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教学案例(共5篇)
《论语十则》教学案例 篇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 多媒体教学手段被广泛应用于课堂。人们原先对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充满了期待,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效果并不明显。于是一个新的问题又摆在了我们面前: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究竟是什么。
其实, 语文课堂教学主要涉及到学生、教材、教师三个方面, 所谓教学策略无非就是语文教师通过一些手段使教材和学生之间产生联系, 最终使学生全方位地熟悉并掌握教材。对语文教师而言, 他完成了教学任务;对学生而言, 他掌握了教学内容;对学校而言, 它实现了教学目标。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情, 却被我们自己复杂化了:简单的就是最好的。所以我认为多年来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都忽略了简单的原则。教材《〈论语〉十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原则。遗憾的是我们总是信心不足, 底气不够, 半途而废。
《〈论语〉十则》就学习方面做了精准地说明:第一是“时习之”;第二是“温故而知新”;第三是“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据我二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 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三个方面下功夫, 那么我们的课堂将会简单起来, 效果就会好起来。滴水穿石就是最好的例证。
多媒体教学虽很现代化, 但适用性特别是在农村中学并不强, 相反, 《〈论语〉十则》里面所阐述的那三点确实简单实用, 下面我就一一论述。
首先是“时习之”。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简言之就是听、说、读、写。考试的题型也无非是基础知识, 阅读理解, 写作运用三大块。综合学生的语文分数, 最终能决定高分或低分, 及格或不及格, 往往不是因为阅读理解或写作运用, 常常是因为基础知识即最常见的字不认识, 不会注音, 不能正确书写。为此, 我们的许多语文教师很不理解:我已经在课前让学生预习了字词, 课堂上我也检查过并重新订正过, 怎么会这样呢?还太差了, 太不自觉了, 太不认真了, 简直没法教。平心而论, 当语文教师当到这个份儿上确实让人郁闷甚至悲哀。这个问题难道解决不了吗?不!《〈论语〉十则》给了我们答案。前面我已经说了我们总是信心不足, 底气不够。在课堂上如果我们经常讲解字词, 那么我们自己就会认为没有水平, 就更说不上快乐了。可孔子在《论语》里却说:“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这句话并不难理解, 可为什么我们总是做不到呢?学生字不会, 我们就在课堂上查, 一次不行就两次, 两次不行就三次, 我们经常去查, 隔三差五就测试一下, 还会有多少学生不会呢?包括古诗文背诵、默写、翻译,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你经常地有针对性地去查一些学生, 他能不会吗?我们的语文教师既做不到“时习之”, 又谈不上“不亦说乎?”怎能培养学生的基本功呢?如果再认为学生不自觉, 不认真, 不主动, 太差了, 和学生怄气, 那么你说这究竟是谁之过呢?因此, 事实证明, 学生通过老师的“时习之”实现了“时习之”后, 掌握了书本上的基础知识, 他个人的情绪也会好起来, 即所谓的“不亦说乎?”到那个时候, 你还愁课堂教学效果吗?基本功是如此, 阅读理解和写作运用也不例外。
其次是“温故而知新”。事实上“温故”很容易, “知新”就难了。前面我们谈的“时习之”, 其实就是“温故”的过程, 不过这里一定要提示大家, “温故”一定要落实, 既有练习, 又有批改, 有订正, 有讲解。“知新”就是在反复学习的基础上要注重自己的感悟和想法。这种感悟可以是直接的, 也可以是间接的。这个教学环节也需要教师去落实, 你一定要安排学生去写, 作为老师你要及时去批改。这样“知新”的过程就落实到课堂上去了, 久而久之, 学生“温故而知新”的思维习惯就形成了。记得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很注重对考我就不断地和学生思考它, 认识它, 最终帮学生形成对考试的科学认识。实践证明, 在我所教的班级中, 其他学科的成绩皆为校倒数第一, 而我的语文却是校正数第一名。事后想一想, 我只是把“温故而知新”这个观念落实到了寻常课堂中, 不能说多先进, 但至少是有效的, 我认为有效的就是科学的。
最后一点就是“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当语文老师久了, 可能感觉就比较迟钝了。但高度认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 是语文课堂的终极目标。如果把学习比作吃饭的话, 那思考就是消化。光吃饭不消化, 不管你吃的是什么, 都是无益的, 光学习不思考, 学过的知识就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语文课的背诵对于学困生而言就是一个难题, 如果我们当语文老师的能对所背诵的对象做一些思考, 也让学生自己对所背诵的对象做一些思考, 也就是做一些新的尝试, 学困生就能很愉快的完成任务。这一点我也做了实践操作。分段背诵, 抄写背诵, 互相提示背诵, 当堂示范背诵等手段的综合运用, 使得学困生的思维活跃了起来, 背诵也就不再是难事, 学困生的信心自然也就得到了提升。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能对这样一些细节做一些思考和尝试, 那么我们的课堂效益自然就有了, 每一节课都会有新的收获。无论是对语文老师, 还是对学生, 都是一种进步和提高。
简单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源于《〈论语〉十则》。落实科学发展观已经写进党章。我想落实科学的课堂教学策略也势在必行, 所以踏踏实实地抓住每一节语文课, 做到“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让所有学生都有记忆, 有思考。我坚信无效死板的语文课堂将成为历史, 高效活跃的语文课堂将成为现实。
