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形象管理

2024-05-23

政府形象管理(共12篇)

政府形象管理 篇1

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发展中国家, 其责任和义务越来越明晰, 各国与中国的交流也日渐频繁, 国家形象不可避免地出现在国与国的交往之中。作为国与国交往的重要元素, 国家形象首先是一个国家被认知的宏观标本, 它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元素的外在综合体现, 是一个国家发展状态、核心能力的根本标识, 因此, 国家形象直接关系到国际交往中本国的地位及利益, 是关系国家在国际合作当中所能获得权益大小的重要元素。

危机事件中国家形象的定义及功能

关于“国家”形象的定义, 在政治学中有过明晰的阐释, 美国政治学家布丁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主体对它认知的结合;是一系列信息输入和输出产生的结果, 它是一个结构十分明确的信息资本。换言之, 以心理学当中的自我为例, 如果国家是一个人, 那么国家形象就是自我认知, 而自我的形成是由主我和客我共同作用产生的, 是由自己的评价和他人的评价综合形成的一种自知, 这种自知, 是一种综合信息的载体, 也是内部与外部认知的标准。

通过上述分析, 对于国家形象的内涵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国家形象是社会交往与互动的产物;二、国家形象是在一系列信息输入与输出过程中产生的;三、国家形象是自我认知与国际认知博弈的结果。既然国家形象产生于社会交往和互动之中, 那么它在交往和互动的过程中也一定具有相应的功能, 而这些功能发挥的成效也势必反作用于社会交往和互动, 引发认知的更新。概括来讲, 国家形象的功能主要有以下三点:

国家形象的品牌功能。国际社会衡量一个国家可信赖度和可交往的标准在于一国国家形象的好坏与否, 在这个认知体系当中, 是一种通过获取别国信赖而产生的愿意与之交往的吸引力, 因而, 国家形象的塑造和运作实际上是一种品牌的推销, 其认可度越高, 国际社会的接受程度就越高, 在国际事务中的参与可能就越大, 与他国建立合作联系的可能性就越大。

国家形象具有解释阐述一国民族文化内核的功能。在国家形象的内涵当中, 它的塑造是由内部文化的积淀、民族活力的外部彰显及未来发展张力共同营造的, 但外部被认知的活力往往取决于内部的民族文化和精神的内涵积淀, 作为国际交往的身份证明, 国家形象对于别国而言在一定程度上要充分显示一国的整体文化风貌和民族风貌, 得到国际社会的了解, 促进沟通和发展, 进而取得他国的认同, 形成共识。在这个基础上, 国家参与国际事务时, 才能获得他国的尊重。

国家形象具有借代国家权利的功能。在参与国际交往中, 一国国家形象的展现代表的是国家的综合实力, 换言之, 这种综合实力嫁接在国家形象上的是一种软实力, 它取代了帝国主义以武力威胁作为基础的强制功能, 通过国家形象这一载体在国际舞台上的国格展现形成一种处于国际社会的国势。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 国势的强弱成为与他国交往可能的前提条件, 在表明一国态度的同时, 国家形象就成为权利的行使体, 依据形象的需要来行使维护或提升的权利。

中国形象危机管理的理性改革

国家形象根植于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它是一种影响他国意愿的权利资源, 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 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正是展现国家软实力的一种体现。中国国家形象的运作虽然本着体现综合国力的目标进行, 但盲目超速的修饰, 会给他国带来恐慌, 成为融入国际社会的障碍, 时间越长, 速度越快, 国际社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质疑就会越严重, 这正是中国国家形象面临的最大危机。当前, 随着科技的推动, 媒体已经成为国家形象的重要塑造者, 甚至起到了决定作用, 新媒体的介入, 使得这一趋势更加明显, 中国政府如何应用媒体进行国家形象的改革是重塑良好国家形象的绝佳机会。但是, 长期以来, 中国政府对于各方媒体的报道采用的是被动“应对”的策略, 在与国际媒体的交流中更是出现过剑拔弩张的状态, 结果反而刺激了国际媒体对中国政府的不信任甚至是敌对, 因此, 中国政府的当务之急就是变被动“应对”策略为积极“参与”策略, 这种政府与媒体的“和谐”运作是国家形象理性改革的关键。

尽管中国形象近年来在国际社会中产生了重大的改变, 但是其中的危机却一直存在, 首先, 基于历史的原因, 中国形象在传播过程中善于“文过饰非”, 对于中国的报道, 国际社会向来是以负面报道为主, 主要的原因在于意识形态和文化差异, 加之中国的对外报道始终采取“报喜不报忧”的策略, 因而, 对于国际社会而言, 这种中国形象是不全面的, 那么各种猜疑和杜撰的报道就会应运而生。其次,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国力不断地增强, 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不断地提升, 面对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的重视, 中国在对国际社会的回应方面过于积极;对于一些事件的处理, 过于急躁地给予国际社会过多的信息, 造成了他国对于中国的恐惧, 比如“三鹿奶粉事件”, 过多的报道直指中国制奶行业, 过量的报道产生了恶性循环, 对整个中国奶粉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 正是源于“过犹不及”的传播, 这样大范围的自我揭丑, 使得中国不但食品行业受到质疑, 其他行业也被拖进了声讨的漩涡, 这对于中国形象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损害。

中国形象的重塑及“参与”策略

中国形象在当今时代最重要的塑造者就是发展速度, 覆盖全球的媒体, 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 对于国家形象都是第二推动力。无论对内还是对外, 媒体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因此, 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 中国政府必须有应对媒体的能力。同时也正是因为缺乏对国际媒体的认识, 中国形象才一次次地陷入危机。政府之于国家形象而言就是包装者, 包装之后的推广凭借的是媒体的协助, 怎样才能利用媒体良好地进行宣传, 这是新时期中国形象面临的新课题, 概括地说有以下三点:

主动地说。针对国际社会的种种质疑, 以及中国形象中“造假”的认知, 最主要的原因是对于国际社会关注中国的问题, 中国采取的方法是“不问不答”的方式, 这就会给外媒留下猜测中国封锁信息的想象空间。政府应当有对于国际社会关注中国事件的敏感度, 主动地对外报道, 减少不必要的误会, 同时也会得到更多的谅解和赞赏。

智慧地说。这要求中国政府在“主动地说”的基础上“谨言慎行”, 不清楚的情况, 或是猜测性、没有科学依据的答案谨慎地说, 否则会造成第二次危机。

及时地说。这点是要求政府要有快速反应的能力, 信息要求及时丰富有效地传播, 滞后的信息会造成谣言的蔓延, 同时, 先入为主的心理反应对于滞后的准确的信息也会产生抵触情绪, 因此“及时地说”对于控制舆情有着重要的作用。

有人曾提出过这样一个公式:突发事件+活跃媒体=超级新挑战, 这就意味着如果政府不懂得应对媒体, 那么政府本身就要做好迎接二次危机的挑战。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对于这样的“坏消息”要做到边做边说, 透明公正。还有种情况, 即有些媒体总是在“断章取义”, 面对这样的问题, 政府部门要采取“提高讲话效率, 要多少给多少”的参与策略。总的来说, 中国政府在塑造中国形象时, 要了解新的媒体情况, 懂得通过信息提供来控制信息, 通过服务媒体来获得媒体的支持。

摘要:国家形象之于国家而言, 是本国国民及国际社会对一国评价的综合体现, 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文化底蕴、社会构成等的外在认知。在国际社会中, 国家形象是极具说服力的软实力, 而在传媒飞速发展的今天, 媒体已经成为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力量, 政府如何参与、如何积极地配合媒体进行国家形象塑造, 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中国形象,危机,形象规划,国际标识,软实力

参考文献

[1].连鹏:《北京奥运为中国国际形象带来突破》, 多维新闻网, 2008年8月25日。

[2].周安平:《国际形象的危机公关》, 中国知网, 2008年11月17日。

[3].吴建民:《国家形象与国民心态》, 《今日中国》, 2009 (5) 。

[4].潘志高:《中国在美国的形象:变与不变》,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12) 。

[5].吴征:《中国的大国地位与国际传播战略》, 北京:长征出版社, 2001年版。

[6].李溢:《对“国家形象论”引入文艺批评后的理论思考》, 中国知网。

[7].孙玉红、王永、周卫民:《直面危机——世界经典案例剖析》, 中信出版社, 2004年版。

政府形象管理 篇2

找文章到更多原创-(http:///)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公众对政府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形象成为衡量政府绩效的一

项重要标准。所谓政府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在了解和经验的基础上,对政府在运行过程中显示的行为特征和精神状况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它既是社会公众的主观评价,又是政府客观表现的反应。政府形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是构成政府影响力的基本要素之一,而政府影响力则体现着政府与公众之间双向互动的心理关系,是决定政府的目标、意图、倾向能否为公众所接受或在多大程度上接受的一项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公众的心理、行为或行为倾向。所以政府形象的好坏对政府的目标、意图能否顺利实现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政之要在于取信于民。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是各级政府孜孜以求的目标,任何政府都希望得到民众充分的信任和衷心的拥戴。因为良好的政府形象具有极大的凝聚力,不仅有利于增强民众对政府的认同感和信任感,提高政治统治的合法性,而且对政府工作的开展,行政效率的提高,行政行为有效性的增强都具有促进作用,能为政府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无形基础。

良好的政府形象是政府的一笔无形资产,它需要政府的不断投入和努力塑造,能否成功地树立“创新、务实、廉洁、高效”的政府新形象,首先取决于我们能否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行政观,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

