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好课共性 优化教学设计(精选9篇)
关注好课共性 优化教学设计 篇1
关注好课共性优化教学设计
[摘要]文章以作者一次参赛的教学设计为例,从“紧扣课标、关注学情、强化主体、彰显特色”四个方面谈了对教学设计的实践和感悟,提倡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更多地去研究好课的共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
[关键词]教学设计紧扣课标关注学情强化主体彰显特色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80086
教学设计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既能体现出一个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又决定着一节课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课堂教学设计成为众多一线教师努力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于2014年5月曾参加过上虞区优质课的评比,在历时一周的备课中,六易其稿,最终以“紧扣课标、关注学情、强化主体、彰显特色”的课堂教学设计特点获得了一等奖。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鸦片战争的烽烟》这节课参赛的教学设计,谈谈一节好课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以供同行参考。
一、紧扣课标,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课标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紧扣课标,就等于抓住了一节课的灵魂,它让教师在教学中不会迷失方向,不会出现本末倒置现象。
例如笔者在对《鸦片战争的烽烟》进行教学设计前,认真研读了课标对这节课的要求:2-3-8列举实例,综合多种因素,认识清末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2-3-9讲述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和专制统治的故事,解析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2-4-6评述重要历史人物的功过,恰当说明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清楚了课标对这节课的导向后,经过综合考虑,笔者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四个:(1)知道鸦片战争的概况和《南京条约》的内容,理解它们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影响。其理由是: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南京条约》中规定的赔款,清政府势必要将它转嫁给老百姓,增加老百姓的负担。同时五口通商后,英国的商品输入势必使中国沿海地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部分手工业者破产失业,这两条必然会促使人民对政府不满,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因此,确定这个教学目标就体现了课标2-3-8的要求。(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其理由是:康乾盛世背后隐藏的各种危机以及与西方越拉越大的差距早就注定了鸦片战争失败的必然性。通过对中英双方差距的对比,学生不仅知道了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也对后来清政府对外战争胜少败多更好理解了。所以确定这个目标也体现了课标2-3-8的要求。(3)学会初步评价林则徐。其理由是:尽管鸦片战争中关天培在虎门抗战牺牲,但是就个人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力来说他要远逊于林则徐。同时,教材对林则徐的介绍也仅仅局限于他主张禁烟和虎门销烟。因此学生对林则徐的评价肯定是不全面的,初步评价还是比较符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的。(4)通过自主学习和习题的训练,学生能感受到本学科的一个特点,即“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其理由是:从考试的角度上看,命题者在命题时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查的过程中越来越倾向于“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答题方法。因此,教师平时要引导学生增强“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意识与能力。
有了课标作向导和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了。正如赵亚夫教授所讲的那样:“教师教什么、如何教抑或说为什么教,都是由他确认的教学目标决定的。”
二、关注学情,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
学情如同课标一样都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基础,只有真正了解了学情,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以学定教,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进而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例如笔者在设计《鸦片战争的烽烟》的导入环节时,最初选取了虎门销烟的纪念碑图片作为导入的素材,试教时效果非常不好,因为学生不认识烟枪为何物。于是重新选择了一段《鸦片战争》的视频作为导入的素材。由于视频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能再现鸦片战争历史风云,非常符合学生的胃口,结果一上课就将学生的眼球抓住了。导入过程如下:“师:在上新课之前,首先让我们来观看一段视频。师:视频中交战的双方是谁和谁?生:中国清朝军队和英国军队。师:视频再现了当年中英双方交战的场景,我们后人将这场战争称为什么战争?生:鸦片战争。师:回答非常正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鸦片战争的烽烟,去了解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往事吧。”这样的导入显得极为简洁流畅。
为了确定教材的重难点,笔者特地让班上几个学习比较好的学生(水平与能力相当于城里学校的普通学生)提前预习教材,然后告诉笔者,哪些地方看得懂,哪些地方看不懂,哪些地方有疑问,对于鸦片战争除了教材上的内容还想知道哪些内容。之后笔者再结合课标要求、学情和教材内容后,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对《南京条约》的内容分析,教学难点定为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让学生合作探究的问题是:1.虎门销烟为什么不是用火烧而是用水和生石灰销毁?2.英国远离中国,为啥敢单挑中国?现在笔者以自己在赛课中如何突破这些教学难点为例,来说明关注学情的必要性。
师:请看下面的表格,通过分析左边的内容,完成右边的表格内容。
《南京条约》及其附件部分内容中国被破坏的主权
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税率必须和英国协商
会审公廨中规定外国领事可以和清朝官员共同参与案件的审理
师:香港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英国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哪方面的主权?生:领土主权。师:不错!请同学们模仿第一项所填的内容,说说“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税率必须和英国协商”这一条破坏了中国什么主权?生:关税主权。师:很好,是中国关税自主权。那么第三项内容破坏了我国哪方面的主权?生:审理权。师:不错,专有名词叫做司法主权。师:上述三项主权本来是由我国独立行使的,鸦片战争后中国还能不能独立行使?生:不能!师:这说明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地位是不是开始丧失了?生:是的。师:鸦片战争除了这条影响以外,书上还有哪一句话?生: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师:什么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师:请看多媒体。所谓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而言的,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非全部的独立自主权。所谓半封建,也是相对于完全封建而言的,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主要指经济上自然经济解体)。师:根据刚才的表格分析,鸦片战争后,我国丧失了几项独立自主的权利?生:三项。师:有没有完全丧失所有的主权?生:没有。师: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封建制度被废除了吗?生:没有!师:五口通商以后,中国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英国的商品输入破坏了,中国也慢慢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现在你理解了“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句话的含义了吗?生:明白了。以上每条结论的得出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水到渠成的,符合学生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和认知规律。由于笔者对学情的准确把握,选择了合适的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循循善诱,让答案从学生口中得出,顺利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强化主体,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动力主要来自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又与两大因素有关,一种是来自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点滴成功,另一种是教师营造的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而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点滴的成功则来源于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肯定和赏识。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精心设计问题,难度不能太大,应以大部分学生经过学习思考都能回答得上来为标准。例如笔者在教学《鸦片战争的烽烟》的过程中,针对学生能看懂内容(教材第八十八页三个自然段的内容)的情况,设计了四个问题: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导火线)是什么?2.林则徐为什么极力主张禁烟?3.英国为什么要将鸦片大量走私到中国?4.英国将鸦片战争一直称为“通商战争”,这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实目的是什么?这四个问题学生只要能认真看书,基本都能回答上来,即使回答得不是十分准确,也是八九不离十。这让学生获得了一种成就感,进而平添了一份自信,兴趣自然也就有了。再如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英国为什么敢对中国清政府发动鸦片战争”这一问题时,笔者为他们补充了四则材料。学生有了四则材料作支撑就有话可说,结果课堂讨论的氛围很好,学生都纷纷举手要求发言。
学生的主体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还与教师能否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分不开,且二者是互相影响的。营造良好气氛的方法有很多,略举两例。比如:用微笑感染学生。微笑让学生对教师有一种亲切感,会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会让课堂气氛和谐。如果教师老是板着脸、虎着脸、黑着脸,那么他(她)的课堂注定是压抑的、烦闷的。再比如:学会欣赏学生。学生的能力有大小,教师要多表扬、多赞美、多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要学会给每个学生机会,甚至创造机会让后进生去体验一下成功的喜悦感。记得泰戈尔说过这样一句话:“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在上课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回答笔者都会给予表扬,从不吝啬。下面是笔者赛课中的一个片断。师:同学们刚才从不同的角度给予林则徐很高的评价,历史上也给他一个很高的评价――“民族英雄”。除了“民族英雄”这个荣誉称号外,如果让你给他一个荣誉称号,你会给他什么?生:禁烟形象大使、缉毒英雄、禁烟明星、禁烟达人„„师:同学们真有创意!极富时代特色!学生听后会心一笑,课堂气氛更加宽松和谐了,这就促使其他的学生更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就形成良性循环。
四、彰显特色,善用灵动的教学语言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如果没有好的教学语言作支撑,就会让课堂失去鲜活的生命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可见教学语言的重要性。日常教学中的每一节好课,都会彰显出授课者独特的语言特色:有的形象生动,有的言简意赅,有的准确真实,有的通俗易懂,有的绘声绘色,有的风趣幽默,有的深入浅出,有的抑扬顿挫。效果不佳的课堂,语言往往也都有它们的共同点,比如:或平淡乏味,或词不达意,或言不传情。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善用灵动的教学语言来彰显自己的教学特色。实践证明灵动的教学语言确实让课堂增色不少。比如在讲述鸦片战争的借口时笔者是这样讲的: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让中国的老百姓很开心,让道光皇帝很长脸,但是谁却很受伤?生:英国。师:所以虎门销烟的消息一传回英国,英国的统治者就大为光火:我们一定得给中国一点颜色看看,让中国知道这个世界是多么的多姿多彩!于是英国派出远征舰队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鸦片战争正式爆发。再如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英国为什么敢单挑中国”这个问题后,笔者是这样小结的:从同学们分析的结果来看,英国虽然小,但是却很强大!中国虽然很大,但是只有重量!如果双方PK 的话,谁将会被KO?生:中国。这两个片断的讲解让学生感受到幽默风趣的语言魅力。教学语言是丰富多彩的,一节课中教师可以用多种教学语言来表达自已的思想感情。比如在讲述鸦片战争中牺牲的爱国将领时笔者用悲壮低沉的声音说道:在鸦片战争中中国被英国KO在地!从刚才的视频中也可以看出来。在鸦片战争的过程中,尽管无力挽回败局,但是一些爱国官兵仍然奋起抵抗,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中国军人的尊严,现在我们就来认识和缅怀几位在鸦片战争中牺牲的爱国将领。学生在这种情境之下,对爱国将领肃然起敬。在讲结束语的时候,笔者用略带忧伤的口吻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拉开了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岁月的序幕。鸦片战争的烽烟早已随风散去,但是它却成为中国人民心目中永远的伤痛。十四年后,烽烟再起,又一场灾难降临到中国人民头上,它又带给我们怎样的伤痛呢?敬请关注第二次鸦片战争。学生听了以后全都沉默了,笔者知道这样的教学语言让学生受到了感染。
