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共性

2024-07-18

教学共性(精选11篇)

教学共性 篇1

摘要:舞蹈教学作为一门感性艺术,是一种特别严谨的系统,需要舞者全方位地掌握舞蹈要领和风格特色。在培养共性的基础上,凸显舞蹈教学的个性培养,提高舞蹈的专业技能。本文从舞蹈教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舞蹈教学中的共性培养和个性培养,并将共性培养与个性培养相结合,以期塑造最有魅力的舞者。

关键词:舞蹈教学,共性培养,个性培养

自古以来,考古学和人类学的发展可以清楚地说明一个道理,“人类创造出来的第一种真正的艺术就是舞台肢体语[1]。”在没有语言和文字的情况下,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祖先的崇拜、对死亡的恐惧、个体间的嬉闹、两性间的欢欣、群体间的竞争和协作时同步运动的需要,饱食后的满足,剩余精力的发泄,对于生命存在和力量的体验……这一切,我们的祖先都唯有凭借自己的发音器官和全身活动来实现,于是在烟雾缥缈的祭坛前,在情欲中烧的月夜,在播种与收获的季节,在奔赴厮杀的时刻,先民们都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2]。这是一种并非来自专家理性创造的符号,而是来自人类生命本能需要的舞台肢体语,就是我们所说的民间表演艺术。它在人类开始直立,手脚分工,学会有意识地制造工具以使自己真正和动物区别,质变为人的那时,便诞生了,并自此之后一直伴随着人类活动的整个历史而存在着[3]。

如果对舞蹈的涵义作更深层次的考察,你就发现它还凝聚了民族的审美意识、道德评价,是一个民族全部文化——心理的积淀:舞台肢体语时拍掌、挽臂、拉手、搭肩、扶腰而成圆圈是许多民间表演艺术的共同特征,其心理基础便是群体意识。

这些都说明,舞蹈的肢体语体现的是民族人民生命力的存在方式,它的深层结构是民族精神的结构,既是人民群众之间相互依存的一种向心力、凝聚力,又是他们在各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中的精神状态和历史追求的集中表现。

我们都知道,人群有共性,而每个人又有着个别差异性。所以,在进行舞蹈教育的时候,需要将共性以及个性结合进行教育。

一、舞蹈概述

1. 舞蹈的概念

在舞蹈艺术中,舞蹈的形成是编导从生活中提炼并加以总结的典型化人体动作。舞蹈创造中还融入了作者的感情和立足生活实际时形成的自己意念的符号。

总体来说,舞蹈是一种富有节奏和一定韵律的艺术。在舞蹈中,人体可以通过自己动作的变化,通过抑扬起伏、动静刚柔等不同的力度、速度和能量的变化,来抒发人的内心世界对外部生活的丰富感情的体验和变化,以此来展现社会生活情境和矛盾冲突。

2. 舞蹈的划分

20世纪末,各国舞蹈家和理论实践家,以一种当代舞蹈思维审视了舞蹈历史,并开始对既定的思维审美习惯进行重新评价,伴随着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化,对舞蹈分类依旧不能统一起来。

各国舞蹈家对舞蹈的分类依旧不能统一起来,目前比较流行的划分方式:第一,从历史发展进行的角度划分为古代物和现代舞;第二依据风格和不同特点,主要划分为古典舞、芭蕾舞、民间舞和现代舞;第三,依据不同的体裁,划分为叙事舞蹈和抒情舞蹈;第四,依据舞蹈的表现形式划分:独舞、双人舞、集体舞、组舞和舞剧。

二﹑舞蹈教学概述

1. 舞蹈教学的概念

舞蹈教育学主要研究的是舞蹈教学的基本规律,而这个基本规律是在研究学生的生理特点以及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

另外,舞蹈教育学的教学规律还与学生生长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相关,尤其是与社会的文学科学发展水平、精神文明发展情况相关。舞蹈教学,是通过各种方法使被教育者掌握舞蹈知识,学会舞蹈技巧,提升舞蹈能力的行为和过程。

2. 舞蹈教学的特点

专业的舞蹈者需要有很强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专业的舞蹈教学从小开始培养,并一直发展到大学。舞蹈教学主要以肢体训练为主,需要身体各部分灵活运用与互相配合。舞蹈教学的方法不是主观随意的,与其他学科一样,舞蹈教学需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年龄、能力、所要教授教材的内容和要求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法。

无论是专业的舞蹈院校,还是小型舞蹈培训班,采用的舞蹈教学方法大多是“口传身授法”。所谓的“口传身授法”是指通过舞蹈老师的动作讲解、知识传递和思想渗透等方法将舞蹈技术传递给受众。因此,对舞蹈教师的要求不仅要有足够的舞蹈修养还要有相当的语言修养。

三、舞蹈教学中的共性培养

共性就是一个群体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这里的共性不仅是指社会阶层的本质,还可以是指某个地域的某种思想特征。独特的个性与深刻的共性的高度统一是个性人物的基本特征。个性人物能够以鲜明独特的个性深刻概括某一类人的共性,从而显示其在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和规律。

人类自身情感最直接、最炽热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舞蹈。专业舞蹈者通过历史文献研究、民间采风、审美研究等形式,将舞蹈风格进行加工整理,并且用相对统一的规范性的舞蹈风格来定位,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个性特征的舞蹈素材。在舞蹈教学中突出的是共性的培训,因为舞蹈教学更加注重系统性、代表性、训练性,是以规范性为基本要求的。

共性培养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的舞蹈风格更加规范,形成肢体的标准化记忆。通过共性培养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概念,比如:外界信息显示的是哪个少数民族,马上就可以用肢体语言做出反应,迅速地将每个舞种的个性风格表现出来。

四、舞蹈教学中的个性培养

仅仅有共性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舞蹈中的个性培养依旧是十分重要的。前期的教育是为以后的舞蹈生涯打下基础,而后期的舞蹈教育绝不仅仅是让身体规范而已,而是促进身体和四肢的协调性,进一步地融合自身的因素,更好地学会“如何跳舞”。

舞蹈教学的共性培养培养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舞蹈风格,更进一步发挥了共性培养的作用。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共性培养使我们变得一致,将我们自己的个性磨灭掉了,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因此,我们需要正确把控共性和个性这对矛盾体,在共性培养的同时,不忘加强个性培养。

五、舞蹈教学中共性培养与个性培养的结合

对于舞蹈工作者来说,演出工作经验的历练尤为重要,和在校学生比较,从事舞蹈工作的人更具有经验,更能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和掌声。由于人们的认可,他们的个性和自信可以充分展现出来。对于观众来说,个性与自信所具有的魅力,更加具有感染力,更容易牵动人们的心,调动人们的情绪。

在舞蹈教学中,舞蹈教师一方面需要注重学生的共性培养,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进行培养。让学生不单单被动、麻木地接受舞蹈教学的知识,同时还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发挥自我,无论从学生的角度还是从教学的角度来讲,一定会提高舞蹈学习的积极性。

在舞蹈表现上有成就的人都是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的,像王丽萍、王亚彬、戴爱莲等,无论是青年艺术家还是老一辈的艺术家。如果是集中表演时,就要符合一定的规范和统一;如果是单独表演时,又肯定是独一无二的。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是共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也同时告诉我们,在领悟高难度、高规范的舞蹈动作时,不要忘记,我们是大家喜爱的舞者,同时我们还是自己。

对舞蹈来说,基础就是共性,而个性就是其魅力所在。要想成为一名杰出的舞蹈家,既要掌握基本的舞蹈原色,又要善于塑造自己所拥有的独特的舞蹈魅力。总而言之,舞蹈是一门严谨的艺术,也是一门感性的艺术,要想培养有创造力的学生,必须把共性和个性紧紧相连,这才是舞蹈教学的关键所在。

