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个性化作文(共8篇)
浅谈小学生个性化作文 篇1
浅谈小学生个性化作文
作文作为一种精神劳动,其缘由发韧于个人的精神需要,即有话想说、有情要抒、有理要辩、方能成于思而形诸于文。小学生刚刚接触写作,就像刚学步的孩子,走得摇摇晃晃,容易摔跌打滚。那些在父母呵护下学步的孩子虽然最后走的稳稳当当,但动作往往没有靠自己摸爬滚打学会走路的孩子来的灵活敏捷,小学生作文也应该像小孩“自由学步”一样。让学生自由作文以培养学生的作文个性化。
一、放低要求,从说话开始
学生刚学写作文,能写,愿写已经很不错了,本来都很幼稚的心灵,学的东西不多,你非要他注意怎样选材,怎样立意,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突出中心,就好像栽下的树,都不知道能不能成活,你还每天去摇一摇,再拔高一点,再怎么有生命力的树也很难成活。实际上,小学阶段,初学写作时应大胆地“放,”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随意发挥,不拘一格,甚至可放低要求,从说话开始。小学生对讲故事、听故事是非常有兴趣的,把作文课上成说话课,让学生把所接触的一切、看到的、听到的、亲身实践及感受到的说出来更容易。同学之间的交谈、老师的讲课、父母的叮嘱、上学路上的风景、电视上的新闻广告、愉快的球赛、欢乐的节日、和同学们的争吵、心中的委屈、一次游戏、一次冲动、一次体验、一阵风、一阵雨、一张照片、一个过客、一次电话、甚至梦境、想像中的情境等都可以作为说话的内容。让学生把已知的信息通过说话进行加工整理,难道不就成了今后作文的内容吗?
二、善于表扬,建立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在作文教学中,师生应共同创设一个允许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空间,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保持一个良好的个体心里状态。为此,师生之间首先要有民主平等的良好关系,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个性心理,尤其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和自信心。师生关系越民主、越平等,越和谐,学生的个体意识就越强烈,个性化作文教学的人文环境就越充足,越宽松。对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化追求,即使暂时并不完美,并不成功,教师也要及时关注并继续寄予厚望,允许学生在作文个性化的发展进程中出现问题乃至偏差,而不要因噎废食。
表扬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写作。学生有了写作兴趣,就能顺利闯过些难关。如果我们对学生期望过高,教学求成心切,总希望学生进步快些,那就永远看不到中下层学生的点滴进步,不能及时对他们取得的进步进行肯定,更不会体谅这些学生难处,使其得到应有的指导。学生辛苦的劳动得不到关注甚至换来的是白眼,劳动者只好逃避劳动或者应付劳动。作文本来就是很劳神的一件事,对学生辛辛苦苦交上去的作文,教师多给一些表扬,又没有多付出什么,为什么就这么难做呢?这恐怕与老师习惯以自己的眼光来要求学生,习惯以报刊登载的范文的标准来要求学生有关。这实在是和学生过不去,也是和自己过不去。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做好的办法是多发现学生在写作中的点滴进步,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只有这样,写作教学才能收到最佳效果.三、寻找阅读教学与个性的切入点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其经历、性格、教养及写作水平各不相同;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写作能力发展的起点、潜力和追求彼此各异;然而他们的生活却都是丰富多彩而又各具特色的。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尽量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关注那些沉默寡言的学生,自卑感较强的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个性心理,以合作与交流的方式倾听他们的看法。我们逐渐发现,环境影响不同,家庭背景不同,阅历喜好不同,思想成熟的程度不同,学生作文的个性化指向也明显不同。那些农家孩子对放牛、割麦、受稻子有话可说;城市的学生对电脑等一些电器感兴趣。有个男孩联系自己父母的实际,对下岗再就业滔滔不绝;有的同学一提起足球,简直就像换了一个人-------了解了他们熟悉的生活,在以“我的生活”为话题的作文中,他们果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个班三十多篇作文就像三十多朵鲜花各呈异彩。一次作文教学活动就激发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这样的作文,因学生的个性差异而表现他们作文的个性追求。
四、课内外结合、个性化阅读
生活是文章的基础,文学是影响人的理性和意志的有力工具,学生在个人生活里所接触到的,在阅读中体会到的,必然都对学生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目的地开展社会实践,更能突出儿童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的思维才能产生飞跃,获得的思想情感能刻骨铭心。如我所带五年级环保活动客,在我召开全班会议,号召学生开展争当“环保小能手”活动后,班级学生立即组织了各种小队,环保宣传小组,红领巾扫把小队等等,在两个星期里,学生们利用休息时间开展了一系列的环保活动,活动之后,学生有了各自不同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也写了异彩纷呈的个性化作文。其实,生活和阅读都是作文立意可或缺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做基础,就很难从阅读中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心得;没有一定量的阅读面,也很难对亲身经历的生活中产生专我所有的感受,这是因为我们阅读的东西,无一不是作者从自己和他人的生活中提取出来的。因此,从阅读入手培养学生作文的个性化发展,那就要从个性化阅读抓起。学生个性的差异和趣味爱好的多样性、决定了他们喜欢阅读不同风格的文章;不同风格的文章又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影响,这些影响会渗透到学生的写作中去。学生的阅读面越广泛,这种影响越大,渗透越深,其写作个性特点也鲜明。我曾尝试把班上学生分成若干阅读小组,每小组 3 —— 4 人,在要求学生多在课外阅读时,我并没有要求和规定看那一类的书,而是让学生由着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自由阅读,阅读的体会可以书面表达,也可以在小组里口头语言交流。学生逐渐爱上阅读,阅读面越来越广,积累的词汇、语言越来越多,也能初步运用阅读中获取的知识和体会了。
浅谈小学生个性化作文 篇2
写作活动, 是充满人性美、充满快乐的情感体验、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失落了学生个性的作文, 是没有灵魂的作文。
其实, 小学生作文做到个性化, 应当不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因为每个孩子本来就有着独特的个性, 就像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外貌一样。小学生年龄虽小, 但他们的内心世界的丰富不亚于成人。, 小学生的作文不难回归到抒发个性、自由表达的本真。这也是时代的召唤,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如何使小学生的作文达到个性化呢?
一、找准定位, 创设宽松自由的作文教学的氛围
古人有一种很好的写作理念, 认为写作应该从写“放胆文”起步, 逐渐过渡到写“小心文”, 即在学习写作的初始阶段, 不必强调种种规矩。应让孩子放胆去定写。就像初学走路的婴幼儿, 首先是让他有迈开步子、自己走路、不要人扶的勇气, 这时候什么走路的规矩和技巧对他来说毫无用处。因此, 在低年级不必过于强调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差异, 应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 消解写作的神秘感, 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我手写我口”。
二、开放时空, 寻求广阔灵活的作文教学的渠道
1放飞想像与幻想, 让学生享受习作的乐趣。
作文的过程, 其实就是一种创造的过程。而人类的种种发明创造无不经过想像而产生。
作文需要想像, 而小学生正以想像见长。所以, 作文起步教学必须基于此而顺于此, 引导学生朝着“在作文天地无拘无束地放飞创造和想像”的方向起步, 而不是一开始教学, 就让他们走进模式, 走向技能, 放弃自己想像的自由和权利。
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 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 想到地面下的情形, 想到花卉的用处, 想到昆虫的语言, 他想飞上天空, 他想潜入蚁穴。”学生的想像之鸟一旦高飞, 脑中就浮现出新颖、生动的意象。每写一次这样的作文, 想像力便得到一次锻炼, 生命体验便得到一次拓展, 创新的萌芽便又一次破土而出。想像能力是构成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爱因斯坦就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在习作指导方面, 我逐渐转变了重心, 重点不再是指导学生该怎么写, 不该怎么写方面, 而是激活学生的生活“储备”, 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打开他们的话匣。少了限制, 少了要求, 尊重学生的第一感触、第一想法、第一体验, 真正地把主体地位让给了学生。这样以来, 学生的习作才是鲜活的, 充满个性的。
2关注生活与积累, 让学生的“平时练笔”成为一方乐园。
我们都知道, 教材中设置的“口语交际与习作”, 是按一定的系统、写作知识技巧布点设计的, 单靠这一些训练是很难达到教学目标的。写作的技能技巧凭借一两次训练是很难形成的。丰富的知识、经验、阅历、感受, 才是写作最重要的根基。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大量阅读, 多渠道大量地接收新思想、新信息, 留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随信息不断地积累和内化, 学生思想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 写作起来自然会越来越兴致勃勃。
我们十分关注学生的生活与积累。写作训练的重心从课内移向课外, 与课堂作文相比, 我们更注重学生平时的练笔、日记、周记等。让这一片园地成为学生“袒露童心”、“体验童趣”、“抒写童话”、“释放童真”的乐园。在这一片乐园中, 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与积累、个性与特长, 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想写多少就写多少, 想什么时候写就什么时候写。把写作的自由与权力还给学生, 让学生体验写作的自由与快乐.