以上四条认识和感悟是笔者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在赛课过程中的一次集中运用,它们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和基本要素。教师研究课堂教学设计的目的就是要把握好这些基本要素,结合自身的优势大胆创新,努力设计出属于自己特色的课堂,凸显个性,彰显特色。
[ 参考文献 ]
[1]赵亚夫,徐锡成,刘红梅.历史教学设计的流程、诊断与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1).[2](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徐世贵.教师快速成长的10个要诀[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2012.(责任编辑庞丹丹)
关注好课共性 优化教学设计 篇2
一、紧扣课标,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课标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紧扣课标,就等于抓住了一节课的灵魂,它让教师在教学中不会迷失方向,不会出现本末倒置现象。
例如笔者在对《鸦片战争的烽烟》进行教学设计前,认真研读了课标对这节课的要求:2-3-8列举实例,综合多种因素,认识清末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2-3-9讲述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和专制统治的故事,解析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2-4-6评述重要历史人物的功过,恰当说明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清楚了课标对这节课的导向后,经过综合考虑,笔者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四个:(1)知道鸦片战争的概况和《南京条约》的内容,理解它们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影响。其理由是: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南京条约》中规定的赔款,清政府势必要将它转嫁给老百姓,增加老百姓的负担。同时五口通商后,英国的商品输入势必使中国沿海地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部分手工业者破产失业,这两条必然会促使人民对政府不满,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因此,确定这个教学目标就体现了课标2-3-8的要求。(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其理由是:康乾盛世背后隐藏的各种危机以及与西方越拉越大的差距早就注定了鸦片战争失败的必然性。通过对中英双方差距的对比,学生不仅知道了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也对后来清政府对外战争胜少败多更好理解了。所以确定这个目标也体现了课标2-3-8的要求。(3)学会初步评价林则徐。其理由是:尽管鸦片战争中关天培在虎门抗战牺牲,但是就个人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力来说他要远逊于林则徐。同时,教材对林则徐的介绍也仅仅局限于他主张禁烟和虎门销烟。因此学生对林则徐的评价肯定是不全面的,初步评价还是比较符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的。(4)通过自主学习和习题的训练,学生能感受到本学科的一个特点,即“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其理由是:从考试的角度上看,命题者在命题时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为简洁流畅。
为了确定教材的重难点,笔者特地让班上几个学习比较好的学生(水平与能力相当于城里学校的普通学生)提前预习教材,然后告诉笔者,哪些地方看得懂,哪些地方看不懂,哪些地方有疑问,对于鸦片战争除了教材上的内容还想知道哪些内容。之后笔者再结合课标要求、学情和教材内容后,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对《南京条约》的内容分析,教学难点定为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让学生合作探究的问题是:1.虎门销烟为什么不是用火烧而是用水和生石灰销毁?2.英国远离中国,为啥敢单挑中国?现在笔者以自己在赛课中如何突破这些教学难点为例,来说明关注学情的必要性。
师:请看下面的表格,通过分析左边的内容,完成右边的表格内容。
师:香港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英国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哪方面的主权? 生:领土主权。师:不错!请同学们模仿第一项所填的内容,说说“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税率必须和英国协商”这一条破坏了中国什么主权?生:关税主权。师:很好,是中国关税自主权。那么第三项内容破坏了我国哪方面的主权?生:审理权。 师:不错,专有名词叫做司法主权。师:上述三项主权本来是由我国独立行使的,鸦片战争后中国还能不能独立行使?生:不能!师:这说明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地位是不是开始丧失了?生:是的。师:鸦片战争除了这条影响以外,书上还有哪一句话?生: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师:什么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师:请看多媒体。所谓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而言的,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非全部的独立自主权。所谓半封建,也是相对于完全封建而言的,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主要指经济上自然经济解体)。师:根据刚才的表格分析,鸦片战争后,我国丧失了几项独立自主的权利?生:三项。师:有没有完全丧失所有的主权?生:没有。师: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封建制度被废除了吗?生:没有!师:五口通商以后,中国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英国的商品输入破坏了,中国也慢慢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现在你理解了“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句话的含义了吗?生:明白了。以上每条结论的得出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水到渠成的,符合学生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和认知规律。由于笔者对学情的准确把握,选择了合适的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循循善诱,让答案从学生口中得出,顺利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强化主体,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动力主要来自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又与两大因素有关,一种是来自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点滴成功,另一种是教师营造的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而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点滴的成功则来源于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肯定和赏识。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精心设计问题,难度不能太大,应以大部分学生经过学习思考都能回答得上来为标准。例如笔者在教学《鸦片战争的烽烟》的过程中,针对学生能看懂内容(教材第八十八页三个自然段的内容)的情况,设计了四个问题: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导火线)是什么?2.林则徐为什么极力主张禁烟?3.英国为什么要将鸦片大量走私到中国?4.英国将鸦片战争一直称为“通商战争”,这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实目的是什么?这四个问题学生只要能认真看书,基本都能回答上来,即使回答得不是十分准确,也是八九不离十。这让学生获得了一种成就感,进而平添了一份自信,兴趣自然也就有了。再如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英国为什么敢对中国清政府发动鸦片战争”这一问题时,笔者为他们补充了四则材料。学生有了四则材料作支撑就有话可说,结果课堂讨论的氛围很好,学生都纷纷举手要求发言。
学生的主体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还与教师能否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分不开,且二者是互相影响的。营造良好气氛的方法有很多,略举两例。比如:用微笑感染学生。微笑让学生对教师有一种亲切感,会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会让课堂气氛和谐。如果教师老是板着脸、虎着脸、黑着脸,那么他(她)的课堂注定是压抑的、烦闷的。再比如:学会欣赏学生。学生的能力有大小,教师要多表扬、多赞美、多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要学会给每个学生机会,甚至创造机会让后进生去体验一下成功的喜悦感。记得泰戈尔说过这样一句话:“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在上课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回答笔者都会给予表扬,从不吝啬。下面是笔者赛课中的一个片断。师:同学们刚才从不同的角度给予林则徐很高的评价,历史上也给他一个很高的评价———“民族英雄”。除了“民族英雄”这个荣誉称号外,如果让你给他一个荣誉称号,你会给他什么?生:禁烟形象大使、缉毒英雄、禁烟明星、禁烟达人……师:同学们真有创意!极富时代特色!学生听后会心一笑,课堂气氛更加宽松和谐了,这就促使其他的学生更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就形成良性循环。
四、彰显特色,善用灵动的教学语言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如果没有好的教学语言作支撑,就会让课堂失去鲜活的生命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可见教学语言的重要性。日常教学中的每一节好课,都会彰显出授课者独特的语言特色:有的形象生动,有的言简意赅,有的准确真实,有的通俗易懂,有的绘声绘色,有的风趣幽默,有的深入浅出,有的抑扬顿挫。效果不佳的课堂,语言往往也都有它们的共同点,比如:或平淡乏味,或词不达意,或言不传情。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善用灵动的教学语言来彰显自己的教学特色。实践证明灵动的教学语言确实让课堂增色不少。比如在讲述鸦片战争的借口时笔者是这样讲的: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让中国的老百姓很开心,让道光皇帝很长脸,但是谁却很受伤?生:英国。师:所以虎门销烟的消息一传回英国,英国的统治者就大为光火:我们一定得给中国一点颜色看看,让中国知道这个世界是多么的多姿多彩!于是英国派出远征舰队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鸦片战争正式爆发。再如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英国为什么敢单挑中国”这个问题后,笔者是这样小结的:从同学们分析的结果来看,英国虽然小,但是却很强大!中国虽然很大,但是只有重量!如果双方PK的话,谁将会被KO?生:中国。这两个片断的讲解让学生感受到幽默风趣的语言魅力。教学语言是丰富多彩的,一节课中教师可以用多种教学语言来表达自已的思想感情。比如在讲述鸦片战争中牺牲的爱国将领时笔者用悲壮低沉的声音说道:在鸦片战争中中国被英国KO在地!从刚才的视频中也可以看出来。在鸦片战争的过程中,尽管无力挽回败局,但是一些爱国官兵仍然奋起抵抗,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中国军人的尊严,现在我们就来认识和缅怀几位在鸦片战争中牺牲的爱国将领。学生在这种情境之下,对爱国将领肃然起敬。在讲结束语的时候,笔者用略带忧伤的口吻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拉开了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岁月的序幕。鸦片战争的烽烟早已随风散去,但是它却成为中国人民心目中永远的伤痛。十四年后,烽烟再起,又一场灾难降临到中国人民头上,它又带给我们怎样的伤痛呢?敬请关注第二次鸦片战争。学生听了以后全都沉默了,笔者知道这样的教学语言让学生受到了感染。
关注好课共性 优化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教学设计 紧扣课标 关注学情 强化主体 彰显特色
[中图分类号] 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教学设计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既能体现出一个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又决定着一节课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课堂教学设计成为众多一线教师努力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于2014年5月曾参加过上虞区优质课的评比,在历时一周的备课中,六易其稿,最终以“紧扣课标、关注学情、强化主体、彰显特色”的课堂教学设计特点获得了一等奖。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参赛《鸦片战争的烽烟》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谈谈一节好课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以供同行参考。