教学共性 篇2

同时,导学和探究教学的实践也再次印证了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的教学条件之一,即“使师生发生精神联系的几十条、几百条通道,就是同向人的内心世界的小径,它们是师生之间产生友谊和同志感的最重要的条件”。这种注重师生关系协调和一致的教学民主理念,在辽宁省盘锦市魏书生老师的“合作型”教学风格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他看来“教师和学生的出发点如果都立足于建立‘统一’的师生关系,那么许多矛盾都可以迎刃而解”。导学和探究也正是从根本上摈弃了中国古代传统教学的“师道尊严”及学生“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德国·赫耳巴特)的历史性痼疾,树立起了“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新型教学理念。

就导学而言,教师的“导”要通过学生的“学”来实施,学生的“学”要依靠教师的“导”来进行。因此,导学就要求教师能“导”,要“导”得合理,“导”得恰到好处。学生“自学迷惑莫解,须引导;自学思路闭塞,须开导;自学兴趣索然,须诱导;自学迷途待返,须顺导;自学郁结淤滞,须疏导;自学缺漏薄弱,须辅导;自学背离方向,须教导。凡此等等,皆需因时因势,采用不同的导法与学法。如能学之有术,始能学有创造”(黎见明、彭华生著《语文导读与创造学法》第38页)。从某种意义上说,导学融汇了我国传统教育的精髓及国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掘学生智力潜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探究与导学结构不同,它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的达标进行教学,避免盲目性。具有“更强的问题性、更强的实践性、更强的参与性、更强的开放性”的特征。教学方法并未限制,关键是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因此,探究教学可采用“导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仍要始终确认学生为认识主体和发展主体,教师为学生探究提供各种有利的条件,绝不能越组代庖,只能处在主导的位置,关键在“导”,起好教学的组织作用,并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求知。即用启发、诱导的方法,疏导重难点,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发展其智力能力。促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的投入学习。教师与学生对学习目标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进行“探究”,学生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教育指导的技术是如何唤起儿童的‘自我运动’,指引方向,促进儿童形成调节并改进自己的创造性、自立性、首创性,以及调节并改进自己的行为的能力。”(科斯鸠克语)导学与探究殊途同归,曲境通幽,不谋而合的实践着这种既是教法又是学法的研究。其核心都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目的都是激发学生的内部动力,使其积极读书,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积极实践操作。教法上都要考虑如何从“导”的角度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的方法,以及在不同学科中的认知、情感、操作三个领域如何进一步深化。

总之,导学与探究教学都是教改中产生的很有价值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它们在理论基础与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能力培养以及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法,实现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如果使用恰当,势必给教学带来新的动力和生机。导学与探究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洪潮中两朵靓丽的浪花,是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两种优势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不论导学,还是探究,其教学的最终归宿都是“努力去教,使你的学生逐渐不需要你的教育,也就是要他们渐渐地越来越多地得到一种能力,能使自己成为自己的教育者。”(苏联·斯卡特金《中学教学论》第21页),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把这个思想提高到教学原则来论述教学:“要激励学生独立地研究真理”或者“激励学生的认识素质,使他们在掌握和找寻真理中得到发展”(《第斯多惠教育文选》第136页)。

同时,导学和探究教学的实践也再次印证了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的教学条件之一,即“使师生发生精神联系的几十条、几百条通道,就是同向人的内心世界的小径,它们是师生之间产生友谊和同志感的最重要的条件”。这种注重师生关系协调和一致的教学民主理念,在辽宁省盘锦市魏书生老师的“合作型”教学风格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他看来“教师和学生的出发点如果都立足于建立‘统一’的师生关系,那么许多矛盾都可以迎刃而解”。导学和探究也正是从根本上摈弃了中国古代传统教学的“师道尊严”及学生“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德国·赫耳巴特)的历史性痼疾,树立起了“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新型教学理念。

就导学而言,教师的“导”要通过学生的“学”来实施,学生的“学”要依靠教师的“导”来进行。因此,导学就要求教师能“导”,要“导”得合理,“导”得恰到好处。学生“自学迷惑莫解,须引导;自学思路闭塞,须开导;自学兴趣索然,须诱导;自学迷途待返,须顺导;自学郁结淤滞,须疏导;自学缺漏薄弱,须辅导;自学背离方向,须教导。凡此等等,皆需因时因势,采用不同的导法与学法。如能学之有术,始能学有创造”(黎见明、彭华生著《语文导读与创造学法》第38页)。从某种意义上说,导学融汇了我国传统教育的精髓及国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掘学生智力潜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探究与导学结构不同,它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的达标进行教学,避免盲目性。具有“更强的问题性、更强的实践性、更强的参与性、更强的开放性”的特征。教学方法并未限制,关键是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因此,探究教学可采用“导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仍要始终确认学生为认识主体和发展主体,教师为学生探究提供各种有利的条件,绝不能越组代庖,只能处在主导的位置,关键在“导”,起好教学的组织作用,并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求知。即用启发、诱导的方法,疏导重难点,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发展其智力能力。促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的投入学习。教师与学生对学习目标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进行“探究”,学生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教育指导的技术是如何唤起儿童的‘自我运动’,指引方向,促进儿童形成调节并改进自己的创造性、自立性、首创性,以及调节并改进自己的行为的能力。”(科斯鸠克语)导学与探究殊途同归,曲境通幽,不谋而合的实践着这种既是教法又是学法的研究。其核心都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目的都是激发学生的内部动力,使其积极读书,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积极实践操作。教法上都要考虑如何从“导”的角度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的方法,以及在不同学科中的认知、情感、操作三个领域如何进一步深化。

教学共性 篇3

本课的学习方式,采用文本研习最佳。根据单元要求和课题《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的特点以及高中生的主观认识特征,最终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课时数和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作者,培养学生结合语境理解文句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运用文本研习的学习方式,能够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品读文章,涵咏主旨,理解冯至先生在文中体现的富有现代意味、带有生命色彩的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领会作者对自然万物不事喧哗、静默、守恒和执着朴实的生命价值意义的抒写,珍爱自然,珍爱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怎样通过“草木之间”这种平凡的自然,去怀想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的。

2.领悟文章中描写意象的丰富内涵(也即具体的“介质”)。

三、教学课时数

2课时。这是一篇散文。冯至作为写内心世界和自然风景的“最伟大的抒情诗人”,这篇文章也充满了诗性的风采,对生命和自然的认识充满哲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故安排2课时为佳。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预习:了解冯至及其文学创作特征

预设目的:让学生对冯至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生命体有一个整体感知。这一设计涵盖了“共性知识”——作者介绍(掌握文学常识:知人论世),但指向性更明确,且隐含归纳思维的训练。(给予学生的资料:《冯至与里尔克》、冯至的诗歌《有加利树》《鼠曲草》)

(二)课堂教学过程

1.速读全文,解决两个小问题:

①说说作者是通过什么途径来怀想消逝了的山村的?结合文本,找出一句具体话语。

预设目的:将关键句作为本文理解的钥匙,化难为易;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探寻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第四自然段中“只有在草木之间感到一些它们的余韵”一句。

②课文的1-3小节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预设目的:回顾前文,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受文气、文脉、文意,进一步深入理解文本,从而深入理解冯至的行文之美。

2. 精读文段(5-10),说说作者具体通过哪些介质来怀想消逝了的山村?