首先应意识到,政府不是万能的,而是有限政府,它只有借助市场、社会的力量,才能真正管理好国家。市场机制有许多胜过政府机制的优点,例如市场是分权的、竞争性的、对变化反应敏捷的、资源和效果直接联系的,政府应在充分应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才能更有效地达到公共目的。因此,要把政府的职能切实转换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来,强化其管理职能,弱化统治职能。将社会和市场能干的事尽可能交还给社会和市场去办,只有事权的精简,才能真正达到精简机构和人员的目的,建立起小政府大社会,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其次,政府要实现由“划桨人”向“掌舵人”的转变。政府的职责是掌舵而不是划桨,它应扮演催化剂和促进者的角色,把自己局限于决策者和指导者,而把“实干”让给他人去做,使其成为能够治理和实行治理的强有力的政府,认真负责地担当起政策制定和引导的职责,不再插手微观管理领域。政府应是“运动场”上的“裁判”和“规则制定者”,而不再是集“裁判”、“规则制定者”和“运动员”等角色于一身的万能者。因此,政府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正确处理好与企业、社会、中介组织的关系,树立起政府就是服务的观念,为企业、市场提供无偿服务,为它们的正常运行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政府应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运作规则去实行管理,而非以统治手段对市场进行干预,那样只会导致市场经济的畸形发展,使社会生活失去生机和活力。

再次,公平和效率是政府行政永恒的主题,政府应具备企业家的精神,树立成本意识,争取单位行政成本的最大化产出,提高行政活动的有效性。如已经兴起的政府采购制度,大大降低了行政成本。在此其中,重要的是政府应综观全局,实现从部门管理向公众利益的转变,不能把眼光仅局限于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政府是非盈利性社会组织,谋求公众利益的最大化是政府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如果政府只看到地区利益和部门利益,那很容易导致重复建设,浪费社会资源,增加行政成本。

最后,政府要彻底根除官本位的思想,树立以民为本的意识,由“为民作主”转变为“由人民当家做主”。要淡化为官思想,强化职业意识。政府官员是公务员,即公共服务人员,是人民的公仆,而非人民的主人。政府应树立“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事实上纳税人是公务员的“衣食父母”,是纳税人在“养活”政府,为政府的运作提供资金,政府为纳税人服务是天经地义的职责,而不能把它看作是对民众的恩赐。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如果官员带着权利的标记进入经济行为领域,必然会破坏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损害政府的形象。当权力不再作为一种优越于大众之上的物质生存手段时,当官员恢复公仆的本性时,良好的政府形象才会根植于人民群众的心目中,当政府及政府官员真正实现了观念转变,真正具备了以人民为本的思想时,健康的新型的政府形象才会形成。

要塑造好良好的政府形象,政府要努力做好决策科学化、管理民主化、政务公开化、办事效率化、为政公正廉洁,以保证自身行为优良。但仅仅如此还不一定就能得到公众的认可,因为政府形象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它不仅取决于政府及其官员的实际行为,而且取决于公众的主观感受和评价,只有当公众在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信任政府,才能产生对政府的良好评价。为此,政府还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是实现政府整体形象与个体形象的辩证统一。政府整体形象是通过政府颁布的各项政策、法规和每一位行政人员的行为特征作用于公众,在公众心目中形成一定印象,从而体现出来的。而良好的政府整体形象又以良好的政府个体形象为基础,通过个体形象表现出来。

行政人员的言行举止是公众了解、认识政府的重要窗口,他们的态度作风是公众对政府进行评价的感官基础和基本依据。因此,政府必须从整体着眼,个别着手,重视每一项政策法规的制定执行和每一位行政人员的素质优化。一方面,政府在制定政策法规时要注意其倾向性、稳定性和执行度,即政府制定的政策法规是为了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而不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政策法规在一定时期内尽可能是稳定的,而不是朝令夕改,变换不定,以体现政府是守信的;政策法规的执行是严肃认真的,是不折不扣的,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而不是“偷工减料”,虚同摆设。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重视每一位行政人员的素质优化,不断强化公务员的政治意识、服务意识、依法行政意识、行政效率意识,对于损害政府整体形象的个体行为必须严肃惩处,以维护政府的整体形象和权威。

二是政府内在素质与外部形象的辩证统一。政府自身的内在素质是政府外部形象的基础与支柱,政府外部形象的优劣归根到底取决于政府的内在素质。这就要求行政领导者要有很强的组织决策能力、富有魄力、有远见、公平公正、廉洁自律;行政人员办事高效、认真负责、为公众提供优质服务;政府决策科学化、管理民主化;政府行为合理,有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政府机构设置合理、精简高效;正确恰当地处理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等等。在努力干好的基础上还应该通过适度的宣传和推销,让公众知晓,在了解和认识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信任政府,从而产生对政府的良好评价。政府形象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客观真实,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地反映政府整体精神面貌,切忌假大空的宣传。片面和虚假的信息不但不能正确反映政府的内在素质,反而会弄巧成拙,使政府形象显得空泛、虚假。

三是政府的价值目标与公众期望的辩证统一。公众的期望应是政府价值目标的选择标准。政府权力的运用和公众对政府权力许可,本质上体现着一种特殊的社会交换关系。在这种交换关系中,政府对公众期望的遵从,就是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现阶段,公众对政府的最大期望莫过于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政府官员清正廉洁,社会环境稳定,行政高效。公众对政府领导的“服从”是公众对政府的一种“投入”,其程度与政府“产出”给民众带来的期望满足程度成正比关系,即民众从政府行使权力中得到的利益越多,民众对政府统治的服从程度越高,从而强化了政府的控制能力,使政府的权威合法化。所以政府在制定政策确定价值目标时要以人民利益为重,走群众路线,尽可能与公众期望和谐统一。

四是政府实际表现与公众对政府主观评价的辩证统一。政府形象最终取决于政府的实际表现,政府表现良好,公众自然能对它形成良好的评价,但公众对政府评价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他们对政府的期望得到满足的程度,这就不排除有一定非理性的成分。因此,政府一方面要重视政府公关职能,注意政府整体形象设计,提高政府行为的透明度,通过正常途径将必要的政府工作信息传递给民众,并对有关情况作出合理的解释和说明,增强民众对政府行为的理解和认同感。另一方面,对民众期望的目标予以合理引导。在现实生活中,民众的期望值往往高于满足感,对于合理的期望值政府应尽可能去实现,对于非理性思维而出现的过高期望则应予合理引导,这将有助于民众对政府行为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

政府形象管理 篇3

舆情给政府提了个醒

由于部分政府机关和公职人员不依法行政甚至存在腐败行为,加之征地拆迁、劳资、医患、交通、环境污染、物业服务管理等各种社会矛盾纠纷大量涌现,有关政府管理的负面舆情不断发生。

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和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发布的《2010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2010年,国内20大网络热点事件中,直接与政府管理、决策、有关活动或公职人员相关的事件有11个,包括上海世博会、李刚之子校园撞人致死、北京查封“天上人间”、宜黄拆迁自焚、各地校园袭童案、安阳曹操墓真伪之辩、山西“问题疫苗”、商丘赵作海冤案、王家岭矿难救援、唐福珍自焚、部分地区罢工等。

2011年,又接连发生了多起涉及官员腐败与作风问题的网络事件。近两年,网络舆情往往发端于网络,盛传于微博,持续暴热于媒体跟进,呈现迅速强烈、多元叠加、集中放大等传播特点,从而在短时间和大范围内对政府声誉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抱怨是没用的

政府形象是需要塑造的,然而我国在政府形象塑造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一些地区和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形象树立和品牌建设缺乏足够重视,对于新闻媒体的发展变化缺乏应有认识。一些人不能正确看待舆论监督,指责批评报道“影响稳定”,抱怨“天下本无事,媒体来扰之”。

一些地方对舆情引导、突发事件处理重视不够,没有形成健全的舆情应对与突发事件新闻处置机制,效果也就不佳。一些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不适应,不会做、不善做新形势下的舆论引导工作,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不高,应对处理突发事件的水平不高。

此外,公众教育需要加强,现代公民意识尤其是法制意识有待确立。而实情决定舆情,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不够畅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不够及时有效。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在新形势下塑造政府形象的重要性紧迫性;要采取有效措施,把树立政府形象工作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准确把握和利用社会化媒体规律,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形象根源于政府职能转变

形象发生于政府本身,归根结底,政府自身的修炼才是根本。要致力于提供公平公正、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重点落实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职责,把精力、人力和财力向搭建平台、营造环境、提供公共产品转移,树立服务型政府的形象。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大力宣传和强化“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理念,摈弃“以GDP为中心”的观念,纠正“重经济指标,轻公共服务”的倾向。

为建设广大公民心目中的诚信政府,要依法行政,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特别注重司法公正,增强对公众的诚信。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明确职责权限,开展绩效评估,建立健全行政问责体系,增强政府机构内部的诚信。要进一步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完善培训机制,切实提高素质,减少“害群之马”。

新闻媒体本身具有“阳光、目光和激光”的作用,将政府行为亮在“阳光”之下,聚焦于群众“目光”之中,进而通过舆论监督实现“激光”手术。要推进大部制改革,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健全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提升政府的公共行政效能和水平。要加快社会工作、应急管理等改革,充实部门和力量,完善工作流程机制,切实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在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时,尤其要快速反应,公开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佳的组织,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挽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不受损失。

政府形象管理 篇4

一、网络背景下政府舆论危机的特征

媒体是塑造政府形象的双刃剑。一方面, 其作为信息传递的中介, 在政府危机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 也会夸大和放大危机, 让民众对政府行为产生不信任感, 引发公共治理成本的上升。所谓的媒体管理, 并不是政府在维系政府形象时, 凭借其政治权利对各类媒体的言论自由进行控制, 而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对各类媒介进行规范与引导, 建立媒体管理体系。

(一) 传播迅速, 具有突发性

微博、微信公众号、媒体客户端和网站等“文图视”并用, 争先恐后地在第一时间发布事件的最新进展情况。新媒体为公众掌握最新信息带来了便利, 信息传递具有无时空限制及互动性特征, 但也对政府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突发性危机, 政府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应对措施。2015年6月, “东方之星”客轮沉没事件发生后, 除了救援行动争分夺秒, 新闻媒体也在进行信息发布速度的比拼。

(二) 影响深远, 波及范围大

微博、微信公众号、论坛、贴吧等自媒体实现了“人人都有话语权、人人都是监督者”, 公众可在网络上自由、即时地发表看法, 使得很多未经证实的不实言论四起。如果不及时控制, 其冲击力、破坏力及带来的危机将会波及很大的范围, 可能使某些局部问题上升为政府危机。例如, 在2015年8月的天津爆炸案中, 有人在微博和微信上发布信息称天津已混乱无序, 超市、商场等场所被抢, 更有人声称距天津爆炸120公里外的任丘市有强烈震感。这些言论经网络传播后, 加剧了公众的恐慌感和对政府监管不力的不满情绪, 使得危机事件升级。

