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2024-09-08

论语研究课程教学大纲(通用12篇)

论语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篇1

《论语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一)中文名称:《论语研究》

(二)英文名称:Study of Confucian Analects

二、学时学分

总学时:36学时 学 分:2学分

三、开课学期

开课学期:第2学期

四、课程考核要求

课程考核要求:考查

五、课程概述

《论语研究》为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选修课,是一门传统文化普及课。本课程旨在通过经典原文的阅读,引导学生以科学的精神、客观的态度认识孔子,解读孔子的思想,以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更深入、具体的认识。此外,本课程还力图使学生增强独立人格意识,对中国的传统和未来有理性的思考。

六、适用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七、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一)儒学产生的历史背景(4学时)

1、了解周代社会的礼乐制度。

2、了解鲁国的历史及传统。

3、掌握礼崩乐坏背景下孔子对恢复周礼坚持的内在原因。

(二)孔子的生平(10学时)

1、了解孔子的先世及孔子的出生。

2、了解作为一个凡人的孔子及其游说诸侯的种种遭遇。

3、理解孔子作为一个凡人的喜怒哀乐与其思想形成之关系。

4、掌握孔子由凡而圣的历史发展过程。

(三)《论语》的成书及其与六经之关系(4学时)

1、了解《论语》的成书。

2、理解《论语》与六经的关系。

3、掌握六经为孔子思想传承的主要文本。

(四)《论语》思想专题解读之政治论(6学时)

1、了解孔子先富后教、礼刑并用、“道之以德”、举贤人等观点的基本内容。

2、理解孔子上述观点产生的原因及其社会现实意义。

(五)《论语》思想专题解读之人生论(4学时)

1、了解孔子论“仁”、“礼”、“义”、“利”等一些基本的观点。

2、了解孔子对君子人格养成的认识。

3、理解孔子人生论对人生发展的指导意义。

(六)《论语》思想专题解读之教育论(4学时)

1、了解孔子对教学目的和内容、教学态度和方法的认识。

2、理解孔子教育思想对当年教育发展的现实重要意义。

(七)儒学的演变及其现代意义(4学时)

1、了解儒学在先秦、两汉、唐宋等时期的发展演变过程。

2、理解先秦原始儒学与两汉经学的关系。

3、理解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新儒学等。

4、掌握儒学的现代意义。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一)推荐教材

1、《论语译注》,杨伯峻著,中华书局,2005年

2、《丧家狗——我读论语》,李零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二)主要学习参考资料

1、《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中华书局,1996年

2、《论语新解》,钱穆著,三联书店,2005年

3、《论语今读》,李泽厚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

论语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篇2

一、校本课程的概念

校本课程, 即学校根据自己实际情况, 先系统评估学生的兴趣、需求, 结合本地的课程资源, 自主研发设计一系列相关的内容, 编制出来的课程。校本课程具有地域性、实效性、实践性等特点, 是普通课程的有效弥补和丰富补充。

我们响应课程改革号召, 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研发, 但因为校本课程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 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所以师生对校本课程难免会存在一些误解。

二、校本课程的误区

误解一:校本课程即学校的自编教材。这一误解没有看到:校本课程是一种结果, 是一个过程, 更是一种办学理念。

误解二:部分师生认为校本课程课与高考无关, 此课可上可不上, 因此有些班级的校本课程课形同虚设, 有的老师甚至占用校本课程课, 而学生在上校本课程的时候也是心不在焉。

误解三:部分教师把语文教材 (人教版) 和校本课程进行区别对待。有的教师对于语文课本教学, 无论是备课、上课、复习、考试等都认真对待, 而对校本课程就很随意, 不知道该怎样上, 甚至不备课或照本宣科。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为了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所以, 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展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下面, 笔者就语文校本教程的开发和教学方式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 语文教师要有课程资源意识

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掘与当地有关的文化资源, 将其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 加强语文校本课程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 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 教师要注重学生对知识多样性的渴求

教师在编写语文校本课程时, 既要考虑到教学内容有时代性、文化性与哲理性, 要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与文化品位;也要考虑教学不能占用学生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选文要“少而精”“广而博”, 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

(三) 教师应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语文校本课程教学不仅仅是文本教学, 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 如开展诗歌朗诵会、诗歌接力赛、读书成果展示会、故事会、才艺大比拼等系列活动, 创办“记者站”、班级期刊等, 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实践、合作探究的能力, 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学方式

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学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以下着重探讨主题类和活动类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一) 主题类校本课程

主题类校本课程开发可以采用横向拓宽的方式整合多方面资源, 进行整体性、结构化的持续研发, 从而形成可供选择的系列课程。比如, 以诵读中华古典诗文为核心的“奠基性阅读”课程、以阅读教材相关读物为核心的“辐射式阅读”课程和以选修专题自主阅读为核心的“个性化阅读”课程, 共同构建起网络化、交互式课程体系, 极大满足了不同层面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要。

