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文化管理

2024-08-22

政府文化管理(精选12篇)

政府文化管理 篇1

摘要:政府知识管理作为新一代组织管理理论已经被政府所接受, 政府知识管理中的组织文化创新越来越受到重视。从政府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文化创新对知识管理的意义出发, 着重分析了政府知识管理对文化创新的内在要求和政府知识管理中文化创新的步骤, 最后阐明了文化创新的必要性。

关键词:政府知识管理,政府组织文化,创新

1 关于“政府知识管理”与“政府文化创新”概念的确定

1.1“政府知识管理”的概念

政府知识管理是指政府中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通过知识共享与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政府的应变和创新能力,使政府能力得到提升。政府知识管理将促使政府管理方式由传统行政命令式的“硬”管理向知识领导的“软”管理转变。

1.2“政府文化创新”的概念

政府组织文化可定义为“政府成员广泛接受的价值观念以及由这种价值观念所决定的准则和行为方式”。政府组织文化通常能够使员工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价值观和行为规则方面的影响。公务人员在不同时空中的行为规则必然趋向协调一致。政府文化创新是指为了使政府的发展与环境相匹配,根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形成体现政府共同价值观的政府文化,并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活动过程。

2 我国政府知识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存在的问题

2.1我国政府知识管理的现状分析

近20年来,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的各类组织中普遍应用,其对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已经在组织、政府和学术科研机构中展现出来,因而备受青睐。

我国对政府知识管理的理论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将知识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引入政府管理,对政府知识管理的研究刚刚引起人们的关注。具体而言,一方面,在理论和实践中,研究者对政府知识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手段则研究较少,既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在实践中很少提出对可供操作的管理方案。

2.2我国政府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

2.2.1政府技术基础薄弱

知识管理的过程很复杂,包括管理政府内部和外部的业务。这其中必然涉及到物质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主要包括组织的外部网络、内部网络、知识库和软件系统四大部分。目前,薄弱的基础设施尚不能够帮助人们跨越时间、空间和知识数量及质量的限制,无法为知识的共享和管理提供保障。

2.2.2受到文化环境的制约

文化制约着知识管理的发展,政府在知识管理过程中成功地解决了文化问题的同时也很好解决了知识管理中的成本/资金问题。政府知识管理中文化的障碍往往表现为对知识共享缺乏正确的认识、不支持正面的价值观念和共享行为选择。文化环境的制约是政府知识管理的最大障碍。

2.2.3忽视价值理念的变化

政府在实施知识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关注被员工们交流和采用的文化的基本价值理念的变化。成功知识管理中的这些价值理念的良好变化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特征:整个组织充满信任气氛;组织内各个层次的定期交流;知识共享被领导层积极鼓励;员工保持活动、问题和发明的信息畅通;同事主动共享和学习;与知识共享相关的预期清晰,并且显著的表达出来;组织具有强凝聚力,员工希望共同工作;欢迎探索新思想等等。而政府在实施知识管理中容易忽视价值理念的变化。

2.2.4政府文化力的缺乏

政府知识管理中的文化力包括政府的凝聚力,组织力,行为驱动力和员工活力。凝聚力是政府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和整齐划一倾向。依靠各成员之间的协作和意愿来促进和增强知识文化氛围。有许多文化因素可能会影响政府的凝聚力,进而影响政府文化,主要包括:团队精神和意识、团结拼搏精神、公平意识、知识价值认可度和渴望团队成功的态度等。

2.3文化创新对政府知识管理的意义

政府知识管理是“政府知识的创造,再现,存储,转移,转换,应用和保护”。政府知识管理的目标是政府为了利用个人的和集体的知识,来使它自身发生改变,以便它最有效的、有效率地利用它现有的或者能够得到的知识。有效的知识管理对于21世纪组织的成功具有关键的作用。政府良好的知识管理能够促进政府文化更好地发展。

政府文化创新不仅影响到政府的知识管理行为,而进一步影响到政府的知识管理结果。

总的说来,通过文化传播和文化力量的作用,保证政府知识管理所要求的适应型政府文化的建设,确保政府成功实现知识管理的目标。成功的知识管理又促进文化的再建设,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3 文化创新对我国政府知识管理的启示

3.1政府知识管理对文化创新的内在要求

政府文化创新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重要源泉。在知识经济时代,积极培养、塑造适合环境变化的组织文化是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政府管理者只有重视组织文化的建设与创新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既要求政府政务公开,又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政府知识管理所应有的组织文化。

3.1.1以人为本的政府组织文化

以人文本是政府组织文化的主旨和主旋律。必须认识到人是组织资源中最活跃、最具有创造力和最具能动性的部分,是组织一切力量和创造力的源泉。政府实施知识管理要突出高层管理者和公务人员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工具、管理机制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以人为本、以管理为本实现综合效益。

3.1.2知识共享的政府组织文化

政府知识管理强调知识的交流和共享,强调合作与共享。共享和合作的文化能够使政府突破有限的活动范围,实现优势互补的资源重组,做到双赢甚至是多赢。只有拥有共享文化的政府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人民的认可。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3.1.3不断创新的政府组织文化

创新是一个组织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人类的知识总量正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知识的老化速度也非常快。知识频繁地更新换代,给政府的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强调创新的政府鼓励公务人员学习新知识、鼓励新知识的应用,这必然会推动政府追求知识的深入度、新颖性,从而提高政府的生命与活力。

3.2政府知识管理中文化创新的步骤

政府组织文化不是凭空制造出来的,它有着自身的发生机制,是在实施知识管理的变革环境中,按照成功实施知识管理的要求,通过政府组织文化的创新而逐渐形成的。政府知识管理中文化创新应该分为4个步骤。

3.2.1政府组织文化的审核

政府决定启动知识管理时,首先要按照知识管理的规律要求对政府的现有文化状况进行审核诊断,任何文化发展过程都需要以了解组织已发生的事情为基础。审核诊断包括详细分析和对现有组织模式、价值理念和行为特征的检查,它是组织文化发展的基本组成部分。实施政府知识管理时进行知识文化审核应关注的5个焦点问题是:知识定义、知识共享、价值理念、关键人物和组织环境。要从许多不同的方面进行调查,获取明晰的因果关系以及现有文化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3.2.2政府组织文化的内化

组织的发展需要激发员工的情感、调动他们巨大的干劲、取得他们真诚的信任以及构建他们接纳的文化。这些问题的关键之一是组织文化的内化。组织没有一个完整的知识文化内化机制,将严重影响组织发展;同样,如果组织发展不佳,就可能破坏组织文化的内化进展,损害组织员工对其他倡议的采纳。政府组织文化的内化过程既应考虑到知识管理规定的核心价值,又要考虑到所应提供的政府结构支持。

3.2.3政府组织文化的变革

政府组织文化是动态环境,会经常遇到变化。政府知识管理过程中的学习型目标、创新制度,都可能根据项目的进程和变化而不断变化。为了鼓励积极向上的知识环境,政府可能会测试和引进新的知识管理的方法。政府变革将面临许多挑战,尤其是当变化处理不妥时。重大变革有时是来自外部的力量,比如新技术或竞争会使得政府发展进度比规定的更快些,从而确保政府组织文化在不稳定时期也可维系和发展。

3.2.4政府组织文化的维护

如果政府不能及时维护已建立的组织文化,那么文化蜕变则极有可能发生。一系列的策略能帮助维护政府组织文化。维持一个知识团体的一个要素就是保证领导者得到大力支持和培养。知识拥护者在整个知识团体中维持实现知识共享的积极和明确的方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当他们试图影响和引导政府组织文化时,他们的领导策略也要得到支持。对领导的支持是政府知识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金吾伦.知识管理:知识社会的新管理模式[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

[2]杜创国.论政府文化的重塑[J].行政与法, 2000, (6) .

[3]顾戛良.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文化创新[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04, (4) .

[4]张其春, 郗永勤.知识型政府的组织创新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2005, (4) .

政府文化管理 篇2

【发布文号】鄂政发[1996]9号 【发布日期】1996-01-08 【生效日期】1996-01-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

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管理办法》的通知

(鄂政发〔1996〕9号1996年1月8日)

现将《湖北省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湖北省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管理办法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加强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管理,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促进农村成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管理。

第三条 第三条 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主要任务是: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青壮年农民、特别是在乡知识青年,开展实用技术、经营管理知识培训,有计划地进行初级技术教育,在条件的地方可进行中级技术教育;对农村基层干部、技术人员、乡镇企业职工进行岗位培训;对需要接受初等、中等文化教育的农村青壮年进行必需的基础教育补课。还应对农民进行时事政策教育、法制教育、人口知识和计划生育教育。

第四条 第四条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领导,把举办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纳入本地经济;教育发展规划,并提供必要的办学条件。

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综合管理。农业、林业、水利、乡镇企业等有关部门负责做好各自职责范围内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 第五条 举办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健全的学校管理机构和符合规定的管理人员,有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职教师相结合、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的师资队伍;

(二)有固定的校舍、必要的教学设施和各种形式的实验、实习基地;

(三)有可靠的经费为源;

(四)有符合本地实际需要的学校发展规划和教学计划,能长期坚持办学。

第六条 第六条 举办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应当由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地、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停办、撤销或合并,应按举办该类学校的审批程序履行报批手续。

第七条 第七条 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一般可按乡镇初级中学建制,其建制规格,由审批机关根据实际需要和办学条件确定。

第八条 第八条 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人员编制由乡镇政府申报,经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同意后,按审批程序,报经县(市)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统一核定。

第九条 第九条 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应当建立由教育、农业、科技、乡镇企业等有关负责人参加组成的学校管理机构。校长可由乡镇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兼任;专职副校长由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任命。专职副校长负责学校日常工作。

第十条 第十条 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应当多渠道选调或选聘教师,可以从教育系统的教师队伍中选调;可以从大、中专毕业生中录用;也可以从回乡知识青年及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科技人员、能工巧匠中聘请。聘请兼职教师由乡镇人民政府发给聘书。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教师实行岗位证书制度,凡调聘到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专职教师,获得县(市)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相应的岗位证书后,方能上岗执教。兼职教师在施教的专业方面应达到相应的水平。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认真落实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教职员工的待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教师转正、晋级、评定职称、生活福利和其它待遇应与普通中、小学教师同等对待。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应当坚持因地制宜、按需施教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对象的实际需要,确定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教育培训目标。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学习期限依据所学内容和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而定。学习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每年教育培训总时数不能少于900学时,年教育培训人数应达到全乡镇青壮年劳动力总数的10%。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电化教学。应充分利得用电视、录音、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研究机构应当重视成人文化技术教育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研究。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应当加强教学研究,总结办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可从本地实际需要出发,选用全国统编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教材和其它教材,或自行编写本地适用的乡土教材。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参加培训的学员学完规定的内容,经学校或有关主管部门考试或考核合格,按照有关规定发给相应证书。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可向参加经济效益明显的实用技术培训的学员,收取适当的学费。学费收取标准、管理和使用办法,由省财政厅、物价局会同省教育委员会另行制订。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办学经费来源:可以从农村教育附加费中提取3--5%用于办学;还可以通过兴办实体创收、鼓励社会捐资助学等方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办学经费不足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解决。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应当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财产归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所有。其它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平调、收缴、占用和变相占用。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对在农村成人教育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县(市)、乡镇人民政府或地、市、州、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予以奖励。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对不按规定滥收学费的,由物价部门依法处理,教育行政部门应对有关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直至给予行政处分,对贪污、挪用学费及其他办学经费的,由有关部门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应用中的有关问题由省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文化振兴,不劳政府插手 篇3

