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性结构

2024-08-06

共性结构(精选7篇)

共性结构 篇1

引言

19世纪以前, 体裁还不是语言学家的关注和研究对象。但自从20世纪80年代John Swales引入体裁 (genre) 这一概念, 并把它与语篇交际功能结合起来后, 学术论文体裁分析的研究便方兴未艾, 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注意。体裁分析是一种特殊的语篇分析模式, 它集语言学、社会学和心理学方法于一体, 超越了对语篇语言特征的简单描述, 将语篇分析从表层推进到更深的层面。国内学者庞继贤在1993年发表的《“语篇体裁分析”理论评析》是中国最早引述体裁分析的文章。之后, 便有越来越多的学者, 如秦秀白、方琰等, 对“体裁” (方琰称之为“语类”) 进行介绍和述评, 体裁分析的文章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研究, 其研究成果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 学界对学术论文体裁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学术论文结构层面, 包括论文的宏观结构以及论文各部分的语步结构 (move structure) ;二是论文语言特征层面, 如情态、时态、转述和措辞等。本文将对计算机学科英语学术论文摘要语篇的宏观结构进行探讨, 旨在对不同类型的英语学术论文摘要的体裁特征进行对比, 探讨研究报告型和综述型英语学术论文摘要宏观结构的差异。

一、理论背景

(一) 体裁分析

1993年, 国内出现首篇有关体裁分析的述评论文, 即庞继贤1993年发表的《“语篇体裁分析”理论评析》, 它成为国内体裁分析研究的前奏。体裁分析引入中国的序幕在1997年正式拉开, 秦秀白、方琰、章远荣、李宣松四位学者的论文从不同视角介绍和评价了体裁分析。2000年之后, 体裁分析不断发展, 研究体裁分析的论文出现了快速增加的现象, 其研究的对象也在不断扩大, 如教学应用研究 (秦秀白2000;韩金龙2001) 、学术论文摘要分析 (鞠玉梅2004) 、学术论文引言分析 (韩萍、贺宏2012) 等。相关研究还延伸到应用语言学 (Yang2001;Yang&Allison 2004) 、医学 (Nwogu 1997) 、生物学 (Hopkins&Dudley-Evans 1988;转引自Brett, 1994) 、社会学 (Brett 1994) 等多个学科。由此可见, 体裁分析在短短30年间已经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注意, 他们做了大量的研究, 取得的成果和其实用价值不容小觑。

(二) 学术论文摘要语篇的体裁分析及语步结构

目前, 国内外学者对学术论文摘要语篇的体裁分析研究效果甚佳, 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领域:

1.从宏观结构和微观语言特征的层面对某一特定学科科研论文的摘要语篇进行研究, 其涉及的学科大部分为计算机科学、电气学、医学和应用语言学等 (杨瑞英2006;Bhatia 1993) 。

2.从对比分析的角度对不同学科间的学术论文摘要语篇进行研究 (葛冬梅、杨瑞英2005;Bhatia1993) 。

3.从中外两个方面对学术论文摘要语篇进行对比分析 (鞠玉梅2004) 。

然而, 以往研究都没有涉及对不同类型的学术论文摘要语篇的研究。鉴于此, 本文主要从这个方面对论文摘要语篇的宏观结构进行探讨。

对于学术论文的语篇分析, 语步 (move) 和步骤 (step) 通常是其主要出发点。Swales (1990) 被称为体裁分析之父, 他分析发现学术论文摘要语篇的宏观结构一般分为四语步模式, 即导言 (introduction) —方法 (method) —结果 (Result) —讨论 (Conclusion) , 简称IMRC四语轮模式。Salager-Meyer在Swales四语步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语步, 即综述—目的—方法/语料—结果—结论—建议六语步模式。而Santos又进一步提出了摘要的宏观结构模式, 即定位研究—展示研究—描述方法—总结结果—讨论结果五语步模式。在国内, 葛冬梅和杨瑞英 (2005) 从三个学科的角度研究中国作者写的英语科技期刊论文摘要, 进而提出了五语步模式, 即研究背景—研究课题—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研究结论。从中不难看出, 虽然研究者的语步模式存在不同的分类方法, 但他们都基于Swales的四语步进行更细的划分。本文的语步分类将采用Swales提出的IMRC摘要语步模式。

(三) 学术论文的分类

由于学术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 导致其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等都会有所不同, 也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例如, 可以从论文的学科划分, 也可以从论文的发表形式划分。本文主要是基于对不同内容的划分来研究学术论文摘要的语篇分析。

庞富祥等 (2001) 在其《学术论文的分类及写作》一文中归纳出了七种不同类型的学术论文, 分别为论证型、实验报告型、发现发明型、设计计算型、理论推导计算型、综述型和学位论文型。此外, 高建群等 (2003) 曾在《学术论文摘要的规范表达》一文中归纳出了五种不同类型的论文, 包括研究报告型论文、综述型论文、论证型论文、发现发明类论文和计算型论文, 这与庞富祥的分类比较相似。本文根据他们的分类方法, 研究其中比较常见的两种论文, 即研究报告型和综述型学术论文。

二、研究方法

(一) 语料收集

本研究的语料是计算机学科方面的40篇本族语者的英文论文摘要及40篇非本族语者的英文论文摘要, 本族语者的英文论文摘要取自Elsevier数据库中的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重要期刊, 非本族语者的英文论文摘要取自中国计算机类核心期刊CADDM。另外, 所选取文章的发表时间为2011~2015年, 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在各自抽取的40篇论文中, 20篇是关于研究报告型的学术论文, 另外20篇是关于综述型的学术论文。在抽取样本时, 为保证对比研究的信度, 进行了随机抽样, 尽量避免主观因素对语料选取的影响。

(二) 研究问题

为了客观地了解非本族语者的英文摘要写作现状, 以及与本族语者在摘要写作上的差异, 本研究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对自建的小型特定目的语料库进行分析, 研究问题主要围绕以下3个方面展开:

1.在计算机学科研究报告型的英语学术论文中, 非本族语者论文摘要的宏观结构是否接近本族语者?

2.在计算机学科综述型的英语学术论文中, 非本族语者与本族语者在论文摘要写作的宏观结构上是否存在差异?

3.在计算机学科中, 非本族语者对于研究报告型和综述型的英语学术论文摘要写作的宏观结构有无差异?对于本族语者来说, 是否也存在差异?

(三) 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使用的语料软件是网络免费提供的索引软件Ant Conc3.2.4, 将数据库期刊的相关英语学术论文摘要转换成word文本, 并依次导入索引软件进行分析。Ant Conc软件的使用对精确且快速地处理数据、提升本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四) 研究过程

首先将标注好的语料按本族语者实验报告型英语学术论文、非本族语者实验报告型英语学术论文、本族语者综述型英语学术论文、非本族语者综述型英语学术论文进行分类, 然后手工标注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四个语步, 并依次导入Ant Conc索引工具, 统计四个语步在不同论文分类中出现的频率, 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计算机学科下研究报告型英语学术论文摘要宏观结构

根据Swales的IMRD四语步分析模式, 笔者分别对20篇英语本族语者和20篇非本族语者英语学术论文摘要中四个语步的出现情况进行了分析, 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对于研究报告型英语学术论文摘要, 非本族语者在宏观结构上与本族语者较为接近, 尤其是在引言、方法和结果三个语步方面。针对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者研究报告型的英语学术论文摘要, 方法语步出现的频率都为100%, 这说明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者都很重视计算机研究报告型英语学术论文的研究方法。在本族语者研究报告型英语学术论文摘要写作中, 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四个语步出现的频率都在90%以上;而对于非本族语者来说, 虽然引言、方法、结果三个语步出现的频率在90%以上, 但是讨论语步出现的频率相对较低, 说明很多学者往往忽视了对讨论语步的写作。针对英语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者实验报告型英语学术论文摘要的宏观结构, 可见表2:

由表2可知, 本族语者的英语论文摘要的语步结构比较规范, 完全符合“Swales的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四个语步的频率应达到85%”的标准, 而且都是由三个或四个语步构成的;非本族语者的英语论文摘要虽然基本符合Swales的四语步分析方法, 但是与规范的英语学术论文摘要的宏观结构仍有差距, 各语步缺失的情况相对较多, 尤其是讨论语步。总体来说, 本族语者的英语学术论文的摘要结构比较统一, 且逻辑性强, 摘要从起首入题到中间方法数据的支持, 再到结尾的总结讨论, 都遵循着这条直线发展, 并按逻辑推理严密地组织起来, 这样的论文摘要从宏观结构上来说就是一篇浓缩的论文, 虽然非本族语者英语学术论文的摘要结构接近于本族语者, 但仍有不足之处需要注意和改进。

(二) 计算机学科下综述型英语学术论文摘要宏观结构

通过对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者综述型英语学术论文摘要的宏观结构进行研究, 发现非本族语者英语学术论文摘要并不符合Swales的IMRD语步模式。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者综述型英语学术论文摘要宏观结构分别见表3和表4:

1.本族语者综述型英语学术论文摘要宏观结构

从表3可以看出, 20篇本族语者综述型英语学术论文摘要的写作遵循了Swales的摘要IMRD语步结构模式, 语步结构都为三个和四个, 且以四语步为主, 其中IMRD完整语步结构出现的频率达到85%, 这说明本族语者综述型英语学术论文摘要的写作比较规范, 值得非本族语者学习。

2.非本族语者综述型英语学术论文摘要宏观结构

通过对计算机学科下非本族语者综述型英语学术论文摘要的语步分析发现, Swales的IMRD模式并不适用于这类论文, 国内综述型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作者在阅读和分析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综合介绍和分析国内外某一时期或长期以来对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并表明作者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对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展望和假设, 或者提出一些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因此, 对于这种特殊的综述型论文, 笔者通过分析20篇非本族语者综述型英语学术论文摘要, 对语步结构进行了总结 (见表4) :

从表4可以看出, 计算机学科下非本族语者综述型英语学术论文摘要中的语步虽然并不符合Swales的IMRD语步模式, 但它有其自身的语步规律, 即通常按“引言—文献/资料总结—研究结论”的语步进行, 而这与朱大明 (2007) 在综述类论文摘要模式的探讨一文中提出的两语步“论题指示”与“作者见解”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另外, 从表4可以看出, 文献总结语步和作者见解语步出现的频率都为100%;虽然引言中的语步也会在论文中出现, 但出现的频率不高, 只有30%, 也就是说, 计算机学科下非本族语者综述型英语学术论文摘要一般都包括文献/资料总结和作者见解两个语步, 而引言语步的出现则具有主观性。

结束语

本文采用Swales的体裁分析法对计算机学科下不同类型英语学术论文的宏观结构进行了分析, 选取了两种典型的学术论文类型———研究报告型和综述型, 并分别从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者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对于英语本族语者来说, 研究报告型和综述型的英语学术论文无明显差异, 都符合Swales的摘要宏观结构;对于非本族语者来说, 研究报告型的学术论文虽然遵从Swales的摘要宏观结构, 但是与本族语者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而研究关注较少的综述型的学术论文则由于研究方法、思维方式和不同国家写作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差异较大, 虽然不符合Swales的摘要宏观结构, 但呈现出其特殊的语步特征。这些差异和结果给非本族语者英语学术论文摘要写作提供了很好的启示———研究报告型和综述型的英语学术论文摘要一定要规范, 这样, 才容易被国际期刊采用。

但是, 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不同的学术论文存在不同的语篇结构, 本文只是局部探讨了其中的两种学术论文种类, 加之搜集的数据不够广泛, 难免会有一些偏差, 因此, 对不同类型的英语学术论文的体裁研究还需要深入和系统分析。

共性中求个性个性中求共性 篇2

不管怎么说, 毕竟与那些20多岁的创业者不同, 李雪豪选择中国总机, 与其说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事业, 莫如说是为了追求一种变化, 或者是另一种生活方式。作为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历史老师, 放弃稳定的工作、熟悉的专业、熟悉的朋友、同事、弟子以及熟悉的自己, 对李雪豪来说都不是容易的事。

发现总机, 兴趣先行

2000年的时候, 我开始听说一些网络创造财富的故事, 有时我也会去想是不是可以运用网络做点什么, 但在安逸和一成不变的工作和生活中, 这些冒险涉足一个不熟悉的领域的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对于网络, 我只是当作业余爱好, 消遣娱乐而已。

闲时我尝试办过几个网站, 做过域名代理, 这些经历让我对网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网络创业的神话和新闻开始不断刺激我的神经, 我也开始更多地留意网络致富的项目。一天, 一个新鲜的词语晃过我的眼前, 我又回头多看了它一眼。是的, “中国总机”……

选择总机, 兴趣使然

我现在时常告诉我的客户、我的业务员: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 因为它往往是正确的。此后经过他人参考, 或者反复衡量、怀疑、考证得来的东西, 往往掺杂了很多无谓的因素。我对中国总机也经历了这么一个认知过程。

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以后, 我并没有太多留意或者进行深入的研究, 但这个名字却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总让我有些特别的感觉。终于有一天, 我决定上网查查这个东西, 好好地了解一下。这个时候很多类似的产品也一股脑被搜了出来, 把我原有的很好的感觉弄得面目全非, 我开始失去兴趣。。

很久之后, 有次无意间跟朋友聊起这件事情, 朋友一听也说感觉很好。我突然有了个想法:是不是每个第一次听说这个东西的人都感觉很好?我开始和更多的人说起这个产品, 很多人都表示这个产品很新奇、很人性化。我开始在网上搜寻更多的资料。当我打电话到中国总机咨询的时候, 内心已经决定要做这个产品。

销售总机, 抓住兴趣

当你对一件事情好奇的时候, 你会觉得它很新鲜、很不错;当好奇心得到一定满足, 又没有深入了解的时候, 往往就会失去兴趣。而当你对这件事情有了再次地、深入地了解之后, 你会再次对它产生兴趣, 并且持续很长时间。绝大多数的人都停留在对新事物认知的第一个层面上, 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因此, 人们听说过的东西很多, 感兴趣的却很少。

在我们业务员的签单过程中也常常遇到这种情况, 我总是告诉业务员, 抓住客户的兴趣是关键。很多客户我们第一次去谈的时候, 表现得很有兴趣, 有意购买, 但是业务人员没有抓住销售时机。等到跟单很久, 客户逐渐失去兴趣, 而业务人员又无法让客户了解更多产品优势和亮点时, 失去签单机会就可想而知。因此, 提升综合业务能力, 牢牢抓住客户兴趣是我们销售的制胜法宝。

此外, 业务人员自身对产品的兴趣也是关键因素。我常常告诉业务人员:中国总机是我们大家的总机, 我们不能以旁观者的态度去等待和观看她的成长, 而应该以主人的心态爱护她、支持她、培育她, 这样才能给我们大家带来效益, 成为我们的“中国总机”, 再创继百度之后最有希望的互联网神话!

招募“二代”, 兴趣分享

成功地开展自己的业务后, 李雪豪开始了临沂地区的营销网络建设。目前, 李雪豪已在临沂地区发展了9家县级独家代理, 几乎覆盖临沂市3区9县。谈到自己的独门秘诀, 李雪豪还是将自己的成功归结为两个字:兴趣。

很多人从我的经历中感受到了产品的魅力。他们好奇:一个正值旺年、有着稳定工作和收入的人为什么要出来冒这个险?在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时, 他们也跟我一样做出了选择。还有一些人是真的看到了我们的业绩, 眼见为实, 不需要我过多说明。另外有些是我原有的业务员, 他们做了几个月的业务, 对市场有了很好的了解, 对产品也有充分的兴趣和信心, 就自己主动要求做县级代理了。当然也有更多的业务员, 从临沂走出去, 去了全国其他市场, 做更大地区的代理。我想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的选择都源自于对产品的兴趣。

企业文化共性探讨 篇3

企业文化已成为当代社会影响企业发展的深层重要原因,并将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常胜不败,归根到底是因为在其经营实践中形成和应用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正如《财富》杂志评论员文章所指,世界500强出类拔萃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从事企业文化研究长达20年之久的清华大学的张德教授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文化的竞争力。随着社会经济逐步走向“文化化”的趋势,对于一个成熟企业而言,作为贯穿企业生产管理、技术创新等过程的精神力量,企业文化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表现。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属于亚文化的范畴,受社会主体文化的影响,但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国内外对此有多种解释,但其基本含义是确定的。笔者所谈及的企业文化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形成的,为企业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经营思想、行为规范等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特有且为社会所公认的品格、作风以及公众形象等文化积淀。[1]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但都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一个的有机体系,总体上可分为四个层次:表层的物质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笔者重点探讨的是促进企业文化各组成部分有机发展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思想等,它们是构建企业文化的基本要素。

二、优秀企业文化的共同特征

大凡优秀的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无论是位列世界500强的还是虽在500强之外但仍属国际知名的企业,多建设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分析这些企业的优秀文化,可以发现普遍具有几个方面的共同特征。其中,最为推崇诚信、创新、以人为本、善于学习、开拓进取等价值理念,诚信和创新进取理念是核心。

(一)反映社会文化,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具有深刻的民族烙印

企业文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经营者的哲学观和文化素养,但经营者本人以及被经营企业都只是社会的一分子,无论是个人的价值观还是企业的价值取舍都只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反映。另外,但凡文化又总离不开传统,任何一个国家的企业文化底蕴均来自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文化背景不同,必然导致企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具有明显差异。企业文化无不奠基在深厚的文化积累之上,根植于厚重的民族文化传统之中。离开传统文化的根基,企业文化就没有了文化底蕴,不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沦为形式。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使我国的企业普遍具有“拼搏进取、勇于奉献”的文化特点;美国的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同样也是其国家传统文化的精髓。[2]

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传统文化对人们思维意识的影响十分巨大。北京同仁堂的企业精神“同仁修德,济世养生”,以儒家文化的核心——“仁”为核心概念。中国航空业发展最快的海南航空公司,其企业标志以“生生不息”为创意,“生生”是佛家的本初理念。这些事例一方面证明,企业文化根植于民族文化之中;另一方面,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协调和统一,也是企业文化协调属性的体现之一。