叶圣陶老先生在《文章例活》的序中说:“生活就如源泉, 文章犹如溪水, 泉水丰盈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因此, 教师应走进学生的生活, 在生活中寻找素材。问问学生吃的、看的、想的什么;看看学生穿的、玩的、用的什么;听听他们谈的、叹的、唱的什么。作文的题材就会取之不竭, 用之不尽。
3尝试综合, 跨学科作文的探索。
生活中处处是语文, 学习中处处是作文。作文教学可结合在各科的教学之中。如:指导学生给自己的美术作品写说明, 给自己的电脑作品写设计意图说明, 给他人的作品写鉴赏;数学学习一得;在常识、生活与活动、思想品德等学科中更是蕴藏着无究的写作素材资源。
三、优化评改, 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我们追求学生作文的“个性化”, 首先我们对学生习作的评改必须具有个性化, 必须下大力气改变“学生写, 教师改”这种传统单一的评改方式, 可以尝试使用师评生改、集体评改、学生互相评改、学生自我评改、“诊断式评改”、“鉴赏式评改”等多种形式。逐步培养学生自我评改习作的能力。
每篇习作, 都是学生通过辛勤劳动换来的, 故而, 评改过程必须坚持鼓励为主, 多发现一些闪光点, 对于文中的一些问题应采用“商量”的语气, “合作”的办法来解决。
浅谈小学生个性化作文 篇3
【关键词】小学生 个性化作文 兴趣 生活
一、低起点要求,练习口头说话
我从教二十多年来,大多都是教三年级到六年级的班级。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小学生作文的确很难教。特别是低年级刚过渡到中年级的学生,连围绕一个内容说一段话还说不好,就要写400个字左右的作文更是难上难。作文中心内容不突出,错别字相当多,病句多,句子不通顺,乱七八糟,老师批改作文很是难。每次布置作文或学校举行作文比赛,学生叫苦连天,老师帮修改很是头痛,作文中一大部分是老师帮修改的红杠杠。是呀,想起自己当年做学生时一提起作文就犯难,宁抄写10篇课文都不愿写作文。小学生刚学作文,能写、愿写已经是很不错了。本来心灵幼稚,学的东西不多,你非要他注意怎样选材,怎样立意,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突出中心,这有拔苗助长,不太切实际。小学阶段,初学写作时,应大胆地“放”,让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想怎样写就怎样写,随意发挥,不拘一格,放低要求,加强从口语训练开始。现在的教材编写就是很好,每个单元都安排有个口语交际训练,符合时代要求。我们教师应充分地利用好这教材,让学生回归到生活中,有意识地安排他们体验生活,做些自己喜欢的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或公益活动,比如看电视新闻、听或讲故事、打球、做游戏、诉说心中的委屈等,把自己所接触到的一切,看到的、听到的,亲身实践或感受与同学交谈,这就是一种作文。
二、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只有建立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消除害怕老师的心理障碍,把老师当作他们的知心朋友,愿意亲近,有什么话才愿意跟老师说,老师才会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知道他们在想什么,老师才会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老师还要善于保护学生的个性心理,尤其是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个性意识就越强烈,个性化作文教学的人文环境越充分、越宽松,学生在作文中更会表现出个性化的追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点滴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多推荐一些优秀作文上学校光荣榜或校刊,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作文。对学生习作不足的地方,不能以范文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对作文只写得几句的同学,老师不能施学生以白眼,甚至讽刺、挖苦学生,说些“仅写得几句话还狗屁不通,错别字连篇”之类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要学会体谅学生作文的难处,多关照和鼓励,多给予指导,这样,学生才有信心向前迈步,练好习作。
三、整合资源,强化指导
习作指导是习作教学的关键环节。指导的目的是为了整合信息资源,帮助那些有素材但不知道怎样建构以及缺乏素材的学生重温或再现真实的生活情景,挖掘写作信息,构建写作框架,搭建写作平台,实现学生有感而发、有感而作的写作激情。
(一)生活就是作文
叶圣陶曾有一句名句:“作文必有可写之材料,材料之来源为真经验、真知识、真感受。”一个人生活的范围越宽广,接触的事物就多,生活的阅历越丰富,也就能见多识广,对事物更有深刻的认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注意作文生活化,引导学生多参加社会生活,体验生活,才可能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注意有意识地鼓励、安排学生做力所能及的事,如为父母分忧,扫扫地、洗洗碗、学做饭、炒菜、整理内务、学洗衣服,为父母倒杯茶、锤背、洗脚等,或帮助邻居老人做事,搞好邻里关系,体会劳动的辛苦和快乐,感受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这样,学生写作文就有内容可写,有感而发了。
(二)多接触生活、体验生活
社会生活就是一门艺术,是永远读不完的书、花筒,你要多去接触它、体验它,才能感悟到它的色彩斑斓。我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生活实践,利用双休日,让学生自己上街去学买菜,初步了解市场行情,看到蔬菜品种繁多,物质极大丰富,感悟到市场的繁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人们带来了幸福。学生通过实践学会买菜、学会砍价,从中互动交流,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把这个素材加以整理,把自己听到的、见到的、感受到的先说一说再写下来,就是个很好的作文素材。
(三)创设氛围,乐于感悟
喜欢各种活动和游戏,是小朋友的天性。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安排一些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课,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活动的内容。如掰手腕、单人拔河赛、人体摆字游戏、单手拖乒乓球、安全知识竞赛、环保小卫士、危险逃生演练、小记者采访团等富有现代创意的活动,使学生人人乐于参与活动,在乐中学、学中悟,各种能力得到了锻炼,然后再以小作文或日记的形式把活动过程和參与活动的感受写下来。这样,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得到充分的展示。
总之,老师要以学生为本,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恰当地运用适合学生的作文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就会不断地把作文写得立意新颖、有声有色、生动有趣、形神兼备。
【参考文献】
浅谈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 篇4
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且对教学活动起着明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因此,备课时,教师要在教学大纲总体目标的指导下,根据学生个体的情绪、兴趣、思维、意识等方面的差异,准确把握教材,制定出适合本节课各层教学的多元的、有差异的、具体可行的目标及教学方法。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他们跳一跳,摘果子;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求掌握教学要求中最基础的内容。如:教学第五册“两步应用题”时,我制订了以下三个学习目标。
1、了解两步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两步应用题;
2、能灵活解答稍复杂的两步应用题;
3、能运用两步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目标一是每个同学必须达到的最基本的要求;目标二和三是针对中等生和优生而设计的。这样,使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一、教学理念现代化
建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是教师实施个性化教学的重要依据。我认为,更新观念必须增强两个意识。首先是服务意识。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者服务学生,旨在点拨、引导,创设情境,必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湛的教学艺术、科学的教学方法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探究、获取知识,学会思维。教师树立服务意识是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科学定位,有利于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其次是实践意识。注重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教学归濮于实践,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活基础。
二、学习方式多样化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外向型的学生开朗、活泼,喜欢请问老师,愿意和同学交谈,发表意见坦率,适合集体学习,便于解决疑难问题。内向型的学生情绪稳定,喜欢独立思考,注意力较集中,一般不喜欢集体学习。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着很大差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认知方式的长处、兴趣或学习偏爱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让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都有充分发挥自已的才能的空间,以适合自已的学习方式去学习。
如:乘法口诀的学习,有的学生擅长记忆很快就背出来了;有的学生长于推理,速度上可能会稍慢一点,但能推算出下一句口诀;有的学生反应慢可以推到明天。再如四年级角的初步认识,学生知道了角的概念后,让学生讨论角大小到底与什么有关呢?有的学生用两支铅笔组成一个角后,再旋转其中的一支铅笔;有的把两根小棒订在一起演示,有的学生用手指拼凑出一个角,从而得出结论。尊重学生独特的学习方式,既让不同个性的学生成了学习伙伴时,确定了让学生进行讨论形式学习,又愉快地开展数学学习,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作业布置个性化
在我国传统教育“刺激———接受”的模式下,小学的大部分数学作业是学生被动完成的。因为教师要求做,学生才完成。而教师的批改,因为时间紧,大部分作业也只是简单机械地打“√”与打“×”。于是作业“多、空、假”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严重地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本应该用在学习他们感兴趣、有意义的事情上的时间,被许多重复作业无情地夺走;教师把本应该放在教学研究与备课上的时间,全花在了学生作业的机械批改上。这是一种低效的劳动,毫无疑问应该改进。如何改进呢?首先作业的形式要多样,体现层次性。可以是分层作业:教师以学生为本,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就是把过去同样内容、同样标准、同样模式、同样分量的作业改为A、B、C三种难度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也可以是弹性作业:就是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先向全班学生提出一种共同的最低层次的作业要求。学生在完成这个基本作业要求的前提下,无论在作业的数量、难度,还是在完成时间等方面都允许他们自主选择,有一定的弹性。弹性作业的最大特点是教师对不同学生完成作业的数量、难度和时间等方面的要求具有较大的伸缩性。它实质上是一种自主性的开放性和作业体系;也可以是个别作业: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特点所布置的不同的作业,可以针对学生的优点来设置,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缺点来进行。
