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名师同行读后感

2024-10-02

与名师同行读后感(精选10篇)

与名师同行读后感 篇1

读《与名师同行》有感

音乐教师:吕游

在刚刚过去的寒假里,我有幸读到了一本好书,这就是曹理老师崔学荣老师编写的《与名师同行》一书,在书中我读到了很多名师在小学音乐课上的课例,这些优秀的音乐课例有着许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书中所介绍的每一位名师的教学经验真是让我茅塞顿开,感悟颇深。

音乐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及手段之一,它通过视、听、唱、舞及音乐理论等几方面的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点和艺术水平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结合书中的内容和实际中的教学从中体会到以下几点感悟:

一、注重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也是构成创造思维的重要因素之一。每个人都有想象力,也都会想象。如:把小鸟的叫声想象为少女在动听的歌唱、把蝴蝶优美的飞舞想象为少女的翩翩起舞。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其实是一种认知过程。教师运用各种不同的手段,给学生以生动真挚的情境感染,促使他们展开联想,诱使学生在发现、思考中领悟道理,再探索、总结中逐步拓宽审美思路。

二、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想象是一种创造力,学生在有了一定想象能力以后,就会把储存在大脑里的丰富的想象表现出来,创造一种新的事物。教师在课上引导学生想象的时候,结合纯正的音乐趣味,敏锐的音乐感觉,良好的音乐技巧和准确的音乐知识,去挖掘和表现音乐艺术的美,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真正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而且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他的表现欲望,这对于培养学生全面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注重学生表现能力的培养。表现能力是想象和创

新创造能力的求同能力的有机结合,那么,启发学生的想象,深化形象创造,为学生创造出求异的机会和环境的诱因,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学生大都有喜欢表现自己的欲望,通过表演去施展自己的才能,来取得教师的赞赏,获得同学 们的羡慕。音乐是表演的艺术,在教学中很多环节必须通过“动”去体现。无论是歌舞、游戏、演奏等都需要表演,通过表演加强音乐的实践活动,这一切正与孩子们的表现欲望相吻合,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运用激发学生表现的这一方法,去调动学生的兴趣积极性,从而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的提高。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主体,教师能否适应新世纪的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也关系到教育未来的发展。独立思考,勇于实践,敢于探索,坚持实事求是这几点是当今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今后我要不断地完善自己教育教学,调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艺术中,感受音乐的美,创造美的音乐。

2012年2月

与未来同行读后感 篇2

这本书以“未来”为主线,划分了三个主题。

迎接未来——给青年学生的信:这一部分收录的是李开复博士自2000年以来写给青年学生的七封公开信。以公开信的方式与广大青年学生交流思想,向他们介绍学习和成长的经验。

创造未来——网络时代的创新、人才与文化:收录在这一部分的文章可以说是写给中国企业的“公开信”。在这些文章中剖析了微软、Google等著名跨国企业的成功之道,探寻了网络时代中IT产业和现代企业所要面临的诸多根本性问题,并针对科技创新、人才战略以及现代企业的管理与文化等话题介绍了他的想法和建议。

憧憬未来——未来一代的教育和成长:收录在这一部分的文章均与中国的教育事业以及青少年的成长相关。其中不但包括写给主管教育工作的领导人或高校管理者,探讨中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公开信,也包括我向关注中国教育事业的人以及广大学生和家长介绍国外教育领域的成功经验,推荐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先进教育理念的文章,甚至还包括回忆李博士自己的大学生活的一篇“趣文”。

进入大学后时间多了很多,也仿佛走得快了很多,很多时候日子就这样如流水般逝去了。有人为学业焦头烂额。有人为活动四处奔走,有人为恋爱黯然神伤。纷乱的生活,似贫乏,似忙碌,又似空虚,浮躁的日子已将纯净的心思搅成一团,在加上网络的冲击,一切都变得无序而混乱。高考前只为一个目标心无旁骛、全力以赴的日子早已没有了踪影,逝去的日子像一缕青烟仿佛还可见却是怎么也抓不住的。然后我们迷茫了,混乱了,未来的路像没有灯的夜路看不见前方,让我们充满恐惧不安。如何使自己的大学生活不至于昏昏而过,如何让