据庞朴先生统计,关于“文化”,世界各地的学者提供过多达一百七十余个定义。“文化”是一个允许甚至纵容歧见迭出的概念,既如此,我且趋易避难,仅仅围绕“文化大国”这个概念,将本文所指的“文化”狭隘化。世人尊某国为文化大国,通常是依据该国出现过的大师巨子,像易中天提到的佛陀、孔子、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而且既然强调“大”,此类人物还不宜凤毛麟角。比如,仅仅贡献出一位世界级大作家塞万提斯的西班牙,与先后涌现出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文艺复兴大师的意大利相比,文化大国的成色就大不一样。

然而,当我们暂且把这类人物的存在视为“文化大国”的内在理由时,随即便会发现,他们的贡献与国家观念或政府行为,缺乏可信的关联。

文化大师乃命世之才,非世出之才,其成就源于旺盛的个体创造意识。每一位真正的大师都洋溢着不羁的自由之魂,他们天赋异秉,裹挟超常的创造能量;借用庄子之语,此等天才“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绝不甘于把自己的思想或艺术才能效命于国家意志。国家这个“笼子”,对真正的大师而言永远显得太过逼仄。实际上,人们挂在嘴上的“文化大国”,乃是一种滞后的归纳,并非一国一地先有了某种大国气象,然后才有文化天才领命而出;而是先出现了天纵奇才,随后人们才把崇敬的目光投向该天才从属的民族或国家。国家之于文化天才,通常是受惠者,而非施恩者。文化天才类似非凡的自然力,该自然力现身于某国,虽可使该国的文化江山得以附丽,但其本身却未必带有为政府助兴的美意。

从历史上看,我们找不出国家行政意志与文化天才积极互动的证据。先秦时期乃是中国思想史上最为灿烂的时代,吾人思想文化上的荣耀,十之八九可溯及当时的诸子百家。但那恰好是一个“礼崩乐坏”、“争于气力”的乱世,以周天子为象征的国家形态处于持续的土崩瓦解中。类似例子也屡现于域外,比如今人啧啧称道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也是一个纷乱时代,在马基雅维利的名著《君主论》里,我们看到“政治已没有任何指导的原则,而变成为赤裸裸的争夺权力了”。(古斯塔夫•勒庞语)同样,俄罗斯19世纪的文学巨子,也是在沙皇的农奴制背景下诞生的,而将沙皇的昏庸统治视为普希金的催化剂,那是无论如何难以启齿的,正如我们不能把《红楼梦》视为清朝统治者的英明。

实事求是地说,在政府关怀下诞生的文化天才,历史上难觅一例。令后人神往不已的所谓魏晋风度、竹林七贤,反而是一群拒绝与当局合作的江湖文士。同样,那些统治者眼中的敌人,不乏较早者如苏格拉底、耶稣,较近者如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英国诗人拜伦等天才。甚至执意使当道者难堪,还会生成伟大的文化成就,如瓦尔登湖畔的梭罗,他抗拒国家意志的名篇《论公民不服从的权利》,日后曾长期入选美国的教科书,滋养着一代代美国人的民主意识。

历史告诉我们,大国格局,与文化天才之间亦乏对应关系。精神领域的非凡成就,不屑于借重庞大的物理空间,意大利文化复兴的成就,并非均匀遍布意大利全境,而是爆炸性地集中于佛罗伦萨一地,而无论从城市格局还是人口规模上看,该市都无以言大。古希腊的地域原本狭窄,古希腊文化成果的主要荟萃地雅典,面积和人口更是区区不足道——又何碍其文化的辉煌!历史还告诉我们,甚至“大国意识”都未必是“文化大国”的题中之义,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里如此提到希腊人的观念:“我们须常常注意到语言现象中所具的强力象征意义,正因为希腊语言中没有关于空间的字眼,所以希腊人完全缺乏我们对风景、水平、展望、距离、云彩等所具的感受,也完全缺乏一个大国家所需的广袤远被的乡土观念。”我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极不容易被一颗中国心灵加以吸收借鉴的精神现象,因为我们的语言有好大喜功的倾向,导致我们常有视庞大为伟大的认识错觉。

有时,权力对文化的弘扬,甚至不足以与几名优雅迷人的贵妇抗衡。西方文化史上提供了大量事例和证明:拿不到太阳王路易十四或沙皇陛下的年金,无损于文化大师的伟大,而一旦离开了爱特莱夫人、华伦夫人和梅克夫人的资助,伏尔泰、卢梭和柴可夫斯基的成就倒可能大打折扣。众所周知,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亦大多得到了梅迪奇家族的支持。

另外,文化事业不是外交事务,它并不天然具有捍卫国家领土的使命,多元文化的交融交汇,往往更能带来不期然的文化奇观——想想丝绸之路吧。

上述种种,虽角度各异,却都在重复同一个事实:文化天才不依赖国家行政,政府从来不是文化振兴的助推器。

以国家的名义振兴文化,具有似是而非的特点。就是说,乍听之下很可能贸然将其判断为一桩美事,稍一细想,却难免发现其中的荒谬性和危险性。文化艺术,一如宗教道德,原本就不属行政系统之事务。文化天才的根系在民间,花苞也绽放在乡野,而文化创造属于公民或艺术家的个体私权,政府至多只有保障的义务,没有指导的责任。若听任政府在文化创造上频频指点江山,等于默认政府依然具有“父母官”的超级能耐,以今日之民主眼光看,是不合时宜的。当公权力意欲拓展触须时,我们与其没头没脑地叫好,不如在起步阶段提示预警。

动用国家意志大规模改造文化的事情,我们很不幸地领教过了。“文革”中以“三突出”为指导原则的八个样板戏,所见只是沉痛的教训。更早的例子,可以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代表,此论一俟成为国策,“百家争鸣”的文化格局竟再未复苏过。

即使坚持从善意的角度去理解,政府对文化,也只有保护之职,没有振兴之任。文化也有高端低端之分,政府可为者,专在低端领域,尤其体现在规则、法度的建立上,如古之“统一度量衡”,今之“知识产权保护法”。结合“盛世修典”之说,值经济腾飞、民生安居之时,政府行有余力,在文化保护方面做些努力,自有其积极功效。诸如编一套“四库全书”,修一部“康熙字典”,在教育和科研学术上增大投资,尽可能多地兴建图书馆和博物馆等;若资金过于宽裕,还可以倾大力举办一届奥运会和世博会。能做到这些,政府就是称职的,不应期望自己做得更多,更不必坚信自己能做得更好。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为例,结合我们看到的各届奥运会,公正地说,这是一个只要投入相当的人财物,每个国家都能干得漂亮的活计,并不依赖天纵之才。我们的张艺谋能够做到,邻邦的约翰艺谋、彼得艺谋、田中艺谋或朴艺谋们,也能各擅胜场。但是且慢,投入多少资金可以让中国再出现一部《红楼梦》呢?这是无解的天问。文化人类学大师马林诺夫斯基的忠告是:“文化的物质设备并不是一种动力。单单物质设备,没有我们可称作精神的相配部分,是死的,是没有用的。”

为什么某些纷乱的时代反而容易诞生文化天才?理由不外是,那时纵有千般缺点,却至少拥有一个优点:意识形态上的管制力松懈,使文化天才获得了弥足珍贵的心灵自由。所以,国家若真打算为可能的“文化大国”做点什么,政府权力就请退开一箭之地,让精神获得它应有的阔大空间。

所以意欲在“文化大国”上有所为,当务之急就是使“思想解放”、“百家争鸣”最大程度地不再成为一句口号,而呈现为自然的人文风貌。给精神的天空设定禁飞区、划定斑马线,文化天才只会永远舍中国而去。离开了真正的文化天才,所谓“文化大国”也就不折不扣地成为梦呓了——在海外建再多的孔子学院,我们看到的也只是石头的巍峨,而非精神的崇高。

依笔者小见,以为借助国家意志就能打通文化的任督两脉,是学术上的色盲,也是权力的僭妄,还可能促成“以吏为师”观念的还魂。在这个不少基层官员已经泼皮牛二化、领导的作秀欲望常会得到过分肯定、个别地方政府甚至着手对公民实行信用等级管理的时代,我们更要百般警惕权力的滥用,最大程度地避免权力的上游出现新的污染源。对此,不可不防。

基于文化视角的政府形象研究 篇4

关键词:文化,政府形象,政府服务文化

在政府的诸多资源中, 政府形象作为政府的无形资源, 其有效利用的问题应当得到系统的研究。构建良好的政府形象是我国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 其实现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 然而传统行政文化对政府形象的构建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 因此构建与现代政府形象相适应的新型政府服务文化成为政府改革的关键性环节。良好的政府形象不仅关系到政府的行政绩效, 还关系到政府在普通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一、文化与政府形象之间的关系

政府形象的塑造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文化是影响政府形象塑造最深刻也是最基础的因素。政府形象产生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下, 文化环境的不同必然衍生出不同的政府形象。文化的形成需要漫长的历史时期, 但一经形成便会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持续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 也可能是消极的。具有两千年多年封建史的中国, 其受传统封建文化的影响更是严重, 尤其在行政领域。文化在不同的领域表现出不同的形态, 行政文化就是文化在行政领域里的表现形态。所谓行政文化是指行政人员在行政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行政价值观、行政意识、行政理想、行政信念、行政态度等的总和。作为行政人员的思想内核, 行政文化是行政管理之魂, 于政府形象的塑造着十分重大的影响。

正是在企业组织形象管理运动的推动下, 现代政府部门开始越来越重视政府形象的研究, 政府形象的理论研究成为一个全新的领域。政府形象是指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威机构的整体素质、综合能力、施政业绩等客观实在, 作用于公众的思想感情而获得的一种主观认知和评价。政府形象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其由诸多的子系统构成, 主要包括:政府理念子系统, 即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的基本行政理念、行政文化、行政价值观;政府行为子系统, 即政府对公民的服务表现及对内部公务员的管理约束;政府外观视觉子系统, 即政府的对外统一视觉标识, 如某些职能部门的统一标志、服装等, 政府形象系统可分为理念系统、视觉系统和行为系统三个部分。其中, 理念系统是核心, 主要包括政府的价值观念、精神追求、发展定位、管理哲学、法律意识、道德观念、文化认同、审美理念等等, 反映了一个组织的基本价值理念, 是驱动组织成员行为的精神力量。理念系统决定了其他的两个要素, 而理念系统的确立正是构建政府组织文化的过程。可见, 在政府形象塑造中文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然而传统行政文化对政府形象的构建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 因此构建与现代政府形象相适应的新型政府服务文化成为政府改革的关键性环节, 新型的政府服务文化要树立公众至上意识, 以公众为导向。

二、树立新型的政府服务文化的意义

政府公共关系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政府的威信和美誉度, 提高其感召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增进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心和好感, 树立政府的良好信心。政府通过公关塑造自己的形象要确立公众至上意识, 塑造公众为导向的政府服务文化。

政府服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它是指一个政府组织全体成员所共有的服务价值观和共同的行为模式的总和。政府服务文化具有重要的协调统一效用、凝聚效用和激励效用, 通过政府服务文化塑建, 可以协调统一组织成员的心态与行为, 形成统一的信仰、价值观和精神支柱, 靠内在精神的驱动政府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过政府服务文化的建立, 可以使政府公务员把对个人价值的追求融入到为公众谋福利的组织价值整体的追求之中, 可以使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组织价值的实现达到和谐统一。