(二) 活动类校本课程

学校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构建具有特色、形式活泼、新颖有趣的校本课程。如文学讲习班、课本剧表演、小记者采访、演讲赛、辩论会、新闻发布会、读书报告会、时文赏析会……让学生认识优秀的中华文化,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 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 各年级教师可在教务处的安排下, 有计划地组织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并选出优秀节目进行再指导, 以便于在经典诗文教学展示课后进行汇报演出。又如, 学校可以创设丰富多彩的有文学趣味的校园环境。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校园, 教师应充分利用校园、教室等便于学生集中的场地, 并赋予其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使我们的语文校本课程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样, 语文课就不再局限于教育部统一编写的必考教材, 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将兴趣与知识相结合, 真正实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②的学习局面, 素质教育也将不再流于浅表甚至空谈。试想, 学生看到教室里张贴着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 看着自己精心布置班级的“图书角”“阅读栏”“我会读”“我真行”评比栏, 看着“看谁写得棒”的习字栏, 在每一个细节都能领悟到语文之美, 能时时学习, 处处感受, 在充满真、善、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 健康成长。

推进语文校本课程教育, 我们要加强课程资源意识, 寻求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多种渠道, 发掘丰富多彩的各类实践活动, 更要大力开发传统优势资源, 开发传统文化教育课程, 让语文教学有丰富的传统情怀。

四、结语

素质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一项国策, 一直都在艰难而有序的进行, 而校本课程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都需要我们探索和研究。校本课程的最大特点是结合教育实际,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如果我们都能理论结合实际, 踏踏实实带领学生走下去, 遇到问题勇敢面对, 虚心探讨, 积极解决, 校本课程教育一定会越来越系统、规范, 且有实效。

参考文献

[1]李桂林.为语文教学引入源头活水——兼谈校本课程开发[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 2007 (11) .

试论语文校本课程教学方式 篇3

关键词:校本课程;相关误区;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1-0360-014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1.010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①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切入点之一来实施素质教育,涉及到了課程结构的调整和改变。

一、校本课程的概念

校本课程,即学校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先系统评估学生的兴趣、需求,结合本地的课程资源,自主研发设计一系列相关的内容,编制出来的课程。校本课程具有地域性、实效性、实践性等特点,是普通课程的有效弥补和丰富补充。

我们响应课程改革号召,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研发,但因为校本课程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师生对校本课程难免会存在一些误解。

二、校本课程的误区

误解一:校本课程即学校的自编教材。这一误解没有看到:校本课程是一种结果,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办学理念。

误解二:部分师生认为校本课程课与高考无关,此课可上可不上,因此有些班级的校本课程课形同虚设,有的老师甚至占用校本课程课,而学生在上校本课程的时候也是心不在焉。

误解三:部分教师把语文教材(人教版)和校本课程进行区别对待。有的教师对于语文课本教学,无论是备课、上课、复习、考试等都认真对待,而对校本课程就很随意,不知道该怎样上,甚至不备课或照本宣科。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为了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所以,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展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下面,笔者就语文校本教程的开发和教学方式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语文教师要有课程资源意识

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掘与当地有关的文化资源,将其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加强语文校本课程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教师要注重学生对知识多样性的渴求

教师在编写语文校本课程时,既要考虑到教学内容有时代性、文化性与哲理性,要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与文化品位;也要考虑教学不能占用学生太多的时间和精力,选文要“少而精”“广而博”,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

(三)教师应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语文校本课程教学不仅仅是文本教学,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开展诗歌朗诵会、诗歌接力赛、读书成果展示会、故事会、才艺大比拼等系列活动,创办“记者站”、班级期刊等,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实践、合作探究的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学方式

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学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以下着重探讨主题类和活动类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一)主题类校本课程

主题类校本课程开发可以采用横向拓宽的方式整合多方面资源,进行整体性、结构化的持续研发,从而形成可供选择的系列课程。比如,以诵读中华古典诗文为核心的“奠基性阅读”课程、以阅读教材相关读物为核心的“辐射式阅读”课程和以选修专题自主阅读为核心的“个性化阅读”课程,共同构建起网络化、交互式课程体系,极大满足了不同层面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要。

(二)活动类校本课程

学校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构建具有特色、形式活泼、新颖有趣的校本课程。如文学讲习班、课本剧表演、小记者采访、演讲赛、辩论会、新闻发布会、读书报告会、时文赏析会……让学生认识优秀的中华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各年级教师可在教务处的安排下,有计划地组织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并选出优秀节目进行再指导,以便于在经典诗文教学展示课后进行汇报演出。又如,学校可以创设丰富多彩的有文学趣味的校园环境。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校园,教师应充分利用校园、教室等便于学生集中的场地,并赋予其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使我们的语文校本课程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样,语文课就不再局限于教育部统一编写的必考教材,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将兴趣与知识相结合,真正实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②的学习局面,素质教育也将不再流于浅表甚至空谈。试想,学生看到教室里张贴着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看着自己精心布置班级的“图书角”“阅读栏”“我会读”“我真行”评比栏,看着“看谁写得棒”的习字栏,在每一个细节都能领悟到语文之美,能时时学习,处处感受,在充满真、善、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康成长。

推进语文校本课程教育,我们要加强课程资源意识,寻求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多种渠道,发掘丰富多彩的各类实践活动,更要大力开发传统优势资源,开发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让语文教学有丰富的传统情怀。

四、结语

哈工大论语老子今读课程论文 篇4

课程论文

院系: XXXX 专业: XXXX 姓名: XXX

学号: XXXXXXXXXX 时间: XXXX年XX月

孔子、老子为政思想之比较及其启示

【摘要】在社会**的春秋时代,老子清醒而敏锐地提出了“无为而治”,孔子积极面对现实提倡“复周礼以礼治国”的政治策略,二者相辅相成,汇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滔滔大江。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与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都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有深邃的哲理,其基本概念涉及社会政治、伦理道德、思想教育、立身处世等方面。而这两种完全迥异的政治理想,是因其各自的价值观和对社会状况认识的不同造成的。本文对二者不同的为政思想及不同理想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关键词】孔子;老子;春秋时代;为政思想;无为而治 【正文】