四、评价活动的人文化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又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又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因此,不同的学生,评价的标准、内容、方法也不一样。因为评价不是为了甄别,更重要地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找到一个孩子的优点,就是找到一个孩子的生长点”。实施个性化的评价,就是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进行富有激励性的评价。既要善于发现优等生的问题,又要尽可能地寻找到学困生的闪光点,既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期待和希望,又要帮助他们鼓起勇气,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的潜能,确立自己的发展优势,选择自己的最佳发展区,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一种获取成功的愉悦感,真正把学习数学作为一种精神享受。
教师在评价中要公正、合理,有激励性,要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关注个别差异,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要有意识地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留给学生时间和机会,让他们自评、互评。如上完一节课或一个单元,学生根据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进行自我评估,分析完成目标和未完成目标的原因,并对下节课或下一单元的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评价应贯穿整个活动的始终,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个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标准的评价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总之,数学教学个性化要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探索,它的内含十分广泛,需要我们不断总结,不断发现,渐次形成独特的教学经验,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
当前中学生数学个性发展存在的差异,有两点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一是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的差异,二是反映在数学学法上的差异。为了解决和缩小这些差异,我们应本着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的态度,提供适合每一位学生需求的数学教学服务。
缩小差异首先必须注重打好基础,这是学生发展的共性。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我们在平时教学中特别重视基础训练。要掌握知识就离不开训练,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操作训练和较充足的练习才能巩固知识和灵活地应用知识。近年来,我校坚持每年级都有周周练、周末练等练习形式,并坚决反对简单地重复,经常进行题组的变式练习。通过练习、反馈、评讲,学生进一步体会了知识的系统性及其相应的解法,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学习模式和思维过程,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缩小了学习程度的差异。
其次,我们十分注意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学课堂。尽管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但是当学生共同处在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学课堂中,就会在教师的引导下,使数学的课堂成为一个交流的课堂、活动的课堂。师生和生生间的互动作用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中自生地探索知识,并在探索中发展个性,缩小差异,提高素质。我们在教学中,采用“提出问题——集体探索——定向求解——认识深化——小结引伸”的课堂教学模式,也让存在客观差异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在共同探索中互补互助,共同提高。第三,我们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同时也兼顾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我们在校园网上建立了数学教师工作室,用以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将数学知识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利用网络,建立了网上数学学习的平台,实施具有针对性,能满足学生差异和个体不同要求的分层教学。
第四,我们坚持做好数学课堂的延伸工作。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对数学需求的不同要求说明数学课堂的延仲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探究能力,一方面对一些学有所长的学生在课堂同步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专题辅导,组织他们开展一些富有创造性的探究活动,满足他们更高层次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对一些学习上确实存在困难的学生开展一对一的针对辅导,消除他们对数学的惧怕情绪,缩小他们与其他同学的差距。
二、构建自主学习的机制,促进不同个体的思维发展
1、创设群体乐学的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让孩子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他们就能展示出充分的个性和惊人的创造力。数学教学的首要目标是让学生喜欢数学。而个人的情感体验只有在一个集体的氛围中才能得到保证和持久。让每个学生都喜欢数学,首先要营造一种群体乐学的氛围。
(1)强化教师的服务意识。
教育民主是教育个性化的前提。我们将师生关系定位为朋友和知己式的关系,教师要淡化控制的思想,强化一种服务的意识。我们力求做到:提高自身的吸引力。“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我们努力以自身对学生、对数学无限的爱来激励他们,以充沛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来感染他们。
(2)深入了解学生。
我们进行实验的第一步,就是设法走入孩子的心灵,主动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我们采取了作业面批面改的方法,既沟通了感情,又能当面给学生以鼓励,从而使他们自觉产生一种适当的期望目标,并由此而“追求胜任”。同时,我们建立了学生数学学习情况日记,运用卡片的形式,随时记载、收集、整理有关学生数学学习资料,力求走向孩子的心灵深处和思维深处。
(3)热情服务于学生。我们主动为学生购置、订阅一些数学书籍报刊。无论是学习好的同学需要提高,还是学习有困难的同学需要辅导,我们都主动热情地给予帮助。同时我们时刻提醒自己,我们给予学生的是帮助而不是教导,只有淡化教育痕迹,采取“无为而治”的非指导性教学,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倡导心理表达的充分自由。
在自由、轻松的气氛中,学生才能最有效地学习,也才最有利于他们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注意不给学生设置太多的框框,让他们心理有安全感,有心理表达的充分自由。我们倡导:
(1)“三个允许”:①允许学生的“答非所问”。其实很多时候,老师所认为学生的“答非所问”并非真的答非所问,学生的思维经常是多维开放的,而教师的思维有时却受着定势的影响出现单维现象。②允许学生“插嘴”。反思“举手”的行为,它强调一种规则意识无疑是对的,但它会导致学生很大的被动性,权衡利弊,我们认为只要加强学生尊重他人的教育,学生插嘴是完全可行的。许多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就是在“插嘴”中迸发出来的。③允许学生思想“开小差”。出现学生思想“开小差”的情况,一般有两种原因:或是教师不厌其烦地讲,学生听课无味,便进入了有趣的回忆或想象;或是学生出现了暂时性的思考目标的转移,也许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其他学生的一句话激起他们的创造性火花,他正沿着他的思维方向在进行思考,如是这种情况,应该是鼓励而不是去阻止。
(2)“三个鼓励”:①鼓励学生质疑。我们鼓励学生,自己有不懂的问题一定要及时提问,不能藏在心里。同时,更要敢于向书本、向老师质疑,不要迷信。教学《直线与线段》一位二年级同学质疑:“过一点怎么会有无数条直线?用笔去画,无论线多细,总有画满的时候。”经常地质疑,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更关键的是能养成孩子们的一种科学精神。②鼓励学生有不同思路。“谁还有不同的想法?”、“看谁的方法最巧妙?”是我们经常说的话。不管学生的思路如何,只要有不同想法,就该得到表扬,哪怕是为了“不同”而“不同”。当学生出现错误思路时,教师不可以断然否定,而是引导:“你能说说你思考的过程吗?有没有其他同学赞同他的意见?”③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思考。我们反对教师采用命令式的口吻:“现在请小组讨论”、“现在看书”。我们引导学生不要把注意力老是放在正襟危坐上,面临一个问题时,可以独立思考,可以看书,最好同桌或小组之间相互讨论,一切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但必须以不影响他人为原则。
3、建设班级的数学文化。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着一种数学学习的氛围和乐趣。我们采取的方法有:
①“每日一题”。由学生主动报名参加,想出或找出一道有一定的智力难度又贴近生活实际的数学题,轮流在一块小黑板上写出来,征集答案,答案纸放到墙右角的征答箱里。每月评比“最佳试题”和“最佳解题能手”。
②“数学小抄报”。也是由学生自愿参加,组建编辑部,定期出版,交流数学学习心得,介绍数学家的故事,宣传班级数学学得好的同学。
③“数学兴趣小组”。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兴趣组,二是互助组。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4、构建自主学习的机制
为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让每个个体都能真正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我们可以着重在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结构上下功夫。从教学程序上看,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可以有以下
几个环节:
(1)自主感知阶段。
课前尝试。为了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使他们在课外自觉地预习新知,我们可以改变原来的“巩固性家庭作业”为“尝试性家庭作业”。教师今天布置给学生的家庭作业,实际上是学生明天才要学习的内容。这样,聪明的同学通过自己的思考就能直接解答,中等水平的同学通过自学课本也能解答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尽管不能全做出来,但对新知识已经有所感受和思考。第二天早晨,教师挑选好、中、差三个层次的作业若干本进行分析,就可以了解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实际状态”而不是“应该状态”。
(2)自主探索阶段。
①以问题为中心。怎样让学生既体验到初步感知的成功,又能进一步地掌握新知,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出示一个或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试试看,自己掌握得怎么样了?”这里的问题需要精心设计,参照例题但不等同于例题,要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这样,我们努力使问题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现实性。我们呈现的问题应该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是学生非常熟悉和亲切的,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开放性。题目中的条件可以多余也可以不足,解决问题的途径可以有多种,答案不是唯一的。