预设目的:这一环节的设计,是针对本课的重难点——对文章中意象的解读(具体的介质)。①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探寻作者的心灵密码,通过触摸具体的语言文字,接近作者的心灵;②溪水(水源)、鼠曲草、菌子、有加利树、风夜中的嗥声、消失了的鹿群,都是作者借以怀想消逝了的山村的具体介质,在对每一个意象的解读中,引导学生对自然的纯洁、坚强、美好、崇高、威严、温情的理解,以及对自然的感恩和敬畏,从而整体地理解文本、理解作家。

为提升学生对冯至在文中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意象的理解能力,在第5小节,可以进行示范性的解读。因时间原因,仅举一例“这清冽的泉水,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日那村里的人们。人和人,只要是共同吃过一棵树上的果实,共同饮过一条河里的水,或是共同担受过一个地方的风雨,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他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都会感到几分亲切,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通过对眼前泉水的描写,想象逝去的山村也曾一样被同样的泉水养育,巧妙的将过去现在联系起来。另外,古典诗词的引用,也进一步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内涵。这一环节更有可能激发学生的个性阅读,通过学生的个性解读,跳出“共性知识”圈,培养学生的文化表现力。

③思考归纳(朗读第11自然段):在风雨如晦的时刻,我踏着那村里的人们也踏过的土地,觉得彼此相隔虽然将及一个世纪,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关联”呢?

这“关联”是多方面、多重意味的,如小溪的水源:“我们感谢它,若是没有它,我们就不能在这里居住。那山村也不会曾经在这里滋长。这清冽的泉水,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那村里的人们。人和人,只要是共同吃过一棵树上的果实,共同饮过一条河里的水,或是共同担受过一个地方的风雨,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他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都会感到几分亲切,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正是这种存在主义的“关联”观,使得这篇散文具有特别的思想深度、厚度,一些看似无“关联”,实则有紧密内在“关联”的自然和人事、动物、植物,都构成了给人以许多启示的有机的艺术品。

④若时间允许,可补充介绍“风雨如晦”:文章写于1942年,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更需要这种恒久的平静和美丽来支撑人们活下去,珍爱生命,珍爱自然。

预设目的:通过学生对文章的总体感悟,深入探讨,结合冯至“同时使我‘看’植物不亢不卑,忍受风雪,享受日光,春天开它的花,秋天结它的果,本固枝荣,既无所夸张,也无所愧恧……那真是我们的好榜样”这句话,再次领悟作者运用多种意象表达出的丰富情感。

(三)课外延伸

1.将预习材料中冯至的两首诗歌和文章进行对照阅读,进一步了解冯至善于在“平淡的日常生活里发现了诗”(朱自清语)的风格。

2.平常的事物一旦成为冯至笔下的对象,便具有了灵动的生命韵味与鲜活的生命气息。比如,第1-2自然段中几次出现的“路”该作何解?

浅述教学中的共性与个性 篇4

一、教好书, 也要育好人, 教师既是“经师”, 也是“人师”, 古人云:“经师易得, 人师难求。”显而易见“人师”在教育中重要性, 学校开展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与信念的教育活动, 是新时代赋予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当今一个国家教育的好坏、兴衰被视为一个国家中民族、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抓好“共性”教育是整体教育的核心问题。中小学的主学科如:数、理、化、语、英、政, 都是学校目前抓的重点科目。它要求教师面对升学率、及格率、统考、会考、高考分数的竞争, 必将尽心尽力去用辛勤的汗水和心血浇灌抚育祖国的一代新人, 教师的课堂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既是接受教学的主体, 他们的一切行为都要受到课堂教学内容的全过程的制约和教师的指导;学生又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 如何充分调动主体的能动作用, 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师一起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也是教学最终目的的共同性所在。

二、学校中“共性”是客观的主题、大方向, 然而, 学校第二课堂开展的“个性化”教育则是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 有组织对学生对美术和个性爱好进行长期性的系统活动去扩展学生的眼界, 进而增进他们的课外知识,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培养多才技术骨干, 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个性是对“共性”教育中的有力协助与补充, 教育战线上, 特别是西部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将受到较大的冲击与深远的影响下, 我国培养人才的现状教育结构并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西部地区中由于长期的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基础教育落后, 教育总的“共性”必须加快改变以往的课程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 应该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以学生为本, 使其获得基础知识与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教育工作者形成自觉充电, 随时补充的人生观、价值观, 改变科目过多、学科本位、缺乏整合各学科的现状, 变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发展的要求, 更体现教学结构中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离和只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心身规律发展更适应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相联系。注重学生“个性”方面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指导他们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改革“共性”中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提倡学生自觉收集和处理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获得更多新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打破教师被动地、习惯地进行课前准备的老“三样”范画、备课本、演示用具, 而是主动积极地理解和领会课程内容, 研究教材, 充分利用课程资料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学会主动探究、勇于实践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四、在“共性”上引导中小学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作好新观念的思想转变准备工作, 改变中小学教师以往自己担任主角主演一言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上要体现师生之间的互动, 教学离不开交往, 交往是教学的本质, 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 需要交流, 需要理解, 需要绝沟通, 学生的一切活动离不开交往, 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还必须是教学中的组织者, 指导者和参与者, 所授的教材应贴近学生生活、体现科学性、趣味性、游戏性。以往的教学体现是一种以“教”代“交”, “以管”代“交”的倾向, 学生一进入学校就似乎已经进入了被“管”的角色之中, 并习以为常, 教师就是“知识的权威, 高人一等”, 在这种“对立”和“冲突”的状态中, 学生与教师相同的“独立人格价值”, 根本得不到体现, 更说不上与教师的交往, 这样的课堂是单一的, 一方统帅的, 只有师生互动, 相互沟通, 相互影响, 相互补充, 才能形成共识、共享、促进才是数学相长真正的意义所在。

五、“共性”与“个性”是总体与一般的关系, 而总体则是教育书育人、学习理论知识、 (下接第291页) 增强教学能力, 为主要培养素质能力及个人修养。而一般的“个性”则主要是开拓学生思维想象力, 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以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主要特征, 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 是让他们从生活中去发现灵感, 制作出新颖、独特、科学性、艺术性的“个性”作品, 由小变大使之成为未来的发明家、科学家、艺术家、设计大师等等。

六、只有“共性”与“个性”相互开放, 相互促进, 才能打破了多学科界限, 各个学科都蕴芷着丰富的育人资料, 学科需要互相“迁移”, 互相感受, 如音乐课中的曲调美、节奏美、弦律美、和声美, 语文课中的语言美、文章结构美、意境美, 自然中的山川风光美, 数学中的简洁美, 艺术中的对比、造型美、和谐美, 人物的心灵美等等都可以洋为中用, 古为今用。我们的现代教育不但要求抓好学生德智体劳的教育, 而且还要抓好学生个性化的多元化陶冶情操, 培养素质, 让学生学会生活, 懂得技能的个性发展自我培养教育, 并且还应做好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他为我用”和“我为他用”, 就象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的“迁移”学说是任何学习行为的首要目的的重要思想, 至今对教育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义。

七、充分重视学生智力与非智力的素质培养,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 “共性”智力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学生的情趣、情感、意志、性络等非智力个性化因素也同样重要的。学生不仅要有高尚的人格、丰富的知识、较强的社会能力, 同时还应有适应社会的能力, 健全人生的创造力进而使学生孜孜不倦, 乐学善思, 乐于合作, 勇于探索的追求真理精神品质是时代赋予新一代人去探究, 去追究的任务所在。

综上所述, 学校只有长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提高对“个性”化认识观念, 开拓学生个性情感的眼界、锻炼他们的手脑眼三方面的协调能力。不管是做一个有趣的小实验, 制作一架简易的小飞机, 还参加一次展示个性的音体美艺术活动, 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事, 也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说共性和个性在教学中是相互相辅相成的, 他们可以互相补充。课内课外、双向促进“共性”是主体, 起主导作用;“个性”是为“共性”服务的, 从学生获得知识规律的角度看, 参与实践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远比单纯听讲而深刻和牢固, 有意识的让学生开展个性化活动, 将会使每一个学生内在的潜力得到发挥、展现, 从中受益匪浅, 主动热情参与教学学习, 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只要我们长期坚持处理好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关系, 把学校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兴趣教育看作是艺术教育的两翼, 互相补充、互相促进, 才能双翼齐飞。