一、紧扣课标,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课标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扣住了课标,就等于抓住了一节课的灵魂,它让教师在教学中不会迷失方向,不会出现本末倒置现象。
例如:笔者在对《鸦片战争的烽烟》进行教学设计前,认真研读了课标对这节课的的要求:2-3-8列举实例,综合多种因素,认识清末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2-3-9讲述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和专制统治的故事,解析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2-4-6评述重要历史人物的功过,恰当说明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清晰了课标对这节课的导向,综合考虑后,笔者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四个:(1)知道鸦片战争的概况和《南京条约》的内容,理解它们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影响。理由是: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定了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南京条约》中规定的赔款,清政府势必要将它转嫁给老百姓身上,增加老百姓的负担。同时五口通商后,英国的商品输入势必造成中国沿海地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部分手工业者破产失业,这两条必然会促使人民对政府不满,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因此,确定这个教学目标就体现了课标2-3-8的要求。(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理由是:康乾盛世背后隐藏的各种危机以及与西方越拉越大的差距早就注定了鸦片战争失败的必然性。通过对中英双方差距的对比,学生不仅知道了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也对后来清政府对外战争胜少败多更好理解了。所以确定这个目标也体现了课标2-3-8的要求。(3)学会初步评价林则徐。理由是:尽管鸦片战争中关天培在虎门抗战牺牲,但是就个人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力来说他要远逊于林则徐。同时,教材对林则徐的介绍也仅仅局限于他主张禁烟和虎门销烟。因此学生对林则徐的评价肯定是不全面的,初步评价还是比较符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的。(4)通过自主学习和习题的训练,学生能感受到本学科的特点之一:“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理由是:从考试的角度上看,命题者在命题时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查的过程中越来越倾向于“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答题方法。因此,教师在平时要引导学生树立“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这种历史意识。
有了课标做向导和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了。正如赵亚夫教授所讲的那样:“教师教什么、如何教抑或说为什么教,都是由他确认的教学目标决定的。”[1]
二、关注学情,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
学情如同课标一样都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基础,只有真正了解了学情,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以学定教,制订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进而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如笔者在设计《鸦片战争的烽烟》导入环节时,最初选取了虎门销烟的纪念碑图片作为导入的素材,试上时效果非常不好,因为学生不认识烟枪为何物。于是再重新选择了一段《鸦片战争》的视频作为导入的素材。由于视频具有直观、形象、声形合一的特点,能再现鸦片战争历史风云,非常符合学生的胃口,结果,一上课就将学生的眼球抓住了。导入过程如下:“师:在上新课之前,首先让我们来观看一段视频。师:视频中交战的双方是谁和谁?生:中国清朝军队和英国军队。师:视频再现了当年中英双方交战的场景,我们后人将这场战争称为什么战争?生:鸦片战争。师:回答非常正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鸦片战争的烽烟,去了解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往事吧”。这样的导入显得极为简流畅。
为了确定教材的重难点和侧重点,笔者特地让班上几个学习比较好的学生(水平与能力相当于城里学校的普通学生)提前预习教材,然后告诉我,哪些地方看得懂,哪些地方看不懂?哪些地方有疑问?对于鸦片战争除了教材上的内容还想知道哪些内容?之后在结合了课标要求、学情和教材内容后,笔者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对《南京条约》的内容分析;教学难点定为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让学生合作探究的问题是:1.虎门销烟为什么不是用火烧而用水和生石灰销毁?2.英国远离中国,为啥敢单挑中国?现在笔者以自已在赛课中就如何突破这些教学难点为例,来说明关注学情的必要性。
师:请看下面的表格:通过分析左边的内容,完成右边的表格内容。
《南京条约》及其附件部分内容破坏的主权
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税率必须和英国协商
会审公廨中规定外国领事可以和清朝官员共同参与案件的审理
师:香港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英国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哪方面的主权?生:领土主权。师:不错!请同学们模仿第一项所填的内容,说说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税率必须和英国协商这一条破坏了中国的哪些主权?生:关税主权。师:很好,专有名词中关税自主权。那么第三项内容破坏了我国哪方面的主权?生:审理权。师:不错,专有名词叫做司法主权。师:上述三项主权本来是由我国独立行使,鸦片战争后中国还能不能独立行使?生:不能!师:这说明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地位是不是开始丧失了?生:是的。师:鸦片战争除了这条影响以外,书上还有哪一句话?生: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师:什么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师:请看多媒体,展示其定义:所谓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而言的。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非全部的独立自主权。所谓半封建,也是相对于完全封建而言的。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主指经济上自然经济解体)。师:根据刚才的表格分析,鸦片战争后,我国丧失了几项独立自主的权利?生:三项。师:有没有完全丧失所有的主权?生:没有。师: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封建制度被废除了吗?生:没有!师:五口通商以后,中国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英国的商品输入破坏了,中国也慢慢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现在你理解了“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句话的含义了吗?生:明白了。以上每条结论的得出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水到渠成的,符合学生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和认知规律。由于笔者对学情的正确把握,选择了合适的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循循善诱,让答案从学生口中得出,顺利的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要强化主体,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又与两大因素有关,一种是来自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点滴成功;另一种是教师营造的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而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点滴的成功则来源于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肯定和赏识。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精心设计问题,难度不能太大,应以大部分同学经过学习思考都能回答得上来为标准。如笔者在教学《鸦片战争的烽烟》的过程中,对于学生能看懂内容(教材第88页三个自然段的内容)时,设计了四个问题: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导火线)是什么?2.说说林则徐为什么极力主张禁烟?3.英国为什么要将鸦片大量走私到中国?4.英国将鸦片战争一直称为“通商战争”,这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实目的是什么?这四个问题学生只要能认真看书,基本都能回答上来,即使回答得不是十分精准,答案也是八九不离十。这让学生获得了一种成就感,进而平添了一份自信,兴趣自然也就有了。再如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英国为什么敢对中国清政府发动鸦片战争?”时,笔者为他们补充了四则材料。由于学生们有了四则材料作支撑,使得都有话可说,结果课堂讨论的氛围很好,学生都纷纷举手要求发言。
学生的主体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还与教师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分不开的,且二者是互动的,会产生良性循环。营造良好气氛的方法有很多,略举两例。比如:用微笑感染学生。微笑让学生对教师有一种亲切感,会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会让课堂气氛温和。如果教师老是板着脸、虎着脸、黑着脸,那么他(她)的课堂注定是压抑的、烦闷的。再比如:学会欣赏学生。学生的能力有大小,教师要多表扬、多赞美、多激励学生。在课堂上要学会给每个学生机会,甚至创造机会让后进生去体验一下成功后的喜悦。记得泰戈尔说过这样一句话:“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在上课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回答笔者都会给予表扬,从不吝啬。下面是笔者赛课中的一个片断:师:同学们刚才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林则徐很高的评价,历史上也给他一个很高的评价——“民族英雄”。除了“民族英雄”这个荣誉称号外,如果让你给他一个荣誉称号,你会给他什么?生:禁烟形象大使、缉毒英雄、禁烟明星、禁烟达人……师:同学们真有创意!极富时代特色!学生听后会心一笑。课堂气氛更加宽松和谐了,促使其他的学生更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就良性互动起来。
四、要彰显特色,善用灵动的教学语言
一节好的教学设计如果没有好的教学语言作支撑,就会让课堂失去鲜活的生命力。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2]可见教学语言的重要性。日常教学中的每一节好课,都会彰显出授课者独特的语言特色:有的形象生动;有的言简意赅;有的准确真实;有的通俗易懂;有的绘声绘色;有的风趣幽默;有的深入浅出;有的抑扬顿挫。效果不佳的课堂,语言往往也都有它们的共同点如:或平淡乏味;或词不达意;或言不传情。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善用灵动的教学语言来彰显自己的教学特色。实践证明灵动的教学语言确实让课堂增色不少。如在讲述鸦片战争的借口时笔者是这样讲的:“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让中国的老百姓很开心,让道光皇帝很长脸,但是谁却很受伤?生:英国。师:所以虎门销烟的消息传回英国,英国的统治者大为光火:我们一定得给中国一点颜色看看,让中国知道这个世界是多么的多姿多彩!于是英国派出远征舰队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鸦片战争正式爆发”。再如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英国为什么敢单挑中国?”这个问题后,是这样小结的:“从同学们分析的结果来看:英国虽然小,但是却很强大!中国看起来很大,但是却是肥大!英国虽然小,但是有力量!中国虽然很大,但是只有重量!如果双方PK 的话,谁将会被KO? 生:中国”。这两个片断的讲解,学生感受到了幽默风趣的语言魅力。教学语言是丰富多彩的,一节课中教师可以用多种教学语言来表达自已的思想感情。如在讲述鸦片战争中牺牲的爱国将领时笔者用悲壮低沉的声音说道:“中国将会被英国KO在地!从刚才的视频中也可以看出来。因此在鸦片战争的过程中,尽管一些爱国官兵奋起抵抗,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中国军人的尊严,但是也无力挽回败局。现在我们就来认识和缅怀几位在鸦片战争中牺牲的爱国将领。”学生在我悲壮低沉的声调中也变得肃然起敬。在讲结束语的时候,我用略带忧伤的口吻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拉开了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岁月的序幕。鸦片战争的烽烟早已随风散去,但是它却成为中国人民心目中永远的伤痛。十四年后,烽烟再起,又一场灾难降临到中国人民头上,它又带给我们怎样的伤痛呢?敬请关注第二次鸦片战争。”学生听了以后全都沉默了,我知道我的教学语言让学生受到了感染。
以上四条认识和感悟是笔者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在赛课过程中的一次集中运用,它们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和基本要素。教师研究课堂教学设计的目的就是要把握好这些基本要素,结合自身的优势大胆创新,充分设计出属于自己特色的课堂,凸显个性,彰显特色。
[ 参 考 文 献 ]
[1]赵亚夫,徐锡成,刘红梅.历史教学设计的流程、诊断与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1).
[2](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徐世贵.教师快速成长的10个要诀[M].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2012.