《论语十则》教学案例 篇2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国家古代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不仅对我国,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联合国还有他的塑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生齐答:孔子。
师:有一本记录孔子和弟子们言行的书,这本书的名字是什么? 生: 《论语》.师: 《论语》是我国思想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典籍,它既是我国历史上做课本时间最长的一本书,也是我国历史上贡献成语最多的一本书。大家有兴趣来了解这本书吗? 生齐答:有兴趣。
师: 那么,让我们先对孔子和《论语》这本书做一个更详细的了解.多媒体出示孔子及《论语》介绍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语录体(也叫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和对象。课文第一至第第九则属于这种体式;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课文第十则属于这种体式;叙事体,其中多少有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师:好,今天我们先来学习《论语》的部分章节——《论语》十则。
二、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师:常言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请大家读课文,要求对照注释读准字音。(生朗读课文)
师:哪位同学来给大家朗读一遍,看看你是否读准了字音。(一生范读课文)
师:大家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1:第一则中的“说”通“悦”,应读作“yuù”;第五则中的“女”通“汝”,故读作“rǔ”。
生2:第五则中“是知也”中的“知”同“智”,应读作“zhì”。师:“女”在里为什么读“汝”? 生2:因为它是通假字。
师:什么叫通假字,谁来说说看?(学生摇头)师:看来同学们还不太理解“通假字”。我来给大家讲讲:我们的文字是经过一定的时间发展起来的,最初没有这么多字,文字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说话的需要,怎么办呢?就用一个字来表达多种意思。这种用一个字来代替另一个字的文言现象叫做“通假”。实际上,在前面的课文中,我们已经接触过,是哪篇课文中的哪个字?
生3:《童趣》中的“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中的“强”同“僵”。师:好,这说明你对前面的知识学得很扎实。学习文言文,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求读准节奏,读出文言的韵味。读准了节奏,文言文就读懂了一大半。下面老师读一遍文章,请同学们认真听。师范读文章,同学们认真地听,并适时地做标记。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文章,多读几遍,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
(三分钟后)
师:我们一起读一遍,好不好?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的不错。读得通畅了,还需要大家能够理解课文的内容。请大家小组合作,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将不太理解的字词找出,然后讨论解决。
师:有没有小组解答不了的问题,提出全班讨论? 生1:第八则意思我不太理解。师:哪一组的同学能帮他讲解一下? 生2:曾子说:“士人不可以没有宽广的胸怀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是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师:解释的非常好。理解这句话并不难。这一则中有一个关键词“弘毅”,解释为胸怀宽广,意志刚强。另外,要在句子间加上适当的连接词,使句子通顺。
生3:第二则中的“为人谋而不忠乎”中的“忠”字,我无法解释。生4(主动举手):在古汉语字典中“忠”字有“忠心”的意思,指尽心竭力以奉公、任事、待人的美德。所以这句话解释为: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师:生7借助工具书,完美的进行了解答。做得不错。
四、研习课文,深层体悟
师:理解了课文内容,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一个标准对《论语》十则进行分类
(生思考,部分学生皱眉头)
师:看来这个问题对同学们来说有点困难。那么,我举个例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士人不可以没有宽广的胸怀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是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这是关于个人修养的。修养,即人的综合素质。(生恍然,纷纷举手)生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这就可以做老师了。这是属于学习方法类的。生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是告诉我们为人态度的。生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危险。这是属于学习方法类的。
生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这是属于学习态度类的。
生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是属于学习态度类。
生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这也是学习态度类的。
生7:“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意思是: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是关于为人态度的。生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这是属于学习方法类的。生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这是告诉我们该如何待人接物的。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但是,我发现同学们都没有提到第九则,谁能告诉我这则的含义?