人们一定会相信:随着共性与个性在中小学教育之中的不断补充完善, 国家教学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段的更新变革, 学生参与个性化展示才华的积极热情将会越来越高, 喜爱第二课堂的兴趣将会越来越浓厚, 中小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必须将得到更大的提高。

摘要:学校教育的主次关系, 是教学中必须面对的重要内容, 如何处理好他们的相互关系将对教育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它的发展变化, 并以此为纽带大力提昌素质教育, 使之教学方式多样化。

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个性与共性 篇5

关键词中职语文 教学 个性与共性

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数理化教师不难,只要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再加上一点经验,便可以成为一个大体合格的数理化教师。而语文教师如果没有足够的历史沉淀,则显出浅薄,即使有再好的教学方法,授课也是苍白的。语文教学需要深厚的专业素养来支撑,这也是寻求文章教学的共性与个性平衡点的基本前提。

一、中职青年语文教师不宜妄提个性

一般来说,对于刚刚走上讲台的青年语文教师来说,不应一味的追求个性,追求特立独行、与众不同。而是应当先钻研语文教学中的共性,借鉴前人的经验,钻研语文教学中的普遍规律。只有在充分了解以往教学的共性基础上,才有可能推陈出新,创造新的方法和理念。创新绝不是闭门造车,绝不是拍脑袋的产物。所以,对于广大的青年语文教师来说,一般5年之内不应追求个性和特立独行。

二、当今中职语文的教学环境不适宜发扬个性

当今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俨然已经退化成一个个“流水线操作员”,学校被“工厂化”,教师的课程如同流水线一样,千篇一律,周而复始。不仅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队伍如此,整个当今中国教育界都是如此。全国几十万上百万的教师队伍,与其说是教师,倒不如说他们是教学工厂的流水线操作员更为合适。他们放弃了语文的使命和激情,放弃了对语文价值的追求和梦想。任何事情变得功利和简单,教材严密的点水不漏,难有个性的插足之地,上课、考试、阅卷如同机械作业一般,在“标准答案”的权威下,抹杀着学生个性的发展。在这样一种整体的环境下,奢谈教学的“个性”,确实有点滑稽。即使有的教师有想法,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又如何能被接受?如何能不被看作另类?如何能不被排挤?过去的北大,像辜鸿铭那样有个性、特立独行的教授,济济一园。而今日北大,特立独行的教授,还有几个?今日北大这样的高等学校,都不能容忍教师“个性”,何况是中等职业学校?

三、语文教学需要个性

个性不代表随意和乱来,而是在积累和沉淀的基础上,依据充分的理论和事实依据,对于思维、模式和行为的再创造,是高于共性的,其理念也是更先进的。中职语文的教学并不是不需要个性,而是正如前文所说的,目前的教育环境,难以让个性有施展的空间。但对于语文来说,恰恰是最需要个性化教学的一门学科。因为语文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是个性化的,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对于同一篇文章,每个教师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教师的独特感悟和想法,教师教学中的个性,就是除了将文章中被普遍认知的思想传达给学生之外,还应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学生,并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真正体现语文教学中的“和而不同”。

当今教育环境难以让个性有所施展,这是客观的事实,但这并不是正确的。恰恰相反,为了改变这种异化的教育环境,我们更应当提倡语文教学的个性。这就需要教师们客服各种困难和阻力,同时也需要掌握着社会资源的领导者能够慧眼识英,保障教师的各项权利。总之,语文教学中的个性提倡,一方面是语文这门课程的性质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它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因此语文教师如何在这种张力中保持语文教学的质量和魅力,也就是如何在个性和共性之中找到平衡点,就成为广大语文教师要客观面对的现实。

四、学生的需要与个性的发展

中职语文教学的最高目标,或者说其最实用的目标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那么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是不是存在矛盾呢?答案是否定的。每一个学生的需要,都是个性的,每个学生都具有其个性的一面,每个学生都不同于其他学生。尤其是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一般年龄都不大,正处在性格定型和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要满足他们个性的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专业性的,更是人文性的,体现在满足其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个性需求上。

发展学生个性,教师还应该建构语文教育系统的现代化的教学机制,采用个性化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类型。比如采用探索型结构,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采用自学型结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习惯,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采用审美型结构,增强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审美情趣,发展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才能;采用竞争型结构,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语言思维等能力;采用开放型结构,拓宽学生知识层面,扩大视野,培养现代开放的头脑;采用民主型结构,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提高民主参与的能力。

五、结语

教学共性 篇6

1. 法国钢琴学派

首先, 法国钢琴学派十分注重表现音乐的内涵。在演奏一首作品之前, 演奏者一定要对作品有一种掘地三尺的挖掘, 同时在这个学习过程中, 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比如对于德彪西作品的演绎, 对于这种印象感觉的追求,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 法国钢琴学派就要求首先要鲜明的表现出这种印象性的特征, 然后在此基础上, 在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演奏风格。很多在法国留学的中国钢琴家, 他们的演奏中就鲜明的体现出了这种特点, 例如许忠先生的演奏, 他好像将每一个音符都进行了精雕细琢, 里面浸润着他对于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让人感受到是在用心演奏钢琴。

其次, 法国钢琴学派这种对音乐平衡感觉追求。该学派的演奏家在进行演奏时, 基本上保持了从中强到中弱的力度范围, 在他们看来, 作曲家们标出的各种力度符号, 只是他们个人情感表达的需要, 而作为演奏者来说, 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任何过弱或过强, 都是一种不优雅的表现, 更多强调的是整个演奏的整体平衡, 而不是某一个点力度的激发和宣泄, 在听惯了大开大合的演奏之后, 法国人对于平衡感的追求, 反正能够给人以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最后, 法国钢琴乐派努力传播本民族的钢琴作品。这一点在法国钢琴乐派的领军人物玛格丽特·朗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他以身作则, 拿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演奏的法国人自己的钢琴作品, 而且还经常看到他和他的弟子们, 撰写的演奏法国人钢琴作品的感悟和心得, 这种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是十分值得为我们所学习和借鉴的。

2. 德奥学派

德国和奥地利两个国家, 涌现出了数量最多、成就最大的钢琴音乐家, 从巴赫到贝多芬, 丛舒曼、舒伯特到李斯特, 都是在音乐史上永垂史册的伟大音乐家。该学派在演奏上的特点也是十分鲜明的。

首先是忠实于作品本身, 演奏严谨细致。德国人和奥地利人的严谨在世界上都享有盛誉, 甚至有些刻板的味道。他们认为忠实于作品本身, 是对作品的最大尊重, 像施纳贝尔、布索尼等人, 他们都强调要在这种忠实的态度下, 尽可能还原作品中的每一个音符, 将作品严谨、客观、实在的表达出来。

其次, 德奥学派在音乐内容上又有着丰富的创造力。他们忠实于作品, 并不代表者自己就是作品的搬运工, 而是注重分析作品的内涵, 精确的把握住各个音乐要素之间联系和差别, 将这种严谨的态度和深刻情感体验有机的结合起来, 用一种理智、冷静、沉稳的方式, 表达着作品本身的喜怒哀乐。

最后, 德奥学派致力于自由的人道主义理想, 他们克服了传统方式音乐训练所留下的影响, 演奏作品稳健清晰, 很有动感, 分句和速度自然合理。他们善于组织低音声部线条, 使其进行为音乐织体增添特殊色彩甚至构成复调, 擅长于突出暗伏的内声部, 表达了鲜明的感情趣味。他们善于研究手指运动时的肌肉状态, 首推出弹琴和肌肉运动法则, 提倡肩、臂、肘各部分的互相带动。

3. 俄罗斯钢琴学派

首先, 俄罗斯钢琴乐派具有刚强的音乐气息, 揭示了俄罗斯人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表现了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俄罗斯钢琴学派的艺术大师们非常重视本民族音乐作品的旋律特点, 在继承发展古典音乐传统的思想基础上, 努力寻求钢琴的演奏旋律与熟练的表演技巧的合理结合。