探究性。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不是简单的设问。同时解决的方法不能简单的模仿和套用,需要学生开动脑筋,能激起学生主动地探究。
②引导学生主动建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相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力,努力让他们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每节课,都要留一定量的时间让他们探索。教师注重:
让学生自己“爬坡”。只有当学生遇到困难,“爬”不上去时,才根据学生的需要适当地加以点拔,教师的主要力气是花在学生何时需要帮助、需要怎样的帮助和如何帮助学生方面。
让学生相互合作。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每个学生自主选择,自由搭配,只要觉得在一起能够有效地合作,就可以呆在一起,小组人数也不作严格规定。
让学生体会数学的思考方式。面临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对其抽象并建立联想,看能否转化成一个对解决问题有用的数学模型,使其数学化。
③自主拓展阶段。
弹性练习。我们可用的做法有:
提供选择性的练习。每节课我们要精心设计练习题,力求体现质和量两方面的不同要求。一般包括放缓坡度题(A组)、基本巩固题(B组)和发展深化题(C组)。但我们很难凭我们的主观判断来确定哪个学生今天的学习效果好或是差,不能指令谁必须做哪组题,而是让学生随便选择一组去进行练习,一组做完了可以做另一组,这一组不会做可以做容易的一组,但每个人至少完成一组的练习。C组题注意要设计些多种方法解答的练习。
提供提示卡。提示卡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帮助性的,即连A组题完成都有困难的,适时的给他送上去一张小卡片,以提醒他,B组和C组的也兼顾到。这就要求在设计练习题时,心中就要清楚不同层次的学生会在哪里出现“认知卡壳”。另一种是发散性的,即连C组也完成的学生,给他送过去一张卡片,上面写上一两道发散性练习题,发挥他的潜力。
④课外延伸。我们认为,什么是数学教育的成功?学生在课外能用数学的眼光分析事物,能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这就是数学教育的成功。我们注重了数学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的研究:
在问号中下课。课堂教学既要切断“尾巴”——不能课内损失课外补,又要留有“尾巴”——把思考延伸到课外、把探索的兴趣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使知识得以验证和完善。这就要靠我们有意识地去引导,关键是让学生在下课时头脑中要有一个问号,要经历课堂教学中“问号——句号——问号”的一个过程。
自选家庭作业。我们的数学家庭作业除了少量必做的尝试性家庭作业以外,其他的采取自选的办法,可以做一些以巩固为主的家庭作业,也可以做一些兴趣题或思考题。
三、实施个性化评价,激励不同个体享受成功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又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又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不同的学生,评价的标准、内容、方法也不一样。因为评价不是为了甄别,更重要地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1、课堂教学中个性化评价。
不同学习个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个性化的。对后进生要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要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生要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例如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回答,差异是必然存在的。对优生,教师可以简单的一句话“很好”,“不错”予以肯定就行了,对“学困生”则不妨多鼓励几句,或者全班掌声鼓励。这样的评价不仅能鼓励不同类型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更重要的地张扬了个性化的学习品质——激励评价。我们要求自己一定要用赏识的眼光对待学生,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相信每个人都能学好数学。教学评价的功能不是要做“地秤”去秤出每个人的轻重,而是要做“加油站”,让每个人都能从中吸取动力,增强信心。要想一个同学的数学学得更好一些,我们就尽量多夸他在数学上的优点,哪怕是制造的优点,因为每个人都有追求胜任的心理。运用激励的评价方法,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数学学习的成功和愉悦。
2、作业中的个性化评价。
(1)运用个体内差异评价法。即以个体自身为参照点,淡化横向比较,注重纵向发展。我们感觉到这种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有利于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力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使自己不断地投入到新的创造活动中去。教师越是吝啬成功的激励,学生就越不会成功。
浅谈精品作文的个性化教学 篇5
作文不仅是人们用来进行社会交际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而且是衡量一个文化人的价值的重要标准。学生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在现代文苑中,写作基础理论堪称琳琅满目,作文参考书、资料,多如牛毛,让学生眼花缭乱,无从下手。而很多语文教师仍然对作文教学感到困惑、棘手。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缺乏作文教学的方法论的引导,导致作文指导、作文训练失去了针对性或有序性。鉴于此,探讨作文教学的方法,从理论上、实践上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人在30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结合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的体验,探索总结出来一套对学生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精品作文五步教学法,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迅速提高写作能力。并注重培养写作兴趣,使学生爱好作文。
精品作文五步教学法的主旨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精品作文五步教学法的核心是:个性化教学。
所谓个性化教学,它有两个层面:作文的个性化教学和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的教学。
作文的个性化,就是指在安全和自由的环境和心态下的真情实感的,在立意、拟题、材料、结构、语言、手法等各方面彰显个性的,丰富的、深刻的、有创意的、有文采的写作。个性化的作文,是在教师指导示范下形成的学生作文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我手写我心,是真情吐露,不是胡编乱造。第二是创造性。“作文(除一些实用文外),是不存在复习的。每一次新的作文都是一次崭新的创作。”创作,就要求新,就要不同凡响。简单地说,就是学生能自主地写作,写真实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有所创新。“自主”“真实”“创新”是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内涵。
自主,就是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不受过多的外部干扰;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真实,就是说真话,不说假话,就是自然。真话,就是写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看法,不是编造。,适当有些夸张、虚构、润色是允许的,但基本上应该真实。明白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创新就是大胆质疑,敢于突破旧的条条框框,独立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善于采用新的表现方法,具有新的风格。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旦被激活,就能闪现出耀眼的光芒。
要使学生的作文能够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或者学生能够游刃有余地运用不同的文学体裁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写出的文章有所创新。关键就在于教师的作文教学要有自己的个性。也就是说只有教师的作文教学个性化了,才可能有学生作文的个性化。才能让学生的作文上档次、出精品。
作文个性化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既是发展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完美人格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使其作文具备个性化的过程。
尤其是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更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使作文教学个性化。
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的教学。就是教师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需求、发展意向为基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寻找闪光点,发展智力,挖掘潜力,使作文教学个性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迅速提高写作能力,培养写作兴趣,使学生爱好作文。这是精品作文五步教学法的关键。
每个学生又都有迥然不同的个性特征。即个性差异。如有人爱动,有人爱静,有人爱文学,有人爱唱歌,有的学生喜欢模仿课文模式写作,喜欢用漂亮的词语描写,喜欢用感叹句式抒情,喜欢编造离奇的情节来解读生活,喜欢用怪诞的手法来描绘现实生活和未来的世界……这正如“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样,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个性。
切实把握好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依据,有针对性的实施个性化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热情,客观准确地把握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正确处理好顺应与引导的关系,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动机方面多下功夫,使学生的写作成为一种自主的行为。
精品作文五步教学法,是在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来的作文教学方法。它的教学思路是:
1、留住学生,吸引学生,使学生愿意来学习。
我们从事的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同公立学校的大班教学,有显著的不同。我们主要目的是在盈利的指导下,教好学生。同时,只有教好学生,才能更好地盈利。学生是我们服务的对象,是顾客,是上帝。只有留住学生,老师才有施展才华的平台。这就要求老师要迅速掌握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需求,投其所好,上好第一课。要吸引学生,使学生对老师感兴趣,对一对一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感兴趣,从而愿意留下来跟老师学习。
2、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使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信服老师,喜欢老师。