政府服务文化塑建的关键在于确立“公众至上”意识, 服务人民, 公众利益至上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的根本宗旨。在现代社会, 每个人都接受着政府提供的一系列公共服务, 政府一系列公共服务的质量高低已成为公众认识政府形象的一扇重要的窗口。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政府与公众的相互关系得以重塑, 也孕育着公众的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 这使公众开始注意按照自己的价值准则对政府提出种种希望和要求, 期望得到政府的尊重, 能自主选择并享受政府部门提供的各种服务。因此, 确立“公众至上”意识, 突出公共行政服务职能, 是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这必然要求政府积极加强内部公关, 协调、统一思想和价值观念, 树立“公众至上”意识, 塑建新型的政府服务文化。

三、构建与政府形象转型相适应的新型政府服务文化的工作重点

1.树立政府工作人员的“公众至上”意识, 应以公众为导向, 尊重公众的选择, 加强政务公开。加强政务公开意识, 实行政务公开, 体现了政府“公众至上”意识和真心真意为公众服务的态度。政务公开, 才能使公众对政府的办事态度、服务态度、工作效率的监督落实到实处, 防止官僚主义。遏制腐败蔓延。政务公开是政府与公众实行双向沟通的一种必要形式。双向沟通加深了政府与公众相互间的了解, 缩短了彼此的心理距离, 有利于密切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

在推行政务公开方面, 政府在管理过程中应尽量做到决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 并建立相应的政务公开制度, 如听证制度、信息查询和咨询制度、公开信息发布制度等, 增加政府法规和决定的透明度、公开度, 树立“阳光政府”形象。

2.树立政府工作人员的“公众至上”意识, 政府应抓好行政职能的履行, 提高办事效率。政府的办事效率直接地体现了政府的形象, 政府应该把精力主要放在信息化、改进公共服务方式方面, 并且抓好行政职能的履行, 提高办事效率。

在信息化方面, 政府也应该加快推进电子政务, 除了将OA (办公系统自动化) 尽快由政府办试行推广到整个区政府机关外, 还要利用电脑网络平台公开政府管理信息, 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 减少行政成本, 树立高效政府形象。

在改进公共服务方式方面, 政府可以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 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原来由政府包办的公益事业和公共服务, 如教育、医疗、文化、体育事业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 社区自我管理等等, 使财政资金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能;也可以通过竞争招标方式, 进行市场化运作, 实现政府职能市场化、政府合同业务化。政府则可以集中力量管秩序、管公平, 优化经济环境, 规范经济秩序, 搞好经济调节, 提供公共服务, 树立充满活力的政府形象。

3.树立政府工作人员的“公众至上”意识, 政府应加强理想和信念教育, 帮助领导干部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政府形象, 首要任务是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 特别是领导者的素质, 领导者的优劣可以直接影响事业的兴衰成败。为此, 政府要加强理论教育, 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水平。通过学习, 增强分清政治是非、理论是非的能力, 从政治上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同时要加强公务员培训, 建设专业化公务员队伍。政府具体的工作要依靠政府内部的每个个体去完成, 因此政府的形象, 在很大程度上由公务员整体素质所体现。但过去单纯依靠道德对个体实施约束, 无法克服官僚政治内部固有的各种惯性;缺乏自发性约束机制成为整合政府内部机制的主要障碍。引进竞争机制, 完善政府内部用人制度, 将有利于改变政府的个体的诸多陋习, 为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创造内部条件。换言之, 变道德软约束为制度硬约束, 抓好公务员的岗位培训, 是塑造良好政府形象的重要途径。

4.树立政府工作人员的“公众至上”意识, 应加强政策宣传, 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促进政府与公众的交流沟通是树立良好政府形象的保障, 公众对政府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来自政府的宣传, 政府要积极通过大众传媒向公众传播政府的行为和绩效, 并通过深入地宣传政策绩效获得公众的支持。大众传媒可以增进公众对政府的了解、加强和公众的沟通, 提高政府的美誉度;政府通过大众传播的监测, 可以收集大众舆论对自身形象的反映, 不断改进和调整自己的决策和行为, 完善政府形象。

总之, 政府的形象塑造是事关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实施必将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 必须把它纳入整个政府系统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 切实抓紧抓好, 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宁生.中国政府形象战略[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9.

[2]刘怡昌.中国行政科学发展[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1996.

[3]李志强.论我国行政文化的演变[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6, (6) .

[4]申永丰, 鄢洪涛.寻找行政与文化的合理契合点[J].湖北社会科学, 2005, (4) .

关于文化产业在政府的应用 篇5

——以济南市历下国税文化巡展为例

随着改革开放30年的不断发展进步,文化事业已经提到一个较高的位置。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大的系统中,不仅仅是关注政治、经济,还要加强对文化的重视度。如果把经济水平比作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文化事业就应该作为那一根根的钢筋管,支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方向。而文化管理学就是针对文化事业的宏观管理,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一部分,也是我国为了适应社会精神文明发展建设,加速发展我国文化产业进步提高,解决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奇缺等各种文化问题,而专门设置的一门新型的基础管理学科,文化管理与其他管理类学科一样,是一门边缘学科,与文化学、心理学、社会学、现代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相交叉。随着国家权力对文化管理的介入越来越多,文化管理应进入一个更加规范和科学发展的轨道。

其实从我国古代开始便有了文化管理的雏形,管理者多为帝王、大臣,例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一系列的封建思想控制。这些看似政治性的政策,其目的实际上是官府对人民思想文化的一种植入性干涉,是官对民文化思想的统治从而辅助皇室对人民的政治领导。这种政府对人民的文化、思想、教育影响被广泛的称之为文化管理。但是这种强制性植入管理已经行不适用于现代社会的管理,在文明社会,取而代之的是政府对文化的正面、自由的宣传。在现代社会中文化管理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大到城市、企业、事业单位,小到家庭、学校等。就社会而言对文化事业的管理意义则可以这样理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两翼。文化产业水平反映着文化事业的发展程度,没有高度发达的文化事业为基础,没有原创性的文化成果和大量的知识产权,文化产业就没有发展的基础;而没有发达的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也就缺乏发展的动力和资金。”(摘自《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不仅仅是政府对社会需要进行文化管理,各个政府部门的内部也需要合理,科学的文化管理体制。无论是对内或是对外都应树立树立廉洁、公正、健康的政府形象。现在,在内部开展正规文化管理建设的政府部门还是比较少的,或是成系统的还是比较少的,多数政府部门仅仅依靠国家的文化宣传和宏观展示。具体到各个部门就比较薄弱了。目前我国对政府文化管理对外职能的研究较多,但是将文化管理应用于政府对内职能管理的研究较少,有些只是停留在文字面上,真正实际开展并有成效的较少。下面就以济南市历下国家税务局在08年进行的文化巡展为例,对政府内部进行文化管理建设的意义、作用和注意点,在进行中可能遇到困难以及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进行分析。

08年是中国的奥运年,中国要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旅游者。中国的国际形象被提到了制高点,政府的形象也成为重中之重。国家税务系统提出了一系列的国税文化建设的要求,济南市历下国家税务局(以下简称“历下国税”)响应上级号召开展了以宣传历下国税文化,展示历下国税文化形象为目的的文化建设活动。本次的文化建设活动是历下国税根据近几年来,国税文化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在省、市局的正确领导下而进一步开展的结合自身地域特色、与时具进、开拓创新、努力创建和不断完善的具有历下国税特色的国税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展现部分。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历下国税以一个整体的形象展现自身的魅力,他们以“忠诚尽职、和谐聚财”的核心价值理念作为统领,并且把“创新”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在济南市国税系统内首创性的推出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国税文化建设标识。这个标识以“山、水、荷、“税”字为主体造型,形象的突出了历下区的地域特点。山、水造型与辖区内的济南三大名胜景观,即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相互呼应。金黄色的“税”字与柔美的荷花遥遥相望,刚柔并济地体现出了立下国税局“忠诚尽责、和谐聚财”的核心价值理念。“标识整体色调采用清新淡雅的蓝色,体现出国税人的规范严谨,红色代表了国税人干事创业的热情,整体色彩和谐统一,展现了历下国税人用似火的激情与坚定的信念共同创造历下国税辉煌的美好未来。(摘自《历下国税文化集锦》)围绕这个标识,他们在文化实践中形成了“哲学、修养、奋斗、道德、廉政”五大篇章的励志文化。重点突出了“服务重在创新,指正重在到位,文化重在凝聚,廉政重在预防”四大板块的管理文化,并制作了笔筒、灯箱、书签、宣传册等实物载体,用以全方位展示出该局的文化氛围。在此基础上,历下国税局还积极拓展文化建设领域,将国税文化的外延不断向基层分局延伸,系统打造了千佛山分局国税文化试点。随着国税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历下国税局的文化软实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该局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创建文明行业示范点”、2007年被评为“全省国税系统文明建设先进局”。办税服务厅先后被授予国家级“巾帼示范岗”和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国税文化建设活动取得了累累硕果,为进一步推动税收事业健康、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政府内部进行系统的文化管理其目的就是要将无形的文化理念、工作氛围、思想精神转化为有具体的物质载体为依托的展现形式,呈现在人民大众面前,并以此为信念,牢牢的树立在每个公务员的心中。通过这些有形的物质基础以及公务员的精神面貌,反之又在人民大众的心里产生对政府部门形象的无形认识和思想渗透。这种认识和体会当然应是正面的、积极的。而所谓的政府内部文化管理建设套体现“向内”的方向性。“向内”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府部门内部的工作人员即公务员奥树立符合自己职责的个人形象,许许多多的个人形象汇集成一个整体的团体形象,并展示在公众的面前,反映到受众的内心,这是大众对政府文化的认知;另一方面是在政府个领导、干部、职工之间所形成的文化内涵,在同级之间,在领导和职工之间的形象以及对本部门的形象认识,这种认知将直接反作用于对外的形象树立,因此我们可以将这种认知上升为一种凝聚力。以历下国税的文化建设为例。该局的文化建设分层十分有序,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进行了有条有理的展示:有巾帼英姿,有青年税收。有针对税务大厅,有针对办公室的。有展现工作风貌的,亦有文娱生活的。各部分有各自主要突出的要点,从宏观上全面的展现了历下国税人的风姿。在不同的分类里对向外树立形象和向内提高素质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他们在税务大厅放了宣传册架,在纳税人排队等候时,可以取阅。宣传册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有介绍巾帼文明岗的,也有介绍青年文明号的。这些都直接影响了纳税人和前来办事的群众对历下国税的认识,直观的展现了历下国税人的良好形象。不仅如此,历下国税还开展个了许多扶贫助困的活动,组织税官们到希望小学,看望同学,送去文具等,这样的活动深入到了百姓的生活中,在群众的眼中树立亲民爱民的税官形象。同时也净化了税官自身的修养。这种文化的渗透力是无形的也无限的,对税务机关内部的作用是强大的凝合剂,对税务事业的发展是强大的助推器。由此我们应该注意在政府部门内部进行文化建设要注重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于人潜意识里的东西,它的形成不可能一朝一夕,但是任何一个小的瑕疵也可能扭转所有好的意识,历下国税的事实说明,这种精神文化是一种具有凝聚力的粘合剂,能使税务群体形成共同的信念、意志和强有力的团队战斗力。有文化内涵文化素质的税务部门,一般都具备了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注重文化,就是向群体提出崇高的目标,确定共同的价值观,实现共同理想。这就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并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单位所接受的一种管理系统叫CI系统,即团队一体化设计系统其重要意义,在团队内形成一种统一的文化理念,通过这个理念,来引发、调动全体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并以此约束每个员工的行为。历下国税就创建了适合自身发展,文化建设进行需要的内涵,即“忠诚尽职、和谐聚财”。这八个字是历下国税文化精髓的体现。所有的文化建设活动以此为核心开展而来。就在于鼓舞士气、催人奋进,能长久地稳定和激励税务群体,朝气蓬勃、积极向上。