其次, 俄罗斯钢琴学派至始至终都将歌唱性作为其艺术的核心特征。因此, 俄罗斯的钢琴艺术家们努力追求的目标就是把如歌的旋律与炫丽的钢琴技巧有机的结合起来, 坚持钢琴的音色应该去更多、更形象的去接近亲切的人声特点, 并且还要使其具备人们发声时的那种丰富的情感。此外, 他们还讲究流动开阔的音乐线条和旋律的发展强度。要求钢琴艺术的音乐表现力既要具有豪迈、奔放的浪漫主义激情, 又要具有明朗细腻的抒情特点。

最后, 在俄罗斯钢琴学派的演奏传统中, 精湛性的技艺是其另一个基本特点。在他们的演奏过程中十分强调手指力度的变化要坚强有力、变化鲜明, 演奏的节奏要做到稳健, 十分讲究每一个音的素质, 并且还要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感觉。在触键感觉的控制上, 他们对键盘的控制非常精细。他们反对不讲究胡乱敲打式的触键方式, 赞成“深触键”的方式,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重量弹法”。

二、西方钢琴学派的钢琴教学共性分析

1. 重视对学生扎实基本功方面的强化与训练

在西方钢琴学派看来, 只有学生打好了比较坚实的学习基础, 才能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技能技巧、音乐素养。钢琴基本功的训练虽然是一种长期的、枯燥无味的练习, 但却是最直接、最见效果的技术训练方式, 并且它还可以有针对性的、直接的对各种演奏技能进行训练, 因此, 掌握钢琴演奏技巧的基础就是做好钢琴基础练习, 通过大量的音阶、琶音、五指练习、分解和弦、练习曲、乐曲等练习, 达到手指、手臂以及大脑的相互配合的目的。此外, 在初学钢琴阶段, 西方钢琴学派还强调在注意基本弹奏方法的同时, 还要对音乐有一定的初步了解, 为后来深入的了解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西方钢琴学派认为在钢琴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解决学习任务的协作者, 而不是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意志来学习钢琴, 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基本能力。学生在学习钢琴遇到困惑时, 老师就和学生一起解决困惑, 这种与学生一起交流和探讨的教学方法尤其值得我们学习。我国重视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 往往会影响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创新的能力、解决困难的能力。钢琴教学不是简单的让学生学会弹奏一些钢琴作品就可以了, 而是应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这样学生在钢琴学习过程中遇到困惑时就会自己思考并解决问题, 而不是一味的依赖老师。因此, 钢琴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注重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 因此每个学生的个人条件和个性特点均不同, 所以, 教师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进而达到钢琴教学的目标。西方钢琴学派就认识到这一点, 因此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而不能简单的口传心授, 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例如:1.启发法,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主动学习, 积极思考, 找到学习规律,

地方艺术对“盐城生态文化”建设的推进策略研究

蒋励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江苏盐城224005)

摘要:社会的进步正伴随着人与自然之间愈演愈烈的矛盾。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态省建设与规划正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新探索。在盐城市生态省规划与建设中, 我们将生态文化建设作为生态省建设的主要内容与任务, 探索了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与途径。而这其中地方艺术的发展无疑对城市生态起了独特的推动作用。本文从推动地方艺术的策略进行探究, 意在使盐城新兴的生态文化及古老的地方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

关键词:生态文化;盐城地方艺术;推进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飞快发展, 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矛盾日益尖锐。人口快速增长, 能源的过度开发也带来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模式——“生态城市”应运而生。

简言之, 生态城市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仅要求“硬件”环境的生态化, 还必须有生态化的“软件”环境作支撑。其中硬件环境的建设包括优化生态环境和孵化生态产业两个方面, 而软件环境的建设就是指生态文化的建设。推进盐城生态文化的建设可从本地艺术的传承发展方面来进行策略研究。

随着时代、环境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盐城已由传统的农业型沿海小城转变为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开放性的工业现代化城市。由于各种外来文化和思想纷至沓来, 滋生传统地方艺术的环境发生了巨变, 在今天高科技、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环境下, 艺术创作上的多元化, 使得地方艺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与交锋, 盐城的地方艺术在困惑中寻求出路。

一、地方艺术与城市生态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地方艺术是建立在城市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文化建筑, 来源、提炼于现实生活环境, 同时又高于现实, 可推动城市生态文化的发展, 相当于一个桥梁和纽带, 把环境和文化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以盐城生态文化为基础的地方艺术价值观可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解决观念、制度、文化以及环境、经济、行政领域内的种种与生态城市相背离的发展趋向, 从而在全社会塑造生态意识、生态思想, 真正构建文明、健康、和谐的生态文明市。

城市生态文化既有精神要素也有有物质要素, 具体分为物态文化、行为文化、体质文化、心智文化四个建设层次。心智文化指导着制度文化的建设, 制度文化又约制着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作用于外界环境, 物化为城市的物态文化, 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物态文化又陶冶人的情操, 启迪着心智文化的建设, 各层次又在循环往复的作用中, 共同提升城市生态文化的建设水平。

二、结合盐城发展和生态文化建设现状进行分析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如何充分利用好地方艺术与环境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努力培养和打造最适合地方艺术发展的土壤和环境, 对地方艺术施以最大程度的人文关怀与人文提升, 积极有效地赋予地方艺术以尽可能多的精神价值、道德品位、文化

以此类推, 进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2.讨论法,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 钢琴起源于西方, 几乎所有的著名的钢琴音乐家都是西方人, 从这方面来说, 西方的各个国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所以他们钢琴学派的建立时间较早, 发展也比较完善。对于这些钢琴学派艺术理念和特征的分析, 能够和中国当前钢琴事素养与思想蕴涵, 从而让地方艺术资源在不断地汲取、扬弃、兼容与升华中走向完美, 去推动盐城生态文化的建设, 实现城市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与可持续发展呢?来浅析盐城发展和生态文化建设的现状。

1. 盐城所拥有的地方艺术文化资源:

(1) 海盐文化资源:海盐文化是海盐业和海盐产地历史文化长期渗透形成的, 盐城是在中国海盐史上影响最广的两淮 (专指淮河两岸沿海地带) 盐产区的中心, 海盐业贯穿盐城几千年历史, 使得海盐文化成为盐城地方历史文化的基本特色。 (2) 历史人文资源:从汉代的“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 以讨伐曹操的檄文闻名天下, 到南宋民族英雄陆秀夫, 到元末的施耐庵、张士诚, 到当代的胡乔木、曹文轩。纵观历史,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的赞誉实不为过。 (3) 红色文化资源:盐城是我国重要的革命老区之一。1940年7月, 陈毅、粟裕根据党中央关于“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决策, 率领新四军江南主力部队渡江北上, 成立了“新四军苏北指挥部”, 到1941年5月19日新四军部成立, 李少奇任书记, 盐城已成为华中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 被誉为“苏北延安”。半个世纪的沧桑, 盐城始终不断地传承和弘扬历史, 新四军红色文化也构成盐城城市特色文化层面的核心内容。 (4) 湿地文化资源:盐城拥有世界级品质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东部沿海45万公顷海涂湿地是太平洋西海岸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原始生态保持最完好的海岸型湿地, 湿地保护区内建有世界上第一个野生麋鹿保护区和国家级珍禽丹顶鹤自然保护区, 为联合国人与自然生物圈成员。 (5) 民间戏剧文化资源:盐城是淮剧的发源地, 素有“淮剧之乡”的美称, 多年来盐城推出许多艺术精品, 涌现出一批像《奇婚记》《鸡毛蒜皮》《太阳花》《来顺组长》《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优秀淮剧节目。建湖的“百戏”在唐代即享有盛誉, “庆丰十八团”是我国杂技三个半发源地之一。