老师要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依据,有针对性的实施个性化教学。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有它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查漏补缺,它不是学校教学的重复,而应有自己特定的教法。对于同一个知识点,应采用不同于学校的教学方法讲解,尤其是不能重复使用课本上的例题或资料。现在的学生,生活丰富多彩,接受新鲜事物快,教师必须善于观察、熟悉学生。要出符合学生口味的题目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像这样的题目《我熟悉的一个人》就不如换个角度写,把题目改为《你猜猜他是谁?》、《你看看他像谁?》;写《我的ⅩⅩ》不如改写成《和ⅩⅩ说说心里话》《ⅩⅩ,您了解我吗?》等等。要让学生感觉到新奇,觉得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就是与学校不一样。让学生意识到这里的老师知识渊博,从而尊敬老师。还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活跃课堂。一堂课的时间较长,学生难以长期保持全神贯注,有时易分散注意力,老师要善于调控学生的情趣。适当的在课堂上穿插一些互动的小游戏、趣味的小故事、小魔术等来活跃气氛,吸引学生。但老师要注意掌控课堂。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
一堂课的成功,并不在于老师讲授了多少知识,而是在于学生接受了多少知识。切忌“填鸭式”教学,勿使学生厌学。
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寻找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会入迷,入迷了才会顿生灵感.有了灵感就想,想出框架就写,发现问题就改,偶得佳句就用.这样,“长期观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联想,妙手偶得之,一挥而就”.久而久之,写作就成了无形压力下的自觉行动。要让学生领悟到作文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还要不断的发展智力,挖掘潜力,使作文教学个性化。
3、征服学生,掌控学生,让学生钦佩老师。学生学习进步了,写作能力提高了,考试成绩上升了,学生和家长都会信服。那么,学生的学习行为就会完全服从老师的支配。这时,老师要有计划,有目标的进行教学。这是最能出成绩的时候,要把握好。要让学生感觉到你就是好老师。与学校的老师不同,你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迅速提高写作能力。适合学生发展。学生会明白适合自己的老师就是好老师。从而钦佩老师。
4、转变观念。将一对一个性化辅导的观点转变为一对一个性化教学;为学生查漏补缺,是学校大班教学的辅导,转变为学校大班教学是一对一个性化教学的复习巩固。当学生的写作能力到了中等水平时,可以给学生超前学习。要注意知识点,面的传授,能让学生明白,一对一的教学效果,优于学校教学。重点抓好课本的同步作文教学,让学生意识到学校大班教学就是一对一个性化教学的复习巩固。
精品作文五步教学法的内容:第一步,题目解析。根据题目或材料的要求,引导学生审题。共同探讨主题的创新。第二步,写些什么。指导学生根据主题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材料,表达主题。第三步,怎么写好。指导学生组织安排材料,探讨作文的层次结构,作文技法指导。第四步,赏析美文。引导学生阅读范文,能从范文中领悟到作文的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应用到作文中去。第五步,写作资料库。指导学生建立写作资料库。将范文中的好词、好句、好段,辑录到资料库。同时,又能将资料库中的好词、好句、好段灵活运用到作文中去。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在个性化教学的指导思想下进行的。其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个性化作文教学要因材施教,要循序渐进,要实事求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作文个性化能力需要慢功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放飞学生的心灵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要十分重视这个发展过程中的具体指导,要注重个性化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个性化写作能力。
浅谈小学生个性差异和因材施教 篇6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长是学校的一面旗帜。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而校长的领导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各方面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关系到整个学校教育教学今后发展的方向。从法律的角度讲,校长是一个学校的法人代表;从行政管理的角度讲,校长是一个学校的主管。特别是中心学校的校长,领导着全乡镇不同区域的教育,他的决策将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校长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喜厌好恶对全乡镇师生有着明显的导向作用。“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这句话说明了校长对学校的决定作用。所以我认为,作为一个城乡结合部的农村乡镇中心学校的校长,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强化自己的品质修养,立足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加强农村乡镇中心学校的管理,这样才能当好一个城乡结合部的农村中心学校的校长。
作为乡镇中心学校校长,下面我就加强城乡结合部农村中小学管理工作作一些初浅的探索。以工作实绩和亲身实践讲述我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与同仁共勉。
一、学校管理力求规范,科学高效
学校的管理是秩序,是规范,是硬件,是目标,是艰苦细致的日常工作。中心学校本着“要求规范,管理科学,运行高效”原则,围绕以目标管理为导向,过程管理为基础,情感管理为动力,质量管理为核心的思想,在不断补充完善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校长是学校第一责任人”的角色意识,明晰权责,实施校长负责制。坚持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落实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在教育管理中,紧紧抓住民主管理和依法行政两个重要环节。
为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效益,我做了一些改革探索:一是进行了以人事制度为主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尝试改革,制订了《学校人事制度管理办法》、《学校领导责任追究办法》、《学校领导作风要求》等相关管理文件。学校严格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各学校把校务公开当做民主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规定了校务公开必须具有的几个重大事项。一是学校购买各种物品、仪器要实行分层次公开制度,实行阳光作业,以防暗箱操作;二是对社会和家长关心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勤工俭学收支经费,以及“两免一补”、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费发放的情况公开;三是对与教职工切身利益有关的办学决策、教学改革方案、职称评定等随时公开; 四是对重大开支项目,如修缮费、行政办公费、水电费等按季度公开。一学年,中心学校、各完小、中学校务公开4次,并做到规范化、制度化。这一制度的推行营造了一个公开、公平、公正、民主管理学校的氛围。公开使得学校的决策与管理置于教师与家长的监督之下,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树立了学校良好的形象。
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学校强化依法治教、依法收费的思想意识,实施收费公示制度,严格执行收费政策。治理中小学乱收费,不仅直接关系教育部门的形象,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学校在社会中的形象。中心学校把握方向,紧扣主体,服务大局,树立并巩固学校良好形象,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一是成立了中心学校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领导小组;二是认真实行收费公示制度(“一费制”)和“两免一补”、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费发放政策;三是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发文认定各校报账员,严审各项开支,严格各校校产及财务管理,厉行节约,充分发挥各项教育经费的作用,做到专款专用,规范收缴分离,规范资金管理使用,使其发挥最佳效益。
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带领中心学校工作人员整理撰写《学校管理材料汇编》,根据教育改革的需要,制定《人事管理实施意见》、《中心学校管理人员考核方案》、《中小学校长考核方案》、《学校教学奖惩办法》、《村小教师教学奖惩办法》、《中小学“两级毕业班”教学奖惩办法》、《教师工作量化考核》、《教师综合素质提高方案》、《学校文化建设方案》、《学校财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文件,以上文件经教代会上讨论通过,付诸实施。
明确管理范围,研究管理责任。依据教育规划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预测与现实相结合、已有的规划经验与科学的规划相结合的特点,为加快我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建设“农业、工业、旅游业一体化”乡镇,迈向新型农村乡镇和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制定《教育发展“十一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确定了学校整体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和措施,指导学校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总的说来,基本做到了:一是学校教职员工职责工作目标的规范;二是学校、教职员工行为过程的规范;三是考评过程的规范;四是工作目标、行为考评管理规章制度深入人心,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五是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管理。
安全工作是学校健康、有序、稳步向前发展的根本和保障。一定要把安全工作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之中,让“安全”这个词深入到每个领导、教师及学生之中。基本做法是:①成立安全领导小组、突发事件应急小组、消防安全领导小组、重大安全事故处理领导小组、食品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以完小为单位成立相应的安全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的安全工作,并明确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履行相应的职责和义务,分工明确,相互协调。②抓好安全工作的常规管理。第一是全面落实省、市、县各级下发的安全文件,从源头堵死不安全事故的发生;第二是抓学校安全工作的检查落实情况,学校每日实行安全检查登记(含师生出勤、环境工作),学校实行月报制,每季度最末一月实行安全检查季报制;第三是抓好师生食堂的管理,对办有食堂的学校,严格实行采购、销售、流水登记及采样存放制。③抓好学校师生常见病和安全工作的自救教育。避免群体感染、突发事件能有效控制,避免师生伤亡的有效途径。学校结合季节变化,对师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个人卫生教育,对食堂、宿舍、教室、厕所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消毒,切断疾病的传染源,保证师生身体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④抓好中小学实验药品、强酸、强碱的使用和管理。针对实验室的强酸、强碱,第一做到双人双锁保管;第二实验药品消耗设有详细的登记制度;第三对实验中的器皿做到及时清洗、规范摆放;第四对实验后的有毒液排放做到安全可靠,不给校园和周边环境带来污染。⑤抓好常规管理与季节性管理,使其有机结合。⑥抓好安全责任书的落实和奖惩。中心学校与各完小、初级中学每年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依据对各学校安全目标责任书的落实情况,中心学校每年实行量化考核,对完成情况好的学校进行奖励,对完不成或因管理疏漏、不到位出现不安全事故的第一责任人给予经济处罚和责任追究。⑦抓好学校校舍的管理。现实中一部分师生还在砖木建筑中上课和住宿,这类建筑属“普六”时期的建筑。学校为确保师生安全,每年应从紧缺的办公经费中拿出部分资金对校舍进行维修,确保师生安全。同时,对裸露的照明电线(含老化的)进行彻底更换,在雨季来临前对校园内及周围防洪进行充分排查,妥善处理,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8)对住校生实行24小时的值班巡查制,对其进行必需的监控。
