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六步教案

2024-05-31

三环六步教案(精选8篇)

三环六步教案 篇1

《月光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陌生、清幽、琴键、陶醉、苏醒、飞奔、记录、莱茵河、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

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4.体会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法,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语文课,我们要来了解一个动人的传说,题目叫做《月光曲》。板书课题。

1、师: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月光曲》讲了一个怎样的传说。

2、指名复述。

要求学生复述的过程清晰而且全面。(请学生自己评议纠正)

3、围绕“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这句话引出《月光曲》是贝多芬即兴谱成的。

二、解读“联想”,达曲境

1、师:同学们,既然课文是讲《月光曲》谱成的经过,那么就让我们再次默读课文来找一找,课文中有没有对这首《月光曲》的介绍、描写。找到以后,请同学们把这段文字认认真真地读一读,欣赏欣赏这优美绝伦的乐曲。

2、指名读,出示段落: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3、请生一起读,初步感受这美景。

4、师范读,让学生闭上眼想象,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5、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形成板书:

月光照耀 巨浪奔涌

月亮升高 穿过微云

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此过程比较灵活预设如下:

A. 生:我看到了一幅非常宁静的画面。

师:在这宁静的画面中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生:月亮。

师:怎样的月亮?

生: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的月亮。

师:是呀!海水是如此的平静,天空也是如此的平静,月亮就从那水天之间悄然升起。板书:月亮 升起

师:在这宁静的画面中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微波粼粼的海面。

师:怎样的海面?能说得具体点吗?

生:平静的海面,泛着鱼鳞般的波纹,在月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师:是呀!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宁静的画面。板书:微波粼粼

师:你能把这“宁静”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再指名几个同学读,齐读。

B. 生:我看到了月亮升高了,在天空中的轻纱般的微云中穿行。

师板书:月亮升高 穿过微云

师:多美的景色!你能读好它吗? 指名读。

师:我从你的朗读中体会到了你的欣喜,谁再来?

指名读。齐读。

C. 生:我看到了巨浪在翻滚。

师:啊!巨浪翻滚!它们翻滚着,一个连一个——引读:朝着岸边涌过来„„板书:巨浪奔涌

请生读此句

师:它们就这样一个连一个,一层连一层地朝着——引读:岸边涌过来„„有时巨浪与巨浪相遇便,激起了——生:无数的浪花。有时巨浪与礁石撞击在一起,便又激起了——生:无数的浪花。此时在月光的照耀下,浪花显得如此——引说:雪亮。板书:月光照耀

请生读此句。

师:在这个时候,我们不仅看到了这壮美的景象,还听到了崩雷的巨响,再读——

齐读整个语段,读出感情来。

三、“曲调”为索,悟曲情

1、师:同学们,我们读了这么久,可是我却还是没有听到有什么乐声啊,这曲在哪儿呢?我们都知道,曲应该有曲调,可这里有曲调吗?

预设:有。在兄妹俩联想到“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的部分,这乐曲的曲调应该是比较轻柔的,而且也是比较缓慢的。而联想到“月亮升高 穿过微云”的部分,应该是比较轻快的,因为他们感觉到了快乐。在他们联想到“月光照耀 巨浪奔涌”的部分,则应该是比较热烈、激昂的,因为只有这激昂的音乐,才能让他们有这样的联想。(基本达到要求即可)教师或学生按以上解说在黑板上画出曲调线:

2、师:作曲需要灵感,灵感又来自于情感。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贝多芬创作了这首举世闻名的《月光曲》呢?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在文中标上批注。可以用线条划一划,可以用字词来概括,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在文中标上记号。

3、请生回答。此过程随机性比较强,预设如下: A. 是由于兄妹俩的谈话深深地感动了贝多芬。

a.“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

重点体会盲姑娘对音乐的喜爱,读出她的渴望来。b.“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没有,哥哥说他们家太穷,可是他们家却有一架旧钢琴,你猜这钢琴是怎么来的?

生:可能是父母留下来的。

师:是啊!有这个可能,可是他们家穷得连张音乐会入场券也买不起,哥哥有卖掉这架妹妹心爱的旧钢琴吗?为什么?

生:因为哥哥知道妹妹喜欢音乐,所以他不想让妹妹失去音乐。生:因为哥哥爱自己的妹妹,不让自己的妹妹失去最心爱的东西。师:还可能是怎么来的?

生:可能是哥哥花了许多心血,积累了好多年才攒了钱买来的。师:是呀!可见哥哥知道妹妹喜欢音乐,会不同意妹妹去听音乐会吗? 生:不会。

师:可是现在哥哥却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你读出什么来了?

生:我体会到了哥哥内心的内疚、无奈、悲伤及对妹妹的怜惜。c.“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这句话是重点要分析的,体会妹妹的懂事、善良。师:“随便说说”是什么意思? 生:没有考虑,顺便说的话。师:“随便说说”指的是哪句话?

生:指的是“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 师:盲姑娘是真的这样随便说的吗?

生:不是。因为这首曲子很难弹,她非常渴望能亲耳听到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师:既然不是随便说的,那她为什么又说“随便说说”呢?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她家太穷,买不起音乐会的入场券。生:说明她能体谅哥哥的难处。生:说明她能理解哥哥贫困的处境。

生:说明她为自己刚才说的那句使哥哥难过的话感到不安。生:说明她为自己刚才说的那句话感到后悔。生:说明她很懂事、很会体贴人。

师:对。“随便说说”说明了这个十六七岁的盲姑娘对哥哥的体谅和理解,对自己说的那句话感到不安和后悔。这说明盲姑娘是多么懂事、多么体贴人啊。指导读好对话。

B. 是由于盲姑娘的懂音乐,是贝多芬的知音。

围绕“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展开讨论。

师:盲姑娘因何而激动?

生:因为他感觉到了弹琴的人就是贝多芬。

师:盲姑娘看到过贝多芬吗?她听过贝多芬弹钢琴吗?

生:没有!

师:没有!那她又怎么能认定对方就是贝多芬呢?

生:她是从贝多芬的琴声中感觉到的。师:琴声中感觉到的,从没见过贝多芬,也从没听贝多芬弹过琴,却能从琴声中感觉到弹琴的就是贝多芬,可见盲姑娘是一个——

生:非常懂音乐的人。

生:是一个有音乐天赋的人。

师:她可以称得上是贝多芬的——

生:知音。

师:贝多芬得到了这一个知音,心里能不感到高兴吗?于是灵感突发,决定再为她即兴弹奏一曲。

C. 还因为周围的环境,感染了贝多芬。

主要理解:“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和“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这两句话中“幽静”和“清幽”两个词。

4、请生再齐读第9自然段,读出曲中之意。

四、以“曲”为媒,识人心

师:同学们,这便是贝多芬的《月光曲》,可是在这乐曲之中真是只包含着这点情感吗?让我们再来看一段文字,或许读后你会有更深的理解。出示课件请生自读: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德国波恩一个音乐家的家庭,从小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十岁举行首次公开演奏会,十二岁开始作曲。二十二岁起定居维也纳。当时正是奥地利封建统治最黑暗的时代,他十分憎恨专权暴政,极其蔑视封建贵族的偏狭庸俗。他早年受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毕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不少作品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及其理想中的英雄性格。他有一句格言:“我们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做到这一点,我将是多么的幸福。”

师:现在你再读这《月光曲》,回忆他创作《月光曲》的过程,你从中又体会到什么了吗? 生:我体会到了他内心对黑暗统治的痛恨。是这黑暗的统治让兄妹俩过上了这样的生活,让盲姑娘热爱音乐却不能拥有音乐。

生:我体会到了他对盲姑娘的关心与同情以及像盲姑娘一样的穷苦人民的关心与同情。„„„„

师:是呀!这就是《月光曲》,这就是贝多芬,让我们再满怀深情地来读这段有关于《月光曲》的联想。(配上《月光曲》的剪辑片断)

师:下课!

