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性探讨(通用12篇)
共性探讨 篇1
企业文化已成为当代社会影响企业发展的深层重要原因,并将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常胜不败,归根到底是因为在其经营实践中形成和应用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正如《财富》杂志评论员文章所指,世界500强出类拔萃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从事企业文化研究长达20年之久的清华大学的张德教授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文化的竞争力。随着社会经济逐步走向“文化化”的趋势,对于一个成熟企业而言,作为贯穿企业生产管理、技术创新等过程的精神力量,企业文化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表现。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属于亚文化的范畴,受社会主体文化的影响,但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国内外对此有多种解释,但其基本含义是确定的。笔者所谈及的企业文化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形成的,为企业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经营思想、行为规范等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特有且为社会所公认的品格、作风以及公众形象等文化积淀。[1]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但都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一个的有机体系,总体上可分为四个层次:表层的物质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笔者重点探讨的是促进企业文化各组成部分有机发展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思想等,它们是构建企业文化的基本要素。
二、优秀企业文化的共同特征
大凡优秀的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无论是位列世界500强的还是虽在500强之外但仍属国际知名的企业,多建设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分析这些企业的优秀文化,可以发现普遍具有几个方面的共同特征。其中,最为推崇诚信、创新、以人为本、善于学习、开拓进取等价值理念,诚信和创新进取理念是核心。
(一)反映社会文化,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具有深刻的民族烙印
企业文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经营者的哲学观和文化素养,但经营者本人以及被经营企业都只是社会的一分子,无论是个人的价值观还是企业的价值取舍都只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反映。另外,但凡文化又总离不开传统,任何一个国家的企业文化底蕴均来自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文化背景不同,必然导致企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具有明显差异。企业文化无不奠基在深厚的文化积累之上,根植于厚重的民族文化传统之中。离开传统文化的根基,企业文化就没有了文化底蕴,不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沦为形式。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使我国的企业普遍具有“拼搏进取、勇于奉献”的文化特点;美国的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同样也是其国家传统文化的精髓。[2]
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传统文化对人们思维意识的影响十分巨大。北京同仁堂的企业精神“同仁修德,济世养生”,以儒家文化的核心——“仁”为核心概念。中国航空业发展最快的海南航空公司,其企业标志以“生生不息”为创意,“生生”是佛家的本初理念。这些事例一方面证明,企业文化根植于民族文化之中;另一方面,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协调和统一,也是企业文化协调属性的体现之一。
(二)坚持诚信,树立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力
企业形象是指企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形成的整体观念和印象。在现代社会中,美好的形象是企业无形资产的一部分,日益成为企业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形象力是文化力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三个必不可少的构成因子:一是企业信誉。把企业道德当作一种责任,从顾客或客户的关切点考虑企业的经营和服务,把追求经济利益和履行道德责任结合起来。二是企业美誉度,即社会对一个企业的认可程度,包括对产品质量、服务、企业经营理念的美誉等。三是市场亲和力。海尔的产品广为社会认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海尔的市场亲和力好。为此,企业应处理好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从社会整体考虑企业的经营决策和市场营销策略等。一个诚信的形象,将维系顾客或客户的美誉度和忠诚度,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经过几千年人类文明的历练,整个人类社会关于道德和伦理的思索,对于行为正当性的判断已经取得高度的相似和一致。孔子的“天下归仁”与耶稣的“你愿意人怎样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待人”隐含的真善美是一致的;孔子所说的“君子之道”与耶稣所说的“我们心目中的上帝”实际上也是同一的——人公正的灵魂。也就是说,公理道德具有世界的普遍一致性。作为企业运行所必须的一种重要的新型资本形态,道德对于企业而言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企业在竞争中可以凭借而获胜所必须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之外的第三种资本。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对公理道德的尊重已经构成企业生命线的一个重要部分。
经济从本质上是一种信用经济[3],而信用来源于理性人的自由意志对道德的尊重,具有普遍推广的一致性和持续性,也自然是优秀企业文化的共性之一。在我国,无商不奸的传统经营理念占据着许多私营企业领导的头脑,这给一些领导以误导, 认为非奸不能赚钱。然而没有哪一个企业可以长期靠“奸”发展,破坏道德秩序带给企业的隐性打击,其力度绝对是毁灭性的。文化作为经济运行的最终裁判,不允许有违背道德原则的经济形态的存在,诚信经济已越来越被国际市场所认同。在《财富》100强中,55%的公司声称“诚信”是他们的核心价值观。香港富豪李嘉诚以拥有188亿美元跻身全球第十大富豪,他认为商人最重要的素质是“信”,他曾说:“绝不能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那样,即使侥幸略有所得也必不能长久。”我国私营企业平均寿命在3-5年,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上述观念问题不容忽略。[4]
(三)具备创新、超前意识,追求卓越创新能力
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永恒的主题之一。只有不断地使自己的生产技术、管理方式和营销策略等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企业才能生存下来。而只有当自己的这些技术、管理和制度处于社会发展的前沿,才能成为优秀的企业。一个成功的企业应当而且必须倡导创新、鼓励创新,以改革的勇气促进和实施创新,以制度建设保障创新,努力营造一个勇于创新、大胆创新的良好环境。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是任何求大发展的企业必备的精神,特别是进入以创新为灵魂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是一个企业不断增强竞争力、发展力而立于不败之地的动力和源泉。任何先进的企业制度和技术又都是相对的、阶段性的。要想始终保持企业的先进性,就必须具有较强的制度和技术创新能力,相应地有较强的管理创新能力与之匹配。而所谓企业的创新能力就是以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为基础的经营要素的外溢效应。一个企业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还必须具有非凡的胆略和超前意识,具备勇于竞争、争创一流和追求卓越的强烈欲望。强烈的竞争意识、争创一流的精神是强烈危机意识的反应,它带来的是强烈的创新意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发展意识等,是实现持续和超常发展的内在动力。[5]
美国最权威的三家管理机构——兰德公司、麦肯锡公司、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的专家,通过对全球增长最快的30家企业的跟踪研究后,在联合撰写的《关于企业增长的报告》中指出:世界500强胜出其它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不断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正如华为总裁任正非曾经说过的“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创新文化是企业生存意识、危机意识、发展意识的集中体现,包括丰富的内涵。[6]主要有:(1)观念创新。观念创新是创新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其它创新的先导。最主要的是要求企业树立起知识价值观、竞争优势观、知识更新观等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观念。(2)技术创新。瞄准科技前沿,调动广大管理者、员工尤其是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持之以恒地开展技术革新,不断地吸收先进的科技成果,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这是技术创新的本质要求。(3)产品创新。“产品常新,企业常青”,这是众多企业的成功之道。(4)组织结构创新。由过去的高耸结构逐渐向扁平结构转变,以降低经营管理费用,提高经营管理效率。(5)决策方式创新。由传统的决策模式向现代决策模式过渡,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可靠性,降低风险性。
(四)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了企业文化理论,认为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从而把关心人的需求、注重人才培养、全方位地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等提高到一个重要的战略地位。该理论的本质就是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哲学,反对见物不见人的理性管理思想。21世纪企业的竞争是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优秀的企业文化下,管理的重心更注重人的因素,重点是如何发掘员工的智能资源,坚持把以人为本的思路贯彻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只有这样,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7]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表现在管理上,把员工看作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在决策上,重视员工民主参与;在奖励机制上,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在领导和员工的关系上,把关心员工生活、改善工作条件、与员工平等相处放在重要地位。为此,要重视员工的满意度。满意的员工会把满意的心情带到工作中去,从而实现满意的绩效。美国席尔士公司曾做过一项调查后发现:员工满意度提高5%,会连带提升1.3%的顾客满意度,同时也因此提高0.5%的企业绩效。[8]另外还要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企业为员工的前途着想才能体现企业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五)把握准最佳的“度”
凡事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对最佳度的把握是优秀企业的共同特点,也自然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之一。宏观上看,如同政治上改革与稳定之间的辨证关系一样,企业的产品质量与成本、规模扩张与稳步发展、创新与守成之间的关系都是对立统一的。无论企业的战略是阳刚的还是阴柔的,是鼓励风险快速创新的还是稳健发展老成持重的,本质上讲都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并没有优劣之分,特别是对于尚处在成长阶段的中国企业而言,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做大做强,但是欲速则不达。对扩张速度的把握是决定企业生死的要素之一,对于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或相对成熟的企业而言更为重要。中国很多企业比如习酒、巨人、飞龙集团的失利,都有在取得成功后急剧扩张的原因。万科董事长王石始终坚持一个原则:超过25%的利润不赚。[9]这个原则发人深思!从微观上讲,企业的管理同样需要注意度的把握。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例,团队设置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沟通反而增加冲突的可能性。很多研究也已表明,过快的创新对于企业的发展比不创新更为不利。这些无不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也证明了古老中国的中庸思想并不是堕落的象征。
(六)注重实施国际品牌战略
我国许多企业缺乏国际品牌意识,许多产品在国内有很高的认同度,但在国际上知名度却不高。比如说龙井茶、乌龙茶,我国号称世界三大产茶国之一(印度、斯利兰卡、中国),但在茶叶方面最受益的却是生产茶叶很少的英国,因为它有一个国际品牌(立顿)把全球茶叶的相当利润拿走了。[10]加入WTO后,衡量企业业绩、企业实力的尺度被放大到整个国际市场。企业不能再停留在原有水准上来要求品牌建设,而应瞄准国际先进水准来重新调整企业文化建设的标准。这对于我国的企业家来讲,是一种眼光、胸襟、智慧、意志力等各方面的借鉴和考验。品牌文化建设要求企业不仅要有创名牌的物质技术条件,更重要的还要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科学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
(七)在不断创新中发展完善企业文化
国外许多企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谈论最多的话题是组织变革与文化变革。当杰克·韦尔奇带来新的理念时,通用公司原有的企业文化并没有因此而失去,而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企业文化需要随着环境的变化或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地得到提升,这样才能发挥企业文化应有的作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价值导向和文化主流,企业只有与时俱进、顺应时势才能走上持续发展之路。[2]现代企业的战略和组织结构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适应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企业文化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企业应该考虑自身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既要了解企业是在发展变化的,又要具体地分析企业的变化趋势,这样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使企业文化在不断创新中得到发展完善。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逐步走向“文化化”,作为贯穿企业生产管理、技术创新等过程的精神力量,企业文化现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表现。世界一流企业或知名企业的企业文化普遍具有共同特征,其中均推崇诚信、创新、开拓进取、以人为本、善于学习等价值理念。学习借鉴它们的经验,对正处于企业文化建设进程中的企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企业文化,共性,启示
参考文献
[1]朱成全.企业文化概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8.
[2]林毅.优秀企业文化的建设特征及其启示[J].科技资讯,2006(31):236.
[3]骆玉鼎.信用经济中的金融控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4.
[4]淞泉.商道如水[M].吉林出版集团,2006:9.
[5]余大亮.论优秀企业文化的塑造[J].贵州社会科学,2001(04):46-50.
[6]吉福林.21世纪企业文化的八大特征[J].商业研究,2001(11):171-173.
[7]Terrence E.Deal,Allan A.Kennedy.CorporateCulture[M].American Academic Press,2001.01.
[8]韩铭珊.论中国保险业的企业文化建设[J],中外企业文化,2007.04:42-45.
[9]王石.道路与梦想——我与万科20年[M].中信出版社,2006:1.
[10]王辉.品牌短缺难以立足世界之林[N].中国质量报,2004-08-23(2).