另外,在进行政府内部文化建设的时候要注意几个方面。首先,是突出该政府部门的特点,就国税文化而言,仅处于一种萌芽状态的文化,亦是“文化”大树的旁支,需要取各家精华,去自家糟粕,形成完整且具特色的体系。广泛的说,特色可以是部门工作性质的特点,狭义的说可以是某个具体部门的自身地域形象特点。历下国税就在这个“特点”上抓的都很准确,作为税务部门,尤其是税收部门,对税务大厅的文化管理建设比较明确,这是一个直接展示的窗口。在大厅摆放宣传册,供办税群众取阅,积极争当巾帼文明岗、青年示范岗。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着税官的风貌,和作为一名人民的税官应有的特点和素质。不仅如此,历下国税还在抓住了起其地域特点。“历下区位于济南市区东南部,辖区内‘天下第一泉’趵突泉跳跃腾出,‘泉城明珠’大明湖静卧城中,千佛山千尊古佛镶嵌山崖,构成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独特画卷。同时,山大、山师大等高等学府错落其中,铸就了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独特韵致。”(摘自《历下国税文化建设集锦》——《走进历下篇》)。历下国税将宏观的地域特征放进了该局的文化标识,让过目者清晰的记住这个特征。也突出了自身在税务系统中的独特风格。并且在结合局内的人员特点后,制作了《进过展英姿 岗位建功业》和《青春献税收 文明建功业》等文化建设系列图册。这都是历下国税这个集体的鲜明特征和独有的文化气质。第二,要注意的是坚持以人为本,素质为先的管理理念。任何形式的管理,其目的都是人的管理,由人管理,受人管理。而提高每个管理者、被管理者的自身素质是提升整齐水平的基础,所以文化管理的基本单位是“人”。要全局上下一颗心,一个信念。这就需要运用刚刚提到的CI管理系统。在历下国税对青年税官和巾帼税官的文化设定中,就是把握了以人为核心。作为青年和女性这两个群体都有其自身特有的气质。年轻,朝气,活力是青年税官特有的气质。而女性税官特有的气质是细腻,温柔,亲切。这些特性是阅历和天性赋予的。要充分的体现在文化的内涵之中,这是以人为基础的文化管理所需要的。国税这个大的文化系统中,作为其中的子系统更应把人的根本性提高更突出的位置上。在提升文化和精神内涵的同时为部门内部注入活力和生气。在国税文化建设中,就曾总的提出“把国税文化与人本管理结合起来,通过实施典型带动工程,以榜样的力量激励人;通过实施廉政教育工程,以正反教育警示人;通过实施知识传教工程,以教育培训提高人;通过实施寓教于乐工程,以文娱活动熏陶人;通过实施形象工程,以严格的制度规范人;通过实施情感工程,以沟通来凝聚人。”最后就是重视榜样的力量。这里强调两种榜样,一是领导,一是模范。作为领导首先要认识、领悟该单位的文化精髓,并以此为核心和信念,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执行。历下国税的领导班子就有一套自己的责任意识“形象带队、严格带队、亲情带队、廉洁带队”。在实践中提高了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在一个整体中,领导往往站在全局的高度起代表和引领发展的作用,一个领导有怎样的言行和举止直接影响到这个部门在公众心中的形象。08年在以互联网为平台的信息媒介中,就曝光了极个别领导的不良形象,对其管理部门的影响是极坏的。所以这就要求领导要起到绝对的带头作用,以更加廉洁奉公的形象示人。而模范则是普通公务员里的突出代表,他本身就是大群体里的一员,有自己的工作岗位,但正是在平凡的岗位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所以才称之为榜样。在历下国税中有一位女税官,她担任了08年北京奥运会济南站的火炬手。正是因为她在自己平凡的税收岗位上做出了骄人的业绩,才被推选为令人羡慕的火炬手。在一个政府部门里,领导是火车头,他引领前进的方向,其他的工作人员是一节节车厢,有的是一个个轮胎。但只有共同配合才能稳定快速的向正确的方向进步,文化就作为一种黏合剂,凝聚着所有的力量向一个方向努力。

总结以上的文化管理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在政府内部进行文化管理的重要性和积极的意义。无论是那个政府部门若能积极的运用文化管理对其部门进行科学的管理,必将成为更有效的人力管理方式,也是做好政府形象宣传的有力手段。在国外很多做管理的研究表明在各种管理手段中,文化管理具有了新的地位,在一个成功的企业里,“企业文化”是排在规章制度利润指标之上的。而在一个政府里,同样也需要这样的文化。我们暂时称为政府文化。由此我们总结了文化管理在政府部门内的应用有更积极的作用。首先,政府内部的人员也就是公务员应树立良好健康的形象。包括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工作员工,于每位公务员而言都应该加强自身的约束力和自觉性。对外,公务员的良好形象可以改善人民对政府刻板,官架子的消极印象,改善官与民的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公务员形象是政府形象最直接的体现,很多部门的公务员还要与群众有直接的联系和交流,这时候公务员的办事效率,态度就成为展示政府文化内涵的一种方式。其次,在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还要树立符合需求的形象。如税务部门应树立公正合理,热情执法的形象。于内可以使职权分工更加鲜明的形象。于外强化政府的执政为民的作用。各个政府单位内部也有上下级领导关系,部门与部门的合作关系,彼此之间的合作与配合也牵动着整体的向心力——合则万事兴。树立统一的信念和统一的目标是文化所带来的粘合作用。第三政府内部加强文化管理也是对自身工作的监督,有什么样的业绩就有什么样的形象建立在人民心中,这样的形象不是在政治目的下建设的,是公务员到部门到政府之间各个环节紧紧联系而成的真实形象。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成为一种监督,每个公务员作为被监督者,接受检阅,同时也作为监督者,警惕他人的行为。这种双向的监督是在以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方式下进行的。有了这样的文化管理建设其远大的意义将是更为深远和广阔的。

现代,政府对文化的干预多数还是向外职能。而规范政府内部的文化只有一部分的政府意识到了,所以也面临着各种问题。首先是对“文化”一词的理解。“文化”这个词来源于古拉丁文,它的原意是指“耕作”、“教习”和“开化”。在中国古代最早把“文”和“化”两个字联系起来的是《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个主张的意是用儒家所推崇的诗书礼乐来教化天下,使社会变得文明而有秩序。而文化的形成其实是很自然而然的,即使没有人的有意作为,文化也已经形成并影响人们的生活,只是其中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所以我们要做的文化管理就是将文化整理分类,把不好的一面覆盖,告诉人们要改正,而对好的一面进行宣传和发展,这就是文化建设要执行的根本方式。在政府内部进行文化建设就要考虑属于自己的文化内涵。什么是自己的文化是个难题,很多部门在这个关键问题上常常走错方向,或是根本找不到方向。这也就是第二难题文化理念的定位难且难创新。文化的定位和确定在部门内部,狭义的说就是那些规章制度,那些精神面貌。但是文化绝不仅仅如此,一言一行,地域特点,行政职能都包含在一个部门的文化内容中。简单说就是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三要素,这三个要素共同组成了政府的文化要点,多数政府的文化就是从这几个方面共同的形成组建,那么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就要寻求自身的特点和两点,才能与众不同,才能形成独特的文化建设。第三,在充分的认识了文化和部门文化后,就是要将这种文化管理建设成体系化的系统,在宏观上把握文化的方向。当前国家的大政方针是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那么系统的文化就不应该偏离这个主题。要在系统之上再完善有特色的文化内涵。而在所有政府的建设中,本身就忽略了文化的建设,更不可能形成体系。这就需要国家权力的进一步参与和干涉。第四,文化展现的平台搭建,文化是抽象的,尽管摸不到,抓不住,但是毕竟是要展示在公众面前,这就需要好的平台载体去体现。目前能找到的平台还是比较少的,现实就是我们很难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看到有关政府的文化物质。但是很多文化建设的时候都是“水中月”“镜中花”。找准适合政府文化展现的平台是政府进行文化管理建设的物质基础。历下国税给我们很多启示。例如建设文化标示,制作体现国税文化的笔筒、书签,举行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这都是政府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还可以发挥创新思维,将文化更好的进行传播。这也提出了使用专门的人才进行建设,政府这个大的团队中,应该有一个制作团队,进行更专业和更系统的设计,而不是盲目的模仿,在未来的发展之路上,会诞生一批专门从事政府内部文化管理的队伍,他们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政府文化管理的发展而努力。

随着文化产业在我们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各领域的文化建设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仅是企业,服务行业需要文化的支撑。作为掌管国计民生的政府部门应该建立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系统,以更加健康,朝气,生动的形象服务于百姓。政府文化是文化体系中一支新发展的枝条,柔弱却充满生机,微小却茁壮成长,这也是对于政府文化发展的一种肯定,作为文化的一种新生力量,道路广阔却也面临许多问题。但是好还是有很多政府已经做出了成绩,除了上述案例中的济南市历下国税的文化巡展,还有沈阳市财政局,曾做过《政府部门文化管理与财政文化建设研究》的课题,这是基于政府内部管理理论,对政府部门内部管理做出全新的阐释,通过财政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实践证明,政府部门的文化管理具有可操作性、效益性、战略性及可推广性。这是国内研究政府内部文化管理较早的成果。但是其只是强调了管理作用,文化管理与管理最大的特点就强调文化的作用,而文化的目的不仅仅服务于管理,更是一种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手段,粘合的不仅仅是政府内部,还将群众和政府紧密联合在一起,这也是在政府内部进行文化建设的方向。目前政府内部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和部门,都是依靠上级下达指示,指派某个部门进行建设,在设计过程中常常出现各种问题。其实只要一只支有经验的队伍,就可以把政府的文化管理做的更好。

当今社会,世界上的发展趋势是文化和政治不断交融,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仅仅是武力,而是综合国力的比较,在综合国力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建设政府文化将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同时也是政府在管理上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在文化建设中进行政府职能转变,通过职能的改变,树立新的良好政府形象。文化管理在政府内部的建立就是为国家的文化管理打好基础,只有一个个部门内部形成有特点,与时具进的文化方针和理念才能使国家权力更好的运用于文化事业的管理上。作为文化内容重要方面——制度文化,是国家政府文化事业的重点发展内容,为了使政府文化事业发展文化更上一个台阶,要要在发展初期就引进法制这个概念。用法律来制约管理,用管理激发法律的建设管。文化管理在政府内的建设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很多地方不够完善,管理建设者也缺乏经验。但这也是契机,没有经验就少了束缚,思想可不被框住,创意也更加自由。我国的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在国际上的发展是比较晚的,但是发展是迅速的。政府文化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类学科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只要处理好在转型期的社会发展,把政府文化建设的方向找对,努力适应市场化、全球化、民主化、网络化的需求,应该紧紧跟随文化大势的发展,借鉴其他领域文化和管理的模式去开创政府文化管理的新篇章。

修改意见:

一、写论文不同于写文章,论文要求很强的学术性和规范性,论点突出,提纲清晰。建议文章提取各部分的主要论点,在各部分增加一级提纲和二级提纲,使文章条理化。

二、文章第一、二自然段感觉与后面的内容是两张皮,没有任何关联,要与不要对文章没有任何影响,建议删掉。

三、本文题目是以历下国税文化巡展为例剖析当前中国政府部门内部文化管理建设研究。但是文章更多的是对历下文化巡展的平铺直叙,没有深层次挖掘文化巡展背后的学术意蕴。请在巡展对当前中国政府部门内部文化管理建设的启示上下功夫。

