供思路。

二、农业结构调整:一个集体行为的分析视角

1.农业结构调整本质上是一个集体行为过程

农业结构调整是指农业经营主体根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市场变化, 不断引进新技术、采纳新品种、使用新要素、拓展新领域、开辟新模式, 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从微观层面上讲, 作为农业经营主体的农民无疑是农业结构调整的直接执行者, 但农民并非“各自为战”, 往往以乡镇、村庄区域或村庄为单位形成较大规模, 通过共享科技服务与产品市场、相互协作与学习来降低风险和交易成本, 以实现结构调整的规模经济与协同效应。农业结构调整的本质是在村庄或更大区域内理性农民的个体行为通过与制度、社会、文化的互动而演变为集体行为的过程。农业结构调整作为集体行为过程的重要特征是正反馈效应的多重均衡:农民参与结构调整存在着显著的溢出效应, 个体的收益水平依赖于他人的行动, 参与者越多, 农民可能从中获得的收益就越高。本文对于农业结构调整中农民集体行为的研究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假设:

(1) 农民是理性的。这里的理性不同于古典经济学中“自利动机下收益、成本的理性算计”的传统假设, 指的是农民在目标、偏好以及对情境的评估既定的情况下总能以合理的方式行事并能根据环境变化做出适应性改变。

(2) 个体异质性。农民群体并非是同质个体的简单集合, 个体在规范认同、利益偏好、情境判断等诸多方面都是显著不同的。

(3) 不完美信息。农民无法获取有关农业项目的收益、成本、风险、复杂性等方面的完美信息。

(4) 社会嵌入性。农民的行为是镶嵌在社会过程之中的, 受到制度环境、文化传统、人际网络的深刻影响。

2.农业结构调整中农民的行为逻辑

在上述基本假设的基础上, 我们分析农民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行为逻辑。农民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的行为动机不仅仅局限于自我效用最大化的理性诉求, 还有模仿他人行为与屈从于社会压力等社会性动机 (如图1所示) 。[3]

(1) 理性农民的致富需求。

农业结构调整能够显著改变农民的生产效用函数。使用新的生产要素能够改变农业生产的等成本曲线以产生产量效应和替代效应;引进新技术意味着生产一定产量所需要的投入减少或者资源要素的利用效率或生产率提高;采纳新品种意味着单位产量的提高、抗病虫害抗干旱能力的增强或更短的生长期;[4]拓展新领域意味着农民经营领域不局限于粮食作物甚至种植业导致收入来源的扩大和收入水平的提升;开辟新模式意味着通过改造传统小农分散经营模式以实现横向的合作经营模式或是纵向的农业产业链经营模式, 现代农业经营模式意味着农业经营效率和附加产值的大幅提高。作为农业经营主体的农民, 需要从农业生产中获取生活资料和部分乃至全部收入, 有着强烈的、内在的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来改善自身生活水平和提升收入的动机。

(2) 被动认知的政策响应。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具体实践中, 农业结构调整通常被作为基层政府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推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基层政府通常作为主导者来动员农民参与农业结构调整项目, 而农民作为政策接受者只能被动地认知新项目以选择是否响应。基层政府动员农民参与往往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通过村民会议传达、上门规劝、喇叭宣传等方式不断重复断言, 农业项目具有乐观的市场前景和高额的收益回报, 使得该农业项目前景美好的观念进入农民大脑并生根;通过组织村干部、农民到外地去参观学习, 让农民对农业项目能带来的好处有更直观的感受和更深入的了解;通过资金补贴、良种以及化肥等生产要素免费提供等方式引导农民参与新项目。在外界观念、经验和经济激励的刺激下, 处于对新项目被动认知状态的农民也有着响应政策、采纳新项目的动机。

(3) 搜寻信息的社会学习。

农民往往无法获取农业项目的完美信息, 需要在对于是否适合土壤以及气候条件、是否拥有美好市场前景等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 决定是否采用新品种或不同的生产方法与技术手段。农民有着强烈的动机通过社会学习来搜寻信息, 以降低调整农业项目面临的不确定性。农民的决策通常依赖于它们过去的经验, 但是先验经验往往是不足的, 还需要农民通过观察邻近的人的行动和后果来获取后验经验。社会学习通常发生在农民固有的邻居集合, 邻居参加新项目的成效是农民决定是否参与或参与程度的重要参考, 邻居先期的“试验”行为大大降低了农民决策的不确定性。农民还可以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报刊以及咨询农业科技专家等方式获取信息。农民的选择行为是对信念的最优反应, 而信念又随着掌握信息的变化而相应演变, 社会学习的动态过程与信念演变相互回馈。[5]