自己的大学为自己理想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李开复博士在这本书中给了我们答案。

整本书的内容与大学生的在校和职业生涯的规划密切相关,针对大学生的困惑与现存问题李开复博士根据自己的经验与所见所闻提出了自己中肯的意见。其中李开复博士在第一部分迎接未来-给青年学生的信中的内容让我的感触尤为深刻。

李开复博士首先提到的是关于诚信的问题。李博士开篇就从诚信谈起,因为诚信是一个人的品质所在,是立人之本。李博士提到他在美国的一些经历比如:中国学生成绩优秀却有些学校和教授却表示他们再也不想招收中国学生了,因为中国学生一旦找到工作机会就会马上申请离开,将自己曾经承诺要完成的学位和研究抛在一边。“言出必践”不仅关乎诚信,更是对于自己做出的承诺的一种责任。看似不经意的一件事却反应出一个人的对待事物的态度与担当。一个人倘若连自己的承诺的责任都无法担当,又何谈担当什么重责大任呢。我们在为未来做准备时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品质。

与未来同行读后感 篇3

在《与未来同行》一书中,围绕“迎接未来、创造未来、憧憬未来”三个主题,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其中,李开复博士一开始就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他谈到了要想取得真正的成功,必须首先做一个诚信的好人,我们的经验和能力可以在日后的工作中学习到,但一颗正直的心是无价的。这提醒了我们在大学中,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培育能力,但是更重要的是健全人格的塑造,因为一个人品不完善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有所作为的人的。所以,当我们努力的朝成功的方向前进的时候,千万不可把诚信等做人基本的准则遗失在成功的道路上,想要在社会上立足,首先应该学会的不是处事而是为人。

如他在书中指出:“敢于去尝试的人一定是聪明人,他们不会输,因为他们即使不成功也能从中学到教训。”这或许就是马云之类的成功人士的共同写照。毕竟,在这个社会中,有这么一部分人,忙忙碌碌工作了好多年,但总是成绩平平,默默无闻,缺乏亮点,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即缺乏尝试,墨守成规,原地跑步。因此,如果我们有了好的思路,不要怕麻烦、怕责任、怕失败,则是要大胆去实践,去尝试,去努力,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否则就会错过积累经验和教训的好机会。

“用概率论的方法看问题”的观点,我认为这是该书最精华、最难得的地方。平常,大家都知道“两利取其大,两害取其轻”等道理,但对于其精神实质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李开复博士所提到的概率论的方法,运用的利弊对照表的方法,把一件事情的利弊全部罗列出来进行对照,虽然方法简单,效果却很直观,对于提高选择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帮助,这或许就是其系统化、严密化、精细化的写照吧。毕竟,在现实中有很多事情是利与害并存的,是利大一点还是害大一点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很难作出选择。对于职场人士来讲,概率论的方法可以帮助大家作出更加科学的选择,获得更大的成功机会。

李开复博士在《与未来同行》一书中,还有许多精彩的观点,如 “追逐自己的理想和兴趣,做自己理想和有兴趣的事情就是一种快乐。”“追求成功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带来快乐。”“快乐比成功更重要,心情好的人最能发挥潜力;快乐能提高效率,创造力和正确决策的概率。”等等,对于大学生来讲无疑是心灵的`点醒,使我们不再对人生不再感到迷茫。如对于不喜欢自己学习的专业,又没有能力改变自己喜欢专业的人,李开复博士建议“选你所爱也不妨试试爱你所选”,对于大家是启发多多,必将帮助我们摆脱困惑、抛开烦扰,更加坚定、更加自信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并从中去体验快乐。

