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22课练习试题

2024-07-21

论语十则22课练习试题

论语十则22课练习试题 篇1

论语十则

特殊语句

1、倒装句式:

(1)“徐喷以烟”。译为:用烟慢慢地喷(它们)。

(2)“留蚊于素帐中”。译为:又在未染色的帐子里留几只蚊子。(3)“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译为:我暗自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

3、被动句式: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译为: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

4、固定句式:

以丛草为林:以-----为。译为:把------当作。论语十则 基本

【读音】:论(lún)语十则(《论语》四书五经之一》)【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整体结构】: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三体组成。

【内容】: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全书共二十篇, 每篇有若干章。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

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时常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重点字词解释

时习:时常地复习以前学过的内容。说:通“悦”,悦的古字,高兴,愉快的意思。朋:朋友,志同道合的人 愠:生气,发怒。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之:代词,指学过的旧知识。自:从。本段理解

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翻译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尽心竭力了吗?跟朋友交往真诚相待了吗?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 ” 重点字词解释

三省(xǐng):多次反省。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信:意思是:真诚、诚实。

传:传(动词用做名词),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为:替。本段理解

第二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原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为政》)翻译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做别人的老师了。” 重点字解释

知新:有得到新的体会和通悟新的内容两重意思。知,领悟。本段理解

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翻译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重点字词解释 思:思考;思索。

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dài):有害。本段理解

第四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原文

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翻译

孔子说:“仲由啊,让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重点字词解释

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通“智”zhì)也”:通“智”,智慧,这里指聪明。是:这。本段理解

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原文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翻译

孔子说:“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

重点字词解释 思:希望,想着。

省:指反省有没有相同的毛病。齐:看齐。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从他们中间。本段理解

第六则是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思想修养。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翻译

孔子说:“多人行走,必定有值得我去学习的人在其中。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自己也有和他们一样的缺点,要及时改正。”

重点字词解释

焉:兼词“于之”,在那里;在其中。善者:好的方面。从:跟从,学习。

第七则是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原文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翻译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责任重大而且路途遥远。把推行“仁爱”看作自己的理想,不也是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奋斗,这不也是很遥远的吗?”

重点字词解释 士:有抱负的人。

弘毅:胸怀宽广,刚强勇毅。

仁:这里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为:看作。任:责任。本段理解

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原文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翻译

孔子说:“一年到了最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凋谢的。” 重点字词解释

之:这里的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变成偏正结构,不译或勉强译作“是”。岁寒: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

然后(古今词):然,后。意思是分开来解释的。然,这样。后,以后。本段理解

第九则是个人修养和社会现象,强调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坚贞不屈。

原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翻译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施加于别人身上。” 重点字词解释 一言:一个字。行:奉行。

其恕乎:其,表推测,相当于“大概,恐怕”。

恕: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思想。本段理解

第十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

练习

一、解释加粗词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温故而知新

7、士不可以不弘毅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三、理解性背诵

① 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⑦ 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8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用《〈论语〉十则》中的词句填空。

9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或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论语》十则》中表示要虚心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1《论语》十则》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2成语“择善而从”的出处是:“择其善者而从之。”

13由我国民间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你能联想到《论语十则》中的哪一句话?答:“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4《<论语>十则》中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人不知而不愠。” 15《<论语>十则》中谈知识的巩固与创新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 16《<论语>十则》中要求人们对先进和落后的态度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8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9与“学而时习之”内容相近的句子是:“传不习乎?”,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0揭示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1“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句子填写)“任重而道远。

答案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同“悦”,愉快

2、吾日三省吾身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惑。殆:危害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齐:相同,看齐

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女:通“汝”,你。是,这。知,通“智”,聪明。

6、温故而知新

故,旧的知识

7、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毅:宽广,刚毅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

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上一篇:小学春季学校安全工作计划下一篇:流感防控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