(4) 人际互动的门槛效应。

农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时, 固然有自己理性的算计与个人的偏好, 但却是在一个动态的交互过程中做出行为决定的, 会与周遭的人际社会网不断地交换信息, 受到影响, 改变偏好, 所以行动者的行为既是“自主”的, 又是“镶嵌”在互动网络中, 受到社会网络的制约。农民进行决策时都有一个门槛, 即有多少人参加了新项目自己才会加入, 而由于偏好的异质性, 农民个体的参与门槛是不同的。门槛为零的农民就成为了结构调整的率先发起者, 率先发起者通过“现在这个是最新品种, 产量大, 市场前景非常好”来打动门槛较低的先知先觉者, 其后用“现在销路这么好, 赶紧改种”的示范效果刺激了门槛较高的后知后觉者, 最后用“大家都改种了, 就你没改”的社会压力压迫门槛最高的不知不觉者。因此, 农业结构调整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行为, 刚开始的时候参与者很少, 但后来愈来愈多的人受到示范而参与, 最后在大家都参与影响下, 个人会因社会压力而不得不参与, 在达到“临界大多数”之后, 参与者就会因为“门槛效应”如滚雪球般地增加。[3]

三、影响农民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因素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知, 农业结构调整本质上是一个集体行为过程, 农民行为受到多种动机的内在驱动和外部因素的强劲推动。但是这并不导致农民参与农业结构调整行为的发生, 因为农业结构调整是一个牵涉广泛、个体与群体以及系统之间多重反馈、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的过程, 受到农业项目特征、农民个体与群体特征、生境与情境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农业项目特征

新要素、新技术、新品种、新领域、新模式的特征是农民是否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决定性因素。首先, 需要确定新项目能否产生绝对有利性的差别。新项目能够带来更高的产量和价格、投入的减少和成本的降低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开始时需要投入大量成本或到几年后才能获得收益的项目通常都难以推行, 农民普遍比较偏好初始成本较低和回报比较及时的项目。其次, 应该考虑到新项目适应天气、病虫害等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能力。即使项目预期能够带来更高的效益, 由于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新项目能带来的实际收益是不可知的。[6]而农民对于长期采用的项目则有更多了解, 可以根据多年来的种植经验更好地把握天气、病虫害等的影响以达到预期收益。再次, 新项目与以往实践经验的相容性亦是非常重要。农民长期从事农业活动, 对本地的土壤、水源等自然环境比较了解, 对农业活动的规律也有较好的把握。新项目的科学知识能否与农民掌握的地方性知识相兼容并有效结合, 是新项目能够推广的关键。最后, 要考虑新项目的复杂性和易学性。农业项目的复杂性是指项目在多大程度上被农民认为是难以理解和难以使用与操作的, 项目被感知的复杂性与它的采纳率成反比。[7]因此包含很多科技知识、工艺流程复杂、操作困难、需要使用新设备工具的农业项目比较难以为农民所掌握和接受。在原有项目基础上做某种程度改进的项目比较容易被采纳, 而做出根本性变革的农业项目则难以推行。