希望通过李开复博士的指导,通过自身不断的进步,我们在憧憬未来的同时,有信心去迎接未来,更有自信去创造未来,让我们一起,与未来同行。

国乃至全球各种最新的英文报告和资料,这对于他们把握研究方向、跟踪最新的发表研究成果都有很大帮助。(以前不知道英语原来扮演这么重要的角色,学英语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现在恍然大悟,学好英语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非凡的意义,为中华之崛起而学英语。)

与其说上大学是为了学好一门专业,不如说是为了学会如何学习,让自己能够“无师自通”,做一个有心人,充分利用在校时间为自己打好基础。打工只是学生生活中的一种补充,学习才是最重要的。打工只是为了开阔眼界,而不是提早上班。(明白了在大学如何学习;处理好了打工与学习的矛盾关系)

与美德同行读后感(精选) 篇4

中国时候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反应高尚道德情怀的名句,至今泽被后世,弘扬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翻开里面,有仁爱篇、诚信篇、孝敬篇、责任篇四个篇目。我从仁爱篇体会到:仁爱是美德的种子,仁爱是理解的别名。只有你我他——我们大家都怀有一颗仁爱之心,世界才会更美好,社会才会更和谐,生命才会欣欣向荣。

我从诚信篇体会到:如果说生命是一粒种子,诚信就是生命之树开出的最圣洁的花朵。相信诚信的力量吧,它可以点石成金,触木为玉。播下它,你收获的将是一个真诚美好的世界!

我从孝敬篇体会到:无论是子女之于父母,还是父母之与子女,都是彼此赠予的最佳礼物。这份凝聚着世间最美好、最浓情的礼物,值得我们终生呵护。

我从责任篇体会到: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必须去做,这就是责任的涵义。而如果对自己要去做的事情怀有一种爱,充满热情、积极主动的去做,而且做得完美,那就是你勇敢地承担起了责任。

与名师同行读后感 篇5

——《与雷锋同行,树时代新风》读后感

安远县濂江中学

指导老师:卢玉彪

雷锋,这是个令我们早就耳熟能详的名字。其实,我对他的了解并不多。直到读完手中这本《与雷锋同行,树时代新风》之后,我才懂得了许多......雷锋,他并不是战死沙场的革命烈士;他也不是立下丰功伟绩的英雄人物。他一生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却被一代又一代的人视为学习的榜样。这一切都源于他一直在尽他所有的能力,做着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好事。这就是人们广为流传的“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雷锋做的最令我感动的事是在他一次出差时发生的。雷锋在车站上看见一个老婆婆正在着急地跺着脚,便走上前去询问:“您怎么了?”原来,老婆婆是从外地来看儿子的,但车票不小心丢了,正不知怎么办好呢!雷锋一听,二话不说,连忙用自己的工资给老婆婆买了一张车票。老婆婆感激地问雷锋的姓名、住处。雷锋答道:“我叫解放军,家就在中国!”这句话深深地震撼着我,只有心中有大爱的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雷锋做好事从来不计较得失,也不要任何报酬。但我想,他真诚地帮助着别人的同时,一定收获了许许多多的快乐。因为,如果把快乐分给别人一份,你就拥有了两份快乐。替别人分担一些忧愁,那他的烦恼就减少一半。雷锋就是这样一位替别人分担困难,传递快乐的人。

雷锋曾经说过:“我愿做一颗普普通通的螺丝钉!”他是那样的平凡,又是那样的伟大。他用行动实践着自己的诺言,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信仰,默默地奉献着。