五、板书

月 光 曲

月光照耀 巨浪奔涌

月亮升高 穿过微云

月亮升起微波粼粼

三环六步教案 篇2

滨城区滨北街道办事处北城实验小学坐落于享有“凤凰城”美誉的滨北街道办事处驻地 (梧桐四路与凤凰三路交界) 。学校占地面积6783m2, 教育教学设施完善。现有32个教学班, 在校生1632人。学校秉承“以人为本,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先后被授予滨城区模范管理学校、滨城区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现有两项市“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 其中《校本课程开发的系统规划与课程实施评价研究》已进入结题验收阶段。

二、产生的背景

2012年9月, 市教育局印发了《滨州市中小学教学创新行动意见》, 提出推进课堂教学创新、推进教学管理创新、推进课程建设创新三个任务目标, 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所乡镇办学校, 如何落实这些工作要求, 实现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的全面提升, 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之后, 一致认为:一切创新的主体还是教师, 提升工作水平必须优先解决好教师专业发展问题。

三、模式解读

1. 揭开面纱———“三环六步”, 你是谁?

综上可知, “三环六步”是在新的教育形势下, 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而摸索出来的一种校本教研管理机制;是教师小到技能提升, 大至专业成长的桥梁与纽带。它主要包括“选题阶段”、“研究阶段”、“结题阶段”三个环节。基于对各环节具体化的思考, 为规范研究流程, 细化工作布局, 提高活动过程的可操作性, 便于管理和评价, 特将以上三环节具体划分为六个步骤。即:筛选定题→学习反思→第一次观评课→第二次观评课→结题研讨→结题展评。

2. 创新之源———“三环六步”, 你为谁?

(1) 研究课题源于教学实践, 研究过程基于教学实践, 最终又由实践需要探求相应理论, 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反过来理性认识又服务于具体教学实践, 从而使教师专业知识的丰富与专业能力的增强相统一。

(2) 教研目标明确具体, 每次着力研究某个特定的具体教学问题, 且反馈及时, 效果明显。

(3) 录像再现, 既便于自我观察, 自我反思, 也便于集体观摩, 同时, 也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提供了依据, 可做到事实说话, 以理服人。

(4) 强调教师间的通力合作。合作教研收获的不仅是单纯的教学“技术”层面的进步, 还有情感上的共鸣, 从而使教师专业能力增强与专业情意培养相统一, 同时也为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生态。

四、创新管理探索

1. 创建项目组。

(1) 为什么要创建项目组?长期以来, 我们固步于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各种常态教研活动, 形式陈旧单一且效果不佳, 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对于教学创新所提出的要求。过去的小课题研究, 或选题泛泛不实, 或研究流于形式, 对日常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置若罔闻, 只是简单地从网上down下现成材料作为研究课题, 劳民伤财, 新瓶装旧酒。听说评课活动更是程序化、模式化, 对促进课堂教学毫无作用。而基于教学实践开展小课题研究的学科项目组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课题研究从小处入手, 大多能在较短的周期内完成结题, 得出的结论可直接服务于教学实践。

(2) 怎样创建项目组?根据学科和年级特点, 以各学科教学骨干为核心, 辐射带动年轻教师, 分学科、分年级筹建项目组。项目组工作时限为一学年, 一学年工作结束进行成效考核, 择优进行表彰奖励;新学年开始重新组建项目组, 原则上相邻两学年人员组成不能重复, 以确保每位年轻教师得到机会均等的专业提升。

2. 制度保障。

为更好地开展项目组工作, 我校围绕“教学管理人员包组”、“学科项目组评价”等建立了多项管理制度, 并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不断补充、修改和完善。这些制度对项目组工作中的核心任务均做出了明确的界定。

(1) 项目组任务界定。

1开展小课题研究, 每个项目组确立一个小课题进行专题研究, 项目组成员针对研究做好任务分工, 要求有明确的研究目标, 有具体的研究计划, 学期末组织开展一次小课题研究成果汇报会。

2打造专业成长互助组, 以组长为核心制定出个人发展年度计划, 按照“学校牵线搭桥, 组长示范引领, 成员主动发展”的思路, 采取多种措施助推个人业务水平提升。

(2) 组长任务界定。

1统筹协调项目组工作开展, 制定好小课题研究计划并做好任务分工, 组织全组人员主动开展好小课题研究工作。

2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引领本组成员潜心教研教改, 每学期为本组成员上一节精品示范课。

3强化业务指导作用, 每学期至少听本组成员三节课, 通过听课评课活动对本组成员进行专项指导, 推动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3) 成员任务界定:1根据组长指派完成好小课题研究相关工作;2虚心接受组长业务指导, 每学期听组长示范课一节, 常态课至少两节;3在组长带领下, 依照“三环六步”环节要求, 有序开展教学教研活动。

3. 强化环节管理, 确保有效实施。

学年末, 由教科室负责确定新学年项目组长人选, 并召开新学年项目组长动员会, 明确选题、评价等相关要求。教科室为新项目组建立评价档案, 整体布局新学期项目组工作。

(1) 筛选定题:聚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具体问题, 依托学科教研项目组, 借助个人反思、同伴互助, 有效解决课堂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学期初, 由教科室组织各学科项目组长, 引领项目组成员, 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进行反思, 从中筛选确定最突出的问题作为研讨重点或命题。

(2) 学习反思:针对性学习是主题教研的奠基阶段。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研主题查找和学习有关资料, 筛选对自己所承担的课题有帮助的材料, 学习一些与研究主题接近的理论、经验。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个人反思与研究, 形成个人研究报告, 并准备好体现个人研究成果的一节研讨课例。

(3) 观课评议:活动过程中将进行两次观课评议。第一次由授课教师基于个人经验和项目组选题开展教学。项目组成员集体观课, 观摩课例的同时对课例录像, 并上传至群共享。观课后, 教师结合课例录像和个人反思进行个人诊断分析报告, 然后项目组成员进行集体诊断比对分析, 就自己的听课任务进行交流, 形成新的认识, 就新问题提出新见解, 最终形成集体诊断报告, 制定新方案再实施教学, 以初步检验项目组课题成果。

五、管理成效

2013年推行“三环六步”诊断式校本教研模式以来, 学校在教学教研等多个方面成效显著, 形成了浓郁的教学教研氛围, 广大师生深受其益, 在家长、兄弟单位等朋友圈里均获得了不错的口碑。

第一, 理论成果。学校先后成立14个学科项目组, 从2013年上学期开始各项目组长带领成员按照“三环六步”诊断式校本教研模式开展各项活动, 教务处、教科室分工包组, 逐步跟踪指导。上课教师一次一次的磨课, 几轮下来不但看到了老师们课堂教学的进步, 而且理论成果十分丰硕。

第二, 课堂教学。“三环六步”诊断式校本教研模式源于教学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 筛选问题, 反复推敲, 反复讨论, 最后确定研究问题;研究过程基于教学实践, 每个小组在至少两轮磨课教学中反复应用初步的研究成果, 不断地发现新问题, 解决新问题, 让小课题研究日臻完善。最终又通过理论指导服务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也正是因为我们这种校本教研模式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课堂教学, 没有脱离教学实际, 所以, 各个学科项目组最终都能取得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此项教研模式实施两年以来, 很好地促进了课堂教学, 特别是项目组成员的课堂教学水平。

第三, 模范引领。在“三环六步”诊断式校本教研活动中, 最忙碌的是项目组长, 他们亲自指导老师备课, 一遍遍地研讨, 一遍遍地打磨, 特别是最后的结题报告, 更是费了他们不少心思。老师们的课堂教学从生涩到娴熟, 其中付出的艰辛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尽管工作十分忙碌, 各项目组长依然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任务, 长期以来, 面对纷繁复杂的教科研任务, 他们从来没有抱怨过。也正是因为他们任劳任怨、坚持不懈的参与与付出, 才使得我们的教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正如前面所说, “三环六步”诊断式校本教研模式是一种合作教研活动, 不是教师个体行为, 也不是骨干教师的专利。它是对原有教研组常态教研活动的一种改进, 优化整合了小课题研究、传统听说评课活动和师徒结对帮扶活动等方式。强调教师间的通力合作。合作教研收获的不仅是单纯的教学“技术”层面的进步, 还有情感上的共鸣, 从而使教师专业能力增强与专业情意培养相统一, 同时也为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生态, 起到了模范引领的作用。