2. 本地艺术的现有建设对盐城生态文化的影响:

(1) 2000年在迎宾公园内兴建了盐城历史文化名人长廊, 各县 (市、区) 修复了一批名人故居, 以供后人瞻仰、凭吊;2010年在城南新区建立了海盐博物馆;修建了“盐城水街”, 且在每年的“元宵节”举办花灯展。

(2) 现有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泰山庙, 还有全国唯一的专业性新四军纪念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和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大铜马。此外在建湖县庆丰镇北秦庄还有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殉难烈士纪念碑和烈士馆陈列室。

(3) 拥有盐城珍禽丹顶鹤和大丰麇鹿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两个保护区均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加入了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且在城市交通要道注重以“丹顶鹤和麇鹿”的雕塑形象出现。

对地方艺术在继承和保护方面做得非常到位, 但彰显盐城特色和宣传方面就相对薄弱一些, 应借鉴好的措施和政策来加强对

业发展形成对比, 找出自己的不足, 获得启示和借鉴, 相信在所有钢琴人的共同推动下, 中国的钢琴事业一定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 中国钢琴学派的建立也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付占文.欧洲钢琴艺术史概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鲍蕙荞.倾听同行一中外钢琴家访谈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2.

教学共性 篇7

翻译法也叫语法翻译法(G r a m m a r—T r a n s l a t i o n Method)、阅读法(Reading Method)、古典法(Classical Method)。这是在外语教学里历史最久的教学法。它的优点在于重视阅读且使用方便。它的缺点在于忽视口语、语音、语调的教学,从而使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尽管翻译法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普遍的指责,但是直到今天,在世界各国学校的外语课上它仍然相当普遍。

直接法也叫自然法(N a t u r a l M e t h o d)、心理法(Psycyhological Method)。直接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直接学习、直接理解、直接应用。强调两个重点,一是把外语和它所表达的事物直接联系起来;二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要用学生的本族语进行教学。它的优点在于强调口语和语音教学,抓住了外语教学的实质,大大提高了外语教学的质量。它的缺失在于,完全照搬儿童在家里学习本族语的方法,在外语课上生硬地排斥或禁止使用本族语,结果给外语教学带来了不必要的限制和麻烦,并且也不适合绝大多数地方的教学实际。

听说法,也叫句型教学法。根据结构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可知:语言是有声的,学习外语,不论学习的目的是什么,都必须先学听和说,在听和说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读和写。它的优点在于揭示了儿童学习英语包括各种语言的循序渐进模式。但一个人在学习外语时,本族语的正负影响没有给予充分的考虑,从而在反复的听和模仿中,把错误也强化了。

自觉对比法是苏联在外语教学里所推行的一种外语教学法。直接法和语法翻译法原是外语教学里截然相反的途径,在对直接法的批判当中,语法翻译法的一些作用,在自觉对比法中逐渐巩固下来。在依靠本族语的原则和思想指导下,两种语言的对比成了教新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族语被认为是讲解的有效手段,各种翻译练习被看作是巩固语言知识和培养语言熟巧的重要方法。但外语的实践练习往往是些变换词形和学习语法规则的语言练习,阅读也成了分析单词的用法,分析句子结构,以印证语法要点的教学活动,其实质就是应试教育。在今天,英语的学习基本上是采用对付考试的情况下,这种思想影响甚为深远。

自觉实践法是把实践说成是掌握外语的根本方法,并明确提出: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主要靠实践,而不是讲授语言知识。学生要自动化的应用外语表达思想。但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实践有时仅是层次的口语的反复操练,很难再上台阶。

认识法是美国卡鲁尔首先提出。认知法把儿童学习语言的天赋才能解释为儿童大脑里存在着潜在的“普遍语法”。再学习的同时,“普遍语法”帮助儿童认识语言,发现里面的规律。在教学中,强调通过本族语和外语的对比分析,找出两种语言中相同、相似和相异的地方,丛而确定学生在外语学习中的重、难点。“普遍语法”虽然客观存在,但越普遍的就越少操作性,从而在教学中很难找准一个具体的切入点。

功能法也叫交际法或交流法,意念法和语义——意念法,为了节省学生再外语学习中的精力,提高外语教学的功效,功能法提出目的性的教学原则。如学生将来在职业上用什么,在外语教学里就教什么,以免分散精力,浪费时间。这在把英语作为一个普及型的外语的国家中,其利弊是显而易见的。

从以上的传统教学法的回顾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具有共性的实际操作方法。

1、学生读的习惯培养。中国人学英语,几乎没有任何的语言环境,除了在学校或课堂上大声地、大胆地、大量地读外,我认为别无它法。俗语说得好: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当且仅当,学生能够大声地、大胆地、大量地读了,他才会步入英语的世界,那些看似弯弯曲曲的文字才会对他显示无穷的魅力;他才会用“心”去注意到单词的发音,那些让中国人读来十分费劲的语音才会让他欲罢不能;他才会勇敢地去跨越语法的障碍,接近那些与我们思维迥异文化,在西式的幽默中,嗅出人文的馨香。

在实际操作中,特别是早自习各课堂上的对话练习,我不但自己大声地读,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放开喉咙,有多大声就读多大声。同时,对他们讲,读时要注意“三到”,即眼到,手到、脑到。所谓眼到,就是要视线不要离开所读内容;手到,就是要边读边用手在课桌实写或虚写单词;脑到,就是要在读、看、写的同时,用大脑想一想这些内容的意思,在开始,许多同学是不习惯的,但只要长期坚持,便是能够做到的。

2、学生积极性的培养。在很多听评课活动中,出现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性不高,还是有一种被动接受的感觉。我们英语教师要反复强调让学生多参与课堂活动,多一此与老师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受教育的机会,并且我们要给予适度的鼓励和表扬。“说”的练习主要就体现为学生的主动性上,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可以巧妙的设计一些英语小活动,猜单词意义、单词表演、课文复述、根据现实生活编排对话等活动。另外,教师在导学部分应多设计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句子和一些搞笑的句子以提高学生积极性。

3、教师教学的程序化。计算机发展到今天,乃是一级又一级程序的叠加;京剧到如今还有生命力,很大程度得益于京剧演员的每一步,每一举手投足,每一道具,所蕴涵的文化底蕴;许多人,不言而喻地明白一个道理:良好的习惯,将会使一个人终生受益。为什么如此呢?说穿了,那就是程序的魅力。如果用物理学的理论来解释,那就是“惯性”的作用。

故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在分析好学生之后,按教育学的规律,把教育教学过程编制成一种适合学生的程序。让学生在每一节课45分钟的每一个环节,于教师举手投足之际,知道教师在干什么,他应当干什么。并且,这种程序一但设计好了,便不要随意的去破坏。我认为,教师也好,学生也好,应当把这种“程序”同现行法律相等同。也只有这样,在每一堂课的每一分钟,才能充分激起学生的认知或接受的兴奋点。当然,微变也是必要的,但请你注意,任何的微变,都不能超出既定程序的框架。

教学共性 篇8

1.应遵循的原则

(1) 趣味性原则。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也强调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 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来负担。我们把英语和其他学科融合起来, 可以让学生觉得非常开心, 觉得很有兴趣, 学习英语才会充满积极性。

(2) 实效性原则。老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有所选择地进行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绝不能牵强附会, 要做到操作简单而效果明显。

(3) 主体性原则。我们应大胆放手, 向学生提供参与机会, 让他们发挥主体作用, 成为真正的主人。

2.在具体实施中我们应注意的方面

(1) 融合德育, 激发学习情趣, 提高学生素养。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利用教材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

(2) 融合智育, 发展思维, 培养能力。译林版三年级下册中有“How old are you? I’m ten.”四年级下册中有“When do you get upevery day? I get up at 6:30.”