(二)坚持诚信,树立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力

企业形象是指企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形成的整体观念和印象。在现代社会中,美好的形象是企业无形资产的一部分,日益成为企业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形象力是文化力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三个必不可少的构成因子:一是企业信誉。把企业道德当作一种责任,从顾客或客户的关切点考虑企业的经营和服务,把追求经济利益和履行道德责任结合起来。二是企业美誉度,即社会对一个企业的认可程度,包括对产品质量、服务、企业经营理念的美誉等。三是市场亲和力。海尔的产品广为社会认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海尔的市场亲和力好。为此,企业应处理好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从社会整体考虑企业的经营决策和市场营销策略等。一个诚信的形象,将维系顾客或客户的美誉度和忠诚度,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经过几千年人类文明的历练,整个人类社会关于道德和伦理的思索,对于行为正当性的判断已经取得高度的相似和一致。孔子的“天下归仁”与耶稣的“你愿意人怎样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待人”隐含的真善美是一致的;孔子所说的“君子之道”与耶稣所说的“我们心目中的上帝”实际上也是同一的——人公正的灵魂。也就是说,公理道德具有世界的普遍一致性。作为企业运行所必须的一种重要的新型资本形态,道德对于企业而言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企业在竞争中可以凭借而获胜所必须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之外的第三种资本。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对公理道德的尊重已经构成企业生命线的一个重要部分。

经济从本质上是一种信用经济[3],而信用来源于理性人的自由意志对道德的尊重,具有普遍推广的一致性和持续性,也自然是优秀企业文化的共性之一。在我国,无商不奸的传统经营理念占据着许多私营企业领导的头脑,这给一些领导以误导, 认为非奸不能赚钱。然而没有哪一个企业可以长期靠“奸”发展,破坏道德秩序带给企业的隐性打击,其力度绝对是毁灭性的。文化作为经济运行的最终裁判,不允许有违背道德原则的经济形态的存在,诚信经济已越来越被国际市场所认同。在《财富》100强中,55%的公司声称“诚信”是他们的核心价值观。香港富豪李嘉诚以拥有188亿美元跻身全球第十大富豪,他认为商人最重要的素质是“信”,他曾说:“绝不能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那样,即使侥幸略有所得也必不能长久。”我国私营企业平均寿命在3-5年,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上述观念问题不容忽略。[4]

(三)具备创新、超前意识,追求卓越创新能力

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永恒的主题之一。只有不断地使自己的生产技术、管理方式和营销策略等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企业才能生存下来。而只有当自己的这些技术、管理和制度处于社会发展的前沿,才能成为优秀的企业。一个成功的企业应当而且必须倡导创新、鼓励创新,以改革的勇气促进和实施创新,以制度建设保障创新,努力营造一个勇于创新、大胆创新的良好环境。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是任何求大发展的企业必备的精神,特别是进入以创新为灵魂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是一个企业不断增强竞争力、发展力而立于不败之地的动力和源泉。任何先进的企业制度和技术又都是相对的、阶段性的。要想始终保持企业的先进性,就必须具有较强的制度和技术创新能力,相应地有较强的管理创新能力与之匹配。而所谓企业的创新能力就是以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为基础的经营要素的外溢效应。一个企业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还必须具有非凡的胆略和超前意识,具备勇于竞争、争创一流和追求卓越的强烈欲望。强烈的竞争意识、争创一流的精神是强烈危机意识的反应,它带来的是强烈的创新意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发展意识等,是实现持续和超常发展的内在动力。[5]

美国最权威的三家管理机构——兰德公司、麦肯锡公司、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的专家,通过对全球增长最快的30家企业的跟踪研究后,在联合撰写的《关于企业增长的报告》中指出:世界500强胜出其它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不断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正如华为总裁任正非曾经说过的“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创新文化是企业生存意识、危机意识、发展意识的集中体现,包括丰富的内涵。[6]主要有:(1)观念创新。观念创新是创新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其它创新的先导。最主要的是要求企业树立起知识价值观、竞争优势观、知识更新观等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观念。(2)技术创新。瞄准科技前沿,调动广大管理者、员工尤其是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持之以恒地开展技术革新,不断地吸收先进的科技成果,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这是技术创新的本质要求。(3)产品创新。“产品常新,企业常青”,这是众多企业的成功之道。(4)组织结构创新。由过去的高耸结构逐渐向扁平结构转变,以降低经营管理费用,提高经营管理效率。(5)决策方式创新。由传统的决策模式向现代决策模式过渡,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可靠性,降低风险性。

(四)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了企业文化理论,认为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从而把关心人的需求、注重人才培养、全方位地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等提高到一个重要的战略地位。该理论的本质就是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哲学,反对见物不见人的理性管理思想。21世纪企业的竞争是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优秀的企业文化下,管理的重心更注重人的因素,重点是如何发掘员工的智能资源,坚持把以人为本的思路贯彻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只有这样,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7]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表现在管理上,把员工看作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在决策上,重视员工民主参与;在奖励机制上,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在领导和员工的关系上,把关心员工生活、改善工作条件、与员工平等相处放在重要地位。为此,要重视员工的满意度。满意的员工会把满意的心情带到工作中去,从而实现满意的绩效。美国席尔士公司曾做过一项调查后发现:员工满意度提高5%,会连带提升1.3%的顾客满意度,同时也因此提高0.5%的企业绩效。[8]另外还要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企业为员工的前途着想才能体现企业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五)把握准最佳的“度”

凡事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对最佳度的把握是优秀企业的共同特点,也自然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之一。宏观上看,如同政治上改革与稳定之间的辨证关系一样,企业的产品质量与成本、规模扩张与稳步发展、创新与守成之间的关系都是对立统一的。无论企业的战略是阳刚的还是阴柔的,是鼓励风险快速创新的还是稳健发展老成持重的,本质上讲都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并没有优劣之分,特别是对于尚处在成长阶段的中国企业而言,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做大做强,但是欲速则不达。对扩张速度的把握是决定企业生死的要素之一,对于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或相对成熟的企业而言更为重要。中国很多企业比如习酒、巨人、飞龙集团的失利,都有在取得成功后急剧扩张的原因。万科董事长王石始终坚持一个原则:超过25%的利润不赚。[9]这个原则发人深思!从微观上讲,企业的管理同样需要注意度的把握。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例,团队设置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沟通反而增加冲突的可能性。很多研究也已表明,过快的创新对于企业的发展比不创新更为不利。这些无不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也证明了古老中国的中庸思想并不是堕落的象征。

(六)注重实施国际品牌战略

我国许多企业缺乏国际品牌意识,许多产品在国内有很高的认同度,但在国际上知名度却不高。比如说龙井茶、乌龙茶,我国号称世界三大产茶国之一(印度、斯利兰卡、中国),但在茶叶方面最受益的却是生产茶叶很少的英国,因为它有一个国际品牌(立顿)把全球茶叶的相当利润拿走了。[10]加入WTO后,衡量企业业绩、企业实力的尺度被放大到整个国际市场。企业不能再停留在原有水准上来要求品牌建设,而应瞄准国际先进水准来重新调整企业文化建设的标准。这对于我国的企业家来讲,是一种眼光、胸襟、智慧、意志力等各方面的借鉴和考验。品牌文化建设要求企业不仅要有创名牌的物质技术条件,更重要的还要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科学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

(七)在不断创新中发展完善企业文化

国外许多企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谈论最多的话题是组织变革与文化变革。当杰克·韦尔奇带来新的理念时,通用公司原有的企业文化并没有因此而失去,而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企业文化需要随着环境的变化或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地得到提升,这样才能发挥企业文化应有的作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价值导向和文化主流,企业只有与时俱进、顺应时势才能走上持续发展之路。[2]现代企业的战略和组织结构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适应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企业文化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企业应该考虑自身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既要了解企业是在发展变化的,又要具体地分析企业的变化趋势,这样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使企业文化在不断创新中得到发展完善。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逐步走向“文化化”,作为贯穿企业生产管理、技术创新等过程的精神力量,企业文化现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表现。世界一流企业或知名企业的企业文化普遍具有共同特征,其中均推崇诚信、创新、开拓进取、以人为本、善于学习等价值理念。学习借鉴它们的经验,对正处于企业文化建设进程中的企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企业文化,共性,启示

参考文献

[1]朱成全.企业文化概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8.

[2]林毅.优秀企业文化的建设特征及其启示[J].科技资讯,2006(31):236.

[3]骆玉鼎.信用经济中的金融控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4.

[4]淞泉.商道如水[M].吉林出版集团,2006:9.

[5]余大亮.论优秀企业文化的塑造[J].贵州社会科学,2001(04):46-50.

[6]吉福林.21世纪企业文化的八大特征[J].商业研究,2001(11):171-173.

[7]Terrence E.Deal,Allan A.Kennedy.CorporateCulture[M].American Academic Press,2001.01.

[8]韩铭珊.论中国保险业的企业文化建设[J],中外企业文化,2007.04:42-45.

[9]王石.道路与梦想——我与万科20年[M].中信出版社,2006:1.