关注好课共性 优化教学设计 篇4
内容再要:小学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一直以来是让体育教师最头痛的事情。可爱的一年 级新生们对一切都不熟悉,所以遇到的问题相对来说也比较的多特别是课堂效率极其的低下。可是我们怎么样才能上好低年级的课呢?经过自己的不断反思和总结逐渐发现对于低年级的教学来说更应该关注其中的各个细节,做到让细节来强化课堂效率。
关 键 词:课前细节;游戏细节;情感细节
有人说,细节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对教师而言,细节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大部分教师想努力的去做好教学工作,但是有时事与愿违,许多在教学上的工作往往做不好,做不到位。最终的原因就是细节工作没有做好。若内容为课堂教学之灵魂,结构为骨架那么细节就是血肉,是整个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想在课堂上取得好的效果,必须在细节上多下功夫。对于低年级的体育教学工作来说更是不能有丝毫的大意和懈怠。因为他们放进入学校不久之前都没有上过体育课,所以我们必须每节体育课都注重细节教育,以此来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上课习惯和达到正常教学工作的要求。
一、抓住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 做好课前细节功课
小学低年级学生刚告别幼儿园,踏入小学的门槛,一切都是新的,感觉非常不适应。他们天真烂漫,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但是由于年龄小,正在成长时期,各方面都不成熟,幼小的心灵易受影响。通常的特征是意志力比较差,爱表现,注意力比较短,再加上他们活泼、好动,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律性也比较差,特别是在遇到难度较大的活动时,容易采取放弃或半途而废的态度。因此要想在短时间内,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到一起,从而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掌握知识。这就要教师在课前充分的了解班级的学情,提前的察看上课的场地、合理的布置上课时的器材。而且教师还要认真细致的备课,抓住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讲练时间。比如:在课前,我们为了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就要选择一些能够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游戏。如“快快集合”“反口令”“抓手指”等。通过这类游戏可以迅速的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再比如:我在上二年级的立定跳远的时候,课前观察到学校的沙坑只有两个,而且沙土都很硬了。这时我就要在课前把沙坑的沙土重新翻动使它变软,可以有效的预防学生脚踝或者是安全事故的发生。再根据只有两个沙坑来合理的制定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练习的强度。
二、关注低年级体育游戏教学的细节
1.遵守游戏规则细节 养成规则意识
我们在上一年级的体育课时运用的最多的还是游戏教学法所以让学生在做游戏时,一定要对他们进行游戏规则的教育,使其形成守规则的意识和习惯。以我们平时做得最多的“大渔网”游戏为例子,设一个篮球场为池塘,要求捕鱼人和小雨只能在池塘中进行游戏,只要是跑出池塘就算是捕鱼成功。但是我们在实际的上课时学生经常的跑出篮球场,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提高遵守规则的意识而且不加以制止会养成不好的习惯对以后的上课会造成不小的难度。为此我们应对所有的学生进行遵守规则的教育。我平时的做法是,在开始游戏前先让学生在规定的篮球场内进行快速集合的热身游戏。当我们叫他们快速散开时,学生必须在场地内散开,但是不能超出篮球场。当我开始吹哨时学生应立即集合。然后在进行对捕鱼人训练,要求他们手拉手为小鱼人,手不能断开否则捕到小雨不算数。再就是教师游戏前要重点的强调规则的重要性,并亲自进行示范捕鱼人的动作,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游戏规则的意识。
2.注重游戏安全细节 预防教学事故
我们还是以“大渔网”为例子,当小鱼在有限的场地内自由的跑动时,特别是就一个篮球场有40几个学生空间比较小,所以很容易造成相撞或者是摔倒的现象。而对于“捕鱼人”随着人数的不断增加,学生手拉手在奔跑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方向和速度的控制,会由于惯性两边的学生就很容易被甩出去,而且中间的一些学生一旦被两边的学生拉着肩部很可能会受伤。为此,我们在讲解游戏的时候,教师应要求学生要多集中注意力进行观察,注意避让,不要跑得太快,当小鱼被捕到的时候更不可强行进行冲撞,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提高游戏技巧细节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取得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游戏技巧的运用。比如在一年级一次课上“老鹰抓小鸡” 的游戏中教师可以在游戏前对学生的抓鸡和躲避技巧进行传授。如,因为缺乏动脑思考的习惯和团结协作的意识,扮演“小鸡”的学生们往往因为头尾不一致,队伍在行动开始时很快扭在一起,随即就会散开。此时教师应该及时的关注到这个细节,随即把一组扮演小鸡的学生到一边,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然后再进行补充,把看到的问题一一向学生说明,最终让学生形成“目标统一、齐心协力、行动一致”的意识,进而可以有效的躲避老鹰的攻击。通过这一细节的考虑,不但可以让学生懂得在游戏的时候要善于思考问题,而且要让学生在技巧细节中感受到成败的体验。
三、把握情感细节 调动学生积极性
情感是师生沟通的纽带,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才能实现教学的效果。我们在平时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能够触发学生积极性的情感细节。比如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加油的手势、一句鼓励性的话语等这些小细节都能对学生产生很轻的感染力和号召力,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细节中受到教育,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所以我们在低年级的体育课堂教学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首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二年级的体育课集合队形一般常规采用四列横队,时间一长,这些小孩子们就觉得很单调。所以我从最简单的集合队形入手,用不断变换队形的方法,满足小学生喜好不定的心理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我在一节室内课上让学生去想一想,在集合队形上能否变化一下?于是,这些小孩子们的想法真是令我惊讶,有的学生说把队伍排成正方形、有的说排成三角形、也有的说排成“十”字形等等„„这次课后根据学生提出的队形有选择的在下次课上排列,这样,每经过一段时间都有新的队形新的变化,而且这样一来,学生兴致高、集合快、精神面貌大大好转,每次一上课学生们总是迫不及待地排好队等待老师的到来,对体育课的关注也会大大的提高。
2.其次上课时要有热心和耐心
在对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中一定要有热心和耐心。比如在教低年级广播操时有些动作学生一时掌握不了,教师千万不可急躁,更不能埋怨,而要满腔热情地帮助、指导学生。有一次,在教二年级广播操的跳跃运动时,班里的很多同学总是跳的不协调,再加上天气燥热,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沉闷下来。这时我马上走过去安慰、鼓励他们,进行耐心讲解并示范,帮他们练习了几次,还叫做的好的同学一对一的进行帮扶练习,这样班里的这些同学有了进步,课堂气氛又活跃起来了。还有一次就是一年级的队列练习,我们立正要求脚跟并拢,脚尖分开,双手五指并拢贴在裤缝。由于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立正时可能不符合要求。出现这种情况,教师不一定要进行直接的批评,而是要热心的去教他。比如,采取表扬旁边一个动作正确的学生的方法,或者是在他面前再做一次正确的示范时可能他就学会了。
3.关注学生情感 创设情感氛围
体育课中有很多的教学内容都需要我们的学生反复的练习,但是练习的时间长了,学生就会长胜厌烦的情绪,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如一年级的转体教学时,按照传统的练习方法是要不断的练习左右转体,可是学生们往往没有转上两圈他们就感觉到累了,还不停的抱怨:“老师我不想转了!”这时教师可以说:“那下面我们来做个交通信号灯的游戏。凡是没有安装信号灯的指示转动方向的我们叫他给大家唱首歌”这样学生们的兴趣又被激发出来,课堂的氛围一下子活跃来起来。再比如,在一次二年级的50米比赛中,我们班有个小胖子跑出来的成绩还不如女生的成绩一下子被同学们喊了出来,大家都笑话他。这时我看见他的脸涨得通红眼泪都流下来了,我赶紧的制止了同学们的取笑把他拉到操场的一边,像个大哥哥一样的安慰、鼓励他,等他心情平静的时候开始正面的引导他让他走出比赛的阴影。一下子他马上又活跃了起来还说:“老师我要练习跑步,把他们都追过去。”所以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情感表现及时的沟通并进行引导为其创设积极的情感氛围。
课堂细节虽小,却能闪耀出教育的大智慧、大理念,折射出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与教学责任,成功的体育课堂离不开教学上的各个细节。我们不仅要关注课前细节、游戏细节、学生的情感细节等而且要从细节入手、善于运用课堂细节,从而提高低年级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参考文献:
关注新长兴人 优化人口环境 篇5
关注新长兴人 优化人口环境
——雉城城派出所 朱艳
暂住证退出历史舞台,居住证隆重推行,居住证其立法理念更显人性化,管理体制更加科学规范,有效地增强了流动人口的归属感。居住证分浙江省临时居住证和浙江省居住证两种,浙江省居住证使用范围更广、有效期更长,持有浙江省居住证的新居民除了可享受《浙江省临时居住证》的待遇外,还可享受有关培训、教育、生育、医疗保险、选举等方面的待遇。今年是全县公安机关连续第三年将事关民生的重大警务行动面向社会征集意见和建议,最终由群众票选确定了 “惠民十大行动”,其中有一项是新居民服务维权行动,目的是为了切实维护好新居民的合法权益,让他们平等享受公共资源和服务,是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的关键。为加快推行居住证制度,雉城派出所高度重视新居民管理服务工作,以“惠民十大行动”为契机,联合雉城镇综治办,实行层层负责、分级管理模式,结合实际,多措并举,主动与辖区单位企业联系,加强宣传推广工作,为有需要的群众上门服务,及时做好流动人口调查和登记工作,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雉城派出所所辖区约有22800的外来人口,已按辖区外来人口800比1的比例为标准超额完成了271人,更好地管理和服务了外来人口。
关注好课共性 优化教学设计 篇6
12月1日是百度凤巢系统正式上线的日子,其实在这之前凤巢系统已经上线了,这次是正儿八经跟大伙说一声而已.而近期百度大范围更新更是牵动了广大 站长的心.受影响的网站很多,卢松松也看到各个网站的排名下滑甚至K站.而这次卢松松通过对百度凤巢系统的分析、对网站的影响来分析我们站长应该怎样做网站优化?
我对百度凤巢系统一点分析
1:凤巢系统主要面向对象是百度客户、广告主、企业主,而非网民.
2:竞价排名系统不会退出,风巢系统将和竞价排名系统共存.
3:凤巢系统并不是换汤不换药,新功能比竞价排名系统更强.
4:被CCTV曝光百度的一些灰色、欺诈性关键字推广将由凤巢系统接替.
5:而一些未被曝光、依然赚钱的小部分广告将继续由竞价排名系统管理.
百度凤巢系统对普通网站的影响
1:凤巢系统一上线就K了一大批作弊网站,但也误K了一部分正规站.这时候,其实不必惊慌,这是正常的调整,不用太在意一两天百度对你网站的搜索权重.
2:近期百度会更新很频繁,会恢复一部分站,更会K大部分站.未来谁的站会被K掉,卢松松也不知道,大家一起祈祷吧.
3:百度与互联网协会、通信标准化协会联合制定的“SEM标准”将起作用.大家抓紧去研究下《搜索营销标准与规范》啊,对网站优化很有帮助的.
4:大网站的搜索权重将更高,一旦你的文章被大网站,你将死的更惨.需要时刻准备维护站长的利益,防止文章被恶意转载.
5:SEO/关键词优化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你的网站如果靠百度关键词活着,影响较大.
面对凤巢系统,我们站长做点什么?
1:百度是要做好为用户提供精准而优质的搜索结果,所以我们只需要做一个对用户有好的网站就够了.
2:求神拜佛不可取,骂来骂去、抱怨更不可取,报道说,人90%烦恼都是自己想出来的.
3:避免做热门关键词优化,切忌过度优化.
4:使劲做好用户体验.不仅仅是做好网站内容、网页设计、网站优化、用户对网站的易用性都要做好.