学生在运用英语进行数学运算时, 既巩固了英语数词、图形, 发展思维能力, 而且在画图形中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3) 融合体育, 开发智能, 活用知识。英语教学与体育活动融合, 就能让学生在玩中学, 学中玩。在译林版新教材中, 我们出现了ear, eye, nose, mouth等等, 在教学中, 我让学生在运动场上边做操边学英语, 一边运动, 一边学习自己的身体各个部位的单词, 学生学得既开心, 又快速,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 融合音乐教学, 激发兴趣, 增强记忆。小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具有好奇、爱动、爱唱等特点, 所以歌曲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 有时, 他们还会自发地配上优美的动作, 英语教学要与音乐结合起来。

(5) 融合美育, 加深印象, 促进思维。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 我常常根据教学需要, 灵活安排学生在课内涂涂画画, 元旦前夕, 我们学习了Happy new year. 我让学生在课后自己制作贺年卡, 并写上想说的祝福语, 送给自己喜欢的人。

二、要注意英语学科的特性

1.英语学科贴近生活, 容易引起学生共鸣

(1) 教学的语言知识和课堂上的各种教学活动可以反映学生生活中的各种情境。

(2) 丰富多彩的各种教学内容能使学生的积极性快速而又充分地调动起来。

(3) 教学的语言知识真实、有用,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能很轻易地使用。

2.语言的话题、功能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

(1) 一个核心:话题。一条主线:功能。在教学时我们紧紧围绕着这个核心和话题, 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

(2) 通过大量而又丰富的游戏、歌曲、表演等等的活动, 让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必需的语言知识, 让学生“学”与“习”有机结合,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 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 通过学生的积极尝试,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

3.教学方法要丰富多样, 要让学生活泼地上课, 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 扬长避短, 积极学习, 采用整合的方式来进行英语教学。

(2) 创设符合实际生活的情境, 让学生之间大胆地交流、激励, 启发学习动机, 树立学习信心。

(3) 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 如接龙、男生女生大PK、小组合作、组内开火车等等。

(4) 设计任务型活动, 开放空间, 激活学生的思维, 培养创造性思维。

4.教学的组织和课堂的教学安排要灵活合理, 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有一种是课堂主人的感觉,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展示自己的青春与活力

(1) 教学要短、平、快, 让学生大量、持续地接触本课所学的语言材料, 大量地使用这些语言知识。

(2) 采用小班教学的形式, 两人小组, 四人小组, 组内竞争, 组与组之间竞争, 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5.积极采用各种多媒体教学, 电脑、PPT、VCR, 选取适合学生的场景, 让学生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让学生真实地学习英语

(1) 利用我们配套的英语多媒体资源、教学光盘, 能最快地让学生理解情境和情境中的句子, 知道怎么使用这些语言知识。

(2) 丰富多样的多媒体教学, 能快速激发学生的兴趣, 配合任务型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

(3) 积极利用多媒体资源, 使学生置身于以英语为母语的环境中, 体验英语的实际使用情况。

6.运用好激励机制, 想出多种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 因材施教, 让每个学生都有满足感

(1) 我们要使每个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 对于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 我们都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和反馈。

(2) 评价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 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所以, 作为小学英语教师, 我们不仅要充实自己, 提高自己素质, 还要以学生为本, 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摘要:现代社会是一个讲求综合素质的社会, 是一个讲究全面发展的社会。作为一名小学教师, 应该从娃娃抓起, 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放在首位, 力图让学生全面发展, 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处的人。

关键词:素质教育,英语教学,特性,共性

参考文献

教学共性 篇9

一、物理概念反映了物理现象多种规定性的统一

在想象思维阶段, 物理概念统一性和差异性, 共性和个性是相互割裂的。它只反映了思维对象的同一性、共性而排除其差异性、个性, 但是物理概念在对客观对象概括的过程中, 在反映对象的同一性、共性时, 并不排除对象的丰富多彩的特殊性、个性, 因而这就需要由抽象思维上升到辩证思维, 用辩证思维, 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物理概念的共性和个性。

二、在实际教学中实现物理概念共性和个性辩证统一的必要性

实现物理概念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有利于全面透彻的理解物理概念, 丰富概念的内涵, 进而有利于物理知识的正迁移。对于一个物理概念来说, 它的内涵才是它所涉及的对象具有的共同的、最本质的东西, 对于所有对象来说它都是适用的;而物理概念的个性只是对于它所涉及的某个或某些对象才适用。在物理概念教学中, 由于不能将物理概念的共性和个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往往会使学生将个性当成共性, 从而造成物理知识的错误迁移。如在讲授凸透镜的概念时, 在初中阶段, 教师还会告诉学生, “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所以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 而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但是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只是它们在某一条件下 (制成透镜材料的折射率大于周围介质的折射率) 发生的光学现象, 而在透镜的折射率小于周围介质的折射率时, 现象正好相反。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只是将透镜的这一特性教给学生, 却不告诉学生这只是透镜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情况, 既不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一铺垫, 那么学生就会将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这一特殊性作为其共性应用到任何情况下, 进而在其后续的学习中就会产生思维定势, 造成物理知识的错误迁移, 以及对结论与实验现象之间的矛盾的困惑或者在进行光学实验研究时, 出现选择错误的光学元件等问题。

教学共性 篇10

【关键词】新生 共性问题 教学策略

一、共性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由于这一阶段的特殊性,教学实践过程中,高一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存在共性。

首先,学习习惯不良或学习方法不当导致的效率低下。首当其冲的问题是学生普遍忽视预习—听课—巩固这一个整体学习过程能带来的学习效益。具体表现为:课前不预习,课堂上不记笔记,课后不整理。初中书本的短语的划划背背可以基本应付考试,所以初中学习对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虽然有所强调,但很少有人保持这种习惯。诚然,对于知识容量较小,上课节奏慢,重复度高的初中英语学习来说,预习与否会一定程度上造成新知识接受速度快慢的不同,但最后成绩差异却并不明显。然而,初高中英语教材跨度较大。高中英语学习不管是从知识容量还是难度上较初中来说都大有提升。英语有句谚语说得好: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but you can't make it drink.(牵马河边易,逼它饮水难)外因有影响作用,却不起决定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一切课堂教学的核心要求。

二、元认知与元学习

元学习能力指的是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的能力。元学习主要区分了“学会”和“会学”这两个概念,“学会”反映的是学习结果,而“会学”反映的是学习过程,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马文福&马俊海,2011:28)这种能力对高一英语学习很重要。首先,虽然经过了中考的筛选,但大部分新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拓展知识的掌握度大有不同。对于大班教学的高一英语来说,教师只能根据平均难度进行授课,这在大多数情况上并不能满足成绩较差的学生和成绩较好的学生的需求。这个时候运用元认知策略对学习方式进行调整,以自我学习来补充未达标或有目的的筛选上课所授知识变得至关重要。高中网状的知识结构决定了整理归纳这一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激活提升学生元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监控,随时调整学习状态,养成个体适应性最高的学习习惯,达到最佳效率。

三、如何培养

Richard Decharms(1972)认为,如果能够让教师和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学习行为中的主导作用,而不是被主导的,那么就既可以增加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领悟和教师在知识传授中都能培养学生的元学习能力。但目前来看,大多数学生无法从学习中找到快乐,也完全忽略了自己在学习和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反而将学习当作一种“老板”给予的任务来完成。不管是从这个方面考虑,还是考虑到高一学生自我领悟能力较弱,教师的适当引导必不可少。因此,若想要学生通过自学构成知识体系,并学会采用深加工学习策略,及时监控自己的自学状况和学习进度,还得在这种隐形教学的基础上补充适当的任务来专门明确传授元学习技能。