二、整合教育资源,不断改善办学条件,逐步促进均衡发展
在调动积极因素,盘活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强薄弱学校改造任务的基础上,尽力抓住可以引资、配款、捐款的一切机遇,竭力做好学校的规范化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积极加强校点调整,以加强119希望小学、雷锋希望小学建设为突破口,做大、做强两所希望小学,推行并聚集公路沿线学校教育资源优势,通过发挥中心小学(119希望小学)、雷锋希望小学以及公路沿线优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上的辐射作用,逐步加强边远、山区学校(即薄弱学校)建设,促进全乡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和均衡发展。
三年来,积极争取各种资金改善全乡教育教学条件,雷锋希望小学投资19万元启动建盖综合楼,其中建行云南省分行领导、职工捐款5万元,昆明四十三医院捐款4.3万元,教育局拨款5万元,村民委员会拨款2万元,村民捐款1万元,启动建盖学生宿舍,建筑面积190平方米,投资10万元。同时投资1 0万元打挡墙及校舍维修改造。云南省三环化工集团投资40余万元,建盖张所完小教学楼及相关辅助设施。新田完小新建回族食堂一个,投入1万元,校舍维修投入3.5万元。清海完小改建学生宿舍、食堂投入0.6万元,新建混凝土球场一块,投资3.5万元。竹沟完小新增加课桌椅60余套,投入0.7万元,积极争取资金30余万元,建盖学校综合楼,投入3万余元打造混凝土篮球场,校舍维修投入1.5万元。多姑村委会投资6000元,中心学校筹、引资12000元为多姑完小打造围墙350米,校舍维修投入1.5万元。启动建盖栽开完小综合楼及改建围墙400余米,总投入38万元,建筑面积446.7平方米。天生村委、中心学校共同协商划地,并筹资3万余元建造天生完小牌坊,用铁丝围圈村委会的一片古树林作为学生课外的活动场地,并作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小型公园,经过多方争取,天生完小已实现昆明市标准化建设,投入资金617.35万元。金所初级中学新增加课桌椅150套,投入1.968万元;购置铁床50张,投入1.25万元;投资10万元建学生厕所,又投资10万余元进行学校绿化、美化、优化改造,争取到昆明市农村示范初中建设资金620万元,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海子小学投资36万元进行教学楼建设及原校舍维修。119希望小学投资43万元进行危房改造、围墙打建及学校“小公园”建设。摆宰小学投资6.5万元进行维修及排危改造,摆宰完小自筹资金0.6万元,师生动手自建沼气池一个,极大地改善了学校和师生的生活和办学条件等等。中学、竹沟小学、119希望小学即将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标准化学校。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我始终把硬件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在上级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举全民之智,聚社会之力,带领中小学校紧抓机遇,多方协调,务实进取,大力改善办学条件,营造了安定、安全、和谐、健康有序的育人环境。
三、加快步伐,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
依据相关要求,中心学校、中学及各完小分别建立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并组织全乡学校做好:一是硬件环境建设;二是资源的接收和资源库的建设;三是促进资源共享和利用;四是人员的培训。乡、校领导小组组长分别由中心学校校长、各完小校长担任,办公室主任由各校教导主任或技术骨干教师兼任。涉及的各个项目校点,按省、市、县要求足额、按时上缴配套经费。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每个校点配套0.7万元;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项目校点:卫星接收点配套0.17万元,光播站配套0.03万元。
经费投入是远程教育正常运作的保障。居于目前农村学校办公经费比较紧张的前提条件,我要求各学校挤出资金,因地制宜,以小投入赢得大效益。自“明天女教师远程教育项目校点”在我乡落实至今,共有12所学校投资6000余元,自购PcTOTV转换器,组成简易多媒体教室,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结合现代教育的实际,购买课改教学光盘以及空光盘,用于拓展资源和下载资源使用。总之,开源节流,保证远程教育正常经费的投入。在中学建立了教师备课系统,开通了局域网,对教师进行网络培训。
四、拓宽思路,大力开展勤工俭学
勤工俭学要以自主、自立、自创的工作要求,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旨,以服务教学和服务师生为准则,拓展教育渠道,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调动积极因素,实施“小型养猪场、小型养鸡场、小型经济林果、小型购销服务部”四小工程。加强勤工俭学工作,一是盘活学校存量资源,解决学校行政经费紧张的矛盾,改善师生生活、学习、工作环境和条件,促成育人合力;二是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到“实践出真知”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上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1.积极争取、协调,划、列勤工俭学基地。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基础是前提,各级支持是保障。经过多方协调,各村民委员会、学校积极划、列勤工俭学基地。
2.因地制宜,发挥土地资源和乡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勤工俭学。例如:(1)新田完小:充分利用学校空房,力所能及开展养殖业;在校园内的勤工俭学基地种植蔬菜0.5亩,确保学校食堂的需要,改善学生伙食,减轻学生经济负担。
(2)哨上完小:①发展养殖业,学校建盖卫生厩,已成功养野猪20头,养野鸡1500只。②栽种的经济林果已见成效,现有经济效益的花椒树、板栗树、四季椿树共计600余株。
(3)竹沟完小:充分利用4亩勤工俭学基地建设苗圃基地。
3.以其他形式,拓宽勤工俭学渠道,增强教育感染力,提高效益。各学校在逐步解决好“三种关系”、明确“一个概念”的前提下,一是结合学校实际,以学校为主阵地,以服务学生为主体,开设小卖部,并做到“三证”齐全(卫生许可证、健康证、营业执照),合法经营;杜绝出售“三无”(无厂家、无商标、无出产日期)的食品,以及过期食品、禁止出售的商品。例如:全乡校园开设小卖部6家,每年创收9000余元。二是部分学校食堂,以服务教学和服务师生为准则,实行承包,在合同既定范围内经营。例如:张所完小实行学生食堂承包制,每年租金1500元。
五、德育工作,注重质量,追求实效
为认真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落实“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制定下发《学校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养成教育的工作方案》。要求教师育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在学校这一人生起步的阶段磨炼“五功夫”: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生活;学会创新。重视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考风的建设。新生入学就开展以规范教育为中心的入学训练,以“新、恒、细”作为思想工作主线,常抓不懈。通过培养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促进良好班集体的形成;进而形成良好的校风。通过同类区交换监考教师,严肃考纪,从小学培养良好的考风,做实教育教学工作。建立立体教育网络。建立校长、家长、班主任三级管理,同时开展团支部、少先队、班干部三级自主管理网,两线交叉,双管齐下,效果甚佳。延伸德育工作。一是家访调查,每位班主任坚持全员家访,或请家长到校交谈,召开家长会。二是学校组织检查队,防止学生在路上有违纪行为,防止坏人对学生骚扰。弘扬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感悟能力,各学校从学生感情出发,以师训为桥梁,以亲情为归宿,注重人文关怀,培养学生求真的精神,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强化养成教育。针对学生不同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进行系列的思想教育。通过团支部的培训学习,主题班会及各种活动,用崇高的精神塑造人,培养严肃、认真、刻苦的作风。同时,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增强聪明才智。
加强德育科研,提高育人水平。以德育科研推动德育工作的开展,规范班会活动课,提高班会课的教育效果;组织教师进行专题研究。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带领中心学校班子成员在全乡学校范围内开展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成果总结展评活动,例如:我乡组织全体教师参加此项活动,共有25人获奖,中心学校已连续两年被中央教育科研所、中国教育报社评为“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
六、立足科研兴校,以教促研、以研促教,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1.兴教育科研之风,走科研兴校之路。
积极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学历进修提高,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具有大专和本科学历分别达71.43%、44.2%,校长持证上岗率达100%,为学校实施科研兴校创造了有利条件。各学校立足于课堂教学改革,从教师身边的问题入手进行教研活动,使教研与教师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实际相结合,并做到有效,有用。各学校每学期举行两次以上的课题专题研讨会,教师在一学期末写出阶段性总结或研究论文,积极主动地开展教学教研工作。为避免闭门造车而故步自封,顾此失彼而走马观花、搭花架子,不求实效的教研活动弊端,教学教研活动不再划分片区开展,而是以乡、校为主,整体开展。同时,要求各校必须本着“更新观念,积极探索现代教学方法”的原则,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平台,开放课堂,求得实效。
2.由中心学校主办的《金所教学教研》,属县内乡镇学校第一家,现已刊出三期。为全乡广大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提升了我乡的教学科研品位,深受上级主管部门和各级领导的好评。
3.育学习之风,走学习提高育人素质,强固教育生产力。