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篇7
我区教研室和进修学校在三、四月份开展的“摸底听课”活动中,发现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多多少少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现将一些共性问题归纳整理,以便教研员针对这些问题,积极研究对策,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存在问题如下:
一、教育理念方面
1、部分使用课标教材的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目的理解不到位,虽然课堂上学生行动有了自由,但教师在思想上仍然是学生的主宰,平等民主的思想还停留在形式上。
2、部分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方面有所欠缺,在教学中处理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时方法不当。
3、部分教师受旧教材的束缚,对课标教材缺乏正确的认识,对课标教材渗透的新理念体会不深,所以在教学中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4、部分教师不能正确把握“愉快教育”、“快乐学习”这一思想,为了使学生高兴,把课堂变成活动场,生硬塞进大量的表演、游戏等,偏离了教育主题。
二、教师素质方面
5、部分教师自身知识功底不厚,基本功不扎实,对教材理解肤浅,只看到了教材表面的现象,挖掘不到教材的内涵。如:语文教师对课文中蕴含的感情理解不到位,使教师和文本、作者的对话停留在
据多半时间,轻视学生信息搜集的能力。
15、部分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品德养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16、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教师在学生讨论或动手操作时,只是旁观者,不能深入学生中间,做有效的指导。
17、有些教师上实验课不在实验室上,有部分教师实验操作流程不规范,学生操作时,教师无指导或指导不到位。
18、部分教师备课脱离不开教材的束缚,死板教条地去扣教材,不能纵观全面,灵活地去运用教材。
19、部分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课堂上预设性问题多,生成性内容少,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一问一答,教学中没有灵光、没有创新。
导学与探究教学之共性偶见 篇8
导学与探究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洪潮中两朵靓丽的浪花,是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两种优势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不论导学,还是探究,其教学的最终归宿都是“努力去教,使你的学生逐渐不需要你的教育,也就是要他们渐渐地越来越多地得到一种能力,能使自己成为自己的教育者。”(苏联・斯卡特金《中学教学论》第21页),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把这个思想提高到教学原则来论述教学:“要激励学生独立地研究真理”或者“激励学生的认识素质,使他们在掌握和找寻真理中得到发展”(《第斯多惠教育文选》第136页)。
同时,导学和探究教学的实践也再次印证了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的教学条件之一,即“使师生发生精神联系的几十条、几百条通道,就是同向人的内心世界的小径,它们是师生之间产生友谊和同志感的最重要的条件”。这种注重师生关系协调和一致的教学民主理念,在辽宁省盘锦市魏书生老师的“合作型”教学风格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他看来“教师和学生的出发点如果都立足于建立‘统一’的师生关系,那么许多矛盾都可以迎刃而解”。导学和探究也正是从根本上摈弃了中国古代传统教学的“师道尊严”及学生“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德国・赫耳巴特)的历史性痼疾,树立起了“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新型教学理念。
就导学而言,教师的“导”要通过学生的“学”来实施,学生的“学”要依靠教师的“导”来进行。因此,导学就要求教师能“导”,要“导”得合理,“导”得恰到好处。学生“自学迷惑莫解,须引导;自学思路闭塞,须开导;自学兴趣索然,须诱导;自学迷途待返,须顺导;自学郁结淤滞,须疏导;自学缺漏薄弱,须辅导;自学背离方向,须教导。凡此等等,皆需因时因势,采用不同的导法与学法。如能学之有术,始能学有创造”(黎见明、彭华生著《语文导读与创造学法》第38页)。从某种意义上说,导学融汇了我国传统教育的精髓及国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掘学生智力潜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探究与导学结构不同,它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的达标进行教学,避免盲目性。具有“更强的问题性、更强的实践性、更强的参与性、更强的开放性”的特征。教学方法并未限制,关键是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因此,探究教学可采用“导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仍要始终确认学生为认识主体和发展主体,教师为学生探究提供各种有利的条件,绝不能越组代庖,只能处在主导的位置,关键在“导”,起好教学的组织作用,并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求知。即用启发、诱导的方法,疏导重难点,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发展其智力能力。促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的投入学习。教师与学生对学习目标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进行“探究”,学生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教育指导的技术是如何唤起儿童的‘自我运动’,指引方向,促进儿童形成调节并改进自己的创造性、自立性、首创性,以及调节并改进自己的行为的能力。”(科斯鸠克语)导学与探究殊途同归,曲境通幽,不谋而合的实践着这种既是教法又是学法的研究。其核心都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目的都是激发学生的内部动力,使其积极读书,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积极实践操作。教法上都要考虑如何从“导”的角度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的方法,以及在不同学科中的认知、情感、操作三个领域如何进一步深化。
总之,导学与探究教学都是教改中产生的很有价值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它们在理论基础与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能力培养以及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法,实现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如果使用恰当,势必给教学带来新的动力和生机。 导学与探究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洪潮中两朵靓丽的浪花,是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两种优势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不论导学,还是探究,其教学的最终归宿都是“努力去教,使你的学生逐渐不需要你的教育,也就是要他们渐渐地越来越多地得到一种能力,能使自己成为自己的教育者。”(苏联・斯卡特金《中学教学论》第21页),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把这个思想提高到教学原则来论述教学:“要激励学生独立地研究真理”或者“激励学生的认识素质,使他们在掌握和找寻真理中得到发展”(《第斯多惠教育文选》第136页)。
同时,导学和探究教学的实践也再次印证了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的教学条件之一,即“使师生发生精神联系的几十条、几百条通道,就是同向人的内心世界的小径,它们是师生之间产生友谊和同志感的最重要的条件”。这种注重师生关系协调和一致的教学民主理念,在辽宁省盘锦市魏书生老师的“合作型”教学风格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他看来“教师和学生的出发点如果都立足于建立‘统一’的师生关系,那么许多矛盾都可以迎刃而解”。导学和探究也正是从根本上摈弃了中国古代传统教学的“师道尊严”及学生“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德国・赫耳巴特)的历史性痼疾,树立起了“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新型教学理念。
就导学而言,教师的“导”要通过学生的“学”来实施,学生的“学”要依靠教师的“导”来进行。因此,导学就要求教师能“导”,要“导”得合理,“导”得恰到好处。学生“自学迷惑莫解,须引导;自学思路闭塞,须开导;自学兴趣索然,须诱导;自学迷途待返,须顺导;自学郁结淤滞,须疏导;自学缺漏薄弱,须辅导;自学背离方向,须教导。凡此等等,皆需因时因势,采用不同的导法与学法。如能学之有术,始能学有创造”(黎见明、彭华生著《语文导读与创造学法》第38页)。从某种意义上说,导学融汇了我国传统教育的精髓及国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掘学生智力潜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探究与导学结构不同,它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的达标进行教学,避免盲目性。具有“更强的问题性、更强的实践性、更强的参与性、更强的开放性”的特征。教学方法并未限制,关键是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因此,探究教学可采用“导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仍要始终确认学生为认识主体和发展主体,教师为学生探究提供各种有利的条件,绝不能越组代庖,只能处在主导的位置,关键在“导”,起好教学的组织作用,并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求知。即用启发、诱导的方法,疏导重难点,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发展其智力能力。促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的投入学习。教师与学生对学习目标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进行“探究”,学生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教育指导的技术是如何唤起儿童的‘自我运动’,指引方向,促进儿童形成调节并改进自己的创造性、自立性、首创性,以及调节并改进自己的行为的能力。”(科斯鸠克语)导学与探究殊途同归,曲境通幽,不谋而合的实践着这种既是教法又是学法的研究。其核心都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目的都是激发学生的内部动力,使其积极读书,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积极实践操作。教法上都要考虑如何从“导”的角度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的方法,以及在不同学科中的认知、情感、操作三个领域如何进一步深化。
关注好课共性 优化教学设计 篇9
段双全
(浙江海洋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舟山 316000)
摘要:文学作品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最大比重。在文学作品教学与教研实践中,教学和教研者们往往习惯从文本体裁特点出发去确定教学个性内容,而对教学共性内容有所忽视,因此造成了教学共性内容不同程度的缺失。本文认为文学作品教学共性内容是文学作品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个性内容的基石,不先把握好共性内容,就根本不可能把握好个性内容。文学作品教学共性内容是来源于我国古代文论的四个字:言、象、情、志。
关键词:文学作品;共性内容;言;象;情;志
文学作品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据统计,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年级)文学作品达86.1%,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文学作品达70.6%,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必修5)①文学作品也占65%。既然文学作品是阅读教学主体,那么首先就要弄清楚“教什么”这个问题。据一线观察,长期以来文学作品教学与教研走的都是按体裁确定教学内容的路子。这种路子似乎突出了体裁个性,但实际上由于忽视共性,最终造成的是共性个性双缺失——这从文学作品教学效果不彰可以体察到。与惯常路子相反,笔者认为,搞好文学作品教学的关键首先不是确立个性内容问题,而是确立共性内容问题。
一、文学作品教学共性内容确立