四、具体措施

在隐性教育上,应注意对教材的仔细研读,仔细研究过教材的基础上,整理相关联知识,将知识体系的主干教给学生,并注重每个枝桠的发展,从而使学生无意识的网状的吸收知识,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显性锻炼上应注意在元学习策略的指导下布置锻炼元认知和元学习能力的任务。加强对学习动机、意志力等内在因素的监督,引导学生培养更好的心理状态。学习动机,对英语的兴趣,意志力,甚至包括对成绩不理想的挫败感,焦虑感等心理问题的监督,能够及时有效的在学生转型的关键期加以指导,从而突破瓶颈,真正在思想上走向成熟。这种非智力因素与学生能否顺利进行学习活动的效率以及元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密切关系。加强学生的自我导向学习,帮助学生合理确定学习目标,建立学习计划。(李如密&孙龙存,2007)这个学习目标指的既是长期的学习目标,可以以此作为一种内因来驱动学习。更指的是制定短期的学习目标,并初步具有对学习进程和学习任务的管理意识,并根据计划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难度,定点定量完成任务。引导学生形成反思性思维和辩证性思维。对学习的监督和计划体现了一种反思性思维和辩证性思维。学会反思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辩证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能够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监督意识和掌控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元学习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Richard Decharms.1972.Personal Causation Training in the Schools.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95-113.

[2]马文福,马俊海,基于元学习能力培养的自然地理教学策略[J].中国冶金教育,2011,(3).

教学共性 篇11

我国是一个多种民族地域广阔的国家, 各个民族, 各个地区都有着不同风格的民间舞蹈, 也称民俗舞蹈。这些舞蹈从古至今流传下来, 主要是靠民间艺人们的祖辈传袭, 以广场、田间地头、宗教祭祀活动为主要沿承场所。

首先, 民族的不同、地域的不同导致了舞种的差异。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 各民族都有着悠久的文化艺术传统。在所居的地理环境中, 受特定的政治地位、生产形式、传统教育、宗教信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逐渐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民族民情风貌、风格浓郁、个性鲜明的民间舞蹈, 显现出他们各自的民族性格、心理状态与审美情趣。直观各种民间舞蹈, 每个舞种都有其独特之处。以秧歌为例, 秧歌是我国六大文化类型其中之一, 分布于第三阶梯的秦岭——淮河以北和黄土高原, 这一广阔地区的自然环境有明显的一致性, 即地形大部分为河流中冲击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和黄土高原是汉族最早和最主要分布区, 这一区民间舞种有东北秧歌、陕北秧歌、鼓子秧歌等, 它们都以自己的表现手法, 将全身有机地结合起来, 千姿百态、各领风骚、乡土气息浓郁, 风格韵律独特。由于它们的生活方式其本是农业耕作, 从而形成了北方文化的格律——农耕文化, 其民间舞蹈就带有农耕文化的基本特征。其中的东北秧歌地处祖国的最北端, 寒冬与积雪造就了北方儿女热情与浪漫, 其舞蹈风格韵律中艮、俏、稳、浪、颤、颠, 鲜活、生动、感染力强, 与本区华北平原鼓子秧歌, 黄土高原的陕北秧歌也有很大差别。

第二, 各舞种的差异不仅对立而且互补。虽然各种民间舞蹈风格各异是相对独立的, 但在民间舞蹈教学中, 却有着互补性, 朝鲜民间舞主要训练由气息带动的律动;藏族民间舞主要训练膝关节和肋下及两臂的松驰;蒙古族民间舞主要训练肩的律动和明快的节奏感;维吾尔族民间舞主要是训练体态与绕腕。虽然每个舞种都是全身配合舞动的, 但每个舞种都有某些突出的部位是训练的关键所在。各舞种之间即相互区别又相互补充, 使舞蹈演员在民间舞教学中身体各部位的体态韵律都得到充分的训练。

二、中国民间舞教学的共性主要是教法和教材的系统观

其一, 民间舞教材设置的训练原则, 从教材设置来讲, 藏、蒙、维、朝、汉五大民族的民间舞蹈是各大、中专院校的舞蹈专业民间课, 最基础的必修课程, 因其具有代表性, 有着较强的训练性, 而在民间舞的教学中占有主要地位, 这些民间舞蹈即有明显的代表性, 又有较强的训练性。各个民族民间舞种的教材都遵循着一个原则:典型体态——律动的训练, 即一种民间舞的典型舞蹈形式, 如维吾尔族民间舞的赛乃姆、多朗、朝鲜族民间舞安旦、古戈里。藏族民间舞的堆谐, 果谐、卓等在形式上具有本民族的典型体态, 维族体态躯干挺拔向上, 藏族体态上肢松驰, 下肢沉稳, 朝鲜族体态, 从双肩至尾椎呈半圆状, 形成体态下垂, 圆滑流畅的形体, 这些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培养学生由简单到繁复, 逐步掌握各民间舞种的典型风格韵律。

其二, 民间舞教法的组合原则, 由于各种民间舞蹈来源于民间, 有些素材是完整的段落, 也有很多是零散的单一动作或者是民间老艺人们即兴而成的某些律动, 为了使课堂教学有规律, 有层次地进行, 在训练时我们由单一的骨干动作开始教授, 让学生从模仿开始, 单一动作掌握后, 再形成舞句反复练习, 舞句完成后, 再把一个又一个舞句串联起来, 最后形成组合, 在一段完整风格的音乐伴奏下, 完成一个舞种的快板或慢板, 或者慢、快板对比衔接的舞段, 即舞蹈组合, 贯穿于课堂教学中, 便于学生授受和准确掌握, 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对其民族风格音乐和典型节奏的熟悉和掌握。

三、中国民间舞教学的个性主要是各舞种的风格差异

首先, 体态的差异和律动的差异。各种民间舞都有其自身与众不同的体态和律动, 如朝鲜民间舞的体态是靠气息控制的, 由丹田吸气贯注于整个身体, 再由胸腔呼出, 使整个律动张驰有度, 体态柔韧丰满, 呈现了弧线下沉的状态, 而蒙古族民间舞, 体态粗犷开阔, 以趟拖步法和上身松驰交错平扭及画圆为主要, 最基本、最典型的体态动律。

其次, 训练部位和功效的差异, 所有的民间舞课堂教学中不外乎训练、手、肩、胯、膝、脚等这些主要部位, 但各舞种的主要训练部位和功效却又不尽相同。最典型的要说是膝部训练了, 几乎各个舞种都有屈伸的训练, 东北秧歌的屈伸慢下脆起, 有一股艮劲, 配合上身的浪形成东北秧歌所特有的韵味。而傣族的屈伸, 重拍在下, 柔韧而舒缓, 配合胯部的扭动, 形成了优美的体态。其他部位的训练都各有其功效, 蒙古民间舞的碎抖肩, 使整个肩背部在极有规律的抖动中松驰流畅;笑肩是上下启动、细碎形象;硬肩是交替平措, 干净利落。这些动作对肩部的训练起到了极好的作用, 使肩部前后、上下、左右都能够自如运用、生动活泼。

最后, 文化背景与习俗构成的差异。以上我们谈到了各舞种体态律动的差异, 而构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因素, 除我们前面讲过的地域不同所导致的舞种风格差异外, 很重要的差异是文化背景的差异。藏族人民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 以农牧业生产为主, 宗教信仰色彩浓厚, 其舞蹈就有着高寒地区人民粗犷豪迈、虔诚质朴, 随歌起舞的特有风格, 舞蹈动作朴实自如, 其动律以松驰舒展而著称。而蒙古族人民以辽阔的大草原为生活的舞台, 在世代“逐水草而居”从事游牧、狩猎劳动的蒙古族人民中, 形成了古老而灿烂的草原文化。其舞蹈强健有力, 节奏性强, 尤其以肩臂、步伐、以及板腰为独特形韵, 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的马背生活以及他们的鲜明个性。

上一篇:土肥管理下一篇:状态监测信息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