共性探讨 篇2
各方所需,数据采集很难真实达到普查期望。面对即将开展的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历次普查归结而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先期浮出水面,如何扭转普查实施氛围越来越淡的局面,如何破解获取真实数据难度越来越大的难题,如何减轻基层普查负担越来越重的压力,如何克服普查资料利用率越来越低的障碍。诸如此类的问题,不得不让我们冷静地思考。
方案设计――应主题清晰,体现实用性
普查方案是开展各项普查工作的指南,是引导普查工作人员顺利地采集到可信数据的重要工具,完美的普查方案犹如舞动各工作环节的龙头,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欠缺的方案设计将制约数据采集、影响数据处理,甚至失去数据的作用。不可置疑,经过多次普查实践的探索,国家设计普查方案的理念和思路更加清晰,普查表的设计取得重大突破,如人口普查方案不仅包括脉络分明的实施办法,还制定一整套完整的实施细则,并首创长短表结合的双轨调查制,使之成为其他普查参照的样板;第一次经济普查设计的套表形式,显示出“数据采集一把抓,数据整理再分家”的效果,第二次农业普查采用基层表设置预填处和修订符,以及填表引导语,提高了光电录入的识别度,事后质量抽查和数据评估办法既有理论的探索,也有实践的推进。但实用性仍显不足:普查在实现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中,过多地包含了统计部门色彩;普查既要实现指标总量的目标,又要获得数据结构性的多目标;普查结果不仅要满足多目标需要,而且要与常规统计的趋势相衔接。由此注定每次普查报表种类多,增加了表间相关性的难度;指标种类多,扩大了数据间逻辑审核的难度;调查内容多,加大了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的难度;相似指标多,增大了准确辨识指标含义的难度,普查的包袱越背越重。
诚然,力图充分利用普查机会获取更多的资源,以兼顾各方需要,这是无可厚非的善意,但普查设计的目的应突出以收集为政府决策需要的宏观数据为主题,使普查指标的设问、普查表的印刷与分发、数据采集、报表回收和数据处理等工作易于实际操作,从而达到最大程度地减少普查成本,缩短普查时间,提高普查效率和数据质量。一味地求全求多必然导致有的普查员以避重就轻的方法完成繁杂过细指标的调查,获得的数据或流于形式或有缺陷,普查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显然,将我国周期性普查方案设计的主流趋向定位为轻型、清晰、实用和高效,不仅必要,而且必需:
一是消减内容,调整项目。普查方案设计必须跳出“普查包揽天下”、“凡数必经统计部门亲自查”的思维定势,要有勇气婉拒“搭车取数”,有胆气割舍“过细指标”。在坚持指标和内容不求庞大、需要与可能兼顾的原则下,按照保持人口普查框架、精简农业普查内容、调整经济普查项目的思路加以改进和整合,即农业普查的人口属性数据改由人口普查推算,住户收入改用长表形式进行抽样调查,以提高普查效率,取消单位表,消减乡镇和村表,归并为“农村基本情况表”,并增加农业生产组织化、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内容;第一产业基本单位纳入经济普查,在逢8的年份实施的经济普查,“三上”企业数据直接采用统计年报,并实行全面与抽样相结合调查方式。在各普查年份,尽量采信有关主管部门的行政记录或统计资料或开展过的调查资源,以弥补普查所缺失的数据,使普查方案形成“年报统计的内容不普查、部门可信的指标不设置、普查过的项目不交叉”的特点。
二是规范统一,保持一致。各项普查的统计原则和标准应按国家统一的标准执行,做到系统性和规范性,使普查时间序列数据既易与常规统计数据衔接,又具有较强的可比性;普查之间、普查与统计专业之间的指标和口径应力求一致,避免理解上的歧义,影响数据质量。
三是创新方法,降低成本。对极易消耗大量人财物力,且全面调查所得的数据存在较大质量风险的,应通过充分调研后采用抽样调查推算,抽样调查在普查中的地位应有所强化;对调查对象属于“三上”的企业,可以执行网上直报或试行邮寄方式填报或尝试网络调查,对经济发达的城镇住户可采用电话调查并辅以派员上门调查;普查数据的处理应结合我国实际,在节约印刷成本、减轻数据采集工作量尚无有效办法的情况下,不宜操之过急地大规模采用光电录入。
四是兼顾地方,整体配套。国家制定的表式和开发的程序应具有开发性,为地方增加特有的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留有余地,以满足地方普查机构向当地党政领导提供所需数据的需
要,确保普查效果的最大化;将各项实施细则、填写说明、操作手册、宣传提纲、质量控制等通盘设计,形成体系,尽快出台,特别是数据处理应与普查方案同步设计,尽早完善数据审核制度、数据录入程序和数据处理系统,消除审核制度和程序版本多、下发迟、汇总程序严重滞后的现象。
经费筹措――应政策明细,增强可操作性
普查作为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力,各级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考虑更多的是普查的回报效应,使得经费筹措成为基层普查机构面对的最耗精力、最难解决的问题。我国开展的同期性普查,县级财力付出不少,有的十几万,多则上百万,但普遍感到普查对当地经济社会的直接回报不大,因而在县级财政比较困难、平时工作经费非常紧张的时候,普查经费不按时足额拨付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尽管普查经费极缺,但普查机构出于责任心而通过赊账、借钱、垫钱来完成普查,则造成了普查经费不足也同样可以完成任务的错觉,甚至有的地方官员据此将普查视为一项简单的统计技术更新过程,未能将普查作为政府行为给予高度重视,普查经费实际投入的程度越发偏离客观需要,基层普查机构总是陷入经费不足的窘境,有的不堪重负。无基本经费做保障而开展的普查工作,严重降低了公众参与普查的积极性,助长了某些无责任倾向,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降低了普查的诚信度,由此获得的普查数据,其质量缺陷备受质疑在所难免,统计部门苦不堪言。
尽管国务院在有关文件中对周期性普查的经费问题已作了按各级财政分级负担的原则和规定,普查开展期间也与财政部门联合行文,要求各级财政落实普查经费,确保普查顺利进行,但规定和要求均没有细化哪些普查费用由哪级财政负担以及负担多少等具体情况,笼统模糊的措词造成实际操作中弹性较大,结果是经费的落实具体执行起来困难重重,基层政府更多的仍是将依赖上级部门拨款看作落实经费的首选途径,将经费筹措之使命赋予统计部门。反观近年来我国开展的土地详查、周期性森林资源清查、残疾人抽样调查、污染源普查,其经费筹措的经验值得统计部门借鉴。国家必须把普查经费的落实列入重中之重的议事日程,在“国家出大头”,向基层倾斜为主力度的原则下,改革周期性普查经费保障机制,具体明晰各级政府对周期性普查投入的责任,从根本上解决周期性普查经费短缺难题:
一是基于国家普查周期和项目的安排、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大型普查本身对数据质量的要求,确定各级财政特别是县级财政对大型普查的负担规模和水平,并提出对《关于统计部门周期性普查和大型调查经费开支问题的暂行规定》(国发〔1994〕42号)的修订意见,细化《统计法实施细则》第十二条的规定,同时,在《全国经济(农业)普查条例》中单设“普查经费”一章,在普查经费筹措立法上明细各级财政承担的普查项目和应负担的经费比例,这是走出经费筹措困境最为关键的一着棋。
二是基于国家财力的不断强大,改变普查经费承担方式,变分级负担为国家财政统一负担,或国家主要负担和省、市两级分担。负担的经费数额或分担的经费比例按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和调查对象数量明确规定,重点解决乡村两级普查人员培训费和现场调查补助费。
三是基于普查的周期性,构建支持周期性普查的财政基本框架和管理系统。按照各级普查机构承担普查工作量的大小和组织实施的难易程度,由国家或省级政府从市(县、区)政府财政逐年提取一定比例的上划资金,单独设立普查项目账户,在普查年份由国家或省级财政按工作所需及时下拨经费,专款专用。
四是基于普查的政府行为,逐级建立普查经费拨付监督制度,保障基层普查机构的经费来源与任务相称,防止部分地方因经费不足而影响工作的开展,杜绝影响基层普查员工作积极性的拖欠现象,确保普查的基础性投入不缺,确保周期性普查的顺利开展和持续进行。
组织实施――应环节理顺,增强统一性
普查作为一项重要的政府行为,“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业已成为周期性普查普遍认可的原则,在组织形式上渐已形成自上而下设立普查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以政府名义进行工作动员和部署的模式,逐级签订普查工作目标责任状,加大对各级政府的工作检查和责任监督力度,明确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政府对普查的作用力渐显具体化。
但普查组织实施过程中仍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个别地方政府对普查的支持度有所弱化,普查经费拨付越显乏力,基层普查机构和队伍的临时组建很难达到准确获取源头数据的要求;在市场经济体制驱动利益多元化的大环境下,频繁不断的统计调查淡化了人们对普查的关注热情,加之我国目前法制不完善,有些普查内容的设计过于敏感而导致被调查对象产生相关利害关系的联想,普查在社会上的支持与配合程度下降;最重要的是国家统计系统内部分工的欠合理或欠明确,导致普查工作关系不顺,工作环节紧扣性不强,如普查方案下发滞后,留给基层准备的有效时间越来越少,造成有的普查人员带着疑惑仓促上阵;普查试点不充分,许多新的问题估计不足,造成填表过程中诸多节外生枝;抽样调查、清查摸底和相关的实施细则未统一制定,造成各地自行其事,影响数据质量;普查的进程中途更改,工作中的难点、重点缺乏应有的预防性措施,造成个别地方出现难以应对的局面,“雨后送伞”的色彩浓于“雪中送炭”。
“环节决定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未来新一轮周期性普查的有效组织实施,务必在理顺好相关环节上下功夫:
一是从国家层面起建立对各级政府的各项责任制度和监督机制,将普查工作列入各级政府当年目标考核内容,规定普查的第一责任人是各级政府负责人。对因轻视普查工作、协调解决普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力,对不按要求及时安排经费而贻误普查工作的推进、最终酿成不良影响的政府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给予责任追究,切实提高普查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意识。
二是部门分工协作承担的是哪些普查内容,国家应统一清楚地给予规定,切实将各部门的力量发挥出来,社会力量调动起来,彻底改变靠统计部门一家单打独斗搞普查的局面。
三是统计系统内部充分协商、合理分工、统一调度,尽量从基层统计部门的人员、时间和精力均严重不足的现实出发,切实合理安排和科学控制工作节奏,让基层有充裕的时间领悟透析普查技术,去做细包括区域划分、清查、宣传、培训、普查表分发与回收、数据审核等工作;有关专业的业务培训,或是部门数据的收集,均应在国家方案的框架内组织实施;普查机构各业务组均应严格按计划推进普查各项工作,在技术上的强化指导、进度上的跟进督促、数据间的平衡审核、重点指标的趋势判断等方面把好关,共同增强对普查质量产生积极作用的事前预见,切实提高普查高度统一的严肃性。
四是力争设置以普查为主要行政管理职能的常设机构,重点是抓好各级普查中心的组建及实行公务员管理工作,切实为周期性普查建立一支人员稳定、结构合理、思想过硬、专业熟悉的普查队伍,让基层普查机构和人员对普查的情感常驻,真正体现普查之真谛。
业务培训――应跨级推进,突出实效性
培训是普查准备阶段的一台重头戏,各级普查机构特别是县乡两级普查机构,无不为之倾注全力,因为,普查队伍的业务素质直接决定普查数据质量,成功的培训意味着更有可能成功地获取高质量的普查数据。经过多次普查工作的实践,统计部门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比如,普查机构采取自上而下的逐级培训,培训内容不仅包括普查业务知识,而且融入了政策法律法规、入户调查用语和普查登记技巧等,国家统一制作的课件为规范指标解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从普查培训效果看,市级以上的培训基本达到要求,而县乡两级的培训往往在时间上打折扣,有的在内容上走形式,普查培训的“双衰减”效应不容忽视。
县乡两级普查机构之所以减内容、赶进度完成培训任务,既有经费方面的原因,也有资师力量的不足。在选聘大量普查员入户调查的方法仍延续的前提下,普查的培训内容和方法应在突出实效性上有所举措:
一是在组织方式上,打破下管一级的严格界线,采取国家培训省级延伸到市级,省级培训市级延伸到县级的“交叉滚动”形式,多为基层培训师资力量,同时,国家和省级组织讲师团有重点地到县级巡回讲解和指导,尽量将业务知识原汁原味地传递给普查员,确保执行方案的上下一致。
二是在培训教材上,打破枯燥的统计术语满纸飞的说教,多些通俗易懂且实用性强的教材,使普查员能从培训教材中自行感悟出他们在普查中应该做什么,怎么去做,如何做得更好,尽量为活跃培训课堂增加图文并茂、视听互动、生动有趣的素材。
三是在培训形式上,打破重集中讲授轻个别辅导的作法,多结合普查员的实际来源和真实素质,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既鼓励进行分散辅导,也提倡实地现场指导。针对各地实际采取的多种培训方式,如普查知识与统计年报布置结合培训,同类企业专职统计和会计人员集中培训,先综合再分专业培训,等等,国家应制定相应的培训效果评估意见,并加强实地培训的检查指导,及时地开辟网络培训平台,解答各地培训当中提出的疑难问题,尽量使培训内容不走调。
宣传动员――应有始有终,讲究针对性
宣传动员是普查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各种形式、多种途径和不同手段向普查对象宣传普查内容、目的和做法,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并支持普查工作,普查的登记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我国普查的社会宣传动员工作是卓有成效的,统一的普查标识、标语、广告词、版画、宣传提纲、明信片和邮票,主流媒体的报道,户外广告的设立,互联网的应用,致普查对象的一封信,企业座谈会,等等,为树立全社会的普查意识和营造普查氛围发挥出了重大作用。但普查的社会力量动员宣传模式尚有不少缺憾,最突出的是宣传氛围在声势浩大的宣传月后迅速直线式偃旗息鼓,对后期普查工作和资料开发成果的宣传明显乏力,前后宣传工作的连续性与关联性不强,宣传活动未能伴随普查进程贯穿始终。既便在宣传月活动中,有的地方因宣传品的不足而流于形式,有的只注重表面包装,忽视普查宣传的真正受众体,结果是雷声大,雨点小,未能完全渗透到每个家庭住所、企业驻地、广大农村地域,宣传效果未尽人意。
单凭“宣传月”活动开展普查的宣传动员是不够的。营造一个良好的普查氛围,应紧紧围绕加强普查宣传这一重心,制定阶段性与长效性相结合的分步实施计划,按照有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和统一编写的宣传材料,在宣传途径、宣传手段与宣传频度上注重实效,有针对性地灵活运作:
一是面向各级政府领导层的宣传,以专题汇报、会议、简报、采访等方式,向各级党政领导解释清楚普查工作的目的、意义、计划,经常汇报当地开展普查工作的情况、遇到的诸如机构、经费、人员与场地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一些重大问题,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为普查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行政环境和工作环境。
二是面向有关职能部门的宣传,将普查工作的总体要求,各职能部门的具体要求宣传到位,使各部门明确职责,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为推动普查工作的开展创造互动的协调机制。
三是面向社会各界的宣传,以充分利用主流媒体为主,开辟宣传专栏或专题,不定期地介绍普查知识和报道普查进展动态;将普查宣传统稿寄发给商业组织和行业协会,广泛参与当地政府举办的会展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通过展示各种普查出版物,向参观者散发宣传提纲、宣传品或特制的纪念品,为各方理解与支持普查工作营造优化的外部氛围。