2.农民个体与群体特征

农民个体与群体特征是影响农民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首先, 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和经历对农民行为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受教育程度较高、经历比较丰富的农民见多识广, 思想活跃, 比较容易接纳和掌握新事物, 对农业结构调整持积极态度。而受教育程度低、经历比较单一的农民思想相对保守, 对农业新项目通常持观望态度。其次, 农民的收入结构影响农民对农业生产的关切程度。目前随着外出打工的增多, 农业副业化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 非农收入成了很多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对农业生产的依赖性降低。农民对于农业依赖程度的不同也就导致对调整农业结构的态度迥异。再次, 农民的风险偏好显著影响农民对新项目的态度和采纳行为。按照农民对风险的偏好可以将其分为三类:利润追求型、风险中立型和风险规避型。[4]利润追求型农民对新项目带来的风险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有着强烈的愿望通过采纳新项目提高收益, 响应程度最高;风险中立型农民不主动追求新的项目, 但对风险也不回避, 其决策主要取决于未来收益的大小;风险规避型农民思想意识守旧, 求稳求妥心理降低了其参与意识。最后, 农民所属群体的特征深刻影响着其行为。一般而言, 群体规模越小, 越容易就新项目采纳达成一致行动;群体的社会资本积累得越多, 农民相互之间的信任和互惠程度越高, 群体在知识、规则、期望方面的共享程度就越高, 就越有可能在新项目采纳中实现较大规模的集体行为;群体的同质性使得群体沟通更加容易和频繁, 但是过度同质性会成为新项目扩散的障碍, 因为一定程度的异质性使得群体中存在具有创新精神的“意见领袖”来影响农民的决策。[7]

3.生境与情境特征

生境和情境指的是农业结构调整行为发生的地域、自然、历史、制度、文化等自然和社会环境。生境与情境特征是影响农民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首先, 从地域上看, 距离城市较近、沿公路干线等地区的农民更容易行动起来发展特色农业, 因为优越的地理位置意味着广阔的市场和通畅的信息, 良好的交通条件意味着运输成本的大幅降低。其次, 从自然条件来看, 平原地区较山区更容易引进新技术设备和开展规模经营, 在水资源缺乏地区更容易推广抗旱作物, 在风雨较多地区更容易推广抗倒伏作物, 在水源充足、存在大量水域的地区更容易发展水产养殖等等。第三, 从农业实践的历史经验看, 农业发展项目推广失败将会在较长时间影响到农民的选择行为, “逆向示范”使得农民不再轻易尝试改变, 求稳心理使得农民安于现状。而成功项目的正向示范会激励农民加入其中, 并使农民的求变心理和信心增强, 产生积极的正反馈效应。第四, 从制度层面上看, 农民行为强烈受到制度的激励和制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使得农民日益呈现原子化特征, 农业经营呈现碎片化态势, 将农民组织起来发展特色作物的规模经营变得异常困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农业用地在某种程度上承担了保障功能, 这不利于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使农业发展长期处于本地化学习的低水平均衡, 农民并无力打破这种均衡并且发现保持现状是最优的选择。[8]最后, 从文化上来看, 在较早改革开放的地区, 农民普遍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求变心理和冒险精神, 农民不仅会比较容易响应政府或社会组织推广的农业项目, 而且会主动地积极寻求新的发展项目。而在相对偏远的落后地区, 农民往往思想观念比较保守, 守旧和求稳心理较强, 不愿意冒风险, 因而农业项目推行比较困难。

四、总结与建议

本文认为农业结构调整本质上是一个农民个体行为通过与制度、社会、文化等的互动而演化为集体行为的过程。研究的基本假设是农民理性、异质性、不完美信息、社会嵌入性, 农民行为不仅仅受利润最大化、规避风险、减少劳动等内在动机驱使, 还受模仿他人和屈从于社会压力等社会性动机的推动, 理性农民的致富需求、被动认知的政策响应、搜寻信息的社会学习、人际互动的门槛效应是农民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的行为逻辑。农业结构调整是一个极为复杂、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的过程, 农民参与受到农业项目特征、农民个体与群体特征、生境与情境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农民行为要与这些因素经过多种互动与反馈才能确定能否形成较大规模结构调整的集体行为过程。要促使农民能够有效参与农业结构调整以达成较大规模的集体行为, 就必须摆脱一些关键因素的束缚和制约。本文提出的主要建议如下:

1.培养新型农民

农业结构调整意味着需要学习许多新的知识, 学习构成了作为现代农业特征的生产率提高的基础。[6]因此最需要的就是培养具有学习意识、学习能力的新型农民, 使其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意见领袖”。一要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和科学知识培训;二要培养农民市场意识、更新农民思想观念;三要吸引优秀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到农村工作;最为根本的就是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以促进长期人力资本的形成。

2.发展农民合作组织

要促进农民有效参与, 就必须改变农民各自为战的原子化状态和农业经营的分散化态势, 使农民合作组织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农民合作组织给农民提供共享科技服务和销售渠道, 解决了农民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后顾之忧。另外农民合作组织还会主动去寻求新的发展项目, 克服单个农民由于成本过高无法主动寻求的困境。