共性结构 篇4

“管理兼备科学性和艺术性”是人们对管理属性的基本假设, 现有的管理理论和组织管理实践都源于这一假设。然而, 这种“二分法”的假设和思维方式带来许多不良影响, 使得很多理论无法解决组织管理的现实问题, 组织管理实践也缺乏充足的理论支撑。管理的第三性即技术性的研究与实践以庞朴先生“一分为三”观点为哲学基础, 打破了传统“科学与艺术”二分法的局限[4]。作为技术的管理同样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和外部性, 不同的组织可以共享通用的管理技术, 并以较低的成本进行私有化处理, 成为组织自身的知识资产, 提升创新效率和竞争能力。

1 技术、管理技术与共性管理技术的概念界定

《高级汉语大词典》中对技术的界定如下:在劳动生产方面的经验、知识和技巧, 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因此, 技术的概念中隐含着与人相关的因素。技术本质上是与具体的人结合在一起的, 技术水平的高低是与人在劳动生产方面将经验、知识发挥出来的技巧的高低, 它同时蕴含着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具体而言, 技术是艺术的揭秘者, 又是对科学规律的具体化者[4], 它联结了作为规律性的科学与作为灵活性的艺术之间的断层。

作为一种技术的管理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逐渐被摸索和实践,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果包括两项:一是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标准作业和工作定额原理, 二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 (Herbert A.Simon) 人工智能和决策自动化原理。前者试图通过标准化作业提高生产管理的可靠性和效率, 后者则希望通过剖析人的决策过程和问题求解过程, 实现决策过程程序化和计算机辅助决策。尽管这些成果具有理论上的逻辑性, 但是对管理对象即作为个体的人, 却缺乏足够的关注。与经济学研究关注“抽象的、群体化的人”不同, 管理学研究与实践面对的是不同的个体和不同的组织, 对规律性的科学过渡依赖无法解决组织的个案与现实问题。

当前人类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意义深远的转型期, 一直在使用的管理学思想和理论沿用了此前陈旧的基本假设, 忽略了时代发展和环境变化对这些假设条件的影响。假设是组织战略和运行的基础, 假设错误带来的后果是毁灭性的。如果说上世纪是体力工人创造价值和财富的年代, 21世纪的管理最大的目标和挑战之一是如何提高知识工作和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5]。在此背景下, 知识管理逐渐取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部分职能而受到人们的关注, 但是, 只有将科学知识转化为技术才能提高效率;与之对应的是, 只有知道何种技术对提高效率有帮助, 才能确定如何去提炼、积累和运用科学知识。面向知识的管理技术, 是指生产、存储、提炼和传递知识资源和资产的方法与技能, 帮助人们更好地获取、分享、应用以及创新知识, 提高组织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尽管国内外对共性技术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界定, 但究其本质, 区别并不大。李纪珍[2]从技术发展的过程出发, 把技术划分为实验技术、产业共性技术、应用技术和专有技术。其中, 产业共性技术 (国内学术研究一般对产业共性技术与共性技术不作区分, 为便于描述, 下文中统一采用“共性技术”的说法) 是“在很多领域内已经或未来可能被普遍应用, 其研发成果可共享并对整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及其企业产生深度影响的一类技术”, 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计量技术, 尽管也包含了管理技术但却不是研究的重点。任何一个组织的运行都需要有效的管理, 共性管理技术则是在组织管理中已经或未来可能被普遍适用, 其成果可共享并对不同类型产业组织和企业组织产生深度影响的技术,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管理过程与任务。过程管理弥补目标管理缺陷的功能与作用已得到普遍共识, 管理本身就是一个过程, 通过过程的积累达到目标, 因此, 目标必须进行分解, 对应到管理过程以及过程中的相关任务;完成任务的过程则更加程序化, 主要包括流程设置、活动安排和步骤落实, 流程、活动和步骤是逐层细化的管理构件, 通过构件封装、构件拼接和构件集成实现管理过程与任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管理角色与组织。流程、活动和步骤等三类管理构件的执行依靠责任清晰、行为规范的角色和角色集, 而角色和角色集的承担主体是人, 因此, 只要为人员匹配了一种或几种角色, 就相当于为人员安排了不同的管理活动。资源有限性的客观现实促使专业分工与合作的态势不断加强, 因此, 即使是同一个管理活动, 也需要不同角色共同完成, 因此, 角色与角色的关联关系是组织形成的基础。

(3) 管理架构与平台。管理架构是实现目标完成过程所需要的各类管理要素及其关联关系的逻辑结构, 有效整合管理过程与任务、管理角色与组织以及管理结果等三个层面, 发挥集成与协同的平台优势;同时, 管理架构本身作为一种可以复用的大型构件, 可直接应用于完成大型、复杂的管理任务。

2 共性管理技术的公共属性与供给模式分析

共性管理技术是共性技术的重要内容, 一方面是由于管理本身作为一项职能广泛服务于各类经济和研发活动, 另一方面是由于共性管理技术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管理有效性和可靠性的迫切要求。尽管共性技术的属性特征还没有形成统一标准, 如李纪珍提出的“基础性、开放性、外部性、关联性”, 罗芳提出的“前瞻性、同享性、风险性、联合性”, 操龙灿提出的超前性、非独占性、共享性、风险性、集成性和社会效益性等[6], 但对于共性技术公共属性的认可是一致的。共性管理技术的公共属性也非常显著,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共性管理技术兼备了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学区别与经济学的最大特征之一就是其研究对象的个案性, 没有哪两个组织的管理方法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 这也造成了管理理论在解决组织管理问题普适性上的尴尬;管理艺术以灵活性和针对性为主要特征弥补了管理理论的功能缺陷, 但又完全限入个案化的极端, 在拓展和推广方面受到限制。共性管理技术既蕴含了管理的科学与规律性, 又允许管理实践进行有限度的改进和完善, 这种双重属性使其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组织的管理。

(2) 共性管理技术为不同领域的经济和社会活动提供支持。管理的最大价值体现于它对不同领域的经济和社会活动提供支持和服务, 使其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 它广泛应用于国防、科研、工程、信息技术等不同职能领域的组织管理和项目管理。共性管理技术为这些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管理提供了基本的管理架构和管理模块, 提高了完成工作的效率和可靠性。

(3) 共性管理技术的双重公共产品特性。对共性技术的理论分析最早来源于技术的某些公共品特性。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IST) 的G.Tassey等人在剖析技术黑箱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基础设施的概念, 主张运用经济学的公共品概念来分析政府如何适时介入技术创新, 认为共性技术的公共产品性质必然产生市场失灵, 因此需要政府对共性技术研发进行资助[7]。

共性管理技术是共性技术的一种, 同核能技术、计量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一同构建了共性技术体系[2]。但共性管理技术又是一种特殊的共性技术, 它与其他共性技术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对其他领域的共性技术研究具有广泛的支持性 (如图1) 。因此, 共性管理技术是共性技术体系中的公共产品, 对于整个技术体系而言, 具有双重公共产品特性。

按照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基本特征, 对共性管理技术进行此两种属性的分析如下:一是关于共性管理技术的非竞争性。以生产同种类商品的企业为例, 表面上, 各企业通过共性管理技术只对企业及其自身的产品产生影响, 但某企业一旦采用某共性管理技术就会带来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提升在该产品领域的竞争能力。因此, 共性管理技术具备一定程度上的竞争性。二是关于共性管理技术的非排他性。某一个企业无法对拥有共性管理技术的独占权, 因此共性管理技术具有显著的非排他性。因此, 共性管理技术是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物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8]。

由于“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志愿失灵”现象会同时存在, 准公共产品的多元协同供给机制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尽管政府在供给中的主导地位和角色已经得到普遍认同, 但不同供给主体之间角色、责任和权益的划分等组织协同问题则需要根据供给物品具体性质进行更为详尽的分析[1,2]。下文将通过国际比较的方法对发达国家共性管理技术的研发过程与成果进行分析。

3 美英等国共性管理技术研发过程与成果比较

发达国家历来重视管理在经济社会发展, 尤其是在创新领域的重要作用。由于创新活动大多以项目的形式进行, 对项目管理涉及到资金、进度、质量、风险、沟通等多个管理领域, 因此, 选取美国和英国两个国家在创新项目管理领域研发共性管理技术的过程、成果及其应用情况进行案例研究。

3.1 美国科技项目管理方法体系的有关情况

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其科技管理是以联邦政府为主、州政府为辅的互为补充的多元分散的二级组织管理模式。近年来, 其科技管理重心有下移至州政府的趋势。“联邦-州”科技合作强调联邦和州两级政府共同与商业界合作, 终极目标是以科技促进经济的发展[9]。在某些能够极大促进经济发展的技术领域, 工业界因为市场失灵或者其他一些缺乏激励等原因存在投入不足的现象, 政府有必要以公共支出来弥补私人投资不足, 如纽约州、密西根州、佛罗里达州等州的政府对科技项目共性管理方法体系的投入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下文以纽约州为例进行研究。