生10:这则的意思是: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这样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
师:这是这一则的字面意思,那么其深层含义是什么? 生11:只有经过艰难困苦的考验,才能知道一个人的意志是不是坚强。也就是古诗所说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师:因此,这一则是属于„„ 生12:个人修养类。
师:如果将这十则概括成三大类,可以分为„„ 生齐答: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思想品德修养类。
三、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每人的生活经历不同,阅读体验自然也不尽相同。读你最喜欢的语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见解。
生1:我喜欢第三则“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它告诉我一个有益的学习方法,帮助我以后能够更有效地学习。
生2:我特别喜欢“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因为我喜欢交朋友,更希望能与所有的朋友都真诚相待。生3:我喜欢“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这一则。我认为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堂外的生活中,都需要有谦虚好学的精神,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生4:我喜欢“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我认为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也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具有坚强的意志。
师:看来,同学们理解很深,真正读出了智慧,读出了个性。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课文中不仅有许多我们熟知的词语,还有许多的格言警句,至今脍炙人口。大家能找出来吗? 生:成语:温故知新
生:格言警句:三人行,必有我师 生:格言警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生:格言警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生:成语:任重道远 生:成语:死而后已 生:成语:见贤思齐(教师板书)
《论语十则》教学案例 篇3
中央教科所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一词是这样阐释的:指属于过去并流传至今,现在仍起作用的对大众有益的文化要素,主要指思想和文学方面的要素。至于“语文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课题中泛指和语文学科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体,包括民间的、文人的、近代的、古代的,也包括看得见的文学作品和看不见的哲学思想等。下面我将以《〈论语〉十则》为例,谈一谈在语文教学中感悟到的中国传统文化。
一、孔子的为学之道
在我们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最大的苦恼是信息太多,我们最大的难题是选择,因此就更需要有选择、有规划地进行学习。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定要一边学,一边思考。他所提倡的这样一种学与思结合的方式会给我们非常好的启发。
孔子还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二、孔子的交友之道
孔夫子提倡我们结交的益友,就是对我们有用的人。但这个有用不是说通过他可以改善你的现实生活条件,相反,孔子从来不主张你去结交富豪和有权势的人,而是要你去结交那些可以完善你的品德,提高你的修养,丰富你内涵的人。他说,这个世界上对自己有帮助的有三种朋友,就是所谓“益者三友”,是友直,友谅,友多闻。孔子说,还有三种坏朋友,叫做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孔子非常看重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朋友的作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正是他心境的真实写照。
三、孔子的君子之道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两万字的《论语》,“君子”这个词就出现了一百多次。
孔子对于君子大概有这样几个层次上的要求: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尊重道德法制的人;还有就是“预而不争,群而不党。”就是说,君子是合群的。
孔子从来不说做君子就要像谁谁谁那样,在孔子看来,做君子就是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从今天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因为只有你的内心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
由此可见,“君子”这个《论语》中出现最多的字眼,他的道理永远是朴素的、温暖的、和谐的,是每一个人可以从现在做起的。
四、孔子的为人之道
子贡问老师一个问题,他说“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老师以商量的口气对他说:“其恕乎!”什么叫“恕”呢?老师又加了八个字的解释,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这样一个佛家小故事:
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缘,走到河边,见一个姑娘正发愁没法过河。老和尚对姑娘说:“我把你背过去吧。”于是就把姑娘背过河了。小和尚惊得瞠目结舌,又不敢问。这样又走了二十里路,实在忍不住了,就問老和尚说:“师父呀,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着那个姑娘过河呢?”
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诉他:“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你怎么二十里地还放不下?”