虽然学校办公经费紧缺,但为提升教师的育人素质,仍然选派教师到其他乡镇及市县观摩取经,听专家的讲座和论坛,组织广大教师学习《云南教育》、《课程教学研究》、《昆明课改实验通讯》,《寻甸教研》、《课改关注》;学习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文选》以及国家、省、市、县配给各学科的课堂实录光碟。在视觉感受和心神领悟的前提下,挖掘本校教师潜能。在校内广泛深入地开展教研活动。①各校积极开展课改年级和非课改年级的学科论坛:结合各年级学生的特点,深入研究语文,数学、品德、自然、英语及其他学科教材的教学特点;研究各科《新课程标准》,探讨教材教法;研究学生学习心理的认知特点;研究面向全体学生和差生的辅导方法及家访艺术;研究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五环节”等,并对此开展充分地讨论、相互交流。②打破类区界线,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学习,校与校之间相互切磋,互相取长补短,相互观摩,尽快将教研活动中教师的所学、所悟应用于教学实践。③组织广大师生开展师生读书活动和中小学生学科知识竞赛。一是在全乡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师生开展读书竞赛活动。教师可选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魏书生文选》、《走进新课程》、《云南教育》等书籍。在读书活动中,组织教师撰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体会,开展校级评选活动,评出优胜者,进行表彰和奖励。二是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读书活动。通过读书活动的开展,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④鼓励并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听名师专家的讲座,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业务素质。同时,要求外出教师在学习期间严格遵守作息时间,认真听名、特教师的示范课,认真听取教育专家的专题讲座。学习培训结束后,参加学习的教师要认真梳理并消化吸收,返校后写出学习心得体会,保证学有所得。并在本校或全乡学校上一至二节示范课,以点激面,发挥其应有的示范效益,从整体上提高全乡教师的整体素质。并将好的管理经验、教学经验向其他学校传递和辐射。⑤每年组织1~2次课堂教学竞赛,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⑥每年组织一次全乡性的教师教学论文评选活动,鼓励教师将教育教学经验上升为理论。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改进全乡教育管理、教学教研工作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七、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科学决策,努力保障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各类教育法规及文件,使全乡师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充分体现民主管理、民主治校,让师生有话说,敢说话。在重大事件上,采取民主、集体讨论决策的方式,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
八、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正、公平和谐发展 1.实施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发展。
在各级部门的指导下,金所学校已经顺利完成了教育综合改革,实现了“九年一贯制”管理体制,实行校长公开竞争上岗制,完成中心学校校长公选。我们以教育改革为契机、以教育改革为发展动力,充分调动学校内部和外部的积极因素,全面推进金所教育稳步、持续向前发展。学校依托新的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各类管理规章制度,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以德立校,实现制度化、法制化加人性化的学校管理模式。建立公正、公平的各级竞争聘用机制,组建一支思想觉悟高、有能力、想做事、能做事、敢做事的领导班子,实现学校办学效益产出的最大化。不断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师德师风、职业道德建设,创造机会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水平,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学习、培训,建立一支高效合格的师资队伍。加快教育资源的整合,突出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做强做大特色学校,窗口学校,充分发挥特色、示范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创办全县一流的示范学校,树立金所教育的优质品牌和良好形象。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管理,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有序运转,构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使学校的发展与金所社会的发展同步。
2.积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教育竞争机制。
(1)岗位聘任:全乡教职员工实行岗位聘任制,根据工作实绩,一年一聘,坚持顺向聘任,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原则。(2)职称工作:重工作实绩、重工作态度,按学校编制数,组织职改工作,逐步实行竞聘上岗,职称评、聘分开,可高职低聘,低职高聘,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集思广益,重新制定新的管理规章制度,实行重过程、重实绩的教师教学评价机制和学生学习评价机制。
(4)积极争取各方面意见或建议,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工资分配方案(总工资=岗位工资+课时工资+绩效工资)。
(5)人事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使条件好的中小学教师有压力,质量低劣的教师有震动,使在条件差的山区学校工作的教师有机会进入条件好的中小学,在乡内建立合理、公平的中小学教师流动机制。
(6)评先选能:在各种评先选能的活动中,重工作实绩,重过程管理,不搞领导指名,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杜绝暗箱操作。
(7)奖惩待遇:根据《学校竞聘上岗条件及量化办法》和《中心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和实施细则》,实行教师竞聘上岗和绩效工资再分配,每学年进行一次评定,真正做到公正公平,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九、办学社会效益日益提高,当地人民群众较为满意 1.实施校本课程开发,铸造学校的办学特色。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支持下,由金所乡中心学校带领多姑完小全体师生循序渐进地实施“弘扬彝族文化和风情”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课题组在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中,对“弘扬彝族的文化和风情”的课题进行初步研究、设计、实施、评价。在教学中应用了“集体备课,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及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实践中构建了彝族文化课、刺绣组、纺织组、绘画组。不仅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弘扬彝族文化和风情,铸造学校的办学特色,而且对彝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给予补充和延伸,开发了少数民族地区所蕴涵的丰富教育资源。迄今为止,此课题实施两年多来,运转正常,取得了一定成效,师生、村民反映良好。为学校乃至全乡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给予一定的启示,对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专业化的成长与发展以及校本培训提供一定的实践依据。并为课程的改革、有效的校本课程教学策略的形成,以及有关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根据金所乡的人口、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统等特点,追求与现代新昆明建设相适应的教育特色,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之一。要把“规范办学、创建特色”作为学校的主要发展目标,把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作为学校长期努力的方向。
雷锋希望小学自行编排的校本《德育教材》,已编撰完成并在学校开始实施。其他各学校各有专题,并开展不同程度的研究工作。
2.以课题和专题为突破口,大力开展教育科研活动。2008年1月,由金所乡中心学校、金所乡初级中学分别申报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小学实效性阅读写作教学策略研究》子课题《写作素材开发策略研究》,经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小学实效性阅读写作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组研究审核,正式批准立项。金所乡此次申报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小学实效性阅读写作教学策略研究》子课题《写作素材开发策略研究》,计划历时三年(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中学课题组主要在七年级开展课题研究,小学课题组主要在雷锋希望小学、119希望小学、竹沟完小三所学校开展课题研究。随着我县543倍增计划的实施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身处城乡结合部和云南省“八大特色工业园区”的金所,工业化进程日新月异,区位优势日益明显,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我们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努力多出人才、多出高质量的人才,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撑,全面实现“优质教育”,凸现教育与工业、农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浅谈小学生个性化作文 篇7
阅读既然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那怎样才能较好地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 我认为可以通过学生各具特色的读、说、演、写来张扬学生的个性, 并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个性化的阅读习惯。
一、让学生能读出个性
阅读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心理活动, 在阅读中, 学生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言积累来再现事物的具体形态。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语言积累不同, 所以常常会出现即便是在同一个班级、同一位教师的指导下阅读同一篇文章, 他们阅读时的心理活动也是有所不同的, 而且有时差异是很大的。人们常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道理。在课堂上, 教师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坚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独特情感、理解和体验。例如, 我在教学《番茄太阳》这课时, 我先让学生朗读课文, 画出描写盲童明明容貌和言行的句子。并读一读这些句子, 认真体会字里行间反映的童心、童趣和童真, 指导学生有声有色地读好这些句段。再引导学生读课文, 找出课文中描写“我”的心情变化的语句, 读一读, 联系上下文体会“我”心情的变化。并让学生体会到:明明的童心、童趣和童真给“我”带来这样好的心情变化。最后让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体会课文中三处“番茄太阳”的含义。讨论:为什么用“番茄太阳”做题目?学生小组讨论, 说出自己的见解。
二、让学生说出个性
面对同一个文本, 不同的读者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 自然就会有不同的收获。因此, 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不能依靠教师自己的灌输。教师不能将自己对于文本的解释和感悟强加于学生, 而应该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去理解、发现和创新。例如在《三袋麦子》 (苏教版第五册) 一课教学中, 教师提出小猪、小牛、小猴都得到了一袋麦子, 可由于他们的做法不一, 结果也就不一样了, 你喜欢谁的做法呢?