文学作品教学共性内容,不是从体裁角度确立的内容,而是从文类角度确立的内容。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这四种文学样式,从体裁讲,有其个性,但从文类讲,有其共性。而这种文类的教学共性内容是来源于我国古代文论的四个字:言、象、情、志。
(一)“言象情志”确立理由
1、课程标准说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说“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1]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就是从教学共性内容角度表述的,抓其关键词有四:一是“语言”,二是“情境和形象”,三是“情感”,四是“自然、社会、人生的启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说“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
[2]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这里,虽然出于高中文学作品教学程度性考虑,增强了文学性表述,但依然是从教学共性内容角度归纳的。其中显性关键词是“形象”“情感”和“文本意义”,隐性关键词是“语言”——因为文学鉴赏的性质与过程决定,要感知形象、体验情感、建构文本意义必须借助语言,语言是文学鉴赏的基础。也即两大课标都从共性角度确立了文学作品教学内容:言、象、情、志。
2、教研论者说法
教研者也如是说。譬如,有论者认为,文学作品教学应“探究有意味的语言形式”“探
[3]究复杂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探究作品或文本的主题”“探究文本艺术形式的意义”。
实际上,这位论者只论述到了“语言(言)”和“主题(意)”两项内容。因为“语言形式”“文本艺术形式”都属于“言”方面内容。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也不等于“人物形象”,而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判断,实质上也属于“意”方面内容。因此,这段论述跟课程标准中的表述相比,不仅欠缺了“形象”“情感”两方面内容,论证思维还欠严密,像“探 ①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7-9年级)共6册,每册6单元共36单元,5个单元涉及非文学作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共六册,1-5册每册6单元,6册4单元共34单元,10个单元是非文学作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共5册,每册4单元共20单元,7个单元是非文学作品。若加上附录的古典诗词等,文学作品占有的比例更高。
究有意味的语言形式”这一表达就挂一漏万。对文学作品教学共性内容有全面而深入论述的是孙绍振教授。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就一直倾心语文教研的孙教授,虽以“名作细读”蜚声语文教坛,但他的“细读”是建立在共性内容基础上的细读。他说,“拘执于单纯微观的研究,难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宏观的考究,就是把单个的作品还原到它所产生的艺术谱系中去,不但探究树木发生的历时性过程,而且从共时性的方面观察树木与树木之间的关
[4]系”,他还说,“具体分析就是把普遍概括中不得不牺牲的个别性还原出来”,这里“宏观的考究”“从共时性的方面观察”以及“普遍概括”等都谈的是在文学文本鉴赏时要重视共性内容。而孙教授在新著《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中以“古典诗词常见主题
[5]分析”“古典诗词常见意象分析”“古典诗词常见主体情感体验分析”作为诸章的标题,也充分体现了其细读强调“主题”“意象”“情感”等文学作品共性内容的实质。
(二)“言象情志”双线缺失
课程标准和一些教研者都告诉我们要重视文学作品教学共性内容,但一线教学与教研,强调体裁个性内容却是主流,这就造成了文学作品教学共性内容的双线缺失。
1、一线课堂共性内容缺失
一线课堂,教者如是教:讲诗歌必讲意象与情感,讲小说必讲环境、情节、人物,讲散文必讲“形”与“神”,讲戏剧必讲动作(语言)和冲突——这就是一线文学作品教学常态。也就是说,不少文学教学者只习惯从体裁角度来讲文学作品,是就诗歌而讲诗歌,就小说而讲小说,就散文而讲散文,就戏剧而讲戏剧,而没有从共性内容或者说没有明确意识到从共性内容“言象情志”的角度来讲授文学作品,这就造成了一线文学作品教学共性内容不同程度的缺失(只要你剖析一线课例,就会发现不少课例共性内容是残缺的,很少能找到“言象情志”真正齐全的课例)。显然,只是一味强调文学作品的体裁个性,忽视文学作品的内容共性,是有违文学鉴赏规律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的,也是不利于文学作品教学的低耗高效的。当然,透彻了解体裁个性是文学作品教学的终极追求,我们强调内容共性,也不是要否认体裁个性。我们只是认为:在没有把握共性的基础上讲个性,不仅不能突出个性,相反还丧失了共性。这样,共性个性都虚设,文学教学也就完全失去了本真——成为非文学教学。由此可见,文学课堂教学共性内容缺失不是小问题。
2、一线教研共性内容缺失
一线教研指由高校教研者主持的中学教研者参与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十分紧密的教研。
①在一线语文教研专家中,王荣生教授是最重视教学内容确立并卓有建树的一个。但可惜的是,从他所评析的有些文学作品课例来看,他所关注的也主要是从体裁出发的个性教学内容而非从文类出发的共性教学内容,他甚至还排斥共性教学内容。譬如,在评析《竹影》一课,针对教师设置的“那么,在月光下孩子们做了哪些有趣的事”这个问题时,他评析道:“不知是什么。这是典型的弱智问题,凡是有眼睛能识字的人都能‘发现’写了哪几件事,教《背
[6]影》要学生去‘找’写了几次背影、流了几次泪等等,皆是没事找事。”文学作品大多具有叙事性,“事”是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是最基本的“象”,从象的识别走向情、志分析是文学作品鉴赏的基本逻辑,也即象是情、志分析的基础,文学作品鉴赏怎么能跨越象而空谈情理呢?可见王教授的这一评论有失偏颇。而史玉辉、步进两位老师的研究具体体现了一些教研者从体裁个性角度确立教学内容的程度。他们不仅强调要根据文体(体裁)确定教学内容,而且强调要“辨识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而这里的“文本体式,即文本文体的特[7]定样式”,也即文体的文体——亚文体。并且这种“亚文体”还不是一级,而是二级,因为在这个“体式”之前还有一个“体变”。结合举例可知其文类文体分类逻辑如下:
文本 ——文类 ——文体(亚文类)——体变(亚文体)——体式(个性亚文体)《黠鼠赋》 ——古散文 ——赋 ——文赋 ——苏轼文赋 《桥边的老人》——文学作品——小说 ——现代小说 ——海明威现代小说
由此可见,一线教研者的体裁个性教研到了何种“精细”程度。这并没有错,但问题是,共性预示个性,个性蕴含共性;共性是个性的基础,个性是共性的具体化——个性不能脱离 ① 其语文课程论专著有《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共性。因此,笔者认为,当下中学文学作品教学内容确立存在的最大问题,不是教学个性内容难以确立,而是教学共性内容的缺失。或者说,是教学共性内容缺失才造成了教学个性内容难以确立——因为其基也薄薄,其屋也摇摇。一线教研轻共性倾向的危害是:使教研失去厚实根基,丧失引领教学功能,不能形成语文教学共性内容的拨乱反正。
二、“言”的教学内容与理据
“言”内涵丰富,是语文文本教学第一内容。可在中学文学作品阅读课堂,“言”的教学却失之偏狭,有些人甚至认为“言”的教学就是教字词句。其实不尽然,因为在形式主义语言学那里,“言”代表一切文本形式。“言”,不仅指言本身,还指言的各种组织形式,如表达方式、表达技巧。并且“言”的任何异动和变化都意味着文本形式的异动和变化。
(一)“言”的教学内容
1、语言本体
语言本体就是语言本身。语言本体教学内容主要是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字词句也即语法修辞知识。古代汉语字词句知识包括多音字、异读字、活用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判断句、疑问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和文言修辞格等内容;现代汉语字词句知识,包括字、语音、语素、词、短语、单句、复句、句群、修辞等内容。不要轻视这些常识,不要以为这是老生常谈,它们是文本教学的基础,是文学作品鉴赏最基本内容。正因其奠基性和重要性,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附录3语法修辞知识要点”“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
[1]本字表”“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的形式宣示了语言本体知识的重要性。
2、表达方式
王荣生教授说“表达方式是指表述特定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手段”;他认为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表达方式’,则已经完全被搞乱了,非得拨乱反正不可”;他所列举与辨析的表达方式有“记叙(叙述、叙事)”“描述(形状、记述、描写)”“阐释(解说、说
[8]明、解释)”“论辩(议论、论说)”,类似于通常所说的叙述、描写、说明和议论。王教授没有谈到另一种表达方式“抒情”。而笔者认为,根据文学作品表达方式运用实际,叙述、描写和抒情是三种惯用方式。当然,要理解这三种方式,还需要了解其基本方法。叙述,即记叙与述说事情经过或人物经历,其基本方法是顺序、倒叙、插叙和平(分)叙。描写,即描绘与模写人、景、物或场面,其基本方法是白描与细描。抒情,是一种由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对作品中的人、事、景、物抒发主观感受、表达情感的表达方式,其特点是依赖其他表达方式而存在,其基本方法是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3、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也叫表现手法(技巧)、艺术技巧。它是语言表达方式基础上的提高,是对语言和表达方式的灵活、综合运用,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语言艺术技巧。具体说来,文学作品表达技巧主要有叙述技巧、描写技巧和结构技巧。
叙述技巧,也叫叙事技巧,分一般技巧和辨证技巧:一般技巧有悬念、巧合、突变(陡转)和误会,辨证技巧有疏密法、抑扬法、擒纵法、张弛法等。描写技巧即描写人、景、物的技巧,也分一般技巧和辨证技巧:一般技巧有衬托、烘托、对比、夸张、象征,辨证技巧有虚实法、动静法、形神法和反常合道艺术等。结构技巧,也即设置文本线索、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层次段落的叙事形式技巧,也有一般和辨证技巧:一般技巧有彩线穿珠法、呼应法、承转法等,可以使结构完整、严密;辨证技巧有明暗法、断续法、分合法等,可以使结构曲折新颖多变。
西方叙事技巧主要体现在现代文学作品中。譬如,经典叙事学中就富含叙述时序、时距、时频、人称、视角、结构等形式技巧。西方现代文学常见的叙事技巧有:重视心理描写的意识流、重视叙事结构连接的蒙太奇、重视语言异质性的陌生化手法、重视内容和形式怪诞性的荒诞技巧以及重视描写梦境、幻觉和神灵鬼魂的魔幻手法等。
(二)“言”的教学理据 “言” 的教学理据当然跟语言学特别是内部语言学密切相关。但作为文学作品之“言”,其理论基础主要是我国古代文论和西方的文体和文本批评。
1、古代文论论“言”
我国古代文论论“言”主要有如下观点。一是语言具有模糊性,如《庄子·外物》中说“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和《易传•系辞上》说“言不尽意”。语言这一性质告诉我们在面对语言空白时,要努力发挥联想、想象,尽力解读出“言外之意”。二是语言具有精确性,如《论语·卫灵公》中说“辞,达而已矣”。这一观点说明语言不仅具有模糊性,还具有精确性。既然如此,语言教学该精确的时候必须精确,即采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方法对其本义、引申义和修辞义等进行准确教学。三是语言具有技巧性,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引孔子语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礼记·表记》说“情欲信,辞欲巧”等等都是强调语言要有文采、技巧。不过,运用技巧也须有度,即“文质彬彬”,不能过头。过头则如《论语·学而》所言“巧言令色,鲜矣仁”。这一观点告诉我们文学作品教学技巧分析也是个中之义。
2、西方文论论“言”
西方的文体学和文本批评都十分强调从言出发去解读文学作品。文体学是研究各种文本中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的一门科学。而狭义文体学研究的正是文学文本的语言及其艺术效果。它涉及的研究范围包括语音、词汇、句法、篇章、语域和书写,极富语言各个层面[9]的意义与技巧。文本批评属于形式主义文论,实质上也是语言批评,它强调从语言本体入手来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排斥语言本体以外的社会、历史、政治、道德等因素对文本解读的干扰。什克洛夫斯基说,“艺术永远是独立于生活的,它的颜色从不反映飘扬在城堡上空[10]的旗帜的颜色”,说的就是文学要“以文为本”摆脱意识形态干扰。文本批评认为语言是构成形象、形成结构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因而只有通过对文本语言进行“细读”,才能探求文本真正意图。这种以文为本的观点,也为我们加强文学作品语言形式教学提供了有力依据。
三、“象”的教学内容与理据
“象”是“言”的具体所指,是文学作品的事实性内容。象具有纯客观性,客观之象有四,即“人”“景”“物”“事”。“象”的教学是文学作品教学的基础性工作,是文学作品“情”“志”分析的前提与条件。“象”的教学即对文学作品所涵容的人、景、物、事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纳。长期以来,文学作品教学“意”“象”不分,习惯于教学思路模糊的“意象”合体分析,而忽略教学思路清晰的“象意”离体分析,有拨乱反正的必要。