(三) 危机控制难度大

网络的隐匿性和虚拟性, 满足了公众实现言论自由和发泄对现实不满的需求, 导致各类信息鱼龙混杂, 不实信息的流传会让公众质疑政府的执政能力, 产生政府公信力危机。加之网络监管能力和力度又存在着诸多不足, 政府要对其进行有效监管控制, 还存在较大的难度。

二、政府网络舆论危机的根源

(一) 社会转型带来的利益冲突激增

自2010年起,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但在191个经济体中, 2015年中国人均GDP只排到第76位。贫富差距扩大化、 三农问题、官员腐败、教育改革和医疗社保等一系列问题突出。 同时, 许多富有代表性的冲突事件也先后挑战着公众的眼球和心理承受能力。在这种情况下, 面对这些社会问题, 如果无法及时安抚公众情绪, 做好危机管理, 会让某些社会问题快速变为政府舆论危机。例如, 2016年4月海南海口琼华村暴力拆屋事件, 拆违事件中联防队员打人视频被上传到网上, 引发全国高度关注。事实上政府拆除的是村民违建的建筑, 但由于政府危机管理意识不足, 未能恰当处理政府与被拆迁群众间的利益关系, 现场处置也存在一些疏漏, 导致不知真相的公众舆论一边倒。特别是由于部分人对社会和政府存在不满情绪, 政府一旦出现失当行为, 便会成为公众首先谴责的对象, 导致舆论危机爆发。

(二) 政府行为缺乏公众信任

在任何一个缺乏信任的社会, 社会运行成本必然会大幅增加。“社会文化中缺乏信任将给公共制度的建立带来极大的障碍。那些缺乏稳定和效能的政府的社会, 也同样缺乏公民间的相互信任, 缺乏民族和公众的忠诚心理, 缺乏组织的技能。”[3]在网络社会下, 有些网民并没有耐心花时间与精力去明辨真相, 一旦政府的“灭火”行为不符合他们的自我价值观念和逻辑思路, 便会简单粗暴地发表质疑, 当舆论浪潮足够大时, 政府的治理行为就变得十分被动。

(三) 政府危机公关和媒体形象管理意识薄弱

面对网络媒体的迅速崛起, 多数政府部门公务员还未及时转变观念, 不重视网络对政府执政过程的影响力, 公关意识薄弱, 缺乏对媒体形象管理的足够重视, 认为网络舆论只是一些民众的个人看法, 无法形成社会力量。造成事件发生后, 政府丧失了第一发言权, 授人以柄, 危机愈演愈烈。同时, 网络条件下, 一条新闻可以迅速成为全国热门事件, 如果相关部门对网络传播及危机事件的严重程度过于轻视, 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澄清回应, 就会使得危机事件朝着不利、负面的方向快速发展, 甚至升级为群体性事件。

(四) 危机事件中信息不透明

政府对于许多敏感信息的传播依旧凭借其政治权利进行控制, 这使得很多民众无法准确掌握事实真相。[4]在事件发生后, 如果政府信息不公开、不透明, 民众在寻求事件真相而又无法及时获取信息的情况下, 易产生不满情绪。在2015年6月的南京“宝马肇事案”中, 面对媒体对“毒驾”“掉包”等信息的质疑, 南京市交管局没有选择将该案的执法进程透明化, 没有及时将事故原因告知公众, 回应力度欠缺, 导致民众质疑事件的官方处置。特别是当前很多媒体为吸引读者眼球, 往往在报道中加入了更多的煽情和猜测的信息, 易激化公众的不满情绪, 使得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更加负面。

(五) 新闻发言人制度不完善和媒体应对能力薄弱

2016年, 中国的各类网站有330万, 网民7亿, 手机用户9亿以上。[5]中青年主要选择网络媒体获取社会信息和各类新闻, 网络媒体平台已成为最重要的信息传播平台。很多部门的新闻发言人是由各部门的负责人或主管人员兼任的。在危机事件当中, 很多政府官员明显缺乏应对新媒体的能力和经验, 或者官话连篇、避重就轻, 或者选择沉默不语, 这种态度往往会使得政府的公信力下降。2015年8月的天津爆炸案中, 虽然天津政府方面多次召开新闻发布会, 但是媒体对事故根源的追问, 官方始终以“事件原因尚不明确”来搪塞, 以“根子还是不严不实, 监管不严格, 追责不落实”敷衍回应。作为政府官员兼新闻发言人, 回应媒体时, 要增强自己的媒体意识, 充分考虑到网络舆论对事件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政府官员在媒体面前表现得“手足无措”或是“不屑一顾”, 易产生政府执政能力不足的印象。

(六) 媒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 使原有的媒体管理制度已跟不上发展现状。目前, 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007年8月30日)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2007年1月17日) 中只有几条与媒体管理相关, 立法上尚存在 “跟不上、管不住”的问题, 存在很大的空白。没有有效的法律保障, 大大增加了中国政府管理媒体的难度。

三、政府媒体形象管理策略

政府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 通过良好的自身行为, 使得社会公众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政府的正面印象。同时, 还需有效提高政府的媒体管理能力, 从社会公众的角度出发, 有效利用网络媒体对形象塑造的作用。

(一) 强化政府媒体形象管理意识, 提升基层政府人员的媒介素养

在舆论危机频发的环境下, 必须加强政府公务人员媒体形象管理能力培训, 规划与媒体打交道的策略。在面对媒体时, 政府发言人必须注重自身的着装和言行, 强化媒体敏感意识, 在出现突发事件时, 要做“第一手信息源”, 并善于利用媒体宣传, 引导社会舆论, 积极推动突发事件的解决。

(二) 健全媒体管理法规范, 正确引导舆论方向

应当通过增加和完善媒体管理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 为政府实施积极有效的媒体管理策略提供法律保障。在完善管理法规时, 应秉持“法治对表达自由持最小限度原则, 是底线标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网络没有第二套标准;政府依法行政, 法无授权不可为, 政府的管理不可能无处不在”。[6]政府应当引导媒体自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切实发挥正面宣传的积极作用与舆论监督的补充作用。同时也要联系民众、突出民声, 将公众最关心的社会问题展现出来, 从群众关心的角度发掘媒体新闻的积极引导作用。

(三) 构建媒体管理应急机制, 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

应急管理分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危机预警机制, 及时收集、分析和处理各类信息, 提前察觉潜在危机, 掌握主动权。其次, 危机发生后, 应第一时间将事件的真相做权威性公布, 使信息透明化。最后, 通过对舆情的监测和分析, 引导舆论, 化解危机。制定完善的新闻发言人制度, 首先, 新闻发言人制度应该专业化、专职化和团队化, 改变由部门领导兼任的做法;其次, 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法规, 促进制度法制化, 将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与公众知情权以法律形式明确下来;最后, 新闻发言人应当转变思想观念, 以解决问题的真诚态度, 承担信息公开的责任。

(四) 巧用新媒体, 建立政府话语权

2015年, 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5.49亿, 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800万个, 微博月活跃用户数已达2.12亿人。因此, 政府部门要综合考虑新媒体受众的活跃度、传播力、覆盖度等, 除了建立政府网站外, 也要学会利用新媒体提升政务传播效果, 建立政府话语主动权。《2015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报告》显示, 政府微博已成为很多部门和地区政务建设的“标配”, 并保持了较高的活跃度和广泛的影响力, 给互联网舆论场带来强大的正能量。“僵尸账号”“官腔账号”和“应付账号”则成为网友诟病的短板。政务微博应努力让公众“看得懂、听得懂、 能监督、好参与”, 发挥政务微博在网络舆论场中的积极推动作用。总之, 要重视发挥新媒体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提升公共服务的品质和效率。

总之, 随着网络的深度普及, 媒体和公众对社会公共事件的密切关注, 对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和政府公信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此新媒体环境下, 中国政府如何应对网络舆论危机、 实施有效的媒体形象管理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只有尊重事实和公民的知情权, 正确利用媒体的传播导向作用, 使政府、媒体和公众的利益趋于一致, 才能化解危机, 构建政府新形象。

参考文献

[1]颜如春.现代政府形象管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4:1-500.

[2]丁猛猛.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形象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 2008:1-150.

[3]塞缪尔·亨廷顿 (美)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 1996:26-27.

[4]王海涛.政府传播基础理论研究:概念、渠道和模型[D].山东大学, 2005:1-152.

[5]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 , http://tech.sina.com.cn/i/2016-01-22/docifxnuvxh5133709.shtml, 2016-1-22.