用“三环六步”促发展 篇3

一、“三环六步”概述

“三环”指教学流程分为“导学——互动——达标”三个环节。每个环节对应两个教学步骤,合起来为“六步”,即“激趣导入——自学指导——组内互助——组间展示——学案整理——达标拓展”。

(一)导学环节

第一步:激趣导入(1分钟左右)。教师紧扣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动、富有吸引力的情境,提出含有新知信息的问题导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第二步:自学指导(10分钟左右)。学生按照导学案的要求,在充分阅读文本的情况下,独立完成学习内容。同时,运用圈、点、勾、画等方法,在书上标记出本部分的知识点和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然后,小组自检自学情况,用双色笔标记出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自学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最后,教师抽检3-5人,充分了解各层次学生的自学情况。

(二)互动环节

第三步:组内互助(10分钟左右)。小组长带领全组同学通过对学、群学、问答、板演等形式,逐一解决自主学习中的疑惑,落实学习目标。互助中,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对于非共性问题,采取“兵教兵”的策略解决;共性问题通过组内讨论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互助结束后向教师汇报。

第四步:组间展示(15分钟左右)。这一步主要有两项任务:一是展示、汇报组内互助学习的成果。汇报时,通过自学就可以解决的基础性问题一般不作为展示内容。二是提出组内未能解决的问题,通过组间互动合作解决。合作方法是,某个组提出组内互助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后,由对手组具体讲出解题思路和步骤,交谈本组组员的学习心得与体会,并分析对方不能解决的原因。学生展示过程中,教师和其他学生要及时点评、反问、追问、质疑或补充,使探究更加深入。展示结束后,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总结、提炼和升华,使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清晰的印象。

(三)达标环节

第五步:整理学案(3分钟左右)。一是指导学生及时地整理重难点,并订正错题。二是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地归纳整理,自主列出知识网络,绘出知识树。在学生整理学案时,教师要加强巡视,密切关注学困生,对他们还没有解决的问题,除进行个别指导外,更要发挥好小组帮扶的作用。

第六步:达标拓展(5分钟左右)。达标检测题分为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三类,体现分层原则。基础题一般安排C类学生练习,拓展题一般安排A类学生练习,提高题主要安排B类学生练习,并兼顾A、C两类学生。检测完毕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整理、积累“错题集”,并填写“错题反思”。

二、实施策略

任何一项课改都不会一帆风顺。课改之初,襄州四中面临着如何优化导学案、如何组建高效的合作小组、激励机制如何建立、校本教研如何开展四大难题。学校立足校情,把握学科特点,边学边研边总结,终于突破了难题,使“三环六步”课堂模式稳步推进。

(一)优化导学案,突破操作技术难题

襄州四中把设计高效导学案作为课堂教学的总抓手,通过对导学案的规范管理,设计好学生学习的“路线图”。

1. 用“四个统一”规范导学案

统一设计程序。即每周集体备课时间,组内成员集体研究下一周的导学案,并分配下一周的备课任务。基本流程为:个人“初备”,形成“初案”;备课组“集备”,形成“共案”;课前个人“复备”,形成“个案”;课中“续备”,形成“续案”;课后“补备”,形成“补案”。

统一设计要素。导学案一般要包含以下九方面要素: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法、学法)、教学准备(器材、用具、多媒体等)、计划课时、课时目标、教学流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统一课时容量。即每课时的容量要适宜,原则上一课一案,设计时要考虑学段特点、教学内容、学生总体情况等方面的要求,讲究实效。

统一设计格式。导学案的格式与上述要素基本相符。其中,教學流程板块要与“三环六步”相统一。

2. 用“四个深入”深化导学案

“四个深入”即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深入研究问题设计、深入设计导学方法、深入研究小组竞赛。

通过集体备课深入研究课标要求,理清教材内容在课标中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对导学案进行讨论、研究、修改、完善;通过设计典型问题,强化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引领作用;通过对导学方法的研究,引领学生掌握质疑、探究、总结、归纳的基本方法,增强学习能力;通过研究小组竞赛的组织策略,让学生逐步具备互助合作、组间对抗、大胆质疑的意识,从而提高课堂的质量和效率。

3. 用“三查一评”提高导学案的质量

“三查”即集体备课前查“初备”、备课时查“集备”、课堂抽查“补备”。

“一评”即月末评导学案“质量”,测评结果与教师绩效挂钩。此外,期中和期末时,教务处还组织两次普查,按5%的比例确定优秀人选进行奖励。

(二)优化合作学习小组,突破组织形式难题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襄州四中用“三同”组建小组、用“三要”引导展示、用“三全”进行评价,使小组合作学习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

1. 组建原则必“三同”,提高竞争力

“三同”即每组人数相同、学生综合素质基本相同、每个组都有固定的标识。

襄州四中规定每个合作学习小组由6名学生组成;组员从A、B、C三层两两选出,组与组之间,男女生比例基本相同,按优、良、中、学困生合理搭配;每个组都有体现本组特色的口号、组名。

2. 合作展示抓“三要”,提高精彩度

“一要”讨论发言有秩序,不抢先发言、不推诿发言; “二要”别人发言细倾听,正确理解发言内容;“三要”人人敢于发言,不重复别人讲过的内容。

为了达成“三要”,七年级入学之后,学校会组织一段时间的集中培训,着力培养学生合作展示的能力。此外,每周五下午第二节课,学校组织展示课,为师生提供精彩的展示现场,让他们在模仿中提高。

3. 小组评价定“三全”,提高参与度

“三全”是指学生全员参与、全面参加、全程发展。

为了落实“三全”目标,襄州四中高度重视“分层教学”。学校要求问题分层设计、学生分层指导、作业分层布置、评价分层实施,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都能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都能有所发展。为此,学校建立了巡查制度,定期开展巡查,确保分层教学的要求落实到每节课、每个小组、每名学生。

(三)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突破课堂评价难题

精彩的过程是产生完美结果的基础。襄州四中注重学习结果的评价,更注重对学习过程、小组合作等方面的评价。

1. 关注学习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主要包括自主学习、互助合作、达标测评三个方面。

在自主学习评价中,检查自学效果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手段。为了使检查范围全覆盖,襄州四中要求学生完成自学任务后,各组按1号-4号、2号-5号、3号-6号的顺序分别组成学习帮扶对子,检查自学效果,相互评判计分。

互动评价注重“五度”,即上台展示有“风度”、言行表达有“力度”、问题挖掘有“深度”、方法总结有“高度”、课外拓展有“生成度”。教师按课堂竞赛办法的相关规定,当场给不同表现的学生计分。

达标评价强调当堂学习、当堂达标。教师根据学生差异,分三级设计达标题,每级均按百分制计算,按学生完成的实际情况计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进步,以此增强学习自信心。

2. 关注小组合作评价

对学习小组的评价采取多种形式:

即时性、激励性评价。每节课教师对学习小组成员的自学、板书、展示质量、对抗质疑等方面及时给予过程性评价。

将评价小组与评价个人相结合。教师评价学习小组,由小组长和教师共同评价小组成员。

对小组量化加分评价。采取标准分数、分层分数和鼓励分数三种评价方式。

标准分数是针对不同内容确定的基准分,比如展示评价中,根据讲解内容难易及精彩程度分为2分、1分、0分三个等次。

为了使全体学生都尽可能多地合作交流,达到人人参与学习的目的,评价标准中使用了分层分数。比如,A、B类学生展示、质疑时,按照标准分数加分;C类学生展示、质疑时,双倍加分。

对于板书、展示、质疑等环节表现特别优秀者,或者产生意外良好效果得到师生一致认可者,一次加3分的鼓励分数。

得分情况按节清、周算、月总进行统计。每节下课时,各小组长核算本组学生当堂得分情况,并公示到学清黑板上;每周班会时,班主任汇总各组得分情况,评出1个最佳合作小组,2名优秀组长和2名组员,报政教处于周一进行全校表彰(每周之星);学校每月召开“合作小组”表彰大会,分年级评选出学习进步最大和課堂得分最多的合作小组,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3. 关注教师考核评价