这个故事的道理其实和孔夫子教给大家的一样,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就是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
除了用平和的心态去接受万物之外,孔子还倡导我们要勇敢。假如一个人真能做到一日“三省吾身”,真能“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就做到了约制,而能够反省自己的错误并且勇于改正,就是儒者所倡导的真正的勇敢。
五、孔子的理想之道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是在鼓励人们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翻开《论语》,我们常会看到,闪耀着的一颗颗理想之星。孔子与他的学生谈到理想时,并不认为志向越高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定力与信念。
《论语》告诉大家,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永远是最简单的,这也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我很庆幸能时常陪伴在古圣人的周围,将感悟到的生活的真谛、生活的智慧,广为传播。
最后用于丹的一句话与大家共享,“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我想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论语十则》教学案例 篇4
学习使人身心快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有了乐趣, 才会动真情, 继而孜孜以求, “敏而好学”, “不待扬鞭自奋蹄”。因为把学习当成了乐趣, 才会头悬梁, 锥刺骨, 囊萤映雪, 凿壁偷光。也许在别人眼里, 学习是那么辛苦和劳累, 可是学习者却从中感到无限乐趣。要把学习当成是一种生活必需, 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学习起来才会有滋有味, 就像听了一曲优美的乐曲一样, 学习起来才会乐此不疲。
学习使人涵养丰富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性格、感情、品德、政治主张、思想学说时, 要“不愠”, 要有包容宇宙万物的胸怀, 要有大海般的度量, 要做“坦荡荡”的君子, 而不做“常戚戚”的小人。
学习使人虚心进步
人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影响, 认识事物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 在学习中遇到一些问题, 是自然不过的。不但向地位、学识比自己高的人请教, 还要不耻下问。我们只有虚心求教, 才能进步。学习还要“不厌”。“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 要想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即使当我们学有所成时, 也不孤芳自赏, 而应谦虚谨慎, 戒骄戒躁, 永不满足, 与时俱进, 再攀高峰。
学习使人实事求是
“知之为知之”一句中的两个“知”, 可以理解为“懂得”、“知道”, 两个“之”可以理解为“认识事物的道理”, 或“传授的知识”等。“是知也”一句中的“知”是“智慧”、“聪明”的意思。“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此句合在一处可以理解为:不管认识事物还是做学问, 都要实事求是。钉是钉, 铆是铆, 来不得半点虚假。“知”是追根求源, 条分缕析, 了解透彻, 格物致知。在知识和变化突飞猛进的今天, 事物千变万化, 知识层出不穷, 认识事物或做学问更应求实, 而不应模棱两可, 含含糊糊, 似是而非, 懵懵懂懂。
学习使人事半功倍
《〈论语〉十则》中讲了许多有关学习的方法, 这些可以使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
1、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 学而思, 思而进。任何一种理论, 任何一本书, 都不可能是无懈可击、完美无缺的。因此, 我们既要向别人学习, 又不能一味地迷信别人。要通过思考, 发现缺点和谬误, 并想办法对其进行弥补和纠正, 学习才会大有进步。
2、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按照记忆规律, 刚学过的东西如不及时复习就会遗忘大半。这就要求我们养成按时复习的好习惯。如在做作业前, 先把相关的知识复习一下;在晚上睡觉前把一天所学的知识进行温习……这些都是巩固知识的好办法。为了把知识变成能力, 还应对知识进行系统复习, 使所学知识网络化。温故的最终目的是知新, 即有新的体会和感悟、新的探索和创新。要“知新”, 须博学之, 审思之, 明辨之, 慎行之, 而不能浅尝辄止、虎头蛇尾。
3、择善而从。学习要择善而从。“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夫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 智者有所不明。”每个人都有长处。“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我们应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 努力完善自己。
4、躬身实践。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 无益, 不如学也。”这句话教导我们要躬身实践。权, 然后知轻重;读, 然后知长短。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 必须要亲口尝一尝。水深不深, 能不能过, 要亲自试一试, 然后决断。同样, 学习也是如此,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人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 搜集、占有资料的能力等, 都应在实践中获得。
学习是生命之源的阳光, 学习是开启人心智的钥匙, 学习是引导人生之航船驶向理想彼岸的灯塔。“当今世界,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在这样的时代, 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我们今天再来探究《<论语>十则》, 从中又有许多新的感悟。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节选) 篇5
执教:广州外国语学校
熊芳芳
学生:成都市温江中学初一(9)班
生(齐读):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师:谁能解释“弘”和“毅”? 生:刚毅。师:“毅”是刚毅,“弘”呢? 生:胸怀宽广。
师:很好!“任重而道远”,“任”是什么? 生:责任。
师:什么责任?士以什么为责任? 生:仁。
师:这个“仁”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呢?我们来看看孔子的解释(点击PPT):“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雍也》)我想要成功、有所建树,我就帮助别人也成功,有所建树,我自己希望通达,我就帮助别人也通达,呵,自我的使命、他者的使命、社会的使命,他一肩挑了,任务重不重啊?