政府形象管理 篇5

毛主席曾说过:“我们要听取群众的意见,哪怕是反对过我们的意见。”偏听则暗,因此政府一定要认真倾听群众和各有关方面的意见,查找不足,改进工作。越是形势复杂、众说纷纭的时候,越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集思广益,越要重视发挥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因此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思想上:摒弃官本位思想,增强服务意识

各级政府和官员要认识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坚持权力为人民所用。然而有的人受官本位的思想影响,听不进群众的意见,甚至做出一些与人民利益相背的事情。这种错误观念长期下去,就会使干群关系不密切甚至脱节,相当危险。“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只有摒弃官本位思想,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才能密切联系群众,才能听到群众中真实的声音。

二、作风上:工作严谨务实,认真听取各方意见。

政府形象是一个国家的窗口,当前很多地方政府由于没有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监督,作风日下,纪律涣散,给外界造成了极为不好的影响。因此,机关应当加强作风建设,另一方面,政府官员在和群众打交道的时候,认真听取各方意见也是相当重要的。只有愿意倾听,才能听到意见;只有认真倾听,才能妥善地处理意见;只有处理好了各方意见,各项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

三、行动上:时刻反省自身,防微杜渐,有错必纠。

在创新中提升政府网站形象 篇6

网民上政府网站,无外乎三种情况,查看权威信息、通过网络表达诉求,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网上办理业务。然而,大多数政府网站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网民的需求,关键性的政务信息查不到、许多投诉不是如泥牛入海就是“模版式”的答复,对具体问题的解释相对模糊,用户较难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公共服务资源不能有效整合。这些情况对电子政务的发展、政府形象的改善极其不利,必须通过自身积极的创新举措来改变。

政府网站如何创新?笔者以为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强化政务信息“首发地”的理念,推动政务信息的全面纵深公开。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传播快、范围广、内容多等特点,填补报纸版面容量限制及第二天才能出新的不足,及时发布政务信息尤其是改革举措,对新出台的政策组织相关部门分条块进行解读,并以专题专栏的形式展示,使政策通俗易懂,便于老百姓更好地了解政策、享受政策;第一时间发布与突发事件相关的信息,必要时召开网上新闻发布会,加强网络舆论的引导,及时消除官民沟通中的信息不对称、不公开、不畅通、不及时、不作为;对当前经济社会中重点、热点工作,以专题的形式发布,便于网民及时、全面地了解政府工作,避免信息的分散性和不连续性。

二是加强服务资源的“一体化”整合,强化人性化服务的理念。围绕残疾人、特困人群、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不同用户对象,全面梳理行政服务资源,建立绿色通道,为特定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三是加强政府网站社会推广宣传意识,办好互动交流栏目。目前市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中最能体现互动交流的有四个栏目——市长信箱、参政议政(民意征集、网上调查、网上听证等)、网上论坛、网上信访。大多数政府门户网站虽然设置相应互动交流栏目,但仍停留在“被动交流”阶段,很少能积极主动的征询民意、融智于民。参政议政仍以单向发布为主,互动交流有名无实。有的栏目缺乏更新,访问量低,成为摆设。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是政府部门服务意识与沟通意识明显欠缺,大部分职能部门人手不够,培训不及时;另外一个原因恐怕是公众的使用率问题。一个栏目一旦没有人关注、没有人使用,栏目建设也自然缺乏需求方的指引,结果绝不会理想。因此,政府部门不仅要加强自身的服务意识和培训力量, 还要对当地群众进行宣传,让他们了解如何去使用政府门户网站的功能,如何通过政府网站去参政议政, 这种供给与需求的相互促进才能使得政府网站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四是推进政府网站群建设,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目前政府门户网站及各部门子网站虽然相互链接,但基本上是封闭的系统,网站间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共享,数据交换大都通过手工方式,这不但增加了上报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导致信息报送不及时。采用网站群建设模式,以受众对象需求为目标,横向集成各政府部门网站,门户主站和二级网站将会构成一个整体,不再相互孤立,来访者可以方便地通过门户主站获得统一的信息服务。

五是建好四支队伍,提升网站人气。如建好网站内容保障信息员队伍。建立联系、考核、评优机制,定期组织内容保障信息员开展工作交流,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内容保障的质量;建好网站评论员队伍。定期组织理论界专家座谈会,请专家学者对网站点评,为网站出谋划策并提供有影响的评论文章;建好论坛核心会员队伍。定期组织论坛热点专题活动,充分发挥他们对活跃论坛的引领带动作用,使网上论坛真正成为网民畅所欲言、参政议政的场所;建好网站编辑部人员队伍。网站编辑部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网站建设的水平,要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聘请高层次的技术专家和学者作为技术顾问,组织网站工作人员到网站建设先进市学习取经,加强既懂网站技术,又能当编辑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六是建立“以评促建,以评促用”机制。对全市范围内政府网站建设和内容保障工作进行绩效考核评估,提高内容保障的质量,促进政府网站的建设。

政府网站是代表政府形象一个窗口,只有真正树立以人为本、服务大众的意识,才会自觉创新、不断进取,发挥好政府网站政务公开、政民互动、公共服务三大功能,构建网上服务型政府。

政府形象管理 篇7

所谓政府形象, 是社会公众对于政府行使公共权力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和精神面貌的整体印象和总体评价, 其核心是政府日常表现出来的与公众息息相关的行政行为, 实际上是政府客观实在和公众主观认知的混合物, 是由政府的价值理念系统、政府行为系统和政府视觉系统构成, 是三种因素的有机整合和体现。

二、公共危机治理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危机从不同的角度,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危机类型。从涉及的范围来看, 危机可以分为个人危机、家庭危机、企业危机以及公共危机等。一般来讲, 由于内部或外部的高度不确定的变化因素, 对社会共同利益和安全产生严重威胁的一种危险境况和紧急状态。那么, 能够引起这种危险境况和紧急状态的事件就是公共危机事件。

面对这种公共危机事件, 人类并不是只能束手就擒, 坐以待毙。美国学者诺曼·奥古斯丁1995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曾撰文指出:“每一次危机本身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 也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发现、培育, 以便收获这个潜在的成功机会, 就是危机管理的精髓。”可见, 对于危机的出现, 可以看作是一把双刃剑, 处理不好会引发更大的灾难, 但是如果处理得当, 抢救及时, 治理得法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灾难, 并为之后的突发危机事件提供借鉴和参考, 尤其是对于政府形象的建构来说, 危机事件的处理关系着政府形象在公众、在国际社会的影响, 因此对于公共危机治理中的政府形象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公共危机中政府形象管理的必要性

鉴于政府形象对于政府自身以及公共危机治理的重要意义, 进行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形象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 增强政府公信力的需要。公信力作为政府的一种无形资产, 是政府在长期的发展中日积月累而形成的, 体现了一个政府存在的权威性、在社会中的信誉度以及在公众中的影响力等特征。如果一个政府不注重自身的形象问题, 极易导致政府公信力的下降。而一旦失去了公信力, 也就失去了凝聚力和号召力, 失去公众的支持, 政策也就无人相信, 指示也就无法落实, 政府的正常运行也就会遇到困难与阻碍。

第二, 提高政府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的要求。优良的政府形象能使公众从内心深处拥戴政府, 在自己遇到困难时立即寻求政府的帮助与保护;同样在政府陷入公共危机困境时, 也会紧密团结在政府周围, 支持政府渡过难关。因而良好的政府形象可以说是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力量源泉。

第三, 提高政府危机决策执行力的要求。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对于推行政府危机政策及其执行效率具有极大作用。一方面, 政府形象好, 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高, 政府在贯彻落实某项政策时遇到的阻力就小;另一方面, 良好的政府形象也有利于政府实施良好的内部公关, 增强政府与工作人员之间的凝聚力, 使政府人员更加信任政府、认同政府, 提高工作效率。

四、公共危机中对政府形象管理提出的要求和挑战

首先, 公共危机要求政府权责统一。

在公共管理系统中, 政府是主体, 它和其它公共机构直接或间接地共同行使社会公共权力, 当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应对重大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中, 各级政府要建立政府官员承担与职权相应的政治责任、行政责任制度。建立在权力与责任对等的责任型政府己成为我国推动政治文明进程的一个显著标志, 这也是公共危机治理对政府行为的必然要求。

其次, 公共危机要求政府具有高效的反应能力。

效率是评价政府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标准以及衡量政府管理活动是否奏效的重要尺度。公共危机的突发性和紧迫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反应, 启动应急机制, 制定应对策略, 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建立高智能型的决策机构、精干高效的执行机构、灵敏的信息反馈机构以及严格执行的监督机构, 同时牢固树立为公众服务的意识, 保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达到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的目的。

第三, 公共危机要求政府加强服务职能。

建立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坚持公民本位、社会本位, 担负起服务公民、服务社会的责任, 实际上也就是指政府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 都是由社会和公民的需要来决定。大多数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是难以预料的, 这也对政府的服务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危机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中, 把危机管理同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把危机管理同资源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把危机管理和文化发展结合起来;把危机管理同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结合起来;把危机管理同政治和法制的发展结合起来;把危机管理同社会基础设施的发展结合起来。

第四, 公共危机要求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的一切责任和利益都来自公民的委托和赋税, 公民的知情权与政府的公共管理责任应该相对应。在公共危机管理中, 通过公开政府信息, 不但可以减少政府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避免不应有的混乱, 而且可以减少政府公职人员读职的可能性。一个负责任的政府, 必须严格遵守信息发布制度, 公共信息公开化和行政透明化, 是一种政治理念的改变, 也是走向现代宪政文明的起点。

摘要:良好的政府形象是一个政府所拥有的重大资源和无形财富, 也是政府作用有效发挥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鉴于政府形象对于政府自身以及公共危机治理的重要意义, 进行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形象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公共危机,政府形象,管理建设

参考文献

[1]韩兆坤.论转型期我国政府形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7. (07)

政府形象管理 篇8

一、事件回放

2011年7月23日, 在温州双屿下岙路段, D3115次动车与D301次动车发生追尾。事故发生后, 铁道部等相关部门展开了救援。但是救援过程及其善后处理仍然遭到各界的质疑。政府被迫围困在各类舆论的洪流中, 公信力一度降低, 形象遭受到极大损害。2011年7月10日, 日本本州岛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7.3级地震, 并且引发了大范围的海啸。随后, 日本政府反应迅速, 日本国民自发组织起来避难逃生。整个事件下来, 伤亡情况屈指可数。实际国民经济损失被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二、比较维度

比较维度一, 政府危机意识与危机预警系统的拟定与建立。政府的危机意识不仅指政府本身, 而且还指政府对人民危机意识的培养。一方面, 中国正热衷于推进动车大跃进, 却忽视了大跃进过程中潜藏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 据多数幸存者反映, 他们根本不相信危机会发生在在自己身边。同年, 日本政府应对7.3级地震的从容与我国政府形成强烈反差。正如李兆忠在《暧昧的日本人》中写到的“也许除了犹太民族, 世界上再也没有第二个民族像日本人那样有着强烈的生存危机感和家园情结。”日本政府在不少地区设有“灾难模拟设施”, 可以让国民在体验“灾难”的过程中加深现场感。