3.1.1 共性管理技术的研发背景

由于科技创新项目的成本多年来持续上升, 纽约州政府于2001年1月起开始研发适用于科技创新项目、乃至其他各种类型项目的共性管理技术。该技术的目标是形成一套标准的方法体系, 使全州不同类型的项目可以使用统一的过程、方法、工具来高效地完成;同时, 不同参与人员的角色和需求都进行明确界定, 以便得到执行和满足。该技术实施后, 州有关部门将使用统一的管理绩效评价标准, 以降低管理工作的成本, 提高管理的效率和可靠性。

3.1.2 共性管理技术的研发过程

纽约州政府首先依托州技术办公室成立州项目管理办公室, 其使命是创建项目管理“竞争力中心”, 以提高项目管理能力, 促进纽约州项目获得持续稳定的成功。随后, 纽约州项目管理办公室召集了一批经验丰富的项目负责人参与项目管理方法体系的研发工作中, 这些项目负责人一部分来自全州的不同项目, 另一部分来自基恩公司 (Keane, Inc.是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的一家著名的软件开发和商业咨询公司) 。他们以项目管理知识指南 (PMBOK)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发布的项目管理技术标准, 是美国国家标准协会认可的标准) 为基础标准, 收集并分析了纽约州政府机构和基恩公司的在项目管理领域的最佳实践, 对其中一致认可的项目管理原则进行了细化, 将其定义和归纳成为一个完整的项目生命周期整合到纽约州现有的政策和实践中。来自全州18个机构的信息技术总监、项目主管和项目负责人等组成复审委员会, 对此前制定的纽约州项目管理方法体系进行了历时9个月的审查, 对很多细节内容进行了补充完善。

自该标准体系于2001年9月首次出版后, 相关政府部门和人员便组建了一个公益服务组织, 每年召开2次现场会议, 集中讨论标准体系的修改完善事宜, 保证该标准体系与外部环境、政策以及纽约州项目的实际情况保持同步更新。

3.1.3 共性管理技术的研发成果

纽约州科技项目管理方法体系为纽约州的项目负责人提供指导、方向和支持。它提出了一个一致的框架, 定义了需要完成的工作、完成工作的时间和工作方式, 以及持续改进的方式方法;它提供了用于处理常见问题的策略方法。使用这一套标准的方法体系, 还可以通过清晰地定义项目角色、鼓励各个等级的质量保证、在项目生命周期的最初和全部过程中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等方法进行绩效评价, 为不同的项目提供了一致的度量方法。为实现以上目标, 该方法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了核心体系和支持体系两大部分[10]。

核心体系主要针对科技项目的负责人使用, 包括了项目管理生命周期过程架构、系统开发生命周期过程架构 (如图2) , 以及项目管理方法专题。项目管理和系统开发两个生命周期均被划分为不同的过程阶段, 并严格定义了每个周期的任务、执行任务的角色以及任务的输出成果。同时, 为了使任务能够得到标准化执行, 还辅以任务指南、任务模板、参考工具、执行建议、风险提示、完成标准等支持性文档与工具 (如图3) 。

注:资料来源于文献[10]

注:资料根据有关内容作者自行整理

支持体系主要针对科技项目的成员使用。体系中描述的管理过程和管理模块与核心体系相同, 只是在描述任务的完成角色时更倾向于定义使用对象的责任和义务。

3.1.4 共性管理技术的推广使用

该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体系于2001年9月发布第1版, 当时发送至纽约州80余个政府部门和其他管理机构。作为基于国际标准和纽约州有关机构最佳实践的标准流程, 很多部门都可以直接利用这一套成熟的管理标准, 而不需要重新制定管理程序。这一方面节约了新制定管理程序的时间和成本, 另一方面使他们从“方法一致”的管理策略中节约了学习和适应成本, 提高了成果交付能力。据统计, 由于使用该管理标准节约的费用很快就超过了标准的研发成本。

该管理标准被纽约州主管部门共享在互联网上, 全世界公共部门和私立部门感兴趣的项目负责人均可下载使用, 月下载量一度达数千次。目前在纽约州外, 已有超过45个国家和600家企业的注册用户在使用此标准。而根据使用者的反馈, 该管理标准也得到充分的修正完善和定期更新, 其服务于各个领域技术创新的公共属性也得到不断地体现和加强。

3.2 英国创新项目管理方法体系的有关情况

3.2.1 共性管理技术的研发背景

以项目的形式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是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英国的许多企业认识到建立适合自己企业的项目管理标准是一项耗时、耗财、耗力的工作。建立这样一套方法体系, 仅最初的开发周期就长达成千上万个工时;之后他们在内部实施该方法, 并对参与项目的每一个人员进行培训的时间成本和财力成本也非常高昂, 新员工加入时必须进行再次培训。在此背景下, PRINCE2 (受控环境下的项目管理) 作为一种可重复的、可在不同业务领域通用的管理标准, 自从一推出便受到青睐。

3.2.2 共性管理技术的研发过程

PRINCE2管理标准的前身是PRINCE标准, 早在1989年由英国政府计算机和电信中心 (CCTA) 开发, 是英国政府信息技术项目管理的标准, 然而由于在很多行业广泛的适用性, 它很快就被应用于IT以外的项目环境中。

为了整合并满足用户的新需求, 同时提升PRINCE方法成为面向所有类型项目的、通用的、最佳实践的项目管理方法。在英国商务部 (OGC) 的组织下, 大量项目管理的专家和学者组成设计和开发团队, 从数千个不同类型项目中提炼出共性的项目管理方法, 集合成功的项目管理的主要特征、总结失败的项目管理的通病, 建成一个强大的、全面而务实的项目管理框架, 有超过150家公共和私人组织参加评审委员会为开发工作提供有价值的输入和反馈意见。1996年3月开发工作正式结束, 随后, PRINCE2作为一种通用的项目管理方法由OGC正式出版, 并逐渐成为英国项目管理的标准。

3.2.3 共性管理技术的研发成果

PRINCE2为项目管理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方法, 这种方法为管理项目提供清晰界定工作框架。PRINCE2介绍了如何协调项目中的人和活动、如何设计和监督项目以及在项目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如何调整的流程, 每一个流程都详细分解成要执行的活动序列, 每一个活动都标出关键的输入、输出和具体目标, 这为计划偏差提供了自发的控制 (如图4) 。这种方法把项目划分为多个管理阶段, 保证让所有资源得到有效的控制。依靠严格的监控, 项目在控制和组织的方式下得到执行 (如图5) 。作为一种被广泛认可和理解的结构化方法, PRINCE2为项目中所有参与方提供了一种通用语言, 它完整地阐述了参与项目的各种管理岗位和职责, 并可以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和组织能力来适当调整。

3.2.4 共性管理技术的推广使用

PRINCE2@的版权属于英国政府, 其名称受到正式许可的商标控制, 但PRINCE2@方法本身属于公共范畴, 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后, 应用到不同规模、类型、组织、地理区域或文化环境的任何一个项目中去。

目前, PRINCE2已经在欧洲、北美、亚洲、中东的150多个国家都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全球有20000家组织在应用这一方法并从中受益。在英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 PRINCE2是强制推行的国家标准, 所有政府项目和大型投资项目的投资方和承包方都必须按照PRINCE2的流程对项目进行管控。

除在项目管理领域的应用外, 很多行业的组织应用PRINCE2搭建自己的管理体系, 其中包括一些中央政府、慈善机构、金融机构、医疗保健、制造业、制药、电信业、信息技术、石油和天然气、交通运输 (如航空, 公路, 铁路) 、公用事业、紧急服务 (警察, 消防, 救护, 海岸警卫队) 、大学、媒体等。

3.3 美英两国研发共性管理技术服务创新管理的案例比较

尽管美英两国在政府管理体制和科技管理体制上有很大差别, 但对项目管理共性技术的研发成果却有很多共同之处, 再一次证明共性管理技术对不同国家、不同行业和不同组织广泛的支持性。除研发成果外, 两国在研发过程与供给过程等方面的对比如表1所示。

4 我国政府支持共性管理技术研发的借鉴与启示

通过对美英两国在共性技术研发内容、组织和推广等方面的对比, 可以发现以上共性管理技术在组织管理和组织其他领域的工作中逐渐发挥了显著的支持性功能。作为研发初始投入大、行业领域适用面广、没有明显组织边界的管理标准和管理原则, 共性管理技术研发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关的借鉴与启示如下。

4.1 管理也是一种共性技术, 应被赋予新的定位和功能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使企业目标和政府目标产生差异, 为提升核心竞争力, 企业需要持续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实现个体组织收益最大化, 管理和管理学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与经济实践和经济学研究注重“一般、抽象和整体”不同的是, 管理实践和管理学研究更注重“特殊、具体和个案”, 因此很难发现和掌握与“经济规律”并重的“管理规律”, 造成政府对管理的支持和投入很难找到切入点。

共性管理技术具备稳定的管理框架、灵活的管理构件, 易拼接组合、易剪裁配置,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一般、抽象和整体”和“特殊、具体和个案”之间的结构性缺失, 使其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大有可为。对作为公共产品的共性技术进行有效供给已成为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共性管理技术作为其中基础性更强、支持性显著的特殊成分也应被赋予新的定位和功能。