《与阳光同行》观后感 篇6

闽侯县上街红峰小学 六年三班 陈婷

指导老师:郑梅珠 今天,我观看了《法眼》栏目系列之《与阳光同行》,心里像掀起了巨浪久久不能平静。

《与阳光同行》这个节目分成四个故事。其中,“走向阳光”最令我印象深刻。“走向阳光”讲述了高中生小佳因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从而交上了坏朋友,染上了吸毒,为了买毒品小佳在坏朋友的怂恿下生起了抢劫的念头,结果因抢劫被捕判刑,刑满期后,在一位社工的帮助下又走上了正途的故事。在观看过程中,最紧扣人心的是小佳拿着刀指着父亲大声逼问母亲去处的情节。可见,小佳已经被仇恨冲昏了头脑,为了报仇,他不惜把刀子指向了父亲。可是,吸毒,抢劫,坐牢这些能怪谁,要怨也只能怨自己结识了不好的朋友,是自己没有明确的分辨力,才造成了大错。青春是多么美好的年华啊!然而小佳却因交错朋友走上了歧途错过了最美好的花期。在生活中,我们要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认清好人与坏人,判断对与错。古人曾曰:“莫以恶小而为之。”即使你做的坏事再小,可一旦养成习惯就会铸成大错。所以我们更要懂得保护自己,克制自己,免遭非法侵害。

在防范外人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懂得体谅父母的用心良苦,不管他们用什么方式对待你,出发点始终是为了你好,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离家出走。《与阳光同行》节目中的“离家的冲动”就给我们演示了一个很好的教训。剧中的17岁的小敏因盗窃被警方抓捕归案,令人大吃一惊的是,当时17岁的小敏已经是两个女儿的母亲了。在警方的询问下,小敏说起了自己的故事。小敏在小时候因缺少父母的管教,身边只有外公所以学习成绩并不太理想,升入中学的时候,父母把小敏接到身边来,为了提高她的成绩父母采用了最严厉的教育方法。在一次因没做作业害怕母亲责骂,小敏选择了离家出走结识了王某,并与王某来到了王某的家乡——江西生活,前几天,小敏与王某到福州找工作,两人因一些琐事吵了一架,盛怒之下王某把小敏扔在了旅馆,身无分文又被旅馆赶出来的小敏饥寒交迫,想到了盗窃。此时此刻,我觉得自己很幸服,因为我有一个幸福温馨的家,一个为我遮风挡雨的港湾„„

师德与专业同行观后感 篇7

杨老师的《幸福之路》从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教育感悟:1、视如己出,尊重生命。2、先知其趣,再解其难。3、天下师者,皆为一家。其中“爱自己的孩子,也爱天下的孩子;做一个孩子的母亲,也做天下孩子的母亲。”使我感触颇深。

张冰老师的《唤醒学生的生命力量》从四方面介绍自己的教学历程:1、激发内动力,撑起前进的风帆。2、育人先育德,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3、春末草自青,给生命的成长留出空白。4、职教无悔,收获别样的幸福。

李美叶老师提倡“用家的文化陶冶孩子的美好人格”,从“用家人的关爱和影响使每个孩子自信阳光;用积极上进的家风,使每个孩子坚韧好学;用多彩的家庭生活,使每个孩子有个性敢担当”等多个方面解释。

于健老师推崇“追求高素质,营造职业幸福”,重点从教师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教师应该是专业素养高,以学习为支撑;高素质的教师应该是研究型教师。四位老师感人事迹太多太多,从他们娓娓道来的讲述中,我分明看到了每个人的教育生活中,都有一个被浓浓情意包围着的“爱”字,正是作为教师的无私的奉献,才培养出了一批批在爱的浇灌下茁壮成长的学生们。这些可爱的老师们,这些被荣誉簇拥的同行们,你们的事迹将鼓舞着我,激励着我,把我的爱更多的奉献给我的学生们。

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首先,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要想成为一名好教师,就要乐于奉献。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爱献给事业,献给学生。

其次,注意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整洁的仪表影响学生,以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再次,关爱每位学生。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想当一名好教师,首先要有爱心,不关爱学生的教师,决不是好教师,学生们也决不会喜欢的。关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付出爱的过程是甜美的,付出爱的道路是艰辛的。我曾为学生不学习而大动肝火;曾为学生的不理解而心酸流泪。曾为家长不重视学生的教育而伤透脑筋。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殊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与名师同行读后感 篇8

书上虽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却将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的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其中宋江的忠义与吴用的智慧更是让人惊叹不已。每当有好汉遇难时,宋江总会想出一切办法救兄弟出来;每当梁山好汉挫败归来,一悉莫展时,吴用总会用他的智慧献出良计,助兄弟度过难关。