在了解了事故发生的前后, 不少人追问:在D3115动车停车后为什么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通知随后而来的D301次动车?这几分钟内, 动车的预警机制为何反应如此之慢?这其中其实存在着不科学的预案和预警系统。预警系统并非是孤立的, 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联动每个环节需要我们深刻地研究。反观日本地震的危机管理, 可谓是有条不紊。这背后其实是科学有效的危机预案以及预警系统起作用的结果。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实时地震预警系统的国家。早在上世纪80年代, 日本铁道技术研究所已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的地震预警系统。而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的全国性地震预警系统, 也由日本人建立。在预警系统争取来的10秒中, 日本国民可以迅速躲避逃生。

比较维度二, 透明危机管理的信息, 面向媒体大众。公共危机是指政府面临的一种危机情势, 在这种情势下, 社会系统的各方面价值和准则将会受到威胁, 这就需要决策者在比较模糊紧张的情况下做出关键性决策, 采取应对措施。当危机发生时, 常常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在媒体成为第四权力的象征的时期, 真诚的面对媒体大众, 利于危机的处理也利于政府形象的塑造。

在动车脱轨事故救援中, 政府由于未能及时公开信息造成了社会多方质疑与误会。譬如在救援中掩埋事故车厢、事故死伤人数等问题上, 媒体都有不同程度的质疑。同时, 在与媒体打交道上, 政府还缺少相应的技巧。媒体发言人的言论在一定程度也影响着危机管理的进展和政府形象的塑造。如今网络上流行的“至于你信不信, 反正我信了”恰好折射出我国政府应对媒体的疲乏。7.3级地震后, 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召开记者会, 向媒体通报了政府掌握的死亡人数及救灾举措, 表达政府透明处理灾难的态度。这样的举措让民众感觉到政府救灾的坚决和诚意。此外, 日本政府在各机构的网页也同时公开信息。例如, 首相官邸网页上开设了“东北地方太平洋地震应对”专栏, 介绍首相和官房长发布的命令、应对措施和主要记者招待会的录像。

比较维度三, 公共危机善后。它是危机应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环节也是政府形象补救的重要环节。危机管理善后过程中, 政府要最大限度的维护公众利益, 不能过于考虑成本。对于受害者及其家属要适当的安慰, 必要时要辅之以心理干预。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即要吸取教训, 避免类似的事件发生。

然而对照之下, 7.23动车事故的善后处理差强人意。且不说政府是否向受害民众带去心理安慰。从铁道部门与受害民众围绕着赔偿问题争执不下的事件看来, 政府连最基本的善后处理都没做好。而日本政府在7.23地震的善后处理中, 却未见多少负面新闻。相反, 首相对民众的慰问以及致歉、承诺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

三、总结与启示

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表现关系着政府形象的塑造。中国铁道部在事故处理中表现出来的不成熟, 使得其自身的权威和公信力遭受到严重的伤害。反之, 日本政府对地震危机的从容应对却在国民心中乃至整个国际塑造了一个“震而不乱”, 坚强政府的良好形象。政府形象塑造与公共危机管理需要与世界接轨。通过中日两个实例的比较, 我们可以归纳出公共危机管理的正确途经:通过树立危机意识, 拟定预案和建立预警机制, 防范于未然。当危机来临时我们要正视危机, 了解危机的真相, 这是处理危机的前提。并在处理过程中, 不忘公开信息, 面向媒体大众并与之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 这样不仅能够获得多方助力, 而且能够消除不必要的误会, 提升政府形象。最后, 危机过后, 有效的善后和总结是政府形象的补救的重要一环。

摘要:近几年来, 公共危机的频繁发生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的伤害。在公共危机中处理中, 政府责无旁贷地扮演着决定性角色。而政府对危机处理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形象。本文通过比较, 分析中日两国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不同方式, 从而探究危机管理与政府形象塑造的关系;通过归纳两者处理方式的异同及所带来的形象塑造差异, 探究出公共危机管理的正确途径。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形象塑造,多维度比较,途径

参考文献

[1]孙迎光、韩秀景:《组织形象塑造——现代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上海三联书店.2009版第26页[1]孙迎光、韩秀景:《组织形象塑造——现代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上海三联书店.2009版第26页

[2]朱晓宇:《危机中的政府公共关系研究》.青年记者.http://www.cnki.net[2]朱晓宇:《危机中的政府公共关系研究》.青年记者.http://www.cnki.net

政府推动国家形象传播 篇9

《国际公关》:去年1月17日, 胡锦涛主席访美前夕, 《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在纽约时报广场播放。此事件一度成为2011年公关传播热点话题, 你们如何看待形象片的播放?

孙维佳:纽约时报广场播放的中国形象宣传片,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是政府真正把国家形象提上日程, 并且有所作为的举动。这说明政府意识到国家形象的重要性, 并且主动、积极地推进此事。如今, 在世界范围内塑造中国国家形象, 已逐渐成为一项国家工程。

徐英:在时报广场播放形象片, 中国是后来者。胡主席访美之际打出此片, 总体效果是好的。不少国际友人有同感, 认为可以起到集中体现当代中国的作用。人物片之后, 还会有后续的片子, 意在全面反映中国的发展进步。现在的世界, 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媒体社会, 而且我们开始进入全媒体时代。时报广场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而且效费比也不错。

《国际公关》:国家形象内涵是丰富的, 你们认为国家形象的概念是什么?国家形象的塑造主要取决于什么?

孙维佳:我理解的传播国家形象, 是最终被公众感知的形象。安赫尔特·捷孚凯·罗伯形象指数调查机构, 曾在2011年对50个国家的全球形象做了一份调查报告。报告中显示, 中国国家形象从2008年的第26名提高到第22名。这说明, 由于奥运效应和强劲的经济发展以及中国在几年的推广活动后, 国家形象有所提升。

此问卷的国家形象测评标准分6大板块:出口、政府职能管理、文化、国民素质、旅游以及移民、投资环境。中国的出口指数排名为第11位, 而中国在文化遗产板块名列第三, 是6大评分板块中得分最高的。可以看出, 软实力对国家形象的重要性。

徐英:中国在国家形象的塑造方面, 似可概括为“一个正在, 三个缺乏”, 即正在起步, 但缺乏顶层设计, 缺乏民间基础, 缺乏协同动作。中国正处转型期, 矛盾多, 问题多。国家形象的塑造, 国际公关由内而外的道理和逻辑不能被忽视。政府正努力恢复和打造公信力, 并努力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认真思考如何帮助、推动全民来做此事。

此外, 要采取切实措施提升国民素质, 对随地吐痰、随处吸烟等陋习不应无动于衷, 对肆无忌惮燃放烟花爆竹导致严重伤亡、造成重大损失等不能麻木不仁。总之, 政府需要做很多功课, 全社会也要做很多功课, 否则, 国家和民族的国际形象会严重受损。

《国际公关》:国家形象与国际重大事件营销密不可分, 如何看待重大事件对国家形象塑造的推动作用?

孙维佳:在国家一系列重大事件中, 我亲身经历了2008年奥运会。我在奥组委成立不久, 被调任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副部长, 并创建北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我认为, 奥运会的举办开始真正把塑造国家形象提上日程。从内部环境讲, 中国也希望奥运会可以作为展示国家形象的契机, 并借助奥运会提升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从外部环境讲, 国外希望通过奥运会提升中国社会进步。二者并不矛盾且一拍即合, 所以奥运会的举办也是水到渠成。

奥运会展示了强大的中国实力, 也展示了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在对50个国家的形象测评报告中显示:“北京奥运会为世界展示了现代化的中国、富有活力的中国城市、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建筑以及开放热情的中国民众, 这一切都使得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变得更加正面和积极。现在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中讲到的中国红, 就是从奥运会时的中国印的形象和色彩中引申出来的。事实上, 随着奥运会这一非政治的体育事件, 丰富了后来国家在形象传播中的很多内容。

徐英:中国正处于急剧的、历史性的大变革时期。伴随国力的增强, 中国的国际活动也大增。因此, 配合重大事件塑造国家形象是可以想见的。事实上, 不少这类活动, 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 再如“感知中国”、“四海同春”等, 效果显著。但还应看到, 国家形象的塑造应该细水长流、润物无声, 也应注意从细微之处着手。需要强调的是, 现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从本质上说, 除了国力强盛、国民精进之外, 应该依托于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关于核武器的使用原则、三个世界的理论、和谐世界这样的宏大思想和道德高地。也就是说, 在一系列关乎人类前途和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上, 我们要有完整、先进的思想和理论及其实践和表达。传播力建设只是问题的一部分, 现在比的是全球政治影响力。

《国际公关》:怎样的整合传播手段才能发挥媒体在国家形象传播中的最大化效果?

孙维佳:在提升国家形象中, 媒体渠道很重要, 也分很多层面。需要注意的是, 地方政府形象是国家形象的一部分, 比如传播北京形象, 也间接地传播了国家形象。目前国内最普遍的做法是通过本地的媒体, 比如在《北京日报》上做宣传, 来传播政府形象。而更高的境界应该是利用外国媒体, 通过主流外媒来影响目标人群。

徐英:至于如何整合传播手段, 我想总的方向是全媒体运作加跨行业协作。新媒体发展到现在, 盈利模式仍是个问题。传统媒体在我国虽整体上处于上升期, 但其向新媒体、全媒体发展的趋势不可避免。应当尽快实行全媒体整合和跨行业协作, 尽快开发出适当的盈利模式。在这方面, 某些地方和媒体已有一定的经验。要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方法展开这方面的工作。媒体国际合作方面也有很大空间, 同样需要我们解放思想, 开拓进取, 需要我们求真务实, 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国际公关》:目前中国国家形象在国际舆论中褒贬不一, 应如何引导国际舆论?有哪些举措打造国家形象?