四、文章字数过少。本文加上标点才7800字,字数过少。毕业论文要求8000字以上,一稿应该在一万字以上,为以后论文的修改留下空间和余地。请充实论文内容。

五、引文应注意注释规范。详见论文格式。

美国政府没有专门的文化部 篇6

美国政府没有专门的文化部,瓦伦蒂作为好莱坞在华盛顿的真正代表——美国电影协会的当家人,堪称美利坚的第一文化大使和首席文化外交官 ……

当美国电影协会在华盛顿的工作做得不够得力时,瓦伦蒂就会祭出他的杀手锏:洛杉矶大本营及其雄厚的财力。他会邀请国会的权威人士或总统顾问亲临奥斯卡颁奖晚会,请他们到贝佛利山庄的半岛酒店,在私人豪华房间里一同享用工作餐(瓦伦蒂是华盛顿俸禄最高的院外活动集团领导之一,年薪超过130万美元)。“作为美国电影协会,我们首先代表电影制片公司,但我们也应该与一些独立机构、工会、作家协会共同合作。”瓦伦蒂补充道,“每天我们都搞得像市长竞选。”

竞选?瓦伦蒂没有明说,其实他是美国最重要的政治筹款人之一。为那些对电影事业有着“热心肠”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候选人,他以个人名义或好莱坞老总的名义组织了无数次筹款活动,资助他们去竞选。这正是美国电影协会院外活动集团美国本土实力的秘密所在 ……

国际方面,电影制片公司的政治力量也依靠美国国会来促进好莱坞电影的出口,同时在外经贸部、国务院及美国大使馆持续不断的帮助下,向各国政府进行游说,要求开放市场、取消限额和关税、减轻审查力度。此外,美国电影协会还通过其遍布世界各地的数十个代表处与数百名律师,促成一些违反竞争法的海外并购 ……

政府文化管理 篇7

至于政府文化职能, 我们可以理解为:在特定社会阶段, 我国政府中与社会文化发展相关的单位、职能部门与行政机构, 根据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依法对我国的文化领域内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责任和应该发挥的功能。为了清晰理解, 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分析理解:第一, 最为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小视, 它是文化职能发挥的主体。第二, 政府文化职能是政府职能在社会文化领域内的特殊体现和延伸。第三, 政府文化职能具有自身的特征, 表现为政治性、管理性、系统性和动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 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法治的完善和政治体制的改革, 政府与社会、市场、公民的关系也明显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意义上的计划经济下, 管制型政府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法治体系下, 构建服务型政府已成为我国政府的必然选择。

一、管理理念上, 由偏重社会教化转变为开展公民教育

我们知道, 文化作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 它的作用极多。在现有的法治社会, 我国文化产业飞速发展, 功能也是越来越广泛。它不仅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 也是宣传教育和德育工作的重要工具。以前, 我国政府常常把文化职能部门看作是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教育和感化的主要手段, 而忽视了其文艺功能和审美功能, 使得文化部门与人民群众严重脱节, 一定程度上, 阻碍了我国的先进文化发展的脚步。在现有的体制下, 我国的法治建设已经相当完善了, 文化市场也走向了规范化和法制化的道路, 所以, 政府也应该转变思想和工作思路, 面对新形势, 政府文化职能部门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在法律准许的范围内, 由偏重教化转向“文”、“教”并重, 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 发挥文化的应有的功能, 以促进我们文化的发展, 实现我国文化的繁荣。

许多地方的政府文化职能部门为了获得短期利益, 不惜放弃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 让一些低级庸俗文化商品和服务招摇过市, 这不仅背离了文化产业的正确方向, 制约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而且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因此, 面对如此的不利形势, 我们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 找准文化发展的方向。政府应该坚持人本文化, 做到“以人为本”, 保证文化的清洁和积极作用, 禁止为了一己私利而无原则无视国家法度的去受制于人, 把糟粕文化引向社会, 为其提供温土。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 结合我国国情, 发挥我国文化发展优势, 有效利用法律法规来实现文化的大繁荣和大发展。

二、改变管理方式, 实现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的有效组合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和法律法规的完善, 政府在行政管理上, 要加强和改善文化事业的领导和管理。对国有文化单位, 在人事管理上逐步实行考核聘用, 合同管理;在分配机制上逐步实行岗位工资, 业绩工资;在领导体制上逐步实行公开招聘, 目标管理;在财政拨款上逐步由人头预算改为项目预算, 改变国家对这部分投入的性质。对社会文化的管理, 主要是市场监管、经营引导、法律管理、宏观调控。政府在我国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所以我们必须发挥政府的作用。同时, 文化的发展, 不仅要依靠于政府, 还要依赖于其他社会组织的发展, 重视发展和培育社会文化中介组织等。第一, 要注重社会文化行业的发展, 首当其冲的是健全文化行业协会的发展,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二, 支持和鼓励各类文化社会中介结构的建设和发展, 同时加快发展文化经纪人队伍, 提高人员素质, 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

三、管理模式上, 由单一管理型转变为立体服务型

在我国现有的法治条件下, 随着服务型政府构建条件下, 政府文化职能的调整, 各级文化管理部门面对的是整个社会文化。文化管理部门必须充分发挥协调和统筹作用, 协同有关部门, 深入实际, 研究不同层次群众的文化消费心理、消费习惯、整个社会当前的群体心理, 研究所有直接或间接影响文化发展有利的条件和不利因素, 研究当前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可能产生的后果等等, 引导文化建设的发展和群众的文化消费。

在服务型政府构建和市场竞争条件下, “服务行政”应作为政府的核心价值, 这就要求政府有单纯的社会管理和管制转向服务, 及时的调整角色的转变。至于政府服务, 其内容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有制度层面的、法律层面的、社会秩序方面的, 也有信息提供, 市场维护方面的, 当然也有信贷优惠、行业发展咨询等直接形式。

四、加强政府文化职能法制建设

鉴于我国法律的不完备, 我们可以结合我国发展的现实情况, 按照社会现实的需要, 把相应的文化立法提上日程中来。我们知道, 在我国每年的文化案件很多, 我们可以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和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 做到因地制宜, 一切从实际出发, 使文化的发展能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早日使文化产业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

各级政府文化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切实做到依法办事、严格执法。首先必须执法如山, 决不允许出现滥用职权或徇私枉法的现象。对违法乱纪的现象, 我们坚决依法行事, 无论什么人, 只要触犯了法律, 就必须给以严惩, 绝不姑息, 绝不徇私枉法。

五、结语

政府文化职能转变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尤其是在服务型政府构建下, 文化职能的转变更为重要与迫切。本文努力透彻地理解政府文化职能的涵义, 深入细致地分析我国政府文化职能的发展与改革历程, 了解当前政府文化职能存在的弊端, 从而提出构建服务型政府新形势下政府文化职能转变的对策。

但是, 政府的文化职能转变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政府的政治职能、经济职能以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 单纯地就从法律的视角, 政府的文化职能谈文化职能是不够的, 它需要政府管理、公共政策等多方面的协调机制使政府文化职能得到转变。

当然, 单纯地从行政管理学的视角分析政府文化职能的转变也是不够的, 它需要文化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视角。所以, 希望后来的研究者能向理论学习, 向社会学习, 吸收多学科的理论营养, 细致深入的研究此课题, 早日实现我国政府的职能转变, 构建成服务型的政府, 提高我国的政府办事效率和水平, 以促进我国的发展和进步。

摘要:政府文化职能作为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法治条件下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传统体制上, 政府文化职能存在一些弊端, 如管理理念落后僵化, 管理体制条块分割, 管理方式单一等。所以, 在现代法治条件下, 构建服务型政府, 其重要任务之一就在于转变政府文化职能, 本文就着重分析了我国政府文化职能转变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法治,服务型政府,文化职能,转变,措施

参考文献

[1]姜娇睿.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文化发展[J].东方企业文化, 2011 (9) .

[2]介明菊.论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的转变[J].管理学刊, 2010 (3) .

传统文化与政府决策能力建设 篇8

政府的决策能力是指政府的各级机构有效制定具体政策和选择行动方案的能力。政府的决策能力的提升需要文化来支撑, 文化是政府的决策的路径依赖:文化的形式、内容和特点决定了政府的决策的具体方式、内容和价值取向。文化“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上来说, 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的内在复合体。”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作为一个综合体, 是一把双刃剑, 既有积极的因素, 又有消极的成分。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和作用也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我们既要继承、发扬其适应现代决策的积极因素, 又要批判、剔除其阻碍现代决策的消极因素, 不断促进政府的决策能力的提升, 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政府决策能力建设的消极因素

1. 传统文化中的“人治”观念阻碍着政府依法决策的推进

和谐社会在本质上就是法治社会,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提升政府的依法决策能力。“人治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 “人治”的本质是“礼治”、“德治”, 强调通过人自身道德的修养来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等级制度。“人治”的另一个生动体现是“法自君出”、“朕即法律”, 法是“帝王之具”, 所谓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只是欺骗老百姓的, 君主和某些特权阶级成员是法律的制定者, 同时也可置身于法外, 形成了“法不上大夫, 礼不下庶人”、“权法合一”、“权大于法”等理念。衍射到现代政府的决策中来, 往往会出现以下的行为:在有关政府的决策立法的问题上, 由于决策者和立法者没有树立法律至上的信念, 致使立法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在决策过程中, 有些政府组织进行决策时不是遵循相关的法律程序, 而是“唯上是从”, 把上级的命令或领导的批示当作决策的依据, 导致了决策的随意性。

2. 传统文化中的“家长制”、“集权制”观念阻碍着政府的民主决策的进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 平等的概念几乎不存在。所谓“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君主作为一个非神的神, 其权力至高无上, 国家高层次的重大决策由他亲自掌握, 而民众向来是“顺民”, 从来没有任何政治权力, 这种“等级”观念和“特权”思想在官民之间形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所谓“官有九品, 人有九等”, 官是社会精英, 是高高在上的社会上层, 而民则始终摆脱不了“牧民”的境地。这种歪曲的政治价值取向, 给政府的民主决策设立了主观上的阻碍。如, 由于受“唯我独尊”思想的影响, 有些决策者认为自己比别人尊贵、高人一等, 人民是“愚民”, 是不可信赖的, 在决策过程中不是按“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要求进行决策, 他们既不去搞调查研究、又根本不接受群众的建议, 而是喜欢“闭门造车”;有些领导人干脆进行“封闭式决策”, 使人们既不可能参与到决策中去, 也不可能对他们的决策进行监督;有些决策者对决策的实施后果不进行评估和论证, 也不重视群众的反馈信息。这使“决策时拍脑袋, 执行时拍胸脯, 失误时拍屁股”的“三拍”现象在政策过程中时有发生。

3. 传统文化中轻视科学技术的思想阻碍着政府的决策的科学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各级政府面对的决策环境也是瞬息万变, 古人云“一着不慎, 全盘皆输”, 政府的决策正确与否关系到政府的领导地位的巩固和执政能力的高低。我国传统文化一向重人不重物, 道德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中心位置, 而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因所做的事与道德关系不大, 所以他们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落得“不与士齿”的下场。《礼记·王制》中就有“凡执技以事上者, 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工。凡执技以事上者不贰事, 不移官, 出乡不与士齿。仕于家者出乡不与士齿”的论说。这种人文本位传统导致了中国古人科技意识非常淡薄, “过去的读书人, 对于科学的学术, 向来便抱有不堪重视的陋习。”这种经过几千年的演化的轻视科学的传统文化在一些领导者心中扎下了根, 对政府的决策起着潜在的影响。如, 虽然近年来“科技兴国”、“科学发展观”已慢慢深入人心, 但是有些掌握决策大权的领导者在进行决策时, 往往有意无意地忽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三、传统文化对政府的决策的积极因素