生:重!师:嗯,这任务实在够重了。“任重而道远”,“任重”我们明白了,那又为什么说“道远”呢?
生:因为一直到死才能停止。
师:很好,生命结束,才能停步。生命结束,才能下结论。所以《论语》中还有这样的记载(点击PPT):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泰伯》)曾子重病将死时,把弟子们全都召来,对他们说:看看我的手,看看我的脚,诗经上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人一辈子小心谨慎,却不一定能够保证不犯错,保全身体不受刑罚,但是现在我快要死啦,从今往后,我可以避免这种危险啦,孩子们啊!你们知道吗?人只有到最后才能肯定地说:我保全了从父母而来的身体发肤,我保全了我的道德没做过什么亏心事。请问,在生命结束的前一个月,前十天,甚至前一天,能不能说这样的话?
生:不能。师:所以人一生的道路真是遥远啊,在中途我们都不能给自己下任何结论。以仁为己任,并坚持到生命的最后,就是“任重而道远”。再看下面一则(点击PPT),一起读。
生(齐读):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师:孔子谈的是松柏吗?
生:是借松柏来说人。像松柏在严寒中最后凋零一样,人也要经历考验才能显出他的精神和品质。
师:非常好,就好像李世民说的(点击PPT):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板荡就是动荡,在动荡的时世中才能了解谁是真正的忠臣。又好像文天祥说的(点击PPT):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在危难的关头,一个人的节操才能显现出来。好,最后一则,齐读(点击PPT)。
生(齐读):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师:“言”是什么意思? 生:一句话。
师:我们学五言古诗,七言绝句,这个“言”是指什么? 生:字!师:对了,“一言”就是一个字。所以孔子回答说:“大概就是‘恕’吧!”孔子是怎样解释这个“恕”字的呢?
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师:对于孔子的解释,你有怎样的理解呢?
生:就是要能够将心比心,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加给别人。师:嗯,还有吗?
生:我觉得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有时候我们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别人却很喜欢,不适合我的,可能适合别人,不能一概而论,要看情况而定。
师:嗯,非常好!因人而异,是吧?那如果是我喜欢的,认为好的,我就把它给别人,行吗?
生:也要看情况。我认为好的,别人不一定觉得好。我喜欢的,别人不一定喜欢。师:哦,那,别人认为好的,我就给他,投其所好,这下对了吧?
生:也不对。有些东西是他所喜欢的,但不一定对他有益,甚至可能有害。
师:哦,那可难了,到底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们来看看孔子是怎样处理这些问题的。他最喜爱的弟子颜回死的时候,发生了一些事情(点击PPT):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先进》)孔子痛惜颜回的死,说:“哎!老天要我的命啊!老天要我的命啊!”老天爷明明是要了颜回的命,但夫子觉得失去颜回,就是要了自己的命。可见孔子对颜回的感情怎样啊?
生:很深厚。
师:再看(点击PPT):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先进》)恸,什么意思?
生:痛苦。
师:嗯,极悲哀,大哭。弟子们劝他节哀,说:您悲伤得太过度了,要节制。您平时不是教导我们凡事要有节有度吗?孔子说:“有吗?我有悲伤过度吗?我不为这个人悲伤过度,又能为谁这样悲伤呢?”意思是说,只有他值得我这样痛哭。可见颜回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如何啊?
生:最重要。
生:没有人可以取代。师:很好。孔子最欣赏最疼爱的颜回去世了,颜回的父亲颜路来向孔子提出一个请求(点击PPT):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先进》)颜路可能想,我儿子是夫子最喜爱的学生,现在他去世了,夫子一定肯在安葬方面给我一些援助吧,于是请求孔子卖掉自己的车,为颜回买什么呀?
生:椁!师:椁是个什么东西呢?呵呵,咱们现在人死了要火葬,古时候的人死了是土葬,就要用到棺木。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死后棺木至少用两重,里面的一重叫“棺”,外面的一重叫椁,就是“内棺外椁”。颜路请求孔子把自己的车卖了为颜回置办外椁。结果孔子怎样回答呢?他说,无论有才还是无才,都分别是各人的儿子。颜回是你的儿子,孔鲤是我的儿子,孔鲤比颜回早两年去世,孔鲤去世的时候,孔子也没有卖掉自己的车来为他买椁,是因为孔子列于大夫之位,从礼仪上来说是必须有车而不可以步行的。我们看到,颜路认为好的,他想要的,孔子有没有给他?