(一)“象”的教学内容
1、“人”的教学内容
人之象的教学内容,指具体文学作品中这个人物的全部事实,也即其肖像、语言、行动和心理情况。要了解这些基本事实,必须专注于相关描写,也即,相关描写内容即“人”的教学内容。例如,《故乡》中“杨二嫂”的教学内容(注:只概述大致内容。下同)是:
凸颧骨、薄嘴唇、五十上下、站立如细脚伶仃的圆规(肖像);“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等(语言);将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等(行动)。
而有了杨二嫂的上述客观事实,就为下一步对杨二嫂的情感和性格分析以及文章主题分析奠定了基础。
2、“景”的教学内容
景之象,从宏观讲,就是作品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从微观讲,就是作品中所具体描写的自然风光,也包括人造风景。就写景抒情的文学作品而言,景之象是其主要教学内容。例如,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雪》,雪景描写手法多样,十分突出。不谈其社会环境,可找到如下教学内容:
雪景1:(雪如)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景2:雪野风光;雪景3:雪罗汉;雪景4:如粉如沙的雪;雪景5:屋上的雪;雪景6:奋飞的雪;雪景7:无边的旷野上凛冽的天宇下的雪。
坐实了上述雪景,不仅便于对暖国和朔方的雪进行情、志分析,得出深刻象征意义,也便于对文中多样的语言技巧和表现手法进行深入分析,从而真正体会到大师诗文的思想深邃、艺术高超。
3、“物”的教学内容
物之象,指具体的物品、物件。它往往不是指纯粹自然物,如旷野中的动物、植物,而是指人工自然物,如珠宝、家俱。它与人工自然风景区别在:物往往是微观的、个体的,而人工自然风景往往是综观的、群体的。并且这些“物”必须独具特色,具有极其重要的纪念意义或实用价值才可以进入文学作品。例如,欧·亨利《麦琪的礼物》中的 “金发”“金表”“表链”“发梳”就具有这样的特征:
金发:德拉的秀发如那褐色的瀑布,会使示巴女王的珍珠宝贝黯然失色 ;
金表:吉姆的金表是他家的传家宝,珠宝满屋的所罗门王如果见到的话,也会忌妒得吹胡子瞪眼睛; 表链:这是一条朴素的镂刻着花纹的白金表链,哪儿也没有这样的东西; 发梳:这是全套的发梳,这些美妙的发梳,纯玳瑁做的,边上镶着珠宝。
可以说,《麦琪的礼物》中小夫妻苦涩而感人的爱情故事就是围绕这四件物品而展开的,寻找到了这些“物”就为下一步分析小夫妻的真情和真意打下了基础。而小说主题也可通过联系社会背景并辨析这四件物品得出。
4、“事”的教学内容
文学作品主要由事构成,人、景、物融于事中。事有大事小事,有发生发展过程,因此文学作品“事象”教学,就是寻找一连串生活事件。例如,《藤野先生》中,从藤野和我两种视角就有如下事之象:
藤野视角:绍介自己—改讲义—问鬼神—问裹足—被诬漏题—送照片。
我(鲁迅)视角:东京见闻—仙台学医—遇见藤野—错画血管—解剖尸体—答裹脚事—匿名信事件—时片事件—弃医从文—挂相东墙。
有了上述事据,就为下一步分析藤野先生对中国人的情感以及鲁迅先生对中国留学生、藤野先生、日本排华势力的情感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藤野先生和我的性格精神分析做好了铺垫。
文学作品教学,象,也即人、景、物、事的鉴别是基础,只有鉴别清楚了象,才能为情志分析做好铺垫。不然,情志分析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文学课堂显得单薄、生硬,不能激起学生的感情波澜和理智火花,往往是象鉴别不够造成的。因此,不可等闲视之。
(二)“象”的教学理据
文学作品之象,中西文论都有论述。这些论述可以作为“象”教学的理论基础。
1、古代文论论“象”
“象”本为象形字,指一种动物。我国古代文论强调“象”来源于古老《易学》传统。易学和文学同源,易学家与文学家文论家都非常强调象及象的作用,他们用象(卦象与对应物)来指称整个物质世界。在《易传•系辞上》里,他们认为,虽然“言不尽意”,但可以“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这就意味易学家可以用卦象来预测一切事物吉凶,而同样讲究以象达意的文学家也可用象(物象)来表达一切意蕴。他们不仅认为在创作时要“立象尽意”,还认为在阅读时要“寻象观意”,如王弼《周易略例·明象》就说到“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既然文学与易学类似都是依赖象而表情达意,那么在文学作品教学中就要加强象的解读。
2、西方文论论“象”
尽管对“象”有不同认识,但西方文论不同流派都重视文本之象。从创作论看,无论是古典主义模仿说、浪漫主义表现论、现实主义反映论,还是现代主义文本论和后现代主义消费说都强调以自己的形式来展现现实的或改造过的生活内容,而这实写或虚写的现实生活内容都属于“象”。从批评论看,社会历史批评关注的是“社会历史内容”,道德批评关注的是“道德内容”,印象批评关注的是“审美内容”,心理批评关注的是“心理内容”,文体和文本批评关注的是“语言内容”,女权批评关注的是“女权内容”,生态批评关注的是“生态内容”,文化批评关注的是“文化内容”等等。
四、“情”的教学内容与理据
文学是人学。人是感情动物,文学必然是充满人性和人情的文学。虽然现代文本批评极力排斥文学作品的情感功能,但文学作品富有情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文本批评这种“零情
感的批评只能称作批评而不能被称作文学批评”。既然文学作品之象往往以多情的意象出现,那么就要准确解读出其中的情感。
(一)“情”的教学内容
1、人类情
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最基础的是人类情。爱情、亲情、友情、邻里情、师生情等都是人类情。这些情感是人与人在不同情境中交往而产生的,有正邪之分。爱情,《麦琪的礼物》中是夫妻小爱,《与妻书》中是夫妻大爱,《水许》中还有潘金莲式畸形的爱。亲情,归有光《项脊轩志》中体现了祖孙、母子、兄弟、姊妹等亲情,其中既有祖孙、母子、姊妹情深,也有“诸父异爨”。友情,有浓淡之分,《水浒》中陆谦因贪图富贵出卖多年好友林冲,这种友情寡淡之极、遭人不耻;而伟大诗人杜甫李白间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情浓厚如蜜、令人动容。邻里情,有温暖也有寒冷,《故乡》中杨二嫂公然哄抢,令人心寒。师生情,有反目成仇,但《藤野先生》中的异国师生情令人赞颂至今。
2、自然情
人与自然相处就产生了自然情。自然是文学不可缺少的母题。文学作品中的自然情主要有三类:一是对伟力自然的敬畏之情,如鲁迅《雪》和海明威《老人与海》就充满着对“雪”“大海”等自然伟力的敬畏;二是对优美自然的热爱之情,如沈从文《边城》中的“湘西旖旎风光”和梭罗《瓦尔登湖》中的“幽美湖光山色”就充满着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三是对破坏自然行径的鄙夷、愤慨之情,如加拿大女作家阿特伍德的小说《可以吃的女人》等就充满着对破坏自然恶行的无情揭露和批评。关心现代社会生态危机的批评叫生态批评。生态批评观念,中学课堂也有。譬如,《愚公移山》教学学生提出“愚公移山破坏生态”,就是一种读者批评式的生态批评。
3、社会情
社会情是人与社会团体、国家甚至世界交往所产生的一种较高级的情感。当然,社会性是善恶交错的,社会情也有正邪之分。邪恶的社会情主要体现在一些贪官污吏无穷无尽的贪欲与索取中,如《儒林外史》中所写的众多儒生,贫贱时研究的是溜须拍马,如何逢迎,而一旦金榜题名,就疯狂地搜刮民脂民膏,还要沽名钓誉,真是邪恶之至,令人痛恨。而正直的社会情,是一种体贴他人,关心民生,勇敢地铲除社会黑恶势力的情感,如《西门豹治邺》中,西门豹关心祭祀河伯的好女的命运,关心邺地的农业生产,无情地打击巫婆和作恶乡绅的嚣张气焰,体现的正是正直的社会情。要关注的是,在当代社会,在世界成为地球村的情况下,正直昂扬的社会情,还体现在“天下一家”的世界观念。总之,正直社会情,往往体现的是一种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二)“情”的教学理据
中西文论关于情的论述也很多,这些论述为加强文学作品“情”的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1、古代文论论“情”
我国古代文论是从创作和批评两个角度来论述情的功用的。按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的说法叫做“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动而辞发”,《毛诗序》说“诗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刘安在《淮南子·缪称训》里说“文者所以接物也,情系于中而欲发于外者也”,钟嵘《诗品序》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披文以入情”,《孟子章句》说“我闻人言,能知其情所趋”,白居易《与元九书》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等,均说明了诗文鉴赏“从言始”到“情义终”的过程。而自先秦到明清的“言意之辨”,也强调文学解读从语言开始,逐步进入文本情意层。
2、西方文论论“情”
西方文本批评排斥情感因素,但只是一种幻想,因为即使是以“言”为本,也排斥不了
[11]言语六大功能之一的“情感功能”。也就是说,在西方,无论是创作论,还是批评论都回避不了文学作品具有情感这一事实。例如,英国浪漫诗人华兹华斯就曾直言“诗是强烈情感[12]的自然流露”;俄国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也说“在自己心中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情感,在唤起这种情感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辞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这种
[13]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而美国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也从艺术角度论述了文学作品的情感本质,她说“艺术品是将情感呈现出来供人观
[9]
赏的,是由情感转化成的可见的形式”。
五、“志”的教学内容与理据
《说文》曰:志,意也。《康熙字典》《说文解字注》等对“志”都有诸多解释。但概括说来,“志”是意蕴层面的概念,它和言语、表象层面的概念不同,必须以言语为工具,以表象为基础,并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才能获得。因为表象层面内容有人、景、物、事,故意蕴层面教学内容也包括四种:人物意义、景物意义、物件意义和事件意义。
(一)“志”的教学内容
1、人物意义
人物意义包括人物性格以及人物典型意义。以前的人物分析只知通过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和心理来分析人物性格,但对这些教学内容所处的层面并没有清醒认识,这就既造成了“象之人”“志之人”不分,也影响到了学生思维严密性的培养。因此,本文力主将表象层面和意蕴层面的“人”分开,以便能逐层深入地分析人物,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例如,上文提到,鲁迅《故乡》中杨二嫂“象层面”教学内容是她的肖像、语言和行动描写,那么其“志层面”教学内容就是根据象层面内容而得出的“丑陋、低俗、自私的性格”和“军阀统治的旧中国农村经济越来越凋敝,人性越来越反动”的人物典型意义。
2、景物意义
景物意义包括景物特点以及景物象征意义。无论是分析具体景物还是景物群像,首先要弄清的是景物特点,然后才是景物象征意义。例如,鲁迅《雪》描写的是暖国和朔方的雪。首先我们看到的是用虚实、动静、比喻、对比等多样手法描绘出的雪的特点:暖国雪的“滋润美艳”,朔方雪的“坚硬灿烂”;然后,我们才能依据这些特点以及鲁迅先生的感受,得出“暖国的雪是普通国民象征,借雪表现了普通国民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享乐精神”“朔方的雪是民主斗士象征,借雪表现了民主斗士对战斗生活的渴望,体现了牺牲精神”的结论。但在分析景物意义过程中,一定要明白,现在所进行的是“志”的工作,这个过程中所涉及的言、象、情工作都是为志服务的。
3、物件意义
物件意义包括物件特征以及物件典型意义。进入文学作品的物件是特征明显,意义突出的人工物件。这些物件要么是定情物、传家宝;要么是金银财宝;要么是关键物品。也就是说,它们或具有纪念意义,或具有经济实用价值甚至文化价值。像孔尚任《桃花扇》中的“宫扇”就是侯方域赠予李香君的定情物;莫泊桑《项链》中的“项链”就是珠宝首饰;而鲁迅《药》中的“人血馒头”就是迷信中能治痨病的关键物品,有着封建文化意义。而欧·亨利《麦琪的礼物》中的四件物品,“金发”“金表”可算传家宝,因它们都是代代相传的;而“表链”“发梳”可算金银财宝,它们经济价值实用价值兼具。而这些物品特征就是它们本身的特性和价值。如金发的“颜色金黄,形似瀑布,十分漂亮”,金表的“古色古香,十分珍贵”,表链的“朴素精美,珍贵稀少”,发梳的“多样齐备,价值昂贵”。这些物品的典型意义就是物品的时代意义。德拉和吉姆生活在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萧条时期,所以这些物品的典型意义是:既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给平民的影响以及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也见证与歌颂了小夫妇的忠贞爱情。
4、事件意义
事件意义指事件所蕴含的生活意义和思想意义。在叙事文学中,事件是作品主要的构成元素。在最经典的叙事文——小说中,情节就是一连串的生活事件。因此,对像我国四大名著这样的鸿篇巨制来说,事件意义分析是一个浩大工程,因为一部长篇里事件真是太多了。不过,中学文学作品大多为短篇,事件意义分析自然简要些,可要分析清楚其中意义也需掌握有效原则与方法。原则就是逐层分析原则,先生活意义后思想意义;方法就是文本分析法、历史还原法和对比分析法。例如,鲁迅《藤野先生》中“匿名信事件”是一个典型事件,其生活意义是“弱小民族的国民身处外国会受到另眼看待”,思想意义是“国富民强,国贫民弱”。而得出这些意义坚持的就是上述原则与方法。
人、景、物、事的意义与作品主题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作品主题是由人景物事的意义
[14]
概括而来的,也即主题是诸意义的综合。
(二)“志”的教学理据
“志”是文学作品表达的终极目标,因此中西文论关于“志”的论述更多。