徐英:褒贬不一是客观存在。重要的是, 我们须有自己的追求, 并有与此追求相适应的精神指针、道德力量和资源配置。我们致力于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希望改善民生。我们说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我们说当年是亚非拉的穷兄弟们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

这些都是我们的力量所在, 是我们中国软实力的支撑。这些事情做好了, 我们就主动, 做不好就会被人瞧不起。关键是自己要有主心骨。我们也不是听不得批评意见, 我们的人民本身就有许多批评意见。只要对国家发展进步有好处, 对国际和平事业有好处, 对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好处, 对中华民族的长远和根本利益有好处, 我们就努力去做。发展进步靠的是发展进步本身。发展是硬道理, 是第一性的, 媒体报道和传播只是第二性的。

从左至右依次是:趋势中国总裁郭磊、中国外文局客座教授徐英、伟达副总裁孙玉红、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大力、北京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孙维佳

我们要坚持外宣三贴近, 即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 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 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传播是有技巧的, 中国的新闻观和西方世界的新闻观也不一样, 我们要努力求同存异。当然, 我们要讲出道理来, 不能默不作声, 也不能无的放矢。中国人吃饭用筷子, 西方人用刀叉, 孰优孰劣是不能妄言的, 更不能要求万国同一。民主如面粉, 在西方做成了面包, 在中国做成了馒头, 都是要天天吃的。总之, 要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 不要一味地左顾右盼, 唯恐吃面包的人说我们吃馒头不好。当然, 对于喜欢吃面包的人, 我们也要有雅量。

此外, 要练好内功, 在此基础上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地跟国际社会打交道。我们要高度重视和改善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不能把八股文唱遍全世界。还有外文翻译问题, 有些翻译文章笑话叠出, 语焉不详, 我们要争取在十二五期间有质的提高。我们还缺乏国际交流、交际技能。在国际传播中, 不仅仅要传达信息, 还要去引导和说服受众。专业技能、知识、态度与经验加起来才能保证成功。还有一个问题, 就是如何正确看待自己, 要客观、冷静、科学、理性地看待中国的力量和弱点。

至关重要的是, 要让民众参与。如公共外交, 政府可以做, 但更多情况下应由非政府组织做。公共外交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 而属于每一个人。可以说, 民间不参与, 企业不参与, 知识界不参与, 就绝对办不好公共外交。公共外交也不是宣传竞赛, 而是关系竞赛。现在的传播, 是基于人际关系的传播, 脱离了有效的人际关系, 传播是注定没有结果的。

《国际公关》:在国家形象传播中如何练好内功和外功, 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孙维佳:国家形象的提升要练好内功和外功。国家要增强自己的实力, 比如经济实力、文化软实力、制度建设、政府管理人员能力等, 这是内功。只有内部自我塑造完善, 才能传达一个良好的形象。近年来, 中国政府在内功方面做得很好, 比如利比亚撤侨、汶川大地震, 在这些事件中, 中国政府表现出对人的尊重, 对传播良好国家形象来说是值得称赞的做法。在对外方面, 中国政府也有一系列举措, 比如通过在很多国家设立孔子学院等方式传播国家形象。这种做法国外也在做, 比如设立歌德学院。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内在现实和外在形象不应有太大偏差。传播的形象要实实在在, 不要有选择性地让外界知道, 要让外界全面地认识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是“家丑不可外扬”、“报喜不报忧”, 这影响了国际受众对中国形象的接纳程度。因此, 我们在坚持正面报道时, 也要尊重受众群体的心理习惯。

《国际公关》:国际公关公司在服务国家和政府形象传播中具有哪些优势?

孙玉红:伟达参与了很多重大事件以及城市形象传播活动, 比如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伦敦奥运, 以及香港、纽约、新西兰等城市的形象传播。我理解的国家形象和城市形象的区别是, 国家形象包括国家政策外交, 城市形象则不涉及这方面。除此之外, 国家形象和中国软实力的支撑。这些事情做好了, 我们就主动, 做不好就会被人瞧不起。关键是自己要有主心骨。我们也不是听不得批评意见, 我们的人民本身就有许多批评意见。只要对国家发展进步有好处, 对国际和平事业有好处, 对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好处, 对中华民族的长远和根本利益有好处, 我们就努力去做。发展进步靠的是发展进步本身。发展是硬道理, 是第一性的, 媒体报道和传播只是第二性的。

从长期讲, 3方面缺一不可。比如专业性, 奥巴马去非洲要靠公关公司帮助宣传, 美国骆家辉来中国也是如此, 这就像企业品牌传播一样, 需要当作专业事件来传播。那么什么叫专业性?比如我们做国家形象传播, 一定要从调研开始, 知道目标受众对这个国家的印象如何。不能去一个城市传播形象, 只是搞武术, 搞杂技, 根本不考虑对方需不需要。用公关公司的好处就是, 我们在各地很容易就了解到当地人的想法。因为目标不同, 做法就不一样。比如城市传播有4个目标:拉会展、拉游客、拉常住商务酒店、拉商务总部。

第二是持续性。这方面印度做得很好。10年前, 印度制定了国家形象的传播方案:对外活动的口号都是以“I”打头, 即“Incredible India (不可思议的印度) ”。直到今天这一方案还在执行。今年在达沃斯论坛上, 印度仍以“I”打头, 用的是“Ingenious India (有创造力的印度) ”。我认为, 营销做得好不好, 要放在整体传播战略中看, 不能看具体产品。

最后是可检测可评估。政府和企业一样都是客户, 公关公司要提交结果和报告, 服务才能持续。

《国际公关》:在服务国家以及政府形象传播中, 国际公关公司具有很大优势。那么本土公关公司在这个大潮中是否具有机会?

郭磊:首先, 近10多年来, 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公关公司, 逐步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创新道路。我认为, 政府要塑造形象, 首先面对的是国内的老百姓。刚才孙维佳主任和徐英教授讲到, 国家形象塑造中正存在“一个正在, 三个缺乏”, 其中之一就是缺乏顶层设计。缺乏顶层设计是中国的特色, 邓小平讲过要摸着石头过河。现在各地方政府, 不光是省级, 也包括地市级, 都在对外宣传形象。我认为国内公关公司在这里可以找到发展空间。

前年, 山东德州召开了世界太阳能大会。在全程招标、评标等一系列流程后, 他们选定趋势中国来服务。德州把国际上的会议与本地产业相结合, 努力打造太阳能的优势。在策划德州形象中, 我们帮助它们在欧洲、美国、日本做了很多推广活动, 包括在国际主流媒体上传播。从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 目前地级市在打造形象上有很大需求, 在他们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 本土公关公司可以找到机会。

另外, 我认为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 要重视社会化媒体的影响力。比如随地吐痰、在公共场合吸烟等, 这些行为会让国家形象大打折扣。事实上, 现在社会化媒体对中国人影响很大, 如果微博上提倡不要随地吐痰, 这或许对很多人能起到促进作用。很多地区的人们在生活中的细节表现, 实际上与本地形象息息相关。比如台湾, 公交车上老孕病残的座位即使是空着, 站着的人也不会去坐。可见, 如果人们在平时注意细微之处的行为, 会让国家形象得到间接提升。

政府微博与政府形象塑造初探 篇10

一、微博———140字的双刃剑

微博, 即微博客的简称, 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 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 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 并实现即时分享。1

1. 微博传播的优势。

首先是大众性。互联网的离散结构决定了微博具有高度的社会化特征。微博传播主体具有平民化和大众化的趋势, 用户集信息生产者、发布者、接收者为一体, 使信息传播进入了“大众麦克风”时代。其次是裂变性。微博的信息传播形态不同于传统的线性传播、点对点传播, 甚至不同于论坛等网络平台的网状传播。而是一种依托转发功能的裂变式传播, 其传播速度可以通过用户对信息的转发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三是透明性。由于微博信息的生产者众多, 一旦某条信息被认可, 可以汇集起各方面各种角度和深度的信息源, 对对象内容进行不断补充和挖掘。尤其在突发事件的传播方面, 传统的先加工后曝光的模式被彻底打破。四是即时性。只要拥有微博账号和一台可以联网的终端设备就可以实现即时记录、发布、分享身边的新鲜事, 几乎可以做到“即时同步直播”。

2. 微博传播的弊端。

微博传播是一把双刃剑, 其传播有着无法避免的弊端。首先, 大众性造成信息的失真。由于用户文化水平、所处立场甚至道德修养的差异, 很容易导致信息失真。据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对2012年200起网络谣言案例的抽样统计, 微博为首曝媒体的谣言比例占到样本总体的28%。其次, 裂变性导致信息的泛滥。转发造成的重复、琐碎的信息导致了信息爆炸。正如《魔鬼经济学》作者史蒂芬·列维特所言:“在微博中, 有价值信息占到的比例仅为4%左右。”三是透明性带来隐私的侵犯。微博的透明性使得“人肉搜索”成为现实。加上微博传播的不可控制性, 用户发布的信息可能侵犯到他人隐私, 也有可能在使用定位等功能时泄露自己的隐私。四是即时性加速语言碎片化。微博的即时性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个人碎片化倾诉与沟通的新空间”。2这些信息的语言内容得不到深思熟虑, 文字启迪心智的作用被弱化。

二、政府微博———塑造政府形象的新平台

政府微博是“以政府部门或机构设立的微博为主, 包括政府官员个人微博在内的微博平台的总和”。3作为微博的一种特殊形态, 政府微博有着区别于普通微博的鲜明特征。

1. 主体的权威性。

目前各大微博网站的政府微博多为通过身份认证的微博, 无论是集体微博亦或是政府官员个人微博, 其主体都不是指具体某个人, 都代表着政府, 其公共形象严肃而又权威, 其发表的信息内容, 关注的信息, 甚至发表信息的态度直接体现着政府的权威性。

2. 定位的平等性。

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一种有效补充, 政府微博承担着政府与公众即时的互动交流, 展示部门文化的功能。因而政府微博需要体现亲民的特征, 懂得运用精炼的民间化的表达方式取代“官话”, 与用户进行平等的互动和沟通。

3. 受众的广泛性。

政府微博的关注群体与政府之间是由一定的利益关系联系的, 几乎每一个人同政府部门之间都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利益关系, 因而政府微博与社会方方面面都密切相关, 其受众群体更为广泛。