一、孔子和老子的政治主张

孔子体悟了“仁”,并斌于“仁”以新的概念和新的内容,进而以“民志”为本的基本政治原理把“仁”理论化。仁政,对人民应当庄重、宽厚、信实、勤敏、慈爱,让人民在生产和【1】生活上得到好处。这样人民就不会对当政者侮慢,对政权就会拥护,对政策就会信任,对政令就会遵守,政令的效率便高,对国家的召唤和使用就会听从,这就是“仁”政。

老子所谓的“无为而治”,就是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实现天下大治。老子说的“无为”是指君主无为,而不是指一般人无为,是主张以“无为”的形式去做“有为”的事情,“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主张不要去做那些悖于自然、悖于规律、悖于老百姓意愿的事情,即不能胡作妄为。“无为”的思想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无为而治作为一种策略思想,是献给人君的“南面之术”。在老子看来,只要诸侯坚持“无为”,人民就可以“自化”、“自富”、“自朴”了。“为无为,则无不治”,即任无为之事,天下就没有不治的了。

二、孔老为政思想之异

孔子的政治哲学基础是“仁”和“礼”,即借助伦理道德和政治道德的规范,抑制或缓和个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阶层与阶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家庭之间的种种矛盾。关于“仁”

【2】的概念,孔子继承了前人的观念,并把它发展成为系统的“仁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仁”有一百余处,基本涵义有二:一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就是人与人的关系,要友善相爱,相互帮助。孔子的弟子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认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实现“仁”的根本,并将“仁”与政治联系起来。“仁”的第二个

涵义是克己复礼。在答复弟子颜渊时,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克己”是自觉地约束自己,“复礼”是一切言行要纳于礼。这里强调的是人的道德自觉,人们通过克制自己,达到自觉守

【3】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境界。“礼”也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周公就制定了周礼。不过,孔子是从多方面对“礼”进行论述的第一人。礼的含义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属于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的规定,即礼是治理和安定国家,巩固国家的制度和维护社会所需要的秩序。“礼”还是“王之大经也”,是进行统治的根本法规、治国之纲。可见孔子所说的“礼”实际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二是礼仪上的规定,就是有关朝廷的祭祀、出征、朝聘,以至婚丧嫁娶、待人接物到生活细节,按不同等级、身份,都有不同的礼仪规定,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的具体形式和体现。孔子的思想体系,注重“仁”和“礼”的结合,实质上是注重了人道与政治的结合,从而对周礼作了重大修改。“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和起点,是其构建宇宙论、人生哲学与政治哲学的基础与内核。“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4“道”是天地之始、本原,【】同时又是万物之所以存在的内在根据。老子以“道”为基础与核心的政治哲学自然也无法脱离“道”的特点而必然呈现出一种与暴力、乱世相对应的“不争”之治,即“无为”,从而实现“无为而无不为”。

三、孔老为政思想之同

虽然孔子和老子的政治理念有所不同,但他们对于社会和谐的追求却是如出一辙。孔子的弟子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指出治国处事、礼仪制度等,都以“和”为价值标准。然而,一味为求和而求和也是不行的,“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真正的和谐并非千篇一律,而是既承认差异,又和合不同的事物,通过互济互补,达到统一、和谐。孔子追求社会和谐的思想对中国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老子在论述他的以“道”为本体的宇宙生成论时,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思想,认为道蕴涵着阴阳两个相反方面,万物都包含着阴阳,阴阳相互作用而构成和,达到和谐状态。和谐既是事物正常存在的本然状态,也是事物谐调完满、稳

【5】定有序的最佳状态。“知和曰常”,和谐是万物运动与变化中的不变之规律。老子还认为自然万物之所以能够和谐统一还在于保持事物之间的平衡。他说:“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这就把损有余而补不足来维持事物之间的平衡并进而达到宇宙自然的和谐统一上升到道的高度来加以认识。老子不仅从道的角度来探求宇宙自

【6】然的和谐,而且还有着追求社会和谐的强烈愿望。“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归往的百姓只有不相对立妨害而和平相处,才可安平泰,社会才会和谐统一。

四、孔老为政思想的启示

无论是孔子的“仁”政主张,还是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对其后世的影响都是极其深远的。儒家的“德治”和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在封建政权建设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职能。一般来说,儒家的仁政在封建社会处于和平发展时期,起着调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君权、稳固封建秩序的历史作用。道家的无为而治则在封建社会处于**时期,迫使统治者向被统治者实行让步政策,与民修养生息,从而帮助统治者实现由乱到治的转化。中国古代封建政权能

【7】够延续到长达两千多年之夕,与封建统治者交替使用儒家和道家的政治策略是分不开的。因此,儒家的“仁”政和道家的“无为而治”,在中国古代政权建设中都享有独特的历史地位,不能低估。孔子的“德治”、“仁”政的政治观念,以及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观点,仍有现实意义。对当今的政抬、经济、军事、文化、科技、教育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们提出的重民、惠民的思想,对当今民主政治的建设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总之,孔子、老子的政治主张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应根据历史和现实的社会实践加以认真的审查和检验,经过消化和改造,发扬其合理的有价值的因素,用以丰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对世界物质文明作出贡献,这是时代赋于我们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论语》教学计划 篇5