4.2 共性管理技术是准公共产品, 政府的主导和深度参与是关键

准公共产品具有部分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在其产品提供过程中具有外部性, 会出现“搭便车”, 致使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 但准公共产品还存在一定的私人盈利空间, 因此, 政府有必要主导并深度扶持准公共产品研发活动, 同时引入产学研多种主体共同参与。

共性管理技术属于一种典型的准公共产品, 是指由于该类技术在很多领域内已经或未来必将被普遍应用, 为其它技术的进步、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 规模效应、溢出效应明显。共性管理技术的供给同样存在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 前者是指共性管理技术的外部性导致纯市场机制的供给不足;后者是指单个个体组织由于自身能力有限而不能满足共性管理技术研发的要求, 需要多个组织的合作。以上双重失灵决定了政府在共性管理技术供给与扩散中必须承担主导和深度扶持的角色。其中, 深度扶持不是全部扶持, 而是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结合使用[12], 有经验的管理实践人员、管理学研究者、商业化运作方都应在其中发挥优势。

4.3 建立二级协同机制, 为共性技术研发提供组织保障

按照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 转变原有的分块式管理体制, 加强统筹协调, 大力开展协同创新, 才能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然而, 受长期以来组织职能管理运行的局限, 跨组织在进行合作时受政策、市场、观念、组织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简单做加法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政府部门之间、产业之间、组织之间, 乃至整个社会之间的协同创新还没有完全激发出来。

共性管理技术对不同职能领域、不同类型组织具有广泛适用性, 因此也需要有效整合这些职能领域和组织的资源进行协同研发, 进而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无形资产。要实现以上过程, 需要建立二级协同机制。一方面进行官产学研用的有效组织, 另一方面进行不同职能领域的有效组织, 尤其是在政府职能管理层面可以效仿有关成熟做法, 建立由国防、航空航天、信息技术、农业科技、医学科技、文化科技等多个主管部门成立部际联席协商会议组织或常设机构, 统筹共性管理技术研发。

4.4 确定平稳过渡的推广使用方式, 服务管理体制创新与改革

受创新体制的影响, 技术主导管理的现象在我国长期存在。作为技术权威首席科学家、首席专家及重大项目负责人也被同时赋予了资金、人员、风险、绩效等方面的管理责任, 这一方面占用了技术专家的时间和精力进而影响技术研发, 另一方面也因缺乏必要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从而影响了技术研发的效率和可靠性。尽管近年来我国在武器装备、航空航天等领域重大项目尝试实行“技术总师+管理总师”的双总师模式, 信息技术领域也有一大批技术专家由于突出的组织与协调能力而逐渐转型称为职业项目经理人, 但技术影响管理或管理被动服务于技术研发的局面没有得到显著转变, 管理的能动性没能得到有效发挥。

共性管理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一方面为技术专家从事组织与协调提供了有效的管理工具;另一方面, 这种稳定的管理框架和灵活的管理构件能够适用于绝大多数管理活动, 减少了对个体人的过度依赖, 将朴素的经验管理转变成成熟可靠的原则管理。然而, 推广不是一蹴而就的, 推广本身就是一个过程, 需要充分的管理基础和管理环境, 国内很多企业实施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给出了正反两面的借鉴与启示。共性管理技术的推广使用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先框架后细节的原则, 确保推广过程的可靠性, 减少风险;二是成熟领域的示范性原则, 即在某些管理规范的组织中优先推广, 形成标杆和可资复制的推广过程。

5 结论与展望

“管理作为一项技术而存在”这一思想和现实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进行了丰富完善。由于管理对不同产业、行业和企事业组织的普遍支持性, 使管理技术成为一种共性技术, 并具备了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和特征。相对于一般的产业共性技术, 共性管理技术研发与供给中的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更为突出。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起步早、管理成熟, 通过对其共性管理技术研发的背景、组织、成果和推广进行国际比较, 可以得出对我国政府支持共性管理技术研发的借鉴与启示, 主要包括对管理功能的创新界定、共性管理技术作为准公共产品的研发组织与供给方式、政府的角色定位与二级协同创新模式、共性管理技术的推广与自循环发展路径等。共性管理技术在共性技术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定位与功能, 共性管理技术的内涵与实现路径等内容都是后续的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吴贵生, 李纪珍.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3, 3 (4) :379-380

[2]李纪珍.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

[3]马名杰.政府支持共性技术研究的一般规律与组织[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05 (7) :14-16

[4]丁荣贵, 张体勤, 徐向艺.管理的技术性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 (11) :59-63

[5]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M].朱雁斌,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6]何卫平, 马亮, 龙昀光.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 2009 (1) :88-89

[7]张治栋, 张淑欣.产业共性技术政府支持性研究[J].经济与管理, 2013 (3) :92-96

[8]陈其林, 韩晓婷.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定义、分类依据及其类别[J].经济学家, 2010 (7) :13-21

[9]曾婧婧, 钟书华.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科技合作40年[J].中国科技论坛, 2010 (12) :153-160

[10]THE NEW YORK STATE OFFICE FOR TECHNOLOGY.The New York State project management guidebook (Release 2) [S].New York:The New York State Office for Technology, 2003

[11]OGC.PRINCE2——成功的项目管理[M].3版.薛岩, 欧立雄,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物联网共性平台研究 篇5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物联网采集到信息越来越多,但是,受限于底层不同的网络技术和硬件平台,目前研究内容主要还集中在底层的感知和互联互通方面,距离现实目标包括屏蔽底层硬件及网络平台差异,支持物联网应用开发,运行时共享和开放互联互通,保障物联网相关系统的可靠部署与可靠管理等还有很大差距[1];另一方面,当前物联网应用复杂度和规模还处于初级阶段,支持大规模物联网应用还存在环境复杂多变、异构物理设备、远距离多样式无线通信、大规模部署、海量数据融合、复杂事件处理、综合运维管理等诸多问题需要攻克。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标准化研究并攻克共性技术平台[2],是我国物联网发展的首要路径。在加速物联网发展中还将大幅降低成本。

共性平台建设可以有效采集到人、车、物、事件的动态信息和数据,形成的数据中心可以为业务提供数据支持。共性平台是物联网的基础设施,平台可以提供全业务支撑,有效解决物联网建设的信息孤岛问题。

1 共性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及设计原则

1.1 建设的必要性

(1)扩大信息资源范围,解决共享程度不高的问题

目前信息系统的情报采集手段还比较单一,信息资源范围狭窄,各种业务工作带来的问题数据量不够,降低了工作效能。另外,不同地域获得信息资源后,因管理上的原因,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共享。物联网共性平台可实现大范围内资源共享。不论是管理模式还是技术手段,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信息资源共享范围。

(2)提高业务工作效益

进一步面向业务,通过对有效的大量、复杂事件的转化处理,为上层应用提供可扩展标准化的数据服务接口,降低应用使用数据服务的复杂度,提高开发效率。

(3)提高信息系统的智能化程度

物联网的传感器多种多样,信息系统也不同,物联网信息共享范围小、监控视频应用水平低将会影响系统智能化水平。共性平台的建设提供的共性的信息资源,范围广、实时性强、智能化程度高的情报数据,实现业务效能飞跃性的提高。

1.2 设计原则

物联网共性平台的设计应该满足不同业务系统的要求,既体现各个业务系统的共性需求,又具有自己的特色,系统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系统的安全性、标准性、实用性和可扩充性等原则。

(1)安全性原则

安全可靠是建设一个信息系统的必备条件,也是衡量整个系统可用性的主要标准。共性平台的设计必须考虑对计算任务资源的授权、对非法入侵者的防护以及对关键信息的保密等多方面因素。

(2)标准性的原则

物联网共性平台采用标准化的技术和标准化的协议,按照业务规定的字典和数据结构,以及相关标准,使得共性平台的建设是按照一定的规范的设计,并且在接口、数据格式等各个方面都是标准的,从而使平台易建设、易复制、可扩展,实现信息共享,综合应用,数据的实时查询和维护。

(3)实用性的原则

平台的设计必须简单易用,系统界面友好统一,具有高度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尤其能够实现环境仿真,业务人员只需简单培训即可使用。同时,操作方式尽可能照顾已有的操作习惯,简单、方便,这样的物联网共性平台才能更好地体现其优势。

(4)扩展性的原则

随着物联网感知信息量的增加,感知范围的扩张,共性平台的软硬件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可扩展性是很重要的技术要求,这就要求平台必须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二次开发能力,能够根据要求不断更新完善。因此,采用开放的系统设计,保证系统具有较强的易维护性和可扩展性,能方便地进行功能模块的增、删、改维护,适应业务需求的变化。

2 共性平台总体架构

物联网共性平台是全国范围内的综合应用系统,其需求也将随着业务应用的发展不断变化。共性平台建设和设计必须首先有一个灵活的体系架构,可以在保持架构稳定的前提下,不断扩展系统,保持系统可持续发展。每个共性平台由功能类似的组成,具体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述。

物联网共性平台总体结构分为硬件感知点、数据层、服务支撑层、展示层等四个层次。主要内容包括统一的海量感知设备监管系统、云计算平台和统一的数据标准中间件、统一的应用服务支撑和共性展示系统等系统。