1、古代文论论“志” 古代文论一般从“言”“象”“诗”三个角度来论述文学作品的“言志”“传道”功能。《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的“言以足志”,《论语·卫灵公》的“辞,达(意)而已矣”,《世说新语·巧艺》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以及韩愈《争臣论》的“修其辞以明其道”,都是从言的角度来证明志(神)是语言表达的终极目标;《易传·系辞上》的“圣人立象以尽意”,《周易略例·明象》的“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得意而忘象”等观点,都是从象的角度来强调“意(志)”是形象表达的终极目的;而《尚书·尧典》的“诗言志”,《庄子·天下》的“《诗》以道志”,以及孔颍达《毛诗正义》的“诗者,人志意之所之适也”,都是从诗的角度说明文学作品具有达意功能。
2、西方文论论“志”
西方文论也普遍主张要解读出作品或文本意义,只是解读角度不同而已。社会历史批评主张解读出社会历史和政治意义;伦理道德批评主张解读出伦理道德意义;印象批评主张解读出审美意义;心理批评主张解读出心理意义;文体、文本批评主张解读出语言意义;解构和读者批评主张解读出读者意义;女权批评主张解读出女权意义;生态批评主张解读出生态意义;文化批评主张解读出文化意义。
以上是从课程论角度对文学作品教学共性内容所作的研究。笔者认为,文学作品一般应该教的内容,或者曰通常可以教的内容是“言、象、情、志”。并且认为,文学作品教学只有首先把握好四大共性内容,才能真正走向个性内容教学。因为教学共性内容是基础,教学个性内容是基础的具体化、细化,教学个性内容就存在于教学共性内容之中。没有不包含个性的共性,也没有脱离共性的个性。所以,无论是文学创造者、欣赏者,还是研究者、教育者,只有首先把握好文学作品共性,才能在文学象牙塔上占得更高,在文学星光大道上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5、42-80.[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6.[3]王力.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探究什么[J].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10(5):32-33.[4]孙绍振.自序之二:美国新批评“细读”批判[A].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12、15.[5]孙绍振.目录[A].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2-4.[6]王荣生.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竹影》课例评析[A].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99.[7]史玉辉、步进.辨识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J].语文学习,2011(12):13.[8]王荣生.需要拨乱反正的“表达方式”[J].语文学习,2012(5):14-17.[9]王先霈、胡亚敏.文学批评导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50-163、192-193.[10]什克洛夫斯基.文艺散论[A].什克洛夫斯基等.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M].方珊等译,三联书店,1989:11.[11]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与符号学[M].瞿铁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85.[12]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1815年版[A].刘若端译.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22.[13]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M].丰陈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47.[14]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24.Four Common Contents in Teaching of Literary Works
Duan Shuangquan(Teachers Education college, Zhejiang Ocean Universty, Zhoushan, Zhejiang 316000)8
Abstract: Teaching of literary works has a large proportion in middle-school Chinese teaching.In the pracitc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 literary works, teachers and researchers tend to be used to decide individual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res of texts, but they ignore the common teaching contents, which, to some degree, causes lack of common teaching contents.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common teaching contents are the basis and cornerstone of teaching of literary works.If common contents can not be mastered first, individual contents can not be mastered at all.The common teaching contents of literary works derive from the four characters: language, image, affect and ambition in ancient Chinese articles.Keywords: literary works;common contents;language, image, affect and ambition
(作者注:一篇向下看的论文,企图解决语文教师文学作品备课难问题。已发表于《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第3期。)
附录:文学作品教学的四个共性内容备课文案案例
例1:《雪》教学的四个共性内容备课文案(也即在教学中可以讲的内容)
一、“言”(一)字词
1、难字词:处(chǔ)子、磬(qìng)口、奁(lián)、灼灼(zhuó)、凛(lǐn)冽等。
2、动词:飞、闹;旋转、升腾、弥漫、闪烁等。
3、形容词:血红的、白中隐青的、深黄的、冷绿的;蓬勃的、灿灿的等。
(二)修辞句:比喻、排比、拟人等。
(三)表达方式:顺序;白描与细描;直接间接抒情。
(四)表达技巧:衬托法、对比法、虚实法、动静法、象征法等。
(五)体裁风格:散文诗;华丽、真实、浪漫、庄重。(注:此点发文后补充。)
二、“象”
(一)雪景(景象)雪景1:处子皮肤。雪景2:雪野中的植物昆虫。雪景3:雪罗汉。雪景4:如粉如沙的雪。雪景5:屋上的雪。雪景6:奋飞的雪。雪景7:旷野上天宇下的雪。
(二)孩子、父亲(人象)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切来塑罗汉。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嬉笑。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
(三)塑罗汉(事象)
塑罗汉:孩子们和谁的父亲将罗汉塑成上小下大的一堆。(大意)饰罗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成罗汉: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三、“情”
(一)对暖国雪的遗憾欣赏,对朔方雪的赞美歌颂。(二)对孩子们的喜爱,对父亲的赞许。(三)对塑罗汉的欣赏赞许。
四、“志”
从整体看:暖国的雪是普通国民的象征,表现普通国民对闲适快乐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们的享乐精神;朔方的雪是民主斗士的象征,表现了民主斗士对孤独战斗生活的渴望,体
现了他们的牺牲精神。
从局部看:
1、暖国雪景是滋润美艳的,朔方的雪是坚硬灿烂的。
2、孩子是娇嫩、天真、活泼的;父亲是慈爱、童真未泯的。
3、塑罗汉的经历说明做事要实也要巧。
例2:《江南的冬景》教学的四个共性内容备课文案(也即在教学中可以讲的内容)
一、“言”(一)字词
1、难字词:涮(shuàn)、蛰(zhé)居、曝(bào)背、乌桕(jiù)树、赭(zhě)色、濒(bīn)、远阜(fù)、桠槎(yāchā)。
2、数量词:如“微雨寒村图”中的数量词,一种、一个、一幅、一层、一只、一味、一圈、一首等。
(二)修辞句: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比喻)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反问)“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引用)等。
(三)表达方式:全篇以叙述描写为主、也有不少议论与抒情。比如,在写围炉煮茗是先叙后议;写曝背谈天是先议,再叙述描写,最后议论抒情;写冬郊山野是先议,再叙述描写,最后议论,等等。
(四)表达技巧:对比法,如北国冬日和江南冬日的对比;类比法,如江南冬日和德国南部冬日的类比;涂色法,如冬郊山野景物的色彩多变;动静法,如微雨寒村中长桥、远阜、树林的静,白雨、泊船、酒客、灯光的动;虚实法,如江南雪景完全用古人诗句描写出,避实就虚,以虚写实;象征法,如引用雪莱诗句“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中的象征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综合运用,如写江南冬景图各段均有此特点。
(五)体裁风格:写景散文;题材自然,主题闲适,语言明丽,情感细腻,全文体现出一种散淡、温情的风格。(注:此点发文后补充。)
二、“象”
(一)景象
北国冬天——门外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
南国冬天——有晨霜,寒风间或吹来,树叶不至于脱尽。
闽粤冬天——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晾冷一点。
冬野景色——长江一带,芦花冬至而不败,红叶有时候会保持三个月以上;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下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着绿意。
微雨寒村——河边三五人家的一个村子,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桠槎的杂木树林;桥下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
江南雪景——欲雪、微雪、大雪、深雪。江南旱冬——有几年,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个冬,到了春间阴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点春雪的。
(二)事象
围炉煮茗——一家人或一伙人围着火炉煮茶,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过寒冬的蛰居生活。
曝背谈天——南国的冬日,太阳一上屋檐,晨霜消退,鸟雀出窠吱叫,泥地散出水蒸气来,老翁和小孩就可以到门前隙地坐着曝背谈天了。
冬郊散步——江南的冬日,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
茅屋喝酒——在微雨寒村的茅屋里,有几个情投意合的酒客,在那里边喝着酒,边大声
地说笑。
雪中故事——天欲雪邀请朋友喝酒的故事,天微雪一个人匆匆赶路的故事,天大雪借宿深山的故事,村童报告深雪花开的故事。
旱冬闲步——想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在这一种冬天,到只会感到快活一点,因为晴和的日子多了,去郊外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
(三)人象
北国冬天蛰居的人们 江南冬天曝背谈天的人们
喜欢寒郊散步观冬景的人们,如德国作家 茅屋里的几个喧哗的酒客
雪景中的友人、行人、借宿者和村童
喜欢旱冬徒步旅行的人们,如德国人、日本人
三、“情”
(一)景象
北国冬天——欣赏 南国冬天——喜爱 闽粤冬天——不屑 冬野景色——赞美 微雨寒村——喜爱 江南雪景——赞美 江南旱冬——喜爱
(二)事象
围炉煮茗——欣赏 曝背谈天——喜爱 冬郊散步——赞赏 茅屋喝酒——羡慕 雪中故事——赞美 旱冬闲步——喜爱
(三)人象
北国冬天蛰居的人们——赞赏 江南冬天曝背谈天的人们——喜爱
喜欢寒郊散步的人们,如德国作家——喜爱 茅屋里的几个喧哗的酒客——喜爱
雪景中的友人、行人、借宿者和村童——喜爱
喜欢旱冬徒步旅行的人们,如德国人、日本人——喜爱
四、“志”
(一)景象
北国冬日——欣赏——气候寒冷,树叶脱尽,天色昏暗。南国冬日——喜爱——气候微冷,树叶未尽脱,天色明朗。闽粤冬日——不屑——气候和暖,花草很多,天色不定。冬野景色——赞美——多彩生动。微雨寒村——喜爱——恬静朦胧。江南雪景——喜爱——雪势多变。江南旱冬——喜爱——无雨无雪。
(二)事象
围炉煮茗——欣赏——生活悠闲,其乐融融。曝背谈天——喜爱——生活悠闲,无拘无束。冬郊散步——赞赏——饱觉生气,期盼未来。茅屋喝酒——羡慕——感受友情,豪放洒脱,雪中故事——赞美——人间真情,风雪无阻。旱冬闲步——喜爱——饱览冬景,逍遥人生。
(三)人象
北国冬天蛰居的人们——赞赏——随遇而安,自得其乐。江南冬天曝背谈天的人们——喜爱——真实率性,无拘无束。
喜欢寒郊散步的人们,如德国作家等——喜爱——热爱自然,坚强乐观。茅屋里的几个喧哗的酒客——喜爱——感情真挚,豪放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