一部《论语》约16000字,共498章,自古以来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赞誉,它形象、生动地教会我们人生永恒的法则,从小熟读《论语》可以使人洞察人性,了悟人生,一个人无论是经商、从政,还是企业管理,甚至生活中看人识人、选择朋友等等,都能从《论语》中得到巨大启发。

因此,为了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阳谷二中高一年级准备从这学期开始开设《论语》校本研究课,这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且更能够展现我校独有的“诚信立校,育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办学方针。儒学文化博大精深,而且《论语》更为儒家之经典,学习?论语?不仅能使我校学生了解儒学,发展技能,提高自身修养,而且更能使我校的优势得以展现,为创建和谐校园提供智力基础,从而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论语》校本课的开展要从实际出发,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研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对《论语》的学习,中国的文化传统不仅能得以传承, 学生也能从中得到启发,在心灵上得到一些感悟。本学期开展?论语?校本课的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每周至少利用一节课学习《论语》。每两周看一次于丹在百家讲坛的《论语》讲座。

二、利用三个学期把《论语》学完。

高一下学期学习“学而篇第一”-----“公冶长篇第五” 高二上学期学习“雍也篇第六”-----“宪问篇第十一”

高二下学期学习“卫灵公篇第十二”-----“尧曰篇第十七”

三、首先要学习好《论语》及孔子、儒学的相关知识,了解新课改的要求。把所要讲的知识熟记于心,并且掌握其对学生的教育性、启发性。

四、把所讲的知识落实到教案中,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做到有备无患。

五、学期初讲解的内容可以浅显、易懂、趣味性强,从而引起学生的广泛关注与兴趣。

1、让学生逐步了解儒学、了解孔子及其思想、了解《论语》。

2、让学生自主找到一些关于儒学与《论语》的材料。

3、指导学生观看于丹在百家讲坛的《论语》讲座。

六、在学生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开展以下活动:

1、在课前让学生背诵有关的《论语》章节。

2、在课前学生可以浅谈自己对《论语》一些章节的理解,然后教师进行点评。

3、教师结合《论语》中的一些语录,对?论语?做深入浅出的讲解,从而使学生对其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4、成立学习小组,利用读本或其它材料进行互学。课下自学,课上谈体会,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

5、对一些有趣的部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活动,如模仿、自编自演等形式进行学习。

6、利用文本中描写的人物,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把各种人物按特征描画出来,形成直观的形象。

7、对一些重点章节或名篇可以利用正课或业余时间重点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并且熟记。

8、进行阶段性的检测,默写或背诵一些名句、名篇,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9、学生可利用手中的资料,自己讲解一些章节,达到会学、能用的目的,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10、利用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对《论语》中一些内容进行探讨。

11、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写一些心得体会,或者从学习《论语》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

以上几点就是关于本学期《论语》校本课的教学计划,有些地方还不够完善,还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更新。但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听得懂、学得会,能够掌握知识,并且在学习中得到一定的启示,在各方面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能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更好的完成学校交给我们的任务,使校本课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

(论语)教学设计 篇6

沈阳市第六十三中学

李晨阳

一、教材分析

《第三十九课 恭、宽、信、敏、惠》选自《论语•阳货》,原文为: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总共一万多字,“仁”字出现一百零九次,足见孔子“仁者无忧”的思想,它是中国儒家核心中的核心。孔子对“仁”的解释是:爱人。仁爱之心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的心。要了解别人,懂得人心。有五者行于天下,仁就算做到了。恭、宽、信、敏、慧,“恭”和“宽”教我们的是做人的修养,“信”和“敏”教我们的是做事的态度,“慧”教我们的是做官的风范,做人做事做官是现代人在生活中要走的路。五者兼具,你就会成为大智大慧之人。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字正腔圆地诵读文本,初步感知文本的大意,进而对我国儒家思想中的“仁”的思想有进一步的了解。

2,读中感悟,体味孔子的“仁”的思想,理解达到仁爱的 “恭、宽、信、敏、惠”五条原则。

3,学中反思、紧扣拓展、借助情境、联系实际,使学生懂得人

与人之间如何和谐相处,从而感悟中国智慧。

三、教学重点

读中感悟,结合拓展初步理解实现“仁”的“恭、宽、信、敏、惠”五条原则,提高学生国学素养。

四、教学难点

初步懂得“仁”的思想,清楚其在现实生活中对我们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指导意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出示课件(“仁”字的甲骨文),启发谈话:“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字?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小结,并让学生试着用“仁”字组词。

师谈话过渡新课:“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论语,继续感受圣人孔子‘仁’的思想。(同时板书“仁””)

(二)诵读体味、初步感知 1,反复诵读

(1)师板书课题并课件出示第三十九课原文,师:“请看大屏幕,老师读,请你认真听。”

(2)教师配乐范读后正音;学生反复配乐诵读。(3)指名练读。

(4)齐读。

2,理解字词、了解大意。

(1)师课件出示这段话的注释,要求学生结合课前下发的学案自主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前后桌讨论对这段话的理解。(3)指名逐句理解,师适时板书(内容略)(4)指名说说全文的大意(5)全班诵读。

(三)、品味探究、延伸拓展

1,师:“孔子讲仁,将做人的道理概括为‘恭敬、宽恕、诚信、勤敏、慈惠。’下面,我将通过几个小故事进一步去感悟诚信与宽恕。”

2,师课件出示第一个故事(司马光卖马的故事),指名配乐朗诵。听完故事后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你从司马光身上看到了什么?这体现了这则论语中的哪句话?