3.通过政府政策扶持打破低水平均衡

要破除城乡二元机构体制, 加大对农业的政策、资金、技术的支持力度, 通过外部资源注入打破农村本地化学习的低水平均衡。还要通过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供给来打破农民对农用土地保障功能的过度依赖, 为土地合理流转以实现规模经营创造条件。

4.通过以城带乡促进城市工商业运作模式向农村延伸

通过农民的社会学习, 使市场经济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促使“订单生产”、“企业化运作”等市场运作方式也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 逐渐扩展和深入到农业领域。市场机制及其运作方式对农民参与的激励最为直接也最为有效。

5.建立社会化的农业服务体系

通过构建涵盖合作服务、科技服务、市场服务等内容的农业服务体系, 实现服务的规模化和协同化, 以降低农业发展的风险和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社会化的农业服务体系将极大改变农民参与的激励因素, 促使农业结构调整的顺利推进和产业链各环节的联动发展, 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摘要:农业结构调整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农业结构调整本质是一个农民个体行动演变为集体行为的过程。本文在做出基本假设的基础上阐释农民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的行为逻辑, 分析影响农民参与的关键因素, 并提出促进农民有效参与的思路。

关键词:农民参与,集体行为,农业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

(1) (美) 黄宗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A].中国乡村研究 (第8辑) [C].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0.

(2) 吴毅.记述村庄的政治[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7.

(3) (6) (美) 马克.格兰诺维特.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4) (9) (英) 弗兰克.艾利思.农民经济学:农民家庭农业和农业发展 (第2版)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2006.

(5) (英) 桑吉夫.戈伊尔.社会关系:网络经济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7) (12) (美) 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8) (10) (美) 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 2002.

参与者结构 篇6

一、结构化预习案设计的六个要素

这里的结构化预习是指学生采用“读、画、写、记、练、思”六字诀阅读方法, 提前走进文本, 从读中去领悟, 不断挖掘文本内涵, 自我建构字、词、句、段、篇的知识,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这份预习案的设计体现了以下六个要素:

1.读的要求

认真阅读课文, 知道课文一共有30个自然段, 课文的层次较为分明, 主要写了“遇险”“自救”“殉职”三个部分的内容。如果可能的话, 学生可以把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段落大意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2.画的要求

在阅读课文时, 应把课文中关键的词语、句子等用笔圈起来。预习《船长》一课时学生应该画出以下三组词语:“诺曼底”号、“玛丽”号 、南安普敦、格恩西岛 ;薄雾、笼罩、哭泣、阴森可怖;维持秩序、井然有序、调遣、巍然屹立、忠于职守、履行。这三组词语中, 第一组是船名和地名, 第二组是关于当时环境的, 第三组是描写船长指挥救险的。此外, 学生还应该把课文中表现哈尔威船长精神的句子画出来, 并意识到这些关键词句并非可有可无, 它们是为表达文章中心服务的。

3.写的要求

在预习课文时, 应养成写的良好习惯。对于《船长》这篇课文来说, 可以写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把生字表中的生字先写一写, 看看哪些笔画比较难写, 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可以在相关的句子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重点写好自己读完文中人物对话后的感受, 即做好批注。

4.记的要求

在阅读课文以及相关资料时, 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内容应作适当的记录和整理, 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作适当的归类, 使预习更为深入全面。《船长》这篇课文预习时涉及三个知识点:一是“诺曼底”号海轮遇险事件的大概过程是怎样的;二是船长哈尔威是一个怎样的人;三是作家雨果主要作品有哪些及他在法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有哪些重要影响。这三个知识点对于学生理解课文主旨是很有裨益的, 应该记录下来。

5.练的要求

在对课本知识进行了系统的自主学习后, 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预习检测才能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练习就是检验学生预习效果最简洁的手段, 所以课后练习就像一面镜子, 使预习个体能看清自己。预习《船长》一课时, 学生在读完文本后, 可以完成以课后练习为主体而设计的预习作业单。