四是面向普查对象的宣传,这是普查宣传工作中的主线。除沿用多种传统而行之有效的形式进行宣传外,应视不同类的普查创新宣传载体,讲究针对性。如人口普查的受众体是社会自然人,上门沟通、发放纪念品就显得很有用;经济普查的受众体是基本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将制作精良的宣传品放置有一些行政部门的办事窗口,让那些申请审批、申领执照、申报税费的企业和单位自由选阅,或向一些企业的网站传发普查宣传的贴子,向企业主发手机短信,或动员企业联合向社会公众发起普查倡议,或借助普查的时机,为宣传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市场销售搭台,包含“人情味”的宣传将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农业普查的受众体主要是农村住户,广播电视宣传、文艺巡回演出、入户发放年历画、致学生家长一封信等贴近农民的宣传形式,对提高农户配合普查的意识就很有效。通过多载体、高频度的宣传,使普查对象了解普查工作的目的、意义以及应协作的事项,为主动参与配合普查的登记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是面向普查过程的宣传,以电视、广播、报纸为主渠道跟踪报道普查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和难点,以及工作进展动态和存在问题,为顺利推进普查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
数据处理――应严密有序,提高时效性
当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完成现场调查工作后,以统计系统人员为主要技术力量的统计活动――数据处理,从前期技术和设备等方面的准备,登上事关整个普查工作成败的前台。普查的实践过程使统计部门获得了新形势下开展数据处理的重要经验,人口普查和农业普查采用光电录入技术,对缩短录入时间,确有其他技术所不可取代的作用;经济普查采用网络环境下的处理模式,引出了一条数据处理标准化、专业化、网络化和高效化的路子,对推动统计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的调整,实现普查网上直报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然而,由于普查业务与技术处理之间的脱节现象,普查数据处理的“瓶颈”依然根深蒂固,如数据处理方案和系统下发滞后,给工作开展带来了极大不便;制度和程序更新频繁,让一线数据处理人员难以适从,无形中增加了普查成本;数据审核费时颇多,反馈时间太长,削弱了普查数据的时效性,数据处理备受诸多骂名。
实践证明,数据处理在普查的重要作用,可完全等同于普查方案的设计,数据处理的任何一个环节没有抓好,不但影响普查数据的质量,而且影响普查数据的时效性,造成无法挽救的全局性影响,甚至会产生毁灭性的后果。以更高的角度认识数据处理工作的重要性,在组织上突出高度协调,技术上完善系统软件,实施上规范工作流程,措施上强化数据时效,仍需进行不懈努力。
一是提高数据处理试点的重视程度。本着数据处理技术人员尽早介入普查业务,数据处理系统软件及早开发研制的前提,国家应结合普查的特点,通过单主题和多主题试点,充分暴露数据处理各环节的弱点,广泛论证和完善起核心作用的录入程序,起基础作用的审核制度,起关键作用的质量控制方法,从中制定出更加严密的审核制度,开发出更加成熟的录入软件和处理系统,研制出更加有序的工作流程,提高程序与制度的衔接度,真正使试点的有益经验在数据处理实际过程中发挥作用,达到提高数据处理质量和时效的目的。
二是提高专业间的协调力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数据处理审核制度的不断修改和更新,反映出周期性普查与全面统计存在深层次的体制不畅、国家需要与地方需求不一致、专业间统计利益相冲突等现象。因此,突破数据处理的“瓶颈”,仍需从根本上解决体制、需求和利益给数据处理工作带来的问题,提高协调与合作力度,切实保证基层数据处理在逻辑审核、数据查询、代码排重漏等工作的正常秩序。
三是提高数据反馈的时效性。基于普查数据公报的社会影响力,数据处理的时间跨度务必严守普查方案的规定,因此,周期性普查数据处理阶段的工作安排必须紧凑有序,特别要从缩短审核时间上有所举措,数据查询和反馈上精益求精,使地方的普查数据能迅速地公报,普查资料能迅速地发挥作用,及时地为地方政府服务。
四是提高数据处理低成本的可控性。无论是人口普查、农业普查数据光电录入的“集中”式,还是经济普查数据网上录入的“分散”式,均明显体现降低普查成本、提高登记质量和数据处理效率的初衷。但光电录入技术的采用却加大了普查表印刷成本、增加规范书写工作量和延长等候录入时间,而网上录入却遇到县级普查机构硬件设备、技术力量和经费支持的“三不足”。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不同的普查采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模式所遇到的问题,应顺应统计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原有的通信系统和现有的管理资源,将普查数据处理与统计信息化建设相衔接,与现行各专业报表数据处理方式相配套,加强县级普查数据处理技术和设备保障及科学管理,以节约物力投资成本;要立足于推动统计生产力转变的思路,进一步完善经济普查期间自主开发的epras功能,并广泛推广使用,精心将其打造成为统计数据处理领域通用软件的品牌,避免重复投入;在录入形式上,统一采用“县级全数录,上来再分数”的处理和管理方式,同时,按照业务组和数据处理组的职责,制定逻辑关系审核与数据管理相统一的工作规则,以减少录入时间、缩短查询与核实过程、降低再生性错误,从成本的可控性来提高数据处理的时效性。
资料开发――应时效优先,富有多样性
实现普查目的的最高境界之一是普查资源得以充分开发,普查资料得充分利用,普查成果得以充分共享。当普查数据处理落下帷幕后,借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公布普查主要数据,宣传普查成果;借统计部门分析力量的强势,汇编系列的普查资料和撰写系列分析报告;借社会研究力量的优势,公开招标完成一批批重大课题,时至今日,仍有众多学者孜孜不倦地挖掘普查数据,普查资料的应用影响长远。但是,无论是亲历普查的工作者,还是关注普查的社会人士,均对普查资料开发应用力度不足抱有同感,特别是县级普查机构,大多仅停留在发布公报的层面上,未对普查资料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应用,大量丰富的数据沉入库中;普查资料开发不及时,失去应有的时效性,利用价值大打折扣;普查资源挖掘不深,缺乏将普查成果视为产品而潜心开发经营的理念,普查的投入与产出效果不相称;普查信息共享不够,较少可为企业经营决策参考的开发成果,普查的影响面欠广。
丰富的普查数据开发不及时、大量的普查资料利用不充分,意味着浪费艰辛获得的普查资源,形成“虎头蛇尾”印象,其影响不仅失去普查为党政领导宏观决策与管理的参考作用,而且会失去政府对普查投资的积极性。任何一项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只有付出没有收益的项目,终究是要被边缘化甚至失去立足之地的,周期性普查同样如此,所不同的是普查成果的时效性更被看重,由此决定周期性普查最终要迅速拿出像样的可供决策的成果、及时拿出有利的可发挥作用的产品。以普查资料开发体现普查成果,以普查成果支撑普查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好多篇大文章:
一是在思想认识上力戒可有可无的观念,改变“重调查、轻开发”的传统常规方式。将资料开发当作各级普查机构的硬任务抓紧抓好,将开发所需的经费和人员安排调配好,将普查数据当作一种产品开发经营好,真正产出一批针对性强、层次高、力度大、影响力广的分析文章,以为政府出谋献策之为巩固周期性普查之位。
二是在开发速度上力克可快可慢的节奏,转变被动式服务的方法。从普查方案设计起谋划资料开发总体计划,在普查工作中抓紧完成事后质量抽查和数据处理,在资料开发安排中抽出人力、调整时间、早定选题、尽快启动。以宁快不慢的原则,迅速地出炉一系列供党政领导和部门决策参考的简明资料;有计划地撰写一批有地方特色且有实用价值的分析文章;有重点地突破一些涉及宏观经济领域且综合性和针对性俱强的重大课题,提高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前瞻性,以普查资料开发的时效性赢得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周期性普查的持久支持。
三是组织模式上力破只内不外的思路,拓宽开发合作渠道。基于统计部门常规性报表任务十分繁重的事实,基于科研机构、院校等社会力量具有较强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的事实,在坚持普查资源为国家所有的基础上,普查机构应勇于借助外部研究力量开发普查资料。将普查资源打开,充分吸纳社会智力,将普查信息放出,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将协议合作平台搭起,广泛吸收社会成果,以共同开发数据的形式扩大周期性普查的影响力。
共性探讨 篇3
关键词:艺术学 学科共性 美术与设计学 个性
0 引言
目前我国学科主要分为两大类,即文科类(人文社科)和理工类(理工农医),那么根据艺术类专业的特点,可以将其归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类。我国教育部学科目录明确说明,艺术类专业规范的称谓为“艺术学”,与其他文理学科研究相比,我国对艺术学研究起步较晚,以及艺术学本身内容的博大精深,无论是在深度与广度,还是在基础和前沿研究、技术方法研究方面等,艺术学研究都显得不太成熟。笔者就艺术学学科共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基于此对美术学和设计艺术学的个性进行了探讨,从而更好的区分情感表现和相互沟通存在的本质差别,使更多受众能更加充分的感受艺术的魅力与内涵。
1 艺术学学科共性分析
1.1 意识形态束缚与个性自由冲突
上世纪30年代的月份牌美女画、当代通过复制经典名画来获取“成功”的艺术形式,都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与制约。不管是上世纪50年代的手工业设计,还是现代视觉传达以及多媒体设计,在技术不断变化和革新的过程中,为艺术学的发展提供了智力和动力支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观念对推动美术与设计艺术面貌变化中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正是由于艺术学特点较为特殊,使得其给艺术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但是也为艺术的进步保存了珍贵的文化依据。在政治、道德、社会心理等意识形态压力下,艺术史不断变化和动摇,我们会看见名画中古代帝王将相庄严神圣的形象,在京剧“样板戏”中判断正、反面角色的美丑立现,在庄严教堂中对比耶稣的崇高伟大与芸芸众生的渺小。
艺术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其具有个性的光芒却仍旧未泯灭。在特定的时代意识形态下,智慧与思想并列的优秀艺术人才,往往可以将自己独特的个性与天赋表现的淋漓尽致。如在中世纪西方严酷的宗教束缚中,大量的高手巨匠在教堂建筑设计上,演绎了一场场艺术的盛宴。我国革命美术在浓厚的意识形态下,其艺术的天赋并没有完全被束缚,相反涌现了一大批《血衣》、《收租院》等红色经典美术作品,为我国留下了更多的艺术瑰宝。因此艺术家应该善于将艺术和思想相结合,切不可刻意宣教,应先感动自我,其次才能感动受众,从而取得更大的突破。
1.2 主观体验和形象思维
目前我国相关学者对其他文理学科的研究较为成熟,是因为这些学科知识的积累主要依靠于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同学者对同一课题进行研究通常都会得出相同或者相似的结果。由于艺术学的特殊性,人的主观体验和形象思维直接决定了艺术的创作和发展。这是艺术学学科的本性所在,能使得持不同立场的观者对同一艺现象的研究分析,会得出不同或者相反的结论。
在西方现代派艺术中,通常传统艺术观念的学者与现代派艺术学者的看法存在较大的差异。如相关学者认为艺术不可能是再现性的,西方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而也有学者认为以立体主义为代表的现代派艺术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很快被其他表现派、未来派等其他画派所接收。前者主要是对艺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艺术反映出社会现实的规律;后者是对艺术内部形式规律分析,暗示现代化艺术创造的价值。虽然这两类看法态度温和,但我们能轻易的感知字里行间的倾向性,这正是艺术学研究的特点。
1.3 技术积累和艺术天赋
目前在许多艺术院校中,时常会听见某人具有艺术天赋,或者某人在艺术领域勤学苦练,两者都能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在艺术史学上,吴道子能一日画尽三百里嘉陵江图,李思训却需要花费几个月时间。那么艺术创造需要的是更多的艺术天赋还是技巧训练呢?对探索艺术来讲,主要任务就是各自寻求不同的目标,它不像科研技术的研究,前后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关于前后代艺术的研究并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和继承关系。部分学者更看重的是艺术创作的天赋,这主要体现在对色彩、线条以及韵律等艺术因素的敏感上,同时也是艺术天赋和灵感感动的表现。
在艺术的世界里,我们不能否认部分古代人以及现代人勤学苦练的重要性,这往往需要一定技术的积累。通过刻骨学习获得相应艺术创作能力与技巧,能使艺术家拥有最宝贵的财富,当然也可以陶冶和培养艺术家的胸襟学养。在学习艺术的初级阶段更多的依赖于艺术天赋和爱好,而在技术训练过程中,往往依赖于勤学苦练,技术积累。一旦进入最后的创造阶段,又需要更多的天赋和灵感。因此可以看出天赋灵感直接决定了艺术境界的高低,而技术积累决定了是否入门和实现一般水平的基础。如果单纯的重视天赋,会导致后天学习和训练放松,难以掌握熟练的艺术技能;片面的强调技术积累,又会忽略艺术传神写心、表情达意的宗旨,使艺术走向工具束缚。
2 美术与设计的个性探讨
2.1 美术学和设计艺术学都来源于基本物质形态审美研究,其造物和造型方面是一致的。比如东汉“马踏飞燕”青铜艺术、摩尔的空间穿插式雕塑等作品,既是一件美术作品,又是一件设计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数都是基于物质形态的感性所创造出来的。
2.2 美术和设计艺术在表现手段上具有一些共同的元素,如线条、色彩、形态、纹理、空间等,这些元素通过平衡与强调、统一与多样等相同原则进行连接。
2.3 在对美术和设计的感知方式认识中,往往都需要通过视觉感受,直观而形象的表现出来。直观形象整体被感知主要有两个基本特性,一是成分总和是不可能与整体相等的,就如对一个蛋糕的整体印象并不是香、甜、酥等感觉因素简单相加。二是“变调性”,一个格式塔的大小、位置、方向在改变情况下,格式塔仍然存在不变,比如一个正方形,不管用蓝色、黑色、黄色等色彩画出,它仍然是一个正方形。因此形态是视觉经验中一种组织建构,与视觉活动存在密切的联系,在构建组织过程中,往往会诱发紧张、愉悦、和谐等心理活动。受众在观看美术或者设计艺术作品时,视觉感知会自动增减相关部分,使其感受实现最完美状态。通过视觉方式和物质媒介展现造型,美术和设计作品能使受众在视觉上更好的形成直观整体感知状态,更加充分的感受美术和设计作品的魅力与内涵。
2.4 目前很多院校的设计专业多数都是依托美术专业发展起来的,其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以及学术背景等方面,两者关系十分密切。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美术和设计本质的区别,以两者活动的性质和目的为出发点,提高它们之间差异程度认识的准确性,美术活动是一种超于功与名的精神力量表现,具体表现为艺术家的兴趣、情感、形式探索、矛盾揭示、社会批判等;而设计活动更多的是满足受众功能性的需求,如使用需求、宜居需求、信息传输需求等,其性质是创造者在与受众交流、共谋基础上,选择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因此美术是一种表现,而设计是一种沟通,这是两者之间存在的最本质的区别。
3 总结
美术与设计艺术是艺术学中重要的部分,与一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比存在较多的特殊之处。笔者基于艺术学学科共性,对美术和设计艺术学的个性进行了分析,探求了两者存在的相同点以及最本质的区别,从而使艺术家能更加理性的进行创造,满足不同受众的要求,使其更加充分的感受艺术的魅力与内涵,放松身心,陶冶情操。
参考文献:
[1]侯立平.文化转型与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变革[D].中央美术学院,2013.
[2]黄会林.关于艺术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设置问题[J].艺术评论,2009,07:68-72+67.