教师小结:“大家说得都很好,希望你能对诚信有更深地认识。” 3,课件出示另外两个故事(王羲之的故事、周总理理发的故事),教师略讲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4,小组研讨(“我行我秀”):在学习和生活中,恭敬、宽恕、诚信、勤敏、慈惠这几个方面你做得怎么样呢?找一找我们身边在这几方面做得不错的“明星”吧!

小组研讨、指名汇报。

5,教师出示课件,介绍生活中反映这几方面的正面事例,对学

生进行正面引导。

师小结:“刚才很多同学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因为你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而高兴,也为你们能朝自己的梦想努力而感到骄傲,下面让我们再来诵读一下这篇论语吧!”

5,课件再次出示这则论语,集体诵读。

(四)、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恭、宽、信、敏、惠”这则论语,对孔子“仁”的思想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让我们从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做起,比如给老人的一次让座、对同学的一些包容、对朋友的诚实守信、自己的勤奋敏锐、还有对他人施以恩惠……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努力弘扬中华民族这些优秀的传统美德,让它发扬光大!

(五)、作业

学完了这则论语,快快行动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吧!

附:板书设计:

不侮 宽

得众

人任

有功

论语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篇7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现在几乎每个家庭都围着一个孩子转, 如同众星捧月一般, 孩子心中只有自己, 没有他人, 娇生惯养, 适应环境的能力极差。另一方面, 家长忙于生计, 对孩子管教不够科学、严谨, 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严重的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如何教育好这些孩子, 让孩子成才, 家长满意, 更好地服务社会呢?学校通过调查、分析、研究、论证并且请教了专家学者, 决定以孔子的《论语》为载体, 开发校本课程, 师生、家长共同吟诵论语, 吸纳思想精华和处事智慧, 规范学生的行为。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 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在一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 积累了一套极有价值的教学理论, 他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治学态度, 以及所倡导的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 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例如“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三人行, 必有我师”之类,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都对人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学习《论语》学会做人, 是无数成功人士走向成功的捷径。校本课程的实施以《论语》作为目标, 应该是顺应了教育改革这个关乎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大势。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一) 学校的目标

我校的校本课课题是学论语知做人。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理念是传承儒家文化做少年君子。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各学科知识的积极性, 让学生通过持续的儒家文化特色学习, 达到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的目的, 培养学生道德文化修养, 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发展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敢于突破的创新精神。同时把传承文化与礼仪修身相互结合, 让我们的师生既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又有文明的礼仪举止, 学校成为充满浓厚传统文化气息、特色鲜明的学校。

(二) 学生的学习目标

在学校做到衣冠整洁, 做少年君子;文明礼貌, 做少年君子;孝亲敬老, 做少年君子;诚实守信, 做少年君子;铸刚毅品格, 做少年君子;知荣明耻, 做少年君子。践行“文化爱国”思想, 构筑每一位学生健康的人格, 规范每一位学生的行为, 让每一位学生将良好的行为养成一种习惯, 进而让每一位学生将良好习惯变成一种优秀品质, 并且让每一位学生将优秀品质变成学习的动力, 最终将学习的动力变为成功的希望。

(三) 教师的目标

学生六年学完全部教材, 通过教学, 引领学生走近儒家文化, 与先贤对话, 让学生从《论语》中汲取生存智慧, 以《论语》中的人生哲理滋养他们的精神品格, 力图使学生从小打下继承并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 并且提高自身教育智慧, 丰富知识结构, 加强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四.校本课程的编写

《小学论语读本》十二册经过多次的讨论, 根据学生的实际, 依据语文的年级课标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确定故事的语言文字的表述和内容的长短, 依据思想品德的《新课标》定位学生的品德教育, 结合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 最后终于把每课模式定为了六个板块:

1.读故事明道理, 为学论语做铺垫, 降低理解论语难度。

2.吟诵论语, 熟读成诵。

3.分析句意, 明白道理。

4.书写论语句子, 铭记在心, 规范书写汉字。

5.自编《论语儿歌》, 把论语内容儿童化, 既深入理解, 又和学习生活结合起来。

6.快乐行动, 我们应该怎样做, 用论语指导学生的行动, 规范师生的行为, 并将孔子的儒家智慧传承下去。

五.校本课程使用

(一) 校本课程按照学校的日常课程上课。利用小学六年十二个学期把全部教材学完, 在每周的地方课程中低年级开设二节, 中高年级开设一节, 各班都有专职教师按时上课, 有计划有教案, 有活动, 有记录、图片资料, 并且还不定期地进行学生作品的展示和老师们的听评课。

(二) 低中年级讲解的内容可以浅显、易懂、趣味性强, 从而引起学生的广泛关注与兴趣, 以诵读为主。中高年级在诵读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逐步了解儒学;了解孔子及其思想、了解《论语》。让学生自主找到一些关于儒学与《论语》的材料, 大量实践规范行为。

论语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在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人文、地理、政治、历史等方方面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活动的课程形式正是有效联系语文学习与这些知识融会贯通的有力纽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高效完成综合性实践教学活动,是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所必须面对的课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如下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共享,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注重体会搜集资料过程中“发现”的快乐