2.1 感知点

感知点功能一方面是为了安全感知系统所需要各种信息元素,并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到数据层进行处理,能感知各类计算机设备、网络节点、链路状况、操作系统、应用服务、数据库、业务信息,并作初步的数据整理。感知点必须支持灵活的部署方式,可远程部署在需要感知信息的环境中。感知点与数据层之间采用安全的通信传输通道来传输数据内容,能实现远程在线探测规则配置与升级。感知点数量很多,部署复杂。感知点管理是共性平台研究的基础。针对物联网智能感知的特点,共性平台设计了统一的海量感知设备监管系统,通过对海量的感知设备进行统一规范的编码管理,实现对纷繁复杂感知设备的可视化配置和监控管理,实现感知设备工作状态、运行状态的监测,保证感知设备的稳定可靠的运行,并通过该系统,实现合理统筹部署感知设备,保证感知信息的实时观测,使信息的获取更及时可靠,从而实现前端感知硬件设备的信息交互和管理,将采集到的海量原始感知信息提炼为有效的结果信息,并完成与上层复杂应用的信息交换。

2.2 数据层

数据由物联网各个感知点通过数据整合处理形成相应的数据仓库,数据层主要由云计算平台、数据接口标准中间件、统一的数据处理中间件组成。

(1)云计算环境

云计算环境是实现物联网海量数据处理的核心,共性平台云计算环境主要由云计算基础设施、云计算管理层、软件服务等组成。

云计算基础设施利用虚拟化技术将物理资源转变成为虚拟化资源池,将物联网服务器集群、存储阵列等硬件进行虚拟化,通过采用硬件虚拟化技术,如Intel VT-x/VT-d,能够同时监控修改过的安全子操作系统(Modified OS)和其他通用操作系统,提供相应的计算、存储、网络、软件、数据等资源。

云计算管理层提供云计算用户和任务管理,管理云计算用户使用、服务运行、资源使用情况,对云计算服务进行统计,在管理云计算服务运行情况的同时,指导云计算服务的性能优化和重新部署;云计算资源管理,管理分布冗余的云计算服务,在它们之间进行负载均衡,并且保证这种负载均衡对于云计算应用的客户端透明,增强系统的可伸缩性,利用冗余的云计算服务进行透明的容错,尽可能地完成云计算客户的服务请求,并在系统发生失效时进行快速恢复;云计算安全管理,涉及云计算系统安全的各个方面,如身份认证、访问授权、综合防护、安全审计等,保证系统信息交换的机密性、完整性、防抵赖、安全审计等功能,云计算系统之间的服务不会被恶意地破坏。

云计算服务层提供云计算平台信息资源的封装和互操作支持;通过云计算服务管理系统在信任的云计算节点之间快速部署云计算服务,通过组装服务,形成云计算服务的协同结构;云计算对象服务封装,满足云计算服务合成。

云计算应用层提供基于云计算平台业务应用服务,提供基于云计算的各种应用。

云数据中心平台还通过VPN隧道从接收其他业务平台的查询指令。查询服务器接受云节点机发送的查询指令,并同时提供本地的查询指令。应用服务器,完成实际的数据查询分析处理指令功能。云节点机通过VPN隧道连接到其他业务平台,接受其他业务平台的查询指令。VPN设备和其他业务VPN设备建立IPSEC隧道,保证数据传输安全。

(2)数据接口标准中间件

物联网实现各种社会数据,包括海量视觉数据、各类专业传感器的非结构化数据等各种感知手段的数据汇聚和深度应用。这些不同数据采集节点或系统是分布式部署的,它们之间的联系往往是松散的。由于网络结构的异构特性决定了不同类型和不同系统或节点的数据,如果缺乏相互理解,就不能相互利用,进而会产生或大或小的数据孤岛。换句话讲,物联网数据深度共享应用必须实现子系统之间最大可能性的语义互操作。软件服务(中间件)平台正是数据之间、应用系统之间进行沟通实现语义互操作的载体。

数据接口标准中间件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便捷快速开发,必须采用软件中间件的形式对物联网环境中数据服务的各个环节进行接口虚拟化。利用对网络可用资源、服务、处理流程进行的标准化接口方式,统一管理这些分布、异构、自治的信息资源,屏蔽信息资源本身的细节和物理位置信息,使开发人员集中精力于核心应用功能的实现,方便地实现数据服务互操作,达到数据深度应用的最终目的。

一线业务人员的应用经验是随时间、地点等客观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对于数据的应用需求也呈现出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特征,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这些应用知识和需求必须指导跨域资源和服务的语义互操作的实现。对不同应用部门和领域的知识进行管理,开发不同的接口,克服不同来源、不同类型数据和服务在语法、语义上的差异实现语义互操作,是有效的信息共享、交换的基础。

(3)统一的数据处理

通过汇集整合物联网信息资源,以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形式建成数据中心,可考虑采用物理建库与逻辑建库相结合、基础信息与专题数据相分离、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相对独立的建库模式,方便进行统一的数据处理。

2.3 支撑服务层

支撑服务层,主要将各种资源包装成服务的形式,提供支持,管理全网应用服务功能的注册、发布、更新等,针对不同需求进行相应的服务定制,有针对性地对开发所需的软件模块和文档进行分发。物联网环境下信息资源、服务都在不断演化,将数据以软件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形成服务库,实现服务模型的相互映射,根据需求,提取服务,更新已有的服务,发布新的服务,实现服务的动态管理。主要实现人身份ID服务、车身份ID服务、物ID服务,事件服务等,建立一体化应用服务模型,并为服务资源和工作流程提供相应的服务总线和工作流管理工具,为业务一体化应用、数据综合应用提供支撑服务。

2.4 共性展示层

共性展示层为各种物联网平台提供共性展示组件,主要包括共性展示接口、共性配置规则、安全共性管理、共性系统维护等。通过这些组件实现各种物联网平台固定终端和移动终端展示以及人、车、物、事件轨迹的展示。

3 共性平台实现

本文主要介绍共性平台在不同层次之间的接口和协议标准实现方法。XML是Internet环境中跨平台的,依赖于内容的技术,是当前处理结构化文档信息的有力工具。本文的接口等实现采用XML实现。共性平台实现的流程如图2所示的四个阶段。

3.1 数据感知实现

数据感知阶段,数据感知的实现主要体现海量传感器的管理和从传感器感知数据的定义和传输,传感器的属性和传输的数据类型及数据是本阶段的共性部分,下面是XML实现的共性代码程序片断。

3.2 数据处理

本阶段的数据处理实现,共性的地方主要体现在数据的类型、进入何种数据库、和其他数据的关联、数据在云中存放的位置等方面,XML实现的程序片断如下所示:

3.3 服务封装及提供

服务封装及提供的主要将各种资源包装成服务的形式,提供需要的用户或者相关的业务,将数据以软件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主要实现人、车、物、事件服务等,其共性的地方在于服务的描述和封装。下面是服务描述和封装实现的XML程序代码片断。

3.4 共性展示

共性展示部门,主要设计一套根据用户需要,可变、可自由组合的模块,这些模块包括查询、图形化等模块组件。

4 结语

物联网被誉为本世纪最有影响的技术革命和改变世界的技术,开展物联网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物联网共性平台研究是物联网技术研究的核心关键。

本文对物联网共性平台的架构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感知点的共性管理、数据统一支撑环境和共性接口规范、服务封装等内容。最后,给出几个关键共性部分的XML的实现。

物联网的共性安全研究[3]也极其重要,物联网的安全要素仍然是可用性、机密性、可鉴别性与可控性[4]。物联网安全既蕴含着传统信息安全的各项技术需求,又包括物联网自身特色所面临的特殊需求,如可控性问题、传感器的物联安全问题等。物联网下一步共性安全技术将集中在物联网的安全研究上。

参考文献

[1]Aberer K,Hauswirth M,Salehi A.Middleware support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OL].http://citeseerx.ist.psu.edu.

[2]Chui M,Lffler M,Roberts R.The Internet of Things[J].McKinsey Quarterly,2010(2).

[3]石鑫,李璋.基于物联网的身份识别系统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33):9494-9495.