生:没有。
师:所以,人之所欲,也不一定能施之于人。不过颜回最后还是被厚葬了(点击PPT):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先进》)孔子阻拦不了弟子们厚葬颜回,于是感叹说:颜回把我看作他自己的亲生父亲,我却不能把他看作自己的亲生儿子啊!意思是,我终究作不了主,无法尊重颜回平生的素志啊!但这也不能怪我,要怪也只能怪他那些师兄弟啊。弟子们厚葬颜回,孔子认为他们做得对不对?
生:不对。
师:为什么不对?
生:物质的形式并不重要。
师:很好,这不只是孔子的看法,也是颜回一贯的态度:“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一生俭朴,可能营养不良造成疾病,29岁就死了。一个人活着的时候尚且不在意那些外物,死了又怎么会讲究那么多呢?何况颜回秉承孔子的礼法,也不会愿意自己的葬礼过分铺张不合礼仪。所以孔子在告诉我们什么啊?
生:别人认为不好的,就不要给他。
师:对,人所不欲,也勿施于人啊!现在看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也不一定能施之于人;人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之所欲,也不一定能施之于人。那么,到底有没有一个绝对价值,或者说绝对标准呢?(生一时无法作答)好,我们来看看白居易的一首非常通俗的诗(点击PPT):
爱鸟
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看看这首诗里,有没有绝对价值? 生:有。
师:是什么呢? 生:生命。
师:很好!诗人将心比心,推己及鸟。孩子会在傍晚盼望母亲回家,鸟也会在巢中盼望母亲回家。生命存在的权利,就是绝对价值、绝对标准,是毋庸置疑的。没有人能够说:啊,那只鸟本来就很想死,所以我打死它,就是成全了它!这是绝对说不过去的。当我们站在生命的角度来看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知道我们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可以施于人,什么不能施于人。但是,新的矛盾又来了(点击PPT):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述而》)孔子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而不用有许多鱼钩的大绳钓鱼(就是说他只零买,不批发,呵呵);只射飞鸟,不射归巢栖息的鸟。虽然看起来很节制,但他还是射了鸟,你怎样看?
生:人都有自己的私欲,虽然他不射归巢栖息的鸟,但我觉得不管是什么样的鸟,都是生命,孔子这样做,让我觉得很失望。既然要射鸟,就不要打着“仁爱”的旗号,宣扬那些所谓的主张。
师(笑):很有爱心,很有思想!中国古时候的早期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就包含了射箭这样一门课程,孔子也是把射箭当作一种学习和游戏来对待的。人都会有弱点,孔子不是神,他只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在内心深处努力向善的人。他也许做不到绝对完全,但他一直带着弟子们走在这条追求的路上。所以他在另一次跟子贡对话的时候又说过一句看起来完全相反的话(点击PPT):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公冶长》)在这里,孔子完全倒戈了,明明刚才还拿这句话教导弟子的,现在弟子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的时候,他又说这不是你能做到的啊!这什么意思嘛?
生:他是要告诉子贡,这是非常难的。
师:很好,其实这句话背后还有一句潜台词,我自己—— 生:也做不到啊!师:对!孔子说,这是你做不到的啊,我也做不到啊,是人都做不到啊!这只是我们追求的一个最高标准,不是我们可以完全做到的啊!我们不能停留在动物本能上,我们也永远达不到神的境界高度,但我们必须向着那个高度去走,人的一生就是这样一个在路上的过程。这就是和迁哲郎所说的那个“用最平凡的日常态度来揭示人性的奥秘”的孔子,那个从未把自己摆在神坛上、也绝非道貌岸然的孔子,很多时候他会袒露自己生命当中真实的软弱和困惑,却仍然执著地走在那条追求的道路上。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希望大家课后读一读《论语》,去认识一个真实的孔子。下课!生:老师再见!师:同学们再见!
【《论语十则》教学案例】推荐阅读:
《(论语)十则》教学案例09-28
论语十则说课材料08-29
高二语文论语十则教案05-21
论语十则22课练习试题07-21
小学《论语》教学05-20
《论语》优秀教学设计01-19
论语研究课程教学大纲09-08
《论语十二章》教学案01-21
10.《《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