众所周知,综合性实践活动给我们所呈现的只是一场活动,或者一节展示课,但这仅仅是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冰山一角,更多、更广阔的快乐在于准备过程中搜集资料的不断“发现”。从中学生体会到的不仅仅是为综合性实践活动本身做好了铺垫,更重要的是他们体会到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体会到了操作、发现的快乐。由此,他们会由衷地爱上语文知识,爱上生活本身,爱上探究活动的逐步深入。

在举行一次以“我爱文学”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准备阶段从童话、神话、民间故事、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不同体裁入手开始搜集资料。结果很多学生在后来的课堂陈述中表示,以前像戏剧剧本、诗歌、随笔这些在课堂上较为冷僻的体裁,他们根本不感兴趣,觉得距离我们的生活比较遥远。但这次搜集活动过程中,他们竟然深刻体悟到了这些文学内容的巨大魅力。一名学生在看《三块钱国币》的过程中,为丁西林最后一刻戛然而止,意味深长的艺术性想象写作手法尤为赞赏,当了解到他还是当时著名的物理学家的时候,更是崇拜得五体投地,并坚定了自己全面发展,绝不偏科的学习原则。有名学生在整理徐志摩的诗歌材料过程中,对其回环往复、首尾呼应的写法由衷地钦佩,并不断地模仿,不断地写作,竟然写得有模有样,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认可,甚至还有几篇“豆腐块”在相关报刊上发表,极大地激发了其语文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二、全员参与,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观念与集体意识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日益迅猛,国际竞争日趋复杂,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在于其自身的强大能力,更在于其能够有效融入到具体的团队活动与集体组织当中。鉴于此,我们语文教学活动就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态度与能力,为将来的社会建设培养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中流砥柱型人才。这方面,综合性实践活动就需要全体学生全员参与,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有效提升学生的团队观念与集体意识。

元旦前夕,结合这一重大节日,笔者将“新年寄语”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搬到具体的课堂活动中来,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爱好与特长,为“新年寄语”活动准备几个节目。不用教师要求,这就需要学生在活动中自觉组成小组,有效合作,排练精彩有趣的节目,为新年的到来献礼。排练过程中,朗诵小组的成员全体上阵,或独口,或齐声,有模有样,煞是好看。甚至有的学生还设置了对白展示,集体发声烘托气氛,运用音乐背景为朗诵增色等活动环节,将学生们的朗诵才华与青春活力展示得淋漓尽致。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谈一下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学生们说得最多的就是,相信团队的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

三、挖掘条件,倾情投入,为综合性实践活动延展无限时空

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基于提升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意识而开设的一项学习形式。为了很好地达到这一教学目的,仅仅依靠课堂上有限的几节课来进行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我们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来积极组织,即使是在学校,我们也需要结合学校、年级、班级的一些活动来为综合性实践活动的组织创造条件,延展无限时空。

从地点来说,不仅仅课堂是进行综合性实践活动的阵地,图书馆、阅览室、操场、电教室、广播室、形体室、活动室等都可以成为我们组织活动的有效空间,结合这些场所的具体职能,将综合性实践活动有效融入其中,会一石多鸟,取得事半功倍的活动效果。在时间选择上,每周学校组织的升旗例会、班级班会、植树节的植树活动、团委的入团仪式、德育活动的教育讲座、安全活动的主题会议等,都值得我们语文教师多方联系,与这些活动相整合。这样,既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锤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还升华了这些专题活动的活动效果。可以说,只要我们教师有心,学校与家庭、社会生活中都存在着无限的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我们需要积极挖掘,倾情投入,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不遗余力。

参考文献

[1].张文永.职业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2010(12).

[2].宋慧珍.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初探[J].读写算,2012(6).

《论语》教学设计 篇9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选文中的十则有的谈求知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②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学习经典的原创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②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引导教学法。

教学时间:2课时

课前准备:

①搜集孔子及其《论语》的有关资料。

②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①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②朗读、背诵课文。

③研读前五段内容。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国家古代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我国、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联合国还有他的塑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多媒体显示孔子像)(学生回答)对,他就是孔子。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他关于学习的一些论述,看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关于孔子和《论语》(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的预习: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教师引导明确有关资料。

二、认定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

三、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同学们自读课文“阅读提示”,慢读全文。

注意以下词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不思则罔不学则殆诲汝是知也弘毅死而后已后凋

2.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语调。

四、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课文:

1、听录音,朗读课文。

2、结合课下注释,串译课文。

五、重点探究:

1.教师导学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如成语“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为“行走”,这个成语就讲不通了。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这些都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学习文言文要特别注意这些变义词。另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意思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

2.自主、合作、探究

细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懂,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理解词义,根据词义理解句子。

教师提出要求: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重点掌握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包括全文中的重点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导学:关于课文翻译,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给学生讲解有关信、达、雅及直译、意译等常识,但要讲得浅显易懂。指导学生逐句翻译前五段。

学生较为难以理解,需重点讲解的句子: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b.吾日三省吾身c.传不习乎?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e.诲女知之乎!