文学共性与作家的个性 篇6

精彩的演讲往往观点明晰, 理路清楚。《演讲》的核心在于, 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超越政治, 表现全人类的普世价值。近30年来中国当代作家创作出很多具有世界文学品质的优秀作品, 是因为他们找到了三个重要路径:大胆谦虚地向西方文学包括德国作家作品学习, 向中国古典文学学习, 并在日常的普遍的生活经验与感触中学习。同时莫言还强调了中国新时期文学观念的重要转变, 即“三个尊重”:尊重他人创作方式与创作个性, 尊重作家思想的独立性, 尊重世俗现实。

莫言的这次演讲, 中心论点阐述简明准确, “我认为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应该超越党派、超越阶级、超越政治、超越国界的。作家是有国籍的, 这毫无疑问, 但优秀的文学是没有国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属于人的文学, 是描写人的感情, 描写人的命运的。它应该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 应该具有普世的价值。”开场四句话就赢得了观众三次掌声, 说明他的判断引发了听众广泛的心灵共鸣, 也为本次精彩的演讲定下了理论基调。

围绕文学这一共性, 莫言先生以歌德/《浮士德》, 托马斯·曼/《魔山》, 海因里希·伯尔/《女士及众生相》, 君特·格拉斯/《铁皮鼓》, 马丁·瓦尔泽/《批评家之死》, 西格弗里德·伦茨/《德语课》等听众耳熟能详的德国世界级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雄辩地说明了具有普世价值的文学才能超越国界走向世界。

然后莫言先生解释了近30年来中国文学取得巨大进步的主要原因:我们大胆地谦虚地向西方文学进行了学习, 并总结了1980中期简单模仿的教训。他进一步说道, 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和发掘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当中所蕴藏的创作资源和个人的亲身体验也同样重要。

文学的主题共性普世价值呼唤着文学的多样性与作家的个性。莫言说, 作家可以个性化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学方式;好的文学离不开社会生活的深入了解和个性化体验;作家应该对社会黑暗丑恶表现出正义感, 并用个性化的文学的方式呈现出来, 忌直露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 作家的名号是建立在作品基础之上的;要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言论自由。演讲的主体部分层层推进, 逻辑严谨, 行文生动, 论证很有说服力。

演讲结束时, 莫言以歌德和贝多芬对待王权的故事生动论证了尊重世俗需要巨大勇气的深刻道理———文学在尊重世俗现实中, 才能生动表现人道关怀意义上的普世价值, 这往往非一般意义的孤傲清高者所能认同。因此演讲又一次赢得了歌德故乡法兰克福听众的热烈掌声。

精彩的演讲, 更在于幽默风趣平易的话语方式。国学大师林语堂说:“幽默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在西文用法, 常包括一切使人发笑的文字, 连鄙俗的笑话在内……在狭义上, 幽默是与郁剔、讥讽、揶揄区别的。这三四种风调, 都含有笑的成分。不过笑本有苦笑、狂笑、淡笑、傻笑各种的不同, 又笑之立意态度, 也各有不同。有的是酸辣, 有的是和缓, 有的是鄙薄, 有的是同情, 有的是片语解颐, 有的是基于整个人生观, 有思想的寄托。最上乘的幽默, 自然是表示‘心灵的光辉与智慧的丰富’, 如麦烈蒂斯所说, 是属于‘会心的微笑’一类的。各种风调之中, 幽默最富于感情。” (林语堂:幽默人生[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1) 幽默是一种能激发起人类心理丰富情感的智慧, 某种在对逻辑性进行适当调控后对现实进行另外形式的加工或破坏。演讲开头, 莫言从听老婆话买德国高压锅开始, 引申到“背黑锅” (即德国小报编造的他对某某与会的反感等不实新闻) , 顺理成章地引出尊重言论自由、作家创作个性, 文学的普世价值与独特性互为基础等抽象观点。在玩笑之余, 他还不忘调侃了一下德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假如我们的德国朋友不反对, 不怕中国人把德国的高压锅买得涨价的话, 我回去会利用我在中国的影响, 写文章宣传德国锅的好处, 让全中国的家庭主妇都让她们的丈夫来买锅。”这是典型的小说家叙事才华与哲思风格的完美融合。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演讲风格感染了听众, 在同声传译的演说语境下, 他们共发出十次会心的笑声和掌声。

“锅”贯穿演讲始终。当谈到文学的多样化问题时, 莫言又提到“高压锅的标准化批量生产”, 反向提出文学的个性化创造问题。演讲结束前他又回到“老婆让我与会卸下黑锅”的玩笑上, 自然延伸出尊重言论自由的理念, 让人忍俊不禁。

精彩的演讲必须是口语化真诚充满亲和力的。演讲, 是一种面对面现场话语交际行为, 它述诸口语, 传释心声, 在朴实中显张力, 在亲和中启智慧。莫言在论述文学克隆没有出路时, 他讲到:“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 我们确实经过了简单模仿的阶段, 但是这个阶段很快就过去了, 因为我们很快就认识到了这样的模仿是没有出路的。你模仿君特·格拉斯模仿得再像, 那有什么意义呢?那顶多说你是中国的君特·格拉斯;模仿马丁·瓦尔泽模仿得再像, 也没有意义, 顶多说你是中国的马丁·瓦尔泽。要取得自己的文学地位, 就必须写出属于自己的与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一个国家的文学想要取得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同样也要具备自己的鲜明的风格, 跟别的文学在基本点上有共同的地方, 但某些特性要十分鲜明。”反问、复沓与日常口语的有机化合, 由浅入深, 从个体到国家, 由共性到特性, 语流顺畅鲜活, 说理水到渠成。

刑事冤案成因共性问题研究 篇7

一、公安机关刑讯逼供

蒙田曾言:“酷刑是一项危险的发明,这像是在检验人的耐性而不是检验人的真情。痛苦能使我供述事实,为什么就不能使我供述的不是事实呢?”在我们接触到的案例中,在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羁押其间,公安机关为了取得口供而进行严苛刑讯。

二、“命案必破”口号在贯彻中危害大

公安部2004年提出“命案必破”的口号,这一口号的提出原本是为了鼓励公安部门把命案大案查办到底。2006年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局长通报公安机关侦破命案工作情况时指出,“命案必破”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对公安机关在刑事案件执法工作中的严格要求,不应该也不会引发刑讯逼供的违法办案情况。但在理论跟实践中却饱受诟病。首先,它不符合侦破规律明显违背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人是思维至上的,但同样也是不至上的,人的认识能力无限,同样又是有限的。按照事物的本性、使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讲,是至上的和无限的;但是从它的个别实现和现实规律来说,却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再次,对“命案必破”“破案率”的强调,折射出我国司法实践中长期存在重打击犯罪,轻保障人权的思维方式,导致很多公安民警认为刑事诉讼过程就是惩罚犯罪的过程,所以很多的执法人员,可能都会用最短的时间迅速了结一个案件,以结作为目的。但与之相反的是“因为案件的侦破行动集中到特定的犯罪嫌疑人之上,办案警察会越来越倾向和去证实犯罪嫌疑的证据而不再是留意可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无罪的证据”。甚至有些案件还存在着侦查机关采取邪门歪道去制造虚假供述。这也必然导致冤假错案的发生。

三、审判中重口供不重实物证据

虽然我国相关法律明文规定不能靠口供定罪,但“无供不入案”、“重口供、轻证据”的思想一直是主流,因为由供到证的办案过程更加省事。比如个别案例中存在证据太过单一,口供证据不稳定的情形。有的犯罪嫌疑人一开始不承认自己犯罪,后来又作出犯罪的供述,但是在后来的庭审中再次翻供,并且声称警方在刑事拘留期间存在刑讯逼供的违法情形,法院却做出有罪宣告。这是典型的“有罪供述,无罪辩解”的情况。

四、法院受“疑罪从轻,留有余地”的影响大

“宁可错放,却不能错判。错放一个真正的罪犯,天不会塌下来,而错判一个无罪的公民,特别是错杀了一个人的话,就需要负很大的责任。”“如果证据上存有疑问,法国的法官在判决时从来不会在有罪和无罪之间采取折中办法,判决往往对被告有利。”但我国的司法部门长期以来在证明犯罪标准的掌握上尺度上,却没有比较好的贯彻“疑罪从无”的惯例。而是“疑罪从轻,留有余地”。“留有余地”只是比较好的保证了不错杀,但是却不能保证不错判、不冤枉。

五、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落实不到位

“在刑事司法领域,证据规是起到显著作用的,它通常是一个社会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体现。证据排除规则,是对通过非正规手段取得的供述和通过非法搜查扣押所取得的相关证据予以排除的称谓。法律规定司法机关不得在办案过程中采纳非法证据和将其作为定案的证据,法律另有相关规定的除外。《刑事诉讼法》第50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在一些冤案中,检察院明知受害人遭受了刑讯却依然依此证据进行起诉,有些法院在庭审中却还采纳,完全漠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六、结语

“冤案如果形成,当事人处在全体法律规范的客体中,份额可能会微不足道,但就当事人来说,则是对其百分之百的伤害。受冤枉者从此会身败名裂,在肉体和精神上都会处于无尽的痛苦之中。因此,我们应当对先前冤案进行梳理、总结和研究,避免重蹈覆辙。

摘要:“所有关于刑事犯罪的案件里,最使人感到遗憾的就是一个无辜的人被判有罪。最惊险的莫过于警察费尽心机破获一起恐怖的谋杀案。这两种故事应该都是真实的,有时候也确实可能发生。”而前者是一种最大的刑事司法不公。长此以往,会使人们丧失对法律的信仰,也不利于社会正义与和谐。

关键词:刑事冤案,反思

参考文献

[1][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M].岳礼玲,温小洁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152.

[2]从“疑罪从轻”到“疑罪从无”——专访何家弘[N].文汇报,2013-9-3.

[3]法学界泰斗陈光中谈冤假错案改判:“命案必破”口号不正常[N].中国青年报,2015-1-6.

[4]张立.法国预防错案的五种做法[N].检察日报,2005-4-30.

[5][美]佛洛依德·菲尼.非法自由应否在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英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简要历史[J].中国法学,2002(4):157.

[6][美]马丁·梅耶.美国律师[M].胡显邦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154.

上一篇:商业护理保险下一篇:软件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