1.“民本思想”促使政府的决策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要做到科学决策, 要求决策者除了有科学思维、民主意识和法治思想以外, 还要有群众观念。只有坚持“以人为本”, 心中有群众, 决策者才会努力对决策的问题认真调查研究、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围绕群众的利益依法进行民主公正地决策。民本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民贵君轻。荀子曾说“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 将民与君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水与舟的关系;二是安民利民。西周的周公就曾采取“崇德, 尚礼, 利民为本”的治国方略, 实行“经国家, 定社稷, 序人民”;三是平政爱民。我国政府一向把人民看作国家的主人, 把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行动的出发点, 在决策过程中能以人民的利益为基点。胡锦涛同志曾经提出“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论断, 要求政府的各级决策者以人民的利益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决策行为, 尽最大可能使政府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人民的要求, 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仕而优则学, 学而优则仕”思想使决策者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

“中央政府副校长李君如教授认为要做到科学决策, 至少要具备以下五个因素:一是对决策的问题应该要有一个正确的把握;二是决策者要有一定的理论素养;三是决策者的知识结构;四是决策者的心理因素;五是决策的体制问题。”前面四个因素都涉及到决策者自身的素质问题。大部分为官决策者把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当作自己当好领导者的前提条件, 使我政府的决策群体形成了较浓厚的学习氛围, 决策者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学者型官员不断出现。

3.“和为贵”思想有利于政府在集体决策中提高决策效率

孔子曾说:“礼之用, 和为贵。先王之道, 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和为贵”的思想一直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儒家管理思想很早就认识到了“协调”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孔子认为管理的最高境界是通过协调来化解管理中的各种矛盾, 以达到最佳的和谐管理状态。“和文化”、“和为贵”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是其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最根本的表现。这种思想对我国现代的决策产生的极大的影响, 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虽然其落脚点在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但到了现代, 它已经成为我国处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条准则。政府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理念, 就是“和为贵”思想的生动体现。相对于传统社会的“和谐”而言, 当代中国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首先领导阶层在进行决策时就应当本着“和而不同”的指导方针, 尽量做到集思广益, 充分发挥领导的整体功能和决策能力。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 我政府的决策者大体上都能在决策中实行共同协商、群策群力, 以克服个人决策的局限性, 提高决策的质量;二是在某些条件下可以提高决策效率。詹姆斯·E·安德森把决策通过的形式分为若干种, 其中之一是通过交易, 即“在政策形成过程中, 各方让渡自己在非核心利益的提案上的发言权, 以巩固其在涉及自己核心利益的方案上按自己意见行事。”当然, 交易的实现需要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社会多元化, 出现多元的利益主体, 二是民主决策体制的成长。虽然我国的民主决策体制不够健全, 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为贵”思想, 使人们形成了“与人为善”、“退一步海阔天空”的价值观, 在不涉及核心利益的前提下, 大家比较容易作出一定的让步而使政策较快地通过, 从而提高决策的效率。

四、革新传统文化, 提高政府的决策能力

政府的决策能力的提高需要创新决策体制、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程序、提高决策者的综合素质、更新决策者的决策观念, 其中, 决策者观念的更新是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 影响决策者决策观念的最根本原因是根植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管理思想的总结, 因其产生的历史条件而必然会存在某些糟粕, 它同时也是我们祖先几千年集体智慧的结晶, 许多优良传统值得我们去挖掘和继承。因此, 在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提高政府的决策能力的过程中, 我们既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又要果断抛弃其糟粕。在目前政府的决策条件日益复杂化、决策任务日益多样化的情况下, 我们要在宏扬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决策能力的积极方面如“民本”思想、“学而优则仕”思想、“和为贵”等思想的同时, 努力抛弃或革新那些对政府的决策产生消极影响的传统文化。如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以革新传统的“人治”思想;发展竞争形、参与形文化, 以革新“集权”“家长制”等文化, 使人民树立参与意识、自主意识, 以促进我国政府决策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爱德华泰勒, 原始文化, [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2, 第1页

[2]中国共产政府执政能力研究刘炳香著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3, 第10页

[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0年4月

[4]南怀瑾:《禅宗与道家》,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198页

[5]程贯平马斌《关于科学决策、专家咨询的研究综述》, 《领导科学》, 2006, 第2期

政府采购中商品文化的过度需求 篇9

一、采购中文化需求理论

什么是商品文化?在很长时期里, 文化生产在社会生产中并不具有主导的地位, 而是作为物质生产的功能性要素而存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 人们需求层次性跳跃发展, 文化需求作为消费者需求的组成部分, 一直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消费者选择物品的方向。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说:“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 它们都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满足人类的需要。”我国学者傅华确也表述了“文化需求成为消费者选择物品与劳务的内在依据”这一鲜明观点。因此, 商品不仅要满足人生存的需要, 而且应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为提高商品的竞争力, 并且在销售里获利, 商品生产者和经销者经常利用商业文化与商品本身历史的研究, 满足人们从商品中得到精神享受的追求。这其实是采购中把自身与商品中的文化联系起来, 比如在购买德国制作的, 不自觉就联系到了“做工精良”。购买奢侈品现象通常有这种心理过程, 奢侈品本身虽然有一定价值, 但更多推崇的是它们所代表的文化以及社会地位。应该说文化需求与商品文化, 是当代市场活动的正负两极, 有一定商品文化追求是如今大众普世的价值观, 文化赋予商品更多的价值, 发展商品文化是促进内需, 拉动经济增长的亮点, 也是现代经济良性循环的逻辑基点。

重复购买的情况也同样与商品文化相关。当人们在消费时, 通常有两种需求, 一种是实用需求, 另一种是所谓“文化需求”。实用需求的转变与递进非常缓慢, 实用需求一旦得到满足, 短期内很难发生新的变化。这由于实用需求的增加要依赖于新的科技发明以及人们日益细分的活动。欧美许多学者一般从商品供给的角度揭示了文化需求的客观存在。商品说明了或向我们的感官展示了它们的能力, 即它们能满足或刺激某种需求。同时文化需求的多变性对消费也起了反作用。商品的文化附加值不断变换着它的表现形式, 因而也拉动商品整体的推陈出新, 商品的生命周期因之越来越短。尽管实用价值未变, 但消费者的购物冲动依然, 使商品的实用价值在相对静止的条件下扩大了自己的市场份额, 这也是消费者常常重复购买的原因, 例如这段时间陕西因贪污腐败落马的政府官员“表哥”杨达才拥有的多块手表, 从实用来说手表本身一块就够了, 但是商品中文化却可以吸引消费者重复购买。所谓购买的不是表, 而是其中的文化。

二、政府采购与个人采购的区别

虽然消费者对于商品的文化消费属于正常现象, 为其包含的文化享受买单也属于无可厚非。但是作为政府采购却不能和个人采购一样随意, 而是对国家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同时有一套相当严谨的执行规范流程与监管部门。政府采购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提到的公共采购是政府采购的萌芽阶段, 它作为对公共财政支出管理的一种方式。西方经济学家理论认为国家处于市场经济阶段时, 政府不应该不参与、干预一般的市场经济活动, 而应该以“看不见的手”顺应其自然经济的发展。政府只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承担公共工程和物资采购。但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刻教训提醒了我们, 政府不干预最终会导致诸多的经济问题, 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干预, 是保证国家经济正常运转的必要手段, 其中利用政府财政收入采购来调节就是一项重要措施。

根据我国《政府采购法》的规定: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 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 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从采购主体上来看, 政府采购的主体是政府单位, 由此政府采购与个人采购相比, 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他代表了公众利益, 有责任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采购资金是财政收入, 因此对已生产商和经销商来说, 政府采购的资金稳定, 交易安全性高, 同时采购力度与私人企业等规模不可同日而语。在采购时, 经销商和生产商往往给出更优惠的价格或更优质的服务。因此政府采购也是节约财政资金的一项举措。政府采购流程有严格的规范要求, 受到相关部门监督。

除此以外, 政府采购能够发挥保护和扶持民族产业, 推动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作用。世界上保护民族产业的手段主要有关税贸易壁垒和政府采购两种, 两种手段互为补充并且可以同时发挥作用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 世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快速推进。全球国家纷纷加入WTO世贸组织, 以期待更多的商机和利益, 这也使得国家已经不可能利用强有力的关税手段保护本国民族产业。关税制定受到世贸组织的约束。目前唯一的政府采购制度是一种作为非关税贸易壁垒, 可为本国厂商提供巨大的需求市场, 是保护本国民族产业的有效手段。虽然各个国家政府贸易条约都相互约束互开多边政府采购市场, 在政府采购中允许其他国家仪公平竞标的方式进行参与, 但各自也会相应的给本国民族企业一定倾斜。目前, 就连美国、日本等最发达国家的政府也没有全面放开本国巨大的政府采购市场, 而是采取政府采购, 反倾销政策, 工会等, 尽力保护本国企业的利益, 把政府采购中进口比例控制在10~20%。

第二, 我国政府是以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在采购都有一定计划性, 根据“十一五”“十二五”等规划, 拨款花钱, 刺激经济。

三、政府采购实施上商品文化的影响

政府招标采购虽然有严格的监管, 但确仍受到商品文化的影响因素, 其中主要原因是政府采购虽然有一定流程, 但是仍然会因为采购人对商品文化的需求, 导致这些本应该满足基本要求的公共设施, 包含了不少文化附加值, 同时政府单位在购买时过分迷信国外宣传的高新技术, 也常常追求所谓的“高, 精, 尖”技术, 而不着眼于实际用途, 购买的产品带有高文化附加值, 常常有购买过于“奢侈”的现象, 形成财政资金的浪费, 也破坏了政府采购在社会当中的公正性。

在政府采购中, 在采购检测仪器, 采购软件这些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时, 国外产品都占据大半江山。国内与国外产品相比, 政府采购中用户, 专家大部分会一边倒向国外进口产品, 而国外产品中, 欧美与日韩相比较, 采购中由不由自主倾向欧美企业。国外大公司具有雄厚的资金做后盾, 多年的市场经济体制, 已经使其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市场运作能力, 在多年的市场中摸爬滚打, 这些国外大公司的产品已经有一种成熟的商品文化, 并且已经占据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而与亚洲其他公司相比, 欧美公司更由其独特创意, 相应也有更高的文化附加值消费, 采购中文化消费占产品的部分超过实际使用价值。于此相比, 国内的高科技企业或新兴企业在此不占优势, 首先没有强大研发费用, 多为低附加值生产, 开发商品文化方面能力欠佳, 更有许多自主品牌仍购买国外退役的生产线或者国外二线的技术, 他们以满足基本需要为主, 产品也只能以低价策略来吸引顾客, 更谈不上有商品文化的建设。

如果政府采购当中, 对国内自主品牌以及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太少, 将使得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链不足, 无法投入更多进入研发, 这样将形成一个国内企业的恶性循环, 最终被市场淘汰。

在目前全球经济并不景气情况下, 中国政府为拉动经济发展, 不断的刺激内需, 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公共资源建设, 对公共设备投入也越来越大。“十一五计划”, “十二五计划”期间都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市场。这样给一些政府单位客观上造成出高价, 买高价货, 在采购中非国外进口不买, 同时在招标采购中, 提出一些只有高价产品才有的特殊技术指标, 造成我国财政资金的浪费, 也成了欧美经济危机的买单者。