在生活中,我们要像宋江一样义气,不能忘恩负义,遇到困难时,不急不躁,用智慧解决难题。

记得小时候,每每遇到难题时,我总是为想不到的解题思路而焦躁,不会冷静下来面对,往往就找不到正确的解题思路,长大后,我渐渐领悟了这一点,遇到难题总是不焦不躁,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往往就因此而获得了成功。

我曾读过九色鹿的故事,故事主要讲的是:一个人被九色鹿救后,不仅不报恩,反而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出卖了九色鹿。国王知道后,将这个不忠不义的人杀了。由这个故事可以得知,不忠不义的人是不会得到别人的喜欢与信任的。让我们一起陶醉于书海中,于忠义和智慧同行,共创我们美好的未来。

与名师同行读后感 篇9

通过这次家庭教育公开课的学习,让我对“双减”政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双减是为了减轻孩子过重的学业负担,从外观上可以看到孩子们的作业在校内就能完成,与之前相比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其次假期补课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内观上看孩子们参加文体活动、阅读以及睡眠的时间增加了,学校课程教学也进行了改革,孩子们全面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健康发展才是国家、社会、家长和学校共同达成的目的。

其次,通过学习让我真切地体会到家校协同育人的重要性,也消除了我对“双减”后的焦虑,让我明白了政策背后的`真正含义,作为家长要尊重并充分发挥孩子独特的潜质,对孩子的评价不能太过单一,不要拿别人的孩子当榜样,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对孩子的负向评价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家长也不要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寄托给孩子,与孩子交流时要换位思考,要民主、协商、平等的沟通,家长要真正意识到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而不是短期的急功近利。

总之,双减政策让教育回归本真,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同时家庭教育时间更加充裕,父母对子女的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要,家长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才能更好地做到家校协同。

名师教学艺术读后感 篇10

——感悟刘可钦老师常态生命课堂

中庄小学周兴

读了由雷玲老师主编的《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一书,让我得以领略名师的风采,感受名师们的课堂教学艺术。品读着八位名师匠心独具的教学案例,感受着他们对数学课堂和数学教学的独特理解与个性诠释,我深深地折服了。尤其“刘可钦老师追寻常态下的生命课堂”更使我得益匪浅。

我曾在自己的教学中为设计巧妙的课堂环节、精美的课件演示、丰富多彩的活动、火爆课堂气氛而挖空心思;曾为了学生一个个离奇答案而失望冒火;细心品读了刘老师观点才发现作为教师我们更要关注重视的是能给学生持久影响的常态课教学,要使常态课堂彰显出生命的活力。

杜威曾经提出:在学生亢奋激情下实施的教育影响,并不是真实的,效果要大打折扣的。常态下的教育对人的影响,才更为本真、更为隽永。“将一切教育活动常态化,将常态的工作研究化、科研化”。这是刘可钦这位特级教师教学的座右铭。刘老师朴实、常态下的课堂所表现出的神情的专注、感情的投入、思维的活跃、氛围的活泼,给课堂带来了鲜活的生命力,对学生来说是最有价值的。常态课的,真实的课堂摈弃演练和作假。所以刘老师提出了说真实的话比说正确的话更重要。要想上好一节常态课,必须要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找到

学生最想得到的指示,培养各种能力。然而怎样找到孩子们的真正需要,就必须让孩子们把真实地展现出来。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必须鼓励和要求孩子们说实话。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双基,运用知识的载体让学生拥有持续的学习力比学会知识本身更重要。作为一名教师,要用居家过日子的心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与学生共度分分秒秒,让课堂生活回归常态;用自己的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真心鼓励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感到来自教师的关爱和激励;用积极的行动努力实践新课程的理念,树立自信;用平和的心态看待已经选择的这份工作,不断丰富自我,适应变化,追求变化。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究、思考、表达、交流、反思、创造,体会一种顿悟的快乐。

上一篇:中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工作总结下一篇:(打印)经典广告词欣赏