6.思的要求

缺乏思考的预习是肤浅的、要全面了解新事物, 必须对新事物有深刻的思考。预习时应该培养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 养成质疑的习惯。预习开始时, 学生对文本信息想提出什么问题就提出什么问题, 能提几个就提几个, 然后把在预习过程中所得所思分别记录到预习单的“我的疑惑”中 , 在课堂学习中他们才能知道 : 我会了什么, 还有哪些是我不会的。

二、结构化预习案设计的儿童视角

预习是学生在脱离成人指导和伙伴商讨的情况下独立完成的。所以在设计结构化预习案时教师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 全方位思考预习内容, 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 形成必要的知识积累, 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 使预习落到实处, 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前奏。

1.预习案设计应有利于学生学习疑问的激发

“学贵有疑 , 小疑则小进 , 大疑则大进。”预习案的设计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就《船长》一文来说, 预习的重点问题有三个:课文写了船长的一件什么事? 从中可以看出哈尔威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文章是通过怎样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教学实践表明:65%左右的学生能通过阅读课文概括性地回答第一个问题, 即课文的主要内容;40%左右的学生能通过阅读文本和课外资料理解第二个问题, 即哈尔威船长的精神;50%左右的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写作背景类资料能大致了解第三个问题, 简单说说“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预习案的设计应鼓励学生提出深层次的问题, 如果学生在预习时提的问题相似或是相关, 教师可以加以整合并提升为课堂上的中心问题。这就让预习案为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立提供了宝贵依据。

2.预习案设计应有利于学生学习资源的积累

(1) 基本知识的积累。对于生字新词、常见修辞 、构段方式等一些学习语文基础性的知识积累, 完全可以放在预习中让学生自我习得, 教师在课堂上只要对重点和难点部分组织集中学习就行。《船长》这篇课文共有7个生字, 书写的难点是“薄”字的布局, 其他6个生字, 只要指导学生看清各部分所占的大小就行; 至于课文典型的写作方法, 部分学生读几遍书就会明白是“运用语言动作, 表现人物性格”, 不用老师花许多时间去教。因此预习案的设计可以把“写难写的字”和“最显著的写法”作为作业让学生做一做, 课堂上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适当指导一下即可。

(2) 拓展知识的积淀。阅读一篇文章 , 有时需要学生掌握一些拓展性的资料, 否则学生很难触及文本的内涵。像《船长》这篇课文, 学生如果不知道“诺曼底”海轮遇难事件的前因后果, 不了解哈尔威船长是怎样的人, 仅凭课本上的语言, 他们对课文主旨的理解不会深刻。因此, 在设计预习案时, 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了解一下相关资料。

(3) 情感态度的积蓄。文章不是无情物 , 要理解文章中的情, 除了教师对文本有情感, 课堂教学有激情外, 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之情, 这样才能达到学生和文本的“共情”。如何唤醒学生潜在的情感? 这就需要教师设计预习案时考虑到学生的情感因素, 让学生在预习时通过相关性阅读进入文本。像《船长》这篇课文, 就要引导学生通过课前阅读理解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海轮遇险事件中表现出的镇定自若、大公无私的忘我精神, 进而理解作者雨果对哈尔威船长的高度赞颂, 这样就为学习新课作好情感的铺垫。

3.预习案设计应遵循儿童心理认知的规律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儿童。预习案的设计只有遵循儿童心理认知的规律, 才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启发和引导作用, 从而有效地促进课堂学习。

(1) 结构化设计。预习案设计应该从结构上进行设计。像《船长》这篇课文, 有“读、画、写、记、练、思”这六个方面的要求, “字、词、句、段、篇”五个方面的内容。这种结构化设计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全方位掌握。

(2) 难易度适中。预习案的设计不宜太难或太简单 , 太难了学生无从下手, 太简单学生体会不到预习的乐趣, 久而久之, 也就对预习失去了兴趣。预习案的设计应该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如《船长》一课“思”的练习就属于有难度的练习, 我们应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 设计成一项让学生提问的开放性作业。

(3) 即时性评价。任何教学都不应该从零开始 , 阅读教学更是如此。因此, 在预习案开发结束, 下发给学生完成后, 教师应该在课前研究学生的预习情况, 集中时间对学生预习案的完成情况进行即时性评价, 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展开课堂教学, 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 构建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上一篇:课外教学设计下一篇:政府环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