政府一些采购人员给出的购买高价, 高文化附加值产品的客观原因有三个:

一法律法规没有禁止性规定;二是别的部门已经有这样的仪器, 本单位也不能比别人差, 买了便宜的怕质量不好, 随大流;三是预算执行的需要, 国内外同样东西, 不断审批下来的经费过剩, 超过了原来的预算。根据《预算法》, 如今不仅有财政预算编制, 还有预算执行。如果当年预算没有执行完, 财政就可能收回, 这样必然会影响第二年的得到的预算, 造成以后预算不足。实际上这三个理由都站不住脚, 法律无禁止即允许的原则, 针对的是公民行为, 而政府行为应该遵循的是法无允许即禁止。第二确保采购质量也并不见得越贵越好, 越贵越能得到更大的功用, 如果预算不是花在了采购产品上, 那产品质量与预算资金的正比关系就是个伪命题。花完预算的说辞也不能成立, 因为预算应根据实际调整, 多了就削减, 少了就应该追加, 让预算成一个死条框, 少了买不了合适的, 多了就应该浪费, 这于情于法都不合。

四、政府采购防止商品文化过度影响对策

在公共管理理论中, 政府作为管理者在决策方面能够扮演一个资源分配者的角色。管理者组织战略制定的核心就是资源分配, 资源分配包括了管理者对资金、时间, 人力等一级资源的分配, 同时包含了采购过程中对资源的再分配。这样政府采购行为就是一种重要的分配公共资源, 国家财富的重要形式。政府作为一个资源分配者和公共利益的代表者, 有理由在分配的过程中有责任对国家的民族企业进行一些资源补偿, 在分配的过程中执行国家, 民族的意愿, 发展本国自主品牌。

各级政府和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应该严格把好预算编制和审计这一关。各个采购人要进行政府采购时, 特别研究, 基础检测类的, 尽量这个让这个预算是购买国内产品的, 而不是购买国外产品的, 预算审批要把好关。另外各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应该制定措施使采购人能够购买国内的高新技术产品, 从预算上把关, 从具体源头上把关。

除此以外要加强宣传教育, 大力建设我国特色的商品文化, 使得我国的商品文化更加丰富。如今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 国家的发展状况决定了国民生活水平与国家在世界上所处地位, 其自身公众利益, 民族利益对每一个国家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中国大陆在全球经济危机情况下, 还能以四万亿来刺激内需, 可见国内巨大的市场容量。如果这种刺激内需政府采购都采购以国外更富于优势产品, 并不能足以拉动我国经济复苏的拉动。自己的企业不发展, 不创造出自身的品牌优势和技术优势, 就只能甘当“国际代工者”, 仅赚取低廉的手工费。国家的刺激经济计划只会沦为别的国家经济危机的牺牲者。所以在政府采购主体单位必须加强爱国主义和全局意识的教育。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采购时避免过度崇洋媚外, 要树立政府采购就是要保护本国的民族产业, 扶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要优先购买本国的产品。

第三点, 避免政府各级单位中的攀比现象, 政府各级单职权范围以及研究处理能力并不一致, 但是常常处于同一体的各级政府单位会根据上一级单位采购品目, 采购相同产品觉得自己买了国内品牌就觉得低人一等, 实验能力不如别的位, 比如省级质检院以及市级质检院采购了国外产品, 下面县级, 区级质检院常常跟风采购相同的高端产品。其实下面级, 县级单位在采购时, 由于自身能力范围有限, 可以采购满基本需要的设备或国内品牌, 毕竟采购的目的是为公众服务而不是攀比。同时提高政府单位人员业务水平, 当用户方业水平熟练时, 能够更好发挥产品的功用, 不会造成采购回来浪费或同一产品重复购买。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政府采购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 涉及到千千万万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希望在政府采购中能够做到不过度消费, 以实际需要为主, 兼顾中小企业利益, 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摘要:自商业活动产生以来, 文化需求作为消费者需求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直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消费者对物品选择的方向。“商品文化”是指一般商品生产和交换过程中, 凝结在物品和劳务中的人文价值, 它首先表现为一种情感模式、道德精神, 审美观念, 继而物化或人格化于商品和劳务之中, 从而构成商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商品文化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 本身就具有一定价值。但是当文化附加价值超过商品本身价格时, 因此有可能产生的就是一种“泡沫”, 而政府作为一个特殊的采购者, 在采购上资金来源于公众, 受到法律, 公众的监督。采购的产品必须做到满足基本要求, 不铺张浪费, 不过分追求商品文化附加, 并且政法采购也应该一定比例倾向国内中小高新技术企业, 这样对我国民族产业将会形成保护和支持。

关键词:商品文化,政府采购,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第14一15页,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2]曹富国, 何景成.政府采购管理国际规范与实务.【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1998

[3]傅华.《论商品文化与价值传播》.【J】.商业经济, 2008年, 第11期

[4]傅华.《论商品文化与价值传播》.【J】.商业经济, 2008年, 第11期

[5]《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2002

[6]杨子实.《试论政府采购的现状和问题及完善采购监管制度的建议》, 2009

[7]高志远.《政府采购助力“扩内需、促就业”大有可为》, 中国招投标网

[8]《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1994

政府文化管理 篇10

一、国内外政府会计目标研究述评

1. 国外政府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 之后随着对会计目标研究的不断深入, 会计目标的内涵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一般认为会计目标主要分为两大学派:一是“受托责任观”, 二是“决策有用观”。而西方国家所讲的政府会计目标, 是指会计信息目标或财务报告目标, 其内涵有三:一是向谁提供会计信息;二是提供什么样的会计信息;三是提供这些会计信息干什么。随着新公共管理 (NPM) 运动的兴起, 政府的管理活动从传统的行政“旧管理”发展成商业化的“新管理”, 强调政府应当承担起主要由成果和产出衡量的财政绩效的受托责任。为了提供高质量的政府会计信息, 以实现新公共管理的目标, 必然要对反映政府经济活动的政府会计进行改革, 而会计目标作为政府会计的核心内容, 对政府会计改革起着指引的作用。综合国外对政府会计目标的研究成果, 政府会计目标大致可分为两种模式:一是英美模式, 二是德法模式。同时, 国际会计组织也对政府会计目标进行了阐述, 具体内容见右表。

2. 我国政府会计目标。

(1) 政府会计法规对政府会计目标的规定。

我国并无政府会计一说, 为方便论述, 本文中的政府会计等同于预算会计。目前我国的预算会计制度体系仅是对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确认、记录和报告, 尚未充分发挥政府会计的作用。虽未在预算会计制度体系中明确提到政府会计目标一词, 但我们仍能从这些制度中看到会计目标的一些规定。如《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规定“总预算会计信息应符合预算法的要求, 适应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上级财政部门以及本级政府对财政管理的要求”。《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 “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 满足上级主管部门了解财务收支情况的需要, 满足单位内部加强管理的需要”。

(2) 学术界对政府会计目标的研究。

虽然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要远远落后于企业会计改革, 但是学术界对政府会计目标的探讨, 仍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 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我国学者所提及的政府会计目标与西方国家所指的政府会计目标即财务报告目标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西方国家及组织所指的政府会计目标, 就是财务报告目标, 也即对外财务报告目标。我国将政府会计目标与对外财务报告目标区分开来, 从会计职能的分类来看, 我国政府会计目标的内涵要比西方国家所涵盖的范围要大。②西方国家及国际会计组织把政府会计目标作为构建政府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 并在其中得以反映。而我国由于政府会计改革的滞后性, 使得至今仍未明确政府会计目标, 并直接对政府会计改革产生影响。③如果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对政府会计目标进行分类, 则我国学者所探讨的政府会计目标总体上是侧重于“决策有用观”的, 也即把政府会计信息是否合规、是否有利于国家利用这些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作为其目标的首选, 而解除政府的受托责任则是其最高目标或远期目标。④从文化环境与政府会计目标的关系来看, 虽然有些学者认为文化和教育环境会影响政府会计目标的确立, 但仅限于泛泛而谈, 未有更深入的探讨。

二、文化环境对我国政府会计目标的影响

会计环境对会计目标有着重大影响, 而文化环境作为会计环境的一部分, 对会计目标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这种影响同样适用于政府会计目标。

1. 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我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主要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主张“天人合一”、“和为贵”、“以人为本”。张岱年在《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 提出了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的文化精神。在儒家思想体系中, 既存在着以求“善”为宗旨的伦理型文化, 又存在着以求治为宗旨的政治型文化。我国传统文化在崇尚伦理道德的同时, 重视政府的价值取向, 强调统一, 推崇中央集权。因此, 我国的文化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一是崇尚集体主义。人们之间相互依赖、团结、合作, 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 将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二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已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简政放权的改革, 但相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来讲, 我国显然是典型的权距较大的国家。三是对不明朗因素反映较清晰。人们希望社会机构能够维系社会遵循的一般规律。四是偏好中庸之道, 注重通过温和的方式协调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

2. 我国传统文化与政府会计目标的关系。

世界各国文化的差异会导致会计准则制定及执行存在巨大差异。S.J.Gray于1988年首次提出了连接文化和会计的架构, 即影响一国财务报告实务的四个“会计价值观的维度”, 包括职业主义和法律控制、统一性和灵活性、稳健主义和激进主义、保密性和透明度。套用S.J.Gray于1988年首次提出的连接文化和会计的架构, 我国传统文化对政府会计目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职业主义和法律控制:

政府会计目标的制定权属问题。政府会计必须服务于整个国家宏观管理的需要, 作为一个权距较大的国家, 由相关政府部门 (如财政部) 统一规定政府会计目标、明确对政府会计目标的定位, 就可以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事实也表明, 我国的会计职业团体发展相对落后, 像英语文化国家那样依赖会计职业团体发布的准则 (制度) 来规定政府会计目标是不现实的。

(2) 统一性和灵活性:

政府会计目标的发布形式问题。政府会计目标是会计主体提供财务报告信息的目标或目的。我国会计准则 (制度) 一直以来都是以国家统一发布的形式出现, 而预算会计制度作为核算国家政府及其部门和事业单位的会计规范, 也体现了统一的原则, 即会计实务要遵循国家统一规定的预算会计目标。

(3) 稳健主义和激进主义:

政府会计目标的改革问题。目前对于我国政府会计目标的内容尚存在争论, 而会计目标的确定直接影响到会计主体对会计计量方法、会计确认基础的选择, 从而影响到高质量会计信息的提供等。从目前我国预算会计的目的来看, 其仅是服从于国家预算管理的需要, 因此, 在会计核算上实行“稳健主义”, 鲜有备选的会计处理方法。与此同时, 在会计确认基础上采用收付实现制不利于发现财政风险, 无法保证国家财政安全, 难以体现“稳健主义”的精神。

(4) 保密性和透明度:

政府会计目标的定位问题。不管是“受托责任观”还是“决策有用观”, 其根本目的是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满足有关利益各方的需要。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来看, 使用者的数量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透明度。目前我国预算会计信息资料的使用者主要是政府相关部门, 而社会公众等其他信息使用者尚待培育。基于以上分析, 我国预算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在全面性和透明度方面存在缺陷, 如缺乏对政府的隐性债务等的披露。因此, 在政府会计改革过程中, 只有准确定位政府会计目标, 全面真实地反映政府的履职情况, 才能提供高透明度的会计信息。

三、结语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其对会计行为必然产生深刻影响, 而不同的会计模式根植于不同的会计环境。会计目标是会计实务和理论的逻辑起点, 政府及其机构的经济活动与企业活动存在较大的差异, 因此, 在定位政府会计目标时, 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重视会计环境尤其是文化环境对会计目标的影响, 才能为目标的准确定位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小悦, 陈璇.政府会计目标及其相关问题的理论探讨.会计研究, 2005;11