课改的成败在教师。为了加大教师的考核力度,襄州四中制定了《教科研首席教师评选制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制度》《优秀学科组和备课组评选制度》等,激励教师积极参与课改。此外,学校在评优和绩效考核中把“两评”作为重要指标,“两评”指教师评教和学生评教。

(四)创新校本教研管理,突破成果转化难题

优质的师资队伍是引领课改优质发展的关键。襄州四中通过创新教研形式,提高教师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的意识,促进教师不断反思,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1. “一主一翼”的研课制度

“一主”指全校教师按照“生态课堂”评价标准,采取大比武和年级团队赛课形式开展课堂达标活动。

为了增强年级团队合作研究意识,襄州四中制定了《襄州四中年级团队竞赛考核方案》,开展团队课堂竞赛。竞赛实行推门听课制,单周听文科,双周听理科。下课前5分钟,备课组长当堂出题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听课结束后,年级领导交叉检查、评价讲课教师的讲课稿。检测和评价成绩计入讲课教师课堂教学成绩,纳入团队竞赛考核。

“一翼”指学校成立“学科课改实验团队”。

襄州四中分语文、数学、英语、综文、综理等五个学科组,分别组建了学科课改实验团队。每个团队由学科主任、课改骨干、课改新人(入教3年以内教师)组成。学校对课改团队的研究过程全程跟踪、精细管理。如,团队的每一次教研活动都要有过程记录表、课堂提问记录表、师生互动记录表、课堂教学评价表;同时,要求课后开好分析会,快速反馈课堂上的问题,并及时研讨和解决,促进教学、教研水平的提高。

2. “周周研、组间合作”的教研模式

“周周研”以“三个一”为载体——一份精彩的片断实录、一份有价值的评课记录、一份有深度的教学反思。“三个一”要求在集体备课、研课、磨课中产生。教科室每周一下午第二节课在研修室通过视频和纸质形式公布“三个一”;每月举办一次课题研究成果赛课,推广教研成果。

三环六步教学策略(范文模版) 篇4

围绕我校的“奠基成功人生”这一办学理念,我校正在全校高初中部试行并逐步推广“三环六步式”教学策略。该策略的宗旨有二:其一在于学生通过自主的学和教师的导,能够获得成功感并进一步提升其学习兴趣。其二在于教师通过教,能够迅速提升其教学能力、教学业绩和教学技巧并获得教学的成就感,现将该教学策略简介如下。

一、“三环六步式”教学策略出台的背景

在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我们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本教学策略试图把赫尔巴特的教师主体论指导下的四段式教学法和杜威的学生主体论指导下的民主、平等的教学观和体验式教学法进行有机整合,从而使传统教学的精粹和新课改背景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达到共生共荣,打通传统教学的单一教师主体模式和新课程背景下单一的学生主体模式的沟壑,在单元课时的教学中,实施双主体的教学模式,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双主体的侧重不一。在探究合作环节强调以学生主体为重,在归纳总结环节强调以教师主体为重,在巩固反思环节则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并重。

二、“三环六步式”教学策略阐释

(一)“三环六步式”教学策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有效教学的内涵

(1)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教师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也就是说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谁也不能代替。因此,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以保证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的过程。

(2)有效的教学应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 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所建构的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是不同的,也存在着局限性,通过意义的共享和协调,才能使理解更加准确、丰富和全面。因此,在学生学习中的交流就应该是多向的,教学过程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应包括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就是说,知识是合作掌握的,学习是学习者、教师和其他学习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是合作的,而不是权威型的命令或控制。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3)有效的教学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 学生主动建构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操作对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一定的学习材料。建构主义反对过于简单化地处理学习内容,希望把学习置于真实的、复杂的情境之中,从而使学习能适应不同的问题情境,在实际生活中能有更广泛的迁移。同时,建构主义强调在学习中应让学习者试着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问题。他们认为虽然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考的对象不可能达到科学家那样高深,但在学习中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却是一样的。因此,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应更多地取材于现实生活,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与问题解决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存在,并学会利用材料中提供的各种原始数据去进行分析、思考,展开探索,提出假设,进而检验假设,得出结论。

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因为在学习者面对一个新问题时,必然先要求他们用自己的头脑独立思考,在有了一定的想法和努力方向之后,开始尝试用一些方法对该问题展开探索。根据尝试后的结果,学习者还需准备自己在小组中需要交流的信息,必要时甚至要写出书面的提纲。一方面学习需要让别人理解自己的解题策略另一方面还要努力理解他人的解题策略,并不断比较和优化。这些环节是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必要环节,教师必须给予时间上充足的保障,这样知识建构的质量才会提高,反之常常会流于形式。

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空间上的便利。这里的空间主要是指学生座位的安排。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往往是插秧式地编排座位,每个学生被安排安静地坐自己的座位上,努力地理解黑板、教材或教师提供的学习内容和材料,这使得学习常常被视为孤立、个体化、相互存在竞争的活动。如果我们把孩子们编排成一些工作小组,从空间上给予一定的调整,孩子们会十分乐于彼此进行交流、倾听、解释、思考他人的观点以及自己进行反思,从而更有效地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形成 一个小而精的工作小组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从理论上讲,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的机会是随着小组人数的扩大而减少的。

(4)有效的教学旨在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

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真正的理解,而不是表面上的理解。学生是否形成了深层次的理解大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能否用自己的话去解释、表达所学的知识?能否基于这一知识作出推论和预测,从而解释相关的现象,解决有关的问题?能否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变式问题?能否综合几方面的相关知识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能否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

这些方面,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和练习是可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情况的。而要做到这些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则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因为只要理解和关注学生是怎样学习的,才能促进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教师理解和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和过程。

(5)有效的教学应使学生对该学科的知识脉络和总体框架有全面的了解和清晰的把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要做到这一点,学生必须首先掌握学科理论的基本框架和学科理论的重点、难点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技巧,而这一切则与教师在课堂上的巧妙点拨、精当的讲解、简要的归纳、适时的警示息息相关。

(6)有效的教学必须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习者要不断监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判断自己的进展与目标的差距,采取各种增进和帮助思考的策略。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即培养反省认知的意识,引导学生思考:“我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我的解题途径是否最佳?”“是否还有更好的解题途径?”“今天学的这些知识(或研究的这些问题)之间有何联系?”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有人甚至将一个人是否具有反思习惯作为一个人是否聪慧的指标。

(7)有效的教学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

学生在学习某门学科时,总是带有一定的情感的。这种情感的投入与学生学习该学科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密切相关。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学习中获得兴奋和快乐。而积极的体验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建立在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之上,建立在不断的成功与进步之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错误应该得到允许和理解,而不是排斥和打击,学生的创造性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而不是忽略和抹杀。综上所述,有效教学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师生、生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学习材料、时间和空间得到充分保障、学生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得到培养、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如何理解教学的有效性

通常我们谈到教学是否“有效”,首先想到的是教学是否有效果,用通俗的话讲就是“成绩考得怎么样”。教学效果确实很重要,这是社会、学校、家庭给老师下达的“硬指标”,也是衡量教师业务水平的一杆秤。其次,“有效果”相对于教学,从教师的本位出发,我们想到的是是否顺利地完成教学设计、效果好不好。这两方面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却绝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第二点。老师们在关注“效果”的同时绝不能忽略另外两个相关问题:第一,你用了多少时间才达到优良的教学效果?有没有侵占学生过多的时间致使其疲于学习,有碍其身心健康?第二,你的教学是否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行事的思维方式产生积极的作用?学生离开学校之后,在生活和社会中是否有“再学习”的能力?以上两个问题简言之,即为:效率和效应。“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教学内容,达到的教学效果,通常是短期的。“效应”是指学校教育对学生产生的长期乃至终生的影响效果。效率和效应,既是显性的,又是隐性的。“学得好”固然重要,但同时也要“学得快”,并且“学以致用”,教学才能真正有效。教育也就达到了培养人、造就人的目的。具体来说,教学的有效性包含三种含义:

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它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结果考察来衡量。

有效率: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 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

(二)“三环六步式”教学策略及其运用

1、“三环六步式”教学策略的构成框架。该教学策略是以课时教学案为载体,课时教学案主要是由预学案、研学案、固学案、练学案、思学案五部分组成。该教学策略由探究合作环节(主要是由学生通过自学独立完成预学案的问题设计和师生共同探究完成研学案中的问题和学生中生成的问题两步构成)、归纳总结环节(主要是由教师对体系的归纳和对易错、易混淆知识点的强调以及对常用的方法、技巧的提炼两步构成)、巩固反思环节(主要由学生独立完成固学案的练习以及师生的点评和教后反思、学后反思两步构成)。并采用 “211”的模式(即用20分钟的时间进行以学生主体为重的探究合作,用10分钟时间教师对体系进行归纳和对易错易混淆知识点指点迷津,用10分钟时间学生完成限时练习和教师评讲练习。反思环节由教师和学生在课后完成,教师的反思应建立在学生的反思基础之上)来提高课堂效益。“211”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的相对时间划分,是一种概念,而不是对课堂时间的机械界定。教师应以问题情景为切入点,通过各种方式产生新旧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考,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思维过程,激发学生参与、在主动建构中提高课堂效益。限制讲的时间并不是不讲,而是要精讲,教师的讲授具有不可替代性。教师要更新一个讲的理念:变先讲后练为先学后讲,让学生体验由确实如此到原来如此的心理转变;要找准四个讲的时间:导学引入时、诱导点拨时、提练升华时、效果回授时;要明确三大讲的内容:学生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要讲、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所以然要讲、学生能举一但不知如何反三的要讲。

师生、生生互动的方式有多种,但核心是讨论。其目的是学生主体进一步理解掌握基本概念,进一步探讨学习方法,初步获得对基本知识重新建构的能力。要组建学习小组,通过交流与合作,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

练习是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最好途径,是学生进行信息转换的过程,也最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心理学研究表明,读到某件事,你能记住10%;听到某件事,你能记住20%;看到某件事,你能记住30%;连看边听某件事,你能记住50%;说某件事,你能记住70%;做某件事后,你能记住90%。减少讲与听,增加读与做是课堂教学新模式最鲜明的特征。练习从表达形式上来说,有口头的、有笔做的;从内容表现上来说,有铺垫性练习(预习及引入部分)——要渗透实用性,有巩固性练习——要加强应用性,有发展性练习——要增强实践性、有开放性练习——要注重创造性。

2、如何编制五案

传统的教案往往是讲案,虽然要求教师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但实际往往并非如此。老师大多是站在教者的高度去编写教案、组织教学、测重考虑的是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常常是自编、自导、自演;学校要求学生要有预习,但往往是学生没有预习的时间、不知道预习的方法(一次调查表明仅有50%的人偶尔预习)。编写五案,就是要求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成为导演和演员的关系,就是要求老师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策划设计出师生共同拥有的学习方案,减少课堂运行的被动与盲目,杜绝教与学的两张皮,实现由“教案型”向“教学案型”的擅变,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又要体现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为达到预期的目的,教师要大胆地增删、编辑单元课时教学内容,从而为学生的自学起到导和助的作用。

(1)“五案”的四步编写程序

五案的编制过程应是突出个人能力和发挥集体智慧的过程;编制的五案既要体现共性,同时也要张扬个性。切忌不通过集体备课、不落实个体消化、不进行个性链接,拿着别人编的五案就去上课。学校要求教研组应提前一周作好五案编写安排、提前二天编好五案、教师提前一天下发给学生。五案编写四步程序为:个人轮流主笔→集体讨论修订→骨干把关审核→个性链接补充。(2)“五案”的五大编写区别

不同的学科因为内容不同、特点不同、功用不同,所以编制时必须紧扣学科特点,既体现共性,又显现学科个性;不同的课型由于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环节等的不同,也应有不同的要求,目前我们仅仅针对新授课的编写模式,希望老师们探讨其它课型的编写模式;由于教案、学案、练案各自所具备的鲜明特征,因而五案的编写既要与他们有区别,同时也要能将三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起到各自应有的作用。五案应区别于教案、区别于学案、区别于练案、区别于学科、区别于课型,要体现融合,立足学科,区别课型,努力做到学科化和个性化。

(3)“五案”的10项基本内容 五案应包括: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网络架构、学法与学习策略指导、课前预习导引、情景创设引入、问题或方法自主探究与讨论、知识升华提炼与示范、课堂练习与反馈、教师个性链接(教师教学后记)、学生的个性链接(学生的学后反思)。

3、怎样使用五案

五案是师生教与学的载体、是学习的路线图、是导向知识彼岸的航标,正确使用好三案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效率的根本保证。

(1)课堂前移,暴露问题——落实预习环节

五案提前一天下发,学生利用学科自习家庭自习进行预习(确保10—15分钟),预习中发现的问题由小组长收集,由科代表随作业本一起上交给老师(可设计专门的预习问题卡),老师针对学生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对三案再作调整,以学定教。这样,学生胸怀目标(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带着预先学习的经验和问题、憧憬着对问题解决的成功体验、以积极的思维状态来到了课堂。

(2)设计情景,激发冲突——点燃思维的火花

一勺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它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在享用佳肴的同时,将盐全部吸收。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创设合适的教学情景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有助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并促进学生理性认识的发展。(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成为发现者

在目标的引领下,在认知冲突的激发下,教师要把学生引入到:探究——发现——提问——解疑的主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以发现者的姿态进行活动。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以小组(4—6人左右)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检查。老师要鲜明提出讨论内容、确保讨论时间、指导并提炼问题结论。探究与交流期间,教师要巡视指导,主动参与到各组中去讨论、指导。(4)精讲点拨,归纳总结——讲教师该讲的

对学生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和难点,教师可采用两种方式处理。一是点拨,让 疑点不同的几个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也可以采用“学生教学生”的办法,让已经解决问题的小组的学生当老师,面向全班进行讲解,教师适时点拨。二是精讲,教师要抓住问题的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从个性到共性,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和学生一道共同归纳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网络,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当堂达标,迁移训练——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

达标练习要限时限量,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收集学生答题信息,出示答案,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针对学生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矫正,进行效果回授,有必要时补充补偿练习。(6)课后反思,自我监控——撰写学习反思和教后反思

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反思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是有效性的六个有效指标之一。每天新课预习前学生要对当天所学知识进行书面反思性总结,明确掌握的和有疑问的,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巩固和弥补;进行教后反思,能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

三、只有思想上的统一才能带来行动上的一致

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是进盛中学教学的一条基本方针。但当前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师缺乏对这个方针的深刻认识,还停留在“时间加汗水”的做法上。应该说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我们管理者组织宣传方面的、有教师存在职业倦怠方面的、有老师教学方面的等等。本次“三环六步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行,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既是当前全面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对“三环六步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作用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层面都证明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应该不容怀疑。但在老师们当中对探究式与接受式,有模与无模等的关系还存在一些疑虑,制约着思想上的统一,有必要进行一下沟通。

1、探究与接受,仅是教学方式不同,不存在谁优谁劣。

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与学习者特点是影响学习方式多样性的主要变量,这些变量本身又由多个变量构成。学习目标包括身心素质的各个测面,如情感、态度、价值观、言语信息、智慧技能、操作技能、实践能力、创造力等;学习内容有学科之分语文、数学、外语等,有从知识形态之分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 识,有从信息加工方式之分的分析理解(认知性内容)、整体感悟(体验性内容)等等;学习者特点包括年龄、经验、认知方式、学习倾向性等等。学习目标的多面性、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和学习者特点的个别差异性必然导致学习方式必然的多样性。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是学习方式中的两种不同方式而已,接受性学习从目标看比较适合语言类学科、从内容看比较适合陈述性知识、从学习者特点看比较适宜已有一定相关知识经验的学生。多年的传统使得我们比较适应接受式教学,这样能够控制教学进度,控制课堂,完成教学任务。探究式对应的是学生的探究式学习,但我们往往认为是“花哨”的东西,只适合公开课、观摩课,它使我们控制不了进度,控制不了课堂,有时学生突然冒出的问题甚至让我们难堪,因而探究式教学并没有得到广大教师真正认可。但对于自然科学类学科、语言类学科某些知识的教学要想提高课堂效率还要靠探究式。

2、有模不能唯模,有模要走向无模。

谈到模式,有人就会认为是因循守旧,会认为教学将受到束缚,但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模式有时就是规矩。推行课堂教学模式对青年老师来说,无疑可以加速其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对有经验的教师来说,它给你树立了一个标杆,让你能有比较、能有反思,无疑对自身教学风格的形成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无模时要有模,有模到成熟阶段时不能唯模,要跳出旧模,形成无模也就形成了个人教学风格。

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也许我们始终只能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徘徊,然而,我们眺望着理想的高地,我们不屈服于现实。我们也会有暂时的休憩和沮丧,但我们永远怀着找寻精神家园的冲动,且行且思,渐行渐近!