茶乐与钢琴艺术的共性探讨 篇4
我国是世界上茶文化最早出现的国家,也是整个茶文化体系发展最成熟的地区。随着饮茶与人们日常生活融合程度逐渐加深,饮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大众习惯。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典范,其中所包含的精神理念和行为规范,在今天也值得我们深入学习。茶道文化中所反映的内容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典范和行为规则,因此其中有着浓厚的中国文化传统,无论是相关礼节,还是行为约束,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化反映。在茶文化逐渐体系化之后,形成了一系列与茶相关的艺术形式,比如与茶相关的诗歌、绘画艺术等等,尤其是茶乐。
1 茶乐艺术的形成过程和内涵分析
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也是世界上种植茶叶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根据唐代陆羽茶经所述,我国种茶历史,提前至神农尝百草,而先秦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关于茶叶的实用记载。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茶叶逐渐从贵族生活发展成为大众平民生活元素之一。尤其是唐朝之后,饮茶成为平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随着茶叶逐渐融入大众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与茶相关的艺术形式,茶乐就是其中一种。茶乐的出现反映了人们饮茶理念发展逐渐成熟,同时也是茶文化文明高度发展的重要表现。茶乐艺术的形成过程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从粗糙走向精致的过程。因此,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茶乐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也值得我们去探究、去挖掘、去继承、去创新发展。
茶乐是生活与艺术的融合。从茶乐的出现和发展看,茶乐来源于采茶活动,因此其是对相关生活意识和形式的直接反映。而从类型和属性看,茶乐是一种文化艺术,属于艺术范畴,而与其他艺术相比,茶乐艺术更多反映的是采茶活动。随着后期茶乐与茶道、茶艺相结合,其生活气息就更加浓厚。因此,我们可以说茶乐是将采茶生活与音乐艺术相结合的一种复合产品,所以,茶乐是生活与艺术的实质性融合。
茶乐是一种价值理念,是一种精神典范。通过对茶乐内容进行深度解析,我们不难发现茶乐中流露出采茶者在采茶过程中的喜悦,同时也能看到人们对生活的认知和感悟。因此,茶乐又是一种精神理念。事实上,任何一项传世艺术,其本身一定是一种精神理念,音乐、艺术只是其外在表现,而能够让其展现自身价值,并被传承发展的关键原因在于其中所流露的独有情感。正是其对价值精神的深刻流露,才让这一艺术发展逐渐成熟。茶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其中浓缩了产茶、饮茶过程中相关的技巧和行为规范等等,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价值进行了深层次传承,这正是茶乐所独有的价值。
2 钢琴艺术的形成过程和内涵分析
钢琴是世界三大乐器之一,琴内部构造复杂,制作成本昂贵,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乐器之王”。在相关演奏时,如果能有效应用钢琴艺术,将大为增强表演效果。而钢琴艺术发端于西欧地区,大概发源于十八世纪的意大利,经过几百年发展,钢琴艺术已经逐渐发展成为西方音乐艺术的集大成。如今在全世界各大场合,我们都能看到有关钢琴艺术的应用。而钢琴艺术自从传入我国之后,经过有效融合,如今已经被大多中国人所接受,并且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在艺术表演过程中,通过有效借助钢琴伴奏,能够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整场表演的魅力和价值。
钢琴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其中融入了大量情感。钢琴艺术作为一种音乐,其有着属于自己的风格。因此,演奏钢琴曲有着一定要求。就是在不同场合下,所演奏的钢琴曲是不一样的,如果场合使用不当,不仅会造成各种问题,同时也会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钢琴艺术的分类极为仔细,且呈现出体系化构造特点。各种类型的钢琴曲,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应用钢琴艺术时,必须认清其具体分类,不能盲目应用。目前随着多元文化融合速度不断加快,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逐渐消除,文化之间的融合、借鉴已经成为文化交流的新常态。钢琴艺术是西方文化的经典,通过钢琴演奏,能够让我们充分感受到西方音乐的魅力和博大精深,同时不同钢琴曲都融入了作曲人的精神情感,因此,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学习。
钢琴艺术中也融入了浓厚的人文情怀。在世界钢琴艺术发展过程中,相继形成了一系列融入丰富人文情怀的艺术作品。整个钢琴艺术就是一部西方艺术近代发展史,其中一些诞生于历史重大事件的钢琴曲也成为传世佳作。这也反映一个现象和规律,就是所有艺术形式的素材来源都是大众、生活。而某一项艺术如果具备强大发展潜力,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融入了生活内容和元素,较为真实地反映了某种社会现象。经过长期发展,钢琴艺术逐渐成为西方文化中最重要的展现内容,也是我们认知、了解西方文化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
3 茶乐与钢琴艺术的共性分析
无论是茶乐,还是钢琴艺术,实际上都是世界音乐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如今在多元文化深度融合背景下,想要实现各种文化之间的深层次融合,那么不可避免地需要我们对两者的内涵、特点及关联属性进行有效研究,通过准确认知其中存在的共性,从而更好服务文化传播与发展,因此通过体系化研究,不难发现,茶乐与钢琴艺术的共性主要表现为:
3.1 两者都是对精神和价值理念的启迪和激发
精神和价值观念是一种隐性要素,所谓隐性,实质上指的是内涵和根本作用。通过对茶乐艺术和钢琴艺术进行深层次挖掘,我们不难发现通过对两者进行有效继承和挖掘,都能实现对人们精神价值理念的有效启迪。从根本上看,茶乐和钢琴艺术,从生活中来,但具体表现为一种艺术,其最重要的就是其在传承、深化过程中,融入了必要的情感认知。而艺术本身就浓缩了一定价值认识和理论观点。不同价值理念和精神特点造就了风格不同的茶乐和钢琴艺术,但其中情感类型一致时,艺术的表现特征也极为一致,比如表现高兴情感的音乐形式都极为欢快。因此,想要实现对这两项艺术的深层次理解,就必须从两者在精神、价值情感上的一致性认识入手。
3.2 两者都能对人的各项行为进行全面约束
如今随着社会发展日益浮躁,越来越多的人行为更加随意,一些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这不仅反映了其文明发展程度,同时规范有约束的行为才能对人们参与社会交往提供行之有效的帮助,因此我们需要寻找到能够有效约束行为规范的因素。无论是茶乐,还是钢琴艺术,都能够对人的各项行为进行全面约束。通过深入分析这两种艺术形式,我们能够有效发掘其中对正确行为理念的指引。在钢琴艺术中,想深入听其演奏,就必须安心观赏其具体表演。两项艺术中,对人们正确、规范行为都提出了一定指引,从而实现了对人们具体行为的有效约束和管控。
3.3 两者都能对人文素养进行有效培养
在推动人文素养培养过程中,我们需要借助文化艺术相关素材来开展,良好、充实、符合人们实际的艺术形式,能够为人们形成全面完善的人文素养提供重要帮助,这是其他形式所无可替代的。人文素养不仅是一种素养形式,更是决定人发展方向和持久性的重要要素。因此,对各项传统素质进行深层次认知,从而为整项人文素养培养奠定重要基础。如今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成熟,只有人们形成完善的人文素养,才能为自身综合成长、发展进步奠定基础,因此必须做好人们人文素养的体系化培养。
3.4 两者都是对社会生活、历史发展状况的有效描述
通过对茶乐和钢琴艺术深层次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钢琴艺术,还是茶乐,其中都有着丰富的社会气息和历史发展痕迹。正是其历史属性和社会生活属性,决定我们在继承和发展这两种艺术形式时,必须从社会发展视角探究这一艺术形式的继承状况。而历史属性、社会属性、生活属性作为茶乐和钢琴艺术的基础属性,想要实现其深层次、体系化认知,就需要结合其共性特点,探究合适的融合思路。
4 结语
茶乐的出现,不仅反映了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成熟,同时也证明了我国艺术的大众化、生活化。与茶乐一样的是,钢琴艺术也是一种音乐艺术,同时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也融入了大量生活元素,同时钢琴作为世界乐器之王,对这项艺术进行深层次了解,能够帮助我们有效提升自身艺术水平。无论是茶乐,还是钢琴艺术,想要实现其深度融合、共同发展,就需要我们在对两者深入研究基础上,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通过艺术形式的有效融合,从而实现两者的有效继承。而在这一过程中,也为我们认识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如何实现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摘要:多数茶乐是在茶农采茶期间形成的,其中融入了与茶相关的各种社会礼仪和关系。因此,茶乐是我们了解传统茶文化的重要内容。而钢琴艺术是西方音乐文明的重要内容,是西方古典艺术的核心反映。通过钢琴艺术,能够深层次的了解西方文化的特点和内涵。钢琴艺术也是音乐艺术的一种展现形式。我们可以将这两项艺术深度融合起来,通过探讨茶乐和钢琴艺术的共性,能够为我们继承这两种传统艺术,并实现其深层次融合发展提供重要帮助。本文拟从茶乐和钢琴艺术的形成和内涵分析入手,深层次探究茶乐与钢琴艺术的共性,从而为两种音乐艺术结合开展探寻切合实际的思路。
关键词:茶乐,钢琴艺术,共性探讨,融合教育
参考文献
[1]周为民.循历史轨迹谈钢琴艺术的缘起与发展[J].中国音乐,2009(1):143-149.
[2]张杰.论中国茶道和茶道精神[J].茶叶通讯,2001(4):37-39.
[3]李晓清.粤北采茶音乐的继承与发展[J].艺海,2010(5):45-47.
[4]包小慧《.茶歌》是什么?---《中国茶谣》创作中产生的思索[J].农业考古,2008(5):36-39.
共性总结 篇5
一、党的建设责任目标
(一)领导班子团结,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得好,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的决定、决议和指示坚决。(20分)
院党委坚持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和省林业局党组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院领导班子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坚持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办好事,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时,自觉地把符合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要求放在第一位,把群众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的切入点、突破口,使一批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得到了较为妥善的处理。
(二)基层党组织各项制度健全,“三会一课”制度落实,领导干部自觉参加双重组织生活,深入开展“争创党建先进单位”活动。(20分)
2010年初,院党委理论中心学习组研究制定了全年的学习计划,做到年初有计划,月月有安排,2010年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8次,党委班子成员认真做好了读书笔记,写学习心得,院党委委员能自觉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在学习形式上, 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党员教育工作,今年我们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各种类型党课,选派4名入党积极份子参加省直机关工委党校培训;为党支部征订•学习月刊‣、•湖北机关党建‣等理论杂志,定期开展学习,并在一楼大厅的宣传栏开辟了学习园地,从而带动全院的学习氛围。在学习教育内容上,进
严格按程序发展党员,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20分)
我院在党员发展工作中,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要求,成熟一个,发展一个。2010年,我院3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发展4名新党员,认真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积极把优秀同志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我院按时足额收缴党费。
院党委还十分重视对党员进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奉献精神和诚信意识的教育,并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活动。2010年,我院被省林业厅党组授予“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五)群团组织健全,活动经常,作用明显。(20分)院党委十分注重发挥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共同推进“三个”建设,建立了老年活动室、阅览室、荣誉室、活动室和健身场地等,并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寓教于乐。为使干部职工在工作繁忙期间身心得到调节,并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2010年,我院组队参加省咨询协会组织的兵乓球比赛。
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和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实施办法》,并结合实际提出贯彻落实的意见,制定和落实年度工作计划。(30分)
2010年,我院纪检监察工作在省林业厅纪检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和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建
领导以上党员干部进行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知识测试活动。通过测试活动,深化了党员干部对•廉政准则‣的了解和把握,增强了学习贯彻•廉政准则‣、做好廉洁自律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自觉性,达到了以考促学、以学促廉的目的。三是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于6月10日召开了集中学习。为便于学习,院党委办公室组织购买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辅导资料,发放到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手中,要求每位科级干部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认真学习,仔细对照,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学懂、学深、学精。6月12日,该办组织对全院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四项监督制度的情况进行知识测试。四是开展“党性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党员开展考察学习革命老区延安、井冈山,回顾党的成就、学习党史、党的方针政策等活动,强化对党员的党性教育。五是开展“岗位奉献”活动。围绕我院中心任务和工作特点,在全院开展“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共产党员”评选活动,努力提高全院工作水平,促使全体党员在本职岗位上创一流业绩。六是开展“服务群众”活动。组织党员开展结对帮扶、走访慰问等活动,深入做好帮扶联系对象的服务工作,帮助困难职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凡涉及人事任免、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和大额资金的分配使用及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必须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有行政审批职能的单位(处室)严格执行省监察厅关于电子行政审批的规定,不得发生因此项工作而扣分的事件。(40分)
一是院党委能够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党委集体领导,积极推行院务公开,切实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同转
会,使班子成员看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既坚定了信念,又鼓足了干劲,达到了民主生活会的预期效果。
六是认真受理群众信访举报。院领导班子能严格按照局纪检组提出的“要广辟监督渠道”的要求,本着实事求是的思想,核实、处理、反馈职工的信访。
三、精神文明建设责任目标
(一)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组织领导机构健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25分)
我院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2010年,我院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对文明创建工作实行目标化管理,将“精神文明建设”列入了院长与各科室、各分院负责人签定责任状的内容,真正做到“三个文明”一张合同,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一起奖惩,使文明创建工作不断走向制度化、规范化。2010年,院党委按照厅党组和厅机关党委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并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载体,重点组织学习了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文件精神,及时组织传达学习了省厅召开的各种会议精神及领导讲话。
在领导班子内部,院党委能够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凡属涉及全院改革发展稳定、长远规划、人事安排、建设工程项目和职工切身利益等方面的问题,都坚持做到党委集体研究、职代会讨论后实施,不仅保证了民主集中制的正确执行,保证了党的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增强了班子的活力。院党委坚持按期召开党委民主生活会,每次召开生活会前,都广泛征求意见,讨论研究确定好主题,并围绕主题,认真准备发言提纲,及时解决党委一班人思想、作风、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科学文化、业务技能培训落实,文明礼仪和细胞
群众路线,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群众最关心、愿望最强烈而又有条件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每两年,我院对全院离退休老职工和在职职工进行一次体检;年终院领导组织慰问离退休干部职工和帮助困难职工家庭,已经形成了制度。
二是我们自觉地把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努力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我院成立时间长,老同志比较多。我们就从解决老同志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医的问题入手,对老同志离退休费按月足额发放,并对老同志的医疗费优先报销。为了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我们坚持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机制与环境。
三是端正党风、转变作风,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又是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为了提高院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分别找职工代表交心谈心、征求意见。领导班子团结、廉洁、勤政,班子成员严于律已,以身作则,在群众中树立了一个好形象、好榜样,对群众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激励作用。近年来我院没有一个犯罪的、没有一个超生的、没有一起安全事故和被盗事故,工作、生活秩序井然。
四是搞好办公居住环境建设。我院在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对文明创建活动的经费做到了优先保证。近年来,兴建了职工宿舍,硬化院内道路,对院供水、供电系统进行了增压增容,对水电设施、线路管道进行了更新改造。2010年,我院被省绿化办、省林业厅授予“湖北省绿化先进模范单位”,院内环境和谐,井然有序。
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共性之上的个性 篇6
关键词:封闭;延续;共性基础;个性化
从人类结绳记事开始,到陶石刻符,再到文字化符号化的出现,最后演变发展成为成熟的正、草、隶、篆、行五大正体书法,经历了三千多年漫长的岁月过程,从五大书体的定型、成熟到现如今也已经有一千余年的时间,书法从纯实用到具有艺术自觉,始终伴随着文字的发展而演绎。但万变不离其宗,书法从没离开过文字而单独开展,各种外来文化也从没改变过书法的文字与实艺结合的属性。
一、书法封闭性的历史成因
(一)文字催生了书写的出现
中国的文字雏形,先人对汉字的大量创造,使得从象形初始,到形声,会意,指事,转注,假借,丰富的汉字资源要求使用者具有一定的刻划和书写能力,大量文字信息的应用,更让文字应用者练就了相当成熟的驾驭文字的能力。虽然从不自觉开始,但丰富的汉字造型和人对美的本能和追求,以及情感的表露,使汉字具有了一种独特的审美。
(二)毛笔促进了书写的丰富性
从刀契不刻到为毫束笔,工具的改变使汉字的书写具有了多种的可能性,相比于其他文明和其他文字所用工具的简单拙硬,圆锥形而又具有一定弹性的毛笔的应用,使汉字从单一走向了多样,从原始的中锋走向了中,侧,偏锋的交叉相互使用,对柔软的笔毫的熟练的控制,让汉字书写具有了无限的可能性。
(三)中国的独特文化精神决定了书法的表现型
中国的文化虽然各种学说杂陈,但儒,释,道三家主流了中华民族近五千年的文化史,而儒,释,道三家有一个相通的基本属性,那就是天人合一、以和为贵。中国两千余年自给自足的的农耕经济和皇权集中下的封建社会统治造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向性。
中国现代哲学大师张岱年曾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概括为“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自强,以和为贵”这种哲学精神实际上折射出的是中华民族内敛的文化品质。
(四)外来文化对书法的影响微乎其微
在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曾经有过两次大规模的外来文化冲击,一次是在汉末时期,印度佛教文化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原生态文化系统,从音乐、舞蹈,到绘画、雕塑、文学、建筑等多个方面。另一次是在清末明初,西方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也极大影响了中国的政治和经济。
但这两次大的文化冲击对汉字和书法的影响却是微乎其微,几乎没有改变。只是在审美取向上略有影响。
中国的原生态文化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外来文化的冲击最终都被同化,融入到了汉文化中。
综上所述,中国的书法的根底一直是原生态的内敛的,中国文化精神加上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使得汉字和书法一直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中螺旋式行进,在创新与复古间轮回。在艺与非艺间定性。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相对封闭的生长环境,也才有了近乎一脉的延续性。
二、书法延续性的表现
(一)文字的延续性
现如今能考证到的汉字雏形最早可以上溯到三千年前商代的陶片刻符,一直到唐以后汉字字体的成熟定型,其间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但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来文化而存在。从成熟的字体甲骨(陶文)开始,经过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到楷书,一直到我们现在正在使用的文字 ,从没改变过汉字的本质。生生不息,绵延千年。近代虽然有过汉语的拉丁化、拼音化等等所谓改良,但实践证明都是行之不通的。即使是现在国家法律法规上的文字规范简体化,对于书法也是网开一面,允许书法的繁体字化。
(二)书写技法的延续性
对于书法,有一个通俗的别名,那就是毛笔字。汉字书写的主要载体就是毛笔。以兔,羊,鼬,鸡,鼠等多种毛为原料,制成尖,齐,圆,健的毛笔,利用书写者对笔及毫的纯熟掌控能力来完成书法所拥有的提、按、转、折等技法的丰富表现力。从刀契石刻所表现出来的原始中锋,到最具技法和情感表达的行草书写的疾中疾侧、疾侧疾偏。书法的多种形态在书家的笔下随性流淌,关于书写的技法,历期历代都有大量的各种叙述,但有一点是统一的,那就是非常重视对用笔、用墨技法的训练。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余尝题永师《千文》后曰:“作书须提得笔起,自为起,自为结,不可信笔。后代人作书皆信笔耳。”信笔二字,最当玩味,吾所云须悬腕、须正锋者,皆为破信笔之病也。盖信笔则其波画皆无办。提得笔起,则一转(转折承接)一束(收)处皆有主宰(主张),转、束二字,书家妙诀也。”董其昌认为,书法是最讲法度的。具是有很高的技巧性。写字时,笔必须提得起,笔笔要有起有收,不可妄为。因为用“信 笔”写出来的字,其点画的质量都不会好,点画质量不好,在书法艺术看来是万万不行的。把笔提起来,一转一束都有主张。书家用笔不可随便但要随意。随便是“信笔”,是无法,是胆大妄为。而随意是“脱化”是从有法到无法,是心手相应,是不为法所束缚,是法度纯熟至极的表现。但国人传统的表述里大都是经验式的叙述。更多更实在的技法相传靠的是以师课徒式的手把手的相传。
当代不少的理论家在试图用现代科学,数码放大的方法解析、剖析书法的用笔、结体、章法等技术性的课题,但都是浅尝辄止,有时甚至是事与愿违,把艺术科学化,把人的感性顿显的笔触变成一种必然性,本身就是一种不科学的行为。钱穆先生曾说道:“今天我们只讲变,不讲化,越变越紧张,越变越剧烈,不晓得有等待。”任何艺术的表达没有定律,只有规律。当我们把一门艺术变成一门可以用数字,可以用数据能表达清楚的科学时,书法也将越来越失去其艺术性和人性。
三、书法审美的延续性
书法从不自觉的审美到自觉审美,从对单独字体的审美到对文字文学的审美,再到对人品人格的审美,中国书法的审美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视觉层面的审美,而是一种融会了文化与道德的深层次的审美。古人对前人的赞美,往往有“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等等。南朝王僧虔“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所谓神采,就是融入了书家自身各种修养后,通过笔墨来传达绘观者的一种言之不竭的意向的感悟,形与神的高度统一。