[2].路军伟.我国政府会计目标定位研究.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6;6

[3].刘玉廷.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若干问题.会计研究, 2004;9

[4].王晨明.我国政府会计环境目标刍议.中国农业会计, 2007;10

[5].陈穗红, 石英华.我国政府会计目标选择.财政研究, 2007;7

政府文化管理 篇11

[关键词]DEA交叉评价;公共文化;投入效率;规模效益

[摘要]运用DEA自我评价模型及交叉评价模型对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投入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地方公共文化投入效率较低,区域间交叉评价效率差异显著,中部地区公共文化投入效率最高,西部地区效率最低。因此,建议进一步建立地方公共文化投入绩效考核体系,增加公共文化服务的市场和非营利组织供给主体,加大西部公共文化财政转移支付。

[关键词]DEA交叉评价;公共文化;投入效率;规模效益

[摘要]运用DEA自我评价模型及交叉评价模型对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投入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地方公共文化投入效率较低,区域间交叉评价效率差异显著,中部地区公共文化投入效率最高,西部地区效率最低。因此,建议进一步建立地方公共文化投入绩效考核体系,增加公共文化服务的市场和非营利组织供给主体,加大西部公共文化财政转移支付。

政府文化管理 篇12

一、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定义及其内涵

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地认识, 就是对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对文化历程的觉醒反思和对文化发展的正确规律等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是推进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而“文化自信”则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就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如何保持和发展自身的传统文化, 如何对待和借鉴外来的新兴文化。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 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表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明和他人文明反思和理解的一种体现, 只有在正确认识自己的文化和合理对待其他文化的基础上, 才能明确文化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才能遵循和把握文化发展规律, 才能坚定文化发展的使命和责任, 进而建立自己在多元文化世界中的地位, 然后通过自我的调试与发展, 与其他文化包容共存, 相互借鉴, 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及社会发展。

在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政府、高校、社会、公民作为不可缺少的推动主体, 始终在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必须发挥政府、高校、社会、公民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推动作用。系统论的整体观念认为, “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 要素之间相互关联, 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 这四个主体的推动作用不是独立的, 而是系统联动的, 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发挥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这就需要科学地分析政府、高校、社会、公民四者在推进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地位、作用及相互间的联系, 构建一个以政府主导、高校引领、社会参与和公民推动的“四位一体”推进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机制。

二、政府:科学认识文化建设地位和规律, 合理制定文化管理体制和机制

具有强烈的文化担当和责任, 反映了一个政府的精神层次和理想追求, 是一个政府成熟的标志和使命的体现。要加快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 政府要切实承担起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责任, 在推进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中发挥主导作用, 通过科学认识文化建设的地位和规律, 合理制定文化管理体制和机制来对文化发展进行“顶层设计”, 进而影响高校、社会、公民对推进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理念和路径的选择。

(一) 充分认识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科学定位是发挥政府对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推进作用的前提。文化作为社会发展中重要的环节, 历来受到广泛重视和积极地探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发展最终应以文化概念来定义, 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文化已经不单单是个体元素, 已经渗透到经济的各个方面和过程, 文化资源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亟需发挥文化要素的促进作用。因此, 政府要将文化提升到国家战略性资源的高度, 不仅要强调文化的教育教化功能, 还要认识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人民群众精神文明的满足和文化素质提高的重要作用, 更要认识到文化创新已日益成为价值创造的重要支点, 文化形态的无形资产也日益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要通过科学界定文化发展的作用, 谋划文化繁荣战略, 制订文化发展规划, 确确实实发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软实力”作用来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精神享受, 让文化资本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出比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更强大的作用, 让经济增长进入高层次、高收益、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二) 科学把握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建设理念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自身的个性特征和发展规律, 政府推进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必须对文化发展规律有理性的认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层面的产物, 其发展必然受到社会物质发展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因此, 要将文化发展融入到一定条件下的经济社会基础中来, 立足现实的经济社会条件来制定文化发展战略和发展层次, 做到既符合时代发展需要, 又不超越现实需求;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当前文化发展的阶段方位和历史特征, 分析认识现阶段的文化构成, 形成科学合理的文化发展方向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推进路径;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政府推进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最重要的着眼点应当是实现人的精神的丰富, 必须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同时, 更加注重文化产品的供给和服务, 凸显文化产品的大众公益性和社会均等化,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更好地推动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三) 不断完善制度设计来推进文化事业发展

合理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是推进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基本保障。政府应根据社会形势发展和文化发展需要,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弱化微观操作层面的“办文化”, 强化宏观调控层面的“管文化”, 积极树立“政府搭台, 民众唱戏”的理念, 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 促使文化资源在经济社会中有效地流动;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重点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构建高效、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革文化投融资体制,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 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引入社会资本和市场竞争机制, 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有效满足民众对文化服务的需求。

三、高校:立足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强化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

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历程中, 高校一直是先进社会文化的传播者、创造者和推动者, 同时高校自身所产生的文化与政府文化、社会文化和世俗文化等相比也更具有先进性, 一直承担着引领人类文化发展、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使命。因此, 高校不仅是保存、传承和创造优秀文化的主要场所, 更可以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强化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来引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进而影响政府、社会、公民对推进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内容和载体的选择。

(一) 不断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结构

文化是人民群众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的, 然而人民群众不会自发地达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而是需要广大知识分子的教化。因此, 要推进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培养造就一批拥有高素质文化素养的大学生是基础性工作。作为先进知识的掌握者, 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首先应是一个文化人, 要有知识、有文化、有智慧、有责任, 这样的大学生才能在进入社会后提升整个社会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水平, 才能更好地引导和教化人民群众做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二) 努力提高高校对文化发展的科研水平

推进文化自觉、文化自信需要制度科学的内容和实现途径。人文社会科学是文化的内核和支撑, 高校推进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就要落实在发展和繁荣人文社会科学上, 多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又有世界水平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因此, 高校应加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和资源支持, 增加和拓宽文化研究人才培养的数量和渠道, 创新文化研究组织建设模式和文化理论研究方式。同时, 要重视科技与文化的融合, 发挥高新技术对于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和传播能力的提升作用, 不断提升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科学化水平。

(三) 加快高校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和运用

高校人才培养和文化研究的成果通过与政府、企业和民间组织的相合作, 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有效地促进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高校可以通过建立文化产业孵化基地, 主动融入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咨询和服务, 积极参与企业文化产品制作和推广, 增强对民间组织文化传播的指导和合作等, 为促进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供保障。

(四) 密切高校与社会文化发展的联系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需要通过一个重要的载体和平台来推动和实现, 作为传授最先进文化科技知识的地方———高校应利用其自身优势, 积极发挥直接为社会文化建设服务的职能。高校可以发挥高校图书馆文化传播平台, 主动面向社会、面向大众, 推动自然科学文化普及和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来促进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四、社会:弘扬社会主流文化, 营造健康文化氛围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和国家对外开放的扩大, 西方社会思潮和文化观念的涌入不断冲击着我国社会原有的主流文化和文化氛围并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导致社会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文化自觉的缺失和文化自信的不足。社会作为文化传播和发展的主阵地, 要推进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必须坚持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相统一。这就要求既要用先进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据文化主导地位, 又必须形成对外开放, 包容并蓄的文化氛围, 以理性、科学的态度进行文化的反思、比较、展望, 正确看待自己的文化, 正确对待别人的文化, 充分认识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 进一步坚定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这就需要社会利用其自身资源和氛围参与到推进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过程中来, 进而影响政府、高校、公民对推进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资源和环境的选择。

(一) 调动社会资源, 弘扬社会主流文化

不断吸引社会资源参与社会文化建设是提升社会传承、创新和发展社会主流文化能力的基本保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是党先进思想和精神的凝练和汇聚, 更是这个时代的主流思想文化。文化的先进性是文化安全的天然屏障, 面对外来文化和社会思潮的不断涌入, 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我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从根本上确保国家文化安全是检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程度和水平的重要试金石。全社会都应当树立高度的文化责任和强烈的文化担当, 加强主流文化阵地建设, 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要努力培育社会文化组织, 主动承接政府文化管理部门的职能转移和服务外包, 形成对政府文化管理工作的有力补充。完善公共财政投入保障制度,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创新基层文化事业的管理制度, 改革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选聘机制, 盘活民间文化资本和民间艺术团体, 建立一个具有较高专业水准, 能够相对稳定并持续更新的基层文化队伍, 促进主流文化活动大众化、群众化、正常化。

(二) 努力营造多元文化协调发展的社会氛围

推进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不能没有健康的社会文化氛围。面对多元的社会文化环境, 自卑自弃, 主动弱化对待传统文化的认识, 自大自傲, 全面排斥对待外来文化的传播的观点都是片面的、错误的, 应该努力营造多元文化协调发展的社会氛围。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 要立足新的实践、顺应时代潮流, 去其糟粕, 深入挖掘和提炼有益的思想价值, 不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 使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吸收借鉴外来文化, 不是盲目崇外, 也不是照抄照搬, 而是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把优秀的外来文化同我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 重在实现中国化、本土化, 丰富发展自己的文化。只有在这种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氛围中才能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地位, 科学评判外来文化的作用, 达到文化的融合提升, 推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五、公民:树立公民核心价值理念, 提升公民文化道德修养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过程是人的自由自觉性和积极自信性不断彰显的过程, 也是人对自身本质力量不断觉悟与认识的过程。公民作为最基本的文化主体, 其个体的价值选择、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程度影响着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因此, 公民在推进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中的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要加强对公民核心价值理念的引导, 提升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规范公民的自身道德修养, 进而影响政府、高校、社会对推进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价值和进程的选择。

(一) 培养公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的灵魂在于价值观, 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立场、文化取向、文化选择。当前, 文化间的较量集中体现为价值观的较量, 公民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影响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是实现文化价值观自觉和自信的价值基础, 应当成为引导公民提升自身价值观自觉和自信的价值理念。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巩固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信念, 使公民产生一种价值观的认同, 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公民的个人意识和规范, 外化为个人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夯实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价值基础。

(二) 提升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文化要实现自觉、自信, 必须建立在绝大多数公民文明素质全面提升的基础之上。公民应当更加自觉地学习和吸取先进科学文化知识, 提升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 承担起传承优秀文化的责任。公民只有具备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对社会文化有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 才能在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不断传承、创新和发展文化, 才能对文化发展地位、规律和目标有深刻的认识和正确的把握。这些都是推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基础素养和基本要求。

(三) 推进公民的自身道德建设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推动离不开公民自身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自信。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首先要引导公民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通过对悠久历史和长期风俗中符合民族气节、社会需求和时代发展的道德观念积累和沉淀, 在此基础上形成对民族道德的思考和肯定, 形成当代的公民道德观念。其次, 要重视规范公民道德观念, 重视通过制度的顶层设计为道德规范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 靠深化实践来推动, 靠强化法纪来制约, 靠树立典型来示范, 规范和促进公民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自信。

参考文献

[1]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 (上) [J].红旗文摘, 2010 (15) .

[2]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 2007.

[3]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 (中) [J].红旗文摘, 2010 (16) .

[4]魏宏森.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9.

[5]刘立华.论文化自觉的内涵与发展[J].前沿, 2013 (14) .

[6]刘玉标, 马静.提高文化自觉的三个维度[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2 (05) .

[7]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8]李定庆.大学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的地位和作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13 (03) .

上一篇:专业自我下一篇:转化英语学困生的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