三环六步课堂管理研究结题报告 篇5

宁阳第四中学 张丽霞

【摘要】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管理实施的有效性,是学校和教师都十 分关注的问题。本课题采用教学实验法、案例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对学校各学科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调查分 析,在课堂教学时间、课堂教学氛围、课堂教学评价等六方面进行 了有效的实践探讨,探索出一条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推广性的策略 和方法。

【关键词】 有效 课堂教学管理 优化策略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背景

目前,我们的教育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学的高耗低效,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苦,领导管得苦,而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发展和终身发展却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从教育内部来讲,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直接原因。教学效率与课业负担是一对孪生兄弟,课堂教学效率高,学生课业负担相对较轻,课堂教学效率低,学生课业负担则必然加重。新课程强调“建设轻负高效课堂”,其实质就是减少直到消除无效的教学时间,最大程度发挥课堂教学功能与作用,减轻学生学习的强度,提高课堂教学单位时间内的效率,达成育人目标。但是,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是传统课堂的革新与发展,由于受长期以来陈旧观念与思维定势影响,教师们观念更新需要一个过程,各种教学方法及技术运用也有一个实验过程,因此,新课堂上会现出传统课堂的积弊,也会有追求新意的浮躁,新老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有的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高耗低效”的问题,教师越教越苦,学生越学越累。先进的教育理念落实到自己平时的教学中还有一段距离,“轻负、高质、和谐”的教育理念还没被广大教师真正内化,并变成持续的教学行为,表现在教学上还抱着“熟能生巧”的信条,靠“磨”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不高。目前我们学校正以高昂的斗志,开拓进取的精神,向“轻负、高质、和谐”的“知名教育现代化学校”新目标迈进。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为深化“轻负高质”教学管理策略的研究提供实践基础和可资借鉴的经验,能丰富和发展有效教学理论。

实践意义:与教师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真正能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

本课题从研究的范围上看,着重从我校教学实际出发探讨有效教学问题,具有校本特色;从研究内容上看,本课题侧重于“教”的行为,着重探讨的是教师教学行为问题,从转变教师行为方面提出“什么是有效教学行为”,并解决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在研究的类别上,本课题属微观、应用研究,主要是借鉴相关理论指导行动研究,在行动中印证、丰富理论。有关小学生有效学习的理论和实践在国内外并不多见。华东师范大学的崔允郭教授在《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中,从宏观角度阐述了有效教学的理念和教学三阶段的实施策略,对本课题具有直接的理论指导意义。就国外研究来看,有效教学理念源于 20 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的提出也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它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的效益,即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我们认为,所谓有效,主要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果的唯一指标。在实施高质轻负的今天,讨论和研究如何促进教学管理的有效性问题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二、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2012 年 12 月—2013 年 1月)前期准备阶段: 我们健全了研究组织,学习了关于有效教学等理论。制定研究方案,并积极地向提出申报。

第二阶段(2013 年1 月—2013 年1月)具体分工阶段: 明确分工,制定计划。课题组成员根据分工明确职责,制订具体行动计划。

第三阶段(2013 年 2 月—2013 年 5 月)具体实施阶段: 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研究计划,具体分为三个步骤: 1、2013 年 2月-4月(1)定期学习实验理论;(2)根据具体行动计划,有步骤、有主题扎实开展实践研究活动,切实营造和谐校园,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每个内容都有阶段性(3)创设课题运行机制,保证课题研究有效有序进行。进行形式多样的实小结;践研 2 究,收集案例。2、2013 年 5 月上旬,进行小结、分析实施情况;对照研究目标,调整研究方案。3、2013 年 5 月中旬、下旬,根据调整后的方案进行又一轮的深化实践,收集实践研究的典型案例。

第四阶段(2010 年 6 月—6 月)总结阶段。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以研究报告、论文、案例集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并写出本课题的结题报告,邀请专家进行课题鉴定。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与结果

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六个策略对有效课堂教学管理策略进行具体实践:

(一)剖析导致课堂教学管理活动无效或低效的原因

课题组就学校的课堂教学现状问题开展了大量的听课摸查,从中了解教师的教学状况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2013年初开始,我们每个课题组员至少把本学科教师的课堂听了两个轮回。其中选择20节课例作调查研究。这 20 节课,每一节课后,上课教师、课题组老师都进行分析和反思,总结教师在课堂组织、课堂管理、教学策略等方面的有效方法,同时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通过大量的课例观摩和研讨,我们对各科教师的教学状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做了低效课堂教学理性反思与追因分析的总结梳理工作。我们整理出主要的课堂教学管理无效或低效的主要原因:

1、课堂教学时间管理不到位;

2、课堂教学氛围管理把握不够恰当;

3、课堂教学过程管理不够科学;

4、课堂中的突发问题处理不当;

5、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注意力调控不足;

6、课堂评价浮于表面,缺乏评价的策略研究。

(二)研究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内容与实施策略

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多种多样,组织方法灵活多变,本课题研究主要针对调查阶段发现的问题,集中研究五方面内容:

策略一: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策略优化 ①减少时间浪费:要提高课堂的时间效益,就必须建立合理的教学制度并增强教师的时间观念,将教师、学生可能造成分配时间的人为因素减少至最低限度,保障规定的有限时间落到实处,提高时间利用率。主要措施:教师前 3 分钟候课制、学生课前准备落实、课后不拖堂。②掌握最佳时域:据心理学研究,一节课学生的思维最佳时间是上课后 5-20分钟,这一时间段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最佳时域。要提高课堂时间 3 效益,就必须保证在最佳时域内完成主要任务,解决关键问题。当此时碰到课堂上的破坏情况,教师要尽快处理,切忌完全终止课程而去处理问题,那就会浪费你的宝贵时间。③信息量适中:课堂信息量过少,环节松散,会导致时间的浪费;信息量过多,密度过大,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效益低下,也是浪费时间。因此,教师要做深入细致的分析,保持单位时间内适度的信息量。④提高学生专注率:提高学生的专注率,一是要抓住可教时机及时施教,二是选择恰当时机处理学生行为,防止出现破坏课堂规则和形成冲突的情境。⑤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多种媒体(黑板、投影、音像等),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讲述、交流、训练、合作等),不停地刺激学生的不同感官,让大脑不同部位的细胞交替兴奋,使大脑在 40 分钟之内始终保持兴奋状态,从而提高课堂单位时间的效率。

策略二:有效的课堂氛围管理策略优化 课堂氛围是一种心理背景,是教学的软环境。良好的课堂气氛对学生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不但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而且还会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功能,直接影响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的积极性,影响课堂气氛,进而影响教学效果。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理解、关心、尊重学生,能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教师,乐于听取教师所提出的指导性意见。其次,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同伴关系。学生群体中同伴间的交往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影响,从而制约了课堂管理效果。良好的学生关系能使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②有序:有效的课堂管理,也是建立有序的课堂规则的过程。一方面,教师要适时地将一些一般性要求固定下来,形成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并严格监督执行,让学生明确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另一方面,还要在让学生了解其规范的同时,使学生逐步形成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将规范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准则。③教师主导: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能够有效地组织课堂。可以轻轻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就能使乱哄哄的课堂瞬间安静下来,能够用自己的良好威信影响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给全班学生以积极的情绪体验。