而我们现如今对于书法审美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展览,各种各类的全国性的大展。但我们要清楚这样的展示仅仅是一种表层的审美,专业院校把书法纳入美术系也是一种误导。所以固此而出现了所谓的“国展专业户”,出现了书法制作和装帧的高手。把书法的审美简单化、表层化和纯粹的视觉化是对书法的另一种误读。
以上的表述,同时针对的是当代出现的是各种书法现象,包括展览书法、意象书法、解构书法、现代水墨书法等。因为书法的相对封闭性和传承性,只要是走出了汉字书写性的范畴,那它就可能是成了另一种艺术范畴,可以叫抽象水墨,可以叫解构字体,但它已经不是传统文化意义上的书法。
当书法成为一种艺术,成为一种文化,就代表了一种存在,存在则必然有时间性,存在的时间,即是存在之传统,正是书法所特有的封闭性和具有自身循环的内在力,书法的存在也即是书法的传统。在传统审美上的创新,“语新而意古”在技法、理法的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化表达,才有可能是回归书法本体的大道。
注释
①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②钱穆《中国文化精神》。
③梁武帝《古今书人优劣评》。
④王僧虔《笔意赞》。
共性探讨 篇7
1 茶文化视野下的体育文化教育发展背景
中国茶道是一种产自特定时代的文化产物, 具有浓厚的东方民族色彩, 旨求和谐清雅, 基儒道, 倚佛缘, 奉道法, 同时也与现阶段提出的健康教育理念密切相关。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它也是一门完整的学科, 上世纪20 年代初就开始出现健康教育有关方面的资料, 但是至今为止对健康教育的概念都没有明确的界定。20世纪20 年代初在美国的一所儿童健康机构第一次出现健康教育这一个概念, 在那时有关健康教育方面的联合委员针对健康教育的概念给了界定:即健康教育是一切影响到个人、群体和社会有关的健康知识、方式和态度的经验整体。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文件中每年都有记录有关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解:“健康教育就跟一般教育差不多, 也是与人们知识、行为方式和态度的转变有关。”具体来说,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指导人们养成有益于自身身心健康的良好生活习惯, 健身心保持健康。
在国内, 许多学者也对健康教育的概念给予了界定, 如贾庆山等人在《学生健康教育》教材中对健康教育定义为是通过有组织、有结构、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 让人们在生活中自觉地养成维持健康的行为和习惯, 减少不利于自身健康的危险元素, 防止疾病, 增进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 并对健康教育产生的效果作了分析。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们建立健康观念、增进人们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培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消除不利于自身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人们对健康教育的理解, 使他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哪些生活习惯是会危害身体健康的, 并能够正确的选择有利于自身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
健康教育的目的: (1) 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使个体和群体维持身体和心理健康的目的; (2) 改善人际交往关系增强个人的自我素质修养, 使其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鼓励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3) 增强自身的健康教育理念, 保持健康的心理和身体素质。本论文认为健康教育是通过社会组织对人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有计划、有系统、有针对性的社会教育活动, 让人们在生活当中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和强壮的体魄, 提高人们在生活中质量。也可以锻炼人们在生活中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改变不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
2 体育文化教育与茶文化的共性探讨
中国的茶文化是构成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部分, 挖掘它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可以看出我国茶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基于校园茶文化理念,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高校体育文化教学思路。
2.1 两者均有助于提高学生体育兴趣
体育兴趣是学生认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一步, 学生喜欢一项体育活动的话, 他会主动投入并迅速融入到体育活动中去, 开展体育活动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的身体需求并提高他们的情绪。体育兴趣是学生参加休闲体育的基本要素之一, 它影响着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激情和强度。许多学生刚开始进行休闲体育活动兴趣很高, 但缺乏休闲体育运动的知识和技能的了解, 往往是他们对休闲体育活动渐渐失去信心的重要一点。因此, 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应加强对学生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当然, 也可以针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寻求而针对性地开展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这样才符合学生个性需求和身心发展的特点。
2.2 两者均有助于培养学生休闲体育习惯
习惯是由于反复练习和巩固下来产生的自动化的生活方式。而休闲体育习惯是特定的情境刺激 (时间、场地、伙伴、氛围等) 和个体之间经长期的练习和重复形成的。习惯一旦养成, 在情境因素出现时, 就会自动地表现出来, 这就是习惯成自然。学生一旦养成参与休闲体育的良好习惯, 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就会从有意识变成无意识的自主行为。学生养成主动参与休闲体育的习惯至关重要。
2.3 两者均有助于形成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进行积极的休闲体育活动必须要有正确的态度。因此, 在健康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康观念, 让他们意识到健康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健康而且还包含心理方面的健康, 而休闲体育锻炼是取得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增强学生的休闲茶饮观念的认识, 让他们了解到花钱买健康的思想是正确的。
2.4 两者均有助于激发学生锻炼身体动机
动机是是学生参与茶饮的首要前提。在健康教育中, 我们应针对学生身心特点, 提高学生茶饮质量, 适度改变茶饮价格, 满足学生求实求廉的动机;还有针对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动机, 可以通过社团组织, 激励学生自主参加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最后根据学生对新事物好奇好学的动机, 适当的开发、引荐一些新兴体育项目 (攀岩、越野等) 。
2.5 两者均有助于搞好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高校体育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学生为主体、以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化。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反映了社会和学校共同认可的体育理念。学校定期组织体育活动让学生认知体育文化, 并且可以鼓励学生去积极参与体育文化建设;也针对学生的个性的特征, 多开展一些新型和时尚的体育健身活动;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大型体育赛事等。
2.6 两者均有助于体育教师的自我学习性
教师作为传授者是休闲体育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至关因素。他是学生与高校休闲体育的桥梁, 单独依靠学生自发的参与不够, 体育教师的知识水平、素质、品行对于学生掌握休闲体育知识和形成休闲体育价值观至关重要。高校体育教师应充分发展自己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做好以下工作:
2.6.1 时刻增加自己的休闲体育方面知识, 增强自己休闲体育教育的修养, 了解当今流行的休闲体育项目和学生的兴趣爱好。
2.6.2 加强休闲体育方面宣传, 培养学生正确的休闲体育观念。
2.6.3 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学校、社区组织的休闲体育活动。
2.6.4 可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选编各种体育教程,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7 两者均有助于强化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教师对体育运动的日常训练、竞技比赛和其他运动管理等方面负责, 为强化团队精神应该主要采取多种思想教育手段, 需要及时批判团队内存在的部分个人英雄表现。教师在日常训练和日常管理等方面也可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和强制方法来培养和加强每一位学生的团队精神, 这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团队精神, 还能培养体育运动内部的活跃氛围, 提高整体训练效果。在体育运动的日常训练中, 可以用老学生帮扶新学生的方式“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来创造和谐的整体环境, 它也可以有效提高团队协作精神。“禅师”菲尔·杰克逊和公牛队经常在日常训练经常安排“冥想”联系, 这不仅能使学生们集中精力, 而且能使团队在无声的沟通中, 有助于增强团队精神。当然, 方法培养有很多, 只要充分重视这个问题, 你也可以创造出很多新的方法。
2.8 两者均有助于学生树立共同的竞赛目标
学生的个人态度以及对团队精神的领悟是否深刻是树立共同竞赛目标的重中之重。共同的竞技目标可以让一支体育运动队伍中每一位学生在具体的竞技比赛中达成基础共识, 由此形成更为强大的团队精神, 以此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竞技斗志。另外, 除了树立共同的竞赛目标, 还需为每一位学生在内心树立一种能够达成共识的目的感, 教师应该为此建立一个远期目标, 并将远期目标细分为多个阶段的小目标, 每一个阶段完成一个小目标, 逐步累积最终实现远期目标。通过阶段目标的实现, 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体育运动的进步, 让学生不断增加信心和团队凝聚力。每一个学生都参加了这个项目, 他们即可拥有自己的目标, 成为学生自身努力的内在驱动力。然而, 个人目标无法真正成为一个团队的竞技凝聚力, 只有建立团队竞技的总体规划目标, 才能将个人的目标真正融入到总体目标中, 每个学生都有为总体目标实现服务的责任和义务, 实现责任感和使命感, 才可以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团队荣誉感和竞技战斗力。
3 结语
茶文化艺术集中体现了人类自觉的生命意识, 其表现的存在价值则在于它反映了特定时期下的文化环境中的群体心态。空余时间的增多成为高校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前提;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创造了经济条件, 让学生有能力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休闲体育活动方式, 这样不仅身体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 也可以达到心理的愉悦。
参考文献
[1]齐婷.吉林省高校体育保健课开展现状研究[J].才智.2015 (11) :169-170.
[2]梁兰颖, 陈芳.对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中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的几点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5 (4) :153-154.
[3]杜金蕊.天津医专开设体育保健专业的可行性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2015 (11) :61-63.
共性探讨 篇8
关键词:公共性,继续教育课程,中小学教师
“当今时代,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的公共性问题,就像一个个‘幽灵’一样,时刻缠绕着我们的思维神经,成了一个我们必须严肃面对、细细揣摩并尽可能透彻阐释、挖掘其真义的难题。”教育的“公共性”属性在长期的教育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中已获得人们的普遍认同,公共性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最基本特性。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脚手架,涉及教师、学生、学校、社会乃至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其公共性问题不容忽视。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教师私人领域发育的滞后、课程开发浓厚的学术理性主义取向以及后现代思潮对公共性的消解,以至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在公共性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重新认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公共属性,并思考保障其公共性的思路,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探讨的教师继续教育主要指向职后教师教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接受者是广大的中小学教师。
一、公共性是当代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基本属性
公共性的概念,是随着近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形成的。对公共性的探讨历来仁智互见,通过简单的梳理可以看到,当代知识界对有关“公共性”问题的研究主要呈现三大典型,即阿伦特(Hannah Arendt)的“公共世界”(Public World)理论、哈贝马斯(Habermas)的“公共领域”(或“公共空间”)(Public space)理论以及罗尔斯(John Rawls)的“重叠共识”(Overlapping Consensus)理论。此外,美国的女性主义学者兰西(Nancy﹒Fraser)、日本学者小林直树、中国台湾学者欧用生等人也对“公共性”的相关问题有过深入研究。尽管对“公共性”问题的研究可谓百家争鸣,然而由于“公共性”本身蕴涵着的丰富内涵和外延以及各学者学术研究旨趣的差异,以致“公共性”到至今仍然缺乏一个公共性的理解。
毋庸置疑,试图对“公共性”的内涵进行同质的把握是极其困难的,但是“公共性”却在其深刻、广博内涵的基础上表征出多姿多态的“样态”,诸如我们日常所见所用的许多概念———“公正性”、“公有性”、“公利性”、“公开性”、“公益性”、“公平性”等都是“公共性”的具体表现,而“在具体的公共性表现中,可以看到,公共性是一个总体性的具有基本范式意义的范畴。”为此,作为一种理论及实践范式,“公共性”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论意义,它可以为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分析提供基本的价值维度。结合“公共性”以及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内涵、特征,因此可以从“公共性”的丰富样态中提炼出“公益性”、“公平性”、“公开性”作为剖析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公共性的基本价值维度。
(一)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公益性
公益性,顾名思义即相关群体共同获益、受益。作为公共性的公益性,则指的是公共事务、公共活动可以满足每位成员的需要,有利于每位成员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其在课程目的和价值观上体现出关心、追求“公共的善”。公共的善指向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和社会公平,是在构建公共领域的同时,保障和促进社会成员的完善和发展。在国际掀起教师专业发展热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面临巨大的挑战,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遭遇空前的瓶颈。为此,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其一方面旨在为受教育者(这里主要指中小学教师)提供系列能有效提升其知识、能力及理念素养的教育性经验;另一方面旨在间接地实现社会的必要价值和利益,为全社会人员服务。
(二)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公平性
公平,指的是每个人具有相同的发展机遇,受到平等的对待。“作为公共性的公平性,指的是公众有相同的机会和权力参与公共事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公平性则体现为课程开发探求公共领域的对话与协商。在我国,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的应然主体应该是教育行政部门(国家或区域)、专业课程开发机构(一般为高等师范院校或教育科研机构)以及广大中小学教师。课程开发的应然模式是教育行政部门基于当地教师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委托或和专业课程开发机构一起围绕这些特点和需求,设计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专业发展课程,并规模组织中小学教师接受课程的过程。由于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在直接目标和最终结果上都是促进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更新及发展,为此,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应当是教育行政部门、专业课程开发机构以及中小学教师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对话、协商、合作的过程。
(三)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公开性
当代社会所讲的公共性,是一种全体公众参与的公共性,参与意味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阶层、不同性别的主体就某个公共领域的主题展开对话协商,充分表达自己的理想、价值和态度,倾听他者的表达与叙述,以抵抗单一的意识形态的压制。为此,公共性下的公开性要求公共活动是一个实质性参与的民主过程,要求参与主体拥有充分的、对称的相关信息。表现在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上,则是课程实施寻求主体的参与。课程实施中的主体参与表现为受教育者不是机械被动地去接受以定论形式出现的知识,而是可以就教什么、学什么以及其他一些课程议题展开对话和交流,诚如施瓦布所指出的,“教师将不会也不能够只是被告知要做些什么———教师无论如何不是生产线上的操作员,也不会如此表现。”课程实施中,教师被赋予了充分的信息获知权、监督权以及参与权后,则可以形成更加合理和开放的心态与观念。
二、保障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公共性的出路
公共性作为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一个重要品性,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和现代社会发展的状态决定的。当其公共性发育不完全或者遭遇到挑战的时候,就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来进行培育及保障。
(一)培育与生成教师私人领域
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公共性的凸显,需要教师私人领域的充分发育,即需要教师主体性、批判性和权利意识的充分觉醒。此外,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要真正成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脚手架,同样需要教师私人领域的培育与生成。因此,保护和唤醒广大教师参与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的主体意识和批判精神是保障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公共性的一种重要路径。教师自身的自我觉醒和自主意识无疑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而作为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另外两个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努力显然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
首先,教育行政部门要转换职能和重构制度。作为中小学教师再培训、再学习、再发展的主要组织者、号召者和买单者,教育行政部门在这一个过程中实际上体现出了政府对教育的责任安排、政策引导和公共利益获取,体现了公共性下的公益性特征。教育行政部门要彰显一度流失的公共性,则需要进行职能转换和制度重构。具体而言就是要以公共服务为理念,以公共政策的决策与执行、公共教育权利的配置与监督、公共教育资源的分配与运用体现公平和公益为原则。要关注每位教师的发展,照料不同教师的需求差异,力求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为区域绝大多数教师所受用,并获得切实的发展。在制定教师继续教育的制度时,除了要指向对所有相关成员利益的公平、公正照料外,制度本身也要体现更多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此外,教育行政部门在政策和法律层面需要将教师拉回到与教师继续教育机构和课程开发者平等的位置,改变传统的视中小学教师为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生产线下游的“消费者”的观念,而把他们平等地当做课程的“生产者”之一;
其次,教师继续教育者和培训人员要淡化自身专家、学者的身份,并认识到教师和学者之间“不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相互合作、对话协商的关系”。此外,教师继续教育者还要注意“倾听教师表达其在实践中的问题、困惑,融入教师群体之中,以换位的方式来认识教师的实践困惑和问题。”如此,在尊重、协商、对话的背景下,教师的批判、权利意识获得了生长发育的保障和支持。
(二)综合多种取向进行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
课程取向由关于课程要素的一系列信念集合而成,这些课程要素包括课程的意图(目的、目标、教学目标)、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它是就课程现象和课程问题的理性认识,是关于教和学的特定价值立场和信念。在传统的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中,设计者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只根据一种或两种的理论基础作为课程的来源,以形成课程组织内部较高的一致性。然而,新时代背景下,各种课程价值取向越来越体现出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趋势。因此,走课程价值取向有机融合的道路是当前保障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公共性的必然选择。
艾斯纳等人将课程取向分为五类:学术理性主义、认知过程、社会重建相关、自我实现和作为技术的课程。学术取向的课程能够有效传递社会文化,但是容易忽略学习者的兴趣和需要,割裂课程与社会的关系;人文主义取向虽然关注学习者的情感和需要,注重个别化学习,但是容易忽略社会的需要,也不一定能有效促进学习者心智的发展;社会重建取向比较激进,强调学校要承担改造社会的责任,这经常受到人们的质疑。可见,单一的课程取向往往只容易照料到个别领域的利益,而不能保证公共利益。为此,对于当前而言,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者需要走出学术理性主义课程取向的藩篱,并以更加开放和宽容的心态,融合不同的课程取向,才有可能开发出高质量高适应性的课程来,进而从理念层面来保障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公共性。
(三)开放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开发机制
课程开发机制,“其实就是课程开发得以正常运行的基本原理与动力系统,它包括学校课程的设置程序和运行方式,特别是课程规划主体的认定以及课程的编制、实施、管理与监督之类的问题。”一个良好的或者说是健全的课程开发机制,应当是一个充满动力、交流、动态、平衡的开放性系统。
为此,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的机制体系应当是多层次的,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首先,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要在坚持世界、国家以及区域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教师的整体素质情况、学科的发展脉络等指导性观念,以及高校、科研机构主要负责、领导课程编制、实施及管理等主导性的前提下,充分关怀主体的需求,倾向主体的声音,尊重主体的参与。其次,除了系统内部的充分对话与协商外,引入和发展社会参与机制也应当是当前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表达自身公共性特征的有效路径,“对于一场真正的教育改革而言,通过广泛的社会参与,开展全民教育大讨论,从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集思广益,是一个必要的前提。”此外,“社会参与机制的另外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经过批准的各种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合作或独立地从事课程开发工作、进行课程实施成效的评估等,使课程开发活动在比较与竞争中发展,使教育效能检核和课程教学评估具有更多的客观性、公正性和透明度。”
参考文献
[1]袁祖社.“公共性”的价值信念及其文化理想[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78-84.