六、课堂训练:

1.反复朗读,直到成诵。

2.小组内交流每则文意,领会蕴含。

3.教师抽查学生翻译难句

4.学生集体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全文。

5.学生跟着录音轻读,尝试背诵。

七、课堂总结:学生小结本节内容

八、布置作业:①背诵课文。②抄写、识记字词。③预习剩余部分内容。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注音、释义:说信愠三省

2、翻译句子:

①温故而知新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二、课文探究:

理解后五段内容按第一课时要求,逐句翻译剩余各段。

教师需重点讲解的:

①见贤思齐焉。

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③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④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精读课文,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1.学生试作批注,概括、归类每则内容大意。

2.积累格言警句和成语。

指导学生运用“__________与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有关”句式说话。如“学而时习之”与学习方法、习惯有关,“人不知而不愠”与个人修养有关。

教师点拨,帮助学生完成分类式学习笔记如下:

(1)成语类

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格言警句类

①谈学习态度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②谈学习方法的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③谈修身做人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吾日三省吾身士不可以不弘毅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拓展延伸,以读带写:

1.“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处世之道,对此,曾有过不同看法,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怎样看待“所不欲,勿施于人”?

2.从“我的学习方法”或“我从《论语》学到很多”两个题目中任选取一个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能引用论语或格言中关于学习方法的句子,字数300字左右。

五、教师小结:

《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六、布置作业:

《论语》教学反思 篇10

(1)课程导入。我采用的是激趣导入法,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枯燥的文言文产生学习的热情。

(2)孔子及论语简介。这一部分我主要把重点放在激发学生对孔子和《论语》的崇敬之情上,在导入的基础上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顺势介绍孔子的成就和影响。并用北师大教授郭家齐的话引入对《论语》的学习。

(3)朗读课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需多读,特别是像《论语六则》这样要求背诵的文章。这篇文言文学生易读错的字比较多,因此第一次朗读我首先安排教师范读,学生正音,第一遍学生的朗读主要以读准字音为目的,之后再提出更高的要求,如语气、语速等。在后面的课文分析中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朗读。我觉得在这一节课中我对朗读的处理比较好,每一次都有明确的目标。

(4)疏通字词,翻译句子。这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又是文言文学习的基础。在这一节课字词的疏通上,我用表格的形式帮助学生疏通字词,这样既能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概念,又能帮助学生有条理的疏通文中的重点字词,在填写的过程中又能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这成功的体验可以激发他不断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这节课的翻译在疏通字词的基础上进行,我感觉这种方式效果比较好。

(5)理解课文。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并能更好的把它运用到日常学习中,对课文的理解我主要做两步,一是分析课文中的教育思想,这一部分主要还是学生说,我主要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加深理解。考虑到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太好,在这一部分我先针对本班学生平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并用文中知识解决问题;后联系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让学生用今天所学知识,按设定格式写一段话来劝诫或鼓励身边的同学或自己。我觉得这个拓展还是比较必要的,让学生将所学转化为所有,这也是我本节课的重要目标之一。

论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语文素养 篇11

【关键词】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     途径

语文是我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作用,语文也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思想、内容、语言和方法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1世纪的今天,一个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所必备的素质就是语文素养。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从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突出体现了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中学语文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人人都学有价值的语文,人人能获得必要的语文,不同的人在语文上也得到不同的发展。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提高我国民族素质、丰富我国人才资源这一战略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当今时代我国社会与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需要。要较好地实施这一目标, 中学语文教师起着主导性作用。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完成这一历史重任, 是我们中学语文老师亟待认真探讨和切实解决的问题。

一、 “语文素养”的含义

中学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语文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其中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使用的一个专用术语。过去常用“语文能力”,现在新课程标准则改成了“语文素養”,许多语文教师对此不太熟悉,也有些不习惯。那么,究竟什么是语文素养呢?

从课程目标中可以看出,语文素养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结构,既有着不同时代普遍适用的核心内容和要求,又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不同的时代就有不同的要求。所以,我们可以把语文素养这一概念界定为:在语文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内化语文文化的成果,最终在学习者自己身上体现的一种时代价值或者是自己达到的新水平,同时也能够主动地将语文理论应用于我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这样的界定可得到现代课程论基本原理的支撑,也可反映语文课程发展的基本趋势。现代课程论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要明确基础教育为我们提供必需的语言、知识、价值观的课程,给每一个学生以发展的机会。因此,要非常强调新课程对普通人的适用性。在经典课程理论家看来,课程的设定首先要考虑到的不是学生最终能否把它作为主修课,而是这门学科对那些不可能成为这个领域专家的年轻人的教育有多大的贡献,对外行或一般公民有什么贡献。在现代课程论里,每一学科都有三要素,即学科的基本概念体系、这个体系所体现的思考方式、这个思考方式背后的伦理道德观念。这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任何割裂都对课程内在连贯存在一定的损害。这次语文课程设计的思路之一,就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也就是要求所有学习者能化语文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能力,化能力为德性。

总之,语文素养的提出可以启发我们以课程论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语文课程的价值和功能,调整我们语文老师的语文教学策略。从长远来看,它也有可能是语文课程改革的理论支撑之一。

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习知识、今后从事研究或工作所应必备的精神气质和个性特征,它体现了人格力量,更是语文与品质的结晶。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语文品质素养的目标和要求。由此可见,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较之语文知识的传授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和更大的价值。那么,我们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更新思想观念,转变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应认清应试教育体制给语文教育带来的最大弊端。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语文教育重智轻能、重视少数尖子生而忽视大多语文生、重视理论价值而忽视实际应用价值的现象已非常严重,理论与实际脱节、知识与能力脱节,根本无法跟上时代的要求。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要求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书育人的语文观、教育观,不能把语文教学过程看成是单纯的一种知识的传授,而应该育人于教书中,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思想,使我国语文教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成为语文化的教育,让学生学习、参与语文化的整个过程,充分发挥语文的形式训练价值及其应用价值。