策略三:有效的课堂教学过程管理策略优化 加强课堂教学过程的管理,并使之相互有机衔接,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管理质量很有意义。一般说来,一堂课的课堂段落大致可分为候课、导入、课中、结束几个部分。①候课:候课是教师课堂活动的预备状态,指教师课前几分钟在教室门口或教室内等候上课。研究表明,候课具有积极的意义。在领导巡视的表格中,教导处专门设置了检查时否候课这一项,通过检查发现,教师及时候课的,学生进处状态就快。②导入:导入是一堂课的开端,它主要起着集中注意、酝酿情绪和带入情境的作用。导入的类型很多,研究中倡导简洁、高效的导入方式,杜绝在导处部分绕来绕去,浪费时间。③课中:课中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段落,课堂教学的目标、任务、内容主要在这一阶段完成。因此,管理好这一段落,对于提高课堂管理效益,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有重要意义。这一阶段的管理尝试把握好以下两点:一是要认真讲清楚教学的每个环节。二是要善于处理偶发事件。

策略四:有效的课堂教学问题管理策略优化 在课堂出现问题行为应该是一种正常的课堂态势,不可回避,且应合理、科学地处理好,尝试研究运用以下几种方式及观察其有效性: ①冷处理:在课堂上遇到突发问题,教师应冷静分析,泰然处之,予以“冷处理”。如上课铃响后,老师走进教室,却发现教室里十分混乱,可采取“以静制动”的办法,用一种平静的目光扫视学生一周,或者在黑板上板书醒目的课题,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学生转瞬就会各归原位,安静下来,恢复教学秩序。②奖惩分明:就是形成一套长效的奖优罚劣的措施,树立正气,激励积极力量或行为,抵制消极因素,并长期坚持,形成制度。这要以奖优为主,罚劣为辅。奖励以精神奖励为主,如口头表扬,增加操行分等。③动作提醒:课堂上学生出现做小动作、接话茬、喧闹、等违纪现象,教师理应当机立断处理。不过,教师应当慎重地考虑学生的情感和自尊心,采用旁敲侧击的方式,使对方知道他的行为已被老师注视应立即纠正。如盯他一眼,朝他点点头,轻轻敲击一下他面前的书桌,或站在他身旁略作停留,摸摸头等动作。通过微妙的方式把信息传递过去,这样,师生情感容易沟通,见效快。④间接提问:当学生不专心听讲时,教师可尝试可通过提问该生的同桌或近邻的同学来提醒和警告他,这样可以避免因突然直接提问该生可能引起的小麻烦,如因毫无准备而显得惊慌失措,答非所问,进而引起其他同学的哄笑,等等。

策略五:有效的学生注意力调控策略优化 学生的课堂注意状态直接影响着课堂活动效率和课堂纪律状况,调控学生注意的方法多种多样,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比较适用的有: ①声音控制:声音控制指教师通过变化讲话的语调、音量、节奏和速度,来引起和控制学生的注意。例如,教师从一种讲话速度变到另一种速度时,已分散的注意会重新集中起来。在讲解中适当加大音量,放慢速度,则可以起到加强注意和突出重点的作用。②停顿:在讲述一个事实或概念之前作一个短暂的停顿,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在讲解中间插入停顿,也可起到同样的作用。适当的停顿,可以产生明显的“刺激对比效应”,喧闹中突然出现的寂静,就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可以紧紧抓住人的注意。③变换教学媒体:单一的信息传递容易引起疲劳和分散注意,教学效率也容易受到影响。因此,教师根据需要适当变换教学媒体,通过图表、实物、幻灯、影视、电脑等多种媒体的交插使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获取信息,实现信息传递的多渠道化,不仅可以有效调控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度,而且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促进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④变换活动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变换一下课堂活动方式,例如,由教师讲变为学生讲,由静止的学变为在动手过程中的学,由集体听课变为小组讨论,等等。这些变化都会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强化学生的注意,激发参与的兴趣,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策略六: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策略优化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德国教育家斯多克说过:鼓舞。”因此,教师的评价是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催化剂,教师应不断丰富评价形式,发挥评价实效。评价的内容与方法多样,本课题主要研究教师引导学生对课堂学习表现进行评价。①即时性评价:教师如能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即时的评点,能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我们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即时评价。②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源动力。在学习过程中,安排一点时间让学生尝试评价自我,使学生对自己的表现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自己的表现做出判断,逐步由概括性评价向具体、客观的评价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意识,促进自主发展。③生生互评:学生之间开展评价是进行沟通交流的良好方式。正所谓当局者迷,旁 6 观者清,教师应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集体的力量和智慧,让学生参与同学互评,通过评价互相促进。④师生互评:师生互动评价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这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推进教学进程的重要手段。通过教师的评价引导学生关注课堂学习的过程,关注同伴的学习行为,有利于学生逐步养成主动参与评价的意识,逐步学会评价,提高认识,受到启发。二是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平等是增进情感、融洽关系的润滑剂,小学生渴望同学之间的平等 更希望师生之间的平等。老师与学生互换角色 教师处在学生的地位上听学生评价学生在欣喜之余更多的是快乐,他们一定会抓住机会 好好地表现一番,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管理的实效性。

(三)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实践活动反思

为推进在效性的课堂教学管理,课题组先在实践层面进行策略研究,再对开展活动的实效性进行反思。课题组成员坚持每月一次的研讨活动,为验证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的有效性,经常通过理论学习、教学实践、相互借鉴等方式进行教学反思。

1、在理论学习中反思 课题组成员依托学校每周学科大组的教研活动集中,组织一次集体备课或理、论学习的教研活动,学校订阅了大量的学习资料如《人民教育》《中小学教学与研究》,教师们在一起学习和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等,共同探索教学规律,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自觉地运用理论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

2、在教学实践中反思 ①反思成功可行之处:任何一个实践活动都有精彩之处,教师把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坚持把这种成功之处记录下来并长期积累,供以后参考和使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完善,推陈出新。②反思失误不足之处:无论教学活动的设计如何完善,教学实践多么成功,也难免有疏漏之处。我们经过冷静思考、认真反思,仔细分析,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以免重犯,使之成为以后的经验教训。③反思学生见解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及时观察和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把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以利有针对性改进教学。同时,学生在课内外活动中发表的独到见解,常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我们及时记录在案,师生相互学习,实现教学相长。

3、在相互借鉴中反思 学校教导处分学科每周组织一次研讨性的教研活动,课题组教师借机互相听课、说课、评课,研讨各自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困 7 惑之处和成功之处。每次做到有发言有记录。每位教师对每次的教研活动都要进行研究、思考、探讨,用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并根据自己学生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进一步精心设计教学实践活动,做到设计的活动具有关联性、可操作性、多样性、开放性等。

四、研究成效分析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研究,证明我们提出的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研究是可行的,同时也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一)教师方面的收获

首先,课题组教师教科研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围绕本课题的研究,老师阅读了大量相关的理论著作,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素养。自课题申报以来,参与研究的教师结合教学实践,撰写了教研论文、案例和课题,第二,教师的课堂观念有改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有提高。教师的课堂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实施,许多教师不仅在心目中有了自己的好课观,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课堂教学中的低效因子,明确了自身努力的方向。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变得驾轻就熟,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如本人参加了胶南一中送课活动中,采用三环六步教学模式和管理思路执教的《有机物结构的测定》胶南一中获众教师的好评。

(二)学生方面的收获

首先,研究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学生上课注意到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保证。该课题的研究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课堂注意力的集中,课堂学习效果的提高,学习能力的提升。第二,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课堂效率的提高,教师观念的转变,带来的是课堂完成作业时间增多,课堂作业时间得到有效保证,学生课外的作业时间相应减少。学生上课认真了,学习的有效性提高,也就减轻了课后重复学习的时间,学生的课业负担自然减轻。