[2]郭湛,王维国.公共性的样态与内涵[J].哲学研究,2009,(8)3-5.
[3]Schwab,J.J.The Practica14:Something for Curriculum Professors to Do[J].Curriculum Inquiry,1983,(3)13-17.
[4]陈向明.理论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J].北京大学教育评价,2008,(1)39-50.
[5]程良宏,李雁冰.教师的课程批判力及其生成[J].教育发展研究,2008(18)76-80.
[6]Derek Cheung,Hin-Wah Wong.Mearuring Teacher Beliefs about Alternative Curriculum Designs[J].The Curriculum Journal,2002,(2)8-14.
共性探讨 篇9
离退休老干部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往在社会中扮演了相对重要的角色,但在离退休后社会角色转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失落感、孤独、敏感、被尊重的需求等心理表现,因此离退休本身就是诱发老年抑郁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他们患脑卒中后,其预后、生存和生存质量明显下降,经济负担加重,抑郁的发生率也明显提高[2]。因此,作为社区、干休所等基层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需做到正确认识离退休老干部PSD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
1 PSD诊断及流行病学
1.1 PSD的诊断
目前,临床上可采用的卒中后抑郁诊断标准有: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其中,DSM-Ⅳ对PSD定义为由脑卒中造成的心境障碍,另外,在诊断PSD时,应同时除外其他原因导致的抑郁。PSD临床表现除有心境低落、兴趣丧失、思维迟缓、悲观消极、缺乏主动性、自我评价过低等精神症状外,还包括躯体不适如疲劳、失眠、头晕、头痛、口渴、咽部不适、心悸、胸闷、胃痛、腹胀、食欲不振、性欲减退及大便不调等[3]。
1.2 PSD流行病学
国内外关于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率的报道差异很大,国内报道为45%左右,国外报道为50%左右,一般在25%~80%不等。关于卒中后抑郁发生的性别比例问题,2009年的一项荟萃研究汇总了46项研究总计75 131例PSD患者,研究得出的PSD发病率有显著差异,抑郁的总体发病率从4.7%至66.7%不等,其中女性的发病率从5.9%至78.3%不等,而男性发病率范围为4.7%至65.2%,其中35项研究中女性的PSD发病率高于男性[4]。
2 PSD发病机制及离退休PSD患者发病原因
2.1 PSD发病机制
现代医学关于PSD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可能的原因包括:脑卒中后神经解剖学或生化学方面的改变,引起的内源性抑郁和脑卒中后言语、肢体功能障碍等所致的反应性抑郁。(1)原发性内源性学说:目前认为去甲肾上腺素能(NE)及5-羟色胺能(5-HT)神经元受体位于脑干,其轴突通过丘脑及基底节然后环绕胼胝体及放射冠由前向后通过深层皮质到达额叶皮质,故大脑前部损伤对这种纤维的破坏性较后部大,这一径路可影响情绪、睡眠、运动、神经内分泌、认知过程及性冲动,卒中灶破坏额叶/颞叶-基底节-脑干腹侧这一环路,损害NE及5-HT递质通路可导致抑郁。(2)反应性机制学说:PSD是对一突发事件的心理反应,一些危险因素如既往重症抑郁病史、神经质、劳动能力丧失、认知功能缺损、负性生活事件及缺乏社会支持,均为PSD的危险因素,其中劳动能力丧失程度是PSD最为持续及严重的危险因素。
2.2 离退休PSD患者发病原因
离退休干部发生PSD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种:(1)生物因素:目前认为是病灶破坏了NE和5-HT能神经元与其通路,使这两种递质低下而致抑郁。(2)心理障碍:脑卒中后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主要依靠长期治疗及功能锻炼,所需时间长、见效慢,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从而产生抑郁情绪。(3)社会地位的改变:很多离退休老干部大多数都是戎马半身,从原来的岗位退下来后,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及社会关系发生很大的变化,加之脑卒中后行动不便等容易造成抑郁、孤独等不良心理情绪。(4)家庭因素:如空巢老人、子女不在身边等均可引起并加重患者抑郁情绪。
3 卒中后抑郁的药物治疗
目前临床上常用于PSD治疗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3.1 单氨氧化酶抑制剂(MAOIs)
MAOIs是第一个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脑内生物胺的水平而起作用,代表药物是吗氯贝胺,其不良反应少的机制是因为它选择性地作用于MAO-A,而对MAO-B抑制作用短暂而轻微,不引起高血压危象,因而对精神运动性迟滞的抑郁症患者尤其适用。
3.2 三环类药物(TCAs)
TCAs是较早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其机制是阻断NE和5-HT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的浓度,常用药物有阿米替林、多虑平等。由于三环类抗抑郁药的心血管和抗胆碱能不良反应较大,如心律失常、直立性低血压、心搏骤停等,故应从小剂量开始应用,对有心脏病者及老年者应慎用,当药物过量和与多种药物相互作用时可致死,这些限制了其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使用,目前已不作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首选药物。
3.3 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
SSRIs是一种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其机制是通过抑制5-HT突触前膜的再摄取功能,从而提高突触间隙的5-HT浓度来消除抑郁症状,常用的药物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和氟伏沙明。西酞普兰和舍曲林是SSRIs中药物相互作用相对最小的药物,临床使用安全性高,适用于服用多种其他药物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
3.4 选择性5-HT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
SNRIs能够阻断5-HT与NE神经递质的再摄取,同时对组织胺受体、胆碱能受体具有较低的亲和力,从而避免了类似三环类抗抑郁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常用药物有文拉法辛、米那普仑及度洛西汀。
3.5 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5-HT受体拮抗剂(NaSSAs)
NaSSAs为一类新型抗抑郁药,它拮抗NA前膜a2受体,阻断负反馈机制,促进中枢NA释放;拮抗5-HT后膜a2受体,增加5-HT的释放,代表药物为米氮平,对重度抑郁和明显焦虑、激越和睡眠障碍的患者效果好,米氮平与SSRIs相比,对性功能影响小,另外米氮平比氟西汀、帕罗西汀和西酞普兰起效快口,但不宜与乙醇、安定及其他抗抑郁药联用。
3.6 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NARIs)
NARIs能阻断中枢神经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使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功能得以平衡,但不影响5-HT的再摄取。
3.7 中药治疗
传统中医学采用综合调理的方法,治疗重点主要通过活血、化瘀、通络、开窍、醒神及解郁,不仅促进瘫痪四肢及语言等功能的恢复,而且还综合调理了PSD患者身体机能。
4 物理干预
干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和康复锻炼3个方面。其中既包括PSD的共性问题干预措施,但更重要的是离退休干部群体的个性问题干预。具体措施包括:(1)健康教育:通过科普的方式讲解疾病的概念,使患者及其家人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消除顾虑和悲观情绪,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对治疗的依从性。(2)早期康复运动:早期通过协助其良姿摆放、按摩、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坐、站、走和生活能力训练,能刺激部分脑细胞产生功能代偿.使神经系统尽快建立新的联系,促进代偿和重组的产生,改善瘫痪肌肉的血液循环,促进康复。(3)心理护理:密切观察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性格特点、心理变化,准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针对不同心理实施护理,打消对疾病的恐惧感,消除自卑感,帮助他们尽早的正确认识疾病过程,从而调整好情绪,消除抑郁状态,自我调节躯体不适,尽早的融入到社会中。针对离退休群体的特殊性,特别需要运用合理情绪疗法为他们提供心理帮助,通过心理诊断、领悟、修通、再教育,帮助老干部从不良情绪入手,找到对应的生活事件,再分析自身的不合理信念并与之辩论,促进自己独立思考,最后得到合理信念、消除不良情绪的困扰,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很容易引起老首长的共鸣,尤其对刚离退休、正处于心理适应期的空巢老干部帮助很大,效果明显。(4)建立家庭、社会支持系统:首先加强家属及亲属的心理教育,多从生活上、感情上、物质上给予关心,使老人感到“老有所养”,而不致产生沮丧和悲伤的心理。其次,尽早创造接触社会的机会。离退休老干部在职时大多是领导干部,人生阅历丰富、自尊心强,高层次的需求比较多。在与他们交谈中,做个诚恳的倾听者,听他们讲当年的成功往事、快乐的往事;同时给以积极关注、高度肯定,满足老首长的自尊心需要,并不失时机地适当参与,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以前很优秀、家庭很幸福、事业很成功,现在退休了能力同样很强,做其他事也一定行。激励他们逐渐认同现在的自己、悦纳和欣赏自己,消除自卑感。同时开设脑卒中患者心理卫生、保健讲座及进行个人咨询,使其保持情绪的稳定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5]。
总之,随着PSD发病率的增高,它不仅是一种病理生理现象,而且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及公共卫生问题。离退休干部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除给予有效的药物治疗外,针对部队离退休人员的情况,制定个性化、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为他们普及心理知识、提高心理健康素养、引导自我探索,让他们在亲自体验的情况下,相信自己、悦纳自己以及找回自信;发现自己的特长与新的爱好,转移关注点,建立新的社会支持体系。因此,针对离退休干部群体PSD,不仅要处理共性问题,同时需重视个性问题,才能有效减少PSD的发生,并且改善抑郁状态,促进康复,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人,卒中后抑郁,流行病学,病因,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罗玲.心理护理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预后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2,18(35).115-116.
[2]宋志丽,高宇,涂朝晖,等.军队离退休疗养员焦虑抑郁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9):782-783.
[3]赵红,王春教,赵文莉.初发脑卒中患者并发抑郁症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针灸,2007,27(1):9-10.
[4]Poynter B,Shuman M,Diaz-Granados N,et al.Sex Differences in the prevalence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a systematic review[J].Psychosomarics.2009,50(6):563-569.