(二)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思想新观念的层出不穷,给语文教学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随着投影仪、计算机等工具的日益普及,以微机辅助教学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将比较抽象、枯燥的语文教学变得直观、形象、情趣盎然,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这种情形下,传统、单一的知识结构已远不能满足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时刻了解语文发展的最新动向、我国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对语文的要求等等,丰富自己的知识贮备,成为学生的鼓励者、质疑者、咨询者、示范者。

总而言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努力。对中学语文教师来说,只有在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中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黄晓山.新课程标准与数学素养的培养[J].贵州教育,2005(07).

论语教学方案 篇12

【教学目标】

l、解决预习难点,归纳文言词语意义及句式。

2、弄清思路,理解课文。

3、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

【教学重点】

文言多义词与句式辨识。

【教学难点】

第3段阐述孔子的主张。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入课

映示教学目标,由《论语》这部书和回忆孔子导入课文。

引:初中我们学过《论语六则》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论语》是一部什么书?(生答,教师适当点拨)

明确: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语录体散文集,儒家经典著作。论:编辑;语:“言谈”的意思。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这部书影响巨大。

引:你了解孔子的哪些情况?(生答)

明确: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公认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课文中冉有、季路是他的学生。

二、有关背景

引:题目中的“伐”是“讨伐”的意思,本文写战争场面还是别的内容?相关背景如何?

点拨:课文共3段,写孔子与两名学生的三次对话。当时,鲁国正处于动荡中,三大贵族(季孙、孟孙、叔孙)共同把持朝政,季孙是宰相,他的权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目的是:贪其土地;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冉有、季路任李氏家臣,两人都参与了出征前的谋划,二人把消息告诉了孔子。

三、研习课文

(一)朗读全文,扫清字句障碍

(1)生分角色读课文,予以评价。

要求:其他学生看课文,听清读音,停顿、重音和语调。

(2)生做附二材料的1、2题后,着字幕、订正。

(二)分层讨论

1、学习第1段

①生出声自读,看注释;理解句义,师巡场释疑。

②提生释下列句义,指出句式特点,予以评价。

A李氏将有事于颛臾B无乃尔是过与?C何以伐为?

点拨:A句,介词结构后置B、C句,固定句式,宾语前置

③简析。

引:本段哪两句话表达了孔子的态度?他反对讨伐颛臾的理由是什么?(生答)

点拨:“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孔子责冉有[板书],从历史、地理、(颛臾与鲁国臣属)关系三方面阐述反对征伐(板书)理由。

2、学习第2段

①放本段录音,学生边听边看书下注释。

②提一生,译下列难句,予以评价。

A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B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C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点拨:难词“陈”,施展;“就”,充任;“危”,(盲人)走路不稳

③简析

引:冉有推卸责任,孔子引名言,还用了两个形象比喻进行反驳(板书),教育冉有认识自己失责,作为季氏家臣,冉有应该拼死力谏。那么,孔子为什么要这样激烈地批评弟子呢?表明他怎样的观点态度?

点拨:孔子55岁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宣传礼治(板书),反对战争,但他的主张并不被各国诸侯采纳,于前684年回到鲁国由于是他从事教育,希望他的`学生到各诸侯国去参政,继续推行他的政治主张。而现在,再有、季路违背了他的原则,因此他给予厉言批评。这就说明孔子坚持(板书)自己政治主张的决心。

3、学习第3段

①一生读孔子指责两名弟子的话,予以评价。

引:冉有的话前后矛盾,遮遮掩掩,最后道出他内心主张,原来,他是支持这场战争的。孔子听后,态度有何变化?结尾一句话言外之意是什么?

明确:从“君子疾夫舍日……”“……不能来”“……不能守”句子中看出,孔子很气愤,狠狠地训斥(板书)。本段结尾一句揭穿了季氏发动这场战争的本质,是谋乱,妄图夺鲁君的权。

引:想一想孔子当时是怎样的神态?

〔一生上讲台表演孔子气愤的神情〕

②生齐读本节表明孔子政治主张的一段话。

讨论: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集中表现在哪几个词上?孔子的思想对当今世界和平有何意义?

(前后位四人一组,讨论之后,每小组推一名代表发言。)

明确:对内做到均安民和;对外,施行文德。(板书)使远方人归顺。这就是孔子主张的“仁政”思想。安定压倒一切,今天周边世界战争阴影一直未消失,人类呼唤着和平。

四、归纳主题(由生依板书内容自行总结)

本简记录孔子与弟子三次对话,表明了孔子反对战争,坚持礼治,均安民和,施行文德的“仁政”思想和主张。

[强化主题]投影

1月,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五、讨论写作特点

引:本篇在言行记录中是怎样绘声绘色地刻画人物神态和气质的?

明确:孔子的对话,他三次直呼“求”,语气急促,传达了他深恶痛绝的神态;另外,运用反诘句,语势猛烈,使冉有理屈词穷,无招架之力。

六、朗读全文(齐读,整体感悟)

七、布置作业

1、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

上一篇:2021全国交通安全日交通安全讲座观后感下一篇:知青希望小学英语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