正因为政府微博的上述特征, 使得它在政府形象塑造中有着特殊的优势。首先, 政府微博是提高口碑的窗口。温家宝同志曾说:“一个为民的政府应该是联系群众的政府, 与群众联系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但是利用现代网络与群众进行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政府通过在微博上主动地发布其职能范围内的便民信息或提示、公开联系方式和办事流程以及公布工作进展情况等, 使政府的正面信息有效地向受众传播, 更方便、透明地服务于群众, 塑造政府部门开放务实的良好形象。其次, 政府微博是舆论引导的渠道。在社会矛盾处理中, 特别是突发事件处置中, 受众“获悉事实的强烈欲望冲击了对事实的认识”, 4随之而来的谣言的产生, 给政府处理突发事件带来巨大舆论压力。政府微博可以利用微博即时性和交互性特点, 第一时间向受众传递权威信息, 并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向社会发出主流声音, 维护社会秩序。第三, 政府微博是上下沟通的桥梁。微博有着众多的用户群体, 是民声汇聚之地。政府微博更方便地实现了民众表达诉求、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政府也通过微博平台对社会新事物保持敏感;方便进行舆情收集、汇聚和民意征集, 及时疏导民怨, 避免矛盾的积累和扩大升级。

三、当前政府微博运用实践中有待完善的四项机制

政府微博作为一项新生事物, 其规范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英国政府早在2009年就发布了《政府部门Twitte使用指南》, 提供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政府微博管理及使用的方法。而在我国政府微博的运用中, 仍有许多不成熟和不完善的地方, 主要有四个方面。

1. 信息发布机制。

政府微博能否成为塑造政府形象的平台,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微博中所发布的信息的质量。目前很多政府、部门开通的微博, 没有真正利用微博传播的短、频、快的优势, 与其他“粉丝”之间很难形成良性的互动。因而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常态化的信息发布制度, 从多样化、人性化、发布频率、时效性、可信度等多个方面考虑, 通过新鲜的、有转发价值、有吸引力的信息和观点的发布, 与粉丝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

2. 内部管理机制。

首先, 要注重对微博内容的把关, 维护政府信息真实性、客观性。如果微博信息发布人在转发网友微博时缺乏责任感, 可能会造成信息失实现象。政府微博如果不加控制、不负责任地随意发布不实消息, 将会严重损害政府权威形象, 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其次, 要注重微博使用效果评价。把政府微博纳入政府日常工作, 像其他工作一样需要绩效考核, 评估其使用效果, 避免跟风、做秀。

3. 运营推广机制。

相比外国政府官员对Twitter的有效运用及经营, 目前我国大多已开通的政府微博普遍存在缺乏切实有效的宣传推广策略和经营理念这一问题。对此, 可以借鉴目前流行的“微博营销”的理念, 通过有效利用微博中“意见领袖”等专业化的运营和操作, 提高粉丝数、转发数、评论数, 提高政府机构在互联网上的影响力。

4. 安全认证机制。

目前, 微博账户名称申请都是开放式的, 任何人均可以申请以任何名称命名的账户。这给政府微博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带来了潜在的漏洞, 某些不具有对应身份的普通网民, 甚至包括危险人员, 可能假借政府名义传播虚假信息。政府应当加强与微博运营企业的合作, 建立严格的政府微博申请流程及认证标准。

四、利用微博塑造政府形象的五个途径

1. 权威信息的引导, 巩固正面形象。

政府微博能够大大拉近政府与公众间的距离, 实现公众知情、参与和监督的目的。政府开通官方微博, 发布、解释各项政策和领导人的施政纲领, 促进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能, 将政府的正面信息有效地向受众传播, 增强群众的凝聚力和感染力, 巩固政府的正面形象。

2. 危机事件的处理, 修复受损形象。

政府微博能够有效在危机中抢占注意力高地, 利用其互动性能够使政府在危机中有效获取民众反应, 使自己的应急处理得到最快速度的传播和反馈。2009年11月, 针对昆明市螺蛳湾批发市场的群体性事件, 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开设了国内第一家政府微博“微博云南”, 第一时间对事件做出简要说明, 引来好评无数。

3. 利用舆论热点, 体现良好形象。

积极利用网络舆论热点, 将政府所宣传的与网民所关心的结合起来, 从而通过官方微博塑造政府良好形象。2011年初, 中国社科院教授于建嵘开设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微博打拐”吸引了大批网民的积极参与。针对这一热点, 河北省公安厅开通官方微博动员网友通过发私信、微博的方式, 举报省境内疑似被拐或强制乞讨儿童。打拐行动的成功, 让受众与政府形成了网上网下的良性互动, 由此政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也得到集中彰显。

4. 合理“议题设置”, 维护权威形象。

微博具有强大的舆论承载力, 尤其在突发危机事件中, 舆论聚集迅速而强大, 政府可以通过政府微博对突发事件进行合理的“议程设置”, 利用政府微博的权威性引导舆论走向, 消减负面影响。2011年2月, 浙江嘉兴发生氯甲苯污染事件, 嘉兴市环保局局长章剑一方面积极寻找污染源, 一方面在其微博中“直播”处置情况, 包括污染物特性, 污染范围, 专家意见, 对公众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政府的处置手段等。这一系列的微博, 安抚了市民, 也树立起了政府部门负责的良好形象。■

摘要: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渠道和载体, 在传播中具有大众性、裂变形、透明性、即时性的优势, 政府可以通过微博平台的打造塑造政府形象。但同时微博传播又具有双面性, 只有了解政府微博的特征和作用, 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政府微博管理的机制, 打造政府在网络媒体信息传播中的形象, 从而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关键词:微博,政府微博,政府形象,网络新媒体

参考文献

[1]潘绅姝:《我国政府微博现状分析及建设思考》, 《今传媒》, 2011年第6期

[2]张世福:《碎片化倾诉与沟通的新空间——访人民网社区管理部主编彭奇》http://www.scio.gov.cn/cbw/qk/4/2010/05/201006/t672128.htm

[3]潘绅姝:《我国政府微博现状分析及建设思考》, 《今传媒》, 2011年第6期

[4]刘建明:《解读央视新闻频道的“三个第一”》, 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14677/21966/2266142.html

[1].覃梦妮:《“微博问政”:政府微博如何“说话”》, 《科技日报》, 2011年8月16日第五版

[2].舒雯:《浅谈微博与政府传播》, 《经营管理者》, 2011年11期

[3].潘绅姝:《我国政府微博现状分析及建设思考》, 《今传媒》, 2011年第6期

[4].桂万保:《政府机构官方微博的传播特征分析——基于新浪微博的个案调查》, 《现代传播》, 2011年第3期

[5].唐嘉仪:《政府进行微博公关对政府形象的构建作用探究》, 《前沿》, 2011年第20期

[6].杨芳:《政府微博在实践中的作用与问题思考》,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第3期

[7].郭伟、王敬照:《从微博现象浅论新传播方式》http://news.163.com/11/0804/08/7AJO8G2800014JB5.html

恩施市 服务代理树起政府新形象 篇11

林改催生为民服务全程代理

林权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快农村发展的重大部署,也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山区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脱贫致富尚处于起步阶段。党的惠民富民政策激发了广大农民发展生产的巨大热情,但大多数农民处于愿望迫切而致富无门的状况,需要政府提供帮助和服务。

税费改革后,基层干部的工作已不再是收费收税、计划生育等工作,主要精力要转向生产生活服务,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体系的健全,市场需要资源,资源需要开发,农民需要市场,而农民与市场之间需要桥梁和纽带。政府职能转变,能够充分发挥这一作用。

“分山到户,谁来服务”成为群众强烈诉求。林改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为广大农民充分利用林地资源脱贫致富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把林业这一优势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发挥最大效益,成为当前政府和林业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山区农村交通不便,农民办事难、出行难、成本高、信息闭塞等是普遍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民脱贫致富,迫切需要政府帮助。

对此,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林业系统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并在全市农村工作中全面推广,为破解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难题作了有益探索。

全力推进为民服务全程代理

在林改中,我们积极探索配套改革,彻底转变政府职能,围绕办理林木采伐、木材经营与加工、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权证发放与变更、林木林地流转、林权抵押登记、植物检疫等19项行政许可和事项,全力推进“为民服务全程代理”。

第一,把方便群众办事作为基本要求。通过全程代理、无偿服务,群众所有要办的事,只要给乡村干部或林业干部提出要求,就要全程代为办理。第二,把帮助农民增收作为重要任务。为林农提供最新的林地流转、种苗供应、林产品供求等信息服务,为老百姓增加收入,既是林改的目标,也是我们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的主要内容。第三,把服务企业发展作为重要举措。加快林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扶持和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至关重要,我们把企业发展纳入为民服务的内容来抓。

林改后,我市已培育和引进了宇宏、万山红、宜恒、弘翔等10多家林业龙头企业,推动了林业发展,带动了农民致富。据统计,2009年全市营造林新增投入500多万元,同比增长20%,其中社会主体营造林投入占总投入的90%以上。如今,快速发展的林业已成为我市培植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开辟执政为民的新天地

在林改过程中,通过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巩固和完善了林权制度改革成果,起到了加快林业发展、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作用,成效显著。

第一,促进了农民脱贫致富。林改激发了林业发展活力,广大农民大力发展林业,推动了林业产业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增加。红土乡石灰窑村农民祝远来发展高效经济林80多亩,今年就获得了1万多元的收入。林改后,全市14万农户户均增加收入近1000元。

第二,方便了广大农民办事。通过代理服务,减少了办事成本,节约了办事时间。过去农民办一个林业手续平均需要一天多的时间,现在全部由干部代理,农民办事不仅省心省事省钱了,而且可以用节约的时间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第三,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通过代理服务,干部的群众观念、政策观念、服务观念明显增强,由过去的“群众找我们”变为现在的“我们找群众”,由过去的“拖着办”变为现在的“马上办”,由过去的“随随便便办”变为现在的“依法照章办”,形成了“市局围着站里转,站里围着代理转,代理围着群众转”的全新服务格局。

第四,转变了政府职能。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的推行,实现了由“管理型”机关向“服务型”机关的转变,改变了群众心目中职能部门过去只是“审批”和“罚款”的印象。沙地乡花被村村民黄玉鹤说:“过去我求政府部门办事,看不见几张好脸色。现在政府部门主动为我服务,个个都是一副热心肠。”