共性中求个性个性中求共性 篇10
不管怎么说, 毕竟与那些20多岁的创业者不同, 李雪豪选择中国总机, 与其说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事业, 莫如说是为了追求一种变化, 或者是另一种生活方式。作为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历史老师, 放弃稳定的工作、熟悉的专业、熟悉的朋友、同事、弟子以及熟悉的自己, 对李雪豪来说都不是容易的事。
发现总机, 兴趣先行
2000年的时候, 我开始听说一些网络创造财富的故事, 有时我也会去想是不是可以运用网络做点什么, 但在安逸和一成不变的工作和生活中, 这些冒险涉足一个不熟悉的领域的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对于网络, 我只是当作业余爱好, 消遣娱乐而已。
闲时我尝试办过几个网站, 做过域名代理, 这些经历让我对网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网络创业的神话和新闻开始不断刺激我的神经, 我也开始更多地留意网络致富的项目。一天, 一个新鲜的词语晃过我的眼前, 我又回头多看了它一眼。是的, “中国总机”……
选择总机, 兴趣使然
我现在时常告诉我的客户、我的业务员: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 因为它往往是正确的。此后经过他人参考, 或者反复衡量、怀疑、考证得来的东西, 往往掺杂了很多无谓的因素。我对中国总机也经历了这么一个认知过程。
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以后, 我并没有太多留意或者进行深入的研究, 但这个名字却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总让我有些特别的感觉。终于有一天, 我决定上网查查这个东西, 好好地了解一下。这个时候很多类似的产品也一股脑被搜了出来, 把我原有的很好的感觉弄得面目全非, 我开始失去兴趣。。
很久之后, 有次无意间跟朋友聊起这件事情, 朋友一听也说感觉很好。我突然有了个想法:是不是每个第一次听说这个东西的人都感觉很好?我开始和更多的人说起这个产品, 很多人都表示这个产品很新奇、很人性化。我开始在网上搜寻更多的资料。当我打电话到中国总机咨询的时候, 内心已经决定要做这个产品。
销售总机, 抓住兴趣
当你对一件事情好奇的时候, 你会觉得它很新鲜、很不错;当好奇心得到一定满足, 又没有深入了解的时候, 往往就会失去兴趣。而当你对这件事情有了再次地、深入地了解之后, 你会再次对它产生兴趣, 并且持续很长时间。绝大多数的人都停留在对新事物认知的第一个层面上, 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因此, 人们听说过的东西很多, 感兴趣的却很少。
在我们业务员的签单过程中也常常遇到这种情况, 我总是告诉业务员, 抓住客户的兴趣是关键。很多客户我们第一次去谈的时候, 表现得很有兴趣, 有意购买, 但是业务人员没有抓住销售时机。等到跟单很久, 客户逐渐失去兴趣, 而业务人员又无法让客户了解更多产品优势和亮点时, 失去签单机会就可想而知。因此, 提升综合业务能力, 牢牢抓住客户兴趣是我们销售的制胜法宝。
此外, 业务人员自身对产品的兴趣也是关键因素。我常常告诉业务人员:中国总机是我们大家的总机, 我们不能以旁观者的态度去等待和观看她的成长, 而应该以主人的心态爱护她、支持她、培育她, 这样才能给我们大家带来效益, 成为我们的“中国总机”, 再创继百度之后最有希望的互联网神话!
招募“二代”, 兴趣分享
成功地开展自己的业务后, 李雪豪开始了临沂地区的营销网络建设。目前, 李雪豪已在临沂地区发展了9家县级独家代理, 几乎覆盖临沂市3区9县。谈到自己的独门秘诀, 李雪豪还是将自己的成功归结为两个字:兴趣。
很多人从我的经历中感受到了产品的魅力。他们好奇:一个正值旺年、有着稳定工作和收入的人为什么要出来冒这个险?在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时, 他们也跟我一样做出了选择。还有一些人是真的看到了我们的业绩, 眼见为实, 不需要我过多说明。另外有些是我原有的业务员, 他们做了几个月的业务, 对市场有了很好的了解, 对产品也有充分的兴趣和信心, 就自己主动要求做县级代理了。当然也有更多的业务员, 从临沂走出去, 去了全国其他市场, 做更大地区的代理。我想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的选择都源自于对产品的兴趣。
百岁寿星具有健康共性等 篇11
这128名百岁寿星的健康共性是:
心态平和乐观这128位百岁老人中,多数都拥有平和的心态以及乐观的性格。老年人讲究心理调适,保持乐观开朗的精神状态,对于健康长寿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医学观点来看,“百病始于气”,不良心境使人气机失常,气滞而百病丛生,而良好的心境使气和而百病不生。
饮食多素少肉 这128位百岁老人中,饮食习惯喜好清淡者有95例。占总人数的74.22%;平时吃七成至八成饱者有78例,占总人数的71.09%;生活规律、定时进餐者有114例,占总人数的89.06%:每天都吃的食物中,频次最高的为新鲜蔬菜水果,频次最低的为高脂食品、腌制或熏制食品。
早睡早起且午睡 这128位百岁老人中,目前无睡眠问题者有91例,占总人数的71.09%。早睡早起者有81例,占总人数的63.28%。几乎每天午睡者有96例,占总人数的75%。睡眠时间8个小时以上者有81例,占总人数的63.64%。
散步或做家务健身 探访到的百岁老人中,90.90%喜爱并坚持散步和做家务这两种身体活动。适当的身体运动是保持健康长寿的要诀之一。
心理健康为人和善 这128位百岁老人大多富有爱心,乐于助人,与家人、邻居、朋友都能融洽相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一个富有爱心的人往往更加轻松快乐。也更懂得享受生活,更能与家人、朋友融洽相处。
有兴趣爱好 这128位百岁老人,大多有一份自己热爱并终身追求的工作或兴趣,其中不乏工艺美术行业的杰出工作者、书画爱好者等。现代心理学家都十分赞成和提倡老年人为自己的精神找一个适当的寄托。这种寄托可以是人,可以是事,也可以是物——只要是老人所喜爱的、所看重的、所情有独钟的,都可以成为老人精神寄托的载体。
遗传因素 调查显示,52%的百岁老人的父母、祖父母及兄弟姐妹中多有高于90岁者。可见遗传因素可能与长寿有一定的相关性。
(本刊编辑室)
天冷防病调阴阳
一到天冷,很多老年朋友就会出现畏寒怕凉、手脚冰凉、腹痛、腹泻、夜尿多等症状。这是老人体内阴阳失调的表现。阴阳不平衡极易引发高血压、脑中风、心绞痛、慢性胃炎、肺气肿等老年性疾病。如能及时调理,使体内阴阳趋于平衡,这些痛症就会减轻并逐渐消失。
腹部阴气盛——腹痛 取干姜一块,削取硬币大小的一片,每日早上起床后贴在肚脐处用胶布固定,晚上睡觉时取下,连续贴2周。干姜有温中散寒、生阳通脉的功效,贴在肚脐处,可促进腹部阳生阴消。达到阴阳平衡。一般贴2~3天腹痛便会减轻。
后背阳气虚——后背冷 撞背能激发督脉化生阳气,有利于阴阳平衡。上午9点时,双足与肩同宽,背朝墙壁站立,与墙相隔约20厘米,全身放松,身体后仰,用背部撞击墙壁,借撞击的反作用力使身体恢复直立。撞击下背部时,上身适当前倾,下背部略向后突出。撞击時意念贯注背部。上背和下背部各撞击99下,每天做1次。
腹部阳气虚——黎明泄泻 晚上睡觉时,将双手掌心搓热,两手心贴到后腰两腰眼处,指尖斜向下。将意念集中在腰眼位置,深吸气,缓呼气,同时想象吸入白色的热气,呼出黑色的冷气。此时会感到两腰眼位置慢慢变暖,整个腰部也逐步变暖。每晚练习半小时。
手部阴气过重——手发凉 每天中午,双脚分开,双手上举伸直,掌心、五指相对而拍,每次拍81下。拍手的力量以感到手掌有震动感即可。
肺部阳气过盛——气短 手腕处有列缺穴,是手太阴肺经上的重要络穴,肺经的阴气在此处向肺脏流注。常掐按此处,可以激发肺经阴气,起到助阴化燥、调和阴阳的作用。取穴位时正坐,微屈肘,两手掌心相对。虎口交叉。在手腕内侧,食指尖所处的位置即是列缺穴,左右手各1处。用双手大拇指交替掐按对侧穴位,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15分钟。
脚部阳气不足——腿脚发冷 中午12点时,坐在沙发上,双脚分开,双手放在膝盖上,腰背挺直。抬起双脚轮流跺地,抬脚时离地约20厘米,每次跺地10分钟。跺脚可激发阳气下行,而中午12点为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刻,此时跺脚可有效消除腿脚发冷症状。
(摘自《医药养生保健报》)
共性探讨 篇12
“管理兼备科学性和艺术性”是人们对管理属性的基本假设, 现有的管理理论和组织管理实践都源于这一假设。然而, 这种“二分法”的假设和思维方式带来许多不良影响, 使得很多理论无法解决组织管理的现实问题, 组织管理实践也缺乏充足的理论支撑。管理的第三性即技术性的研究与实践以庞朴先生“一分为三”观点为哲学基础, 打破了传统“科学与艺术”二分法的局限[4]。作为技术的管理同样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和外部性, 不同的组织可以共享通用的管理技术, 并以较低的成本进行私有化处理, 成为组织自身的知识资产, 提升创新效率和竞争能力。
1 技术、管理技术与共性管理技术的概念界定
《高级汉语大词典》中对技术的界定如下:在劳动生产方面的经验、知识和技巧, 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因此, 技术的概念中隐含着与人相关的因素。技术本质上是与具体的人结合在一起的, 技术水平的高低是与人在劳动生产方面将经验、知识发挥出来的技巧的高低, 它同时蕴含着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具体而言, 技术是艺术的揭秘者, 又是对科学规律的具体化者[4], 它联结了作为规律性的科学与作为灵活性的艺术之间的断层。
作为一种技术的管理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逐渐被摸索和实践,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果包括两项:一是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标准作业和工作定额原理, 二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 (Herbert A.Simon) 人工智能和决策自动化原理。前者试图通过标准化作业提高生产管理的可靠性和效率, 后者则希望通过剖析人的决策过程和问题求解过程, 实现决策过程程序化和计算机辅助决策。尽管这些成果具有理论上的逻辑性, 但是对管理对象即作为个体的人, 却缺乏足够的关注。与经济学研究关注“抽象的、群体化的人”不同, 管理学研究与实践面对的是不同的个体和不同的组织, 对规律性的科学过渡依赖无法解决组织的个案与现实问题。
当前人类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意义深远的转型期, 一直在使用的管理学思想和理论沿用了此前陈旧的基本假设, 忽略了时代发展和环境变化对这些假设条件的影响。假设是组织战略和运行的基础, 假设错误带来的后果是毁灭性的。如果说上世纪是体力工人创造价值和财富的年代, 21世纪的管理最大的目标和挑战之一是如何提高知识工作和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5]。在此背景下, 知识管理逐渐取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部分职能而受到人们的关注, 但是, 只有将科学知识转化为技术才能提高效率;与之对应的是, 只有知道何种技术对提高效率有帮助, 才能确定如何去提炼、积累和运用科学知识。面向知识的管理技术, 是指生产、存储、提炼和传递知识资源和资产的方法与技能, 帮助人们更好地获取、分享、应用以及创新知识, 提高组织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尽管国内外对共性技术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界定, 但究其本质, 区别并不大。李纪珍[2]从技术发展的过程出发, 把技术划分为实验技术、产业共性技术、应用技术和专有技术。其中, 产业共性技术 (国内学术研究一般对产业共性技术与共性技术不作区分, 为便于描述, 下文中统一采用“共性技术”的说法) 是“在很多领域内已经或未来可能被普遍应用, 其研发成果可共享并对整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及其企业产生深度影响的一类技术”, 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计量技术, 尽管也包含了管理技术但却不是研究的重点。任何一个组织的运行都需要有效的管理, 共性管理技术则是在组织管理中已经或未来可能被普遍适用, 其成果可共享并对不同类型产业组织和企业组织产生深度影响的技术,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管理过程与任务。过程管理弥补目标管理缺陷的功能与作用已得到普遍共识, 管理本身就是一个过程, 通过过程的积累达到目标, 因此, 目标必须进行分解, 对应到管理过程以及过程中的相关任务;完成任务的过程则更加程序化, 主要包括流程设置、活动安排和步骤落实, 流程、活动和步骤是逐层细化的管理构件, 通过构件封装、构件拼接和构件集成实现管理过程与任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管理角色与组织。流程、活动和步骤等三类管理构件的执行依靠责任清晰、行为规范的角色和角色集, 而角色和角色集的承担主体是人, 因此, 只要为人员匹配了一种或几种角色, 就相当于为人员安排了不同的管理活动。资源有限性的客观现实促使专业分工与合作的态势不断加强, 因此, 即使是同一个管理活动, 也需要不同角色共同完成, 因此, 角色与角色的关联关系是组织形成的基础。
(3) 管理架构与平台。管理架构是实现目标完成过程所需要的各类管理要素及其关联关系的逻辑结构, 有效整合管理过程与任务、管理角色与组织以及管理结果等三个层面, 发挥集成与协同的平台优势;同时, 管理架构本身作为一种可以复用的大型构件, 可直接应用于完成大型、复杂的管理任务。
2 共性管理技术的公共属性与供给模式分析
共性管理技术是共性技术的重要内容, 一方面是由于管理本身作为一项职能广泛服务于各类经济和研发活动, 另一方面是由于共性管理技术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管理有效性和可靠性的迫切要求。尽管共性技术的属性特征还没有形成统一标准, 如李纪珍提出的“基础性、开放性、外部性、关联性”, 罗芳提出的“前瞻性、同享性、风险性、联合性”, 操龙灿提出的超前性、非独占性、共享性、风险性、集成性和社会效益性等[6], 但对于共性技术公共属性的认可是一致的。共性管理技术的公共属性也非常显著,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共性管理技术兼备了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学区别与经济学的最大特征之一就是其研究对象的个案性, 没有哪两个组织的管理方法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 这也造成了管理理论在解决组织管理问题普适性上的尴尬;管理艺术以灵活性和针对性为主要特征弥补了管理理论的功能缺陷, 但又完全限入个案化的极端, 在拓展和推广方面受到限制。共性管理技术既蕴含了管理的科学与规律性, 又允许管理实践进行有限度的改进和完善, 这种双重属性使其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组织的管理。
(2) 共性管理技术为不同领域的经济和社会活动提供支持。管理的最大价值体现于它对不同领域的经济和社会活动提供支持和服务, 使其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 它广泛应用于国防、科研、工程、信息技术等不同职能领域的组织管理和项目管理。共性管理技术为这些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管理提供了基本的管理架构和管理模块, 提高了完成工作的效率和可靠性。
(3) 共性管理技术的双重公共产品特性。对共性技术的理论分析最早来源于技术的某些公共品特性。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IST) 的G.Tassey等人在剖析技术黑箱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基础设施的概念, 主张运用经济学的公共品概念来分析政府如何适时介入技术创新, 认为共性技术的公共产品性质必然产生市场失灵, 因此需要政府对共性技术研发进行资助[7]。
共性管理技术是共性技术的一种, 同核能技术、计量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一同构建了共性技术体系[2]。但共性管理技术又是一种特殊的共性技术, 它与其他共性技术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对其他领域的共性技术研究具有广泛的支持性 (如图1) 。因此, 共性管理技术是共性技术体系中的公共产品, 对于整个技术体系而言, 具有双重公共产品特性。
按照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基本特征, 对共性管理技术进行此两种属性的分析如下:一是关于共性管理技术的非竞争性。以生产同种类商品的企业为例, 表面上, 各企业通过共性管理技术只对企业及其自身的产品产生影响, 但某企业一旦采用某共性管理技术就会带来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提升在该产品领域的竞争能力。因此, 共性管理技术具备一定程度上的竞争性。二是关于共性管理技术的非排他性。某一个企业无法对拥有共性管理技术的独占权, 因此共性管理技术具有显著的非排他性。因此, 共性管理技术是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物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8]。
由于“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志愿失灵”现象会同时存在, 准公共产品的多元协同供给机制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尽管政府在供给中的主导地位和角色已经得到普遍认同, 但不同供给主体之间角色、责任和权益的划分等组织协同问题则需要根据供给物品具体性质进行更为详尽的分析[1,2]。下文将通过国际比较的方法对发达国家共性管理技术的研发过程与成果进行分析。
3 美英等国共性管理技术研发过程与成果比较
发达国家历来重视管理在经济社会发展, 尤其是在创新领域的重要作用。由于创新活动大多以项目的形式进行, 对项目管理涉及到资金、进度、质量、风险、沟通等多个管理领域, 因此, 选取美国和英国两个国家在创新项目管理领域研发共性管理技术的过程、成果及其应用情况进行案例研究。