生1:我认为小猴的办法好, 他把麦子当了麦种, 收获了更多的麦子, 这样他就有吃不完的麦子。
生2:我喜欢小猪, 它是觉得快要过年了, 做些好吃的过年没什么不好。再说, 我们过年也都吃好东西, 像小牛和小猴那样他们过年就没东西吃了。
生3:小猪本来就贪吃, 所以它才会把麦子做成好吃的。
生4:那我觉得小牛的做法好。因为小牛做事很计划, 它得到一袋麦子后没有马上吃, 而是先吃家里的杂粮, 把麦子搬到外面去晒一晒。
生5:大家不要争了, 听了前几位同学的意见和想法, 我觉得小猪、小牛、小猴应该相互学习。
生6:可能小猴是想种的多就会收的多, 不过我也觉得他们之间应该互相取长补短, 才能更好。
这些不同的意见都是学生自主阅读的成果。当然学生由于经验阅历等原因, 通过个性化阅读得到的结论有时难免稚嫩, 不成熟, 需要完善。但与其重复一句正确的话, 还不如试着说一句错误的话。让学生习惯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 学会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 能够接受不同的意见和观点, 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 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让学生写出个性
写是一种更深入的阅读,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既可采用说、读的形式来表达, 也可采用写的方式来抒发。“说、读”有其优势, 也有其弊端, 学生思维易受其干扰, 人云亦云。用“写”的方式来表达, 能弥补“说、读”之不足, 让学生全员参与, 体现教育机会的均衡。
如在学完《狐狸和乌鸦》 (苏教版第四册) 时, 我便让学生展开联想, 围绕“狐狸叨起肉, 一溜烟跑掉了”进行了一次写话练习。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之后发生的故事:有的写狐狸又被乌鸦骗了, 也有的写小乌鸦吸取了教训, 还有的写乌鸦教育了狐狸、使狐狸答应自力更生, 不再骗人, 当然故事的内容是大不相同的。学生一旦在课文面前发现了自我, 分解了自我, 就会发现一个从未意识到的内心世界, 在更大的精神空间升腾起生命之火焰, 从而写出自我、完善自我。
四、让学生演出个性
教材中所选取的课文都是一些文质兼美, 意蕴深厚的文章, 尤其是一些充满着作者或者时代情感的文章更能使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体现自身的思维与观点。为了深化阅读, 教师可以通过表演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演课本剧, 其积极主动参与到阅读活动中, 以身体之、以心验之, 演出自己对课本的理解。
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是写人记事的, 一篇文章是一幅活的画。所以, 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表演, 再现文本的反映形象。学生可凭借丰富的想象去表演, 对文本进行全方位的拓展, 个性化的延伸。如我在教学《公仪修拒收礼物》这课时, 我把全班学生分成四组, 各小组分工表演, 一人扮演公仪修, 一人扮演子明, 一人扮演管家, 其他每组剩下的学生当幕后人, 学生自佩道具。学生表演得有声有色, 说话的表情、动作淋漓尽致, 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学生的表演, 显现了学生独特的个性, 进行了个性化的延伸。
浅谈学生个性化作文的指导 篇8
【关 键 词】 作文;个性化;素材;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要“写自己想写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一学段);“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第二学段);“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第三学段)。这些都体现了对学生个性的关注,即对“人本”价值的提升和对作文人文精神的弘扬。因此,个性化习作应该是指一种宽泛意义上的个性化,即能正视自我,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能有意识地用自己的话和喜欢的表达方式展示内心的真心话、真感情、真体验和真感受的习作。在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作文教学时,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营造氛围,激发写作兴趣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产生写作的需要,使学生感觉到写作文不是件苦差事,而是生活的需要,自我表达的需要。因此,每次作文我都特别注意氛围的营造,或谈话激趣,或创设情境,或亲身体验,或组织交往,使学生渴望与人交流,有话要写,有理要说,有情要抒。如在指导学生写《二十年后的今天》这个题目时,我故布疑局:“今年是2013年,请问各位同学,你多大年龄了?”学生开始交头接耳,露出不解之色。接着,我再设悬念:“在你的年龄上再加上二十岁,你多大了?”学生兴致盎然。最后,我摊开底牌:“二十年弹指即过,请大家畅想,二十年以后,你们都长成大人了。那时候,你们会是什么样子呢?学校、家乡、中国和世界又会变得怎样?如果二十年后,你们再相聚在一起,又会是怎样的情境呢?”如此这般,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从而为写作建立了良好的氛围。
二、挖掘资源,培养创新能力
要想使学生形成鲜明的个性化语言,首先要让他们在阅读中积淀语感,让孩子们在广泛阅读适于他们心理特征、文学性强的课文,接触多种语言风格的文章,这对于他们作文个性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要坚持课内外练笔,在模仿中求得创新;其次,注重一句多式,同中求异,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言描述同一事物,同一意思用不同的表达方式,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对周围事物的观察与认识,从而避免概念化的思维表达方式。通过个性化语言的学习,可促使学生的语言丰富多彩,思维活跃而通达。此外,课文中还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小学生个性化作文的资源。
三、拓宽层面,积累写作素材
小学生怕写作文以及作文中常常出现“假”“空”“抄”“改”的现象,其最突出的原因就是觉得没东西可写。为此,我通过开展各种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以丰富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素材。
作文是学生经验的再现,是学生积累的展示,是学生生活的描摹,是学生思想的表达。没有语言积累,没有生活经验,没有心灵感悟,是无法写出有个性、有真情的文章来的。为此,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我,加强阅读、增加积累、夯实功底。我常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语文综合性活动,如结合“我读书,我快乐”的课外阅读主题,让孩子做名言书签、集剪报、写感言等;“拔河比赛”“寻找春天”“端午包粽子”“消防演练”等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在活动中学生通过各自不同的看法和亲身体验、感受,真正激发起他们的写作欲望,为学生开创了一个新的写作空间。有了不同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学生学会了观察、感悟、思考,作文时自然就能体现出个性。
四、成果展示,体验写作的快乐
1. 朗读优秀的习作。老师们要善于抓住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进行朗读发挥,而这朗读本身也就蕴含了老师对学生习作的理解与肯定。这样做既发挥了导向作用,又起到了鼓励、促进与创设情境的作用。
2. 鼓励学生投稿与参赛。当学生的习作逐步趋于成熟之时,我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征文比赛,如《闽西日报》的《生活周刊》举行“‘天翼杯’校园生活”写作大赛,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积极投稿,班里范准同学的《面对困难和灾难》获得了一等奖。无论成功与否,那终归是一种锻炼。而这种锻炼还会不时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学生也从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更积极地动笔。
3. 汇编班级的优秀作文,装订成册后发给学生。每学期,我把学生的优秀作文汇编成集,再配上学生自己用电脑绘制出的封面,加上家长或老师写的序言,打印好后,学生人手一册。
对学生个性化作文的指导,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也是写作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欣赏他人、相信自我、积极向上品格的培养。只有在作文教学中处处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提倡并尊重个性的认识和原始表达,学生的习作才能真正体现个性。■
【参考文献】
[1] 韩金绶. 新课程个性化作文与指导[M]. 青岛:青岛出版社,2006.
[2] 商德远. 个性化课堂教学艺术 小学语文[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浅谈小学生个性化作文】推荐阅读:
浅谈小学三年级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05-09
浅谈小学生作文之写景状物06-09
浅谈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08-25
浅谈小学中作文教学09-01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指导10-26
Ejlaoox小学作文个性化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议案10-06
浅谈小学低年级作文教学10-27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09-26
浅谈小学作文中的说写沟通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