五、今后努力方向

虽然课题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索,如:有效课堂管理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如何大面积提高各学科课堂教 8 学的有效性?如何利用我们的研究成果,让其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效益,还需要作进一步研究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接下去要努力探究的内容。

六、参考文献 《走进新课堂》朱慕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新课程中教师的发展》 田慧生 远方出版社 3《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傅道春 世界知识出版社 4《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5《新课程教学设计概论》张学斌编著,辽师大出版社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于向东、苑德庆、董馨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三环六步下的历史学科教学体会 篇6

三环六步是我校为落实新课程理念,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实施有效教学而推行的课改实验。即把上课分成三大环节和六个步骤。三个环节包括:自主合作、展示点拨、巩固检测,六个步骤主要有:自主、合作、展示、点拨、巩固、检测。前三步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后三步通过师生互动,主要传授知识与技能,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情感培养和价值观引导,以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历史教学采用三环六步方式起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下面简单谈谈我的体会:

1、学生变得主动了,变得大胆了。

在三环六步教学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改变过去学生跟着教师转的被动局面,学生学得主动而灵活,由过去的苦学变成乐学。由过去的课堂上不愿发言到抢着发言。我在《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的教学中,设计了“假设在东京有一个六人家,夏日晚饭后,他们一般会做些什么呢?”的实践活动,同学们六人小组便讨论开了,确定主题、分配角色,各组同学争先恐后上台表演。有下棋的、看戏的、喝茶的、闲聊的,还有请邻居共享美食的,一时间课堂气氛达到了一个高潮。同学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这么大胆主动,这

是过去不可想象的。

2、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

没有了“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已从过去的注重老师教,转到了注重学生学。师生互动、学生间的互动成为课堂活动的主旋律。教学中我经常会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他们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学习热情高涨,使学习成为充满乐趣的事。

3、师生关系更和谐了

三环六步教学中,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同样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教学中师生关系开始变得民主、和谐、平等。在这种关系中,师爱的作用是伟大的。爱是无声的语言,爱是最美的教育。随堂潜入课,润心细无声。教学中我尽量使用鼓励性、发展性、启发性的语言,与学生们平等对话。用真情点击孩子心灵的鼠标,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自尊,促进学生产生最佳学习心态,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实现自我调控。如:面对初一学生手忙脚乱不会学习历史的状态时,我引用印度诗人的:“播种一个信念,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播种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的教育规律诗,与他们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谈心对话,并介绍一些学习历

史课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信,使全班学生信心倍增、精神振奋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由此可见,教学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生命的对话、宽松和谐课堂氛围的营造和民主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三环六步教案 篇7

三环六步教学法符合信息技术课程新课标的要求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强、创造性强,具有鲜明的时代发展特征的课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获取知识和技能是教学的关键。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交流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会整理、加工传递并表达信息,最终实现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的终极目标。

我校的三环六步教学法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凡能让学生自学的内容,尽可能让学生自学;其次是提倡学生之间互助学习,共同提高。这一理念与信息技术教学理念不谋而合。

因此,三环六步教学法既是基于我校学情的最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也是适合信息技术新课标要求和信息技术课程新理念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环六步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我以黑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六课《Windows7的磁盘维护》为例,谈谈这种方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1.课前环节(预习)

在课前我仔细研读、分析教材,设计好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并根据本课内容要求和学生学习情况设计A、B两个思考题,同时要求学生登录教学网站、阅读资料、回答思考题,使他们认识到磁盘维护和清理的重要性。

2.课中环节(学习)

(1)导入新课,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1利用Windows7自带的系统工具中的磁盘清理程序对磁盘分区进行清理。2利用系统工具中的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对磁盘分区进行磁盘碎片清理。

(2)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遇到疑难问题与同组同学研讨共同解决。教师巡视,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3)练测拓展、合作探究。要求学生先完成两个任务“利用磁盘清理工具对其他分区进行磁盘清理”以及“利用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对各个分区进行磁盘碎片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磁盘碎片整理。最终明确“磁盘清理”和“磁盘碎片整理”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最好先进行“磁盘清理”。

(4)展示评价,达成目标。由各小组推荐代表对各自的思考进行总结,明确收获与问题。

3.课后环节(跟踪记录)

1)填写好上机记录。

(2)完成导学案。

三环六步教学法的成效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最初使用三环六步教学法时,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些不适应。以前上课时总是教师先用大屏幕讲解和示范,对重点和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反复强调和演示,然后学生依葫芦画瓢进行操作。虽然课堂进行得很顺利,学生少走了很多“弯路”,但是学生始终处于简单的模仿和识记这样低层次的阶段,这样的课堂,教师只注重了怎样教,却没注重怎样启发学生思考和自主探索,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使学生的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培养。

用三环六步教学法改革课堂教学后,最开始我坚持A、B级任务和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C、D级任务能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决,不能自己解决的就小组讨论解决,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就全班同学一起讨论解决。到后来,学生再遇到难题甚至不再找老师,直接去请教班级里的“电脑大虾”,这种“大虾”帮“小虾”的风气已获得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教师被解放出来,从而有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如何开发、激活学生的潜能等更深层的问题。

三环六步教案 篇8

关键词:“三环六步” 英语课堂 实效性

我校推出“三环六步”教学法以适应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三环”,即“课前、课上、课后”;“六步”,即“预习新知一出示目标一自学教材一探究研讨一达成目标一跟踪辅导”,简称“预习、示标、习标、研标、达标、跟踪”。下面就是笔者在英语课堂上实施“三环六步”教学法的一些具体做法。

第一环节:课前,即预习

预习环节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导学案。制定学案既要体现新课标对英语教学的要求,又能结合学生实际水平,难易适中。学生在课前以导学案为指导,自主完成简单习题,为课上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做好前期准备,使课堂学习能有的放矢,并升华到另一种层次上去。

第二环节:课上,其分为四个步骤

课上环节分为四个步骤:

1.示标。根据课题知识点,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在上课时出示给学生,强化学生预习时的印象。

2.习标。在本阶段,学生以学案上的提示、习题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托,以学习小组自学讨论为手段,积极复习巩固旧知识,学习掌握新知识,在交流汇报与教师质疑的基础上完成学习目标。通过学生自读,自主寻求答案,使学生对课文有进一步的理解。

3.研标。这一环节是整个课堂的关键环节和主体环节,通过学生学习小组讨论完成探究问题,然后每小组派出一至两名代表,向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展示和讲解。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锻炼了表达能力,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锻炼了口语能力,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可对小组合作的捆绑评价方案进行完善。这样可以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把个人竞争变成小组竞争,促进优生带动学困生。评价内容主要包括:预习、词汇、句型、课堂表现及作业情况五大类。这些情况的统计以打分的形式为主,老师每节课结算小组总分。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谁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小组的分数有所提高,增强学生荣誉感。

4.达标。教师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编好练习题,检验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强化记忆,巩固知识。

教师课前要把握教材,对教材的相关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串联,教师通过一些提高性的讨论题、思考题,来强化教学的重点、难点,对学生暴露出的薄弱环节讲评时要重点解决,查缺补漏,以达到强化巩固的目的。同时引导学生结合老师所讲内容和讲授思路,将所学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拓展视野,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三环节:课后,即跟踪

课后作业不只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追加,而且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扩展和深化,是学生对知识的温习和应用以及学生能力提高的手段和途径。因此,作业的布置应当要遵循几个原则:

1.及时性。课后作业的重要功效就是及时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同时为下节课学习新知识做铺垫,使课后作业能真正起到及时巩固、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三环六步”教学模式中,我们依然提倡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先进行同伴讨论,然后再独立完成;也可以先独立思考,再与同伴交流探讨。

2.针对性。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有明确的目的,即要能检查教学薄弱环节,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基础知识,又能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所以作业的布置既要有计划性,使教学内容有机地结成一个整体,针对性。

3.层次性。三环六步教学法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因材施教,作业布置也是如此。教师所设计的作业对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不能搞“一刀切”。要尽可能地利用每个学生在兴趣、动机、意志、能力、思想品质等方面的优势,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的特点,促进其知识的巩固与增长。

上一篇:铁罐如何消失范文下一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认识时间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