3.1 美国科技项目管理方法体系的有关情况
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其科技管理是以联邦政府为主、州政府为辅的互为补充的多元分散的二级组织管理模式。近年来, 其科技管理重心有下移至州政府的趋势。“联邦-州”科技合作强调联邦和州两级政府共同与商业界合作, 终极目标是以科技促进经济的发展[9]。在某些能够极大促进经济发展的技术领域, 工业界因为市场失灵或者其他一些缺乏激励等原因存在投入不足的现象, 政府有必要以公共支出来弥补私人投资不足, 如纽约州、密西根州、佛罗里达州等州的政府对科技项目共性管理方法体系的投入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下文以纽约州为例进行研究。
3.1.1 共性管理技术的研发背景
由于科技创新项目的成本多年来持续上升, 纽约州政府于2001年1月起开始研发适用于科技创新项目、乃至其他各种类型项目的共性管理技术。该技术的目标是形成一套标准的方法体系, 使全州不同类型的项目可以使用统一的过程、方法、工具来高效地完成;同时, 不同参与人员的角色和需求都进行明确界定, 以便得到执行和满足。该技术实施后, 州有关部门将使用统一的管理绩效评价标准, 以降低管理工作的成本, 提高管理的效率和可靠性。
3.1.2 共性管理技术的研发过程
纽约州政府首先依托州技术办公室成立州项目管理办公室, 其使命是创建项目管理“竞争力中心”, 以提高项目管理能力, 促进纽约州项目获得持续稳定的成功。随后, 纽约州项目管理办公室召集了一批经验丰富的项目负责人参与项目管理方法体系的研发工作中, 这些项目负责人一部分来自全州的不同项目, 另一部分来自基恩公司 (Keane, Inc.是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的一家著名的软件开发和商业咨询公司) 。他们以项目管理知识指南 (PMBOK)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发布的项目管理技术标准, 是美国国家标准协会认可的标准) 为基础标准, 收集并分析了纽约州政府机构和基恩公司的在项目管理领域的最佳实践, 对其中一致认可的项目管理原则进行了细化, 将其定义和归纳成为一个完整的项目生命周期整合到纽约州现有的政策和实践中。来自全州18个机构的信息技术总监、项目主管和项目负责人等组成复审委员会, 对此前制定的纽约州项目管理方法体系进行了历时9个月的审查, 对很多细节内容进行了补充完善。
自该标准体系于2001年9月首次出版后, 相关政府部门和人员便组建了一个公益服务组织, 每年召开2次现场会议, 集中讨论标准体系的修改完善事宜, 保证该标准体系与外部环境、政策以及纽约州项目的实际情况保持同步更新。
3.1.3 共性管理技术的研发成果
纽约州科技项目管理方法体系为纽约州的项目负责人提供指导、方向和支持。它提出了一个一致的框架, 定义了需要完成的工作、完成工作的时间和工作方式, 以及持续改进的方式方法;它提供了用于处理常见问题的策略方法。使用这一套标准的方法体系, 还可以通过清晰地定义项目角色、鼓励各个等级的质量保证、在项目生命周期的最初和全部过程中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等方法进行绩效评价, 为不同的项目提供了一致的度量方法。为实现以上目标, 该方法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了核心体系和支持体系两大部分[10]。
核心体系主要针对科技项目的负责人使用, 包括了项目管理生命周期过程架构、系统开发生命周期过程架构 (如图2) , 以及项目管理方法专题。项目管理和系统开发两个生命周期均被划分为不同的过程阶段, 并严格定义了每个周期的任务、执行任务的角色以及任务的输出成果。同时, 为了使任务能够得到标准化执行, 还辅以任务指南、任务模板、参考工具、执行建议、风险提示、完成标准等支持性文档与工具 (如图3) 。
注:资料来源于文献[10]
注:资料根据有关内容作者自行整理
支持体系主要针对科技项目的成员使用。体系中描述的管理过程和管理模块与核心体系相同, 只是在描述任务的完成角色时更倾向于定义使用对象的责任和义务。
3.1.4 共性管理技术的推广使用
该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体系于2001年9月发布第1版, 当时发送至纽约州80余个政府部门和其他管理机构。作为基于国际标准和纽约州有关机构最佳实践的标准流程, 很多部门都可以直接利用这一套成熟的管理标准, 而不需要重新制定管理程序。这一方面节约了新制定管理程序的时间和成本, 另一方面使他们从“方法一致”的管理策略中节约了学习和适应成本, 提高了成果交付能力。据统计, 由于使用该管理标准节约的费用很快就超过了标准的研发成本。
该管理标准被纽约州主管部门共享在互联网上, 全世界公共部门和私立部门感兴趣的项目负责人均可下载使用, 月下载量一度达数千次。目前在纽约州外, 已有超过45个国家和600家企业的注册用户在使用此标准。而根据使用者的反馈, 该管理标准也得到充分的修正完善和定期更新, 其服务于各个领域技术创新的公共属性也得到不断地体现和加强。
3.2 英国创新项目管理方法体系的有关情况
3.2.1 共性管理技术的研发背景
以项目的形式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是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英国的许多企业认识到建立适合自己企业的项目管理标准是一项耗时、耗财、耗力的工作。建立这样一套方法体系, 仅最初的开发周期就长达成千上万个工时;之后他们在内部实施该方法, 并对参与项目的每一个人员进行培训的时间成本和财力成本也非常高昂, 新员工加入时必须进行再次培训。在此背景下, PRINCE2 (受控环境下的项目管理) 作为一种可重复的、可在不同业务领域通用的管理标准, 自从一推出便受到青睐。
3.2.2 共性管理技术的研发过程
PRINCE2管理标准的前身是PRINCE标准, 早在1989年由英国政府计算机和电信中心 (CCTA) 开发, 是英国政府信息技术项目管理的标准, 然而由于在很多行业广泛的适用性, 它很快就被应用于IT以外的项目环境中。
为了整合并满足用户的新需求, 同时提升PRINCE方法成为面向所有类型项目的、通用的、最佳实践的项目管理方法。在英国商务部 (OGC) 的组织下, 大量项目管理的专家和学者组成设计和开发团队, 从数千个不同类型项目中提炼出共性的项目管理方法, 集合成功的项目管理的主要特征、总结失败的项目管理的通病, 建成一个强大的、全面而务实的项目管理框架, 有超过150家公共和私人组织参加评审委员会为开发工作提供有价值的输入和反馈意见。1996年3月开发工作正式结束, 随后, PRINCE2作为一种通用的项目管理方法由OGC正式出版, 并逐渐成为英国项目管理的标准。
3.2.3 共性管理技术的研发成果
PRINCE2为项目管理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方法, 这种方法为管理项目提供清晰界定工作框架。PRINCE2介绍了如何协调项目中的人和活动、如何设计和监督项目以及在项目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如何调整的流程, 每一个流程都详细分解成要执行的活动序列, 每一个活动都标出关键的输入、输出和具体目标, 这为计划偏差提供了自发的控制 (如图4) 。这种方法把项目划分为多个管理阶段, 保证让所有资源得到有效的控制。依靠严格的监控, 项目在控制和组织的方式下得到执行 (如图5) 。作为一种被广泛认可和理解的结构化方法, PRINCE2为项目中所有参与方提供了一种通用语言, 它完整地阐述了参与项目的各种管理岗位和职责, 并可以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和组织能力来适当调整。
3.2.4 共性管理技术的推广使用
PRINCE2@的版权属于英国政府, 其名称受到正式许可的商标控制, 但PRINCE2@方法本身属于公共范畴, 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后, 应用到不同规模、类型、组织、地理区域或文化环境的任何一个项目中去。
目前, PRINCE2已经在欧洲、北美、亚洲、中东的150多个国家都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全球有20000家组织在应用这一方法并从中受益。在英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 PRINCE2是强制推行的国家标准, 所有政府项目和大型投资项目的投资方和承包方都必须按照PRINCE2的流程对项目进行管控。
除在项目管理领域的应用外, 很多行业的组织应用PRINCE2搭建自己的管理体系, 其中包括一些中央政府、慈善机构、金融机构、医疗保健、制造业、制药、电信业、信息技术、石油和天然气、交通运输 (如航空, 公路, 铁路) 、公用事业、紧急服务 (警察, 消防, 救护, 海岸警卫队) 、大学、媒体等。
3.3 美英两国研发共性管理技术服务创新管理的案例比较
尽管美英两国在政府管理体制和科技管理体制上有很大差别, 但对项目管理共性技术的研发成果却有很多共同之处, 再一次证明共性管理技术对不同国家、不同行业和不同组织广泛的支持性。除研发成果外, 两国在研发过程与供给过程等方面的对比如表1所示。
4 我国政府支持共性管理技术研发的借鉴与启示
通过对美英两国在共性技术研发内容、组织和推广等方面的对比, 可以发现以上共性管理技术在组织管理和组织其他领域的工作中逐渐发挥了显著的支持性功能。作为研发初始投入大、行业领域适用面广、没有明显组织边界的管理标准和管理原则, 共性管理技术研发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关的借鉴与启示如下。
4.1 管理也是一种共性技术, 应被赋予新的定位和功能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使企业目标和政府目标产生差异, 为提升核心竞争力, 企业需要持续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实现个体组织收益最大化, 管理和管理学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与经济实践和经济学研究注重“一般、抽象和整体”不同的是, 管理实践和管理学研究更注重“特殊、具体和个案”, 因此很难发现和掌握与“经济规律”并重的“管理规律”, 造成政府对管理的支持和投入很难找到切入点。
共性管理技术具备稳定的管理框架、灵活的管理构件, 易拼接组合、易剪裁配置,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一般、抽象和整体”和“特殊、具体和个案”之间的结构性缺失, 使其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大有可为。对作为公共产品的共性技术进行有效供给已成为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共性管理技术作为其中基础性更强、支持性显著的特殊成分也应被赋予新的定位和功能。
4.2 共性管理技术是准公共产品, 政府的主导和深度参与是关键
准公共产品具有部分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在其产品提供过程中具有外部性, 会出现“搭便车”, 致使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 但准公共产品还存在一定的私人盈利空间, 因此, 政府有必要主导并深度扶持准公共产品研发活动, 同时引入产学研多种主体共同参与。
共性管理技术属于一种典型的准公共产品, 是指由于该类技术在很多领域内已经或未来必将被普遍应用, 为其它技术的进步、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 规模效应、溢出效应明显。共性管理技术的供给同样存在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 前者是指共性管理技术的外部性导致纯市场机制的供给不足;后者是指单个个体组织由于自身能力有限而不能满足共性管理技术研发的要求, 需要多个组织的合作。以上双重失灵决定了政府在共性管理技术供给与扩散中必须承担主导和深度扶持的角色。其中, 深度扶持不是全部扶持, 而是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结合使用[12], 有经验的管理实践人员、管理学研究者、商业化运作方都应在其中发挥优势。
4.3 建立二级协同机制, 为共性技术研发提供组织保障
按照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 转变原有的分块式管理体制, 加强统筹协调, 大力开展协同创新, 才能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然而, 受长期以来组织职能管理运行的局限, 跨组织在进行合作时受政策、市场、观念、组织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简单做加法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政府部门之间、产业之间、组织之间, 乃至整个社会之间的协同创新还没有完全激发出来。
共性管理技术对不同职能领域、不同类型组织具有广泛适用性, 因此也需要有效整合这些职能领域和组织的资源进行协同研发, 进而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无形资产。要实现以上过程, 需要建立二级协同机制。一方面进行官产学研用的有效组织, 另一方面进行不同职能领域的有效组织, 尤其是在政府职能管理层面可以效仿有关成熟做法, 建立由国防、航空航天、信息技术、农业科技、医学科技、文化科技等多个主管部门成立部际联席协商会议组织或常设机构, 统筹共性管理技术研发。
4.4 确定平稳过渡的推广使用方式, 服务管理体制创新与改革
受创新体制的影响, 技术主导管理的现象在我国长期存在。作为技术权威首席科学家、首席专家及重大项目负责人也被同时赋予了资金、人员、风险、绩效等方面的管理责任, 这一方面占用了技术专家的时间和精力进而影响技术研发, 另一方面也因缺乏必要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从而影响了技术研发的效率和可靠性。尽管近年来我国在武器装备、航空航天等领域重大项目尝试实行“技术总师+管理总师”的双总师模式, 信息技术领域也有一大批技术专家由于突出的组织与协调能力而逐渐转型称为职业项目经理人, 但技术影响管理或管理被动服务于技术研发的局面没有得到显著转变, 管理的能动性没能得到有效发挥。
共性管理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一方面为技术专家从事组织与协调提供了有效的管理工具;另一方面, 这种稳定的管理框架和灵活的管理构件能够适用于绝大多数管理活动, 减少了对个体人的过度依赖, 将朴素的经验管理转变成成熟可靠的原则管理。然而, 推广不是一蹴而就的, 推广本身就是一个过程, 需要充分的管理基础和管理环境, 国内很多企业实施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给出了正反两面的借鉴与启示。共性管理技术的推广使用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先框架后细节的原则, 确保推广过程的可靠性, 减少风险;二是成熟领域的示范性原则, 即在某些管理规范的组织中优先推广, 形成标杆和可资复制的推广过程。
5 结论与展望
“管理作为一项技术而存在”这一思想和现实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进行了丰富完善。由于管理对不同产业、行业和企事业组织的普遍支持性, 使管理技术成为一种共性技术, 并具备了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和特征。相对于一般的产业共性技术, 共性管理技术研发与供给中的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更为突出。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起步早、管理成熟, 通过对其共性管理技术研发的背景、组织、成果和推广进行国际比较, 可以得出对我国政府支持共性管理技术研发的借鉴与启示, 主要包括对管理功能的创新界定、共性管理技术作为准公共产品的研发组织与供给方式、政府的角色定位与二级协同创新模式、共性管理技术的推广与自循环发展路径等。共性管理技术在共性技术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定位与功能, 共性管理技术的内涵与实现路径等内容都是后续的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吴贵生, 李纪珍.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3, 3 (4) :379-380
[2]李纪珍.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
[3]马名杰.政府支持共性技术研究的一般规律与组织[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05 (7) :14-16
[4]丁荣贵, 张体勤, 徐向艺.管理的技术性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 (11) :59-63
[5]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M].朱雁斌,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6]何卫平, 马亮, 龙昀光.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 2009 (1) :88-89
[7]张治栋, 张淑欣.产业共性技术政府支持性研究[J].经济与管理, 2013 (3) :92-96
[8]陈其林, 韩晓婷.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定义、分类依据及其类别[J].经济学家, 2010 (7) :13-21
[9]曾婧婧, 钟书华.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科技合作40年[J].中国科技论坛, 2010 (12) :153-160
[10]THE NEW YORK STATE OFFICE FOR TECHNOLOGY.The New York State project management guidebook (Release 2) [S].New York:The New York State Office for Technology, 2003
[11]OGC.PRINCE2——成功的项目管理[M].3版.薛岩, 欧立雄,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