第五,加强了林业系统自身建设。林改前,曾经一度,林业部门干部处于无事干、无地位、无作为的状态,部门有情绪,政府不重视。

百姓心中有杆秤。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已成为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化解林权纠纷的“信访室”、宣讲林业政策的“广播站”、保证干部廉政勤政的“监督台”、促进林业发展的“助推器”、展示林业干部形象的“风景线”,有力促进了服务型政府建设,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真心拥护。

小议政府网络形象建立策略 篇12

关键词:政府形象,网络

从森严的朱红围墙到林立的铁杆栅栏, 从威武树立的石狮子到凭证出入的哨岗, 从石破天惊一声响的惊堂木到人群簇拥的领导队伍, “衙门”这个在中国高深莫测的词语, 已经随着网络逐渐流入民间, 而政府这一任何网虫都能挂在嘴边的词语更是从高高的楼台上走到受众中间。在网络媒体中如何构建崭新的亲民可信的政府形象?本文从以下三点小议政府网络形象建立之道。

堵与疏

2013年7月17日上午, 临武县南强镇莲塘村村民邓正加在与临武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执法过程中发生争执, 突然倒地身亡。有目击者称, 死者倒地前曾遭城管持秤砣重击头部;临武官方通报称, 争执起因系瓜农夫妇辱骂城管;通报称, 邓正加夫妇在县城解放南路原建设局路段违规摆摊卖西瓜;媒体称, 邓正加死亡地点属合法摆摊区;根据新京报记者报道, 湖南当地媒体记者李海涛与雷凯在采访中, 被五六名警察用粗木棍殴打, 两名记者头部、肩部和背部不同程度受伤, 采访车和两部手机被砸, 其中一部手机不知去向。

事发之后, 经过湖南当地媒体的报道, 迅速引起了报社、电视台、网络等多家媒体的关注。从7月17日到7月19日, 短短的两天内连续上演警方与家属抢尸、赔偿方案纠纷、领导家属谈话等, 邓家人也由最开始的强烈愤怒不妥协迅速转变态度。20日, 6名涉事城管工作人员被实施刑事拘留, 县城管局2名负责人被免职。当天下午, 临武县委召开常委会, 决定免去临武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胡郴、党组副书记邹红卫职务。

从事发到结束整个过程不到三天, 却在网上引起了巨大关注。城管和小贩向来是一对说不清道不明的冤家, 在整件事情中, 临武县城管的嚣张气焰、临武县政府处理问题的方式遭到网民们一片热议, 其中不乏对城管的气愤和对瓜农的悲悯。然而让人匪夷所思的是, 7月22日15点26分, 《东方今报》、映象网刊发了《郑州城管买西瓜送环卫工》的新闻报道, 文中还提及:“郑州城管不打人!欢迎全国瓜农来郑州卖瓜!”

放眼任何搜索, 只要输入“城管”、“瓜”两个关键词, 出现的新闻网页全部都是临武县城管打死瓜农的新闻报道或贴吧热帖或评论, 而《东方今报》、映象网在这个风口浪尖的时候却反其道而行, 大力表彰赞誉城管送瓜给环卫工人、农民工等弱势群体, 硬生生地要把郑州市城管和临武县城管绑定在一起。从新闻策划的角度来看, 正好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 临武城管打人, 郑州城管不打人, 可是从受众的角度来看, 难道真的就是“临武城管+瓜=坏”、“郑州城管+瓜=好”么?摈除国人思维中“官官相护”的思想观念不说, 从传播学角度看, 热点词语的记忆和关注的互通性自然就把事件中的“城管”联系在一起。

临武城管打死瓜农的事情性质恶劣, 民间反应巨大, 此时, 郑州城管掺和进来, 能在此树立良好的城管形象么?城管工作难度大, 工作情况复杂, 但是坊间城管形象确实是诟病不少, 由武汉大学以沈阳教授为代表的科研小组在2011年5月18日完成的《中国城管网络形象分析报告》中说道, 部分城管人员在执法中的行为失当, 造成其网络形象妖魔化, 这一形象在网民中有固化趋势。在这种固定趋势下, 又在这样风口浪尖的时刻, 《东方今报》的报道可以说是“不疏反堵”, 硬是把郑州城管“堵”在这样一个尴尬的事情上, 不但没有树立起郑州城管的良好形象, 反而让受众更加反感, 并且会进一步质疑城管和媒体背后是否政府虚伪的公关策略。

攻与守

在网络下的政府形象, 如果什么事情都不做, 放任媒体和网民说话, 相当于坐以待毙, 这种方式是万万不可的。以政府宣传部门为代表的政府发言部门需要时刻和各种媒体保持良好关系, 无论是什么样的信息, 都需要及时公正公开地和媒体交流。在我国传统观念中, 党字头媒体一向所向披靡, 在任何政府宣传部门组织的发布会中往往被尊为老大, 这样的传播背景也渐渐养成对党媒重视、对部分媒体轻视、对个别媒体忽视的习惯。然而, 所有的媒体都是面向大众传播的, 即使传播力度不一样, 但是发出的报道通过互联网的转载会像一个巨型的大网一样迎面扑来。并且从报道立场和政治倾向上来看, 坊间则更容易买小媒体的账, 大媒体的公信力反而不及小媒体。因此, 政府宣传部门需要摆正姿态, 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媒体。

同时, 作为一个服务型的宣传部门也非常关键。香港政府新闻处在处理政府与媒体之间的关系上做了一个良好的榜样。1959年就成立的政府新闻处全权担任港府的公共关系顾问, 负责政府出版、宣传及新闻工作, 是政府与传媒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而在香港记者的眼里, 政府的公关人员简直就是一个“后勤大妈”的角色。这样服务型的政府宣传部门勤快主动热情地联系媒体, 向外发出温和的声音, 这样如吹面杨柳风般的态度和进攻模式, 会无形中增进政府和媒体的感情, 美化政府在传媒眼中的形象, 通过传媒的传播, 增加受众对政府的好感。

与攻相对应的则是守, 面对突发状况时, 如何才能守住舆论阵地, 不损失受众眼中的政府形象, 是政府和媒介都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尤其是遇到问题、遭遇误会时, 政府更要做好危机公关, 守住每一寸舆论领土。政府可以先发新闻通稿, 然后召开新闻吹风会或新闻通气会, 最后才召开新闻发布会或记者招待会, 显然, 这样比一开始就召开显示事态严重的新闻发布会和记者招待会对公众的心理造成的冲击力要缓和一些。并且在危机中, 靠政府单打独斗是不可能顺利渡过危机的, 必须发动民众。要想赢得公众的支持, 就必须向公众说明真相, 不能“隐而不报”, “报喜不报忧”, 更不能虚报、假报, 这样只能招致媒体和公众的质疑, 一旦真相大白, 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可信度将一落千丈, 其民间形象也将大打折扣, 可谓得不偿失。

明与暗

在网络传媒时代, 往往政府处在明处, 而众多网友的爆料处在暗处, 这样的方式公平地来讲, 政府处在相对不利的位置, 并且政府人员混杂, 机构众多, 往往一个部门的一个人的一件小事都会直接波整个大的层面——政府形象。

纵观近年有关政府的负面报道, 绝大多数的新闻来源都是网络爆料, 而出于对知情人员的保护, 爆料的网友基本无人去探究, 群众的眼球都被猛料所吸引。无论爆出的“料”是否真实, 又或真实性有多少, 大众已经无暇顾及。某种程度上来讲, 这给网友们无数的机会来爆料, 一则无人查考信息的真实性, 二则无人追溯爆料的后果, 三则随着时间流逝大众忘记信源, 四则爆出来的信息又不一定能火。同时, 网络也变相成为群众申冤的一种方式, 种种原因下, 让无数暗流在网络上澎湃激荡。

处在明处的政府部门确实需要跟处在暗处的无数网友斗智斗勇, 既要了解民意, 又要引导舆论走向。当然, 在网络上也不乏一些来自政府的写手, 可是为什么这些写手远远斗不过一些居心叵测的网络推手呢?

美国学者卡尔·霍夫兰根据二战后对士兵的实验, 提出传播学领域中一个著名的学说:两面提示。两面提示认为, 一面提示在说服低智商和低教育程度者时更有效, “两面提示”对高文化水平的群体有更良好的说服效果。此外, “两面提示”具有“免疫效果”, 能增强人们对于反面宣传的“抵抗力”。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刘德寰在第七届世界互联网项目年会上表示, 目前中国本科生及研究生以上的群体上网情况已经基本普及, 他认为, 文化程度在主导整个网民结构曲线向上波动。因此, 在事情的是非面前, 绝大多数网友还是具有较为清晰的辨别力, 来自政府的网络写手没必要严格剔除所有的消极言论。相反, 在某件事情引起部分网民注意时, 网络写手可以进行“两面提示”的传播手法, 提前给网民打预防针, 以避免躲在暗处的灰色新闻井喷而无法救场。

同样对暗藏于民间的政府写手来说, 站在民间网络的大本营中可以更早发觉群众注目的焦点, 更详细了解群众的心理需求, 更确切知道矛盾的焦点。当一个问题浮出水面时, 可以第一时间展开调查, 同样以爆料的形式附在话题争议之后, 只要一看到这个话题就可以看见写手的资料, 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方式阻拦受众思维极端的倾向, 不温不火地避开争锋, 有效地引导舆论, 把一些不实的信息扼杀在摇篮里, 把一些片面的信息具体化分析, 把一些个案信息巧妙地交与党媒处理, 不动声色、正确正当地维护政府形象。

参考文献

[1]史丽琴, 耿步健.微博时代政府形象传播的机遇和挑战[J].新闻知识, 2012 (4) .

[2]刘小燕.政府形象传播的本质[J].国际新闻界, 2003 (6) .

[3]程中兴.谣言、流言研究[D].上海大学, 2009.

[4]申艳妮.网络谣言传播研究[J].东南传播, 2008 (12) .

上一篇:爱上新学校下一篇:内部网络安全防护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